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驹2005告别演唱会:A单方精选大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5:47:11
 凡 例


  1.本书所集单方偏方系从近期全国各地中医期刊中精选而成,共 990 首。为便于使用,按内科、外科、骨伤科、男科、妇科、儿科、耳鼻喉科、 口腔科、眼科、肿瘤科等次序排列,内容丰富。
  2.以病统方,收录病证计 330 种。鉴于中西医疾病命名方法之差异,本 书所采用的病名不尽一致,从其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以西医病名为主,参 用中医病名,以供读者应用时参考。
  3.每一方剂之下皆分药物,用法、疗效、病例、来源等五项内容。原方 无方名者,编者拟加之;原资料无病例者,本书亦付之缺如。
  4.部分单、偏方的特殊用法、使用注意事项及中药的学名等,均在“注” 中说明。
  5.力求通俗易读,便于使用。所录方剂药简效验价廉,适用于临床医务 工作者、中医院校师生及中医学爱好者阅读。
  
内容提要


  本书介绍单方偏方 990 首,分内科、外科、骨伤科、男科、妇科、儿 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肿瘤科治疗的疾病 330 种。其中既有常见 病、难治病,亦有少见病等。所治病的药品具简、廉、效和一病多方的特 点,家中购备一本,必要时可根据病情、药源等情况,选择参考应用,受 益不浅。
  
方偏方精选

内科

感冒

一贴灵
[药物]麻黄、香薷各 15 克,板蓝根、蒲公英各 10 克,桔梗 12 克。
  [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细粉,成人一般用量约 3.5 克,儿童用量约 l 克。 将药粉倒入肚脐中心,然后用一般胶布贴敷固定,勿令药粉撒漏。
[疗效]此方治疗感冒 200 例。痊愈 196 例,无效 4 例。
  [病例] 苗×,女, 28 岁。自感畏寒发热,全身酸痛,头晕乏力 而来诊。查体温 39.9℃,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诊为风寒感冒。贴上药
1 小时后感全身舒适,诸症减轻,体温下降,全身无不适感,继用 1 剂以巩 固疗效。
[来源]张群才,等。陕西中医 1990; (6) : 271

慢性支气管炎

百部汤
[药物] 百部 20 克。
  [用法] 将百部水煎 2 次,合并药液约 60 毫升,每次服 20 毫升, 每天 3 次。可加少许白糖或蜂蜜矫味。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气管炎 110 例,近期控制 36 例。显效 35 例,好
转 25 例,无效 14 例。
  [病例] 李×,女,50 岁,咳嗽 3 年。近 1 月来加重,咳嗽胸闷,吐 痰较多,每天可达 2000 毫升以上。每至冬季复发,春夏季可减轻。检查:心
(一),双肺布干罗音。胸透示:双肺纹理重。诊为慢性气管炎(单纯型)。
投以上方,服 1 个疗程达到近控标准;为巩固疗效,又连服 2 个疗程。随访
4 年未复发,达到临床痊愈。
[来源] 郑祥光.陕西中医 1986; (10) : 439

沉香蛤蚧丸


  [药物] 沉香 24 克,蛤蚧 2 对,人参、地龙各 50 克,补骨脂、胡 桃肉、丹参、黄芪各 100 克,肉桂、麻黄各 40 克,厚朴 80 克,炙甘草 30 克。
  [用法]上药研末,白蜜 500 克炼为丸,每丸重约 6 克。早晚用温开水 各送服 2 丸。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7 例,均收到满意疗效。
  [病例] 赵×,男, 49 岁。喘促反复发作 10 余年,每遇冬天病情 加重。诊见形瘦神疲,面色黧黑,足胫微肿,呼多吸少(动则尤甚),唇色 紫绀,舌苔白滑,脉沉细无力;× 线提示慢性支气管炎及肺心病。证属肺脾 肾三脏阳气虚衰,痰湿失于温化所致。治宜温脾补肾,宣肺化瘀定喘。服上
方 10 天后咳喘基本缓解,足胫肿退。再服 2 剂以固疗效,1 年余未复发。第
3 年冬因受凉复发,又服上方 1 剂,随访未见复发。

[来源]李长模,陕西中医 1985; (6) : 274

补肾合剂


  [药物]制附子(先煎半小时)10—30 克,补骨脂 10—15 克,菟丝子、 山药、枸杞、麦冬各 15—30 克,五味子、杏仁、米壳各 10 克,党参、黄芪、 仙鹤草各 20—30 克,牛蒡子 9 克,核桃(去壳)3 枚。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早晚分服。
  [疗效]此方治疗肾虚型慢性支气管炎 58 例,临床控制 12 例,显效 14 例,好转 29 例,无效 3 例。
[来源] 程广里·陕西中医 1985; (3):131

哮喘

癞蛤蟆煨蛋

[药物] 蛤蟆 1 个,鸡蛋(最好是白鸡下的)1 个。
  [用法]将鸡蛋从蛤蟆口内装入肚中,用纸包上,取阴阳瓦 2 块(即瓦 房上槽瓦 1 个,盖瓦 1 个)盖好,外用泥敷半指厚,置于火炉上烘烤,蛋熟 取下。将瓦揭开,剖开蛤蟆,取出鸡蛋,去壳食之,随后饮黄酒适量。
[疗效] 此方治疗哮喘 6 例,均获痊愈。
[来源] 黄宇宽.四川中医 1987; (2) : 19

哮喘贴脐方

[药物] 麻黄,吴茱萸、白芥子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加姜汁少许共捣成糊状备用。用时将药塞入患 者脐孔内,压紧按平,外以胶布固定,2 天换药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寒性哮喘,一般 10—15 天可痊愈。
[来源]谭孝清·四川中医 1991; (3): 15

消咳止喘膏

[药物] 白芥子、轻粉、白芷各 90 克。
  [ 用法]上药研末,蜂蜜调匀,做药饼如指头大备用。用鲜生姜擦背至 热以后,将药饼烘热,贴于定喘、肺俞、风门穴上,痰多者加天突,用纱布 包扎固定。每药饼可贴 2—3 天,冷后可烘热再贴,每天贴 30 分钟—1 小时。 贴药饼后,若出现热痛难受、有时出现水泡,瘙痒者为正常,外涂龙胆 紫即可。每年三伏天,从第 1 天起使用此法治疗.3—4 天为 1 次,每年 3 次
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哮喘 217 例,痊愈 13 例,有效 172 例,无效 32 例。
[来源] 王茂峰,等.陕西中医 M92. (11) :511

失哮散


[药物]下地龙、炙皂荚各 15 克,炙水蛭、蜈蚣各 10 克,麻黄 6 克,
蟾酥 150 毫克。
  [用法]将上药干燥后研末,装入胶囊,体盛者每次服 6 克,体弱者每 次服 3 克,每天 3 次,参须 3 克煎汤送服。
[疗效]此方治疗支气管哮喘 49 例,近期痊愈 41 例,有效 6 例,无效
2 例。
  [病例]彭×,男, 61 岁,农民。哮喘反复发作 34 年,长期应用激 素、氨茶碱、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只能暂时缓解。近年来发作频繁,3 天前 因受凉而哮喘骤发,持续 3 天,服西药不解。端坐呼吸,喉中哮鸣,痰声漉 漉,不能平卧,气促胸闷。投失哮散,每次服 6 克,参汤送服,每天 3 次。
第 1 天服 2 次后哮喘消失,诸症悉减。以后减为每次服 3 克,每天 1—2 次, 并加服七味都气丸善后,服药 2 月。随访 1 年余未发。
[来源] 鄢声浩·湖南中医杂志 1990; (1) : 47

肺炎



双青煎剂


  [药物]四季青、大青叶、野乔麦根各 30 克,金银花、连翘各 15 克, 荆芥、防风、桔梗、杏仁各 9 克。
[用法]每天 1—2 剂,分 4 次服。除必需输液外,一般不加用任何抗
生素及其他药物。
  [疗效]此方治疗肺炎 30 例,用药后 3 天以内退热、症状改善, 15 天内×线显示炎症吸收共 22 例;3 天以上退热,15 天以上×线显示炎症吸收 及加用西药者共 8 例。
[来源]王左·辽宁中医杂志 1986; (4) : 33

培土生金汤

[药物]人参、白术、茯苓、扁豆、神曲、桔梗、苡仁、鸡内金各 3—
15 克,胎盘 3—10 克,黄芪 6—2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 3 次服,连服 2 周为 1 疗程。
  [疗效] 此方加减治疗迁延性肺炎 58 例,痊愈 32 例,有效 24 例, 无效 4 例。
[来源] 高静安·陕西中医 1992; (11) : 489

肺脓疡

鱼桔银黄汤


  [药物] 鱼腥草 30—50 克,金银花、冬瓜仁、生薏米各 15—30 克, 黄芩、贝母各 10—15 克,桔梗、桃仁、甘草各 5—10 克,鲜芦根 50—100
  
克。
  [用法]每天 1 剂,重者 2 天 3 剂。水煎服,成人用较大剂量,儿童用 较小剂量。
[病例]舒×,男, 40 岁,农民。患肺脓疡已年余,×线报告为右上
肺 7×8 厘米脓腔,内有液平,曾治疗未愈。现面容憔悴,颧颊红,气促咳剧, 频吐腥臭脓痰,量多带血,舌红、苔黄腻,脉滑略数。此气阴双亏,毒热未 去之证。投上方加减,服药 60 余剂,经透视复查:空腔闭合而痊愈。
[来源] 李德洽·陕西中医 1985; (9) : 419

肺气肿

补肺降气汤


  [药物]党参 15 克,五味子、炙麻黄、广陈皮各 6 克,苏子、白芥子 各 10 克,桑白皮、茯苓各 9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早晚服。
  [疗效]此方加减治疗肺气肿 45 例,临床显效 28 例,好转 11 例,有 效 4 例,无效 2 例。
[病例]巫×,女, 45 岁,工人。患慢性支气管炎 10 余年,经多处
中西药治疗,仍反复发作。近日因感受外邪,突发喘咳上气,痰多色白如沫, 胸部胀闷,烦躁,心慌,失眠,肢体欠温略浮肿,舌淡胖嫩、苔薄白,脉细 数或结代,经×线片诊为慢性肺气肿。中医诊为肺胀(肺肾气虚)。治宜补 肺纳气,降气平喘,兼以解表。补肺降气汤去五味子,加黄芪 12 克,干姜、 桂枝各 6 克,肉桂 3 克,每天 1 剂,水煎内服。3 剂后诸症明显好转,原方 加减继服 5 剂,诸症消失,追访 1 年未见复发。
[来源]官瑞新·陕西中医 1992; (11) : 485

肺结核

大蓟根煎剂
[药物]干大蓟根 100 克,猪瘦肉 30—60 克(或猪肺 30 克)。
  [用法]水煎,每天 1 剂,水煎,分早晚连服 3 个月为 1 疗程。有效而 未愈者可继续服第 2 个疗程,2 个疗程未愈者停药。服药期间停用西药抗结 核药。
[ 疗效] 此法治疗肺结核 26 例,其中痊愈 4 例,好转 17 例,无效 5 例。
  [病例]陈××,男, 57 岁。胸片证实为右上浸润型肺结核,用西药 治疗半年多,病情未见好转。诊时证见咳嗽、胸痛、盗汗、消瘦。经用上方 治疗 1 个疗程,胸片复查结核病灶比原来缩小 1/2 以上,咳嗽、胸痛、盗汗 基本消失。体重由治疗前的 46 公斤增加到 52 公斤,血沉由治疗前的 60 降为
38。第 2 疗程结束时胸片复查,右上肺病灶已完全吸收钙化,血沉降至 15。 随访 1 年未再复发。
[来源]萧天仁·浙江中医杂志 1987; (11) : 489

渗出性胸膜炎


椒目瓜蒌汤
  [药物]椒目、生姜各 10 克,橘红、半夏、桑皮、瓜蒌实各 12 克,茯 苓 15 克,苏子、葶苈各 6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病例]靳×,男, 23 岁。1 周前不慎受凉,即出现右侧胸痛、气短、 咳嗽,咯白粘痰,舌暗红、苔白腻中微黄,脉弦滑。×线片提示右肺底积液。 辨证为痰饮阻于胸胁,宜泻肺逐饮,健脾化痰为主,佐以清热散结。方用椒 目瓜蒌汤加减,连服 2 周,症状消失,×线片复查示右侧隔肌粘连。继以前 方加桔梗、枳壳各 10 克宣降气机,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消除粘连而痊愈。
[来源]赵鹏辉·陕西中医 1986;(3) : 128

柴桂葶遂汤


  [药物]柴胡、枳实、陈皮、半夏、黄芩各 10 克,桂枝、葶苈子(包)、 茯苓、赤芍各 15 克,甘遂 5 克,生姜 3 片,大枣 12 枚。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 2 次药液约 500 毫升,分 3 次兑服。10 天为
1 短疗程。
  服 1 短疗程后,若胸水不减改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若病情稳定好转,胸 水有所吸收,又无其他不适,可连续服药至 1 个长疗程(30 天),初步观察 治疗结果。对体质过弱者,甘遂可减至 1.5 克,加党参 10 克,待胸水吸收后 速去甘遂,加百部、丹参各 20 克,连续用本方至症状、体征消失后,改用苓 桂术甘汤加味续服 20—30 剂以善后。
[疗效]此方治疗渗出性胸膜炎 36 例,痊愈 17 例,显效 11 例,好转 6
例,无效 2 例。
[来源]蔡胜秀·辽宁中医杂志 1988; (2) : 21

肺心病

千层龙汤
[药物] 干层楼 15 克(鲜品可用至 25 克)。
  [用法]上药煎水,兑入紫云英蜂蜜 2 匙,分上下午服,3 周为 1 疗程。 疗程结束后间隔 3—4 天可重新服用。
  [疗效]此方治疗肺心病,一般 2 个疗程后自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 转。曾治疗 2 例,服药 3 个疗程后,心律整齐,心率分别从 98 次、 100 次
/分减为 84 次、 90 次/分,轻度紫绀、浮肿、心悸等症状消失,咳喘减轻, 心电图亦改善。
[来源] 顾铭康。浙江中医杂志 1989; (4) ∶188 注:千层楼为藤黄科植物贯叶连翘 Hgpericum Perforatum.之全草,又
名女儿茶、赶山鞭。

冠心病

丹参酒

[药物] 丹参 50 克。
  [用法] 取低度白酒 1000 毫升,先将白酒兑成 40 度,再将丹参兑入 酒中,浸泡 7 天即可服用,每天早晚各饮 25~50 毫升。
[疗效] 此方治疗冠心病疗效满意。
  [病例]孙××,男, 62 岁。患者有烟酒嗜好 30 余载,曾在某医院 诊为冠心病。诊时证见面色晦暗,胸痛彻背、遇寒加重,咳嗽短气,心悸胸 闷明显加重,伴四肢欠温,口干不欲饮,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沉迟。 服丹参酒 1 月余,上述症状明显好转,继服 2 个月请症消失。
[来源] 李志顺.四川中医 1991; (3) ∶19 止痉散
[药物] 全蝎、蜈蚣各 3 克(焙),黄芪 30 克。
  [用法] 上药研末,每天服 3 次,每次 12 克,开水冲服。如病情重 者,每天可服 4 次。病情缓解后,剂量可减半,以巩固疗效。
  气虚明显者,红参 15 克煎汤冲服;阴亏津伤者,麦冬 15 克、玉竹 12 克煎汤冲服;阳气虚者,参附汤煎汤冲服;大便秘结者,大黄 12 克煎服(便 通即停)。
[疗效] 此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15 例均获效。
[病例]陈×,男, 61 岁。因反复心前区疼痛伴胸闷、心悸 5 年,加
重 2 年,在某医院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用多种药物治疗,病情不能控制,每 当翻身、进食、激动、寒冷等刺激均诱发心绞痛,且放射至左肩、腋、腹部, 每次持续 1~2 小时,每天复发 5~6 次。诊见体胖,面色白,口唇发绀, 精神较差,心前区呈放射性疼痛;舌状瘀暗,苔微黄,脉结代。服上方 30 分钟后,心绞痛、胸闷减轻, 30 天后心绞痛控制。上剂量减半,继服 2 个 月巩固疗效。随访 2 年情况良好。
[来源]徐杰军.陕西中医 1989; (6) ∶270
参葛冠心汤
  [药物]人参 3 克(或党参 20 克),葛根、山楂各 20 克,丹参 18 克, 白术 10 克,炙甘草 12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25 例,显效 16 例,有效 6 例,好转 2 例,无效 1 例。
[来源]兰启防·福建中医药 1993; (2) ∶27

室性早搏

甘草黄泽汤
[药物] 炙甘草、生甘草、泽泻各 30 克,黄芪 15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自汗失眠者,先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兼症消退后再服本方。
[疗效] 此方治疗室性早搏 20 例,均痊愈。
  [病例] 刘×,男, 32 岁,工人。 1987 年 5 月始觉头晕乏力, 心慌气短,动则益甚,心前区有沉重压迫感。心电图检查呈频发室性早搏, 体胖,舌淡,脉结代。服甘草黄泽汤 3 剂后症状减少,服 6 剂后痛苦若失, 心电图示早搏消失,随访未见复发。
  
[来源] 季春承.陕西中医 1989; (6) ∶ 247

三参桂薤汤

[药物]丹参 30 克,苦参 20 克,红参 5 克,桂枝 9 克,薤白 12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加味治疗室性早搏 20 例,显效 12 例,有效 5 例,无效 3 例。
  [病例]向××,男, 58 岁,教师。以“多发多源性室性早搏”住院 治疗。检查血压 16.0/10.7 千帕斯卡,心率 80 次/分,前期收缩 12 次/分, 舌淡、边有瘀点,脉结代。证属心阳不足,心脉痹阻,治以益气通阳、通痹 复脉。上方加川芎 10 克,栝蒌 15 克,30 剂后心悸怔忡减少,胸闷痛消失。 继以上方稍事变化调服 1 月,诸症皆除,心电图复查正常。随访未见复发。
[来源] 戴建林.湖南中医杂志 1985; (3) ∶ 17

窦性心律失常

二陈击瘀汤
  [药物]法夏、陈皮、当归、赤芍、山楂、枣仁、木通、全栝蒌、炙甘 草各 10 克,茯苓、丹参各 12 克,远志 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3 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窦性心律过速加珍珠母 30 克,青皮、桑寄生各 10 克;窦性心律过缓加 附子 1.5 克,细辛 5 克,胸闷加薤白 10 克。
[疗效]此方治疗窦性心律失常 42 例,临床治愈 25 例,好转 11 例,
无效 6 例。
[来源]吴水盛,等.湖南中医杂志 1991; (4) ∶ 39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强心汤
  [药物] 人参(另煎)、 附子(先煎)各 6 克,黄芪 30 克,当归, 丹参、茯苓、白术,葶苈子各 15 克,桂枝、枳壳、川芎、泽泻、麦冬各 12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早晚各服 1 次。
  [疗效] 此方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50 例,显效 27 例,有效 21 例,无效 2 例。
  [病例]赵××,女, 58 岁。间断性咳嗽、吐痰 10 年,胸闷、心慌、 气短 1 年,加重伴双下肢浮肿 1 个月入院。刻诊:慢性痛苦病容,精神萎靡, 面色晦暗,口唇发绀,颜面及双下肢浮肿,端坐呼吸,不能平卧,喉中痰鸣, 咳吐白色泡沫痰,四肢不温,舌淡紫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数;两肺可闻 及大小水泡音及痰鸣音,心尖搏动弥漫,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心率 100 次/ 分,律齐;双下肢重度指凹性水肿;胸透示两肺充血,心脏向 2 侧扩大呈烧 瓶状,心胸比例大于 1/2;心电图示不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西医诊断为 肺心病心衰Ⅲ度。证属心肾阳虚、瘀水停聚。中医诊断为喘证、水肿。治以
  
温阳益气,化瘀利水,方用强心汤加菖蒲、半夏、猪苓各 10 克,每天 1 剂, 水煎分早晚 2 次服。3 剂后尿量明显增多,水肿渐消,已能平卧安睡,惟神 疲心悸明显。上方加党参、枣仁各 12 克以益气养心安神。3 剂后纳食香、精 神好、水肿消,四肢已温。为巩固疗效,继进 2 剂,心力衰竭纠正。在服药 期间配合吸氧及抗感染治疗。
[来源]张立营,等.辽宁中医杂志 1992; (7) ∶ 26

病毒性心肌炎

益气健心汤
  [药物]黄芪、丹参各 30 克,太子参、山楂、麦冬各 20 克,炙甘草 1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液成 400 毫升,分早晚温服。[疗效]此 方加减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32 例,痊愈 13 例,有效 15 例,无效 4 例。
[来源] 苏亚秦.陕西中医 1990; (10) ∶ 444

高血压病

鬼针草汤
[药物]鬼针草。
  [用法]夏秋季采收全草(连根),洗净泥沙杂质,晾干备用或鲜用。 干品每次 20~3O 克,鱼砂罐加水浸泡 15~20 分钟,文火煎熬,沸后立即离 开炉火,冷却,每天午饭前服一大口(50~70 毫升)。鲜品每次 50~60 克, 煎服法同前。每天服 1 次,服至症状消失,血压正常即可停药。
[疗效]此方治疗高血压病 7 例,均获较好效果。
  [病例]杨××,女, 52 岁。患者有眩晕病史数年,发病时常伴耳鸣、 口干苦,恶心呕吐,每年发作数次;血压为 19.5/15.7 千帕斯卡,诊为高血 压合并美尼尔氏病。服鬼针草 11 天后,测血压为 13.3/10.1 千帕斯卡。随访
2 年无不适。
[来源] 林世奇,四川中医 1987: (11): 31
  注:鬼针草为菊科 1 年生草本植物 Bidens bipinnata 1.的全草,又 名盲肠草、脱力草等。性平味苦,无毒,有清热解毒、散瘀活血、消痈之功。

钩藤煎剂

[药物]钩藤 30 克。
[用法]上药加水 100 毫升,煎煮 10 分钟为 1 天量,分
早晚 2 次服, 30 天为 1 疗程。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测量血压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高血压 175 例,Ⅱ期高血压总有效率 77.5%,Ⅲ期高 血压总有效率 72.9%。
[来源] 林连荣.辽宁中医杂志 1988; (2) ∶ 23 蚯蚓合剂
[药物] 白颈活蚯蚓 15 条。
[用法]将蚯蚓剖开,洗净泥土,加白糖 100 克, 30 分钟后待蚯蚓溶

化成液体时,顿服。每天早晚各服 1 次,5 天为 1 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高血压病 24 例,疗效满意。
  [病例] 史×,男, 58 岁。 1984 年 10 月 16 日诊。患高血压病 3 年。证见头晕不适,头部胀痛,口苦咽于,舌红、苔白,脉弦。血压 26.7/14.7 千帕斯卡。证属肝阳上亢,治宜平肝潜阳、降压利尿。用蚯蚓合剂治疗 1 个 疗程后,血压已恢复正常,再服 1 个疗程巩固疗效。随访未见复发。
[来源] 金欠.湖南中医杂志 1987; (3)∶ 54

高血压药枕

[药物] 晚蚕砂 1000 克,明矾 2500 克。
  [用法]上药装布袋内,做成药枕头用。保持药枕面清洁,每天睡药枕 不少于 7 小时,3 个月为 1 疗程。同时每晚睡前按摩两足心涌泉穴各 180 次。 治疗期间停用一切降压药物,若发现血压明显升高时,可视病情短期选
用复方降压片、 110 降压片、心得安等内服。
[疗效]此方治疗高血压病 30 例,显效 10 例,有效 15 例,无效 5 例。
[来源] 贾隆兴.陕西中医 1985; (11) ∶ 514 夏枯草糖浆
[药物]夏枯草、白糖各 120 克,草决明 100 克。
[用法]先将夏枯草、草决明放入砂锅内,加清水 2000 毫升,文火煎
至 1500 毫升时,用纱布过滤,药渣加水再煎,最后将二汁混合在一起,加入 白糖,搅拌溶化后即成。1 剂 3 天分次服完, 30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100 例,有效 83 例,无效 17 例。
  [病例]何××,女, 82 岁。患高血压病 32 年,血压 29.3/15.6 千 帕斯卡,停用其他药物,改用夏枯草糖浆,每次 300 毫升,每天服 3 次,2 个疗程后血压下降至 23.1/13.3 千帕斯卡,3 个疗程后血压下降至 21.3/11.9 千帕斯卡,不适症状亦消失。随访 3 年半疗效稳定。
[来源] 田中峰,四川中医 1989; (7) ∶ 34

外敷膏


  [药物]蓖麻仁 50 克,吴茱萸、附子各 20 克,生姜 150 克,冰片 10 克。
  [用法]前 3 味药共研细末,加生姜捣如泥,再加冰片和匀,调成膏状, 每晚贴两脚心(涌泉穴),7 天为 1 疗程,连用 3~4 个疗程。
敷药期间停用一切降压药,若血压有波动时按中医辨证施冶。
[疗效]此方治疗高血压病 60 例,显效 32 例,有效 28 例。
[来源] 刘成报.辽宁中医杂志 1986; (6) ∶ 16

远菊二天散


  [药物]生远志、菊花、天麻、川芎各 15 克,天竺黄 12 克,柴胡、僵 蚕、石菖蒲各 10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装入胶囊,每次餐前 30 分钟服 2 克,每天 3

次。
  [疗效]此方治疗高血压病 151 例,显效 99 例,有效 41 例,无效 11 例。
[来源]王孜优,等.辽宁中医杂志 1987; (2) ∶ 21

低血压综合征

五灵升压汤
[药物] 五味子、淫羊藿各 30 克,黄芪、当归、川芎各 20 克,白酒
40 毫升(各 20 毫升加入药液中)。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分早晚饭前服。
[疗效] 此方治疗低血压综合征 58 例,痊愈 51 例,好转 6 例,无效
1 例。
  [病例] 张××,男, 31 岁。近月来头晕眼花,恶心纳差,面色少 华,精神欠佳,舌微红、苔薄白,脉弱,血压 10.7/8 千帕斯卡,处以五灵升 压汤 3 剂,水煎服。药后诸症消失,血压升至 16/10.7 千帕斯卡,再服 3 剂 以巩固疗效?随访 3 个月未复发。
[来源] 董俊峰.浙江中医杂志 1993; (6)∶ 248

补气升压汤


  [药物]牛黄芪 30 克,党参 20 克,附子、白术、陈皮、柴胡。炙甘草 各 12 克,当归 15 克,升麻 1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早晚服。
  [疗效]此方加减治疗低血压综合征 44 例,显效 38 例,好转 5 例,无 效 1 例。
[病例]胡×,女,54 岁,工人。自述半月来头晕眼花,恶心,纳差,
健忘失眠,口干,舌稍红、苔薄白,脉弱。患者面色少华,精神欠佳,血压
10.7/8.00 千帕斯卡。用补气升压汤原方 3 剂,药后诸症消失,血压升至
14.7/10.7 千帕斯卡,继服 3 剂以巩固疗效。随访 2 个月未见复发。
[来源]戴双明.陕西中医 1989; (1)∶ 12

缺铁性贫血

补肾生血汤
  [药物] 潞党参、磁石、生黄芪各 30 克,阿胶 12 克,鹿角胶、龟板 胶、白术、陈皮各 10 克,当归、白芍、熟地、首乌、枸妃子、紫河车各 15 克,炙甘草 6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分 2 次服,20 天为 1 疗程。[疗效]此方治 疗缺铁性贫血 54 例,痊愈 28 例,缓解 14 例,好转 8 例,无效 4 例。
[来源]何国兴,等.陕西中医 1991; (6)∶253

再生障碍性贫血

参芪二仙汤
[药物]黄芪 60 克,党参、黄精各 30 克,仙灵脾、枸杞子、补骨脂各
15 克,仙茅、鹿角胶、阿胶珠各 10 克。[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病例]陈×女, 24 岁,工人。因突发鼻衄、阴道出血伴发热,经某 医院骨髓象检查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用西药抗感染及病因治疗,出血止, 仍感头晕耳呜,腰脊酸软。1 周后又鼻衄,齿龈渗血,阴道出血淋漓不尽, 疲乏无力,动则心悸气短,继用西药治疗近 1 个月,效不显。中医诊为虚劳、 血证。投参芪二仙汤加艾叶 9 克,仙鹤草,旱莲草各 30 克,连服 10 剂后鼻 衄、齿衄止,阴道出血量减少。继服 10 剂,阴道出血止,精神显著好转。上 方去旱莲草、仙鹤草加附子 4.5 克,连服 20 剂,诸症悉除,复查外周血象正 常。随访 5 个月未见复发。
[来源]邱祖萍, 辽宁中医杂志 1984;(4) :34

血小板减少症

黑龙汤合增红散
  [药物]黑龙汤:黑豆衣 30 克,大熟地、黑芝麻各 20 克,龙葵果、龙 眼肉各 15 克,牛西西、生首乌各 10 克,大
枣 5 枚。
增红散:石榴皮、鸡血藤、路路通、花椒各等份。
  [用法]每天1剂,水煎分 2 次服。增红散研细末,成人每次服 1~4 克,儿童酌情减量,每天 2 次,15 天为 1 疗程,每周复查 1 次周围血,一般
3~4 个疗程可恢复正常。
  [疗效]此方治疗血小板减少症 385 例,痊愈 140 例,良效 101 例,进 步 121 例,无效 23 例,总有效率为 94%。
[病例]张×,女,5 岁。因鼻衄 3 年余,伴全身皮肤散在性出血点及
大小不等紫癜,加重 10 月余,于 1989 年 1 月在某院骨髓穿刺,确诊为血小 板减少症。用强的松治疗月余好转而出院,仍需长期服用激素。近日停服后 诸症同前,于 1991 年 10 月来我院诊治。诊见面色苍白,全身皮肤可见散在 性出血点,大小不匀,压之不退色,紫癜不高出皮肤。化验:血红蛋白 72 克/L,白细胞: 6X109/L,中性:0.67,淋巴:0·33,血小板:6X109/L。 经甩黑龙汤合增红散治疗 2 个疗程,全身出血点消失,紫癜吸收,仅留淡黄 色色素沉着,鼻衄停止?复查血红蛋白 112 克/L,白细胞 4.6×109 中性 0.60, 淋巴 0·40,血小板 112×109/L ,住院 32 天,临床痊愈出院,随访 2 年未 再复发。
[来源]高德法,等。陕西中医 1992; (9):399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降红汤
  [药物]白花蛇舌草、知母各 30 克,半枝莲、赤芍各 25 克,川芎、虎 杖备 20 克,漏芦、丹参各 50 克,黄柏、三棱、莪术、黄药子各 15 克,青黛
5 克,雄黄粉(分冲)1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 例,并经随访 2~5 年,疗效较 好。
  [病例] 彭×,男, 42 岁,6 个月前因发热指趾麻木,继而休克, 曾在某医院诊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经用马利兰、环磷酰胺等多种药物治疗, 效果不显。患者不同意换血疗法,要求中医治疗。刻诊:头痛头晕,肢倦乏 力,腰膝酸软,指趾麻木疼痛,皮肤瘙痒,左胁下胀痛,齿龈时有出血,血
压 21.3/13.3 千帕斯卡,脉搏 80 次/分,面唇紫红,呈醉酒貌,结膜明显充 血;肝大肋下 1 厘米,脾大肋下 3.5 厘米,质中等硬,压痛(++);四肢 运动自如,手掌红赤,双下肢有散在性紫斑;舌暗红、苔薄黄而干,脉弦数 有力。血液检查:红细胞 6.44×109 /L血红蛋白 183 克/L,白细胞 36.5
×109L,分叶 0.81,淋巴 0.15,单核 0.04,血小板 350×109/L。证系热毒 内蕴,肝火血瘀,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降红汤连服 36 剂后,齿衄和皮 下紫斑消退,诸症明显好转,肝未触及,脾大肋下 1.5 厘米。继用降红汤减 雄黄,增鳖甲 15 克,连服 24 剂,检查血压 16.0/11.3 千帕斯卡,脾未触及; 血液检查红细胞 4.5×109/L ,血红蛋白 140 克/L,白细胞 7.8×109/L,分
叶 0. 75,淋巴 0. 23.单核 0.02,血小板 230×109/L;骨髓象示大致正常骨 髓象。临床缓解。继服上方 1 月以巩固疗效。1981 年 5 月以后,连续血液检
查 4 次,均在正常范围。随访 5 年病情稳定。
[来源] 刘大同,辽宁中医杂志 1986;(11) :28

放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

扶正升白汤
  [药物]太子参,白术,黄芪,茯苓,鸡血藤,阿胶(烊化),当归, 丹参,穿山甲,煅皂矾,枸杞,菟丝子,紫河车,黄精,熟地。(原方未列 剂量)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10 天为 1 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放疗化疗后所致白细胞减少症 103 例,显效 91 例, 有效 12 例。
[病例]柴×,女,50 岁,患右肺小细胞分化癌,经动脉灌注环磷酰胺、
长春新碱、顺铂后,血象降低,白细胞仅有 1.6×109/L,血红蛋白 90 克/L, 血小板 130×109L。以后采用多种治疗,白细胞仍在 2.5×109/L,持续近 1 月,患者仍头晕乏力,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口苦,舌淡、苔白腻,脉虚弦, 投扶正升白汤 10 天后,血液检查白细胞 4.0×109/L,血红蛋白 110 克/L,血
小板 140×109/L,精神明显好转。
[来源]李顺山.等。陕西中医 1991 ; (6): 244

高脂血症

首乌汤
[药物] 制首乌 30 克。
  [用法]每天1剂,加水 300 毫升,煎 20 分钟左右。取汁 150~200 毫 升,分 2 次温服。
[疗效] 此方治疗高脂血症(阴虚火旺型)32 例,其中显效 19 例,

有效 10 例,无效 3 例。
[来源]徐荷芳。浙江中医杂志 1991: (6) : 245

白僵蚕散

[药物] 白僵蚕。
  [用法] 取白僵蚕适量,研细末,每次服 3 克,每天服 3 次,2 个月 为1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高脂血症 21 例均有效。
  [病例] 徐××男 , 53 岁。血脂增加已有 9 年,曾服中西药降低 血脂,均无明显疗效。后以白僵蚕末如法服用。服药前胆固醇 10.66mmol/L, 甘油三脂 3,08mmol/L。服药 4 个月后,胆固醇降至 4.81mmol/L、甘油三脂 降至 0.12mmol/L。嘱患者再服上药 2 个月,并采取低脂及适量的淀粉饮食,
随访 1 年半,血脂未回升。
[来源] 罗嗣尧,湖北中医杂志 1987; (3) : 43

山楂降脂饮

[药物] 山楂 15 克。
[用法] 每天1剂,水煎1次饮服,药渣泡茶饮用。
[疗效] 此方治疗高脂血症多例,疗效满意。
  [病例] 童××,女,54 岁。患高脂血症 8 年,曾经多种降脂药物 治疗均未见效。查血清胆固醇 4.75mmol/L,甘油三脂 4.72mmol/L。停用其他 降脂药物,即用上方治疗。服药 1 个月后,胆固醇降至 4.27mmol/L、甘油三 脂降至 2.26mml/L。再服 1 个月,胆固醇 4.40mmol/L、甘油三脂降到
1.19mmol/L,己到正常水平,嘱继服 2 月以巩固疗效。
[来源]张赛璐,浙江中医杂志 1993; (9) : 402

山菊参饮

[药物]山楂、菊花、丹参各 1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代茶饮,1 个月力 1 疗程,连服 3 个月。 服药期间停用其他降脂药,可配合运动疗法(早晚自由运动 30 分钟)。
[疗效]此方治疗高脂血症 60 例,痊愈 45 例,显效 10 例,有效 4 例,
1 例因药后胃酸过多而停药。
[来源]丁士春。山东中医杂志 1993; (1):57 降脂煎剂
[药物]山楂、泽泻各 15~30 克,茵陈 15 克,大黄 3 ~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 2 次服,连服 1 个月为 1 疗程,治疗期间停 服一切降脂药物。可服 2 个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高脂血症 30 例,30 例胆固醇高者,23 例降至正常,
2 例有不同程度下降,5 例无效;兼有 25 例甘油三脂高者, 20 例降至正常,
5 例无效;兼有 23 例β脂蛋白升高者, 19 例降至正常,1 例有所下降,3 例无效。

  [病例]李××,男, 58 岁。体形肥胖,常觉头晕目眩,胸闷不适, 上肢麻木伴颤动,舌红、苔薄黄,脉弦滑;血压 22.7/13 千帕斯卡,胆固醇
8.294mmol/L , 甘 油 三 脂
2.98mmol/L,β脂蛋白 7.02 克/L。诊为高脂血症,药用降脂煎剂加石决明、 白菊花、制首乌各 15 克,服 1 个月后症状改善。复查血脂:胆固醇 4.
576mmol/L,甘油三脂 0.913mmol/L,β脂蛋白 2.27 克/l。血压 20.0/12.O 千帕斯卡。再以原方为丸巩固治疗 1 个月,症状完全消失,血压稳定。1 年 后复查血脂,3 项均正常。
[来源] 许宏大。四川中医 1988; (1) : 35

首乌降脂汤


  [药物] 何首乌,代赭石各 30 克,牛膝、泽泻、山楂各 15 克,丹参、 石决明各 20 克。
[用洁]每天 1 剂,水煎分早晚服。
[疗效]此方加味治疗高脂血症 45 例,有效 41 例,无效 4 例。
[病例] 张××,男, 62 岁。头晕目眩 8 年,加重并心慌、突然昏
倒 2 年,经某医院检查诊为高脂血症,常服烟酸肌醇片、丹参片。住院检查: 空腹血浆胆固醇 6.48mmOl/L,甘油三脂 3.16mmo1/L,血压 17.l/11.1 千帕斯 卡。脑电图提示:脑动脉硬化。证见头目眩晕,动则欲倒,心慌,少气,舌 淡紫、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为眩晕,证属气虚痰阻,首乌降脂汤加黄芪
30 克,黄精 20 克,薤白、炙甘草各 9 克。连服 7 剂,症状缓解。续服 6 剂,
胆固醇和甘油三脂降至正常,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来源] 陈纯一,四川中医 1990;(11) :22

上消化道出血

赤白散
[药物] 赤石脂,白及。
  [用法] 上药分别研末,按 1∶1 比例配制成散剂,每天服 3 次,每 次服 3 克,温水调成糊状空腹服用。
[疗效]此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40 例,其中痊愈 31 例,有效 7 例,无
效 2 例。
[来源]袁道生,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1; (6) : 247

番泻叶散

[药物] 番泻叶 3 克,白及、乌贼骨各 9 克。
  [用法] 上药研末,混匀,每天 1 剂,分 3 次冷开水送服,3~10 天 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病出血 69 例,其中痊愈 58 例,有效 7 例,无效 4 例。
  [病例] 康××,男, 36 岁,工人。胃脘痛、泛酸、打呃 8 年,饥 饿及夜间疼痛易发作。进食或服胃舒平等药物疼痛暂时缓解,多次胃镜及钡
  
餐检查,均被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来诊前 5 小时突然感胃脘部胀痛、烧 灼感,恶心,呕出咖啡色液约 200 毫升,并解柏油样稀便 3 次;伴心慌、乏 力、眼花,血压 10.7/6. 67 干帕斯卡,胃皖部压痛,血红蛋白 92 克/L,大 便隐血(++++)。立即予输血、补液,并予上方口服。1 天后恶心呕吐 止、胃脘痛减,2 天后大便转为黄褐色,3 天后转为黄色。大便隐血试验阴性, 临床痊愈。
[来源]达南,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1; (1) :12

冰冻血愁汤


  [药物]乌贼骨、大黄炭各 30 克,苎麻根 50 克,生地炭、黄岑炭各 20 克,黄连 15 克。
[用法]上药用文火浓煎 3 次,合取药液 1000 毫升,置于冰箱冷冻至 1~
4℃。经胃管快速注入 200 毫升,协助患者转动体位,使药液与胃各部接触,
每 4 小时 1 次。观察 48 小时,未继续出血者,即可拔出胃管,改为口服。
  [疗效]此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85 例,痊愈 78 例,显效 5 例,有效 1 例, 无效 1 例。
[病例]刘××,男,52 岁。因吐血、黑便,伴汗出肢厥 6 小时,于
1986 年 10 月 14 日下午 4 时急诊入院。宿有胃痛病史,此次因疲劳饮酒后, 猝然吐鲜红血盈碗,泻下黑便如胶漆,胃脘灼热隐痛,龈肿,暖气吞酸,心 烦躁扰,头昏疲惫,面色苍白,急性失血重病容,神识惚恍,汗出如油,四 肢厥冷,舌红、苔黄腻,脉沉细数;体温 36.1℃,脉搏 132 次/分,呼吸 24 次/分,血压 10. 64/8.51 千帕斯卡。血红蛋白 42 克/1,红细胞 2×109/L, 白细胞 18×109/L 中性 0.8,酸性 0.2 大便隐血试验(++++),证属血 热迫血妄行,气随血脱。急宜益气固脱,泻火止血,以冰冻血愁汤灌胃,参 麦针 150 毫升,加 5%GNSI500 毫升静滴,翌日厥回血止,继以原方口服收功。
[来源]任明,四川中医 1989; (4)

消化性溃疡

大黄番泻叶散
[药物]生大黄 2 份,番泻叶 1 份。
[用法]将生大黄、番泻叶分别研成细末,过 120 目筛后混匀,每天服
4 次,每次 6 克,冷开水冲服。 服药期间一般不禁食,若出血量大可适当配合抗休克治疗。少数患者服
药后有短暂腹痛症状。
[疗效]此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山血 24 例,显效 9 例,有效 13 例,无效
2 例。
  [病例]刘×,男, 58 岁。患者有溃疡病史 10 余年,1天前因饮酒突 然出现上腹部刺痛,痛处固定不移,继则恶心呕吐,吐出夹有食物残渣的暗 红色血液约 400 毫升,口干不欲饮,面色黯黑,舌有紫斑,脉弦数;小便色 赤,大便干硬色黑如漆,体温 36℃,脉搏 108 次/分,血压 9.3/6.7 干帕斯 卡;心肺(—),肝脾(—),腹软;血常规血红蛋白 85 克/L,红细胞 3.O/109/L, 大便潜血试验(++++)。用上药 6 克,冷生理盐水冲服,每天 4 次。服
  
药 2 天大便潜血转阴,连续 3 天复查大便潜血均为阴性,诸症消失。随访 3 个月未复发。
[来源]权晓理。陕西中医 1992;(1):31 溃疡散
[药物]三七 10 克,乌贼骨 60 克,甘草 30 克。
[用法]上药研细末,每天早晚各服 5 克,温开水送服。
[疗效]此方治疗消化性溃疡 5 例,皆获较好效果。
  [病例] 王××,女,52 岁。胃脘疼痛,反酸,纳差,反复发作 10 多年,曾作纤维胃镜检查,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服甲氰咪胍、普鲁苯 辛及中药治疗,效果不佳。刻诊:胃脘疼痛、反酸、纳差,形体消瘦,大便 色黑,微搪,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大便隐血试验(+)。投上方 1 剂后 胃脘疼痛减轻,再服 1 剂诸症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来源] 李朝铭,四川中医 1991; (3) : 21 青石糖
[药物] 青石 500 克,延胡索 50 克,红糖 500 克。
  [用法]青石研细末,过 120 目筛;延胡索研细末,过 100 目筛。先将 红糖放入锅中(铁、铝,砂锅均可),加水 100 毫升,文火溶化,再加青石 粉、延胡索粉,搅拌均匀如饴糖状,倒在木板上(上下撒青石粉,以免粘连), 用擀面杖轧成薄片(约 0.5~0.7 厘米厚),趁热用菜刀切成小方块(3 厘米
×3 厘米),待凉即成。每天服 3 次,每次服 2~3 块,饭前 1 小时含服。
  [疗效]此方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84 例,痊愈 70 例,有效 12 例, 无效 2 例。
[病例]张××,男,32 岁。胃脘隐约疼痛不适 5 年。每于春秋两季犯
病,屡服碳酸氢钠、胃舒平等收效甚微。近来疼痛加重,尤以上午 10 点,下
午 4 点为最,进食后缓解。经钡餐造影,在十二指肠球部发现龛影,诊为十 二指肠球部溃疡。用青石糖治疗,如法服药 1 个月,症状消失,复查龛影消 失,只有激惹现象。随访 2 年未复发。
[来源]田凤鸣,陕西中医 1984; (3) : 12
  注:青石,指台阶、石碑、铺马路用的青色石子,能烧成石灰。主要含 钙、镁等。

灵香牡蛎散

[药物]煅牡蛎、炒香附各 60 克,炒五灵脂 30 克。
  [用法]上药研末,早晚各服 5 克。服完后间隔 5 天再续服第 2 剂,2 个月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效果明显。
  [病例]周××,男, 36 岁,工人。患胃病 5 年多,上腹正中至左胁 下经常烧的样疼痛,空腹和夜间尤甚,经胃肠钡餐检查,有龛影存在。服灵 香牡蛎散 1 剂后,胃脘疼痛及呕恶泛酸减轻,再服 2 剂,诸症若失,再行钡 餐检查未发现异常。随访 2 年未复发。
[来源]王心东,四川中医 1986; (2) : 22

海蛸牡蛎散


[药物]海螵蛸、煅牡蛎各 30 克,茯苓 15 克,黄柏、白术、玄胡、川
楝子各 10 克,黄连、木香,甘草各 6 克。
[用洁] 水煎服,每天 1 剂,早晚分服。 服药期间食宜清淡,忌辛辣凉。
[疗效] 此法治疗消化性溃疡 103 例,痊愈 68 例,显效 16 例,好转
15 例,无效 4 例。
  [病例]张××,男,42 岁,干部。胃脘痛 3 年余,屡治乏效。现症: 胃脘胀痛,以进食后 2~3 小时尤甚,伴灼热感,嘈杂吞酸,腹胀纳差,口干 苦,胸闷善太息,大便不爽,舌苔黄腻,脉弦数。经胃肠钡餐透示,诊为十 二指肠球部溃疡。服用海蛸牡蛎散 3 天,胃脘痛明显减轻,服 50 天后症状消 失,继用 50 天以巩固疗效。5 个月后钡餐透示复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已愈合。
[来源]张相智,等。四川中医 1987; (1): 29

胃下垂

猪肚丝瓜络
[药物]猪肚 1 具,干丝瓜络 120 克。
  [用法]将猪肚洗净,加入干丝瓜络 60 克,煎煮 90 分钟令猪肚烂熟为 度,去丝瓜络。取余下的干丝瓜络 60 克炒黄研粉,与猪肚共分 3 天作 9 次, 每次饭前 30 分钟加热温服,6 天为 1 疗程,每疗程间隔 2 天。
[疗效]此方治疗胃下垂 16 例,均有明显疗效。
  [病例]商×,女, 43 岁,农民。胃脘痞闷,饭后有胃脘重坠感,纳 差乏力,消瘦,胃口隐痛 2 年余,近年来症状加重,舌红、有齿印、苔薄白、 脉细无力。上消化道钡餐透视,胃小弯角切迹于髂脊线下 6 厘米。诊为胃下 垂(中度)。投猪肚丝瓜络,按法服用,10 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除。1982
年 4 月 5 日上消化道钡餐透复查,胃位置已恢复正常。
[来源]张中校.山东中医杂志 1993;(1):56

五倍子膏

[药物] 五倍子 5 克,蓖麻仁 10 粒。
  [用洁] 上药共捣如泥,空腹敷贴百会穴,胶布固定,每天 3 次,每 次 7 分钟。
[疗效]此方治疗胃下垂 13 例,痊愈 12 例,无效 1 例。
[来源] 贾士,湖南中医杂志 1991; (4): 45

胃下垂汤


  [药物]党参、白术、陈皮、当归、山楂、枳实、郁金、莪木、云苓、 桃仁、炙黄芪各 10 克,柴胡、炙升麻、炙甘草各 5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温服。
[疗效] 此方治疗胃下垂 23 例,痊愈 15 例,有效 6 例,无效 2 例。
[来源] 易维祥,陕西中医 1991; (9):419


                          胃痛

海蛸散
[药物]海螵蛸、粉甘草各 100 克,延胡索 30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过筛,装瓶备用。每天服 3 次,每次 5 克,饭后 服。
  [病例]王×,男, 42 岁。患溃疡病多年,时轻时重,反复发作,近 日因过量饮酒,胃痛复发,即服上方,3 天后一切症状消失。无不适感。
[来源] 陈锋.四川中医 1984; (1):封 4

胃柿石

棱莪化积汤
  [药物]三棱、莪术、枳实、青皮、陈皮、山楂、神曲、麦芽、砂仁、 木香、槟榔、鸡内金、瓦楞子各 9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分 2~3 次服。
[疗效] 此方治疗胃柿石 10 例,均获痊愈。
[来源] 张书明,等.陕西中医 1986; (7) : 320

慢性胃窦炎

蛇参枳澄丸
[药物] 蛇参 100 克,枳实、革澄各 50 克。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过 80~100 目筛,炼蜜制丸,入瓶置阴凉干 燥处。每天服 3 次,每次 6 克,饭前温开水送服。
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之物。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胃窦炎,疗效颇佳。
  [病例]张××,女, 38 岁。患胃脘部疼痛 12 年余,近 2 年疼痛加 剧,曾用中西药治疗无效。先后经 3 家医院行钡餐、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 胃窦炎”。刻诊:胃脘疼痛,胀闷纳呆,食后加重,大便秘结,间有暖气泛 酸,舌偏红、苔薄黄,脉弦细。眼蛇参枳澄丸 1 个月后,胃脘部疼痛已瘥, 大便正常,偶有复发。继眼 1 月半,诸症皆除,其病痊愈。3 年后随访,身 体健康。
[来源] 廖洪平.四川中医 1987; (1) : 32 注:蛇参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春秋两季可采。将其根洗净晒干。
其昧苦性温,归肝、脾、胃经,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蛇参主要产于 四川、陕西、湖南等地。

浅表性胃炎

理中良附煎
  [药物]党参、白术、干姜各 10 克,香附、枳壳、麦芽、乌贼骨各 15 克,良姜、木香、砂仁各 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饭前分 3 次服,连服 30 剂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加减治疗浅表性胃炎 97 例,痊愈 58 例,好转 33 例,无 效 6 例。
  [病例]王×,女, 38 岁,农民。心下胀满而痛,饥饿尤甚已 2 年。 曾经某医院胃镜检查,诊为浅表性胃炎。证见胃脘痛,暖气吞酸,饮食喜热, 大便搪薄(每天 3~4 次),消瘦,纳呆,舌淡有齿痕、苔白腻,脉沉弦无力。 证属肝郁脾虚型,用理中良附煎化裁,服 28 剂,临床症状消失,继服 12 剂, 以固疗效。半年后胃镜复查正常,随访 3 年未见复发。
[来源]炊积科.陕西中医 1990; (1) : 12

萎缩性胃炎

萎胃百合汤
[药物]百合 30 克,山药、黄芪各 20 克,白芍、红花各 15 克,陈皮
10 克,乌药 9 克,黄连 3 克,甘草 5 克。
[用法] 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萎缩性胃炎 56 例,显效 22 例,好转 28 例,无效 6 例。
[病例]刘×,女,35 岁。1984 年经纤维胃镜检查,诊为慢性萎缩性
胃炎。1986 年病理活检,诊断同上,并伴肠上皮化生,经多方治疗效果不显。 刻诊:脘胀的痛,食后尤甚,暖气频,口干苦,纳差,肢倦乏力,形体消瘦, 大便稀,日行 2~3 次,舌红、苔薄黄,脉细数。上方加丹参 15 克,焦山楂、 半枝莲各 20 克。服上药 4 剂后诸症减轻,继服 3 个月后一切正常,内窥镜及 病理活检复查,萎缩病灶消失,转为浅表性胃炎。
[来源]周通池.辽宁中医杂志 1988; (4):18

润胃汤


  [药物]麦冬、石斛各 30 克,生地、玉竹、天花粉各 20 克,白芍、山 楂、乌梅各 15 克,三七粉(冲服)2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 400 毫升,早晚分服。3 个月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萎缩性胃炎 156 例,痊愈 87 例,好转 66 例,无效 3 例。
[来源] 王富天,等,陕西中医 1990; (8) : 344

黄白金仙汤

[药物] 黄蔑、金钱草各 30~60 克,炒白术、白花蛇舌草、郁金各
15~30 克,黄连、白豆寇、鸡内金、仙灵脾、柴胡各 5~1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 此方加减治疗萎缩性胃炎 75 例,痊愈 30 例,好转 42 例, 较差 3 例。
[来源] 王保林.陕西中医 1992; (8) : 343

萎胃乐

[药物]炙黄芪 13 克,白花蛇舌草 15 克,党参、白芍、玄胡、神曲各
10 克,干姜、乌梅各 8 克,莪术,佛手各 7 克,九香虫、炙甘草各 6 克,大
黄 5 克。
[用法] 上药共为散剂,每天服 3 次,每次 10 克。
  [疗效] 此方治疗萎缩性胃炎 51 例,痊愈 31 例,显效 13 例,有效 5 例,无效 2 例。
[来源] 郝树文,等.陕西中医 1992; (1):5

养胃止痛汤


  [药物] 当归、白芍各 12 克,石斜、玄参、玉竹、青皮、姜黄、苏 梗、乌药、郁金、威灵仙各 10 克,蒲公英 15 克,香附 6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分 2 次温服。
[疗效]此方治疗萎缩性胃炎 50 例,显效 43 例,好转 6 例,无效 1 例。
[来源]刘栾喜;河北中医 1992;(1):2 呃 逆
止呃逆方
[药物]新鲜生姜 50 克。
  [用法]将生姜洗净脱皮,切细捣烂,挤出姜汁,再用消毒棉花团扎于 竹筷上(须固定,以防气管吸入),饱吸姜汁,然后令患者取半仰卧位,张 开口腔。术者左手用压舌板压住其舌体,暴露其咽后壁;右手持竹筷与舌根
成 45 度角,将姜汁棉团轻轻送入咽部,反复轻按咽后壁左右两侧。此时嘱患
者大口呼吸,以免恶心呕吐,约半分钟至 1 分钟,呃逆可止。抽出竹筷,静
卧 30 分钟。不可饮水进食。如有复发,多在重复上法后立即止呃。
  [疗效]此方治疗呃逆(顽固性)5 例,均获止呃之效。其中 1 例为中 风后呃逆 14 天,治 2 次后痊愈;1 例为胃癌呃逆 50 天,治 5 次痊愈;1 例为 肺癌呃逆 18 天、1 例为施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后呃逆 3 天,均治 3 次痊愈;1 例为责门癌术后呃逆 3 天,治 1 次痊愈。
[来源] 刘韶景.浙江中医杂志 1988; (9) : 415
止呃逆方
[药物]砂仁 2 克。
[用法]将上药慢慢细嚼,嚼碎的药末随唾液咽下,每天嚼 3 次,每次
2 克。
  [疗效] 此方治疗呕逆 11 例,全部有效,病程短者一般 2 次即可获 效。
  [病例]刘××,男,35 岁,因食凉粉后,晚间突然呃逆大作,持续 3 昼夜不解。呃时全身颤动,呃声响亮有力,伴脘腹脘满,纳食不佳,大便溏, 舌苔白腻,脉弦。曾服丁香柿蒂散 3 剂,无效。遂用上方,当晚呃止,随访
1 年未见复发。
[来源] 卓爱云.浙江中医杂志 1988; (3) : 100

止呃逆方


[药物] 生铁落 30~60 克。
[用法]将无锈生铁落置瓦片上烧红,倒入瓷碗中,旋即加入食醋 10~
15 毫升,待食醋蒸气升腾后,加入温开水 200 毫升,趁温 1 次顿服。 重病顺逆多为元气衰败,忌用本方。
[疗效] 此方治疗顽固性呃逆,屡验。
  [病例] 李××,男。自诉患间断性顽固性呃逆 6 年,每次发作,常 数周不愈,每隔 3~4 个月发作 1 次,未查出明显诱因。此次发作已 1 周,迭 用阿托品、鲁米那、冬眠宁、654—2 及中药等无效。用上方治之,仅 1 剂, 呃逆顿止。随访未见复发。
[来源] 李晓湘,四川中医 1984; (1): 46

二石龙牡汤

[药物] 代赭石、磁石、生龙骨、生牡蛎各 30 克,陈皮 12 克,人参
10 克,木香 6 克。
  [用法]上药水煎服,每天 1 剂,6 剂为 1 疗程。视病情停药 1~3 天服 第 2 个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顽固性呃逆 300 例,痊愈 196 例,显效 72 例,好转
28 例,无效 4 例。
  [病例]杜×,女, 32 岁,农民。患者 1 年前因劳累受冷,饮食后生 气发为呃逆。每遇心情不舒则加重,伴呕吐不食、胃脘疼痛,舌红、少苔, 脉细。检查胃区压痛,颅神经系统无定位体征;X 线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示胃 窦炎;肝功能未见异常。西医诊断为胃窦炎、隔肌痉挛,中医诊断为呃逆。 用二石龙牡汤原方,每天 1 剂,水煎服。服药 1 剂呃逆即止,3 剂后症状消 失。随访 1 年,呃逆呕吐未复发。
[来源]温桂清,等.陕西中医 1992; (1): 11
益气止呃汤
  [药物]人参、高良姜、干姜、柿蒂各 6~9 克,旋复花(包煎)、代 赭石、吴茱萸、丁香、炙甘草各 6~12 克,炒白术 9~2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早晚 2 次服。进食困难者,可分数次服。
[疗效]此方治疗癌症呃逆 11 例均有效。
  [病例]郝×,男,52 岁。因饮食稍寒、情志不畅致呃逆 2 天,服西药 无效。患者 1 年前经某医院确诊为胃癌,并行手术切除,半年后逐渐消瘦, 四肢酸软,胃脘胀满,经医院复查,胃癌已转移至肝。证见呃声连连,呃声 无力,舌红、苔薄,脉沉细弦。治宜益气止呃,健脾温中。服益气止呃汤 1 剂,呃逆减轻,2 剂呃逆消失。
[来源] 袁云成,山东中医杂志 1993; (1) : 41 肝炎

大黄茶

[药物] 生大黄 15 克。
[用法] 生大黄清水洗净后,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每天 1 剂,对因发

热、恶心呕吐、不能进食者,给予适当补液,症状缓解后即停止补液。 服本方若大便溏者,可减少大黄用量,并加眼米汤。凡服本剂症状基本
消失,检查肝功能基本正常时,仍继续服用本剂,而生大黄改为每天 3~5 克,以巩固疗效。
  [疗效] 此方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57 例,痊愈 37 例,好转 18 例, 无效 2 例。
[来源] 董圣群,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1; (4): 151

大黄麦芽汤

[药物] 酒蒸大黄 40 克,生麦芽 30 克。
[用法] 上药水煎服,儿童剂量酌减。
  [疗效] 此方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11 例,一般服药后当天尿量即 增加,黄疸在 6~8 天内消退,肝功能在 3 周内恢复正常。
  [病例] 王××,男, 13 岁。巩膜、皮肤明显黄染,体温 38.8℃, 脉弦数。肝大 1.5 厘米,触痛,舌干口苦,尿黄便燥。尿三胆均呈阳性,黄 疸指数达 260 单位,麝浊 60 单位,锌浊 18 单位,用上方后便溏 4 次,身热 即退,第 7 天黄疸消
退,第 18 天肝脏仅能们及,无触痛,复查肝功能恢复正常。
[来源]黎镜,浙江中医杂志 1985; (5) : 224

红木香散

[药物]红木香。
[用法]红木香适量,研成细末,每天 9~18 克,分 3~4 次口服。
  [疗效]此方治疗病毒性肝炎 100 例,其中无黄疸型 50 例,痊愈 42 例; 黄疸型 5 例(均先用马蹄金、一包针、过路
黄煎剂治疗,黄疸消退而血清转氨酶持续升高者,用本品治
疗),药后肝功能迅速恢复正常;迁延性 30 例,痊愈 24 例; 慢性 15 例,痊愈 10 例。血清转氨酶多数在 3 周内恢复正常。 对麝浊度明显升高者,降浊效果不显。治后有 6 例在 2 年内 复发,再次入院治疗。
[来源]徐昭仁,等.浙江中医杂志 1980; (9) : 405
  注:红木香为盘柱南五味 Kadsura Long epedunculata Finet etGagnep 的干燥根。

鸭跖草汤

[药物]鸭跖草 30~6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 2 次服,15~20 天为 1 疗程,不加用其他药 品。食欲差者,可静滴葡萄糖液。
[疗效] 此方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 100 例,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
[来源]姜树檀,浙江中医杂志 1985; (2) : 61

大青叶合剂


  [药物]大青叶 20 克,茵陈 30 克,板蓝根、龙胆草各 12 克,车前子 9 克。
[用法]上药加水煎至 300 毫升,成人 2 次分服,儿童酌减。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32 例,痊愈 28 例,显效 2 例,有效
1 例,无效 1 例。
[来源] 霍秀英,陕西中医 1985;(5): 222 清肝煎
[药物]茵陈 45~60 克,连翘、蒲公英各 30~40 克,郁金、丹参各 10~
25 克,青黛 6~1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服药期间忌辛辣油腻物品;动静结合,忌 绝对卧床休息。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31 例,痊愈 30 例,有效 1 例。
[来源]张全恒,陕西中医 1985;(8):347

茵苓柴金汤


  [药物]茵陈、白花蛇舌草各 30 克,云茯苓、猪苓、郁金、厚朴各 12 克,柴胡 9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 2 次,分早晚 2 次口服,不满 12 岁者,剂量
减半,进食不足 250 克者,输 10%葡萄糖 500~1000 毫升,不使用其他任何 对肝脏有影响的药物。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142 例,显效 123 例,有效 15 例,
无效 4 例,总有效率为 97.7%;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38 例,显效 32 例,有效
5 例,无效 1 例,总有效率为 97%。
[来源]张双斌,陕西中医 1990;(5): 206

