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事件概括:太乙金华术——成仙之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2:11:49
(一)
大道至简,至要不难。金华出世之术,首先要找到所谓天心。大道之根源即于天心,天心就是大道与药苗。吕祖曰:“自然曰道,道无吉相,一性而已,一元神而巳、性命不可见寄之天光,天光不可见,寄之两目。古来仙真,口口相传,传一得一。”此天心,人人皆有,个个不缺,即丹书所谓玄关,但不可强索而得,只可默存以俟。不在身中,亦不在身外,欲识其存处,不外乎色即是空。只要排除杂念,万虑皆空,达到万籁俱寂之时,天心才会出现。所谓天人合一,心本通天也。
金华出世之术,实乃太乙金华之道。太乙者,无上之谓。丹诀都是借有为而至无为,非所谓顿悟一超直入之旨,理可顿悟,事不可费。金华宗旨,直提性功,不落第二法门,故以为妙。金华即光也,光是何色?即黄颜色,因此,又叫它黄金之花,取象于金华,是先天太乙之真气。回光之功,全用逆法,注想天心,天心居日月中。《黄庭经》云:“寸田尺宅可治生”,尺宅面也,向上寸田,即是天心所在。所谓一尺四方之家,就是人的脸面,人的脸面上方圆一寸之地——两眼之间,就是天心。在这方圆一寸之地,有环楼玉宇,雕梁画柱,殿阁亭台,及有奇花异草,翠竹茂林,气象森严可畏,此乃至虚至灵的元神居住之地。儒曰:“中庸”,释曰:“灵山”;道曰:“祖窍”,曰“黄庭”,曰“玄关”。盖天心好比房屋宅舍一般,光乃主人翁也。故一回光,周身之气皆上朝,如圣王定都立极,执玉帛者万国。下手功夫简易,但只回光返照,便是无上妙方。回光既久,此光凝结,即是取法自然,而凝神于九霄之上矣。因为,经过长时间的运转,光自然会凝聚集中,就能成为自然法身,佛曰清静法身佛,道谓元神,就能飞升到九霄之上。此谓《心印经》之所谓默朝飞升者此也。
道既无名无相,一者本性,一者元神。人虽然看不见生命与本来面目,而此两者却包括在天光之中,所以,尽管不见,但它却潜伏隐藏于两目之间的“玄关”内,但不可执着,吕祖回答说:“空叹男子学婵娟,妙里寻芳纵一偏,不识正中中又正,无端起处是真玄。”吕祖之意,即是有为而有不为,无为而无不为也。行之久就不间断了。太乙金华之道贵在坚持,行之不间断,则真气连绵不绝,不绝则光明生。光明生则气充,气充精足就不昏沉、散乱。天下事惟此事大,余皆微不足道,百忙中能静心守中,万事中能回光运转,能够如此,攀登圣域贤关又有何难哉。
所谓回光返照,要在善于观心,观心就是要观清净心,心本无二,只一精真,通前彻后没有分别。平常不为俗事缠绕,静时才能超然物外。能观既久,自无妄念,这即是真观。若但只言空理,而不去实践,只能说是口头禅,终是凡夫俗子,与道无关。
光不在身中,亦不再在身外,山河大地,日月照临,无非此光,故不独在身中。聪明智慧,一切运转,亦无非此光,所以,亦不在身外。天地之光华,布满大千,一身之光华,亦自漫天盖地,所以一回光,天地山河一切皆回矣。
道理简单,实际去行亦不难,关键在于持之以恒。人之精华,在于目,此人身之大关键也。静坐时上注于目,此光得以流转。修道之人若一刻能静坐,万动千生,从此就有了的希望。万法归于静,此最上乘口诀妙也。不能入静,奢谈功夫,是自欺欺人。所以,下手功夫,由浅入深,由粗入细,总以不间断为妙。能够坚持,始终则一,善于体察其间冷暖,方为得手。
