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第三把神器怎么拿:国外和国内音乐网站的介绍和建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0:40:50

国外音乐网站的介绍


美国的Pandora、Last.fm是现在热门的音乐推荐分享网站。用户对音乐的需求,不仅仅局限在试听和下载上,音乐也并不是只用来给自己听,还可以用音乐来交朋友。这也是音乐和WEB2.0结合出来的新的服务。如果你喜欢听蔡依林,那么你可能也听王心凌;喜欢朴树的人是不是都会喜欢许巍?这就是在线音乐推荐服务的逻辑。这种新式推荐手段的服务产业顺势而生,成就了音乐网站新的模式。现在国内有八宝盒等网站已经开始模仿这种模式了,接下来会音乐网站们会一窝蜂地上这种新的音乐推荐模式了。

  一、潘多拉(pandora.com)

  现在是音乐推荐类网站的龙头之一。这个网站的核心功能是根据用户的喜好播放风格相近的歌曲,网站用“音乐基因工程”分析用户的播放数据,推断出用户喜欢什么歌。

Pandora的界面非常简单,不用下载任何客户端。可以根据用户提交的一首歌曲名字,找出一组风格相近的歌曲,无止境的播放。用户可以对系统推荐的歌曲进行喜好的判断,对每首歌有进一步筛选的权利,这有助于系统推荐的精确度,pandora还给出了歌曲入选的理由。用户还可以把在Pandora播放器里听的歌曲加入收藏(Add to MyFavorites),然后做成曲目(list),把挑选的播放列表展示在自己的Blog上,只需添加一段简单的代码就可以了。

  二、Last.fm

Last.fm是在潘多拉的基础上,将web2.0的概念引入进来。输入歌曲、专集或者歌手名称,系统会为用户找到匹配的音乐。除了这些基本功能以外,它还提供了SNS、交友,圈子,博客等服务。Last.fm的功能有标注Tags、写乐评、生成曲目、将歌曲列表发布到自己的Blog等网页上、Fans团、订阅专题音乐杂志等等,是一个完美的音乐SNS社区。它成了唱片公司、艺人、歌迷之间的桥梁,以及音乐流行的风向标。

Last.fm和pandora的比较:潘多拉是以歌曲为主线,Last.fm是以歌手为主线;Last.fm和Pandora的侧重点不同:Pandora侧重用技术分析歌曲的相关度,包括曲调、节奏、配器、编剧、歌词等;而Last.fm似乎更侧重用户分析,使用用户标注的tag,侧重于挖掘用户音乐播放行为数据的和“人与音乐”之间的关系。

  Last.fm分享的是列表.通过在本地播放器上安装一个插件,把用户的播放器的播放列表在网站上同步显示.然后提供XML输出.让其他人订阅;用户也可以把曲目放置在自己的Blog或个人主页内,让别人知道自己再听什么音乐,张扬了个性;也可以通过这些手段交到喜好相近的好友;如果是收费用户,还可以创立自己的音乐频道;用户可以在播放器和网站首页用搜索引擎搜索歌曲,为了保护版权,用户搜索出来的音乐可能只能试听一部分。

  Last.fm的功能很全,甚至为每位歌手提供了wiki(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Wiki站点可以有多人,甚至任何访问者来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图形界面。

音乐推荐服务可以促进在线音乐销售,能够使用户更容易地发现音乐。在美国有3/4的被访者表示其购买的音乐都与其他人的共享和推荐有关。就好像人们逛超市一样,出来后会买很多进超市之前没有计划买的物品。亚马逊依靠评价体系为其增加了20%的书籍销售量,“客户对客户”的评价体系在数字音乐网站中也将起到重要作用。而“分享音乐”服务,则可以利用音乐来交友,开发了音乐网站模式的一片新蓝海领域。把经营者的运营观念从版权销售中解脱出来,激发了网站经营者站在用户角度来思考问题。

