鬼怪八杰集:爱与意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1:39:14

 爱与意志 作者:爱智者 2006-7-19 23:23:09)  

1909421日,罗洛·梅 Rollo May)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艾达城(Ada)。幼年命运多讁,双亲长期不合,终至离异,姐姐曾不幸精神崩溃。在密西根大学就读时,因参与一激进学生杂志的出版工作而遭退学。另行入欧柏林大学(oberlin college)毕业后,赴希腊亚纳托利亚大学(anatolia college)教授英文三年,并曾随阿德勒(Alfred Adler)短期研究。返美后,旋入联合神学院(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与存在主义神学家田立克(Paul Tillich)以师友相交,深受其思想启迪。

  

 梅年轻时甚为结核病所苦,不得不入疗养院静养三年,然此病反成为生命转换点。面对死亡、遍览群籍之后,梅尤其喜读丹麦存在主义宗教思想家齐克果(Soren Kierkegaard)之著作。出院之后,入怀特学院(White Institute)攻读精神分析,遇苏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与佛洛姆(Erich Fromm)等人,过往甚多。1949年获得纽约哥伦比亚大学首位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

  1950年,以其博士论文为基础,他出版了第一部心理学专著《焦虑的意义》(The Meaning of Anxiety)。该书首度有系统地提出“一般性焦虑”(general anxiety)的概念,意在使“焦虑”一词跨越心理病理专有名词的局限,而将之引入一般心理现象的范畴,以描绘现代科技发展对人类整体生活处境的彻底改变,如何导致现代人所共有的心理情绪问题。罗洛·梅观察到现代人内在空虚感的关键,乃是因为爱与意志的旧有伦理力量已然遭到严重挫伤。

    在1969年出版的《爱与意志》中,罗洛·梅进一步指出,在现代社会中,爱已被简化为性,而意志亦被误解为过度理性、严峻的意志力。其著书之目的之一,即重新定位古希腊的“原魔”(daimonic)――此一介乎意识与潜意识、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原型力量――概念。说明此原型力量乃为爱与意志的共同根源。依此观点,爱与意志其实是人类在每一个当下所展现出的生命动力;而且,这眼前的当下,延续着过去(历史性经验)、并投向未来(历史之开创)。此时间三向度的融会,涉及到罗洛·梅在该书中所欲重新诠释的另一概念:意向性(intentionality)。此概念虽然转借自胡塞尔现象学之词汇,但是,当罗洛·梅试图运用此构念,作为心理分析治疗发生效用的根本关键时,即已脱离了胡塞尔的哲学脉络,而跨进了存在主义之境域。亦即,在人们面临茫然未知的生命处境时,意向性如何成为既在后推动,又在前牵引的力量;这个力量不仅是意识的、理性的,也是潜意识的、超越理性的。

    罗洛·梅是将欧洲存在主义思潮引介至美国心理学界的重要拓疆者之一。但与萨特的激进反叛路线不同,他所采取的是中庸法则,试图将对立的两端,统整、拼汇在一圆融体系中。他认为人类必须先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是被决定的,然后才能谈论自由选择的问题。在罗洛·梅心理学理论的铺陈中,我们可嗅到中国传统哲学里阴阳相合的气韵。比方“原魔”(daimonic)(注:大陆版该词翻译成“原始生命力”)的善恶并存、兼具创造与毁灭力量;爱与意志的相生相依、不可或离等等。对罗洛·梅而言,任何一种形式的心理治疗,其目的皆是帮助病人获得自由,而达成此目的的根本途径,即为接纳自身的原魔、学习聆听潜意识的呼声,并从爱与意志的共同实践中,回应生命对人类所不断抛出的意义探问。 

