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有时候卡死:教育家办学与教育家的培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4:08:46

教育家办学与教育家的培养 

宋永忠  南京师范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时期的教育家,应具有远大的教育理想和目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高尚的人格魅力、卓越的人才培养或办学成就。

  ■教育家办学的意义,在于让真正懂得教育规律的内行人来办学,让校长和教师一辈子热爱并从事教育工作。这既意味着教育本质的理性回归,又体现了强烈的现实需求。

  ■培养未来教育家,是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在需求。我国的教师教育应勇于承担时代的使命,把培养未来教育家作为义不容辞的理想与担当,努力打造教育家的摇篮。

  当今的中国教育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其中关于教育家培养和教育家办学的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3 年起,温家宝总理就开始呼吁“教育家办学”,并提出“要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培养和造就一批教育家、实现教育家办学,已成为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一、教育家的内涵:定义与特征

  在人们的意识中,所谓“家”,是社会大众对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某种专门技能的人的一种尊称,是对他们取得成就的一种肯定。概而言之,教育家要有自己的一套教育理念,在教育学术领域有一定的成就,在教育实践中有突出贡献,在教育领域有较大的影响力,其在教育方面所立下的丰功伟绩永远为世人敬仰。

  (一)教育家的界定

  陶行知先生认为,常见的教育家有三种类型:政客的教育家,书生的教育家,经验的教育家,但这三种都不是最高尚的。只有“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也就是说有开创精神和开创之功的,方才可以算为第一流的教育家。这对我们今天理解教育家的内涵仍然很有启发。

  当前,学界关于教育家的内涵有很多种理解,多采用分析教育家的标准和条件的方式进行界定。比如有学者从教育家干了什么以及他们工作结果的角度,作为界定教育家的客观标准与主观条件。

  (二)教育家与“教书匠”的区别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教育家和“教书匠”的本质区别在于,教育家能认识并达到使受教育者沿着正面方向全方位发展的目的,而“教书匠”仅仅以用某些手段把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传授给学生为目的。教育家眼中看到的和心中想着的是学生,传授知识和能力仅仅是他育人的一个手段,而“教书匠”眼中看到的和心中想着的是知识,学生仅仅是他传授知识时所需要的对象。一名教育家应爱岗敬业、志存高远、淡泊名利、潜心育人,以求真务实、富有开拓精神的实践,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有效工作赢得广大学生和全社会的尊重。

  (三)新时期教育家的特征

  新时期的教育家,应具备思想理论、实践风格、道德与办学成就等四方面的条件。第一,教育家应具有远大的教育理想和目标,潜心研究和善于发现教育中的问题,并形成自己独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家,未必有系统出版的教育著作,但对教育问题一定要有独到的思想和见解。第二,教育家应具有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勇于探索,形成鲜明的特色和风格。在我国现代教育体系建立之初,有一大批兴办各级各类学校并长期为之奋斗的教育事业家,他们未必亲身参与教育教学实践,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突出贡献也称得上广义上的教育家。新时期的教育家,一般应要求具有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并能形成独特的风格。第三,教育家应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受到学生的广泛拥戴。教育家与其他很多的“家”的重要区别就在于较高的职业道德要求,教育家一定是真正地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这种爱越是深厚、越是无私,就越会赢得学生的爱戴,对学生的影响就越深远。第四,教育家应具有卓越的人才培养或办学成就,并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教育家应有社会公认的教育成就才称得上“家”,新时期的教育家不仅要有教育心,而且要有社会责任心,要把教育的理念扩散到整个社会,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全社会的发展,同时争取全社会对教育的支持。

  二、教育家办学:理性的回归与现实的需求

  教育家办学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首先是直接针对当前突出的非教育家办学现象。教育家办学的意义,在于让真正懂得教育规律的内行人来办学,让校长和教师一辈子热爱并从事教育工作。这既意味着教育本质的理性回归,又体现了强烈的现实需求。

  (一)提倡教育家办学,是为了解决非教育家办学带来的问题

  历史经验证明,尊重教育规律,坚持教育家办学,就能够群英荟萃,人才辈出。由于历史和国情的原因,当前我国非教育家办学现象相当突出。社会各界对教育家问题越来越强烈的关注、对教育家办学越来越高涨的呼唤,实际上是针对当前比较突出的“企业化办学”、“官僚化办学”、“‘教书匠’办学”、“专家学者办学”、“军事家思维办学”等等非教育家办学现象。所有这些非教育家办学的不足之处,归根到底都是不能按教育规律办学。由此带来的问题已广为诟病。走向教育家办学,这是时代和社会对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教育家办学的实质是按教育规律办学,意味着教育理性的回归

