鮯这个字怎么读:泾县概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17:01:35
 泾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属山地丘陵地区,是皖南旅游区的中心,南依黄山、西临九华山,襟抱太平湖。205国道、322省道纵横穿境,青弋江、徽水河潺绕全县,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说,全县总面积2054.5平方公里,总人口36.2万人,森林覆盖率达62.7%。

泾川佳境视频地址:
    泾县是一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具有悠久的历史,自汉初置县,迄今已有2100多年,有"汉家旧县,江左名邑"之称。
泾县以水得名,元和郡县制称"本汉泾县,泾水以为名",泾水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青弋江,属长江的支流,自古即"山川清淑,秀甲江南"。

     据清嘉庆《泾县志》载,泾县自汉迄今,已四迁其城。最早汉故城,跨泾溪而筑,后为水圯,移城赏溪(青弋江上游)之西。北宋崇宁间,洪水泛滥,赏溪东徒,城为水啮。南宋嘉定三年(公元1210年),便移城于赏溪之东,去旧治二里许,地名留村。其后又遭水患,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再移城于宋城东门敬天坊,重筑城垣。这就是延至现在的泾县城址所在。明、清以来,屡有修茸。

    泾县风俗中,称呼人总在名字后面加一个"倌"字,从茂林籍著名作家吴组缃的小说《一千八百担》《樊家铺》中章三倌等人物名字中就能知道。到现在泾县乡村的老辈人互相称呼还是"**倌"以示尊重。为什么有这样一个风俗呢?因为过去泾县作官的多,号称泾县有三斗六升芝麻官,并不是专指七品芝麻官,而是指数量之多。泾县官多,又分布在全国各地,所以,每当打官司,都是泾县人胜诉。外地人不服,买通阴阳先生来破坏泾县风水。阴阳先生到泾县察看以后说"泾县有雄狮白象把门(即狮子山和象山),飞天蜈蚣护镇(即水西山、湖山逶迤相连,形似蜈蚣),是少有的风水宝地"。以后为了破坏泾县这块风水宝地,在狮子山建造了一座庙,把狮子堵死;在象山上埋葬童年男童女,用铜(儿童)把白象钉死,还在水西双塔上施法把飞天蜈蚣双眼钉瞎。从此之后,在外任官的泾县人,干任何事都感到不顺,有的被罢官司,有的含冤入狱,有的猝死途中。这虽然仅仅是个传说,亦可见在旧社会人们对风水的迷信和官场斗争的残酷。

    历史上泾县既是"男勤于耕,女勤于织"的农桑之区,又以商宦众多,文风昌盛而名闻遐迩。学者名流,代不乏人。唐代诗人许棠,明代文学家查铎,清代书法家包世臣等皆为一代鸿濡。当代则有无产阶级革命家、外交家王稼祥,著名经济学家吴半农,著名教育家查谦等民族精英。民国时期的有胡朴安、胡怀琛和现代胡道静都是一代鸿儒,蜚声海内外。现代,有著名画家、原中国美术协会主席吴作人;著名书法大师吴玉如;著名作家、红学家、学者吴组缃,他们三人并称"茂林三吴"。原国家财政部长吴波也是茂林人。《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曲作者、著名音乐家朱践耳。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朱世慧。电影演员洪学敏。台湾诗人羊令野(原名黄仲琮)都是泾县人。

    早在一千二百年前,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有"泾川三百里,佳境千万曲"的诗句赞美这里的青山绿水。历代文人墨客如杜牧、欧阳修、梅尧臣、许国、袁枚等都曾来泾县游览,并留下赞美泾县的诗作。境内有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誉为"天下第一湖"的太平湖;有以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赠汪伦》而名闻天下的桃花潭"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有生态旅游好去处"江南第一漂"和月亮湾漂流,而《渡江侦察记》《月亮湾的笑声》《闪闪红星》《红色的记忆》等多部大家熟知的电影电视都在月亮湾景区拍摄外景的。

