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烫技术培训价格:山东省新道德教育实验与研究指导纲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1:52:55


回到基础——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
——山东省新道德教育实验与研究指导纲要
                   国家督学、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研究员 张志勇
有大德才有大智。没有创新人格的培养,就不会有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从1999年始,山东省创新教育实验研究课题组就非常重视中小学德育创新研究。经过五、六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对解决中小学道德教育难题似乎有了一点“众里寻他千百度,葛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总结实验研究,展望未来中小学道德教育,笔者认为,必须对中小学道德教育问题的成因、目标定位、基本途径、评价对象、教育环境等,进行系统的反思与重构。笔者将这一命题称为“中小学新道德教育研究”。为了进一步推动各实验学校加强中小学德育创新研究,特推出《山东省新道德教育实验与研究指导纲要》,供各实验学校参考。本《纲要》共分五部分。
 
第一章  直面现实——道德教育问题的新认识
 
15年前,邓小平同志讲过,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失败是教育。而且明确指出,他这里所讲的“教育”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今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对青少年道德教育问题又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全社会高度重视青少年道德教育问题。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青少年道德教育不可谓不重视。中共中央先后颁布了《全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等。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青少年道德教育不可谓不关注。人们对“马佳爵事件”痛心疾首,对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大声疾呼……
近年来,教育界对青少年道德教育不可谓不努力。人们越来越重视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养成,越来越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等等。
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扪心自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为什么长期不能令人满意?为什么长期不能走出“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的道德教育困境?笔者认为,“针对性不强”与“实效性不高”是具有因果关系的道德教育难题的两个具体表现。正因为道德教育针对性不强,才导致了道德教育实效性不高。而要解决“针对性不强”这一难题,就必须找准道德教育之“难”的症结,必须对当今中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复杂性、困难性、艰巨性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得出规律性的结论,以指导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为此,我们必须站在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传统与现代等多元视角,以综合创新的视野来分析和把握青少年道德教育面临的种种困惑和矛盾。
一、社会转型与传统价值观的失落
经过26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进入一个巨大的社会转型期。一是由封闭保守走向改革开放。中国长期受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影响,加上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对我国的经济封锁,导致了建国后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不能与世界经济接轨。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社会逐步从一个封闭保守的社会走向了开放的充满创新活力的社会,许多思想禁锢被打破。二是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建国后,我国长期学习借鉴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建立了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领域逐步实施市场化改革,直至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的重大挑战是:公平、竞争、诚信、质量、效率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三是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虽然新中国成立后,非常重视工业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长期处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社会。改革开放后,加速了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我国现在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这一进程的加速,也加快了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步伐。
置身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整个社会思潮和人们的价值观念,必然深深地打上转型期的烙印,这就是出现了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以至于人们对不少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失落,表示了深深的忧虑。这些观念冲突,对中小学道德教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004年年初,为了贯彻落实《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小英雄赖宁的照片纷纷从北京市各中小学校园墙上摘下。一时间,社会对此众说纷纭,见仁见智。有人认为,这是价值观的倒掉,有人认为这是理性地保护未成年人生命的举措。当代社会人们日益重视人的生命尊严,珍惜人的生命,这无疑是社会的进步。但是如何看待尊重生命与见义勇为的关系?尊重生命、保护青少年的生命安全,与倡导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是不是矛盾的?笔者认为,见义勇为仍然是中国社会需要大力倡导和践行的传统美德。问题在于在具体的情境中应该如何“勇为”?用什么方式“勇为”?“勇为”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让青少年以生命为代价与歹徒进行搏斗,而是要倡导一种正义感,善于帮助处于处境不利甚至危险境遇中的人;善于与邪恶势力进行斗争。
2003年9月23日《东方早报》报道,修订后的《上海市中学生守则(试行)》与以往沿袭多年的旧守则相比,要求学生“生活俭朴”及“谦虚”的条文已悄悄从新守则中消失了。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中学生守则”当然也应与时俱进。问题是,“生活俭朴”、“谦虚”等内容,应该不应该去掉?笔者认为,人们物质生活的富裕,并不意味着“生活俭朴”美德的过时,“生活俭朴”与合理消费并不是矛盾的。我们既要提倡合理消费,享受现代物质文明,又要反对铺张浪费。而且,“生活俭朴”在人类社会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更有其节约资源的新的道德意义。“谦虚”也是如此。并不是说,中小学生要有强烈的自信心,就不需要谦虚谨慎的传统美德了。在这里,“谦虚”与“自卑”并不是同意语,“谦虚”也并不妨碍人的自信心的形成。“谦虚”意味着人们对自己的能力或成就的自我认知是客观的,意味着一个人有更高的永不满足的追求。
笔者认为,在我国社会转型中,人们必然面临一系列新旧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这是社会转型给人们的价值观念系统带来的必然挑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的矛盾,要求当代中国人必须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价值观的重构。但这并意味着要全盘否定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念。传统的价值观念中的有益成分是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元素,是不灭的精神火炬。在这里,问题的关键在于现代价值观念和传统的价值观念怎么协调?传统的价值观念在现代社会中怎样才能找到合理的定位,怎样才能进入现代人的价值系统,实现人的价值的重构?我们的基本主张是:在坚守传统美德的同时,必须赋予传统美德以新的时代内涵,而不是将传统美德与现代价值观念对立起来。
毫无疑问,在我国当代社会正在经历中的由社会转型带来的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价值观念的矛盾和冲突,给我国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大量思想上、认识上的迷茫与困惑,甚至使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有些无所适从。每一位道德教育工作者如果不把这些看似存在诸多矛盾,而又必须给予合理继承的传统价值观念,在新的价值观念系统中给予科学的整合,中小学面临的许多道德教育问题就不会得到科学的解答,就不可能找到现代道德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相整合的路子。因此,在社会转型中,重新建构人的价值观念系统,是当前中小学道德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第一个挑战!
二、现代化进程与人的现代性生成不同步
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起步于19世纪的洋务运动。20世纪30年代,报刊上已不时可以见到“ 现代化”一词。1933年7月,《申报月刊》为创刊周年纪念发行特大号,刊出“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从那时起,现代化概念逐渐被人们广泛使用。1974年,在全国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总理正式提出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明确提出“现代化”,也是普通老百姓第一次真正接触“现代化”概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有了巨大的进展。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进程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1978—1997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8%,中国10多亿人口的收入提高了4倍多。200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按国际公认标准,我国已走出了低收入国家的行列。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提高,全国恩格尔系数从1990年的0.46下降到2003年的0.39。
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我国也出现了许多偏差,特别是过于追求以“GDP”为标志的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忽视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由此带来的是:全社会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不同步,在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许多让人不思其解的现象:
为什么美国的五星级酒店只有44座,平均每个州还不到一座,而我国目前竟有175座五星级酒店,是美国的四倍!
为什么上海中心城区内18层以上的高楼有2800幢,超过了美国西海岸城市高楼的总和,而已批待建的尚有约2000幢。
为什么有的中国人在美国、英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花钱一掷千金,慷慨大方,住酒店超豪华,摆宴席极丰盛。据说,有人“咔哒”一声打开密码箱,花花绿绿一箱子美元,把“老外”都吓傻了。于是,人们纳闷了:中国人真的阔了吗?