吕祖说:“人与天地相比简直像蜉蝣(蜉蝣是一种水虫,朝生夕死,生命非常短促。)可是,天地与伟大的道相比简直似泡影,刹那即失。惟元神真性修练好了,则能超越“元会”而生存。”什么是元会呢?一万八百年为“一会”,一般常说的天是在“子会”(十二支会)时开,“亥会”时闭。十二会为,“一元会”。因而’“一元会”是十二万九千六百年,这是天地从开到闭的时间。因此,修道的人的元神如修练好了,则可以返回无极,就可以超越天地轮回的束缚,生死自在,诚我梦在我不在天也。
凡人投胎时,元神就居住在两眼之间“先天祖窍”内,识神则住在下面的心脏内.心脏是由血肉相包,大如桃形,由肺叶保护之,肝脏支持之。心脏的活动完全依靠着外界,假如一天不吃食物,心就会感到不舒服,甚至闻惊则跳,闻怒则感到苦恼,见死亡就悲伤,见美色就迷恋,而头上的天心——元神,则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天心不为凡界所动,人死时才会动;然有最妙之时,其最妙之时,就是光凝结成为“法身”,渐渐畅通欲动。这是仙家千古不传之秘。下意识的心——识神,如强藩悍将,欺侮居天心的统治者——元神的暗弱,夺去它的领导权,这样状态继续下去,纲纪废弛,“国政”全非。然如能凝神先天祖窍,两眼回光返照,如贤明的君主即王位,左右大臣皆尽力辅弼,内政修明,那些奸雄妄臣,当然要放下武器,俯首听命,祈求宽恕了。所以,好好修练,抱元守一,元神作主,识神退位,自然就能清心寡欲,不被红尘里声色货利所迷惑了。
金华出世之术的炼丹之道,即是以精水、神火、意土三者为无上之秘诀。何谓精水?就是先天真一之气,神火就是光,意土就是中宫天心。神火是起制丹药作用,意土是制丹药的实体,精水是制丹药的基础。依据拂经的说法,人的身体是由无明意欲而生。这个身体,不独是我们能够看见的外表的七尺之躯,何以故?因为身体之中有“魄”,魄是跟随有辨别力的意识而活动,相反有辨别力的意识是依存魄而生。魄是阴,是意识的实体,只要这个意识流不中断,就注定会轮回转生,生生世世永不休止,而魄也继续变化其形态,改变其住所。佛法不人为人有长生不死的灵魂,认为所谓民间流传的灵魂,也只是某阶段的一种生命形态。譬如藏传佛法,认为人死亡后,就会进入中阴身状况,组成身体的物质,是极细微的物质(不单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物质形态),它的存在也是极短时间,一般情况是49天左右时间。所以,有时候民间的传说有一定道理。意识依存魄,而魂是藏神。魂日居于两目,夜则居于肝,居目能视外物,居肝则作梦,梦就是神游,刹那间历遍九层天九层地。但醒来后,仍沉浸在昏沉中的人,则是被肉体束缚住了,也就是被魄束缚住了。所以回光返照,就是集中精力炼魂,以保护元神可以制伏魄,进而抛弃识神。古人修练的出世法,都是炼尽阴滓,变成纯阳,以返本还原。究其道理,不外是消灭魄而完成魂的力量。钟、吕两祖云:纯阴,鬼也;阴阳相半,人也;纯阳,仙也。
光的回转,就是消阴制魄的秘诀。虽无创造纯阳之力,仅有回光的秘诀。但光就是纯阳,让光运转,就是回到纯阳的境界。只要按此金华术修炼,自然精水充足,神火发旺,意土凝定,圣胎可结,所谓体人身自有长生药。
因为,一灵真性,进入“先天祖窍”时,即分魂与魄。魂在天心,气轻清具有纯阳之光,它是来自太虚,与元始(无极)同形。魄为阴,具有阴暗的本性,其气混浊,它依附于肉体的心脏。魂好生,魄望死,人的感觉快乐与兴奋,一切好色与动气皆魄之所为,都是识神干的坏事。它死后享血食(享受牲畜的祭祀),生下来后又受苦,阴暗的东西又回到阴暗的地方去。此乃物以类聚的缘故。修道的人,要多做好事,积德累功,如能炼尽阴魄,即能变成纯阳。因此,修道必须明白元神与识神的关系才好下手,否则是茫然无知。