    泾县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有40多处人文景观被列为国家、省和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水西双塔、查济古建筑群、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都分别标志着泾县悠久历史传统和革命历史中灿烂的篇章;还有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桃花潭镇的踏歌岸阁--汪伦踏歌送别李白之处,还有被誉为"中华第一祠"的翟氏宗祠,文昌阁,清代著名书法家包世臣故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同志的故居,还有千年古镇、皖南事变发生地--茂林镇,以及散落在全县各地的琴高山、西阳花戏楼、黄田洋船屋、黄村百岁坊。

    泾县又是"宣纸之乡",小岭是宣纸的发祥地。宣纸因主要集中产于泾县,而泾县古属宣州而得名的。有1000多年的历史。目前,泾县红星宣纸厂是我国最大的宣纸厂。宣纸因质地细薄、绵韧、洁白、紧密而著称于世。墨韵层次清晰,色泽经久不变,素有"墨分五色"之说。最大特点是耐老化、拉力强及不变色,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之称。史籍对宣纸的记载,最早见于唐。唐乾符年间,书画评论家张彦远云:"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腊之,以备摹写。"这说明唐代造纸术已颇发达,并开始把宣纸用于书画了。唐代韩 晃的《五牛图》、宋代欧阳修起草的《新唐书》《新五代史》及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年间的《四库全书》等,都采用宣纸,至今完好无损。郭沫若参观后题词称:"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开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由此可见宣纸在我国书画艺术中有其独特的作用。宣纸不仅是书画用佳品,还是外交照会、历史档案的绝好用纸,制作十分考究,主要采用皖南山区的青檀皮和砂田稻草作原料,利用泉水加工精制,从原料到成品要经过揉、制、蒸煮、制浆、水捞及贴烘等18道工序。其品种有特净、净皮、绵料3大类60多种。据史载,早在明嘉靖年间,宣纸就远销欧洲,英国公主莎罗蒂曾以70基尼的高价购买一束用宣纸做的纸花。宣纸生产在清代最为兴盛,被列为"贡品"。1919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1979年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红星牌"出口宣纸两次获国家金质奖,并获对外经济贸易部荣誉证书,是国家出口免检商品。

    宣笔是全国三大名笔之一,它主要产于泾县青弋江上游,已有2000多年历史。相传公元前223年,秦将蒙恬伐楚路过中山,见宣州兔肥毫长,遂"拔中心之毫,始皇封之管城,世遂有名"。这里所说的中山地区,《中国古代地名大辞典》书中注明,就是指现在的宣城、泾县一带。这是迄今为止最早见于记载的宣笔历史,称之为"秦笔"。后人也因此称蒙恬为笔工之祖师。隋开皇九年(589),改宛陵为宣城,"秦笔"亦改称为"宣笔"。唐、宋时代,宣城兔毫(又称紫毫)笔极受书画名家的仰慕和追求。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下脍炙人口的《紫毫笔》诗:"江南石上有老免,吃草饮泉生紫毫,宣城工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他还有诗云:"每岁宣城进笔时,紫毫之价如金贵。"唐朝把宣笔列为"贡品",有"岁贡青毫六两,紫毫二两"的规定。到了宋代,笔工巧匠辈出,制笔技术又前进了一步,笔杆的雕镂艺术也达到了精美绝伦的地步。当时全国制笔业中,以宣城诸葛高、诸葛渐、诸葛元等名声最重。宣笔选料精良,工艺要求严格,主要以兔毛、羊毛、狼毛、鸡毛与獾毛为原料,经过选料、修笔、套装、刻字等工序,层层严格把关,非一人一手一朝一夕可就。一支上品宣笔至少要修整二次,并用放大镜检查,足见宣笔制作之精湛和笔工艺人之辛苦。宣笔有"装潢雅致、毛纯耐用、刚柔得中、尖圆齐健"的独特风格,共有260多个品种。其中,"古法胎毫""玉管宣笔""黄山烟雾""梦笔生花"等最为珍贵。目前,我省除泾县宣笔厂外,尚有六安一品斋、临泉谭棚笔厂等,均各呈其秀。其中,泾县宣笔厂精制的"石獾""宣州紫毫""纯紫尖毫""黄山烟雾""脱颖狼毫""乌溪清泉"等各种硬毫等,以及特选山羊毛锋所制的"长颈鹿""鹤颈""笋锋"等长锋羊毫笔,受到国内外书画家的赞誉。当代著名书法家林散之非常欣赏"长颈鹿"笔,题诗称颂道"人人都誉湖州笔,岂料泾城笔亦佳。秋水入池花入座,斜笺小草兴无加。新制几支初试手,尖圆齐健足堪夸。谁谓今人不如古,蒙恬自是后生。

