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罗织阵:黄姑镇农业循环经济实验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0:13:43
各村、有关部门(单位):
为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积极打造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和生态高效都市型现代农业,根据《平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平湖市农业循环经济实验园区的实施意见》(平政发〔2008〕126号)精神,结合本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继承和发扬我镇种养结合、农牧结合、用地和养地结合的传统农作制度,按照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创新农作制度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着力改变以资源换增长、以环境换财富的生产模式和"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单向单环经营格局,以多向多环的链式化循环发展农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态力、生产力和持续发展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生态高效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建设目标
实验园区重点建设以水稻-→蘑菇-→葡萄(其他水稻或蔬菜)为主要循环链,以链兴业、以业兴专(专业农民)、以专兴园、以园兴区,达到稳固传统产业(水稻),提升特色产业(蘑菇和葡萄),培育新兴产业(芦笋等),并通过3-5年的建设,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1.经济量化效益:通过农业循环经济实验园区建设,主要循环产业的规模和效益为:水稻面积2万亩、蘑菇面积205万平方尺、经济作物面积1500亩;单位产出率比园区外同类产业增效5%以上;经济效益达3545万元。
2.生态环境效益:通过在实验园区实施农业产业的循环链接,加快推进农业废弃物的无害化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杜绝就地焚烧或随意丢弃而造成环境污染,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促进我镇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社会发展效益:通过在实验园区实施水稻-→蘑菇-→葡萄(水稻、蔬菜)循环生产链,优化农产品产地生产生态环境,推行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内在品质及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品牌竞争力,进而扩大订单蔬菜、葡萄等优质农产品的出口量和市场销量,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建设范围
1、实验园区:黄姑园区以韩庙、横塘港村2个村为重点,区域面积5.7平方公里。
2、实验产业园:在循环产业集聚度相对较高、已有产业链比较完整的平湖市三兴乳业有限公司、平湖市华迪食用菌产业园和平湖市双龙葡萄园艺有限公司、面积1050亩,每个实验园以一条循环链为重点,积极开展多形式的循环模式试验示范和现有农业高新技术的集成试验与示范推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农作制度创新。
3、实验户:在实验园内培育5户与循环链相关联的专业规模大户,分别为韩庙村的蘑菇大户吴金其和徐小弟、韩庙村种粮大户孙志根、丰荡村葡萄大户张根生和秀平桥村葡萄大户蒋美珍,通过实施农业产业的循环链接,为实验园区的建设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四、主要任务
(一)农业循环经济实验园区重点推广模式
以稻-菇-葡萄(稻菜)循环产业链为主线,通过对其产生的废弃物实行资源化开发利用,实现"低能耗、低排放、可循环、再利用、高效率",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1、实验园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流程:
水稻生产-→稻草集运-→堆制发酵-→蘑菇培养料-→蘑菇生产-→蘑菇废料堆制发酵-→葡萄(水稻、蔬菜)基肥-→葡萄(蔬菜)生产-→作物秸秆-→畜牧养殖-→畜禽粪便-→水稻生产(再循环)
2、实验园区产业链式图
水稻种植大户--蘑菇种植大户--葡萄(水稻、蔬菜)种植大户或基地;奶牛养殖--蘑菇种植--芦笋(牧草)种植。
(二)主要农业废弃物利用及相关技术研究
1、农业经纪人培育。对现有的松散的收稻草经纪人进行培育,通过加强培训,提高综合素质,通过引导和帮助农村经纪人组成各类经纪组织和实体,通过细化帮扶措施,培育整合成稳定的农业废弃物经纪人队伍,提高农业废弃物利用率。
2、蘑菇废料堆制发酵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试验摸索蘑菇废料就地堆制和集中堆制技术,推进蘑菇废料的标准化堆制发酵,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标准体系,逐步将农业生产废料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纳入相关产业的生产标准技术体系;开展农业有机废弃物生物发酵及施肥技术的试验与示范;研制开发以蘑菇废料为主要原料的专用有机肥和栽培基质,为蘑菇废料的产业化开发利用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做好技术储备。
3、蘑菇废料堆制肥在葡萄上应用效果试验研究。将不同配比的堆制肥用于葡萄生长的不同阶段,研究其应用效果。
(三)农业新设施的引进和推广
