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鱼市场调研报告:[转载]2011年江苏专转本同方文科作文冲刺讲义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2 18:37:48
2011年江苏专转本同方文科作文冲刺讲义三作者:依然范特西

【范文】

1、世界因多彩而精彩

在这个多元又多极的世界中,每一天都有新鲜事物产生。很多问题本来就没有一定的答案,如果有,也只有高下之分,而无对错之分。是啊,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世界因万物而多彩,因多彩而精彩。

何必去穷究根底,追求统一呢?就像追问一个问题:你最喜欢唐代还是宋代还是明清?回答这个问题是一种无益之举。“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战国时的诸子烽起百家争鸣,秦时的明月汉时的雄关,西晋竹林七贤的隐逸,三国的鼎足之势,还有唐的风华与宋的儒雅,元的四海归一及明清的肃穆庄严。无一不美,无一不留下千古的传奇。

所以我说:历史因多彩而精彩。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吟哦着徐志摩的佳句,我也轻轻掀开文学神秘的面纱。李白“长风破浪回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放,李商隐“凭得残荷听雨声”的低沉,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各有千秋。

所以我说:文学因多彩而精彩。

你可以在梅雨潭边感受朱自清描述的绿色的陶醉,你也可以在西湖边聆听柳浪与黄莺的对答;你可以小桥流水人家,也可以古道西风瘦马;你可以手持长剑,独立朔漠,感受“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你也可以手握画笔船头咏花写韵,领略一下“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闲适。从西城到东海,从朔北到江南,绚丽的风光给世界增添一抹耀眼的亮光。

所以我说:自然因多彩而精彩。

何必再去争论《红楼梦》中的花魁呢?不正是有了宝钗的端庄贤淑,黛玉的多愁善感,湘云的开朗,妙玉的清高,熙风的泼辣,还有晴雯的俏丽,紫鹃的聪慧,平儿的柔和,大观园才得以流光,《红楼梦》才得以溢彩吗?不正是因为有各种个性迥异的人,才构成了这么丰富的社会吗?

所以我说:人类因多彩而精彩。

……

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就得借我一双慧眼吧!用它,去领略春化秋实、夏炎冬寒:用它,去笑对阴晴圆缺、云来月往。

我相信,只有万花齐放,才是春满人间,那又何必去追求一枝独秀呢?因为世界因多彩而精彩!

 

 

2、选择诚信,就是选择中华魂

一份诚信,一腔热血,一片拿云心事。

一曲诚信,一阕高歌,一剑笑看风云。

诚信是一条流了五千年的河,涓涓不绝,流出了黄面孔,流出了黄土地,流出了华夏大地的众生芸芸。

诚信是一支神奇的笔,龟背上长出了汉字,汉字上长出了华夏。一代代一脉脉,吸天地之灵气,吮日月之精华。

诚信是中华民族之魂。华夏礼仪之邦,诚信成为高尚道德的尺度,美丽灵魂的砝码。诚信者,人必敬重。

有这样一朵诚信的花,它诚信于爱情。这朵花里,充盈了孟姜女的眼泪,雷锋塔下的呻吟,遥遥天河间的无尽思念,草长莺飞中梁祝的蝶双双。这朵爱的诚信花,凝聚了李清照的“寻寻觅觅”,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陆游的“几年离索”,王维的“红豆生南国”。这朵诚信的花哟,凄美,哀婉。

有这样一棵诚信的树,它诚信于友情。这棵树里,长满了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元稹、白居易的共看夕阳,欧阳修、范仲淹的互勉互励。这棵诚信的树里,深藏着王勃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韦应物的“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棵友情的诚信树啊,浓郁,隽秀。

有这样一方诚信的土,它诚信于人民。这方土中,培养出周恩来的鞠躬尽瘁,焦裕禄的不辞劳苦,孔繁森的一心为公。这一方诚信的热血啊,洗礼出岳飞的精忠报国,戚继光的横扫倭寇,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这一方诚信的土噢,深厚,凝重。

诚信忠于爱情,有诚信的滋润,爱情才会幻化得更加丰腴,迷人。

诚信忠于友情,有诚信的灌溉,友情才会出落得更加纯洁,脱俗。

诚信更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千千万万的公仆,忠于蒸蒸日上的华夏。有了这份诚信,这爱国的心才会更火热,这爱国的情才会更真挚,这爱国的胸怀才会更加荡气回肠。

