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日:中学物理教师教学基本功讲座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19:40:12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 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掌握青少年心理 发展的规律,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对策,就能取得情 感教学的主动权。
  初中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转折期,他们的兴 趣较广泛,也容易转移,他们的兴趣往往限于直接兴趣的水平,具体到 物理学科,即较多地具有直觉兴趣(新奇、好看)和操作兴趣;高中学
  
生一般处于个性心理特征的基本定型期,高中学生比初中学生的兴趣更 集中,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同时在起作用,其最大特点是,兴趣与目标 开始有了联系,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因素中,关于因果关系的兴趣和概 括认识的兴趣占有很大的比例。这是中学生的一般心理特点,但不同年 级,不同性别,不同学业成绩的学生还具有不同的心理个性特点,教学 中要有不同的措施。
1.抓住新生心理特点组织教学
  这里所说的新生指初中、高中阶级刚跨入新学年学习物理的学生。 古人云“善始即功半”,教师要认真搞好新学年的起始教学,使之有个 良好的开端。
  刚升入初二的学生,他们对物理有一种自然的新鲜感。虽然他们知 道汽车、飞机、电灯、电视等都与物理有关,但他们并不明确知道,物 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等基本问题。序言课的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系统 地学习物理知识的第一步,因此,一开始就要引起学生极大的注意和浓 厚的兴趣。初中物理教科书在序言课首先提出了三个问题:物理有趣吗? 物理有用吗?学习物理要注意什么?
序言课教学正是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的。 物理有趣吗?——很有趣,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 物理有用吗?——大有用,介绍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
和尖端科技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间接兴趣;
  学习物理要特别注意什么?——注意观察和实验,要有实事求是的 科学态度,并通过实际操作教给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以往的经验,经过初二一年的学习,学生中会出现优、差二极
分化的现象,一部分学生学习跟不上。因此,对刚升入初三的学生,要 鼓起他们学习物理的信心。可以告诉他们,初三物理的学习内容和初二 物理的学习内容相对独立,这有二方面的意义。其一,对初二物理成绩 好的学生,意味着初二好初三不一定也好,要续续努力;对初二物理成 绩差的学生,意味着胜负未卜,可以先争取把初三的内容学好,初二的 以后再弥补。
高一新生往往是中考的优胜者,特别是在广大乡村,由初中升入高
中的比例还不到三分之一。许多学生由乡、镇初中升入区、县级高中, 情绪激动,精神振奋。但也有这样的思想情绪,认为初三升学考拼搏了 一阵,高一离高三毕业还早,可以放松一下,再看看高中物理教科书, 开始几节力、重力、弹力、摩擦力都是初中接触过、学习过的内容,因 此容易产生松劲麻痹思想。而实际上,高、初中物理存在着较大的台阶, 高中物理对抽象思维能力、数理结合能力、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都有较高的要求,学生很容易滑坡。因此,教师可以将高、初中物理的 台阶问题明确告诉学生,使他们在心理上有所准备,同时在教学中注意 降低台阶,采用与初中较接近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有一个适应转化的过 程,以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
  年级越高,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独立性愈得到发展。由于长期的文 化沉淀,学生愈有“成人感”,就愈约束自己“稳重点”,上课不爱举 手发言,讨论问题不热烈,甚至点名回答也不愿张口。高年级学生对知 识的系统性也有更高的要求。因此,高中物理教学要注意揭示知识的内
  
在联系,揭示中学物理中的哲理性和方法论,这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 趣和思维训练。
  高年级上课可少用提问式启发,多用暗示式启发。高年级上课也可 以形成热烈的讨论场面,但这对师生间的情感,教师的技巧提出了新的 要求。
2.针对优生、差生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物理的情感
  高一下学期,物理成绩会有明显的分化,一般说来,优等生和差生 都是少数。优等生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旺盛,求异思维能力强,敢想、 敢问、敢于探索,不满足课堂教学,但也容易骄傲。针对这种情况,要 介绍他们看一些课外参考书,利用“难题征解”,“物理园地”等形式, 让他们发挥“余热”。
  成绩差的学生常常有自暴自弃的思想。但年轻人的要强心理、自尊 心又使他们不甘人下。有的嘴上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表面上若无其事, 其实内心痛苦;有的从其他方面顽强地表现自己,释放潜能,如看录相、 学武功,或油头粉面,或在教室里大叫大嚷,引吭高歌,甚至有意和老 师“对着干”。教师要调查,分析这些学生物理成绩差的原因,采取适 当的措施。如给他们补课辅导,对他们的错误要当场纠正,及时反馈, 还可以在课堂上举一些体育、竞技方面的例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对他们提一些难易适当的问题,不至于使他们成为被遗忘的对象。对成 绩差的学生要注意感情交流,满腔热情地关心他们的学习、健康,乃至 家庭生活,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等形式,发挥各人的爱好特长。
教师还要注意协调优秀生和差生之间的关系,提倡优秀生帮助差
生,鼓励差生向优秀生学习、请教,形成学生之间和睦友爱、团结互助 的情感气氛,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条件。
一般说来,女生对动手做实验的兴趣较小,不爱争论,也较少提问,
考试成绩不及格还会偷偷哭鼻子,她们性格较内向,情绪较易波动,对 人际关系较敏感。教师一般不宜在公开场合点名批评某人,也不宜在一 个女同学面前说另一个人的是非,应多作正面引导,多介绍学习方法, 少指桑说槐。


(三)研究教材,改革教法, 深化学习物理的情感


  在物理教学中注意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以及利用情感因素完成物理 知识的教学任务,并非要求教师像耍猴子把戏一样博得学生一笑,师生 要情感相融,气氛要生动活泼,但课堂毕竟是传授物理知识的场所。教 师要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内在的情感因素,设计课堂教学的情感“景观”。 例如,现行高级中学课本物理“反冲运动及其应用”一节可作如下情感 设计:
  (1)演示水流的反冲作用和反击式水轮机模型,激发学生的直接兴 趣;
  (2)介绍我国宋代、明代的火箭,激发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 育;
(3)介绍喷气式飞机和现代火箭,介绍我国火箭技术的发展,最后教

