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争霸组队比赛视频:猪八戒才是取经劳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5:04:25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声名远播海内外,电视版《西游记》的经年热播,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这四个虚构的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生动起来。今年,新版《西游记》拍出来了,拍的实在是... ... ...囧。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中的猪八戒,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却永远都是丑陋、懒散、贪吝、心胸狭窄,即便他有时也挺正经地办点事儿,却依然被人们嘲讽为:猪八戒抱刀(叠)火纸——假装读书郎。猪八戒始终担此臭名,背此黑锅,何其冤枉!熟不知,猪八戒也有许多令人刮目以及惹人爱怜之处。

 

1983版《西游记》中“又馋又精”的猪八戒

 

2010版《西游记》中确实“猪头猪脑”的猪八戒

 

取经路上,谁“挑担有功”?

    在14个酷暑寒冬、行程10万8千里的取经路上,一副最沉重的行李担大多数时间压在他的肩上;他开通过800里荆棘岭和肮脏的稀柿衕;他遭遇妖魔的擒拿、吊打最多,却始终不屈不饶:“骂了又骂,囔了又囔”;在孙悟空与唐僧怄气不愿出花果山再上取经路时,他瞄准孙猴子争斗好胜的秉性,精明地想出了一条妙计——“义激美猴王”。

    偏偏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由于电视剧编导的疏失,本应是猪八戒挑的行李担却一直留在沙僧的肩上,此后的许多文字、图版、雕塑等几乎所有的艺术品,皆因循了这一讹误。

    《西游记》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里写八戒告别高太公和高翠兰,加入取经队伍:“遂此收拾了一担行李,八戒担着”,这一担,直到天竺国,猪八戒挑了一路。

    即便是沙僧加入取经队伍之后,担得最多的“长工”还是猪八戒。

    《西游记》第二十三回写沙僧归顺之后,取经队伍发展为“师徒四众”。猪八戒埋怨孙悟空说:“哥啊,你可知道,你走路轻省,哪里管别人累赘?自过了流沙河,这一向爬山过岭,身挑着重担,老大难挨也……你看这担行李多重?四片黄藤篾,长短八条绳。又要防阴雨,毡包三四层。扁担还愁滑,两头钉上钉。铜镶铁打九环杖,篾丝藤缠大斗篷。”

    猪八戒数完之后,又说:“似这般许多行李,难为老猪一个,逐日家担着走,偏你跟师父做徒弟,拿我做长工。”

    之后,第三十六回去宝林寺的路上,依然是“猪八戒挑着行李,沙和尚拢着马头”。第三十九回,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挑担替身乌鸡国王挑了一程,猪八戒还说:“他只挑四十里路,我老猪还是长工。”

    书写第五十六回,唐僧赶走孙悟空,取经队伍少了一位主将、大师兄,分工才有了变化:“却说唐长老自赶回行者,教八戒引马,沙僧挑担,连马四口。”

    就是说,五十七回以前,八戒“一个逐日家”挑担,五十七回以后原由行者担当的一些保护唐僧、奔波联络等主将职责,需要八戒承担,才改由沙和尚挑。挑担人虽然改为沙僧,分工却不甚明确。比如,第八十回,取经队伍面临一座“高山峻岭”时,“沙僧教:二哥,你把担子挑一肩儿。真个八戒接了担子挑上。”显然,八戒自认为,挑行李依然与自己的职责相连,沙和尚也并不像五十七回之前的猪八戒那样,由“老猪一个人”“逐日家挑着”。

    取经队伍是由如来佛主张、观世音组建的。第一百回写取经功成之时,如来佛的评语和鉴定应该是“权威”的,也是颇为中肯的:“猪悟能……保圣僧在路,却又有顽心,色情未泯。念汝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做净坛使者。”对八戒唯一的一句认定功绩的话,只有四个字:“挑担有功”。而如来佛对沙和尚的最终鉴定却是:“沙悟净……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全身罗汉。”沙和尚的功绩评语中没有挑担,只有牵马。

 