诚信,就是中华魂;选择诚信,就是选择中华魂。

 

 

3、双赢的智慧

雄鹰振翅高飞,划过长空。那一片湛蓝包容了它的不羁,承载了它的稳重,为此,蓝天才多了一分神秘,多了一分美丽。

鲤鱼摆尾洄游,穿透碧波。那一片汪洋容许了它的活跃,收留了它的灵动,因此,大海才多了一分迷人,多了一分澄澈。

黄鹂枝头高唱,划破密林。那一片苍郁容纳了它的不安,守护了它的机巧,于是,森林才多了一分深邃,多了一分安适。

彼此容纳,彼此和谐,这便是双赢的智慧。

自然界中的生物懂得和谐共处,互利共生。豆科植物将养分输送给固氮菌,固氮菌向植物提供氮素。彼此生存,互为条件,保持和谐,在自然界的生存竞争中立于不败。这是一种双赢的智慧。

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澎湃的经济大潮,各大公司为了生存与发展,纷纷采取合作的方式,彼此联手,互通物资与信息,在奔涌的潮流中,彼此互动,共谋发展,保持不倒,壮大自己。这也是一种双赢的智慧。

昭君出塞,流传千古。匈奴停兵请求和亲,增强和睦,共谋稳定。为了黎民苍生,为了边塞稳定,昭君,和平的使者,为双方的百姓带来了和好的福音。这又是一种双赢的智慧。

子期伯牙,共奏高山流水之音,和谐的旋律使彼此陶醉,对他们来说,这不算是双赢吗?而刘邦项羽,为争天下而涂炭生灵,最终项羽乌江自刎,刘邦也要用数十年来休养生息,这能算是双赢吗?

天空包容了游荡的云,在云朵的映衬下更加明亮。

大海包容了激荡的浪花,在浪花的跳跃中更加迷人。

云朵,浪花在天空与大海中相互辉映,光彩熠熠。

这,便是双赢的智慧。

 

3.1双赢,你我共辉煌

即使自己是一枝娇艳美丽的牡丹,也应明白,一枝独放不是春天,春天应是万紫千红的世界。

即使自己是一棵傲然挺立的孤松,也应明白,一株独秀不算英雄,成行成排的树木才是遮风挡沙的坚固长城。

即使自己是一支整装待发的帆船,也应明白,一船独行不算风景,千帆竞发才能显示大海的壮阔。

自私自利,愚者之见;打造双赢,智者之举。双赢,那是信心的基点,那是力量的源泉,那是开启人生之路的探照灯,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双赢,使你我共辉煌。

漫步于历史的沙滩,捡拾一枚枚成功的贝壳,上面写满了:“双赢”。春秋的征战,战国的纷鸣,群雄争霸,逐鹿中原。面对强秦的进攻,是双赢的智慧使廉颇和蔺相如和谐相助,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二者相互配合,救赵国于水深火热之中,拒强秦于国门之外,同时,也使二人为后人铭记,使“将相如”的美谈流传至今。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张良与韩信如同两颗星辰,在历史的星空中熠熠闪光。张良善将将,韩信善将兵,二者配合,才有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成功,才有了汉王朝的统一兴盛。是双赢的智慧,使张良与韩信在汉朝树了威信,建立了功业,使历史的星空中又多了两颗耀眼的星辰。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我们不难发现,双赢的光芒在今天依然闪耀,加入世贸组织,东盟经济合作,六国共同绘制基因组图,这一切都彰显着双赢的智慧,这一切也必定会使我们的祖国不断繁荣强大。

双赢,使蓝天不褪色,使鸽子不慌张,使青春不落幕,使山花烂漫于世界的每个角落。

双赢,你我共辉煌!

 

4、安于平凡

安于平凡,是四个读起来让人羡慕,余香满口字眼。安于平凡是我一直向往的一种境界,就好像是恬淡静谧的月夜,然而安于平凡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种心境和内涵,却值得我深深地体会和思考。

也许有人会说,安于平凡是消极避世,甘于平庸,是对现实的妥协,是不敢面对失败的逃避。诚然,逃避现实的人是懦夫,然而安于平凡的人却是拥有大智慧的人。

安于平凡,是低调中的进取。古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只守茅屋八九间,采菊植桑,安于平凡;又有王维不喜官场黑暗,只求空山鸟语,日冷青松,安于平凡;更有苏东坡足踏芒鞋,仗剑天淮,安于平凡。他们不是避世,也不是甘于平庸,是另一个层面的伟大,是另一番精彩的人生历炼。