师满怀激情,充满期待地朗诵本节最后一句话,“我们相信,在同学们 中,一定会有人在这一重要领域中为祖国作出卓越贡献”,激励学生产 生为祖国的四化建设愤发学习的强大动力。
又如“平抛物体的运动”一节可以设计这样几个情感点: (1)演示“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学生睁大眼睛
看,竖起耳朵听,判断二球是否同时落地,激发学生的惊奇感和求知欲 望;
  (2)介绍伽利略三百多年前对平抛运动的研究,学生感受到一种历史 的思维的美感,同时作为后来者,继往开来,又感受到学好物理知识的 责任感;
  (3)总结平抛运动的规律,并将它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书中例 题飞机投弹、练习题枪击松鼠的解答训练,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既有趣 又有用的一种快感、成功感。
  教师对情感教学的精心设计,就像导演对舞台艺术的精心设计一 样,使一堂好课犹如一出好剧,群情振奋、高潮迭起。教师的每一段讲 述、每一个实验,每一个启发性问题,甚至每一个体态动作,都对学生 的学习作正功,形成最佳的教学状态,将收获最佳的教学效果。课堂内 光波、声波传递着思维的信息,讲台上下水乳交融,这对于教师和学生 都是莫大的享受,然而,这又需要教师付出巨大艰辛的劳动!
学生内在兴趣的激发,莫过于让学生在实验、讨论、思索的过程中
得到成功。实验探索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是值得推广的好方法。讨论式 教学法不但有师生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而且有学生之间的多向信息交 流,是实行民主教学的好方法。在讨论式教学法中,每一个参与者都是 一个开放的子系统,促使整个讨论集体的大系统(包括每个子系统)更 快地趋于有序。讨论式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民主探究的 气氛。如在初中复习阶段,可布置如下一个探索性问题。
可供选择的仪器有:天平,量筒,温度计,烧杯,刻度尺,均匀长
柱体,密度已知的物块,U 型管,另外还有水。 (1)利用上述仪器,能有几种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 (2)如果再补充一些仪器(自己确定),你还有其它方法吗? (3)试就所有的方法作一评价。 经过思考、讨论后,大部分同学都能较完整地写上几种方法,并说
明这些方法的利弊。
  实施讨论教学法,选题很重要。过于难深的问题,令人生畏,会出 现“冷场”的局面;过于简单的问题,缺少刺激,学生同样不感兴趣。 另外,组织者的态度也很重要,要鼓励参与,平等对待每一个参与者, 不管他们的意见是正确的,还是不那么恰当的,甚至是错误的,都是对 讨论过程的贡献,都体现了追求真知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四)利用美育因素,进行美感教育 美育对于学生形成完美的心理结构,养成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实现
全面、和谐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
马克思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居里夫人

说,“科学的探讨研究就含着至美,其本身给人的愉快就是报酬,所以 我在我的工作中得到了快乐。”对美的追求,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 然、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人类社会的巨大力量。物理学察物究理,研究 客观世界的秩序,它是真的、善的、美的。物理科学美主要是一种内在 的美,它具有和谐、奇异、简洁等特点。
  统一是和谐的一种表现形式。物理规律美就充分体现了多样性的统 一。牛顿运动定律,把力和运动(经典)统一起来了;万有引力定律, 使天上人间成为一统天下;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定律,纵横于宏观世界 与微观世界。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呈现美丽的七色光带,这七色光带再 通过三棱镜,又统一为白光,真是集和谐、奇异、简洁为一体。
  对称也是和谐的一种表现形式。中学物理中的对称比比皆是。力学 中有运动对称(如简谐振动)和力的对称(作用与反作用);电学中有 对称电路、对称定则(左手定则、右手定则);热学中,熔解与凝固、 升华与凝华;原子物理中,裂变与聚变,粒子与反粒子等等。运用对称 性原理,还可以使一些较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
  物理学家们勤奋工作、实事求是,视苦为乐、顽强不屈,坚持真理、 献身真理的美德,更是使青少年受到美的感染、培养美的情操的好教材。 爱因斯坦高度赞扬居里夫人崇高的美德,并认为美德对才智成就具有决 定性的意义,他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 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 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爱因斯坦总结自己的人 生道路时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 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三、情感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如上所述,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有着丰富的内容,并有
重大的意义,但是,如果运用不当,也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下面我
们讨论情感教学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一)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和消除 所谓“逆反心理”,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作用下表现出来的一种反常
的心理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典型表现就是“你越要我 学,我越不学”的心理状态,这种情况在成绩差的学生中尤为突出。
  学生这种反常心理是怎样产生的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 面。
  其一是教学要求过高,由此产生了失望心理。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 率的影响,教师“望生成龙”心情迫切,一味提高教学要求,把许多大 学物理的问题放到中学物理中来讲,学生听不懂,即使暂时勉强记住了 也很快就会忘记,致使一些学生产生“反正学不会,干脆不学了”的思 想。
  其二是由于教育不得法,使学生产生自弃心理。学校领导和教师, 平时对学生的关心、指导不够,不少教师只在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或作
  
业错误较多,没有考好,或有其他什么问题时才去找他们,并对学生严 加训斥,或讽刺挖苦。学生在担惊受怕中过日子,为了避免被挑剔,只 得弄虚作假,自习课时,哪一学科的老师来了就装着看哪学科的书。教 师对优等生满脸笑容,晴空万里,对差生却不理不睬,阴云密布。
  还有的老师总喜欢刺激学生,也不相信学生。优等生偶而没考好, 他说是“骄军必败”;差生有进步,成绩提高了,他说是“弄虚作假”。 师生之间关系紧张,学生由对老师的不满发展为对学科的失望,成绩下 降,甚至破罐子破摔。
防止逆反心理的产生,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以下措施: 其一,钻研教学大纲,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大纲和
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目标或目的要求,要切实可行,注意循序渐进,区分 新授课的目标、阶段复习的目标和毕业总复习的目标,对严重超纲的问 题,对大多数学生不能接受的问题要“忍痛割爱”。
  其二,端正教育思想,改进教学作风。初中教育是为了提高全民族 的素质,高中教育具有双重任务,但无论初中还是高中,教师的课堂教 学都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鼓励每个学生的发 展。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影响学生的除了知识、技能、道德 品质外,还有教师对学生关心爱护的深情。教师要宽广博大,全面公正, 它既是教育者高尚道德的自我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教育过程中 能产生巨大的力量。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将一些智商一般的学生 向他们的老师暗示为智商过人的学生,过一段时间后,被暗示的学生学 业成绩普遍有了长足的进步,原来老师对他们另眼看待,这是老师期望 的积极效果,即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二)同时追求认知领域、情感领 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B·S·Bloom)等人,将教育目标分为认 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主要领域。就物理教学而言,一般认为对物理 概念、规律的理解、掌握是认知领域的问题,物理实验操作的技能技巧 是动作技能领域的问题,学习物理的兴趣、动机、意志,对学生进行爱 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是情感领域的问题。但这一划分是人为的, 实际中的物理教学活动,总是多个领域的同时作用。如学生完成物理实 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结果的分析等是认知问题,对实验操作的 正确与否、熟练与否是动作技能问题,对实验的态度主动与否,认真与 否是情感问题。各个领域交叠错合,不能截然分开。布鲁姆还引用威廉·詹 姆士(心理学家)的话说,“从认知的角度看,所有心理事实都是智慧 的。从主观角度来看,全部心理事实都是感情的。”
  毫无疑问,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用最大量的时间来完成物理 知识、技能的教学任务,但是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人的情感参与,所 以我们要调动积极的情感因素来完成物理知识、技能的教学任务。同样,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也不能脱离认知活动而独立存在,即使是培养爱 国主义情感,如果没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没有对现状的深刻了解,也是 不可能的。事实上,许多有经验的教师正注意让学生在解决一个又一个
  
物理问题,尝试一个又一个成功的喜悦的过程中,激发并发展学生的学 习情感。所以,通过情感教育,可以作为达到认知目标的手段,通过认 知活动,也可以作为达到情感目标的手段,究竟谁先谁后,几乎是一个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命题。要全面完成中学物理的教学目的,就要同时 追求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
  最后,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要发展学生对物 理科学的情感,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首先教师要热爱物理科学,热 爱物理教学,热爱学生,教师积极的、强烈的情感才能感染、震撼学生 的心灵,这就是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道理。
怎样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浙江省武义县教师进修学校朱龙祥 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基本要素。正
确的教学思想必然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体现出来,科学的教学内容也只 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中学物理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却没有一种是普遍适用的,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学方法所适用的 情况和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以现代 的教学思想为指导、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各种教学方法的特征,选择 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这是我们中学物理教师的 一项基本功。