  《爱与意志》是罗洛·梅的成名之作,该书在1969年由纽约诺顿公司一出版,就被《纽约时报书评》誉为“本年度最重要的书”。在这本著作中,罗洛·梅指出:在西方传统中,有四种爱的形式。第一种是性,西方人称之为肉欲(lust)或力比多(libido)。其次是爱欲(eros),这种爱的驱力令人有繁殖和创造的欲望。第三种是朋友之爱,希腊人称之为philia,第四种是“同胞爱”,或agape,意指会为他人的福祉设想,譬如:“神爱世人”即为此种爱的原型。

   罗洛·梅指出:二十世纪作为人类文明的“过渡时代”,其主要价值危机就在于爱的全面异化和意志的普遍沦丧。在前一个过程中,由于现代人把性成功地分离出来,作为我们主要关切的事情,并以此来取代爱,遂导致性的放纵、爱的压抑和人的冷漠;在后一过程中,则由于人越来越陷入外在的技术决定论和内在的无意识决定论,遂不可避免地导致放弃个人责任,丧失个人愿望、意志和决心。今天的问题已不是弗洛伊德时代的性压抑,恰恰相反,性的泛滥倒是以爱的压抑作为其昂贵的代价。在我们今天的社会里,性行为如此之普遍,而其中的意义和乐趣却又是如此之贫乏!他认为:性的放纵由于越来越乞灵于技术,已变得越来“非人化”;人们企图通过性来摆脱人生的困境,实际上反而加剧了这种困境。

   罗洛·梅并不否认性的意义,但他始终强调性不能与爱分离;性一旦脱离了爱欲,就会丧失自身的活力,丧失对未来的想象和创造,丧失内在的激情,最终将导致性冷淡和性无能。性和爱欲构成了性爱的两个侧面:性是来自后方的动力;爱欲则是一种来自前方的召唤。性与“理由”(原因)相关联;爱欲则与“目的”相关联。性指向的最终目标是满足与松弛;而爱欲的目标则是欲求、渴望、永恒的拓展、寻找与扩张。“理由”是对于过去的考虑,它可以解释你为什么这样做;“目的”则不然,它是你这样做所要达到的目标。理由的概念与决定论相关联,目的概念则意味着你把自己开放给新的可能性,因此它与自由相关联。我们通过对新的可能性的洞察和响应,通过使它们脱胎于想象,转变为现实的能力,参与到铸造未来的过程中去。这就是积极的爱的过程,这就是我们的爱欲对自然和他人的爱欲的响应。

   而什么是爱欲?爱欲是人心中固有的倾向。爱欲是使人与他人,与万物,与真善美结合起来的一种内在动力。爱欲创造生活、唤起激情,打碎旧形式创造新形式。爱欲给生命中纷纭杂多的质素以意义,给我们枯燥散漫的生活以形式,它是整合我们分裂状态的凝聚力。它是永恒的拓展,自我的延伸,是不断更新的动力。它推动人们不断寻找真善美的更高形式······这种自我的不断更新,乃是爱欲固有的属性。

  爱欲离不开激情。没有激情的爱欲是长不大的,他永远只能是一个顽皮而淘气的小孩子。激情则来自原始生命力(或原魔 daimonic)。原始生命力是一种更为深邃的生命动力,它超越于善恶之外,但却是性与爱、创造与毁灭的力量源泉。原始生命力类似荣格所言的的阴影(shadow),用罗洛·梅的话说,“原始生命力作为生命中的阴暗面,既蛰伏在黑暗的地下王国,又高翔在爱欲的超验领域。”它既可以使人成为恶魔,又可以使人成为神明。我们的任务,是敢于承认并面对这一人性中的阴暗面,在积极的、建设性的意义上将它整合到个人意志之中,使之成为爱与意志、灵感与创造的不竭源泉。

