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苏三省怎么死的:教育文摘.做一个“做”出来的“名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5:07:03
做一个“做”出来的“名师”

何为名师?

这是一个很好回答又不易回答的问题。

按字典的解释,“名”是出名、有名声的意思,但“出名”的标准是什么,应该有怎样的名声,知名度怎样来计算,这些都是很难界定很难说清的的东西。

名师是“评”出来的。

国人对“评”情有独钟,评名师与评劳模、评职称等都“依样画葫芦”。即先按不同的级别(如省市级、区县级、乡校级)给出指标,然后经过诸如确定候选人、群众投票、领导评议等程序,最后评出“大家都中意”的人选。

我不否认这样评出的“名师”确有不少实至名归者,但浪得虚名者也绝不在少数。“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这“雪亮的眼睛”却往往盯着你是否能和群众搞好关系,是否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是否深得领导的赏识,至于工作只要能跟上“大流”就行了。道理明摆着,领导不待见,你当不上候选人,即便你能侥幸过了这一关,你还会被领导们“评议”下马;群众票选,没个好人缘,若没有投自己一票的勇气,恐怕会闹张“白板”。而那些潜心于教育教学的探索与改革,有清醒的教育理念,不为流俗所动的真正的名师,却往往“李广难封”。复旦大学附中黄玉峰老师曾说过,自己前半生最得意的事情就是没被评上过任何级别的模范。这话颇耐人寻味。

大多数名师是“自然生成”的。

所谓“自然生成”,指的是因占有“地理优势”(如任教于重点校或名校)而成为名师。古人讲“名师出高徒”,现在则是“高徒出名师”、“名校出名师”。身居名校,做着重点校的老师,教着一流的学生,自然业绩不菲,自然就是名师。

这些“名师”经常忽而江南忽而塞北,神秘兮兮地传授“考试大法”,最新考试信息、试卷最新题型、快速复习诀窍,“忽悠”得你找不着北,他们有一个很大气的称谓叫“考试研究专家”。只要科举式的中考、高考存在,这些“自然生成”的名师就永远不会“下岗”,就永远会过着风光无限滋润有余的日子。

笔者也曾是这样的“名师”,信手涂鸦些“怎样解选择题”“如何提高阅读题的得分率”“怎样写好考场作文”一类的“指导文章”,名利双得,何乐而不为?但在心里,其实我比谁都清楚,我充其量也就是个对应试多少有点“研究”的八股式的“塾师”,称我为“名师”,岂不是“玷污”?

“位置”可以给人名师的虚名,却不一定能给人成为名师的真本事。因为真正的名师是“做”出来的。

对于“做”,我这样理解: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把先进科学的育人观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讲求育人艺术与实效,用自己的心血去浇铸每一个学生“人”的框架;不断充实自我,有科学的教学理念,追求课堂教学的和谐、平等、互动,给学生的终身发展铺就厚实的平台。说起来很容易,但要做到这些,需要不断强化心中的“真教师”意识,克服单纯功利化思想的影响,战胜探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真正的名师,他的教诲,他的言传身教会伴随影响着学生的一生。

魏书生、黄玉峰、李镇西、韩军的成功绝不是因为别人的“推荐”和“评选”,也不是因为“大树底下好乘凉”,他们是用自己的双脚、凭着对事业的执着一步步走过来的。读李镇西的《走进心灵》、《爱心与教育》、《从批判走向建设》,你会看到一个虔诚的教育的信徒跋涉奋斗的身影;读韩军的文章,你会感受到一个“不安的心灵”思索时跳动的节律。

应该强调的是,除了个人的努力外,成为真正的名师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真正的名师往往一门心思扑在事业上,大多有很强的个性(或者说比较“怪”)。其实,个性是成为名师的必要条件,很难想象,一个唯唯诺诺只知“照章办事”的人会成为真正的名师。真正的名师总在不懈地求索,他们可能有暂时的“失败”,他们需要的是奋进途中的理解、支持,而不是身处洼地时的冷嘲热讽与功成名就后的锦上添花。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做名师的老师也绝不会成为一个好老师。少些浮躁虚夸,多些脚踏实地;少些世俗功利,多些科学求真,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做”出来的真正的名师吧!

(作者:李玉山 摘自:中国教师报)

2000-09-17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