一、优选教学方法的依据
(一)正确的教学思想 择优选择教学方法,首先必须根据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遵循教
学的科学规律,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1.重视德育,寓德育在物理教学之中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发挥教材的德 育功能,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政治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教 育,使智育和德育有机结合、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
2.开发智力,寓能力培养于传授知识之中
  物理知识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又在生产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在中 学阶段打好扎实的知识基础,是十分重要的。在探索知识、运用知识的 过程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知识是开发智力 的基础,智力的发展又会进一步促进知识的掌握。通过物理教学,既使 学生获得物理基础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3.教学相长、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和学生是组成教学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正确认识教师和学生 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是选择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认识过程。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

又是认识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努力创造条件,让 学生更充分地参予教学活动,发扬我国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
4.加强实验,创造学习物理的情景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教学也必须以实验为基 础。教师要大力加强实验,为学生学习物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物理环境, 使学生在特定的物理情景中感知和思维,并且还能激发学习物理的兴 趣,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发展学生的操作技能。
(二)现实的客观条件


  选择教学方法还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进行 优化选择,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
1.教材内容
  教学方法与教材内容是相互制约、密切相关的。不同的教材内容要 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 一般来说,本源性的知识采用观察、实验、探索的方法,比较恰当;而 派生性的知识却采用讲授、讨论、自学的方法较为适宜。
2.学生特点
  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智能水平、生活经验、学习习惯、知 识基础等,都是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深 入到学生中去,调查研究学生的这些特点,掌握实际情况。只有知己知 彼,方能有的放矢、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3.教学设备
  学校的教学仪器、实验设施是选择教学方法的物质基础,制约着教 学方法的选择与实施。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备,发挥它的作 用;同时,还要就地取材、因陋就简、自制教具,为实施最佳教学方法 创造条件。
4.教师特长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贯穿始终的。教师自身的特长和风 格,与优选教学方法有着密切关系。有的教师擅长语言表达,有的教师 善于实验操作,只有扬长避短,选取有利于发挥自身特长的教学方法, 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学质量。但是,也应避免教学方法的单一化倾向,千 篇一律地运用同一种方法。为此,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注意 改善自己的素质,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5.教学时间
  一门课程的教学时数是由国家制定的教学计划所决定的,而运用不 同的教学方法完成同一教学内容所化的时间是不同的。例如,运用实验 法,探索法就比讲授法需要更多的时间。因此,即使其它条件具备,也 需根据教学时间的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三)掌握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 优选教学方法的前提之一,是教师对各种教学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全面地、深刻地了解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及其局限性。为此,教师必须
在教学实践中广泛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教学,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

还要努力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只有在实践和理论 的结合中,逐步掌握优选教学方法和综合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功,逐步 形成具有自身个性特色和艺术风格的教学方法。

二、各种教学方法简介
(一)基本教学方法


  广大物理教师和物理教学研究工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 究中,继承了我国优秀的传统,吸取了国外先进的成果,总结和创造了 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推动着物理教学改革不断的深化。在众多的教学 方法中,基本的教学方法有下列五种。
1.观察法
  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通过眼看、耳闻、鼻嗅、舌尝、手摸, 有目的地了解有关物理现象,然后通过思考,获得正确结论。这种教学 方法,叫观察教学法,简称观察法。应该指出,这里所指的观察,不仅 是用眼看,而是广义的观察。
  观察法的模式是:①创设情景,提出问题。②明确观察的内容。③ 观察和记录。④分析观察结果,得出正确结论。
观察法的特点是:观察对象直观鲜明,能激发学习兴趣。从观察获
得的感性材料,需要经过思维加工,才能形成概念、规律。这种方法有 利于培养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实验法
  实验教学法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仪 器,取得实验数据,通过验证和探索,获得科学结论的教学方法。从广 义来说,除学生分组实验外,还包括课外科技活动、科技小制作等。
实验法的模式是:①提出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原理。②选择实验仪
器,掌握仪器使用方法。③设计实验方案,了解实验步骤。④进行实验 操作,记录实验数据。⑤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实验法的特点是: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获得的感性材料丰富、深刻,
手脑并用,有利于培养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严谨、求实 的科学态度。
由于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实验教学法的优点,除了学生应做的实验
外,教师可创造条件,把原来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边讲边实验, 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简练、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对物理现象和 物理过程进行解释、分析、论证,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活动,使学生获得 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它是物理教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当然,讲授与启发并非对立,讲授不一定就是注入式的。只要教师深入 理解教材,抓住重点,突破关键,不要平铺直叙,照本宣科,而是不断 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就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这样的讲授法就是启 发式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的模式是设疑——释疑——解疑,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讲授法的最大特点是信息量大、教学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物理教 学的各种形式及各种方法,都必须辅以讲授法,使其相互配合。
  讲授法的另一特点是:教师以运用口头语言为手段,去完成教学任 务。因此,教师应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和表达能力,力求语言富有说服 力和感染力,把抽象的物理概念讲得生动形象,把深奥的物理规律讲得 通俗易懂。
4.自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独立地进行 学习以获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叫自学法。
自学法的模式是:提出提纲——阅读教材——解疑析难。 自学法的特点是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能有效地培养阅读能力和自
学能力。但是,中学生往往不善于自学,不喜欢阅读自然科学的教材。 因此,教师要循循善诱,耐心地给予具体指导,如编写自学提纲、编拟 思考题,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增强自学能力。
5.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讨 论,并加以总结,从而获得知识、训练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叫讨论法。
讨论法的模式是: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得出结论。
  讨论法的特点是:通过对教师布置问题的讨论,可以分清是非、纠 正错误、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与综 合的能力。讨论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 人,体现主体的地位。
(二)国外流行的教学方法 当代世界的经济、科技竞争十分激烈,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都十
分重视教育,大力进行教育改革,建立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教学方法
体系。因此,许多新型的教学方法也就应运而生了。现将两个具有代表 性的教学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借鉴。
1.发现法
  发现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首先提出来的,其理论基础是瑞士心 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应是在教帅的启发、 引导下,让学生亲自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现 的习惯和能力。发现法的模式是由四个阶段组成的:①自觉阶段——激 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②探索阶段——提出问题,明确要求, 使问题具体化。
③整理阶段——理解感知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提出假设。
④发展阶段——运用探索所得的结论,加以巩固、深化和创新。 发现法的特点是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重视培养学生探究
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精神。但是,发现法忽视学生主要是学习间接 知识这一教学特点,把科学研究中的发现方法移植到教学活动中,把教 学按照“再发现”的步骤进行,势必加重师生负担,削弱基础知识的完 整性,影响教学的进度。
2.掌握学习法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法”,在美 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广为使用,也被我国广大中学物理教师所关 注。这一教学方法的基本精神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分类学理论制定教 学目标,并按此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测试、评价和矫正。
掌握学习法的模式由四个环节组成:
  ①制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按照教学目的要求,包 括知识、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由教师制定出识记、理解、应用、 分析、综合、评价等具体的教学目标。
  ②测试——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编拟“单元形成性试题”,对学生进 行测试。
  ③评价——通过对学生解答试题的评分,进行统计、分析,了解目 标达成的程度。
  ④矫正——根据测试、评价获得的反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或 补课,然后再进行一次测试,使其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掌握学习法的特点是教学目的具体、明确、重视反馈和调控,有利 于差生的转化,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运用教学方法的原则 在正确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各种不同
的教学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在运用教学方法时,要根据下列三个
原则。
(一)择优性原则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特点,亦有它的不足之处。教学实践表明,
不同的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不相同的。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 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等具体因素,选择比较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 初中“物体的沉浮条件”一节课的教学方法,可以有下列三种:
1.讲授法
  因为这一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二力平衡条件”知识密切相关, 是属于派生性的知识,可以运用讲授法。通过物体在液体中的受力分析, 得出物体的沉浮条件。
2.观察法
  教师通过下列几个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步步 深入,从而得出物体的沉浮条件。
  ①把铁块、木块放入玻璃缸的水中,铁块沉入水底,而木块浮在水 面。
  ②把一枚大头针和木块(大头针的重量小于木块)放入玻璃缸的水 中,大头针仍然沉入水底,木块浮在水面。
③把一个小铁盒竖着放入水中,则沉入水底,而平放时却浮于水面。
3.实验法
  如果把上述三个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通过学生亲自操作,分 析实验所提供的物理情景,从而认识物体的沉浮条件。
  
