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头火锅价格:2011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0:17:25
  •  欢迎您的光临      思韵在此与您分享


         一.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转变流通发展方式备受瞩目
  •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规划的主线,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其中也包括了转变流通发展方式。今年  初,转变流通发展方式问题引起了业内专家的注意和讨论,尽管具体看法不尽一致,但普遍认为转变流通发展方式不仅是流通自身升级增效的需要,而且对于优化经济结构,扩内需、促消费、增就业、保民生等具有全方位的积极作用;其核心是商贸流通业要从“以量为纲”的粗放、外延扩张型转变为“以人为本”的集约、内涵发展型。具体说就是从数量第一、速度崇拜、高代价、低效能、结构失调、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转变为集约节约、低碳低耗、环境友好、生态环保、结构合理、优质高效、统筹兼顾、可持续的均衡发展模式。

    第一,评价方式要转变。多年来,商贸流通业在成绩评价上,对数量扩张极为重视,而对服务效果和质量效益注意不够,以至后者在评价指标上付之阙如;政府部门则对流通硬件设施的政绩感觉远远高于管理的基本职能——市场软环境建设。为推进流通发展方式转变,应当改变评价方式,其取向是:引导流通企业重视服务讲效益;要求政府部门创造环境促发展。流通企业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也需要调整,即从过度偏重销售额、投资额、市场份额等扩张类绝对指标,转向讲求利润率、费用率、人均销售额、节能减排程度等集约类相对指标。因为在评价上继续偏重前一类绝对指标,无异于默许、放任和纵容粗放扩张,转变发展方式就是一句空话。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在发展导向和评价上也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不能全都要求“做大做强”,或要求其向全国扩张。中小企业“做专做特”同样有生命力,而评价老字号只看其能否“做长做久”,真正长盛不衰的企业往往不是“第一”而是“唯一”。

    第二,发展模式应转变。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要跳出旧的“巢臼”,促进批发、零售与商贸物流业协调发展,促进销售商、采购商与供应商协调发展。其中,零售商要在调整与供应商的利益关系、加大自营的基础上,转变商业盈利模式。批发业要从摊贩式批发商向企业化批发商转型,培育有足够规模和实力的批发商、经纪商,改变批发业“大市场,小商人”的落后格局。中国批发业只有构建出这样的市场主体,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减少环节、提升效率、推广国家标准、采用先进技术、促进消费安全、改善市场秩序。

    第三,政策思路待转变。为继续促进居民消费,财政补贴政策可能保留一段时间,其中,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分别延续到2011年底和2010年底,但补贴政策终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退出。因此,从2011年开始,工作思路可能要从“优惠政策拉动型”向“制度环境促进型”转变,接续政策应更多地着眼于解决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问题。譬如,大力改善商业的软环境,整顿好流通秩序,建设商业诚信,从多个政策层面降低流通服务创业及运营成本;又如,要从大商业的角度统筹考虑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不能“大干乱上”,应由商务部门牵头做总体规划设计和部门协调,避免各部门重复建设,造成投资的浪费和体系结构的紊乱;此外,需要建立长期化、制度化的内贸发展基金,不能总是临时安排,用基金形式支持转变流通发展方式和流通现代化,并根据不同时期的支持重点统筹调度使用。

    2011年以至整个“十二五”期间,转变流通发展方式有希望在以下方面取得进展:一是发展理念从只重视数量增长,市场容量扩张向同时兼顾质量改善、服务提升、效益增进、资源节约、环境和谐转变;二是评价标准,从习惯于行业内部自说自话、自我评价,转变为重视服务对象的评价、高度关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满意度,以是否促进了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作为流通发展方式进步与否的标尺;三是流通功能,从偏重流通的经济功能转向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并重,例如既要通过改革和技术进步提高流通效率,又要通过扩大服务领域,提供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四是技术路线,从片面追求高精尖技术、简单模仿照搬,向先进适用、结构多元、自主创新转变,而且要像吴敬琏先生所呼吁的,政府部门不再指定技术路线;五是制度供给,从重视分项的政策供给向兼顾系统化的制度供给转变,加强规范、稳定、可预期的体制和制度性建设,增加商务行政管理中的公共服务,同时针对转变流通发展方式,制定并颁布相关行政法规;六是节能减排,从单纯关注运行节能向全方位综合节能转变,统筹兼顾节电、节水、减少塑料袋,简化包装、产品回收拆解、再生资源利用、商业建筑节能等等。

    专家预测,以转变流通发展方式为主攻方向,优化结构,疏通渠道,构建现代化、竞争性、高效能、低成本、低排放的商品畅销体系,将成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的主旋律。

    二、国内消费保持快速增长,受通胀等因素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幅将有所放缓

    2010年国内市场给人的印象是:销售活跃,通胀渐起,“炒作”此起彼伏,大局波澜不惊。1-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13亿元,同比增长18.3%;预计全年名义增长率在18.5%以内,比上年约高3个百分点,但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在15.1%左右,比上年实际增长率约低1.8个百分点。全年市场有如下特点:

    (1)政策扶持的商品对销售增长贡献最大。前10个月,汽车、石油及制品以及家用电器的销售额依次为13,096亿元、8,423亿元和3,34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4.6%、34.5%和27.3%。在18.3个百分点的社会消费品零售增幅中,这三个品类即占6.9个百分点,对拉动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37.7%。以此观之,政府补贴汽车和家电购买的政策,收到了明显拉动消费的效果。

