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器帝国灯光怎么开:陈永利再次强烈质疑《大秦岭》要求编导公开道歉,立即改正错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20:45:58

陈永利再次强烈质疑《大秦岭》要求编导公开道歉,立即改正错误

时间: 2010年03月14日 11:08  来源: 一苇阅读网

本文永久地址: http://www.txt7.com.cn/2010-03-14/111220867.html

作者: 陈永利   来自:中国佛学网   已阅:619   时间:2010-2-11   录入:wangwencui

2010年2月11日  佛学研究网

    佛学研究网讯 西安老子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楼观台道德经研究中心网站站长陈永利先生发来《毛泽东、李自成与<<大秦岭>》一文,对《大秦岭》提出强烈质疑。全文如下: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熟谙历史的毛泽东对古往今来、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对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占领北京,取得政权后,居功自傲,贪图安逸,结果导致失败的历史教训,格外重视。早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即指示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史学论著《甲申三百年祭》作为整风学习的重要文件。他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说:“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就是要叫同志们引以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他一再强调说:“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

  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结束后,党中央决定离开西柏坡村,进驻北平。这意味着一个新的重大的历史转折,革命要进人一个新的时期。毛泽东兴奋不已,彻夜难眠,他想起了黄炎培的一次谈话。黄说:纵观几千年中国封建王朝的兴衰史,都是创业艰舍奋斗,当政腐败,结果被人民所推翻,几乎成了一个规律,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个王朝跳得出这个周期律。当时毛泽东胸有成竹地说:“我们能跳出周期律,因为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这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要警惕糖衣炮弹的进攻。”号召全党:“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进北平前夕,毛泽东把身边工作人员召集起来,他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不是李自成进北京;他们进北京就变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不能以功臣自居,不要搞腐化,不许享乐,要坚持继续革命……。

    1949年3月24日凌晨,毛泽东等党中央的领导同志,来到北平城。登车前毛泽东风趣地对周恩来等领导同志说:进城去“赶考”,“我们决不当李自成!”进城以后,毛泽东是以一个“考生”的心理准备和工作姿态,严格要求自己,薪奉甚薄,生活十分俭朴。

    这一上是毛泽东对待成绩新中国成立的态度。

    再看看我们的《大秦岭》纪录篇的播出,活脱脱一个新的李自成出现了。赞誉之词淹没了一切,有的人忙着领奖,有的人急着表功,有的人急着做讲座,有的人急着签名售书,急着推出CD,好大喜功,文过饰非,陶醉在一片赞誉之声中,忘乎所以,已经不知道东南西北。听不进任何逆耳之言。

    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对于网友发现总结出来的解说词中30多处明显的的错误,没有一个主创人员认真的作出回应,表明虚心接受的态度。殊不知不认真听取纠错的意见,肆意流传错误的东西,流传到国内是丢陕西的人,流传到国外是丢中国的人。让人感觉到整个陕西人的人文水平连一个初中生都不如,如此不但展现不了陕西的人文底蕴,粗制滥造的作品只能给陕西人脸上抹黑。

    2月2日,下午两点半,由中国楼观台道德经研究中心举办的《大秦岭.高山仰止》座谈会在省政府文史馆,科技厅三楼会议室召开,曹卫民、刘牧之、郑山莙、陈永利等人对大秦岭存在的问题错误予以系统总结,西部网进行摄像。

    曹卫民说:

    由陕西电视台历时一年拍摄的八集纪录片《大秦岭》总体来说雄浑大气,对宣传陕西,宣传秦岭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几乎集集都有明显的错误,尤其前几集可以说是漏洞百出,惨不忍睹。以下为本人不完全发现汇总,希望撰稿人能严谨些,希望陕西电视台能在二次播出前将错误进行修正:

歌词“泠风”不是冷风。

第一集

1. 将蓝田猿人的发现地“公王岭”错写成“公亡岭”;

