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争霸吹风流怎么用:湖南省常德市白云山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17:22:05
 

湖南省常德市白云山森林公园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顾          问:贺烜荣
项目负责人:黄安凯
执          笔:贺忠善
打          印:高金春
审          定:秦国杰
 
 
                        设计单位:石 门 县 林 业 局
                                    石门县白云山国有林场
                               二00九年八月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背景…………………………………… 1
一、项目由来和立项依据……………………………… 1
二、建设森林公园的必要性…………………………… 2
三、森林公园建设的指导思想………………………… 4
第二章  基本情况调查………………………………… 5
一、基本情况…………………………………………… 5
二、地文条件…………………………………………… 5
三、气候条件…………………………………………… 6
四、水文条件…………………………………………… 6
五、森林资源情况……………………………………… 7
六、社会经济条件……………………………………… 7
七、基础设施条件………………………………………10
第三章  森林风景资源调查……………………………11
一、森林景观资源………………………………………11
二、地貌景观资源………………………………………16
三、水体景观资源………………………………………19
四、人文景观资源………………………………………20
五、旅游开发的条件……………………………………22
第四章  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23
一、森林风景资源等级评定……………………………23
二、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25
三、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26
第五章  建设构想………………………………………27
一、森林公园的性质与范围……………………………27
二、建设的指导思想……………………………………27
三、环境容量与游客规模预测…………………………29
四、建设思路与功能分区………………………………33
五、保护工程建设………………………………………37
六、旅游服务设施建设…………………………………39
七、基础设施建设………………………………………39
八、建设顺序与目标……………………………………41
九、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2
第六章  项目评价………………………………………44
一、经济效益评价………………………………………44
二、生态效益评价………………………………………45
三、社会效益评价………………………………………47
第七章  研究结论………………………………………49
  附:白云山赋  ………………………………………51
白云银毫记………………………………………………53


 
 
 
湖南省常德市白云山森林公园可行性
研  究  报  告
 
第一章  项目背景
 
一、项目由来和立项依据
石门县白云山国有林场地处湖南西北部,位于石门县中部,海拔180—930米,距县城40公里,距国家重点工程皂角湖(皂市水库枢纽工程大坝)10公里,南接省道S303线。北依石门北线公路和皂市水库库周公路,园区内有硬化道路30公里。白云山顶的“云龙观”是澧水流域道文化发源地之一,也是石门县境内海拔最高的一处道观。
白云山国有林场总面积2133公顷,自1958年建场以来,长期致力于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境内森林覆盖率达81%,蓄积量4.7万立方米。森林景观优美,茂密的森林植被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动植物的天然基因库。植物种类57科170余种,有水杉、银杏、朴树、鹅掌秋等国家重点保护树种11种。深山丛林中还栖息着鹿、獐、豺、猴、灰腹角雉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园区属喀斯特地貌,沟壑纵横,山岭绵延,森林茂密,景象万千。既有针阔混交、清幽宜人的森林风光,又有登高察水、溶洞猎奇、云中品茗的山水野趣,还有云龙观、祖师殿、观音阁等佛、道文化遗迹和鸡公寨、太平山、金环洞等神秘传说。海拔500以米下的柑桔园,绿树成荫,600—900米处绵延起伏的有机茶园郁郁葱葱,前往观光游览、探幽猎奇、尝桔品茗,朝圣拜佛者络绎不绝。
近年来,由于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白云山生态环境愈显优雅,农业旅游、生态旅游产业初具规模。为充分利用丰富的景观资源和生态旅游环境优势,推动白云山森林旅游事业发展,进一步提高白云山的知名度,改善投资环境,白云山成立了市级森林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大了森林公园建设力度,为创建白云山市级森林公园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湖南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和湘林场[2002]06号《关于申报新建森林公园有关问题的规定》,为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拟以白云山国有林场为主体,创建市级森林公园。
二、建设森林公园的必要性
1、是合理保护和开发森林资源的社会需要。
白云山森林公园境内森林茂密,生物种类繁多,植被景观多样,自然资源丰富,土家族文化古朴、深远,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休闲、游憩、娱乐场所。保护、合理开发、建设好白云山森林公园,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社会需求,将造福于当地人民,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延续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措施。
2、是发展地方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白云山森林公园的建设,可以加快完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白云山知名度,带动生态农业和旅游产品的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开辟林场职工和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3、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举措。
白云山森林公园的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因库。森林植被资源丰富,有水杉、银杏、朴树、鹅掌秋等国家重点保护树种,主要植被群落有杉木林、马尾松林、檫、椿落叶阔叶林等。面积达1004.9公顷,占森林总面积81.96%,境内主要木本植物有174种,分属57科,116属,其中乔木85种,灌木74种,木质藤本12种,竹类4种。草本植物种类较多,尤以白茅、五节芒分布较为广泛。野生动物资源也非常丰富,据调查,境内有鹿、獐、豺、猴、灰腹角雉等多种野生动物和鸟类。建立白云山森林公园将为保护公园内的生物多样性提供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更加有效地完善各项保护工程设施建设,规范公园管理制度,减轻当地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公园环境和资源的压力,使白云山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4、是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
建设白云山森林公园,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旅游优势,确保林场的可持续发展,带动林场经济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林业职工和当地群众创造更多的就业、择业机会,促进林场经济社会的稳定、和谐和快速发展。
三、森林公园建设的指导思想
1、以森林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有机生态茶园科技示范园建设为公园建设的主体,辅以观、阁等佛、道文化遗迹的修复,适当添置人工景点。
2、发挥森林洁净空气,调节气候,陶冶情操的特性,开展春采茗茶、夏避酷暑、秋观云海、冬赏雪景的多种旅游、休闲项目。
3、利用人们回归自然的现代心态,开展高山观湖,密林探幽、山野摘果、深壑赏兰、道观听钟、林中采菌、桔园尝绿、农园拾趣、野菜寻古、农家做饭等人文活动和茶园观光、野茶归朴、手工采茶、机采表演、林荫小憩、手工制茶、古观品茗、茶叶展览、茶艺欣赏等茶艺和民族文化活动。
4、发挥地理和交通优势,将白云山森林公园与夹山寺、壶瓶山、武陵源连为一体,共同打造旅游品牌。
 
