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神无双精校版:中国山水[风景]画欣赏(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2:49:39

《山水图》
清 朗世宁 绢本设色
郎世宁(1688-1766)的名字如果光看这三个汉字,谁也不会以为他是个外国人,但是他的的确确是位高鼻深目的欧洲人。郎世宁于出生在意大利的米兰,原名朱塞佩· 伽斯底里内,青年时期受到系统的绘画训练,后来加入了欧洲基督教下属的宗教组织耶稣会。他死后乾隆皇帝特地下达谕旨,追赐郎世宁侍郎衔,并赏银三百两为其料理后事。郎世宁的遗体被安葬在北京阜成门外的外国传教士墓地内。

《白云松舍图》
清 华喦 纸本设色
华喦(1682—1756),字秋岳,号新罗山人、东园生。此画画法结合石涛、南田于一手,用笔秀逸,构图实而不拥挤。顺着蜿蜒的山间小道,一座屋舍座落在山崖之间,竹壁篾顶,结构轻巧。舍内几陈纸笔,一悠闲的文人正凭窗观山景。更远处是白云笼罩的群山,云气一直氤氲到无限。画的左上角题一诗云:“女箩复石壁,溪水幽朦胧,紫葛蔓黄华,娟娟寒露中。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云英化为水,光彩与我同。”

《杨柳归牧图》
清 萧晨 绢本设色
萧晨,生年不详,约卒于康熙中叶,字中素,号灵曦,扬州人,共诗,亦善画工笔山水、人物。自题于右上角云:“画寄苍翁先生大词宗,并题博正。”画面构图严谨,依次为河岸延伸之景,岸畔树木、书屋隐现其中,河中一座小小木桥,古朴简洁,远处河岸蜿蜒,连接着一座小山,山上有溪流注入河中,一派安详,静谧的气氛。作者构思巧妙,精细的布局用笔设色又体现出一贯的风格与功底,二者结合在一起方能产生如此完美的应和之作。

《海上三山图》
清 袁江 绢本设色 纵413厘米 横568厘米
袁江,生年不详,约卒于乾隆初,字文涛,邗江(江苏扬州)人,善画界面楼台,曾供奉“内廷”。此画描绘神话传说中的蓬莱三山,画面构图奇峻,风格奇丽。在一片浩淼无垠的波涛中,矗立着几处奇峰,山色苍翠,挺拔峻峭,显得格外雄险而气势磅礴。山上亭台楼阁林立,松柏、梅林环绕,烘托出一片世外仙境的风景,显得既有人情味,又确实虚无缥缈,惟仙风道骨的世外之人方可生存于此。

《观潮图》
清 袁江 绢本设色 纵97厘米 横13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界画被视为工匠之作,文人画家中几乎无人问津。袁江则不受时尚的影响,他的画艺从师仇英,山探郭忠恕笔法及赵伯驹、刘松年等青绿山水一脉,同时专工界画,成为“有清一代推为第一”的界画家。《观潮图》以界画的形式真实细腻地描绘了高峰亭台和潮起潮涌的海浪景色。

《梁园飞雪图》
清 袁江 绢本设色 纵202.8厘米 横118.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画上题款:“梁园飞雪,庚子徂暑,邗上袁江画”。梁园是汉代梁孝王刘武所建的一处园圃,又名“兔园”,旧址在今河南开封东南。袁江将梁园安排在冬天的雪景中:豪华的宴筵,殿堂中灯火通明,人来人往,杯觥交错,在雪片纷纷扬扬中,别有一番风味。而且,由于大雪的覆盖,屋顶的瓦楞模糊地与细密的格窗、文饰等形成强烈的对比。色彩的敷着利用屋顶的白色,衬托出建筑物的绚丽斑斓的彩画,同样也别具风味。

《松亭纳凉图》
清 袁江 绢本墨笔 纵153厘米 横51厘米 天津美术学院藏
袁江画风工整细致,设色浓丽,富于装饰性,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这类作品是归入“院体画”范围内,所以就将他列到了宫廷画家的行列。在此画中,袁江以素净、沉着、庄重为基调,树木大多数敷以墨绿色,建筑物则以青灰为主。此图描绘的远景非常出色,画家利用色彩、水墨的浓淡不同层次的渲染,表现出松亭乘凉的清凉意境。