  这三种教学方法,各有优点,可根据学校实验设备条件和学生的基 础水平,以及教师本身的擅长加以选择。
(二)综合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智力发展和非智力因素培养,不
能只依靠一种教学方法,也不能只采用一种固定的教学方法,而应该博
采众法之长,加以综合运用。一般来说,一节课应以一至二种教学方法 为主,辅之以其它的方法,发挥各种不同教学方法的特点,扬长补短、 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如“物体的沉浮条件”这节课的教学,往往是以 讲授法为主,辅以观察法,或者以观察法为主,辅以讨论法和讲授法, 或者以实验法为主,用讲授法加以配合,边讲边实验。只有这样,才能 提高教学效果。
  又如,“光的直线传播”这节课的教学,开始可以用讨论法和讲授 法相配合,讲述光在同一媒质中是直线传播的知识。而光从一种媒质射 向另一种媒质时要改变传播方向,由于学生对此缺乏感性认识,就要用 观察法或实验法。最后,关于光的传播速度,是介绍性的知识,可以指 导学生用自学法解决。
(三)相关性原则 制约教学方法运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师应权衡利弊,抓住有利
的主要因素,避免不利因素的消极影响。例如,有的课运用实验法费时
较多,但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动手能力有好处。如果教学时间允许, 就要用实验法进行教学。但是,如果教学时间实在难以调剂、安排,也 就只有割爱了。
有的教师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但对教学效果考
虑得比较少。也有的教师习惯于某一、二种教学方法,担心进行教学方 法改革会影响教学质量。我们既要有改革的创新精神,又要着眼于实际 效果。只要我们坚持不断地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积累总结教学经验,在 教学实践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就能得心应手地 优选并综合运用教学方法。
怎样写好教案
内蒙古霍林河矿教育处 时德然 搞任何工作都应有高度的计划性,教学工作也不例外。只有按照计
划进行,才能克服教学工作中的盲目性,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改进 教学工作。教学工作中的课时计划——即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 依据,它关系到一节课的具体安排和教学质量。因此,如何编写好教案 则应是每一位教师都十分重视的问题。

一、教案的作用及写好教案的意义


1.是教学活动的依据
  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学过 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学取得成功,提 高教学质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 础知识和技能、技巧,要深刻透彻地理解,并能牢固地记忆和熟练地掌 握;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掌握规定的基础知识、技能、技巧的基础上, 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所掌握的基础知识类推到有关问题中, 去理解、分析、解决新的问题。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就要在授课前充分 了解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物理教学过程的具体特 点,设计出合乎客观规律性的教学方案,遵循教学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 教学。如果不认真书写教案,教学过程中必然目标模糊、心中无数、要 求不当、随心所欲而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认真编写教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过程。教师编写教案是一个研 究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内容、学生及教法等因素的综合过程。在这个 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研究物理学的知识体系、学生学习物理的状况(接 受水平、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而且要按照大纲的精神,分析教材的 编写意图和教材特点,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深广度,特别是要 以整体为背景,分析各部分教材的特点,明确教材的要求、教材的重点 难点,分析知识的价值功能,酝酿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
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材的钻研。只有下功夫,
刻苦钻研、持之以恒,铢积寸累,在教案编写过程中,教学水平就会不 断提高。
3.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编写教案是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研究能力的过程。教学过程从 某种意义上讲是通过合理的方式把以教材为主体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达 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如何做到合理地传授是编写教案的关键, 这就需要教师在编写教案时,不断地认真探究物理学本身的知识系统和 结构,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业水平及其认知规律,优选与教材 内容和学生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进行施教。因此,认真编写好教案, 对于教师的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无疑是很有价值的。

二、怎样编写好教案

(一)编写教案前的准备工作

1.钻研大纲、教材,确定教学目的
  在钻研大纲、教材的基础上,掌握教材中的概念或原理在深度、广 度方面的要求,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目 的一般应包括知识方面、智能方面、思想教育方面。
  课时教学目的要订得具体、明确、便于执行和检查。教学过程是一 个完整的系统,制定教学目的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 素质、教学手段等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考虑其可能性。
  
  2.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确定教学重点、难 点
在钻研整个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
及重点和难点。所谓重点,是指关键性的知识,学生理解了它,其它问 题就可迎刃而解。因此,不是说教材重点才重要,其它知识就不重要。 所谓难点是相对的,是指学生常常容易误解和不容易理解的部分。不同 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难点。写教案时,主要考虑这样几类知识常常是学 习的难点:①概念抽象学生又缺乏感性认识的知识。②思维定势带来的 负迁移。③现象复杂、文字概括性强的定律或定理。④根据教学大纲要 求,不能或不必做深入阐述的知识。⑤概念相通、方法相似的知识。⑥ 数学知识运用到物理中而造成困难的知识。
3.组织教材,选择教法
  根据教学原则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设备条件来 组织教材考虑教法,初步构思整个教学过程。教材的组织是多种多样的, 同一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但不论是那一种结构都必须围绕中心 内容,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贯穿重点,确定讲解的层次和步骤。同时, 在选择教法上,还必须充分重视考虑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 的积极思维。
4.设计数学程序及时间安排
  对于上课时如何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题;新授课的内容如何展开; 强调哪些重点内容;如何讲解难点;最后的巩固小结应如何进行等程序 及其各部分所用的时间问题,都应在编写教案前给予充分的考虑。
5.设计好板书、板画
  板书、板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编写教案时应给予 足够的重视。板书的设计可以从钻研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入手,也可以 从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

(二)教案的一般内容和要求

1.教案的内容
  教案的形式不拘一样,内容详略也不一,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写简案, 新教师要写详案。一般说来,教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课题(2)教学目的(3)课时分配(4)授课类型(5)教学重点、难
点及教学关键(6)教学手段、教具(7)教学主要方法(8)教学过程(9)板书 和板画的设计(10)课后分析及教学参考资
料。
2.教案的一般要求
  教案的编写要从教育教学目的、任务着眼,从中学物理教学的特点 出发。具体说:
  (1)要求编写教案时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做到目的明确,要求 适当。
  如初中物理课的教案,在组织教材、选用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案 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不能任意提高教学要求,要避免由 于过分追求叙述的严谨而影响学生对基本内容的理解,形成教学难点。
  
