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嘉千女儿夏天图片:中国城市化问题知多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3:40:26
一、概况 在论述我的观点之前,我想陈述一下以下几个概念: 城市化: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城市化过程: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和转移以及社会城市特质增加的过程。 城市化水平:一个国家或社会的城市化所达到的程度,这主要是指城市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比例,同时,城市设施的状况以及人口的城市特质也是表明城市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城市化标准:即一个国家和社会达到什么程度才算实现了城市化,根据国际上的一般看法,城市化的最低标准是城市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比重在50%以上。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或社会城市人口达到一半以上才算实现了最低限度的城市化。 为什么要进行城市化建设呢?工业化无疑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城市也是工业发展的最合适社区形式,这主要因为城市能够为工业发展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它包括:①工业需要的能源主要是煤炭、石油和电力,这些在城市可以得到集中供应;②城市聚集了大量人口,既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又为工业产品提供了就近的销售市场;③工业企业所需的机器设备、技术,容易通过城市的商业和金融业获取;④公用事业往往在城市才比较完善,尤其是城市的良好的通信、交通设施对工业企业的发展有极大的助力。⑤在城市能得到专门生产零部件或从事某种特殊工艺的企业的协作,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⑥城市的文化、教育比较发达,能够为企业提供各类优秀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⑦城市的服务业减轻了人们家务劳动的负担,娱乐业则能迎合人们在收入增加、闲暇时间延长后新的需要。中国社科院著名城市研究专家倪鹏飞博士说:"当城市成功时,国家也就成功了。"对中国而言,中国能否在未来世界取胜,从某种意义上讲,就看中国是否建立了一大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城市。 在这里需要明确的是,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并不是从改革开放才开始。早在1945年,毛泽东就在《论联合政府》中预言,如果中国要建设成为强大的工业国,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中国建立伊始,国家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即开始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到1957年止,全国城市人口由建国时的5765万增加到9949万,增加了72.58%;农村人口则有48402万增加到54704万,仅增加13.02%,城市人口增加的速度大大高于农村人口增加的速度。城市化水平也有较大提高,有1949年的10.64%上升到15.39%,城市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街道整洁,物质新颖,城市公共交通安全捷达,市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初步品尝到新中国美好的日子,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一定的体现。同时城市发展带动了整个国家经济发展。1952年,我国的钢铁、煤炭、电力、棉纱、棉布、棉花、粮食等产量都超过了建国前的最高水平,经济恢复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而在这一过程中,兴起的一批工业城市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区域经济中心,在国民经济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建国初期是新中国城市化进程相对健康发展时期。但是1958年—1960年的"大跃进"运动和十年文革期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出现了畸形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长期不良影响,以致我们今天的城市化进程仍受到一定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确立了通过改革、开放促进和发展现代化的方针。我国社会人口流动得以恢复,城市化进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 1、1978-1984年,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的城市化带有恢复性性质,"先进城后建城"的特征比较明显。