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中的人物:中西方思维差异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4 22:55:43

中西方思维差异分析

 


                        中西方思维差异分析

                    此文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国大使卢秋田先生演讲报告整理而成

刚才大家都不愿意坐到前面来,恰恰是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的反映。我在德国时,开会晚到了以后,往往坐后面,前面位置早被人占光了。

 

  所谓“相逢未必真相识,相识未必真相知”,我主要讲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上的一些差异。这里所讲的西方以欧洲为主。

 

  其实欧洲如果细分,许多国家的思维方式亦有差异。德国人有时跟我开玩笑说,你知道我们跟法国人有什么不同吗?比如说一个德国人和一个法国人在临死以前,你问法国人,你死前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法国人的回答是我想喝一杯最好的香槟酒。德国人则说,如果我还有力气的话,我想再做一次报告。这就是德国人,喜欢做报告。

 

  什么是思维方式?

  根据我的思考,可否这样下定义: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区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我的第二个理解是,思维方式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民族文化最深层次的一部分。对文化怎么下定义呢?世界不同国家的学者,给文化下的定义有260种,也就是说,最难下定义的是“文化”两个字。

 

  人的思维方式渗透在各个领域,也许你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你观察和处理一切问题,都反映出你的思维方式。比如一个美国人给日本人写信,日本人看到信,准马上就上火。因为美国人开门见山,将自己的要求放在最前面,后面才讲些客套话。日本人为了保持心理平衡,看美国人的来信往往先看后面。而美国人看日本人的信,越看越糊涂,到信的末尾有几句才是对方真正要谈的问题,前面都是寒暄。美国人读日本人的信也是倒过来看。这种不同的写法反映不同的思维方式。

 

  我们国内的宴请,主人在宴会开始前就开始致词,而国外的祝酒词是在主菜以后甜食以前。有人问为什么要放在后面呢?讲完再吃饭不是更好吗?不然老想到等会还要讲话,心里不安,吃得不消化。这里也有思维方式的问题。

 

  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有相对的稳定性。不是说几年,或者一代、两代人就可以改变的,所谓本性难移。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个德国人,一个日本人,一个中国人,三个人坐火车从德国的法兰克福去巴黎,这三个人坐在一个包厢里。突然上来一位客人,因为车厢有四个位子。这位客人拿了一个鱼缸端上来,放在空座上,德国人开始问端鱼缸的人:“您能告诉我这鱼是什么名称,在生物学上应该如何归类,有哪些特性?它们在科学上有什么意义?”日本人听完德国人的话以后就问:“请问这位先生,这个鱼我们日本能不能引进?如果根据我们日本的气候和水温、水质,这个鱼能不能生长?”轮到中国人来问了:“这种鱼是红烧好吃还是清蒸更好吃一点?”这个故事说明了不同民族的思维特点。

 

  但思维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不说远的,就说眼下。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社会心理和人们的心态就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思维方式的差异很难反馈

  思维方式的差异有时很难反馈给对方。就是说,你的思维方式跟对方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某种冲突以后,往往反馈不到你本人。举两个我遇到的例子。

 

  一次,我们有一位代表团出访快结束时,要搞告别宴会,准备答谢一下东道主。答谢宴会的气氛非常热烈,双方都认为,这次访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但当代表团走了以后,主人跟我讲,我跟你是老朋友,我告诉你实话,我非常讨厌这位团长。我问你为什么讨厌他?他说这位团长和我握手的时候,眼睛却看着我后边的人,竟然还跟他讲话,这是对我人格的侮辱!在他们国家,握住谁的手,必须眼睛看着谁。可惜这位团长没有机会,也永远不会有机会听取这个主人对他的意见。

 

  记得有一年,荷兰有位贵宾到中国访问,安排他的夫人参观幼儿园。那天下着毛毛细雨,她到达幼儿园门口时,看见一群孩子站得笔端笔正的,在门口迎接她,她看到这些感觉很不舒服。接着参观幼儿园的教室,进去后,每一个五六岁的孩子都背着手,面部表情十分严肃。她很快结束了参观。回国后,她请我到她家里看她拍的参观幼儿园的幻灯片,说这是这次访问感到最不舒服的事,下着雨,为什么还要让孩子到门口来?为什么孩子都是这样笔端笔正地坐着,五六岁的孩子应该是非常调皮的,吵吵闹闹是正常的,那才像幼儿园。我想幼儿园的老师,为了做到秩序井然,一定做了大量的工作,认为这才是礼貌的文明表现。而就欧洲人的思维方式来说是很难理解的。

 