    泾县是著名茶乡,"涌溪火青""泾县翠尖""汀溪兰香"都为绿茶名品。

    涌溪火青一称"鹰窝岩茶",产于泾县黄田乡涌溪坑,是中国极品绿茶之一,已有300余年的生产历史。相传由明代涌溪村秀才刘金所创制,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巢林饮后称之为"香灵芽",以后一直列为贡品。涌溪火青色、香、味、形,俱属上乘。外型呈颗粒状,似螺丝形,紧实细润,墨绿白毫、香气浓厚鲜爽,有独特的花香。入杯冲泡,枝枝成朵,如盛开兰花,滋味醇厚,回味甘甜,更具艺术欣赏价值。

    泾县翠尖为新创名茶,主产于泾县爱民、铜山、茂林、陈村等地。它外形挺直伸展,支支锋芒显露,银毫遍披,白里苍绿匀润。入怀冲泡,雾气结顶,兰花清香四溢,芽叶徐徐展开,令人有"刀枪云集"之感。冲泡后水色鹅黄,清澈明净,品之鲜醇爽口,回味甘甜若饴。

    泾县著名水产有琴鱼,因产于距泾县县城约8千米的琴溪而得名。琴鱼"龙鳍果腹,长不盈寸",别具鲜味,古为"贡品",今为安徽名贵水产品。琴鱼以水生昆虫为食料,每年4-6月产卵。传统的捕捞方法,用竹制笼、篓等渔具张捕。洗净后浸于煮沸伴有佐料的水中泡熟,用文火烘干而成琴鱼干。琴鱼干味咸甜、鲜美、酥脆,佐茶食、羹汤,别具风味。如果用琴鱼干沏茶,透明怀内,可见琴鱼上下团团游动,十分有趣,饮之鲜美,沁脾定神,回味无穷。

    泾县是一片红色的土地--革命圣地 英烈辈出 。泾县是全省及至全国闻名的革命老区,早在1928年,泾县厚岸双花园就建立了党的地下组织,创建了革命武装和游击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1938至1941年,新四军军部和中共中央东南局驻屯泾县云岭,周恩来、陈毅、叶挺、项英、曾山等老一辈无产价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指挥华东、华中军民抗日。成为与延安遥相呼应的南方革命圣地。泾县茂林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地,七千余名新四军将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长眠在东流山下。“皖南事变”发生后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泾县旌太县委、泾旌宁宣县委、泾青南县委领导群众在泾县这块土地上继续坚持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直到泾县彻底解放。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无数革命先辈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团结带领泾县人民积极抗战,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核心的云岭精神,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战斗诗篇。泾县厚岸还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外交家王稼祥同志的诞生地,2006年是王稼祥同志诞辰100周年,届时,县委县政府将举办大型纪念活动。多年来,泾县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和新四军老战士及其子女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七十年代以来,邓小平、杨尚昆、乔石、李瑞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视察泾县,2001年5月21日,江泽民总书记在曾庆红同志的陪同下亲临泾县视察,参观了泾县宣纸厂和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并欣然题词题字,勉励我们要大力发扬革命先烈英勇奋斗精神,“进一步努力将老区发展好”。2004年上半年中央政治局常委吴官正同志、下半年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先后来到泾县视察。

    泾县是一片绿色的土地--物华天宝 地腴物丰。泾县是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山高林密,溪涧纵横,小桥人家,风景如画,素有“山川清淑,秀甲江南”之誉。有峭壁嵯峨、古树纷披的桃潭秀色;有山环水绕、碧婆万顷的太平湖;有一望无垠、涛声阵阵的蔡村竹海;有茂密葱郁、古树参天的汀溪、苏红原始森林,犹同颗颗珍珠点缀在泾川大地。起源于黄山北麓的青弋江,宛如一条飘动的绸带,在万山丛中左右潆洄,自南向北奔腾流入长江,徽水河与青弋江在境内交汇,洞途风光无限,四季景色宜人。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3.5%,木材蓄积量433万立方米,毛竹蓄积量3484万根。

