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惠是正品吗:著名书画家作品赏析(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16:07:17


著名书画家作品赏析(三)

 

傅抱石 郭沫若《无限风光在险峰》
    此幅构图简洁有力,笔触雄劲生动,多层次的烘染使画面浑然一体。整幅章法新颖,构思独特,笔墨洗练,落款潇洒飘逸。傅抱石以其大胆的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地表现出毛泽东诗中的气度和胸襟。“无限风光在险峰”不仅是一种风景,而且是一种人生哲学的写照。


董寿平《红梅》
    董寿平擅画梅竹,朱砂红梅堪称绝技。画梅繁中有简、简中有繁、繁而不乱、简而有理。写竹时笔墨简练、坚挺轩昂、构图空灵,以书法为枝、浑厚古朴。董寿平所写墨松富有生活气息,笔墨苍劲,简洁相宜。山水画卷则多以黄山奇峰老松为题材,不拘风石之形似而求整幅气韵的统一。

黄永玉《暑荷图》
    黄永玉被称为“荷痴”,源于他的荷花独树一帜,神韵盎然。黄永玉以油画、版画、插画的笔法、手法来渲染荷花的神韵而不是荷花的形似,以及荷花的光影关系,构图尤于随意中见匠心。此幅画作主体荷花突出,色彩斑斓,而且显得非常厚重,有力度。

黄君璧《秋山红树图》
    此轴采用全景式构图,崇山叠嶂,山势连绵,山间林木葱郁,飞瀑如练,溪流蜿蜒。为了表现秋山红叶,画家以赭石渲染山石,甚至直接以朱砂点树丛,呈现出一派秋日层林尽染之美景。该画造境雄浑壮阔、绵密幽深,山石皴笔细密,用笔苍劲,由是观之,黄君璧确为石溪传灯。


齐白石《东坡先生玩砚图》
    齐白石画东坡玩砚,其意不在东坡“玩”,而在“平生君最轻余子”的骨气和性格。此图绘东坡黑髯,无冠,著长袍,席地而坐,头微侧,双手抚措一小砚,专心玩赏砚石之意。对东坡手姿、眼神及砚石形色的刻画,简洁真实,大写意要寓精于粗,诚如苏东坡所言“始知真放本精微”。


王原祁《秋林远黛图》
    王原祁画最得康熙赏识,故进御者甚多。此幅落“臣”字款,自称“奉敕恭画”,当是应康熙之命而作的,故皴擦周密,构图饱满,丹翠错杂,富丽华美。墨与色相融相映,有山川浑厚、草木华滋之感。其上有乾隆御玺,可见曾经数代皇帝的欣赏。


 李可染《黄海烟霞》
    “有些极其美好、特殊的对象,一次是画不出来的,需要反复加以研究。不断积累经验,写生能力并不能解决一切。在写生过程中,随着对客观世界新的发现,应力求有新的艺术语言、新的表现方法、新的创造,这样会不断促进创作的意象和表现力、感染力,促进创作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蒋兆和《志趣高洁》
    蒋兆和是“五四”运动以来极具变革思想的艺术家之一。在徐悲鸿先生的影响下,他集中国传统水墨技巧与西方造型手段于一体,在写实与写意之间架构全新的笔墨技法,由此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表现力。

 徐悲鸿《春柳喜鹊》
     以粗笔湿墨勾写喜鹊。长喙、身躯用淡墨渲染,表现出圆浑的明暗光感,鹊身局部还施以白粉,增强立体效果。柳条以纤线勾出,如丝发。柳拂鹊跃,充满融融春意。


赵孟頫《酒德颂》
    此是赵孟頫为瞿泽民录写的西晋刘伶《酒德颂》全文。此帖笔法纵逸,又是自家风貌,肥不没骨,瘦不露筯,姿媚隽逸,出神入化,可谓人书俱老,炉火纯青,是赵氏书法的精品之作。正如帖后文彭跋所云:“信手拈来,头头是佛,若必曰兰亭,恐不必以此论松雪。”


 于非闇《牡丹双鸽》
    此幅是于非闇专门画牡丹中最为名贵的“魏黄姚紫”。如果说牡丹是花中之王,那么姚黄和魏紫就是“牡丹之冠”。由于牡丹为富贵之花,下有双鸽代表著和平,故此作暗寓“富贵平安”之意。


吴冠中 作品 欣赏 《湿地风光》
    “艺术是无用之用,无为之为。真正的艺术品虽看似没有物质价值,却具有无与伦比的精神力量。”


八大山人《松芝图》
    以阔笔大写意的画法,通过象征寓意的手法,对所画的造型进行夸张,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简练的造型,使画中形象突出,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整幅画作逸笔草草,看似漫不经心,随手拾掇,而干湿浓淡、疏密虚实、远近高低,笔笔无出法度之外,意境全在法度之中。

 


陶冷月《月光瀑布》
    此作描绘清冷月光之下奔流的瀑布和岸边密布的树丛,秋意甚浓。迷蒙的云彩中掩映着一轮圆月,月光投在瀑布倾泻的地方,厚涂的白色让水面非常明亮,而淡黄的机理纹路又给水瀑染上了诗意的月色。光影的运用与瀑布的大弧度的描绘使人几乎能感受瀑布倾泻而下的强大力量。