2. 解说词说 “公元前451年,奴隶制的苍茫暮色悄然落下,一场新的社会变革,正在酝酿之中。”有误,我国历史由春秋进入战国是在公元前475年(公元前475年-前221年,史称战国);

3.解说词  “ 卫国利用李悝、楚国启用吴起变法图强。” 、 “ 由于在卫国得不到重用,公元前361年,商鞅带着实践法家思想的梦想投奔秦国。”多次将“魏”国,在字幕和地图上均错写为“卫”国,这是个本质性错误;

4. 解说词 “始于公元前342年的商鞅变法”有误,商鞅两次变法时间分别是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六年)和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十二年);

5. 解说词说“关中平原的小麦、玉米,成都平原的稻谷、果蔬,源源不断充实着秦国仓廪,秦国拥有了一南一北两个巨大粮仓。”有误,当时玉米还未引入中国,建议更改为谷物;(根据各省通志和府县志的记载,玉米最早传到我国的是广西,时间是1531年,距离哥伦布发现美洲不到四十年,从1531到1718年的不到二百年的时期内,玉米在我国已经传遍二十省。)

第二集

1. 解说词说刘邦“从蓝田翻过秦岭,抢在项羽前面,攻入秦国都城咸阳,将秦二世赶下王位”说法有误,当时秦二世已经被赵高杀掉四十多天了,刘邦入关中是将子婴赶下了王位;

2. 解说词说刘邦“再次走在几个月前还意气风发,最终攻占咸阳的子午古道上”有误,刘邦是经武关、商邑和蓝田翻越秦岭攻占关中咸阳的;

3.复旦大学的邹逸麟教授在介绍褒斜古栈道时说:“褒斜道就是一条褒水,一条斜水,褒水北面入渭河的,斜水南面入汉水的,”将原本流入汉江的褒河错说成流入渭河,将流入渭河的斜峪河(石头河)错说成流入汉江,刚好说反了;

4.解说词说“刘邦和张良统率的十万大军,已经兵分两路,悄悄地绕过褒水,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刘邦的十万大军从天而降,他们从大散关越过秦岭,进入楚军镇守的陈仓,”这是大错误,《史记》记载是“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韩信的杰作,和张良无关。(当时张良本人不在汉中刘邦军中,而在韩王成处,次年才弃职归汉。);

5. 解说词说刘邦“想起被贬为汉中王的艰难岁月”有误,刘邦曾被封为汉王,而不是汉中王;

6. 解说词说刘邦“又力排众议,把都城从洛阳,迁至紧靠秦岭的长安”有误,当时还无长安城,当时先迁都到栎阳(现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官庄、新义、东西党家、南丁、花刘、汤家村一带,)两年后才迁到长安的长乐宫;

7. 解说词“从汉高祖刘邦立朝建国,经历文景之治,到汉武帝即位,汉朝七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国力空前壮大。”不准确,从刘邦立朝建国到汉武帝即位总共才66年时间;

8.. 解说词“公元前138年,26岁的张骞,告别博望村,翻过秦岭,来到长安,”有误,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张骞被封为郎,已在长安,建元二年(前139年),张骞奉命率领一百多人,从陇西(今甘肃临洮)出发,开始出使西域。

第三集 

1. 解说词说玄奘法师“在翻译完成他从印度带回的600余卷佛教经典之后,溘然长逝。”有误,玄奘法师一生共翻译完成了1335卷佛经;

2.玄奘法师在玉华宫圆寂后,先被葬于白鹿原的云居寺,后迁葬于樊川 “少陵原”畔的兴教寺,解说词误为“少游原”;

3.“张国刚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唐史学会会长

‘因为武则天她说她是菩萨转世,是东方女主临朝,《大云经》里有为她,佛经为她即位当皇帝造舆论。’