  分析用户行为服务,有可能超越百度音乐榜,建立最权威的排行榜

  像潘多拉、last.fm这样的音乐网站模式,对用户的帮助服务要比传统电台排行榜更有优势。

传统的流行音乐排行榜基本都是主办方内部主观操作等来评选出来的,再根据一些电台的播放率和专辑销量等指标,这种方式很粗略,也很容易作假,缺乏公正性。传统排行榜只会告诉大家,目前哪些歌曲更流行;而潘多拉、last.fm可以让用户能听到他们应该会喜欢的音乐。传统的排行榜是音乐的“社会化”应用,而潘多拉是音乐的“个性化”服务。现在“社会化”和“个性化”在正在有融合的趋势,这样两者结合起来的排行榜才更权威,更公正,更有说服力!

  推荐音乐网站掌握用户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分析,这一点对于音乐公司是非常宝贵的,可以更精确地掌握流行音乐市场趋势,然后根据市场需求来制作音乐,不用再盲目靠中彩票思维来经营。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一个拥有大量用户的网站,例如QQ等其他门户网站,它整合了潘多拉、last.fm的功能,再结合搜索功能。这样就会有更多参与排行榜评选的用户、更全面的音乐数据分析、评选结果也会更具即时性、数据采集成本也会更低,所以根据用户个性化和社会化结合而分析出来的这个榜,会比任何排行榜都精确,甚至超越百度排行榜,那家大公司运用这一优势来和百度侧面竞争音乐搜索,可能会有胜算。当然更有可能的是百度自己来整合这些功能,进一步强大自己MP3搜索功能和在音乐行业的霸主地位。

  目前已经有迹象显示,门户网站已经在向这一趋势来发展。

  案例1:2005年8月份,Google Gtalk进行了升级,其中就增加音乐状态(Music Status)和趋势(MusicTrends)功能。Google Talk利用MusicStatus功能可以显示过去一周人们在Gtalk上最常听的20首歌曲,通过检测这些音乐信息,生成出一个音乐流行度排行榜(www.google.com/trends/music)。配合Google搜索,当你点击歌手的时候就会有相应的专辑。

  这样出来的排行榜从理论上讲,和百度的音乐风云榜有得一拼。因为这是真正用户正在实时听的音乐,而不仅仅是根据关键词的搜索热度。但目前该服务只在美国推出,GTalk的使用人数相当少,据说活跃用户才几十万,所以目前来讲这个的音乐榜可信度就比较片面。但是谁也不能小看Google。如果GoogleMusic Trends能通过对Google用户音乐搜索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加上也配合last.fm之类的推荐音乐电台,那么GoogleMusic Trends将能真正掌握了音乐的流行文化。

  案例2:MSN同潘多拉合作,重建了它的在线电台(radio.msn.com)。用户可以创建自己的个性化电台,还可以享受音乐推荐功能发现更多相关的新音乐。这不仅是MSNradio这样传统的网络电台对自我的改造和升级,而且是音乐推荐服务和即时通讯软件的结合。如果用户能够像GoogleGtalk一样,看到并搜集其他好友的音乐喜好,再加上MSN强大的交友和沟通功能……那么它将产生巨大的能量和潜力。

  这真令人振奋!

  其他国外音乐推荐(分享)网站推荐:

  Audiri (audiri.com)
  Bandnews (Bandnews.org)
  Liveplasma (Liveplasma.com )
  Mercora (www.mercora.com)
  MP3Tunes ( MP3tunes.com)
  Musicmobs ( Musicmobs.com)
  MusicStrands (www.mystrands.com)
  Musicovery (www.musicovery.com)
  MusicMap (www.dimvision.com/musicmap)
  MySpace (www.myspace.com )
  Ilike (www.ilike.com )
  SpiralFrog (spiralfrog.com)
  Plurn (Plurn.com)
  Upto11 (www.upto11.net )
  Webjay (webjay.org )

国内音乐网站的介绍和建议


1、音乐八宝盒(www.8box.cn)