 
正因为如此,所以意志的功能并不在于压抑个人内在的欲望,而在于组织、整合、保护和指导个人的内在欲望。维多利亚时代的人用意志来反对本能和愿望;现代人则用本能与欲望来摧毁意志。罗洛·梅认为,这种自相残杀是一种谬误,“愿望“(注:罗洛·梅对愿望的定义是在想象中把握某一行动某一事件的可能性,即对于未来的“想象性参与”)只有在遭到压抑和扭曲的情况下,才可能成为邪恶的、病态的愿望。而在“本真的存在”状态即在“意志性” Intentionality)这一层面上,愿望不仅是对世界与他人的注意,同时也是对世界与他人的关怀;不仅是对客观对象的认识,同时也是对这一现象的理解;不仅是对对方的欲求,同时也是对对方的给予和想象。换而言之,它是人与世界、人与他人的一种内在沟通,是一种深邃的同情和共鸣。

  

 而什么是“本真的存在”?海德格尔认为:人“存在于世”(beingintheworld)的方式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选择“是自己本身”,他称之为“本真的存在”;另一种是选择“不是自己本身”,他称之为“非本真的存在”。对于这两种存在方式作出抉择之后,则个人的思考方式不同,对自己的态度不同,和别人的关系不同,连时间观也会有所不同。

  

 处于“本真的存在”状态,个人所使用的是“原初性思考”(originative thinking),他并不像笛卡儿哲学那样,将自己想象是和客体对立的主体,相反的,他会开放自己,放松自己,让世界中的事物降临到自己身上,和自己融为一体,这种境界海德格尔称之为“与物同游”(in play within the matter itself.在这种境界里,个人是他真正的自己,他人也会如其所是地展现自身,人与人之间有一种互为主体性的了解,他们之间的关联,也有一种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延展性。

  

 “非本真的存在”则不然。在这种存在状态里,个人把自己想象成是和外在世界对立的“主体”,并且企图用“技术性思考”(technical thinking)或“形而上学思考”(metaphysical thinking)来掌握或操纵外在世界中的客体。当他用这样的方式和他人互动的时候,他会选择“不是自己本身”,努力地把自我隐藏起来,并且尽量变得跟“常人”一样。如此一来,他既不需要作任何的道德抉择,也不需要担任任何责任,因而也丧失了所有的自由。在这种“非本真的存在”状态里,时间观的表述方式是“现在-现在-现在”,因为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未来的尚未到来,也很难有所期待。个人所能做的唯一事情,就是“把握现在”。

  

 海德格尔认为:对于“死亡”的理解,使人由“非本真的存在”,超拔到“本真的存在”的唯一途径。每一个人都会死,而且在任何一个时刻都可能突然死亡。可是,大多数人都不认为自己随时会死,而宁可相信:自己还有无数日子可以活。这样的信念使个人致力追求“常人”的价值,并且变成一个终日使用“技术性思考”的盘算者。

  死亡的意义是个人永远不再生存在这世界上。“面对死亡的存在(beingtowardsdeath)”使所有现世的东西都丧失掉原有的价值。这时候,人才会定下心来,严肃思考存在的本质,而去追求“本真的”存在状态。正如马斯洛在其第一次心脏病发作后所言:“死亡,和它终将现身的可能性,使得爱、热情的爱,成为可能。倘若我们知道自己将不死,我怀疑我们是否还能如此热情相爱,是否还能经验到这等狂喜。”

   

 该书告诉我们,只有人认识到人是一种“面对死亡的存在”,他才会反省并仔细评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崇尚的价值;这时候,他才有可能选择追求“本真的存在状态”,不再把异性当做是满足个人性欲的工具,而乐于和对方建立长久的稳定关系。爱与意志合而为一,他对于肉欲的沉迷才有可能超拔成为对于“爱欲”的向往。在这种存在状态里,时间并不是以“现在”作为核心,由“过去”奔向“未来”的直线型流失过程;而变成一种“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不断往复循环:“过去”和“现在”打通了,走向“未来”也可以回复到“过去”,认得存在不再是全然的空无,反倒蕴含着无限多的可能。

  

200646 周四

   

阅读书目:

  

