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人族英雄名字:猪八戒大战诸葛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2:33:42

心理现代化

第一部分 谁偷走了你的幸福?

一、那些奴役你的心理

1.      幸福在哪里?科学啊告诉你

2.      都是祖先惹的祸

3.      猪八戒大战诸葛亮
三国时,诸葛亮帅师六出祁山,与老冤家司马懿相拒在五丈原上。诸葛亮几次挑战,司马懿都死守不出。两军就这么耗下来了,整天抬头不见低头见,大家也混熟了,便开始串门,互遣来使。当然也少不了些机锋斗智。诸葛亮派使者给司马懿送去女人衣服,嘲笑他不敢出战,非男子汉大丈夫所为也。司马懿也没闲着,问蜀汉来使:“诸葛公饭量如何?”使者说:“三四升。”司马懿又问:“那他忙吗?”使者说:“罚二十军棍以上的事,丞相都要亲自处理。”司马懿一听就放心了,在使者走后便对周围人说:“诸葛亮活不长了!”果然,不久之后诸葛亮就星殒五丈原,蜀军也自然就退兵了。【6】司马懿其实比诸葛亮还年长两岁呢,可诸葛亮死后,他又活了十七年,最后别人都以为他快病死了,对他不再防备,他却从病床上一跃而起,把对手打得落花流水,奠定了一百五十年晋祚的基础。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里面的原话是“ 懿顾谓诸将曰:‘ 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7】当时看得我幼小的心灵难免开始嘀咕:“大人整天告诫我们,不能好吃懒做。不好吃懒做,那就得食少事烦,可要是食少事烦就活不长的话,那他们就应该让我们好吃懒做呀!他们不总说这些规矩是为我们好的吗?”

当然,稍大以后,我就明白了,大人不要我们好吃懒做,但也不是要我们食少事烦,而是要取法乎中,吃得健康,活得充实。可那样的话,新的问题又来了:既然好吃懒做和食少事烦都不好,为什么大人整天只告诫我们不要好吃懒做,却几乎从来不告诫我们别食少事烦呢?

你会说:“因为人的天性就是好吃懒做,而不是食少事烦,所以只需要防备好吃懒做,不需要防备食少事烦。”

那为什么人天性好吃懒做,而不是食少事烦呢?

答案是,因为猪八戒才是我们的祖先,而不是诸葛亮。我们身上都带着猪八戒的基因,而不是诸葛亮的基因。


这场基因战争发生在远古时期的人类进化历程中的某一阶段,甚至可能人类当时还没有出现。在我们漫长的祖先系谱上,有一位褚老爷子,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叫诸葛亮,一个叫猪八戒,因为诸葛亮能说会道,所以大家把他的姓改用言字旁,而猪八戒有把好力气,象野兽,所以大家把他的姓改用反犬旁。这两孩子的基因都有个突变,结果诸葛亮变得食少事烦,而猪八戒变得好吃懒做。
当然,他们其他的区别也很多,可却也难以分出高下,比如虽然诸葛亮相貌堂堂,但猪八戒力大无穷;虽然诸葛亮能掐会算,无所不知,但猪八戒会腾云驾雾,三十六变;虽然诸葛亮聪明绝顶,能说会道,但猪八戒也善能理财,大耳朵里藏了好几两碎银子……

好了,不开玩笑了。总之,在我们这个假想的例子里,诸葛亮和猪八戒其他方面综合起来都差不多,只是诸葛亮的基因有个小变异,使他比别人食少事烦,而猪八戒的基因也有个小变异,使他比别人更好吃懒做。

在当时艰苦的生存环境里,食物非常难得,要经过艰辛的努力,比如到处找果子、与猎物搏斗,而最后能不能得到食物、能得到多少,都还很难说。在这样的环境下,褚老爷子他们家好不容易弄到点吃的,猪八戒立刻扑上去,狼吞虎咽,诸葛亮却一派淡定,从容视之,待猪八戒吃得不能再饱之后,才去捡一点残羹冷饭,敷衍肚皮一下。