安于平凡是不求功利,心境平和。学界泰斗季羡林独守一片清荷,淡泊名利之心,安于平凡。他不求名利,不争是非,一心做好工作来回报国家。他最爱荷花的一份高洁与平和,以清荷自比道出了他的人生哲学,安于平凡,可以告诉我们怎么自省,怎样平衡得失。

安于平凡是人生的境界,怎样做到安于平凡,将会对我们认识人生起到关键作用。

要做到安于平凡就必须学会平静地看待得与失的关系。一时的物质损失算不得真正的失去,而不经意间的精神获得将会使人一生受益。安于平凡的心境会使我们看淡单纯的功名追求。要做到安于平凡,就心须明白自己究竟最想得到的是什么,要找到自己最深的希望。曾经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曾让世人热泪盈眶。到大山深处去教书而放下大城市的诱惑,这曾是只有在电视剧里才会出现的情节,而徐本禹却真真切切地将它演绎在了自己青春的人生中。他希望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让每个大山深处的孩子都能满足对知识的渴望。这才是最高境界的人生,是对安于平凡的最好诠释。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炫烂之极,归于平淡”,弘一法师曾经这样诠释过人生。那么我也说,安于平凡是一种人生的最好选择。

 

5、说安逸

有人说,物质文明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安逸便成为一种必然。但我并不这么认为,因为安逸并不是什么好事。欧阳修的《伶官传序》阐释的就是安逸的危害。庄宗临危受命,谨记父训,夙兴夜寐,发愤图强,不几年时间便征服了燕国、梁国,壮志得酬。但他不居安思危,不明白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最后为数十伶人所困,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自是情理中事。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安逸确是致祸之根。其实一部浩繁的中国历史,因为安逸而致国破家灭又何止一人?信手拈来,比比皆知。

才华横溢的隋炀帝如果去残暴,纳忠言,远声色,斥奸佞,谁敢说他不会成为一位明君?可历史却和他开了个玩笑,追逐声色犬马,贪图享乐安逸,最终国灭身死,反落了个千古骂名,可怜可悲可叹。

盖世枭雄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华夏,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以利天下贸易往来,如果没有后来的残暴专制,也堪称一代英杰,盖世勋遒。可惜他无自知之明,暴殄天物,为追逐安逸享乐,广征美女,大兴土木,修阿旁宫,骊山陵墓,以致怨声四起,民愤鼎沸,结果留给后世一个短命的王朝。

诸如此类的人物不胜枚举,唐明皇、明僖宗、清代的嘉庆、道光、咸丰诸皇帝等等皆为中国历史上无能之帝王。无能只是表象,而造成无能的原因皆因贪图享乐安逸。

由此,人应该明白唐太宗感喟“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深意;应该明白明太祖朱元璋“坐天下比打天下更难”这句感慨的内涵;更应该明白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全党同志的谆谆教诲“我们必须预防敌人的糖衣炮弹的攻击……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一个人不能贪图安逸,一个民族不能贪图安逸,一个国家不能贪图安逸。贪图安逸的人注定是玩物丧志、无所作为的;贪图安逸的民族注定是没落的,没有活力和创造力的;贪图安逸的国家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势必被淘汰被抛弃的。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谨记。

 

6、人需要精神信念的力量

卡耐基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所挂的牌子暗含着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人需要精神信念的力量。什么是精神信念?孟子说,精神信念是一种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黑格尔认为,精神信念是一种理性的思维形态……

海伦•凯勒说,“我要把别人看到的当成我的太阳,别人听到的当成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看作我的快乐。”很难想象,双目失明的她是如何摸着荆棘爬过来的;无法明白,两耳失聪的她是怎样感受大地的钟声闯过来的。我想,那一定是她心中的阳光召唤她,为她指明了要行的路。从她的精神、她的品质、她的信念,不难看出,在她眼里,每天都是信念,永远地为希望而活。在这里,精神信念是海伦•凯勒的成功之本。

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中也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年轻的女画家琼西因患肺炎,危在旦夕。医生说:“她的病只有十分之一的恢复希望,这一分希望就是她想活下去的念头。”适时已是深秋时分,琼西开始数窗外一棵老极了的长青藤上的叶片。她确信,当最后一片叶子脱落的时候,自己就该了去。可是,藤条上剩下的最后一片叶子却任凭风吹雨打,总也不肯脱落。琼西因此受到了鼓舞,病势竟一天天地好起来。最后,她终于感到“想死是有罪过的”,在医生的治疗下,身体奇迹般地痊愈了。在这里,精神信念成为画家琼西的挽救之神。