    (2)保值性的贵重商品销售增长最快。1-10月金银珠宝销售突破千亿元大关,同比增长43.7%,在所有八大类商品中增幅最高。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且均与通胀有关。一是为抵御通胀,居民增加了保值投资购买需求;二是纸币贬值使这类商品价格猛涨,增大了名义销售额,例如足金的价格由上年的260元/g遽然增至360元/g。

    (3)农产品特别是食品涨价幅度最高。1-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3%,但实际上从6月以来CPI一直保持在3%以上,且逐月攀高,到10月竟然一跃而升至4.4%。食品涨价是物价高企的主力,对CPI的贡献接近四分之三。在4月份政府开始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后,不少农产品受游资冲击出现了接踵而至的轮番炒作,大蒜、生姜、绿豆、食糖、苹果、食油、棉花等价格都出现暴涨,全年其它商品也有不少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涨价,但市场大局尚属稳定,没有发生大范围的抢购。我国统计部门公布的CPI与居民的生活感受历来存在“偏离”现象,但今年的偏离感觉尤其显著;从二月份以来居民储蓄一直处于负利率状态,但有关部门未作任何政策解释,也未出台类似“安民告示”一类的措施;中央政府要求管理好通胀预期,但有政府背景的资源性垄断部门和公用事业机构却屡屡放出提价的“杂音”,一些官方经济学家则要求“提高对通胀的忍受度”,甚至否认已存在通胀现象。所有这些都伤害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加重了居民对物价问题的心理恐慌并增强了通胀预期。

    (4)农村市场销售增幅明显低于城镇。1-10月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108,383亿元,同比增长18.7%;农村为16,930亿元,同比增长15.9%;农村比城镇低2.8个百分点,而上年却是农村比城市高2 个百分点。造成这种现象至少与三个因素有关。一是2009年时农村有大量返乡的农民工,人口滞留在乡致使农村消费增加,而今年农民工大量返城,将消费重新转回城市。二是今年农业灾情较重,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慢于城市。三是2010年国家调整了统计口径。原先农村市场的统计口径为“县及县级以下”,即农村市场包括了县城销售,而从今年起将县城与城市销售合称为城镇零售额,遂使农村销售口径缩小。调整统计口径后,农村市场零售额占全国零售总额的比重从上年的32%剧降至13.5%,而且由于县城消费水平普遍高于农村,还使得统计的农村市场的销售增长率也出现明显下降。

    (5)大型零售企业销售加速增长。1-9月,中华商业信息中心监测的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销售增幅为20.1%,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比去年同期加快9.2个百分点,说明2008年四季度以来消费档次下移的现象基本消除,大型零售企业销售已恢复到正常水平。这其中既有经济增长较快、居民收入增加及物价水平上升的影响,也有政府补贴汽车和家电消费,大型零售企业受益较多的原因。

    预计2011年国内消费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像今年一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幅仍将断续放缓。“十一五”的前四年,剔除价格因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幅依次高出GDP实际增幅1.0、-0.5、5.2、7.8个百分点,预计今年高出5个百分点上下,明年可能略低于今年。在世界经济的恢复一波三折,各国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剧,中国贸易条件恶化(出口价格降低而进口价格提高),美国二次“量化宽松”、美元持续贬值,致使输入型通胀危险增大的环境下,中国明年会更大力度地开拓国内消费市场。

    多数专家认为明年的市场环境依然有利,增长和供给的基础没有改变,唯一的威胁还是通货膨胀。今年11月,中央政府出台了控制物价的16条措施,相信会对明年物价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然而控制物价与控制通胀在措施上毕竟有些不同,后者还要求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投放,甚至不惜降低一些增长速度。目前政府已经开始收回一些流动性,并已确定2011年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变为“稳健”,但明年政策在保增长和抑通胀上何者为先仍有待观察。预计明年的CPI会高于今年,且上半年高于下半年。为控制明年的物价,专家建议一要适度收紧银根、防止流动性过大助推价格上涨;二要慎重对待资源性产品和公用事业收费调价,防止与其它产品的涨价相互叠加;三要注意保护好股市楼市的适度投资价值。其理由是,前几年之所以上游产品涨价很难传导到下游零售,产能过剩、竞争剧烈只能解释企业不敢涨价的现象,却解释不了它们是如何消化涨价因素的。实际上不少生产和零售企业用股市楼市的盈利支撑了低价销售,从而抑制了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换句话说,明年的股市楼市如果仍能保持一定投资价值,一来可吸纳较多的流动性,二来可增强企业消化成本的能力,有利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冲物价上涨的压力。

    三、网上购物继续超常规增长,呈现三方面发展动向

    2010年,中国的网上购物延续了上年高速扩容的势头。上半年国内网络购物销售额213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3%,是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的5.63倍。预计全年网上购物将达到500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以上,同比增速超过100%。今年的网购有三个值得注意的发展动向:

    (1)连锁零售商力拓网上销售“窗口”。

    据最新统计,全国连锁百强企业中已有35家企业进入网上零售市场,而2008年时只有7家,不到两年增长了4倍。外资TESC0等传统零售巨头网上购物发展较好,本土企业积极上网的有苏宁的易购、王府井百货、利群商城等一大批连锁企业。上海的城市超市(cityshop)开了在网上商店“卖菜”的先河,广东东莞宜佳的“生活馆”则是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购物广场”,既利用了遍布广东13个城市2000多间便利店的实体网络优势,又弥补了便利店商品不足的劣势,是典型的鼠标加水泥经营范例。传统连锁零售商在网上“圈地开窗”,是大势所趋做出的不得已尝试,但吸引人们网购的不仅是上门送货的便利,还有价格便宜,实体店“触网”如何协调网销和店销的价格关系,实为一大难题。专家认为,对实体店来说,上网销售的最好是实体店并不出售的商品,方能解决价格体系统一以及避免相互挤生意的矛盾,拿出一部分商业自有品牌产品上网销售,可能是较好的选择。

     

    (2) 网上商城加快自建物流体系。

    京东网上商城这方面的动作始于2009年,到2010年底其物流体系将覆盖60-80个城市,而早在今年4月,其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大物流中心已实现所在城市“当日达”,距四大物流中心300公里内并设有京东自有快递公司的城市,将实现“次日达”。目前,京东至少70%的配送是通过自建的物流体系,其连续10个季度蝉联网络购物第一名,正是得益于在物流配送及售后服务方面的提升。当当网上商城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和郑州投资建设了6个物流中心,商品可以送达全国任何地方,19个重点城市的用户可享受到“当日下单,次日到达”的快捷服务,其物流提速后平均送货速度加快了2天以上。卓越亚马逊已在北京、苏州、广州、成都、沈阳等地建了7大运营中心,2010年底还将建成3个,10个运营中心将覆盖中国所有地区,向全国900个城市(含部分县城)、1300个地区(非行政区划)提供免费送货上门服务。凡客诚品则自建了“如风达”快递公司;阿里巴巴已入股快递企业星辰急便,使后者为自己承担线下物流配送。

    网上商城加快自建物流,反映出快递公司的送货无法令前者满意。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监测报告显示,截止2010年6月底,国内这类快递公司已达6500家,合计的营业收入140亿元,但送货不准时、货不对版、难以验货后付款、资金回笼周期长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到物流服务质量。但另一方面,也有专家担心,网上商城原本是“轻公司”,投入巨资自建物流,是否会因“沉淀成本”过大变得负担越来越重,徒增经营风险?

    (3) 网络团购出现爆发式增长。

    网络团购是由国外网站Groupon.com开辟的一种新的电子商务C2B模式,国际上称之为B2T(Business To Team)。2010年3月份时国内只有三、五家团购网站,而截至9月底已猛增到1500多家,经营范围涉及图书、服装、数码、家电、餐饮、家居、建材、房产、汽车、机票等。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报告,到2010年8月底网络团购日均覆盖人均超过1000万。网络团购强劲增长的原因并不复杂,主要是价格便宜,也有人们通过合作消费应对通胀、保持生活质量的考虑。例如原价232元的某款雅诗兰黛睫毛膏,网上团购价仅49.9元;某高档餐厅534元的套餐,团购价98元即可享用。

    大多数团购网站每天只推出一种或者一类商品或服务,往往都是经过精挑细选,消费者认可度比较好的商品或服务,以“每天一团”的方式聚集大量的同类消费者。网上团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为了聚集人气,推出各种优惠却忽视了商家自身的供应能力,有的餐厅试行团购,10家桌面却招来7000余单客人;有的由于客户过多,价格与服务一同“打折”,受到消费者的诟病。此外,90%以上团购网站无法通过信用认证。今年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审查了300多家团购网站的申请,够条件且颁发信用认证资质的仅20家。这也折射出整个网上销售存在的共性问题。据报道,我国的网上药店有上万家,但只有12家药店取得合法经营资格。目前全世界近七成的假药是通过网络销售的,专家提醒有关当局:加强网络销售的市场准入管理和运营监督,防止网上销售为假药和过期药的流通打开方便之门。

    四、适应老龄化需求,开拓银色市场,将成为新一年扩大消费的重要切入点

    按照联合国传统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即进入老龄化社会。2009年中国60岁以上老人有1.67亿人,占总人口的12.5%;即使按照联合国的新标准: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中国也达到了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开拓银色市场,满足老年人多种商品和服务需要,不仅是生产和流通服务企业的共同社会责任,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同时有助于营造和谐社会,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中华文化传统。

    开拓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必须深入观察和研究,把握老年人的特点,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要,从商品供给和生活服务两个方面,“深耕”银色市场。

    第一,银色市场的世界性。世界也在正进入老年化阶段。据2009年统计,世界60岁以上人口已达7亿,占总人口的11%,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上升为20亿,占总人口的22%。因此,银色市场的发展是各国所面临的共同现象,而且市场权重将越来越大,成为购买力投向一个举足轻重的领域。根据美国的统计,老年阶层将直接或间接掌握、控制和影响全美47%的购买力投向,成为不可忽视的庞大的消费群体。银色市场的世界性,将为中国开拓国际老年用品市场提供持续的旺盛需求。

    第二,银色市场的潜在性。中国银色市场人口多、基数大、起步晚,未满足的老年人消费需求比比皆是,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老年人需求的商品和服务,满足程度只有17%,还有83%尚待开发。而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中国有90%的老人对现在的老年消费品不满意,主要原因是生产和流通部门对老年人的消费潜力不重视,消费特点缺乏研究,市场开拓不充分。这种差距也是潜力,既为商家提供庞大的潜在市场,也为工商联手开拓新产品、培育和完善银色市场创造出无限商机。