第一,表现在大约有2000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返城并就业,高考的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也使得一批农村学生进入城市;第二,城乡集市贸易的开放和迅速发展,使得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和小城镇,出现大量城镇暂住人口;第三,这个时期开始崛起的乡镇企业也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第四,国家为了还过去城市建设的欠帐,提高了城市维护和建设费,结束了城市建设多年徘徊的局面。这个阶段,就人口来看,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1984年的23.01%,年均提高0.85个百分点。 2、1985-1991年,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以发展新城镇为主,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小城镇。 ??? 3、1992-2000年,城市化全面推进阶段,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为主要动力。1992年到1998年,城市化率由27.63%提高到30.42%,年均提高0.42个百分点。 二、城市化进程出现的问题从世界城市化的历史看,城市化的基本模式有两种:一种是以人口向大城市聚集为主的模式,即集中模式;另一种是以人口向中小城市聚集为主的模式,即分散模式。由于中国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这就形成了二元城市化:城市系统本身与农村中具有城市气息的乡镇系统表现出质度差异较大的双轨运行的特点,城市发展与乡镇发展过程在时间上并存,但乡镇系统发展明显滞后。"双向城市化也就是两种城市化模式互用,即在采用人口继续向大中城市聚集的集中型城市化模式的同时,推行小城市、小城镇的工业和人口增长为特征的分散性城市化模式,在较低层次的中心产生城市效应。这既可以适当抑制大城市过度膨胀,又有利于加快总体城市化过程"。① 的确,这种城市化模式很具有中国特色,而且通过实践也证明这种模式是可行的。至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从城乡居住人口这个城市化指标来看,2000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6·22%,比1978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而1949—1978年的29年里,城镇人口比重仅提高了7·3个百分点。但并不是说这个结果是令人满意的,随着十六大的召开,中国城市化建设正进入新阶段,我们有必要冷静地思考前一阶段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在这里我不想赘述农村城镇化的问题,因为农村城镇化固然非常重要,但城镇化本身不是目的。不能因为城乡二元体制难以突破,使小城镇建设成为必然,因此认为小城镇数量越多越好。在人口压力大而要素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严重短缺的基本国情矛盾制约下,农村城镇化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建设一批现代化的城镇,而是通过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集聚资本和人口,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关系,逐步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如果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结果只是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城镇,而没有集中发展乡镇企业和大规模转移农村人口,那必然加剧农业人口与资源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 ??? 无论在任何时代,城市的发展总是在解决社会矛盾中完成的。城市的发展往往对土地、人口、经济和环境等资源有新的需求,城市中各种各样的需求构成多样化的矛盾关系,城市社会必然存在各种问题。从整体看,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大概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是硬性的或为硬件上的问题。城市规划与建设缺乏个性: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一是工业化,二是城市化,两者又是相互促进的。但是在我国,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所以迫切要求加快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但是很多城市在高速发展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缺乏城市整体形象的定位,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是在体现一种模式——即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现代感"的城市结构和形象,这种现象与中国五千年的城市文明和城市文化发展在某些方面是相背谬的。中国城市的"特色危机"已经到了非重视不可的时候了,每个城市的特色正在消失,千城一面的景象正在成为我们的视觉灾难。