元帅本色,丑极为美

    猪八戒的出身似乎很正统,是修成“功圆行满”而“飞升”上天的,玉皇大帝敕封他以“天蓬元帅”衔主管“天河”兼“水兵”“总督”。与他的师兄孙悟空相比,可谓天壤地别。

    ——猴子是大闹阎王殿后被“招安”上天的,封的是“不入流的弼马温”。后来的齐天大圣是自己要的官,而且是“有官无禄”的“空衔”。齐天大圣最终被镇压于五行山是起之于监守自盗,玉帝要他侍管蟠桃园,他却将熟桃偷吃净尽。

    天蓬元帅被“贬出天关”是因为性骚扰,作为王母娘娘蟠桃会的嘉宾,喝多了“琼浆玉液”,仗着酒气闯进广寒宫,扯住嫦娥要这位孀居寂寞的堂堂帝俊之妻做“三陪小姐”,实在荒唐。被“重责二千锤”,打得“肉绽皮开”,继而被贬下凡,错投猪胎,又着实可怜。猪八戒似乎并不后悔,也未引以为戒。500多年后,在天竺国再次遇见嫦娥,他竟“忍不住跳在空中,把霓裳仙子抱住道:姐姐,我与你是旧相识,我和你耍子儿去也”。将成正果的猪悟能太不顾前程,太不成体统了。

    就这一桩“名人”的桃色纠葛,后人评判不一。钱钟书在《管锥编·周易正义》中指责猪八戒“色胆包天”,“取驴象色欲,取猪象食欲”。《西游》学者苏兴则对猪八戒深表同情,他认为猪八戒对情爱的执着和忠实,难能可贵。是啊,在决定岁唐僧西去时向高老的告别词——“好生看待我浑家”,实乃“真挚而沉痛”的肺腑之言。的确,自此至取经全程,他最怕的始终是高翠兰改嫁。取经队伍中稍有风吹草动,猪八戒就提出“分行李”、“散伙回高老庄”。此多出于对高氏情感的忠实和坚贞。

    猪八戒在高老庄吃苦耐劳,是有目共睹的。他“扫地通沟,搬砖运瓦,筑土打墙,耕田耙地,种麦插秧,创家立业”;为高家“撑门抵户”、“作活当差”;让高翠兰穿锦戴金,“四时有花果享用,八节有蔬菜烹煎”。要是在20世纪,定能评上个“模范丈夫”。高家嫌弃猪八戒的只有两条,一是长得丑,二是饭量大。其实,猪八戒刚来时,“模样儿倒也精致”,后来才出现大耳长嘴的变化。至于吃得多,唐僧说的颇为公正:“只因他做得,所以吃得。”

    他喜欢占点小便宜,他也喜欢邀功、争风,可是他绝不会狡狠、阴毒、丧心病狂。他的粗拙、憨蠢、率真,织造出一种平实的和美。这种美,源于中国封建社会农民、小市民的善良、安分、尚实和纯朴。所以,在取经队伍中,猪八戒最具人情味。比如,他因嫦娥而被贬出,遭暴打,之后遇到嫦娥,还一个劲儿叫“姐姐”是“旧相识”;高翠兰和孙悟空合谋拿他,当告别高老庄时,他还央求丈人照看“我的浑家”……还是鲁迅分析得精辟:“我以为他(吴承恩)描写的(猪八戒)并不是猪变成人,而是人接近于猪。”

    西游故事流传近千年,猪八戒始终是身容不改:肥肥的脑袋,厚厚的胸膛,饱饱的肚子;胖得可爱,蠢得天真,憨得实诚。耳大不招人嫌,嘴长不惹人厌。人们投给他讥讽,却没有憎恨;人们抛给他笑骂,却绝无诅咒。讥讽中不乏善劝,笑骂中多有爱怜。正如他自己所说:“人才虽俊,其实不中用,我丑自丑,有几句口号儿:虽然人物丑,勒紧也有功。”“丑自丑,却都有用。”“斯文,斯文,肚里空空。”……

    猪八戒正是以他那特别的丑极而美,享誉世界。

 

(以上文字摘自李洪甫著、学苑出版社出版的《稗海流韵》题目为编者所加)

 

  

本书既是作者的个人文集,也是作者多年在明清小说研究方面的专门性著作。本书内容包括“综述”、“西游篇”、“三国篇”、“水浒篇”、“儒林篇”、“红楼篇”、“镜花缘篇”、“续金瓶梅篇”、“外一篇”等几部分内容,是作者数十年来对明清小说进行研究、探讨的精华之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