    第三,银色市场的多层次性。由于老年人存在着不同收入、不同层次、不同经历、不同偏好、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差别,银色市场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市场结构,需要进行市场细分,开发系列化产品,采用个体化服务和特殊便利化的销售方式,以便做到让被服务对象老有所需、老有所用、老有所乐,得到合意的商品和服务。

    第四,银色市场的服务性。一些老年人由于年龄或身体状况的关系行动不便,加上“空巢化”的家庭不断增加,需求特点一般表现为:服务需求多于商品需求;社区是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主要场所;上门服务是重要方式。因此开拓银色市场不能只关注商品,还要提供老年人需要的丰富的服务项目,如保健、医疗、护理、文化娱乐等。要在发展社区商业中将银色市场作为重要“板块”,创新业态、丰富业种,提供代购、代送、代交各种商品或费用,定期家访,上门服务等,为老年消费者排忧解难。总之,面对银色市场,服务要先于商品,重于商品。

    第五,银色市场发展上的包容性。这里讲的包容性,是指发展银色市场引起的连带利益。仅以增加中国的就业为例,发展银色市场就存在着巨大的潜力。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已实施30年,从现状和发展趋势看,“421”家庭结构(四个老人两个家长一个孩子)使老年人的养老日益依赖社会帮助。2009年全国65岁以上老人超过了1亿,以10人需要一名养老护理员计算,约需要养老护理员1000万人,而我国养老机构的职工仅有22万人。显然,大力培育养老市场,既可满足银色市场中的养老需求,又可提供近千万个就业岗位,兼有经济和社会两类功能。

    有迹象表明,开发银色市场已经引起敏感商家的密切关注,呈现出蓄势待发之势。

    五、“绿色低碳”零售业继续升温,效果彰显,有望成为“十二五”商业发展的长期“亮点”

    2010年中国建设节能商店的热潮如期而至:外资商业加速领跑,内资商业开始起步,行业组织和政府部门倾力支持。

    TESCO乐购宣布本财年在中国的业务将减少10%的碳排放,支撑这种自信心的是,其在华近80家门店中已有25家节能店,年节能25%;2008年以前开设的老门店也已完成了改造,节能15%。家乐福用了不到一年将上百家在华超市做了“低碳化”改造,累计用于节能店的投资已达2.5亿元,由于采用了包括布袋风管系统和免费制冷系统等一系列技术,节能效果达20%.沃尔玛公布了其在华节能店的比较效益:与普通门店相比节约40%的用电量;沃尔玛还提出到2010年底,在华所有店铺的水资源消耗降低50%。又据《中国商报》报道,上述外资商业巨头在华的节能商店每年单店可节省近百万元电费。

    外资商业的节能正在向上下游两头延伸:在上游使用采购选择权,要求供应商走“绿色低碳”之路;在下游使用价格优惠等措施,引导顾客实行“绿色低碳”消费。在TESCO乐购的倡导下,可口可乐公司已将饮料包装改为可循环使用的PED瓶;前者还与250家供应商就3600多项产品减少包装材料开展合作。沃尔玛则运用“碳揭露计划”建立“绿色供应链”,它将公布6.8万家供应商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目前已与30家供应商试行该计划。中国工程院前院长徐匡迪院士撰文认为:发展物联网是低碳经济的一个突破点,其中在物流上使用射频识别器(RFID)有利于改善库存、降低7.5%的库存消耗,增加3%的销售,减少65%的商店人力消耗,而沃尔玛对全部上万家供应商都使用了射频识别器,将其贴在容器和托盘上,每年节约的成本高达84亿美元。

    2010年,历时三年的商务部“零售业节能计划”进行了调查总结。数据显示,这项行动计划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从试点城市86家大型零售企业反馈的调查问卷看,这些企业普遍采取了多样化的节能环保措施。包括获得国家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占比14%);建立绿色采购渠道(45.3%);采取措施并鼓励消费者减少塑料袋(60.5%);对饮料瓶罐、废旧电池、纸张、淘汰家电等废弃物进行回收(60.5%);对果蔬等有机类垃圾采取处理措施(32.6%);设置油烟和污水排放系统(58.1%);应用节能型建材(47.7%);采取节气措施(18.6%)。调查数据还表明,对零售门店进行节能改造的边际效益显著,即投资的增量越大,节能的投入产出比越高。节能改造投资在100万元以下的,节能效益平均只有16.5万元;投资在100万元-500万元之间的,节能效益平均87.8万元;500万元以上投资企业节能效益平均271.7万元。此外,试点零售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普遍都得到了制度支撑。

    有关专家充分肯定这项行动的成效,但从公布的调查情况看也有一些遗憾。一是这项调查更偏重于环保,对零售节能关注不够,主要是缺少零售店节电措施的调查指标,而用电量不仅间接体现碳排放量,还是零售业中消耗最大的能源,电费占商店零售额的比重一般要高达一个百分点。二是节能投资偏小的企业居多,投资1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比高达54.1%,说明多数本土企业在节能投资上或者观望心态较重,或者苦于财力不济,抑或二者兼有之。三是调查对试点企业总体能耗降低的情况语焉不详,影响对此项行动实际效果的判断评估。