为什么先天窍如此重要?《阴符经》云:“机在目”。《黄帝素问》云:“人身精华,皆上注于空穹是也。”佛法《楞严经》云:“纯想即飞,纯情即堕”。一般人都是想少情多,所以容易沉沦下道。惟谛观息静,息息归根,以后终成正觉,亦是用逆法也。得此一节,长生者在兹,超升者亦在兹矣。此为贯彻三教工夫。因此,太乙金华术,下手功夫即从目起是非常有道理的。
伟大的“道”的根源在哪里?天心就是大道的根和苗。何为天心?即天地之正中也。太上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即守此也。太上又谓:“天地之根,玄牝之门。”人身从父母那里未诞生前,自受胎时,元性就居住在先天窍内。诞生时,呱呱落地;性与命就从此分成两个。人如果不懂得修炼,那么从出生之日起,只要未达到真正的入静,性与命是不会再到一起的。因而,太极图是这样启示人们的,伟大的“太乙”,“因他的本身中是包含“真气”与精神,以及“魂与魄”的。只有排除妄念,万虚皆空,达到真正入静时,天心才会出现。这种自然、神秘的活动,一直可以追溯到根源(乾顶)。元性居住在“先天窍”内,光居住在两眼之间。
因此,吕祖传授“光的运转”,就是教人们追求真性所在。吕祖恐人们误入岐途,阐明练坐功是由有为至无为,所以强调“丹诀总假有为而臻无为”。结成生命的灵丹妙药,令人不可思议的秘密,都在于通过有意识的练功,开始是由于“光的运转”和“回光返照”,这种天心的神秘活动,就出现“天机”——一阳来复。继之产生“真神”,再经人的正确火候,神息任天然’神与气融,急缓相济,火力调匀,然后产生丹药,而凝结的丹药通“三关”,后升前降,下重楼,回丹府”,达到周天通,经温养、沐浴,结成“道胎”,就进入无为的境地,经气化作用,就可以炼神返虚,超凡入圣了。
元神喜静,识神贪图声色货利,昼夜消耗元精、元气,最后精尽力竭,脱壳而去(死亡),变成鬼。平素多行善事的人,临终时,气清神朗,从面部的口、鼻往外出气,一般把它叫作轻清之气,气浮头部可升天。譬如佛法净土法门修行,临终往生善道甚至往生西方的一个判断方法,就是看他(她)头部的温暖程度。吕祖说:“到动时便不妙,然亦最妙。最妙者,光已凝结为法身,渐渐灵通欲动矣。”就是这种景象。识神由于贪嗔痴爱造成很多罪恶,临死时,神昏气浊,就由下边的肛门往外出气,一般把它叫作阴暗秽浊之气,在下边凝固,堕地狱为鬼。此时,元神之力不仅受到损伤,而且本性的灵慧也受到损伤。如果要保护元神,首先必须制伏识神的活动。制伏的方法,就是要依靠“回光返照”来实现。以仙家的观点,唯元神能超越天地的轮回劫数。以佛法的解释,唯法身可以超越天地轮回。
佛道二祖,教人看鼻尖者,非是着念于鼻端也。亦非是眼观鼻端,其实是观鼻端白,只是借鼻以为眼之准。此为佛门的方法,吕祖并不排斥,真正修炼方法其实都是一致,只不过修道者出发点不同而已。隐芝先生显然对真正金华之术不完全了解,对吕祖所传也不完全懂。此是题外话。
如果修炼入静时,眼睁开太大,则容易看得太远,而不见鼻;太闭眼,则眼合,亦不见鼻。看得太远,意识外走,易于散乱,太闭,失之内弛,易于昏沉,惟垂帘得中.恰好望见鼻端正好。观时,只是垂帘微合,略微以丝而已,任彼光自然透入,不即不离,无需刻意守之。