  音乐八宝盒是国内第一个借鉴了Last.fm及潘多拉的中文音乐社区,基于音乐分享及偏好而建立起来的SNS服务。八宝盒通过你分享、试听、打分、评论音乐的过程,学习你的口味,并依此帮助过滤出你喜欢的音乐,为你推荐你可能会喜欢的音乐以及找出和你口味相近的用户。八宝盒的定位"个性化音乐社区",用户通过分享歌曲链接的方式,可以让其他用户听到你的推荐。

  2、爱酷播音乐盒(www.icoobo.com )

  爱酷播是国内另一个很不错音乐分享概念的网站。模式也是整合了潘多拉和Last.fm的各种优秀功能,在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他们有一个特色功能是在网站首页有一个全国地图,可以让会员用户在地图上显示自己所正在收听的歌曲。

  3、玩mp3(www.wanmp3.com )

  玩mp3。绝大多数的服务包括收听专集等需要用户下载一个wanmp3开发的播放器才行,无需安装。wanmp3可以产生一段代码安置在自己的Blog上用以显示最近喜欢的歌曲,并且可以设置成自动播放。

  4、友播(Yobo.com)

  模仿潘多拉的音乐分析、推荐机制和个性化电台。有一个有趣的音乐DNA测试功能,通过心理测试来分析用户的音乐偏好。友播音乐电台可以通过用户对歌手、歌曲的搜索,来生成个性化电台; 另外也有音乐SNS的交友功能。

  5、维众音乐社区 (www.weazone.com)

  主要有听歌,列表管理及分享功能;看人,找到和你一样喜欢同一歌手或同一类型音乐的朋友功能; digg模式的音乐故事分享,用户除了有听歌本身的需求外,也有对歌曲相关资讯的需求;歌手,加入歌迷会的SNS的交友功能。

  6、goto.cn 更侧重分享。口号是“分享音乐、分享生活,中文音乐社区”。主要有音乐列表、音乐收藏以及音乐推荐功能,比较侧重标签功能。

  总结推荐分享网站的十大功能:

  1、音乐推荐功能 分析用户的播放数据,推荐风格类似的音乐。

  2、音乐分享功能 把喜欢的音乐的歌曲名称和演唱者推荐发布出来。标签功能,鼓励用户给自己的歌曲加上标签、推荐和分析,用户也可以去查找别人定义的标签。
3、播放列表功能 自制播放列表并共享。站外引用功能,可以把其它网站的歌曲链接加到播放列表中,能降低服务器的负荷。

  4、在线音乐盒功能 分享、试听、打分、评论音乐,排行榜等诸多功能。

  5、网络广播 收听官方电台、组建个性电台、混合播放电台。在用户播放了一定数量的音乐过后,网站会自动给用户生成一个个人radio。

  6、交友功能 监视好友最近所听的音乐和评论,顺藤摸瓜可以找到更多你没有听过的好歌,这个功能充分显示了无聊也是一种经济。用户还可以和QQ群一样,加入自己喜好的群,交朋友和分享音乐。

  7、社区功能 通过记录用户的音乐播放历史及分析用户的喜好,找出与该用户音乐趣味相近的用户,将同类音乐的乐迷连结起来,形成粉丝团。比普通的社区交友概念更有趣味更有吸引力。

  8、插件 例如注册Last.fm以后,就可以免费下载"Audioscrobbler 插件"和"Audioscrobbler 收音机" 插件,适配多种常见播放器。

  9、客户端 尽量能用插件就不要用客户端,如果是客户端,你就和QQ竞争去了,你永远都不可能超越它。客户端一次性下载就可以了,使用方便,用户体验要远远超过客户端。

10、同步插入歌曲到BLOG中引用你喜欢的音乐到你的站点或Blog上,网站需要提供一段代码,用户可以把这段代码放到blog中,点击列表就可以直接进入歌曲叶面开始试听了。随着你每次在的打分操作,列表都是动态变化的。另外还有相关博客文章功能:当用户提交了一首歌,发现页面底部有个“相关博客文章”内容,显示和这首歌有关的blog文章。

  这个功能可以显示用户的个性,就好像QQ个性签名一样,用音乐来签名。其他用户在看到你的签名,用来点击听你的歌曲,链接到你网站上来,增加访问量。

  批发与零售——哪些人是音乐推荐分享网站的用户?