第二章  基本情况调查
  
一、基本情况
石门地处湖南省西北部,东接澧县、临澧,南临常德、桃源,西连慈利、桑植,北抵湖北五峰、鹤峰、松滋,处于武陵源、桃花源、柳叶湖、长江三峡景区之中央地带。地理座标:东经110°20′至 111°33′,北纬24°16′至 30°08′ 。
白云山森林公园位于石门县西北中部白云山中上部,东抵皂市镇,西接维新镇,南邻白云乡,北连皂市水库风景区。地理座标:东经110°31′,北纬 29°30′。
二、地文条件
白云山属武陵山脉北支太青山脉东部余脉,其母岩以石灰岩为主,间有砂岩、页岩构造,属石灰岩山地地貌。自西向东依次有苦麻山、太平山、云龙观、王家凸、金环洞大凸、何家大凸、木头盖、鹞儿岩等主要山峰绵延,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形成峰谷相间的孤立山脉上的中山群山开阔区,境内最低海拔180米(西部花子洞),最高海拔925米(中部太平山),东西长15.5公里,南北宽2.5公里,形如腾飞巨龙。
白云山森林公园山岭高峻,重峦叠嶂,溪谷深切,山色苍翠,景色宜人。公园内地形垂直起伏变化大,地形效应十分明显,形成了多样性的动植物生态环境,独特的自然景观,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三、气候条件
白云山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内,冬夏较长,春秋稍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5℃,元月平均气温3.4℃,七月平均气温27.3℃,极端低温­-14℃,极端高温40℃,日照1600小时,降水量1396毫米,6月份最多达250毫米,12月最少,仅30毫米,无霜期265天,由于群山环抱,林木茂盛,境内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无洪涝,晴无干旱,气候温暖湿润,环境舒适。
四、水文条件
白云山森林公园境内由于特殊的石灰岩地形地貌特征,没有表径流,山腰有泉水涌出,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卫生质量标准。公园内建有日供水能力200m3的金环洞安全饮水工程,可供800人的安全用水。北靠皂角湖,风光旖旎,秀色可餐。
五、森林资源情况
白云山属湘西北山地栲木椆林、水青岗林、松杉林、柏木林,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樟树、杉木、紫微、黄檀、枫香、刺楸、铁椆、苦槠等,散生有银杏、朴树、鹅掌秋等珍稀树种,共有木本植物57科170余种,林地总面积1750公顷,森林总蓄积4.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1%,整个森林植被呈现出树种多样,层次复杂,乔灌相依,林丰草茂的特点。
丰富的森林资源,良好的植被覆盖率,为野生动物的生息繁衍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栖身之所。园区共有穿山甲、果子狸、鹿、獐、猴、华南兔等兽类动物20余种,山斑鸠、画眉、灰腹角雉等禽类30余种。此外,昆虫种类繁多,色彩鲜艳的蝴蝶在林中花间飞舞。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为白云山森林旅游平添野趣。
六、社会经济条件
1、历史沿革
白云山原属白云桥乡,1958年建林场,称湖南省白云山国营林场,1996年改称石门县云龙观国有林场,2000再改为石门县白云山国有林场。
白云山境内“云龙观”始建于唐朝,住观主持道士称云中道人,道法高强,弟子众多,香火鼎盛;又因白云山形如腾飞巨龙,始称道观为“云龙观”。道观周围山林及田土悉为观产,田土租给临近乡民耕种。明末清初,太平天国兵败后,有部分军士落观为道士,还有部分军士则隐居在观旁的太平山,图东山再起。这个时期,是历史上白云山的鼎盛时期。解放后,观产收归地方人民政府,道观也毁于文革之中,现为护林哨所,遗迹尚存。
2、人口、民族情况
白云山属汉族、土家族聚居区,2008年末人口为1223人,林场干部、职工122人,居民人口258人,农业人口843人。主要的宗教有道教和佛教。
3、社会经济状况
石门县2008年完成生产总值76.7亿元,其中一产业增加值20.2亿元,二产业增加值28.2亿元,三产业增加值28.3亿元。实现一般财政收入2.9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2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30元。
白云山林场经营总面积2133公顷,其中林业用地1750公顷,森林总蓄积4.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1%。1999年以来采取“封山育林,以茶养林”的经营方针,不采伐木材,大力发展有机茶生产,建设生态公益型林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8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500万元,其中有机茶生产值610万元,职工人均纯收入18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00元。
4、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
中共石门县委书记熊大顺在2009年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报告中指出:石门旅游要按照激活夹山寺、开发皂角湖、提振壶瓶山、拓展乡村旅游的思路,做大做强,发展特色旅游业。全面启动皂市水库旅游开发,突出抓好皂市水库水上娱乐,热水溪温泉度假村和白云山森林公园等优势项目的旅游招商。因地制宜地开发采橘游、采茶游、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引进建设1—2家星级宾馆,不断提升旅游接待水平。大力拓展客源市场,力争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16万人次”。
白云山森林公园建设是皂角湖旅游综合开发的重点配套项目,白云银毫有机生态茶生产基地是国家有机茶生产出口基地,常德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湖南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具有建设森林公园的政府支持和经济基础。白云山旅游资源属于森林景观型旅游地区,旅游开发以避暑、民俗、探险、保健、休闲等生态观光旅游为主,白云山森林公园建设是石门县旅游业近期和中期发展目标与重点景区建设项目之一。
七、基础设施条件
1、交通。从场部至省道S303线8.4公里道路已全面硬化,进出便利,场部至北山村6公里村道及金环村2.8公里村道也已全面硬化,茶林民俗文化景区连接皂角湖的4.8公里村道已在筹建之中,场内林道交错,稍加修整即可供游人休闲览胜。
2、供电。有高压专线进场,设施设备,电力充足。
3、通讯。中国移动手机信号、中国电信电话线路覆盖全场,中国联通信号部分覆盖,电信宽带网络畅通,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通讯及娱乐需要。
4、饮水。林场建有日供水能力200立方米的自来水厂,可以同时满足800余人的安全用水需要。
5、旅游服务接待设施状况。白云山避暑山庄正在筹建之中,现有林场招待所可供游人留宿,已有林场食堂和5家农家乐餐馆对外营业。基本具备吃、住、行、游、购的旅游接待条件。
 
第三章  森林风景资源调查
 
一、森林景观资源。
2006年,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原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茶叶学会理事长施兆鹏教授率德、日茶叶专家考察白云山时,曾惊叹白云山的生态环境,称是“世界上最好的生态,最美的茶园”。
白云山森林公园内,主要生长着木本植物174种,分属57科,116属,其中乔木85种,灌木74种,木质藤本12种,竹类4种。乡土植物中,受国家一级保护的有银杏、钟萼木等;二级保护的鹅掌秋、朴树、凹叶厚朴、厚朴、香樟、喜树、榉木、红椿等,兰科植物有15种。列入中国珍稀濒危红皮书的植物有银杏、鹅掌秋、红椿、厚朴、凹叶厚朴、杜仲等。这些保护植物或珍稀濒危植物具有较强的科普教育和旅游观赏价值。
白云山森林公园的植被类型丰富,有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垂直地带性植被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松杉混交林、杉木林、松木林。公园内主要的植物景观资源有:
 