积极引进与循环经济发展关联度较高的稻草捆扎与集运机械、农作物秸秆粉碎与打包机械、蘑菇培养料翻堆与送料等生产机械,提高循环农业生产环节的机械化程度,加快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加强安全经济的新型蘑菇大棚材料的引进研究与推广,提高农业设施装备水平。
(四)实验园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循环农业是一项跨学科的综合性、系统性产业经济,实验园区建设必须强化技术综合和整合。
1、以标准化为抓手,制定完善循环农业标准化技术体系。把稻草和蘑菇废料的处理和利用技术列入水稻、蘑菇、葡萄和芦笋等相应产业的生产技术规程,进一步完善农业标准体系,以标准化推进实验园区建设。
2、加强技术合作与交流。加强与省、市农业科研院所等技术部门的合作,开展双向交流,通过邀请科研院所专家教授进园授课培训和派遣有志青年进科研院所观摩学习,为实验园区培养造就一批农业循环经济的产业带头人,为园区建设增添活力。
3、建立实验园区技术协作服务制度,定期召开会议,有分有合开展技术服务,做到专业技术提升和循环经济发展互利共赢。
4、开展培训与宣传。充分利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民专业技能培训等形式,对实验园区内的规模大户、专业农民进行全面的生态、高效、节本增效技术培训,广泛宣传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作用和意义。
5、加强种子种苗工程建设。以循环经济为抓手,加大实验园农业循环链接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的引进开发试验。
(五)建立农业循环链接机制
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建立循环链相关产业之间的相互链接机制,由此形成产业间互为需求、互动共进的良性发展格局,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保证。实验园区根据黄姑目前的产业布局及发展现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建设原则,建立起适应不同区域、不同生产主体的循环链接机制。
1、一体式链接机制:一户一园式的农业产业循环链接机制。通过一户一园式的稻-→菇-→菜自我循环利用,实现农业废弃物的就地消化利用,减轻环境污染压力。
2、定向式链接机制:以专业规模大户为基础的户与户之间的农业产业循环链接机制。通过在种粮大户、蘑菇种植大户和葡萄(水稻、蔬菜)种植大户(基地)之间建立起定向的循环对接链接,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推动相关产业的健康协调发展。
3、组织协调型链接机制:依托基层村经济合作组织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协调,实行户与户、村与村甚至镇与镇之间农业废弃物资源的统一调配与开发利用,加快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六)创建实验园区生态优质品牌
以争创循环经济名优产品品牌为核心,加强实验园区农业品牌的创建与培育;加强实验园区农产品营销队伍建设,在上海等主要农批市场挂牌设立专仓营销,增强营销经纪人的营销能力。同时,进一步做好我镇葡萄和蔬菜等产品安全保障等工作,不断扩大出口量。
五、工作措施
1、建立实验园区建设领导小组与实施小组
为保证我镇农业循环经济实验园区建设的顺利实施,镇政府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镇科协、环保、农技水利服务中心、兽医站负责人为成员的实验园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园区建设的领导、指导与协调,为实验园区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同时,成立由镇农业助理任组长,农技水利服务中心、兽医站及涉及村组成的实验园区建设实施小组,负责实验园区建设的具体实施工作,明确工作分工,加强协作攻关,保证实验园区各项建设工作的有序组织实施。
2、整合人才与技术资源优势
加强与上级部门和科研机构、民间组织、专业合作组织的协作攻关,发挥各自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促进人才、技术资源整合,为实验园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3、建立政策支持机制
农业循环经济改先污染再治理为先利用少污染,从宏观和长远来看,可减少污染治理的生态补偿支出,因此有必要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和支持,以调动各方积极性。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积极争取省市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开发利用的支持,对于列入省市级以上的项目,地方财政给予一定的配套支持。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园等开展农业循环新模式、新产品、新技术、新机械的研究开发和试验示范。实施工作协调与培训宣传等工作经费补助。
4、加强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
建立实验园区建设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明确实施主体,细化操作程序与方法,落实工作职责与任务,对在实验园区建设中作出显著成绩的村和人员给予表彰奖励或推荐评优;同时建立实验园区建设交流平台,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工作交流,促进实验园区建设按计划有序推进。


                           黄姑镇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九年三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