乔尔丹诺•布鲁诺说,“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纪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这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进一步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学说,而这些思想却与天主教义截然相反,所以死亡的气息常常笼罩着他。到处流亡的布鲁诺最后没能逃脱宗教裁判所的黑暗,被送上了刑场遭受火刑。在罗马鲜花广场的中央,布鲁诺被缚在高高的十字架上,脸色苍白,眼睛凝望着远边的天空。烈火熊熊燃烧起来了,誓死不屈的“殉道者”吐出了最后的誓言。在这里,精神信念是乔尔丹诺•布鲁诺的赴难之根。

寻找古老华夏文明的源头,虽不知是《诗经》还是《楚辞》,但早已经载满了希望,背负着沉甸甸的理想。之后,便开始了一段段精神苦旅。

屈原开始出发了。踏着弥漫的金色余辉,他在汨罗江畔驻足。这位衣襟随风而飘、吟咏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古人开始寻梦。这位为精神理想而献身的智者,似乎听到了穿越时空的呼唤,临江而思。在这里,精神的芬芳从稀薄的余辉中透出了照人的光芒。他沐浴耽迟的圣洁,感受苦涩的灵气。

范仲淹游迹天涯,登楼忆古,在巴丘山下凝望古老而奢华的岳阳楼。范公政治抱负不得施展,满腹愁怨,而岳阳楼却依然在风尘之中演绎风情。他登临这千古名胜,踏足于这充满政治色彩的文化古迹,并没有想像之中的人悠悠、情悠悠,倒为“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莫名忧郁,倒为“风清月明,水光接天”郁郁寡欢。这位目送着远方落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仕途志士在揽物之时释放了他高洁的心灵,张显出遥远的崇高精神。

辛弃疾带着丝丝凝重继续前行,在古栏边逗留。“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古栏在晚风中肃立,无声亦无言,犹如辛公的爱国志、报国情难以释怀。他抚摸这曾被拍遍的栏杆,一种历史责任感油然而生。的确,他愿重返唐宋盛世,擦拭英雄之泪。弃疾凭栏而思,寻找古人旧事遗迹,寻找故国千里春秋,却发现逝去的岁月早已找不到尽头,惟有天边的落水随风而去。于是,他放声高歌,充盈着精神内涵的血液澎湃至全身。

屈原、范仲淹、辛弃疾……殊不知,这样漫漫的信念之行、精神之旅源于多少文人墨客的辛酸历程。在一段段涩涩的旅行中,他们带着不朽的精神奋然前行,光耀千古,烛照万年。

古今中外无数哲人定义了精神信念的内涵,而人类前行的历史反复诠释了精神信念的永恒。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鲧禹治水,西西弗斯不停地向山顶推动巨石,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造福人类……一个又一个动人的神话是人类精神信念的原始写照;司马迁忍辱负重,李冰父子栉风沐雨,哥白尼坚持真理,居里夫人献身科学……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叙述着人类精神信念的历史传承。

雅斯贝尔斯说,“哲学,就是一个人怀着乡愁的冲动去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我想,他说的是对的。

面对生活的千姿百态,市井的吵嚷纷杂,人生的悲欢离合,命运的酸甜苦辣,我们实在需要一个精神来支撑自己的命脉,实在需要一种信念来抚慰自己的灵魂。人需要精神信念的力量。因为,惟有这样,人才能在深深浅浅的年华中叙说苦难、况味心灵、吟唱行走;惟有这样,人才能在若隐若现的时光里采撷忧伤,编织美丽,弹侃人生。

 

 

7、细节的力量与辉煌

材料中的年轻人看到了妇女给婴儿喂汤时的一个小小细节,致使他获得了商业上的无比成功。我不禁感慨细节的力量与辉煌。

细节,就是一个整体中极为细小的组成部分,或一个系统中平时极易被人们忽略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的,我们常常为没有重视某些细节而付出惨重的代价,比如写错一个字,算错一个数。我们也常常为一些细节而感动,比如一句暖人心的话,一个细微的举动。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细节的背后是事业,是情感,是人生。