调肝降球合剂

[药物]柴胡 5~10 克,郁金、茯苓各 10~30 克,生黄芪、紫丹参各
15~30 克,炒白术 10~15 克,黄精、茵陈、秦艽各 15 克,炒赤芍,炒白芍、 山楂、神曲各 10 克,青皮、陈皮各 6~10 克,甘草 5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 2 次,于上午 9 点、下午 3 点各服 1 次,连
服 30 天为 1 疗程。待其自觉症状消失,肝功能及白、球蛋白比例恢复正常, 改为 2 天服 1 剂,每天服 1 次,连服 15 剂为 1 个巩固疗程。每服药 1 个疗程, 复查 1 次肝功能及白、球蛋白比值。
  [疗效]此方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迁延性肝炎白、球蛋白倒置 20 例, 痊愈 5 例,显效 9 例,有效 6 例。
[来源] 陈卫平,辽宁中医杂志 1988; (2) : 19

鬼箭羽汤

[药物] 鬼箭羽 6 克,红花 10 克。
[用法] 水煎服,儿童用量减半。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 21 例,显效 14 例,好转 6 例,无效
1 例。
  [病例] 江×,男,6 岁。肝功能持续异常半年,有低至中度发热,鼻 衄,食欲不振。肝肋下 2 厘米,剑突下 4 厘米,脾肋下 1.5 厘米。肝功能: 黄疸指数 10 单位,麝浊 17 单位,锌浊 17 单位,谷丙转氨酶 3334nmol·s-1/L, HBsAgl:64。用鬼箭羽 3 克,红花 5 克,水煎服。继服 15 天后体温正常,食 欲好转。共服 24 天,检查肝功能恢复正常,主要症状消失。
[来源] 缪正秋,浙江中医杂志 1985; (9): 397

补肝降酶汤


  [药物] 柴胡、当归、泽泻、白芍各 9 克,黄精 32 克,丹参 15~32 克,郁金 10 克,焦山楂 15 克,五味子 10~15 克,田基黄 32~45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加减治疗慢性肝炎 50 例,痊愈 36 例,好转 14 例,对肝 脾肿大、胁肋胀闷不舒、肝功能 1~4 项不正常、麝香草酚浊度试验及絮状试 验阳性者,皆有满意疗效,特别是对转氨酶增高者疗效更佳。
[来源] 王英鹏,陕西中医 1985; (2) :63

健脾解郁汤


  [药物]党参、白术、丹参、板蓝根各 15 克,柴胡、郁金、白芍、陈 皮、黄芪、茵陈各 10 克,半夏曲 12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早晚空腹分服,1 个月为 1 疗程。一般观察
2~3 个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肝炎 106 例,痊愈 77 例,好转 21 例,无效 8 例, 总有效率为 92.5%。
[来源]赵新萍,陕西中医 1986; (7) : 302

新肝方


  [药物]马鞭草 15 克,枸杞子、泽泻、赤芍、白芍各 9 克,木香 6 克, 龙胆草、生甘草各 4.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 2 次服,每 2 周复查肝功能 1 次,连续观察 至少 4 个月。
  在服药期间,除服用维生素及临时对症用药外,均不再加用其他方法治 疗。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迁延性肝炎谷丙转氨酶连续 3 月以上不降者 69 例,显效 41 例,好转 5 例,无效 23 例。
[来源] 屠光英,陕西中医 1986; (7) : 303

和肝胶囊

[药物]生三七 130 克,杭白芍、粉甘草各 100 克,青连翘 60 克,上

肉桂(去粗皮)30 克,薄荷、制斑蝥各 25 克,冰片 20 克,朱砂 10 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混匀,分装在 0 号胶囊内,每粒净重 0.5 克,共 分装 100 粒,每天服 2 次,每次 3~4 粒,饭后服。
[疗效]此方治疗慢迁肝、慢活肝及早期肝硬化共 42 例,疗效满意。
[来源] 黎镜,陕西中医 1986; (7): 321

乙型肝炎

乙肝煎
  [药物] 黄芪、丹参、虎杖、土茯苓、白花蛇舌草、皂角刺各 25 克,露蜂房、甘草各 9 克,菌灵芝(研末冲服)5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30 天为 1 疗程,总疗程为 3~4 个月。
[疗效] 此方治疗乙型肝炎 25 例,临床近期痊愈 15 例,好转 10 例。
[病例] 余××,男, 32 岁。3 年来常感乏力,肝区隐痛, 1985
年 5 月 9 日经某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实验室检查:HBsAg(+), 谷丙转氨酶 4167.5nmol·s-1/L。予乙肝煎治疗,J 疗程后 HBsAg 滴度由 1∶
126 降至 1 ∶ 150 ; 3 个疗程后 HBsAg (—),谷丙转氨酶下降到
2000.4nmol·s-1/L,自觉症状消失,服完总疗程后,检查肝功能 4 次, HBsAg
持续阴性,肝功各项正常。
[来源] 李玉银,四川中医 1987; (3) : 11

灭澳汤

[药物] 茵陈、鸡骨草、白花蛇舌草各 30 克,桑椹、山楂、丹参各
15 克,白芍 12 克,柴胡、枳实各 10 克,玄胡、郁金、炙甘草各 9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 2 次,分早晚各服 1 次, 13 岁以下用量 酌减, 30 天为 1 疗程。
每 1 疗程结束后复查 1 次肝功能和乙型肝炎抗原,同时观察临床症状和
体征,一般不超过 4 个疗程。
  [疗效] 此方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53 例,临床治愈 21 例,显效 20 例,好转 9 例,无效 3 例。
[来源]罗日升,陕西中医 1992; (8) : 352
温肾活血解毒汤
[药物] 仙灵脾,陈皮各 6~9 克,丹参、黄芪、麦芽、山楂、神曲各
15~30 克,山豆根 9~1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同时配用酵母片 0.9 克,维生素 E 片 0.1 克,每天 2 次内服。3 个月为 1 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 25 例,显效 18 例,好转 5 例, 无效 2 例。有 6 例 HBsAg 转阴。
[来源] 李涤新,四川中医 1988; (7): 19

肝硬化

芪茜汤

  [药物] 黄芪、红花各 20 克,茜草、炒白术各 15 克,莪术 30 克, 姜黄 6 克,白矾 2 克,生甘草 12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早期肝硬化 78 例,显效 37 例,好转 23 例,改善 10 例,无效 8 例。
[来源] 高荣慧,辽宁中医杂志 1989; (12) :13 龙虎消膨散
[药物]石龙子、壁虎、茯苓、大枣各 120 克,白芍 100 克,蝼蛄 60 克。
  [用法]将石龙子、壁虎、蝼蛄、大枣焙黄,与茯苓、白芍共研细末, 每次服 10 克,每天服 3 次, 15 大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肝硬化腹水 18 例,临床治愈 5 例,显效 7 例,好转 5 例,无效 1 例。
[来源]姚传瑜,山东中医杂志 1993:(6): 25 注:石龙子为石龙子科动物石龙子 Eumeces chinensis (Gray)的全
体,有破结行水之功。

复方术甲散


  [药物]白术、泽泻各 200 克,鳖甲、龟版、三棱、莪术、穿山甲各 100 克,鸡内金 50 克。
[用法]将上药按常规分别炮制,共研末,过 120 目筛,分装于瓶内备
用,每瓶 100 克。每天服 3 次,每次 10 克,饭前 30 分钟温开水冲服,20~
30 天为 1 疗程。间隔 3 天服下一疗程,服药期间进低盐或无盐饮食。
  [疗效]此方治疗肝硬化腹水 50 例,显效 26 例,有效 21 例,无效 3 例。
[来源]王国田,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3; (11) : 512

消膨软肝散


  [药物]黄芪 40 克,炙鳖甲、茯苓皮、虎杖、丹参、牡蛎各 30 克,车 前子、广木香、五灵脂、鸡内金各 20 克,?虫、全蝎各 15 克,三七、甘遂
(面粉包烧去油)各 12 克,芫花 6 克。
  [用法]上药共研末,每次服 5 克。每天 3 次,用蜂糖、桂圆肉、大枣 煎水冲服。
[疗效]此方治疗肝硬化腹水 40 例,疗效甚佳。
  [病例]孙XX,女, 57 岁。腹胀、纳少、大便干结、尿少 2 月余。 证见精神萎靡,面色晦暗,巩膜皮肤中度黄染,下肢浮肿,腹围 112 厘米, 有移动性浊音,舌淡红、苔黄,脉沉细数而涩。B 超提示肝硬化腹水,消臌 软肝散如法服用,7 天后腹胀减轻,大便通畅,腹围 94 厘米。续服 50 天, 腹围 72 厘米,症状消失。
[来源] 范述方,四川中医 1990;(11):27

软坚化瘀散


[药物]大黄,赤芍、葫芦、虫笋、五味子、半边莲、马鞭草各 60 克,
杏仁、虻虫、?虫、黄岑、蛴螬各 40 克,牛膝、桃仁、生地、甘草各 50 克, 水蛭 30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天 3 次,每次 10 克,温开水冲服。
  [疗效]此方治疗肝硬变腹水 34 例,痊愈 10 例,显效 12 例,有效 10 例,无效 2 例。
  [病例]王X,男,55 岁。1978 年以来多次以乙型肝炎、肝硬变住院 治疗,无明显效果。近 2 个月来腹胀、恶心、下肢浮肿,来我院求治。检查: 神清,巩膜无黄染,胸部可见蜘蛛痣,心肺(一),腹膨隆,腹壁静脉曲张, 肝右肋下 2.5 厘米、质硬,脾左肋下刚拍及、质硬。腹水征阳性,膝关节以 下凹陷性水肿。肝功能:锌浊 20 单位,谷丙转氨酶 2500.5nmoL·S 一’/L, 血清总蛋白 50 克/L,白蛋白 21 克/L,球蛋白 29 克/L,HBsAgl:64。诊为肝 硬变合并腹水。每天服软坚化瘀散 3 次,每次 10 克。6 周后腹水消失,身体 逐渐恢复。但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检查血小板正常。给茜草黑糖煎剂后 症状消失,复查肝功能各项指标正常。再以该药每次 5 克,每天 2 次,口服 半年,病情稳定,可以上班,随访未见复发。
[来源] 王志一.陕西中医 1992;(1):30
  注:虫笋为禾本科植物淡竹 PhylL ostachys nigra (Lodd) Munro varhenonis (Mitf) Stapf ex Rendle 的笋被虫蛀枯萎后的带虫笋于, 有利水消肿之功。  二、、     肝脓疡

白香汤
[药物] 白英 250 克,(干品减半),鲜香茶菜根 6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分 2 次服。
  [病例]陈 XX,男,35 岁。畏寒发热 1 月,时轻时重,有时汗出,右 胁及右肩疼痛,未及时就诊。近日症状加重,热度增高,胁痛加剧,胃纳不 佳,口苦咽燥,厌食油腻,食之则呕,四肢无力,舌苔黄腻,脉弦数,检查 体温 38.7C,白细胞 17.5X10‘/h 中性 0.85,淋巴 0.15:B 超示肝右叶有一
3.5X5 厘米强回声区。诊为肝脓疡。予白香汤治疗,连眼 15 天,体温下降
(37.5C),胁痛及右肩疼痛大减,全身症状明显改善。续服 15 天,寒热除, 胁痛消,已无自觉症状,血细胞计数及 B 超检查均恢复正常。
[来源]赵国仁,四川中医 1990;(9):32 注:白英又名白毛藤,为茄科茄属植物白英 so1anum 1vratumThunb。
性平味苦,有小毒,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及抗癌之功。香茶菜又名铁菱角, 为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 Rabdosia amethvstodes (Renih) Hara。性凉味 辛苦,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之功。

脂肪肝

降贮复肝汤
[药物]生山楂、制首乌各 30 克,丹参 20~30 克,益母草 15~30 克,

菊花 20 克,白芍、草决明各 15 克,醋柴胡 1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成 360 毫升,分 3 次服,每次 120 毫升,28 大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脂肪肝 35 例,4 个疗程后,临床治愈 15 例,显效 8 例,有效 10 例,无效 2 例。
  [病例]张X,女, 44 岁。因腹胀、肝区胀痛伴口苦、溲黄而就诊。 患者形体肥胖,腹部稍隆起,肝肋缘下 1.5 厘米、质中等硬;舌质红、体胖 边有齿印,苔薄黄,脉弦细。谷丙转氨酶 333.5nmol·s-’/L ,麝浊 10 单 位,锌浊 14 单位,胆固醇 9.36mmo1/L,甘油三脂 4.136mmol/1. ;B 超检查 肝脏增大,提示脂肪肝。服降脂复肝汤 1 个疗程后,腹胀、乏力、肝区胀痛、 口苦均消失。复查胆固醇 7.8mmol/L,甘油三脂 3·34mmol/L,B 超复查肝脏 较前缩小,原方继服 3 个疗程,经复查达到临床治愈。
[来源]李书奎·陕西中医 1990; (5):208

肝脾肿大

化脾散
[药物]鳖甲、穿山甲各等份。
[用法]上药研细末,每次 4 克冲服。 该方有腥臭味,对消化道有轻度刺激,可用蜂蜜调服或饭后服为佳。
[疗效] 此方治疗肝脾肿大 100 例,显效 78 例,无效 22 例。
  [病例]宋X,女, 27 岁。自述乏力纳差,腹胀,肝区不适 2 年,伴 头晕、牙龈出血半年,于 1986 年 8 月 12 日以慢性迁延性肝炎入院。证见面 色晦暗,颈部有2个蜘蛛痣,口臭,牙龈渗血,肝肋下 1.5 匣米、脾肋下 3.5 厘米,质中等硬度,血小板 73X10/L ;肝功能检查麝浊 12 单位,谷丙转氨
酶 1300.26nmol·S-1/L ,血清白蛋白 32.5 克/L,球蛋白 34 克/L。诊为慢性
迁延性乙型肝炎,肝脾肿大。口服化脾散 2 个疗程,临床症状消失,肝肋下 未扪及,脾肋下侧卧时刚扪及,临床痊愈,随访 2 年未发现肝脾肿大及血小 板低下。
[来源]殷义才。陕西中医 1989;(7):315

胆囊炎

胆豆丸
[药物]猪胆(连同胆汁)10 个,绿豆 250 克,甘草 50 克。
  [用法]将绿豆分别装入猪胆中,鱼线缝紧,洗净猪胆外污物,放入锅 内蒸约 2 小时,取出捣烂,再用甘草煎汁混合为丸,烤干备用。每天早、中、 晚各服 10 克,10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愈胆囊炎 25 例,平均 15 天痊愈。
  [病例]胡×,男, 44 岁。右上腹心窝部疼痛,并放射至右肩,反复 发作多年。近日因食抽脂过多,疼痛加剧,伴恶心呕吐,发热,口苦,便秘, 尿黄短少;查体温 38.5C,胆区有压痛,巩膜轻度黄染,经 X 线造影检查, 诊为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予胆豆丸,连服 15 天症状消失,X 线造影复查胆
  
囊功能恢复正常。随访 1 年余未见复发。
[来源]王明义,等。四川中医 1990; (11) : 28

红小豆散


  [药物] 红小豆 500 克,威灵仙、香附各 100 克,生大黄 50 克,鲜猪 胆 8 个。
[用法]鲜猪胆取汁置盆中,加红小豆搅拌均匀,加凉水 500 毫升浸泡
24 小时,然后放入铝锅内文火煮至水于,以豆熟不开花为好。把煮好的红小 豆晒干或烘干,与上 3 味药混合,碾末过筛,装瓶封好备用,每天服 2 次, 每次 10 克。饭前温开水送服。忌食辛辣,每服 1 料药为 1 疗程,约 30 天。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胆囊炎 56 例,临床痊愈 27 例,显效 21 例,有 效 5 例,无效 3 例。
  [病例] 李 X ,男, 48 岁。右胁下胀痛、右肩背疼痛 4 个月,伴 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腻,口苦,乏力,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检查胆囊 区压痛,血液检查白细胞 8.6Xl0、L,中性 0.68,淋巴 0.16、单核 0.04;B 超示胆囊略大,约 8.5X4 厘米,壁厚 0.4 厘米,毛糙,囊内未见异常光团。 诊为慢性胆囊炎,治宜清热利胆、畦脾化湿。予红小豆散 1 料。服 32 天后复 诊:右胁胀痛消失,胆囊区压痛阴性,B 超示胆囊未见异常,嘱停药。
[来源] 姜厚斌。山东中医杂志 1990; (3) :49

大黄雪金汤

[药物]生大黄、郁金各 10 克,山楂、金铃子各 12 克,积雪草 2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胆囊炎 60 例,痊愈 43 例,显效 8 例,有效 6 例, 无效 3 例。
[来源] 陈树庄. 湖北中医杂志 1987: (2) : 17

胆绞痛

解痉止痛膏
  [药物] 白芷 10 克,花椒 15 克,苦楝子 50 克,葱白、韭菜兜各 20 个,白醋 50 毫升。
  [用法] 先将白芷、花椒研成细末,再将韭菜兜、葱白、苦楝子捣烂 如泥,用白醋将上述药物拌和均匀调成糊膏状即成。用时将解痉止痛膏贴敷 干中脘穴周围处,外鱼透明薄膜覆盖,然后用绞布加固或用腹带加固更好,
24 小时换药 1 次,可连贴 2—4 次。
  [疗效]此方治疗胆绞痛 78 例,除 1 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并穿孔.贴 敷药膏 1 剂无效即转手术外,其余 77 例全部有效。
  [病例]唐 X,女,8 岁。2 天前突感腹痛,在床上辗转不安,呈阵发性, 剑突下压痛明显,呕吐蛔虫 2 条。诊为胆道蛔虫病。予上方治疗,1 小时后 疼痛消失,第 2 天驱虫治疗,共治 4 天痊愈。
[来源]吴逸民,辽宁中医杂志 1989; (1): 13


蛔厥止痛汤

[药物]乌梅 32 克,川楝子 15 克,川椒、木香、枳壳各 10 克。
[用法]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蛔虫性胆绞痛 102 例,显效 71 例,有效 27 例,无效
4 例。
  [病例]王 X X ,女, 18 岁。右上腹阵发性绞痛 1 天,呕出长约 25 厘米粉红色蛔虫 1 条。检查腹壁柔软,剑突下局限性压痛,舌红、苔薄黄, 脉弦细;体温及血常规均正常,肝胆 B 超检查无异常,大便镜检可查到蛔虫 卵。收入院治疗。入院后先肌肉注射阿托品 1.5 毫克、维生素 K316 毫克,又 静注 50%葡萄糖 60 毫升加维生素 C5 克,疼痛未止。服蛔厥止痛汤 1 剂痛止。
上方加使君子 12 克,摈榔片 60 克,续服 2 剂后排出蛔虫 4 条,痊愈。
[来源] 李广振.浙江中医杂志 1993; (4):154

腹水

葱白合剂
[药物] 新鲜葱白 10 根,芒硝 10 克。
  [用法] 上药共捣成泥,敷患者腹部神阙穴,上盖敷料薄膜及纱布, 用橡皮膏固定,以防药液外流或敷药脱落,每天 1 次。敷药前先用酒精棉球 擦净脐部污垢,以利药物被吸收,天冷时宜将药剂加温后再敷。
[疗效]此方治疗腹水 42 例,其中 14 例腹胀消失。尿量明显增加; 26
例自觉腹胀减轻,尿量增加;2 例无效。有效病例均在敷药后 30 分钟至 4 小 时生效。
[病例] 王 X X ,男, 40 岁。有肝炎病史。1 个月前感受风寒,
复饮冰奶,以致泄下,脘腹胀满如鼓,昼夜排尿仅 400~500 毫升,胸闷气喘, 心悸,舌红、苔黄燥厚腻,脉弦细数。腹部叩诊有移动性浊音,触诊脾约肋
下 3 横指,肝未扪及。诊为肝硬化腹水。曾用双氢克尿塞等利尿剂无效。予
上方治疗,片刻后即腹响肠鸣,有下注感,腹胀减轻,尿量增至 1200 毫升以 上,大便由水状转为糊状,便时有浓烈葱臭
味,纳增寐安。
[来源] 劳如玉。浙江中医杂志 1987; (11) : 497

麝白散

[药物] 麝香 0.9 克,白芥子 30 粒,白胡椒 15 粒。
  [用法] 先将白芥子 10 粒、白胡椒 5 粒研细,与麝香 0.3 克混匀,用 蒸馏水调成膏状,放入患者洗净的肚脐中(神阙穴),用纱布覆盖,胶布贴
2 层固定,10 天后重新清洗换药(方法同上),3 次为 1 疗程,间隙 1 周再 行第 2 疗程。以上药量为 1 次疗程量。
  [疗效]此方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水均有效,尤其对肝性腹水和肾性 腹水疗效较著。
[来源]姜梅英,等。山东中医杂志 1986:(1): 48


                          腹 泻

久泻方
[药物] 胡桃肉 20 克。
[用洁]上药每天分 2 次嚼服。每次 10 克,连服 2 个月。
[疗效] 此方治疗慢性腹泻多例,收效满意。
  [病例]沈 X X ,女, 56 岁。患慢性腹泻 10 年,屡治乏效,便溏不 实,时轻时重,神疲乏力,腰酸瘦频,苔薄白,脉细无力。用上方治疗,10 年顽疾竟愈。
[来源] 孙雪松. 浙江中医杂志 1990;(1):9

生熟麦糖汤

[药物] 小麦 300 克,红糖 50 克。
  [用法]将小麦放入铁锅中摊匀不翻动,用文火烫小麦至下半部分变黑 色,加水 800 毫升煎沸,将红糖放入碗内,把 煎沸之生熟麦水倒入碗内搅匀, 温服。
[疗效]以此方治疗腹泻有捷效。
  [病例]陈 X X ,女, 24 岁。因食生冷食物,复感寒邪,引起腹痛 肠鸣腹泻,每天腹泻 6—8 次。诊为急性肠炎。因患者当时怀孕,不愿服抗生 素类药物,了生熟麦糖汤。1 剂后身热除,腹痛消,腹泻止。
[来源] 赵长甲,四川中医 1989; (9) : 24

连葛止泻茶

[药物] 黄连、葛根各 6 克,生甘草 3 克。
  [用法] 上药用沸水洗净,再加生茶少许。开水浸泡代茶饮,每天 1 剂;重青加倍。伴高辱或脱水休克者。先肌注安痛定或氨基比林 2 毫升、补
充 5 % 葡萄糖盐水 500 毫升等对症处理。
[疗效] 此方治疗急性腹泻 50 例,治愈 42 例,好转 8 例。
  [病例] 陈 X ,男, 23 岁。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每 天大便 10 余次,伴发辱 2 天,检查体温 39.7C,下腹部明显压痛,肠鸣音亢 进;大便镜检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吞噬细 胞(+), SPA (一);血液检查白细胞 16×109/L,中性 0.78,淋巴
0.24。诊为细菌性痢疾。肌肉注射安痛定 2 毫升,连葛止泻茶 5 剂。3 天后 病人言用药次日体温恢复正常,腹痛恶心消失,大便减为每天 4 次,第 2 天 里急后重缓解,大便每天 3 次;3 天后大便日 2 次。大便常规复查红细胞(一), 白细胞(+),脓细胞(+),吞噬细胞(一),血常规正常。嘱加大剂量, 每天 2 剂。再服 2 天后大便常规复查正常,再服 2 剂以固疗效。
[来源] 王少菲。山东中医杂志 1993;(3) :42

便 秘

昆布方
[药物] 昆布 60 克。
  [用法]上药温水浸泡几分钟后,放入锅中,加水煮熟,取出昆布晾冷, 拌入少许葱,姜末,加盐、醋、酱油适量,1 次吃完,每天 1 次。
[疗效] 此法治疗便秘 35 例,痊愈 8 例,有效 24 例,无效 3 例。
[来源] 杨秀兰。浙江中医杂志 1992; (9) : 398

白术冲剂

[药物] 生白术 3000 克。
  [用法] 将上药粉碎成极细未,每次冲眼 10 克,每天 3 次。适用于 虚性便秘。
[疗效] 此方治疗虚性便秘 20 余例,均获良效。
  [病例] 胡×,女, 23 岁。便秘史 2~3 年,需 7~8 天方解 1 次, 干结如球状。平素自觉腹胀,纳食渐佳,小便偶尔发黄,月经 1 月 2 行,苔 薄白,脉弦细。证属脾胃虚弱,津液不足,运化失职所致。予上方治疗 10 天,排便改善为 1~2 天解 1 次,便质变软,腹胀已消,纳谷香。继服 10 天, 大便每天 1 行,余症皆除。再服 10 天以资巩固。
[来源]董自强,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0; (8) : 378

术芍汤

[药物]生白术、生白芍各 6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或隔天 1 剂,水煎分早晚服,用药至便畅为度。
[疗效]此方治疗习惯性便秘 21 例,其中痊愈 18 例,好转 3 例。
  [病例]某退休工人,男, 64 岁。大便秘结已有十多年,病状逐年加 重。现大便十多大才解 1 次,且必须灌肠才能解下,一般泻下药难以奏效, 经多方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用上方药至第 4 剂,大便可 4~5 天 1 解,且 能自行排便;续服 6 剂,大便 2 天 1 行,且通畅无碍。
[来源]宋敬东,浙江中医杂志 1992; (10) : 449

芦根蜂蜜膏

[药物] 芦根 500 克,蜂蜜 750 克。
  [用法] 将芦根放入煎锅中,加水 6000 毫升浸泡 4 小时,慢火煎煮 2 小时后去渣,得药液 1000 毫升,浓缩至 750 毫升,然后加入蜂蜜煎熬收膏, 每天服 3 次,每次服 30 毫升。饭前服,儿童酌减。
  [疗效]此方治疗便秘 76 例,一般单纯性便秘,服药第 2 天大便即能 正常排出;顽固性便秘服药 3 天后,大便方能解出。服药 10 天左右大便可正 常。
[来源]李殿伟。山东中医杂志 1991; (5) :54

消痰活血通便丸

[药物]牵牛子 30 克,皂角子 24 克,桃仁 15 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 3 克,每感便秘时服 3~6 克,温开水送下。
[疗效]此方治疗习惯性便秘 38 例,近期治愈 31 例,显效 2 例,无效
5 例。
  [病例]李某,男,63 岁。自述二年以来,大便于燥,4~5 天才解 1 次,每当临厕,虽然努力排便,但觉干硬难下,实为痛苦,曾服过多种润燥 剂和泻下剂,均是取效一时。患者体型肥胖,舌苔黄白腻,脉弦滑。投消痰 活血通便丸 1 料。服完 1 料,大便已正常,精神大爽。随访 1 年余未复发。
[来源]何继红,等.陕西中医 1992; (6) :266

润肠畜

[药物] 生首乌、胡桃仁、黑芝麻等量。
  [用法]首乌水煎取汁,胡桃仁、黑芝麻研末,以适量蜂蜜制成膏剂。 每天服 3 次,每次 10~20 克,见效后自行调节服量,5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便秘 70 例,痊愈 67 例,有效 3 例。
[来源]申田英。陕西中医 1989;(7) : 315

通幽灵

[药物]当归、莱菔子各 20 克,荞麦蜜(或蜂蜜)200 克。
  [用法]先将当归、莱菔子两药加 6 倍量水,煎煮 2 小时,共煮之次, 合药液沉淀,纱布过滤,去渣,然后加入蜂蜜混匀,煮沸后装瓶备用。每天
眼 200 毫升,10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习惯性便秘 117 例,有效 110 例,无效 7 例。
[病例]王××,男,56 岁,干部。患“慢性胃炎”,便秘已 13 年,
每 3~4 天大便 1 次,质硬难解,常要蓖麻油、硫酸镁或灌肠才能通便,并伴 有腹胀,腹痛等反应。予服通幽灵。服药 3 天后大便通畅,质变软,便感轻 快,腹胀等伴随症状消失。后随访,大便保持每天 1 次。
[来源] 罗崇解,等.湖南中医杂志 1987;(1) : 11

益气养血汤

[药物] 人参、升麻各 6 克,肉苁蓉 20 克,当归、枳壳、火麻仁各
10 克,杏仁 8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早晚各 1 次分服。
[疗效] 此方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 62 例,均痊愈。
[来源] 黄朝水,等。福建中医药 1993; (1) : 39

细菌性痢家

痢灵汤
[药物] 苦参、大黄各 30 克,刘寄奴 25 克。

[用法]上药浓煎,取药液 250 毫升,温度调至 37°C 左右,以每分种
90 滴高位保留灌肠,每天 2~4 次,要求先取右侧位,灌毕改为左侧卧体位, 保留时间不得低于 30 分钟。
[疗效] 此方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65 例,均在 4 天内痊愈。
  [病例]李×,男, 31 岁。2 天前会餐后不久出现发热,微恶寒,头 痛而渴,神倦厌食,腹中痛,里急后重,利下赤白脓血粘液,昼夜无度,舌 红、苔黄厚腻,脉弦,体温 38.6°C;白细胞 18X10/L,中性 0. 76,淋已
0.24;大便镜检脓细胞(+++),红细胞(++),吞噬细胞(+)。取 痢灵汤保留灌肠,6 次后诸症消失,大便化验正常。
[来源]任明。四川中医 1988; (12) . 30 地丁公英汤
[药物] 鲜紫花地丁 120 克,蒲公英 90 克。
  [用法] 上药洗净切段,水煎服。轻者 1 天 1 剂,分 2 次服,重者 1 天 2 剂,分 4 次服。
[疗效] 此方治疗细菌性痢疾,效果满意。
  [病例]许××,男, 43 岁。患者以里急后重、腹痛、便脓血、心烦 口渴、身软无力来诊。检查舌苔黄厚而燥,脉洪大数,体温 39℃;大便常规 白细胞(++++),红细胞(++++)。诊为细菌性痢疾。服上方 5 剂 即愈。
[来源] 李富华。四川中医 1983; (3):封 4
双白合剂
[药物]翻白草(干品)150 克,白屈菜(干品)25 克。
  [用法]水煎 2 次,滤液浓缩成 150 毫升,每天服 3 次,每次服 50 毫 升。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350 例,痊愈 337 例,无效 13 例。
[来源] 陈治水。浙江中医杂志 1987; (7) : 30p
  注:翻白草学名为 Potentilla discolor liHe,白屈菜学名为 Chelido-
mum majusL。
地蓼合剂
[药物]干地锦 50 克,干辣蓼 3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上下午分服。
[疗效]此方治疗细菌性痢疾 30 例,痊愈 27 例,无效
3 例。
[来源]王健明,等。浙江中医杂志 1983; (7) : 317 车楂梢
[药物]炒车前子 2 份,焦山楂 1 份。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天服 3 次,每次 10 克,用 温开水送服。服药期间忌油腻及生冷食物。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细苗件痢疾 100 例,痊愈 81 例, 显效 13 例,好转 6 例。
[病例]周×,男, 34 岁。突然发热、阵发性下腹痛, 腹泻 3 天,为红色稀便、稍带脓液,伴里急后重,继而腹痛
腹泻加重, 10 余分钟腹泻 1 次,苔黄腻,脉濡数。检查体温

  38.2°C,大便镜检白细胞(+++),红细胞(++),粘液(++), 巨噬细胞(+),大便培养发现贺氏痢疾杆菌。诊为急性细菌性痢疾。用上 方治疗 4 次热退,大便减为每天 4 次、
带少许红色,里急后重大减,大便培养转为阴性,再治疗 6 天 痊愈。
[来源] 张化南.陕西中医 1989;(4) : 174

绿胆丸

[药物]猪胆汁 500 毫升,绿豆粉 500 克。
  [用法] 上药混合搅拌阴干,研为细末,装入胶囊或制成水丸,每天 服 3 次,每次 2~3 克,温开水冲服。
  对脱水严重不能进食者,或每天大便在 15 次以上者,可给 5%葡萄糖盐 水、 10%葡萄搪作为支持疗法。根据需要,还要酌加 10%氯化钾。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100 例,痊愈 89 例,无效 11 例。
[病例]杨×,男,42 岁。发热、脓血便每天 16 次,伴里急后重、腹
痛 48 小时就诊。急性病容,神志清,苔黄腻,脉滑数;血压 16/10 千帕斯卡, 下腹部偏左有中度压痛,肠鸣音亢进;大便常规脓细胞(+++)、予绿胆 丸,每天 3 次。每次 3 克。服药 24 小时后大便次数减少, 72 小时后体温 降至正常,大便每天 4 次;第 4 天血常规正常,诸症消失。继续用药 2 天以 巩固疗效。
[来源]孟祥文。陕西中医 1990; (11): 515

地青汤

[药物] 地锦草 100 克,青木香 20 克。
  [用法]上药加水 1500 毫升,煎至 300~400 毫升,每天 1 剂,分 3 次 服。少数失水病人可给予静脉补液。
[病例] 王×,男, 21 岁。发病 1 大,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 30
余次,里急后重明显,左下腹压痛,精神差,体温 38℃,大便镜检红细胞(+
+++),脓细胞(++++),吞噬细胞(+)。服上方 1 坚后症状减轻, 大便减少至 1 天 8 次,服 3 剂后体温恢复正常,大便成形,每天 1 次,临床 症状消失,大便镜检正常。
[来源]李雪尧,等,四川中医 19901 (1) : 31

地马煎剂

[药物]鲜地锦草 30 克(干品 15 克),鲜马齿苋 60 克(干品 30 克)。
  [用法]上药加水 300~400 毫升,煎至 100~150 毫升,分早晚 2 次服, 服药期间以少食或不食鱼腥酸辣食物为宜。
[疗效] 此方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效果良好。
[来源] 侯国兴.山东中医杂志 1985; (1) :49

复方野冬青糖浆


[药物]鲜野麦冬青(11ex chinensis sims) 1000 克,青木香 150
克,甘草 50 克,蔗糖适量。
  [用法] 上药制成糖浆 1000 毫升,每天眼 3 次,每次 20 毫升,5~7 天为 1 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急慢性细菌性痢疾 100 例,痊愈 91 例,进步 5 例, 无效 4 例。
[来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肠道门诊。浙江中医药 1979:(8):280 二白苦艾汤
[药物] 白头翁、苦参各 100 克,白芍 60 克,艾叶 30 克。
  [用法]上药洗净,用温蒸馏水浸泡 1 夜,用武火煎熬 30 分钟,过滤 取液;药渣加冷水适量(以能浸泡药材为度),文火煎熬 40~60 分钟后过滤。
2 次滤液混合,继续用文火煎熬浓缩至 250 毫升,加入 1%苯甲酸钠 0.2 毫升, 摇匀,放置一夜,再过滤分装密封备用。成人每次用 50 毫升,儿童为 2 毫升
/公厅/次,在适当的温度下作高位保留灌肠,每天 2 次,重者每天 3 次,连
用 3 天。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150 例,痊愈 130 例,好转 15 例, 无效 5 例。
[来源]徐德忠。湖南中医杂志 1985; (3): 23

乌龙煎剂

[药物]乌梅 30 克,龙胆草 15 克,山楂 20 克,地榆 12 克。
  [用法]上药加水 500 毫升,浓煎,去渣取汁 400 毫升,每天服 4 次, 每次 100 毫升,连服 5 剂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76 例,一般在 2~4 天内痊愈。
[来源] 曾庆佩。湖北中医杂志 1988; (5): 23 苦参薤白汤
[药物]苦参、薤白、山楂各 15 克,当归、木香、甘草各 10 克,白芍
3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细菌性痢疾 78 例,痊愈 72 例,显效 2 例,无效 4 例。
  [病例]谢×,男, 53 岁,工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粘液脓血 便,脓多血少,1 天达 7 次;舌苔腻、微黄;大便镜检粘液(++),脓细 胞(+++),红细胞(+)。证属湿热疫毒之邪侵犯肠道,腑气不通,络 脉损伤。治宜清化湿热,和血利气,导滞。方用苦参薤白汤加茯苓 15 克,苍
术 10 克。每天 1 剂,水煎服,连服 5 剂,诸症消失,大便镜检正常,痊愈出 院。
[来源] 陈中洲。浙江中医杂志 1993;(1):31

溃疡性结肠炎

陈荷散
[药物]陈皮 15 克,干荷叶 10 克,砂仁 2 克。

  [用法]上药以开水泡服,每天 2 剂,早晚各服 1 剂。里急后重者加木 香 5 克,有脓血便者加秦皮 6 克。
  [疗效]此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30 例,痊愈 17 例,显效 6 例,好转 4 例,无效 2 例,1 例因并发症转科治疗。
  [病例]柴×,女, 26 岁。患者 4 年前出现里急后重,腹痛腹泻,反 复发作,曾到当地医院行乙状结肠镜及 X 线钡剂灌肠检查,诊断为慢性非特 异性溃疡性结肠炎。1 月前再次发作,住入某医院内科,服用中西药多剂, 症状无改善。刻诊:便稀、腹痛、里急后重,每天大便 10 余次,伴头晕、烦 躁、胸闷不舒、善大息。舌淡红、苔薄白微腻,脉沉缓。用上方治疗,6 剂 后复诊,头晕、烦躁、胸闷等症消失,大便每天 4—6 次,仍感腹痛隐隐。再
服 30 余剂,诸症消失,大便软硬适中,每天 1—2 次。结肠镜检查示:乙状 结肠粘膜恢复正常,随访 2 年未复发。
[ 来源] 吕德·浙江中医杂志 1991; (4)∶156

乌贼糊剂

[药物]鸦胆子 50 克,乌贼骨、藕粉各 30 克。
  [用法] 将乌贼骨研细粉,过 200 目筛,与藕粉混合均匀,将鸦胆子 加水 500 毫升,煎至 100—150 毫升,取药液与上两药粉共调成糊状,其浓稠 度以甘油注射器抽注顺利为准。药糊以随灌随配为宜。用药前,先用 3%双 氧水 50 毫升、温开水 1000 毫升混合灌肠清洗 2 次,以洁肠道。用鼻饲管缓 慢插入肛门 20 厘米,用注射器抽取药糊 50 毫升,经鼻饲管注入肠内,注后 将臀部垫高,卧床休息 10 分钟,每天 1 次,7 天为 1 疗程,疗程之间休息 3 天。
用药期间禁食生冷、油腻、辛辣等食物,戒烟酒,节房事;不用其他药
物。
  [疗效] 此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36 例,痊愈 27 例,好转 8 例,无效 1 例。
[病例] 梁×,女, 44 岁。腹痛腹泻,粘液血便反复发作 8 年,常
因受凉、情绪波动、饮食不慎而诱发。先后在多家医院诊治,确诊为慢性非 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屡用中西药物不见好转。刻诊:形体消瘦,面色晦滞, 纳差腹胀,肠鸣食后尤甚;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乙状结肠慢性炎症,充血水 肿,有 0. 2X0. 3 厘米溃疡一处,触及易出血,溃疡面有白色粘液,大便多 次培养均为阴性,病理活检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用上方治疗,每天灌肠 2 次,治疗 3 天后诸症减轻,大便每天 1—2 次,已成形。改为每天 1 次,用药
1 疗程,诸症消失。又继用 2 疗程,以巩固疗效。后经纤维结肠镜复查,溃 疡面愈合,粘液恢复正常,随访未见复发。
[来源]李留记,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1; (5): 202

溃结灌肠汤


  [药物]血竭 6 克,乌贼骨、赤石脂各 15 克,大黄 6—10 克(大黄用 量以不引起腹泻为原则)。
[用法] 上药加水煎至 100—150 毫升,保持药液温度在 37℃左右。

于每晚睡前排净大便,垫高臀部,将导尿管插入肛门 20 厘米以上处,推注药
液 100 毫升,保留时间愈长愈好, 30 天为 1 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30 例,痊愈 23 例,显效 6 例,无效
1 例。
[病例] 张 X,男, 33 岁。患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作排稀糊状便
10 年、粘液血便 5 个月,每天大便 4—6 次,伴腹痛、里急后重、低热。经 用溃结灌肠汤治疗 1 个疗程,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纤维结肠镜复查溃疡愈 合,炎症消失,粘膜光滑。随访 1 年半未复发。
[来源] 孟保·辽宁中医杂志 1989; (7) : 28

滴虫性肠炎

苦参煎剂
[药物] 苦参、黄柏、蛇床子、白鲜皮各 30 克。
  [用法]上药浓煎过滤为 60 毫升,兑 15%醋酸溶液 60 毫升,作保留灌 肠,每天 2 次,连用 3—5 天。
[疗效] 此方治疗滴虫性肠炎 48 例,全部有效。
  [病例] 翟 X,男, 12 岁,学生,住院号 1204。腹泻反复发作 4 年余,服土霉素、痢特灵、黄连素等药无效。大便镜检发现滴虫(+++), 诊为滴虫性肠炎。用上方治疗 3 大后,症状消失,大便镜检阴性,随访 2 年 未复发,大便镜检未见滴虫。
[来源] 唐嗣景.湖南中医杂志 1987; (5): 56

燥湿健脾汤

「药物]苦参,蛇床子、炒白术、茯苓各 12 克,秦皮、白鲜皮、陈皮各
10 克,黄芪、党参各 15 克,木香 6 克,砂仁 3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早晚空腹分服,5 剂为 1 疗程。
[疗效] 此方加减治疗滴虫性肠炎 20 例,收效满意。
[来源] 陈永明,山东中医杂志 1987; (3) : 50

肠 梗 阻

麝香散
[药物] 麝香 0.15—0.25 克。
  [用法」上药研末,直 接置于神阙穴上,再用大于此穴之胶布一块贴上, 然后点燃艾卷,隔布灸至肛门排出矢气为止。艾灸时以皮肤觉热为度,只有 持续灸,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为加强止痛,解除梗阻效果,可同时针 刺内关、足三里(均双),交替强刺激,留针 30 分钟。凡脐部有湿疹、溃烂 时忌敷。如用本法治疗 12 小时以上无效者,改用手术及其他治疗。
[疗效]此方治疗肠梗阻 20 例,收效满意。
[来源]王靖民,陕西中医 1984; (5): 39

大祸粉


[药物]生大黄适量。
  [用洁]将生大黄研为粉末,每包为 9 克。每天服之次,成人每次 1 包, 老人与小孩减半量,用开水冲服或胃管注入。
  [疗效] 此方治疗各型肠梗阻 44 例,一般服药 1—3 次,在 4—24 小 时内病人可排气、排便,腹胀、腹痛缓解,胃肠功能得到恢复,有效率为 97.7
%。此方对麻痹性肠梗阻和粪块性肠梗阻疗效满意。
[来源]陈加龙,陕西中医 1984: (8): 33

消胀通窍散


  「药物]莱菔子(研末)、石菖蒲(捣烂,以鲜者为优)各 60 克,鲜橘 叶(切碎)100 克,葱白 5 根,白酒 50—100 克。
  「用法]将诸药置锅内炒热,用纱布包裹,待温度适宜时置在脐周部外 敷,药物冷却后再加酒炒热外敷,如此反复多次。外敷时患者取仰卧位,每 次外敷至腹胀腹痛减轻,肛门排便排气为止。若敷药 6 小时症状未减者,可 配合中药内服。敷药 24 小时仍未排气排便者,可根据情况改用其他疗法。
[疗效」此方治疗肠梗阻 16 例,均在 2 天后梗阻解除。单纯用此方外敷
者 10 例,配用中药(大承气汤)内服者 6 例。
[来源」 杨粹强。湖南中医杂志 1988; (2) : 47

葱油簧剂

[药物]连根葱白 150 克,植物油 250 克。
  [用洁] 先把油在锅内煎沸,再加入葱白,煎沸起锅,去葱留油,冷却 至温热时服用。
[疗效]此方治疗蛔虫性肠梗阻 20 余例,均获理想疗效。
[病例]曾 XX,女, 12 岁。腹痛 1 个月,痛处多在脐周,每次持续
30—60 分钟,喜揉喜按,便下蛔虫 2 条。近日腹痛加剧,呕出蛔虫 1 条,脐 左扪到条索状包块,质稍硬有弹性,闻及气过水音。X 线透示肠腔积气,肝 曲处见一液平,中腹偏左处见条索状致密阴影。诊断为不完全性肠梗阻(蛔 虫性)。予葱油合剂,每次 50 毫升,3 小时服 1 次,连服 2 次。药后 30 分 钟腹痛明显减轻,5 小时后开始排出带有葱油味的稀便,同时先后排出 65 条 蛔虫及数十条蛲虫,症状消失,3 天后出院。
[来源] 李平,浙江中医杂志 1993; (10) : 438

防粘连汤


  [药物]大黄(后下)15 克,当归、乌药、川楝子、炒莱煎子备 12 克, 延胡索、厚朴、赤芍,枳壳各 9 克、芒硝(冲服)6 克。
  [用法] 每天 1—2 剂,水煎服。不能口服者,由胃管注入后关闭胃 管 1 小时。
  [疗效]此方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85 例,临床治愈 70 例,好转 12 例, 无效手术治疗 3 例。
  
[来源] 严凤山,等;河北中医 1987;(6) : 14

承气活血汤


  [药物] 炒莱菔子 75 克,赤芍、枳壳各 30 克,桃仁、乌药、穿山甲、 皂刺、厚朴、大黄(后下)、三棱、摈榔片各 15 克,芒硝(冲服)10 克。
  [用法」 上药煎成 450 毫升,每次服 150 毫升,早、中晚各 1 次。或 通过胃肠减压管鼻饲,配合输液、持续胃肠减压。
[疗效] 此方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26 例,痊愈 25 例,无效 1 例。
[来源] 王军伟,辽宁中医杂志 1991; (8) : 35

泌尿系感染

川栋子汤
[药物] 川楝子 20—30 克。
[用法]将川懿子砸碎,水煎 2 次,2 次煎液混合,早晚分服。
[疗效]此方治疗泌尿系感染 20 余例,取效满意。
  [病例」张 XX,女, 50 岁。自述 15 天来小便的热刺痛,尿频尿急, 小腹拘急坠胀;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诊为泌尿系感染。用上方 3 天告愈。
[来源] 李庆,浙江中医杂志 1988; (12) : 547

土茯苓汤

[药物]上茯苓、白茅根各 15 克,连翘壳 12 克,淡竹
  叶、女贞子各 10 克,太子参、生地黄、旱莲草、西滑石各 15 克,潼木 通 6 克,生甘草 5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 此方治疗泌尿系感染 50 余例,获效甚捷。
  [病例]赵策策,女, 17 岁。1 周前卒然高热恶寒,排尿不爽,尿时 刺痛,西医诊为急性尿路感染。经口服、肌注解热抗菌诸药,热退寒减,惟 尿频、尿急,尿痛亦然。诊时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痛引少 腹,舌苔薄黄滑腻,脉细数。尿液检查白细胞(+++),红细胞(++), 蛋白(+)。投土茯苓汤清热利湿,益气养阴。服药 2 剂,诸症消失,尿常 规检查(一)。嘱服六味地黄丸以巩固疗效。随访 2 月未见复发。
「来源] 张鸣钟。陕西中医 1984; (4) : 43

泌尿系结石

黄金枳朴汤
  「药物]黄芪、金钱草各 30 克,枳壳、厚朴、麦冬、牛膝各 15 克,鸡 内金、冬葵子、白茅根备 10 克,甘草 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泌尿系结石 60 例,痊愈 42 例,好转 16 例,无效 2 例。
  
  [病例]胡 X,男,23 岁。双侧腰痛,痛引脐中,面色苍白,出冷汗, 恶心呕吐,捧腹曲腰,痛不可忍,舌苔黄腻,脉弦滑;尿常规检查红细胞(+
+++),白细胞(1—3):B 超见左输尿管中段有 1.0X0.5 厘米结石,轻 度肾盂积水,有肾有 3 枚黄豆大小结石。诊为多发性结石、肾积水。处以上 方,3 天后疼痛缓解。治疗 25 天,先后排出结石 4 枚;继服 5 剂以巩固疗效。 随访 2 年未复发。
[来源]蒋鑫泉,湖南中医杂志 1990; (3) : 45

郁金排石汤

[药物]郁金 30—60 克,金钱草 30 克,石韦 15 克,滑石 15 克,海金
沙 15 克,生鸡内金 15 克,生地 12 克,篇蓄 12 克,瞿麦 12 克,车前子 12 克,冬葵子 12 克,川牛膝 1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 此方治疗泌尿系结石 30 例,服药后结石全部排出者 18 例, 结石裂为小块或部分排出者 8 例,结石位置下移者 4 例。
  [病例」 程 X,男, 30 岁。1 周前因劳累,突感尿急、尿频、血尿, 伴有小腹拘急疼痛。某医院以急性泌尿系感染,对症治疗无效。尿常规检查 白细胞(+),红细胞(+++):X 线片示耻骨联合正中上方约 1 厘米处, 有一 1.5X0.5 厘米大小的结石。诊为膀胱结石,患者拒绝手术。在郁金排石 汤基础上加金银花 30 克,白茅根 30 克,黄柏 10 克。服药 3 剂,血尿停止; 继服 3 剂,自觉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一)。上方去自茅根、黄柏,又将 郁金加至 50 克,又服 3 剂,即排出 0.8X0.3 厘米与 0.5X0.3 厘米 2 块结石而 痊愈。
[来源」 王心好,陕西中医 1986; (6): 173

昆海排石汤


  [药物]昆布、海藻各 18 克,大黄、枳实、红花各 9 克,桃仁、柴胡, 海金沙、冬葵子各 12 克,白芍 24 克,滑石 15 克,鸡内金(冲)、玻珀(冲)
各 6 克,甘草 3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 3 次,共取汁 900 毫升,分 3 次服。
  [疗效]此方治疗泌尿系结石 30 例,27 例排出结石,临床症状消失;3 例无效者为鹿角状肾结石,改手术取石。
  [病例]陈 XX,男, 28 岁,工人。患者于 6 天前突然腰痛,手捧腹 部,小腹绞痛,排尿不畅,尿色如洗肉水状,苔黄滑,脉弦数。尿常规检查 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少许;腹部 X 线平 片示膀眈左侧尾椎约 2 厘米处,有 0.5X0.7 厘米致密影,诊为膀胱结石。昆 海排石汤加虎杖、川牛膝各 15 克,石韦 10 克,3 剂。药后症状缓解,守前 方加丹参 15 克,金钱草 20 克,5 剂。药后尿滞加重,腹绞痛频繁,尿急难 忍,终于当晚 10 时排出 3 粒结石,自觉症状消失。腹部调线平片复查,已无 结石影存在。随访未复发。
[来源] 郑家本,陕西中医 1984; (1): 19

固肾利湿击化汤


  [药物]滑石。金钱草各 30 克,黄蔑 15 克,鸡内金、海金沙、白茯苓、 冬葵子、桑堪各 12 克,海浮石、生大黄、炮山甲、甘草梢、升麻、地龙、郁
金各 6 克,鱼脑石(研未冲服)4 个。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泌尿系结石 203 例,痊愈 121 例,显效 37 例,无效
45 例。
[病例]杨 X,男, 32 岁,工人。患者腰痛难忍,尿赤而短,甚见血
尿 1 年余。诊见面容焦悴,色素沉着,瞳无神彩,脸有水气,腰痛沉重,坐 立不舒,两肾叩击痛(+),舌淡、苔略黄,脉沉弦,X 线片示两肾均有 1 个结石致密点,右肾结石较大,为 1X1.2 厘米结石阴影。诊为石淋(肾结石)。 服上方 7 剂后,水肿稍减,病无进退,上方去大黄、黄柏,王不留行,加枳
壳 15 克, 10 剂。药后水液退尽,面肿全消,但自诉腰痛加剧,且向小腹 放射,此为结石有欲下之势,诊其脉,寸关两部细弦,双尺弦紧,此亦为佳 兆,再予原方 10 剂,服至第 4 剂时排出花石粒样结石 1 颗,后又陆续从小便 中排出带泥砂样尿液多次,自此再无痛楚感觉,经 X 线片检查证实无结石存 在。
[来源]邓光远。陕西中医 1990; (6) : 253

血 尿

白毛夏枯草汤
[药物 ] 新鲜白毛夏枯草 30 克(于者减半)。
  [用法]上药加水 500 毫升,煎成 200 毫升,每天分 4 次口服。亦可每 天用于品 5 克,泡茶饮服。长期使用未见副作用,可加适量白糖矫味。
[疗效]此方治疗泌尿系肿瘤所致血尿 2 例,均收到满意疗效,1 剂见
效,2 剂后尿中红细胞消失。
  [病例] 周××,女, 67 岁。间隙无痛性血尿 4 个月,经肾逆行造 影及同位素扫描,确诊为左肾肿瘤。因拒绝手术治疗,近来血尿 4 天,经西 医多种治疗无效。尿常规检查红细胞满布视野,改用上方治疗,停用其他药 物。服药当晚,肉眼血尿消失,次晨尿常规检查未见红细胞,后又间断发作
5 次,均按同法获效。遂改每天取干品 5 克,泡茶饮服 2 年余,未见血尿发
生。
[ 来源]邢少平。四川中医 1987; (5) : 16 注:白毛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筋骨草 Ajuga decumbe6Thunb.的全株,
性寒,味苦甘,有止咳化痰、清热凉血、解毒消肿之功。

乳糜尿

猥皮散
[药物]刺猬皮。
  [用法]活刺猬捕获后,用刀纵剖腹部,将皮剥下翻开,撒场一层石灰, 置通风处阴干,剁成小块,洗净晒干。另取滑石粉置锅内炒热,加入刺猬皮
  
炒,当炒至黄色时取出,筛去滑石粉,研成细末,贮瓶备用。用时可将 1 只 刺猬皮粉末分成若干包(大者 20 包,小者 15 包)。早晚各服 1 包,温开水 送服,7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乳糜尿 66 例,痊愈 61 例,显效 4 例,无效 1 例。
  [病例]丁×,男, 40 岁。乳糜尿 3 年,多方医治鲜效,病情有增无 减。证见小便混浊如乳脂,且夹有粘稠血丝,不畅,伴腰膝酸软,神疲乏力, 头晕眼花,气短懒言,尿常规检查蛋白(+十+),红细胞(-++),白 细胞(++),尿乙醚试验阳性。处以上方药 3 剂,药后患者自觉排尿如物 阻塞感减轻,腰膝酸软好转,尿色稍清。继服 4 剂,排尿通畅,阻塞感消失, 尿色转清,腰酸亦不显。尿常规复查蛋白(一),红细胞(+) ,白细胞(十), 乙醚试验转阴。药已中病,再追服1疗程,小便畅利而清,精神转佳,体力 较前充沛,尿常规检查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均阴性,尿乙醚试验阴性,诸 症悉平。随访 4 年未复发。
[来源] 郭廷赞,浙江中医杂志 1991; (5) : 226

射干汤

[药物] 射干 15 克。
  [用法]射干水煎后加入白糖适量,每天分 3 次服。如病程较长,酌加 川芎、赤芍,乳糜血尿加生地、仙鹤草。 10 天为 1 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乳糜尿 104 例,痊愈 94 例,无效 10 例。痊愈病
例中有 9 例 1—6 个月复发。再服上方 1 疗程,症状消失,未再复发。
[来源] 李象复。中医杂志 1981; (5): 44

糜尿汤

[药物] 鲜芭蕉根、瘦猪肉各 200 克。
[用法]上药水煲,分早晚 2 次饮汤,每隔 3 天服 1 剂。
[疗效] 此方治疗乳糜尿 10 例均痊愈。
[来源]余克涌,等,湖北中医杂志 1989; (5) : 16

鱼车茅根饮

[药物]鲜鱼腥草、鲜车前草各 60 克,鲜白茅根 100 克。
[用法]每天 1 剂,煎水 1000 毫升代茶饮。
[疗效]此方治疗乳糜尿 12 例,痊愈 8 例,好转 4 例。
  [病例]唐××,男, 45 岁。患乳糜尿 12 年,长期服药无效,诸症 日渐加重。刻诊:精神萎靡,毛发不泽,面部微肿,腰膝酸软,舌淡、苔白 腻,脉濡细。尿常规检查蛋白(+ ++),白细胞 0—3,尿乳糜试验(+++
+)。服上方 10 天后复查小便,蛋白(+),尿乳糜试验(+++)。1 个 月后复查小便完全正常。继以六味地黄丸调治 1 月巩固疗效,随访未见复发。
[来源]蒋仁发。湖南中医杂志 1987; (5):55

山楂消糜汤


[ 药物]山楂 50 克,茯苓、萆薢、车前草各 15 克,槟榔、地龙、海藻
各 1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早晚 2 次服,待乳糜尿消失后,将上药炼蜜 为丸,用蜜糖水送服,巩固治疗 15—30 天。
  [疗效]此方治疗乳糜尿 32 例,痊愈 20 例,显效 8 例,好转 3 例,无 效 1 例。
[来源]陈述万. 湖南中医杂志 1987;(1): 15

尿潴留

利尿糊剂
[ 药物]麝香 0.5 克,田螺 1 个。
  [用法]将田螺去壳,与麝香共捣如泥,外敷脐部,用纱布覆盖并固定。 必要时 30 分钟可重复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尿潴留 7 例全部有效。
  [病例]李××,男, 38 岁,干部。患者因患胸椎肿瘤在某医院手术 后致上肢瘫痪,小便一直不能自行排出,长期依靠导尿持续达 34 天之久。患 者极度痛苦,于 1986 年 1 月 29 日求诊。经用上方外敷约 30 分钟后,即开始 自行排尿,半年内小便排泄一直正常。
[ 来源] 宫和玉,湖南中医杂志 1988;(2):50

癃 闭

木鳖子散
[药物] 番木鳖适量。
  [用法]将番木鳖去毛,文火煨至鼓起为度,研末。每天吞服 2 次,每 次吞服 0.6 克。
[疗效]此方治疗癃闭 20 例,痊愈 19 例,无效 1 例。
  [病例]杨××,男, 76 岁,住院号 216。患者前列腺肿大,排尿困 难已 3 年。近日酒后复发,小便点滴难出已 2 天,小便胀痛,拒按,急迫难 忍,舌苔薄黄,脉滑。检查前列腺肿大 5×5 厘米,触痛,前列腺沟消失。经 用上药 4 小时后小便得通,眼药 2 天,前列腺缩小为 3×3 厘米,告愈。
[来源] 何懋生,浙江中医杂志 1984;(9):397

竹桔饮

[药物] 淡竹叶、桔梗各 10 克。
  [用法]上药以开水 300 毫升冲泡后服用,3 小时服 1 次,小便自解后 改为每天早晚各服 1 次,小便畅解后停服。
[疗效] 此方治疗痔瘘术后癃闭 20 例,其中眼药后 2 小时左右排尿者
10 例,3—5 小时排尿者 9 例;1 例患者伴前列腺肥大症, 24 小时内未解小 便,经保留导尿 3 天痊愈。
[病例]杨××,女, 50 岁, 1983 年 4 月 28 日上午在局部麻醉下

行“环状混合痔分段齿形切扎术”。术后 6 小时,感觉少腹急胀有尿意,遂 频繁登厕,但努挣不出。经针刺、热敷少腹及肌注新斯的明,术后 10 小时, 小便仍涓滴不下。急予上方 1 剂,于当晚 11 时许解出小便约 400 毫升,少腹 胀急缓解;再服 1 剂,于当晚畅解小便约 1200 毫升,少腹及肛门之苦若夫, 安然入睡。
[来源] 贾美华.陕西中医 1984; (6): 31

肾小球肾炎

大戟汤
[药物]大戟如手指大小 2—3 枚(约 10—30 克,成人量
  [用法]上药刮去外皮,以瓦罐煎汁,顿服,服后多出现呕吐及腹泻水 液。间隔数天再眼,剂量及间隔时间视患者体质及症状灵活掌握。
  个别气血虚衰患者,于水肿消退大半后,用大教复方(大戟、锦鸡儿、 白首乌,丹参各 15—30 克)轻剂缓服,需 40—50 剂。
  [疗效]此方治疗肾小球肾炎 6 例,4 例用上方,2 例服上方后再服复 方,均获水肿消退,尿检正常,症状好转,恢复劳动能力的效果。
[病例] 郑××,男, 38 岁。患肾炎 2 年,曾用激素、利尿剂及中
草药治疗无效。浮肿日益加剧,近 2 天出现神色不清,面色灰黯,口鼻出血, 尿常规检查蛋白(++++),颗粒管型(+),红细胞及脓细胞少许;血沉
140mm/ 1h。诊为尿毒症。用上方治疗,服后呕吐清水,并腹泻稀水便多次。
吐泻后神识渐清,周身舒适。其后每周服 1 剂,计 6 剂;半月服 1 剂,计 3
剂 20 天服 1 剂,计 7 剂。共服 17 剂,疗程 8 个月,浮肿消退,体力渐复, 食欲增进。尿常规检查蛋白与管型均消失。1 年后随访,尿常规检查正常, 能从事体力劳动。
[来源] 金慰群。浙江中医药 1979;( 5):154
注:方中大戟为大戟科植物大戟 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的根。

白金益肾汤

[药物]白茅根,金银花、益母草各 10—30 克,竹叶 5—1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 2—3 次服。
  [疗效」此方加减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 106 例,痊愈 78 例,好转 21 例, 无效 7 例。
[来源]刘士正,等,陕西中医 1992; (3) : 106 萱草马鞭饼
  [ 药物]萱草根、马鞭草、乌柏叶各 60 克,葱白 7 根,生姜(连皮)6 克。
[ 用法]将上药分别捣绒混匀,做成 2 个药饼,每次取 1 个药饼敷于脐部
(神阙穴),以塑料纸覆盖,包扎固定,每天更换药饼 2 次。每天并以热水 袋在覆盖敷料上热熨 2—3 次,每次约为 30 分钟。
  [疗效]此方治疗肾小球肾炎水肿,一般敷药当天即见尿量增多,水肿 减轻。如复发再用仍有效。
[病例]陈××,女,9 岁。有肾炎病史,现肾炎复发。证见全身浮肿,