为什么售价高达1200万人民币的“宾利”车在中国销量名列世界第一。
为什么人们生活富裕了,却要“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为什么许多人吃、穿、住、行都改善了,但精神世界却越来越空虚。
…………
这一切,不能不引起我们对“现代化进程与人的现代性生成不同步”这一重大命题的思考。1994年11月23日,中国教育报曾发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著名学者邵道生的《转型社会国民心态现状及其调适》一文,指出当时国民心态表现出的物欲化、拜金化、粗俗化、冷漠化、躁动化等倾向。10年过去了,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却并未使人们同步实现新的道德观念的生成。其实,   在西方现代化进程中,也曾出现过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社会越来越现代化,而人们并没有获得精神世界的同步发展,甚至道德却不断沦丧的阶段。这就是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所谓“二律悖反”问题。今天,我国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比如,我国一些农村地区,不少有钱人盖起了小楼,居住条件已经超过了城市,但他们的生活方式并没有实现市民化。这就是物质上和精神上的现代化进程不同步现象。
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多项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与人民幸福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决不是简单的“正相关”关系。在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的情况下,收入增加能相应带来一定的快乐。但是,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3000美元到5000美元)后,快乐效应就开始递减。针对这一现象,南亚的不丹王国的国王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人生“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不丹王国制订政策的依据则是“在实现现代化的同时,是否会失去精神生活,平和的心态和国民的幸福”。世界银行主管南亚地区的副总裁、日本的西水美惠子对不丹的这一创举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说:“世界上存在着唯一一个以物质和精神的富有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政策之源,并取得成功的国家。这就是不丹王国,该国所讴歌的‘国民幸福总值’远远比国民生产总值重要得多。1
我国学者认为,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是一个重要标志,意味着“以吃穿用为主体的基本生活消费阶段已成历史,以住房、教育、文化、旅游等为主要内容的享受生活消费阶段正在开始;……”“这是考验民族总体素质的时期。温饱问题的解决,总体小康的实现,可以激励我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攀登新的高峰;也可能会使一部分人在摆脱了生存压力后满足现状,不思进取。新的跨越取决于民族素质新的提升。”2正因为如此,不少学者大声疾呼:“拯救我们的灵魂”、“重建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物质富有和精神贫困的矛盾。如果这个难题不解决,我国就会在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方面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在物质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必须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强化人的精神世界的建设,在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碰撞中建构人们新的生活方式。
三、错误的政治运动和反科学的政绩观对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消极影响
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道德生成,无疑也是人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产物。研究今天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我们不能忽视青少年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家庭社会关系的影响。包括新中国成立后历次错误的政治运动和当今一些地方存在的反科学的政绩观的消极影响。这是分析当前中小学道德教育问题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思维视角。
新中国成立后,在我国人民的政治生活中出现过像1957年的“反右扩大化”、1966年开始的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等错误的政治运动。据说,解放前著名的“七君子”之一史良到章伯钧家里做客,上洗手间时看到章伯钧家里的毛巾已经发黄、发硬了,第二天就把一打毛巾送了过来。可见,两家关系确实非同一般。但谁能想到,1957年反右斗争开始以后,第一个站出来揭发章伯钧的就是史良。昨天还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今天却反目成仇。2004年11月7日,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介绍了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的艺术人生。“文革”开始后,钱绍武因倡导画人体模特等原因,被打成“黑五类”,进行劳动改造。这场突然降临的灾难把他夫人逼疯了。刚一岁多的孩子也被托儿所拒收,“赶紧弄走,我们不给黑五类养孩子。”当时,他的工资只有18块钱,养孩子很困难。学院里没有人敢跟他说话。没有办法,他找到在北京大学当教授的父亲。不料,已当了红卫兵的父亲一看见他,生气地说:“给我滚”。钱绍武说:“我不是为我来的,我是为你的孙子来的”。谁能想到,他父亲说:“你能生出什么好儿子来”。听了这话,钱绍武转身就走。这时,他母亲追上来,哭着给了他40元钱。这些错误的政治运动对中国传统美德,诸如人与人之间纯朴的道德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亲情、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待,等等,可以说造成了一种摧毁性的破坏。它不但对当时的参与者们造成了难以弥合的精神创伤,而且对今天中小学的道德建设带来了非常严重的消极影响。其“后遗症”在今天的社会道德环境中,仍然可以看到它的“烙印”。
就当今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环境而言,我们不能不给予高度重视的另一个消极因素就是不少地方党政干部存在的“反科学的政绩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但是,在现实中,我们确实看到,有不少地方官员为了追求自己的升迁,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台上讲的是一套,背后做的是一套。GDP、财政收入超常规增长,而老百姓的收入却长年不长。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组长任克礼谈到巡视工作中发现的一些突出问题时说:“一些干部不讲真话的现象比较普遍,这是一个带共性的问题。”3干部不讲真话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和效果,是让一些人的“成绩多”而“问题少”,甚至“把问题变成成绩”。这种反科学的政绩观反映出的不少干部“讲假话”的现象,给我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树立了非常坏的“负道德榜样”,其消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建国后错误的政治运动和一些地方反科学的政绩观叠加在一起,对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环境带来的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是:虚假盛行,诚信丧失,双重人格。这对我国中小学开展诚信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基础性道德十分不利。人们常说,学校辛辛苦苦的五天教育抵不上回家一天的消极影响,原因就在于此。不良的社会环境与中小学生道德生成的矛盾,已成为当前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必须正视的严峻现实。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国必须加强诚信社会的建设,必须为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全球化时代对21世纪中国人提出了新的道德要求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发展既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著名理论家、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在2004年5月26日于北京举行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国际论坛上发表演讲,认为中国能否成功坚持和平崛起之路,关键是能不能清醒认识到当前世界政治、科技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点,并把握好21世纪头二十年由其带来的三大机遇。这就是:地缘政治环境机遇、新科技革命机遇、经济全球化机遇。
“经济全球化”的名词一出现即风靡全球,差不多成了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也是很多国际场合不可缺少的话题。前美国劳工部部长罗伯特•赖希在其名著《国家任务——迎接21世纪》一书中,开宗名义便写道:“我们正在经历一场转变,这一转变将重组下一世纪的政治和经济。将会没有一国的产品或技术,没有一国的公司,没有一国的工业……”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世界各国的经济已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错综复杂的局面。随着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经济迅速融入世界经济,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已经能够切身感受到全球化的气息。
经济全球化不仅对我国的经济生活产生了日益广泛深入的影响,也正在对人的文化生活、精神生活、道德生活、行为方式等带来深刻的影响。2004年10月22日,《参考消息》发表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探讨发生在西班牙的埃切尔工人焚烧十几家华人鞋店的原因的文章,认为中国人的职业道德令人厌烦。中国移民招致当地人的憎恨,并不是因为人数众多,来自北非和拉丁美洲的移民要比中国移民多得多,而是因为许多西班牙人认为,中国人在经济上的一些惯常做法威胁到了西班牙多年来的传统习惯、就业准则和劳工关系。当地人更担忧的是中国移民将改变西班牙乃至整个欧洲的工作模式,这种担忧加剧了他们的紧张情绪。在西班牙,有些法规甚至可能被认为侵犯了神圣的午休时间。“中国人一天到晚的工作,从来不关门休息,也没有节假日或者周末”。对于许多西班牙人来说,这种态度与他们传统的价值观相违背,他们认为,家庭、朋友和休闲比赚钱更重要。4显然,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人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冲突。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课题:国人应该怎样在全球化时代遵守世界上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规则。