更有甚者,北京中关村在复制"硅谷"、上海陆家嘴在复制曼哈顿,一座城市正在成为另一座城市的翻版或盗版,正像一首流行歌曲在卡拉Ok厅里不断地翻唱。国际大都市风、开发区风、广场风、草坪风、地铁风、CBD风,一阵接着一阵刮,每一次狂风过后,城市的个性和特色就被磨平一次,并留下了许多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其中许多又成了垃圾工程和烂尾工程,它们几乎都无情地成为了城市脸上的"粉刺"和身上的"伤疤"。 城市"整体形象定位"也就是"城市特制形象"的定位,是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者长期思考的问题。它不仅是一个城市的发展模式问题,而且是中国城市规划和建设发展的千秋功罪问题,也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一个什么样的家园的千年大计。我想大连在这一点上是值得借鉴的(但并不是说起他的城市也要采取大连的发展模式)。大连决定将其城市定位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文化、体育、现代产业协调发展的国际名城后,城市建设、城市发展、城市环境、城市经营、城市建筑文化、城市政府职能等都围绕着这一定位去发展。比如占地176万平方米星海广场——全国最大的绿地广场,之前是几十年形成的马栏河垃圾场和废盐滩,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超大规模的清淤、辟山、填海、造地改造后建成了。并在1996年建设了占地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的星海会展中心,随后又建成了人工浴场和旅游港码头,完善了基础设施配套。这不但发展了旅游业,还推动了会展业的发展,并且改善了城市面貌等等,可谓一举数得啊!可是别的城市没有这么幸运。例如,上海定位在"海派文化"的范畴内,是由其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所决定和制约的,必须体现中西合璧的大气和与众不同。而南京假设也如上海一样,一味追求"海派风格"而放弃"金陵文化"的特质,"十朝古都"将在中国的城市文化发展中消失。此外,在中国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有一个见惯不怪的现象,那就是一届政府一套方案,一届政府一堆工程。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许多城市都在爆发着短视的、透支子孙资源的、杀鸡取卵的野蛮开发冲动,进而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和长远利益为代价换来昙花一现的经济繁荣。进入现代社会,自中国城市开始大规模改造的那天起,城市建设始终没有上升到建筑艺术的高度,一直是在一个低级的水平上重复和模仿。很多城市往往只考虑做大做强,特别是政府的形象工程、标志性大道、立交桥、高架路、大广场以及巨大的政府大楼等建设得非常辉煌,投资量大,甚至不计成本,同时一些城市必要的污水处理,供水、供热及排水管道等基础设施却严重不足。所以在道路建设中总是免不了今天开凿路面,明天又缝缝补补的。同时很多城市随着城市人口和交通车辆的不断增加,一些配套设施跟不上。今天建天桥,并号召市民过马路一定要走天桥,明天又把天桥给拆了,改成地下通道。资源浪费且不论,老百姓被折腾得可真够呛的。最让人失望的是,马路越来越宽、越来越多,直至中央政府限定马路不得超过多少米;而像北京都已经是四环五环了,马路照样堵,停车照样难。刚好我在《凤凰周刊》的第28期上看到一篇《中国,离真正的"交通大国"有多远?》。文中提到,有个河南农民自费考察了十多个城市交通路口,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交通道路存在交通标志错误、红绿灯转换不合理、交警配备适当等情况(据央视"小崔说事"节目)同时在网上找到一段关于长春人民大街的描述:"人民大街北起长春站前广场,南至卫星广场,全长15公里,平均宽五十多米,是贯穿长春市区的中轴线。人民大街兴建于1907年,当时称"中央通",是现今大街的北段,1932年改为大同大街。解放后,改称斯大林大街,大街北段为商业区,南段为居民区和文教区。省市主要党政机关均设大街两旁。夏季,沿街四排绿树成荫,枝叶繁茂,整个大街犹如绿色长廊。冬季,每逢大雪纷飞,沿街树木和建筑银装素裹,别具风光。今天的人民大街以其宽阔笔直,绿荫花丛而闻名全国。"我想这对其他城市的道路建设应该是一个启示。环保问题:城市环境污染来源于多方面的,包括大气污染: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做饭和取暖所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出的烟气,汽车、飞机、火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所排放出的尾气;水污染: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固体垃圾污染: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产生大量的固体垃圾;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等。这里要着重提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个是工业污染问题。一些政府官员往往只惦记着经济发展,大建保税区、经济开发区等,完全忽视跟城市的规划以及城市自身的条件相挂钩。比如城市的地理环境、气候风向等。很多开发区一般实行"先上车,后补票",即先把资金企业引进来,然后再考虑其布局以及是否会影响环境等。最让人担心是,一些有严重污染的工矿企业往往建在河流的上游,据我估计可能是在山区,土地便宜,他们的排污处理设施一般只在领导来检查的时候才用,平常时间就直接排放尾气、污水。