孟宪实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就说大在东方会有女主登政。那中国正好是东方么,女主当政那不就是武则天吗?所以武则天觉得这也是佛教中冥冥之中对自己的一种支持,’”说法不准确,《大云经》中“天女净光,当王国王”被薛怀义篡改成“弥勒下生作女王”,而由印度僧人菩提流志翻译的《宝雨经》杜撰了“东方女主临朝,女菩萨在中国做皇帝”的预言;

4.武则天出家为尼近四年的感业寺位于当时禁苑的西北角(今日的未央区汉城遗址六村堡街办感业寺小学),解说词误为感业寺位于秦岭山中。

第四集 

1. 解说词“孙思邈被中国道教尊为医圣”有误,历史上被尊为医圣的是东汉的张仲景,而孙思邈被尊为“药王”。

2.上海古代文明研究中心谢维扬教授说的“《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和后面解说词说的“《史记·老子列传》”均有误,应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3. 解说词“说经台前这块《大唐宗圣观记》” 有误, 《大唐宗圣观记》这块石碑在楼观台脚下的宗圣观内,不在说经台前。

4. 解说词“早年的唐玄宗,却是把大唐王朝推向贞观之治巅峰的重要人物。”有误,“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李世民执政二十三年(公元627年-649年)时期,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才出生,他执政四十四年(公元712年—756年),其中“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13—741年)是唐朝最为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他是把大唐王朝推向“开元盛世”巅峰的重要人物。

第五集

1. 北京师范大学城市资源学院康慕怡教授说:

“西安呢我们把它叫做‘自古帝王都’,有十几个朝代在这里建都,建都历史超过两千年.”有误,西安建都历史一千一百多年,没有超过两千年;

2. 解说词“由古老渭河养育的最后一个统一的庞大帝国唐王朝,终于在公元703年迁都洛阳。”有历史性错误,唐王朝的末代皇帝唐昭宗李晔在公元904年正月被朱温派兵胁迫迁都洛阳,这才结束了西安的建都史。

第六集

山水画家万鼎常年在秦岭的深处游走,感悟着这座山给他带来的一切。现在,他准备画一幅秦岭的长卷,摆在他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将这样一座大山描绘在他有限的画幅里。”与本集主题讲述朱鹮不符,感觉非常生硬和莫名其妙,是硬塞进去的内容,易让人产生怀疑。

第八集

解说词“毛泽东就深感其美,百忙之中寄情书抄了这首长达88行的诗篇。”有误,《长恨歌》全诗长60行,毛泽东仅亲笔书写了其中前16行,抄到“惊破霓裳羽衣曲”即止。

 

刘牧之发现《大秦岭》中存在以下问题(与曹卫民重复的略去):

一 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姓名误为“赵仆初”。

二、地名与方位的错误。例如,白鹿原在秦岭山外,不在“秦岭山区”,感业寺也不在“秦岭山中” 。玄奘法师后迁葬于樊川 “少陵原”畔的兴教寺,不是紧依秦岭的“少游塬”兴教寺。

三、某些概念和说法不精细。例如,第三集中,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允吉同期声:“但是现在看起来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成就最高的作品,还是他隐居辋川以后,特别是写的叫《辋川集》20首。”这里对《辋川集》交代不清,给人造成《辋川集》仅仅是王维一个人的二十首诗的错觉。《辋川集》实为二人合集。天宝三载至十五载之间,王维常居辋川,和友人裴迪赋诗唱和,为辋川二十景各写了一首五言绝句,共得四十篇,结成《辋川集》,第三集,解说词,公元819年正月,“被誉为‘百代文宗’的文学大家、吏部郎韩愈,却情绪低沉,无奈与绝望笼罩心头。”韩愈谏迎佛骨时,官职不是“吏部侍郎”,而是刑部侍郎。据史书记载,韩愈因此被贬潮州刺史后,同年冬,改判袁州刺史,后召拜国子祭酒,转吏部侍郎。