事实上,从“入世”一开始,国人就意识到,我们不仅要更加遵守世界通行的贸易规则,也要加快建设诚信社会的步伐。近几年,不少地方又提出建设“阳光政府”、“责任政府”、“民本政府”等,这都反映出我国在加快物质文明建设步伐的同时,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也在加快。另外,随着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对能源的需求、环境保护问题等,也日益引起世界许多国家的关注。在这种背景下,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关注一个重大的课题:在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日益增强的同时,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是什么?这些共同价值追求是否应该通过学校教育尽快成为未来人类社会每一位新成员的共同准则?笔者认为,如何培育人的“普适价值”,是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必须关注的紧迫任务。
五、市场化取向的教育改革对中小学道德教育的负面影响
    什么是市场化取向的教育改革?穷国办大教育,长期面临的一个严重困难就是公共教育投资不足。为了解决教育资源不足,20多年来,我国进行了教育民营、民办教育、教育成本收费、名校办分校等一系列改革。我们把这些改革看作是教育改革的市场化战略取向。必须承认,我国教育市场化改革对教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增加了教育投入,扩大了教育资源,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据2002年统计,全国教育经费为5480.03亿元。其中,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1988.63亿元,占36.29%。5
在实事求是地评价20多年来我国教育市场化改革取得的重要成就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教育市场化改革取给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是“教育乱收费”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教育行业成为全国治理行业不正之风的重点行业之一。不容回避,我国公共教育投入长期不足,给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通过收费(合法的、不合法的)来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是许多地方在发展教育事业时不得不采取的对策。但是,这种教育发展策略选择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不少收费行为被扣上“乱收费”的帽子,列为教育腐败的证据,遭到了全社会几乎众口一词的指责。这无疑损害了教育的整体形象。比如,一些地方召开“一费制”收费政策听证会,不少家长提出:上机要收费、电教要收费、取暖要收费,喝水要收费,看自行车要收费……学校还有不收费的项目吗?二是经济领域的市场法则过度引入教育,损害了教育工作者的人格形象。一方面,从中考到高考,教育领域中出现了大量的用钱买好学生的不正当竞争现象。一位校长为了挖一位优秀的初中毕业生,最初跟这位学生商量,给他一定数量的钱。这个学生不愿意去,想到更好的学校。校长看工作没有做通,又许诺吃住都不要钱,这个学生还是不去。校长又出了一招,让学生干脆住到自己家里,做自己的干儿子。但是,那位学生最终还是没有去。校长感到没脸见人,自我反悔,痛苦流涕,“我还是个人吗?”教育竞争恶化到这个地步,会给学生的道德发展带来什么影响?再说,就算这位校长如愿把学生弄到手,学生对学校有感激之情吗?不会的。因为,他觉得学校应该感谢他,将来考上大学,是他给学校增光添彩。另一方面,许多学校开展了不少收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还有的学校给学生补课、辅导都要收费,等等。这些收费行为,似乎使学生和家长感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越来越成了一种靠金钱维系的买卖关系。三是学生家长承担的教育成本不断提高,在义务教育阶段、大中学校中出现了相当比例的贫困学生。不少地方的调查表明,在高中、大学中贫困学生的比例占到20%以上。甚至一些高中生考上大学后,家长因筹措不到高额学费,导致自杀的悲剧也已屡见不鲜。在农村贫困地区和城市贫困家庭中,则出现了“教育致贫”现象。
我们不得不承认,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资本追利的本性使然。教育的市场化改革也概莫能外。显然,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与教育规律本身是有矛盾的。这就是:市场机制中资本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与教育的本质要求——育人为本之间是有矛盾的。在市场化教育改革战略确立以后,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就是:金钱与做人的关系。今天,无孔不入的“金钱效应”,以及“金钱至上”、“人人为钱”的思想观念,必然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我们不能不更多地关注当今学校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不能不对学校中出现的那些花钱大方、出手阔绰的“富裕学生”担忧。这就是我国当前做德育工作面临的非常困难的社会环境。我们既要学会用市场的力量来推动教育的发展,也要学会用教育规律来控制它的消极影响。这就是:要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金钱观、贫富观教育;加强对贫困家庭子女和富裕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等等。
六、传统教育观影响下的升学教育导致了中小学对人的教育的缺失
中小学道德教育不仅受到不良的外部社会环境的制约,更受到传统教育观影响下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制约。我国知识分子素有“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追求,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要入世,要治理别人。加上封建社会隋唐以来科举取仕制度的影响,我国老百姓对子女素有读书做官的要求。这为我国形成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笔者认为,当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尚未真正开始的时候,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往往主要是行政官员、科学家、社会管理者、教师、医生等。在这种社会发展阶段,升学教育和精英教育的存在往往是必然的。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今天我国已经进入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再是传统的社会管理者、科学家、教师、医生,而是多元化、多层次的。既需要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也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因而,迫切需要整个教育由传统的精英教育、应试教育向大众教育、素质教育转轨。但是,近年来,我国教育的应试教育倾向不但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反而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而反对应试教育的声音却越来越弱。更可怕的是,有不少官员常常为应试教育辩护。说什么,谁的孩子不想上清华、北大?的确,谁的孩子都想上清华、北大。但能不能把老百姓的子女都送到清华、北大?不行!经济社会发展不需要。作为家长,有这种愿望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作为政府官员不能盲目趋从人民群众的要求,而是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元化、多层次需求,引导人民群众选择适合其子女个性特点的教育,而不是一味地鼓动老百姓的子女去追求名牌大学,加剧日益激烈的应试教育,给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给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带来极大的损害。为什么那么多教育官员对应试教育驱之若骛?显然,这与升学率往往与教育官员的“乌纱帽”直接相关是分不开的!
教育本应以育人为本,本应把做人教育当作教育的根本任务,但在应试教育思潮的控制下,学校教育的功能似乎只剩下两个字——“升学”。教师的任务就是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学校教育对“人”的关注日趋弱化,“人的教育”从教育的“中心”退却为教育的“边缘”,道德教育变成了一项可有可无的软任务。“分数”成为学校的最高统治力量,教育被异化了!
当学校教育从“以人为本”走向“升学为本”之后,教育也就排斥了对人的尊严和人的生命的尊重。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领导靠上,教师跟上,学生拚上”还是一些学校追求升学率的法宝的话;到了20世纪90年代,“起得比鸡早、吃得比猪差、出力比牛大、睡得比狗晚”,早已成为不少地方高中生活的生动而真实的写照了;更有甚者,进入21世纪之后,又有人提出:“要像抓高中一样,抓小学教育,要抓出血来,抓出汗来。”在这种背景下,中小学生负担过重,“强制教育”、“淘汰教育”、“打骂教育”、“讽刺教育”等大行其道,也就成为必然了。
当学校教育一切以升学为最高追求之后,学生的道德发展也就失去了生活实践的支撑,因为学校、家庭、社会中的一切劳动、实践机会都要为学生的升学让路了。“代替即意味着扼杀。由成人社会代替而导致的我国中小学生的‘实践性教育’的缺失,扼杀了学生的智慧发展和健康成长。”6一方面,学生们普遍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差。有的连衣服都不会洗,有的甚至需要家长陪读;另一方面,学生们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普遍不高。总之,由于青少年普遍缺乏生活的锤炼,不少学生成了“长不大的孩子”。
我们不能不说,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矛盾是今天中小学道德教育遭遇的现实障碍之一。因为没有对人的尊严、人的生命的尊重,中小学道德教育也就失去了前提。尽快实现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真正转轨,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人的教育”的迫切需要。
 
第二章  回归基础——新道德教育目标的必然选择
 
 著名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教授曾和原教育部副部长吕福源同志探讨青少年教育问题。吕福源用了三句话来概括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现状,这就是:对人不感激,对事不满意,对物不怜惜。杨叔子认为,这些都源于现在的青少年“对己不严格”。显然,学校道德教育没有完成教学生“学会做人”的基本任务。笔者认为,其症结在于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目标从定位到实践出现了一系列的“倒置现象”。试图在道德品质的沙滩上去建构学生的道德大厦,注定是要失败的。为了走出道德教育目标定位的误区,笔者主张,中小学道德教育要回归基础,把基础性道德素养的培养作为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
一、中小学道德教育要回归学生道德生成的基本规律
笔者主张,中小学道德教育要回归基础,必须遵循中小学生道德生成的基本规律。请看发生在国内著名高校山东大学的一个生动的道德教育案例:
王桂荣,一位初中没毕业的农村妇女,山东大学东校区负责8号宿舍楼卫生的保洁工。8号宿舍楼住的都是硕士生、博士生,因为学业繁忙,有时候一些细节注意不到,比如把烟头随手扔到地上、倒垃圾的时候容易倒到垃圾桶的外面。打扫卫生是她的职责,不过她觉得,如果大家能够自觉一点,宿舍卫生一定可以维持得更好,于是就写了封公开信。
“保洁员的一封公开信”
亲爱的同学:                                                   
     我是咱楼的清洁工王桂荣,以后整个楼的卫生工作都由我负责,希望大家监督我的工作,让我把工作干好。
有些话,我不知该不该说。如果说错了,请大家多多包涵。咱们楼的卫生,光靠我一个人的努力是不行的。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行呀!学校就是我们自己的家,这个家的卫生需要大家来共同维护。
今后希望同学们自觉把瓜子皮、果皮、菜渣、纸屑放入垃圾桶内,洗刷间和您的房间都有。等满了,请大家放到门口或洗刷间里,我会提走。但请不要把以上垃圾倒入水池和墙上、走廊上,不但不好清扫,而且浪费时间。打扫卫生是我的工作,但你们的举手之劳将给我减少很多负担,节省很多时间。谢谢各位大力协助。
如哪位没时间洗衣服可告诉我,帮你们干点活算是我对你们的谢意,谢谢大家一片爱心,人人都爱干净,在一个干净的环境里居住,心中感觉特别舒服。
谢谢大家!
讲卫生光荣!