  还有些情况也是反馈不来的,可能目前还在继续。如我们出访的代表团,在活动最后一般都是交换礼品,我们送给德国人礼品,对方立即打开并表示感谢。但是我们代表团的人跟我说,为什么他们都急不可耐地看礼品?是不是对我们送的礼品不放心?我说,不是,这是他们的习惯。反过来,德国人也对我提意见,送给中国人的礼品,他们为什么不打开看一看,是不是对礼品不感兴趣?我说,不是的,他们认为当面打开很不礼貌,到旅馆以后,绝对会打开欣赏。这些都是很小的问题,但反映思维方式的差别。

 

  在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中,“友谊是友谊,生意是生意”。举个例子,我在卢森堡任大使,举行一次宴会,邀请了十位有名企业家来使馆作客。他们吃得很满意,感觉很丰盛,告别的时候一再表示感谢。恰好第二天,布鲁塞尔来一个代表团,我必须到火车站去接。由于我去得太早,就先在火车站旁边逛书店,没想到书店的老板正是昨天我宴请的客人。他又提起昨晚宴请,再次表示感谢。我说我想买一份今日早报,于是我买了一份《卢森堡时报》,他领我到收钱的地方,请我付钱。旁边的司机兼我们使馆招待员说,昨天来使馆吃饭的不就是这个胖子吗?为什么一张报纸还要收你钱呢,太不够意思了。我说老李,你不知道,他们就是这样。你等着,很可能一个月以后他要回请我,他可以用5000法朗来宴请我,但这10个法朗却照收不误。这就叫生意归生意,友谊归友谊。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才能避免产生误会。

 

  中西思维方式的主要差异

  我归纳了以下几个方面:

  差异之一是义利关系问题。一般来说,西方人重利轻义,东方人重义轻利或义利兼顾。有一件事情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印象很深。1967年文化大革命高潮的时候,我在驻荷兰大使馆工作。那是一个失去理性的狂热年代,当时使馆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散发《毛主席语录》,西方称其为当时中国的“圣经”或“小红书”。有一天一个荷兰人来要一本毛主席的“小红书”,我就给了他。他说这种式样的小红书我也有一本,不过内容不一样,明天我寄给你看看。后来我收到了,跟毛主席语录大小一样,但是封面上写着《跟中国人做生意的秘决》。这个题目很吸引我,我一口气读完,内容使我大大吃惊。

 

  这本书开始讲,“目前中国正在进行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就是政治高于一切,一切都是算政治帐,不算经济帐。你现在不是参加广交会吗,必须注意要通过你的行为表明你是坚决拥护文化大革命的,这样你就会被列入广交会组委会里的国际友人,这样你就能财源滚滚。你千万不要以为价格和质量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算政治帐”。接下来一段就指点你应当如何表现。“第一,你到广州以后,无论多晚,都应该告诉组委会,说我已经到达了,而且要表达这样的愿望,就是我非常愿意欣赏你们的样板戏,尤其是《红灯记》,麻烦你们千万给我安排一场。第二,手提包里要放一本毛主席语录,而且跟中方谈判的时候,拉开提包的时候,不露声色地这把本语录似乎不经意地露出,让中方的主人看到以后再把提包拉上。第三,在你西服里的衬衫上面必须要戴上毛主席像章,这个像章现在中国大使馆在广泛散发,你完全可以免费领到”。最后结论是:“这一切,在中国人都认为是绝对重要的原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手段,你只要达到目的就可以了”。这篇东西使我深深感觉到,这种实用主义的哲学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这种功利主义,为了要达到盈利的目的,一切都可以做,义和情对他来说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利。

 

  我讲一个发生在十几年前的一次外交交涉。有一个国家向台湾出售武器,我们进行了严正交涉,阐明了我们的原则立场,同时指出中国是一个12亿人口的大国,有巨大的市场和广阔的前景,你们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牺牲长远利益。对方听后,称他们国家有一句成语,“十鸟在飞,不如一鸟在手”,你讲的远景虽然美妙,但这都是天上飞的鸟,我现在手上抓住的这笔生意是实实在在的。还说如果要我们不出售武器,那中方必须要给予相应的补偿,在其它方面给予一些金额相等的订单。

 

  讲义讲情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现在不少人常常讲缘分,但“缘”这个字在外文中是翻译不出来的。总之中国人的人情味要比西方人浓,这在人际关系中尤其如此。

 

  差异之二是整体性和个体性问题。

  东方人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而西方人则重视个体性。例如中方代表团到了德国以后,主人问今天晚上你们吃西餐,还是吃中餐?我们代表团的答复往往是“随便”,“客随主便”。他们对这样的答复难以理解,说一听到“随便”这个词就头疼,不知道怎么弄好。我们认为客随主便是礼貌的表现,是对主人的尊重,不能随便提要求,万一给主人出难题呢?可西方人不这样看,这就是区别。

 

  反过来,欧洲的代表团到中国来,你问他今天吃什么,他一定会明确表明自己的愿望,今天就吃西餐,或者就吃中餐。而中国人往往较少表示个人的愿望,比如外方接待我方代表团时问,各位想喝什么?如果团长说喝茶,后面几位可能也都说喝茶。人家奇怪,怎么一个说TEA,就全TEA下去了?

