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之苏荃篇全集:漫话佛教的中心思想——缘起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20:00:26

 

漫话佛教的中心思想——缘起法

                                 潘宗光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

缘起法的发现者——释迦牟尼佛


佛教的中心思想,与整个宇宙观和宇宙规律有著很大的关係。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以下简称為佛陀)。佛陀出生於西元前五百多年,是印度一个小国(现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过著优悠的生活。一次出巡的时候,他发现一般市民百姓的生活原来是很苦的,生、老、病、死的苦恼,更是没有办法摆脱的。他想,虽然自己现在活得很好,但将来也不能摆脱老、病、死的苦恼。既然目前的享受会有尽时,这有什麼好处呢?於是他决定放弃王子的尊荣和享乐,出家修道。印度当时很盛行“修苦行”。在十二年的修行中,他修了六年苦行,但他发觉这并不能帮助他解决问题,修苦行只是执著“苦”,不能让他得到最终的解脱。於是,他决定放弃苦行,在菩提树下静坐潜修,希望能参透宇宙人生的真理。结果,他参透到“缘起法”而成佛。


实际上,“缘起法”是宇宙的自然规律,不是佛陀创造出来的。所以“佛”只是觉悟者,不是神。他以觉悟到的宇宙自然规律——“缘起法”而教导他人,我们称之為佛法。他在人间成佛,是一切眾生的导师,不是创造万物、主宰万物的神。但佛有很高的智慧、很大的慈悲、很大的愿力,只要我们诚心诚意地做好事,以诚恳的心求佛,就会透过他的大慈悲、大愿力,加庇我们,帮助我们,但最终成功与否,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


缘起法的基本哲理


缘起法其实是宇宙的最基本规律。世界上的所有事情、现象、物件都不会突然產生。任何事物的產生,必须有一个前“因”和适当的环境条件配合,即所谓助缘,或称為“缘”。当“因”与“缘”配合得成熟时,就会產生结果。


例如,苹果树的出现,首先要有一粒苹果的种子,但是单靠这粒种子也不会变成一棵树的。假如将种子放在仓库里,即使放得再久也不会长出一棵树来,所以单有因是结不出果来的。我们一定要将种子放在泥土里,并要有适当的水分、阳光、温度、肥料等等的配合,种子才会发芽成长,终於变成一棵树,结出苹果来。所以,因一定要配合适当的缘分,在因缘和合底下,才能生出果来。果要靠因缘的和合而生,而缘也需要很多条件的配合。缘有好缘,也有不好的,结出来的果也就很不相同了。


例如,把种子放进贫瘠的泥土里,或者没有放足够的肥料,苹果树必然长得不大,结出来的苹果也不会好吃。假若把种子放到肥沃的泥土内培养,加上悉心照顾,结出来的果实便多会较大及香甜好吃。由此可见,同样的种子遇到不同的缘,结出来的果便会很不相同。同时,由於缘是由很多条件配合而成的,所以缘会不停地变化著。既然缘会影响果,而缘又在那麼多条件配合之下產生作用,假如有某一个条件改变了,甚至消失了,那麼果便可能不再存在。又再以苹果树為例,倘若因為天旱,泥土缺少水分,苹果树便会因而枯萎。所以当因缘散尽的时候,果也会毁灭。换句话说:“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散尽而灭。”这就是缘起法的最基本思想和意义。


缘起法的延续与差异


缘起法所生的果,生起后是否就此完结呢?不是的,因為所生的果会成為下一个果的因,就是所谓业因。我们切不要把“业,一律误解為“孽”。“因”有好有坏,“业”也有善业与恶业。


例如,苹果被虫蛀过,不够卫生,吃了可能使人肚子痛,这个被虫蛀过的苹果就是病的因。又例如肥沃土壤和悉心照顾培养出来的香甜苹果,让我卖得很多钱,那赚钱的果,来自苹果的因。无论是好因或坏因,產生的结果是好或坏,这个果也会变成下一个果的因,因生果、果变因,因果连续下去,没完没了地继续演变,不会停止。