东校区新校8号学生宿舍楼保洁员 王桂荣
信发出之后,在校园内外引起了震动,宿舍楼的卫生面貌也悄悄发生了变化。7
笔者不知道大家读了这封信有什么感想?信的内容其实非常简单,就是要求当今社会的“天子骄子”——硕士生、博士生们不要乱倒垃圾。看到这里,我们真为我国道德教育的失败而痛心。2000多年前,古人就发出过:“一屋不扫,何一扫天下”的呼唤!面对如此做人的硕士、博士们,我们怎能放心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寄托在他们身上?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我们不得不对我国的道德教育做出深刻的反思: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目标存在“三个错位”。8
(一)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相脱离
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实效性差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培养了一大批“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许多学生并不是不知道道德价值的标准,他知道应该怎么做,但他就是不去这么做。问题的症结究竟出在哪里?笔者认为,我国道德教育上的一个重要失误,就是长期以来把道德教育当作一种知识体系来传授,忽略了道德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教育这一特性。把道德教育搞成了一种学科体系,教师教的是课本上的道德条文,学生学的是课本上的道德知识,学校考的是课本上的道德知识,而不是实践中的道德行为。这样的道德教育既不会对学生心灵产生任何触动,也不会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产生任何影响。
在这里,我们必须深刻地反思,中小学道德教育的起点在哪里?是以课本为载体的道德认知体系,还是学生的道德行为实践。我认为,道德知识是一种实践性知识,道德教育最根本的是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因此,道德实践应该是中小学道德教育的起点。
(二)“上位道德”没有建立在“下位道德”基础上
    道德作为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规则体系,是与人的生活范畴和实践体系的范围和层次分不开的。人的道德品质或者说道德素养也是分层次的。由此,道德教育也必须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范围和他的生活实践所涉及到的道德行为准则相适应。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目标偏重于认知方面,强调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殊不知这些“上位道德”理念的建立离不开基础性道德品质——“下位道德”的支撑。正因为如此,前几年有人谈到信仰教育时曾说过: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这种看似荒诞的道德教育现实,正是我国大中小学道德教育目标体系“倒挂”的结果。我们坚信,在基础性道德的沙漠上是不可能建立起学生道德大夏的。
(三)“圣人道德”没有建立在公民道德基础上
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的利害关系,其调节方式有两种,一是道德调节,二是法律调节。法律调节具有强制性,它对人的约束是一种硬约束;而道德调节却不同,它对人的行为约束随着人的道德素质的不同而不同,是一种软约束。因而,我们可以说,人的道德修养具有个体差异性,也就是说个体之间的道德水平是千差万别的。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法律标准来约束所有的人,但我们却不能用同样的道德标准来要求和约束所有的人。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有些道德要求是基础性的,具有全民性;有些道德要求是高层次的,具有个体性,只有一部分人能够做到。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另一个弊端,这就是,我们提出了近乎“完人”的道德教育培养目标。这就提出一个问题,我们是否能把一部分人才能达到的道德要求推及全体公民?显然是不可能的。全社会的道德教育目标必须分层,我们只有把基础性的、全民性的道德目标——公民道德作为中小学的道德教育目标,而不能把部分特殊人物才能做到的道德要求,推及未来的全体公民——全体中小学生。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在集体主义的视野中,舍己为公的人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品德,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将舍己为公说成是公德。在现有的经济发展状况和道德发育水准下,舍己为公只能是少数先进人物的操行,不可能推及到全社会,成为人人奉行的道德规范。如果不顾社会发展的客观情况,由权威团体硬性地将这种高水准的私德指认为公德,就会造成公德建设的空心化。缺乏个人内在的价值认同,公德建设就会丧失牢固的基础,成为华而不实的虚饰,一触即溃的空中楼阁。其严重的后果是社会普遍的人格二重化,一旦社会发生动荡,这种人格二重化又会导致非理性的宣泄,造成不良社会后果。”9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违背了道德教育必须遵循的三个序列。这是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长期低效、无针对性、无实效性的根本原因。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必须遵循的“三个序列”是:(1)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相统一。这一序列要求道德教育必须把学生的道德认知的教育与学生的道德实践范畴相适应,必须把道德认知及时转化为道德实践。否则,道德教育不但是无益的,而且是有害的。(2)“上位道德”教育必须建立在“下位道德”教育的基础上。这一序列要求中小学道德教育必须把道德教育的重点放在基础性道德品质的培养上。在打牢基础性道德品质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进行高层次道德素养的教育。(3)“圣人道德”必须建立在公民道德养成的基础上。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公民道德的养成打基础,而不是首先去追求社会先进人物才能达到的道德水准。
二、中小学道德教育要回归学生的生命本质
我国著名学者叶澜教授提出: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的事业。笔者认为,道德教育的本质功能在于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活方式,实现人的生命价值。中小学道德教育要回归基础,必须回归人的生命本质,必须以关注人的生命成长为依归。也就是说,道德教育要为弘扬学生的生命本质、生命力量服务。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为维护人的生命尊严服务
什么叫生命尊严?就是要唤醒人们的生命意识,懂得人世间人的生命是最可贵的,养成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的关怀;就是要唤醒人们的人格意识,懂得人的人格是神圣不可侵犯的。2004年希腊雅典残疾人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名列金牌榜第一,但闭幕式上发生的事却让我们很难高兴起来。中国代表团为闭幕式准备了一个8分钟的残疾人艺术节目,名为“千手观音”,后来笔者看了后确实感到很精彩,确有撼人心魄的力量!但在闭幕式的当天上午,发生了希腊7个高中生因车祸死亡的事件,残奥会组委会决定取消闭幕式上所有文艺节目的演出。中国残奥会官员据理力争后,组委会破例让中国代表团演出了这个节目。笔者在想,节目再精彩有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重要吗?这是中国的光荣吗?只能说我们对生命的敬畏不够,对生命的尊重不够。弘扬生命意识,尊重生命尊严,尊重人的人格,是相互的。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因此,中小学道德教育必须关注“人的教育”。
(二)为人的个性自由服务
追求自由是人的本性。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恩格斯还指出: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它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在这里,要特别注意恩格斯所说的:“并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显然,人的自由是有条件的。这就是自己在行使自己的自由权利时要受到两个方面的约束,一是道德的约束,二是法律的约束。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教育学生,既要充分行使个人自由的权利,又要符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三)为弘扬人的创造性服务
创新是人的本质特性,是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最高表现。从人的生命发展的历程看,创新是人的最有价值的生命活动形式,它推动着人从现有的生命水平向着更高的生命水平发展。在这里,创新既是人对世界现实水平的超越,又是人对现有生命水平的超越。未来社会是人的个性日益张扬,人的自主生活时间越来越长的个性化的社会。不断创新既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每个人职业生活的本质要求,也是每个人个性化生活面临的重要课题。可以说,创新能力是未来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创造性高低将决定未来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成效。一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工作才有价值,生活才有意义,人生价值才能体现出来,人生的幸福才能达到一种极致。不要把创新看成高不可攀的事情,它将成为未来每个人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是人的本质力量中最光彩的一面,最有价值的一面。道德教育既要为弘扬人的创造本质注入激情,提供动力;也要为人的创造性提供道德保障。
(四)为人的终生幸福服务
笔者主编的《创新教育书系》中有一本名为《主体体验:创新教育的德育原理》的书。在这本书的封面上,开宗名义,有这样一段话:
“道德教育就是把人引向希望和幸福的教育。开发、利用丰富的资源,为学生创造和谐融洽、健康向上的生活空间,引领学生在多样化的活动中进行探究、体验、发现、建构,其本质是锻造人格、美化生命、提升生命质量,使学生自由、和谐、文明并富有创意的生活,为他们的终生幸福奠基。”
这是山东省创新教育课题组经过反复研究后,对道德教育理想的概括。为什么把道德教育定位于为人的终生幸福奠基?笔者认为,这是学校道德教育回归人的生命本质的需要。人的生命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无疑应该是对人生幸福的追求。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让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不管人们对幸福的内涵作何解释,人人追求幸福是毫无疑问的。在不同人的眼里,幸福是追求知识,幸福是获得真理,幸福是追求卓越,幸福是快乐地工作,幸福是健康地生活,等等,不一而足。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的一种准则,无疑要为人们追求幸福而保驾护航!为人的终生幸福打基础!如果一个人没有道德,经常受到人们的指责,这个人是很难有真正的幸福。道德教育是为每个人幸福奠基的工程。倘若人们都能把中小学道德教育放在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道德教育从学校教育的“边缘”回到学校教育的“中心”这一天也就为期不远了!