腰以下为甚,面色白,脘腹胀满,疲乏,纳差,尿少色黄,舌红、苔白滑, 脉沉细而弱。尿常规检查蛋白(++),红细胞(十),白细胞(十十), 上皮细胞(+)。用上方 1 料,水肿渐消;再用 1 料,尿常规检查仅蛋白(土), 后以桂附地黄丸加减调理 1 月而愈。
[来源]蒋运胜。四川中医 1987; (2) :封 3 桑白皮汤
  [ 药物]桑白皮 20 克,赤小豆 30 克,白茅根 18 克,银花 15 克,连翘、 黄芩各 1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恢复期以六味地黄丸巩固疗效。
  [疗效]此方加减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 45 例,痊愈 43 例,2 例转为慢 性肾炎。
  [ 病例]王×,男, 14 岁。面及双下肢浮肿 5 天,咳嗽,咽红、咽痛, 腰痛,下肢浮肿,眼睑面部浮肿,体温 37.5℃,血压 20/13 千帕斯卡,呼吸 音粗,左肺可闻及湿性罗音,两肾区叩痛;血象白细胞 9.6X10 /L,中性 0.74; 尿常规检查蛋白(++),脓细胞(++),红细胞少许,透明管型少许; 胸透示左上肺有片状阴影。西医诊为急性肾炎、左肺肺炎。中医诊为风水。 用桑白皮汤加减煎服,1 剂后尿常规检查正常,血压正常。无不适,以六味 地黄丸善后巩固疗效。随访未复发。
[ 来源] 封荣生。陕西中医 1992: (3): 107

芪苓泽泻汤

[药物]生黄芪 20 克,茯苓、白术、山萸肉各 15 克,泽泻、仙灵牌各
12 克,丹参 9 克。
[用法]水煎服。
  [疗效]此方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 34 例,显效 25 例,有效 7 例, 无效 2 例。
[病例]周×,女, 43 岁,工人。主诉浮肿、腰痛 2 年余,某医院诊
为慢性肾炎混合型,经用激素、环磷酰胺治疗无效。病情反复加重,眩晕头 痛,胸闷腹胀,气短心悸难以平卧,腰痛酸重,尿少微黄,四肢厥冷,纳差。 诊见下肢浮肿,按之没指,有少量腹水,舌淡、苔白滑,脉细弱。实验室检 查:血红蛋白 92 克/ L,血浆总蛋白 38 克/ L,白蛋白 24 克/L,球蛋白 14 克/L,尿素氮 10. 71mmo1/L,胆固醇 6·76mmo1/L,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 37
克/ L。尿常规检查蛋白(+++),红细胞(+++),透明管型(+)。 证属脾肾虚衰。投芪苓泽泻汤加减,共服 42 剂,浮肿消失,纳食渐增,精神 转佳,小便清长,尿量增加;尿常规检查正常;血液检查血红蛋白 114 克/L, 血浆总蛋白 60 克/L,白蛋白 38 克/L,球蛋白 22 克/L。为巩固疗效,用前
方 5 剂量,制成蜜丸,早晚每服 9 克,服完后判为显效,随访 6 年未复发。
[来源] 张宗昶。陕西中医 1986: (8) : 351

黄白二苓煎


  [药物]生黄芪 30—60 克,白茅根、茯苓各 30 克,猪苓、泽泻、滑石、 银花、连翘各 10 克,通草 9 克,甘草 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肾小球肾炎 60 例,痊愈 53 例,显效 6 例,无效 1 例。
  [病例]马×,女,11 岁,学生。全身水肿、尿少 10 天,证见全身高 度水肿,尤以颜面为甚,两下肢明显凹陷性水肿,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舌红、 苔薄白,脉沉稍数。尿常规检查蛋白(+++十),红细胞 15—20 个,白细
胞 10—12 个。诊为急性肾小球肾炎。用上方治疗,每天 1 剂,水煎服。服 3 剂后水肿开始消退,一般情况好转,连服 14 剂水肿全消,食欲增加,尿蛋白 及红细胞均减少。原方去泽泻、滑石、通草,余药量减半,另加党参 7 克, 白术 9 克,山药、地龙各 10 克,大黄 6 克,连服 1 周,尿常规检查正常,全 身无不适,以六味地黄丸巩固疗效,服 15 天停药,随访未见复发。
[来源] 秦学义,等,陕西中医 1985; (1): 12

慢性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验方
[药物]野鸭肉适量。
[用洁] 以平常烹调方法炒食野鸭肉,量不限,3 天 1 次,6 次为 1 疗程。
  [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肾盂肾炎 14 例,其中临床症状消失 9 例,好转 5 例。
[病例]陈×,女,28 岁。腰痛,小腹胀,排尿频急,尿道口灼痛,经
检查诊为慢性肾盂肾炎,用中西药治疗 6 年,甩药期间症状稍缓,停药后复 病如故。以上方治疗,食 1 次,的痛除,进食 6 次,诸症消除,随访未复发。
[来源]樊淡. 浙江中医杂志 1987; (12) :555

糖尿病

马齿苋汤
[药物]干马齿苋 100 克。
[用注]每天 1 剂,水煎 2 次,早晚分服。适用于阴虚燥热型糖尿病。
  [ 疗效]此方治疗糖尿病 7 例,效果较好,特别是对未曾服过西药的患 者和起病不久的患者疗效显著,一般服药 1~2 周尿糖即可转阴;坚持眼药 1 个月以上,血糖也可恢复正常。
[病例]胡×,女,34 岁,因多饮、多食、多尿和全身疲乏无力前来就
诊。检查尿糖(++++),血糖 11.2mmol/L,确诊为糖尿病。前医用益气 养阴之品,无明显效果。用上方治疗,服药 7 天,尿糖(-),血糖下降, 再服 1 月,血糖降至正常。
[来源]王豪,浙江中医杂志 1990; (11) : 516

僵蚕散

[药物] 僵蚕。
  [用法]取僵蚕适量,研为细末,每天服 3 次,每次 5 克,饭前白开水 送服。2 个月为 1 疗程,休息 15 天再行第 2 个疗程。
眼药同时配合饮食疗法,停用其他降糖药。

  [疗效]此方治疗糖尿病(成人非胰岛素依赖型)52 例,显效 21 例, 有效 29 例,无效 2 例。
[来源]马凤友。湖南中医杂志 1990; (5): 37

胜甘汤

[药物]萸肉 30 克,五味子、乌梅、苍术各 20 克。
  [用法]上药加水 2000 毫升,煎至 1000 毫升,分早、中、晚 3 次饭前 温服。
  [疗效]此方治疗糖尿病 110 例,显效 25 例,有效 69 例,无效 16 例, 总有效率为 85.4%。
  [病例]刘×,女, 24 岁。患 I 型糖尿病 7 年多,近 5 年每天靠用胰 岛素 24 单位维持,“三多一少”症状明显,血糖 19. 3mmol/L,尿糖定性
(++++),体重 32kg 从未见月经,舌红瘦小、苔薄白,脉细数无力。服 胜甘汤 20 剂后,每天用胰岛素 20 单位;服 50 剂后,每天用胰岛素减至 10 单位;服 110 剂后,胰岛素全部停用。检查血糖降为 9, 4mmol/L,尿糖定 性(十十)。又服 50 剂,血糖降为 8. 3mmol/L,尿糖定性(十~++)。 症状基本消失,月经量虽少,但已来潮。
[来源] 李寿森,山东中医杂志 1988; (2) : 27

消渴固本汤


  [药物]牡蛎 30 克,生地、花粉、金樱子、山萸肉各 20 克,熟地、枸 杞、麦冬各 15 克,知母 1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连服 30 天。
  [疗效]此方加减治疗糖尿病 33 例,痊愈 11 例,显效 10 例,好转 9 例,无效 3 例。
[病例]宋×,女, 62 岁。近 t 年来自觉口干口渴,饮水增多,每天
达数暖水瓶;多尿,夜间尤甚,每夜 5—6 次,食量较前明显增加,但仍常有 饥饿感。某医院查尿糖(++++),空腹血糖 20mmol/L,诊为糖尿病,口 服降糖药半年效果不显。上方加减服 16 剂后,自觉症状基本消失,尿糖(+), 空腹血糖 11. lmmol/L 继服 6 剂,自觉症状消失,查尿糖阴性,空腹血糖
7. 8mmol/L。再服 6 剂以巩固疗效,随访 1 年未复发。
[来源]张守仁,山东中医杂志 1991; (2) : 24

桑梅七子饮


  「药物] 桑叶 50 克,乌梅、菟丝子、覆盆子各 20 克,枸杞子、女贞 子、沙苑子各 15 克,五倍子、五味子各 10 克。「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 服。
  [疗效] 此方治疗糖尿病 20 例,临床治愈 9 例,显效 6 例,有效 4 例,无效 1 例。
[来源] 张彦俊,河北中医 1987; (5) : 37

加味生脉地黄汤


  [药物] 太子参、山药各 15—20 克,生地、枣皮、麦冬各 12—15 克,泽泻、丹皮、茯苓、五味子各 10—12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分 3 次服,7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糖尿病 21 例,痊愈 4 例,显效 5 例,好转 9 例,无 效 3 例。
  [病例]胡××,男, 45 岁。3 个月来烦渴多饮,饥饿多食,尿频量 多,消瘦乏力,失眠心悸,舌红少津,脉弦数。尿糖定性(十+++),空 腹血糖 17. 4mmol/L。诊为糖尿病。服加味生脉地黄汤 7 剂后,诸症均减, 尿糖定性(+),空腹血糖为 9. 8mmol/L。再服 7 剂症状消失,尿糖阴性, 空腹血糖正常。嘱再服 1 个月巩固疗效,随访 1 年未见复发。
[来源]李寿彭,四川中医 1989; (12) : 20

降糖饮

[药物] 生黄芪、生地各 30—50 克,葛根 15—25 克,玄参、生壮蛎
各 15—30 克,麦冬 10—15 克,苍术,党参各 15 克,五味了 12 克,云茯苓
1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用药期间注意配合精神疗法和节食疗法, 并应节制性生活。
[疗效] 此方加减治疗糖尿病 38 例,痊愈 21 例,好转 17 例,均未
出现其他不适反应。
  [病例]刘×,女, 50 岁。患糖尿病 3 年余,口渴多饮,日饮 3 水瓶 开水尚不能止渴,多食而善饥,小便频数、清长,大便干燥通畅,形体日渐 消瘦,面色无华,心烦失眠,腰酸脚软,两目干涩,视力减退,经多家医院 诊断为糖尿病,服药后效果不显。近周来症状加重,后发际出现多处疖肿, 用抗生素治疗少效。舌红、苔微黄少津,脉滑数;查空腹血糖 17. 92mmol/L, 尿糖(++++)。证属热损肺卫,气阴两伤,治疗养阴清热,益气生津, 随症加减服上方 16 剂后,睡眠转佳,渴饮、尿频、消谷善饥等现象大有好转, 又服 10 剂诸症基本消失,唯口稍干。查空腹尿糖(一),餐后 2 小时尿糖
(一),空腹血糖 6·27mmol/L,再予原方 10 剂以巩固疗效,翌年 11 月 6
日随访,定期尿检从未有阳性出现。
[来源]张和平,陕西中医 1992; (6) : 242

愈消汤


  [药物] 黄芪、山药、浮萍、花粉、生地各 30 克,茯苓、白术、枸 杞、山萸肉各 15 克,人参 1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早、中、晚 3 服,饭前 30 分钟眼。 30 天
为 1 疗程。待尿糖阴性,血糖基本正常后,改为 2—3 天服 1 剂的方法递减,
服 1 个月停药以巩固疗效。
  [疗效] 此方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146 例,痊愈 28 例,显效 74 例,好转 29 例,无效 15 例。
  
  [病例] 靳××,女, 58 岁。自诉三年前确诊为糖尿病,经用中西 药对症治疗,配合饮食控制,病情时好时坏。证见口干口渴,多饮,多食, 易饥饿,乏力,体重减轻,每昼夜小便 10 余次,量达 8000 毫升左右,形体 瘦弱,舌淡红、苔白,脉沉细。检查空腹血糖 20. 9mmol/L,尿糖(+++
+),酮体阴性。服愈消汤 10 天后,症状明显好转,复查空腹血糖 16.
7mmol/L,尿糖(++~+++)。继服上方 20 天,口干口渴、多饮多尿症 状消失,食量正常,无饥饿感,体重增加 1 公斤,复查空腹血糖 7mmol/L, 尿糖阴性~±。原方继续服 1 个月后,连续 3 次复查尿糖阴性,空腹血糖 6.
11mmol/L。为巩固疗效,改为每 2 天 1 剂,又服 20 天停药,停药后随访 1 年未复发。
[来源]邱希昌。湖南中医杂志 1991; (5) : 2

参麦六鲜饮


  [药物] 西洋参(研冲)3 克,乌梅肉、麦冬各 15 克,鲜天花粉 100 克,鲜葛根、鲜藕各 60 克,鲜梨、鲜橘各 1 个(均连皮切 4 瓣),大生地、 生山药各 30 克,肥知母、鸡内金(研冲)各 1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 2 次,分 3 次服。后期可于上方中加肉桂 0.5
克。
[疗效]此方治疗糖尿病疗效满意。
[来源] 张荣国,山东中医杂志 1987; (4): 42

清热和血降酮方


  [药物]生黄芪 40 克,玄参 35 克,生地、山药各 30 克,苍术、栀子、 当归各 20 克,黄芩、黄连、黄柏、赤芍、川芎、茯苓、泽泻各 15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加味治疗糖尿病酮症 22 例,显效 16 例,有效 5 例,无效
1 例。
  [病例] 杨×,女,9 岁,患糖尿病 3 年余,一直使用胰岛素控制病情, 每天用量 36 单位,能正常生活和学习。昨天感受风寒,发热恶寒,体温 38.3
℃,精神欠佳,极度疲乏,今晨呕吐,头痛头晕,口渴多饮,不能站坐,舌
淡苔薄,脉浮紧数;检查空腹血糖(+),尿酮(++)。予清热和血降糖 方,药量减半,另加竹茹、牛蒡子、菊花,玉竹各 10 克,3 剂,急煎服。嘱 继续原量肌注胰岛素。服药期间大量饮水。药后诸症皆除,酮体消失,尿糖
(±),改投益气养阴清热培补脾肾方制成丸剂善后。
[来源]李育才,等.辽宁中医杂志 1987; (4) : 26

消酮汤


  [药物]黄连 6~10 克,大黄 6~9 克,黄芩、栀子、牡丹皮、佩兰、 泽泻各 9~12 克,赤芍 12~15 克,茯苓、山药各 15 克,苍术 10~15 克,生 地黄 15~30 克,玄参、天花粉各 20~30 克,生黄芪 3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糖尿病酮症 15 例,显效 11 例,有效 3 例,无效 1 例。
[来源] 冯建华,山东中医杂志 1990; (6) : 14

甲状腺肿

痰慌方
[药物] 五倍子。
  [用法]五倍子不拘多少,放入砂锅内炒黄(忌铁器),冷却后研成末, 晚上睡觉前用米醋调成膏状敷于患处,次晨洗去,7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甲状腺肿 23 例,痊愈 20 例,无效 3 例。
  [病例] 李×,女, 27 岁。自诉甲状腺突然结肿如李大,按之绵软, 皮色如常,经多方治疗 2 月余无效。嘱患者用上方治疗,3 个疗程后症状消 失,随访未见夏发。
[来源] 覃秋,四川中医 1989; (3): 25

甲状腺腺瘤

丝瓜络汤
[药物] 丝瓜络、夏枯草各 30 克,甘草 1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早晚分服。1 个用为 1 疗程,共 需 2—3 个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甲状腺腺瘤 30 例,痊愈 21 例,好转
6 例,无效 3 例。
  [病例]刘××,女, 21 岁,教师。患者于半年前发觉颈部一肿块, 经某医院诊为甲状腺腺瘤。近月来伴有局部发憋及胸闷不适。因畏惧手术而 求中医诊治。证见颈部瘿肿,喉结正中稍偏右可见一肿块,呈半球形隆起, 大如鸡卵,表面光滑,皮色不变,不红不热,肿块分界清楚,可随吞咽动作 而上下浮动,触之不动,质地较软,有完整包膜;舌淡、苔薄白,脉缓。服 上方 46 天后,肿块全部消失而愈。随访未见复发。
[来源] 汤新民.湖南中医杂志 1986; (1) : 13

山甲汤


  [药物] 穿山甲 30 克,柴胡、广郁金、姜半夏、三棱、获术、佛手片、 黄药子、赤芍各 1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30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甲状腺腺瘤 10 例,痊愈 7 例,显效 2 例,有效 1 例。
  [病例] 高××,女,52 岁。1 个月前在颈部无意间摸到一颗如山核 桃大小肿块,略感胀痛,边缘清晰,质地偏硬,可移动。平时常感胸闷暖气, 苔薄白,脉弦细。经西医外科检查诊为甲状腺腺瘤,因无明显体征,暂不作 手术治疗。投山甲汤加减 7 剂,肿块质地软化,胸闷、暖气减轻。上方续服
2 个月,颈部腺瘤消失,病告痊愈。随访 1 年未复发。
[来源]姚芳,浙江中医杂志 1993,(6):248

消瘿汤


  [药物] 夏枯草、海藻、玄参,牡蛎各 30 克,浙贝母、僵蚕、当归、 香附、白芥子各 12 克,三棱、莪术、黄药子、炮山甲各 1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分 2 次服,12 剂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甲状腺腺瘤 115 例,痊愈 98 例,显效 13 例,无效 4 例。
  [病例]刘×,女, 33 岁,工人。自诉右前颈部有一肿物半年余,某 医院诊为甲状腺瘤,建议手术切除。患者不愿手术治疗,要求服中药。检查 右颈部有一鸡卵大 4×4 厘米肿物,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无压痛,可随吞咽 上下活动;舌红、苔白,脉沉细。投消瘿汤原方,6 剂后肿物明显缩小,继
服 25 剂,肿物全消而痊愈,随访 5 年未复发。
[来源] 刘志军。湖南中医杂志 1990; (1) : 48 甲状腺术后久不收口
蛇蜕鸡蛋
[药物] 蛇蜕 3 克,鸡蛋 2 个。
  [用法] 蛇蜕剪极碎,鸡蛋去壳,拌匀后用香油煎成饼,乘热服之(冷 则有腥味),每天服 1 次。
[病例]郑××,女, 45 岁。患甲状腺肿大数年,经某院手术割除,
出院后脓水淋漓,经半年后仍不收敛,经服上方 7 天,脓水净,创口敛。
[来源] 黄力耕,浙江中医杂志 1983; (12) : 544

急性胰腺炎

清热解郁汤
  [药物] 川楝子、胡黄连、生大黄(后下)、白芍、桅子各 10 克,柴 胡 15 克,玄明粉、木香各 6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 此方治疗急性胰腺炎 13 例,全部痊愈。
  [病例]黄×,男, 42 岁。上腹疼痛,并向左肩部放射,疼痛呈进行 性加剧,并出现昏迷而入院治疗。证见面色苍白,呈痛苦病容,伴呕吐,左 上腹有明显压痛,并见反跳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体温 39.5℃,白细
胞 17×10 /L,血清淀粉酶 78 单位,尿淀粉酶 176 单位。诊为急性胰腺炎,
用上方加减治疗,5 剂病愈。
[来源]毛长宏.陕西中医 1992; (8) : 365

风湿性关节炎

蓖蓟膏
[药物]蓖麻子 8~10 粒,鲜小蓟(约 12~15 叶)1 枝。
  [用法]将蓖麻子连皮打碎,再将小蓟放入砸烂和匀为膏状,将此膏药 摊于掌内,沿膝关节轻轻旋转按揉(不可用力过大,否则揉后脱皮)5~6 分 钟,以后皮肤发红,起针尖大水疱,2 天后水疱合扰成大水疱,约 2 周后方 消失。若见水疱有白点感染或按揉后出现全身发热,可用抗生素等对症治疗。
  
如此 1 年治疗 1 次,3 年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风湿性膝关节炎,一般 1 个疗程即可治愈。
  [病例]王××,女, 45 岁。产后涉水,致膝关节疼痛酸楚,痛有定 处,活动时疼痛加剧,得热痛减,遇寒痛甚,气候变化则症状加重。被诊断 为风湿性关节炎。经用强的松、保泰松等抗风湿治疗,初有效,后效不显。
近 2 年发展成不能行动,并伴有心慌心悸、心律不齐。用此方后,膝关节疼 痛逐渐减轻,下肢已能行动,心慌心悸、心律不齐亦消失。
[来源]付清惠,等,四川中医 1984: (6): 57

马钱竭花散

[药物]马钱子(去皮用仁)30 克,血竭花 120 克。
  [用法]马钱子用香油炸至焦黄色(以捞出来仁上不带油、紫黑为度, 挂油者嫩,吃了有危险,过火则失效)。捞出后与血竭花共研细末,共分 80 包,早、晚饭后各服 1 包,白开水送服,如服后头昏,可减为半包服, 40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150 例,痊愈 126 例,显效 15 例, 无效 9 例。
[病例]郝×,女,52 岁,农民。双膝关节疼痛 10 余年未愈,受风寒
后酸痛难伸,逢冬即重,行动困难,经检查诊断为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用上 方,冬季服,连服 1 个疗程,关节活动自如,连服 2 个冬季,痊愈。
[来源]焦原,陕西中医 1985; (4) : 162 3。。。。。  乌鸡汤

[药物」 麻黄、牛蒡子各 12 克,雌乌鸡 1 只。
  [用法] 先将乌鸡捏死或吊死,勿见铁器,去毛及内脏,洗净, 放入砂锅或铝锅内,加水淹去鸡为度。用纱布将麻黄、牛蒡子包裹,同时放 入锅内炖煮,可加少量食盐调味,勿加别的调昧品,以肉熟烂为度,取出麻 黄、牛蒡子,食乌鸡肉喝汤各半碗(约 500 毫升),早晚各服 1 次。
[疗效] 此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5 例,均服药 1 料痊愈。
  [病例] 王××,男,43 岁。关节疼痛反复发作已 3 年,以膝关 节为甚,阴雨或风雪天则疼痛加剧。关节屈伸不便,走路艰难,局部肿胀, 皮色不红;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紧:血沉 28mm/ lh,抗“()”1050 单位。西医诊断为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曾用中西药治疗不佳,经用上方治疗, 眼药 1 料。诸症消失而愈。复查血沉 15mm/1h,抗“()”550 单位。随访 3 年未复发。
[来源] 刘康平,四川中医 1984; (1):53

灵仙逐痹汤

[药物] 黄芪、丹参各 30 克,川芎、赤芍各 25 克,当归、威灵仙
各 20 克,独活、乌梢蛇各 15 克,全蝎 10 克。[用法] 每天 1 刊,水 煎服。病情重者每天 2 剂,1 个月为 1 疗程。

眼药期间不加任何抗风湿西药及中成药。
  [疗效] 此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68 例,临床痊愈 60 例,显效 6 例,有效 2 例。
[来源]李有林,山东中医杂志 1993; (2): 23

类风湿性关节炎

绿石丸
[药物]绿豆 200 克,肉桂 25 克,陈石灰适量。
  [用法]将绿豆、肉桂研末,先将绿豆末与凉水搅拌匀,置火上边煮边 搅成糊状,冷却后加入肉桂末和陈石灰粉,合匀成丸如梧桐子大,放通风处 少许时,再加朱砂为衣,晒干装瓶备用,每天服 3 次,每次 7~13 粒,用酒 送下,1 个月为 1 疗程。
  眼药后关节痛剧为佳,若关节红肿热痛者忌服。在服绿石丸的同时,可 根据辨证配服汤药。
[疗效]此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40 例,显效 34 例,有效 6 例。
[来源]李尧华,四川中医 1989; (2) : 28

蛇虫散


  [药物]白花蛇 10 条,炙蜈蚣 20 条。炙全蝎 30 克,制马钱子 20 克, 灸蜂房、广地龙、白僵蚕各 100 克。
[用法]将马钱子与绿豆同煮,煮至绿豆开花为度,剥去皮,切片晒干,
用土炒至褐色。余 6 味文火焙干。并研细末,过 120 目筛,装入零号胶囊 900~
1000 粒。每天服 3 次,每次 8 粒,连服 40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27 咧,痊愈 1 例,显效 9 例,有效
14 例,无效 3 例。
[来源] 石庆培,江苏中医 1993; (2):17

五虫汤


  [药物] 蜈蚣之条,全蝎 3~5 克,干地龙 10~15 克,?虫 6~10 克, 蚂蚁 2 ~4 克,山中蚂蚁 10~20 克(活用开水烫),炙黄芪 20 克,甘草 6 克。
[用法]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较好。
[来源]狄邦圣,辽宁中医杂志 1989; (12): 43 注:本方药件偏温,阴虚火旺者忌用。本方为虫类药,用量不宜太大,
以饭后服或分次服为宜。服本方显效后,将方中请药放入 2000 毫升黄酒中浸
泡 1 周后饮用,每天饮 2 次,每次 1 汤匙,以固其效。

乌蛇祛风通络汤

[药物]乌梢蛇 15 克,黄芪、伸筋草、老鹳草、豨莶草各 20 克,当归、

羌活、独活各 10 克,防风、细辛各 6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分早晚 2 次服,并用药渣局部外敷。
[疗效]此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42 例,显效 38 例,有效 3 例,无效
1 例。
[来源]炊积科,陕西中医 1986;(6): 172

脑震荡后遗症

活血洗足汤
  [药物]防风 30 克,牛膝、丹参各 50 克,鲜水泽兰、鲜血见愁、鲜夜 交藤各 500 克。
  [用法]先将前 3 味药按常规煎好,继之将后 3 味鲜药加入,加水 2500 毫升,煎开 20 分钟,改用文火以保持药液温度在 30℃左右,令患者双足浸 泡,并用纱布蘸药水频频淋洗,每次 40~60 分钟,早晚各 1 次, 10 天为 1 疗程,隔 2 天行下 1 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脑震荡后遗症 28 例,均痊愈。
[来源] 龙锦烺,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3; (7) : 319 注:水泽兰为虎耳草科植物扯根草 Penthorum chinense Pursh 的全
草。性温味甘,有活血行水之功,常用治经闭、水肿、血崩、带下、跌打损
伤。

脑萎缩

荣脑汤
  [药物]紫河车、龙眼肉、石葛蒲、太子参、丹参、茯苓、赤芍、白芍、 桑椹各 10 克,当归、生蒲黄各 15 克,远
志、郁金各 12 克,熟地 20 克,炙甘草 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法治疗脑萎缩 25 例,痊愈 20 例,好转 4 例,无效 1 例。
  [病例]王×,女,55 岁,工人。有头痛病史 3 年,近 2 年记忆力逐渐 减退,性格固执自私,待人淡漠,情绪易急躁,时哭时笑,反复无常,自言 自语,身倦无力,伴失眠,经服中西药效果不明显。CT 提示脑萎缩。经服用 荣脑汤后,记忆力减退明显好转,判断、识别、分析能力明显提高,精神症 状全部消失,语言流畅,睡眠恢复正常;经 CT 复查,脑沟变宽,脑室扩大, 基本恢复正常。
[来源]李滋栋,陕西中医 1992; (9): 397

眩晕

菊花汤
[药物]菊花、山楂、乌梅各 15 克。
[用法]上药水煎,入白糖 15 克于药液中服用。
[疗效]此方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 50 例,痊愈 45 例,无效 5 例。
[病例]张××,男, 60 岁。患眩晕 5 年余,经常发作,有高血压病

史,由于长期服用维压静、巯基丙脯酸、降压灵等药而引起食欲减退。后改 服上方,服 2 剂后眩晕即止,续服 3 坚,诸症全消,随访半年未复发。
[来源]詹瑞林,四川中医 1991; (3): 35

头痛

偏头痛方
[药物] 生姜。
  [用法]取鲜生姜适量,切片,厚度及大小如 5 分硬币。患者侧卧,皮 肤常规消毒后,将姜片盖于手少阳三焦经耳和髎穴上;搓捏艾柱如半截橄榄 大小,放姜片上灸,施灸 1 柱为 1 壮,换姜片再灸 2 壮,连续灸 3 壮。施灸 后如局部出现小水泡,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
[疗效]此方治疗偏头痛 43 例,痊愈 40 例,好转 2 例,无效 1 例。
  [病例] 李××,男, 42 岁。左侧偏头痛已 19 年,曾经中西医多 法治疗不愈,昨晚疼痛又发,时欲呕吐。用上方治疗 1 次后疼痛减轻,3 天 后疼痛消失。随访 1 年未复发。
[来源] 韩长根,四川中医 1991; (3) : 34

川白石散

[药物] 生石膏 1 克,白芷、川芎各 0.5 克。
[用法] 上药研末,置于神阙穴(肚脐),再以伤湿止痛膏封闭。
[疗效] 此方治疗偏头痛 56 例,收效迅速。
  [病例]黄××,女, 56 岁。患偏头痛 3 年,尤以夜间为甚,经颅痛 定、安定等治疗无效而来诊,用上法治疗,当晚痛减大半,次日头痛如失。
[来源] 周永辉,浙江中医杂志 1990; (5): 198

活血止痛汤


  [药物]川芎 35 克,菊花 12 克,当归 10 克,桃仁 9 克,白芷、白芥 子、香附、柴胡各 6 克,甘草 3 克。
[用法] 水煎 2 次,混合药汁分 3 次温服。
  [疗效]此方加减治疗偏头痛 84 例,痊愈 69 例,好转 11 例,无效 4 例。
  [病例]张×,男, 58 岁。患左侧偏头痛 3 年余,呈间断性发作,痛 如锥刺,某医院诊为“血管性头痛”,用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诊见舌质偏 暗,苔薄白稍腻,脉沉细而涩。证属气滞血瘀兼有痰凝,投活血定痛汤加黄
芩 4 克,赤芍 10 克,水煎 2 次,分 3 次温服。服药 1 剂头痛减半,再剂痛止, 服药 3 剂,疼痛消失。随访 1 年来见复发。
[来源] 邵正泰,等,陕西中医 1986; (11): 492

手心握药

[药物]巴豆 10 克,朱砂 5 克,桃仁 20 克。

  [用法]先将朱砂研细末,可不经水飞去渣,但不可近火,后入巴豆、 桃仁,共研如胶泥,装瓶备用。巴豆生用,不需去油,桃仁去皮。每次取胶
泥 3.5 克,分成 2 份,用 2 层纱布包妥,晚上入睡前,将药包置于两手心(劳 宫穴周围),外用胶布固定。药物固定后,用手指轮流缓慢按压药包 30~50 分钟,每分钟 40~60 次,次晨将药取下。
  注意勿使药末入口、眼等处。治疗期间除高血压病人继服用原降压药以 外,其余中西药皆停止使用,并禁食辛辣刺激食物,注意休息。治疗 10 天若 效果不明显,冷天可用热水烫手 10 分钟,揩干后再用;热天加小麻油 3~5 克于药末中再用。
  [疗效]此方治疗顽固性头痛 46 例,显效 25 例,好转 16 例,无效 5 例。
  [病例]钟××,男,25 岁。1 年前施工时不慎从高处跌落,当时昏迷, 经救治后,除头痛外,诸症均消。曾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头 痛以左侧及巅顶部更甚,有时胀痛,有时痛如针刺,夜间常因头痛而不眠, 局部及颈项有按压痛;且伴头晕眼花,心慌心悸,夜卧不安,口苦口干,大 便秘结,舌红、苔黄微腻,脉弦数。此乃气滞血瘀所致。上方加麝香 0.3 克 如法用药。10 天后复诊,头痛已减轻,夜卧稍安,其他症状有所改善,但局 部仍有刺痛及按压痛。上方继续治疗 20 天,头痛基本消失,其他症状明显改 善,总共治疗 50 天,诸症皆除,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来源]王宏论,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1; (4) : 179

六安祛痛膏

[药物] 白芷,木香各 60 克,乳香、冰片、红花、樟脑各 30 克。
  [用法]将上药捣碎研成粉末,用蓖麻油调成软膏放罐内备用,用时在 疼痛区我明显压痛点,在压痛点部位先按摩 3~4 分钟,然后外敷止痛药膏, 用胶布贴好,隔天 1 次。
[疗效] 此方治疗头痛(非器质性)5 例均有效。
[病例] 张×,男,28 岁。4 年前右侧头顶颞部有间隙性针刺样剧痛,
1985 年以来发作频繁,隔天发作 1 次,持续 1~2 小时。神经系统无阳性体 征发现。脑电图提示血管性头痛。在耳垂后、颞浅动脉及太阳穴处敷用六安 祛痛膏,共敷 4 次,头痛未发作。
[来源] 钟晶华,陕西中医 1986; (12) : 551

芎葛汤


  [药物] 川芎、钩藤各 12 克,葛根 18 克,白蒺藜、白芷各 10 克, 白细辛、全蝎各 4.5 克,石决明(先煎)、珍珠母(先煎)各 24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分 3 次服。
  [疗效] 此方治疗血管性头痛 24 例,治愈 12 例,显效 7 例,好转 4 例,无效 1 例。
  [病例]张×,女, 35 岁,工人。3 年来经常右侧头痛,阵发性加剧, 时作时止,近 1 年来,每当行经则头痛更甚,甚则痛如刀剜,恶心呕吐,某 医院检查后诊为血管性头痛。来我院就诊时正值经期,症状加重。证见面色
  
无华,口唇略紫,舌淡边有瘀点,苔白微腻,脉弦细。用上方加桃仁 10 克, 红花、半夏各 6 克。服 4 剂后头痛减,发作次数亦少,效不更方,续服 6 剂, 诸症悉除。随访 2 年未见复发。
[来源] 王意诚.陕西中医 1985; (4) : 174

嗜睡

甘蓝籽散
[药物]甘蓝籽 30~50 克。
  [用法]上药放砂锅中炒香,然后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早上和中午随 进食饭菜时各服 1 汤匙(2~3 克),午后及夜间忌服。
  [疗效]此方治疗嗜睡症,一般连用 7~10 天即可见效。见效后须继续 间断服用 2 周左右,以巩固疗效。
  [病例]苏××,男, 58 岁,农民。因右侧偏瘫、言语不利入院,1 周来一直嗜睡,呼唤可醒,但转眼又入睡,有时唤醒喂食,尚未咽下,又打 瞌睡,二便有时失控,经中西药治疗无效。取甘蓝籽 50 克如法服用,3 天后 白天嗜睡见好转,二便已能自控,1 周后精神振,嗜睡消除,夜寐安稳。
[来源] 赵振兴,浙江中医杂志 1986; (10): 470
注:甘蓝又名卷心菜、包心菜。

发作性嗜睡病

清醒汤
[药物]陈皮、半夏、茯苓、郁金、石菖蒲各 15 克,甘草 1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至 200 毫升,早晚分服。
[疗效]此方治疗发作性嗜睡病 12 例,均痊愈。
  [病例]陈×,男, 15 岁。4 年前因脑炎后经常嗜睡。每次犯病时需 嗜睡 1 周左右,每年发作 3~5 次,多处求医不效。刻诊:2 天来除吃饭外皆 在睡眠中,头沉乏力,精神萎靡,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投清 醒汤 3 剂后精神大振,自觉体力大增。又继服 6 剂以巩固疗效,随访 1 年未 复发。
[来源]郭慧敏,等. 辽宁中医杂志 1990;(11) : 30

失眠

双夏安眠汤
[药物]夏枯草 15 克,半夏 10 克。
[用法]每天 1 坚,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失眠 68 例,痊愈 61 例,无效 7 例。
  [病例]柳××,女, 60 岁。有慢性肝炎、脑动脉硬化及慢性支气管 炎史,2 年来常有失眠,常服天王补心丹等未见效,但又不敢服用安眠类药。 服双夏汤 3 剂后见效,凡复发只要服双夏汤 3~6 剂即效。
[来源] 周大美,等. 福建中医药 1993; (1) : 59

柿叶楂核汤

[药物]柿叶、山楂叶各 30 克。
  [用法]先将柿叶切成条状,晒干;再将山楂核炒焦,捣裂。每晚 1 剂, 水煎服。7 天为 1 疗程。
  [病例]刑××,男, 16 岁,学生。失眠 40 天,平时白天学习精力 不集中、欲睡眠,夜间则不眠,焦急万分。每晚需服西药安定、冬眠宁之类 药物入睡,邀余诊治。服上方 1 疗程能安然入睡,又嘱服 3 剂,随访效果满 意。
[来源]纪延龙,四川中医 1983; (2): 59

复方丹参酊

[药物]丹参 100 克,知母 20 克,黄柏 10 克,枣仁 90 克。
  [用法]上药用低度白酒 1500 毫升浸泡 15 天,纱布过滤,每天服 3 次, 每次 10 毫升,饭后服用,睡前加服 10 毫升。
[疗效]此方治疗失眠 105 例,痊愈 100 例,无效 5 例。
  [病例]马×,男, 23 岁。自述心烦,口干,五心烦热,夜不能寐, 依靠安眠药入睡,梦遗频繁 9 个月,给予复方丹参酊治疗,1 周后症状大减, 继续用药 3 周后痊愈,随访 3 年未复发。
[来源]孟祥文,陕西中医 1992; (9) : 416
健脑安神膏
  [药物]生地、熟地、泽泻、当归、合欢皮、龙眼肉、炒柏子仁各 9 克, 杭白芍、西洋参、炙远志各 6 克,枸杞 10 克,百合、菊花各 12 克,炒枣仁、 黄精各 15 克,琥璃粉 1 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选优质蜂蜜 120 毫升制成膏剂,装瓶冷藏备
用。每次服 30 毫升,每天早晚各服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失眠 42 例,显效 28 例,有效 14 例。
  [病例]赵×,女, 45 岁。失眠病史 10 余年,证见精神萎靡,面色 少华,气短乏力,心烦易怒,心悸健忘,头痛头晕,腰酸腿软,每晚睡眠在
2 小时左右,不能坚持正常工作,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缓。服上方 6 剂
后诸症消失,每晚能安睡 8 小时,继服 5 剂以巩固疗效,已恢复正常工作。
[来源]于青圃. 山东中医杂志 1990; (6) :18

癫痫

全蝎蛋
[药物]全蝎 3 个,鲜鸡蛋 3 个。
  [用法] 先将活全蝎在盐水中浸 6~8 小时,再用盐水煮死阴干即可。 取鲜鸡蛋破一缺口,放入全蝎,用浑湿草纸包裹 4~5 层,埋入木炭火中烧熟, 去蛋壳连同全蝎食用,每天早、中、晚饭前各服药鸡蛋 1 个,连服 30 天为 1 疗程,2 疗程间停服 3~5 天。
[疗效]此方治疗癫痫数十例皆效。
[来源]孟庆荣. 山东中医杂志 1989;(1):49


陈石灰丸

[药物] 陈石灰 600 克,朱砂、硼砂各 100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和匀,炼蜜为丸,每丸 6 克。成人早晚各服 2 丸, 小儿酌减,浓姜汤送服。
服药期间禁食犬肉、生冷刺激食物,须远房事、戒烟酒,孕妇忌服。
  [疗效]此方治疗癫痫 64 例,其中停药后 1 年病未发作者 51 例,用药 后病发作间隔时间延长或症状减轻者 11 例,无效 2 例。
  [病例]任××,女, 42 岁。患癫痫已 12 年,近 2 年来用苯妥英钠 亦控制不住,数天发作 1 次,或 1 天发作数次,诸药鲜效。1977 年 5 月配制 上方 1 料,服药 60 天为 1 疗程,3 个月后随访未复发。嘱续服 1 个疗程以资 巩固。随访 3 年余未复发。其间亦不服他药,照常工作。
[来源] 郭汉民. 浙江中医杂志 1951; (11) :522

甲鱼定痫汤

[药物]活鳖 1 只(重约 500 克),胆南星 10 克,天竺黄 5 克。
  [用法] 将鳖用清水冲洗干净,煮熟去壳,不去内脏;用纱布裹南星 入之,并加适量油盐,文火炖烂鳖,再去其南星渣,在未发作之前服用,吃 肉喝汤,且以汤冲服天竺黄,1 次用完,每天 1 次,连服 10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癫痫有良效。
[来源] 林治虎. 山东中医杂志 1987; (3) : 51

止痫散

[药物]乌梢蛇 480 克,广地龙 120 克,壁虎、陈胆星各 100 克。
  [用法]上药均烘燥,暨极细,过筛拌匀,贮玻璃瓶内密封备用。6 岁 以下每次服 5 克,7~11 岁每次服 9 克, 12 岁以上每次服 13 克。每天早晚 温开水送服各 1 次, 30 天为 1 疗程。第 1 个疗程结束后,停药观察 2 个月, 如癫痫仍然发作,应继续服第 2 个疗程,第 2 个疗程结束后仍不能控制发作, 即放弃本方治疗。
[疗效] 此方治疗癫痫 27 例,其中停药 1 年以上未发作、复查脑电图
正常者 19 例,眼药期间发作次数减少、间隙期延长、发作时症状减轻者 7 例,无效 1 例。
  [病例]吴××,男, 21 岁。癫痫反复发作 2 年,发病时突然惊叫一 声,尔后不省人事,口吐白沫,两眼上翻,四肢抽搐,尿失禁,前后持续约
25 分钟,醒后如常人,唯感全身疲乏,每月发作 1~2 次。予西药抗癫痫无 改善,在某医院检查脑血管造影无异常,检查脑电图 3 次均提示癫痫波,继 服苯妥英钠、安定等治疗,仍不能控制发作。后改投本方治疗,逐渐停服西 药,服完第 1 个疗程后,停药观察 2 个月,癫痈未再发作,为巩固疗效,又 服第 2 个疗程,随访未复发,查脑电图正常。
[来源]张绍利,等. 浙江中医杂志 1987; (9) : 397

抑痫丸


  [药物]天麻、全蝎各 330 克,丹参 90 克,当归 150 克,硼砂 100 克, 蜂蜜 1000 克。
  [用法]将前 4 味药烘干或烤干,与硼砂共为细末,炼蜜制丸,朱砂为 衣,每丸重 9 克。每天服 3 次,每次 1 丸,连服半年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癫痫 128 例,完全控制 66 例,基本控制 44 例,有效
14 例,无效 4 例。
[病例]王×,男, 36 岁。患癫痫 20 余年,曾服苯妥英钠和苯巴比
妥 12 年,仍有不完全性发作。检查精神抑郁,反应迟钝,脑电图高度异常。 服抑痫丸 4 个疗程,发作完全控制。随访 4 年未复发。
[来源]霍崇信,等. 山东中医杂志 1992; (6) : 15

抗痫散

[药物]陈胆星、石菖蒲、天竺黄、川贝母、炙蜈蚣、炙全蝎、乌梢蛇
各 10 克,炙地龙 20 克,丹参 30 克,炙远志 5 克,马宝 3 克,羚羊角粉 2 克,猴枣 1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天服 2 次,每次 3 克,小儿酌减。

[疗效]此方治疗癫痫 20 例,显效 8 例,有效 7 例,无效 5 例。


  [病例]周××,男,8 岁。2 年前突然发生意识丧失,四肢抽搐,牙 关紧闭,口吐白沫,两目上翻,持续 10~20 分钟,每隔 10~15 天发作 1 次, 用苯妥英钠等药治疗未能控制。诊为癫痫。停用前药,改服抗痫散,每天服
2 次,每次 2 克,同时配服紫河车粉。用药 5 天即停止发作,继服 10 个月,
1 年后复查脑电图正常,随访 2 年未见复发。
[来源]吴京成. 江苏中医 1993; (2):15 痫疯丸
[药物]山羊角、水牛角、姜半夏、海浮石、地龙、砂仁各 20 克,天
南星、牵牛子、制马钱子、沉香各 10 克,煅青礞石 30 克,桑棋、枣皮、枸 杞各 15 克,琥珀 5 克。
[用法]以上药物粉未过筛,混匀,合蜜为丸。每天早晚空腹服,1~3
岁每次服 2 克,5~8 岁每次服 3 克,成人每次服 6 克。连续服用 30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癫痫 55 例,效果满意。
  [病例]吴××,男, 44 岁。患癫痫 20 余年,不定时发作,轻则半 月发 1 次,重则 3~5 天发 1 次。发作前先感胸中烦躁,目昏花,继之昏倒不 省人事,两目上视,手足抽搐,口角流涎沫,发出猪叫声, 20~40 分钟方 苏醒。经服痫疯丸 4 个疗程后痊愈,随访 5 年未复发。
[来源] 范述方. 四川中医 1988; (9) : 36

面神就炎

皂角膏
[药物] 大皂角 6 克,醋 30 克。
  [用法] 将皂角去皮、子后研末,过 500 目筛,置铜锅或铜勺中(忌 铁器)微火炒至焦黄色,再加醋 30 克搅匀成膏。用时将药膏平摊于敷料上 3 毫米左右浑度,贴于口角处,左歪贴右,右歪贴左,贴药时稍向患侧牵拉固 定,每天 1 次,2 天后改为隔天 1 次,若用药后局部出现皮疹,这时可暂停 敷药,待皮疹愈后再用药。
[疗效] 此方治疗面神经炎 38 例,全部痊愈。
  [病例] 李××,男, 57 岁。晨起突感左侧颜面麻痹,口眼向左 歪斜,不能做皱额、闭目、鼓颊等动作,进食时食物滞留齿间,喝水时水自 左口角外流,诊为面神经炎。经服中西药物及针刺治疗 10 余天病情没有改 善。改上方治疗,外敷 5 次后,症状明显好转,但敷处皮疹渐起,停用药膏, 用红霉素软膏涂患处,3 天后皮疹全消。后继续外敷上方 2 次后痊愈。随访 3 年无异常。
[来源] 张庆瑞. 浙江中医杂志 1989;(6): 257

二麻散

[药物]天麻、升麻各 15 克,当归 28 克,北细辛 5 克。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每天服 3 次,每次 3 克,分 7 天服完,为 1 个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面神经炎 89 例,1 个疗程后均获痊愈。
  [病例] 王××,男, 28 岁。病起一旬,左侧面部麻木,口角向左 歪斜,流涎。用上方 1 剂而愈。
[来源] 方观杰. 浙江中医杂志 1987; (11) : 498

面神经麻痹

面瘫方
[药物] 马钱子 8 克。
  [用法] 上药用温热水浸泡 12 小时以上,切成薄片(12~18 片), 排列于 2 张伤湿止痛膏上,贴于病侧面部,5~10 天为 1 疗程。
注意事项:贴用此药前,将面部洗净擦干,须将马钱子剖面贴于患侧面
部。若贴后出现发痒和出现肌肉膶动,切不要扯掉。
  [病例] 罗××,男, 50 岁。左侧口眼突然歪斜,眼睑闭合不全, 流泪,口角流涎,语言不清,进食时则食物滞留于病侧齿缝间,苔薄白,脉 浮弦。此为外风中络,治以祛风通络,用上方治疗,5 天后即痊愈。
[来源] 廖松云,等,四川中医 1984;(3) : 20

番木鳖膏

[药物] 番木鳖 500 克。
  [用法] 上药加水 500 毫升,煮沸 28 分钟,趁热刮去外皮,取净仁 切片,放纸中置瓦上,文火焙烘酥(严防药片烘焦),研筛成极细粉,用醋
  
调成稀糊状,文火煎炙 25 分钟即成,待微温备用。 用时将番木鳖膏涂面部患侧(口眼歪左涂右,歪右涂左),上涂至发际、
眉部,中涂至承泣、迎香、人中,侧涂至太阳、耳门、翳风,下涂至颐间、 颊车等处(上下眼胞、口唇不涂药), 24 小时换药 1 次,春夏季连用 7~9 天,秋冬季连用 12~14 天为 1 疗程,一般涂药膏 3~5 天有奇痒感,6~8 天 患部出现粟粒丘疹,渐成大小不等疱疹,属正常反应。以涂药膏处疼痛为痊 愈先兆。
  注意:停药后用净毛巾保护患部,慎防外风侵袭;患部未退尽的黑腻垢, 要待 36 小时后再洗净,洗尽黑垢后每天用鲜人乳擦 3 次,连用 3 天。
  [疗效]此方治疗面神经麻痹 224 例,痊愈 189 例,好转 8 例,无效 27 例。
  [病例]任×,女,3 岁。父代诉:4 月中旬发现口眼歪斜,喝汤时右 嘴角漏水,经治疗 5 个月未效。证见患儿右额无皱纹,右眼闭合不全,嘴向 左歪斜,说话、哭笑时更甚,苔淡白,指纹微沉。证属风痰横窜经络,治以 通经活络。用上方涂右侧面部,7 天痊愈。随访 6 年未复发。
[来源]蒲世林. 陕西中医 1985; (5) :222

冰片膏

[药物]冰片。
  [用法]取冰片适量,研细末,加凡士林、香粉(妇女化妆用品)适量, 调匀成膏。用时取药膏如钱币大,外敷于患侧面部及合谷穴,外用纱布固定,
3 小时后取下,隔天 1 次。
  [病例]张××,男, 43 岁。2 天前因受风吹,右侧眼脸闭合不上, 流泪,说话发音不清,吃饭时漏饭漏水。用上方外敷 4 次后显效,再用数次 痊愈。
[来源] 李晓龙. 浙江中医杂志 1988; (10) : 471

中药外洗方

[药物]桂枝 30 克,防风 20 克,赤芍 15 克。
  [用法]上药水煎,煎液温度适宜时,趁热擦洗患部,每天洗 2 次,每 次 20 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疗效]此方治疗面神经麻痹 30 例,痊愈 26 例,好转 3 例,无效 1 例。
  [病例]柏 xx,男,14 岁,学生。一天前早晨,突感面部一侧紧迫, 同时发现向左歪斜,且流涎不止,右眼不能闭合,右鼻唇沟消失,次日来院 诊治。诊为面神经麻痹。用上方外洗,6 天后症状消失而告愈。
[来源]黄光洪·湖南中医杂志 1987;(2):封 4

马鞭草汤

[药物]鲜马鞭草、鲜节节草各 60 克,鲜扶芳藤、鲜仙鹤草各 30 克。
[用法]上药水煎 2 次,取液合猪嘴巴上下爿一付合煮,放少量红糖,
1 次服用。

[疗效]此方治疗面神经麻痹 10 例,痊愈 8 例,无效 2 例。
  [病例] 章 x,男, 46 岁。2 个月前晨起感眼目不适。左侧耳内乳 突区疼痛,继则面部肌肉麻木,口眼歪斜,不能蹙眉、闭目、鼓气或噘嘴, 饮食时液体从外边流出。诊为面神经麻痹,经中西药及针灸治疗 2 个月无效。 投上方治疗,7 剂后痊愈。
[来源]彭振声·浙江中医杂志 1993;(9):413 注:节节草为木贼科植物节节草 Equisetum ramosissirnum Desf·的
全草;扶芳藤为卫矛科植物,学名是 Euonymus fortuneiHand·Mazz· 活血祛风汤
  [药物] 当归、防风、白芷、南星、羌活、天麻、白附子各 10 克, 全蝎、地龙、僵蚕各 12 克,丹参 18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 此方加减治疗面神经麻痹 27 例·痊愈 23 例。显效 1 例,无 效 3 例。
  [病例] 王××,男,43 岁。3 天前,睡觉醒后,发现口眼轻度歪斜, 言语音塞,流涎,右眼流泪,闭而不台,头沉重,身倦乏力。证见神清,口 角、鼻唇沟偏斜,鼓腮漏气,舌苔白腻,脉弦滑,诊为面神经麻痹。证属正 气虚弱,风邪乘虚而入,引动痰浊,横窜络脉,治以活血祛风通络,燥湿化 痰。予活血祛风汤加丝瓜络、半夏、陈皮。共服 23 剂痊愈。
「来源] 贺哲,等,四川中医 1990;(3):31

三叉神经痛

龙蝎饼
  [药物]地龙 5 条,全蝎 20 个,路路通 10 克,生南星、生半夏、白附 子各 50 克,细幸 5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未,加药未量的一半面粉,甲酒调成饼,摊贴太阳
穴,纱布包固定,每天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三叉神经痛 45 例,痊愈 42 例,好转 3 例。
[来源]李志文·陕西中医 1989;(5):223

芎芷石膏汤


  [药物]菊花、炒枣仁各 30 克,石膏、龙齿、玄参、当归、珍珠母各 几克,川芎、白芷、牛膝、荷叶、片草各 10 克,钩藤 12 克,全蝎 6 克,细
辛 3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三叉神经痛 45 例,取得较好疗效 。
  [病例]邵×,女,55 岁。三叉神经痛间隙性发作 19 年,曾用中西药 治疗数年终未愈。近年来发作频繁,发作时右侧三叉神经分布区烧的样剧痛, 并有头晕及面部麻木感,有时伴面肌抽搐,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予芎芷 石膏汤加味治疗,眼 10 余剂痊愈,随访 5 年未复发。
[来源]王建伟,山东中医杂志 1991;(1):49

                        坐骨神就炎

水蜈蚣合剂
[药物]鲜水蜈蚣 250 克(干品 150 克),生姜、红糖各 250 克。
  [用法]先将生姜切块,与水蜈蚣、红糖共置铝锅中,加水 2000 毫升, 文武火煎至 500 毫升,分 2 次温服,每天 1 剂。
  [疗效] 此方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炎 32 例,全部有效。一般服第 1~2 剂时,局部酸痛加重;服第 3 剂时疼痛渐减。
肢体疼痛完全消除,劳动力恢复时间最短 5 天,最长 21 天,平均 8 天。
  [病例]牛××,男,37 岁。患者右侧髋、股、膝、小腿、踝、小趾连 线外侧酸、麻、胀、痛,屈伸不利,行走艰难已 5 年 8 个月。经中西药及针 灸理疗等多方治疗,病情无明显改善。检查患者走路时头低向前,臀凸向后, 思肢无红、肿、热象,右股及小腿部肌肉明显萎缩,舌淡红、苔黄白相兼, 脉细弦。予上方,6 剂疼痛尽除;继进 6 剂,步履轻捷如初。随访未复发。
[来源]樊淡·浙江中医杂志 1989;(7):306 庄:水蜈蚣系莎草科植物 Kyllinga brevifolia Rottb·的全草,又
名地杨梅、球头草等。

乌头地龙酒剂


  [药物]生川乌、生草乌、红花各 15 克,地龙、寻骨风、伸筋草各 30 克,生黄芪、全当归各 60 克。
[用法]将上药浸入 1000 克白酒中,封闭 1 周后即成。每天早晚饭后
各服 1 次,每次 10~20 毫升,服完为 1 疗程。
一般可连服 1~2 个疗程。治疗期间注意避风防寒。
[疗效]此方治疗坐骨神经炎 42 例,痊愈 35 例,好转 7 例。
  [病例]经×,男,46 岁。3 天前睡觉醒来觉左臀及下肢呈放射性牵引 疼痛,3 天后不能行走,疼痛剧烈,诊为坐骨神经炎。予消炎镇痛和维生素 治疗,疼痛减轻不明显。改服乌头地龙酒剂,1 疗程后疼痛明显好转。已能 下床行走。服完第 2 疗程疼痛完全消失,活动自如。随访 6 个月未复发。
[来源] 左家明。四川中医 1990: (3):32

坐骨神就痛

乌头桂枝散
[药物] 生川乌、生草乌各 30 克,桂枝 15 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加食盐 125 克,炒至盐变成深黄色,加少量白 酒,立即用布包裹,熨压痛点,或沿患侧坐骨神经分布区熨治。每天熨压 2~
3 次,每次 10~ 15 分钟,10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坐骨神经痛 50 例,痊愈 38 例,好转 8 例,无效各 4 例。
  [病例]阮 XX,女, 35 岁。右侧臀部连及大腿、小腿后侧疼痛 20 天, 行走时尤甚。检查患肢麻木、发凉,臀点、肋点、腓痛点压痛明显。以鸟头 桂枝散热敷,每天 2 次,每次 15 分钟, 10 天后疼痛大减;再熨压 20 天疼 痛消失,患肢活动自如。随访未见复发。
  
[来源] 陈绍斌,浙江中医杂志 1993; (6) : 267

三乌一草酒

「药物] 制川乌、乌梢蛇、乌梅、紫草各 12 克。
[用洁] 上药用白酒 750 毫升泡 7 天后,早晚各服 15 克。
  [疗效]此方治疗坐骨神经痛 500 余例。均收到满意疗效,一般服 3~6 天痊愈。
[来源]陈鹤美。山东中医杂志 1989 ;(4):50

复方鸡血藤汤

[药物]鸡血藤 250 克,川牛膝、桑寄生各 I00 克,老母鸡 1 只(重 100~
1500 克)。
  [用法]药物布包,母鸡去毛及内脏,同煮至母鸡肉脱骨为度,食肉喝 汤,连服 3~7 只鸡。
  [疗效]此方治疗坐骨神经痛 33 例,痊愈 23 例,显效 4 例,好转 4 例, 无效 2 例。
[来源] 尹旭君。山东中医杂志 1993;(5):56

暖筋通痹汤


  [ 药物]黄芪、怀牛膝各 30 克,熟附片 20 克,锁阳 15 克,木瓜 10 克, 田七 3 克,甘草 6 克。
[用法]熟附片先煎 1 小时后入其他药,洱以文火煎 20 分钟左右即可。
每天 1 剂,煎 2 次,早晚各服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坐骨神经痛 47 例,痊愈 34 例,有效 10 例,无效 3 例。
[来源]胡源民·湖北中医杂志 1988:(5):22

蠲痹酒


  [药物]鹿筋 15O 克,鹿衔草 100 克,地龙 60 克,川牛膝、杜仲、拘 祀子各 50 克,蜂蜜适量,白酒(50~55 度)1000 毫升。
  [用法]将前 6 味药共研成粗粉,合匀,装入布袋内扎紧,与蜜和酒共 入密闭容器内密封,浸泡 20 天后,取出粗药粉压榨过滤,滤液低温(1~10
°C)静置沉淀 5 天,取清汁分装密封,置阴凉处贮存备用。每天温服 3 次, 每次 10~20 毫升,7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坐骨神经痛 375 例,痊愈 336 例,显效 13 例,好转
19 例,无效 7 例。
[病例]李×,男,37 岁,农民。患坐骨神经痛,曾服安络痛、维生素
B1 等药及局部封闭治疗,效果不明显。服蠲痹酒 2 周后,症状基本消失,能 参加正常活动及一般体力劳动。
[来源] 刘安祥,等·辽宁中医杂志 1993;(9) :29

丹参钩藤汤
  [药物]丹参 30 克,钩藤、豨莶草各 25 克,赤芍、牛膝各 12 克,木 瓜 10 克,柴胡 6 克,甘草 3 克,蜈蚣 2 条。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坐骨神经痛 46 例,显效 40 例,有效 4 例,无效 2 例。
  [病例] 杨××,男,55 岁。1 周来从左臀部起,沿左腿后侧下至左 小腿外侧,右足底疼痛,夜不能寐,行走则疼痛加剧而呈跛态,站立则左足 跟不任地,仰卧时直腿抬高受限,舌苔薄白,脉弦。诊为左侧坐骨神经痛。 处以丹参钩藤汤 3 剂。9 月 20 日复诊:疼痛基本消除,仅行走后尚有微痛。 再进 3 剂痊愈,随访 2 年未复发。
[来源] 吴桂泉·湖南中医杂志 1985;(4):44 蛇蝎汤
  [药物]乌梢蛇、炒地龙、僵蚕、桂枝、川芎、甘草各 10 克,全蝎、 制川乌、制草乌各 6 克,蜈蚣 4 克。
  [用法]先煎川、草乌 30 分钟以减少毒性,后入他药。每天 1 剂,煎 药液 300 毫升,早晚各煎服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坐骨神经痛 84 例,痊愈 66 例,有效 12 例,无效 6 例。
[病例]沈××,女,56 岁。自诉 1 个月前,初感腰痛,继则向臀部、
大腿后侧、国窝、小腿外侧和足背外侧扩散,痛如锥刺,入夜尤甚。诊为坐 骨神经痛,经服西药无效。予蛇蝎汤,4 剂后能下床走路,6 剂痊愈,随访半 年未复发。
[来源]王健明。四川中医 1990;(9):44
鸟蛇灵仙酒
  [药物] 乌梢蛇、川芎各 10 克,威灵仙、千年健、鸡血藤、当归、黄 芪,独活、红花各 15 克,十鳖虫、细辛各 5 克。
[用法]将上药放入瓶内,加黄酒至瓶满,封闭瓶口·3 天后开始服用
(随服用随加酒),每天服 2 次,每次 10 毫升,1000 克酒为 1 疗程。孕妇 忌服。
[疗效]此方治疗坐骨神经痛,痊愈 24 例,显效 7 例,无效 1 例。
  [病例]王×,男,53 岁。 3 年前因宿外受凉,致左腿从髋至腘窝部 疼痛难忍,拉赛格氏征阳性,曾服中西药及针灸理疗,均不显效。诊为坐骨 神经痛。服乌蛇灵酒 1 个疗程后,诸症十去八九,继服 1 疗程痊愈,1 年后 随访未复发。
[来源] 王兴锋·辽宁中医杂志 1989:(6):33 桂枝酒
  [药物]桂枝、当归、防风、白芷、苍术、牛膝、赤芍、苍耳子,穿山 甲各 12 克,杜仲、川乌、草乌、木香、广三七各 6 克,骨碎补、金毛狗脊、
黄精、黄蔑各 15 克,自然铜 30 克。
  [用法]上药浸酒服,男用白酒,女用黄酒,每天服 15~20 毫升,分 3 次服,20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坐骨神经痛 52 例,均获痊愈。
  [病例]社×,男,70 岁。患坐骨神经痛,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证见 痛苦面容,腰腿部压痛明显,舌淡、苔白腻,脉沉涩。服桂枝酒 1 剂痊愈,
  