从时间上解释缘起法——诸行无常


任何事物都要有因配合缘才能生出结果。当缘在变的时候,结果也会改变。因為环境与条件(缘)不停在变,所以世事(果)是变幻无常的。常,是固定、不变的意思。无常,是不断变迁的意思。世事不停地变幻著,因此人生才会充满希望。但假如世事永远如常,则苦永远是苦,穷也永远是穷了。正因為世事无常,所以即使现在很穷,只要有机缘,肯努力争取,便有机会变得富裕一点,不好的东西会变好,好的也有机会变得更好。


变幻有快有慢,也有好有坏,就如前文所讲,一粒种子放在仓库里,即使放了很久也不会结果;若放在贫瘠的泥土里,生长过程会慢一点,结的果也不会很好;但如果把种子放在肥沃的土壤中,它便会生长得又快又好了。有些东西变得很快,就像曇花一现。有些变得比较慢,例如人的面貌和精神,身体在不停地老化、改变,而每个人改变的速度也不一样。假使我拿出二十年前的相片和现在比较,便会发觉有很大的改变。有些变化,例如地壳的变动,比身体的变化来得更慢。我们的世界每天都在改变,没有一天会停下来。有地理学家在山上发现贝壳的化石,证明这座山在很久以前是海底,由於地壳的改变,慢慢地变為山。所谓:“沧海桑田。”沧海变為桑田,桑田又会变為沧海。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瓜是不会得豆的。所以,种了善的业因,有适当的助缘时,便会得到好的果报。做了恶业、种了恶因,在助缘的配合下,会得到苦的果报。果报的时间可快可慢,要看缘的配合,可以快若曇花一现,也可以慢如沧海桑田。果报的程度也会依助缘改变,因為助缘改变时,果报也会随之改变。


同样的一粒种子,因為环境不同,得到的果实也会不同。既然如此,人生便充满希望。我们有时会见到一些机会多、运气好、得到贵人扶持的人,他们的好运气是偶然发生的,还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呢?我个人相信是后者居多。我的解释是,如果我们经常乐意帮助他人,而且持之以恆,一旦有事发生,我们曾经帮助过的人,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向我们施予援手。他们可能暗地里造就机会给我们,或者直接替我们解决一些问题。在我们看来,可以说成是一个机会、运气或所谓的贵人扶持。其实很多时这些都是朋友帮助我们找来的,或经过疏通,好让我们得到许多方便,这看来便好像无心插柳柳成荫了。反过来说,有些人从来不愿意帮助别人,只会排斥他人,一旦出事,相信没有人会愿意帮助他们,机会也不会来,更不会得到贵人的帮助。


很多人说:“破财免灾。”也是这个意思。比方说某人做了错事,甚至杀了人,理应受到很重的刑罚,要判坐牢,甚至会被判死刑。但假如他曾经做过很多好事,帮过很多人,他可能会因而得到很多贵人的帮助,最后得到较轻的处罚。虽然做了恶业,但因為有好的助缘帮助,他要面对的灾害,要承受的苦果程度便会减轻。佛教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很有鼓励性。即使以往做了很多恶业,但只要以后多做好事,多累积好的助缘,便能够以较轻的苦果来消磨坏的业。如果能继续累积好业,终於会有成佛的机会。所以即使曾经做了坏事,只要以后不再作恶,多做好事,让恶业种子不再有机会生起,或承受较轻的恶报,将来还是有机会变成善人;这也是很有哲理的。当然,这并非代表我们可以随便作恶,因為虽然说放下屠刀,可以立地成佛,但种下恶因所结的苦果也是要自己承受的。


佛教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这是什麼道理呢?有些人生活富裕,而且非常快乐,什麼都好,是这些人特别走运吗?从佛教的角度来看,这不是运气的问题。这个人可能前生做了很多好事,种下了好因,所以今生可以享受好的果报。所以要知道前世种的是什麼因,看他今生所受的果报便知道了。有些人很不车,很劳苦,便反映他前世曾经做过坏事,今生要承受不好的果报。佛教又说:“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这句话很有鼓励性。今生种下的因,今生可能因缘未到,回报不了,但来生一定会报的。因此,我们若希望将来有好的生活,现在便应多做好事。佛教说自作自受,果报只是迟早的问题,可能明天报、后天报、说不定来世才报。我们经常听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又有人说:“杀人放火金腰带。“有些人做尽了坏事,还是享尽福禄,或者安享晚年,这好像很不公平,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这些人虽然作恶多端,但可能因為他应受苦果的缘分未到,所以所种的恶因还没有结出苦果来,但因為他前生种了好因,所以今生便可以享受福报,但他今生做的恶事,来生来世一定会报的。