三、中小学道德教育要回归为学生学会做人而奠基
中小学道德教育在高举为学生终生幸福服务旗帜的前提下,要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为学生打好做人的道德基础。
(一)培养基础性道德,做一个高尚人
笔者主张,中小学道德教育要树立“新的德育观”。其本质就求是:遵循“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相统一、‘上位道德’建立在‘下位道德’基础上、‘圣人道德’建立在公民道德基础上”的规律,把人类最基础的道德要求作为中小学道德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把爱心、诚实、良心、责任、自信、习惯作为新的德育目标的核心内容。10
1.诚实
从古代教育家孔子“自古人皆死,民无信不立”,到近代教育家张骞“诚实不欺”,再到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诚实”教育是我国一脉相承的优良传统。什么叫“诚实”?笔者理解,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要“诚”。诚是一种态度,待人诚恳。二是“信”。要守信誉,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三要“实”。就是真实,不虚假,不虚伪。一个信用缺失、道德低下的国度不可能有健康向上的民族精神,不可能有持续快速的经济发展,不可能有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是科学精神的基本体现,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让中小学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品德,是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
2.爱心
天津市在公共场所对6岁至15岁孩子的调查表明:95%以上的孩子不知道助残日、盲人节和老人节。在这些孩子当中主动帮助过残疾人、老年人或者身边有困难的小朋友的人只有2%,父母生病知道照顾和安慰的只有15%。11这说明,我国中小学生从整体上说,缺乏人类社会一种最可宝贵的基础性道德品质——爱心。什么是爱心?世界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埃•弗罗姆认为:爱是一种给予,爱是一种关心,爱是一种责任感,爱是一种尊敬和了解,爱是成熟的创造性人格中的一种能力。从中笔者得到的启示是:一个人有大德才有大智,有崇高的人格才有崇高的智慧,拥有爱滿天下的胸怀才能做出卓越的贡献。
笔者认为,爱的对象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对生命的爱,包括人的生命,也包括其它生命;二是对自然的爱;三是对社会的爱,包括对党、对社会主义、对集体的爱等。爱的教育是善的教育,富有爱心的人必然是善良的人;爱的教育是生命的教育,富有爱心的人必然是对生命充满敬重的人,见死不救、草菅人命的人是不可能有丝毫爱心的。爱的教育是富有同情心的教育,对处境不利人群的关心和帮助、乐善好施,是一个人充满爱心的自然流露。
3.良心
良心是在履行应尽的义务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如果一个人不履行应尽的道德义务,内心会产生一种内疚感、惭愧感,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当一个人的行为符合自己的良心,便会产生一种道德崇高感,心情愉快,容易促进身心健康。
一个人要有良心,这是对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俄罗斯著名思想家别林斯基曾说过:“我们会成为木匠,会成为钳工,会成为工厂主,但会不会成为一个人还是个问题!”我国的蒙学课本《三字经》开篇就告诉我们:“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说明,人的善良本性是需要教育和培养的。在人类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有两种力量在左右着他:一种是道德向善的力量,一种是道德向恶的力量。如果我们不优化教育环境,不重视促使向善的道德力量的生长,一个人就可能滑向恶的方面。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认为,在人文素质中,培养孩子的善良和悲悯情怀、尽早了解人类的骄傲和可能面临的灾难是应该得到重视的。12学校教育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良心、良知作为道德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
4.自信
自信是对自己认识、改造自然、社会、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一种认识,是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一种客观科学的确认,是一种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人生态度和人格特征。培养学生的自信可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让学生从成功走向成功,让学生抬起头来走路。成功与失败是人生的两种财富,每个人都必须经历成功与失败,没有失败也就没有成功,没有成功也就体验不到失败是怎么回事。但是对学生来讲,首先要培养学生从成功走向成功。二是让学生经受挫折的磨难。自信必须在挫折中才能转化为人格。不经风雨,何以见彩虹?让学生在挫折和磨难中增长见识,让学生知道人生当中是有困难的,在磨难与困难当中方显英雄本色。三是培养学生“我能行”的人生态度。“我能行”是学生良好自信心的标志,是自信之花。要让自信成为学生的一种人生信念和人生态度,要让学生在面对人生的任何困难和挑战时,都能有一种“不退缩,我能行”的坚强信念。
5.责任
一个人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应负起应尽的责任。什么是责任?笔者认为,践行诺言、干好工作、约束自己做道德高尚的人、对自己做的事情承担后果等,都是有责任感的表现。只有当一个人具有了强烈的责任意识,才能为之付出行动。责任心是一种催生智慧和能力的道德力量,同时又是对个体行为的约束力量。
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过,“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知识分子一种伟大的品格。在台湾享誉30年、以道德教育为本的忠信高级工商学校创始人高镇东先生对这句话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他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于大家无责。“匹夫有责”要改成“我的责任”。“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唯有这个思想,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每个学生如果人人都说:学校秩序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教育办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不强盛,我的责任……人人都能主动负责,天下哪有不兴盛的国家?哪有不团结的团体?所以说,每个学生都应该把责任拉到自己身上来,而不是推出去。
6.习惯
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一句话:“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21世纪的教育首先应该关心人们如何在密切相关的地球上求同存异,协力发展,进行有关人类共同生存的基本意念的教育,这其实是一种行为习惯的教育。”印度谚语告诉我们,“播种行为便收获习惯,播种习惯便收获性格,播种性格便收获命运”
笔者历来认为,习惯比知识更重要。良好的习惯是人生幸福的基本保障。习惯养成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习惯的养成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习惯的养成需要持之以恒,习惯的养成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考验。
(二)培育精神世界,做一个文明人
    改革开放以来,国门打开,进来的人多了,走出去人的多了。国人的形象和素质逐渐成为人们议论、比较、评说的一个重要话题。在这些评价中,我们很难接受而又不得不接受的一句话是:中国人素质低!这个评价虽有一偏概全之嫌,但也确实反映了相当一部分走出国门的国人的行为表现。笔者认为,中国人的道德素养不高与我国人文教育的式微是直接相关的。没有人文教育的复兴,也就不会有文明的中国人!正如当代著名哲学家叶朗所指出的那样,轻视包括中文在内的人文学科,大学教育的结果只能是工具,沂遣唤怖衩病⒉唤驳赖隆⒉唤卜钕祝爬选⒑敛焕耍男叵琳の队顾祝丝炜旆⒉啤⒉恢松褂惺裁醇壑岛鸵庖宓墓ぞ撸饩允侵泄逃谋А?/FONT>13
如何让中华民族的新一代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面前,做一个有修养的中国人?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中小学道德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这个课题仅靠“告诉”是不能解决的,只能靠不断提高青少年一代的文化涵养。
1.有追求,有信仰
经过26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确实有了极大的改善,但让我们深感忧虑的是:许多人的精神世界却变得日益空虚,许多人的信仰却变得日益迷茫。以至于有人发出这样的惊呼:“让我们把手放在胸口,想想我们的心,有所归宿吗?”“过去一百年间,经历了中西文明的几度碰撞,经历了文化上的自我怀疑和放弃,传统的信仰、道德、伦理、文化认同几近崩溃;经历了政治上的几番冲击,曾经给人以支撑的意识形态对一些人也失去了影响。”14面对这一挑战,重建人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有追求、有信仰的一代新人,是中小学道德教育必须关注的紧迫任务。
2.有基本的文明礼仪
我们的老祖宗留下了许多至今仍让西方文明崇拜得五体投地的优秀文化,也留下许多让我们在世界人民面前汗颜的不良习惯。诸如,随地吐痰、乱丢垃圾、旁若无人的大声喧哗、光着膀子上大街、吃饭时猜拳行令、喜吃野生动物、在各种公共场合不排队、旅游时到处乱涂乱画、不爱护环境等。这些都让我们中华民族在国际交往中大丢脸面,大损形象。像“吐痰大国”之类的众多国际帽子我们中国人再也不能戴下去了。我们必须加强公德教育和良好的文明习惯的教育,文明礼仪应该弘扬,“绅士教育”应该倡导。
3.有和谐的心态
   一个人要幸福,必须有良好的心境,必须有控制自己情感的能力。“和为贵”,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有价值的理念。小到一个家庭、一个单位,大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如果内乱不断,就不会有美好的前景,个人也不会有真正的幸福。笔者主张,将“和为贵”的理念上升为一种和谐的道德理念。人生在世就是一群人和谐地在一起做有益的工作,这对自己有价值,对社会有贡献,对个人有回报。人生苦短,人人都要珍惜自己美好的生命历程,以和谐、平和的心态从事工作和生活。
4.有健康、文明地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满足生存需要的全部活动的总体模式和基本特征。一般包括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两个方面。人们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总是与一个人的价值观念、文化修养息息相关的。笔者认为,在物质生活方面,应该提倡既能提高生活水平,又能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在精神生活方面,应该追求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交往生活;在日常生活方面,应该追求一种能保障自己身体健康需要的符合自己生活特点的健身方式,等等。
5.有较高的人文修养
人文素质也称文化素质,包括语言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养、政治理论修养、历史和哲学修养等。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对人文精神的内涵的认识是千差万别的,但其核心部分是一致的,即都强调人之所以为人;强调每个人都有权追求自由和民主;强调人与人不一样,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生命价值和尊严;强调人与人之间真诚相爱、人格平等、相互合作和彼此尊重;……。
(三)培养普适价值,做一个现代人
    肇始于19世纪西方工业革命的世界全球化浪潮,近200年来其发展势头一浪高过一浪。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平问题、发展问题等,越来越成为全球性课题,而不在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问题,人类的“类本质”日益得到弘扬,人类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多。在这种背景下,遵守人类的共同价值规范,越来越具有道德意义。培养学生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共同价值,必将成为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第三个基础性任务。
1.尊重人的基本权力