四、常识性错误。例如第三集中的解说词说:“就在鸠摩罗什圆寂200年后的公元618年,大唐帝国的建立使得经历四百年分裂与战乱的中国,再一次迎来了和平统一的曙光。”唐的统一不是“和平统一”;经历四百年分裂与战乱的中国也不是唐统一的,唐的建立更不是“曙光”,在此之前,隋已经统一过全国了。再例如,第二集,解说词:公元263年,曹操离开汉中54年后,曹魏大军兵分三路,攻入成都,前后持续465年的大汉王朝,彻底灭亡。公元220年,曹丕建魏,东汉实际上就已经结束了。怎么把和魏蜀吴并立的地方政权蜀汉也算到“大汉王朝”里面?何况,西汉和东汉之间还夹着一个王莽的“新”,怎么是“前后持续465年的大汉王朝”?第三集,解说词中讲到,高僧怀仁和尚集王羲之的字来对应李世民的文章过程中,奏请朝廷昭示天下,谁能献出碑文中急需的一个字,赏一千金,说,“这就是成语‘一字千金’的典故。”成语典故“一字千金”,最早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召集门客著《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这里可以说:“后来此碑的拓本被称为‘千金贴’”稳妥些。

五、选材上新瓶装老酒,缺乏创新,并且有严重缺失。八集系列片中竟然没有给五岳之一的“华山”足够分量的篇幅。以华山的重要性,华山的风光和人文特色,单独做为一集,都不过分。

六、思想上忽视儒文化,甚至贬低儒教。例如,整个八集系列片没有提及张载、冯从吾等关学。再如,第三集,片尾,复旦大学宗教学系教授王雷泉的同期声,所讲韩愈遇见大颠禅师那段儿本来就是“据说”,不怎么可靠,并且带有明显的扬佛抑儒的倾向。细读《谏迎佛骨表》,韩愈反对佛教,并不是对佛教的教理、教义茫然无知的无的之谈。韩愈和僧人有交往,他的的诗一直就受着佛教的影响,并不仅仅是“晚年的作品,里面有大量佛教的影响。”更不是遇见大颠和尚后才“触动很大”。 “他到晚年还是偏重于佛教学的影响”这个结论也缺乏根据。其实,韩愈年仅五十五、六,就因“进补”而亡,晚年受道教的影响更大。

七、好大喜大,因为一味地追求“大”,措辞失于客观,恐惹外省人见笑。例如,第三集中一专家说鸠摩罗什是对中国佛教贡献最大的一个人,因为中国佛教几大宗派的主要思想都是鸠摩罗什翻译过来的。事实上,华严宗特别是唯识宗的学说鸠摩罗什很少介绍或者根本没有介绍,净土宗、律宗也不是鸠摩罗什的兴趣所在,后世最流行的禅宗也不是主要来自就鸠摩罗什的翻译,而是《大乘起信论》以及慧能的《坛经》等一代又一代祖师们的大胆创新,鸠摩罗什主要是翻译三论宗的学说。解释词中还有说唐代的佛教“对整个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事实上只是对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产生了影响,对其他地方的影响基本没有或者也很少很弱。解释词中说武则天时,“长安城内早已是佛学鼎盛,国人几乎到了无学不佛的地步。” “无学不佛”这个词用得也太“大”,很失当。

八、因为爱,便想当然的主观臆想。第三集,解说词,“位于关中平原的历代帝王陵墓,几乎都选择了与秦岭隔水相望的形制。说,因为源头联在遥远的昆仑山,所以秦岭山脉就成为建都关中平原历代帝王的龙脉。” 秦岭山脉成为建都关中平原历代帝王的龙脉,这一说法不知从何而来。既然秦岭是“龙脉”,建都关中的历代帝王为什么不直接把陵墓建在秦岭上?其实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就用“中国古老风水学”解释,秦岭北麓并不是什么风水宝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和咸阳相反,秦岭和渭水之间为“咸阴”之地,历代帝王自然不会选择那里做为自己的陵寝之地。如果非要选择葬在秦岭,南麓才是所谓的“风水宝地”。因为要翻山越岭,所以无奈,才选择了和秦岭“隔水相望”的“咸阳”之地渭北。