我们常见到有些人,做了很多好事,但得不到好的果报,甚至“修桥补路没尸骸”。虽然如此,我们也不必灰心,不应怨天尤人。其实这只是因為善缘未到,故今生未能得到乐果,但来世一定会得到好报的。今生所受的苦,可能是他前生做了恶业的果报,所以世界是公平的。


佛教相信有轮回投胎,如果将前世、现在世、未来世看成是一条很长的直线,把所有的因和果加起来,便知道世界是公平的。如果只拿一个很短暂的“现在世”来看,可能觉得很不公平,但只要我们从整体看,从全宇宙来看,将前,世、现在世、未来世加起来看,便能体会世界是公平的。


从时间的层面认识缘起法,佛教经常讲:“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意思是,这里发生的事,可以影响到别处发生的事,因生果、果变因,因果不停地在变幻;这件事的生灭,会导致其他事情的生灭。佛教将这种现象称之為“诸行无常”,即是指世上所有的行為、现象和事物都是无常的、不稳定的、变幻著的。从时间的层面认识缘起法,“诸行无常”是一个很重要的结论。


从空间上解释缘起法——诸法无我


从空间的层面理解缘起法,佛教相信,任何事物和现象的发生都不是突然而来的,必定要透过因和缘的配合才会成就一件事。


例如本大学综艺馆的成立,首先是因為大学当局希望藉著兴建综艺馆,培养学生和老师对文化艺术欣赏的兴趣,这是“因”。於是我们成立了一个筹备委员会,考虑各种因素,选定地点和筹募兴建费用。幸好在兴建的过程中,没有发生什麼意外,以致破坏了这个场馆。所以综艺馆的成立,要靠很多因缘的互相配合。


人类的存在也是一样的,要靠各种因缘互相配合。我们的存在一定要先有爸爸妈**存在,在某个机缘下才產生出我们来。在成长的过程中,要是发生了什麼意外,今天便不会有我们。所以任何个人的存在,都是由很多因素组合才得出来的。人和事物都不能**存在,一定要透过因缘的配合,而且都与外界事物相互接触、影响、依存和推动。既然任何事物都是因缘的配合,而缘在不停地变化,事物也就没有固定的本质,因為本质也在不停地改变。例如,对某一个人的评价,相信十个人中也没有可能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就算问一百个人,或一千个人,也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评价。究竟他是个怎样的人呢?可能连他本人也不知道,因為自己的思维也在不停地变。


我们提及某个人时,到底所指的是什麼呢?是他的肉体躯壳,还是他的精神思想呢?或者是他的肉体再加上他的思想呢?如果说思想最重要,肉体并不那麼重要,但对父母来说,即使儿子患了严重失忆,甚至变成植物人,他们也不会因此厌弃儿子。由此可见,在父母亲看来,思想并不重要,他的躯体才是最重要的。然而我们也不能就此结论,说身体比思想重要。现今科学发达,换手换脚、换心换肾都是普通的事情。假如有个人,因為意外,要换掉身体的大部分,他的躯壳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人,只剩下他的思想没有改变,我们也不会因此说那个人不是他。所以,我们对这个人的认同,既不是因為他的躯壳,也不是因為他的思想,而是基於我们对他的执著,这个人就是这个人了。我们是没法清楚说出这个人的本质的。


依据科学的分析,人是由很多细胞组合而成的,然而人的细胞也在新陈代谢中不断更换著,经过几年,一个人的细胞也全部换过,所以我们对某个人的看法和认同,只是一个概念上的认同,是个人主观的执著,至於他实实在在是怎样的,大家都不知道。所以,每个人对事对人的认识和认同,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很执著自己一边的看法。越是执著,我们越是没办法真正认识清楚事物的真正本质和面貌。