●常绿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是白云山森林公园的优势植被之一,以散生为主,特别是在山谷地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树基本处于原生状态。
常绿阔叶林主要为常绿双子叶植物阔叶树种,常见有壳头科、樟科、山茶科等,主要树种有楠树、铁椆,栲类林、桂花树等。常绿阔叶树因一年四季常绿,季相变化不明显,又因组成树种的花季和果季不同,在不同的季节呈现不同的森林景观。
●常绿与落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
常绿与落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因为有落叶阔叶树的存在,森林景观有较明显的季相变化。在落叶树的落叶季节,树冠呈现一种季节性的间断现象。森林的组成成分复杂,加上季节变化明显,森林景观丰富多彩。
●杉木林
白云山森林公园内有杉木纯林400公顷,多为人工栽植。乌儿咀的杉木林树高有20—25米,胸径20—40厘米不等。高大挺直,浓绿色的树冠遮天敝日、神奇瑰丽。
●松树林
白云山森林公园为石灰岩发育的土壤,比较适宜于松树的生长,境内山顶等主脉的岭脊大多生长着野生的松树。主干明显,分枝也较多,个体形态各异,松涛阵阵,情趣万千。
●竹林
竹林以毛竹为主,分布较为广泛。古人戴凯云:“植类之中,有物曰竹,不刚不柔,非草非木”。竹子具有坚韧不屈,蓬勃向上的品格,自古被人崇尚。“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郑板桥的这首诗撰写了竹子的刚毅、执着、顽强和不屈不挠。竹林的观赏性极高,竹枝窈窕,竹叶婆娑,楚楚动人,赏心悦目。
●道光古朴
位于生态茶园景区“快活林”以北50米处,经过林业专家鉴定,此朴树生长于清道光年间,已有200多年树龄,故称“道光古朴”。
古朴树高达15米,树干很粗,树皮粗裂,树枝纵横交错,十分茂盛,树荫覆盖面积约120平方米。微风拂树,枝条起舞,如巨龙盘结,平地横卧,腾空欲起。
当秋季来临,树叶凋零之后,寄生于树上长春藤又呈现生机勃勃,青叶在寒风中斗雪起舞,别有情趣,提醒游人春天又要回来了!
●同治红叶
位于生态茶园景区“快活林”以北40米处,与“道光古朴”为邻,经过林业专家签定,枫树生长于同治年间,距今有150余年树龄,故称“同治红叶”。
    古枫树高20米,胸径1.5米,树干较粗,叶片较大,与人手掌大小相近,叶柄细长,使得叶片极易摇曳,稍有轻风,枫叶便会摇曳不定,互相摩擦,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给人以招风的印象,是以风水宝地,附近必有古枫。
枫树乃落叶乔木,春季开花,果粒状黄褐色。入秋树叶变成红色,随风飘舞,慰为状观。
●天外来客
鹅掌楸,十分罕见而古老的树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第四世纪冰川以后仅在我国的南方和美国有分布,成为孑遗植物,白云山只此一株,故称“天外来客”。该树高15米,胸径50厘米,枝叶发达,生长茂盛,盖如伞状。位于生态茶园景区以西800米处。
●五棵松
树高30米左右,胸径2.5米,生长于生态茶园景区以南1000米处,位于当地风水师命名为“美女出浴”的核心地段,树干挺拔,顶梢发达,状如灵芝,五松齐盛,当地村民视为“风水树”,爱护备至。
●快活林
位于有机茶园景区中心,由70年代人工栽植的柳杉组成。进入林中,绿草茵茵,微风习习,百鸟竞鸣,柳杉翠绿,空气清新,云在树上飘,人在画中游。林中有茶香亭,设置石桌、石凳,聚此品茗,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尽情潇洒,尽情快活。
●太平山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兵败禅隐夹山,有部分义军随李做了和尚,还有一部分做了道士,既不愿做和尚又不愿做道士的大部分义军便隐居位于深山老林的云龙观以东2公里处。一时山野如市,茶酒飘香,义军在浑浑然中图东山再起,无奈“闯王”回无天力,义军也只能客死异乡,山上至今还遗存有很多无字墓碑。由于此地是太平军隐居旧址,故称“太平山”。
太平山景区有80年代林场职工栽植的杉木林500公顷,间有阔叶林混交,与自然浑成一体,密度较大,树干挺直,遮天敝日,林涛阵阵,惊天动地。
●松香十里
位于生态茶园景区,东至祖师殿,西抵云龙观,天然生成,树龄皆百年以上。松林莽莽,满眼苍翠,百鸟竞鸣。风起处,松涛盈耳,松香阵阵,置身其中,心旷神怡。
●绝壁凝翠
茶林民俗文化景风的万丈崖和马鬃岭,千丈绝壁,绝壁上顽强生长的岩松及其它绿色植被与在绝壁上戏耍的毛猴和谐成趣,这是原始的生态,更是神奇的绿洲。
2.野生动物景观资源
原生的自然环境是各类野生动物的乐园,白云山森林公园地貌和植被群落的多样性,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为各类洞栖、树栖、地栖野猪、果子狸、穿山早、松鼠、毛猴、红腹锦鸡、红腹角雉、杜鹃、山斑鸠、画眉、红嘴相思、竹鸡、家燕、大山雀、刺猬、野猪、蛇、蛙等创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山涧田野常可遇见成群野生动物觅食,场面甚为壮观。
二、地貌景观资源
●白云山——座盛产兰蕙的香草山
查考清朝同治年间的《石门县志·舆地志》,石门先民这样介绍白云山:“县西五十里。孤峰矗立,形如旗帜,常有白云笼罩。山顶有祖师殿、观音阁、文昌阁,又有龙头岩、人面石、马鬃岭诸胜山。产兰蕙,香闻数里”。自古道,天下名山僧占多,清朝同治年间,白云山就有如此众多的寺观,可见当时就是一座名山仙境。不仅如此,白云山还是一座盛产兰蕙的“香草山”。宋代黄庭坚《兰说》云:“兰生深山丛薄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同生而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然兰蕙之才德不同,兰似君子,蕙似士夫。即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兰蕙是中国著名的花卉,也是文人雅士的钟爱,楚国诗人屈原最爱兰花,被放沅澧之时,就曾经吟出了“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的千古名句。白云山下的兰溪,相传就是屈原曾经歌唱过的地方。
●六星坪与星斗坡
位于观音阁景区。传说北斗仙子带着星座下凡巡查人间,踏着云头准备落地时,突遇鸡叫,仙子与星座分离,星座降落的地方名六星坪,仙子降落的地方名星斗坡,相距约50米。六星坪地表分布着大小百余个石头,形似迷宫,北斗星座隐于其中,传说要有修为的高僧或道人才能找到星座确准的位置,北斗仙子则独处星斗坡,任凡人抚摸,据说凡是摸了仙子石的夫妻皆能白头到老。
●鸡公寨
遥远的古时,有男、女两位神仙下凡造福人间,约定男神仙修庙,女神仙修桥,鸡叫前完成善缘。女神仙动用神力,修成石板桥,名女仙桥,在今皂市镇。男神仙因庙修在山顶,在搬运石块时,一巨石滚下山坡,隆隆作响并碰出巨大火花,惊醒了报晓的雄鸡,雄鸡听见巨大的响声,并看见了巨大的亮光,以为天已大亮,慌忙拍打翅膀打鸣。这一鸣既惊扰了北斗仙子的仙驾,又使男神仙听见鸡叫认为天已佛晓,连忙停工,回到天庭,只留下没有完工的庙宇基脚和巨大麻条石,至今仍存。为了记住因鸡鸣而没有完成善缘的神仙,人们把没修成庙的山叫鸡公寨,鸡公寨独自矗立在星斗坡西侧的山脊上。
●马鬃岭
位于茶林民俗文化景区南侧,山气雄浑,山势奇峻,从这里俯视,山色青翠欲滴,婉如骏马奔驰。近处鸟语花香,林草并茂,葱葱郁郁,微风拂过,似静水湖面泛起粼粼绿波。清风徐徐,清雅沁人。
●天坑群
白云山乃石灰岩发育的土壤,地下溶洞较多,造成表土陷落,形成天坑群,据统计,白云山共有大小不等的天坑100余个,大的天坑深约80—100米,宽约50米,四面或绝壁环绕,或斜坡绿树,坑中心可通洞底,直达地下溶洞,坑内有地下河,每逢雨季,洞内地下河便有水流出。日暮沿林道在天坑边缘漫步,闻一闻浓浓的泥土芳香,倾听蛙叫蝉鸣,赏一赏茶乡月色,那种回归自然的亲切感,一切尽在不言中。
三、水体景观资源
● 二台
风月二字的繁体,风月去掉外廓后剩下虫字加一撇和二,意为风月无边,用来形容风光美好宜人所带来的无边无际的舒适感觉。
二台位于生态茶园景区,俯瞰皂角湖,风光旖旎,山峰波澜起伏,翠木丛生,湖中岛错落有至,湖面波光粼粼,山缠水绕,雾卷云舒,远近景色叠加,犹如仙境,景象慰为壮观。
●金环洞
位于观音阁景区南侧的半山壁上,有水从洞中奔涌而出,水量较大。其洞口狭而里面宽阔,石笋密布,深入迷宫。因地下泉水温度高于地表环境温度,洞中常有水雾喷出,在日光映照下,形成七彩光环,景象万千,故称金环洞。今金环洞已成公园内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取水水源,水质清澈,经卫生部门检测,符合生活用水卫生标准。
●芭蕉井
位于观音阁景区东面,为当地土家族村民生活用水水源。
相传远古时代这里因为缺水,几乎没有人家居住,只有一猎户居于此捕猎。猎户有一子名石牛,力大无穷。石牛成年后,不善行猎,只会耕地种粮,他食水量很大,山上又没有水,便只能到山下的河中取水解渴,回家时还得挑一担水回家。因家中养猪需用芭蕉叶作饲料,虽然缺水用,石牛也每天不忘给屋前芭蕉浇上一碗清水,因此,芭蕉生长十分旺盛,青翠欲滴。
久而久之,芭蕉成精与石牛结婚。婚后,石牛水量更大,在一次下河饮水时,突然山洪爆发,波涛汹涌,洪水卷走了石牛,芭蕉女再也看不见石牛挑着水回家。眺望山下的渫水河,芭蕉女日夜思夫,伫立屋前,泪水从眼中涌出,泪水落地的地方慢慢涌出泉水,从此猎户一家不用下河挑水也有水吃了。为了纪念芭蕉女的深情,将此处涌泉的地方命名“芭蕉井”。
四、人文景观资源
●云龙观
位于海拔830米的白云山顶峰,是渫水流域海拔最高于雾中的一处道观。据传其首任道士称“云中道人”,又因山顶常年云缠雾绕,群山隐隐,形似巨龙起舞,始称道观“云龙观”。
历史上云龙观香火旺盛,香客如云,道观占地50余亩。明末农民领袖李自成兵败禅隐夹山时,有一部分军士选择做了道士,居云龙观,时常周游四方,刺探军情,以图协助“闯王”东山再起。
云龙观兴于唐,盛于清初,毁于文革,现有云龙观护林哨所存于遗址。
●祖师殿与钵鱼凸
位于生态茶园景区东部山脊。祖师殿是白云山曾与云龙观,观音阁齐名的建筑,是石门土家族朝拜祖先的场所,主要建筑分正殿、后殿。不知何时毁于大火,大火过后人们只在遗址上找到石钵鱼,故称此地名“钵鱼凸”。
钵鱼凸现已种茶叶,绿茵如毯,随势蜿蜒,名“白云银毫”有机茶,饮之沁人心脾,余香不散,其韵味久久挥之不去,系列产品畅销欧美。
●安泽寺与观音阁
安泽寺原名观音阁,始建于唐代。当时的建筑分前、中、后三进院落。
从渫水河(今皂角湖)向上仰望,有山形似观音菩萨驻立,形态逼真,浑然天成,始得阁名。观音阁两侧奇峰高耸,绝壁千丈,峰下古木参差,峰上青松倒悬,景色雄奇壮观。
观音阁香火旺盛,信徙众多,容纳不下,后扩大规模,依山而建成安泽寺,据传有前、中、后,上、中、下三进,殿宇雄伟,金壁辉煌,清初为鼎盛时期,清末毁于大火,遗址上现有2株巨杉,高30米左右,胸径2米。
●茶香亭
位于生态茶园景区,为2008年新建,供游人休息,品茶之场所。有联“若论杯酒比云淡,应信村茶胜酒香”。
五、旅游开发的条件
白云山森林公园位于石门县西北中部,距石门县城40公里。距夹山国家森林公园50公里,距壶瓶山自然保护区60公里,距武陵源景区50公里,距常德230公里,紧邻国家重点工程——皂市水库,是湖南发展森林旅游的主要片区之一,优越的原生态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为白云山森林公园建设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石门县交通发达,有枝柳铁路、石长铁路从境内通过,省道S303线距白云山森林公园只有8公里,公园内道路建设已全部纳入国家通畅工程计划,S303线至公园的8.4公里主干道已全部硬化,其它路面硬化在积极建设之中,目前已完成硬化计划的60%。内外部交通条件十分方便,适宜发展旅游产业。
白云山森林公园地理位置优越,地质构造特殊,长期封山育林,保存下来的森林植被充满了原始森林的气息,境内群山如黛,峰峦竟秀,森林风光绮丽;古迹遗踪众多,故事传说神秘,环境清幽宜人;植被保存完好,动、植物种类繁多,生物多样性特点明显。具备开展森林旅游的基本条件。
 