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举办座谈会 研讨《大秦岭·盛世佛音》李利安所长对《大秦岭》第三集《盛世佛音》指出了25处错误和不足。(见http://www.zhfgwh.com/news/Domestic/8451.html)

中国楼观台道德经研究中心的陈永利,西安老子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发言指出《高山仰止》一集的明显错误如下:

1、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看到《易经》后,受到启发,认为提出二进位思想的是中国的群经之首《易经》。老子和二进位没有直接联系。

2、德国哲学家尼采在阅读《道德经》之后说,老子思想“像一个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这句话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我至今没有找到尼采的有关文集中找到这段话。倒是尼采说自己的书《查拉图士特拉》像一个取之不尽的源泉,任何容器放下去无不满载而归的。做学问一定要言之有据,道听途说不是对学问负责的态度,一句话不认真。

3 、片中西北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谢阳举教授说:“乍听起来,有点冷酷无情,天地和圣人好像都是冷酷无情的,但是其实不然。”解说词中,谢阳举只说了半句话,被编导自以为高明的切换掉了。专家表述自己的学术观点,无论对错,让人家至少把一句话说完。你让专家表明学术观点还是让专家说对口相声。

4、片中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教授说:“《老子》里有一句话叫做:虚怀若谷”。老子一书全文中找不到这一句话。只是在第十五章有:旷兮,其若谷。没有就是没有,你不可以乱说。

5、 不遵循“道”,也就是不遵循宇宙万物衍生规律,那就是失德,失德所导致的结果是这样的:“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这一段论述完全是东拉西扯,牛头不对马嘴。原文见38章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而后面的论述论据是第三十九章的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论述的是真理的唯一性,天地万物都有自己坚守不变的原则。作者却凭自己的初浅理解乱解一通。论点和论据根本不对头。

    6 、最令人难以接受的是,最后的结语。“2500年前,就在老子宣讲《道德经》的地方,如今早已是人去楼空,只有那巍巍秦岭,青山依旧,宁静安详。”一句“人去楼空”把陕西道学文化在全国的优势成绩努力可以说一笔抹杀。如果说人去楼空,任法融作为道教协会的会长,楼观台的主持在哪里干什么?陕西近年来搞了多少具有世界影响的老子方面的学术会议,出版了多少相关学术著作,成立了多少学术团体。怎么就人去楼空了?

    如果把中国的名山大川比作一部部世界文学名著,那么,秦岭就是名山大川中的《红楼梦》,一部百科全书,因此我们的好多专家被迫在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充当教师,以己之混混使人昭昭。这真应了毛泽东的话,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而我们的好多专家学者是幼稚可笑的。令人遗憾扼腕的是至今没有一个人一个组织来出面对解说词中的错误承担责任,对观众有个交代,恣意流传错误的东西,给陕西给大秦岭造成负面影响,丢陕西的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对大秦岭父亲山的敬畏需要大家认真面对其中的错误,错了不要紧,改正过来就是了。大秦岭是陕西对全国,中国对世界宣传的名片,不是那个撰稿人,编导自己的裤头,有个破洞,自己爱怎么穿就怎么穿,大家包容不包容无所谓。共产党最讲认真,如果不认真了没有这个起码的态度,什么样的笑话弄不出来,什么样的人他们不敢丢。

    《大秦岭》不要做李自成,否则就难免一败涂地,丧失一切暂时得到的成绩。按照毛泽东的态度,《大秦岭》的播出取得的成绩只是陕西在宣传大秦岭的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而且这一步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参与纠正,如果这点成绩就觉得了不起,那是比较渺小的,迟早要走李自成的覆辙,难免霸王别姬的命运。所以劝告编导组,早些清醒起来。