 

  另外,我们在感谢对方时往往是这样几句话:你们国家很美丽,你们人民很友好,你们接待很周到,等等。他们认为万里迢迢从东方到西方,难道没有任何一点不同的感觉?为什么一律都是这么几句话呢?后来有一个代表团走的时候说,我现在想提点建议,第一条建议是希望你们的介绍材料能译成中文,第二条是你们这个牛肉能不能煮得烂一点,血淋淋的实在受不了,第三点希望你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能有所了解。他们听了感觉特别好,因为听到了不同的意见。他们表示,能做到的我们一定做到,做不到的我们也知道你们喜欢什么了。


  差异之三是东西方的感情表达方式。

  讲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我在卢森堡当大使的时候,正好国内送来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我怕他们看不懂,就把故事梗概译成外文,预先发给他们看,放映前又请人作介绍。电影结束后搞了一个招待会,我问他们看懂了没有。他们说,看懂了,但看得很累。十八里相送,祝英台对梁山伯的暗示我们听来很累,用那么多的暗示来表达爱情,为什么不直接说一句“ILOVEYOU”呢。他们说,故事的年代、情节同《傲慢与偏见》基本上一样,而伊丽莎白和达西可不是这种表达的方式。我说这是中国表达感情的细腻,我们认为这是美,你们可能认为外露是美,我们觉得有些话直接说出来,反倒没有深度。他们说不能理解。

 

  差异之四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具有意会性,他们则是直观性。

  比如我们在文章或生活中喜欢用暗示,或者喻古论今。这种含蓄需要你去意会,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这与西方人的直观性不太一样。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原因

  一是东西方发展道路不一样。中国长期农业社会和小农经济造成我们大陆文化的民族心理。这种心理特点很大程度上强调一种乡土情谊,乡邻情谊。德国人如果在国外遇到一个同乡,不会很激动,而我们的华侨,在外面有很多同乡会,西方人一般没有同乡会。我们经常讲本土本乡,一方水养一方人等等。还有落叶归根的思想,都带有很浓厚的情,这种情素恰恰在西方很淡薄。

 

  从哲学和文化体系角度说,我们受儒家哲学影响深,而他们是基督教文化。

 

  思维方式的差异和原因讲完了。我很愿意再讲讲德国的思维方式。除了欧洲人共同的思维特点外,德国人还有几个特点:

 

  第一、办事严谨,思维的严谨性比其他国家人强。比如法国人在房间里丢了东西,他会张望一下,四处翻翻就可以了。而德国人要找东西,首先要找坐标,一块块来找。这可能有点夸张,但这说明德国人的严谨性。先找坐标,后找东西。

 

  有一次,有几位中国人在法兰克福向一个德国人问路,问路怎么走,大概要多长时间能走到。这个人根本不理,他们认为这是日耳曼民族的傲慢。没想到这几位往前走了几步以后他追上来告诉说,大概往前走1500米左右,再往右拐75米是你们找的单位,时间估计需要11分半。问为什么刚才你不答复?他说,你们刚才不光是问怎么走,还问多久走到,我必须要看你走路的快慢,据此我才能算出时间。从这个例子可以说明德国人的精确性和严谨性。

 

  德国人追求程序的完美。譬如,我们到火车站可以看到,大家都背着包或提着行李,来来往往找自己的车厢。而德国的火车站很安静,划成ABCD几个区,都跟车厢对号,你的车号在哪儿就站哪儿,用不着跑来跑去。另外,坐过飞机的都知道,比如广播说1568航班现在可以登机,然后我们就排队,排了很多时间,前面人放行李,后面人等着。刚到德国,我以为德国国内的航班也这样。我从波恩乘飞机到柏林,他们一说登机,我也排队,而他们说,先生你这时还不能登机,只有航班的一区可以登机,我一看才知道票角上写着区号,他们是按分区登机,很有秩序也很方便。德国路边的垃圾桶分五种颜色,每个德国人预先都把垃圾分好类,按照垃圾种类分别投进不同的垃圾桶。

 

  但德国人办事有时不够灵话,不容易拐弯。一次我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高级代表团访问,预先同他们的礼宾司长讨论,欢迎宴会不要超过一个半小时,谈了3次谈不下来,他把同多少人握手、讲话、上几道菜都算上时间,共需要108分钟,一点也不能少。谈判很辛苦,但一旦达成协议,他们很守信用。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我们讲这些是为了了解对方,而且各国应该相互学习,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但是我们也应当承认,我们有些思维方式不太适合新时代的发展,这也需要改进。在中华民族进入21世纪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高高举起创新两个字。只有创新,我们的民族才能在新世纪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