《峨眉雪霁图》
清 袁江 绢本墨笔 纵153厘米 横51厘米 天津美术学院藏
在界画家中,袁江特别善于用雪景来布置画面的构图和场景。而且,对于背景的描绘体现出袁江的山水画的技巧,他糅合了工笔和写意两种不同技法来表现不同的对象。像山石和树木,基本师承郭熙及宋人的方法,繁笔勾勒,不厌其烦,用笔尖利劲折,间施侧锋。水边的坡石兼用仇英连皴带染的画法,比较浑和柔润。峨眉的雄伟俊秀、雪后的清幽冷寂,在此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阿房宫图》
清 袁耀 绢本设色 纵219.8厘米 横6.02厘米 12条屏
袁耀,字昭道,扬州人,工山水,界面楼台,约在乾隆中,待考,或说,他是袁江之子,亦待考。本图将它作为一座行宫表现,少界面楼台作品中常见的板滞气,加进了山水画的灵秀。明丽,使画面显得活泼而不失庄重,清雅而不失富贵,山、水、树木。水草等自然景观与人工所建亭台楼阁合而为一,互为映衬,显得造化天成,毫不牵强。在第2屏右上角,作者题云:“拟九成宫意”。

《山雨欲来图》
清 袁耀 绢本设色 纵194.7厘米 横11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为袁耀所画四景山水之一,所描绘的是盛夏季节山雨欲来时的山中田园景色。图中描绘一兀立的奇峰,峰上崖边生长着许多大树,从主峰右侧平川中,一河流蜿蜒而来,在一奇石后化为瀑布直泻谷底。楼阁上桌凳榻屏,倚栏人物,庭院中大树葱郁,浓荫遮蔽。 画中描绘的所有景物,都被画家统一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主题之中,浓云密布,似迅猛涌来,整个画面都被笼罩在强烈的风雨即作的紧张气氛中。

《蓬莱仙境图》
清 袁耀 绢本设色 纵266.2厘米 横16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是袁耀一幅优秀的山水界画作品。画家以宽阔的胸怀和超越的想象力,描绘出山川湖海吞吐日月的宏伟场面和壮丽景象。章法曲折有致,气势翻江倒海,令观者惊心动魄。画面上远近山峦,兀立隐现,在云烟幻灭之中宛如仙境。

《邗江胜览图》
清 袁耀
袁耀画能守家法,与其父同为清代界画名手。其山水、人物,宗法宋元,有丘壑无尽之意。《邗江胜览图》描绘了邗江两岸亭台楼阁,溪桥轩榭,舟船横渡,屋宇朱门,苍松翠柏,绵延群峰,名胜景致一览无余,美不胜收,体现了袁耀界画山水的深厚功底和纯熟技艺。

《汉宫春晓图》
清 袁耀 绢本设色 纵196厘米 横100.5厘米 扬州博物馆藏
袁耀继承家学(有史料称其为袁江之子),其界画与青绿山水的技艺可谓炉火纯青。画中用笔及山石树木画法皆师宋人,写景具体,境界真实,但与宋画相比, 更加空灵松秀。其楼台画法,精工细致,显示了袁氏界画的极高水平。画中用墨重勾轻染,敷色浓淡相宜,尤以云气的渲染更是画家技艺双妙的极好表现。

《嵩献英芝图》
清 郎世宁 绢本设色 纵242.3厘米 横157.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嵩献英芝图》是郎世宁来华以后的早期作品。在这件作品中郎世宁充分显示了他扎实的素描基本功,以及利用明暗来表现凹凸立体效果的本领。画面的右侧是一棵弯曲盘绕的老松,苍老班驳的树干和前后掩映的松针;松树的根部和石之间,有灵芝数株,其边沿卷起,表现出了灵芝的厚度;画面的左边是坡石,一条急湍的溪流顺势而下,在山石隙谷间曲折绕行,激起无数水花。此图的绘画技法以欧洲的为主,但题材内容却纯粹是中国传统的东西。

《海天旭日图》
清 朗世宁 绢本设色
全画气势恢宏,虚实处理十分讲究而富有节奏感。体现了自然界的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此画在具体的描绘手法上,郎世宁充分发挥了欧洲绘画注重明暗、立体感、解剖准确及透视的特点,使画幅别开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