随访 9 年未复发。
[来源]潘钦存,陕西中医 1991;(2):82

外科

烧烫伤

烧伤散
[药物]地榆炭 500 克。
  [用法]上药碾成细未,高温消毒,密闭封藏。使用前消毒患处,剪破 水泡,取地榆粉 10 克,鸡蛋清适量,调成糊状,涂敷包扎。敷药后的 3~4 天,每天检查患处 1 次,如无感染,消毒包扎;若有感染先去除感染处的痴·消 毒后继续涂敷上药。
[疗效]此方治疗烧烫伤,一般用药 1 次即痊愈。
  [病例] 罗××,女,28 岁。不慎被沸油烫伤面部,灼热疼痛。诊 见面部左口角处有 4×5 厘米大小水疱·周围潮红,为深 1 度烫伤。用上药处 理,药后即有清凉感, 30 分钟后疼痛减轻,12 天后痴脱痊愈。
[来源]赵新安。四川中医 1988; (7): 47

金樱子叶糊剂

[药物]新鲜金樱子叶适量。
  [用法]将金樱子叶洗净、晾干,炒存性,研极细未经高压消毒后贮瓶 备用。用时取本品 1 份,麻油 3 份,调成糊状,用消毒药棉均匀地涂在烧烫 伤部位上,每天 1~2 次直至创面结痴痊愈。对于Ⅰ、Ⅱ度烧烫伤形成水疤或 水疱破损,局部掀红的痛者皆可应用。
[疗效] 此方治疗烧烫伤 22 例,一般 3~5 天结痴,天左右痊愈。
[来源]赵达进,浙江中医杂志 1988;(7):306

生姜汁

[药物] 生妾适量。
  [用法] 将鲜生姜去除杂质,洗净擦于,放在容器内抉烂,置纱布袋 里压榨取汁。用消毒药棉蘸生姜汁涂患部或用姜汁纱布湿敷于患处。
[疗效] 此方治疗水火烫伤 19 例,均能立即止痛,并在敷后伤口结
痴而痊愈。
[来源] 崔南祥·浙江中医杂志 1990;(10):451

红木香糊剂

[药物] 红木香适量。
  [用法]将红木香磨成细未,每 50 克装 1 塑料袋备用临用时每袋红木 香粉加食用小麻油 200 克混合调匀,清创后用消毒棉签轻柔地涂敷在创面 上,第 2 天用茶水适当洗涤后再涂上红木香糊,每天 1 换。
  [疗效]此方治疗浅 1 度烧烫伤 90 例,疮面均愈合,其中 70 例加用青、 链霉毒抗感染,20 例加鱼静脉输液。
[来源] 张根弟·浙江中医杂志 1987; (7) : 307

  注:红木香为木兰科植物长梗南五味子之根,有活血理气、消炎退肿等 功效。
发酵橘子汁
[药物] 新鲜橘子适量。
  [用法]将橘子洗净,装入干燥清洁的陶瓷罐或玻璃瓶内,密闭不透光, 让其自然发酵,1~2 个月后取汁备用,使用期为 1~2 年。应用时局部先行 清创处理,用药棉蘸橘子汁直接外涂,开始可每小时 1 次,以后间隔 3~4 小时 1 次,每天 5~6 次。
  [疗效] 此方治疗烧烫伤 21 例,除 1 例效果较差而改用其他方法外, 其余 20 例分别在 3~25 天内治愈或基本治愈。
[来源] 徐长苗,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1:(1):35

食盐外敷方

[药物] 食盐适量。
[用法] 取食盐外敷烫伤处,以纱布包扎。 此万适用于局部火烫伤初起尚未起水疱时,已起水疱痛甚者亦可使用·但
不得使水疱破溃,烂则不能用。
[疗效] 此方治疗局部烫火伤多例,均获满意效果。[病例] 刘
×,女,36 岁。不慎被开水烫伤手背部,大约 4×6 厘米,焮热红肿疼痛。 患者先用“金万红烫伤膏”外涂,疼痛不减。遂嘱其用食盐包敷患处,1 时 许疼痛解除,亦未见起水疱而痊愈。
[来源]纪大松·陕西中医 1986;(10):460

烫伤液

[药物]冰片 3 克。
  [用法]取鸡蛋 1 个钻 1 小孔,使鸡蛋清流入碗中,再将冰片研细加入, 与鸡蛋清调匀,加少许芝麻油拌匀即成,不需灭菌。使用前用 2‰新洁尔灭 或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如有水疱,先抽吸干净,继用消毒棉签蘸涂患处,每
天 3~4 次。涂药后烫面结成淡黄色闪亮硬壳一层,不可过早剥夺,以免引起
皮肤溃烂。如热天因结硬痴引起疼痛,方中适量增加香油润肤。 每天配制新鲜药液 1 次,剂量视创面大小而增减。
[疗效] 此方治疗烫伤有良效。
[来源]王勇·四川中医 1990: (10) : 51

石灰香油乳剂

[药物]陈年老石灰 500 克。
[用法]上药加新鲜开水 2000 毫升,搅拌澄清,去浮面杂质。取澄清
液 250 毫升,加香油 250 克,搅成乳状·消毒后擦患处。
  [病例]李××,男,15 岁。被火药烧伤,右腿皮肤起大疱(Ⅰ度烧伤), 另有拳头大一处,皮肉烧成黑色(Ⅱ度烧伤)。当即消毒后,取上方擦上,立 即止痛, 15 天结痴痊愈。
  
[来源] 龚其恕,四川中医 1983;(6):49

地黄散

[药物] 地榆、大黄各 50 克。
  [用法]上药研细末过筛备用。使用前用 5%生理盐水清洗伤处。上药 未用芝麻油或菜油调成糊状,用鸡毛把药敷于伤处,每天 3 次。
[疗效]此方治疗烧烫伤近 50 例,疗效满意,一般 2~3 天即愈。
  [病例] 吴×,男,9 岁。其母在 2 天前误将温水瓶的水淋于背上, 导致背部大面积烫伤。曾用消炎抗菌药治疗无效。观其伤处约 25×45 厘米大 小,红肿,流淡脓水。用上方治疗,每天 3 次,3 天后痊愈,无斑痕。
[来源] 邱建明·四川中医 1983;(31:62

柏草散

[药物] 黄柏、甘草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细未,在炎热季节酌加 5%~10%的冰片,寒冷季节 酌加 02%~4%的冰片,用芝麻油调匀敷患处,每天 1 次。有水疱者可先用 三棱针刺破,然后敷药。
[疗效] 此方治疗Ⅰ~Ⅱ度烫伤,2~5 次可痊愈。
[来源] 袁大谦·四川中医 1986; (10): 55

栀黄散

[药物] 栀子、川黄连各 2 份,冰片 1 份。
  [用法] 将桅子、黄连焙焦研细未,加入研细的冰片。混匀,装入黑 色瓶中密封备用。根据烧烫伤面积的大小,取适量栀黄散调成糊状,创面消 毒后,用棉签蘸药液涂在创面上。若有水疱,刺破后冉涂药。对陈旧性创面, 应清除干净后涂药。涂药后应暴露创面,保持清洁,每天涂药 2 次。
[疗效]此方治疗Ⅰ~Ⅱ度烫伤 35 例均痊愈。
[病例]张×,男,16 岁。两脚背被开水烫伤,布满大小水疱,用上药
7 次痊愈。
[来源]徐斯科·陕西中医 1991;(11):511

土牛膝根油膏

[药物]鲜土牛膝根 500 克,苏白腊 120 克,上等香油 1000 克。
  [用法]先将土牛膝根分扎成每捆 50 克重,将香油入铜锅中熬开,入 土牛膝根炸至枯黄色,捞起,熄火,再入苏白腊收膏,贮净瓶中,置阴凉处 一昼夜即可使用。
  烧烫伤部位如有水疱,应将水疤刺破,用手术剪剪去疱皮,让创面充分 暴露,用药棉轻轻拭净,再用 0.9%生理盐水加注射用硫酸庆大霉素适量喷 洒创面,然后将油膏用净羽毛直接刷于创面,纱布缚定。每天换药 1 次。并 不定时喷洒生理盐水和庆大霉素混合液,使创面保持湿润。
  
[疗效]此方治疗烧烫伤,轻者 2~3 天即可愈,重者约 2 周可愈。
[来源]巢建洪·浙江中医杂志 1993; (8): 381

枯芷煎剂

[药物]夏枯草、白芷各 50 克,五味子 30 克。
  [用法]上药加水 1000 毫升,用文火熬煎至 300 毫升,以双层无菌纱 布过滤去渣即可使用。用时烧烫伤部位常规清创,暴露创面,用无菌棉签涂 创面,一天多次。对烧伤严重患者,配合西医抗休克、抗感染、对症、支持 等疗法。
[疗效] 此方治疗烧烫伤 13 例,均获痊愈。
[来源] 杨继承·湖北中医杂志 1991; (4):35 金樱根煎液
[药物] 金樱根 2000 克,冰片 10 克,薄荷脑 2 克。
[用法] 将金樱根切片。水煎 1~2 小时,倒出药液,药渣可复煎 2~
3 次。将数次药液混合后浓缩至 10000 毫升,用数层纱布过滤后加入冰片和 薄荷脑,煮沸即可。药液凉后装瓶,再连瓶椎沸消毒密封,放置阴凉处。用 时根据烧烫伤创面大小,用灭菌的棉垫或较薄的药棉均匀摊开,蘸上药液湿 敷患处。当药棉敷料干燥后,要及时添加药液,保持湿润,每天敷 2~3 次, 每次 4 小时。胸部烧烫伤,每次只需敷 2 小时左右,以避免肺脏受凉过度引 起不良反应。
烧烫伤后最好能在 4 小时内用药,效果更好,若创面有小水疱,可不必
剪破,敷药后能自行吸收;对于过大的水疱,敷药后 2~3 天后再用无菌操作 剪破水疱,继续敷药。
[疗效]此方治疗小面积烧烫伤 152 例,全部痊愈,一般敷药后 5~20
分钟止痛。
  [病例] 黄××。不慎被煮沸的沥青(145°C)烫伤面部及右手前臂, 属深Ⅱ度,面积 2%。经湿敷上方数分钟后即止痛,8 天痊愈。
[来源] 梁志廷。浙江中医杂志 1989; (4):188
  注:金樱根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 Rosa laevigata Michx,的根,有较 强的抗菌作用。

地冰青黛膏

[药物] 地榆炭 250 克,青黛 50 克,冰片 10 克,凡士林 500 克。
  [用法] 取前 3 味药分别粉碎,过 120 目筛,以干热灭菌法灭菌; 将凡士林 500 克加热至熔化后,移离火面,分别将上药未加入,搅匀,装罐。 用前先将烧伤部位的污物及脓性分泌物清除,用 1:2000 新洁尔灭冲洗,再 将上药涂敷患处,每天 2~3 次,外用敷料包扎。
[疗效] 此方治疗烧伤 14 例,一般 7 天左右痊愈。
[来源] 乔玉山·浙江中医杂志 1988; (7) : 306

复方紫草油膏

[药物] 紫草 100 克,黄连素粉 3 克,植物油 1000 毫升。
[用法] 用 4 层纱布将紫草包紧放入消毒过的植物油内,在温度
85~90°C 之间煮 1 小时,继续浸泡 24 小时取出,油装瓶内备用。使用时加 入黄连素粉,摇匀成复方紫草油膏,即可使用。
  对于头、面、颈、胸、会阴部烧伤,采用暴露疗法:创面按常规清创, 创面周围用 75%酒精或 1‰新洁尔灭溶液消毒,将油膏均匀涂抹患处即可。 为了避免有些部位被污染或受压,可采用床罩或消毒中覆盖保护,一般每天 涂擦 3~4 次。对于四肢烧伤则采用包扎疗法。创面处理同上,将 2~3 层纱 布放入紫草油膏中,浸湿后覆盖创面,外用 6~8 层纱布包扎。一般体温无增 高、创面无分泌物渗血时,3 天后观察创面。如果分泌物较多,可用生理盐 水或 1‰新洁尔灭溶液冲洗伤面后,再敷紫草油膏纱布,并用 6~8 层纱布包 扎。
[疗效] 此方治疗Ⅱ度烧伤 40 例,均获痊愈。
[来源] 张崇彦。陕西中医 1985; (12) : 556

冰寒散

[药物] 生石膏、寒水石各 30 克,冰片 5 克。
  [用法]将上药充分研细,人瓶固封备用。用时取香油调成糊状,涂于 伤面,每天 1~2 次。
[疗效] 此方治疗烧烫伤 480 例,无 1 例感染。该方用后对Ⅰ、Ⅱ度
烫伤不留疤痕,经济方便。
  [病例]高×,男,4 岁。1987 年 7 月 2 日被稀饭烫伤右手及臂,哭闹 不休,急将冰寒散涂患处,患儿哭闹骤止,7 天痊愈,未留疤痕。
[来源] 张连城,陕西中医 1990; (7) : 321

烫伤油

[药物] 冰片 5 克,兔毛炭 25 克,香油 500 克。
  [用法]用文火加热香油至 150°C,持续 10 分钟,放入兔毛炭,次入 冰片,搅匀待冷后装瓶使用。每 2~3 小时外涂Ⅰ次。烧伤面积较大者,宜配 合补液、抗休克、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措施。
[疗效]此方治疗烧伤 87 例,痊愈 51 例,显效 27 例,有效 9 例。
  [病例]李×,女,31 岁,工人。以烧伤浅Ⅱ度 32%、深Ⅱ度 8%收住 医院。检查背部、臀部、双上肢和双下肢后内侧见烧伤创面,散在大片表皮 撕脱,有大小不等的水疱,水疱基底部潮红,创面泥土污染严重。即给止痛、 抗休克、补液、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创面行暴露疗法,外涂烫伤油,每 2 小 时外涂 1 次。次日创面轻度肿胀,基本干燥,未见明显渗液。继续频涂烫伤 油,1 周后创面干燥结痴,浅Ⅱ度处痴皮已见干裂,深Ⅱ度处创面部分出现 散在脓点,拈去脓点,继涂烫伤油,每 4 小时Ⅰ次。2 周后大部分创面痴下 愈合,仅右下肢腘窝及内踝上方痴下有少许分泌物,清洁创面,继涂烫伤油,
5 天后痊愈。
[来源]徐廷素·陕西中医 1990: (5) : 210

黄柏散

[药物]黄柏、甘草各 10 克,冰片 6 克。
  [用法]上药研细未,装入瓶内备用。使用时将药未用芝麻油(或菜油) 调匀成糊状,搽烧伤处,每天早晚各Ⅰ次。
  [病例]王××,男,22 岁。因爱好猎枪,在配制猎枪引药时不慎烧伤 整个面部,用上药治疗 7 天即痊愈。
[来源]刘朝禄·四川中医 1991; (1) :53

灼伤粉

[药物]儿茶 3000 克,芦荟 2000 克,寒水石 1000 克,冰片 150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未,过筛瓶贮封闭备用,注意防热防潮。浅Ⅱ度的 伤病人,创面进行一般消毒处理,剪去水疱,将的伤粉均匀撤于创面,勿需 包扎。若的伤焦痴干燥,可先涂生理盐水或洗必泰液消毒后,再撒的伤粉。 若药痴下积液(或脓)时,应及时剪去药痴,用洗必泰液擦拭创面,重新撒 布灼伤粉。的伤已感染,用同样方法消毒创面后仍用的伤粉治疗。对深Ⅱ度 大面积的创伤也可应用,具有保护创面、防治感染的作用,待感染控制,创 面肉芽新生后,用呋喃西林液湿敷,脱去药痂再植皮。经观察,未发现因应 用的伤粉引起败血症者。
[疗效]此方治疗Ⅱ°灼的伤有良效。
[来源]张九奎,等。山东中医杂志 1987, (3): 50

软组织损伤

茜草根洗剂
[药物] 苗草根 200 克,川军 100 克。
  [用法] 上药共研粗未,布包煮 20 分钟,先洗温后敷包。冷后放置可 再加热使用。
[疗效]此方治疗软组织损伤 300 例,痊愈 260 例,好转 16 例,无效 2
例,不明者 22 例。
  [病例] 李×,男,20 岁。因不慎碰伤右下肢,胫部肿胀,下肢软组 织散在瘀斑。经用上方治疗 3 天肿消,7 日痊愈。
[来源] 李鹤轩·陕西中医 1987;(1):35

桃栀玉散

[药物] 桃仁、栀子、玉竹各等量。
  「用法]上药混合后研为细未,用白酒、水各半调成糊状,均匀地敷盖患 处的红肿面,厚度 3~4 毫米(如有骨折,待固定后再敷),外用纱布固定, 每天换药Ⅰ次。
  [疗效]此方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150 例,疗效满意,一般敷 2~5 次即告痊愈。
[病例]杨××,男,25 岁。7 天前因打球致左足外踝关节扭伤,红肿

胀痛,步行困难。经服去痛片、四环素,外用樟脑酒擦患处均无效。后用上 方治疗,每天 1 次,连敷 3 次后,肿消痛止而愈。
[来源]魏崇高,四川中医 1984; (3): 51

小英膏

[药物] 蒲公英、生地、冰片各等份。
  [用法] 先将蒲公英、生地水煎去渣,加入冰片收膏,装人玻璃瓶中 备用。用时视患部大小,将麻纸或旧报纸叠成 2~4 层厚放在底部,上边放敷
料 2 层,将药膏摊在敷料上摊匀贴患处,用绷带包扎。 急性腰扭伤、胸部挫伤的患者可用胶布固定。其方法是:甲此膏贴患处,
将胶布撕成约 5 厘米宽的长条,由上至下层层相压,将整个患部固定。对于 不需石膏固定的骨折也可应用,但必须功能位包扎固定;小夹板固定的患者 也可使用。3~5 天换药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1 般 1 次见效,2 次即可痊愈。
[来源]韩文战。山东中医杂志 1986; (4) : 52

栀黄酒


  [药物] 栀子 60 克,大黄,乳香,没药、一枝蒿各 30 克,樟脑饼 1 个(约 7 克)。
[用法]将上药装入瓶内,加白酒适量(以淹没药物为度),密闭浸泡
2 周可使用。根据软组织损伤的范围、疼痛面积的大小,剪相应大的敷料块 浸入药酒中,拧成半干,敷于患处,再盖以敷料,用胶布固定,24 小时换药
1 次。用 4 次无效者停用。
[疗效]此方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204 例,有效率达 97%。
[来源]马骏,四川中医 1986; (6): 21

韭菜消瘀散

[药物]韭菜(连根)250 克,生大黄、泽兰各 60 克,红花、樟脑粉各
15 克,黄栀子 10 克。
  [用法]将韭菜洗净,与其他药物一起捣烂,放入铁锅内加温,边加温 边放入适量的白酒,热后迅速起锅,趁温热敷患处(以不烫伤患处为宜), 再用塑料布覆盖包扎即可,每天换药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 163 例,均痊愈。
  [病例]于×,男。因打篮球不慎扭伤右踝关节,当即肿胀疼痛严重, 皮下瘀血明显,有明显压痛及功能障碍,调线片示无骨折脱位。用韭菜消瘀 散外敷,3 小时后自觉疼痛消失,第 2 天肿胀瘀血明显减轻,第 4 天症状完 全消失,恢复正常。
[来源]田连胜,等·陕西中医 1989; (10) :464

消肿止痛散

[药物]大黄 30 克,桃仁、红花、赤芍、白芷、乳香、没药各 15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酒(白酒或酒精均可)调成糊状,外敷患处。 为防止药物脱落,减慢蒸发干燥,外用塑料纸包扎;干燥后取下,再加酒调 敷,反复 3~4 次后去除之。如未愈,可另取上药调敷,每天 2~3 次,多数
在 2~4 天即愈。
[疗效]此方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302 例,取得满意效果。
  [病例]贺××,男,58 岁,工人。左踝部扭伤、肿痛、活动障碍 3 天。检查左踝关节周围肿胀、出血,活动受限,x 线片示骨关节正常。外敷 消肿止痛散,3 天后肿痛消失,活动基本正常。
[来源] 蒲德山.陕西中医 1984; (5) :18 注意:皮肤有破损者勿用;有骨折音先处理骨折后用此药;对有较大血
肿及肌腱、韧带撕裂者应配合手术等处理。

蜂窝组织炎

仙人掌糊剂
[药物]新鲜仙人掌适量。
  [用法]根据病灶大小,取新鲜仙人掌适量,去刺后捣烂外敷患处,每 隔 12 小时更换 1 次。
[病例] 某女,42 岁。因左侧牙痛后颊腮部出现红肿,疼痛拒按,口
张不开,经用青、链霉素治疗 2 天,效果不佳。舌苔黄腻,脉洪数。取新鲜 仙人掌捣烂外敷患处,4 次后红肿、疼痛明显减轻,8 次后痊愈。
[来源] 高九安·四川中医 1990;(1):46

蜂房散

[药物] 蜂房 1 个(约 30 克),生白矾未 30 克,梅片少许。
  [用法]将蜂房放在铁片上,口向上,蜂房孔内填满白矾未,然后将铁 片再放火上加热,烧至蜂房变黑、白矾变成海绵状为止。取下蜂房和枯矾, 研未,最后加入梅片,再研片刻,装瓶内备用。用前先将患处用淡盐水冲洗 净,法除脓血痂;取药未少许,用麻油调和成膏状,用鸡羽毛或新毛笔蘸药 膏涂擦患处。开始 1 天涂 1 次,2~3 天后,2 天涂 1 次。凡涂下次药时,前 次药不除掉,直至结痂脱落而愈为止。
[疗效] 此方治疗蜂窝组织炎有良效。
[来源] 李德新,等。四川中医 1989; (7) , 38

三粉膏

[药物] 轻粉、官粉、红粉、梅片各等量。
  [用法] 上药共研极细未,用凡士林调成糊状,贮瓶备用。用前先用 盐水清洗创面,待干燥后再用 2%碘酒做疮口周围消毒,但不要脱碘。用药 膏敷在创面上,外用敷料包扎,每天换药 1 次。如感染较深,用纱布条调药 膏,插入蜂窝孔内,每天换药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蜂窝组织炎,7 天后不再有新的蜂窝孔出现,15 天后

痊愈。
  [病例] 王××,男,52 岁。3 个月前颈部生一疖肿,掀红疼痛,感 染后未及时治疗,很快蔓延扩大,经中西药物治疗效果均不佳。后用三粉膏 外敷 1 周,症状明显好转,新鲜肉芽组织明显生长,色泽红润,继续治疗 15 天痊愈。
[来源] 徐应坤,等。四川中医 1990; (7):42 注:官粉即铅粉,红粉即升粉。

银芙二黄散

[药物] 金银花、黄柏各 30 克,大黄、芙蓉花(或叶)各 20 克。
  [用法] 上 4 药分别研细,拌匀,加入开水调成糊状,敷在痈肿处。 敷药时需露出脓顶,使溃后脓液排流通畅,每天换药 1 次。
[疗效] 此方治疗蜂窝组织炎 5 例,均痊愈。
  [病例] 黄××,女,46 岁。3 天前后颈部生一粟粒大疮疖·红肿疼 痛,伴有畏寒发热。后因抓伤及挤压,2 天后红肿加剧,迅速向周围扩散约 鸡蛋大,中心高肿,有数个脓头,疼痛难忍,夜不能眠。诊为蜂窝组织炎。 投以银芙二黄散外敷治疗,2 天后红肿明显减轻,排出大量脓液,5 天后红肿 消失, 10 天后痊愈。
[来源] 王绍贵·四川中医 1988;(7):43

急性阑尾炎

乳没膏
[药物]生乳香、生没药各等量。
  [用法]上药研未,用陈醋、75%乙醇各半将上药调成药泥。先确定压 痛点及范围,将制好的药泥贴于患处。腹壁脂肪厚者,或诊断为后位阑尾炎 者,可在背部相应区加贴。药泥厚约 3 毫米,大于病灶范围,用油纸纱布固 定,每天换药 1 次,药干后随时调湿。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阑尾炎 30 例,痊愈 22 例,好转 6 例,无效 2 例。
  [病例] 张×,女,40 岁,农民。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呈持续性,伴 发热,呕吐清水。检查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伴肌紧张,腰大肌试验、 结肠通气试验、麦氏征均阳性,体温 38.5°C,脉搏 80 次/分,血压 14.7/9.33 千帕斯,白细胞 17.1×I09/L,中性 0.80。诊为早期化脓性阑尾炎。用上方 外敷 3 次,右下腹疼痛消失,体温正常,复查白细胞 9.2×109/L,中性 0·69,
痊愈。
[来源]鄂声浩。陕西中医 1989:(10):464

钙化性肌腱炎

白威散
[药物]白芥子 60 克,威灵仙 30 克。
  [用法]上药研粗未,用纱布包裹,浸入食醋中,约 1 周后取出,在患 足跟腱部摩擦,至局部发红为止,每天 4 次,连用 3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钙化性肌腥炎 10 例,均获满意疗效。
  [病例] 王×,男,57 岁,农民。左足跟腱部走路时酸痛,上台阶 时更著,曾用中西药治疗乏效。诊见左足跟腱部微肿,皮色正常,局部按压 微痛,踝关节砳屈时亦感疼痛。x 线片示左足跟腱有米粒大小的钙化点,诊 为左足钙化性跟腱炎。用上方 1 个疗程痊愈,随访未见复发。
[来源] 毛拴锁,四川中医 1987; (3) :37

甲沟炎

大黄栀子酒
[药物] 大黄、栀子各 30 克,红花 10 克。
[用法]将大黄碎为豆粒大、栀子捣烂,与红花一起浸入 75%的酒精
1000 毫升中,1 周后(冬季 15 天)滤渣装瓶备用。
  [疗效] 此方治疗甲沟炎(未溃或甲下有少量脓液者)200 余例,初起 者一般 2 天即消,有少量脓液者用药后可自行吸收,免开刀之苦。
  [病例]梅×,女,34 岁。右手拇指红肿胀痛 2 天,经服抗生素及外涂 碘酒无效。检查右手拇指红肿,指甲下有一绿豆大白点,舌红、苔黄,脉弦 数。诊为甲沟炎。用大黄栀子 100 毫升浸泡患指,每天不少于 10 小时,翌 日热痛大减,第 3 天红肿及甲下白点消失。为巩固疗效,继用 1 天,第 4 天 患指恢复功能而痊愈。
[来源] 刘天骥·四川中医 1990:(5):40

指 头 炎

鲜猪胆汁
[药物] 新鲜猪胆囊 1 枚。
  [用法]将患指放入新鲜猪胆囊内即可,注意不要让胆汁流出。如用线 柬,不要束得过紧,不束亦可。2 大更换 1 次,直至痊愈。
[病例]何××,男,48 岁。左食指指头出现红肿热胀,疼痛难忍,甚
至通宵不得眠。用上方治疗,仅用猪胆 2 枚,指头即肿消痛止而愈。
[来源] 张明树,四川中医 1991; (5):43

甘草油

[药物]生甘草 4 克,紫草 2 克,蜂腊 4 克,麻抽 60 克。
  「[用法] 前 2 味入麻油中浸 24 小时,然后用文火熬枯去渣,次入蜂 腊化开即成。用时将油温热,熏洗患处,每天 1~2 次,每次 20~30 分钟。
  [疗效] 此方治疗脓性指头炎 21 例,其中属炎症早期者 16 例,全 部未经切开引流而愈;属脓肿期者 5 例,行切开引流,熏洗后常规换药,也 可减轻痛苦,缩短疗程。
  [病例] 马×,女,40 岁。洗鱼时不慎被鱼刺刺伤右食指指腹而发病, 指端红肿、跳痛,夜间痛剧。用甘草油熏洗 1 次痛减,4 天而愈。
[来源]张英杰,等·山东中医杂志 1993; (4):51

                          下肢溃疡(臁疮)

溃疡液
[药物]活地龙 100 克。
  [用法]将地龙置净水中 1 小时左右,让其吐尽体内泥土,洗净后放入 干净广口瓶内,用白糖 30 克撒在地龙上,约 1 分钟,可见地龙体液迅速渗出,
3 小时左右即得渗出液约 50 毫升,然后用纱布过滤,装瓶内,加入适量黄连 素,高压消毒后备用。每天用纱布条浸药液换药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下肢溃疡 21 例,全部痊愈。
  [病例]王×,男,8 岁。患儿 2 天前右足内踝上方皮肤被擦伤,出现 感染溃烂、流脓、肿胀,行动不便,虽经治疗效果不佳。检查右足内踝上方
有 1. 5×2.3 厘米大小溃疡面,肉芽组织不新鲜,并有灰白色分泌物及坏死 组织附着,边缘不整齐,足及小腿轻度肿胀。诊为下肢慢性溃疡。用溃疡液 纱布条盖贴创面,绷带固定,嘱其少动,休息时抬高患肢。换药 6 天,浮肿 消失,有新肉芽组织生长,治疗 18 天,溃疡全部愈合。
[来源] 薛勇宏,陕西中医 1991;(2):83

装臁疮方

[药物] 新鲜桑树根皮。
  [用法]将桑树根皮洗净,去赤层备用。使用前用盐水清洗患部,将桑 白皮自溃疡上缘 2 厘米处开始,呈叠瓦状向下把疮面封住,直至疮面下缘 2 厘米为止,包扎稍用力,使中段正贴疮面,3~4 天更换 1 次。
[疗效] 此方治疗下肢溃疡 5 例,收到满意疗效。
  [病例] 张×,男, 51 岁。左腿内踝上部有一约 6×4 厘米大小渍 疡十余年,其周围皮肤发黑,中心肉芽组织稍红。局部创面渗出物较少。诊 为下肢溃疡。用桑白皮包扎 19 次,伤口愈合,随访 3 年未见复发。
[来源] 陈性双。四川中医 1991;(5):49

桑石桐方


  [药物]鲜桑根白皮(根肥肉厚汁多者,洗净泥土,刮去表皮),生石 膏粉,生桐油。
  [用法] 上 3 味药各适量,共捣烂,摊贴患处,大小以覆盖患处为度, 用绷带固定,每天更换 1 次。
[疗效] 此方治疗下肢慢性溃疡 25 例,全部痊愈。
  [病例]袁××,男,60 岁。素有静脉曲张, 35 岁时被蚂蝗叮伤, 瘙痒溃烂,长期治疗不愈,反复发作,患处皮肤呈棕黑色。检查右腿大转子 内侧有 5×5 厘米大肿块,小腿下段有 8×25 厘米化脓性疮面。x 纷片示右股 骨结核。用本方后疼痛、灼热感日渐减轻,创面缩小,并有新生肉芽组织, 连敷 7 天而痊愈。
[来源] 戴勇,浙江中医杂志 1988;(6):254

儿茶二黄散


[药物]儿茶 3 份,黄连、黄柏、冰片、煅白矾、煅龙骨各 2 份。
  [用法]各药分别研成极细末,混合装瓶备用。先将溃疡面用 3%双氧 水冲洗干净(无双氧水,用盐开水亦可),然后取适量药粉撒布于溃疡面即 可。
[疗效]此方治疗外伤性下肢慢性溃疡 10 例,全部痊愈。
  [病例]董 XX,女,35 岁,农民。7 个月前足背部被锄头划伤,后感染 化脓,经换药数十次未见好转,3 个月后形成 3×3 厘米之溃疡面。溃疡面边 缘清楚,肉芽肿胀,常有淡黄色渗出液,触之出血。改用抗生素药粉撒敷无 效,后又清创植皮亦失败。遂请中医治疗,观其疮疡居足背正中,此乃湿热 之毒。处方:儿茶 20 克,黄连、黄柏、冰片、煅白矾、煅龙骨各 10 克,研 末撒布丁溃疡面,隔天换药 1 次,7 次后完全痊愈。
[来源] 唐福昌,四川中医 1987; (5) : 29

溃疡膏


  [药物]制炉甘石、密陀僧各 60 克,黄柏、猪板油各 20 克,冰片 15 克。
[用法]将中药研成粉未,猪板油去掉油皮,加醋适量调成软膏状,贮
瓶备用。用前清洁创面,敷上药膏,甲纱布包扎固定,7 天换药 1 次, 21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下肢溃疡 74 例,痊愈 64 例,显效 10 例。
  [病例] 陈 X,男, 52 岁。患者于 1982 年春因外伤造成左下肢 3X2.5 厘米、1.5X2.2 厘米、2.4X3.7 厘米处溃疡 3 处,多方治疗,效果不佳。后用 溃疡膏治疗 3 次即愈,随访 3 年未见复发。
[来源] 张启华,等,陕西中医 1991;(2): 83

溃疡湿敷液

[药物] 莪术 10 克,硼酸 25 克,陈石灰 64 克。
  [用法]栽术研粉后,加水 600 毫升煎煮去渣,滤汁 460 毫升;硼酸、 陈石灰分别加开水 500 毫升溶化,各取澄清液 20 毫升,与莪术煎汁混和装入 盐水瓶,用高压蒸汽消毒后备用。用时用灭菌纱布蘸药液贴敷创面,稍干后 即用绷带包扎,每天 1 次, 20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下肢溃疡 120 例,经 4 个疗程治疗后。显效 46 例, 有效 58 例,无效 16 例。
  [病例] 王××,男, 67 岁。左下肢溃疡 40 余年,多次诊治未愈。 诊见下肢有一个 3×5 厘米溃疡面腐烂色紫,足肿且痛。用上药湿敷 2 个疗程, 溃疡面已收为 2×2 厘米,肉芽红润,继用上方湿敷 1 个月后收口。
[来源]曹克强,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2;(9):404

淋巴结炎

蜈蚣糊剂

[药物] 蜈蚣 3 条。
  [用法]上药焙干研未,用香油适量调成稀糊状,浸泡 3 天后备用。用 时用棉签蘸药液少许轻轻涂擦患处,使药液尽量吸收。
  [疗效]此方治疗淋巴结炎能收到理想效果,尤其对急性及早期疗效更 理想。
  [病例] 李×,男,5 岁。在下颌处起一红肿块,西医诊断为颌下淋巴 结炎,经用青、链霉素治疗 3 天,红肿仍如鸡子黄大,家长怕成脓而未诊。 用上方每天涂擦数次,2 天后红肿开始消退,5 天后消失痊愈。
[来源] 朱鸿彬,四川中医 1991; (1): 37

樟脑膏

[药物]樟脑 30 克,烨头草(鲜品)90 克。
[用法]共同打烂置瓷盅内,以适量白酒调成糊状膏,加热后敷于患处
(药厚约 1 毫米),每天或间天换药 1 次。
  [病例]章××,男, 12 岁。双侧腹股沟、左腋下及颈部患淋巴结炎, 红肿疼痛甚剧。用上方换药 3 次,肿消痛止而愈,随访 2 年余未见复发。
[来源] 余仕臣。四川中医 1983; (2) : 61

淋巴结核

蜈蚣散
[药物] 蜈蚣 2 条,新鲜鸡蛋 2 个。
  [用法]将蜈蚣置瓦上焙干研末,分 2 份;取新鲜鸡蛋分别将其一端破 一小口,流出蛋清少许。每个鸡蛋倒入 1 份蜈蚣末,用纸或面饼糊住小口。 早上用夏枯草 30 克煮 1 只蛋,吃蛋喝汤;晚上用数层湿纸包裹另 1 只鸡蛋, 置灰火中煨熟食之。10 天为 1 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淋巴结核 13 例,痊愈 12 例,无效 1 例。
[来源] 孙伯琴,山东中医杂志 1986;(3) : 43 注:蜈蚣有毒,小儿及体弱含用量酌减;服药期间禁服辛辣刺激之品,
禁房事;发热咳血者不用,待病情稳定后再用。  4。。。。。 猫眼草膏

[药物]猫眼草 5000 克。
  [用法] 上药洗净加水 15000 克,浸泡水内 3 天后,慢火熬 3 小时, 去渣,再慢火熬至起泡似鱼眼时即成糊状,装瓶备用,根据疮口情况,在局 麻下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及胬肉后,用涂有猫眼草膏的无菌纱布覆盖(有窦道 者用刮匙刮除豆渣样物及脓汁后,取适量药膏纳入),包扎固定。视脓汁多 少每天或隔大换药 1 次,直至疮口愈台。重者可加服抗痨药。
[疗效] 此方治疗破溃型颈淋巴结核 245 例, 306 个疮口,均痊愈。
[来源]耿太峰,等,河北中医 1991; (3) : 24 注,猫眼草为大戟科植物猫眼草 Euphcrbia lunulata Bge。的全草,
有祛痰、镇咳、平喘及拔毒止痒之功。


蜈蚣蛋

[药物]蜈蚣(去头足)1 条,全蝎 3 条,鸡蛋 1 个。
  [用法]上药焙干,共研细未,取鸡蛋开 1 小孔,纳入药未,搅匀用面 团包裹,放草木灰中烧熟食之,每天 1 次,每次 1 个,10 天为 1 疗程。
  [病例] 李×,女, 24 岁。右颈部淋巴肿大 1.8×1.8 厘米 3 年, 经病理确诊为淋巴结核。给雷米封、利福平等抗结核药治疗半年,无效。改 用上方,治疗 4 个疗程后,缩小至 0.3×0.3 厘米,又继续治疗 2 个疗程后, 肿部渐平如常,后未再发。
[来源] 刘国建.四川中医 1991: (4) : 41

黄精夏枯膏

[药物] 鲜黄精 100 克,鲜夏枯草 200 克。
  [用法]将上药切碎,加水 500 毫升煎煮,最后浓缩成膏。用时根据患 处大小,将药膏摊于消毒的纱布上贴于患处。如有溃疡处,将纱布剪 1 小孔, 便于徘脓。每天换药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淋巴结核 39 例,痊愈 26 例,好转 11 例,无效 2 例。
未溃者一般须贴 20 次即愈,已溃者需 2 个月左右。
  [病例] 曾×,女, 38 岁,农民。患颈淋巴结核 5 年余,曾用抗痨 药物治疗罔效。刻诊:左侧颈处有淋巴未溃者 3 枚,形如串铃,红肿热痛: 右侧 1 枚已溃,有渗出液。瞩按上法贴黄精夏枯膏,忌食辛辣刺激之品,药
尽 7 剂即愈,随访未见复发。
[来源] 邓朝纲,辽宁中医杂志 1988: (1l): 23

结核膏

[药物]·火石灰 80 克,石碳酸 100 毫升,桐油 200 毫升。
  [ 用法] 用瓷碗或小铁锅装桐油,微火烧开,放入石碳酸,后放火石灰 熬成半膏状,瓶装备用。用时涂擦患处,每天 2~3 次。
[疗效]此方治疗化脓性颈淋巴结核,一般连涂 1~2 周可愈。
  [病例]张××,男, 15 岁。患化脓性颈淋巴结核己 3 年多,经中、 西药治疗无效。用上方治疗 2 周痊愈,随访 3 年多未复发。
[来源]唐世荣,四川中医 1983;(6): 37

消瘰疬方

[药物]玄参 20 克,贝母、海藻、夏枯草、生地各 15 克,穿山甲 9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1 个月为 1 疗程。根据体质情况,亦可将上 药蜜制成丸,早晚各服 6 克。
[疗效]此方加减治疗淋巴结核 120 例,痊愈 98 例,好转 19 例,无效
3 例,总有效率为 97.5%。
[病例]蔡×,女,36 岁,工人。患者身体消瘦困乏,潮热盗汗 5 个月,

某结核病院诊为淋巴结核,服中西药疗效不著。近 1 月来身体消瘦,夜间手 足心发热,口干咽燥,盗汗乏力。检查右侧颈部可触及 3×4 厘米肿块,右腋 下可触及 4×4 厘米肿块,舌红,脉细略数。证属阴虚火旺。用消瘰疬方加花
粉 10 克,石斛 20 克,丹皮 12 克,麦冬 15 克。服 3 个疗程后肿块消失,后 改为丸剂调治半年,诸症均消失,结核菌素试验转阴,痊愈。
[来源] 郭振堂,陕西中医 1992; (6): 246

瘰疬

白头翁汤
[药物] 白头翁适量。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加红糖适量,分 2 次温服。
[疗效]此方治疗瘰疬 30 余例,均获满意效果。
  [病例]张××,女, 20 岁。颌下、耳后出现圆形肿块近 2 年。2 年 前因耳内流脓、头面生疮,经用抗生素治疗后,脓疮愈,留下耳后及颌下蚕 豆大圆形肿块 6 个,逐渐增大,常伴咳嗽、潮热,某医院诊为颈淋巴结结核, 经抗痨治疗 3 个月,咳嗽、低热消失,但肿块依然,近月来肿块更为增大。 检查左右耳后各有 I×1.5 厘米圆形肿块 2 个,颌下左右各有 2×1.5 厘米圆 形肿块 1 个,均突出皮肤,肤色不变,有明显压痛;舌红、苔黄,脉细数。 中医诊为瘰疬。嘱以白头翁 30 克,水煎 4 次,去渣取汁,混合后加红糖适量,
分 2 次温服,每天 1 剂,连服 30 天。药后肿块明显缩小,均为 0.3×0.5 厘
米大小。仍以上方,嘱其隔天服 1 剂,连服 2 个月后痊愈。
[来源] 谢自成,四川中医 1987; (5) : 33

治瘰疬方

[药物] 乌蛇皮。
  [用法]根据肿核大小范围取乌蛇皮,用第 2 次淘米水浸泡软化,然后 贴于肿核上,用胶布固定。乌蛇皮干后,另换 1 块,连贴 7 天为 1 疗程。已 溃破者不宜使用。
[疗效] 此方治疗疾病,一般 2~3 个疗程肿核即可消散。
  [病例]黄××,素有肺结核,颈部右侧胸锁乳突肌前后缘有 6 个疾病, 大似甜杏,小如白果,表面光滑如串珠状,推之移动,质地坚韧,压痛明显, 胀痛不适,日趋加重。用乌蛇皮外贴 15 天后告愈。
[来源] 张道诚,浙江中医杂志 1983; (4): 183

蝼蛄蛋

[药物] 蝼蛄 1 只(鲜品为佳,干品亦可),绿壳鸭蛋 1 个。
  [用法]将鸭蛋锥 1 小孔,蝼蛄装入蛋内;用火纸叠为 7 层,清水浸泡, 将鸭蛋裹住,置细灰火内烧熟。除去蛋壳后内服,每天早上服 1 个,连服 7~
14 个。
  [病例] 吴××,男, 13 岁。左颈部起谭瘤 7 个,大小不一,按之 疼痛,推之可移动,经中西药治疗效果不好。甲上方治疗,连服 7 个,瘰疬
  
全消。
[来源] 吴克纯,四川中医 1984;(3): 17

瘰疬散

[药物] 全蝎、炮山甲各 10 克,蜈蚣 20 克,火硝少许。
  [用法] 上药研细末,装瓶备用,为 1 疗程量。每次以药未 2 克, 装入 1 个有孔的呜蛋内,搅匀,然后封孔煮熟后食蛋,早晚各 1 次。
[疗效] 此方治疗瘰疬有良效。
  [病例]姜×,女, 28 岁。右侧颈部思瘰疬数个,形如串铃,曾用抗 痨药物治疗 3 个月无效。用上方 4 剂(4 个疗程)后病愈,随访未见复发。
[来源]邓朝纲,陕西中医 1985: (4) : 175

血栓性静脉炎

大黄葱蜜膏
[药物]生大黄(压成粉)60 克,鲜葱白 50 克,蜂蜜 10 克。
  [用法]先将鲜葱白洗净切碎,放在碗内捣成泥状,后加入生大黄粉和 蜂蜜,拌匀即成。患处皮肤用 75%酒精消毒后,将药膏敷上较厚一层,然后 用纱布包扎,每天换药 2 次,6 次为 1 宁程。第 1 疗程后可间隔 2 天再行第 2 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 56 例,痊愈 51 例,有效 4 例,无
效 1 例。
[来源] 张和平,辽宁中医杂志 1989; (7): 29

四黄膏

[药物] 黄柏 30 克,黄苹 20 克,生大黄、黄连、乳香、没药各
15 克。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未,用凡士林软膏调成糊状,涂在敷料上贴于 患处,用绷带固定,3 天换药 1 次。绷带固定不要过紧,保持血液循环良好, 抬高患肢,卧床休息。
[疗效] 此方治疗血栓性静脉炎 50 例,痊愈 47 例,好转 3 例。
[来源] 杨成玲,辽宁中医杂志 1993;(5):

输液后静脉炎

六神丸
[药物] 六神丸适量。
  [用法]六神丸研末,用酒调成糊状,均匀摊在消毒纱布上,敷于患部, 胶布固定, 24 小时换 1 次,干后滴酒以保持湿度,至局部痛消变软为止。
[疗效]此方治疗输液后静脉炎 20 例, 10 余天后全部夜愈。
  [病例]王×,女, 32 岁。月前因急性胃肠炎住医院静脉输液,进针 局部胀痛、硬结、色暗,热敷后硬痛未全消。即用上方,6 次后硬痛消失。
  
[来源]吕长青,等,四川中医 1993, (4):35 红花甘草散
[药物] 红花、甘草各等份。
  [用法]上药研末,用 50%酒精调匀后敷于患处,外用纱布包扎,每天 换药 1 次,干后可在纱布外再倒入少量酒精加湿。
[疗效]此方治疗输液后静脉炎 69 例。其中显效 43 例,有效 26 例。
  [病例]江××。因败血症住院,应用红霉素、氯霉素、氨苄青霉素、 能量合剂、氯化钾注射液静脉滴注,引起左前臂尺、挠静脉(长达 10 厘米) 以及双足背、手背等多处静脉炎,用上方外敷 1 天后,局部红肿、热痛消失, 静脉变软,恢复弹性。
[来源]张清和,浙江中医杂志 1988; (6) : 277

肌肉注射感染

土豆片
[药物] 大土豆 1~2 个。
  [用法] 将土豆洗净切片,厚度约 5 厘米。洗净患处,将新切的土 豆片贴敷于患处,贴后马上有凉爽、舒适的感觉。待土豆片温热后,再切一 片更换。每天敷 2 次,每次 1~2 小时。
[疗效] 此方治疗肌肉注射感染,收到理想效果。
[来源] 李国文,浙江中医杂志 1992; (12) : 568 桅黄膏
[药物] 桅子、大黄各 15 克,冰片 2.5 克。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用鸡蛋清调成糊状,盛入容器内备用。依肿 痛面积大小,取药膏摊在纱布上,贴患处,胶布固定,2 天换药 1 次。
[疗效] 此方治疗肌肉注射感染,轻者 1 次即愈,重者 2~3 次即愈。
[来源] 祖腾良,辽宁中医杂志 1991; (1) : 39 冲和膏
[药物] 紫荆皮 150 克,独活 90 克,赤芍 60 克,白芷 30 克,石菖
蒲 45 克。
  [用法] 上药共研未,过 80~100 筛目,用凡士林作基质,按软膏 常规操作制成含量为 20%的油膏。用时将药膏敷于病损红肿处(厚 4~5 厘 米),3 天为 1 疗程,连用 1~4 个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肌肉注射感染 50 例(其中 32 例配服仙方活命饮), 全部痊愈。
  [病例] 傅×,男, 64 岁。2 天前因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肌 肉注射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后,双侧臀大肌红肿热痛,经口服土霉素、 红霉素、磺胺增效剂,外敷金黄膏治疗,效果不佳。检查两则臀大肌处焮红 灼热、肿甚、压痛;左侧有 10×12 厘米肿块,右侧有 8×9 厘米肿块,均质 硬、边缘清楚、波动不显。拟清热解毒,疏风活血,消肿定痛。用冲和膏如 法外敷,配服仙方活命饮,每天 1 剂。1 个疗程后,红肿热痛减,双侧臀大 肌肿胀均有减退,冲和膏加热敷,每天 2 次,仙方活命饮加赤芍内服;2 个 疗程后,红肿消退,肿块消失。追访 1 个月未见复发。
[来源] 金宁星,陕西中医 1990; (6) : 257


                       肌肉注射后臀部硬结

皮硝冰片药袋
[药物]皮硝 15~30 克,冰片 2~5 克。
  [用法]上药研细,用纱布包裹备用。同时将其置于硬结上,外用一热 水袋来回熨烫约 10 分钟,每天 2~3 次。注意热水袋的温度要适宜,避免烫 伤皮肤。
[疗效]此方治疗肌肉注射后臀部硬结多例,收到满意效果。
  [病例]袁××,女, 56 岁。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需注射长效青霉 素,注射后 5 天,臀部被注射部位有一硬结未散,有轻微触痛,曾用热毛巾 热敷未见好转。采用皮硝冰片药袋热熨,每天 2 次,5 天后局部硬结完全消 失。
[来源]隋彦彦,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3; (8) : 366

黑药膏

[药物]五倍子 180 克,蜈蚣 2 条,陈米醋 250 克,蜂蜜 50 克。
[用法]将前 2 味药研未,共调成膏,每次外涂 2~3 毫米厚。
[疗效] 此方治疗肌肉注射后臀部硬结 117 例,一般 5~7 天即可消退。
  [病例]吴×,女, 35 岁,农民。患颈淋巴结结核住某医院肌肉注射 链霉素,6 天后臀部肌肉注射部位出现非感染性硬结约 6 厘米大小, 10 余 天未能消散。经用黑药膏 10~20 克摊于敷料上,外贴臀部硬结处,每天 1 换,2 天后硬结缩小至 2 厘米左右,5 天后硬结消失。
[来源] 王展,陕西中医 1987; (10) : 461

红丝疔

菊花糊剂
[药物] 鲜野菊花 30 克,大蒜 1~2 瓣。
  [用法]上药洗净,共捣绒备用。备清洁凉水一盆,用消毒后的尖锐瓷 片在病灶四周刺 4~5 次,把患肢置于水中,再沿“红线”寸寸刺之,浇水冲 洗出血处,待血不流时,取出患肢,用上药敷之,随于急换。
[疗效] 此方治疗红丝疗有奇效。
[来源] 戴昌钰,四川中医 1991; (7) : 31 注意:刺血时不要刺得太深,以稍出血为宜,一定要避开血管,以免夫
血太甚。病情严重者可配上药取汁兑凉开水多次服。

脓疱疮

大黄花椒洗剂
[药物] 生大黄 50 克,花椒 15 克。
  [用法]将上药煎水 200~300 毫克。先将渗出物和脓痴用药液洗净, 再用纱布浸药液贴敷患处,每天 3~5 次,每次 10~20 分钟。
  
[疗效]此方治疗脓抱疮。一般 3~4 天痊愈。
  [病例]李×,男, 10 岁。额部初起红色粟粒状丘疹,继而出现黄豆 大小水疱,瘙痒。抓搔疱破后有黄色脓液流出,并很快向周围蔓延。用本洗 剂治疗 3 天,丘疹脓疤消退而愈。
[来源]李光荣,四川中医 1987; (5) : 29

收敛拨毒膏

[药物]松香、白矾、香粉各等份。
  [用法]将松香与白矾置于铁勺内,文火溶化后,即加入香粉烧锻,翻 炒至黄烟散尽,药呈黄白色为度,研细未备用。用香油调成糊状,敷于疮面, 每天 2 次。
[疗效]此方治疗脓疤疮 2000 余例,疗效颇佳,无 1 例留下疤痕。
  「病例]李×,男, 15 岁。耳廓及胁部起黄色小疱,反复发作 3 年。 初起小疱,渐流黄水,痒痛,夜卧瘙痒,少寐,抓破流血水,蔓延成片,经 数家医院诊治效果不佳。后用收敛拔毒散 40 克,用香油调膏外敷 10 天告愈, 随访 2 年未复
发。
[来源]崔志诚,陕西中医 1989; (12):550

黄水疮

艾叶烧杏霜
[药物] 陈艾 50 克,带壳杏仁 30 克。
  [用法] 艾叶加水 1500 毫升,煎至 500 毫升,浸洗患部;再将带壳 杏仁放人文火中烧至壳黑取出杏仁,捣成霜状,涂抹患处,每天 3~4 次。
[疗效]此方治疗黄水疮 5 例,痊愈 4 例,无效 1 例。一般用药 1 天水
止,2~3 天结痴。
  [病例]周××,男,7 岁。头部长黄水疮已 3 年,反复发作。用上方 治疗,1 剂痊愈,随访 5 年未复发。
[来源] 周作玉,四川中医 1983; (2) : 34

龙骨糊剂


  [药物] 龙骨 15 克,蝉蜕 30 克,四环素 0.25×6 片。强的松 5 毫 克×6 片。
  [用法]上药研细未,用凡士林适量调成糊状,装入瓶内备用。用前将 结痂的皮肤鱼淡盐水擦洗干净、涂擦药糊。
[疗效]此方治疗黄水疮,一般 1~2 天痊愈。
  [病例]刘××,男, 12 岁。头面部黄水疮 20 余天,经用抗生素片 剂、膏剂,仍不见好转。涂此药糊 1 次好转,2 次痊愈。
[来源] 李怀珍,四川中医 1983; (3) : 44

四粉梢


[药物] 樟丹、铅粉、松香、枯矾各等份。
  [用法]将上药研为细末,用香油调拌成膏。用时除去脓疱疹痂皮,暴 露创面,用生理盐水冲洗净脓液后,待表面微干,将药膏糊涂干创面上,每
天 2~4 次。
[疗效]此方治疗黄水疮 35 例,3~5 天结痂,6~8 天全部痊愈。
  [病例] 李×,女,8 岁。面部、四肢患脓疱疮 18 天,痛痒流黄水, 经用四粉散外涂 7 天痊愈。
[来源] 孟祥文,陕西中医 1992; (4) : 175

疥 疮

吴茱萸泥膏
[药物]吴茱萸适量。
  [用法]将吴茱萸风干粉碎过筛,配成 10%~15%的泥膏备用。用时洗 净患部皮肤,搽以药膏。
[疗效]此方治疗疥疮 26 例,全部痊愈。
  [病例]王××,男, 37 岁。全身皮肤瘙痒,起丘疹 5 月余,尤以腹 部、会阴、腿等部位为多,夜间瘙痒尤剧。曾用西药冶疗仍反复发作。检查 皮肤有脱屑、流水。诊为疥疮。经用 10%吴茱萸泥膏外搽 1 次后痊愈。随访 无复发。
[来源]刘世成。四川中医 1987;(5): 46

治疥油

[药物] 硫黄未 50 克,花椒未 20 克、桐油 90 克。
  [用法]先将桐油煎沸,再加硫黄末、花椒未入油内,再煎 10 分钟, 待温贮瓶备用。用时先将药油煎热,用鸡毛擦涂患处,待疮愈再更内衣。衣 用开水烫洗杀虫。1 剂可用 10 人次。
[疗效]此方治疗疥疮,一般只擦 1 次即愈。
[来源]朱长义,四川中医 1983; (3) : 64

双黄油

[药物]明雄黄 7.5 克,熟鸡蛋黄 15 个,血竭 3. 5 克。
  [用法]把鸡蛋黄压碎放入铜勺中,取文火熬炼,待蛋黄成糊状时,将 研细的雄黄、血竭放入勺中,用竹筷搅动至油出,药渣呈黑黄色时即可,去 渣留油,装入玻璃瓶中备用。热水肥皂浴后,用双黄油反复擦患处,隔晚 1 次。用药后要更换衣服被褥,更换下的衣服被褥要消毒。
用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之物。
[疗效] 此方治疗疥疮 30 例,均于用药 1~5 次后痊愈。
[来源] 张跃祖,浙江中医杂志 1990; (1):3

青蒿洗剂


[药物] 青蒿、苦参各 30 克,白矾 20 克。
  [用法]上药水煎 2 次,用第 2 次煎液洗擦身体后,再用棉签蘸第 1 次煎液擦疥疮局部,每天 3~4 次。
[疗效] 此方治疗疥疮,一般 3~6 天可痊愈。
  [病例]刘×,女, 17 岁。患疥疮 1 月余,近半月来蔓延全身,多处 皮肤抓破感染,痛痒交加,经用各种药物治疗无效。用上方 5 天即愈,随访 未见复发。
[来源] 王相勤,浙江中医杂志 1988(2) : 88

疥疮糊剂

[药物] 翠羽草、硫黄、花椒各等量。
  [用法]将 3 药研细未,用适量菜油调成糊状。用前先用双手遍抓疥疮 病灶,除去疮痂,至全身疥疮病灶有热感时,将上药糊用消毒纱布 2 层包裹 扎定后烤热,用口鼻吸足药味后,乘热用药包遍擦疥疮病灶,每天早晚各擦
1 次,2 天为 1 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疥疮 30 例,大多数患者均在擦药当天晚上即感瘙痒 消失,次日再擦药 1 次后停药观察,结果痊
愈而未复发。少数患者擦药 2 天后仍有瘙痒感,需加大花椒
用量后续擦 1 天,便可痒止疥愈。
  [病例]周×,男, 21 岁,农民。染疥疮半年,曾用硫黄软膏及肤轻 松软膏外治月余无效,遂放弃治疗。病情日重,全身瘙痒不堪,烦躁不安, 尤以下腹部、大腿内侧、两手指
间抓痒为甚,或溃破流血,或化脓感染。经上方治疗 1 个疗程,病告痊
愈。
[来源] 龙文强。浙江中医杂志 1990; (5) : 237 注:翠羽草为卷柏科植物翠云草 Selaginella uncinata (Desv.)
Spring 的全草,性味苦寒,有清热解毒、利湿消瘀之功。

疥疮一号


[药物] 硫黄(研极细末)、大枫子肉(捣极烂)各 30 克,花椒(焙干研细末)、生甘草粉各 20 克。
[用法] 取菜油 60 克煎鸡蛋 1 个,去蛋不用,取其油
(油温 50℃)与上药调匀成稀糊状备用。每天用其搽患处及周 围皮肤 2 次,用药期间勤洗澡,勤换衣裤、被褥并用沸水烫 洗。并发感染者可同时内服中药。
[疗效]此方治疗疥疮 30 余例,大多在数天内痊愈。
[来源]童代玲,四川中医 1986; (8) :35

蛇床子百部酊

[药物] 蛇床子、百部各 250 克。

[用法]上药研碎成粗粉,先用冷开水润湿 30 分钟,加
  入 75%乙醇 4000 毫升,密封,浸渍 15 天,取浸出液放置,倾 取其上液, 分装灌瓶,每瓶 200 毫升。用药前先以温水和肥皂洗擦全身,用棉花蘸浸出 液,擦遍颈项以下全身皮肤,每天 1 次;皮肤损害处或结节表面,每天擦药
2 次。
  擦药 5 天后才洗澡、更换衣服、被单等,并进行消毒处理,1 周后复查。 对伴有湿疹样改变者,先按湿疹方法处理,然后再用本药;合并感染者,除 每天擦药 1 次外,同时用野菊花煎剂(冷却)外洗,感染严重者加用抗生素。
  [疗效]此方治疗疥疮 152 例,痊愈 108 例,显效 29 例,无效 15 例, 总有效率为 90.1%。
[来源]邹明祥,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0; (1) : 18 复方芜荑膏
  [药物]芜荑 30 克,硫黄 20 克,摈榔、吴茱萸各 15 克,花椒 10 克, 凡士林(黄白凡士林均可)150 克。
  [用法]将前 5 味药分别研细过筛,与凡十林调匀,置于搪瓷缸内备用。 擦药前先用温水擦洗患处,然后将药膏在患处来回拭擦,使局部微红为度, 每天早晚各擦 1 次。
[疗效] 此方治疗疥疮 62 例,均获痊愈。
[来源]王福海,陕西中医 1987; (9) : 419 疥见消
[药物]雄黄 30 克,百部 40 克,蛇床子、大枫子各 60 克,花椒 10 克,
轻粉 15 克。
  [用法]将百部、蛇床子、大枫子、花椒共研细末,雄黄、轻粉分别单 独研细;再将以上药未合匀,用猪脂(大油)或凡士林配成 20%的油膏外搽, 每天 2 次,连用 1 周。
[病例]陈×,男, 17 岁。自述小腹、阴部及双手指缝瘙痒 2 月,曾
在多处诊为疥疮,多方治疗未见减轻。近日来,僵痒更甚,夜不能寐。检查 见上述部位溃烂、流脓,局部疼痛,患处可见米粒大小的丘疹、溃烂、脓疤。 诊为疥疮。用疥见消治疗 2 次痒止,溃烂干燥,疼痛消失,3 天后丘疹消失, 继用 3 天以巩固疗效。
[来源] 赵新安,陕西中医 1988; (7) : 321
硫苦煎剂
[药物]硫黄、百部、蛇床子各 30 克,地肤子、黄柏、花椒、苍术各
20 克,苦参 60 克。
  [用法]上药加水 3000 毫升,煮沸 10 分钟,待温,每天用之洗全身及 病损部位,连续用药 3~5 天。同时进行衣服、被褥消毒。
  [病例]牛×,女, 24 岁,农民。1 周前曾去澡堂洗澡 1 次,致指间、 乳房下及腋前线出现针尖大小丘疹及少许小水疱,继则小腹部及大腿内侧, 左右对称,自觉奇痒,晚间更甚,整夜难眠。发病 5 天后,其 8 个月的婴儿 亦发病,症状相同,彻夜哭闹不安。嘱其母子同时用硫苦煎剂外洗全身,重 点病损部位,消毒衣物、被褥,每天 1 次,4 天后瘙痒感逐渐消失,1 周后病 情痊愈。
[来源] 张天虎,陕西中医 1986;(4): 175

                          冻 疮

河蚌散
[药物]河蚌壳适量。
[用法] 将河蚌壳煅后研未敷患处。
[疗效]此方治疗冻疮溃烂患者 126 例,均在撤药 1 周年痊愈
  [病例]张×,男, 12 岁。左手背有 2×2 厘米大小冻伤溃烂面一个, 周围红肿,曾自用冻疮膏治疗 10 余天未效。将溃烂面洗净后,撤上药 3 次痊 愈。
[来源]谭风华,等,辽宁中医杂志 1988;(3): 48