    商务部官员透露,该部将与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商支持零售业节能减排、技改降耗的多项支持政策;将出台类似“限塑令”的强制性节能规章,引导个人低碳消费与行业的低碳发展相互促进;还将完善不同业态零售店的节能标准,节能培训工作也将加快进程。这一系列支持“绿色低碳”商业的组合拳,显然是利好消息。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数字显示,2009年中国连锁百强总耗电量比上年减少16.96亿元,下降幅度达16%,相当于减少CO2排放162.68万吨。专家们断言,今年连锁百强的节能减排将取得更好成绩,并预言从“十二五”开始,“绿色低碳”不仅会继续作为行业热议的话题,而且会成为商业发展的主题。

    六、“食以安为先”,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全面展开

    “民以食为天”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古老谚语。然而近年来,人们说的更多的是“食以安为先”。个中舆情显而易见:百姓对食品安全高度关注并表现出某种焦虑,这种焦虑在2008年三聚氰胺公共卫生事件中达到顶点。随着中央政府果断而有效地处理了这一事件,一系列制度建设加快进行:《食品安全法》于翌年二月颁布,国务院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重新调整完善了各部门分工,省市政府也被赋予了维护食品安全的行政责任。为了让百姓吃的健康、吃的放心,除了在食品安全监管上加强法制、完善体制、健全机制外,政府还从技术层面加快了探索步伐,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就是这样的技术平台。

    2010年9月,商务部和财政部共同开展了一项旨在形成食品安全责任链条的示范工程——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该试点工作拟采用多种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载体,如条形码、集成电路卡(IC)、CPU卡、无线射频识别器(RFID)等,通过互联网实现肉类蔬菜质量安全信息在商业供应链各环节的传递和共享,从初始批发环节到终端零售,做到对有问题商品的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主体可确定。商务部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和部分有条件的地级市建立这样的追溯体系,之后逐渐推广到其他城市。2010年先选择上海、宁波、青岛、昆明等10个大城市开展试点,当年由中央财政安排4亿元扶持资金,用以支持追溯管理平台建设和流通节点追溯子系统建设。

    业内人士和专家高度评价这项试点工作,认为有以下值得称道的“亮点”:

    (1)选择了居民“菜篮子”中最重要的当家品种。肉类和蔬菜在居民副食品开支中比重很大,一般要占到50%-70%左右,而且肉和菜都属于每天食用的鲜活食品,质量安全隐患和食品安全事故也在各类食品中位居前列。首先把这两类食品的安全列入追溯范围,为百姓所至盼,其意义远远超过其他品种。

    (2)抓住了肉类蔬菜质量安全问题的最大症结。我国肉类蔬菜质量安全问题之所以多发,一个重要原因是生产和流通方式落后,主要表现为“四低”,即规模化、包装化、品牌化和加工机械化的程度低。全国90%-95%的蔬菜是个体经营;以统货方式经营的无包装、无品牌蔬菜占87%以上;生猪的非规模化散养比重约占60%;作坊式的手工屠宰和半机械化屠宰占75%以上;市场上无商标、非包装肉大约占90%。这种情况使得多数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身份在市场上很不透明,出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往往找不到责任人。也正是因为食品安全责任无法确定,才导致生产经营者很难去关心食品安全,不法之徒则以牺牲他人健康赚取昧心钱;而有了追溯体系,故意制售有害食品的人就会心存忌惮,不敢肆意妄为,守法经营者也会出于自身利益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考虑,更加重视食品安全,在质量上严格把关。

    (3)实行了系统化的配套推进方式。例如,在技术模式上“统分结合”,兼顾了多样性与统一性。各地可以根据情况分别自选信息技术载体,但采集的信息指标、编码规则、传输格式、接口规范、追溯规程则在全国实行“五统一”,确保各地不同技术模式的信息能够互通。又如,利用追溯体系建设试点推动市场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等制度的建立,以使这项多年来难以推动的工作得到落实,并直接使用电子化手段加以实现。同时,还加快了农产品购销要求、等级、包装、标识、储存、保鲜和追溯等一揽子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此外,还把这项工作与“双百市场工程”、“标准化菜市场改造”、“农超对接”、“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良性互动。

    (4)打下了推行全程食品安全链的重要基础。业内人士和专家注意到,此项试点并没有把农业生产环节纳入进来,因此形式上似乎不是全程化的追溯体系。但实际上由于流通各环节都实行追溯制度,加上市场准入管理,已经变原来的“点”管理为“链”管理,不仅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保障程度会大大提高,对农业生产安全食品也形成了“倒逼”机制,从而促进生产者必须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标准进行生产,否则就难以进入市场。从长远看,流通追溯体系对肉类蔬菜生产流通的安全性、标准化、包装化、品牌化乃至冷链物流,都会产生强烈的牵引作用。

    在许多国家,有了问题可追溯是食品被允许上市销售的前提之一,中国做到这一点仍需要时间,但毕竟方向已经确定,探索已经启程。期待着明年会有更多的媒体关注、报道和评议这项工程,会有更多的百姓受益于这项德政。专家相信,经过不懈努力,中国终将做到无法追溯来源的食品不准许上市,所有上市的食品都可以追溯。

    七、适应消费需求日益扩大的差异,零售业态加快创新

    近一两年来,中国零售业业态创新空前活跃,呈现出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些创新一般都是将国家零售业态分类中某个具体业态加以细分化,衍生出各类细分形态。例如在超市业态中,出现了高端超市、社区超市、生鲜超市、21小时超市等不同的分野;,在百货业态中,出现了社区百货、时尚百货、女子百货、高端百货、折扣百货等多种定位;在专业店业态上,出现了精品店、旗舰店、社区店等更细的形态划分。