长期以来,由于受“左”的意识形态的干扰,我们对西方国家标榜的“人权、民主、平等、博爱”等思想,向来持否定和批判态度。今天看来,尽管这些思想观念带有西方资本主义其特定的局限性,但应该承认这些思想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逐步深入,我国越来越重视人的基本权利。
2.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观
人类在自然面前非常弱小的时代,曾经萌发了强烈的战胜自然、征服自然的信念,而且,这种信念也一直在激励着人类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人类曾向大自然过度地索取,开荒、围湖造田、填海造田,一次又一次地“战天斗地”之后,是对大自然极端的破坏。现在,森林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扩大等等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人类对大自然贪得无厌的结果。人类在这些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难道不感到愧疚吗?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放弃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是人人必须树立的生态道德观。
3.树立合理消费的资源道德观
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丰富的物质产品,为了扩大再生产,必须引导人们消费这些产品。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兴盛,消费主义价值观也在世界许多地方传播开来。“工业社会的价值观念是:‘消费更多的物质是好事’的美学意识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物质欲望’的伦理观念的总和。”15但是,当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制于能源的时候,当人类越来越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担忧的时候,传统工业社会的这种消费观也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上海交通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研究所所长、美国斯坦福大学高级访问学者胡伟曾撰文指出:“如果一个社会奢靡之风蔓延,无论物质上如何发达,也难免会造成巨大的浪费,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甚至使社会风气败坏。如果奢侈豪华、骄奢淫逸成为一种‘时尚’,那就是一种悲哀了。”16笔者认为,当今时代,树立节制自我消费欲望的合理而适度的消费观,已超越了传统的个人道德的范畴,而是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笔者所倡导的一种新道德——资源道德。
4.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
    不少西方学者认为,全球化就是美国化,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经济上的美国化,因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制定的许多贸易规则已成为大家必须遵守的共同准则。但是,全球化并不同时意味着文化价值观念的美国化。世界是多元的,这个多元包括生物的多样性、人类种族的多样性、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是丰富多彩的世界的活力之所在,人类发展创新的动力之所在。因此,在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的同时,人类社会必须坚持多元文化价值观。所谓多元文化价值观,就是要承认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每一种文化都是有价值的,都是优秀的。不同的文明应该和谐共处,相互学习、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共荣共生,而不是相互冲突,归于一统。
 
第三章         回归生活――新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
 
    在不少教育官员和校长看来,重视中小学道德教育,就是要强调德育工作的重要,做到“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就是要强化德育课程,或者增加课程门类,或者增加德育课时;就是要重视在学科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据说,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们马上对实验不久的中小学语文新教材做了调整,增加了几十篇所谓富有道德教育意义的名篇。笔者认为,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是彻头彻尾的形式主义。因为,道德教育教材只是影响中小学生道德发展的“流”,而不是“源”。影响和制约中小学生道德健康发展的关键是中小学生的道德生活。
笔者认为,生活是人类道德生成的基础,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基于上述认识,为了切实贯彻中共中央的《意见》,坚持教育部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原则,充分发挥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课堂的作用,全面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必须重新建构学校道德教育体系,这就是:中小学道德教育必须回归生活,建立以生活道德教育为基础的学校道德教育新体系,这是中小学道德教育必由之路。
一、生活道德教育——学生道德生成的基础
    不重视现实生活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意义,脱离沸腾的现实生活进行所谓道德教育,这是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道路选择的本源性错误,也是导致中小学道德教育实效差的根本原因。笔者主张,中小学道德教育必须回归生活,确立生活教育在学校道德教育途径中的基础性地位。所谓生活道德教育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学生所经历的现实生活对学生道德发展的本源性意义,重视现实生活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启迪价值;二是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视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依托现实生活对人的道德发展的启迪,来促进学生道德的健康发展。
(一)生活既是道德生成的源泉,也是道德教育的起点
平常笔者很少有时间陪家人过节,2004年国庆节我决定陪家人去济南周围看看。经过协商,全家最后达成一致意见:2004年10月3日骑自行车到济南南部山区卧虎山水库游玩。从我家到目的地,全程大约60里路。不知怎的,平时我坐在车上感觉比较平坦的南外环路,今天走起来却格外困难。一方面,坡比平时感觉大了很多,常常不得不站起来用尽全身力气去蹬车子;另一方面,风比较大,有时刮得让人睁不开眼。我们一路上顶风爬坡,用了两个半小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后来,14岁的儿子写了一篇文章,题目为——《钓鱼•休闲•痛苦》。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
    不知走了多久,骑一会走一会,风很大,土跟着风飞舞,风看起来是黄色的,风中穿行的我们用一个词形容:蓬头垢面。盼啊盼,终于盼到了下坡,和上坡一样,下坡也是那样的“雄壮”。风声响彻耳际,感觉自己似乎就要飞了起来,路,又变得那样的可爱,似飞的感觉,是那样的新鲜,令人喜爱。妈妈也笑得合不拢嘴,畅快地说:“哈哈,有苦就有甜!一脚也不用蹬了!”上坡与下坡交织成了脚下的路,路是那样的漫长,脑海里充溢着一个信念:“蹬”!“蹬”!就一个字,只有蹬,只有前进。毅力支撑着信念,信念调动着双腿,一米一米,一里一里。目的地在前面,希望在前面,力量却在脚下。渴望成功,渴望胜利,从脚下开始。
透过这个案例,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孩子在经历中体验到了什么是困难?什么是克服困难之后的快乐?体验到了在困难面前,只要你的思想不动摇,困难就会向你低头。体验到了在困难面前,只要用意志去支撑行动,就会到达理想的彼岸。这就是生活给予人生的宝贵启迪,这就是基于生活的经历对于人的道德成长的教育意义。
    道德作为一种实践性知识,只有与实践相联系才是可感可知的,才是有意义的。基于现实生活的经历之所以重要,就在于经历是没有办法靠告诉来获得的。这就是生活之于道德教育的本源性意义。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将学生基于生活的酸甜苦辣化为学生成长的元素。因此,道德教育必须回归生活,回归实践。实践既是道德生成的源泉,也是道德教育的起点。
(二)建立以生活为基础的道德教育体系
著名学者鲁洁曾指出:“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之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品德的培养应当遵循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17。笔者认为,学校道德教育一旦切断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的道德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道德教育只有根植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才具有深厚的生命力。
学校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建立以生活为基础的道德教育体系的内涵是什么?一是生活本身是学生道德生成的源泉。这一点前面已有阐述。二是学校道德教育不是道德知识教育,必须利用学生的道德生活进行道德教育。也就是说,学生的道德生活经验必须进入学校道德教育课程。“生活世界”是蕴含丰富价值和意义的世界,是人的道德赖以生成和发展的广阔背景。道德作为现实生活中利益调整的一种规则,要内化为学生的道德素养,离不开现实生活的滋养与启迪。离开了现实生活,学生的道德就难以生成。人们生活的每一天,做每一件事,都与道德相联系,可以说没有一件事是与道德无关的。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视生活中道德资源的利用,通过生活实践进行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深深根植于儿童生活的土壤,让德育与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紧密联系,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由此而升华出来的经验来启迪、引导学生的道德生成和发展,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道德水平。三是中小学道德教育必须为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服务。必须关注指导和引导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帮助受教育者过上有道德、有尊严的文明、快乐、幸福的新生活。
(三)道德教育的出发点从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开始
学校道德教育从生活开始,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要从养成中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出发点。习惯的养成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习惯的养成需要知识,习惯的养成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考验。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认为:教育就是帮助人培养好习惯。一年365天,天天写日记,天天做家务,天天唱军歌,天天走队列,天天练讲演,天天读名著,天天记忆力竞赛,坚持下来就形成了习惯。在每天唱军歌中心灵得到净化,培育了昂扬向上的斗志;在做家务中,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倍加珍爱劳动果实,培养了对劳动人民的情感;在读名人传记中,感受到名人奋斗历程的艰辛,得到精神上鼓舞,培育向上的精神风貌;在每天的日记中不断总结自己的得失,倾吐自己的真情,自我心灵得到净化,不断提升个人修养,实实在在地进行“道德长跑”;每位学生课桌上都有自己的座右铭,随时可以看到理想目标,为自己指明人生前行的方向。18
    二、学科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渠道
在学校教育中,教育与教学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人们常说,教书育人。学科教学无疑承担着道德教育的任务。但是,学科道德教育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按照学教育部颁布的各科课程标准,要求在学科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笔者认为,学科道德教育“渗透说”是导致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失败的又一根源。中小学新道德教育必须走出学科“渗透说”的误区,确立学科道德教育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这一应有位置。