这样导致一些河流重金属超标。去年宁波遭遇了从来没有的干旱天气,水库基本都已经干了,所以只能从河网取水。但是很多人都不敢饮用自来水,一来有股很大的淤泥味,其次是水污染严重,包括菜场里的鲫鱼,都不怎么敢买,听说重金属严重超标。第二个是关于医疗垃圾的问题。我想非典给了我们很大的教训,一些医疗垃圾由于没有很好的处理,成为再次传染的传染源。有些城市将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同放置处理,造成了医疗垃圾的流失,对生态环境和公共健康安全构成一定威胁。更有甚者一些垃圾拾荒者将医疗垃圾贩卖给一些地下工厂。如果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能将这类问题也同时搞定了,就不会有这么多节外生枝的事了。第三个问题是汽车污染也已经令人不可忍受了。在中国南方,汽车尾气污染已上升为大气污染的第一元凶。在北方,当工业污染外迁、燃煤锅炉减少之后,汽车污染也逐渐成为城市最大的空气污染源。中国目前只有2400万辆汽车,城市空气污染的程度已经比发达国家严重得多,若仍然维持目前的成品油质量标准和汽车环保标准,假如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再翻两番,那中国的大气污染将不可想象,中国的大城市会变得暗无天日。发展交通与保护环境"一手硬、一手软"的现状,也必须下决心改变了。这里就要提要一个沙尘暴问题。2002年的某一个早晨,我醒来的时候发现窗外的天空是黄色的,我以为天还没有亮呢,但是我一看表发现已经八点多了。那一次是我在长春所遇到的最严重的沙尘暴。出门的时候必须全副武装,但是即便如此,嘴巴里还是有很多的沙子。长春位于吉林省,与内蒙古相领。风是从内蒙古吹来的,沙呢?尘呢?沙尘暴古已有之,内蒙古的牧民称之为"黄毛风",但它的频繁发生则是近年的事,这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杨根生指出,频率加快、间隔变短、强度增大已成为沙尘暴的新动向。而受风沙天气影响的地区,也由西北、华北一路向南扩展,甚至波及到长江以南省份。"造成沙尘暴的原因中,人为活动占了70%。"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文斌说,"人为活动主要包括过度放牧和草原开垦。由于城市化进程与环保配套设施发展的不平衡,本地区的空气、水资源和土地污染正在加剧,这对于居民的身体健康,以及经济发展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文化资源破坏: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可能就来自于一片瓦或者一幢小房子,比如北京的四合院。由四合院连接而成的胡同,是从元代以来北京最典型的城市街巷,它见证了近800年来中国民俗的演进历史,蕴育了韵味悠长的市井文化,并因其宜人的居住环境直到今天还为人们所赞誉。?"四合院是因为北京的气候而产生出来的建筑造型,是最适合北京的。"国际著名规划学者、新加坡国家艺术委员会主席刘太格曾对采访他的新华社记者说:"它的居住环境实在是太美了,它是我们中国人老祖宗智慧的产品。"?美国规划学家邱吉尔以现代建筑观点评论道:"由四合院、胡同组成的大街坊为交通干道所围合,使得住房成为不受交通干扰的独立天地,方格网框架内具有无穷的变化,金光闪烁的琉璃瓦在单层普通民居灰暗的屋顶上闪烁。" ?自公元800年至1800年间,中国都城人口众多,如长安、开封等,一直为世界大城市中的佼佼者,其中尤以北京城最为突出。自1450年到1800年间,除君士坦丁堡在1650年至1700年间一度领先外,北京一直为"世界之最"。?但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北京城市的发展中,胡同与四合院逐渐减少,引起各方人士的关注。德国学者曾发表题为《无所顾忌的狂热建设使北京变成了一座没有特色的城市》文章,说北京上个世纪令人着迷的魅力已不存在,而千篇一律的大亭子、大屋顶建筑使人觉得好像巨人头上呆了一顶小儿帽。在破坏原有文化的同时,所谓的城市化建设又缺少文化内涵。很多人造现代旅游景观是当今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有一大热点。一些景观不仅费用巨大,占据了城市宝贵的空间,而且许多景观在外在造型及与城市原有景观的协调上缺乏城市特色,更重要的是其文化内容及其肤浅。 ? 以上可能是城市化进程中比较显像的问题,还有一些我们不能直接看到的问题,我权且把他们称之为软性问题。被遗忘的城乡结合部和城市"自生区":城市与乡村的交接地带,由于其自身特有的过渡性,始终处于动态过程中,因此这里在规划、建设和管理上成了"空挡",并且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成为城市发展的滞后因素之一。有关人员从社区研究的角度进行大量的调查,得到被遗忘的城乡结合部其负面功能有:城市犯罪滋生地之一;超生人口的保护地;流动人口的聚居低;伪劣产品的生产地;形成新的城市"自生区"等②。而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外围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等于或高于市区,或者在特色上优于市区。这是西方后工业社会以来的城市郊区化所表现的社会结构变迁状态。虽然我国现在的生产力水平还不能达到西方国家的水平,但是我们不能重走西方已经走过的道路,即从集聚到扩散,从城市化到城市现代化再到郊区化。我们应该直接面对这三重发展形式。如今很多城市在原来的郊区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校园区以及越来越多的零售业的郊区化(我所知道的宁波的麦德龙和家乐福,长春的沃尔玛等)以及最近一些城市运用行政手段,使城市区扩大,有的扩大一倍,如果中国城乡结合部的规划建设具有理论指导和长期的规划设计,不至于出现城乡结合部成为城市藏污纳垢的后院。