  用户之所以会选用推荐功能是为了获取新的音乐,另一方面是要过滤掉不感兴趣的音乐。不是所有人都是你的用户,推荐和分享模式不是国内音乐网站的救命草,大部分的用户仍然会去使用搜索来获得歌曲。

音乐推荐分享用户的定位和特征分析。他们是对音乐有较大需求的那一群体人。他们对音乐的需求属于大量“批发”。对音乐需求量比较大,尤其是对新风格音乐,并且听新歌频率比较高。否则一般浅度的音乐用户没有必要听这么多风格的音乐。另外,深度用户的特征还有对新音乐需求量大但是资讯却很匮乏,因此会选用推荐服务来弥补,他们可能是因为工作繁忙没时间找太多的资讯;也有一部分是虽然喜欢听音乐,但是不是追星族,他们对音乐的喜好是横向的——追求量,而不是纵向的——追求每首歌背后的资讯故事。

  如果对音乐只是量很小的人不是音乐推荐分享网站的用户,这部分人对音乐的需求属于“零售”。他们对音乐市场比较关注、有明确听歌的目的,他们搜索并下载完想要听的歌曲就走人。他们消费音乐的特征是即需即下,每次仅需要一个或几个音乐,就好像平时去便利店一样即需即买;而这些重度用户会去超市(音乐推荐分享网站)来批发音乐。

  在国内,用户一般听说推荐音乐这个新模式,刚开始是抱着新奇的心态来体验一下。但是如果要让用户长期留下来,就要下一番功夫了。

  第一批国内用户特征小结:

  1、有艺术气息的人。

  2、喜欢国外音乐的。

  3、经常上网的重度用户,坐班比较多,在PC上听音乐而不是用MP3或手机听音乐。

  4、不满足自己下载视听的用户,容易受别人(而不是排行榜)影响的人,并喜欢用QQ网络交友。

  5、喜欢收听网络电台习惯的用户。

  (讨论1:还有哪些特征?大家可以留言或评论来一起讨论)

  国内网站的缺点:为模仿而模仿。

  推荐分享类音乐网站都有页面简练的共性,这一点国外网站做的很好。国内网站模仿的也不错,避免了太复杂的操作门槛而限制用户的体验。

目前国内网站是停留在初级阶段,大多是只模仿概念和功能,还没有消化推荐分享的真谛。太过强调某一类功能,追求一样先,吃遍天。各个功能都做上去了,但是用户体验就是不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各功能之间缺乏紧密联系,细节做的不到位。比如不是导航做的不是很好,或者找不到播放器,再或者音乐电台创建和播放行为与交友之间的关联不大等等。

  不考虑国内音乐特殊国情,直接照搬国外模式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国内音乐不太适合推荐模式。

  1、首先要拥有大量的用户,分析出来的推荐内容才具有可信度。而国内网站这种新模式都是新建立的小网站,没有足够的取样,因此还只是一个概念。

  2、必须具备大量的歌曲库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而国内推荐分享网站一般都是盗用百度的搜索引擎来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国内第一批用户大多是喜欢国外音乐,目前国内音乐网站满足不了。用户要是单独消费中文歌的话,没必要去音乐推荐分享网站,通过百度搜索和和娱乐资讯网站就能完全满足需求。了解中文音乐很容易,因为市场其实很小,不像国外音乐市场那样庞大。

3、国内音乐风格的单一和模糊也会导致推荐不准确。在国外各种音乐模式已经非常成熟,各种风格分类很明显,而且已经充分细分,比如乡村、摇滚,甚至这每一个细分类别都再细分了几十个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固定的用户群体;但是中国主流音乐风格界限模糊,音乐发展滞后,追求的是老少皆宜。并且听众也不成熟,没有形成固定风格。

  4、国内外消费群体特征的差异。中国互联网用户的年龄分布很狭小,都是年轻人,很好有中年人。用户的特征的狭隘性决定了可供选择和推荐的音乐其实是很有限的。国内用户互动性不高,例如评分、加标签这样雷锋行为的参与度不是很高。