    相对于其它行业,我国零售业更具有创新的必要性和条件。

    市场的差异化要求创新。我国的消费人群在购买能力、消费习惯等方面已呈现出巨大差异,加之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商家必须以更加细分的市场定位对自己的目标客户加以追随,而求新求变,错位竞争最终都会涉及业态(经营组织形式)的创新。

    行业的发展阶段要求创新。我国连锁经营是从学习和模仿国外零售企业开始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迫切需要在基本业态之上,形成适合自己市场特点的系列化衍生发展模式,因为只有这类业态创新,才能以经营形式之变化应对市场需求之变局。当前,连锁零售企业正在从追求数量规模的增长转变到注重效益效率的提升,这同样需要业态创新加以支持。

    消费的升级要求创新。新的零售业态的出现往往是由于受到消费升级的牵引。比如,随着我国高收入阶层的大量增加,高端的零售业态开始出现。消费者对营养、健康和产品品质空前关注,也催生了满足这类需求的零售业态。总之,为应对消费升级,企业需要改变原有的定位和经营组织方式,这只有通过业态创新来实现。

    零售行业的特点也提供了业态创新的源泉。零售是细节行业,面对各地不同的市场,针对同一市场不同的发展阶段,具体的流程和细节都存在因时因地调整变化的可能,任何看似“大同”的业态,往往因某些“小异”就会产生迥然不同的经营效果,从而增加零售组织形式的丰富性,使业态创新具有广阔的空间。我国现代零售业态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培育出大量的专业人员,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业务知识和实践经验,这也有助于为我国零售业态的创新提供需要的人才,从而增加创新的成功率。

    业内专家认为,近年来中国零售业态创新有三个特点:

    一是高端业态更受关注。经过前几年平均30%以上的门店开发和销售增长,近两年连锁零售企业发展速度减缓(年平均15%左右),注意力更加关注分层消费者特别是高端消费者,无论是百货、超市,还是专业店都出现了高端店或精品店。

    二是非常注重实际效果。在这一轮业态创新中,一些企业在新业态的研发上,不炒概念,非常务实,精心调研,准确定位、周密设计,不断改进,终获成功。如苏宁电器的“ELITE精品店”、津工超市和超市发的“社区王”,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是“一企多态”、分业管理。“一企多态”是指一家连锁零售企业实行多业态发展的战略。这种发展模式并不是中国近年来新出现的,而是这两年采用此种战略的连锁零售企业增多。所不同的是,以往连锁企业开展的多业态经营,店铺营运、商品管理、营销宣传等都由同一个管理团队进行,管理的专业化程度低;而近两年除了继续共用企业的采购、物流等资源外,营运已由专业的团队承担,管理更加精细化。

    以上三个特点明年不会发生转变,但专家有两点提醒:

    第一,发展高端零售业态必须十分理性,切忌一哄而起。近年来,香港九龙仓麾下走高端百货路线的美美百货,由于经营失败已关闭了北京、天津、上海、西安的店铺,所剩五个城市的店铺亦业绩堪忧。高端超市也显现出“过热”苗头。今年华润万家的oLe’在杭州、宁波、上海开出三家店,加上深圳原有的一家已有4家;百佳的international首店落户广州;和记黄埔旗下的Taste、韩国的C-mart、台湾的远东国际生鲜、北京华联的BHG等高端超市也正抓紧在一线城市寻找立地。这种动向值得警惕。须知无论大陆还是香港,其实都未形成高端零售业态成熟的商业模式,和记黄埔运营多年的高端店Taste在香港也仅开出一、二间店铺,而高端超市的前期投入是传统超市2倍以上,“群雄并起”走高端存在着一定风险。

    第二,多业态发展有利也有弊,需要根据条件加以选择。一家公司多种业态,一方面有可能实现经营互补,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每个业态都无法做出规模的结果。需要认真思考的是,为什么沃尔玛、家乐福不去做百货店,而它们有限的几种业态,其实本质上都是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超市”。

    八、地铁轻轨交通的快速发展,势将改变城市零售服务业的聚集模式,车站商业将快速崛起

    “十一五”期间,中国城市地铁轻轨交通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至2010年9月底,北京、上海、广州等9城市已开通了地铁,重庆、
    杭州、武汉等16个城市也正在加紧地铁的建设,可以预计在“十二五”结束时,我国城市地铁的总里程和乘客总人数都将位于世界首位。
    按照北京市地铁交通规划确定的目标,至2020年北京地铁轻轨线路将达到30条,总长约1050公里,车站近450个,线网密度每平方公里为1.4公里,将实现居民步行10至15分钟到达一个地铁车站的目标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城市地铁和轨道交通的发展会引起城市商业集聚模式的改变。以世界上地铁交通最为发达,人口密度最大的日本东京为例,在其现有的57018个商业集聚地区中,有34334个建在地铁轻轨车站周边,占全部商业集聚区的60.2%;而 90%以上的都市百货店选址在车站周边100米的范围内,车站商业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从中亦可看出城市地铁轻轨交通的发展对商业集聚产生的巨大影响。随着城市人口向车站周边的集聚,以及巨大客流带来的与顾客的最佳接触性,可以预期车站商业将在我国大都市迅速崛起,并成为推动新一轮商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关于这一点,以下几个趋势是应当及早注意的:

    第一,地铁轻轨的发展将改变现有城市零售商业的格局,新兴的繁荣商圈将不断出现。例如,由于城市年轻人口向郊外转移,又由于在连接郊区与城市核心区的边缘将形成大型的换乘枢纽,这些交通枢纽地上和地下巨大的客流量将为发展新兴商圈提供有利条件,从而会逐渐形成以时尚百货店为核心,综合超市、餐饮、酒吧、咖啡、娱乐等多种业态业种汇集的新兴商业集聚区。除了上述枢纽车站形成的广域商圈外,以大型住宅区车站为中心的地域商圈,小型车站为中心的邻里商圈,也将在地铁轻轨沿线逐渐兴起,形成新的商圈布局。

    第二,车站商业集聚模式和业态组合将发生变化。车站不仅是一个地区商业的聚集地、人流的汇集地,同时也是一个区域社交的场所。随着人们对出行便利和人际交往便利提出更高需求,车站周边将成为咖啡店、茶馆、饭店、旅馆、娱乐等多种服务行业理想的聚集地。同时由于城市酒后禁驾措施的严格执行,人们驾车安全意识的提高,乘坐地铁轻轨在车站会友聚餐或小酌,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车站周边又会成为餐饮、酒吧新一轮选址的最佳地点。实际上,在目前地铁轻轨发达的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咖啡店、酒吧、特色餐饮等向车站集聚的趋势已然形成。

    第三,地铁与城铁的发展,为商业地产拓展出新的开发空间。可以预期,在车站周边盖起的巨大商业综合体不久将在我国大都市出现,并带动连接地上与地下,车站与车站间的地下商业街的繁荣和发展。此外,随着车站商业地产的蓬勃兴起以及车站巨大的客流对商铺立地的吸引力,车站商铺的投资价值将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随着我国车站商业集聚区的逐步发展和繁荣,也给各级政府、地铁轻轨运营公司和商业服务企业提出了新的课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何在繁荣车站商业的同时保障社会安全。虽然这两者并不是对立的关系,但从各国经验看,地铁轻轨车站商业的安全问题确实比其它场合更突出,也更难于管理。专家期望,相关部门借鉴发达国家管理车站商业的成功经验,加快形成中国城市车站商业的管理模式,以使日益增多的地铁轻轨车站成为新一轮城市商业发展的驱动力。

    九、商业营业用房成为投资热土,商业街建设进入高峰期

    2010年,受政府调控住宅市场、商业地产升值预期加大等因素影响,国内商业营业用房呈现需求和投资双热局面。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商业地产的销售态势明显好于住宅。1-9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6.3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8.2%。其中,商业营业用房增长33.2%,而住宅销售面积仅增长5.8%。同期,商品房销售额3.19万亿元,同比增长15.9%。其中,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48.2%,同样显著高于商品住宅11.2%的增长率。今年连锁零售商业投资商业营业用房的现象十分普遍,主要原因是物业租金上涨过快,致使自建店铺的零售商增加。

    这股开发热潮除了导致写字楼、公寓、住宅之下的“底商”火爆升值,还体现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商业街开发建设中。中国建设商业街的热潮已经从特大型城市、省会等大城市波及到二、三线中小城市,甚至一些乡镇也对商业街建设倾注了极大热情。据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商业街存量已经超过3000条,全国商业街总长度已超过1800公里,总规模已超过1.5亿平方米。目前仍有许多城市规划在未来3—5年内打造10条甚至更多的商业街,有的省份甚至提出了打造百条商业街的宏大构想;已有商业街的改造、升级和扩展也在加紧进行,无疑明年又将会有一大批此类项目在各地落成。

    仅以北京为例,最新资料显示,北京商业街开发和建设迎来了新一波放量狂潮,王府井、西单、三里屯和亚奥等新老商圈都有待开发的新建商业项目。在王府井商业街核心位置的王府井国际商城已经更名为淘汇新天,该项目共有9层,总体量约为4万平方米,预计将于2011年5月开业;王府井大街南侧的北京饭店二期高端商业项目北京宫也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在建的金融街西单广场位于西单商场北侧,建筑面积为4.8万平方米,预计2011年底竣工,其中地下一层和地面5层已全部租给老佛爷百货(中国)有限公司,将于2013年正式开业。

    展望2011年,有四大“推手”会继续推动商业营业用房和商业街的开发建设。

    第一,城市建设规划对商业街愈发重视。商业街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名片和视觉窗口,成功的商业街能够提升城市消费层级,彰显城市品位,弘扬城市文化,助推城市经济。近几年,许多城市都以政府令的形式颁布了商业街建设发展的规划和措施,商业街的地位业已得到法规和政策的支撑。很多城市中心城区特别是商业街的经营额,已占到本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0%、70%,甚至80%以上,从某种意义上讲,抓住了商业街就抓住了商贸流通业的重头。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各地城市建设和全国城市化进程中,商业街和商业营业用房的建设将起到“领衔”作用。

    第二,GDP仍是地方政府孜孜以求的重要指标。中国的税收以流转税为主,而流转税的多少取决于CDP的高低。由于财税体制上的原因,地方政府普遍财权小于事权,且不论GDP仍是重要的考核指标,即使上级不考核GDP,出于增加税收和稳定社会的需要,地方政府也会追求GDP的高增长。政府追求GDP最直接的手段是投资,而投资很大的商业街建设就成为快速提升CDP的重要手段。今年以来,上海就加大了土地供应力度,其中商办用地的供应也较前两年更为充裕。上海中原地产研究咨询部的统计显示,今年1月至10月,上海商办用地总共出让85幅,出让面积共计308.42万平方米,已分别超过去年和前年全年的出让面积。