如果中国城郊区的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水平不低于市中心,就会改变中国传统的"郊区人"的区位观念,进而可以达到城市人口合理分流的目的。民工问题:改革开放后,国家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产生了大量剩余劳动力。随着城乡关系的松动,除了一部分农民进入乡镇企业外,很多农民开始进城,成为农民工。从"民工潮"到"民工荒",从解决民工子女就学难,到清理被拖欠的民工工资,近20年来,与民工相关的种种问题时时成为社会的热点,民工这一群体以及"民工现象"已成为中国城市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民工人在城市的环境里就业,开始绝大多数是干着城市人不愿意干也瞧不起的简单、粗笨、又苦又脏的低技术含量工作,当然也有和城市工人一起干过的,但是他们却时时感受着自己的不同身份,"自己是农民"。最近,珠三角、长三角、福建等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都发现,工人不像以往那样好招了。一向被认为廉价劳动力接近于"无限供给"的中国,却在今年令人意外地大范围出现工人短缺。这种现象的出现应该是早晚的事,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四点: 1、难转的弯——观念制约。长期以来,人们思想观念上受城乡对立,体制上受城乡分治的影响很深。因此无论是城市政府官员还是城市居民对农民进城就业,推进农民市民化认识不深不透,远未从战略高度认清农民市民化的必然趋势和战略意义。部分政府官员对农民进城存在两种担心:首先是担心"城市病"问题,怕农民进城会带来城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社会治安恶化;其次是担心挤占城市职工就业岗位问题。怕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会加剧城市劳动力供求矛盾,影响城市职工就业。城市市民对农民进城表现出相当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是接纳的心态,因为进城农民是很好的廉价劳动力,可以分担城市居民不愿做,而又离不开,不能不做的累活、脏活、险活;另一方面是拒绝心态,因进城农民加剧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竞争,抢夺了城里人工作和就业的机会;又因为农民工素质低,犯罪率高,让城里人失去了安全感等等。受上述观念的影响和制约,结果就造成了城市对农村的排斥,市民对农民认同上的歧视和情感上的歧视,表现在行动上不能公正对待进城农民,对进城农民普遍缺少包容之心和宽广胸怀。 ????2、难解的结——政策制度制约。很多地方政府往往从政治收益最大化角度代表城市市民集团利益方面考虑问题,对农民市实行排斥和抑制的政策,鼓励和支持政策的少,对农民市民化存在着重堵轻疏,重管理轻服务,重义务轻权益,重城市就业轻民工安排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热情引导,影响农民市民化进程。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刚性户籍管理制度;二是农村土地制度。现行的刚性户籍管理制度及其衍生的劳动用工制度使农民的迁徙自由和择业自由受到了极大限制,成为当前农民工进入城镇社保体系的头号障碍。长期以来,户口就像一杆无形的标尺将人们划分为有权利差别的不同社会群体,而农民则处于等级阶梯的最底层。这道城乡居民无法逾越的鸿沟,使得农民工无法享受到和城市居民平等的财产权、休息权、教育权、劳动权、社会福利保障权等等,甚至连基本的人权都无法保障。可以说,农民工虽然进了城门,却没有真正地融入城市生活,其身份归属依旧是农民。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对农民市民化也是一种明显的限制,影响农民进城的积极性,影响了农民市民化的推进步伐。承包的小块土地成为了农民离不开的"根",在城市社会保障又覆盖不了进城农民的情况下,进城农民不得不"三思而行"。 ????3、难以解脱的困境——素质制约。以前我国农民的整体文化知识和能力素质不高,转移能力弱,进城后就业竞争力低,影响农民市民化。农民能否变市民,"乡下人"能否成为"城里人",还取决于农民自身的文化知识和能力的整体素质状况。事实证明,进城农民的整体素质是取得市民资格的重要条件,决定着由农民向市民转化的成功率。整体素质高的农民,进城后容易获得较多的就业机会,容易取得相对稳定的职业和收入,又容易融入市民社会,得到市民认同,容易取得市民资格。许多调查显示,现进城农民,年龄一般低于劳动人口的平均水平,绝大部分集中在20-35岁之间,受教育的程度也高于农村平均水平,大多数为初中以上。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在其家乡处于中上等水平,这也充分说明了农民的整体素质对进城就业乃至最终实现市民化的重要性。农民的整体素质是确保其在城市长久安身立业的本钱,农民整体素质越高,进入城市就业机会越多,成为市民可能性越大。 ????4、难绕的坎——信息制约。及时、准确、有效地获取、了解处理中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动态,全国各地的就业情况和信息,这样可以合理安排农民自己的行程,能更好地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岗位,确保农民向城市流向正确,从而由农民变市民的重要前提。但由于分散落后的农村信息闭塞,加之个体农民所处地位的局限性,很难得到及时可靠的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盲目流动的结果,当然无助于实现农民市民化。