第四章  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
 
一、森林风景资源等级评定
根据《中国森林风景资源等级评定》标准,以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的详细调查为基础,按风景资源的特性和相关程度进行分类、分级,进行综合性评定。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分满分为30分。经计算,白云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分21.3分。
详见表4—1。
 
 
表4—1    白云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值计算表
资源类型 评价因子 标准评分值 白 云 山    评 分 值 白云山评分值合计 权数 资源基本质量加权值B 资源质量评价值M



源 典型度 5 4 15 20 18.7 21.3
自然度 5 4
吸引度 4 3
多样度 3 2
科学度 3 2



源 典型度 5 4 15 20
自然度 5 4
吸引度 4 3
多样度 3 2
科学度 3 2



源 地带度 10 7 27 40
珍稀度 10 7
多样度 8 5
吸引度 6 4
科学度 6 4



源 珍稀度 4 3 12 15
典型度 4 3
多样度 3 2
吸引度 2 2
利用度 2 2




  多样度 1 0.5 2.5 5
珍稀度 1 0.5
典型度 1 0.5
吸引度 1 0.5
利用度 1 0.5
资源组合Z 组合度 1.5 1.1
特色附加分T 2 1.5

二、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分值按指定环境要素进行评价获得,满分值为10分。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包括:大气质量、地表水质量、土壤质量、负离子含量、空气细菌含量。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分值(H)计算由各项指标评分值累加获得。经计算,白云山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为8.5分。详见表4—2。
 
表4—2     白云山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分表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标准评价分值 白云山评分值
大气质量 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一级标准
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2
1 2
地面水质量 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一级标准
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2
1 1
土壤环境质量 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
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1.5
1 1.5
空气负离子含量 旅游旺季主要景点其含量为5万个/ m3
旅游旺季主要景点其含量为1万个/ m3至5万个/ m3
旅游旺季主要景点其含量为3千个/ m3至1万个/ m3
旅游旺季主要景点其含量为1千个/ m3至3千个/ m3 2.5
2
1
0.5 2
空气细菌含量 空气细菌含量为1千个/ m3  以下
空气细菌含量为1千个至1万个/ m3 
空气细菌含量为1万至5万个/ m3   2
1.5
0.5 2
注:各单项指标评分值累加得出环境质量评价分值,满分为10分,白云山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分累加为8.5分。

 
三、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
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分植按指定开发利用条件指标进行评价获得,满分值10分。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指标包括:公园面积、旅游适游期、区位条件、外部交通、内部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分值(L)由各项指标评分值累加获得。经计算,白云山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为8分。
 