(一)学科道德教育要走出学科中心主义的“误区”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常讲“五育并举,德育为首”。似乎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实不然。“德育为首,路在何方?”或者说,靠什么途径来把“德育为首”落到实处?只要分析一下道德教育的现实状况就能一目了然。人们说,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这里的“素质教育”肯定包括道德教育,但从来没有人说,课堂教学是道德教育的主渠道。那么,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在哪里?难道我们只靠课时有限且大都着眼于道德知识教育的思想品德课,靠班会、少先队教育来解决道德教育问题吗?显然,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出现了途径“迷失”,导致了道德教育途径的“虚化”。这是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难以真正落到实处的根本原因。
如何解决“道德教育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差”这一长期困扰教育工作者的难题?笔者认为,必须让学科道德教育回归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渠道,确立学科道德教育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如果说,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无疑也应该是道德教育的主渠道。长期以来,我国学科教育是本末倒置的。学科教育总是强调学科性,“学科性”似乎成了学科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其实不然。分科教育虽然按照学科逻辑建构课程,但根本目的仍然是按照科学的规律更好地培养人。因此,学科教育首先是为育人服务的,而不是为掌握学科知识服务的;学科教育的教育性是第一位的,学科性是第二位的。说到底,我国中小学学科道德教育的“渗透说”是错误的,学科教育必须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崇德曾指出的:诸育只有以德育为首,才能应运而生,德育为一切教育之本,是教育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19
(二)学会做人——学科教学的基本任务
    按照中小学新课程标准,学科教学的基本任务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也就是说,学科教学要让学生掌握知识与能力,关注过程与方法,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这里,学科教学中的“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教学过程中的“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教学过程中的“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价值、社会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深处确立起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显然,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是学科教学的基本任务。学科道德教育再也不能通过所谓的“渗透”来进行了。
    在学科道德教育中,教师的学科教学首先要从培养学生学科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开始,其次要在学科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必须明确的是:学科教学中的道德教育不是外加的,是学科教学内容蕴含的道德价值本身所必然要求的,而不是牵强附会的。以语文写字教学为例,“新课程标准”对1-9年级学生书写提出的要求是:
  1-2年级: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4年级: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5-6年级: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7-9年级: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显然,在写字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掌握的不仅仅是会写、会认读汉字,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规范、端正、整洁的书写习惯。能否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不仅影响学生的人生态度,而且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上海市权威近视眼专家呼吁,青少年近视眼95%是缘于错误的握笔姿势。20另外,在写字教学中还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等。
    把做人教育作为学科教学基本任务的理论基础在于学科教学要回归生活。任何学科教学都与科学发生的源泉——现实生活、都与科学家、文学家的喜怒哀乐密不可分。学科教学只要回归现实生活,回归科学家、艺术家的生活,学科教学就回归到了“人的教育”,就具有了育人的功能,充满了育人的力量!全国特级教师朱乐平的数学观摩课“用了多少钱”,为学科德育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该课通过学生的计算,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大约用了父母多少钱,再用多媒体展现贫穷地区的人均收入与故事个例,在强烈反差的数字对比中,同学们的内心已经波澜起伏,但朱老师舍得花时间请同学们写出自己的感想并读出来,当一个个学生说出发自内心的感人的不同心声时,许多同学和一些老师早已泪流满面。生活的课堂!德育的课堂!数学的课堂!语文的课堂!在课堂活动中,老师始终没有对学生提出道德要求,而勤俭、爱心和孝心等思想却悄然浸渗了学生的心灵,他们的精神生命和价值生命已被挖掘与拓宽,这是无痕的学科德育,是德育的高级境界!
如果学科教学不能把道德教育和知识教学融为一体,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一旦学生道德发育迟缓,学科知识的学习也不可能有持久的动力和高昂的热情。现实教育中,面对一批批对学习毫无兴趣的学生,确实需要教育工作者猛醒了!
(三)学科道德教育要从“渗透”走向“生成”
指导我国学科道德教育的理论先后有“灌输说”、“渗透说”、“陶冶说”。在很长一段时期,教育界认为思想道德教育就是要靠“灌输”。在这种简单粗暴的思想指导下,学生只有老老实实接受“灌输”的份。“渗透说”似乎比“灌输说”前进了一步,少了生硬说教的成份,但是受学科中心主义的强烈影响,道德教育只能从属于学科知识的教育,甚至出现了教书与育人被人为分离的严重现象。“陶冶说”带有了更多的现代教育思想的成份,开始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活动建构教学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通过主体性活动进行自主建构的过程。21学科道德教育“灌输说”、“渗透说”、“陶冶说”的弊端,最根本的在于把学生当作接受道德的客体。笔者认为,中小学新道德教育必须把学生作为道德建构的主体,重视学生内在的道德需求,引导他们通过道德实践活动自悟自得。著名学者朱小蔓指出:“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德育主体性,培养他们对现实道德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对规范的选择、创造能力。有的学校已经在这样做了,如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引进现实的道德问题、道德两难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进行价值澄清,锻炼他们的道德思维、道德判断能力”。22因此,中小学道德教育不是外加的“渗透”,而是自主实践基础上的“动态生成”。
    三、活动道德教育——学生道德实践的主要途径
(一)道德实践是活动道德教育的本质
活动道德教育是指通过道德实践活动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在这里,“道德实践活动”是活动道德教育的本质,也是“活动道德教育”与“生活道德教育”的本质区别之所在。“活动道德教育”的“道德实践活动”与现实生活中的“生活道德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生活道德教育”是原生态的,是现实生活中的,而“活动道德教育”中的“道德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者为了促进学生的道德生成而有计划、有目的精心设计的,在教育者主导下与学生共同参与的道德实践活动。因此,“活动道德教育”具有计划性、教育性、创生性、实践性等特点,是学生学校道德实践的主要途径。
“以道德实践活动促道德发展”是活动道德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笔者认为,对于人的发展而言,在人与环境、人与教育、人与遗传的三对关系中,人的主体性活动是最关键的因素,一切影响都只能通过人的主体性活动而对人的发展产生作用。23活动道德教育的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道德实践活动是人的道德生成的源泉。亚理士多德说过,“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人;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人;有勇敢的表现,才能成为勇敢的人。”24二是道德实践活动是促使学生将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素养的必由之路。道德是人类不断提升自我价值的精神需求,它的实现必须靠人在实践活动中身体力行自己所信仰的价值观才可达到;不体现为行动、实践的道德是虚幻的、空洞的、口头上的。25活动道德教育为学生的道德实践提供了基础平台。三是学校教育如果不组织学生进行长期不懈的道德实践活动,就很难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二)活动道德教育资源的整合和设计
笔者主张,活动道德教育要以德育课为主体,综合各种班队活动、文体活动、纪念活动、节假日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技术教育等,进行科学设计,形成序列,统一实施。
    山东省沂南县经过坚持不懈地探索,在揭示活动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一是鲜明的主题性。活动道德教育围绕道德教育目标,要形成科学的活动系列。比如,沂南县设计了“敬畏生命”、“读懂亲情”、“珍爱青春”、“超越自我”、“探究科学”等系列。二是适切的指向性。要求学生达成的教育目标是适当的,是最基本的做人要求,能为学生所接受。比如,“体验亲情,形成孝心”教育,有的学生可能体会到父母的辛劳,有的可能体会到如何用自己的努力去孝敬父母,还有的学生却对父母产生了怨恨情绪,需要教育者科学地引导。三是清晰的逻辑性。就是整个活动过程富有激发性,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符合学生好奇,喜欢活动,敢想、敢做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四是方法的多样性。注意给学生创设说一说、议一议、读一读、写一写、比一比、试一试、辩论、讲故事、即兴表演等机会,并形成了“思辩式”和“践行式”两种基本教学模式。五是效果的生成性。由于活动道德教育重视学生主体参与和亲身体验,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产生道德需求,内化道德要求,使他们的心灵世界更为丰富。
北京师大附中在纪念“五四”运动85周年之际,设计开展的“解读五四精神”活动26,对我们如何在新形式下利用各种纪念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今年是“五四”运动85周年,北京师大附中考虑到,如果像过去那样只是简单地在课堂上、橱窗里、板报上向学生讲述“五四”运动的重要意义,学生不喜欢不说,很可能是今天讲完看完,明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于是,学校除了组织“放飞青春”歌咏比赛这一深受欢迎的传统活动外,还结合当代学生的特点,分别在高中和初中举行了以弘扬“五四”精神为主题的网页设计大赛和电脑绘画比赛。在那段时间里,主动了解“五四”运动,学习领会“五四”精神,成了整个校园生活的一个主题。通过这种形式,不仅锻炼了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作品设计过程中深刻了解“五四”运动,培养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一位学生深有感触地说:“读懂了‘五四’,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国。”
(三)组织和引导学生的道德实践