  5、音乐是一个复杂的形态的表现形式,人更是一个复杂的动物,用户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并且口味也会随着年龄和环境来变化的。所以音乐内容推荐既要有一定程度的精确性,又得有它的模糊之处,网站需要平衡这个度。

  6、国内推荐技术水平的限制。简单地模仿出一个推荐系统比较容易,但是做到潘多拉一样精细就很难的。据说潘多拉分析了上百种属性去部署它的音乐推荐系统。歌曲特性中包含了音乐风格、节奏、旋律、调性、配器等属性,连专业的音乐人对它界定也有难度。

7、音乐DNA心理测试的悖论。友播通过“心理测试”来确定音乐DNA的方法,其准确性并不高,个人建议应该测试音乐专业上的内容会更准确一些。不过可以把这个功能当作一个小游戏来玩,就好像女孩们乐衷于玩的心理测试和星座研究,这类的测试类功能针对女性用户更有吸引力。但是国内推荐分享类网站的主要是男性用户,因此不太实用。不过音乐测试功有可能细分出针对女性的音乐网站。

  以上情况表示,国内音乐推荐的结果偏差比较大,精确推荐不太容易。内容推荐现在有二类,潘多拉侧重基于内容层面的过滤,猜你会喜欢什么,通过对你听过的歌曲分析来推荐音乐;而Last.fm更侧重协同过滤方式。通过推荐与你口味类似的用户的音乐来推荐。在中国而更适合偏社区性的音乐推荐机制。

  推荐分享模式的未来——小音乐网站种树,腾讯、百度、中移动摘桃!

在国内,一旦有新的模式,都是敏捷的小网站开始模仿这个新的概念,等风险都冒的差不多了,错误都实验遍了,门户网站这些大佬们就开始跟进,比如新浪上博客频道等等。大网站不像小网站,可以不断实验犯错,所以他们就会等待时机,然后凭借自己的资金、人才和流量等天然优势,很快就可以超越小网站。这也是大小两种网站不同的生存方法。音乐的推荐分享模式只有应用在大型网站才更有用。所以我说,音乐推荐分享模式是小音乐网站现在种树,未来腾讯、百度、中移动等大型网站来摘桃!


关于音乐的思考

随着苹果的 iPod 音乐播放器和 iTunes在线音乐商店的巨大成功,一些人已经要求苹果”开放”数字版权管理(DRM)这个苹果用来保护其产品不被盗用的系统,以便从 iTunes购买的音乐可以在从其它公司买到的设备上播放,并且,从其它在线音乐商店购买的受到保护的音乐也可以在 iPod上播放。让我来考察一下现在的情况,并且了解如何能达到那一步,然后再来看看未来的三种可能的选择。

首先,有必要记住的是所有的 iPod 播放任何 DRM 免费的音乐并且其代码被编写成诸如 MP3 和 AAC之类的”开放”协议格式。iPod 的使用者可以并且确实在从许多来源获得他们的音乐,包括他们自己的 CD。CD 上的音乐很轻易就导入免费下载的iTunes 点歌机软件中,这种软件可以在 Mac 和 Windows PC 机上运行,并且自动就转换成开放的 AAC 或者 MP3格式,不受DRM的限制。这种音乐能在 iPod 或者其它能播放那些开放格式的播放器上播放。

障碍来自苹果在它的在线 iTunes商店上销售的音乐。因为苹果并不拥有和能够控制任何音乐本身,它必须遵守协议规定的权利去分销这些属于其它版权所有者的音乐,所有者主要就是”四大”唱片公司:环球、索尼 BMG,华纳和EMI。这四家公司控制着世界70%以上的音乐的版权。当苹果向这些公司提出承诺通过互联网合法销售他们的音乐时,他们表现得极为谨慎,并且要求苹果公司保护好音乐以防盗版。这种情况促使 DRM 的产生,它把每一首从iTunes 上购买的歌曲用特殊加密的方法打包以至于不能在未授权的设备上播放。