日常的事情,比如采集、打猎、找媳妇,猪八戒和诸葛亮都挺上心。但做完这些事后,猪八戒就去呼呼大睡,而诸葛亮却不肯闲着,又去不务正业,做些莫名其妙的事,比如画符、挥泪、放火,结果消耗掉很多宝贵的能量。

长此以往,猪八戒生得膀大腰圆,诸葛亮却瘦瘦弱弱,勉强才活到青春期。猪八戒身体好,精力旺盛,早早娶上了一个善能生养的媳妇,都生了两个娃了,诸葛亮才讨了个没人要的媳妇,因为身体虚弱,媳妇的生养能力也不强,到最后猪八戒直生了九个孩子,诸葛亮才生了三个。当然,猪八戒的孩子大多好吃懒做,诸葛亮的孩子大多食少事烦。

不久,旱灾来了,草原大面积枯死,树上结的果子又小又涩,动物饿死了大半。吃的越来越少,诸葛家的人还不好好吃,很快,他有一个孩子就夭折了。再过一年,旱灾没有缓解,诸葛亮自己也顶不住,一命呜呼了,老婆只好改嫁别人。第三年,气候倒是变好了,但他的两个孩子由于不被后父待见【8】,又夭折了一个。因此,诸葛亮最后只留下了一个凶多吉少的子孙,他独特的食少事烦基因,很快就将消失在进化长河里。

猪家的情况当然也很艰难,他们家的三个孩子已经自立,分家出去了,但食物还是要给六个孩子分享。一场灾荒下来,孩子也饿死了两个。但当气候终于好转后,他剩下的孩子终于都顺利长大了,而且比一般人家的孩子更好吃懒做,因此前途一片光明。他共留下了七个孩子,每一个看上去又能生出很多好吃懒做的小崽子。猪八戒的好吃懒做基因,就这么逐渐传播开来了。

类似的,还有其他介乎猪八戒和诸葛亮之间的平常人,他们留下的子孙,也在两人之间,比如说平均三到四个。那么,每一代人中,好吃懒做的人都能有平常人的两倍、食少事烦的人的七倍的孩子活下来。食少事烦的基因不用说,很快就会被抹掉,就算平常人,虽然他们的数量也许是猪八戒的几百乃至几万倍(古代人类的数量大部分在此区间),但如果每一代人里,猪八戒的子孙所占的比例都能翻番的话,那两代是4倍,三代是8倍,五代是32倍,八代是256倍,十代就是一千倍(当然,这个速度后来会减缓,因为人群中猪八戒的子孙越来越多,优势就逐渐减小)。而以最宽的三十年一代人来计算,十代不过三百年,在人类几百万年的进化史中,不过是一瞬间。就在这一瞬间,猪八戒占领了人类在多吃和少动这方面的基因。今天所有的人类,都是他的子孙。

以上当然只是为了方便的简化叙述,孩子的数字完全是举个例子,而且忽略了不一定每个子孙都能继承父亲的某个特定基因的情况,不过,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好吃懒做的人会比食少事烦的人和平常人留下更多子孙,是毫无疑问的。

另外,好吃和食少、懒做和事烦,是两件不同的事,基本不可能由同一个基因控制(好吃和懒做本身也很可能不只由一个基因决定)。而且同胞兄弟同时产生这方面的基因变异的概率很低,更可能的是:我们的祖先介于好吃懒做和食少事烦之间,后来有人变异出了食少事烦的基因,结果迅速被消灭;或者我们的祖先介于好吃懒做和食少事烦之间,后来有人变异出了好吃懒做的基因,结果慢慢地传播开来。但不管是哪种情况,我们都必然是猪八戒的子孙,而非诸葛亮【9】。

上面这个例子虽然简化了,但请注意它体现了进化的三个重要特点:

1,                  一个性状(好吃懒做)是通过拥有这个性状的人(猪八戒)能生出更多的也拥有这个性状的子孙,而拥有敌对性状(食少事烦)的人(诸葛亮)生出的拥有敌对性状的子孙较少,因此逐渐地传播开来,直至完全把敌对性状赶净杀绝;而非大家都想好吃懒做,于是一代代地越来越好吃懒做。