表4—3    白云山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分表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标准评
价分值 白云山
评分值
公园面积 森林公园面积大于500公顷 1 1
旅游适宜期 大于或等于240天/年 1.5 1.5
在150天至240天/年之间 1
小于150天/年 0.5
区位条件 距省会城市(含省级市)小于100公里,或以公园为中心、半径100公里内有100万人口规模的城市,或100公里内有著名旅游区(点) 1.5 1
距省会城市(含省级市)或著名旅游区(点)100~200公里 1
距省会城市(含省级市)或著名旅游区(点)超过200公里 0.5



通 铁路 50公里内有铁路,在铁路干线上,中等或大站,客流量大 1 1
50公里内有铁路,不在铁路干线上,客流量小 0.5
公路 国道或省道,有交通车随时可达,客流量大 1 0.5
省道或县级道路,交通车较多,有一定客流量 0.5
水路 水路较方便,客运量大,大当地交通中占有重要地位 1 0.5
水路较方便,有客运 0.5
航空 100公里内有国内空港或150公里内有国际空港 1 1
内部交通 区域内有多种交通方式可供选择,具备游览的通达性 1 0.5
区域内交通方式较为单一 0.5
基础设施条件 自有水源或各区通自来水,有充足变压电供应,有较为完善的内外通讯条件,旅游接待服务设施较好 1 1
通水、电、有通讯和接待能力,但各类基础设施条件一般 0.5
注:各单项指标评分值累加得出风景旅游开发利用的评价分值,白云山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分累加为8分。

第五章  建设构想
 
一、森林公园的性质与范围
1、性质
白云山森林公园的性质是以原生态森林景观与森林游憩环境资源为基础,集自然资源保护、登高揽胜、避暑休闲、探险怀古、体验民俗文化、农业旅游和科普教育等多项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市级森林公园。
2、范围
白云山森林公园位于石门县西北中部白云山中上部,东抵皂市镇,南邻白云乡,西接维新镇,北连皂角湖。地理座标:东经110°31′,北纬29°30′。总面积2133公顷。
二、建设的指导思想
1、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在开发中注重保护。白云山森林公园是以生态建设和自然资源保护的整体战略为指导,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资源的前提下,以森林景观、地貌景观、农业景观为载体,融人文景观于一体,以生态旅游为主线,以原生态自然景观为特色,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好公园的景区、景点,将白云山森林公园逐步建成具有原生态景观文化和历史地域文化内涵的综合性森林公园。为人们提供登高揽胜、探险怀古、避暑休闲、体验民俗文化、农业旅游和科普教育的场所,并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发挥自身优势,实现旅游与生产、开发与保护相协调,促进人类社会文明、和谐发展与进步。
2、规划原则
(1)保护优先,适度开发,优化资源配置,可持续利用原则。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旅游资源也是一种自然资源,具有自然资源的所有生态属性,因此,必须以保护优先,在保护前提下,将优美的原生态自然山水、茂密的森林、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历史地域文化与现代农业景观融为一体,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开发利用,以生态促发展,实现可持续利用、和谐发展。
(2)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的原则。根据旅游资源特点和分布情况,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独特风格和地方特色,因地制宜进行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充分体现白云山森林公园原生态旅游资源特色,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资源的潜能。
(3)设施和景点建设必须与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相协调的原则。森林公园建设突出原生态性,以自然景观为主,人工设施应仿照自然,就地取材,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并能体现白云山森林公园土家族民族文化特色。
(4)先易后难,滚动发展,逐步完善的原则。公园建设投资相对较大,建设项目应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分步实施,逐步完善。
(5)以人为本原则。白云山森林公园是综合性森林公园,公园建设应以人为本,充分满足不同层次游客舒适、安全的游览要求。
(6)公园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公园建设改善公园范围内部分村寨的交通、给排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带动周边村民开展旅游服务等多种经营,提高生活水平。
三、环境容量与游客规模预测
1、环境容量分析
环境容量是指在保证白云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质量不下降,生态环境不退化、生物物种多样性指标不降低的前提下,满足游客舒适、安全、卫生、方便的旅游需求,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旅游资源允许容纳游客的最大承载能力。环境容量是由生态容量、空间容量、设施容量和社会心理容量组成,环境容量大小取决于各分值量值的大小。空间容量和设施容量随着公园开发建设的不断完善而增大,不会成为环境容量的限制因子。环境容量主要取决于生态容量的大小。因此本规划的环境容量指生态容量,分瞬时环境容量、日环境容量、年环境容量三个层次表示。
白云山森林公园各景区容量采用面积测算法计算。
C=D×A/a
式中C为瞬时环境容量(人次),A为游览面积(平方米),a为每位游人占用的合理面积(平方米/人),D为周转率=景区景点开放时间/游完全景区景点所需时间。
根据白云山森林公园的环境特点,a取3000平方米/人。游览白云山森林公园各景区景点一般只需要一天时间,以一日游为主,各景区的周转率为1。公园每天开放时间为8小时(上午9:00至下午5:00),即游客每天游览最舒适合理的时间。
经测算白云山森林公园的瞬时环境容量为0.6万人次,各景区的周转率为1,则公园日环境容量与瞬间环境容量相同,白云山森林公园年均旅游适宜期为300天,则年环境容量为180万人次。从环境容量上看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从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环境容量无论是前期或后期都不会成为旅游发展的限制因子,只需对节假日客流进行合理的控制和分流,保证局部景区或景点的游客量不超过局部环境容量。
表5—1    白云山森林公园环境容量计算一览表
景区 周转率 可游览面积 计算指标 瞬时环境容量 日环境容量
云龙观景区 1 2668000 3000 889 889
观音阁景区 1 3001500 3000 1000 1000
太平山景区 1 6670000 3000 2222 2222
生态茶园景区 1 1667500 3000 556 556
茶林民俗文化景区 1 4002000 3000 1333 1333
合计   18009000   6000 6000

 
2、游客规模预测
白云山森林公园的游客近期以常德市城镇及农村群众为主,兼有省内外及国际游客。主要游览内容是生态旅游、农业旅游、避暑休闲。呈现逐年增多趋势。远期将与夹山寺、壶瓶山、皂角湖纳入华中旅游精品路线,其客源将以武汉、长沙、张家界为主。
随着公园景区建设和旅游接待服务设施、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预测白云山森林公园的合理游客增长率保持在5—30%左右。预测公园建设启动后,游客年增长率在建设前期(4年)为20%—30%,后期(5年)15%—20%,经营期为5%—15%,经分析白云山森林公园游客量为前期末3.07万人次,后期末8.08万人次。
表5—2       白云山森林公园游客规模预测表
年度 年度游客量(万人次) 游客增长率(%) 备注
2010 1.4 30  
2011 1.82 30  
2012 2.36 30  
2013 3.7 20  
2014 4.43 20  
2015 5.31 20  
2016 6.11 15  
2017 7.02 15  
2018 8.08 15  
2019 8.89 10  
2020 9.78 10  
2021 10.76 10  
2022 11.30 5  
2023 11.86 5  

 
四、建设思路与功能分区
(一)建设思路
白云山以建设原生态文化型森林公园为目标,旅游开发以森林生态观光游,森林、溶洞探险游、森林健身休闲游、人文民俗文化游、科普教育艺术创作游、农业项目体验游为主要方向。各景区突出特色,寻求景观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资源的前提下,以森林景观、地貌景观、农业景观为载体,融人文景观于一体,为人们提供登高揽胜、避暑休闲、探险怀古、健身娱乐、茶乡文化、体验民俗文化和科普教育的场所,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相结合,发挥自身优势,实现旅游与生产、开发与保护的协调发展。
(二)功能分区
根据白云山森林公园的开发性质以及自然地形、景观分布、交通状况、环境特点等基本情况,结合建设现状和已有规划,白云山森林公园区划为森林游览区、管理接待服务区和生产经营区,其中游览区划分为云龙观景区、观音阁景区、太平山景区、生态茶园景区、茶林民俗文化景区。
 