这时候,苹果能够商定明显的使用量的权利,包括允许使用者最多在5台电脑上播放他们的受 DRM 保护的音乐,在 iPod上播放次数不限。此时,唱片公司的版权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保护,甚至至今其他的大部分数字音乐服务商都没有达到这个保护程度。然而,我们和唱片公司达成的协议的关键条件是,如果我们的 DRM 系统被破坏或者他们的音乐能够在未授权的设备上播放,那么我们修复系统或者他们能从我们的 iTunes商店上删掉他们的全部音乐目录都只需要很少的几个星期的时间就可以了。

要保护合法的拷贝,DRM 系统就必须只允许在授权的设备上才能播放受保护的音乐,如果一个受 DRM保护的音乐被发布到互联网上,它将应该无法在一个下载者的电脑或者移动音乐播放器上播放。为达到这一目的,DRM采用了加密技术。保护内容除了加密别无他法。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使用最先进的密码锁保护原创音乐,他必须”藏”好那把能打开使用者的电脑或者移动播放器上的音乐的钥匙,没有一个人能破译 DRM 系统,它不依赖用来操控它的密匙。

问题当然是,世界上有许多聪明人,有些人有很多时间来动手操作,他们喜欢钻研一些秘密并且公布给大家以使人们获得免费(或者说盗版)的音乐。他们刚好在这方面经常成功,所以试图通过使用 DRM 保护内容的任何公司必须经常用更难破解的密码升级它。这是一场猫和老鼠的游戏。苹果的 DRM系统被称为正当播放(FairPlay),我们已经能够通过升级iTune 商店软件来成功的修复他们,包括 iTunes 点歌机软件和 iPod播放器本身的软件。目前为止,我们履行着和唱片公司达成的保护他们音乐版权的协定,并且我们给使用者在业界来说对于合法下载的音乐尽可能多的自由使用权限。

在这一背景下,让我们探索三种不同的对于未来的选项。

第一个方案是继续当前的局面,和每一个厂商自由竞争,每一个厂商都有”从头到脚”自成体系的销售、播放和保护音乐的系统。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全球主要公司都制定了巨额投资计划去发展新的音乐播放器和在线商店。苹果、微软和索尼都用自己的系统参与到较量中。从微软的 Zune商店购买的音乐将只能在 Zune 播放器上播放;从索尼的在线商店上购买的音乐奖只能在索尼的播放器上播放;从苹果的 iTunes商店购买的音乐只能在 iPod 上播放。这就是当前业内的状况,消费者被一个个不断地创新产品的风潮很好的服务着并且有多样化的选择。

一些人已经讨论说,一旦一名消费者从一个自有体系的商店中购买了一部音乐作品,它们就永远地被锁定到那家公司唯一指定的音乐播放器上了。或者,如果他们买了一个专门的播放器,他们就只能固定的去相应的那家公司的音乐商店购买音乐作品。这是真的吗?让我们看看 iPod 和 iTunes商店对他们的统计数据。截至2006年底,消费者总共购买了9000万部iPod 产品并从 iTunes 上购买了20亿首歌曲。平均算来,每部iPod 从 iTunes 上购买22首歌曲。

今天最普遍的 iPod 内存有1000首歌曲,研究告诉我们平均起来 iPod几乎是占满的。这意味着1000首歌曲里只有22首,或者说低于平均一部 iPod 里存储的音乐的3%,是从 iTune商店购买并且受DRM保护的。保持在97%比率的音乐不受保护并且能在任何能播放开放格式的播放器上播放。很难令人相信在未来,平均每部 iPod中只有3%的音乐足够去锁定一个用户只能去购买 iPod。由于平均一部 iPod 中97%的音乐不是从 iTunes 商店购买的,iPod用户很明显没有被锁定到iTunes商店以获得音乐。