2,                  这个性状的传递,是通过基因实现的。因此,重要的不是拥有这个性状的人有多健康、能生,而是这个性状有多利于此基因的繁衍。

3,                  人们在这个进化过程中是无意识的。猪八戒并不是经过精确计算之后,发现好吃懒做有利于子孙繁衍,才去好吃懒做的,而是因为基因产生了变异,让他身不由己地好吃懒做,并把这个基因无意识地传给了后代。请相信我,他的本性和诸葛亮一样天真无邪,他的内心和诸葛亮一样高风亮节。 

总之,我们之所以有好吃懒做的天性,就是因为在我们的祖先中,不好吃懒做的人在这方面的基因都没有传下来,我们都是猪八戒的子孙。我们和猪八戒一样,并非认识到好吃懒做的好处而去好吃懒做,而只是被基因驱使着好吃懒做而已。
------------------------科学分割线------------------------

生物通过进化而演进的思想,在达尔文之前就有,比如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过用进废退学说,认为生物经常使用的功能会加强,不太用的功能会衰退,并且这加强和衰退能传到下一代。大家可能还记得,我们中学生物课本里用的长颈鹿的例子,按照拉马克的解释,就是每一代长颈鹿都努力伸长脖子,去够树顶的叶子,时间一长,它们的脖子就都变长了。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这个用进废退学说是不对的,不然的话,中国妇女连续几十代缠足,脚应该越缠越小了,犹太人行了几千年的割礼,他们男婴应该不再长包皮了,可事实都非如此。 现在公认是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奠定了进化论的基础。他在书中提出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在同类生物中存在着变异,某些变异更能适应环境,因此就能存活下来,而不利于生存的变异就将被淘汰。前面关于好吃懒做基因的讨论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达尔文在晚年又提出了“性选择”,强调繁衍在进化中的重要性。他指出,某些变异并不能帮助生物更适应环境,但能帮助它们繁衍更多的子孙,这些变异也能在进化中传播开来。比如雄孔雀的尾巴,对它们的生存没什么作用,遇到天敌时反倒很累赘,又消耗巨大的身体资源,但就因为雌孔雀好这一口,因此它们还是争相长出这些艳丽张扬的尾巴。 

进化论的思想是革命性的,但达尔文未能解释性状是如何遗传的。当时,在奥地利的一座修道院里,孟德尔正在进行他的豌豆遗传实验,并基本奠基了遗传学,但很可惜,他的发现没有引起人的注意。他也寄了一份论文给达尔文,但后来人们整理达尔文藏书时才发现,这份论文连页面都没割开过。一直到20世纪,一些科学家各自独立地发现了这些遗传规律,孟德尔的贡献才为人所知。 基因在遗传中的作用的发现,进一步帮助人们理解了遗传的机制。基因是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序列,是它们连接着上一代和下一代。基因控制着性状(当然也受环境的影响),因此接受了父母基因的孩子,就会长得象父母。而那些能促进生物生存、繁衍的基因,能生出更多的、更适应的子孙,也就更容易在群体中传播开去。这就是进化发生的机制。  --------------------科学分割线结束----------------------


进化是这本书的基础,而这三个特点是理解进化的关键,因此下面让我们再举几个例子,宁可让你嫌烦,不可误解了进化。


注释

6.          晋书·宣帝纪


7.          三国演义·第一○三回


8.          一般人可能对后妈的印象比较深,其实后爸的残暴一点不遑多让。继父母虐待儿童的讨论可见Buss, 1999, p.202 – 203。


9.          当然,诸葛亮的某个没有继承食少事烦基因的子孙还是可能成为我们的祖先的。因此,更严格的说法是,从多吃和多动这个角度来说,猪八戒而非诸葛亮是我们的祖先。另外,还有可能诸葛亮的某个子孙产生一个好的基因变异,获得很大优势,抵消食少事烦的劣势。但产生有利的基因变异的可能性极小,可以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