让我举瞎子摸象的故事為例:十个瞎子摸大象,各人摸的位置都不相同。一个摸著大象的腿,说大象像个圆桶。一个摸著大象的尾巴,说它像一条绳子。一个摸到象的肚皮,说大象像一堵墙。十个瞎子的说法各不相同。瞎子只能凭他们的触觉,摸到象的某个部分,便以為是象的全部。究竟像是怎样的呢?他们都不知道。我们对世间事物的看法,往往也如瞎子摸象一样,只看到某个片面,便以為片面就是全体,而且执著於这个片面的看法。佛教告诉我们,在作出任何决定之前,应儘量从不同的角度看,并站在对方的立场看,多看一点,对事物就会有较深入的瞭解,所作的决定也会比较理智,犯错误的机会也会减少。我们可以这样初步理解佛教“不执(落)二边取中道”这个重要的中心思想。 事物有没有一个不变的本质呢?本质是什麼呢?让我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水是很普通的东西,如果问科学家,他会说水是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的结合体(H20),加热到一百度会变成蒸气,零度时会变成冰,冰溶解后就是水了。水对於一个身处沙漠的人很重要,比黄金钻石还重要,因為水是他赖以活命的东西。对普通人来说,水可以解渴,我们用水洗澡,也可以畅泳其中。但在水灾的时候,水很可怕,因為它会吞噬人的生命和财產。那麼,水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呢?是救人的还是杀人的呢?真的很难说,水的好坏完全视乎环境而定。还有,对鱼、虾、蟹等海中生物而言,水是它们的家。究竟水是什麼东西呢?大家都不知道,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水的时候,方能认可它是水。


以上举了瞎子摸象和对水的看法两个例子,可能还未能说清楚“缘起法”的概念。我再以微波炉為例:现代人经常使用微波炉,但究竟微波炉是什麼东西呢?一般人认為微波炉是一个用塑胶和铁造成并安装了电子零件的箱子,通了电它就能将食物加热,甚至煮熟。再深入点想,微波炉是指哪一部分呢?是那个箱子,又或是它所起的作用呢?倘若你把这个所谓微波炉拿到完全没有电力供应的落后地区,告诉当地人微波炉通电后可以把食物煮熟,他们会以為你是个疯子,或会认為这是神跡。对他们来说,这个所谓的微波炉只是个可放物件的小箱子,不会称之為微波炉。还有,假如微波炉坏了,不能起作用,它便不再是微波炉了,我们顶多称它為坏了的微波炉。所以说,所有事物皆没有一成不变的本质,只是我们常常执著於自己一面的看法,认為它是如此罢了。


《金刚经》中有几句经常出现的偈语:“所谓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所谓波罗蜜,即非波罗蜜,是名波罗蜜。”套用於微波炉的例子里:“所谓微波炉,即非微波炉,是名微波炉。”意思是,我们所谓的微波炉,其实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实质,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只是它在某个环境之下,能起到微波炉的作用,所以姑且称它為微波炉。


我们可以从这个例子再深入瞭解“不执(落)二边取中道”这个重要的思想。“所谓微波炉”是站在“有”一个实质的微波炉的一边来看,“即非微波炉”是站在“无(没有)”一个实质的微波炉的一边来看(空观)的,片面执著於“有”或“无”都是一种片面,所以两者都是不对的。我们要超越执取任何一边,所以“是名微波炉”这一句,是以客观的态度,接受微波炉这个假名,因為它在某个综合环境下才起到微波炉的作用(中道)。正如《中论》所说:“空亦復空,但為引导眾生,故以假名说。”惟信禪师也说过:“未参禪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参禪后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悟道后却是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就是说在未修习佛法前,我们执著於世间的表面现象為实有;在修习佛法时,為了不执著,便刻意否定一切表面现象的存在(空),形成对“不执著”的执著;及至开悟后,我们明白世间本来如此,知道不应执著於“实有”或“实无”二边,对世间万物不会轻率地贸然地予以认同或否定,返朴归真,是要以平常心看事物(中道)。