如“浮力”的计算,现行教材要求并不高,计算也不复杂。但“浮力” 问题的类型较多,解决方法灵活多变,在分析能力的要求上有相当的难 度,比前几章是一次较大的飞跃。因而写教案时教学要求一定要得当。 “在这里最好不要让学生去做那些人为的难度大、综合程度高的题”—
—这是编者的意图。新教师尤其应当注意深广度问题,否则不利于大面 积提高教学质量。
(2)编写教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将所学内容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的
过程。因而编写教案并不是知识的罗列,而是设计好教法与学法、处理 好教与学的关系。首先,教师要创造良好的物理情境,使师生共同置身 于情境之中,从探索中提出问题、总结规律、解决问题。其次,教师要 研究如何设计启发和点拨学生的思维程序及要点。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 学,教师就要首先利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为什么错而激疑,把启发的要 点落在诱导推理、分析比较上:小车在课本 3—5 所示的三种不同的水平 面上运动的现象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小车在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维持 运动的距离不同。把点拔的要点落在概括上,引导学生在进行“科学抽 象”中自然地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3)要求教书育人相结合
  教案不能仅重视传授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对于 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思 想教育重视不够,没有计划性,这是不恰当的。在教案编写过程中,要 有计划的寓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于知识传授之中。
(4)要求注意物理学科的特点,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这是由
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决定的。设计教案时要充分利用实验 手段,充分发挥表象作用。不能在头脑中形成物理图象和重现物理过程, 常常是教学难点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重视物理实验,教学时尽量通过 物理实验展现物理过程,充分发挥通过实验所形成的表象的作用,这对 于形成物理概念和理解物理过程有很大益处。演示实验是在教学中提供 感性材料的主要方式,做好演示实验是教学的一个主要环节。教案中要 对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各仪器有什么作用?要求学生主要观察什么?怎 样观察?什么时候提出问题等进行周密设计,这样才能做到目的明确, 程序合理、主次分明地进行实验。
(5)要求环节完整、结构合理、思路清晰、繁简得当、时间分配科学,
使教案能对课堂教学活动真正起到指导作用。
        (三)如何设计教学过程 设计教学过程,关键是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使之与教学内容相统
一,这是一篇教案的灵魂。为此,应首先了解各种教学方法的职能。
1.常见教学方法的功能
  某一种教学方法适用于某种教材、某些学生特别有效,而对另一些 内容或学生可能效果不佳。因而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明确教学方法的职 能。Ю·К·巴班斯基对各种教学方法合理运用的时机进行了归纳。(详 见下页表)
2.如何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就是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的过程。事实上,没有一堂课自始

至终是用一种方法教学的,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表明,教学效果显著, 是由于他们以综合的、辩证的观点对待各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利用,而 不是教条主义、生搬硬套。
  教学难点有时就是由于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不当而人为造成的。如 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特点是习惯于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即从 有代表性的感性事物入手,归纳出它的本质特征和共性,得出概念和规 律。初中物理的绝大部分概念和规律都是这样得到的,如果不注意这个 特点,同样的内容用演绎推理的方法来讲解就会由于教学方法的原因而 使学生不好接受,造成难点。
因此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考虑如下几点: (1)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原则。 (2)物理学科的内容和方法。这里要特别注意对知识进行方法论因素
的分析,确定新概念与前概念直接与间接的联系。 (3)学生的学习可能性。 (4)教师自身及学校的实际情况,要扬长避短。
  总之,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 实验为基础,以能力和方法为重点。
各种教学方法合理运用的时机


方 法 适 用 的 条 件口述法直 观 法实际操 作法再 现 法探索法归纳法演绎法独立工 作法该 方 法 用 来 解 决 哪 些 任 务 特 别 有 效为了形 成理论 性和事 实性的 知识为 了 发 展 观 察 力,提 高 对 所 学 问 题 的 注 意。为了发 展实际 操作的 技能和 技巧为 了 形 成 知识、 技 能 和 技 巧为了发展 思维的独 立性、培养 研究的技 能和对问 题的创造 性态度为了发展 概括和进 行归纳推 理的技能
(由特殊 到一般)为了发 展进行 演绎推 理(由一 般到特 殊)的技 能,和发 展分析 现象的 技能。为了发 展学习 活动的 独立精 神,形成 学习劳 动的技 巧。该 方 法 特 别 适 用 于 哪 种 教 材 内容主要是 理论兼 信息性 的教材教 材 内 容 可 以 用 直 观 形 式 表 述课题内 容包括 实际练 习、进行 试验、完 成劳动 任务。内 容 不 复 杂 或 很 简 单教材内容 有中等的 复杂程度课题的内 容在教科 书中用归 纳法阐述, 或按归纳 法合理地 讲述它课题的 内容在 教科书 中用演 绎的方 式阐述, 或按归 纳法合 理地讲 述它教材用 来进行 独立地 学习是 可接受 的
续表
该方法 适用于 具有哪 些特征 的学生学生 有掌 握语 言信 息的 准备直观教 具为该 班学生 所能接 受学生有 完成实 际作业 的准备学生对 该课题 研究还 无准备学生对 课题进 行问题 研究有 所准备 学生有 准备进 行归纳 推理,而 对演绎 推理感 到困难学生 有准 备地 进行 演绎 推理学生有 准备地 对该课 题进行 独立学 习 教师为 运用该 方法,应 具备哪 些可能 性教师 掌握 口述 法胜 于其 它方 法教师有 必要的 直观教 具或能 够自制 教具教师为 组织实 际练习 有教学 物质设 备和教 学法材 料教师没 有时间 对该课 题进行 问题教 学 教师有 时间从 事该课 题的问 题教学, 并且很 好地掌 握探索 的教学 方法教师较 好地掌 握归纳 的教学 法教师 较好 地掌 握演 绎方 法 教师有 为学生 的独立 工作提 供教学 法材料, 并有时 间在上 课中组 织它
[苏]Ю·К·巴班斯基主编《中学教学方法的选择》 47 页



(四)常见课型教案编写的要点 不同的课型,其教案的编写虽有上述的共性,但也有各自的特点。
下面就几种常见课型教案的各自要点加以说明。
1.新授课
(l)抓好教学各环节的过渡、衔接
  ①设计好复习引课的内容。抓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或挖掘学生日 常生活中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物理现象,以旧知识或生活实际为基础, 设计并提出适宜的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有准备地、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 因此在教案中对于引入新课时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时可能出现的各 种情况及针对各种不同情况追问什么问题,或用什么样的关键语言加以 引导、如何巧妙顺利地过渡到新授课的内容等问题,都应具体明确地反 映出来,以利于教学实施。
  ②写明新授内容的逻辑层次。新概念的引出、新规律的获得,都应 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层次清晰地引导学生一级级地跨上科学的台阶。 所以,对于引出新概念所必须的前概念及其引出的思维程序应简明地写 在教案上。新物理规律的获得方法,(如是通过实验总结还是通过演绎 推理),及其思路也应在教案上明确写出,以便实际教学中思路顺畅。 另外,对于新概念规律的内涵、外延需强调的要点及其在应用中需注意 的问题等,在教案中也要有所反映,以为新知识的运用及巩固小结铺路 架桥。
  