以后当凡念起时,当思维观察此念在何处,从何起,从何灭,反复推理,了不可得。则可见此念起处。长作此观,心可得安。此是正观,反之,名为邪观。如是不可得,即仍旧绵绵去止,而继之以观,观而继之以止,是名定慧双修,此为回光。回者止也,光者观也。止而不观,名为有回而无光,观而不止,名为有光而无回。如果使光的回转(回光返照),则天地阴阳之气无不凝为结晶,这就是因为能静心守中,才能炼精化气,炼气合神。
佛法在法理上是绝对排斥外道的,但绝不会为了与世俗外道争名闻利养,而用暴力或政治的手段,这在佛教戒律已经明确规定了。佛祖释加牟尼在四十九年传法中,外道在一城中宣法完毕,他就接踵而至,立即破斥外道的邪论,从言语和法理上说服民众。
与道家求长生不老,求身体羽化肉身飞升的仙道不同。和道家比较起来,似乎是佛家不太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因为佛家有自己对宇宙世界的深刻认识,病痛都是前世业障,非医药仙丹所能根除,佛祖自己还有三日之头痛,但并不是讳疾忌医,到治得好的病是因果,不能治的顽症是业障太深,应忏悔前罪诵经回向众怨亲债主。而不必在伺候自己的肉体上花费太多时间,能吃饱穿暖维持生命继续修行就够了,娱悦和满足肉身的各种娱乐活动和安适生活也是多余的,所以佛门戒律在俗人看是清苦的。佛祖教导弟子们,吃药治病也不要贪求名贵药材,而是捡拾世人看不上的一些边料草药。
由此看出,佛家没有道家那一套关于人体生命原理的系统理论,也不崇尚成仙长生不老,肉身安逸。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出离轮回,摆脱六道粗重的肉身,在不生不灭的状态下永远快乐——涅槃。
在鬼话版就有道士们想利用伪经《化胡经》,要对佛教搞统战,道教吞不下佛教的,佛法和外道法是泾渭分明的,想要混淆和模糊佛法与外道法的区别,那是对佛法根本就没理解,还是个门外汉,更谈不上佛法的证悟,体会不到佛法的无上般若智慧,只是班门弄斧,徒增笑柄罢了,我不和这些人诤,争了上千年了,也没个结果。反而是喇嘛教走上层路线,政教合一,占了上风。
佛法是最究竟最圆满的,可以圆融任何世间法外道法,古时佛祖在印度传法时,印度就有九十六门外道(直到现在还有部分在印度仍流行),佛祖也曾经随他们修行过苦行入定辟谷等法门,更何况是中国的道教,也一样看得透
类别:悟道心得 | |添加到搜藏 |分享到i贴吧 | 浏览(353) |评论 (2)
上一篇:一张神奇的美女照片,你叫她干啥...    下一篇:《大正藏》中的偽經論目錄
最近读者:

lxinguocnfxzhlsy弦歌如幻天童不老tjlcd1317265280sweet姜菲承烨
网友评论:
1 网友:不二
2008-08-22 17:20 |回复 佛家修心,道家修身。
2古太龙
2008-08-22 17:24 |回复 很敬佩你的钻研精神。做为凡人我不希冀自己将来能得道成仙,但作为一种信仰、一种追求,我倒十分认可。人除了肉体外,就是用精神来支撑的,人一旦离开了精神,就成了一堆行尸走肉,活着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发表评论:
姓 名: 191826852 *姓名最长为50字节
内 容: 插入表情
▼ 闪光字
同时将此文章分享给好友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四位验证码,字母不区分大小写
看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