从目前农民流向和流动的地区分布看,比重最大的一部分是向本省范围内的城市流动,通常占转移农民的50%以上,原因就在于农民得不到进行跨省流动的有效信息。目前跨省市流动寻找就业机会,其信息的获取几乎全部靠亲戚、朋友和同乡等社会网络的帮助。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人口跨区域迁移甚少,所以跨越省界之后,人们的社会关系也就大大减少,信息不灵就在所难免了。这种信息障碍,致使农民不清楚各地城市劳动力供求情况,不知道向什么城市流动有效,不知道如何获得城市就业机会,更不知道如何推荐自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之所以从乡村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如果人们来到城市后发现城市不仅不能让他们生活得更好,而且还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伤害,人们不失落不愤怒吗?城市化的关键就是让更多的农民离开农村,实现农民的市民化。农民市民化狭义上指农民、城市农民工等在身份上获得城市居民相同的合法身份和社会权利的过程,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获得所在地的城市户口及相应的社会权利。从广义看,"农民市民化"指借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使传统农民在身份、地位、价值观、社会权利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向市民转化,以实现城市文明的社会变迁过程。我想随着户籍制度改革以及农民工权力保障制度的推行,要获得所在地的城市户口及相应的社会权力 ,已不再是件难事了。难就难在如何使农民的价值观、生产生活方式等向市民转变。这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理论可能就能用上了。贫富差距:中国政府从没有公布过城市贫困人口数量,但是这并不说明在中国不存在城市贫困人口。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90年代中期以来在中国城市中开始出现大量下岗职工,许多人生活出现困难。还有部分退休和失业人员的生活也有困难。因此自1994年起,中国开始试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999年10月,国务院又颁布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截至1999年9月,全国667座城市和1638个有建制镇的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已全部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据统计,领到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人口全国总计有280万人。各地确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也由于地区经济发展差别有所不同,其中最高的深圳市为每年人均收入为3828元,最低的为呼和浩特市、南昌市和银川市,为每年1716元。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城市间改建的需要,大量"有损于城市形象的房子"被拆迁了。但是由于拆迁管理工作不到位、拆迁补偿标准确定机制不完善、滥用行政裁决和强制拆迁的行政行为、适合被拆迁人需求的中低价位房屋供应不足等原因,那些弱势群体,说白了就是穷人的利益受到了很大的损害,引起大量的群体性上访事件甚至引发恶性事件。而那些富裕者则有闲钱买第二套、第三套甚至更多的房子的,并将房价炒得天高,从中获取更大的利润。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研究员近日认为,从经济成本的角度看,城市高楼的急剧增加会加剧社会分化,拉大贫富差距。美国注册规划师协会国际委员张庭伟博士说:"城市住宅中的不平均现象会造成社会贫富割裂,引发社会问题甚至导致社会不安定。" 此外农民并不在最低生活保障的范围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扩张和各地兴起大办开发区的热潮,农民土地被大量征用,但在征地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对农民的补偿标准偏低又没有配套的社会保障措施、盲目上马导致"征而不用"、"暗箱操作"而滋生腐败、征地补偿安置费分配混乱等多方面的问题,农民失去了经济来源,且他们既没有技术优势,也没有信息优势,只会变得更穷。在这里,城市居民面对的更多是土地由居住用途转变为商业用途或者是提高其原有利用率的过程;农民面对的是农业用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的过程。实质上是作为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土地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升值利益的分配问题。由于利益分配的不均,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此外还要提到一个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以下是关于地区差异的一组数据: 1、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比较,2002年高低相差2.4倍,差距高达15481元。2002年35个大中城市市民人均收入平均为9422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719元,其中人均收入超万元的城市有深圳、广州、上海、宁波、北京、厦门、杭州、济南等8个城市。