 
                                云龙观景区
    森林游览区                 观音阁景区
避暑山庄
    生产经营区                  太平山景区

游客中心
管理接待服务区                生态茶园景区

农家乐
                                  茶林民俗文化景区

 
                 
(三)景区景点建设
白云山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较为丰富,在景区景点开发上以现有原生态资源为主,在保持现有森林景观、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天象景观、人文景观等自然状态的前提下,对现有各类景观资源进一步挖掘、整合、修缮。完善公园内的水、电、通讯、道路交通、游步道等基础设施,提高公园接待服务设施,规划修建一定数量的亭台廊阁等休憩、观景设施,营造对景、借景、夹景、框景等不同意景氛围,形成有开有合、跌宕起伏、错落有致的景观空间系列。并进一步挖掘各类景观的文化底蕴,对现有自然景区进行生态文化提炼与包装,增加文化内涵。让游人在舒适的游览环境下欣赏白云山森林公园生态自然风光,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感受文化意境与乐趣。
1、云龙观景区,位于公园中西部,风景质量较高,是目前的主要旅游活动区之一,本景区面积267公顷。开发方向以登高揽胜、游览观光、宗教朝圣、健身休闲游为主题。
景区主要景点有:云龙观、观景台、兰草谷、索道等。
景区景点建设:修复云龙观建筑群,修建部分休闲亭廊及观景平台,建设皂角湖至云龙观旅游索道。
2、观音阁景区,位于公园中东部,风景质量较高。核心景区面积300公顷,开发方向以历史人文及民俗文化为特色,再现昔日土家族特色的繁华,提升公园文化品位。
景区主要景点有:安泽寺、观音阁、六星坪、星斗坡、牛鼻子孔、猪老壳凸、芭蕉井、十里药香等。
景区景点建设:修复安泽寺、观音阁建筑群,建设休闲亭台、山门、民俗文化场馆等。
3、太平山景区,位于公园西部,森林风景质量高,核心景区面积500公顷,是公园森林景观的主要区域,开发方向以森林游览,考古探隐险,健身休闲为主题。
景区主要景点有:太平义军驻军旧址,杉林风光,倒洞。
景区景点建设:修建部分休闲亭廊、栈道、游步道等游览设施,尽量维护景区的原始风貌。
4、茶林民俗文化景区,位于公园东部,自然风景质量较高。核心景区面积400公顷。开发方向以万丈岩绝壁凝翠、溶洞探险、民俗文化、茶乡游为特色。
景区主要景点有:万丈岩悬崖绝壁、茶林洞、马鬃岭、朱家湾生态茶园、神松等。
景区景点建设:修建部分休闲亭廊,愎复土家吊脚楼建筑群,开发茶林洞。
5、生态茶园景区,位于公园中部,风景质量最高,核心景区面积166公顷,是目前主要旅游活动区域。开发方向以森林生态游、茶乡风光游、茶道文化游为特色,体现茶区风情,提升公园文化品位。
景区主要景点有:祖师殿、鸡公寨、生态茶园、天外来客、道光古朴、同治红叶、野茶王、松香十里、茶香亭、石牛耕坡、河马望滩、风月无边、谣池等。
景区景点建设:修复祖师殿,修建风月无边台、石板游道、茶道馆、民间文化场馆、休闲亭廊、游步道等游览设施。
6、管理接待服务区,管理接待服务区分三个区域建设,第一区域位于观音阁景区星斗坡区域,修建二星级休闲避暑山庄,区域占地面积50公顷。第二区域位于白云山国有林场场部所在地,利用现有招待所、商店、卫生室等文化活动中心等服务设施建成游客中心,为游客提供服务。第三区域是金环村农家乐,利用土家农户现有房屋资源,为游客提供服务。
7、生产经营区,在不影响各景区森林及自然景观和游览线路视野景观范围的情况下,照常进行林业、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发展油茶、茶、柑桔、油菜、玉米等产业。生产经营时,保护生态环境,严控土壤流失。
五、保护工程建设
(一)生物资源保护
森林防火  完善护林防火设施,购置护林防火设备,建立扑火应急队伍;逐步调整森林游览区的林分结构,在野营区和其它游人活动集中区域,营造防火性能好的常绿阔叶树种,并增设消防器材,以防患于未然;在公园边界建立防火隔离带,搞好护林防火宣传。
病虫害防治  建立森林病虫害防治监测站,配备必要设施设备,谨慎引进外来植物物种,并加强植物检疫工作。
野生动植物保护  通过修建围栏或护栏、挂牌等措施,保护古树名木及其它珍稀植物免受游人破坏。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提高游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意识。
(二)景观资源保护
景观资源是森林公园开展森林旅游活动的物质基础,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必须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景观资源保护分为特殊保护、重点保护和一般保护三级。公园内古树名木及其它珍稀植物采用特殊保护,限制游客进入;对公园旅游景区、景点采用重点保护;除旅游区特殊保护、重点保护范围外的其它区域属一般保护范围。
(三)生态环境保护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游客的增加,势必会对公园内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应采取严格的措施对各种污染进行控制和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主要包括水资源保护,生活废水、污水处理,废气和噪音等的处理,保持旅游环境的清洁卫生。
(四)安全、卫生工程
安全、卫生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在地形陡峭、人流量大,易发生危险的场地或游道上,修建护栏、设置警戒标志或限制性标牌等防护设置;对公园内有毒植物加以标牌提示;对公园公共设施进行定期消毒,加强卫生防疫保健工作;加强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工作等。
(五)标识系统
主要是界牌和标牌。界牌是沿公园外围边界及森林旅游区边界所立的标志,标牌是立于公园主要路口的宣传性标志牌。主要有4类,一类是在外围主要路口、路边等醒目地段设立的宣传性标牌,具有一定的工艺性和宣传性;二类是景区景点的解释性标牌;三类是环布于公园周边和森林旅游区边界的一般界桩;四类是游路交叉点处设置指示牌,标明方向。
六、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主要集中在白云山国有林场场部及附近2公里范围内,包括宾馆、餐饮、娱乐、购物、医疗、邮政、导游标志等设施。
七、基础设施建设
(一)道路交通
白云山森林公园道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和游步道及简易巡视步道四种。
主干道:主要是改善公园外部交通条件。省道S303线分水岭段至林场场部全长8.4公里,已完成路基宽6米,路面宽4.5的水泥公路。
次干道:连接各景区的主要交通要道。规划对太平山景区、云龙观景区、观音阁景区、生态茶园景区、茶林民俗文化景区修通路基宽5米,路面宽3.5米的水泥路面,全长25公里。
游步道:景区内连接各主要景点,供游客步行的小道。宽度约1—1.5米为宜,以水泥路面、石板路面为主。规划新建游步道20公里。
简易巡视步道:主要是巡视步道和考察步道,宽度1米左右,以石板路和林中小路为主。规划新建简易巡视步道15公里。
(二)给排水规划
给水规划:建设饮用水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各主要景点及服务、接待区使用集中供水工程水源。
供水系统组成:取水水源—取水设备—输水管—高位水池—给水管—用水点。
排水规划:公园范围内村庄、景点的雨水、生活污水及农田灌溉水均由自然环境消化吸收。各服务区(点)的污水采取分片就近处理。分别配置小型地埋式二级污水处理装置或生物氧化塘进行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用于农林灌溉。
 