  ③巩固小结过程应设计好适当的方法和问题,带领学生作最后的“冲 刺”,冲上知识的“顶点”,便于学生居高临下地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 系统地理解物理知识。因此小结中设问的问题,为使学生将所学新知识 与旧知识挂上钩或为后续学习设下伏笔所需点拔的关键词语等,都应在 教案中有所体现。
(2)写明有效措施,便于突破难点 教学难点形成的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只要查明原因,及时对症下
药,都是可以突破的。在教案中对于本课的难点是什么及其消除的措施 和方法应明确写出,如针对概念抽象,学生又缺乏感性认识的知识,需 列举哪些实例、何时做什么演示实验,提示学生注意观察什么;针对学 生生活经验与物理知识发生矛盾的内容,需要借用哪些问题的具体分 析、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认识物理规律、分析物理过程实质等等, 都应有书面提纲。
2.习题课
(1)设计好设问的问题和时机 为切实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分析、解答物理习题时,
应设置一系列的循序渐进的问题,以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科学思维。因 此在编写教案时,除了写明例题及其分析、求解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写 清分析、求解本例题的几个关键环节(如物理过程的特点分析、各物理 状态的特征等)和所需提出的问题及提问的时机,以便在教学实施过程 中,及时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2)写好方法性总结
  在教案中要详尽写出解题后的方法、步骤的总结,有利于对学生进 行解题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3)明确启发引导思维的方向
  物理习题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扩展性,一节习题课不可能全面地开发 一道例题的潜能,但在教案中应明确写出本例题的多解、多变、多问、 多思的思路和方向,这样有助于总结归纳时有目的地启发引导学生的思 维,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
3.复习课
(1)明确目标,提出问题 复习课应使学生在知识上、方法上、能力上形成完整的结构,实现
理性的飞跃。因此教案上除了应写清楚所复习内容的知识层次,还应写
明在全面概括教材基础上提出的新问题,写清在这段学习中学生常出现 的错误和技能技巧等方面的不足,以便上课时能准确的针对学生学习中 的缺欠进行复习提高。
(2)对症下药,实施补救 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如对理论性较
强、新概念、新名词较多的内容,应写明复习提纲,以帮助学生理顺知 识系统;对相似概念、规律易混淆的,应在教案上设计好具体的对照比 较表格,以利于学生对比记忆。
4.实验课
(1)写明要求 在教案中必须写明并布置课前准备的问题,如实验目的、原理、方

法、步骤及使用仪器的注意事项等,使学生对这些问题有所了解。另外, 有些实验还需写清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实验结果的分析等方面的要求。
  (2)写清在实验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 题,如学生操作仪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各种非系统因素(温度、湿度、 电磁干扰等)对本实验可能产生的影响等及其相应的处理办法,都应在 教案中清楚写明,便于学生实验时出现问题及时处理,以确保实验成功。


三、编写、执行教案中 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整个教案编写应内容全面、环节完整、具体明确、层次清楚,各 部分的过渡衔接应自然顺畅,以确保教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否则, 若书写杂乱,不分层次,则在课堂上教师就无法及时准确地按教案的内 容安排进行教学,这将造成教学准备的充分程度下降,将直接影响教学 质量的提高。
  2.编写教案的重点应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因此在实际教 学中应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教案写得过于简单,只写成提纲形式,这 样不利于教师的课前准备和具体教学过程的实施;另一种是将教案写成 繁琐的讲稿,造成上课时照本宣科,不利于灵活地把握教学进程。
3.编写的教案是组织教学的依据,但在具体教学实施中,教案也不
是绝对不可改变的,可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情况,随遇做些必要的修改和 调整,以适应情况的变化,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4.不能忽视教学后记的资料作用。教学后记是教案的一个组成部
分,因此要认真填写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效果如何、有什么经验教训、 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改进等等。以便不断积累和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 学水平。
如何用好课堂口头语言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研所 苏明义 语言是教师赖以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信息媒介,是师生教与学信息
交流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因此无论是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师课堂的口 头语言都是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不同职业有不同特色的语 言,作为物理教师,其课堂口头语言既要有科学语言、教学语言的共性, 更要有物理教学课堂口头语言的个性、特色。物理课堂口头语言是界于 书面语言和生活语言之间的语言,它应准确、精练、条理、生动、通俗 易懂。教师若能精心设计,巧妙运用,则可使学生对物理课产生像听一 个生动的故事,看一场扣人心弦的独幕剧那样的渴求和欲望,课堂上自 然会积极思维,通过主动思索、尝试、奋斗,达到理想的境界,学生对 物理课和物理知识的学习将觉得是一种享受。反之,教师课堂口头语言 含糊、杂乱、呆板,则学生会对上物理课感到枯燥、厌烦,乐趣、兴趣 也就无从谈起了。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师的语言 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可见,课堂 口头语言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着知识的传授、学生智慧的启迪和能力

的培养,而且还会影响对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因此不论当今 教育如何改革,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水平如何提高,用好课堂口头语言仍 是十分重要的。
       一、课堂口头语言的一般要求 物理课堂口头语言除了与其它学科教学语言有共性之外,还应看到
物理学中某些内容理论性、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特点,应尽量使课堂
口头语言准确无误,推理清晰、生动活泼,挖掘口头语言在教学中的潜 力,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印象和理解。对物理课堂口头语言一 般有如下要求。
(一)科学性、准确性


  课堂口头语言的科学性是落实教学科学性原则的重要表现,因此课 堂口头语言应准确无误,严禁传授错误的、不科学的东西,以免误人子 弟。当然注意科学性并不是一味追求严密,还应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 掌握知识的阶段性、局限性。有时对定义、定理的内容的表述仔细推敲, 可能觉得欠妥,但只要不违背总的科学原则或与物理实质并不矛盾,也 是允许的,有时也是必要的。如初、高中对功的定义的不同就正是如此; 再如分析物理过程时,似是而非、不注意条件和范围,而草率地讨论因 果关系,“A 量增大,B 量也增大,则 B 与 A 成正比”等,即使 B 确实与
A 成正比,但这种分析的说法是不够科学的。
  语言的准确无误,严谨不苟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教师的课堂口头 语言含糊其辞,漏洞百出,不仅影响着学生对物理知识本身的理解和掌 握,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也是十分重大的。因此运用准确的课堂口 头语言,对教育教学双方面都是非常必要的。
(二)条理清楚、主次分明 课堂口头语言必须主题明确、条理清楚、主次分明、互相衬托,围
绕重点层层解剖,由表及里地揭露本质。只有这样才能使所讲授的知识
内容真实有力、逻辑性强,才能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诱发思维,并 使之具有连续性。如在讲光的干涉、衍射现象中,阐述光具有波动性时, 应从“因波具有干涉、衍射的特性,实验证明光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所以光也是一种波”的角度进行分析,则显得有根有据,条理清晰。如 果课堂口头语言语无伦次,因果关系混乱,使学生不知教师所云,也就 谈不上知识的传授,更无须谈什么能力的培养了。
(三)生动性、直观性 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一般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正处于从形象思维
到抽象思维的过渡,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他们还不习惯于
从抽象事物到理论的思维方式。因此就要求应用生动、直观、形象的语 言对所研究的物理问题进行描述,引导他们的思维,打开他们的心扉,

启迪他们的智慧。使学生能根据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在大脑中想象 出相应的一幅清晰的物理图景或一个物理模型,帮助他们从形象到抽象 的过渡,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在讲解比较抽象、理论性较 强、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知识内容时,教师课堂口头语言的生动、 形象、直观便显得尤为重要,如关于原子结构、光的量子化等内容的教 学。
(四)通俗易懂