最低的是西宁,人均收入只有6433元。最高的深圳与西宁比较,相对差为2.4倍,绝对差高达15481元。 ??? 2.市民收入分东中西地区比较,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日益扩大。2002年与1980年相比较,东部与中部(除1980年是西部最低外,1990年以后都是中部是最低的)相对差1.88倍,绝对差由1980年89元,扩大到2002年2852元,扩大了32.04倍,1980年东中西地区市民人均收入分别为453∶382∶364,高低相对差扩大到1990年33%、1995年33%、2000年52%和2002年45%,比前期略有缩少;但绝对差由1980年的89元,分别扩大为426元、1543元、2723元和2852元。2002年与1980年比较,东部地区市民人均收入增长了19.3倍,比全国平均增幅高出4.2倍,中部地区只增长15.6倍,比东部低了3.7倍;西部地区增长了16.9倍,比东部低了2.4倍,但比中部多增1.3倍。高低相对差由1980年24%扩大到2002年45%,扩大了1.88倍;绝对差由89元扩大到2852元,扩大了32.04倍。  3.市民人均消费地区比较,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迅速拉开。2002年与1980年比较,东部地区比中部地区人均消费相对差扩大了4.09倍,绝对差扩大了32.5倍。1980年东中西地区市民人均消费分别为443∶375∶400,高低相对差仅为11%,绝对差为68元;到1990年高低相对差扩大到33%,绝对差为359元;2000年高低相对差再扩大为45%,绝对差扩大到1871元;到2002年,相对差维持在45%,但绝对差却扩大为2213元。将2002年与1980年比较(按现价计算),东中西地区市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增长15.03倍、12.03倍和12.85倍,与全国市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幅比较,东部比全国平均增幅高出1.39倍,而中西部却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1.61~0.79倍,比东部地区分别低了3~2.18倍。东部与中部相对差扩大了4.09倍,绝对差扩大了32.5倍。有研究者认为,西部地区劳动者报酬收入低,是与西部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所决定的城市化水平,及由此而产生的工业结构特点密切相关的。由于西部地区不仅城市化率低于全国水平,其城市化的推进速度也慢于全国。以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从1988年到1998年全国从20.5%上升到25.1%,西部地区从16.0%上升到19.1%;以市区非农业人口比重来衡量,全国从1988年的12.9%上升到18%,西部从8.8%上升到11.6%,以城市总人口比重来衡量,全国从1988年的27.7%上升到44.5%,西部从19.7%上升到30.4%。无论从那个角度来衡量,西部地区与全国城市化速度的差距都大于30%。西部城市化速度的差距也反映在城市数量增加方面。中国现有的668个城市有70%以上是1978年以后设立的,这些新增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而西部年均增加城市的个数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三产业问题:我国第三产业比重无论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相比,发展水平远远落后。很大的原因在于我国城市化的水平还很低,跟不上工业化水平,所以大量的劳动力集中在工业。在加入WTO之后,受到影响较大的第三产业有电信产业、金融、旅游业、服务贸易,尤其是电信与金融业。第三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必须有自己的内在动力与一定的外在压力。而我国第三产业缺乏的是外在的压力,由于政策限制,其它方面的资金、劳动力也不可能投于第三产业,因而也难以使第三产业得到较大发展。加入WTO后,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大,将促使我国策三产业的发展,众所周知,第三产业是一种高度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少、见效快,对经济发展水平贡献较大。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将成为促使人口的大量就业,促进大中城市与小城镇的发展,是我国人口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而且第三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将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赋予城市新的吸引力,并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三、症结通过以上分析我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出现的种种问题主要原因还是没有最终转变政府职能,即我国的城市化有向政府主导型方向滑行的倾向,因为:1、在政府主导下的城市化,可能出现职能雷同的大都市泡沫。在十五期间提出放松对发展大城市的限制的政策,对于发挥城市规模效益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各级政府都不顾经济地缘优势和城市间的产业分工的需要,人为地在攀比中搞功能齐全的大都市,人为地配置城市资源,很可能会在出现虚假的大都市繁荣。