生活污水     化污池
                  净化池    多级氧化塘   排放
生活粪便     化粪池
 
其它生活点,接待点的处理流程图:
                     消 毒      利用(浇灌)
排放点     净化池
                     氧化池     排放(利用)
(三)供电
公园内使用国家电网供电,供电质量好,服务优,能够满足各种需求。
(四)通讯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的服务已基本覆盖公园各个区域,中国联通覆盖部分区域。
八、建设顺序与目标
白云山森林公园属于新建森林公园,规划建设期限为2010年—2017年,分二期进行建设,逐步实现对各景区不同层次的旅游开发。
(一)前期(2010—2013年)
1、完善公园道路交通,给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2、建设云龙观景区、观音阁景区、生态茶园景区;
3、加强保护工程和生物多样性建设;
4、完善公园管理接待服务区服务点的住宿、餐饮、购物等服务设施。
(二)后期(2014—2017年)
1、建设太平山景区、茶林民俗文化景区
2、完善云龙观景区、观音阁景区、生态茶园景区建设。
3、进一步加强保护工程和生物多样性建设。
4、完善白云山森林公园整体开发建设。
九、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包括规划期(2010—2017年)内森林公园景区景点工程、植物景观工程与绿化工程、保护工作、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工程等工程投资和工程建设等其它费用。见6—1表。
 
表6—1  白云山森林公园主要投资项目及投资估算表
序号 建设项目 规  模 资金(万元) 备  注
1 云龙观 500㎡ 200 新建
2 安泽寺 500㎡ 200 新建
3 观音阁 500㎡ 200 新建
4 祖师殿 500㎡ 200 新建
5 索道 1个 3000 新建
6 避暑山庄宾馆 1500㎡ 2000 新建
7 茶林民俗文化景区 5000㎡ 100 新建
8 风月无边亭 50㎡ 10 新建
9 观景亭台 3个 15 新建
10 传统茶制作坊 1个 10 新建
11 游步道 60公里 70 新建
12 停车场 2个 100 新建
13 现代茶叶生产线及游客凤光走廊 1个 200 改造
14 游客中心 2个 20 新建
15 购物中心 1个 20 新建
16 旅游厕所 5个 25 新建
17 集中供水工程 1个 100 新建
18 水泥路 25公里 300 新建
19 其它配套工程   1230 新建
  总计   8000 新建

(二)资金筹措
白云山森林公园建设,应在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在经济政策上对公园的建设经予扶持的同时,加强宣传,扩大影响,招商引资,争取多渠道投资,加快公园的建设步伐。
    具体来源如下:
    1、森林公园建设是社会公益性事业,政府部门应将森林公园建设纳入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规划,作为基础性、公益性建设项目纳入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计划。
2、经营及附属设施项目资金由经营单位自筹,鼓励各种经济实体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参与森林公园内景区、景点、旅游项目、商业网点、服务接待以及旅游道路等的建设和经营。
3、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资金支持。
4、争取各级政府的专项资金拨款。
5、经营收入的再投入。
 
第六章  项目评价
 
一、经济效益评价
白云山森林公园丰富多彩的森林, 景观和神秘莫测的历史文化遗迹,方便的交通条件和独特的区域位置,使之必将成为湘西北大地上又一光彩夺目的旅游明珠,武陵源、壶瓶山、常德、皂角湖等地的旅游业发展,必将带动白云山森林公园的同步发展。按年接待5万人次,人均消费500计算,可创收入2500万元,利税达1000万元以上,按总投资8000万计算,建成8年便可以收回投资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二、生态效益评价
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而且对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特别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1、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通过保护森林、营造风景林、重点绿化美化和对现有风景林的培育,不仅使森林旅游风景林面积增加,提高了森林覆盖率,而且还大大改善了森林景观,丰富了森林景观,形成四季各异的景观,使森林环境更加优美宜人,提供良好的旅游场所,实现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需要。
2、水源涵养与净化效益
森林通过乔木层、灌木层、枯枝落叶层和根系来实现对大气降水的再分配和调节作用,使大量的地表径流渗入土壤转变为地下径流,通过一系列土壤离子的交换作用,使水质得到净化;据有关资料报道,无林区渗入地下的雨水仅占降雨量的5~10%,而山地森林区一般可使30%的降雨量转为地下水,是名符其实的“绿色水库”。
3、保持水土效益
森林枝叶的阻留和根系的固土作用,可避免土壤受到雨水的侵蚀,从而起到防止土壤流失,保持土壤肥力,防止泥沙滞流和淤积,减少土壤崩塌泻溜等效能。
4、生态净化效益
森林具有“绿色制氧机”的功效,能保持空气的清新纯净。根据研究资料表明,每公顷森林面积每年可吸收900kg二氧化碳,释放600kg氧气,吸附尘埃35T。
5、调节气候和保健疗养效益
森林对当地气候的调节、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价值。根据有关资料,林木除能阻挡阳光直射外,还能通过它本身的蒸腾和光合作用消耗许多热量。林木在夏季一般能吸收60~80%日光能、90%辐射能,使气温降低3℃左右,调节空气相对湿度,使森林上空的含水量比无林地多20%。森林对空气的温度、湿度、负氧离子含量、降雨量和风力、风速等所产生的影响,能使森林内的局部区域形成良好的小气候,为周边居民提供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减少人们的发病率,产生可观的保健疗养效益。
6、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多层次小型生态系统组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森林所具有的独特而优越的生活环境,各类动植物才得以繁衍、生息。森林公园的建设与发展是建立在森林风景资源的科学开发与合理利用上,采取的是保护性开发的措施,最大限度的保护了森林资源,并且通过林分改造、风景林的建设以及森林公园管理部门的有效管理,使森林环境得到改善。森林环境的改善,有利于生物种群和群落的顺替发展,形成复杂而稳定的生态系统,丰富了生物多样性。
三、社会效益评价
森林公园是社会公益性建设项目,更是荫及子孙后代的综合效益项目。旅游业具有开放度高、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综合效益好的显著特点,其直接效益与公益效益相比,公益效益将远远大于直接效益,公园的社会效益十分突出。
1、扩大了对外交流
通过旅游这个窗口,向外界展示了白云山森林公园古朴而独特的土家族文化,扩大了国内外人员、文化、信息交流,为吸引人才、技术、资金创造了一个极好的条件和环境,对促进地域经济腾飞产生深远的影响。
2、繁荣市场,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人口的流动、聚集,不仅为地方的交通运输、商业、饮食、通讯等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而且通过为游人提供吃、住、游、购物等各类服务,刺激了粮食、茶叶、蔬菜、肉食、禽蛋等产业和产品的开发及加工业的发展。根据凯恩斯“乘数原理”,在一定的消费倾向下,新增的收入可以导致新的投入和新的就业机会的多倍增加。即旅游业每收益1元,其综合经济效益达5~7元,旅游业的直接就业人数同间接就业人数之比达到1:5。森林公园的建设将有效地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和促进农业及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3、增加财政收入
白云山森林公园的建设,从2014年开始,每年可上缴营业税60   万元,上缴所得税200万元,既增收了地方财政收入,又为国家创造了财富。并且每年会以5—10%的速度递增。随着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地方的交通运输、饮食、商业、通讯等各行各业都将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
4、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地球呼唤绿色,人类渴望森林”。随着假日经济的发展,森林旅游为城乡居民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游憩、娱乐场所。置身于广阔的绿色海洋之中,享受着林间无拘无束、悠闲自得的生活乐趣,浴净身心,消除疲劳。同时,还能丰富生物科学知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提高人们环境保护的意识。
 