道德教育过程的本质是在精心创设的价值引导情境中促进学习主体进行道德自主建构。学生的主体作用、自身的实践活动水平是学生道德发展方向、层次的决定性因素,促进受教育者的自觉实践是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在道德实践中才能修养德性。道德品质中诸因素如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正是在反复的社会实践和道德实践中不断提高、深化、内化成熟的。学校应指导受教育者自觉投身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并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四、文化道德教育——提升学生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重视文化的“教化功能”是国内外许多教育家的共同主张。1999年5月4日,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论坛”上,哈佛大学校长尼尔.陆登廷校长说:“人文学习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自我提高的手段,人文学习带来的最佳教育不仅有助于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还可以使我们变得更深思熟虑,更有洞察力,更追求理想。”杨叔子先生说:对于人的培育,我一向主张人性重于灵性,情感重于智力,文艺优于科技,人文基于科学。“在当代,文化在教育中的功能更被关注的将是形成学生对周围世界和自己的一种积极而理智的,富有情感和探索、创造、超越意识的态度与作用方式,是开发学生生命潜能的一种力量,在一定的意义上超越了原来只作为教育内容构成的定位,上升到目的层次。学校将不仅要求每一门课程而是要求整个学校生活的每一项活动,都应渗透、弥漫着文化气息和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27。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28
正如植物必须扎根于土壤一样,人也必须扎根于文化,文化是人的根基和家园。人一旦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就成了无根的浮萍。文化道德教育就是借助文化的“教化力量”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使学生成为一个秉承人类文化成果,具有智慧与力量,能够担当社会责任的人。
(一)以文化人——文化教育的道德功能
一个人要将自己的道德从朴素上升到理性,从不自觉上升到自觉,从外在的道德上升到内在的道德,离不开文化的滋养。文化教育的道德功能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道德文化
笔者这里所讲的“道德文化”不是指道德知识,而是给人的道德生成、道德生活以“营养”的人类经典文化。文化是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源泉。一个有修养的中国人离不开人类文化经典的陶冶和滋养。有人说,能够听懂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人,能够与人类文明进行对话的人绝对不会是一个抢劫犯。一个内心里认同“君子同而不同,小人和而不合”的人,不会因别人与自己的观点相反而耿耿于怀。因为人类的优秀文化已经成为他们思维与行动的指南!一个人的心胸、眼界、修养,说到底是文化陶冶的结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曾说过:我给博士生出过一道思考题:上个世纪之交,文人都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国学根底很深,包括茅以升那样的理工科学生在内,从而产生了一批大师级的人物。近几十年,为什么我们没有大师级人物?为什么没有产生世界性的著作?我觉得,除了封闭、积贫积弱,“文革”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传统文化的底子太薄。许多中学生写的汉字还不如日本人,也不如台湾。多年极左的政治运动导致传统文化断层,这是一个惨痛教训。因此,笔者认为,通过吮吸传统经典文化,不仅能够提高中小学生的文学素养,而且能够滋养学生的心性品德,提升人格品质,打造“道德的底色”。
2.道德精神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文化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能给道德以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精神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推动着民族的团结、繁荣与进步,使中华民族虽历经沧桑而长盛不衰。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曾指出:“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经典古籍构成了它的核心。经典古籍不仅传承着中华民族奋斗的历史,而且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中华传统美德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道德榜样
经典文化给人以深刻影响的不仅是文化,更有站在文化背后的杰出的历史人物。这些杰出的人物往往以形象化的道德榜样给受教育者以深刻影响。比如,我们学习屈原《离骚》中的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读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必然会从中受到他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和感染。
4.道德智慧
文化教育就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把浩如烟海的知识升华为人类获取幸福的一种生存智慧,让人们借助这种生存智慧去指导自己的人生。人类文明史上许多经典文化,鼓舞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他们在人生的紧要关头处理问题的重要准则。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有志者,事竟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等等。我们让中小学生学习这些千古传诵的人文经典,就要是把人文经典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人生观,转化为人生智慧。在这里,人文经典不再是死的知识,不仅奠定了人的道德的文化基础,而且成为一种人格力量。
(二)文化道德教育的途径
1. 用民族文化奠基民族精神
文化和文明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血脉。一个民族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民族,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拥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这是一个民族之所以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源泉。从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先生的自传中,我们发现:杨振宁在中学读书时,父母要求他背诵《孟子》。当时他没有选择说“不”的权利与勇气,只好勉为其难,把整本《孟子》装进记忆中。他上大学后,学习自然科学,一路走来极为顺利,并获得国际同行的肯定。但是,说来奇怪的是,他幼年所背的《孟子》,在成年之后,居然成为他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换言之,孟子的话在他心中形成一套价值系统,每当他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都会提供明确的答案,因此,影响他最深的,并不是他所专长的物理学,而是两千多年前孟子的思想。
济南市大明湖小学开设的《国学》课,是利用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一个典范。这门旨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课程,通过丰富多彩的经典内容和多种呈现形式,为学生提供了脍炙人口的优秀民族文化“大餐”,为铸造学生的“民族魂”和“中国心”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2. 用多元文化滋养博大胸怀
我国学者认为:“3000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意识到文化交流的重要性,鄙薄“同人于宗”的文化狭隘主义,倡导“同人于野”,即走出宗门,走向世界的开放、兼容的文化发展之路。2500年之前,孔子用生动的语言,进一步表达了这一思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与远方的朋友交流学问、体验快乐,不仅是一种治学方法,更是一种为学境界。”29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要以宽广的胸襟和伟大的气魄,迎接世界范围内的八面来风,在抵制腐朽文化的同时,善于借鉴和吸收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分,并且有机地整合到民族精神中来,促进民族精神的发展,培育学生的博大胸怀,滋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我们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应该秉持以下三种态度:“和而不同”、“见贤思齐”、“融合创新”。“和而不同”就是在文化学习中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各国人民在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多姿多彩的文明和生活方式,使不同文明相互借鉴、和平共处、共同发展;“见贤思齐”就是在文化交往中要学习各国文化的优点和长处。优秀文化,是人类的杰作;优秀文化的受益者,是整个人类。清代学者叶燮说得真好:“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30;“融合创新”就是要善于在文化学习和交往中,借鉴世界各国文化的长处,创造出新的文化,以促进我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3. 用地方文化陶冶学生个性
地方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特殊的地域性,越是地方的越是民族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方水土”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还包括地方文化为人的成长提供的丰富营养。山东省“一山一水一圣人”,就是丰厚的道德文化资源。许多老师在道德教育中注意开掘这方面的生活资源,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如济南素有“泉城”的美称,教育工作者以他们对泉城的热爱,引导学生围绕“爱泉与赏泉”、“对历代文人留下的咏泉文化精品进行解读”、“泉水与济南政治、经济”、“泉文化与水文化”等四个层面,品悟“泉文化”的灵性,丰富学生的道德智慧、审美情感。
4. 用学校文化培育学生精神
常言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指的就是一种文化的力量。营造一种有利于人的发展的文化环境,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学校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特别是学校精神文化,是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反映人们的理想信念和思维方式,维系学校的一种精神力量,对培养青少年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观至关重要。
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曾说,每一种文化都植根于她自己的土壤,各有自己的家乡和故土的观念,有自己的“风景”和“图像”,“每个文化的存在都是为了把自己的特性表现在她自己的生命发展的每个细节之中。因此,学校文化建设要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必须有自己的灵魂——学校精神。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建构学校精神、弘扬学校精神,让学校精神化为每位教师、每位学子的精神内核,转化为凝聚学校发展力量的旗帜和灵魂,成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一般来讲,“校训”是学校精神的载体和集中体现。人们一提起清华大学,就会首先想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会想起清华学子们以崇高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为民族、为国家而努力奋斗的历史。这已经成为清华大学学校精神的载体和象征,每一位中华学子无论从哪里来到清华,都会被这种精神所感召、所教化,它已成为一种无可替代的强大的无声的教育力量。一所学校要使校训真正成为学校精神的载体,必须经过长期的积累。在这里,“校训”必须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必须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必须有一大批优秀师生能够用自己的多姿多彩的光辉人生诠释它、说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