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奕现在的老公:金刚降龙 猛虎跳涧--王树声(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5 18:33:39

金刚降龙 猛虎跳涧--王树声(1)

金刚台百里降龙而来的王氏祖坟,历经大别山主峰黄毛尖等剥换蜕变,止于一条溪涧前,结猛虎跳涧之穴。龙行虎步,猛虎出林,是王氏祖地的出身;虎踞塘、溪,侧闪旁落,是王氏祖坟的结作之形;釜山当面正朝,是王氏兄弟同时为将的风水关键。

“气”,是中国风水术不老的话题。弥漫在王氏祖坟周边的山间气雾,是这条大别山龙脉的固有特征,也给王大将战争年代的逢凶化吉增添了云里雾里般的色彩。这种神奇,天意还是人为?总脱不了风水的造化之功。

百战余生 传奇福将 王树声(1905-1974),原名王宏信,湖北麻城人,大将。[1]

6岁丧父、9岁丧母、穷苦出身的王树声,被称为“泥腿子将军”,崛起于农*动中。1927年6月,在麻城破寨岗指挥农民自卫军和上万农民抗击地主武装的进攻,激战三昼夜,毙俘敌3000余人,继又参加黄麻起义。

勇猛无敌的王树声,屡立战功,枪法精准,于红四方面军有“神射手”之称,历任红25军师长,红31军军长。1931年3月,指挥第30团在双桥镇战斗中担任主攻,歼国民党军第34师,活捉师长岳维峻。后任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协助徐向前指挥作战,在反“六路围攻”中鏖战10个月,歼敌8万余人。1935年3月,参与指挥嘉陵江战役后参加长征。1937年3月,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失败后,率小部队转入祁连山打游击,苦战三个月,部队被冲散,孤身辗转到达陕北。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晋冀豫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太行军区副司令员,河南军区司令员,组织地方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参与指挥中原突围,率左路军进入武当山区。

王树声参加革命,南征北战,一生为民所亲,被敌追杀,多次逢凶化吉。其传奇经历与大别山蜿蜒南下的祖坟风水有着极大的关系。

金刚降龙 两翼护送 王树声的风水之根,扎在故乡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镇项家冲,曾祖父、曾祖母、祖父、祖母集葬于一山,坐壬向丙。

王氏太祖山为金刚台。金刚台,大别山豫内第一高峰,位于商城东南部20公里处,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面积138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584米,山势雄伟,群峰叠起。

金刚台蜿蜒西南,山脉经过两次较为明显的起伏顿挫,于达权店西渡灌水,自东向西贯穿石鼓寨、风簸山连片山区,然后跌断重起,群山中有峰突然高举,是为大别山主峰的黄毛尖山,海拔1011米,王氏祖坟的少祖山。

黄毛尖山,面朝西南。本为东西走向的龙脉,至此随即转向西南,奔行约3公里后,山脉出现一次扭曲,但并未跌断,是为龙脉剥换蜕变。龙脉开始出现两条分支,一支堂皇南下,开张展翅;一脉则悄然过峡往西,再折西南,约5公里后,陡然而止。王氏祖坟,就在这条婉约西行、势不张扬的真龙中结作。[2]

区别于王氏祖坟蜿蜒反复的龙脉走向,麻城境内主峰康王寨,与金刚台面西南而去的走势完全相同,有如一线所牵,其往西南直去之势毫不掩饰,自始至终从不更变。

据《麻城县志》,大别山脉环绕于麻城东及北部边缘地带,雄踞鄂、皖边界的康王寨,向西南纵深及西部边缘伸出7条山脉,形成东、北、西三面山脉相连,群峰逶迤的地貌特征。按其描述,王氏祖坟龙脉来自于其中的第五条山脉。该山脉位于举水干流及支流许家河以西、浮桥河以东地带。由福田河的苏木尖,往西经打油尖、瘌痢寨,至乘马杨泗寨与新县以岭为界,再折向南经石楼子岗、董家畈、三角寨、凤凰山、皮家寨至万义土寨,然后分为两支余脉:一支向南延至鸳鸯斋、五脑山,另一支向西南延至罗家铺梅花山。山脉山势低,为麻西北低丘区,山峰海拔最高不到600米,有凤到山、杨泗寨、落衣山等大大小小的山峰数十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