第七章  研究结论
白云山森林公园境内山岭高峻,重峦叠嶂,溪谷深切,地形垂直起伏变化大,地形效应十分明显,形成了多样化的动植物生存环境,加上四季分明,晴日偏多,无霜期长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动植物资源景观,极具生态旅游开发价值。
白云山森林公园处在武陵源、桃花源、常德、壶瓶山旅游圈的腹地,紧靠皂角湖,具有发展旅游业较好的区位条件。森林公园的建设,将丰富常德市旅游区域的景观资源,也为长沙、武汉等国内外游客的出游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公园基础设施条件较好,集中供水工程能够满足区域内生产、生活用水需要;中国移动、中国电讯的服务已基本覆盖全部园区的大部分地区;道路建设能够满足游客要求,旅游服务设施具备游客吃、住、行、游、购的基本要求。
白云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丰富,集森林景观、地貌景观、人文景观、农业景观于一体,且风景资源具有独特的原生态性,资源组合状况良好,区位优势明显,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等级分值较高,符合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标准质量中二级风景资源,其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较高,具备旅游开发的极佳条件。在旅游业持续增长,国际旅游业蓬勃发展,森林旅游方兴未艾的今天,白云山森林公园具有十分美好发展前景,必将有力推动当地旅游业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并带动茶叶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增长。
综合分析,白云山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经济效益明显,能够达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符合建立森林公园的条件,建议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建设实施。
 
 
                                2009年8月
 
 
 
 
 
白 云 山 赋
石门县旅游局局长  康新云
 
峨然于天者,白云美其名,羽然于衣者,银毫为其魂。翘越南楚,俯接洞庭,北出荆襄之郡,南下武陵之城。龙气腾腾直贯九霄,蟾宫皎皎铺湖而照,林其莽莽,隐上古之孑遗,雾其霭霭,笼仙台之阿娇。
西坡茶圃,简饰奇纹,绿阪斜铺,龙现爪鳞。石牛耕坡,始得厚壤,谷雨细滋,枪旗奋英。纤指轻撷,弹玉屑而罔顾,朱唇乍启,兴茶歌而忘形。坊间磨响,香溢兰草之洲,罗筛数抖,商奔茶马古道。柳杉轻笼,茶香之亭,瑶池近依,茶桌数樽。醴陵之瓷,接黑炉之沸水,金环之泉,冲玉皿之春芽。翠叶轻舒,奇香漫溢。酥手频添,解陆羽之茶经,百鸟吵山,惭孔明之瑶琴。
草树相掩,云龙之观,霞雾相参,鱼蛇之玩。墟废道教,点树即可得仙,临湖思鱼,抚石可得佳篇。择祥云而挂碧树,拾断砖而认前缘。厌倦红尘,此中当有药解,淡出功名,个里方许清谈。
仙女岩畔,蓝花红籽,  二台前,白浪银滩。湖岛如螺,舫舟如鸦。八佛之山,北屏风雨,渫阳之湖,坐得云天。留客有松,况有嘉藤牵扯,颂歌有鸟,且得松籁其伴。极目山河,尽是悦目赏心,遍拍青岩,无非思古幽情。
星斗之坡,天赐三坑。如碓如锅,舂炒千年之茶,如文如谶,欲泄苍天之机。或茶或松,掩地府之幽关,承风承雨,顺自然之法门。造化之奇,不知始于何代,济世之深,不啻仅于神农。
鹅楸相望,喜有人家。汲清泉而得饮,伐香木而得薪,择霜茶而得油,掬兰草而得花。叟童东墙择豆,妇孺西塘剖瓜。风拂堂前灯笼,犬护庭前鸡鸭。八仙桌上,玉米且佐佳肴,木囤之内,新茶且压旧麻。明灯一盏,静照林中瓦舍,野史半宿,多怜别村黄花。叟方咳咳,童却哈哈,此乐谁属,只此仙家。
拾药园之厚朴,曲卷米粑,觅湖畔之岩蛙,欲赐烟霞。斜径有竹,仙家应驻此地,乱石护花,荫浓自成天涯。嗟乎白云之深,藏锦绣不知几许,观中问茶,知方外亦有奇葩。晴雨有时,遇盛世而展鸿图,金石之辩,待高人以会碧崖。
 
 
 
 
白 云 银 毫 记
中共石门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贺欣初
 
茶倚山而生发,山借茶而传名,茶山互为依托,犹山水迭相凭侍。二者殊途同归,“白云银毫”可谓兼之矣。
清同治《石门县志》载,白云山“孤峰矗立,形如旗帜,常有白云笼罩。山顶有祖师殿、观音阁、文昌阁,又有龙头岩、人面石、马鬃岭诸胜迹。产兰蕙,香闻数里。”观其形胜,逶迤奇秀,卓尔不群,渫水流其北,兰溪潺其南,两流相汇,注入澧水。学者有云,屈原《湘夫人》所咏“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即咏此也。
一九九0年代,白云山国有林场场长覃事洋率山民筚路褴褛,开山植茶。其后,有施建平、屈省武、黄安凯众场长履职从事,专注茶业。至二00九年,茶园面积增至千余亩。建园伊始,茶场严禁使用高毒高残农药,杜绝化学肥料、化学除草剂及生长调节剂,广泛施用枯饼、人畜粪便等有机肥料,采用鸟类、蜘蛛等生物链条治虫、电子频振灯诱虫、人工捉虫等生态举措。可谓生物治虫无污染,有机肥料壮内质。自一九九九年以来,已连续十年获欧盟生态研究所有机茶认证。遍考中国各地茶园,无有望其项背、追其风骨者。
      清明时节,春回白云,鹰嘴雀舌,绿闹茶山。徜徉白云山中,穿行茶道上,但见茶园四周,百年松林,如道道绿色屏障,隔尘绝世;茶树丛中,参天柳杉,似张张绿色蛛网,守园护叶。清风徐来,沙沙作响;白云飞度,茫茫无涯。百鸟啼鸣,宛然《春之圆舞》;茶歌悠远,尽是流水高山。登顶眺望,但见垄垄茶园,层层叠叠,蜒蜒蜿蜿,恰似苍龙翔舞,又如绿浪翻腾;簇簇嫩芽,油油绿绿,尖尖圆圆,宛若银针出蕊,有如碧峰争春。词人情满而作赋,游人兴尽而忘返。世外桃源,乃陶渊明之梦境;白云茶山,诚芸芸众生之蓬莱。
      雨过天晴,风和日丽,正是土家少女,采茶之时。且看柔荑之手,上下翻飞;又见片片嫩叶,跃入茶篮。摊青杀青、摊凉揉捻,炒青复揉、复烘做形¨¨¨十年打造谋一叶,千揉百炒名茶生。但见那“白云银毫”条索紧秀,色泽绿润,白毫披露,匀称秀美。注水杯中,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明净,恰似游鱼戏水,又如雀舌鸣春。嗅一嗅,栗香扑鼻;啜一口,齿颊互芬。真个是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余味无穷。“白云银毫”有机茶创制命名以来,已先后获湘茶杯、中绿杯、农博会、国际名茶评比(纽约)金奖。产品饮誉欧盟,声名远播五洲。有诗为证:“云缠雾绕白云山,有机茶园非一般。兰馨蕙馥出名品,白云银毫香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