 


 元 王蒙《竹石图》
    图绘丛竹和坡石,竹子枝叶疏落,坡石皴笔短促而苍劲。疏竹布于左上方,坡石居下,中间的空白处以楷书诗题相连,起到了贯穿气息、参与构图的作用,体现出元代文人画所强调的诗书画相结合的形式。此图为王蒙传世作品中较早的一件。


关山月《红梅积雪图》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红梅》苏轼


郭沫若《行书 水调歌头》
    此作书写《欧阳海之歌》,郭沫若在1966年文革之前饱含热情地书写此卷,并将其寄赠好友龙潜,既反映出郭沫若当时的创作思想,又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以书风而论,该作笔力爽劲洒脱,运转变通,情绪飘逸激荡,韵味十足,充分体现了郭沫若书法“回锋转向,逆入平出”的特征。


刘旦宅《赏秋图》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圆缺几时休。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

 


潘天寿《红荷晴霞图》
    潘天寿的指画可谓别具一格,以泼墨指染,以掌抹作荷叶,以指尖勾线,生动之气韵,非笔力所能达。此幅仅画一片湿墨荷叶,一支曙红荷花,以张扬的姿态艳阳向天,花的形与神都不染俗气,是画品更是人品。画与人合,才是绘画的至高境界。


刘海粟《黄山天都峰》
    “在宾馆作画,水墨和重彩均有。但为借黄山气势,直抒老夫胸臆,墨是泼墨,彩是泼彩,笔是意笔。我十上黄山最得意的佳趣是:黄山之奇,奇在云崖里;黄山之险,险在松壑间;黄山之妙,妙在有无间;黄山之趣,趣在微雨里;黄山之瀑,瀑在飞溅处。”-- 刘海粟谈十上黄山作画之体会。


范曾《刘伶像》
    刘伶,“竹林七贤”之一。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颂》,宣扬老庄思想和纵酒放诞之情趣,对传统“ 礼法”表示蔑视。他身高仅一公尺四十,不仅人矮小而且容貌极其丑陋,但性情豪迈,胸襟开阔,不拘小节。平常不滥与人交往,沉默寡言,对人情世事一点都不关心,只有和阮籍、嵇康很投机。


元 王蒙《煮茶图》
    王蒙的《煮茶图》是唯一一件流存民间的作品。王蒙尤擅画山水,创造的“水晕墨章”,丰富了民族绘画的表现技法。他的独特风格,表现在“元气磅礴”、用笔熟练、“纵横离奇,莫辨端倪”。《画史绘要》中说:“王蒙山水师巨然,甚得用墨法”。而恽南田更说他“远宗摩诘(王维)”。

 


 白雪石《松山飞瀑》
    白雪石擅画山水,无论是黄山、泰山及桂林风景,都在他笔下洋溢着灵性及活力。他的作品清新俊逸,朴秀多姿,题材广泛,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尤以桂林为题材创作的青绿山水画最能体现和代表白雪石的绘画风格。他的一种独具风貌的桂林山水画法被称为“白派山水”。

郑燮《甘谷菊泉图》
    此幅以南阳甘谷菊花益寿延年之传说入画。巍峨的高山,峭壁陡立,一股飞泉奔突直泻崖下,悬崖下长着两丛茂菊,叶壮花艳,华滋优秀,构图奇峻,意境高旷清逸。笔墨放纵,挥洒淋漓,新意独具。款题:“南阳甘谷家家菊,万古延年一种花。”郑燮画作多兰竹,写菊甚少,此图殊为难得。

黄宾虹《漓江纪游》
    全图运笔飞动,以草篆笔法出之,放逸淋漓。溪畔江边一段山石,乃破墨渍墨并用,铺水恰到好处,水石俱活。杂木错落有致,穿插在江岸岩石间,画家用浓墨、宿墨,层层堆积,显得郁郁苍苍,实中透气。画作苍莽雄伟,却在流泉和溪涧畔留有委蛇曲折的空白,其势婉转流动,显得淡荡空灵。

 


郑板桥 书法作品
    郑板桥综合草隶篆楷四体,再加入兰竹笔意,写来大小不一,歪斜不整,自称「六分半书」,他以黄山谷笔致增强作画的气势,以「乱石铺街、浪里插篙」形容其书法的变化与立论的依据。


元 赵孟頫《窠木竹石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图是赵孟頫用实践论证他的“书画同源”思想的体现。画家在画的中下部作一巨石,用“飞白”画出石的轮廓,皴擦之法也以“飞白”成之。中锋画窠木,线条“如锥划沙”,淡墨写老枝显出苍劲挺拔而圆润,透出力度。以浓墨间以略淡之墨画竹叶,自然而不做作。