1。《爱与意志》罗洛·梅著 彭仁郁译 台湾立绪文化 904月一版 邂逅于友人家。

2。《爱与意志》(美)罗洛·梅著 冯川译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78月一版 879月二次 280 邂逅于书铺胡同书店

作者:爱智者 2006-7-19 23:35:24)

《爱与意志》 罗洛·梅 著  冯川 译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7年版

《爱与意志》一书除“序言”之外共有13章。

  序言。罗洛·梅认为人类存在6大冲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心灵与肉体、不同文明之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

  第1章导论:我们的分裂性世界。爱与意志过去一向被人们视为是对人生困境的解答,然而今天却失去了基础——获得爱过去一向被人们视为确立自尊的依据和基础,然而今天随着离婚率的提高和性关系的开放,爱已变得迷离并濒于毁灭——理性和意志力过去一向被视为作决定和行动的能力依据和事业成功的标识,然而今天意志本身的基础却成了需要追问的问题。

  第2章性与爱的悖论。罗洛·梅认为,西方的爱有四种情形:一为肉欲,即性欲;二为爱欲,即导向生殖或创造爱的驱力;三为友爱,即兄弟朋友之爱;四为博爱,即献身于他人幸福的爱。每个人对真实爱的体验都是这四种类型爱的不同比例的混合。

  第3章爱欲与性欲的冲突。这里罗洛·梅回答了性为何会丧失其活力的问题。他认为性之所以丧失了活力乃在与性欲与爱欲的分离。

  第4章爱与死。这里罗洛·梅讨论了爱与死的关系。

  第5章爱与原始生命力。罗洛·梅认为爱与意志的源泉就是这种原始生命力,这种自然性的力量。

  第6章对话中的原始生命力。罗洛·梅认为原始生命力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在原始生命力被体验为一种盲目冲动时,为第一阶段;当原始生命力进入反对他人,攻击他人,迫使他人来迎合我的需要和愿望的自我确证时,为第二阶段;当原始生命力成为一种同他人相互合作、相互肯定的力量时,为第三阶段。

  第7章意志的危机。这里罗洛·梅开始讨论意志的问题和意志的危机。 

  第8章愿望与意志。意志和愿望是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

  第9章意向性。这里罗洛·梅讨论了意向性的含义。

  第10章心理治疗中的意向性。意向性是完整地理解愿望、意志和决心的基础。

  第11章爱与意志的关系。罗洛·梅认为,爱与意志都是经验的联结形式。

  第12章关切的意义。关切是冷漠的对立面,在关切的状态中,某些事情显得十分重要。

  第13章意识的交融。罗洛·梅认为,爱与意志都是沟通意识的形式,同时又都是一种情意,即一种影响他人和世界的方式。

  本书的结尾,罗洛·梅满怀期望地说:“因为在爱与意志的每一个行动中,我们都同时既塑造着我们的生活世界,又塑造着我们自己。而这,也就是孕育和拥抱未来的全部含义。”
作者:buou 2006-7-20 10:09:46)

nod,刚看过,不错,基于现象学的人本理论。作者:gggvgavga 2006-8-19 15:45:47)

这是对人类原始本能与道德之间关系的思考。

道德--利他主义行为,旨在保证并提高他人的生存条件

原始本能--利己主义行为,旨在保证自身的生存条件与繁衍

爱不爱是由原始本能掌控的,只要符合了原始本能的条件就会爱;

能不能爱是由道德掌控的,只要符合了道德的标准才是允许去爱的。

二者都是为了生存,都是生存本能的产物,但之间存又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具体请参考我的文章:http://philosophyol.com/bbs/dispbbs.asp?boardID=85&ID=18682&page=1

      http://philosophyol.com/bbs/dispbbs.asp?boardID=85&ID=18681&page=1

作者:觉 2006-8-23 23:23:24)

非常喜欢“爱智者”兄的这篇文章,收藏了作者:zkx 2006-8-28 17:12:08)