猫油

[药物] 猫油(即家猫腹腔内的脂肪)。
  [用法]将猫脂肪油放锅内加热,熬取清油,装入消毒过的容器内,待 凝固后取少许涂擦患处。
  [病例]王×,女, 64 岁。每年冬季两耳翼均患冻疮,红肿疼痛,并 破溃。嘱用上方涂擦患处,每天 4~5 次,3 天后肿痛明显消退,1 周后破溃 处亦完全愈合。
[来源]吴自强,四川中医 1987; (2) : 36

七桂散

[药物] 三七 5 克,企边桂 10 克。
  [用法]企边桂研未备用,三六泡白酒 100 毫升。热水洗敷患处后,用 企边桂未调三七酒,每天早晚搽患处。
[疗效] 此方治疗冻疮(未溃者),一般 4~9 次可愈。
[来源] 杨问知,四川中医 1987; (2):9

山楂细辛膏


  [药物] 山楂适量,细辛 2 克。[用法]取成熟的北山楂苦干枚(据 冻疮面积大小而
  定),用灰火烧焦存炭捣如泥状;细辛研细未,合于山楂泥中,摊布于 敷料上,贴干患处,每天换药 1 次,一般 4~5 次即可痊愈。
[疗效]此方治疗冻疮 60 余例,均获痊愈。
  [病例]郑×,男,14 岁。自述左小趾灼痛、瘙痒、感觉迟钝 4 天。检 查左小趾有暗红肿胀的冻疮,证属寒凝血脉。取山楂细辛膏贴于患处,每天 换药 1 次,第 2 天红肿减轻,第 4 天红肿消失痊愈。
[来源]杨树忠,四川中医 1990; (10) : 46 冻疮验方
[药物] 茄梗、辣椒梗。荆芥各 60~80 克。
[用法]上药加水 2000~3000 克,煮沸后热洗患处,每天 1 次。
[疗效] 此方治疗冻疮,一般 3~4 天痊愈。
[病例]薛××,男, 12 岁。手指及足趾患冻疮红肿疼痛 10 余天,

晚上奇痒,经敷冻疮膏等无效。用上方外洗 4 天,肿痛消失痊愈。
[来源] 谢成焯,四川中医 1984; (1) : 52

茄芫液


  [药物]干茄子梗茎 100 克(切碎),芫花、当归、川椒、生姜各 15 克,冰片 5 克。
  [用法] 将上药置于 75%酒精 1000 毫升中浸泡 1 周,用纱布过滤, 取药液贮瓶备用。使用前将患部洗净拭干,用药棉蘸药液涂擦局部(未溃烂 者),每天 4~5 次。
[疗效] 此方治疗冻疮,一般 5~7 天可愈。
[来源] 杨德明,湖南中医杂志 1989; (1): 27 当归红花酊
  [药物] 当归、红花、王不留行各 50 克,干姜、桂枝、干辣椒各 30 克,细辛、冰片、樟脑各 10 克。
  [用法]上药浸泡于 95%酒精 750 毫升中,1 周后以纱布过滤,贮瓶备 用,用前将局部洗净拭干,用药棉蘸药液涂擦患处,每天 3~5 次。
此方适用于冻疮初起来溃破者。
[疗效] 此方治疗冻疮 27 例,痊愈 16 例,好转 8 例,无效 3 例。
  [病例]李×,女, 33 岁。双手指、手背肤色紫红,疼痛肿胀,灼热, 奇痒。诊为冻疮。用上方涂擦,5 天后红肿消退,7 天后诸症消失而痊愈。
[来源] 曾冲,陕西中医 1985; (2) : 78

褥疮

紫草油
[药物] 紫草 10~15 克,麻油 100 克。
  [用法]将麻油煎沸,人紫草浸泡,放置 4~6 小时装瓶备用。将紫草 油涂敷在褥疮面上,每天之~6 次。对中期有坏死、感染、渗出的褥疮,在 皮损处外敷云南白药粉,每天 2~3 次。
[疗效] 此方治疗早期褥疮 3 例、中期褥疮 12 例,均获痊愈。
  [病例] 黄×,男, 63 岁。患者过度负重引起胸腰段脊髓横贯性 损伤。经中西医结合治疗 1 周病情稳定。由于大小便失禁,骰尾骨处发现中 期褥疮,面积 10×6 厘米大小,多处渗出及坏死。用上方治疗 1 周病愈。
[来源] 李雪梅,等。陕西中医 1992; (3) : 122

溃疡速愈散


  [药物] 踌香 1 克,玳谓、乳香、孩儿茶、赤石脂各 30 克,冰片 20 克,青黛 50 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未装瓶备用。溃疡面用新洁尔灭消毒后,将药粉 均匀撒在溃疡面上,每天换药 1 次或隔天 1 次。同时加强护理,每隔 2 小时 翻身 1 次,骨头突出部位要加垫圈。
[疗效] 此方治疗褥疮 78 例,治愈 76 例,无效 2 例。

[病例] 王×,女, 86 岁。下肢截瘫 2 年,骰尾骨溃疡面积达 8×
9 厘米,骰尾骨突出,Ⅳ度褥疮,局部皮肤发硬呈深黑色,溃疡深达骨质, 渗出物较多,极臭,甲各种抗生素及中药治疗半年余未见好转。投以溃疡速 愈散, 10 天后溃疡周围及深部组织肉芽复活明显生长,用药至 10 月 16 日, 溃疡痊愈。
[来源] 刘家磊,等,辽宁中医杂志 1992; (12)

大黄滑石散

[药物]生大黄粉、滑石粉各等量。
  [用法]上述药粉混匀备用。用前将褥疮洗净拭干,再将药粉撤于褥疮 局部,重者每天 3 次,轻者 1 次。
  [病例]崔××,男, 73 岁。患者因脑出血致左侧上、下肢瘫痪月余 住院,检查左侧臀部有 10×10 厘米一处褥疮,疮面覆有脓样腐败物,渗出黄 色粘液。经用上药治疗 2 天,渗出物减少,1 周后无渗出物,疮面露出新生 肉芽, 15 天后局部结痴痊愈。
[来源] 王书成,四川中医 1987; (5):33

痤 疮

白花蛇舌草汤
[药物] 白花蛇舌草 50 克。
  [用法]每大 1 剂,水煎服。药渣加水 1000 毫升煎,待温后搽洗患处, 每天 3 次。用药期间忌食辛辣。
[疗效] 此方治疗痤疮,疗效显著。
  [病例]王××,男, 20 岁。患寻常痤疮已 2 年,反复应用四环素、 乙菧酚口服,白色洗剂、痤疮洗坚外洗疗效不显。检查颜面部、颈部有多个 痤疮结节、密集、部分伴有脓疱,舌红、苔黄,脉滑数。用上方治疗 3 天, 皮疹开始消退,2 周后皮疹基本消失,遗留部分色素沉着。
[来源] 关启文,等.四川中医 1991; (1): 35
美容汤
  [药物] 鲜猪胆 1 个,鲜樱桃枝叶 30 克,鲜桃树枝叶 50 克,鲜槐树 枝叶、鲜柳树枝叶各 40 克。
[用法]将上 4 种鲜枝带叶切成 3 厘米长节,洗净后放入锅内加入温水
2000 毫始,用武火煎沸,待煎液不烫手时,倒入盆内,加进猪胆汁 2~4 毫 升,搅拌后即可洗脸。每剂药可水煎 3 次,并在每次洗前新加进猪胆汁 2 毫 升左右,每天早晚各洗 1 次,1 个月为 1 疗程。
  注意:在洗脸时不可用香皂、肥皂,洗后即用于毛巾尽快擦干。治疗期 间不能用膏脂,忌辛辣、酒等刺激食物及多脂肪食物。
[疗效]此方治疗痤疮 250 例,痊愈 248 例,2 例因故中断治疗。
[来源] 张和平,陕西中医 1989; (10) : 449

8701 搽剂

[药物] 赤石脂,密陀僧、天仙子、白果、硫黄、樟脑各 10 克,冰片
3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未,加入 75%乙醇 300 毫升中,密封 5 天后即可应 用。用前先将药物充分摇匀未见沉淀,以棉签蘸药外搽皮损处,早晚各 1 次,
10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痤疮 144 例,痊愈 76 例,有效 62 例,无效 6 例。
  [病例]彭×,女, 24 岁。颜面部油脂分泌物多而发亮,长暗红色毛 囊性丘疹,微痒,时轻时重,缠绵不断。用手挤压丘疹,有米粒样白色粉汁。 诊为痤疮,拟 8701 搽剂治疗。10 天后丘疹、粉刺均已消除,仅残有少数色 素沉着,继用 10 天症状消失,皮色正常,随访 2 年未见复发。
[来源]张华,湖南中医杂志 1990; (1) : 50

批把清肺饮


  [药物]批把叶 15 克,党参、桑白皮各 10 克,黄柏、黄连、甘草各 5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饭后服。
[疗效]此方治疗痤疮 96 例,痊愈 58 例,好转 35 例,无效 3 例。
[来源] 孙刚,辽宁中医杂志 1988; (1): 44 蛇舌山楂饮
[药物] 白花蛇舌草、生山植各 30 克,大生地、紫丹参各 20 克,玄
参 15 克,黄芩 10 克,生甘草 5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上方加减治疗痤疮 54 例,痊愈 33 例,显效 17 例,无效 4 例。
  [病例]张×,男, 18 岁。面部出皮疹已 2 年,伴瘙痒。检查脸面颊 部可见密集之黑头粉刺,部分丘疹有脓疱,挤之可见米粒大粉渣样物。予蛇 舌山楂饮加紫花地丁 30 克,连服 10 剂告愈。
[来源] 孙步云,陕西中医 1987; (8) : 365

清上黄芩汤

[药物]黄芩、银花、荆芥、玄参、生地、白芒、牛子各 10 克,粉葛
15 克,红花 3 克,甘草 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同时用虎杖、苦参各 30 克,蛇床子 20 克,徐长卿、文蛤各 10 克水煎外洗,早晚各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痤疮 40 余例,皆获满意效果。
  [病例]邓×,男, 28 岁。痤疮色赤而痒,挤压破出粉汁,并有少数 脓疱和结节,曾多次服用乙烯雌酚、维生素 B6、四环素等西药未效。后用上 方治疗,内服清上黄芩汤 12 剂,外洗方 9 剂后痊愈。
[来源]舒友艺,陕西中医 1985; (6) : 275

丹毒

芙蓉膏

[药物]干木芙蓉花或叶适量。
  [用法]上药研极细未,过 120 目筛,在粉中加入凡士林,按 1:4 比 例配方,调匀贮瓶备用。用其涂敷患处,涂敷面宜超过思处边缘 1~2 厘米。 涂后即觉清凉,疼痛减轻,患处明显变软。每天涂敷 3~4 次。
[疗效]此方治疗丹毒 23 例,均痊愈(其中 2 例加服中药)。
  [病例]张×,女, 45 岁。右侧颜面先见铜圆大红斑,肿胀灼痛,迅 速蔓延成 4×5 厘米一片。高出皮肤表面,边缘清楚突起,掀赤热痛,当即来 院诊治。诊为颜面丹毒,用上方治疗,5 天即愈。
[来源]陶春祥,浙江中医杂志 1991; (10) : 464 注:木芙蓉为锦葵科植物木芙蓉 Hibiscus mutabilis L.的花、叶。

一石散

[药物] 石膏 50~150 克,寒水石 30 克。
[用法] 上药研未,加适量桐油调匀,涂抹患处,每天 1~2 次。 按患面大小,适当增减药量。
[疗效]此方治疗丹毒 10 余例,均获痊愈。
  [病例]方×,女, 18 岁。3 天前自觉右脚面靠外侧部有瘙痒感,如 虫行于肌肤,嗣后皮肤隐现焮红一块 7×6 厘米大小患面,灼热烫手,体温
38.5℃;某医院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 18. 6×109/L,中性 0.82,淋巴 0.
18,诊为足背部丹毒,使用抗生素 3 天效果不佳。后用上方外涂,每天 2 次,
4 天即 愈。
[来源]王永茂,陕西中医 1985; (6) : 275

无名肿毒

郁李皮膏药
[药物]郁李根皮(干品)1000 克,香油 1000 克。
  [用法]用上药煎熬,待煎熬至滴水成珠时,加入黄丹 300 克,用桃或 柳枝充分搅拌,凉后成膏,以笋叶卷之备用。用时将药膏摊于布上外贴,5 天换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无名肿毒 100 例,一般 5~15 天即可痊愈。
[病例] 党××,男,17 岁。心窝部有一个 16×l6 厘米肿块,突出体
表 0.6 厘米,不红不热,自觉疼痛已 2 周,曾用中西药治疗 1 周无效。乃用 郁李皮膏药外贴,3 天后肿块明显缩小,l 周后肿块消失。
[来源] 王明武。四川中医 1987;(5): 31

栀黄膏

[药物] 大黄 10 克,栀子 5 克,凡士林适量。
  [用法]将前 2 药研成细未,用凡士林调成软膏,装瓶备用。用时将药 膏涂于白布上贴患处,每天换药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无名肿毒 20 余例,均在 2~3 天内痊愈。

[来源] 薛威镇 四川中医 1983; (4) :11

多发性皮下囊肿

化痰消积汤
  [药物] 生半夏、夏枯草、玄参、生地、赤芍、白芍、丹参各 15 克, 天南星、广陈皮、制香附各 10 克,川芎、鸡内金各 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 2 次服。
[疗效] 此方治疗多发性皮下囊肿,效果满意。
  [病例]陈××,男,36 岁。胸部及大腿内侧有包块数十个,一年多未 愈。大者如枣核,小者似豆粒,按之有痛感,质地中等,推之不移,局部皮 色如常,如块陷于皮下。经外科常规检查,确诊为多发性皮下囊肿。上方加 太子参、牡蛎各 15 克,连服 20 剂,囊肿消失而愈。
[来源] 张正泉,等.四川中医 1988;(9) : 45

局限性硬皮病

黄芪灵芝汤
  [药物]黄芪、黄精、炒山药各 15 克,灵芝、生地各 20 克,麻黄 13 克,桃仁、泽泻、桂枝、白芥子各 10 克,附子、炮姜各 3 克,甘草 6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12 岁以下隔天 1 剂。
  [疗效]此方治疗局限性硬皮病 32 例,显效 14 例,好转 17 例,无效 1 例。
[来源] 逯志华. 河北中医 1992;(4):10

脂溢性皮炎

鲜姜搽剂
[药物] 鲜姜 250 克。
  [用法] 将鲜姜捣碎,用市包拧取全汁盛杯内,再用 10%盐水 1000 毫升洗净患处,擦干,用棉签蘸姜汁反复涂搽,至姜汁用完为止。每周 1 次。 头部有感染时可用复方新诺明 1 克,每天 2 次,连服 5 天,待炎症消失 后再用上方;涂姜汁后患处有时剧痛,一般不用服止痛药物,3 天后疼痛可
消失。
[疗效]此方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疗效显著,连用 2~3 次即愈。
[来源] 纪同华 四川中医 1987;(5): 30

去屑搽剂

[药物]皂角、白附子、大枫子、土槿皮、紫荆皮等量,樟脑减半。
[用法]上药共研粗未,加入用 75%的酒精中浸泡 5 天,去滓分装,每
瓶 100 毫升,每瓶中加枯矾粉 10 克。用时将患处鳞屑略作搔刮,将搽剂充分 摇匀后涂于患处,每天 2 次。
[疗效]此方治疗干性脂溢性皮炎,一般 2~4 周可痊愈。

「来源]胡令眉。山东中医杂志 1987;(4):43

野菊牛子汤


  [药物] 野菊花、赤石脂、生地各 15 克,牛子、丹皮各 10 克,荆芥、 防风各 9 克,生慧米 30 克,白矾 12 克,甘草 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 此方加减治疗脂溢性皮炎 30 例,痊愈 20 例,好转 6 例,无 效 4 例。
[来源]张君喜。陕西中医 1986;(3):129

神经性皮炎

白降丹
[药物] 白降丹未适量。
  [用法] 先将患处常规消毒,然后将消毒刀片用消毒棉球包缠,露出 刀尖 0.2~0.4 厘米,用右手捏住缠刀片的棉球,快速轻轻划破皮肤,撒少许 药粉于划破的皮肤表面,不用包扎。如有少量出血,待血液凝固后,可以活 动。每周治疗 1~2 次。
[疗效] 此方治疗神经性皮炎数例,均有效。
  [病例] 李×,男,45 岁。右下肢膝关节外侧有 18×1l 厘米一处呈 苔癣样病变,皮肤硬结、粗糙、脱屑,起米粒大丘疹,汇成一片,边界清晰, 已有 5 年多,时轻时重,西医诊为“播撤性神经性皮炎”,曾用中西药内服 外用均无效。后用上方 8 次即愈,随访 2 年正常。
[来源] 李怀仁,等。陕西中医 1985;(7):322

天胡荽汁

[药物] 鲜天胡荽全草适量。
  [用法] 将上药洗净阴干,捣烂取汁。使用前先在神经性皮炎部位刮 破表皮至略渗血,然后用天胡荽汁涂擦患处,每天 2~3 次。
[疗效] 此方治疗神经性皮炎 33 例,痊愈 31 例,无效 2 例。
  [病例]石××。颈部神经性皮炎 6 年,局部出现扁平丘疹,搔破后表 面糜烂渗液,奇痒难忍,用上方 4 天即愈。
[来源]李治方.浙江中医杂志 1988;(2):88

陈醋木鳖酊

[药物]木鳖子(去外壳)30 克,陈醋 250 毫升。
  [用法]将木鳖子研成细未,放陈醋内浸泡 7 天,每天摇动 1 次。用小 棉签或毛刷浸蘸药液涂擦受损之皮肤,每天 2 次,7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神经性皮炎 36 例,均痊愈。
  [病例]杨×,男,34 岁,农民。2 年前发现左侧颈部有一片皮肤状如 皲裂,日渐增厚,脱屑甚痒,经用肤轻松软膏外涂无效。诊为神经性皮炎,
  
用陈醋木鳖酊外涂,每天 2 次,4 次痒止,经治 1 疗程痊愈。
[来源]张居运。陕西中医 1988;(7):320

食醋糊剂

[药物]食醋 500 克,苦参 20 克,花椒 15 克。
  [用法]取食醋(山西瓶装老陈醋最佳)放入铁锅内煮沸浓缩成 50 克, 装入干净大口瓶内。将上药洗净放入瓶内,浸泡 1 周后可用(浸泡时间越长 越好),用温开水清洗患部,用消毒棉签蘸食醋糊剂涂擦病变部位,每天早 晚各 1 次。
[疗效]此治疗神经性皮炎 72 例,痊愈 65 例,显效 5 例,无效 2 例。
  [病例]李×,男,31 岁,患颈后神经性皮炎 5 年之久,曾多方治疗效 果不佳。诊见其颈后病变部位呈色素增加,皮纹粗糙,有小丘疹融合,高出 皮肤,附有鲜屑及血痴。用上方治疗, 16 次痊愈。
[来源]郭莜宝.陕西中医 1991;(11):510

神皮灵

[药物]细辛、草乌、马钱子各 5 克。
  [用法]上药浸泡于 80%~95%浓来苏液 100 毫升中,10~15 天即可 使用。同时取消毒棉签蘸神皮灵药液徐擦患部皮肤即可,切勿涂擦在健康皮 肤上,以免损伤健康皮肤。
局限型、泛发型苔癣样变皮肤脱落后,可用肤轻松及去炎松尿素软膏再
涂擦患处皮肤;泛发型还可静滴 10%葡萄糖内加地塞米松 5~10 毫克;全身 瘙痒剧烈者可口服抗过敏药物。
[疗效]此方治疗神经性皮炎 230 例,痊愈 226 例,无效 4 例。
[来源]李超佑,等.湖北中医杂志 1990;(5):21

苦徐酊

[药物]苦参、徐长卿各 30 克,白降丹 0.5 克,麝香 0.2 克。
  [用法]将苦参,徐长卿加水适量煎煮 2 次,合并药液浓缩至 20~25 毫升,放凉后加入 95%酒精 130 毫升,静置 48 小时后滤清药液,再加入白 降丹、麝香即成。用棉球蘸药液涂擦患处,每天数次。
  [疗效]此方治疗神经性皮炎 70 余例,均获较好效果,未发现明显副 作用。
[来源]徐清,等.陕西中医 1985;(5):197

轻粉膏


  [药物] 轻粉,银朱、东丹各 60 克,嫩松香 360 克,蓖麻油 90 克(夏 天配制减为 60 克)。
  [用法] 先将蓖麻油和松香一并入砂锅内炖烊后离火。以木棒不断搅 匀约 5 分钟。稍冷,再缓烧银朱、东丹、轻粉。遇热甚可变质,故配制时必
  
需药液稍冷。用文火保温摊于纸上,1 次摊好备用。用时根据皮损范围选用 相应大小的膏药,于酒精灯盘溶开,用 75%酒精棉签消毒皮损后贴上膏药, 隔天换药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神经性皮炎 42 例 116 块皮损,痊愈 71 块,显效 26 块,有效 17 块,无效 2 块。
[来源] 刘远坝.陕西中医 1989;(4):161

加味雄黄软膏

[药物]雄黄、白矾各 5 克,冰片、轻粉各 2.5 克,肤轻松软膏 30 克。
  [用法]将前 4 味药共研极细未,渗入肤轻松软膏内和匀,装瓶备用。 用时将药膏涂敷患处,每天 2~3 次。
  [疗效] 此方治疗神经性皮炎 30 余例,一般用药 2~3 天痒止,7~10 天病变皮肤恢复正常。
[来源] 张绍润,等.山东中医杂志 1992;(2):50

紫癜性苔藓样皮炎

生地白茅根汤
[药物]生地 30 克,白茅根 90 克,仙鹤草、藕节炭各
10 克,大枣 4 枚。
[用法] 每日 1 剂,水煎眼。20 剂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紫癜性苔薛样皮炎 30 例,痊愈 16 例,显效 6 例,好 转 6 例,无效 2 例。
[来源] 吴启成.陕西中医 1986;(7):298

隐翅虫皮炎

七叶一技花酊
[药物]七叶一枝花饮片 2000 克,黄柏饮片 1000 克。
  [用法]将七叶一技花研成粉未、黄柏饮片研碎,甩 50%酒精 10000 毫升浸泡 5 天,取出浸液。再用同量 50%酒精浸泡药渣 3 天,取出浸液。合
并 2 次浸液,过滤,加 50%酒精适量至药液为 20000 毫升,分装成 100 毫升/
瓶,密封备用,用时先将药酊加蒸馏水稀释 1 倍,湿敷患部,每天 4 次,每
次 20 分钟左右。病重者可增加湿敷次数及时间。待疼痛消失,红肿减退,疤 液开始吸收,改用药配上擦患处,每天 3~4 次,擦至皮疹结痂脱落。若外搽 眼睑等处皮疹时,注意不要滴入眼内。
  [疗效]此方治隐翅虫皮炎 34 例,除 6 例继发感染严重者需加抗生素 外,其余均未服其他药物,34 例全部痊愈。
[来源」陆华国,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1;(7):323

接触性皮炎

韭菜糯米浆

[药物] 韭菜、糯米各等份。
[用法]上药混合捣碎,局部外敷,以敷料包扎,每天 1 次。
[疗效] 此方治疗接触性皮炎疗效甚佳,一般 3~5 天即可痊愈。
  [病例] 魏×,女, 17 岁。晨起发现左前臂内侧有一拇指甲范围大 小的集簇状小水疮皮肤损害,奇痒,3 天内发展至整个前臂内侧,基底部红 肿。遂以韭菜糯米浆敷之,次日换药,水炮皆皱缩,红肿稍有消退,痒轻, 继续用药 2 次痊愈。
[来源]魏赞美。四川中医 1990;(3):42

面部肤轻松副作用性皮炎

皮炎洗剂
  [药物]黄芩、茯苓、防风、菊花、蒲公英各 30 克,连翘、黄柏各 20 克。
  [用法]上药水煎后滤去药渣,将药液冷却至 10℃左右,用纱布 5~6 层(或小毛巾)在药液中浸透,取出稍加拧挤至不滴水为度,覆盖于患处, 大小宜与病损处相当,持续 30 分钟,早晚各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面部肤轻松副作用性皮炎 50 例,痊愈 36 例,好转 14
例。
[来源] 卜静波,等,辽宁中医杂志 1992;(11):24

手足皲裂

甘草浸液
[药物]甘草 50 克,75%酒精 100 毫升。
  [用法]将甘草切片,侵入酒精中,48 小时后滤出浸液,加入与浸液同 量的甘油和蒸馏水各 1 份。将患处用盐水洗涤干净,用上述浸液涂敷患处, 每天 2~3 次。
[行效]此方治疗手足皱裂,一般 4~6 天内症状逐渐消失,结痴愈合。
[来源] 方选书.四川中医 1987;(2):38

黄豆膏

[药物]黄豆、凡士林。
  [用法]黄豆适量,研细过筛,与 2 倍凡士林混合,装瓶备用。治疗时 洗净患部皮肤,敷上药膏以填平裂口为度·外用消毒纱布包扎,每隔 3 天换
药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手足皲裂,大多数用药 2~4 次即可治愈。
  [病例]饶××,女,21 岁。右手掌和拇食指均有不同程度的干燥裂口, 稍加活动则裂口增深、出血,长期不愈。用上方治疗,换药 3 次裂口愈合, 随访未见复发。
[来源]赵学良.四川中医 1984;(1):67

龙象膏


[药物]煅龙骨 60 克,象皮 40 克,珍珠粉 8 克,血竭、儿茶、乳香、
没药各 6 克。
[用法]上药除珍珠粉外,象皮经砂炒,与其他药共研细未,和匀,过
80 目筛,以白凡士林 200 克加热熔化,投入上药末及珍珠粉搅拌均匀,冷却 装盒备用。用药前用温开水洗净皲裂处,然后薄薄地涂上一层药膏。手掌皲 裂者,每天用药 2~4 次;足部皲裂者,每晚洗脚后涂药,消毒纱布包扎。第
2 天起床后再涂药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手足皱裂 68 例,除 1 例未坚持用药外,其余均痊愈。
  [病例]丁××,女,34 岁,工人。入冬后即发生手足皲裂已 5 年,虽 用治裂膏等效微。经用龙象膏 3 天,裂口长出新肉,续用 2 天角化皮肤脱落 而痊愈。
[来源] 吴自强.四川中医 1987;(7):38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洗剂
[药物] 鲜地梢瓜全草 250 克(干品 100 克)。
  [用法]将地梢瓜放入铝锅内煮沸 20 分钟,去渣,乘药液热时用纱布 浸药液敷患处,稍凉即冲洗患处。若皮肤有破损者洗后擦干,可涂 1%龙胆 紫或儿茶粉,每天 2~3 次。
[疗效] 此方治疗带状疱疹 42 例,皆获痊愈。
  [病例] 徐×,女,46 岁。患带状疱疹 2 天,曾服龙胆泻肝丸、复方 大青叶合剂、吗啉呱,外用青黛散不效。刻诊痛如火燎,夜不得眠。从胸骨 柄右侧至第 5~6 胸椎成带状布满水疱,基底鲜红,有几处水疱已破损,舌红、 苔黄腻,脉弦数。用上方治疗,2 天水疱消退,疼痛基本消失;继鱼 2 天痊
愈。
[来源]刘新华.山东中医杂志 1990;(2):53 注:地梢爪为萝摩科植物细叶白前 Cynanchum thesioides (Frevyn)
K. Schum 之全草和果实。性平味甘,有清热降火、消炎止痛、补肺气、生
津止渴之功。

升麻汤

[药物] 升麻 30~50 克。
[用法]上药浓煎汁,用纱布蘸药汁湿敷患部,保持局部湿润。 治疗期间禁食生姜、大蒜、辣椒、鱼、蛋等辛辣及发物。
[疗效]此方治疗带状疱疹数例,均痊愈,一般只需敷 3~5 天。
  [病例] 张×,女,10 岁。右季胁部出现集簇性水疱 3 天,水疱呈 带状分布,疼痛难忍。诊为带状疱疹,经内服病毒灵、止痛片,外用 0.5% 普鲁卡因封闭,治疗 3 天无效。后用上方治疗,3 天后痊愈。
[来源] 周熙东,等.四川中医 1988;(6):42

血余炭糊剂


[药物]头发适量(以天然粗黑者为佳)。
  [用法]将头发燃烧至通赤,研为细末,密封,贮于有色瓶中备用。用 时取麻油适量,调为糊状,外涂患处,无须包扎,每天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带状疱疹,一般 1 次痛止,2~3 次可痊愈。
  [病例]赵××,女,48 岁。前天右胁肋部出现不同程度的刺痛、灼热, 瘙痒难忍;昨天局部出现成片之红斑,红斑上有密集成群丘疹,丘疹如针头、 绿豆大,很快变成小疱,疱液透明。诊见水疱和血疱大如黄豆,甚至局部有 坏死感染,疼如火燎难忍,触之尤甚,伴低热、恶寒、乏力、食欲下降等全 身症状,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用上方治疗,1 天痛止,2 天结痂,3 天而
愈。
[来源]张跃祖,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1;(6):255 蜈蚣膏
[药物]蜈蚣 3 条。
  [用法]将蜈蚣置瓦上焙干,研未,加鸡蛋清适量调匀后,涂在皮损处, 每天 5~6 次。如有寒热等全身症状,则配合龙胆泻肝汤或银翘散等煎剂内 服。
[疗效]此方治疗带状疱疹,一般在 3 天内可结痂告愈。
[来源]于庆平.浙江中医杂志 1984;(4):166

地龙散

[药物]地龙 5 条。
[用法]将地龙烤干研粉,加适量麻油调匀,搽于局部。
[疗效]此方治疗带状疱疹,一般用药后 5 分钟即能止痛,3~4 天痊愈。
  [病例]王××,女,46 岁。腰部带状疱疹,灼痛,寝食不安。用上方 后当夜痛止,4 天后痊愈。
[来源] 陈友宝.浙江中医杂志 1988;(2): 88

地龙液

[药物]鲜活地龙 50 克。
  [用法」将地龙洗净置小杯内,加白糖 15 克,用小木棒搅拌片刻,取浸 出液涂敷患处,每天 1 次,同时配服龙胆泻肝汤。
[疗效]此方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满意。
  [病例]许××,男,46 岁。发病前有轻度发热,继而右侧腰部皮肤出 现红色丘疹,并迅速发展为集簇状小疱,沿神经分布成带状排列,灼热刺痛。 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诊为带状疱疹。用上方治疗,每天 1 次, 并配服龙胆泻肝汤数剂痊愈,且未遗留疤痕。
[来源]郑金荣.浙江中医杂志 1993;(5): 210

金钱草散

[药物]大叶金钱草适量。
[用法]将大叶金钱草放瓦片上锻灰研未,麻油调搽局部,每天 2~4

次,冬天外用敷料包扎。
[疗效]此方治疗带状疱疹 7 例,疗效良好。
  [病例]王××,右侧腋下带状疱疹,蔓延到脐部,红肿疼痛,搔破溃 烂,流水不止。用上方后,2 小时痛止,4 天痊愈。
[来源] 崔玉奎.浙江中医杂志 1986;(7):306

瓜蒌红花汤

[药物] 瓜篓 100 克,红花 1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 2 次,共取汁 300~500 毫升,分 2~3 次服 用。
[疗效] 此方治疗带状泡疹 20 例,均痊愈。
  [病例] 赵×,男, 69 岁。4 天前右腰背部刺痛难忍.翌日发现痛 处皮肤变红,有散在疱疹,经皮肤科治疗,疼痛益重,疱疹增多,检查右背
第 9 肋下至腰部皮肤布满疱疹,大者已溃破,流出淡黄色液体,疱疹沿 11、
12 肋走行延及腹部。体温 38℃。诊为泛发性带状疱疹。处以瓜萎红花汤 3 剂,每天配合静滴青霉素以防感染。
药后复诊:服 2 剂后疼痛明显减轻,已不发热,背部疱疹除部分结痂外
余仍流黄水,散在疱疹已见消退。继服 3 剂,散在疱疹全部消退,腹部疱疹 亦见减少,背部疱疹皆结痂,遂停用青霉素。又继服 9 剂痊愈。
[来源]赵庆田.山东中医杂志 1993 ;(6):40

鱼二黄软膏

[药物]鱼石脂软膏 200 克,大黄 20 克,黄柏 15 克。
  [用法] 将大黄、黄柏研成细未,围蒸馏水调成糊状,再加入鱼石脂 软膏搅拌均匀,制成鱼二黄软膏。常规消毒皮损部位,按皮损面积大小,将 药膏平摊于纱布上约 0.3 厘米厚,贴敷患处,用胶布或绷带固定。隔天换药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带状疱疹 100 例,全部痊愈。
[来源] 陈作友.陕西中医 1989; (10): 450

筋沙糊剂

[药物] 伸筋草 10 克,海金沙 5 克。
  [用法]先将伸筋草用明火烧成灰,加入海金沙、麻油(其他植物油亦 可)调成糊状,棉签蘸涂于患处,每天 2~4 次。
  [疗效]此方治疗带状疱疹 31 例,效果满意,疼痛均在 1~3 天消失。 治愈后极少复发。
  [病例]罗××,男, 27 岁。右背部疼痛如的,胸闷不舒,继而出现 水疱疹,入夜痛剧不能寐 2 天。在当地医院诊为带状疱疹,用西药治疗效果 不明显而转中医诊治。检查右背腋后部簇集水疱疹,光亮饱满,疹缘皮肤焮 红,疱疹沿趋向后背正中布行。用上方治疗,1 天后疼痛消减,3 天后疱疹痂 焦脱落而痊愈。
  
[来源] 陈浩,浙江中医杂志 1990;(5):237

雄黄合剂

[药物]雄黄 10 克,2%普鲁卡因 2 毫升,75%酒精 30 毫升。
  [用法]先将雄黄研细,放入普鲁卡因和酒精的混合液中,搅匀,装入 干净瓶中备用。用时取棉签蘸取药液涂患处,皮肤干后再涂,每天数次,不 需包扎。疱疹未破或已破者均可应用。
[疗效]此方治疗带状疱疹 42 例,一般用药 1~3 天内痊愈。
  [病例]毛××,男,4 岁。右侧胸部起簇集状水疱疹,小如米粒,大 如绿豆,疱液澄清透明,自觉的痛。诊为带状疱疹。予上方治疗,2 小时后 疼痛基本消失,疱疹逐渐干缩,翌日痊愈。
[来源]韩其龙,等.四川中医 1986;(10):55

四味粉未搽剂

[药物]明矾 10 克,琥珀未 3 克,冰片 4 克,蜈蚣 2 条。
  [用法]先将蜈蚣放下瓦片上焙干,然后与装药共研细未,用鸡蛋清调 成稀糊状备用。用时用棉签蘸药糊搽敷患处,随干随搽,每天数次。
[疗效]此方治疗带状疱疹 20 余例,疗效极为满意,一般 1 天痛止,2~
3 天疹消而愈。
  [病例]李××,男,55 岁。患带状疱疹 5 天,腰、臂部皮肤红赤,疱 疹灼热、疼痛难忍,曾先后用中西药治疗无效。用四味粉末搽剂治疗 1 天痛 止,继用 1 天疹消而愈。
[来源] 李文学.四川中医 1988;(7):46

疱净灵


  [药物]苦参 20 克,雄黄 15 克。蜈蚣 6 条 (瓦焙),冰片、苯佐卡 因各 1 克。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未,混合装入瓶中备用。用时将疱净灵粉未加香
油适量调稠如乳状,外搽皮损处,盖粘米纸包扎,每天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带状疱疹 40 例,均在 9 天内痊愈。
  [病例]张×,男, 54 岁。4 天前左侧头、颈、项部突发性起疱疹, 呈簇状,红赤灼热,剧痛难忍,1972 年曾有类似病史,诊为复发性带状疱疹。 用疱净灵治疗,2 天痛止,3 天体温降,疱干瘪,结痂而愈。
[来源]王孟柏.山东中医杂志 1991;(4):54

土茯苓大黄汤


  [药物]土茯苓 120 克,大黄、银花、连翘各 30 克,黄连、黄柏、生 地各 1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带状疱疹多例,经反复验证,疗效迅速可靠。

  [病例] 卫××,女,54 岁。5 天前胸部偏左乳房上方发红隐痛,未 予注意。翌日患处出现密集成簇的丘疹疱,渐而变作粟粒大小透明清澈水疱, 灼痛难忍,且又继发一处,昼夜痛烦不得眠。自服安定片等不效。诊见左胸 前上方至腋窝前有 2 处均约 8×10 厘米成簇疱疹,焮红有晕,少量疱疹微溃 渗水,舌红,苔薄黄,脉数。此热毒内炽,散发于外。予土获夸大黄汤化裁, 土茯苓 120 克,大黄、银花、连翘各 30 克,玄参、生地各 20 克,黄柏 10 克,服 5 剂痊愈。
[来源] 宋锡祥,四川中医 1990;(2):41

蚣蛇油膏

[药物]蜈蚣、蛇蜕、香油。
  [用法]上药按 1:1:8 比例配方。先将蜈蚣、蛇蜕炒黄研极细未。加 入香油调匀备用。用时搅拌油膏,使之均匀,以洁净毛刷蘸油膏涂擦病变部 位,每天 3 次。
  [病例]刘×,男,21 岁。3 天前右侧腰部皮肤出现皮疹水疱,火灼样 疼痛。某医院诊为带状疱疹,经注射维生素 B12 及内服消炎痛等药无效。刻 诊:右侧腰胁部有簇集性绿豆大小水疱 10 余处,基底潮红,呈不规则带状排 列。当即用上方治疗,当天晚上疼痛明显减轻,2 天后水疱结痂,停药而愈。
[来源]郑建华.山东中医杂志 1992;(2):50



腊梅树叶
[药物」腊梅树叶(嫩叶更佳)。
  [用法]取腊梅树鲜叶 8~10 片,洗净敲碎或用手揉碎备用。用温开水 洗净患部后并用手轻抓摩,使局部有微热感,用上药反复擦患处,每天 1~2 次,适用于治疗体癣、股癣、手癣。
取腊梅树鲜叶 100 克,洗净捣碎,装入干净瓶内,加入 60%酒精 300 毫
升密盖,浸泡 7~10 天,用消毒纱布过滤,将汁装瓶密盖,放阴凉通风干燥 处备用。用前用温开水洗足、擦干,用消毒棉签蘸取药液涂擦患处,每天 1~
3 次,适用于治疗足癣。
[疗效] 此方治疗癣 26 例,均在短期内全部痊愈。
  [病例] 王×,男,48 岁。右颈部有一块 5×6 厘米的环形体癣,呈 浅红色斑,边缘清楚,周围有鲜红色小丘疹,中心覆盖白色鳞屑,奇痒难忍,
已 3 年多,曾用 5%水杨酸酒精治疗,效果不佳,改用上方治疗 4 次病愈, 随访 2 年未复发。[来源] 胡金曼,陕西中医 1992;(3):123

桑皮汁

[药物] 桑皮汁。
  [用法]在桑科植物桑树上用小刀划一深痕,待白汁流出,取汁均匀地 涂在患处(亦可接在小瓶中备用,但以新鲜效果为佳),用药后切勿用水冲 洗,每天 1~2 次, 10 天为 1 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各种癣症 15 例,痊愈 13 例,显效 1 例,无效 1 例。
  [病例] 王××,女, 22 岁,近 2 月来躯干及两上肢皮肤开始出现 散在高粱粒大小的丘疹,后慢慢扩大成铜钱大小的圆形斑,边缘清楚隆起, 基底鲜红,中间较平,上覆少许鳞屑,且自觉瘙痒,局部皮肤粗糙,诊为体 癣。用 1%克霉哩液、水杨酸醇液等治疗效果不佳。遂改用上方治疗,每天 1 次,3 次后痊愈,追访半年未见复发。
[来源] 楼建华,浙江中医杂志 1991(9) : 400

醋酸麝香液

[药物] 15%醋酸 100 毫升。麝香 0.6 克,大蒜 15 克。
  [用法] 先将大蒜捣烂如泥,和麝香一并入瓶中,加入醋酸密封摇匀 备用。用前清洗干净患处,用消毒棉签蘸 L 药液涂擦患处,每天 2 次。
  对经久不愈、皮损较重的顽癣,可采用外敷疗法。敷时视患处面积大小, 用纱布块或药棉做成厚 1 厘米敷料,蘸上药液,以湿为度,敷于患处(敷料 大小略宽于患处),15 分钟后揭去,轻者 1 天 1 次,重者 1 天 2 次。
[疗效]此方治疗体癣、股癣及脚癣均有特效,连续用药 2~3 天皆可
获效。
[来源]欧书来·湖北中医杂志 1990;(6) : 27

大黄醋浸液

[药物] 大黄 100 克,米醋 1000 毫升。
  [用法] 将大黄加入米醋中浸泡 10 天,用该浸液泡患手,每天 2 次, 每次 20 分钟,1 周为 1 疗程。儿童泡宜 10~15 分钟。
[疗效] 此方治疗手癣 50 例,痊愈 24 例,有效 22 例。无效 4 例。
  [病例] 陈×,男,32 岁。8 月前左手指间皮肤轻度瘙痒,渐波及整 个手掌,出现针头大小水疱,破后脱屑。基底淡红,皮肤干燥有破裂,检查 霉菌为阳性。中医诊为鹅掌风。西医诊为手癣。用上方治疗 1 周,左手掌皮 肤瘙痒、破裂均消失,角化物脱屑,检查霉菌阴性。继续治疗 1 周,随访半 年未见复发。
[来源] 梁锡宗,陕西中医 1991;(11):511

榆钱酊

[药物]新鲜榆钱 100 克, 75%酒精 500 毫升。
  [用法]将鲜榆钱浸泡于酒精中,密封 64 小时,压榨去渣备用。用前 洗净患处,涂擦该药液,每天 3~5 次。若用于品,先用开水泡涨,再浸泡酒 精中。
[疗效]此方治疗手足癣及体癣共 80 例,痊愈 71 例,好转 9 例。
  [病例]宋×,女, 24 岁。患手癣及体癣 4 年余,每初春深秋加重, 多方治疗,时轻时重,未能根治。证见指间多处水疱,痒甚,搔破后流黄水, 两股内侧有 6 个方寸匕大小炎性脱屑损害,先痒后痛,搔抓浸血方止,皮肤
  
粗糙,边界清楚。经用上方治疗旬日痊愈。随访 1 年未复发。
[来源]王广见,等。陕西中医 1989;(10):465

黄精醇醋液

[药物]黄精 100 克,75%乙醇 250 毫升。
[用法]将黄精切成薄片置于容器内,加入乙醇,密闭容器浸泡 15 天,
用 4 层纱布过滤,挤尽药汁后再加普通米醋 150 毫升和匀即可。将患处用温 水洗净、擦干,同棉签蘸药液涂擦患处,每天 3 次。
[疗效]此方治疗手足癣 67 例,痊愈 55 例,好转 12 例。
[来源]戴为群.山东中医杂志 1986;(5):47

鳝骨冰片散

[药物] 生鳝鱼骨 100 克,冰片未 3 克。
  [用法] 将生鳝鱼骨烘干研未,与冰片未混和后贮瓶备用。用时以麻 油调敷患处,每天 1 次。
[疗效] 此方治足癣多例,皆告获效。
「来源]张志新。浙江中医杂志 1982; (8):379

阿牙膏

[药物]阿斯匹林 1 份,牙膏 2 份。
[用法]将阿斯匹林研未与牙膏搅拌在一起,涂敷在洗净的患处。
  [疗效」此方治疗足癣,轻者在当天晚上涂敷,第 2 天即见效;重者 1 天 3 次涂敷,一般都在 5~6 天痊愈。
[来源] 李春杰。陕西中医 1985; (12) : 557

矾倍醋浸液


  [药物]白矾、地肤子、五倍了、蛇床子、苦参各 30 克,大枫子、川 椒、黄柏各 25 克。
[用法] 上药共研粗未,用食醋 1000 克浸泡 5 天,即可使用。用时
先将浸液振荡,使其均匀,然后将患部侵入药液中,每天浸 2 次,每次 15 分钟。浸毕用温开水洗去药液,直至患处脱去老皮、生出红润新皮为止。
  [疗效] 此方治疗手足癣 60 条例,除 4 例愈后 2 月复发外,其余均 全部痊愈,未见复发。
  此方只适用于干性手足癣,分泌物较多的湿性手足癣不宜使用,搔抓后 化脓或流黄水者更属禁忌。治疗期间禁食芫荽。新皮一旦长出,即应停止浸 泡,此时用茵陈地肤汤(茵陈、土茯苓、政仁各 15 克,地肤子、赤小豆、白 藓皮、当归各 12 克,苦参 10 克)煎服 3~5 剂巩固疗效。
[来源] 沈中林,四川中医 1987;(5):45

大枫子浸剂


[药物]大枫子、木鳖子、皂角子各 20 个,白藓皮、苦参各 30 克,皂
矾、雄黄、荆芥、防风各 15 克,醋 2500 克。
  [用法]上药浸泡丁醋中,24 小时即可使用(浸泡时间长些则效果更 好)。药液用完后可再加醋 1 次,1 料药可连续泡洗 1 个月。用时将患病的 手或足浸泡于药液中,每天 2 次,每次泡浸 30 分钟,1 个月为 1 疗程。
此方适用于水泡型、丘疹型,禁用于糜烂型。
  [病例] 姚×,男, 57 岁。诊断为双下肢神经性皮炎、双足癣。 曾肌肉注射胎盘组织糊、维生素 B12 及外用各种皮肤药膏均无效。使用上方 治疗 2 周后,部分水疱干涸脱屑,颜色呈暗褐色,1 月后皮损面缩小,皮肤 弹性恢复而痊愈。
[来源] 牛亚利。陕西中医 1985;(9) : 419

头癣

巴豆油
[药物] 巴豆 1 枚。
  [用法]将巴豆去壳,倒菜油适量于碗底。用手紧捏巴豆在碗底反复碾 磨尽备用。用前将头发全部剃光,用棉签涂上药油于患处,再用油纸覆盖并 固定,7 天后揭去油纸,待痂壳自行脱落。
涂药后的 3 天内,患处可出现轻度肿痛,数天后可自行消失,勿须处理。
本药不宜重复使用及涂抹太多。
[疗效]此方治疗头皮黄癣,效果颇佳,一般涂 1 次即可痊愈。
  [病例]文×,男,4 岁。患头皮黄癣 3 个月,用上方治疗,1 次痊愈, 随访半年,疗效巩固,头发生长良好。
[来源] 周耀祖.四川中医 1983;(4):39

大蒜汁

[药物] 紫皮独头大蒜若干。
  [用法] 洗净大蒜并去皮,捣烂成浆,压榨取汁。患者剃头后,用 温水肥皂洗头,揩干,从癣区的四周向内涂搽大蒜汁,每天早晚各 1 次,15 天为 1 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头皮白癣 45 例,痊愈 39 例,有效 6 例。一般 7~10 天见效, 40 天内痊愈。
[来源] 郭筱宝,浙江中医杂志 1986;(2):67

甲癣

鸦胆子油
[药物] 鸦胆子若干个。
  [用法]取鸦胆子贮于玻璃瓶中备用。先将趾或指的甲癣处用温热盐水 浸泡 20~30 分钟,使其发软,再用小刀将萎缩松软部分刮净(不要刮破好的 皮肤),揩干。将鸦胆子去壳取仁放在趾或指的甲癣上,用另手的拇、食指
  
隔以塑料薄膜捏住鸦胆子 仁,用力挤压,使之压出油来涂敷整个病甲,每甲
1~2 粒,每天 1 次,外可用胶布或用伤湿膏固定,连续治疗 2~3 个月。
[疗效]此方治疗甲癣 6 例,痊愈 5 例,无效 1 例。
[来源]方选书,四川中医 1984;(3):32

川楝子膏

[药物] 川楝子 10 枚。
  [用法]将川楝子去皮,加水浸泡至软,用手捏成浆糊状,浸泡局部 1 小时以上,每天 1 次。亦可将川楝子捣成粉未,加适量凡士林调匀成膏,厚 涂思指(趾),外用纱布、胶布固定,2 天后更换。
[疗效] 此方治疗甲癣有效。
  [病例]唐××。双手患甲癣已 10 年,转甲变形增厚,高低不平,无 光泽,用上方包敷 2 次即愈。
[来源] 廖玉春.浙江中医杂志 1987;(8):371

鹅掌风

川椒透骨草外洗液
[药物] 川椒、透骨草各 15 克。
  [用法]上药加水 1000 毫升,文火煎 30 分钟,先熏蒸患处,待温度适 宜时烫洗 30 分钟,每天 2~0 次,7 天为 1 疗程。用药期间禁食辛辣等刺激 食品。
[疗效] 此方治疗鹅掌风 29 例,效果显著,一般 1 个疗程可愈。
  [病例] 马×,男, 40 岁。2 年前右手掌侧面出现 6×4 厘米紫白 斑点,逐渐叠起白皮,坚硬且厚,干燥枯裂,甚时活动则流血,影响生活和 劳动。经某医院治疗不见好转,皮损面积有逐渐增大之势。用上方治疗,6 天后皮损明显好转,坚硬厚皮已脱落,皮肤变软,裂口愈合。续用 5 天告愈, 随访未见复发。
[来源] 潘成轩,浙江中医杂志 1992;(11):523

白癜风

白癜风外用方
[药物]白芷、白附子各 6 克,密陀僧 10 克,雄黄 3. 5 克。
  [用法] 上药研细后筛去粗未,用切为平面的黄瓜尾(趁液汁未干) 蘸药未用力擦患处,每天擦 2 次。[疗效]此方治疗白癜风 34 例,痊愈 29 例,好转 5 例。[来源] 陈洁.山东中医杂忐 1985;(3):39 二补液
  [药物] 补骨脂 200 克,骨碎补 100 克,花椒、黑芝麻、石榴皮各 50 克。
  [用法]上药装入瓶内,加 75%酒精 500 毫升,浸泡 7 天。用此液外搽 皮损处,每天 2~3 次。每次搽药后在阳光下照射局部 10~20 分钟, 30 天
为 1 疗程。
一般用药 10~30 天,皮损处表面微红微痒, 30 天以上皮肤由红变成 微黑,有明显痒感,表皮部分脱落,留有少量色素沉着,6 个月以后色素慢 慢消退。
[疗效]此方治疗白癜风 33 例,痊愈 30 例,无效 3 例。
[来源] 李树荣·辽宁中医杂志 1992; (2): 22

黑豆芝麻丸


  [药物] 黑橹豆、黑芝麻各 500 克,桑堪子、制首乌、补骨脂各 250 克,胡桃 50 个。
  [用法] 将胡桃肉、黑芝麻炒熟后共捣如泥,黑豆炒熟磨粉,桑椹子、 制首乌、补骨脂烘千研未,共为蜜丸,每丸重约 30 克。。每天服 3 次,每次
1 丸,温开水送服,1 料为 1 疗程。同时配合文蛤皂矾液(文蛤 50 克,皂矾
30 克,加开水适量,浸泡 1 天备用)外搽,每天 4~5 次。
[疗效] 此方治疗白癜风数例,疗效满意。
  [病例]葫××,女, 25 岁。产后月余,面部印堂、右颊和下领部各 出现拇指大皮肤白化小片,呈进行性发展,诊为白癜风。用上方治疗,1 料 后显效,白色隐退。再服 1 料,皮色正常而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来源] 汤秉恭,四川中医 1988;(6) : 37

白癜风散


  [药物]生地,白蒺藜各 120 克,地肤子 100 克,当归、桃仁,赤芍、 僵蚕各 60 克,川 6 芎、蝉蜕、薄荷备 30 克,红花 20 克。
[用法] 上药焙干,共研成细未,每次服 10 克,空腹服。并配合外
治法:补骨脂 300 克,研碎用 75%酒精 600 毫升浸泡 1 周,滤渣后外涂局部, 并在局部按摩 5~15 分钟,可连续用药 3 料。
[疗效]此方治疗白癜风 12 例,痊愈 9 例,显效 1 例,无效 2 例。
[来源]李金树,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3; (3) : 107

七宝法白丸


  [药物] 补骨脂、枸杞子、茯苓、牛膝、柴胡、枳实、川芎、桃仁、 红花、当归各 10 克,白芍、白蒺藜、菟丝子各 15 克,生地、制首乌各 30 克,桔梗 6 克。
  [用法]上药研未,制成丸,每丸重 10 克,温开水服下,每天服 2 次, 每次 1~2 丸,1 个月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白癜风 369 例,痊愈 111 例,有效 103 例,无效 8 例。
[来源] 白甫,等.陕西中医 1992;(6): 254

过敏性紫癜

鲜地龙汤
[药物]生地龙 50 条,乌贼骨 10 克,阿胶 15 克,白糖 100 克。
[用法]洗去泥勺的活蚯蚓,置清水内,加入 3~5 滴食用植物油,让

蚯蚓吐出腹中的泥土至透明状为止,然后将活蚯蚓放置在干净的钵内,撒上 白糖,不久蚯蚓即化为糖浆。阿胶烊化后与地龙糖浆混合一起,冲服乌贼骨 粉。以上为成人 1 天量,小儿酌减,分 3 次温服。
[疗效] 此方治疗过敏性紫癜,取得较好的疗效。
  [病例] 王 XX,女, 13 岁。 12 天前,偶然发现双下肢不明原因的 针尖大小鲜红色出血点,略有痒感,继而出现典型的过敏性紫癜。经当地医 院给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及抗过敏治疗,略有好转,但停药即发,转诊我 院。予上方内服,1 天后未见新的紫癜出现,3 天后开始消退,连续服用 5 天, 病获痊愈。
[来源] 李日昌,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1; (1) : 13 看黛活血化瘀汤
  [药物] 青黛 3 克,桃仁 9 克,红花 10 克,紫草、丹皮各 12 克, 当归、赤芍各 15 克,丹参 20 克,甘草 5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 此方治疗过敏性紫癜 18 例,痊愈 11 例,好转 5 例,无效 2 例。
[来源] 邢丽梅. 辽宁中医杂志 1993; (6): 30

脂溢性脱发

透骨草汤
[药物] 透骨草 4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先熏后洗头,熏、洗各 20 分钟,洗后勿用 水冲洗头发。连用 4~12 天。
[疗效] 此方治疗脂溢性脱发 10 例,均痊愈。大多数患者在用药后 3
天即见效。
  [病例]陈×,女, 21 岁。患脂溢性脱发 1 月余,口服养血生发胶囊 无效。自诉头发脱落明显,头屑过多,头皮搔痒。以上方治疗 4 次而愈。
[来源] 徐亚君。浙江中医杂志 1991; (8):374

滋发汤

[药物] 羌活、生地、白蒺黎、白藓皮、野菊花、黑芝麻、何首乌各
15 克,丹皮、赤芍、白芍各 12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脂溢性脱发 72 例,痊愈 23 例,好转 43 例,无效 6 例。
  [病例] 杨×,女, 29 岁,工人。脱发 1 年半,以头顶部为甚,头发 稀疏干燥,皮损部有灰白色秕糠样鳞屑斑,头皮发痒,伴头晕便秘,舌红、 舌边如齿状,苔薄黄,脉细数。证属风湿热邪侵袭,脉络瘀阻,精血生化不 利。治宜祛风胜湿,清热滋阴凉血。服滋发汤加减 10 剂后,即有毛发生出, 再用此方加减连服 71 剂痊愈,随访 3 年未复发。
[来源] 谭荣菊,陕西中医 1987;(2):59

                          斑秃

归子丸
[药物] 当归、柏于仁各 500 克。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黄豆粒大,每天服 3 次,每次 9 克,饭后服。
[疗效]此方治疗斑秃 40 余例,均收到满意效果。
[来源]薛维振.陕西中医 1987;(9):419

白信石合剂

[药物]自信石 0.6 克,新鲜生姜 3 块,高度白酒 60 毫升。
  [用法]上药装瓶泡浸,2 天后取用。用时取浸制的生姜擦患处,边擦 边蘸药液,每天 3 次,每次 1~3 分钟。擦的力度须轻重适中,太轻则药力发 挥不佳,太重则易于擦破皮肤,七、八、九三个月天气炎热不宜使用本药。
[疗效]此方治疗斑秃 200 余例,取效甚佳。
  [病例] 王××,女,7 岁。头部有:1×7 厘米和 5×5 厘米大小的脱 发区二处,经服用恍氨酸及注射维生素 B12 等无效。用上方擦后,即生长新 发。
[来源]徐文达,浙江中医杂志 1986;(3):133
  注:用此方时如擦破皮肤,可涂用紫药水,待愈后继续擦。本方有毒, 只能外用,不可内服。为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可配服七宝美髯丹,每天服
1~次,每次 9 克。

生发宝

[药物]斑蝥 30 克,人参 70 克,川穹、白芥子、肉桂各 100 克,桃仁
200 克,当归、补骨脂各 400 克,丹参、黄 芪各 800 克。
[用法]将上药浸泡在 50000 毫升 75%的酒精中,浸泡 7~10 天,过滤
分装。外搽病灶局部,每天 2~8 次。外搽的同时,口服保发汤(当归、生地、 何首乌、旱莲草、女贞子、桑椹子、五味子各 15 克,补骨脂、枸杞子各 10 克。),每天 1 剂,水煎,早晚分服。
  [疗效]此法治疗斑秃 160 例,痊愈 143 例,有效 11 例,无效 6 例, 总有效率为 96%。
  [病例]陶×,男,41 岁,工人。约 1 年前,因工作紧张,头发呈斑片 状脱落,尔后几天时间头发大部分脱落,某医院诊为斑秃,经治疗 1 月余, 病情无好转,并且盾毛、胡须也脱落。诊见头发、眉毛、胡须全无,头皮发 亮,心烦多梦,舌红、苔薄黄,脉细数。给外搽生发宝、口服保发汤, 25 天后有细绒毛新生, 40 天后头发变黑变粗,80 天后头发又黑又粗,生长良 好,眉毛和胡须也基本复原,于 9 月 19 日痊愈出院。随访 2 年未见复发。
[来源]肖长丁,陕西中医 1992;(7): 301

速效克秃灵生发精


[药物] 人参 250 克,红花、川芎各 300 克,毛姜、尖干红辣椒各 500
克,生姜 1000 克,制首乌、旱莲草各 h00 克,鲜侧柏叶 4000 克, 95%酒
精 10000 毫升。
  [用法]将人参、红花、川芎、毛姜。红辣椒、制首乌、旱莲草等用粉 碎机打成粗末,浸泡酒精瓶中密封 15 天,每天摇动 1~2 次。生姜切薄片, 鲜侧柏叶切成 3 厘米长,另浸泡酒精瓶中密封 15 天,每天摇动 1~2 次。然 后将 2 瓶浸泡之药汁合并过滤,兑酒精至总量成 10000 毫升,过滤,分装即 得。每天用棉签蘸速效克秃灵生发精在脱发区局部外涂 2~3 次,并用棉签或 清洁手指在局部皮肤上轻轻按摩 3~5 分钟。如出现过敏反应,应暂停用。按 过敏性皮炎治疗,待过敏反应症状消失后,再继续使用本方,3 个月为 1 疗 程。
[疗效]此方治疗斑秃 882 例,痊愈 630 例,有效 204 例,无效 48 例。
[来源] 张忠兴,湖北中医杂志 1991; (6):9

藤骨药油

[药物] 藤黄、骨碎补各 15 克,桐油适量。
  [用法]将前二药研细末,入桐油内浸泡 1 昼夜成药油。取鲜生姜 1 块 切成片,蘸药油用力擦患处,每天 3~4 次。切忌药油入口眼内。
[病例] 王××,男, 22 岁,突然发生项后发际处 1 块约铜钱大小
的毛发脱落,经某医院诊为斑秃。口服胱胺酸、外搽生发药水月余均未见效, 用上方治 2 个月后不仅未再见脱发,且秃发处新发丛生。
[来源] 王永茂,四川中医 1986;(7):封 3

寻常疣

寻常疣搽剂
[药物] 鲜丝瓜叶数张。
  [用法]清水洗净鲜丝瓜叶备用。用一小片丝瓜叶反复擦搓患处,以叶 片搓烂、水汁渗出为度,每天 2 次,每次 10 分钟左右。
[疗效] 此方治疗寻常疣,一般连用 5~7 天即愈。
  [病例]王×,女,15 岁。手转及足缘多处出现寻常疣己 2 年,小如黍 米,大如黄豆,高出皮面,呈球状突起,表面粗糙,色灰白,质坚硬,无明 显压痛。嘱患者以上方治疗,4 天后寻常疣开始脱落,1 周后全部脱落,1 年 后随访未见复发。
[来源] 黄敏华。浙江中医杂志 1992; (7):328

鱼香草搽剂

[药物] 鱼香草。
  [用法]先用 75%酒精消毒疣体及周围皮肤,用消毒刀片将疣的表面削 去一部分,后取适量鲜鱼香草(土薄荷)搓绒擦疣体表面,每天 3 次。
[疗效] 此方治疗寻常疣,一般 3~6 天痊愈。

  [病例]廖××,男,18 岁。左手无名指外侧近掌端处长一寻常疣,如 黄豆大,已 2 年余,经中西医治疗无效,后用上方治疗,4 天即告痊愈。随
访 7 年未复发。
[来源]杨成华.四川中医 1983; (2):49 注:鱼香草为唇形科植物圆叶薄荷 Mentha rotundifolia (L.)Huds。
的茎叶或嫩枝头,性凉味辛,有散风热、消肿毒之功。

寻常疣洗剂

[药物] 蟾蜍 1 只。
  [用法] 将蟾蜍置开水中煮沸 10 分钟去蟾蜍,用水洗疣,每天数次。 每只蟾蜍煮沸液可洗 2~3 天。轻者用 1 只,重者连用 3 只。
[疗效]此方治疗寻常疣、扁平疣,洗后即干瘪,脱落痊愈。疗效卓著。
[来源]汤秉恭。四川中医 1987; (10):12