    在我看来大秦岭的这些错误完全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大秦岭的解说词,完全可以在没有播出之前,发到相关专家学者的手里征求意见,这样百分之九十错误就可以提前消灭。为了防止这样的错误再次发生我提出以下要求。

    一、《大秦岭》节目组撰稿人必须就《大秦岭》出现的错误,对所有三秦父老,对全国人民公开道歉,承担责任,保证不犯此类低级错误。

    二、 对于给《大秦岭》指出错误提出建设性意见的要公开表示感谢。

    三、对于存在的明显错误,要给所有CD光碟配发文字纠错说明,以挽回影响,端正态度。

    四、对于此类重大题材必须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提前争取群众,专家等多方面的意见,集中群众的智慧,把作品搞的更好。所谓的精英路线,以为几个人就可以包办一切搞出好作品是走不通的。

    五 、《大秦岭》总共八集,花费据说750万元,最应当大力宣传的华山却没有影子,不知道是何原因,希望省委宣传部门,予以调查,其中是否有腐败行为,能否给大家一个明白?

 

陈永利首次关于《大秦岭》的质疑文章:http://www.dzwww.com/rollnews/news/201001/t20100120_5496561.htm

  陈文核心部分如下:

    《大秦岭》的成绩谁也不能忽视,现在我来谈谈问题和不足。无疑我看在最多的是第四集高山仰止,感受是原本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这个片子在宗教文化这一方面应该在着力描写、刻画渲染一下,我正好了解这些内容,提一些建议。

  第一 作为中国道教协会的主席,在道学界德高望重的任法融,楼观台的主持,影片没有提及。

  第二 西安南郊曲江春临村青华宫道长黄世真牵头的已经有十多个国家会员参与的国际道教协会已经成立应该提及一下,也是对秦岭文化、宗教文化的发源和传播

  第三 好多地方都可以运用《道德经》的原话的却没有用。

  陕西的文化资源太丰厚了,丰厚的我们不知道从何抓起,我建议打造人文陕西,要首打老子文化牌,抓住这个文化龙头,会有提纲挈领的效果。在此我就不详细论述了。其实秦岭还有好多的选题可以做的:

  1 秦岭北麓俗称72峪,实际上大小峪道150多条。我们可以做一项工作,让各地沿山市县行动起来,系统整理各个峪道的人文历史资源,动植物资源,水流量,流域面积,历史典故,风景特色,陕西户外组织组织队伍,广大文化人士,驴友,网友参与投票,电视台录制节目,当地政府配合,最终综合评定确定72大峪道的名字。发动各种力量参与,让秦岭的资源活起来动起来,进一步亲近秦岭。

  2 秦岭古塔专题,我们游走秦岭的时候就是在温习历史,就我所知:扯袍峪有法音寺古塔沣峪口净业寺后面有古塔紫阁峪 有敬德塔塔峪景教碑 有基督教的遗存和古塔仙游寺有古塔等等

  3 古树名木专题天子峪口有个白塔寺寺内的银杏树为全国第二沣峪口西边的观音堂也有大银杏树,而且下面有泉水传说可以治病。这个可以通过林业部门进一步搜集整理。

  4 探秘类 比如太兴山上的铁庙是如何被弄上去的,太平峪口的瀑布公园万花山顶的近一吨重的大钟是怎么弄得等等

  5古洞类,莲花洞的古洞是如何形成的,西楼观吾老洞到底有没有老子的头骨?不是没有选题,《大秦岭》纪录片只是打开了秦岭陕西文化资源宝库的大门,打造“山水秦岭,人文陕西”任重道远,必须有群众广泛的参与才能做得更好。

  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我们陕西领导有了宏大的蓝图战略定位,我们群众就要从做好一件件看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信息来源:中国佛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