吴冠中《只写自家春色》
    作品以中国画特有淡墨营造了树影婆娑背景,然后采用匀、抹、点、挑等多种技法,以极富匠心的组合穿插充分强调墨与色的精妙构合。吴冠中在题言中所说:“辛夷乎?紫藤乎?老眼昏花谁管得!只写自家春色。”诗人般的旷达,返璞归真的性情,对艺术的痴迷,都集中在此画作中。

清 朱耷《彩笔山水图》
    (日)大阪市立美术馆藏。此图丘壑布置,远宗董源、倪瓒,近效董其昌,别开蹊径,在画面景物繁密的近中景留出一片空白,其上绘一孤亭,令人产生空灵通透的感觉。山石树木皴笔、勒笔全出中锋,随后秃笔擦染,浓墨横皴,笔墨老辣纵横。此图为朱耷70岁后所作的大幅山水画。


王羲之《草书平安帖》
    绢本。帖上并没有名款,但历史上大多数人都认为是王羲之所书。乾隆帝盛誉该帖“可亚时晴”。该帖经乾隆二次题识并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且历经多位收藏家收藏,流传有序,极其难得。经考证,它在元代被鉴定大家柯九思收藏,在其左右及宋绫隔水的骑缝上盖有他多方收藏印。


徐悲鸿《秋蝉》
    徐悲鸿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他的画能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而又有其独特风格,所画花鸟、山水、走兽,简练明快,富有生气,尤以画马驰名中外。
清 冷枚《连生贵子图》
    这是一幅寓意画,以桂树、妇人手中的莲花、芦笙以及膝下的幼儿,组成“连生贵子”的吉祥含义。人物刻画十分工细,勾线填彩,设色浓丽。妇人的疼爱愉悦之情与小儿活泼可爱之态,刻画得十分准确。

郑燮《兰竹图》
    此图气势磅礴,山势险峻,巨石峥嵘突兀,一丛丛兰竹,舒散而出。以枯笔淡墨勾石,浓墨劈兰撇竹,兰叶竹叶偃仰多姿,互为穿插呼应,气韵俨然。以草书中竖长撇法运笔,秀劲绝伦。“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见姿致。”,此幅即为佐证。

元 柯九思《横竿晴翠图》
    古代传世名画。此图竹枝一竿,取势自上倾下,又旋而翻上,用笔苍劲,除主干用墨稍淡外,枝叶皆以浓墨为之,表现出坚韧顽强的精神力量,实是作者寄情笔墨的用心之作。其艺术表现手法乃效拟宋人文同,而较之老辣,富有书法笔意。

张大千《闲吟策杖倚天风》
    此幅是融金碧山水于小青绿山水的成功尝试,颇有身临其境之感,青山绿水之秀、云雾缭绕之气、远近劲松之态,观者与画中策杖者感同身受。张氏戏仿南宋刘松年笔意,画面苍松如铁,青山绵绵,以金粉提点,云气浮岚如波涛,山泉有声,布置结构严谨,树石笔法劲挺,显得精细秀润。

清 石涛《千山红树图》
    石涛作画构图新奇。无论是黄山云烟,江南水墨,还是悬崖峭壁,枯树寒鸦,或平远、深远、高远之景,都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他尤其善用“截取法”以特写之景传达深邃之境。石涛还讲求气势。他笔情恣肆,淋漓洒脱,不拘小处瑕疵,具有一种豪放郁勃的气势,以奔放之势见胜。

 

元 吴镇《墨梅图》
    此画是古代传世名画之一。《墨梅图》是以南宋徐禹功《雪中梅竹图》为主体,加上元人吴瓘、吴镇手笔,又配有宋元明清14人、33题咏,可谓一件难得的佳作。水墨画兀突梅之枒杈,顿挫转折,虬干花疏。干枝飞白处,梅花圈点,笔法苍劲,虽为游戏笔墨,却能见出功力深厚。


陆抑非《苍兰》
    陆抑非以善花鸟名世,此幅作品是其中年时期的佳作,虽工笔重彩但仍然富于秀丽文儒的气息。画中生动自然的穿插、精致而灵动的线条、艳丽而高雅的色彩、法度严密又不失性情的造型。画中墨石因构图需要而塑造,不仅稳定了画面,也更衬托出苍兰优美的倩影。


徐渭《墨梅》
    徐渭的写意画之所以能达到“旷如无天,密如无地”,“能如造化绝安排”的境地,诗、书、画、印完美地结合为一体,画中题款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它将具体形象难以表达的情感传达给观者,使花鸟形象充满情感。

林风眠《静物图》
    林风眠力图把印象派的外光画法和中国的水墨画法结合起来,刻画物体在各种光线下的形态和色调,这在形式和色彩上更接近于西方的静物画,但墨色和笔墨的运用,画中情致的幽雅淡远又拉近了它们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距离。


陈佩秋《黄花青川》
    该画取王维山水名诗《青溪》诗意,着力突出其“色静深松里”的苍翠之色和静谧境界。为了表现诗意中浓郁的色彩,她将中国传统的青绿山水画技法进行创造性地改造,采用大块面色彩渲染的手法。而画面中的水墨色皴既表现了她高超的传统功力,又以深沈的色彩烘托了诗意的幽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