寻常疣搽剂

[药物] 芝麻花。
  [用法]取新鲜芝麻花适量,揉搽患处,每天 3 次,7~10 天可见效。 如为干品芝麻花,可闲水浸泡 30 分钟,煎沸,冷却后涂擦患处。
[疗效]此方治疗寻常疣 250 例,痊愈 228 例,好转 22 例。
[来源]王弘眺.湖北中医杂志 1988; (3):4

寻常疣搽剂

[药物] 鲜半夏。
  [用法]将疣局部用温水泡洗 10~20 分钟,用消毒刀片轻轻刮去表面 角化层;再将 7~9 月间采挖的鲜半夏洗净去皮,在寻常疣局部涂擦 1~2 分 钟,每天 3~4 次。一般只涂擦初发疣(母痛)即可,若继发疣较大较多时, 可逐个进行涂擦,效果更好。
[疗效] 此方治疗寻常疣 215 例,痊愈率达 96. 74%。
[来源]张洪海,等.山东中医杂志 1991, (4):54

雄黄散

[药物] 雄黄、鲜茄子适量。
  [用法]茄子切片,雄黄研细末。患部用温热水洗净,用消毒刀将寻常 疣蓬松面修平,以不出血为度。用茄片蘸雄黄末外擦 2~3 分钟,每天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寻常疣,一般外擦 2~5 次, 15 天左右即可全部脱 落而愈。
  [病例] 张××,女, 10 岁,学生。左手背及下肢长“瘊子”30 多个,小如黍米,大如黄豆,表面蓬松,形似花蕊,有触痛感,曾用鸦胆子 仁外敷,因疼痛而停用。用上方治 2 次,15 天后“瘊子”全部脱落而愈,随 访未复发。
  
[来源]蒋发谦,等。四川中医 1984; (3):41

地肤子白矾煎剂

[药物] 地肤子 250 克,白矾 10 克。
  [用法]将上药打碎后加水 500 毫升煎洗患处,每天 1~2 次(洗后不 要用清水冲洗),连洗 3~7 天。
[疗效]此方治疗寻常疣 12 例,均获良效。
  [病例]陈×,女;24 岁。左眼睑内背侧生一芝麻大的赘生物,用手捏 至流血而消失。1 周后又长出较大的疣,1 月后面部。手部均长有绿豆、芝麻 大小不等数十粒,有的 3~4 粒连成一片,继而长大,经多方治疗均无明显效 果。诊为寻常疣,用上方治疗 1 周,停药 10 天后疣渐萎,25 天后疣全部消 失,且不留痕迹,随访未复发。
[来源]陈秀菊.辽宁中医杂志 1990; (3):34

狼毒搽剂

[药物]狼毒、虎杖、乌梅各 30 克,大贝母 20 克,藤黄 15 克,硇砂
10 克。
  [用洁] 上药研为粗粉,浸入食醋约 500 毫升中 1 周,去渣,煎成 100 毫升装入瓶中备用。用前在疣损害表面刺数个小孔,涂搽狼毒搽剂,每天 2 次。
[病例]刘×,男, 18 岁。双侧手背、足背疣赘百余个,稍碰破即出
血,约 1 年。某医院诊为寻常疣,先后用过病毒灵,冷冻、激光等均无效。 投狠毒搽剂治疗 1 月,疣赘脱落痊愈。
[来源]司在和.山东中医杂志 1991; (4):55

扁平疣

扁平疣搽剂
[药物]生鸡内金 20 克。
[用法]上药加水 200 毫升,浸泡 2~3 天,外搽患处,每天 5~6 次。
  [疗效] 此方治疗 10 例扁平疣,皆获良效。一般外搽 10 天,扁平疣 即干涸缩小而脱落。
[来源]陈长江浙江中医杂志 1987; (1):45

苡仁霜

[药物] 薏苡仁 100 克。
  [用法]上药研细末,用适量雪花膏调和,洗脸后用此霜涂擦患部,每 天早晚各 1 这。
[厅效] 此方治疗扁平疣有良效。
  [病例]夏××。脸颊及额部扁平疣,用本药涂擦周余,赘疣全部脱落 而愈。
  
[来源]孙均遂.浙江中医杂志 1986; (8):371

故纸酒精液

[药物] 云故纸 15 克, 75%酒精 100 毫升。
  [用法] 将云故纸破碎成块,放入酒精中浸泡,密封 1 周后外用。每 天早、中、晚用棉签蘸药液涂患处,7 天为 1 疗程。治疗期间不用其他药物。
[疗效] 此方治疗扁平疣 20 例,均痊愈。
[来源]胡献国。湖北中医杂志 1987; (3):25

木香苡仁祛疣汤

[药物] 木贼、生苡仁各 100 克,香附 150 克。
  [用法] 上药加水 1000 毫升,浸泡 30 分钟,煎煮 1 小时.倒出药液; 药渣再加水 500 毫升,用同法煎煮。合并 2 次药液待用。用前用热水洗净患 部,将药液加热至 30℃左右,外洗患部,并用力摩擦,直至患部发红,疣破 为度。再取鸦胆于 5 粒,去壳捣烂,用 1 层纱布包如球状,用力摩擦,每次
10 分钟,以上治疗早晚各 1 次,1 周为 1 疗程。
外洗疑每 3 天 1 剂,鸦胆于仁每天更换 1 次。
[疗效] 此方治疗扁平疣 33 例。均获痊愈。
  [病例]陈××,女, 27 岁。半年前两颧部有数个粟粒状、表面粗糙、 皮色如常的皮疹,后逐渐蔓延至整个面部。诊为扁平疣。经用上方治疗 9 大 痊愈。
[来源]何毅,四川中医 1987; (5):42

蝉肤白花酊

[药物]红花,地肤子,白鲜皮,明矾,蝉蜕,酒精。
  [用法]上药按 1:2:2:2:3:50 的比例配方,将上药研成细末,装 在消毒瓶内,以 75%的酒精浸泡 3 天,滤去药渣即得。使用时以消毒棉签蘸 取药液反复擦在扁平疣体上,每天 5~6 次,直至痊愈。
治疗期间不宜吃刺激性食物,患部禁用化妆品。个别患者如出现皮疹、
肿胀、瘙痒等情况,提示治疗有效,应坚持治疗。
[疗效]此方治疗扁平疣 10 例,全部治愈。
  [病例]金×,男, 32 岁。左上臂内侧出现针头大小的扁平疣数粒, 因未治疗,至 1986 年初,左上臂疣体逐渐增至 53 粒,右上臂 9 粒。疣体小 的如粟粒,大的如黄豆,有时出现瘙痒,经多方治疗未见好转,于 1988 年初 来诊。用上方 4 天后,患处皮肤出现丘疹,伴有轻微肿胀、瘙痒,坚持甲药
3 天后丘疹逐渐剥落,疣体消失而愈。随访 1 年未复发。
[来源]胡金曼,等.陕西中医 1990;(l+1):515

扁平疣方

[药物]红花 6 克,鸡内金 1 个。

  [用法]开水冲泡红花内服,用鲜鸡内金反复外擦皮损处 5~10 分钟。 若为干鸡内金,可用温水泡软后使用。1 个月为 1 疗程,可连续 2~3 个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扁平疣 45 例,仅 1 例无效。
[来源]钟锦强。浙江中医杂志 1990; (5):210

意苡仁白糖饮

[药物]薏苡仁 50 克,白糖少许。
  [用法]将薏苡仁煮熟后(薏苡仁刚裂开),加入白糖,将薏苡仁与水 同时服下,每天 1 剂,儿童酌情减量。
  [疗效]此方治疗扁平疣,大部分患者服药 7~10 剂可致疹块脱落消失, 最长者服药 20 剂而愈。
  [病例]张×,女, 24 岁。双手背患疣疹半年,后发展到面部,曾到 多家医院治疗无效。服上方 15 剂,大部分疹块脱落,再服 5 剂,疣疹消失而 愈。
[来源]罗世成。湖南中医杂志 1987; (1):54

大黄木贼汤

[药物]生大黄、木贼草、板蓝根、香附各 15 克。
  [用法]上药加水煎至 500 毫升,用洁净的纱布蘸药液擦洗患部,使局 部发热发红为度,每天 1~2 次。
[疗效]此方治疗扁平疣 42 例,痊愈 40 例,无效 2 例。
[来源]王道俊.辽宁中医杂志 1991; (5):39

香木煎剂

[药物]香附、木贼、大青叶、板蓝根各 30 克。
  [用法]上药加水 500 毫升,煎沸 3~5 分钟,先熏,待温后用力擦患 处,每晚 6 次,每次 20 分钟。每坚可用 3 天。9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扁平疣 50 例,痊愈 32 例,好转 8 例,无效 10 例。
[来源]宋国华。陕西中医 1986; (9):413

消疣方


  [药物]黄芪、乌梅、土茯苓、板蓝根、连翘各 30 克,土贝母、生苡 米各 15 克,五味子、蜂房各 10 克,壮蛎 12 克。
  [用法]每大 1 剂,水煎分早晚服。药渣再煮取汁外搽,使皮损部位发 热发红为度,每天 2~3 次。
[疗效]此方治疗扁平疣 50 例,痊愈 37 例,有效 13 例。
  [病例]王×,男, 24 岁。患扁平疣 2 年,经多方治疗无效,并且范 围继续扩大。检查面双颊部、额颞部、双下颌颈部、双手背部有散在和密集 大小不等疣赘,均为淡褐色,瘙痒。服消疣方 12 剂后疣赘脱落,仅留捎索斑。 停药 20 天后复诊、发现 2 个较大的皮损又略高出皮面,再投上方 12 剂,疣
  
赘脱落消失,痒止。随访 2 年未复发。
[来源]李景霞,陕西中医 1992; (10):459

去疣搽剂


  [药物] 板蓝根、马齿苋、紫草、木贼草各 60 克,苦参、地肤子、蛇 床子、苍术、苡仁、蜂房各 15 克,白芒、北细辛各 10 克。
  [用洁] 上药用纱布包好,加水 2500~3000 毫升,煎至 300~400 毫升 备用。用时需加温,用棉签或纱布蘸药液在病变部位用力涂擦 20~30 分钟, 使局部感灼热及微痛为度,每天 2~3 次。每 1 剂溶液用 3~5 天。
[疗效] 此方治疗扁平疣 120 例,痊愈 89 例,显效 23 例,无效 8 例。
  [病例]李×,女, 31 岁,教师。自诉面部起小疙瘩逐渐增多,累及 手背已有 1 年,瘙痒。诊为扁平疣,予去疣搽剂 3 剂,外搽 12 天后,皮疹全 部消退告愈。
[来源]何国兴.陕西中医 1989; (7):300

湿 疹

野菊花洗剂
[药物]野菊花全草 250 克。
  [用法]上药切碎置铝锅中,加水 2000 毫升,文火煎至 800 毫升,过 滤,乘热熏洗患处 15 分钟后,立即用洁净的陈石灰粉扑之,每天 2 次。
[疗效]此方治疗湿疹,一般 3~5 剂可愈,皮肤增厚者 2 周可愈。
[来源]蒋运祥。四川中医 1987; (4):46

装湿疹方

[药物]新鲜嫩柳叶(或泡柳)3000~5000 克。
  [用法]将柳叶装入布袋,用木棒捶击,压榨,取其清汁备用。使用前 加热至 45~60℃为宜,并加入 75%的酒精适量,将患处浸熏洗,每晚 1 次, 每次约 1 小时。严重湿疹,白天可在鞋内放一层鲜柳叶,行走时能踩碎柳叶, 其汁自出,与脚掌充分接触,达到治疗目的。
[疗效]此方治疗足部湿疹有奇效,屡治屡验,效果满意。
  [病例]徐×,男, 30 岁。患两脚湿疹 10 余年,均以前足掌为甚, 常有数十个红色丘疹密集出现,奇痒疼痛,有时糜烂,可波及趾间皮肤,渗 出、结痂交替发生,两足呈对称性,夏秋严重,经久难愈。曾用苯海拉明、 扑尔敏、激素、钙剂及局部封闭疗法等,均无显效。经上法治疗,1 周见效,
15 天收功,随访未复发。
[来源]潘旭东,浙江中医杂志 1990; (11):516

湿疹洗剂

[药物]鲜仙鹤草 250 克(干品 50~100 克)。
[用法]上药加水适量,用砂锅煎煮(勿用金属器皿),用毛巾或软布

条浸药液烫洗患处,每天早晚各 1 次,每次 20 分钟。每剂药可用 2~3 天。 每次烫洗必须重新煮沸,烫洗后应保持患处干燥,勿接触碱性水液。
[疗效] 此方治疗渗出型湿疹,疗效明显。
[来源]侯世盛.山东中医杂志 1988; (4):51

炉冰散

[药物] 炉甘石 30 克,冰片 1 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将药末撒于患处,渗液减少 或已无渗液时,可用麻油适量将药末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天换药 2 次。 换药时宜用湿棉签轻轻拭去上次旧药。用药期间忌用水洗患处。
  [疗效]此法治疗急性湿疹,一般用药 3~5 天渗液基本消失,1 周内皮 损痊愈。
[来源]刘云翔。四川中医 1987; (12):48

丹黄散

[药物]黄柏、黄丹各 30 克。
  [用途]上药研细,混匀备用。渗出液多者将药末撒于疮面,渗出液少 者用香油调药末敷于疮面。治疗期间禁食鱼腥、辛辣之物。
[疗效]此方治疗湿疹 100 例,痊愈 63 例,显效 22 例,好转 15 例。
  [病例]陈××,男, 48 岁,农民,夜间觉阴囊部痒热难忍,次日出 现红斑和水疱,继则破溃出黄水,并蔓延至两腿内侧,活动受阻,6 月 21 日 来院就医。检查:阴囊两腿内侧水疱和渗出液较多,边缘皮肤红肿,体温 38
℃,白细胞 10.4×109/L,舌红、苔白腻,脉细数。先用 1%新洁尔灭棉签清
洗疮面,将上药末撒于疮面,每天 1 次;结痂处则调敷药末。4 天后痒止, 红肿消退,疮面全部结痴,数天后脱痴而愈。随访 3 个月,皮肤光泽无痕。
[来源] 任义.四川中医 1984; (3):50

千扛合剂

[药物]千里光、扛板归各等量。
  [用洁]上药清水略洗,晒干叶面水分,置小石臼内捣烂绞汁,用纱布 过滤去渣,加入白矾粉末少许搅匀,再过滤后贮存备用。用时取脱脂棉球浸 药液涂擦,每天数次。如局部溃烂渗出稠水者,取纱布浸药液湿敷。
  [疗效]此方治疗湿疹多例,疗效满意。急性湿疹一般经 2~3 天治疗 后,局部红肿消退,痒止,干燥而愈。
[来源] 郑延生。浙江中医药 1979: (8):291 注:千里光为菊科植物千里光 Seneci scandens Buch. -Ham.的全草,
有清热解毒、杀虫、明目之功。扛板归为蓼科植物扛板归 Polygonum perfoliatum L,的全草,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活血之功。

地榆紫草油膏

[药物] 生地榆 20 克,紫草 10 克。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过 100 目筛,植物油加至 100 克拌匀。急 性湿疹先用马齿苋煎液(马齿苋 60 克加水 2000 毫升,煮沸 15 分钟,冷却备 用)湿敷患部,待炎症消退、渗液明显减少时,用上述油膏涂皮损处,并在 上面撒布滑石粉。慢性湿疹则不予湿敷,可直接涂上油膏,并撒布滑石粉, 每天 2 次。
[疗效] 此方治疗湿疹 60 例,痊愈 38 例,显效 18 例,无效 4 例。
[来源]万福印.陕西中医 1991; (11):511

臭灵丹

[药物]硫黄末、油核桃、生猪脂油各 31 克,水银 3 克。
[用法]上药共合一处捣为泥,以不见水银珠为度,收 入磁瓶内备用。用前先用大黄、硫黄各等份水煎熏洗疮面 2 次,待患部
清洁后再用此丹。用时按患处面积大小,每天早晚薄涂本丹 1 次,并盖贴油 纸或敷料包扎固定。
  [疗效] 此方治疗湿疹 102 例,临床痊愈 86 例,基本痊愈 13 例,复 发 3 例。
[病例] 王×,男, 39 岁。患湿疹 2 年余,曾经治疗。时愈时发。
检查头面部流粘水,疮面附有脓性分泌物及痂痕。经外擦臭灵丹 1 周后,脓 性分泌物已少,痒感减轻,但头面部仍残存有轻度鳞屑。继续如法涂擦,2 周后除局部存留色素沉着外,未见新的损害,随访 3 年未见复发。
[来源] 王展.陕西中医 1985; (9):419

五妙散


  [药物]天花粉 30 克,滑石粉 20 克,苍术、黄柏各 10 克,青黛粉 3 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将药末撒在患处,以敷盖患处
为度,用无菌纱布包扎固定,每天 1 次。 用药期间禁食鱼虾蛋及辛辣食物。本方对慢性湿疹皮肤粗糙、增厚、苔
藓样变而渗液较少的患者不宜使用。
[疗效]此方治疗湿疹 13 例,显效 8 例;好转 3 例,无效 2 例。
[来源] 纪延龙.山东中医杂志 1985(3):39

三黄油

[药物] 黄芩、黄连、黄柏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末,过 7 号筛,用温盐水将患处洗净,将适量药末与 香油搅成糊状,敷在患处,2 天 1 次。
[疗效] 此方治疗湿疹,效果满意。
  [病例] 申××,男, 45 岁。阴部瘙痒、流黄水 2 天。检查会阴 部、阴囊及两大腿内侧肿胀潮红,表面广泛性糜烂渗液。诊为急性糜烂性阴 囊湿疹。用上方外敷,并口服龙胆泻肝汤 2 剂,第 2 天结痂,局部无渗液,
  
第 3 天结痂逐渐脱落而痊愈,随访 2 年无复发。
[来源] 原春山.四川中医 1991; (3):41

荨麻疹

葱白汤
[药物]葱白 35 条。
[用法]取 15 条水煎热服,取 20 条水煎局部温洗。
[疗效]此方治疗荨麻疹 100 例,全部痊愈。
  [病例]林××,男, 29 岁。荨麻疹反复发作 20 余年,6 天前冷水 洗身后,全身散在出现大小不等风团,入被窝后风团渐消,起床后即发,奇 痒难忍,伴恶风畏寒,胃脘不舒,呕吐清涎,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证 属风寒束表,上方加荆芥 10 克,2 剂,外用葱白局部温洗。用药后瘙痒明显 好转,风团基本消失,余症好转。又服 2 剂巩固疗效,2 个月后随访未见复 发。
[来源]蔡学熙.浙江中医杂志 1987; (1):16

荨麻疹验方

[药物]野兔肉。
[用法]将野兔肉切成块,加茶油炒熟,加调味品后食用,每次 250 克,
15 天服 1 次,共食 3 次。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荨麻疹 32 例,均获痊愈。
  [病例]逮×,女,54 岁。逢气候骤变时全身即发风团,瘙痒难忍,时 愈时发,已 30 年。经用上方治疗,食后即觉症状减轻,共吃 3 次痊愈,迄今 未复发。
[来源]樊淡,浙江中医杂志 1988; (8)∶364

艾叶酒剂

[药物]生艾叶 10 克,白酒 100 克。
[用法]上药共煎至药酒 50 克左右,顿服,每天 1 次,连服 3 天。
[疗效]此方治疗荨麻疹 50 余例,效果显著。


[病例]李××,男,27 岁。全身出淡红色大小不等的风团,剧痒, 反复发作 3 个月。诊为慢性荨麻疹,用上方治疗 3 天痊愈,随访 1 个月未 见复发。
[来源]乔成林,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0; (6) :254

蝉蜕糯米酒

[药物]蝉蜕 15 克,糯米 60 克,黄酒 60 毫升。
  [用法]将蝉蜕焙酥或晒干研细,糯米炒至焦黄。将炒糯米装入瓷缸内, 加水 150 毫升,用文火煮 15 分钟,再加入蝉蜕末和黄酒,用武火煎 1~2 分
  
钟即可。每晚临睡前 1 次服,服后盖被取微汗效更佳。 此剂量为一般成人用量,可随年龄及体质情况酌情增减。蝉蜕生用效果
最佳。无黄酒时用醪糟代替亦可。
  [疗效]此方治疗荨麻疹 20 余例,疗效满意,轻者 1~2 次、重者 1~4 次即能痊愈。
  [病例]李××,女,30 岁。患荨麻疹已半年多,曾经中西医治疗无效。 连服上方 3 剂,症状基本消失,为巩固疗效再进 1 剂。随访 1 年未见复发。
[来源]严天顺.四川中医 1989; (9) : 41

过敏煎


  [药物]防风 6 克,生黄芪、生乌梅各 15 克,地肤子、地龙,丹皮、 甘草各 1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 2 次服。
[疗效]此方加减治疗荨麻疹 65 例,均痊愈。
  [病例]马×,男,41 岁。患者 4 年多来,无明显诱因间断性出现风团, 先上肢及臀部起数块,继则波及全身,瘙痒殊甚,昼夜难眠。曾内服西药、 注射钙剂、自血疗法等,效果不著。舌淡红、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无 力。辨证为气血两虚型,治以益气养血,祛风止痒。服过敏煎 3 剂,病情大 减,疹块渐消,已不甚痒。续服 3 剂,诸症尽除。
[来源] 裴宇浩.陕西中医 1986; (4) : 176

抗荨汤


  [药物]秦艽、乌梢蛇、蝉蜕各 6~10 克,柴胡、银花各 12~15 克, 五味子、乌梅各 10~15 克,生地、白鲜皮、地肤子、防风各 10~12 克,焦 大黄 6~8 克,甘草 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顽固性荨麻疹 24 例,均痊愈。
  [病例]顾×,女,28 岁。自述皮肤起风团已 10 余年,每年复发多次, 曾经脱敏疗法后 2 年未发。1 月前又复发,经西药治疗无效。检查全身皮肤 有大小不等多处红色风团,划痕试验阴性。舌稍红、苔薄黄。服抗荨汤 2 剂 后,仅腰部有红色风团块 2 处未退,再服 2 剂痊愈。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来源]张之琛,四川中医 1989; (11) : 34

全蝎蛋

[药物] 全蝎 1 只,鸡蛋 1 个。
  [用法]在鸡蛋顶部开 1 小孔,将全蝎洗净塞入,小孔向上,放容器内 蒸熟,弃蝎食蛋,1 天 2 次,5 天为 1 疗程。[疗效]此方治疗慢性荨麻疹
73 例,痊愈 58 例,显效 13 例,无效 2 例。
  [病例]任××。四肢及躯干部泛发荨麻疹,骤起骤消,瘙痒剧烈,夜 间尤甚,病已 7 年。用上方治疗,5 天症状减轻,9 天退尽,继服 15 天以杜 其根。随访未复发。
  
[来源] 顾城中,浙江中医杂志 1987; (8) : 370

祛风汤

[药物]炒苍耳、土茯苓、汉防己、生甘草各 13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连用 3 天,如效果不好,可再用 2~3 剂,小儿剂量酌减。
[疗效]此方治疗荨麻疹 48 例,痊愈 35 例,显效 10 例,无效 3 例。
[来源]孟卉秦,等,陕西中医 1992; (10): 459

银屑病

治银屑病方
[药物]大黄。


  [用法]生大黄(后下)3~15 克,熟大黄 6~20 克。每天 1 剂,水煎 分早晚 2 次服。
生大黄、熟大黄各 30 克,用 30%酒精 100 毫升浸泡 1 周,取汁外搽患
部,每天 1~2 次。搽药后用手在患部摩擦 5~10 分钟,使局部有微微发热感。
[疗效]此方治疗银屑病 45 例,痊愈 28 例,好转 12 例,无效 5 例。
[病例] 纪钧,等。陕西中医 1990; (11) : 514

斑蝥半夏油

[药物]斑蝥 15 克,生半夏 30 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粉末,加香油适量调成稠糊状,贮瓶备用。用前 将患部用温水擦洗干净,并将鳞屑清除至皮面有点状出血为宜,将药油均匀 地摊敷在患部约 5 分硬币厚,每天 1 次。用药 3 次后显效。
敷药后若局部出现水疱,用针灸针或注射针头,从水疱贴近皮肤处的四
周各刺破 1 针,使水疱水从针孔溢出,水疱会塌陷结痂,自行脱落而愈。
[疗效]此方治疗银屑病 47 例,均有效。
  [病例]仲××,男,30 岁。1 年前双上肢屈侧出现豆大红色丘疹,渐 扩大融合成片、呈地图状,边缘清楚,其上反复出现多层银白色干燥鳞屑, 搔之屑脱,瘙痒难忍,夏轻冬重,反复发作,遍用诸法收效甚微。近日上述 症状日趋加重。证见局部有新的皮疹发生,鳞屑增厚,炎症明显,呈对称性 分布。诊为银屑病,予上法局部涂敷,2 次后浸润消退,皮疹变平缩小,鳞 屑消失;继用 2 次,逐渐恢复正常。随访 3 年余未见复发。
[来源] 郭延赞.四川中医 1991; (7) : 36

冰椒散

[药物] 冰片 60 克、花椒、棉花籽仁、牛皮各 120 克。
  [用法] 将后 3 味药分别焙成微黄色,研未过筛,与冰片混合均匀, 装瓶备用。用时取药末适量,用香油调至糊状,涂在患部,每天 2 次, 12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银屑病 24 例,均获满意疗效。
  [病例] 唐×,男, 22 岁。自去年 2 月底背部出现米粒样大小红色 丘疹,皮肤瘙痒,抓后脱白皮,经某医院治疗效果不佳。丘疹逐渐扩大,躯 干及四肢散发红色斑丘疹,上覆盖白色鳞屑,用手刮之,基底呈筛状出血点。 诊为银屑病。投冰椒散 28 天,皮疹全部消退,随访 9 年未见复发。
[来源] 李秀云.辽宁中医杂志 1990; (7) : 37

去屑丸

[药物]马钱子、水银各 35 克,朱砂 6 克,核桃仁 12 个。
  [用法]用香油将马钱子炸鼓胀,研成粉末炒焦。将马钱子末、核桃仁 末、朱砂拌匀,加入水银做成 15 个约鸡蛋黄大小的药丸备用(水银需先单独 加适量香油,研好后再加入上药内)。用前清洗患者肚脐(神阙穴),然后 将一药丸放入肚脐固定, 24 小时更换新药丸。用过之药丸可外搽皮损处。
[疗效]此方治疗银屑病 52 例,痊愈 28 例,显效 21 例,无效 3 例。
  [病例] 梁×,男,59 岁。患银屑 20 病年,曾用多种方法治疗,效果 不佳。病变分布全身,为红斑浸润性损害,有较厚的鳞屑覆盖。诊为寻常型 银屑病。治以上方, 60 余次后皮损全部消失。
[来源]张清华,等,山东中医杂志 1989; (1) : 21

消银油


  [药物]蜈蚣 5 条,乌梢蛇、乌梅、石榴皮、红花、三棱、莪术、木香 各 20 克,紫草、黄柏、银花藤各 30 克。
[用法] 上药放入砂锅中,以菜油 500 克浸泡 2 小时,然后以文火煎
熬。当熬药至发黄微黑时,用纱布滤去药渣,取药油贮于玻璃瓶中备用。每 天于皮损处搽 1~2 次,搽药后用手按摩患处 5~10 分钟,使局部微微发热为 宜,1 个月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银屑病 65 例,临床痊愈 41 例,好转 18 例,无效 6
例。
[来源]纪钧,等.辽宁中医杂志 1989; (5) : 27

黧黑斑

祛斑搽剂
[药物] 玄明粉(或芒硝)2 克,樟脑粉 1 克,生鸡蛋白 2 枚。
  [用法]先将玄明粉、樟脑粉研为极细末,置于容器内,再加蛋白调匀 即成。每晚睡前用温水浴面,将药物涂搽患处,次晨起来将药物洗去。上述 药量分 3 次使用, 10 次为 1 疗程。
治疗期间切忌辛散腥发之剂。
[疗效]此方治疗黧黑斑效果满意。
[来源]兰茂璞,山东中医杂志 1991; (5):55

                          雀 斑

祛痣膏
[药物]糯米 30 粒,碱面 6 克,生石灰半酒杯。
  [用法]将碱面盛在酒杯中,用温水溶化,倾入石灰内拌匀成泥状,以 伏杯不泻为度。将糯米扎入石灰泥内上 1/2,将酒杯倒伏在潮湿净地上,待
12 小时后糯米已熟,取熟糯米调匀成膏。同时可取针拨此膏涂于雀斑上,涂 上后稍有痒痛感,约 10 分钟可消失。
[疗效]此方治疗雀斑,3 天内斑痣可自行脱落,不留疤痕。
[来源]马荫笃.浙江中医杂志 1985; (9): 403

汗 斑

汗斑方
[药物]食用苦瓜 2 条,密陀僧 10 克。
  [用法]将密陀僧研细末、苦瓜的心子去尽。取密陀僧末灌入苦瓜内, 放火上烧熟,切片,擦患处,每天 1~2 次。[疗效]此方治疗汗斑,一般
擦 5~6 次即愈。
  [病例]杨××,男,26 岁。每年夏秋,左右两颈有汗斑,如梅花状。 亦有汗斑散发胸前。经内服、外擦多种药物治疗,未能根治。用上方治疗,3 天后汗斑全消,随访未见复发。
[来源] 杨文质,等。四川中医 1984; (3)∶29

陀硫粉

[药物] 密陀僧 50 克,硫黄 40 克,轻粉 10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过 120 目筛,装瓶备用。先用食醋擦洗患处, 再取鲜生姜 1 块,切成斜面,以切斜面蘸药末,用劲在患处擦至有灼热感为 度,每天 2 次。
擦药后患处渐转变为褐色,继而脱屑痊愈,不损害皮肤,亦无不良反应。
复发时再按此方治疗有效。
[疗效]此方治疗汗斑 253 例,均痊愈。
[来源] 夏道生,湖北中医杂志 1989; (1)∶46 密陀僧搽剂
[药物]密陀僧 15 克,雄黄、硫黄、硼砂、牡蛎、乌贼骨、蛇床子各
30 克,轻粉 7 克,菖蒲 20 克。
[用法]先将蛇床子、喜蒲研末,过 100 目筛;再将其他药共研末,过
100 目筛。诸药末混合,加蒸馏水适量振摇,共制 500 毫升,为油/水型乳悬 油。每次用时将药液振摇后方涂搽患处,早晚各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汗斑 8 例,均痊愈。
  [病例]姜××,男,38 岁。上半身皮肤患散在性黄豆大小斑点 14 年, 夏发冬轻,微痒。西医诊为此斑癣,中医诊为汗斑,曾经皮肤专科多次治疗 无效。用密陀僧搽剂外搽,3 天后斑点逐渐消退;继用 2 周后,皮肤完全恢 复正常。随访 7 年未复发。
[来源]谢素珍,等.四川中医 1989; (11):36


                          鸡 眼

六神丸
[药物]六神丸适量。
  [用法]用 10%洗必泰溶液消毒局部,用利刀削去鸡眼表面粗糙角质 层,以不出血或刚出血为度;再用 1%盐水浸泡 15~25 分钟,使真皮软化。 取六神丸数粒研细末,用陈醋调成糊状外敷患处,外用胶布固定,3 天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鸡眼 20 例,疗效满意。一般用药 5~15 天即可痊愈。
  [病例]郑××,男, 40 岁。左脚掌前长一鸡眼已 1 个月。检查左足 底前 1/3 处有一黄豆大硬结,稍隆起于皮肤,按之痛。诊为鸡眼。用上方治 疗,换药 1 周后鸡眼脱落。随访 1 年未复发。
[来源] 刘国应.四川中医 1990; (2):42

乌梅糊剂

[药物] 乌梅 4~6 克。
  [用法] 将乌梅放在小玻璃瓶内,加 20~30 毫升好食醋,浸泡 7 天。用时取乌梅外层皮肉,研碎成糊状外敷。嘱患者用热水浸洗患处后,医 者用手术刀削平表层角化组织,以有血丝渗血为度。视病灶大小,取胶布 1 块,中间剪 1 小孔,贴在皮肤上,暴露病变部位;取乌梅肉糊敷在病变上, 外盖一层胶布封闭。3 天换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鸡眼,一般 3~5 次可愈。
[来源]雷振永.陕西中医 1984;(1):12

嫩乌桕叶柄汁

[药物]乌桕。
  [用法]春季取乌桕之嫩叶,用时折断其叶柄,取断叶柄分泌之乳白色 汁直接搽鸡眼上,每只鸡眼连搽 5 分钟,每天上午搽 2 次(因上午其汁最多), 晚上用热水泡浸,并刮去软化之角质,连用 10~15 天。
[疗效]此方治疗鸡眼 35 例,痊愈 31 例,好转 2 例,无效 2 例。
[来源] 胡必强.湖南中医杂志 1989;(3):45

葱蜜糊剂

[药物]连须葱白 1 根,蜂蜜少许。
  [用法]先将患处以温水洗净,消毒后用手术刀削去鸡眼老皮,削至稍 出血为度。遂用葱白洗净捣泥,加少许蜂蜜调匀敷患处,外用纱布包扎固定,
3 天换药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鸡眼,轻者 1 次即愈,重者 2 次可痊。
  [病例]李××,男,15 岁。右足拇指掌面生一蚕豆大鸡眼,经用鸡眼 膏不效,即用上方 1 次而愈。[来源]刘天骥.四川中医 1987; (2):43
桃仁补骨脂粉

[药物]桃仁,补骨脂。
  [用法] 桃仁、补骨脂按 1:2 比例研成细末,装瓶备治疗前用以能耐 受为度的开水烫洗脚 15~20 分钟,并刮鸡眼表面粗糙的角质层,以刚出血为 度,用 0.05%新洁尔厅局部常规消毒,用注射器抽复方丹参注射液 0.5~1 厘在鸡眼中心快速进针,将药液注到鸡眼基底部,快速拔针头。桃仁补骨脂 粉用 75%酒精调成糊状,敷在鸡眼上,外绞布及绷带固定,减少活动,3 天 治疗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鸡眼 30 例,痊愈 29 例,好转 1 例。[病例]李×, 男,25 岁。右足底疼痛 1 年余,曾诊为眼,治疗后症状缓解,未能根除。检 查其右足趾骨突出处一约 0.6×0.6 厘米肿块,略高出皮肤,呈灰黄色,坚硬 粗重,状如鸡眼。用此法治疗 3 次即愈。
[来源] 马新生.陕西中医 1991; (11):511 鸡眼膏
  [药物]升麻、红花、地骨皮、鸦胆子、花蕊石各等份。[用法]上药 研极细末,用凡士林调成膏状。用消毒刀片将茧肉层层削掉呈网状点,直至 有血渗出为度。然后将药膏敷于患处,包扎,每 2 天换药 1 次。待茧肉呈腐 白色后,在水中浸泡,用手术刀拨取,即可得带有瘀血点的硬芯。无需再敷 它药,患处自可愈合,鸡眼根除。
[来源]文毅,四川中医 1987; (2):79

淋病

马齿苋汤
[药物]马齿苋 150 克(鲜者加倍)。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早晚分服。连服 10 天为 1 疗程,可服 1~3 个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淋病 12 例,均痊愈。
  [病例]李×,男, 28 岁,工人。诉尿频急、尿痛、尿道口红肿有脓 性分泌物 15 天。15 天前出差因发生不洁性交而见上述诸症,经某个体医生 治疗无效而来诊。检查尿道口分泌物培养发现淋球菌,舌红、苔薄黄、脉弦 滑数。即投上方,连服 10 天,诸症消失,尿培养 3 次均为阴性。
[来源] 邹世光.浙江中医杂志 1992; (6):277

清淋汤


  [药物]银花 20 克,车前子(包煎)15 克,知母、黄柏、茯苓各 1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龟头溃烂,有红色疹点或阴囊潮湿者用苦
参 30 克,生大黄 15 克,黄柏 12 克,煎水外洗,每天数次。治疗期间忌房事, 戒烟酒,食宜清淡。
[疗效]此方治疗淋病 12 例,痊愈 10 例,好转 2 例。
  [病例]刘××,男,42 岁。患淋病 5 月余,反复发作,经用磺胺、庆 大霉素屡治乏效。诊见:尿频,阴茎刺痛,时有浊脓、尿液溢出。检查龟头 外翻,冠状沟有红色疹点,尿道口有脓性分泌物,阴囊潮湿,舌红、苔黄腻, 脉滑数。尿道分泌物涂片检查:淋病双球菌阳性。用上方并配合外洗,5 剂
  
后诸症皆除,淋病双球菌阴性。随访 2 月未复发。
[来源] 王道俊,等.湖南中医杂志 1991; (4) : 46

毒淋汤


  [药物] 银花、茯苓、败酱草各 20 克,丹参、山豆根、海金沙各 15 克,绵茵陈、芍药各 12 克,石苇、甘草梢各 1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10 天为 1 疗程,治疗 2~3 个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慢性淋病 43 例,临床治愈 25 例,好转 14 例,无 效 4 例。
[来源] 吴锦花.福建中医药 1993; (4) : 13

梅毒

托毒汤
  [药物]银花、土茯苓各 45 克,蒲公英 30 克,生黄芪、慧苡仁、赤小 豆各 20 克,龙胆草、马齿苋、苍耳子、皂角刺各 10 克,车前子(另包)15 克,大枫子仁 3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 2 次服。可随症加减,并配合盐汁石硇液外
洗。
  盐汁石硇液的组成为:煅石膏 100 克,硇砂 10 克,大青盐 2000 克,包 心白菜 5000 克。取包心白菜去根洗净,切成 3 厘米厚片,将青盐末分层撒在 菜体上,加盖密封淹 l 周,压榨取汁,再用硇砂与石膏粉加入搅匀即得,冷 藏保存,外洗,每天 2~3 次。
[疗效]此方加减治疗梅毒 59 例,早期梅毒痊愈 38 例,有效 2 例,无
效 2 例;晚期梅毒痊愈 13 例,有效 2 例,无效 2 例。
[来源]柏选正,等.陕西中医 1991; (6): 252

尖锐湿疣

疣灵搽剂
[药物]苦参、板蓝根、木贼草、露蜂房各 25 克。
  [用法]上药加水 500 毫升,文火煎 l 小时,去渣过滤,取药液约 200 毫升,兑入陈醋 500 毫升,分装每瓶 50 毫升,密闭避光备用。用于棉签将尖 锐湿疣及周围正常组织擦干,用 0.1 新洁尔灭溶液消毒,然后用棉签蘸疣灵 搽剂涂患处,每天 3~5 次,2 周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尖锐湿疣 43 例,痊愈 41 例,无效 2 例。
[来源]王炳炎.辽宁中医杂志 1991; (2): 33

消疣汤

[药物]马齿苋 30 克,败酱草、土茯苓、板蓝根、萹蓄、芒硝各 20 克。
  [用法]上药加水煎,取药液 500 毫升,倒入干净盆中,擦洗患处,然 后再坐浴 10 分钟,早晚各 1 次,1 周为 l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尖锐湿疣 18 例,痊愈 12 例,好转 6 例。
  [病例]王×,男, 22 岁,推销员。龟头处突起淡红色颗粒,微痒 1 周。检查包皮冠状沟处可见淡红色疣状颗粒,形如菜花状,最大颗粒如蚕豆 大小。用消疣汤外洗 7 天后,颗粒消失,无任何症状。嘱其注意性卫生,追
访 1 年未复发。
[来源]张华,等.湖南中医杂志 1989; (1) : 15

痔疮

菖蒲根洗剂
[药物]水菖蒲根 200 克(鲜者加倍)。
  [用法]上药加水 2000 毫升,煎沸后 10 分钟去渣(药渣可保留作第 2 次用,l 剂药可连用 2 次),取药液先熏后坐浴 10~20 分钟。坐浴时取 l 小 块药棉,来回擦洗肛门,洗完后药液可保留,下次煮开消毒后可重复使用。 每天 2 次,连洗 1~3 天。
[疗效]此方治疗痔疮 25 例全部痊愈。23 例 1 剂治愈,2 例 2 剂治愈。
  [病例]桑×,男, 22 岁。患外痔 l 年余,多次服用槐角丸无效,后 到医院进行 2 次手术治疗,但又复发。经用上方治疗,1 剂痊愈,随访 6 个 月未复发。
[来源]罗俊原,四川中医 1984; (1) : 60

鱼腥草汤

[药物]干鱼腥草 100 克(鲜者 250 克)。
  [用法]上药水煎后倒入痰盂内,患者坐置于上,先用蒸汽熏,待水蒸 汽少、水温接近体温时,再用纱布洗患处,每天 2~3 次。
[疗效]此方治疗痔疮及肛门瘙痒等 40 余例,效果极佳,一般 2~3 天
即可使痛止肿消而获效。
  [病例]刘××,男, 43 岁,农民。4 天前因饮酒过量,内痔脱出不 能回纳,肛门坠胀,疼痛较显,经用青霉素等抗菌消炎药治疗 2 天,效果不 佳。刻下:肛门坠胀,疼痛剧烈,呻吟不已,坐卧不安。侧卧位检查肛缘全 部水肿,肛管外翻,触痛较显,肛门部截石位 3、6、9 点处脱出的内痔肿大, 痔块内瘀血明显。诊为内痔嵌顿。用上方治疗,2 天后肿痛明显减轻,4 天后 肿痛均消。复查肛缘水肿全部消退,脱出内痔已回纳。
[来源]张宏俊,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1; (4) : 185

博落回汤

[药物]博落回 100~300 克(鲜者倍用)。
  [用法]上药加水 2500~3500 毫升,煮沸后过滤去渣,将药液倒入普 通搪瓷盆内,趁热先熏后洗,每次 15~30 分钟,每天 2~3 次。
  [疗效]此方治疗炎性外痔 30 例,效果佳,一般使用 2~3 天即痛止肿 消而愈。
[病例] 谢×,男, 28 岁。肛门部灼热疼痛、湿痒 10 天。便后或活

动症状加重,经肌肉注射青霉素及口服消炎止痛药无明显好转,伴食欲减退, 尿黄便结。肛检肛门左侧皱壁充血肿胀,触痛明显,并有较多淡黄色分泌物, 舌红、苔黄,脉弦略数。用上方如法熏洗,1 天后疼痛缓解,红肿减退,3 天痛止肿消而愈。
[来源] 邹桃生.浙江中医杂志 1990; (10) : 473 注:博落回为罂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博落回 Macleava Cordata
(Willd) R. Br.的带根全草,性苦温,有毒。

外痔坐浴方

[药物] 鲜案板草 2000 克(干品 500 克)。
[用法]上药为 1 次药量,加水煎开 10 分钟后倒入盆中,待温时,坐
浴 30 分钟,再将药渣敷于患处 30 分钟,每天 3 次,4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外痔 10 例,全部痊愈。
  [病例]喻××,男, 48 岁。患外痔,时肿痛已 5 年,近年来症状加 重,行走不便,曾多处求治,并手术治疗 1 次,效果不佳,检查肛周 6、 12 点处陈旧性肛裂,5、7、9、11 点处外痔 4 颗,大者如蚕豆,小者似豌豆, 伴充血水肿。诊为重度外痔。用上方治疗,1 个疗程后痔疮明显变小,充血 水肿消失,肛周仍有不适感,第 2 疗程后外痔呈黑色结痴脱落,第 3 个疗程 后外痔消失,第 4 个疗程后肛门完全恢复正常。随访 1 年未见复发。
[来源]易秉禄.四川中医 1987; (3) : 29

猪胆汁

[药物] 新鲜猪胆 1 个。
  [用法]用浓白糖水送服新鲜猪胆汁,每周 1 次,每晚用温开水熏洗肛 门。治疗 3~5 周。
[疗效] 此方治疗痔疮 50 例,痊愈 48 例,好转 2 例。
  [病例]车某,女, 67 岁。便秘 20 余年,间断便血,疼痛,坠胀, 劳累后病情加重。曾诊为混合痔,用手术治疗。近来病情复发。肛门镜检: 肛门齿线以上的 3、6、7、 11、12 点处,发现 5 个如杏核大小的内外痔, 表面红紫,多发肛裂、狭窄。诊为混合痔并肛裂。用上方治疗 5 次痊愈,随
访 1 年半未见复发。
[来源]陈春仙.陕西中医 1992; (3): 123

蒲公英汤

[药物] 鲜蒲公英全草 100~200 克(干品 50~10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止血则炒至微黄用。对内痔嵌顿及炎性 外痔配合水煎熏洗。
  [疗效]此方治疗痔疮 40 余例获得良效,一般 2~4 剂即可血止肿消痛 除。
  [病例]李×,男, 34 岁。反复便血伴痔核脱出近 8 年。此次因过食 辛辣,致便时滴血,痔核脱出不能回纳,肛门胀痛而来诊。检查肛门环形痔
  
核脱出,手托不能回纳,表面分泌物较多,且见 2 处出血点,诊断为内痔嵌 顿并感染。方用蒲公英 100 克水煎服,每天 1 剂。另取蒲公英 500 克,水煎 熏洗。l 天后血止,渗出物减少,手托可回纳。3 天后症状消失,一般情况良 好,随访半年未复发。
[来源] 邹桃生,陕西中医 1987; (8) : 365

朴硝洗剂

[药物] 朴硝 15 克,野菊花 10 克。
  [用法] 上药放入洗净的脚盆中,倒入开水 500 毫升,随即蹲下熏 蒸,待水温下降至适度后,坐浴 10~20 分钟,1 剂可熏洗 3 次,第 2、3 次 熏洗时只将原药液加温至沸即可,第 2 天另换新的。
[疗效]此方治疗外痔炎症水肿,一般 5 天后痛止肿消。
[来源] 武维权,浙江中医杂志 1984; (10) :461

瓦松芒硝洗剂

[药物]新鲜瓦松 100 克,芒硝 60 克。 [用法]上药加水适量,煎沸待温,熏洗坐浴,每天 1 剂,洗 2~3 次,每次 10~15 分钟。
[疗效] 此方治疗痔疮便血 100 余例,均获良效。
  [病例] 赵××,女,35 岁。患痔疮 1O 余年,每因大便干燥、劳累 即感肛门肿痛、便血。近 2 年来,每次犯病用上方治疗 2~3 天,肿消痛除血 止。
[来源] 乔成林,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0; (6) : 254

痔疮散

[药物] 儿茶 90 克,冰片 10 克。
  [用法] 上药分别研细,混合过筛,装瓶,密封备用。用时用棉签取 痔疮散少许涂于患处,每天 1~2 次。
[疗效] 此方治疗痔疮(内、外痔及混合痔)65 例,显效 41 例,有效
24 例。
[来源] 徐贵典,陕西中医 1987; (4): 171 生半夏汤
[药物]生半夏、白矾、麻柳树叶各 20 克。
  [用法]上药加水 2000 毫升,煮沸后文火再煎 15 分钟,去药渣,将药 液倒入盆内,先以蒸汽外熏肛门,待药液不烫后坐入其内,边坐边用手按摩, 尽量将痔核纳入肛门。7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炎性外痔及嵌顿性外痔 27 例,痊愈
21 例,好转 6 例。
  [病例]唐×,男, 56 岁。肛沿发炎水肿,内有血栓形成,粘膜溃破 坏死。用生半夏汤熏洗 2 剂,7 天后症状完全消失,随访 1 年未复发。
注:麻柳树叶为胡桃科杨属植物枫杨的叶,性寒味苦,有杀虫、清热解

毒之功。
[来源] 杜有才.四川中医 1989; (9): 41

丹皮饼

[药物] 牡丹皮、糯米各 500 克。
  [用法] 上药共为细末,合匀。每天 100 克,以清水调合,捏成拇指 大小饼,用菜油炸成微黄色,早晚 2 次分吃,连用 10 天为 1 疗程。苦嫌硬, 可稍蒸软后再吃,一般可用 1~2 个疗程。适用于Ⅰ、Ⅱ期内痔及外痔。
  [病例]杨××,男, 56 岁,干部。患内痔 20 余年,反复发作。此 次复发已 3 天,便后呈点滴状便血,量较多,痔核脱出肛门外约拇指大,不 能自行回纳;肛周灼热胀痛,舌红、苔黄,脉数。服上方后第 2 天便血减少、 疼痛减轻,服用 10 天后诸症若失。嘱再服 1 料以资巩固,随访 3 年多未复
发。
[来源]刘德清.四川中医 1987, (3): 31

硝黄桃红汤

[药物]大黄、桃仁、黄连、夏枯草各 30 克,红花、芒硝各 20 克。
[用法]将前 5 味药煎水去渣,加芒硝入煎液中拌匀,先用蒸汽熏洗肛
门 2~3 分钟,待药液不烫时,坐入其内 20~30 分钟,每天 1~2 次。
[疗效]此方治疗血栓性外痔,一般 2~3 天可痊愈。
[来源] 李茂平,四川中医 1987; (3) : 51

银黄熏洗剂

[药物]银花 30~50 克,苍术、五倍子各 15~30 克,黄柏、苦参各 15~
20 克,芒硝 20~60 克。
  [用法]上药加水 3000~5000 毫升,文火煎煮 5~10 分钟,即将药液 倒入盆中(或罐中)滤去药渣,趁热气盛时坐在盆上熏蒸患处,待药液不烫 时再行浸洗,每次 30 分钟左右。每天 1 剂,早晚各熏洗 l 次。
[疗效]此方治疗痔疮炎症 100 例,痊愈 95 例,好转 5 例。
[来源] 吴德秀.湖南中医杂志 1991; (5) : 42

外痔洗剂


  [药物] 白杨树皮、蒲公英、蛤蟆草各 30 克,透骨草 15 克,苦参 12 克,苏木 10 克,生川乌、生草乌、生甘草、艾叶各 6 克。
[用法]上药加水适量,煮沸 15~20 分钟,倒出后再加入适量水继续
煮 15~20 分钟,2 次药液合并备用。用上药液加温后熏洗肛门,每天 2 次, 每次 20~30 分钟。若药液不变质,l 剂药液可用 3~5 天, 10 天为 1 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外痔 30 例,痊愈 20 例,好转 6 例,无效 4 例。
  [病例]彭×,男, 35 岁。患外痔 5 年,每逢饮酒,食用辣椒则大便 硬结而致外痔发作,疼痛难忍,行走困难。检查 3、9 点处各有痔核 1 个,呈
  
紫红色,似花生大小。给予上方中药 3 剂,熏洗 15 天痊愈,近 8 年未复发。
[来源] 孟祥文,等,陕西中医 1990; (4):175

落痔汤


  [药物]黄连、黄芩、黄柏、大黄、防风、荆芥、苦参、芒硝、槐角、 甘草各 20 克。
  [用法] 上药以适量水文火煎 40 分钟,倒入盆内,再兑入 3000~4000 毫升沸水。患者坐盆熏蒸,等水温适度坐浴,坐浴时用手揉按肿结,促其消 散。药水可保存,下次加温再用,1 剂可用 5~7 次。睡眠前用为好,用药期 间忌辛辣及饮酒。
[疗效]此方治愈外痔肿结 10 例,一般 3~5 次即愈。
  [病例]郭×,男, 35 岁。逢春发痔结,近日来觉肛门灼热瘙痒,2 天后红肿成结,行动受阻,夜痒难当,经注射及口服消炎药无效。检查肛门 外周边缘红肿突起,按之较硬。诊为外痔肿结。用上方 5 次痊愈。
[来源] 沈连熊.四川中医 1990; (6) : 41

脱肛

五倍子散
[药物]五倍子适量。
[用法]将五倍子研末,直接外敷。
[疗效]此方治疗脱肛,确有良效。
  [病例]李××,女, 61 岁,农民。脱肛 20 多年,反复发作,每因 劳累诱发,常自回纳即可。近因农忙,劳累过度,脱肛发作,回纳失败。检 查肛门粘膜外脱 10~14 厘米左右,血水淋漓; 患者面色萎黄,口唇淡白而干 燥起皮,渴欲饮水而饮则不多,舌尖略红、苔根淡黄微腻,脉弦细。证属脾 气亏虚,中气下陷。治宜升提中气为大法,先用针刺气海、足三里、长强, 留针 30 分钟,艾条熏灸百会约 2 小时。灸刺期间回纳 2 次均告失败。改用五 倍子末直接外敷在脱出的肛门粘膜上,然后再行回纳法,即告成功。
[来源]周春香.浙江中医杂志 1990; (8): 367

提肛散

[药物]炙黄芪 30~60 克,党参、白术、当归、柴胡、白芷、赤石脂
各 12 克,陈皮 9 克,黄连 8 克,黄芩 10 克,枳壳 15~30 克,升麻 6~9 克, 川芎、炙甘草各 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属于Ⅱ、Ⅲ度脱出者,均用以上剂量;属Ⅰ 度脱肛且无明显渗液者,黄连、黄芩、白芷、赤石脂等量均可减半。
[疗效]此方治疗脱肛有良效。
  [病例]陈×,男, 56 岁,干部。每因劳累出现脱肛,曾经多方治疗 效果不佳。脱出后良久难复,需用手推方能回复,诊为Ⅱ度脱肛。属气虚下 陷。用上方,剂量减半,同时用生大黄、苦参各 30 克,芒硝 60 克水煎熏洗, 配合卧床休息,服 2 剂后见效,6 剂后疗效显著,嘱做提肛运动,坚持锻炼,
  
近期疗效巩固。
[来源]李波,陕西中医 1985; (2) : 79

肛裂

血氯散
[药物] 血余炭 100 克,次碳酸铋粉 20 克,氯霉素粉 3 克。
  [用法]将血余炭研成细末,经密闭高压灭菌后加次碳酸铋粉、氯霉素 粉,混匀置瓶内备用。治疗前嘱患者先用温水清洗肛门处,治疗时取胸膝位, 再用盐水棉签清洁肛门及肛裂创面处,并用手轻轻掰开肛门以充分暴露裂口 创面处,尔后以干棉签蘸取血氯散涂敷于肛裂创面处(以血氯散覆盖肛裂创 面为度),棉签可不取出,隔天换药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肛裂,一般涂药 2~3 次痊愈。
  [病例]苏×,男, 42 岁。大便干燥,肛门疼痛,出血呈滴状,反复 发作达 3 年之久。检查胸膝位,肛门 12 点处有—0.1×0.2 厘米大小结缔组 织样皮赘,掰开肛门可见该处粘膜裂口上端肛乳头红肿,裂口基底部苍白, 有少量粘液性分泌物。经清创后如法涂血氯散,次日疼痛大减,血止。隔天 复诊时其裂口处无分泌物及血迹,乳头炎症明显消退,原裂口已不明显。又 涂药 1 次,3 天痊愈。随访 2 年未复发。
[来源]董辉,等。山东中医杂志 1993; (1) : 56

润肠汤

[药物]当归、生地黄各 15 克,桃仁、火麻仁各 12 克,甘草 3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病例]贾××,女, 45 岁。大便秘结,解便时肛门灼痛,便后出现 鲜血,诊断为肛裂,用上方治疗痊愈。再嘱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随访 未见复发。
[来源]钟泽元,四川中医 1987; (3): 30

肛 瘘

榆皮锭
[药物] 榆白皮(榆树韧皮部)500~1000 克。
  [用法]将榆白皮切碎阴干,研极细末,装入双层塑料袋扎紧袋口备用。 每次用白糖 60 克溶于水,加入榆白皮末适量搓成硬面团后,再捏成火柴样粗 细、长短不同的药锭,阴干后备用。用时嘱患者取侧卧位,先压挤尽脓液, 继用碘酒局部消毒,再用探针轻柔地查清瘘管的方向、深度,选择好粗细合 适、长度稍长的药锭,蘸上注射用水,按探查的方向、深度轻巧地插入,插 入药锭的长度一定要比探针量的实际深度短约 l 厘米,并从外口皮下剪断, 外盖消毒敷料。患者静卧 30 分钟后药锭变软,即可活动自如。
  治疗的 15 天内忌食鱼腥、酒及辛辣等物,调节饮食,勿使大便干燥,炎 症较著者可加服消炎药。
[疗效] 此方治疗痔瘘 10 例,痊愈 8 例,无效 2 例(系复杂性瘘和

结核性瘘)。
[来源] 潘玉宏,陕西中医 1985; (3) : 124

骨伤科

骨结核

狼毒枣
[药物] 狼毒、大枣各等份。
  [用法] 将狼毒用清水浸 1~2 小时,放入锅中,上置蒸笼,放入大 枣,水煮开后再蒸 3 小时,取出晾干即成。成人每天服 3 次,每连服 2 天后 每次增加 1 枚。
注意:是服大枣,不是服狼毒。 服大枣后若有恶心呕吐、头昏等反应,可减少 1~2 枚,反应消失后仍可
按前法增加。服后胃中有不适者,可改饭后或同食服。禁吃辛辣食物,孕妇 慎用。
[疗效] 此方治疗骨结核 16 例,取得良好效果。
  [病例]韩×,男, 15 岁。经 X 线片确诊为左髋关节骨结核,2 处溃 破,经治年余不愈。后用上方治疗 5 个月后痊愈。
[来源] 徐廷良,浙江中医杂志 1986; (2) : 67

抗痨散


  [药物]人参、肉桂、牡蛎各 10 克,茯苓、白术、当归、淫羊藿、山 萸肉各 20 克,银花、熟地、黄芪、紫河车、鹿角胶各 30 克,麻黄、全蝎、 蜈蚣各 5 克。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每次服 5 克,8 小时服 1 次。有窦道者清创排
出腐骨,视局部情况外敷生肌散。 服药期间忌食生葱、生蒜、韭菜,忌房事。
[疗效] 此方治疗骨结核 11 例,痊愈 7 例,有效 3 例,无效 1 例。
  [病例]杨×,女, 54 岁。左手腕关节肿胀、破溃、流脓 1 年多,某 医院诊为腕关节结核,经抗炎治疗未见好转。用上方治疗 8 个月后体重增加, 瘘道愈合良好,X 线片示骨质修复,继服抗痨散 2 个月痊愈,随访未见复发。
[来源]尹德生,辽宁中医杂志 1992; (4) : 41

骨髓炎

萍鳅膏
[药物]鲜萍全草 30 克,活泥鳅 2 条。
  [用法]泥鳅用水养 24 小时,保留体表粘滑物质,洗净后再用冷开水 浸洗 1 次,将萍、泥鳅一起捣烂敷患处,每天 1 次,2 周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骨髓炎 56 例,其中痊愈 51 例,无效 5 例。
[病例]骆××,男, 29 岁。左拇指脓疡切开排脓后一直不愈,已
27 天。X 线片示左拇指末节急性骨髓炎,用青链霉素治疗 1 周无效。用上方 外敷 2 个疗程,疮口愈合。3 个月后 X 线片示骨质正常,6 个月后能参加劳动。
[来源]林正松,浙江中医杂志 1987; (6) : 256 注:萍,属萍科 Marsilea quadri—folia L. 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的作用。


复方野菊液


  [药物]鲜野菊花(去根茎)全草 500 克(干品 100 克),鲜芙蓉叶 400 克(干品 100 克),藤黄 1 克。
[用法]上药加水 5000 毫升,煎至 2000 毫升,趁温浸洗患处,每天 1~
2 次,至脓尽为止。有窦道者,用 30~50 毫 升注射器吸取药液套上尼龙输液管插至窦道深部冲洗。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骨髓炎 24 例,痊愈 23 例,中断治疗 1 例。
  [病例]张×,男,9 岁。左胫骨粗隆 3 厘米以下可见 20×5 厘米左右 之梭形溃疡,溃疡中央有 8×2 厘米左右的枯白色骨质外露,脓液回溢,其气 腥臭,左下肢不能站立。X 线片示左胫骨全程破坏,广泛骨质疏松及病理性 骨折。诊断:①左胜骨慢性骨髓炎;②左胫骨病理性骨折;③左小腿前外侧 慢性溃疡。入院后用复方野菊液洗浸泡伤口,每天 2~3 次,每次 30 分钟。 于第 4 天死骨分离, 19 天伤口愈合,患者能步行回家。随访 1 年未见复发。
[来源]毛世友,湖南中医杂志 1990;(5) : 39

骨炎丸


  [药物]壁虎 50 份,穿山甲、浙贝母各 20 份,全蜈蚣 18 份,麝香 2 份。病位在上者加野菊花 15 份,在下者加牛膝 15 份。
[用法] 上药共研细粉,装入胶囊,每天服 6 克(儿童酌减),用骨
头汤或淡盐水早晚 2 次送服。同时辨证内服中药。有窦道者用五五丹药捻扩 大引流;有死骨者,小者钳出,大者手术摘除;肉芽增生者用白绛丹腐蚀或 剪除;无死骨及坏死组织者,外撒生肌散,生肌玉红膏贴盖。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骨髓炎 52 例,痊愈 43 例,显效 5 例,有效 3 例,
无效 1 例。
[来源]王保忠,陕西中医 1990; (4) : 175

升葛二虫汤


  [药物]升麻、葛根、当归、生山楂各 30 克,僵蚕、蝉蜕各 15 克,生 甘草 10 克。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
[疗效]此方加味治疗骨髓炎,效果良好。
  [病例]刘××,男, 17 岁。3 年前右腿摔伤,股骨骨折,后成骨髓 炎。某医院诊为病理性骨折,迭经中西医多方治疗,数年未愈。诊见右腿腘 窝处有 3 个破溃口,脓水淋漓,量多质稀;膝关节肿大疼痛,走路跛行;舌 质淡白、苔腻、脉沉细。升葛二虫汤加苍术 10 克,陈皮 15 克,鹿角霜 30 克,共进 90 余剂,关节肿大消失,破渍口愈合 2 个,脓水明显减少,但死骨 过大,无法排出体外,转手术治疗。
[来源] 赵祚忠,四川中医 1987; (3) : 39