  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1985年,经济学家于光远提出,正如“企业领导人要成为企业家”一样,校长和教师同样要发展成为教育家。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它以人为对象,事关重大,事关长远,而且,教育有三个难以超越的挑战:一是具有前瞻性,即当前为未来培养人才;二是具有个体性,即受教育者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三是整体性,即关涉到受教育者的整体成长。让教育回归教育本质,就要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尊重学术和依靠人才,尊重受教育者。要把教育真正还给教育家,让最爱教育、最善于研究教育、最有能力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内行引领教育,使教育主导权真正掌握在教育家手里。

  (三)教育家办学体现了教育发展方式从外延发展向内涵提升的转变

  当前在教育发展和办学方式方面,出现了三大转变,也迫切需要教育家办学。一是要实现从能上学到上好学的转变,需要教育家办学。教育资源供不应求时代的主要任务,是盖房子、配教师,不一定要求教育家办学,而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就需要教育家办学。二是要实现从千校一面到学校特色发展的转变,需要教育家办学。学校千校一面的时代,不一定要求教育家办学,而因材施教和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就必须要让教育家来办学。三是要实现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变,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其实质是从规模拓展到质量提升,需要教育家办学。

  三、教育家的成长:环境与契机

  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社会转型与发展,教育正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变革,时代在呼唤教育家,社会各界对于新时期教育家成长的很多呼吁和建议已逐渐转化为现实的教育政策,而部分地区的率先实践和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也为新时期教育家的培养提供了重要契机。

  (一)有利于教育家成长的政策环境已初步形成

  要造就教育家,实现教育家办学,必须赋予学校相当的办学自主权,充分施展校长和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聪明才智,为实践其主张创造条件。可见,惟有构建现代教育制度,才能为教育家的成长提供有用武之地的实践平台和制度保障。2010年,国家发布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校长和教师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成功的教育改革离不开一大批教育家的思想与实践,从社会各界的呼吁到国家制度化推进,标志着有利于教育家成长的宏观政策环境已经具备。

  (二)有利于教育家成长的改革探索已率先实践

  赋予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以教育实验区的特别功能是催生教育家的必要策略。2009年,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在全省范围内分四批选拔200名特级教师(其中教师120名、校长80名),围绕修炼师德修养和人文精神、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增强教育教学科研素养、提升学校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重点培养,使他们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个人专长更加凸显,特色风格更加鲜明,为他们成长为社会公认的人民教育家奠定基础。江苏省的率先实践,将使江苏教育率先进入教育家主导时代,也将为教育家的培养积累经验。

  (三)有利于教育家成长的教师教育开放体系已基本形成

  中国的高等师范教育已存在一个多世纪。建国后,我国建立了保证教师稳定来源的独立封闭的师范教育体系,为基础教育迅猛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这种由师范院校专门培养教育教学人才的模式比较单一,不利于教育教学人才向更高水平发展,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育家的成长。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与教育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要求也逐渐提高。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传统的封闭的师范教育体系被打破,非师范类院校也开始参与教师培养,一个新的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基本形成。这为教育教学人才专业化培养提供了一个大平台,也为未来教育家的培养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

  四、教师教育的使命:培养未来教育家

  教育家是教育人才专业化成长的最高阶段。成长为一名教育家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要成为专业化人才,必须具备作为校长、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基本素养;第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在理论和实践上有独到的建树,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跻身名师、名校长行列;第三,在辐射影响其他教师、带动学校整体发展乃至影响一个区域的教育发展中,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认可度的专家。由此可见,在教育家成长过程中,教师教育肩负着光荣的使命。

  (一)树立“培养未来教育家”理念

  培养未来教育家,是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在需求。我国的教师教育应勇于承担时代的使命,把培养未来教育家作为义不容辞的理想与担当,努力打造教育家的摇篮。正如温家宝总理指出的那样,教师教育的目标绝不是造就“教书匠”,而是要造就堪为人师的教育家。为此,要以“培养未来教育家”的理念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水平,要在师范生中树立“学为教育家”的理想信念,要在理念和文化上引领全社会支持教育家办学。

  (二)在综合化平台上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

  培养未来教育家,离不开专业化的培养,更离不开学术的滋养,教师教育必须实现高水平“学术性”与“师范性”的融合。师范大学都有较悠久的历史,具有深厚的教师教育底蕴。当前,师范大学积极推进办学转型,努力在综合性大学平台上强化教师教育,培养高素质教师教育人才,就是对教育家办学的积极回应。南京师范大学坚持“寓师范于大学之中”,建立实体化的教师教育学院,使教师教育在更高水平的学科平台上得到强化和优化。

  (三)构建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体系

  培养未来教育家,需要职前的精心培养,也需要职后的继续打造。南京师范大学在创新职前培养模式的同时,以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改革、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和教育硕士后学习班为契机,强化教师职后培训。此外,学校还通过举办“人民教育家论坛”,实行师范生“回炉计划”等,加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沟通。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创新实践,为造就未来教育家开辟了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