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语:景公问天下之所以存亡晏子对以六说第十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16:56:56


景公问晏子曰:“寡人持不仁,其无义耳也。不然,北面与夫子而义。”

晏子对曰:“婴,人臣也,公曷为出若言?”

公曰:“请终问天下之所以存亡。”

晏子曰:“缦密不能,蔍苴学者诎,身无以用人,而又不为人用者卑。善人不能戚,恶人不能疏者危。交游朋友从,无以说于人,又不能说人者穷。事君要利,大者不得,小者不为者餧。修道立义,大不能专,小不能附者灭。此足以观存亡矣。”

【译文】景公问晏子说:“我持不仁爱之心,所以没有最佳行为方式。要不然,我坐南面向先生请教最佳行为方式。”

晏子回答说:“我晏婴,是臣子,主公为何说出这样的话?”

景公说:“请求最大限度的询问天下之所以存亡兴衰的原因。”

晏子说:“宽缓紧密之事不会做,粗鲁之事学来都很笨诎,自身不能使用人,而又不被别人使用的人就卑贱。对善良之人不能亲近结为亲戚,对邪恶之人不能疏远的人就危险。结交朋友而随从朋友,自己没有被别人喜欢的长处,又不喜欢别人的人就会穷困。侍奉君主只想牟取私利,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的人就会挨饿。修整道路树立最佳行为方式,大事不能自专,小事不能归附别人的人就会灭亡。这些足以用来观察存亡兴衰了。”

【说明】天下国家的存亡兴衰,取决于统治者的言行,每个人自己的存亡兴衰,也是取决于自己的言行。所以,看人,就要看他做什么事,宽缓紧密之事不能做,很粗笨的事学起来都很笨拙,自身不能使用别人,又不能被别人使用,一心只想找钱,大事下不了决心,小事又不愿意附合别人,尽管他说得再好听,也不会是一个能兴盛的人,而是一个衰败之人。

——————————————————

【注释】1.终:(zhōng中)《易·既济·辞》:“初吉终乱。”《书·吕刑》:“非终惟终,在人。”《管子·轻重丁》:“桓公终神。”《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礼记·儒行》:“孔子对曰:‘遂数之,不能终其物也。’”孔颖达疏:“终,尽也。”《广雅·释诂一》:“终,极也。”《广雅·释诂四》:“终,穷也。”这里用为穷尽、到达事物的最大限度之意。

2.缦:(màn慢)同“慢”。宽缓、惰慢。《庄子·齐物论》:“缦者、窖者、密者。”《广韵》:“缦,缓缦。”

3.蔍:(lù录)同“麤”。粗鲁、鲁莽。《晏子春秋卷三·内篇问上》:“缦密不能,蔍苴学者诎,身无以用人。”《字汇补·艸部》:“蔍,与麤同。”

4.苴:(ju居)通“粗”。《管子·霸言》:“夫上夹而下苴,国小而都大者弑。”

5.诎:(qū曲)《墨子·公输》:“公输盘诎。”《韩非子·难势》:“贤人而诎于不肖者,则权轻位卑也。”《史记·李斯列传》:“轻财重士,辩于心而诎于口。”《广韵》:“诎,辞塞。”《说文通训定声》:“诎,字从言,当与吃同意。”这里用为钝拙之意。

6.戚:(qī齐)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属、亲戚。又指近臣。《管子·山至数》:“以戚始。”《晏子春秋卷一·内篇谏上第一》:“彼疏者有罪,戚者治之,贱者有罪,贵者治之。”《吕氏春秋》:“何谓六戚?父母兄弟妻子。”

7.要:(yan腰)通“徼”。《管子·七法》:“皆轻其死而安难,以要上事。”《晏子春秋·内篇问下》:“不庶几,不要幸。”孙星衍云:“要与徼通。”《孟子·公孙丑上》:“非所以要誉於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荀子·王霸》:“所使要百事者诚仁人也,则身佚而国治。”《韩非子·喻老》:“起事于无形,而要大功于天下。”《吕氏春秋·爱类》:“要利之人,犯危何益?”高诱注:“要,徼也。”这里用为探求、求取之意。

8.餧:(nei馁)同“馁”。《左传·襄公二十年》:“吾有馁而已。”《左传·桓公六年》:“今民馁而君逞欲。”《荀子·臣道》:“若食餒人。”《说文》:“餒,饥也。”《广雅》:“餒,饥也。”这里用为饥饿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