    第三,地产商和零售商的避险逐利取向。今年在住宅市场遇冷之际,商业地产成为了开发商的“避风港”,这种现象明年将会延续;而经过多年积累,一线开发商也具备了进军商业地产的实力。大批房地产开发商已将商业地产投资作为未来的利润增长点。如万科计划商业物业占到总开发物业的20%。保利集团的目标是到2012年商业地产方面的投资占总投资额的30%,并持有部分核心地段的高品质物业。华润置地也表示,五六年后在资产比例和盈利贡献方面,商业地产所占的比例可能会达到40%甚至更高。业内普遍认为,由于零售商已将自建商铺物业作为控制成本和资产保值双重手段,2011年自建商铺的热度也不会降低。

    专家提醒,在商业街的建设热潮中一定要避免长官意志、人为“造街”的情况,必须做好前期调研,科学规划、设计和论证。要以“四化”原则指导商业街建设,即实现定位特色化、功能复合化、街区立体化和商业生态化,防止“百街一面”式的重复建设。此外,还要根据不同城市的情况,合理确定城市中心区商业、社区商业、各类商业街的比例关系,就一般而言,城市商业中社区商业的发展至关日常民生,应置于更加优先的地位。

    十、流通成本持续增加、居高难下,降低商业服务业体制性成本成为业内期盼

    近几年来,外部因素导致的流通成本上升似乎难以遏制。以店铺租金为例,十年前一般要求每年租金递增5%,租期5-8年;而现在普遍要求租金年递增8%-10%,租期也缩短了,有的出租方看到社会租金猛涨,宁可违约受罚也要收回商铺使用权,转租出价更高者。这也成为商业自建物业的一个原因。但毕竟自建商铺一次性投入巨大,在投资回收期内可能加重流通企业的成本。人工费用上升也很快。近些年批发零售和餐饮业平均人工成本普遍提高二、三成,最低的也提高了10%以上。随着刷卡消费日益普及,城市商业营业额中刷卡消费比重每年都在迅速增加,其中大型百货店已达70%-80%,但中国银联并未降低收取的刷卡费率,遂使商家此类财务费用迅速上升。

    如果说以上流通成本增加或可看作是市场博弈的产物,那么以下两类成本则可称之为体制性成本,不仅企业只能被动接受,对流通成本居高不下也起着更加关键的作用。

    (1)税收制度不合理,导致商业服务业税负偏重。       

    1994年税制改革后,我国批发业名义税负大约上升了45%,零售业税收负担实际上也有所加重,而生活服务业营业税率从3%上调至5%,税负增加66%。根据商务部2007年的一份报告,我国内贸行业(批发零售和餐饮业等)总体税负水平为26.4%,分别比房地产、金融保险、信息通讯业高出4.6、5.8和13.6个百分点。几年前内贸行业的增加值占GDP比重不足10%,但缴纳的税收却占国家总税入的18%上下。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指出,我国对服务业(包括商业服务业)一直存在重复征税、出口不退税、与增值税重复征收问题;上海从2000年以来营业税率平均高于10%,北京从1999年到2004年实际营业税率均高达16%。以上论据足以得出商业服务业税负偏重的结论,十分不利于这个民生“窗口”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微利的内贸行业其税负竟然重于房地产、金融保险等高利行业,只能解释为税制设计缺乏合理性和公平性。

    (2)运输通道政策选择过度商业化,致使物流成本难以降低。

    2010年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署名文章披露:申请广州到北京的一个车皮,除去正常运费,还要额外再支付5,000元到50,000元不等的费用;而如果使用卡车走高速公路,除沿途过路费需1,400元,也需要付出7,000元额外费用。同年中国《证券日报》曝光了2009年三大暴利行业,路桥收费业竟然名列榜首,金融保险业位居次席,房地产业只能敬陪末座;在沪深两市共15家路桥收费业上市公司中,除一家业绩不佳外,其余14家平均毛利率为64.2%,净利润率高达36.6%,几乎是中国零售业平均利润率的十几倍。大约10年以前,国内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约为20%,前年和去年均为18.1%。专家认为,用如此之久的时间取得如此微薄的降幅,与国内物流现代化的进步程度很不相称,却同体制落后产生的额外成本直接相关。试想那些运输中名目繁多的规费,再加上不开票的“灰色”收费统统摊入流通费用,物流成本怎能不高,降低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又焉能不慢?体制落后足以抵消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益增进。值得检讨的还有许多公路的“去公益化,”使其蜕变成为纯粹的商业赚钱工具,以至于全世界四分之三的收费公路集中在中国。至于把公路拿去上市并变成“路桥收费业”,这样修建起来的公路必然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而加大社会的物流成本,还会使公路永远无法回归公共物品的定位。

       体制问题造成的额外流通成本还有很多表现。例如商业用电价格高于工业,收购农户的产品很难抵扣增值税,以及不许可连锁公司由总部按合并财务报表统一纳税等等,均属此类,也都加重了流通业者的负担。目前,解决这类问题已出现令人鼓舞的积极信号:国务院要求,从2010年12月1日起,所有收费公路对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通行费。业内人士切望此项政策落实到位、长期不变,并期盼以此为契机,2011年在降低流通的体制性成本上,政府各部门迈出更大步伐,出台更多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