写得相当不错,非常喜欢,需望能有更多象这样的文章。

我是刚加入“爱智者”的一个成员,希望各位“爱智者”朋友们多指教。

作者:周广福 2006-9-1 9:28:43)

爱与意志的联合不能非常全面的解析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等等关系。此仅让个人心有所悟,但并没有讲出人心灵平静的原因。事实上人的一切是情与欲的统一。

作者:哈卫特 2006-9-1 10:36:41)

罗洛·梅 [Rollo May [1] 1909.04.21-1994.10.22],美国心理学家,是以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为基础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也是存在心理治疗的代表之一。他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埃达(Ada),病逝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蒂伯龙(Tiburon)。

父亲是基督教青年会秘书。父母感情并不融洽,先分居最后离婚,导致他的姐姐精神崩溃。梅的童年生活不快乐,可能是他以后研究咨询心理学的原因之一。在密西根大学就读时,因参与一激进学生杂志的出版工作而遭退学。转入俄亥俄州奥伯林学院就读。年轻时醉心文学艺术,1930 年 4 月获奥伯林学院文学士学位。毕业后,赴希腊亚纳托利亚大学教授英文三年,此期间,他也客串游历四方的艺术家,其画作造诣颇高;此外,他还参加了 A.阿德勒在维也纳山区举办的暑期培训班,梅最初对心理治疗的兴趣以及他早期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践,都受到阿德勒的影响。

返美后于 1934-1936 年在密歇根州立学院任学生心理咨询员。后来改进纽约联合神学院,研究当时正流行的存在主义哲学,旨在探讨人生存在的意义和价值,1938 年毕业,获神学士学位。在此期间,他从德国新教神学家保罗·蒂利希(Paul Tillich)那里第一次接受了存在主义思想,后来二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此后他担任纽约市立学院学生咨询员,并研习精神分析。 1946 年开业从事私人心理治疗工作,并在哥伦比亚大学进修。在此期间,梅曾患肺结核濒临死亡,不得不入疗养院静养三年,然此病反成为其生命转折点。面对死亡、遍览群籍之余,梅尤其耽读存在主义宗教思想家 S.克尔凯郭尔之著作。出院之后,入怀特学院攻读精神分析,遇沙利文与 E.弗洛姆等人,交往甚密。病中他精研精神分析和存在主义中所讨论的焦虑问题。病愈后即以《焦虑的含意》为题提出论文,于 1949 年获哥伦比亚大学首位临床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此后,担任纽约社会新学院研究员,并以访问教授名义分赴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大学讲课,并曾担任怀特学院的训练兼主任分析师。梅毕生致力于将存在心理学引入美国,直至病逝。

在心理学史上,梅是介于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之间的桥梁人物。在他 1958 年出版的《存在: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的新面向》一书中,首次将德国哲学家 M.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介绍到美国,从此一方面建立了他的存在心理治疗体系,另一方面为以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奠立了基础。梅在心理学上的贡献,主要在于他所提倡的以下两个观念:

1.自由意志的人性本质观 对人性本质的看法,梅与其他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一样,强调自由意志,反对决定论。梅认为,每个人生而具有长成一个人的先天潜能,每个人都会努力以赴地将其天赋潜能表露出来,以期臻于自我实现。不过,人和其他生物不同,其他生物是靠自然条件成长的,人却是靠自己的选择才能成其为人。一粒橡树种子内蕴藏了将来长成一棵大橡树的潜能,一旦落地生根,只要生长环境适当,它就自然会长成一棵橡树。人的成长却非如此,人之所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是靠自然条件,而是靠自己的选择。惟其如此,在人的世界中即使环境相似,而各人的成长却仍有很大的个别差异。梅认为,人性本质虽如此,但在现实中个人的选择却未必适当,选择之后也未必如意。因此人在生长历程中难免因选择失当而感到痛苦。存在心理治疗的目的,即旨在协助当事人了解自己,重新选择。