同样道理,我们会根据过去的经验,把某些人看成是坏人,但我们也不能抹杀他好的一面,不能说他永远都坏。同样地,我们觉得那是个好人,是因為还没有看到他坏的一面罢了。所以我们看事物要客观一点,不要只是坚持自己的看法。佛法也一样,也无固定的佛法,有时说空,有时说有。正如《金刚经》所说:“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学佛,并不是指熟读佛经,考试合格就可以成佛。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方法),我们要按照自己的根器、知识、喜好和当时的环境,去瞭解佛教的理念,找出自己的需要,寻求帮助自己修行的方法。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佛陀教我们不同的方法,我们姑且称之為佛法。所以我们不要执著於佛经的名词和概念。其实经文旨在给我们指引,我们藉著经文的指引,寻求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修行佛法的正确方法。从空间层面认识缘起,可把它归纳為“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这里有,那里也有。任何事物都是互相依存,不可以单独存在的。从空间上认识缘起法,可以归纳為“诸法无我”这个重要的结论。


“诸法无我”,世上所有的法则、现象,人物和事故,都是无我的。所谓无我,并非否认我的存在,而是指万物没有一个不变的本质。


比方说,我潘宗光是个怎样的人呢?是怎样来的呢?这些问题都很难说清楚,因為根本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潘宗光,但这并不等於说潘宗光不存在。潘宗光只是一个假名,為的是方便他人从他们的角度去认识潘宗光这个人。所以不要把无我误解為不存在,空也非指什麼都没有,佛教指的“空”,是说事物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本质,目的是教我们不要执著於世事的表面现象,要将事情看得透彻一点,我们才懂得取中道,不会执著於二边。正如《中论》所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缘起,空,中道都有相同的意义,也都是假名。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缘起法教导我们不要执著,应依“诸行无常”及“诸法无我”,指导我们的行為。我们知道事物是无常的、变幻莫测的,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也没有一个定数,那麼做人為什麼要执著呢!执著给我们带来许多烦恼、许多苦恼,很不值得。


例如,世间年轻俗子恋人感情决裂,女方离开了男方,男的十分痛苦,做出很多傻事。那是不是他太执著呢?是不是他看不透呢?其实在他们恋爱的过程中,双方都不断在变,女方在变,男方也在变,可能男方已改变到一个阶段令女方不再喜欢他;同样地,女方也可能变到令男方不再认识她,即使认识,也可能不再喜欢她。所以他应该退一步,看看现在的女方是否仍然值得他去爱。如果不值得爱,為什麼要為她做傻事呢?


凡事只要肯退一步,看清楚“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话,我们自然会远离烦恼,心境也会变得开朗、平静。正如《心经》所讲,只要能“照见五蕴皆空”,便可以“度一切苦厄”。这种安静平和的心境,我们称之為达到某种“涅槃寂静”的境界。在佛教来说,“涅槃寂静”是一种义理。“涅槃”是梵语的音译,又译作泥洹,代表一种心境寂静、舒畅、安寧的境界。当然,涅槃有不同的层次,达到最高层次时,什麼都得到解脱,能超脱生死轮回的痛苦,进入不生不灭的境界,即上文所讲苦、集、灭、道“四圣諦”中的灭諦。到达这个境界时,烦恼已经寂灭,再不会有生死、人我、痛苦等,是一个充满快乐、光明、自由自在的境界,也是学佛者最终的目的。寂静,是所谓远离烦恼、断绝苦患的意思。在我们的人生中,不能达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但只要事事能看开一点,不起执著,不贪恋五欲(食、色、名、财、睡),自然心境舒畅,便可得到我们凡夫的寂静。佛教统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為三法印,是佛法的三个基本原则。就好像我们以印章去鉴定档的真假,三法印是用以印证教法的真实性。


上文说过“诸行无常”会导致人生很多苦恼:本来是苦的固然是苦;本来是快乐的事情,也会因為无常而变為烦恼;世事变幻莫测,对未来诸多揣测、要求和期望,也会令生活充满烦恼。因此从“诸行无常”可引伸到“诸受是苦”。有些经典把“诸受是苦”加上,称為四法印。其实三法印已包含了“诸受是苦”的义理。三法印和四法印所包含的道理都是一样的,都是佛教的中心思想,但一般来说我们都习惯讲三法印。


转自:世界佛教论坛周刊(作者: 潘宗光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