汪中求先生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讲到一个引人思考的事例。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二号线是中国人自己设计的。上海地处华东,地势平均高出海平面极其有限。因此一到夏天,雨水经常会使一些建筑物受困。德国的设计师注意到了这一细节,在地铁一号线的每一个室外出口都设计了三级台阶,要进入地铁口,必须踏上三级台阶,然后再往下进入地铁站。这简单的三级台阶,在雨天可以阻挡雨水的倒灌,从而减轻地铁的防洪压力。事实上,一号线内的那些防汛设施几乎从来没有动用过;而地铁二号就因为缺了这几级台阶,曾在雨天被淹,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时常觉得德国人办事严谨刻板,甚至有些呆滞,但正是在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习惯下,细节才会被重视。所以,细节的背后是事业。

细节是放学回家后母亲的一声问寒问暖,细节是做完作业后父亲的一句早点睡觉,细节是讲完题后老师询问你是否懂得的眼神,细节是生病后朋友递来的一丝不苟的笔记。孟郊写下“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细节,让无数游子为之落泪;王维写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细节,让无数行人为之嗟叹;苏轼写下“小轩窗,正梳妆”的细节,让天下有情人为之唏嘘。只是细节,又不止是细节,细节的背后是情感。

拘泥细节,项羽纵虎归山,以致四面楚歌,霸王别姬,自刎乌江,全军覆没。不拘小节,刘备绝处逢生,终于化险为夷,东山再起,卷土重来,所向披靡。受困细节,诸葛亮废寝忘食,事必躬亲,以致人亡政息,功亏一篑,令人长叹。人生历经无数,对待其中细节切不可等同视之,惟有静心思考,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方能不致惨到翻船。正如刘备所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细节的背后是人生。

高山仰止,细水长流。五千年历史的涤荡,洗不尽的是中国盛世华衣上那托染出的细节之美。一沙一世界,一草一天堂,是中国;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是中国。细处见大,微处见妙,大气磅礴中无数细小的芳尘飞扬出豪迈与曼妙,是中国。

中国的细节是一块砖,一片瓦,搭垒在中国建筑的瓦楞上。蜀山兀,阿房出,阿房是大气的,然而最勾人心魄的却是那弯俏的飞檐转角。故宫方圆百里东西对称,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伟岸象征,而真正使外国人兴叹的,却是故宫下水道的出水口旁栩栩如生的龙头。天降大雨之时,龙口吐出涓涓流水,象征着风调雨顺,这是中国建筑师细微之处的匠心,突显着一个民族气魄的华美。

中国的细节是一个语汇、一个字词,点缀在中国文化的字里行间。《红楼梦》中香菱学诗,评价王维诗中“青”、“白”二字用得甚好,“含在口中竟如同含着几千年重的橄榄”。细品中国文化的一字一句,何尝不是如此。且不说贾岛的推敲典故,也不说“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炼字之妙,单是那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的萧瑟细节,就已足够拨人心弦,为之倾荡三日而不绝。这是中国文人骚客于细微之处的心裁,突显着一个民族文化的宏大。

中国的细节是一部典章,一句格言,涤荡在中国历史的悠悠长河中。大汉天子刘邦柔以克刚,小以克大,与咸阳百姓约法三章,是君王细微之处的爱民真情。项羽是有着大军名马以及大半个中国的英雄,然而最终登上万人敬仰帝位的却是刘邦。小家不治何以治天下,这句格言已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上涂抹下重重的一笔。洁身自好、爱民纳谏的帝王是唐太宗,创造“贞观之治”盛世太平的也是他。这是中国帝王君主于细微之处的大志,突显着一个民族历史的辉煌。

于细微之处见华美,于细微之处见弘大,于细微之处见辉煌,于细微之处见真情,这细微之处,必能成就中国的高山仰止,细水长流。

人们说,短暂如朝露,在阳光洒散之际转瞬而逝;永恒如太阳,日复一日地东升西落。在一个又一个的深夜,我总是感动于伦勃朗的那幅名画——《犹太新娘》。画中穿着美丽衣饰的夫妇,有着沉郁内敛的表情。在暗色的背景下,两个人相依偎着,没有对望的双眼,没有起伏的情节,只有相握的手。仿佛是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攫住了画家的心,让它留在画布的中央。即使是几百年后,这对夫妇依然默默相依,此情不渝。

于我而言,那个淡然而又有深情的细节——夫妇相握的手,超越了华丽的衣服,却凸现出他们的深情。这细节是相濡以沫、共同走过和还将要走下去的人生历程,亦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恒久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