拔毒膏


  [药物] 断肠草、田字草各 250 克,厚朴、蓖麻仁、乳香、没药各 150 克,水粉 700 克,香油 1500 克。
  [用法] 上药除水粉外,均轧细入香油内,文火煎熬至药渣呈黄色为 度,边滤,去渣。将水粉入药油内,熬至滴水
成珠,装瓶备用。患处常规消毒后,将药膏涂在纱布敷料上 如铜钱厚(面积大小视患病部位大小而定)敷患处, 24 小时更换 1 次。 一般敷药后即有大量脓液流出。骨质破坏较轻者,一般在脓液减少至干
净后,伤口呈凹陷形愈合;有死骨形成者,经过一段时间换药后,死骨自动 游离脱出,然后手术清窦。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268 例,痊愈 242 例,好转 24 例, 无效 2 例。
[来源] 印振武,四川中医 1988; (3) : 47 注:断肠草又名钩吻,为马钱科胡蔓藤属植物胡蔓藤 Gelemiumeleguns
(Gardn. et Champ ) Benth.之全草,有解毒拔毒、散瘀止痛之功。 田字草又名四叶草、四叶萍,为萍科萍属植物萍 Marsilea quadrifo-
lia L. 的全草,有清热解毒消肿之功。  6、骨髓炎糊剂


  [药物] 黄连、细辛、冰片、儿茶、血竭、制乳香、制没药各 25 克, 白及 50 克,绿豆粉 500 克。
[用法] 先将黄连、细辛、白及分别置铁锅内烘干,各药单研细末,
绿豆粉炒至黄褐色,混合掺平,装瓶备用。用时取药粉适量,开水调成糊状, 涂敷患处,厚约 0.5 厘米,面积以超出病变范围 5~10 厘米为宜。上覆一层 薄布或软纸。约 12 小时后药膏干涸,即可牢固附着在皮肤上, 5~7 天换
药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骨髓炎 32 例,具有显著的提毒拔脓、消肿止痛、 生肌收口和促进病骨修复作用。
[来源]张绍润,山东中医杂志 1993; (2) : 52

肋软骨炎

瓜贝散
[药物]瓜萎 4 份,浙贝母 2 份,桂枝 1 份。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天服 2 次,每次 10 克。
[疗效]此方治疗肋软骨炎 27 例,除 l 例失访外,全部痊愈。
  [病例]赵×,女, 20 岁。左胸壁痛牵连左臂内侧痛 7 天,逐渐加重, 局部肿胀,触之痛甚,经用四环素、索密痛等药治疗不见好转。诊见左胸骨 旁第 2~3 肋软骨处皮色如常,伴压痛,左臂外展功能受限。舌胖色淡,苔白 腻,脉弦滑。X 线片及心电图检查均未见异常。诊为左 2~3 肋软骨炎。治以 清热化痰、宽中散结。药用瓜贝散。服药 3 天症状减轻,7 天痊愈。
[来源]霍明歧,辽宁中医杂志 1987; (9): 39


解毒活血汤

[药物]金银花 24 克,板蓝根、蒲公英各 30 克,丹皮、没药、苏梗各
9 克,瓜篓 12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 此方治疗非化脓性肋软骨炎 21 例,除 2 例症状消失,惟局 部微显隆起者外,余者全部痊愈。
  [病例] 魏×,女, 39 岁,农民。l 月来因左胸疼痛,上肢活动、 咳嗽、侧身则胸痛加剧,胸部闷热等而来我院外科就诊。检查左胸 3、4 肋软 骨胸骨端肿胀隆起,皮色微红,压痛明显;体温 36.5℃;血液检查白细胞 7.4
×109/L,中性 0.68,淋已 0.32,血沉 5mm/h;胸部 X 线片未见异常。诊为 非化脓性肋软骨炎。经肌注链霉素、口服地塞米松等 2 周无效。诊见上述症 状如故,舌边红、苔薄黄,脉弦微数。证属热毒壅遏,气机郁闭,连服上方
6 剂后胸痛止,局部隆起消失,随访 2 年未再复发。
[来源] 杨钟发,陕西中医 1987; (12) :555

骨质增生

蚯蚓白糖液
[药物] 活蚯蚓数条。
  [用法] 上药加白糖适量,使其化为粘液,涂敷患处,覆以干净白纸, 纸外再包白布,用烙铁加热至适当温度,反复熨烫,直至粘液烫干为度。每
天 2 次。
[疗效] 此方治疗骨质增生,疗效较佳。
  [病例]卫××,男, 58 岁。两肘关节肿胀疼痛,不能做伸、屈及旋 转运动;局部肿胀高出皮肤 1 厘米,两手无力拿住饭碗,手指无力抓棋及穿 衣。经 X 线片诊为肘关节骨质增生,骨齿有 1.6 厘米长。经服骨刺丸 3 个月 无效。后改用本方, 20 天后肿胀明显消退,疼痛减轻;治疗 6 个月后肘关 节功能完全恢复,活动自如。×线片复查,骨刺全部消失。
[来源] 徐延良.浙江中医杂志 1985; (7) 328

壁虎散

[药物] 壁虎 6 个,辰砂 6 克。
  [用法]上药焙干研粉备用。用时取适量药粉撒于患处,用强力麝香膏 固定,隔天换药,1 个月为 1 疗程。休息 3~6 天后可继续下 1 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骨质增生症 20 例,效果满意。
  [病例] 李××,男, 50 岁。X 线片示颈椎 5~7 前上缘呈唇样改变, 疼痛难忍,稍左右转动,呈板状颈。经住院牵引、眼骨刺消疼液等,效果不 佳。用上方治疗半年后,疼痛消失,颈部转动自如。随访 1 年未复发。
[来源]张汉民,浙江中医杂志 l990; (5) : 210

骨增康膏药


[药物]当归、红权、乳香、没药各 10 克,三仙丹 3 克。
  [用法] 上药共研为末,加水调成糊状,慢火加热至 80℃,再加入 粘合剂(糯米粉)少许,调匀。待冷却至 40~45℃时,将药育敷于骨质增生 局部,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周围用胶布封牢,以保持药膏的温度和湿度, 外用纱布薄棉垫扎紧。24 小时后取下。7 天后按此法敷第 2 剂,敷 3 次为 1 疗程。
  体质虚弱、重症冠心病及过敏体质者不宜使用。在开始敷膏药治疗时, 禁用其他疗法。局部敷药后,多出现刺痒或起红色小丘疹,停药 2~3 天后即 可消失。
[疗效] 此方治疗骨质增生 123 例,痊愈 28 例,显效 73 例,有效
12 例,无效 10 例。
[来源]乔氏兴,等,山东中医杂志 1989; (5): 16 骨痛灵
  [药物] 穿山甲、川牛膝、全蝎、甘草各 20 克,桃仁、红花各 10 克, 川楝子 12 克,蜈蚣 6 条。
  [用法]上药烘干研末,分装 240 粒胶囊,早晚各服 4 粒,黄酒送服。 上药量为 1 疗程量。
[疗效]此方治疗颈腰椎骨质增生 76 例,临床治愈 53 例,有效 21 例,
无效 2 例。
[来源] 杨桂华,山东中医杂志 1991; (3) : 52 骨刺丸
[药物]熟地黄、骨碎补、炙马钱子、鸡血藤、肉苁蓉各 60 克,汉三
七、净乳香、净没药、老川芎各 30 克。[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 每丸重 6 克,早晚各服 1 丸,温开水或黄酒送服。3 个月为 1 疗程,同时辅 以热敷药外敷。
[疗效] 此方治疗骨质增生症 320 例,痊愈 21 例,好转 259 例,
无效 8 例,不明 29 例,停药 1 年后复发 3 例。
  [病例]罗×,男, 48 岁,工人。腰部疼痛时轻时重,近半年来加重, 夜间加剧,腰部僵硬,翻身亦感困难,并有双下肢麻木抽痛,卧床不起,勉 强扶起时双下肢颤慄发抖,多方治疗未见疗效。检查一般情况良好,腰部僵 硬,功能活动受限,腰骶双侧压痛,双下肢直腿抬高均在 50 度以下,臂上皮 神经区压痛显著,舌边有瘀点和齿痕、苔薄白,脉沉。X 线片显示腰椎 1~5 椎体明显唇样变,并有骨桥形成。服上方,早晚各 1 丸。10 天后疼痛减轻, 腰部有轻快感,精神好转,食欲增加,能下床活动,双下肢发抖减轻。继服
1 年后,复查已恢复正常。
[来源]边全禄,陕西中医 1985; (2) : 59 增生灵
  [药物]红花、当归、川乌、防风、土鳖虫、骨碎补、透骨草、伸筋草 各 12 克,花椒、艾叶各 10 克,甘草 9 克。
  [用法]上药加食醋 1000 毫升,文火煎至 600 毫升,待温度适宜时外 洗患处,每天 1 剂,醋煎外洗 2 次,每次 10 分钟, 10 天为 1 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骨质增生 32 例,显效 9 例,好转 21 例,无效 2 例。
[病例]刘×,男, 55 岁,干部。头晕、颈项活动受限,右肩及上肢

疼痛麻木、不能上举、功能活动丧失 2 月余。X 线片示第 2、3 颈椎体后缘唇 状骨质增生。诊为颈椎病,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改用增生灵外洗,头晕目 眩消除,颈项及上肢功能活动正常。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来源] 马文哲,陕西中医 1992;(6): 251

灵仙乌蛇饮


  [药物] 威灵仙 30 克,乌蛇 1 盆(去头重 20 克左右),丹参、木瓜、 狗脊、秦艽、当归、姜黄、补骨脂各 15 克,苏木、花椒各 1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重煎 3 次,混合药液,分别在早 8 时、下午 3 时 及晚上 12 时服用。
颈椎骨质增生加葛根 15 克,腰椎骨质增生加骨碎补 15 克。
  [疗效] 此方治疗颈腰椎增生 33 例,痊愈 23 例,显效 8 例,好转 2 例。
  [病例]文×,男, 43 岁,教师。3 年前自觉头痛项强,左臂时感麻 木不舒。近半年来症状加重,伴头痛恶心,时欲呕吐。X 线片示颈椎变直, 椎间隙变窄,第 6 颈椎椎体后缘有唇样骨质增生。予仙灵乌蛇饮加葛根 15 克,7 剂。药后症状明显改善,继服 12 剂症状大减,为巩固疗效嘱服骨刺片
30 天。后随访无任何后遗症。
[来源] 王周兴,陕西中医 1992; (6): 250

足跟骨刺痛

川芎散
[药物] 川芎 45 克。
[用法]将川芎研成细末,分装在用薄布缝成的布袋里,每布袋装药末
15 克。将药袋放在鞋里,直接与痛处接触,每次用药 1 袋,每天换药 1 次。
3 个药袋交替使用,换下的药袋晒干后仍可再用。
  [疗效]此方治疗足跟骨刺痛 75 例,全部有效,一般用药 7 天后疼痛 减轻, 20 天后疼痛消失。
[来源]刘彦文,等,四川中医 1989; (3) : 40
川乌散
[药物]生川乌 30 克。
  [用法]此为 1 足跟用量。将川乌研细末加白酒(以粮食酒为好)调成 糊状。晚上睡觉前用温水将脚洗净,把药平摊足跟疼痛处,外以塑料纸包好, 用药期间不作剧烈活动。病去即止,不可久用。
  [疗效]此方治疗足跟骨刺痛,每次用药一整天,一般连续用药 2~3 次。疼痛即可消失。
[来源]朱修渠,山东中医杂志 1987; (6) : 42

肩关节周围炎

细辛生姜白酒方
[药物]细辛 80 克,老生姜 300 克, 60 度高粱白酒 100 克。

  [用法]细辛研末,生姜洗净,混合杵成泥绒,铁锅内炒热,入白酒调 匀,再微炒。将药铺于纱布上,热敷肩周疼痛部位,每晚 1 次。敷药时避免 受凉感寒。
[疗效]此方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37 例,治愈率为 86%,有效率为 100
%。
  [病例]王××,女, 51 岁。患者右肩疼痛 2 年余,某医院诊断为右 肩关节周围炎。诊时右肩疼痛酸软,伸屈困难,恶寒发凉,入夜为甚,时有 烧的感,肩胛前后压痛明显,动则疼痛加剧,舌苔薄白,脉弦紧。用上方药 治疗 9 天后,肩关节活动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续用 3 次巩固疗效。随访 3 年 未见复发。
[来源]晋福林,四川中医 1991;(3):41

芍蜈散

[药物]白芍 200~300 克,姜黄 12~15 克,大条蜈蚣 10~12 条。
  [用法]上药共研细粉,每天服 3 次,每次用 12~15 束,加水 50~70 毫升,煮沸待温后服,1 周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60 例,其中痊愈 51 例,显效 9 例。
  [病例]王××,女, 59 岁。退休职工, 1985 年 9 月 30 日初诊。 患者右肩疼痛 10 载,西医诊断为肩周炎,中西药迭进,疼痛不愈,反而加剧
2 年。近月来,手臂上举、后伸、外展均不能,疼痛昼夜不休,呻吟不已,
饮食也需家人帮助,遂来诊。刻诊:右肩肌肉明显萎缩,伴心悸气短、大便 于结,舌质紫黯、苔薄黄,脉弦细而涩。证属肝血亏虚、风湿袭肩,且病久 入络,气虚血瘀。予白芍 250 克,姜黄 15 克,大条蜈蚣 10 条,黄芪 40 克, 土鳖虫 10 克,共为粉末,每天服 2 次,每次 15 克,加水 60 毫升煮沸后温服。 治疗 2 周,疼痛大减,大便正常;服至第 10 周痊愈,操持家务、练气功等活 动均正常进行。随访 2 年多未复发。
[来源]余韵星.浙江中医杂志 1988; (11) : 496

松肩汤


  [药物]桂枝、当归各 12 克,黄芪、片姜黄、羌活、独活各 15 克,赤 芍、白芍、桑枝、青风藤、木爪各 30 克,威灵仙 18 克,红花 10 克,细辛 6 克。
  [用法]上药加水 1000 毫升,浸泡 30 分钟,用文火煎至 500 毫升,取 药液;药渣再加水 500 毫升,文火煎至 250 毫升,取药液。合并 2 次药液混 匀,每天服 3 次,每次 250 毫升。药渣用布包裹,热敷肩部。并嘱病人每天 坚持关节锻炼。
[疗效]此方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有良效。
[来源]解乐业.山东中医杂志 1988; (6) : 48

膝关节滑膜炎

二术苓皮汤

  [药物] 苍术、白术各 12 克,茯苓皮 20 克,金银花、薏苡仁各 30 克, 川牛膝 1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10 剂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加减治疗膝关节滑膜炎 60 例,痊愈 50 例,有效 3 例,复 发 2 例,3 例因故中断用药,2 例未能验证疗效。
  [病例]王×,男, 34 岁,工人。左膝关节肿痛近半年,1 月来肿痛 加剧,无外伤史。诊见左膝关节明显肿胀,灼烧、触痛,皮色不变,功能障 碍,浮髌试验阳性,左膝髁间周径 34 厘米,右膝髁间周径 31 厘米,舌淡胖、 苔白厚腻,脉细濡数。检查血常规正常,血沉 70mm/1h。*线片示左膝骸骨 边缘轻度增生。西医诊断为关节滑膜炎,中医辨证为湿热痹症。治以健脾清 热利湿。上方加地龙 12 克,赤小豆 10 克,服 10 剂后左膝肿痛明显减轻,但 舌苔仍厚腻、纳呆。原方去地龙加滑石 30 克。后复查血沉 4mm/1h,左右膝 髁间周径均为 31 厘米,活动自如。为巩固疗效,将上方 3 倍量配成丸药 1 料服用,随访 6 个月未见复发。
[来源]王永昌,陕西中医 1985; (5) : 208

踝关节扭伤

酢酱草糊剂
[药物]鲜酢酱草。
  [用法] 将酢酱草适量用清水洗净,加少许食盐,捣成稀糊,直接敷 于扭伤处,用纱布或绷带包扎即可。每天换药 1 次。
[病例]张×,男, 16 岁。右踝关节扭伤,局部肿痛,皮下瘀血,踝
关节活动受阻,X 线检查未见骨质改变。诊为右踝软组织损伤。用上方药治
疗 3 天后肿胀消退,右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来源]周强,四川中医 1991; (7) : 29

八角枫叶糊剂

[药物]八角枫叶适量。
  [用法]将上药研细末,与醋调和成糊饼状,外敷于患处,绷带外固定, 每天换药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踝关节扭伤 81 例,全部痊愈。
  [病例]李××,女, 36 岁。患者于当天下午 3 时下楼梯,右足不慎 踏空,右踝关节过度内翻,致右踝关节青紫肿胀,疼痛敏感,行走不利,经
X 线摄片排除骨折,诊为右踝关节扭伤,即予上方治疗,次日换药即肿消痛 减,再服 1 剂痊愈。
[来源]刘永青.浙江中医杂志 1990; (2) : 65

五行膏


  [药物]炒紫荆皮 4 份,炒独活、炒赤芍、白芷各 2 份,石菖蒲、细辛、 香附、炒乳香、炒没药各 1 份。
[用法]上药共碾细末,低温烘干备用。配制时将医用凡士林熔化,凉

至 20℃左右,加入药末(1500 克凡士林入药末 500 克),边加边搅拌,调匀, 待其完全冷却凝固即可。使用时将五行膏摊于药棉上(面积略宽于肿胀范围
1 厘米,厚度约 0.5 厘米),敷贴患处,绷带固定,隔天换药 1 次。并嘱患 者减少患踝活动,肿胀严重时抬平患肢。
  敷药后若有局部瘙痒、丘疹等过敏现象,应立即停止敷药,并外擦尿素 软膏;局部红肿、热象明显者,也不宜使用该药。
  [疗效] 此方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 30 例,痊愈 21 例,好转 8 例,无 效 1 例。
[ 来源] 刘青,四川中医 1990; (12) ∶ 40

关节积水

白芷散
[药物]白芷适量。
[ 用法] 上药研细末,黄酒调敷于局部,每天换药 1 次。
[疗效] 此方治疗关节积水有良效,一般 7~10 天关节积水即可吸收。
  [ 病例]赵××。劳动时跌伤左膝,当时轻微疼痛,尚能步行。2 天后左 膝关节突然肿胀,行走受限;X 线片未见骨折征象,浮髌试验(+)。诊为 左膝关节积水。用上方药治疗 9 天,肿胀全消而退。
[ 来源] 钱焕祥,浙江中医杂志 1989; (3) ∶ 102

男科

阳萎

细辛振萎方
[药物] 细辛 5~10 克。
[用法]上药以沸水冲泡 15 分钟后频频饮服, 15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阳萎,2~3 个疗程即可见效或痊愈。
  [病例]周××,男, 25 岁,农民。半年前结婚,性生活和谐。1 周 前因冒寒涉水施工,渐致性欲减退,夫妻同房阴茎不能勃起,伴下阴不温, 少腹隐痛作胀,经多方医治和自服参桂鹿茸丸、雄师丸等未见明显疗效。刻 诊:患者形体壮实,舌淡、苔薄白而润,脉弦迟。脉症合参,证属寒犯肝经, 凝滞脉络所致。嘱每天以细辛 6 克,沸水冲泡 15 分钟后代茶饮服。15 天后 阳事渐举,坚持饮用 1 月,性生活转为正常,其病告愈。
[来源] 李久成,浙江中医杂志 1993; (5) ∶ 237

蛤茸散

[ 药物] 蛤蚧 2 对(完整),鹿茸 20 克。
  [用法]将蛤蚊置清水中浸透,捞起后去头足、黑皮(但不要损坏尾部), 隔纸微火烤干;鹿茸切片,微烤。共研末备用。临睡前用黄酒适量送服 2 克, 每晚 1 次,服完为止。
[ 疗效] 此方治疗阳萎(阳虚阳萎)57 例确有疗效。
  [病例]陈××,男, 25 岁。婚后 2 年阳事不举,妻子不孕,迭治 无效。患者 3 年前上山伐木,不慎被木戳伤小腹及阴茎,曾住院治疗 15 天好 转出院。婚后方知阳萎,后服上方痊愈。
[来源] 王咏初,四川中医 1986; (11) ∶封 3

淫羊藿菟丝子散

[ 药物] 淫羊藿、冤菟子各 150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每天服 3 次,每次 5 克,黄酒送服,
20 天为 1 疗程。 同时配合早、中、晚会阴及阴部自我按摩:先自左向右,再由右向左,
反复各做 10 次。
  再配坐俗:川芎、细辛各 15 克,每晚煎水坐浴 20 分钟。治疗期间控制 房事 100 天,防止过劳受寒。
此方仅适用于肾阳虚阳萎。
[疗效] 此方治疗阳萎 50 例,痊愈 38 例,好转 8 例,无效 4 例。
  [病例]齐×,男, 27 岁。婚后半年多阳萎,先后服中西药甚多,均 不效。投淫羊藿览丝子散,服用 10 天后阴茎能勃起,精神振奋,服用 17 天 后痊愈。
[来源]殷爱华,等,辽宁中医杂志 1990, (1)∶ 19

华神散


  [药物]当归、茯苓、白芍各 12 克,丹参、乳香各 9 克,柴胡、甘草 各 6 克,蜈蚣 2 条。
[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取药液 500 毫升,每次服 250 毫升,每天服 2 次。
  [ 疗效] 此方加减治疗阳萎 130 例,痊愈 78 例,有效 42 例,无效 10 例。
  [ 病例] 张××,男, 38 岁,阴茎勃起困难 1 年,曾多处求医,服补 肾壮阳之品甚多,但未见好转。1 年前因工作不顺心致精神抑郁,房事时情 绪不宁,阴茎举而不坚,渐至房事不能成功。同时患有头晕目眩,心烦多梦, 胁肋胀满不舒,善太息,脘闷嗳气,舌尖有暗红点、苔白腻,脉弦细。检查 外生殖器发育正常。治以疏肝解郁、通经活血。以华神散加酸枣仁 10 克,远
志 6 克,服 15 剂后性生活恢复正常,随访半年无复发。
[ 来源] 王敬明,陕西中医 1992; (10) ∶ 437

阴茎水肿

硝矾汤
[药物]芒硝 50 克,明矾 5 克。
  [ 用法] 上药用水 500 毫升冲化,用干纱布浸吸药液后趁热敷阴茎,凉 后再绞干纱布重新浸吸药液敷之,每天敷 3~5 次,每次约 10 分钟。湿敷时 可顺势将包茎下抹复位。
[ 疗效] 此方治疗阴茎水肿 30 例,均获痊愈。
[来源] 贾美华;陕西中医 1986; (6) ∶ 173

阴茎硬结症

复方软坚药酒
  [药物]橘络 18 克,法半夏 24 克,橘红、炒白芥子、炮穿山甲各 30 克。
[用法] 上药共研粗末,入白酒 300 毫升中,密封浸泡 7 天后,滤出
酒液;加水 500 毫升于药渣中浸泡 1 天,滤出药液。二液合并放砂锅内煮沸
2 分钟(勿使药液溢出,否则仍会起火),待冷却后加入碘化钾 5 克,溶解 后装入瓶中。每天服 3 次,每次 2 毫升(或兑入适量开水),于饭后服下。
[ 疗效] 此方治疗阴茎硬结症确有疗效。
  [ 病例] 刘××,男, 54 岁。1 年前每于阴茎勃起时觉有不适,以后 发现阴茎向右弯曲,勃起觉疼,影响性生活。经某医院泌尿外科检查,在阴 茎海绵体可触及绿豆大小硬结 2 枚,边缘清楚,质地较硬,按之微痛,皮色 如常。确诊为阴茎硬结症,经治未效。诊其面色微黄,舌苔薄白,脉弦细。 证属气滞痰凝,结于阴茎。治宜化痰软坚,活血通络。处以上方,1 料后症 状明显好转,检查硬结较前缩小;续服 1 料,阴茎疼痛消失,勃起时已无弯 曲畸形,检查阴茎海绵体未扪及硬结。随访 3 年未复发。
[ 来源] 吴震西,浙江中医杂志 1987;(5)∶ 205

舒肝活血散


  [ 药物]当归尾、赤芍,丹参、红花、桩实、陈皮、柴胡、香附、青皮、 穿山甲、橘核、全蝎、蜈蚣、土鳖虫、僵蚕、白花蛇各等份。
[用法]上药研成细粉,装于胶囊内,每天服 2 次,每次 5 克,1 个月
为 1 疗程,停服 10 天再行下个疗程。同时外用红灵丹油膏外敷,隔天换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阴茎硬结症 5 例,痊愈 4 例,好转 1 例。
[ 来源]刘成,辽宁中医杂志 1988; (4)∶ 32

龟头炎

龟头炎方
[药物] 洋金花、生地榆、鱼腥草、苦参各 50 克,防风 15 克,冰片
2 克。
[ 用法]上药加水 1000 毫升,煎 30 分钟后滤出药液,待稍凉后熏洗患处
20 分钟,每次洗完后的药液可留下与原药渣复煎再用。每剂药可用 2 天,每 天洗 3—4 次。
[疗效]此方治疗龟头炎 12 例,均在 2—5 天内痊愈。
  [病例]梁×, 35 岁,龟头红肿糜烂、渗流黄水 20 余天,用多种抗 生素治疗 10 多天无效。证见龟头连及包皮浸润样糜烂,局部触痛。予上方 2 剂熏洗后,龟头红肿消失,糜烂结痂愈合,连洗 4 剂痊愈。随访半年无复发。
[ 来源] 庞俊群,四川中医 1988; (8)∶ 24

早 泄

蜂白散
[ 药物] 露蜂房、白芷各 10 克。
  [用法]将二药烘干发脆,共研细末,醋调成面团状,临睡前敷肚脐(神 阙穴)上,外用纱布盖上,橡皮膏固定,每天敷 1 次,或间天 1 次,连续 3~
5 次。
[ 疗效] 此方治疗早泄 43 例,经敷 5~7 次全部有效。[病例]顾×
×, 24 岁。婚后半年,每次同房早泄,无法进行性生活。阳举不坚,腰酸 膝软,面色萎黄,舌苔薄、脉弦细而弱。曾服中药月余无效,改用上法,5 次成功,后以秘精汤(生龙牡、生芡实、生莲子、五味子、麦冬、生熟地、 肥知母)调治月余以资巩固。
[来源] 张春林,浙江中医杂志 1991; (2) ∶ 86

鞘膜积液

萹蓄苡仁煎
[药物]萹蓄草、生薏苡仁各 30 克。
[用法]每天 1 剂,加水 500 毫升煎煮,早晚各服 1 次。
[疗效] 此方治疗鞘膜积液 50 例,痊愈 46 例,有效 4 例。

[来源]杨必成,浙江中医杂志 1982; (8)∶ 373

苏叶桔矾煎

[药物] 苏叶、蝉蜕各 15 克,枯矾、五倍子各 10 克。
  [用法]上药用纱布包,加水 1500 毫升,煎沸 10 分钟,把药液倒入盆 内,乘热先熏后洗,至微温时将阴囊放入药液中浸泡,每天 2 次,每次 10~
30 分钟。再次用药时,需将药液加热至微温。每 2 天用药 1 剂,连用 3 剂为
1 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睾丸鞘膜积液 24 例,痊愈 21 例,有效 3 例;精索 鞘膜积液 8 例,痊愈 6 例,有效 1 例,无效 1 例;精索睾丸鞘膜积液 4 例, 痊愈 3 例,无效 1 例。
  [ 病例] 刘×,男,6 岁。其父代诉:患儿左侧阴囊肿胀光亮,当地医 院诊为疝气,服中药 10 余坚无效;后转某医院诊为睾丸鞘膜积液,需手术治 疗,因害怕手术治疗转来我科。检查患儿左侧阴囊肿胀光亮似鸡蛋大,质软, 无痛,按压肿物不能纳还腹内,触之有囊性感,透光试验阳性。用上方治疗
1 个疗程后,左侧阴囊肿胀已缩小一半,2 个疗程后左侧睾丸鞘膜积液全部消 失,阴囊复常。经随访 2 年无复发。
[来源」张清旺,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1; (1) ∶ 16

阻囊湿疹

川椒冰片油
[ 药物] 冰片粉 1.5~3 克,川椒粉 1.5 克,五倍子粉 3 克,鸡蛋黄油
40 毫升。
  [用法]将鸡蛋数个煮熟,取蛋黄放在铁勺内搅碎,用文火熬炼即得蛋 黄油。取上油 40 毫升,兑入川椒,五倍子、冰片粉,摇匀后备用。急性湿疹 渗出多时,本方不宜使用。
[病例]方××,男, 36 岁。阴囊起疹子反复发作近 3 年,曾用多种
中西药治疗无效。检查阴囊皮肤肥厚,干燥皲裂脱屑,散在粟米大丘疹。诊 断为阴囊湿疹。采用川椒冰片油治疗 1 周,皮疹消失痊愈。
[来源] 周丹.四川中医 1990; (11) : 43

二叶前剂

[药物] 按树叶 80 克,艾叶 90 克,麻柳树叶 100 克。
  [用法]将上药洗净,放入砂罐内加水 500 毫升,煮沸 20 分钟后滤取 药液。每剂药可煎 3 次。用干净纱布蘸药液洗患部,每天早晚各 1 次。
治疗期间保持患部清洁,忌用冷水洗患部,忌食易动风及油腻食物。
  [疗效] 此方治疗急性阴囊湿疹 54 例,痊愈 40 例,显效 10 例,好 转 2 例,无效 2 例。
[来源] 郭筱宝,辽宁中医杂志 1991; (7): 34

蒿苏艾冰合剂


[药物] 黄花蒿 100 克,紫苏、艾叶各 50 克,冰片 10 克。
  [用法] 前 3 味药加水适量,煎取药液约 100 毫升,再加入研细的 冰片粉,混匀备用。用时取纱布或药棉蘸药液湿敷患处 30 分钟,若洗浴 30 分钟则效果更好。另外,每天以此药外搽患处 4~6 次。
治疗期间,忌饮酒及辛辣鱼腥。
[疗效]此法治疗阴囊湿疹 165 例,痊愈 161 例,好转 4 例。
  [病例]王××, 23 岁。阴囊皮肤渗水,瘙痒异常 6 天,某医院诊断 为阴囊湿疹,经治疗无效。检查阴囊弥漫性皮损,糜烂面渗液明显,有片状 结痂及抓痕。用上药方第 1 次洗浴后即诉瘙痒减轻,3 天后皮损及自觉症状 全部消失。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来源] 郑建华。浙江中医杂志 1989; (7) ∶ 305 双石粉
[ 药物] 炉甘石、滑石各 50 克,轻粉、冰片各 10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装广口瓶内备用。每天患处涂 2~3 次,涂后 用棉纱将患处包好,以防摩擦感染。
[ 疗效] 以此方治疗阴囊湿疹,疗效满意。
[ 来源] 李锦生,辽宁中医杂志 1990; (10)∶ 37 五子洗剂
[ 药物] 地肤子、蛇床子、苍耳子、五倍子、黄药子各 30 克。
  [ 用法] 上药加水 1500 毫升,用砂锅煎煮。取药液,乘温热(以不烫手 为宜)外洗患处,早晚各 1 次,每次 15~20 分钟,7 天为 1
疗程。连续治疗 3 个疗程。
  [ 病例] 李××,男, 58 岁,干部。阴囊瘙痒已 5 年,经多方治疗, 仅暂时止痒,停药后又复发。近 1 年来病情加重,奇痒难忍,彻夜不眠,抓 破出血后方止痒。检查阴囊暗红,皮肤粗糙、干燥、肥厚,血痂。诊为阴囊 湿疹。投五子洗剂煎水外洗患处,7 剂后瘙痒大减,部分皮损消失;再进 7 剂,诸症悉除。随访 3 年未复发。
[来源] 龚景林,四川中医 1986; (10) ∶ 封 3
阴 囊瘙痒 艾叶千里光煎剂
[药物]艾叶、千里光各 30 克。
  [用法]上药加水浓煎后,取药液温洗患处 10~15 分钟,每天 1 次, 10 次为 1 疗程。
治疗期间避免局部搔抓和用肥皂、热水擦洗。
[ 疗效]此方治疗阴囊瘙痒 20 例,仅 2 例无效。
[来源]余土根.浙江中医杂志 1984; (3) ∶ 141

睾丸炎

芒硝散
[药物]青黛 30 克,芒硝 60 克。
  [用法]上药研细拌匀,加入适量面粉,使之有粘性,开水调合,敷在 洗净的肿大阴囊上。
  
[疗效]此方治疗睾丸炎 7 例均获痊愈。
  [ 病例]扎××,男, 43 岁。因阴囊肿大就诊。面容黄瘦,贫血貌, 舌淡、苔白腻,脉浮缓;睾丸肿大如拳,肤色暗红,苡仁微痛。用青芒散外 敷后,次日肿消,再敷 1 次告愈。随访年余未发。
[来源]赵昌宋,四川中医 1989,(1)∶ 30

青黄散

[药物]大青叶、大黄、芒硝各 30 克,冰片 3 克。
  [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加入适量蜂蜜调匀备用。用时将上药外敷于患 处,并用纱布块固定,每天换药 1 次,3 天为 1 疗程。
  [ 疗效]此方治疗睾丸炎 8 例,2~3 天治愈者 6 例,4 天治愈者 1 例,加 用内服药 7 天治愈者 1 例。
  [ 病例] 冉××,男,6 岁。双侧睾丸肿痛、发热 1 天,曾在某医院诊 为“睾丸炎”,经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刻诊双侧睾丸红肿、拒按,舌红、苔 黄,脉弦数。此系肝经湿热用上方治疗,次日睾丸红肿基本消散,再换药 1 次,3 天后诸症悉除。
[来源]张玉兰,等,四川中医 1984; (1)∶63

外伤性睾丸肿痛

贯众合剂
[ 药物] 贯众 90 克,川牛膝 10 克,云南白药 1 克。
[用法] 前 2 味药水煎,取药液分 4 次,每隔 6 小时服
1 次,空腹送服云南白药。
愈后 1 个月内宜戒房事,并少吃辛辣之品。
  [疗效]此方治疗 7 例,其中儿童 3 例(用量减半),服 10 剂肿痛消 失;成人 4 例,服 5 剂肿痛始退,硬度变软, 15 剂恢复正常。
[来源]何德昌,浙江中医杂志 1983; (11) ∶ 495

急性附睾炎

复方醉浆草合剂
[药物] 鲜酢浆草 100 克,油松节 15 克。
[用法]每天 1 剂,加水 1500 毫升,煎取 600 毫升,分早午晚 3 次服。
[ 疗效] 此方治疗急性附睾炎 57 例,痊愈 56 例,1 例中断治疗。
  [病例]马××,男,35 岁。15 天 前左侧睾丸肿痛,阵发抽搐,阴囊 逐渐肿大、发红,全身不适,某医院诊为急性附睾炎,注射青、链霉素 10 天效果不显。诊见舌红、苔黄,脉濡数。证属湿热下注,气血壅滞,脉络不 和。服上方后痊愈,随访 2 年无复发。
[ 来源] 李治方,四川中医 1986; (4) ∶ 13

加味枸橘汤

  [药物]柴胡、赤芍、川楝子、龙胆草各 10 克,泽泻、荔枝核、广橘 核各 12 克,秦艽、车前子各 15 克,茵陈 20 克,生甘草 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10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附睾炎 16 例,痊愈 9 例,有效 7 例。
[来源] 祝柏芳,湖北中医杂志 1988;(6) ∶ 22

附睾瘀积症

疏肝活血汤
  [ 药物] 柴胡、郁全、白芍、赤芍、茯苓各 15 克,当归、王不留行、水 蛭粉(分 3 次冲服)各 12 克,白术、枳实、甲珠、川楝子、黄皮核各 10 克, 青皮 6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 3 次,分早午晚服。眼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疗效]此方治疗附睾瘀积症 48 例,均痊愈。
[来源] 刘成柱,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3; (12) ∶ 542

前列腺肥大症

檫树根煎剂
[药物]擦树根。
[用法]水煎服。
  [ 疗效] 此方治疗前列腺肥大症 4 例,均获显效。其中 3 例服药 1 剂、1 例眼药 5 剂,小便即通,前列腺明显缩小。
[病例]周××,男, 78 岁。小便点滴不通,前列腺肿大如鸭蛋,予
导尿、肌肉注射庆大霉紊、口服乙菧芬片 效不显。改用鲜擦树根 150 克,水 煎分 2 次服,每天 1 剂。5 剂后小便通畅,前列腺明显缩小。减量为 100 克, 续服 7 剂以资巩固。10 个月后随访,小便一直通利,前列腺仅大如麻雀蛋,
质偏中,无触痛,亦无结节。
[来源] 周一样,浙江中医杂志 1982; (9)∶ 415 注:柞树根为樟科植物檫树 Sassafras tsumu Hemsl.的根。含挥发油,
主要成份为黄樟醚,有祛风湿、活血、利尿之功。

琥珀散

[药物]琥珀 10 克。
  [用法]将玻璃研为细末,早晚各服 5 克,温开水送服。每天 1 剂,7 天为 1 疗程。
  [病例]杨××,男, 35 岁。半年来小便淋漓,小腹胀痛连及会阴, 经肛门指检诊为前列腺肥大症。予琥珀 70 克,服 1 个疗程后症状减轻;再予
70 克,服完第 2 个疗程痊愈。
[来源] 汤秉恭,四川中医 1990;(9)∶ 38

贝母合剂

[ 药物] 贝母、苦参、党参各 25 克。
[ 用法] 水煎内服。
[疗效]此方治疗前列腺肥大 35 例,痊愈 27 例,无效 8 例。
[来源]马万文,等,辽宁中医杂志 1986; (9)∶ 29

地元白头翁汤

[药物] 生地、元参、白头翁各 30 克,白芍、萹蓄各 20 克。
[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分早晚服。
[疗效]此方加味治疗前列腺肥大,疗效较好。
[来源] 王明阳,山东中医杂志 1986;(5)∶46

丹参瓦楞子汤


[药物]丹参、益母草各 30 克,瓦楞子 40 克,生黄芪、 荔枝核、王不留行各 20 克,川楝子、穿山甲、当归、甘草各
10 克,三七 5 克。
[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 疗效]此方治疗前列腺肥大 30 例,痊愈 12 例,显效 16 例,无效 2 例。
  [ 病例] 苑×,男, 80 岁。夜尿次数增多,排尿不畅 2 年余,近半年 逐渐加重,多次发生尿闭。肛门指诊前列腺均匀增大,表面光滑质韧,中间
沟 隆 起 Ⅲ ° 肥 大 。 诊 为 前 列 腺 肥
大。服上方加减 7 剂后,排尿较前畅通;又服 14 剂,排尿完全正常。后改用 丸剂(丹参瓦楞丸),每天 2 次,连服 2 个月。复查前列腺中间沟变浅,排 尿畅通,无任何不适,临床治愈。
[ 来源] 刘唐印,等。辽宁中医杂志 1992; (3) ∶ 29

二甲前列汤


[ 药物] 栝萎、山药各 20 克,茯苓、车前子、炒鳖甲、 瞿麦各 15 克,附片、度虫、甲珠、桃仁泥、熟大黄各 6~10 克,蒲公英、昆布各 30 克。
[用法]上药加丝瓜络为引,水煎服。
[ 疗效] 此方治疗前列腺肥大 25 例,痊愈 23 例,显效
2 例。
[来源]李明正,等,四川中医 1990; (10) ∶ 37

前列腺炎

黄芪甘草汤
[药物]生黄芪 50 克,生甘草 12 克,丹参、赤小豆各 2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3 周为 1 疗程。
[疗效] 此方加减治疗前列腺炎 12 例,均获痊愈。
[病例]周×,男, 52 岁,农民。因寒战发热、尿急尿频、尿道刺痛

10 天而来就诊。经检查确诊为前列腺炎,用抗生素治疗后发热虽减,尿频依 然,尿后淋浊,尿道刺痛有灼热感,少腹和会阴部胀痛。检查体温 37.5℃, 耻骨上压痛,肛门指诊前列腺肿胀,触痛明显;前列腺镜检卵磷脂小体(+
+),白细胞 10~20 个,红细胞 4~6 个;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细数,证 属湿热下注,治宜清热化浊,利水通淋。上方去赤小豆加萆薢、滑石各 15 克,服 1 个疗程后诸症消失而愈,前列腺镜检查正常。随访 2 年未复发。
[ 来源] 刘康平,陕西中医 1985; (6) ∶ 259

生大黄汤

[药物]大黄 50 克。
  [ 用法] 取生大黄放入砂煲内加水 400 毫升,煎至 200 毫升左右,倒入 瓷盆中熏洗会阴部,待药液不烫手时,再用毛巾浸药液擦洗会阴处。同时用 手指在局部作顺时针的按摩,早晚各 1 次,每次 30 分钟。熏洗完毕后取中 极、会阴二穴,敷以生姜汁调制的熟大黄细末 20 克,胶布固定。此外,若体 质强壮或有热象者,每天可用 3~6 克生大黄泡茶饮;年高体弱无明显热象 者,每天可用 3 ~6 克制大黄水煎 20 分钟后饮用。以上各法同时治疗 15 天。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60 例,痊愈 56 例,显效 3 例,有效 1
例。
[来源]邓声华,浙江中医杂志 1992; (11) ∶ 488

精囊炎

血精方
[药物]鲜葎草 350 克。
  [ 用法] 先取鲜葎草 100 克,煎水代茶饮用;再取鲜葎草 250 克,切碎, 用水 2500 毫升,煎取 2000 毫升,倒入瓷盆中,待水温适度时将双足浸入(勿 超过足踝),水冷时再加热,每次浸泡 30 分钟,每天 1~ 2 次。
[ 疗效] 此法治疗精囊炎 10 余例,均获显效,一般 10~20 天即可痊愈。
  [ 病例]周××,26 岁。患者半年多来性交时所射之精,色红质稠,曾 用西药治疗将近 2 月,终无大效。近来诸症加剧,射出精液色红,夹有小紫 血块,此后即感少腹隐痛,有时刺痛,会阴作胀,小便色黄,阴茎有的痛感, 阴羹潮湿有腥臭味,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肛谬指检前列腺中等大小,无 压痛,右侧精索膨隆。诊为精囊炎,证属湿热蕴结下焦,的伤络脉所致。用 上方药治疗,1 周后,射出精液色淡红,已无血块,刺痛已消失;用至第 20 天血精消失,诸症悉除。
[来源]张宏俊,浙江中医杂志 1991 ; (8) ∶ 374

遗精

猬皮散
[药物]刺猬皮 100 克。
[用法]上药焙干研细末,分成 7 包,每天 1 包,甜酒汁兑服。
[疗效]此方治疗肾虚性遗精 11 例,均获痊愈。

相火妄盛所致的梦遗患者,不宜用本方。
[来源]胡达坤,湖南中医杂志 1987; (6)∶ 32

五白散

[药物]五倍子 10 克,白芷 5 克。
  [ 用法] 上药共烘脆研为极细粉末,用醋及水各等份调成面团状,临睡 前敷于肚脐(神阙穴)上,外用消毒纱布盖上,橡皮膏固定,每天换药 1 次。
  [疗 效]此方治疗遗精,一般连敷 3~5 天即可收到明显效果,且无副作 用。
[来源]黄宇宽,四川中医 1987; (4) ∶ 38

固精丹

[药物]密陀僧、五倍子各 3 克,海螵蛸 4 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筛去粗末备用。每晚临睡前,用少许撒龟头 上,如果包茎,即用凡士林少许擦龟头上,微润后,再撒药末,其夜精可不 遗。
[病例] 许××,男,21 岁,未婚。1 年以来经常遗精,中西药迭进
无效。用上方治疗,其夜首告成功,经用数次,效果良好。
[来源] 陈洁.四川中医 1984; (2)∶ 封 3 不射精症
酸枣仁散
[药物] 酸枣仁 30 克,细茶末 60 克。
[ 用法] 上药研细,每天服 2 次,每次 6 克,以人参须 6 克煎汤送服。
[疗效]此方治愈不射精症 4 例。
  [病例]王××,男,31 岁。结婚 5 年,性交勃起正常。但从未射精, 平日神疲嗜睡,阴囊湿痒,有梦遗,舌淡红、苔根微黄,脉寸弱尺滑。先以 知柏地黄汤合二妙散,阴囊湿痒及遗精好转,但仍未射精,遂按心胆虚怯治 疗,用上法治疗,14 天射精成功,妻怀孕。
[来源] 徐家驹,浙江中医杂志 1987;(5)∶ 204
疏肝通精汤
  [ 药物] 柴胡、郁金、当归、白芍、枳壳、丹参、川牛膝各 1 0 克,炙 麻黄、路路通、王不留行各 9 克,生甘草 3 克,蜈蚣 1 条。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早晚分服。
[ 疗效]此方治疗不射精症 44 例,痊愈 29 例,有效 9 例,无效 6 例。
  [ 病例] 陈×, 30 岁。结婚 2 年,婚后夫妻感情和谐,患者无特殊病 史,同房时阴茎能正常勃起,但无精液射出,然有尿意,常于房事后随即遗 泄,小腹作胀,夜间有梦遗;外生殖器发育正常,舌淡、苔薄白,脉弦。证 属肝失疏泄,精关郁闭,治宜疏肝通窍。服疏肝通精汤 7 剂后,已能正常射 精,以后性生活一直正常,妻已孕生一女婴。
[来源]陈代利,陕西中医 1992; (2)∶ 51

脓精症


解毒益精汤
  [ 药物]银花、连翘各 30 克,蒲公英、地丁各 20 克,天花粉、当归、杭 芍、锁阳、紫河车(研末冲服)、韭菜子各 15 克,贝母、黄柏各 12 克,甘
草 10 克。
[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脓精症 150 例,痊愈 108 例,显效 37 例,有效 5 例。
  [病例] 白×, 33 岁。精液化验脓球(+++),舌暗、苔自厚腻, 脉沉细而数。诊为脓精症。治以清热解毒、化湿排脓。方用解毒益精汤去韭 菜子加滑石 15 克,服 10 剂后复查精液,脓细胞(+);再服 10 剂后,复查 脓细胞消失,舌苔薄白,脉沉缓。原方再服 5 剂以巩固疗效。
[来源]顾春生,辽宁中医杂志 1991; (1)∶ 29

精液不液化症

加味二地汤
  [药物]大生地、地骨皮各 30 克,白芍、麦冬、玄参、白薇、旱莲草、 女贞子各 15 克,石斛 12 克,阿胶(烊)10 克。
[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加减治疗精液不液化症 63 例,均痊愈。
[ 来源] 沈坚华,湖南中医杂志 1990; (2) ∶ 47

液化散


  [药物]拘杞子、覆盆子、五味子、车前子各 30 克,木通 24 克,枳壳、 大黄各 6 克。
[ 用法] 上药烘干共研细末,每天服 2 次,每次 6 克,温开水冲服,连
服 2 周为 1 个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精液不液化症 37 例,痊愈 35 例,无效 2 例。
  [病例]张×,男, 29 岁。结婚 1 年 6 个月未生育,妻子 28 岁,月 经正常。精液常规化验结果:灰白色、糊状,3.5 毫升,精子活动力好,活 动率 0. 80,形态正常;计数:2 小时不液化,无法计数。口服液化散 1 个疗 程后,妻子怀孕。
[ 来源] 周立军,陕西中医 1992; (2)∶ 53

鹿壮甘草汤


  「药物]黄精,甘草各 30 克,知母 20 克,获菩、拘妃、麦冬、路路通、 白芍各 15 克,竹叶、萆薢各 10 克。
  [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 2 次,早、晚饭后各服 50 毫升, 15 天为 1 疗程。
  [ 疗效] 此方治疗精液不液化症 90 例,痊愈 68 例,有效 14 例,无效 8 例。
[病例]李×,男, 34 岁。结婚 6 年未育。精液常规检查,精液 24

小时不液化;舌红、苔白,脉细数。治以滋阴泻火,温肾助阳。鹿竹甘草汤 加地骨皮 15 克。服药 4 周后复查。精液在 30 分 钟内自行液化。2 个月后来 告,其妻已怀孕。
[ 来源] 倪国新,辽宁中医杂志 1992: (12) ∶ 26

男性乳房发育症

决明饮
[ 药物] 生草决明 25~50 克。
  [ 用法] 上药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或将其打碎研为细末,每天服 2 次, 每次 25 克,开水冲服。
[疗效]此方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 12 例,均获痊愈。
  [ 病例] 周××, 18 岁,战士。双侧乳房增大,活动时疼痛已半年。 检查双侧外观似少女乳房,约 8×8×4 厘米,乳头可挤出乳白色乳汁样分泌 物。曾用雄性激素治疗 2 月余,包块无缩小。遂用草决明 50 克,开水冲泡代 茶饮, 15 天后肿块全消。随访 2 年无复发。
[来 源]刘民元,浙江中医杂志 1993; (9)∶ 415

香鹿清疬汤

[ 药物] 香附 20~25 克,鹿角粉(后兑入) 6 克,橘核、大贝母各 15~
20 克,郁金 25 克,白芍、茯苓各 15 克,炒麦芽 50 克,法半夏 10 克,柴胡、 甘草各 7.5 克。
[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 2 次,干早晚餐餐后 1 小时服。鹿角粉需待中
药煎好后兑入汤液中,经搅拌均匀后服下。连续服药 3 周为 1 疗程。 同时配合耳穴压豆法辅助治疗:取耳穴乳腺、肝、胃、内分泌(每穴均
为患侧),用 75 %的酒精棉签耳穴常规消毒,干燥后旋治。将王不留行子 1
粒,用约 1 厘米大小胶布将其贴敷于耳穴部位,嘱患者每天按压 4~5 次,每 次按压耳穴部位总计 3~4 分钟,按压用力以能耐受为度,连续按压 5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 54 例,痊愈 50 例,好转 3 例,无效
1 例。
[来源]阎承序,辽宁中医杂志 1992; (11)∶ 24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

复春丹
  [药物]龟板、鹿角霜、枸杞子、百合、熟地、菟丝子、夜交藤。山药、 山萸肉、党参各 50 克。五味子、阿胶、陈皮、菊花各 30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装入胶囊,每天服 3 次,每次 6 粒。
[ 疗效] 此方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 50 例,痊愈 45 例,好转 5 例。
  [病例] 张×,男, 54 岁。1 年前经医院确诊为更年期综合征,曾 服多种中成药不效。诊见头目眩晕,全身乏力,性欲减退,夜热盗汗,失眠 多梦,忧郁烦闷,舌红、少苔,脉沉细。服用复春丹 1 个半月后诸症悉除,
  
随访 3 年未复发。
[ 来源] 李志文,等,陕西中医 1992; (9)∶417

妇科

妇科血证

大黄煎剂
[ 药物] 生大黄 10 克。
[ 用法] 上药加水适量煎至 100 毫升,分 2 次内服。
  [ 疗效] 此方治疗妇科血证 20 例,服药 50 毫升~400 毫升观察疗效, 临床治愈 18 例,无效 2 例。
  [病例]邱×, 35 岁。患者月经淋漓不净 14 天,量多,夹有血块, 伴腹痛 5 天;小腹正中坠痛呈阵发性加剧、拒按,自觉腹部有灼热感,前后 二阴均有下坠感;伴见尿黄,烦躁,口干苦喜饮,舌质暗红、苔黄,脉弦滑。 妇科检查宫颈 1°糜烂,双侧附件呈片状增厚,压痛(+++);实验室检 查血红蛋白 85 克/L,红细胞 2.76X /L。诊为月经过多。以此方 50 毫 升/次,每天 2 次。第 2 天阴道出血明显减少,前后服药 300 毫升,出血止。 腹痛减轻,待服上药 300 毫升后腹痛消失。随访年余,月经正常。
[ 来源] 曹大龙,湖北中医杂志 1992; (5) ∶ 12

乌芪艾炭汤

[ 药物] 乌梅、北芪各 30 克,艾炭 9 克。
[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 此方治疗月经过多者疗效满意。
  [病例] 刘××,女, 31 岁。经来量多、色淡红,伴头晕心悸, 疲乏无力,舌淡红、苔薄白,脉缓无力。以上方调治 3 个月经周期,进药 21 剂,遂痊愈。
[ 来源] 钟启良,福建中医药 1985; (1) ∶ 37

止血汤

[ 药物] 地榆 20~40 克,食醋 300~500 毫升。
  [ 用法]将地榆泡入醋中 30 分钟,用微火煎 30~60 分钟,去渣待冷即可 服用,每次 10~20 毫升,每天 3~4 次。
[ 疗效] 此方治疗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 10 例,效果良好。
  [病例] 郭××,女, 43 岁。月经过多 10 年余,月经周期提前, 经期延长,妇科检查及日超检查发现子宫增大如 4 月孕,本次月经持续 10 余天 未净,量多、色鲜红、少许血块,伴手足心热,两颧潮红,胸胁胀痛, 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细数。以此方治疗,每次 15 毫升,每天 3 次,第 2 天出血减少,第 4 天血止。后以一贯煎加味善后。随访半年,经期量、周期
正常。
[ 来源] 廖中辉,四川中医 1991; (3)∶ 39

贯众益母汤

[药物] 贯众、益母草、马齿苋各 30 克,茜草、炒蒲黄各 1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5 剂为 1 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人流木后阴道持续流血者 36 例,1~2 个疗程治疗 痊愈 33 例,无效 3 例。
[来源] 王砚琳. 陕西中医 1993; (6) ∶ 270

崩漏

党参汤
[药物] 党参 30~6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分早晚各服药 1 次。月经期或行经第 1 天 开始连续服药 5 天。
[疗效]此方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37 例,痊愈 5 例,显效 14 例,有效
10 例,无效 8 例。
  [病例]霍××,11 岁。月经过多 2 年,周期提前,经诊断性刮宫,病 理报告为子宫内膜增殖症。本次月经来潮 16 天未净,经量甚多。伴见少气懒 言,全身乏力,头晕目眩,腰酸腿软,舌淡红,脉细无力。予单味党参 6 剂, 每坚 60 克。服 5 剂后血止,症状好转。继服对症中药巩固疗效。此后每值经 行服用党参,经后服对症中药。3 个月后月经正常。
[来源]魏振装,等. 浙江中医杂志 1986; (5) ∶ 207

止崩散

[药物]血余炭 120 克。
  [用法]上药研极细末,每天服 3 次,每次 1.5~3 克,于月经第 2 天 开始服,连服 3~5 天。
[疗效]此方治疗崩漏有效。
  [病例]许×, 48 岁。每于经来头几天血下如崩,头晕卧床, 10 余天方止。已服中西药近 5 年未愈,进补参茸之类,血崩更甚。经用此方,
第 1 个月药后 3 天血止,第 2 个月无血崩现象,且 5 天经净。但经量仍多于
正常,如是服药半年,共用药 120 克,月经正常。
[来源]邓铁涛,浙江中医杂志 1989; (2)∶ 94

地榆苦酒煎

[药物]地榆 30 克,醋适量。
[用法]用醋煎地榆,放置 1 夜,次晨温服之。每天 1 剂。
  [疗效]此方治疗各型崩漏 43 例,病情轻者 1 剂奏效,重者 6~10 剂, 有效率为 95%。
[来源]徐宝安,山东中医杂志 1991; (3)∶ 53

川芎煎剂

[药物]川芎 24~28 克,白酒 30 毫升。

  [用法]川芎、酒置容器内,再加水 250 毫升浸泡 1 小时后,用文火炖 煎,分 2 次服。不饮酒者可单加水炖服。
[疗效]此方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29 例,均治愈。
  [病例]张×, 49 岁,已婚。阴道出血已 25 天,曾经刮宫及服止血、 激素等药效不佳。近 2 天出血量增多,以紫暗血块为主,伴腹痛,乏力,腰 膝酸软,面色萎黄,舌淡有瘀斑,脉细涩。以此方治疗 2 天后血止。为巩固 疗效继服 8 天,随访 1 年未复发。
[来源]张和平,陕西中医 1990; (4)∶ 150 注:川芎含挥发性油状生物碱和阿魏酸,少量时能刺激子宫收缩,以压
迫宫内血管而止血。

鹿红汤

[药物] 鹿角霜 30 克,阿胶 20 克,红花 24 克,当归 1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血虚者加红参 10 克、熟地 20 克;寒甚加 炮姜 10 克;气虚加红参 6 克、黄芪 20 克;血热加丹皮 12 克、地榆 15 克。
[疗效] 此方治疗崩漏 31 例,均治愈。
  [病例]陈××,女, 46 岁。患者停经 7 个月,自以为断经,但经血 骤出,量少色黯,逐日增多,时下如崩,经治疗仍淋漓 4 个月不断。诊见血 量多、挟有块状、色黯红,头晕心烦,口干思饮,四肢疲乏,面色萎黄,舌 质红紫、舌光无苔,脉弦数。以此方加地榆 15 克煎服 1 剂,次日血量大减; 继用原方减红花为 9 克,加熟地 15 克,又服 1 剂血止。后以六味地黄丸加阿 胶、沙参善后。
[来源] 汤万团,福建中医药 1985; (3) ∶ 24

加减当归补血汤


  [药物]生黄芪、当归各 50 克,三七末(后下)、桑叶(后下)各 1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 2 次服。
[疗效]此方治疗老年性血崩多例,疗效显著。
  [病例]王××,女, 56 岁。因搬抬衣柜,用力过猛,嗣后感腰腹隐 痛,夜间阴道有少量鲜血流出。翌日病情加重,阴道出血不止,血量达千余 毫升,且夹紫黑血块,腰腹痛加重,前医诊为子宫功能性出血。刻诊:患者 卧床,面色苍白,形体消瘦,恶心不欲食,口干不思饮,头晕目花,气短心 悸,胸闷,夜不安卧,心烦失眠,多梦,舌淡白少津,脉沉细弱。以此方 2 剂治疗,血止。随访 1 年未复发。
[来源]汪俊著·中医杂志 1985: (2) ∶37

固崩汤


  [药物]炮姜炭 20~30 克,生甘草 15~20 克,白芍 10 克,血余炭、 太子参各 15~3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出血量多时可日服 2 剂,气虚甚者加黄芪

10~15 克,肾虚加续断 10~20 克。
[疗效]此方治疗妇女虚寒性崩漏。收到满意疗效。
  [病例]张××,女, 34 岁。阴道出血 45 天,经刮宫治疗后出血反 加剧,量多、色黯有块,少腹胀痛,舌淡紫,苔白,脉细涩。证属冲任虚寒, 瘀滞胞宫。以此方 3 剂后血止。随访 1 年,月经正常。
[来源]唐明德.四川中医 1985: (2) ∶54

止漏汤


  [药物]酢浆草 45 克,旱莲草 30 克,白芍、生地各 24 克,龙骨、牡 蛎各 21 克,海螵蛸 18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瘀热互结的崩漏,效果满意。
  [病例]黄××,28 岁。经行 15 天不止,淋漓不断,时多时少,色紫 黑,质粘稠,挟有血块;时见腹痛,口渴喜饮,烦躁不安,舌红边有瘀斑、 苔黄,脉弦数。以此方 3 剂,服药后崩漏止,改拟滋养肝肾之剂以固冲任。
[来源]赵伟强.浙江中医杂志 1990; (4)∶ 186

地贯孩茜汤

[药物]生地炭、熟地炭、贯众炭各 15~30 克,红孩儿、茜草炭各 10~
20 克。
[用法]每天 1 剂,加水适量,煎煮 2 次,上下午分服。
[疗效]此方治疗崩漏 36 例,治愈 35 例,无效 1 例。
  [病例]罗××, 15 岁。既往月经正常,8 个月前因经期过劳,致经 期紊乱,每隔 10 余天行经 1 次。现经水淋漓半月余不净,量多而色深红,挟 有血块;伴有头晕,烦热,下腹轻度疼痛,面色萎黄,精神疲惫,舌质紫黯、 苔薄黄,脉弦细数。证属血热挟瘀,治宜清热凉血,化瘀止血。以此方 3 剂, 服药后血止,腹痛亦止,唯觉疲倦乏力。以原方小其剂,加制首乌、党参各
15 克,又服 3 剂。药后诸症消失,随访至今月经正常。
[来源]熊庆安,等.浙江中医杂志 1989; (1) ∶16 注:红孩儿(薯莨)为薯蓣科植物薯莨 Dia scorea cirrhosa lour。
的块茎。能止血活血,现代研究有缩短凝血与出血时间的作用,适用于各种
出血,尤对产后出血及月经过多有显著疗效。但本品有小毒,过量可引起中 毒。

清热化瘀汤


  [药物]马鞭草 30 克,当归、赤芍各 10 克,煅花蕊石、仙鹤草、生茜 草各 2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 此方治疗置节育环后月经过多者 84 例,痊愈 65 例,好转 16 例,无效 3 例。
[病例] 王×,女, 32 岁。患者平素月经正常, 1 年前置节育环

后,致月经提前 1 周左右来潮,量多、色紫黯、质稠粘有块,持续达 10 天左 右,经前及经期小腹刺痛,伴烦热口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此属瘀热 互结,胞络阻滞所致。投本方 3 剂后经量显减,血块消失,腹痛减缓。上方 去煅花蕊石、赤芍,加党参 15 克,白芍、乌梅各 10 克,地榆炭 30 克。3 剂 后月经平净,腹痛止。继予本方加减调治 3 个月,月经期、量、色、质均正 常。
[来源]陈民勤.陕西中医 1992; (12) ∶ 551

旱莲牡蛎汤


  [药物] 旱莲草 30 克,牡蛎 20 克,阿胶、大黄炭各 15 克,卷柏炭 12 克,川芎、甘草各 6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偏阴虚者多例,疗效颇佳。
[病例] 李××,女, 17 岁。阴道不规则出血 2 年,时轻时重,轻
则 1 月来潮 3 次,每次行经 8~9 天,量中等,色暗红,有少量血块,伴腰酸; 重则几个月淋漓不断。诊时经期淋漓不断已 4 个月,屡治不效,消瘦,面色 少华两颧红,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检查血红细胞 35.2×1012/L,血红蛋
白 105 克/L。以此方 3 剂,服药后出血明显减少,又进 3 剂血止,继用 21
剂痊愈。随访 10 个月月经周期正常。
[来源] 尹奉儒,等.河北中医 1987; (4)∶ 26