  通俗的口头语言不仅能使学生易懂、易接受,往往还能使学生根据 语言形成视觉形象,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可观性和直观性。如对于质 点概念的建立,若只强调“具有质量的点”则学生听起来总感到抽象, 难于理解。但若用通俗的“微乎其微”几个字来比较两物体线度之小与 它们二者间距之遥,一下就可使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出质点的模型,从而 有助于这个抽象概念的建立。
(五)艺术性 教师的课堂口头语言要感情充沛,富有艺术性。实践证明,富有情
感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增强他们的理智感,刺激求知
欲,使学生在“动之以情”的过程中,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所学的内容。 如讲到重点、难点之处语气加重;讲到疑点时声调提高,尾音拖长并稍 加停顿。使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听”协调合拍,也即“教学进程” 与学习的“思维过程”同步、发生“共振”、达到统一。试想若让电台 播音员用广播新闻的语调来讲物理课那将是什么样子!更不用说一个情 感贫乏,冷若冰霜的教师用平淡无味的语言讲课的效果了。因此必须突 出物理课堂口头语言的特点,并将其艺术化,方能使课讲得生动活泼, 引人入胜。

二、课堂口头语言的设计与运用
      (一)认真推敲,以求科学、准确 尽管物理课堂口头语言应尽量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但在关键之
处仍要一板一眼,丁是丁卯是卯,不能含糊,以求对物理概念、规律叙 述得科学、准确。对物理概念、规律进行认真推敲的分析,还有助于加 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如在力的定义中“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 用”,通过“相互”两个字的强调,便于使学生真正理解力是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物体间发生的作用,且为牛顿第三定律的学习设下伏笔。又如 帕斯卡定律“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 传递”,对这 26 个字进行逐字分析,便可知液体传递压强的条件——密 闭;对象——外加压强;特点——大小不变,向各个方向。通过这样咬 文嚼字的分析,既有助于学生把握住定律本身的物理实质,又便于学生 记忆。
对于一些表述形式相近的物理概念的教学也是如此,可通过对原有

概念咬文嚼字地分析,由学生自己得出新概念的定义。如学习汽化热时, 可逐句逐字地对应已学过的熔解热,由学生自己总结出什么叫汽化热。 这样既训练了学生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准确性,同时也能使学生对汽化 热概念自觉地加深理解。
  另外在一些课堂常用的关键词语上,也要抠字眼,不能含糊,如“刚 好”与“至少”;“静止”与“速度为零”;“增加了几倍”与“增加 几倍”等等。总之,必要的咬文嚼字,抠字眼,既可使物理概念、规律 和条件叙述得科学、准确,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创设情景,以求生动、形象 由于学生思维水平的限制,使得他们对很多抽象的物理模型、概念
和规律的认识限于表面的,似是而非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设法创设相
应的物理情景,将科学的抽象转变成一幅幅学生熟知的、喜闻乐见的动 画和实例,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以便更好、更快地顺应、 同化新知识。创设物理情景,使课堂口头语言生动、形象一般可采用下 述几种方法。
1.利用诗歌、典故和故事等,将学生带入物理情景
  有的教师用“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链当空舞”的诗句作为“光 的色散”一节的开头;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绝句 作为“参照物和相对运动”的引课,这些都是很好的例子。使学生在对 诗歌的欣赏中,将思维转向物理内容,从而进入物理世界。
另外对一些新概念,若直接引入则比较抽象,学生也不易接受,但
若巧妙地借助诗歌、典故,先使学生认识到新概念引入的必要性,这样 再学习新概念时,也就不觉得抽象难懂了,反而还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如对平均速度与即时速度的引入,借用“乌龟和兔子赛跑”的典故,当 说到乌龟比兔子先到达终点时,立刻断言“乌龟就是比兔子跑得快!” 此时一些学生往往会为兔子鸣不平。借此反问:“那为什么乌龟比兔子 先到达终点呢?”学生经过思考后将意识到只用笼统的速度是不能为自 己的观点辩护了,需找一新的概念,这样平均速度与即时速度也就顺理 成章地引出来了,学生有了这样的思想准备,再学习即时速度时,也就
不会感到 ?s 和“无限短的时间内”和“无限小的时间间隔”等公式、
t
表述的抽象了。
2.运用夸张、对比,活跃思维,强化记忆
  对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及其适用范围,学生总感到不易理解 和记忆,但若赋予夸张、形象的比喻,则可增强对学生大脑皮层的刺激, 强化知识的记忆。如对胡克定律的叙述,学生往往忽视“在弹性限度内” 这一条件。教师若只是单纯重复定律本身进行强调,则不如用夸张的手 法,问学生:“若将螺旋状弹簧用力拉直成为一根钢丝的过程中,弹力 还和弹簧的伸长成正比吗?”这样,由于直钢丝和螺旋状弹簧形成鲜明 的对比,则“在弹性限度内”这一条件也就容易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 的印象了。又如对于学生看不到、摸不着的电磁波的调制、发射、传播、 接收、调谐、解调等抽象的过程,学生往往面对诸多新名词,不分因果,
  
死记硬背,因此应用时难免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但若用货车的“装 货”、“出站”、“运行”、“进站”、“调度”、“卸货”等一系列 学生熟知的过程来进行形象的比喻、对比,使学生“僵死”的思维“死 而复苏”,有利于学生掌握电磁波及无线电广播的全部机理和过程。
  另外,对一些比较抽象物理过程的分析,也可采用与学生所熟悉的 事物进行对比分析。如对于物理课本上的一题:“一初速度为零的物体 做加速运动,当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其速度将如何变化?”学 生初学时总觉得加速度减小,速度必应减小。为此可借用“今天你向银 行存入十元钱,以后每天递减一元钱地连续存入,则你在银行的存款总 额将如何变化?”这样用学生生活中的事物来对比,也就不难对上述问 题做出回答了,从中还可对加速度有更深一层的理解。总之,运用夸张、 对比,把物理知识生活化,可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 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3.合理张弛,学有所用,消除疲劳
  课堂教学应张弛得当,在重要的物理概念、规律或公式得出后,学 生一般会感到满足和疲劳,注意力开始分散。从认知心理学来讲,在学 生精神松弛的情况下,再进行系统的、抽象的知识教学,则收效甚微。 但可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即利用有趣、幽默的语言或事物来吸引学生, 使他们消除疲劳感,集中注意力。如在讲完即时速度后,可给学生讲这 样一则幽默:“一名警察截住一辆飞快行驶的汽车,对司机说:‘难道 你不知道这条公路的车速不许超过 40 公里/小时吗?’司机答曰:‘我 的车刚刚开了 10 公里,你怎么会知道我的车速会超过 40 公里/小时 呢?’”如此一幅物理图景生动地摆在学生面前,对司机啼笑皆非的回 答,学生听完在一笑之余无疑可加深对即时速度的进一步理解。
(三)当好“翻译”,以求通俗易懂 物理课堂口头语言,既有纯物理语言,又有生活中的语言。做为物
理教师必须很好地把握住在什么教学环节,讲解什么内容,用什么样的
语言,才能使物理课上得既不失科学性,又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这 就要求教师除专业知识娴熟外,还要能做好生活语言和物理语言间的“翻 译”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顺利带入物理世界,才能将物理知识讲 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如学生生活中常说“××(物)从上面掉下来”、 “今天真闷热”,对于这样的语言,教师在课堂口头语言中应引导学生 说“××(物)从上面竖直下落”、“今天气温真高,而且相对湿度也 较大”。这样说既反映了物理实质,又使学生易于接受,同时也有利于 对有关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深刻理解。同样对于学生感到抽象、难懂的词 语,应在不失科学性的前提下,“翻译”成学生生活中的语言。如在用 物理语言讲完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之后,不妨补充一句“就是快慢不变 方向不变地走”,这样将物理语言生活化、拟人化,更便于学生理解抽 象物理概念的实质。