2、在政府主导下城市化演变为仅仅依托城市基建乘数效应推动的城市化,会导致城市房地产泡沫。?在城市基建拉动效应下可能出现一时的繁荣,如果城市基建与城市产业和市场发展严重失调下去,未来中国可能会出现一批有"城"无"市"的空壳化城市。3、在政府主导型推动下的城市化,存在高成本推进中国城市的问题,使城市化在所谓城市建设化高潮中(泡沫)中受阻的风险。目前在政府主导推动下城市化,同自发地农民主导下小城镇相比,层次要高的多,其规划是国际性的,其投资是大规模地,其决策是自上而下的。但是从符合市场的理性成分而言,今天政府没有超过20世纪80年代的农民。虽然就农民的个体选择而言充满着自发、随机性,但这种自发与随机因严格受到市场的约束,所以这种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就选择又是理性的。而处在"体制空洞"中的政府形成的随意性和长官意志,是缺乏市场约束的随意性,他们的行为并不是一个完全的经济人的行为,而是某种意义上的政治人行为。经济人的选择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由此决定了经济人选择是在成本约束下进行,而政治人追求是政治效应的最大化,经济是手段,而不是目标,所以不存与经济效益相关的成本约束,与追求政治目标相联系,在经济上往往是不计成本。 ?要遏制中国的城市化向政府主导型方向滑行,避免城市化泡沫发生,唯一的出路就是要加大城市改革力度,让市场成为城市化的第一推动力,而不是政府,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化推进与城市化新体制供给不同步的矛盾。 ???? 1、中国城市化的战略定位,不能简单地把中国经济增长赌注在城市化,而应当把中国经济增长的中心放在城市市场化的推进上。 2、深化城市体制改革,增加适应城市化需要的制度供给是从根本上抑制城市化泡沫发生的关键。 ??? 3、加大对城市管理和决策的知识供给,解决城市的快速成长与知识供给严重脱节的问题 4、开展城市经济安全研究,建立城市安全预警系统,遏制城市化泡沫发生 四、展望根据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历史经验,城市化水平达到30%时,城市化进程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我国正处于这一加速点,因此,许多专家认为,我们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城市化。此外,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还面临着更为重要的历史机遇:第一,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未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破坏性影响;第二,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城市化被各级政府所重视;第三,随着中国加入成功WTO,给传统农业带来巨大冲击,农业实现现代化、实行规模经营势在必行;第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结束了短缺经济状态,为城市化奠定了物质基础。我认为在新的城市化机制出现的同时,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将出现以下几个新的趋势:1、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城市化道路为方针将成为我国城市化道路的圭臬。与农村相比,大城市的经济效益、就业机会、文化生活等方面都高于中小城市,更高于农村,因此,在未来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大城市仍然具有很强的"拉力",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西部内陆地区经济还不够发达,还存在巨大的"推力",大量农村人口还会向大城市流动,尽管大城市还存在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中小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吸收农村人口实现农村城市化的主战场,大城市人口实际增长率不会有大幅度的上升,但它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基地。2、城市群和城市带初具规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之间界限的逐渐消失,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城市代、以香港为龙头的珠江城市带、以西安和郑州为核心的陇海城市带、以北京和九龙为迄点的京九城市带纷纷出现。与此相伴,少数特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香港已经或正逐步成为国际大都市。3、随着西部大开发的红火进行,西部城市化进程将大大加快,城市数量和城市等级都会有较大的提升,逐渐形成乌鲁木齐和敦煌的城市圈、兰州和西宁城市圈等等,并在已有的大城市周围,出现一批中小城市,成为大城市经济网络的眼神和扩散,形成西部地区城市化的主要角色。 ? 结束语城市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增加,更不是把乡政府的牌子改成街道居委会就实现了城市化。中国的城市化方兴未艾,中国的城市化任重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