    泾县野生动物繁多。有梅花鹿、云豹、金猫、黑鹿、四不象(麋鹿)、白颈长尾雉、白鹇等珍禽异兽,还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扬子鳄,有味同长江鲁鱼的“雪花金鲐”,也有龙鳍果腹、长不盈雨的“琴鱼”。

    泾县是著名的蚕桑基地。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所产蚕丝质地精良,素有“碧色银丝雪样堆,犹胜湖州清水线”之誉,唐时城乡已呈“寻街听茧缫”的兴盛景象。

    泾县矿产资源丰富。金属矿有金、铁、铜、锰、钼等10余种。非金属矿有方解石、大理石、石英石、花岗石等,品位较高,其中方解石储量3亿立方米,为华东之最。煤炭资源储量也十分丰富。

    泾县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游历泾县,盛赞“泾川三百里,苦耶羞见之,佳境千万曲,客和无歇时”。据编计泾县有大小景点70多处,有国保单位3处(查济古民居、云岭军部旧址、水西双塔)、省保单位10处、县保单位35处,历代文人骚客曾游踵不绝。水西,古列八景之首,今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与县城隔水相望,秀峰屏列,松竹蓊郁。唐建宝胜禅寺掩映其 中,宋代双塔(大观塔、小方塔)傲峙左右,山前泾水碧波荡漾。桃花潭,因唐代诗人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而名扬天下。四周点缀着众多的自然人文景观,屹立千年的垒玉墩,深藏奥妙的书板石、李白醉臣的彩虹岗、踏歌声声的古岸阁、青砖黑瓦的古民居。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1937年“七七”事变后,南方八省14地区红军游击除 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同年18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武汉成立,并于1938年8月2日进驻云岭,直至1941年元月“皖南事变”发生。水西双塔,一为大观塔,一为小方塔,水西双塔旁边建有宝胜禅寺,清乾隆年间又增修正殿、藏经阁、斋堂,现为安徽省重点保护佛教寺观。查济古民居,古建筑群就座落在查济河两岸,绵延10里,现存有明代建筑80处,清代建筑109处。其中德公厅屋、诵清堂、爱日堂等住宅更是高大宏伟、结构精致。德公厅屋四柱三层牌坊式门楼,五朵斗拱屋面,略带翘角分三层覆盖门楼,古朴典雅、雄浑大方。江南第一漂,位于徽水河流经泾县的最后一段,上起乌溪姚村,下止黄村镇,全长约20公里。景区内河道蜿蜒曲折,水流湍急,两岸层峦垒翠,风光绮丽。月亮湾风景区,位于县城18公里蔡村镇大康村,月亮湾,美在自然,美在自然的景观、自然的山水。这里还被多家电影制片厂选为外景拍摄基地,《渡江侦察记》、《月亮湾的笑声》、《月亮湾的风波》等优秀景视作品都曾在此拍摄外景。黄田洋船屋,位于榔桥镇黄田村,虽经四季风雨和历年霜雪,洋船屋风范依旧,古韵依存,因其外形酷似轮船,称之为洋船屋,在清朝中期,上海等港口刚刚出现洋船屋,堪称是件奇事。还有太平湖、文昌阁、中华第一祠、王稼祥故居、赤滩老街、西阳花戏楼、茂林魁山、南容蜜峰洞、章渡吊幢阁、三吴记念馆、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等景点不一一例举。

    泾县是一片充满希的土地--生机勃勃 活力四射。泾县地理位置优越。205国道、322省道贯穿全境,交通条件便利;位于苏浙沪产业转移的过渡地带,区位优势明显;陈村、纪村两座水电站座落泾县,电力资湖泊充裕;中国电信、移动、联通覆盖全境,通信网络发达。淳朴的民风,优惠的政策,热情优质高效的服务,以及业已形成的“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为泾县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内部环境。上海申博的成功,南京都市圈的建立,苏浙沪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扶持政策,更为泾县的发展创造了无限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