(四)掌握技巧,以求艺术性

  表演成功的演员,其语言总是随着剧情的发展而产生相应的平缓舒 畅和慷慨激昂的语调,使演出效果紧扣观众心弦,这也是电台评书连播 之所以能吸引广大听众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样,物理教师也要掌握语言 技巧,使课堂口头语言的语调随教学的不同过程和内容而有抑扬顿挫之 变,方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收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 无意的刺激是一种机械刺激,它将影响注意力的集中和保持。因此教学 中对课堂口头语言的技巧问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学的不同环节, 根据教学的不同内容,应运用不同的语言技巧,一般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内容。
  1.引入新课时,应用联想、启发、推断、寻觅性语调,给学生一种 悬念感,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渴望,这样新的教学内容也就自然而然地引 入了。如在讲“光的折射”一节的引课时,可借助让学生复习、叙述什 么是光的反射,当学生们说到“??射到两种媒质的界面上时,其中一 部分光??”时,教师马上启发追问:“一部分光反回原来媒质中,那 另一部分光到哪里去了呢?”问题提出后,学生会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 联想、判断另一部分光的去处。当学生意识到并回答出“另一部分光进 入第二种媒质中”后,再发问:“沿什么方向射入第二种媒质呢?”通 过这样一系列疑问性问题的发问,“光的折射”也就自然地引入了。这 样的问题及语调的运用,比教师平铺直叙地上课就说:“今天我们讲×
×节”,无疑更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进一步学习的
兴趣。
  2.在强调重点知识内容或重点环节时,要用坚定不移,落地千钧, 甚至可用强制命令的语调,给学生一种“必须如此,势不可挡”的感觉, 以强化重点内容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如关于楞次定律内容的表述、解 释中,应将语言重音放在“总是”、“阻碍”、“变化”等关键字眼上。 这样的语调对学生起到提醒和强调的作用,便于学生抓住这样一个抽象 规律的特点和本质。又如在“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 间内,完成的位移都相等,则称为匀速直线运动”的表述、解释中,如 重点强调“任何”、“都”,言外之意是有一段相等时间的位移与其它 的不相等都不行。因此简单三个字的重读,道破了匀速直线运动的关键 所在。
3.在主要概念、规律得出之后,应用轻松、愉快的语调,让学生在
亲口品尝到硕果的芳香、甜美之中得到小憩。如在分析得出库仑定律之 后,仍不给学生喘息的时间,而过分地重复强调库仑定律的内容、实质 及适用范围,则学生会感到疲劳且难以接受。若能放松一下如用轻快、 亲切的语调,穿插讲些库仑当年是怎样巧妙地计量电量的小插曲,或借 用万有引力定律的有关内容对库仑定律及其适用条件进行对比说明,则 学生可在科学美、和谐美的欣赏中得到小憩,使大脑得到调剂,从而为 下面接踵而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础。
  4.在分析物理过程时,应能随遇变换语调,尽量使课堂口头语言生 动形象,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子弹射出枪膛的声音脆响震耳;汽 车急刹车时噪声嘎然而止等。用语言创设物理情景,使学生的思维能自 觉地被教师的口头语言带入物理过程,这样的物理课,学生定会感到妙 趣横生,乐趣无穷了。
  

三、如何提高课堂口头语言的水平
    (一)大量阅读,处处留意,钻研积累资料 为提高物理课堂的口头语言水平,平时要大量地、有目的地阅读有
关报刊、杂志和书籍,注意搜集、积累有关素材。如读些散文、小说、 诗歌、科普读物等,从中钻研积累与学生联系密切的,又有一定物理价 值的素材。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一些物理 问题,通过科学、合理的简化,使之成为物理课的内容。在备课时,只 要将这些平时积累的素材进行语言的和物理的加工,便可使课堂口头语 言变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因此,做为物理教师只有高深的物理知 识是不够的,还应有广博的知识面,以广而博的知识来丰富、提高课堂 口头语言的水平。
    (二)善于钻研,勤于思考,提高自身素质 教学是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口头语言则是艺术中的
艺术,语言的修养和理论修养、思想修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物理教师
除了要学习物理知识外,还应学些自然辩证法、教育学、心理学、语言 学、逻辑学等学科,并将它们的内容及思想方法与物理教学实际相结合, 来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才能使课堂口头语言 更加生动、准确、条理清楚,富有哲理性、逻辑性和感染力。
    (三)广泛学习,掌握技巧,提高口才水平 同一段相声题材,不同的演员表演,其效果不尽相同,主要原因是
不同演员的口才水平不同。因此为使课堂口头语言达到尽善尽美的程
度,就要求教师平时广泛地搜集播音员、演员、有经验教师、以至口才 较好的学生等各方面口头语言的特点,了解其各自的语言技巧,取长补 短,练习模仿,以此来丰富物理课堂语言,提高课堂口头语言的水平。


四、运用课堂口头语言时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应与体态语言密切配合 课堂口头语言如脱离开教师的体态语言,那么活生生的物理教师将
变成一台死板的录音机,会大大影响教学效果。只有课堂口头语言的抑
扬顿挫与教师体态动作的快慢缓急,以至面部表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才能使教师的讲解达到感情饱满,生动活泼、出神入画的境地。这一点 我们可以从看一些文艺小品与听其实况广播的效果差别来比较,也就不 言而喻了。

(二)通俗而不落入俗套,注意语言美


  课堂口头语言的通俗性确实重要,但通俗并不等于庸俗,并不是油 腔滑调,玩弄小技巧来哗众取宠,使物理课堂变为“闹剧”。如有的教 师对学生的不问物理过程而乱套公式的不良解题习惯,造成费时间,收 效差的现象评价为“瞎子点烛白费蜡”。这样的字句虽也通俗,但不免 有些庸俗,且语言也不美。若改变说法“犹如盲人骑瞎马不会走正路”, 用“盲人”代替“瞎子”语言也就美化了。物理课堂上可以有点幽默, 有笑声,但这种幽默应是科学的幽默,笑声应是学生在回味物理知识过 程中经过品尝所发出的甜蜜笑声。
    (三)紧扣主题,不能海阔天空,夸夸其谈 物理课堂口头语言虽要求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但并不是滥用语
言,堆砌辞藻,毫无限制地夸张,肆意发挥,更不能离题万里地夸夸其
谈。应当明确,对课堂口头语言的一切要求都是以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 掌握物理知识为目的的。因此课堂口头语言的叙述一定要紧扣课题内 容。当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视野,可适当地讲些题外话, 但绝不能离题太远,否则会消弱课堂的学习气氛,打乱学生的连续性思 维。
(四)结合年龄特点,灵活运用课堂口头语言 由于客观存在的初、高中学生年龄的差异,思维能力的不同,因此
不同阶段的学生对教师课堂口头语言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一般地讲,初
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教师应多用一些生动、形象、通俗的语言 进行讲解效果好些。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且兴趣已由 直觉兴趣转为探究事物因果关系的兴趣,因此教师课堂的口头语言也更 应注重条理性、逻辑性。若不注意这些问题,在初中教学中,如果过多 地使用逻辑性较强的近似书面的语言进行讲解,由于脱离学生的实际思 维能力,则会造成学生不知教师所云,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在 高中教学中仍一味强调生动、形象,不适当侧重口头语言的逻辑性,由 于过低的估计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不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思维 能力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