2.自由与焦虑 1950 年,以其博士论文为基础,他出版了第一部心理学专著《焦虑的意义》。该书首度有系统地提出一般性焦虑(general anxiety)的概念,意在使焦虑一词跨越心理病理专有名词的局限,而将之引入一般心理现象的范畴,以描绘现代科技发展对人类整体生活处境的彻底改变,如何导致现代人所共有的心理情绪问题。梅观察到现代人内在空虚感的关键,乃是因为爱与意志的旧有伦理力量已然遭到严重挫伤。在梅的心理学思想中,焦虑与自由是两个核心概念。他认为在现实中个人根据自己的条件做自由选择,个人的潜力才会获得充分发展,亦即谓自由选择是个体自我实现的先决条件。此一理念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领导人马斯洛和罗杰斯的思想是一致的。

在心理治疗方面,梅将自由和焦虑连在一起解释。他认为自由是人性的重要本质,惟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自由选择时,选择的后果往往非但未必使人心安,反而使人感到焦虑。原因是:
选择之后将带来不确定后果,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因此面对选择情境时,个人就可能在心理上产生既想求成又想避败的困境。
选择既由自己决定,选择的结果,亦必由个人承担,因而产生心理压力。由此观之,在现实人生中,焦虑是无可避免的。如何面对焦虑是人生必须学习的课题。
梅将因自由选择带来的焦虑分为两种,一是健康的焦虑,另一是神经质焦虑。所谓健康的焦虑(healthy anxiety),是指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有所选择时(如升学、就业、转业、婚姻、投资等),如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选择不确定后果带来的焦虑,并心甘情愿地承担起自己选择后的责任,即使选择结果未必尽如人意,但至少克服了焦虑的威胁,使危机化为转机。所谓神经质焦虑(neurotic anxiety),是指个人在现实生活面临选择情境时,因过分恐惧选择后会带来失败的结果而犹豫不决,不是冀求别人支持,就是畏惧退缩或但求安于现状,不敢遽下决定。一旦因放弃选择而丧失成功机会,却又悔恨交加倍感痛苦。如此,焦虑不但未能免除,而且愈积愈多,最后难免因无法承担过重的心理压力而导致精神疾病。梅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正是帮助那些因患得患失而不敢选择以致陷入神经质焦虑的人,使他领悟到自由选择和勇于负责两者间的必然关系,以期其面对现实人生去实现自己。

当然,现实人生中有些境遇是无法自由选择的,像死亡就是最具体的例子。在其 1961 年出版的《存在主义心理学》一书中,梅指出,即使个人对死亡无可选择,但如何面对死亡的态度,仍有选择的余地。设想如果人类真的永生不死,人类可能就会不珍惜生命,不努力向美好追求。正因为人生有限,在短暂的人生中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才会显得更有意义。因此梅认为,学习不畏不惧面对死亡,是人生在世存在的—个重要课题。

主要著作:
咨询的艺术:The art of counseling. 1938
焦虑的意义:The Meaning of Anxiety. 1950
追寻自我的现代人:Man\'s Search for Himself. 1953
存在: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的新面向:Existence:A new dimension in psychiatry and psychology. 1958
创造性生活的动力:1960
存在心理学:1960
心理学与人类两难:Psychology and the Human Dilemma. 1967
爱与意志:Love and Will. 1969
创造的勇气:The Courage to Create. 1969
权力与无知:Power and Innocence. 1972
自由与命运:Freedom and Destiny. 1981
存在的发现:The Discovery of Being. 1983
我追求的美:My quest for beauty. 1985
哭喊神话:The Cry for Myth. 1991
参考资料:
心理学思想的流变 - 心理学名人传:张春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华夏心理网:梅,罗洛
罗洛·梅——存在与人本
Rollo May
陈寿文:爱与意志:PDF, 637K

全名 Rollo Reese May 。

来源:http://www.whpsy.com/person/m/May.R.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