对于苹果来说第二个方法是与现在和将来的竞争对手签订它的正当播放(FairPlay)DRM技术协议,以达到在不同公司的播放器和音乐商店之间互相兼容的目的。表面上,这看似一个很好的想法,由于它在现在和将来能提供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苹果可以从一小笔正当播放(FairPlay)DRM协议费用中赚钱。然而,我们再看得深一点就发现,问题开始出现了。最严重的问题是签订 DRM协议涉及透露部分它的密码给许多公司里的许多人,历史告诉我们密码将不可避免的外泄。互联网已经使这样的外泄变得更加有危害性,因为一个单一的外泄能在不到一分钟传遍世界。这种泄露会迅速导致软件程序可以在互联网上免费下载而不再受DRM 的保护,从而使曾经受保护的歌曲能够在任何未经授权的播放器播放。

一个同样严重的问题是如何很快的修复由于泄露带来的损害。一个有效的修复将可能涉及改进音乐商店软件,音乐点歌机软件和有新密码的播放器软件,然后把这个升级包传送给数千万(或者数亿)台 Mac 电脑,Windows PC机和已经在使用的播放器。这些都要迅速并且配合良好的方法去做到。当一家公司控制所有部分时,这项任务就非常困难了。而多家公司要控制一个麻烦的很多个互不相干的部分,并且全都要迅速行动去修复泄露带来的损害,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苹果已经有了结论,如果和其他人签订正当播放协议,它就不能再承诺保护那些它和四大唱片公司协议保护的音乐了。也许同样的结论促使微软最近做出决定,把他们的重点从”开放”他们的DRM协议给其他人的模式转变成”封闭”的提供自有的音乐商店、自有的点歌软件和自有的播放器。

第三种选择是彻底抛弃 DRM 系统。想象一个任何在线商店都销售 DRM免费音乐的世界,代码按照开放协议编译。在那样一个世界中,任何播放器能够播放从任何商店购买的音乐,任何商店能够销售可以在任何播放器播放的音乐。很明显这是对消费者最好的选择,苹果也会心情激动的接受它。如果四大唱片公司与苹果达成协议说他们的音乐可以不要 DRM 的保护,我们将转而在iTunes 上只销售 DRM免费音乐。每个已经生产的 iPod 都能播放这种 DRM 免费音乐。

为什么四大唱片公司将同意让苹果和其他人不使用 DRM 系统保护去分享他们的音乐呢?最简单的答案是 DRM系统已经不起作用了,并且将永远也不再起到防止音乐私有化的作用。虽然四大唱片公司要求所有在线销售的他们的音乐都受 DRM系统保护,但是同样是这些公司继续每年销售着数十亿的完全没有对音乐进行保护的 CD,所以所有从 CD上共享到的音乐很容易就上传到电脑或者播放器里。

2006年,不到20亿 DRM 保护曲目在全世界的在线商店上被销售掉,同时200亿首歌曲被以完全 DRM免费的方式和不受保护的唱片公司自己的 CD 的方式卖掉。唱片公司销售了他们的DRM免费音乐中的绝大多数,并且没有预兆他们会改变这一行为,因为他们的全部主营收入都依靠那些 CD 的销售,它们必须在 CD播放器才能播放并且不支持 DRM 系统。

如果一个唱片公司正在销售超过90%的 DRM 免费音乐,他们能从那部分小比例的受 DRM系统保护的音乐中获得什么好处呢?看来是并没什么好处。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对于发明、操作和升级 DRM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保持领先的要求已经束缚了大量销售 DRM保护音乐的参与者。如果放弃那些要求,音乐产业可能迎来一个有许多新公司愿意来投资建立富有想象力的新商店和开发播放器的新阶段。这只能对唱片公司产生积极影响。

大量 和 DRM系统有关的事情已经在欧洲国家发生。也许那些对现状的不满应该转向他们希望说服唱片公司去销售他们的 DRM免费音乐的动机。对于欧洲人来说,四大唱片公司中的两家半已经获得了他们后院的本土权利。最大的环球唱片,被一家法国公司 Vivendi100%所有,EMI 是家英国公司,索尼 BMG 的50%归德国的 Bertelsamann 所有。说服他们和苹果与其他 DRM免费销售商签订协议将创造一个真正自成体系的音乐市场领域。苹果将全身心的拥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