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子小姐与佐助完结:成功育子案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3:49:39

成功育子案例

誰人不想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人之豪杰?国家栋梁?然而,孩子小时候家庭的教育至关重要,父母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环境、氛围对孩子成材的作用,这些我们都不能小视。下面给大家推荐一例家庭的成功教育,如果能对您有所启迪,也就不枉我的这一番力气了。

 

《做父亲是我的事业》

蔡笑晚一家在浙江省瑞安市赫赫有名:长子蔡天文,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毕业,现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次子蔡天武,14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25岁获得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高盛公司副总裁;三子蔡天师,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曾被美国圣约翰大学录取;四子蔡天润,华西医科大学毕业,曾被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录取博士生;五子蔡天君,中国科技大学硕士;六女蔡天西,18岁成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28岁担任哈佛大学最年轻副教授。

将孩子们一个个送上精英之路,今年66岁的蔡笑晚功不可没。

蔡笑晚从小热爱读书,但因为父亲曾担任过国民党的法医,政审不合格,被学校除名了。蔡笑晚不愿服从命运,他一边跟人学医,一边自学。

不久“文革”袭来,动荡的年代使蔡笑晚感到前途渺茫。得知妻子怀孕后,“多生几个孩子,把他们培养成材”的念头占据了他的脑海,“把自己的智慧、知识、追求延续到下一代身上,转化为下一代的发展优势。”从1967年到1977年的10年中共生育了六个孩子,五男一女。

孩子们一过三岁,蔡笑晚的育才策略就增加了一项立志教育。他坚信“从小立志了,不会满足于现状,取得成绩后,还有更上一层楼的决心和气魄。”蔡笑晚在农村租来的百年老屋的墙壁上贴满了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牛顿等科学家的画像,一有空就给孩子们讲这些科学家的故事。每天清晨,他在楼下拉起二胡,孩子们开始陆陆续续地起床。接着他又打开广播,调到播放英语和日语节目的频道。孩子们每天听,渐渐对外语产生了兴趣。等到夜幕降临后全家人围坐在灯下,蔡笑晚看专业书,孩子们读课本,成为雷打不动的习惯。在蔡笑晚的一手营造的氛围薰陶下,小女儿四岁就告诉爸爸她要当中国的居里夫人。

上个世纪70年代,旅游的概念还没有在大多数人的头脑里形成,蔡笑晚已经带着孩子们展开了自己的旅行立志计划。他相信旅游可以在孩子们的心灵的图纸上描绘出永远不褪色的美丽图腾。

蔡笑晚曾利用暑假的一个月时间带领孩子们游览了东北三省、天津、北京等地。“我们最节省的办法,大部分靠走。孩子们也就10多岁左右,两个人一个包,我们大人一人背一个。每到一个景点,我就给孩子们讲解有关的历史故事,引发他们的想象。”“通过旅游孩子们看到外面的世界这么大,这么美好,中国的历史这么悠久,在他们的心里从小就有了对伟大和高尚的追求,这是当时一般的孩子无法领略的。”

教育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蔡笑晚最大的挑战来自于他的子女。老四天润读中学的时候,社会上正流行《少林寺》、《霍元甲》这些武打片和金庸小说,练就一身无敌武功成为很多少年的梦想。原本成绩优秀的老四对读书突然没有了兴趣,一心想学武术。“当时他给我写了两封决心书,说他今生不读书了,决心成为一代武术大师,打败所有的武术高手,保卫国家,震动世界。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

蔡笑晚觉得不管时代怎样发展,读书是每一个时代最要紧的事情,教育也是每个时代最重要的事业。可通过谈话,他发现老四的决心很大,劝说一概不起作用。蔡笑晚就和武术学校的老师通了信,了解了一些基本情况,郑重其事地为四子摆酒送行。不过没过多久,老四就写信来说他感到那不是他该去的地方。原来那里的大部分学生都是读书读得不好的,还经常打架、赌博,和他完全不是一类人,而且文化课也根本不受重视。

“老四说想马上回来,我没有同意。想去就去,想回就回,这是对自己的事情不负责任,将来还会遇到问题。既然去了就必须坚持,最后他坚持了一个学期。”回来后老四一心读书,最终考上了华西医科大学。一个学期的武校经历也让他获益不少,力气在班里是最大的。

直到现在,蔡笑晚还是保持着天天读书的习惯。父亲的读书、自学习惯,为孩子们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子女们也非常理解父亲的一片苦心,大儿子博士典礼后给蔡笑晚来信说,他的博士帽的一半是父母的。去年年底,三个儿子从美国募集到100万资金,以蔡笑晚的名义在瑞安设立了“蔡笑晚奖学助学基金”。从今年起,“蔡笑晚奖学助学基金”将拿出5万元奖励当地的优秀高考生和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原载2007年5月8日《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