加味五子汤


  [药物] 五味子、菟丝子、杞子、覆盆子、车前子、蒲黄炭、益母草 各 10 克,侧柏叶炭 15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分早晚服。7 天为 1 疗程,连服 2~3 个疗
程。
  [疗效]此方治疗少女崩漏 39 例,经服药 3 个疗程后,32 例痊愈,4 例好转,3 例无效。
[病例]李××, 13 岁。月经初潮时,经行 4 天即参加插秧劳动,此
后经水时停时潮,量多色红稍黑,挟少量血块,腹痛隐隐,胃纳尚好;舌淡 红,脉沉细。予上方 6 剂,服药后症情好转。在原方基础上随症加减,续服
2 个疗程痊愈。随访 2 年,月经正常。
[来源] 李月莲.浙江中医杂志 1992; (7)∶ 303

崩漏胶囊


  [药物]黄连、当归、阿胶各 500 克,干姜炭 100 克,陈棕炭、地榆炭、 女贞子各 200 克,乌贼骨 50 克,茜草根 250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装入胶囊。每粒含药粉 0.5 克,每天服 3 次,
1 次 4 克,整个月经周期持续服用,1 疗程为 1~2 个月。1 疗程无效改用它 药。
[疗效]此方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者 83 例,痊愈 25 例,基本痊愈 17

例,显效 16 例,有效 18 例,无效 7 例。
[来源]文湘银.湖南中医杂志 1989; (5)∶ 18

环漏汤


  [药物]茵陈 30 克.荆芥炭 20 克,炒黄芩、制苍术、滑石、益母草、 茜草、当归、地骨皮、地榆炭、川楝子各 1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分早晚各服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育龄期妇女放置节育环后的不同程度子宫出血 52 例, 痊愈 20 例,好转 29 例,无效 3 例。
[病例]扬××, 32 岁。放环 8 个月以来,经期先后不定,且经期需
10~13 天方净,经色紫红有块,质粘稠味腥;腹痛隐隐,腰骶酸楚,舌红、 苔黄腻、脉弦滑。妇科检查无异常,X 线示环位正常。以此方去荆芥炭加藕 节炭 20 克,贯众炭 10 克,3 剂。药后告愈。
[来源]李丹.浙江中医杂志 1990, (4) ∶ 158

生茜汤


  [药物]黄芪、生地、当归各 20 克,党参、茜草、地榆、阿胶、赤石 脂、丹皮各 10 克,三七(冲服)、炮姜各 4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失血较多,病情较重者,每天可服 2 剂。
  [疗效]此方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268 例,痊愈 203 例, 显效 37 例,有效 22 例,无效 6 例。总有效率 97.7%。
[病例]刘×,女, 17 岁。14 岁月经初潮,经期如常 1 年余,后来
经期不定,淋漓不断,经治疗效果不佳。近半年来经期长达 12~18 天,且量 多如崩 5~6 天,然后持续淋漓不断,经色暗红稍有血块。诊见慢性贫血病容, 阴道流血不止,伴腰酸腰痛,心悸头晕,口干乏力,不思饮食,舌质淡黯、 体胖、苔白,脉沉细。检查血红蛋白 60 克/L。以本方治疗每天 2 剂,服药
10 剂,下血明显减少,改为每天 1 剂,眼药 7 剂血止。后以归脾汤调理善后,
随访至今月经正常。
[来源] 刘家磊.浙江中医杂志 1991; (11) ∶ 494

速效固崩汤

[药物]马齿苋、生地榆、旱莲草,益母草各 30 克,三七粉 3 克(冲)。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重者每天 2 剂,血热、血瘀型用原方; 血虚型加黄芪 30 克,白术 15 克;肾虚加川断 15 克,阿胶 10 克(烊化)。
[疗效]此方治疗崩漏 102 例,临床治愈 74 例,好转 24 例,无效 4 例。
[病例]王×,女, 19 岁。患者 15 岁月经来潮,但不规律,常 15
天 1 次。近半年来,月经淋漓不断,血量时多时少,血色紫暗,有少量血块; 伴体倦,乏力,头晕目眩,心烦易怒,口干,舌紫暗,脉细数。曾眼云南白 药和消炎止血类西药,均未奏效。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查血红蛋白 70 克/L。 即以此方服 3 剂,阴道出血停止,继服 3 剂以巩固疗效。随访 2 月月经周期 正常。

[来源]杜俊宝,等.湖北中医杂志 1991; (5) ∶17

乌七止崩散

[药物]乌梅炭 60 克,三七、侧柏叶炭各 30 克,地榆炭 60 克。
[用法]上药研细末,每次以白开水或汤药冲服 10~20 克, 30 分钟~
2 小时服 1 次,连服数次,至出血大减为止。
  [疗效]此方治疗崩漏 100 例,痊愈 52 例,显效 30 例,好转 17 例, 无效 1 例。
  [病例]阎×,50 岁。患者平素多愁善感,近因劳累猝然崩下不止,血 色淡红、质稀,面色苍白,头晕眼花,汗出肢冷,气息微弱,舌淡、苔薄白, 脉微细。急取止崩散 20 克冲服, 30 分钟后出血减少,仍头晕,用人参 15 克煎汤冲服止崩散 15 克,3~4 小时冲服 1 次,服 3 次后血止,后以归脾丸 3 盒分服以善后。
[来源] 王贯中,等,陕西中医 1990; (4) ∶ l51

经行鼻衄

猪肤汤
[药物]新鲜猪皮(去净毛)250 克,糯米粉 30 克,蜂蜜 60 克。
  [用法] 先将猪皮洗净加水约 3000 毫升,文火煎取 1000 毫升,去 渣,加糯米粉、蜂蜜稍熬至糊状,放冷,装瓶备用。每于经前 1 周早晚各空 腹温开水送服 3 匙。忌食辛辣刺激之品。
[疗效] 此方治疗经行鼻衄收效显著。
[病例] 王×, 35 岁。近 4 月来月经将尽时即发生鼻衄,每天 1~
2 次不等,持续 2~3 天自止。刻诊:停经 2 天,鼻衄 3 次,约 50 毫升,质 稀,色淡红;伴心烦,鼻咽干燥,经期经量均无异常,舌边尖略红,脉虚数。 辨证为阴血亏耗,虚火上炎。以此方治疗 2 个月经周期,痊愈,续服 2 剂, 以巩固疗效。随访至今未复发。
[来源] 唐永忠,等.浙江中医杂志 1989; (11)∶516

闭经

大黄丸
[药物] 生大黄 120 克,白酒 200 克。
  [用法] 取大黄浸泡白酒 12 小时。取出晒干研末。再取清泉水、米 醋各 210 克煮沸后加入大黄末,搅拌令稠,以起大泡,泡破冒清烟,色如老 酱者为佳。待凉后做成约 15 克重的药丸,每天服 3 次,每次 1 丸。
  [疗效] 此方治疗闭经 8 例,均获奇效。皆在服药 3~7 天后经通, 本方适用于热性之瘀阻闭经。
[来源]吴叔民.湖北中医杂志 1992; (5) ∶ 34 通经热敷剂
[药物]益母草 120 克,月季花 60 克。
[用法]上药放陶瓷容器中,加水煎浓汁,捞去药渣,以文火保持温热。

用 2 条厚毛巾浸泡,轮流取起,拧去药汁,热敷脐下少腹部,以少腹部有温 暖舒适感为佳。
  [疗效]此方治疗闭经,一般敷后 4~6 小时月经即通。如 1 次未通, 可续用 1 次。
  [来源]查少农.中草药外治验方选.第 1 版.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 社 1984; 31
金樱当归汤
[药物]参樱根 15~30 克,当归 5 克,瘦猪肉适量。
  [用法]上药与瘦猪肉加水适量煮,去药渣,临睡前作 1 次服。经未潮, 次日晚再服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闭经,有效。
[病例]陈××,女, 18 岁。患者 15 岁月经初潮,时常不调,或 2~
3 个月行经 1 次,今近 5 个月月经未至;常感烦躁,胸胁满闷,失眠多梦, 腰酸头晕,口干,舌暗红,脉沉弦,多次服中西药未效。以此方服药 1 次, 月经来潮;第 2 个月又服药 1 次以资巩固。随访 1 年月经正常。
[来源]周来兴,福建中医药 1986; (5) ∶ 10

仙归金枣汤


  [药物]干仙鹤草 60 克,当归 20 克,郁金 10 克,红枣 10 个,黄酒 1 杯。
[用法]隔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营虚血枯之闭经,收效满意。
[病例]刘×,女, 19 岁。形体矮小,面黄肌瘦,月经自 15 岁初潮
来 2 次后,因患寒热似疟症,经常胁痛,纳食减少,遂致月经不潮。按其脉 细涩。以此方治疗 20 天后月水已下,唯量少色淡暗。守方续服半年后,月经 调顺。
[来源]苏德仁,等.中医杂志 1992; (9) ∶ 7

通经汤


  [药物]酢浆草 30 克,马鞭草、刘寄奴各 24 克,茜草、川牛膝各 15 克,白芍 18 克,柴胡 12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闭经有一定疗效。
  [病例]张××, 25 岁。闭经 1 年余,屡治罔效。缘去年月经刚来潮, 与人言语龈龉,恚怒之后,月经骤止。尔后月经愆期,少腹胀痛难忍,胸胁 不舒,急躁易怒,精神萎靡,舌紫黯有瘀斑,脉沉弦。以此方服 10 剂后月经 来潮,量中等,5 天净,无腹痛,后以逍遥散善后,随访半年,月经正常。
[来源]赵伟强.浙江中医杂志 1990; (4)∶ 186

温肾填精通络汤

[药物]肉苁蓉、巴朝、川芎、芍药、阿胶(烊)、鹿角片各 10 克,

鸡血藤、黄芪各 20 克,磁石(先煎)30 克,熟地 15 克,当归、泽兰叶各 12 克,河车粉(分吞)6 克。
  [用法]上药先浸 2 小时,煎 3 次共 600 毫升,分 3 次服。[疗效]此 方治疗席汉氏综合征闭经 35 例,经半年以上治疗,治愈 19 例,好转 8 例, 无效 8 例。
  [病例]陈×, 32 岁。患者曾足月顺产 1 女婴,产后出血 800 多毫升, 未输血。恶露 1 月余净。后因婴儿夭折,渐感全身乏力,头晕眼花,毛发脱 落,乳汁稀少,8 个月未转经,伴见精神萎靡,纳食减少,形体消瘦,肢冷 不温,性欲淡漠,腰酸带少。检查甲状腺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均低下,尿促卵 泡素 6.6IU/克;血红蛋白 70 克/L,红细胞 20×1012/L;超示子宫 3×4×2 立方厘米大小。妇科检查外阴已产式,阴毛稀少,宫体中位如拇指大小,附 件阴性。诊为席汉氏综合征、继发性闭经。以此方治疗 2 月余转经。后以此 方出入治疗半年已怀孕。
[来源]戴德英,等.上海中医药杂志 191;(10)∶15

痛经

止痛汤
[药物]樱桃叶(鲜、干品均可)20~30 克,红糖 20~30 克。
  [用法]水煎取液 300~500 毫升,加入红糖熔化,1 次顿服。经前服 2 次,经后服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痛经 60 例,皆获良效。
  [病例]谢×,女,21 岁。行经小腹痛年余。周期尚准,最少、色紫、 有血块,痛甚时,坐卧不安,表情痛苦,鼻尖出汗,四肢发凉,舌淡、苔薄 白,脉沉紧。嘱用上法,服 1 次疼痛即缓,共服 3 次获愈。后随访,痛经未 复发。
[来源]石效龙.浙江中医杂志 1992; (6) ∶ 262

艾叶红花饮

[药物]生艾叶 10 克,红花 5 克。
  [用法]上药放入杯内,冲入开水 300 毫升,盖上杯盖,20~30 分钟后 服下。一般在经来前 1 天或经值时服 2 剂。
[疗效]此方治疗痛经有很好效果。
[来源]沈茂庚.浙江中医杂志 1984; (3) ∶ 126

南权汤

[药物]南瓜蒂 1 枚,红花 5 克,红糖 32 克。
[用法]前 2 味先煎 2 次,去渣,加入红糖熔化,于经前分 2 天服用。
[疗效]此方治疗痛经有明显疗效。
  [病例] 冯×, 25 岁。痛经 7 年,婚后未孕, 18 岁月经初潮,经 量少,腰酸,腹胀痛,四肢冷,曾服中西药罔效。妇科检查未见异常。予此 方服用 2 个月经周期,痛经止。3 个月后复诊已怀孕。
  
[来源]杜占魁.浙江中医杂志 1989; (6) ∶ 285

益母草煎剂

[药物] 益母草 30 克;枳壳 15 克,赤芍 12 克,红糖适量。
[用法]上药水煎去渣,冲红糖服。
[疗效] 此方治疗痛经疗效满意。
  [病例] 赵××,女, 20 岁,未婚。自诉 17 岁月经初潮后,周期 先后不定,经前少腹胀痛,初服止痛片可暂安,但痛经逐月加重。证见少腹 疼痛难忍,手不可近,经来量少、色紫黑、有血块,颜面青晦,舌质紫黯、 苔薄白,脉弦紧。证属寒阻胞宫,血瘀气阻。服上方 2 剂后痛缓解,后以原 方去红糖,继服 10 剂,经随访年余,痛经未复发。
[来源] 舒中平.四川中医 1985; (1) ∶ 56 丹参煎
[药物] 丹参、生蒲黄(包煎)各 10 克,白檀香 6 克,砂仁 3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每月行经前 3~5 天开始服药,连服到 经净为止,为 1 个疗程。可随症加减。
[疗效] 此方治疗痛经 34 例,服药 1 个疗程治愈者 18 例,2 个疗程
治愈古 9 例,3 个疗程治愈者 6 例,无效 1 例。
  [病例]王××,女, 19 岁,未婚。月经期腹痛 1 年余,平素体质虚 弱。 17 岁月经初潮,3~4 天净。本次月经适至 1 天,血量少、色淡无块, 小腹绵绵冷痛,面色无华,头晕心悸,舌淡苔白,脉细。治以上方加黄芪、
当归、艾叶各 10 克。3 剂经净痛止。经治 2 个疗程而愈。
[来源] 闵捷.四川中医 1985;(5)∶16 痛经散
[药物] 丁香、肉桂、延胡索、木香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末,过 100 目筛,和匀贮瓶备用。月经将行或疼痛发 作时,用药末 2 克,置胶布上,外贴关元穴,痛甚则加贴双侧三阴交。隔天 换药 1 次。每月贴 6 天为 1 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痛经 35 例,治愈 30 例,好转 5 例。
[来源] 杨毅芝,江苏中医 1990: (2) ∶ 36  7、 化瘀止痛膏


  [药物]当归、川芎、桃仁、炒白芍、吴茱萸各 100 克,肉桂、细辛、 川牛膝各 30 克,炙甘草 50 克,丹皮 20 克。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过 120 目筛,装瓶备用。用时取药末 20 克,
加 30 度白酒(原白酒加开水稀释)、少许凡士林调匀,经前 3 天敷于脐部, 经至敷于关元穴,胶布固定,经净取下,痛甚者用热水袋加温,连敷 1~3 个月经周期。
[疗效]此方治疗痛经 80 例,痊愈 41 例,好转 39 例。
[来源] 江明旺.陕西中医 1991; (12) ∶ 536

子宫内膜异位症


沽血化瘀散
[药物]当归、乳香、三七、土鳖虫、沉香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末,用黄酒调糊状,放棉签上贴于阴道内穹塑结节处, 隔天 1 次。经期停用。1 个月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23 例,痊愈 4 例,显效 15 例,有效
4 例。
[来源]蔡玉华.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3:(11)∶671

倒经

稍草煎
[药物] 芒硝、甘草各 40~90 克。
[用法] 上药加适量水,文火煎 1 小时,早晚分服。
  [病例]杨×, 22 岁。月经初潮后,即出现倒经,4 年后症情加重, 经期烦躁,平时头晕心悸,失眠多梦,神疲乏力,面白肌瘦,舌边尖红、苔 薄黄,脉细数而尺无力。以芒硝、甘草各 60 克,服 3 剂后痊愈。
[来源] 赵安平.浙江中医杂志 1989; (1)∶4
注:芒硝、甘草的剂量可因人而异,2 药等量。

不孕症

狗头散
[药物]全狗头骨 1 个,黄酒、红糖适量。
  [用法]将狗头骨砸成碎块,焙干或用砂炒干焦,研成细末备用。服前 测基础体温,有排卵的体温曲线呈双相型,即月经过去后 3~7 天开始服药。 每晚睡时服狗头散 10 克,黄酒、红糖为引,连服 4 天为 1 个疗程。
服药期间正常行房,忌食生冷筑物。眼 1 个疗程未成孕者,下次月经过
后再服。连用 3 个疗程而无效者,改用其他方法治疗。
  [疗效]此方治疗宫寒、子宫发育欠佳不能受孕者共 400 例,服药 1 疗 程受孕者 360 例,服药 2 个疗程受孕者 34 例,3 个疗程受孕者 6 例。
[来源]徐廷良,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2; (9)∶ 432

参乌汤

[药物]乌梅、党参各 30 克,远志、五味子各 9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病例]陈××,女, 26 岁。婚后 4 年未孕,经期先后不定,量少, 伴头晕少寐,腰酸背痛,舌淡、苔薄黄,脉沉。证属肾气不足,冲任不调, 以上方治疗,调理 5 个月,诸症除。1 年后喜告已孕,分娩一女。
[来源]钟启良,福建中医药 1985; (1)∶ 37

嗣子汤

  [药物]鹿衔草 60 克,菟丝子、白蒺黎、槟榔各 15 克,辛荑、高良姜、 香附、当归各 10 克,细辛 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不孕症 12 例,经分别眼药 20~60 剂,除 1 例未坚持 服药外,余均获效。
  [病例]张××,女, 28 岁。婚后 3 年余未孕,经妇科检查子宫发育 不良、后倾。诊见形衰色悴,月事衍期,经色紫黯、量少有块,舌淡红、苔 薄白,脉沉弱无力。诊断为原发性不孕。以此方服 40 剂后,经水来潮,原方 制成丸剂再调治月余,次年 3 月生一婴儿。
[来源]王秀珍,等.浙江中医杂志 1984; (5)∶ 229

译兰赞育汤


  [药物]益母草 30 克,黄芪 20 克,泽兰、覆盆子、构杞子、香附、焦 白术、当旧各 15 克,蒲黄、五灵脂、王不留行、柴胡、菟丝子各 10 克,乌
药 12 克,沉香 8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不孕症 60 例,治愈 57 例,无效 3 例。
[来源]朱西图等.河北中医 1987; (2) ∶ 14

四味熏洗液

[药物]苦参、地肤子、蒲公英、龙胆草各 30 克。
  [用法]上药水煎 3 次,共取药液 500 毫升,用开水 1000 毫升稀释, 每晚熏洗阴道 1 次。3 剂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不孕症效果满意。
  [病例]刘×,女, 28 岁。结婚 6 年未孕,男方曾多次系统检查,不 育因素排除。患者 14 岁月经来潮,周期正常。妇科检查外阴正常,宫颈清洁 度差,色红微肿,分泌物混浊且粘稠,有臭味;宫体大小、位置尚可,双侧 附件正常。基础体温测定、子宫内膜活检、输卵管通液造影均未见不孕因素。 先后用多种中西药物治疗无效。除自觉黄带粘稠时有痒热外,别无不适。诊 见舌苔淡黄而薄,脉和缓。中医认为乃湿热所致。以上方于经后熏■2 个疗 程后,自觉症状消失,继而怀孕。
[来源]徐汉敏,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2; (1)∶ 15

巴鹿香散


  [药物]巴戟天、鹿角霜各 6 克,王不留行 5 克,公丁香、小茴香各 3 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用醇酒调湿,做成薄饼,如钱币大。取中极、 会阴、长强、命门四穴,洗净擦热,贴上药饼,用胶布或绷带固定。每于经 净后次日敷上,药饼干则加酒润湿再敷,连敷 10 天为 1 疗程。次月月经不潮, 则不再敷;如无效,则行第 2 疗程。
敷药期间禁止性生活,取下药饼后方可交接。

[疗效]此方敷穴治疗不孕症 3 例,均受孕。敷药期间均加服:公丁香
5 克,小茴香、炮附片各 6 克,鹿角皎、龟板胶各 15 克。每天 1 剂,水煎服。 经净后次日开始服药,连服 1 周。
[来源]蔡海琴.浙江中医杂志 1991; (3)∶113

高泌乳素血症

抑乳方
  [药物]炒麦芽 90 克,白芍、茯芩、莲须各 30 克,当归、柴胡各 12 克,石菖蒲 1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高泌乳素血症 40 例,经 1 年系统治疗,显效 17 例, 有效 15 例,无效 8 例。
  [病例]陈××,女, 33 岁。主诉断奶 15 个月奶乳汁自溢。患者 3 年前因婚后 4 年未孕就诊,检查血清泌乳素
(PRL)增高,服西药溴隐亭怀孕, 1988 年 1 月足月顺产 1 男婴,哺
乳 5 个月后断奶,次月月经复潮,但乳汁不断。患者面色白,神疲食少, 食后胃胀,时头晕,易感冒,梦多易醒,大便溏烂,每天 1~2 次,舌淡红、 苔薄白,脉弦细。检查双乳不胀,右乳内上象限扪及少许条索状包块,双乳 用力可挤出乳汁,乳汁稀白。妇科检查除宫颈轻度糜烂外,均无异常。血清 泌乳素 48.4μg/L,垂体兴奋试验阳性,蝶鞍照片阴性,视野检查正常。诊 断为高泌乳素血症。以抑乳方加黄芪 30 克,党参 20 克,海螵蛸 10 克,川贝
母 6 克,水煎服,每天 1 剂。治疗半年后溢乳停,右乳包块消失,血清泌乳
素 20.6μg/L。经 1 年系统治疗定期观察,情况良好。
[来源] 张秀霞,等.新中医 1993; (11) ∶ 37 注:高泌乳素血症是近年确诊的疾病,由于增高的血清泌乳素,通过抑
制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卵巢功能,致使卵泡发育不良、排卵障碍和
黄体功能不足而致闭经、月经异常、不孕。

妊娠剧吐

恶阻停煎剂
[药物]黄芩 30~45 克。
[用法]每天 1 剂,用水煎至 200~400 毫升,分次频服。
[疗效]此方治疗妊娠恶阻 274 例,有效率达 97.45%。
  [病例]陈×, 28 岁。妊娠 75 天,恶心呕吐 19 天。证见食入即吐, 致食、水难下,形瘦神疲,恶闻食气。心烦易怒,头晕脑胀,舌红、苔黄, 脉弦滑。辨为肝火犯胃,治宜清肝降逆。服此方 1 剂,夜能饮粥半碗未呕。 翌日再服 1 剂,呕止,可进饮食。观察 2 天呕未作,痊愈出院。
[来源]刘昭坤,等.新中医 1993; (12) ∶ 47

参夏汤

[药物]党参 30 克,半夏 20 克,白蜜 50 克。

[用法]前 2 味水煎,以白蜜兑服,每天 1 剂。
[疗效]此方治疗妊娠恶阻多例,疗效显著。
  [病例]陈×,女, 23 岁。妊娠 2 个月,频频呕吐,屡治乏效。近日 病情加重,卧床不起,水饮不入,食入即吐,不思饮食,动则头晕心悸,疲 乏无力,形体消瘦,大便于燥,小便黄少,舌淡,脉沉缓无力。以此方服 2 剂后呕吐止,继以归芍六君子汤调理而愈。
[来源] 杨长鹏.四川中医 1985; (3)∶封三

恶阻停胶囊

[药物]紫苏梗 20 克,姜竹茹 20 克,砂仁 12 克,黄连 12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装胶囊,每天服 4 次(于三餐后及晚睡前), 每次 3 克,白开水送下,连服 7 天。
[疗效]以此方治疗妊娠恶阻 32 例,均治愈。
[病例]张×,女, 24 岁,患者妊娠 2 月余,恶心呕吐,饮食难进
15 天,曾服胃复安、维生素 B6、肌肉注射灭吐灵、静脉输液等,仍呕吐频作, 饮食不进,稍闻食臭则口泛清水,呕吐即作,呕吐物为黄绿色涎液,偶见血 丝,形神疲惫,头晕,心烦,烦躁不安,口渴咽下,舌红少津,脉弦细滑数。 以此方治疗 3 天后恶阻明显减轻,继服 3 天后诸症除,后顺娩一女婴。
[来源]高学功.中医杂志 1992; (8) ∶ 16
止呕方
[药物] 鲜芫荽 50 克,陈皮、砂仁各 6 克,苏叶、藿香各 3 克。
[用法]上药加水煮沸后倒入水壶内,患者鼻孔对准壶嘴吸入蒸气。
[疗效]此方治疗妊娠恶阻确有效。
[来源]吴震西.中医杂志 192; (9) ∶ 56 香茹苏连饮
[药物] 香附 10 克,黄连 6 克,竹茹、苏叶、半夏各 6~10 克,生姜
3 克。
  [用法]上药加水 800 毫升浸泡 30 分钟,以文火煎沸,取药液;药渣 再加水 500 毫升煎沸,取药液。合并 2 次药液,分 2 次服。先以小口频服, 后分 2 次于饭前服下,静卧休息并进食少量稀软之物。
[疗效]此方治疗妊娠恶阻,少者 1 剂即止,多者 5 剂见功。
[来源] 王学芬.山东中医杂志 1992; (2) ∶ 51 活血安神平冲汤
[药物] 丹参 12 克,半夏、白术、赤芍各 10 克,红花
6 克,降香 6 克,黑枣仁、珍珠母各 30 克。
[用法]上药水煎频服。
[疗效]此方治疗妊娠剧吐 68 例,显效 40 例,有效 23 例,无效 5 例。
  [病例]任×,26 岁。停经 3 月余,呕吐 50 余天。停经 48 天即恶心呕 吐,近 20 天加剧,水谷不入,呕吐物带血丝,头晕乏力,体瘦,舌红略黯少 津、苔薄腻,脉细滑。曾在某医院服西药及输液无效。检查子宫妊娠 12 周大 小;尿酮体阳性,妊娠乳胶试验阳性,尿比重 1.014,尿酸 3.9 毫克,非蛋 白氮 25 毫克。诊断为妊娠剧吐伴轻度酸中毒。以上方治疗,服 2 剂后,呕吐 减轻;3 剂后即有食欲;7 剂后临床症状消失。足月顺产 1 男婴,母子安然。
  
[来源]赵文研.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2; (7)∶302

妊娠水肿

千金鲤鱼汤
[药物]鲤鱼 1 条(约 500 克),白术 15 克,白芍、当 归各 9 克,茯苓 30 克,生姜、陈皮各 6 克,肉桂 1.5 克。
  [用法] 将鲤鱼去鳞及内脏,取中药纳入鱼肚内同煎,饭前饮汤食肉. 每天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妊娠羊水过多症(子肿)多例,均获显效。
  [病例]张×, 28 岁。患者由于妊娠浮肿严重,羊水过多,2 胎均产 死婴。今又妊娠 7 个月,面部及全身浮肿,肤色淡黄,皮肤稍有光亮,胸腹 胀满,时有上气呕逆,纳谷不振,气短乏力,小便短少,大便较溏,舌淡、 苔白滑,脉缓滑。以此方服 10 剂后,浮肿消退,尿量增多,足月产 1 女婴。
[来源] 朱鸿全.浙江中医杂志 1987; (12) ∶ 568

鲤苓汤

[药物]红鲤鱼 1 条(约 250 克),茯苓 60 克。
  [用法]将鲤鱼洗净去鳞、鳃及内脏,与茯苓入容器内,加清水 1000 毫升,用文火煎成 500 毫升,分 2 次温服。每天 1 剂,连服 20 天。
[疗效] 此方治疗妊娠水肿 135 例,治愈 50 例,显效 50 例,好转 30
例,无效 5 例。
  [病例]陈×,女,23 岁。妊娠 5 个月,曾作 B 超检查,确诊为双胞胎。 出现双下肢水肿,手按有凹陷,步行不便,纳呆,便溏,舌苔薄白,脉滑缓。 诊为妊娠水肿(脾虚型)。服上方 5 剂而治愈,观察 2 个月未复发。
[来源] 张达旭.广西中医药 1990; (3) ∶ 7

黄芪腹皮白术汤


  [药物]黄芪、白术、山药、大腹皮各 30 克,茯苓 20 克,白茅根、当 归各 15 克,泽泻 1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妊娠水肿 30 例,痊愈 20 例,显效 7 例,无效 3 例。
  [病例]李×,女,28 岁。怀孕 28 周,主诉 1 周来心慌气短,头晕乏 力,双下肢肿胀,尿少,检查面色苍白,贫血貌,心率 98 次/分,律齐,心 尖区可闻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化验血常规:血红蛋
白 75 克/L,红细胞 2.4×1012/L,白细胞 5.5×109/L;尿化验蛋白阴性。即 投上方加熟地 30 克,阿胶 20 克。10 剂后心慌气短明显好转,头晕减轻,精 神转佳,双下肢浮肿消退。复查血红蛋白 92 克/L,红细胞 3.8×1012/L,白 细胞 6.4×109/L。继投药 5 剂,后顺产 1 男婴。
[来源]李昭荣,等.陕西中医 1993; (6) ∶ 249

羊水消解汤


[药物]黄芪 15~20 克,白术 15~3O 克,茯苓、茯苓皮各 30 克,猪
苓、淮山各 15 克,续断 20 克,大腹皮 12 克,当归 1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妊娠羊水过多者 11 例,临床治愈 8 例,有效 1 例, 无效 1 例。
  [病例]刘×, 31 岁。妊娠 23 周,腹胀、心悸气喘 9 天。某县医院 妇产科诊为急性羊水过多,经治罔效,建议引产遭拒绝。刻诊:腹部膨胀明 显,皮肤光亮,恶心呕吐,心悸气喘,不能平卧,下肢及外阴重度浮肿,舌 胖红、苔白,脉细数;血压 18/11.5 千帕斯卡,X 线片、B 超均示羊水过多, 未发现胎儿畸形。证属胎水肿满。投本方加味 4 剂后诸症减轻,继以此方加 减,调治半月,诸症悉除。后顺产 1 男婴。
[来源] 渠敬文.湖南中医杂志 1990; (6) ∶ 43

先兆流产

参术草汤
  [药物]党参、黄芪、白术、当归、熟地、桑寄生、菟丝子、煅龙骨、 锻牡蛎各 15 克,陈皮 10 克,炙甘草 3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每月月初服 3 剂,连服 3 天。
[疗效]此方治疗滑胎 17 例,效果显著。
  [病例]赵××,女, 29 岁。怀孕 3 次,均在 5 个月时滑坠。每次孕 后纳差、乏力、气短,伴见腰酸,脉沉弱无力,舌淡、苔薄白。此次孕后第
2 个月,按此方服到孕后第 9 个月,足月顺产 1 男婴,发育良好。
[来源]吴玉宁.四川中医 1985;(5)∶15

保胎汤

[药物]菟丝子 24 克,阿胶 15 克,桑寄生、川续断各 12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若属肾阳虚者加杜仲、补骨脂各 12 克; 属肝郁血热者加生地、鲜苧麻根各 30 克,黄芩 12 克;血虚者加党参、生黄 芪各 30 克,白术 12 克;血瘀者加参三七粉 5 克;宫缩频繁、腹痛剧烈者加 鹿角霜 30 克。
[疗效]此方治疗胎动不安 20 例,治愈 15 例,显效 2 例,无效 3 例。
[来源] 孙前林,浙江中医杂志 1991; (7) ∶ 317

妊娠中毒症(子痫)

豨钩地龙汤
[药物]豨莶草,钩藤待 35 克,地龙 15 克。
[用法]每天 1~2 剂,水煎频服。不能自服者,给予鼻饲。
[疗效]此方治疗子痫 16 例,均获痊愈。
  [病例]周×,女, 23 岁。足月妊娠,头痛而晕,恶心呕吐,抽搐 2 次,来院急诊。抽搐时神志不清,呼吸略急促,而眼凝视,口唇发钳,口吐
  
白沫,颈强,牙关紧闭,四肢强直。检查体温正常,血压 28/15 千帕斯卡, 面部与下肢水肿。两肺呼吸音粗糙,心音亢进,心律正,无杂音;腹部膨隆, 宫底脐剑之间,胎头下方,胎心音 160 次/分,胎动良好。妇科检查属已婚未 产型,外阴有少量血性分泌物,宫颈消失,宫口开大 3 匣米,羊膜囊已形成 而未破,余未见异常。诊断为初孕 40 周头位,分娩一期,妊娠晚期中毒症, 产前子痫。即以此方治疗。服 1 剂后未再发生抽搐,顺产 1 男婴。
[来源]张德文,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1; (7) ∶ 317

胎位不正

纠胎汤
  [药物]当归、菟丝子各 9 克,升麻、川芎、枳壳、黄芩、续断各 6 克, 人参、甘草各 3 克。
  [用法]每天 1 剂,分早晚 2 次服。10 天为 1 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复 查 B 超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胎位不正 39 例,疗效显著。
[来源]毕德同.山东中医杂志 1991; (1)∶49

苏芩汤

[药物]苏叶、黄芩各 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连服 2 天,于妊娠 8 个月时服。
[疗效]此方治疗胎位不正 13 例,成功 12 例,无效 1 例。
  [病例]苏××, 26 岁。妊娠 7 个月,经某医院产前检查为胎位不正, 臀位。服此方 2 剂,顺产 1 女婴。
[来源]卫明汉.浙江中医杂志 1987; (8) ∶ 369

加减四物汤

[药物]当归、白芍各 12 克,白术、茯苓各 15 克,川芎 6 克。
[用法]每晚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胎位不正 80 例,其中横位 8 例、斜位 2 例,均转正; 臀位 70 例,转正 65 例。
[来源]陈秀琴.山东中医杂志 1988; (1)∶ 22

转胎方


  [药物]当归、党参、白术、泽泻各 10 克,赤芍、川断各 12 克,菟丝 子 20 克,桑寄生 15 克,川芎 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 2 次,早晚分服。3 剂为 1 疗程。嘱孕妇服药 后即平卧休息 1 小时。1 周后复查,未矫正者再行第 2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胎位不正 50 例,1 疗程胎位转正者 39 例,2 个疗程 胎位转正者 3 例,无效 8 例。
[病例]吴×,女,22 岁。妊娠 7 个月,产前检查发现胎位不正,曾用

补中益气汤之类中药治疗无效。B 超检查提示臀位妊娠,双顶径 7.7 厘米。 给予上方 3 剂, 1 周后 B 超复查胎位,提示头位妊娠,顺产 1 男婴。
[来源]丁秀贝.湖北中医杂志 1992; (5) ∶ 10

过期妊娠

黄芪催生汤
  [药物] 黄芪 30 克,党参、白术、当归、川芎、生地各 10 克,枳壳 9 克,怀牛膝、木通、生甘草梢各 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 此方治疗过期妊娠者 23 例,服药后均顺利分娩,服药最多者
4 剂,最少 1 剂,平均 2 剂。
  [病例]苏×, 24 岁。妊娠已达 300 天,因毫无临产先兆而前来求治。 既往月经周期准确(28~29 天)。检查:体质健康,舌质脉象均如常。投上
方 2 剂,首剂服后即出现宫缩,于第 2 天顺产 2 男婴。
[来源]李来祥.湖北中医杂志 1992; (5) ∶ 42

妊娠肝内胆汁郁积症

胆郁合剂
  [药物]柴胡、黄芩、当归、茯苓、泽泻、山栀子各 10 克,茵陈、白 芍各 15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10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妊娠肝内胆汁郁积症 16 例,均治愈。[病例]粟×,
孕 1 产 0,停经 32 周产前检查。诉全身瘙痒 2 周,以腹背部明显,夜间痒甚, 影响睡眠,无传染性肝炎接触史;检查巩膜轻度黄染,腹部散在红色粟粒疹 及皮肤抓痕,两下肢凹陷性水肿(+)。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 170 单位。 以此方治疗 1 个疗程后瘙痒止,巩膜无黄染,谷丙转氨酶降至 54 单位,双下 肢无水肿。后因滞产剖宫娩一活婴,术中出血不多。
[来源]刘淑余,等.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O; (7)∶9 注:妊娠肝内
胆汁郁积症给母婴带来的危害不能低估,可使胎儿宫内缺氧,导致胎儿宫内 窘迫及早产率增高,也可致孕妇产后出血。

产后乳汁不足

催乳方
[药物] 雄鸡睾丸 2~4 个。
  [用法]将雄鸡睾丸去掉外膜捣碎。用甜酒适量加水约 300 毫升,煮开 后冲入捣碎的鸡睾丸即可。也可用开水冲服。服时加少许白糖,但忌用火煮。
[疗效] 此方治疗产后无乳 32 例,疗效均佳。
  [病例]杨×, 32 岁。产后 3 天乳房无胀满感,乳汁分泌稀少,曾服 中药汤剂乏效。以此方 1 剂后,乳汁增多,1 周后又服 1 剂,乳汁基本满足 哺乳需要。
[来源] 姜莉莉.广西中医药 1988; (4) ∶ 46


催乳汤

[药物] 紫背金牛(干品),猪肉各 50 克。
  [用法]洗净紫背金牛,猪肉切块,加水 750 毫升,堡至 300 毫升左右, 每天 1 剂,分 2 次饮汤吃肉。
[疗效]此方治疗初产妇无乳者 15 例,服药 2~3 天后均有乳汁。
  [病例]农×, 24 岁。产后 25 天未有乳汁,经治未效。诊见颜面苍 白,两眼充血,大便秘结,小便稍黄,脉略数,服此方 3 天即有乳汁。
[来源] 李承韩.广两中医药 1988; (2)∶5

川椒白酒方

[药物] 川椒 50 克,白酒 250 毫升。
  [ 用法]川椒研细末,与白酒装入酒壶内,文火煮沸后,将酒壶嘴对准 乳头,以酒壶中热气熏蒸。
[疗效]此方治疗产妇初起乳络不畅,乳汁壅塞或寒热之邪致乳汁不通
8 例,全部获愈。
[来源] 熊恰兴.湖北中医杂志 1991; (2) ∶ 48

芪参汤


  [药物] 黄芪 30 克,全当归、党参、王不留行、大枣各 15 克,穿山 甲(砂炒)、通草各 10 克,白芒 12 克,鲜猪脚 1 个。
[用法] 每天 1 剂,炖服。
[疗效]此方治疗缺乳获效。
[病例]陈XX, 27 岁。产后 6 天,出血不止,不见乳汁,面色
白,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服上方 2 剂,乳汁通。
[来源]何贤国,四川中医 1985; (5) : 22

催乳散

[药物]穿山甲 5 克,维生素 E200 毫克。
  [用法]将穿山甲炮焦或烤焦后研未,与维生素 E 胶丸共以稀米汤送服, 每天 3 次, 10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产后缺乳 80 例,痊愈 56 例,有效 20 例,无效 4 例。
  [病例]张策XX,26 岁。5 天前足月顺产后乳汁点滴不下,乳房无肿 胀感,面色黄白,舌淡、苔薄白,脉虚无力。以此方服 3 天后乳下,5 天后 泌乳量增多。服药 10 天后乳汁足。
[来源] 席天玉。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3; (8) :466

产后尿潴留

蝉蜕汤

[药物]蝉蜕(去头足)9 克。
  [用法]上药加水 500~600 毫升,煎沸至 400 毫升左右,去渣加适量 红糖 1 次服完。若 5~6 小时小便不能自解时,可重复 1 次。同时可辅以肌肉 注射新斯的明 0.5 毫克及针灸、物理疗法等。
  [疗效]此方治疗产后尿潴留 125 例,效果满意者 108 例,好转 14 例, 无效 3 例。
  [病例]冯XX, 26 岁。因宫缩无力,滞产,行会阴侧方切开,胎头 吸引器助产分娩,产后 10 小时排尿困难。服用上方后 5 小时,第 1 次排尿量
为 300 毫升,此后小便如常。
[来源]陈莲珍,等.湖北中医杂志 1983; (5): 40

通尿汤


  [药物]黄芪、当归、车前子、人参各 15 克,升麻 12 克,猪苓 9 克, 通草、附片各 6 克,沉香 3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产后尿潴留 30 例,服 1~2 剂全部治愈。
  [病例]陈XX,25 岁。产后 20 余天小便不能自解,大便 3 天未行, 面色黄暗,舌质红嫩、苔白,脉细无力。以此方服 1 剂后,小便出但淋漓不 畅,上方加火麻仁 15 克,王不留行 20 克,服完 1 剂后排尿顺畅,大便亦通。
[来源]范自修.湖北中医杂志 1989; (1):42

三 末饮

[药物]琥珀 1.5~4 克,肉桂 1~2 克,沉香 1~2 克。
[用法]上药共研末调服。
  如有热象者可减肉桂或不用肉桂,另用车前子 20 克,泽泻 15 克水煎, 取药液调服上药末。
[疗效]此方治疗产后尿储留 30 例,显效 26 例,良效3例,无效1例。
  [病例]司马XX,女, 25 岁。产后(侧切胎吸助产)第 6 天,小便 闭而不通。保留尿管定时开放,同时配合针灸及新斯的明双侧足三里局部封 闭,均无效。刻诊:小便癃闭,小腹胀满,面色萎黄,短气乏力,宫底耻上 四指,恶露量多,色暗红,乳汁已下、质清稀,舌淡红、苔薄白·脉虚细。 治以上方,玻璃末 3 克,肉桂末。沉香末各 1.8 克,每天分 2 次冲服。并配 以补中益气汤,水煎服,每天 1 剂,服药后当晚小便通畅。
[来源]杨鲁一。黑龙江中医药 1989;(4):17

倒换散

[药物]荆芥、大黄各等份。
  [用法]上药研末,每天服2次,每次服 10 克,温开水送服。若小便 不通,大黄减半;若大便不通,荆芥减半,温开水送服。
  [病例]邹XX,女,24 岁。8 天前以吸引器协助分娩,嗣后小便闭塞 不通,少腹胀满,经用药治疗无效;采取导尿并保留尿管,虽时有尿意,但
  
始终不能自动排出。刻诊:小便点滴不通,但尿意频频,小腹坠胀特甚,面 色萎黄,神疲乏力,汗出,耻骨上局部膨隆,叩诊呈浊音(膀胱充盈),舌 淡红、苔薄白润滑,脉虚数。以上方治疗,1 天后尿出正常,后以补中益气 丸善后。
[来源] 黎建.福建中医药 1984; (2):封底

通气散

[药物] 苏叶、积壳、木通、陈皮各 6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产后癃闭 100 余例,仅个别无效。一般服 1 剂即见效, 重者亦不过 2~3 坚。
  [病例]李×。第 1 胎,顺产,产后 2 天小便点滴不通,小腹胀满膨隆, 面红气粗,舌苔黄,脉弦滑。以此方 1 剂后即徘尿,诸症消失。
[来源] 王贻方.浙江中医杂志 1987;(8): 369

黄芪茯苓汤

[药物] 生黄芪 60 克,获苓、车前子、知母各 12 克,黄柏、泽泻各
1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至 500 毫升,分 2 次服。
  [疗效]此方治疗产后小便不通 42 例,痊愈 30 例,好转 11 例,无效 1 例。
[病例]陈×,女, 30 岁。主诉产后小便不能自解 5 天。患者第一胎
足月,因产程延长,宫缩无力,做会阴侧切、胎吸术,分娩后即小便不通, 外阴肿痛,小腹坠胀。虽经热敷、针灸、西药治疗,仍然乏效,需靠导尿度 日。伴见神疲气短,面色无华,舌红、苔黄,脉细数。辨为气虚湿热。服上
方 2 剂,小便即可自解,唯有不畅之感,继进 2 剂诸症消失而告愈。
[来源]王道俊,等.湖北中医杂志 1992; (5):21 芥子泥
[药物]芥子 5 克。
[用法]将上药泡于 30℃温水中,搅拌成泥状,将药泥涂在一块 20×
20 厘米正方形布上,贴在小腹膀眈胀满部位,10~15 分钟取下。
[疗效]此方治疗产后尿储留 22 例,均治愈。
[来源]卢章文.江苏中医 1990; (2) : 36 注:芥子泥对皮肤刺激性强,贴敷时间不宜过长。

产后恶露不绝

止恶露糊剂
[药物]生蒲黄 60 克,醋适量。
[用法]把醋煮沸,再放入蒲黄搅拌成稠糊状,待凉后,搓如弹子大(约
重 9 克)。用醋将药丸化开后喝下,早晚各服 1 次,每次服 1 丸。
[疗效]此方治疗恶露不绝 46 例,痊愈 44 例,有效 1 例,无效 1 例。

  [病例]刘××, 26 岁。足月顺产后,恶露淋漓不断已近 2 月。曾服 中西药物无效,妇产科又予手术清宫,血仍不能止。诊见小腹坠胀而痛,腰 酸肢软,舌淡、无苔,脉细数。经用上方 1 剂,恶露净。
[来源]张红玉,等,新中医 1991; (9): 16 银黄汤
  [药物]银花炭、益母草各 15 克,炒黄芩、炒丹皮、炒蒲黄、茜草、 焦楂曲各 10 克,党参 12 克,贯众炭 30 克,大黄炭 6 克。
[用洁]每天 1 剂,水煎眼。5 剂为 1 疗程,最多为 2 个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恶露不绝 62 例,治愈 56 例,好转 3 例,无效 3 例。
  [病例]杨××,45 岁。人流后阴道出血 44 天未净,经再次刮宫,病 理报告:子宫内膜慢性炎症。用抗炎止血等法治疗,术后 80 天出血仍未净, 量一般,色紫挟块、秽臭,下腹痛,块下稍减,肛门坠胀,大便干燥。妇科 检查外阴血迹,阴道少量黯红色血液,宫门闭,子宫略大,两侧附件无特殊, 苔薄黄,脉弦数。经用银黄汤 7 剂后血止而愈。
[来源] 田中立,等.浙江中医杂志 1985; (11~12):504

产后胎盘胎膜残留

归草芎仁汤
  [药物]当归 20 克,益母草 30 克,川芎、桃仁各 10 克,炮姜 6 克, 炙甘草 3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早晚 2 次服,眼时酌加黄酒可助药力直达病所。
3 剂为 1 疗程,可随症加减。
[疗效]此方治疗产后胎盘胎膜残留 56 例,有效 51 例,无效 5 例。
  [病例]张××,女,24 岁。妊娠 5 月余,入医院行雷夫奴尔羊膜腔内 引产,胎儿娩出后,胎盘、胎膜缺损,出血量多,患者不同意刮宫而转中药 治疗。平素体虚、乏力、怕冷,苔薄白,脉细弦。证属气血两亏,兼有血瘀。 以此方加党参、黄芪各 15 克,肉桂、白术各 10 克,眼药 3 剂即排下残留胎 盘、胎膜组织,出血、腹痛消除,5 天出院。
[来源] 赵开元,等.中医杂志 1992: (3) : 15

产后痹证

鹤枣汤
[药物]仙鹤草根茎 100 克,大枣 7 枚。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产后痹证以及由痹证引起的肢体不用,疗效较著。
  [病例]胡××, 30 岁。8 年前分娩时出血较多,复因汗出当风,遂 觉恶寒发热、头痛,继之下肢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翌年春,下肢关节游走 性疼痛,逐年加重,以致卧床年余,曾经多方治疗乏效。即予此方 1 剂服后 痛大减,续服 7 剂,疼痛除,能下床活动,渐至痊愈。
[来源]郎密林.浙江中医杂志 1987;(1):7

回乳


莱菔子煎
[药物] 炒莱菔子 30 克。
[用法]上药打碎,水煎分 2 次温服。若效果不明显时,可服第 2 剂。
[疗效] 此方回乳屡效。
[来源] 孙庆君.湖北中医杂志 1990; (4): 16 回乳汤
[药物] 蒲公英 1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 2 次,共得药液 300 毫升,分 2~3 次服。
[疗效] 此方回乳多例,效果可靠。
[来源] 刘业娴,中医杂志 1992;(5):4

陈皮甘草汤

[药物] 陈皮 30 克,甘草 15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回乳 48 例,痊愈 39 例,有效 6 例,无效 3 例。
  [病例]马×,24 岁。产后 7 天,小儿因急性肺炎夭折,近 2 天乳房肿 胀硬痛。服上方 1 剂痛止,2 剂胀消,3 剂乳止。[来源] 刘昭坤,等.山 东中医杂志 1992; (5):47

急性乳腺炎

当归煎剂
[药物]当归 60 克。
  [用法]上药加水煎 2 次,共取药液 200 毫升,每隔 6 小时服药 1 次, 每次 50 毫升,分 4 次眼完。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乳腺炎疗效满意,一般如早期服药 1 剂即可消
散。
  [病例]梁××,女,32 岁。左侧乳房第 2 象限处有一约 3×2 厘米肿 块,质硬,有压痛。诊为急性乳腺炎,用此方 1 剂,第 2 天中午乳房已无痛 感,硬块消失。嘱再服 2 剂,以巩固疗效。
[来源]李万庆.浙江中医杂志 1988, (10):471

决明草汤

[药物] 决明草 30~40 克。
  [用法]每天 3 剂,重者可每天 4 剂。每剂水煎成 150 毫升,1 次内服。 服药后微发其汗。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乳腺炎早期 35 例,痊愈 34 例,有效 1 例。
[来源]刘敏,等,中医临床与保健 1989; (4) :5

星宿菜汤

[药物]星宿菜 3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 2 次服,连服 2 天。
[疗效]此方治疗乳汁瘀积 26 例,治愈 19 例,好转 7 例;治疗乳腺炎
26 例,治愈 23 例,好转 3 例。
[来源]刘万东,等.江西中医药 1987; (3) : 42 注:星宿菜力报春花科植物星宿菜 Lysima-chia fortunei Max-im. 的
全草。功能活血调经,清热利湿。

豨莶草汤

[药物]鲜豨莶草根 120 克(干品 60 克),鸡蛋 2 个。
[用法]上药水煎弃渣,打入鸡蛋煮熟,饮汤食蛋。
[疗效]此方治疗乳腺炎多例,均获良效。
[来源]杨运海.赤脚医生 1977; (8) : 45

塞鼻通乳方

[药物]积雪草适量(鲜品)。
  [用洁]取鲜积雪草适量,清水漂洗干净,晒干,用手将药搓揉烂碎, 以有药汁渗出为度,并捏成药团如手指头大小,塞入患乳对侧鼻孔中,次晨 取出。着 1 次未愈,可如法再用 1 次。
[疗效] 此法治疗乳痈,疗效满意。
  [病例]王××,女, 23 岁。产后 21 天,昨日突然恶寒发热,头痛, 右侧乳房外上象限结块、肿痛,局部掀红,痛不可近。脉浮数,舌淡红、苔 薄黄,体温 38.1℃因以药团塞入左侧鼻孔,嘱患者卧床休息。次晨病家来告: 热退、痛止、结块消失。
[来源]范保根.浙江中医杂志 1988; (8) : 347
注:积雪草,别名崩大碗,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 Centella asiatica
(L.) Urban 的全草,功能清热解毒,散瘀止痛。

威灵仙湖剂

[药物] 威灵仙适量。
  [用法] 上药研末,以米醋拌和成糊状,放置 30 分钟后贴敷于患处, 随于随换。
[疗效] 此方治疗急性乳腺炎多例,疗效较好,一般 1~3 天即愈。
  [病例] 李××, 31 岁,产后 3 个月,突然左乳红、肿、痛,伴有 恶寒发热等症。以此方治疗 3 天痊愈。
[来源] 周志生.浙江中医杂志 1984; (1):39

朴硝马齿苋合剂

[药物] 朴硝 100 克,鲜马齿克 200 克。
  [用法] 将鲜马齿克洗净捣烂绞汁,以药汁调匀朴硝,涂敷在纱布上 外敷患处,每 4~6 小时换药 1 次。若冬季无马
  
齿苋,可用鲜鸡蛋清 6 个与朴硝调匀外敷患处。
[疗效] 此方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 47 例,全部治愈。
[来源] 任芝勤,等.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92; (1):63

清热煎剂

[药物] 鲜紫背天葵 10 克,黄酒适量。
  [用法] 每天 1 剂。将紫背天葵洗净后切成薄片,以黄酒(或温开水) 分 3 次吞服。
[疗效]此方治疗早期乳腺炎疗效较好,一般可在 2~4 天痊愈。
  [病例]方××, 35 岁。产后 9 天左侧乳房上方有一硬块,肿痛明显, 按之无波动感,发热恶寒,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此为早期乳腺炎。以此 方服 3 天,热退肿块消。
[来源]张秀娟.浙江中医杂志 1934; (1) : 39

公英白酒方

[药物]鲜蒲公英 15 克,白酒 10 毫升。
[用法]每天 1 剂。将鲜蒲公英根洗净切碎,以白酒冲服。
[厅效]此方治疗乳痈可获效。
  [病例]李×,23 岁。初产 15 天后左侧乳房肿痛,畏寒发热,全身不 适。近 2 天硬结增大,其痛难忍,呻吟不断,舌苔微黄,脉数。以此方服 2 剂后痊愈。
[来源]陈华强.四川中医 1985(5) : 35

栝公汤

[药物]全括萎 1 个,蒲公英 4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早晚 2 次眼。另将药渣捣烂,布包敷于患乳 部,一般 2~3 剂即愈。
[疗效]此方治疗乳腺炎 10 余例,效果满意。
  [病例]赵××,女, 28 岁。今晨起自觉身冷,右乳疼痛。检查右乳 红肿有硬块,自觉胀痛,触之痛甚,苔微燥。体温 38.6℃ ,白细胞 16×109
/L。诊为乳腺炎。经用上方 2 剂,肿胀消失,痛减,热退,继用 1 剂而愈。
[来源]阎保祥,四川中医 1992;(2): 46 寻骨风煎剂
[药物]寻骨风 30 克,鸡蛋 1 个。
[用法]将寻骨风加水适量煎取浓汁,打入鸡蛋煮熟,临睡前服下。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乳腺炎 30 例,均 1~3 次获愈。
  [来源]涂清源. 基层中药杂志 1990; (3):22 注:寻骨风,力马 兜铃科植物绵毛马兜铃 Aristolochia mOllissimaHance. 根茎或全草。功 能法风活血,消肿止痛。
酒煎海金沙剂
[药物]海金沙全草(鲜品)250 克,黄酒 250 毫升。

  [用法]每天 2 剂。将海金沙洗净置容器内,加黄酒,再加清水以浸过 药面为度,武火急煎 15 分种,稍凉后取药液 1 次服完。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乳腺炎 36 例,全部有效。
[来源]李捕.江西中医药 1992; (3) : 61 牛蒡青皮汤
[药物]牛蒡子 30 克,青皮 1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乳腺炎 10 余例,均取得满意效果。
  [病例]周××,女, 28 岁。2 天前左侧乳房上方有一小硬块,稍有 疼痛。今硬块增大,疼痛加剧,乳儿吮吸时尤甚,伴口渴微恶寒,骨节酸楚。 诊见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检查左侧乳房外上方肿块,如鸡蛋大小,压痛 明显,局部皮色微红;体温 38.5℃。以此方服 3 剂后,肿块消退而痊愈。
[来源] 刘健.浙江中医杂志 1990; (1) : 7 蝎甲散
[药物] 全蝎 1 克,炙穿山甲片 9 克。
[用法] 每天 1 剂,研末,分 2 次吞服。
[疗效] 此方治疗乳痈,取效满意。
  [病例]冯××,女, 25 岁。产后近 1 月,前天起突感左乳房肿痛, 伴畏寒发热胸闷,舌红,苔薄黄,脉弦,体温 38.5℃。检查左乳外上方有一
6×8 厘米肿块,边界清,色红疼痛拒按。即予此方 1 剂分 2 次吞服,次日寒
热除,肿块消。再进 2 剂以善后。
[来源] 赵达进.浙江中医杂志 1987; (11) : 515 注:本方乃攻破之品,易伤津液,故阴虚阳亢者慎用,虚弱及孕妇忌用。 鹿公汤
[药物]鹿角霜 13 克,蒲公英 12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兑入黄酒 100 毫升,分 2 次服。
[疗效] 此方治疗急性乳腺炎尚未化脓者,疗效甚佳。
  [病例] 杨××, 23 岁。产后 25 天,出现左侧乳房胀痛,发热色 红,伴全身发热寒战,舌红,苔黄燥,脉数。体温 39.5℃。服本方 3 剂,肿 消痛止,全身症状消失而愈。
[来源] 白凯明,浙江中医杂志 1988; (10): 471
消乳汤
  [药物] 赤芍 30 克,蒲公英、生甘草各 15 克,柴胡、虎角片各 10 克, 白酒适量。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取液,兑入白酒服。药后覆被卧床,取微汗出 为度。
[疗效]此方治疗捎腺炎 23 例,均取得满意效果。一般服 2~4 剂可愈。
  [病例]陈××,女, 27 岁。哺乳期因纠纷郁怒,遂致乳汁减少,两 乳作胀,发热恶寒 2 天后,左乳正上方可扪及 8×8 厘米硬块,局部红肿热 痛,口干纳减,舌苔薄黄,脉弦数。以此方服 3 剂而愈。
[来源]赵荣胜.浙江中医杂志 1984; (1): 39 银花陈皮汤
  [药物]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 30 克,连翘 20 克,陈皮、青皮、 甘草各 10 克。
  
[用洁]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乳腺炎 30 余例,均在眼药 1 剂后汗出热减,一 般连眼 3 剂基本痊愈。
[来源]艾文治.河北中医 1987; (1) : 40 芍草合剂
[药物]赤芍 90 克,生甘草 60 克,鲜橘叶适量,甜酒(糯米酒)少许。
  [用法]将前 2 药加水煎 2 次,药液混合,分 3 次温服。洗净鲜橘叶研 绒加甜酒炒热敷患处,用纱布包扎固定,4 小时换药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乳腺炎有一定效果。
  [病例]曾××, 25 岁。分娩后,发现右乳房有核桃大小硬结,继则 左乳房也起包块,逐渐增大,胀痛,局部皮肤发热而红,触之的手,头晕痛, 口渴欲饮,舌微红、苔白,脉浮数。以此方治疗 3 剂,痊愈。
[来源]秦大德.四川中医 1985; (5) : 32 全蝎方
[药物]全蝎 2 只,馒头 1 个。
[用法]用馒头将全蝎包入,饭前吞服。
[疗效]此方治疗乳腺炎 308 例,治愈 307 例,无效 1 例。
[来源]胡勤柏.中医杂志 1986; (1) : 40 马兰合剂
[药物]鲜马兰 120 克,白糖适量。
  [用法]将鲜马兰捣烂取汁,加白糖溶化,分 3 次服。药渣局部外敷, 干后可取药捣烂再敷,若逢冬令,可用马兰干品 60 克,加水 500 毫升煎至
3D0 毫升,分 3 次口服。药渣捣烂外敷患处。均以 3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乳腺炎 120 例,治愈 81 例,好转 35 例,无效 4 例。
[来源]胡献图,等. 陕西中医 1987; (12) : 555
  注:马兰为菊科植物马兰 Kalimeris indica (L. ) Sch.- Bip 的 全草或根。功能凉血止血,情热利湿,解毒消肿。

肺筋草合剂

[药物] 鲜肺筋草 40 克,丝瓜络 3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分 2 次服,服时兑白酒一匙。另以丝瓜络
30 克烧灰,兑白醋适量,再同肺筋草 40 克捣烂 成泥,敷于患处,每天换药 1 次。
[疗效] 此方治疗乳腺炎 148 例,痊愈率 73.2%,一般 1~5 剂痊愈。
  [病例] 王×, 29 岁。产后 45 天,出现畏寒发热(体温 39.6℃), 左乳房红肿疼痛,痛引腋下,乳汁不通,头痛汗出,舌红,脉浮。用此方内 服外敷 1 次,当晚热退肿消乳下而愈。
[来源] 梅和平.浙江中医杂志 1990; (6) : 275 注:肺筋草为百合科植物肺筋草 Aletris spicata (Thunb.)
Franch;全草。功能清热解毒消肿。

蒲芍蒌草汤


[药物] 蒲公英 150 克,赤芍 100 克,甘草 50 克,栝蒌皮 18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 此方治疗乳腺炎 60 例,痊愈 56 例,无效 4 例。
  [病例] 李××。产后 15 天,右侧乳房红肿热痛,按之有肿块,乳 汁不通。用此方加玄参、连翘、贝母各 12 克,服 3 剂,肿块消失,乳汁通畅 而愈。
[来源] 梁远立.浙江中医杂志 1990:(2) : 63

喷鼻散

[药物]牙皂 20 克,白芷 5 克,生南星 1 克。
  [用法]共研细末,用时取 0.1 克吹鼻,左病吹右,右病吹左,双侧发 炎仗吹双鼻。每天 1 次,连用 3 天,用后能打喷嚏效更佳。
  [疗效]此方吹鼻治疗急性乳腺炎初起,效果理想。[病例]郑××。 患急性乳腺炎 1 天,右乳房内可们及 1×2 厘米肿块 2 个。用此药吹鼻后当即 喷嚏连连, 15 分钟后疼痛减轻,第 2 天肿块消散而愈。
[来源]黄字康.浙江中医杂志 1987; (11) : 499

乳痈糊剂

[药物]黑脚蕨全草 50 克,冰片 3 克。
  [用法]共研细末,用热开水调成糊状,乘热外敷患部,药干后可取下 再以热开水调匀敷。
[疗效]此方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 24 例,均在 1~4 天痊愈。
  [病例]白×, 24 岁。患者产后第 13 天,突然感觉全身不适,伴有 头痛,四肢困倦,次日清晨左侧乳房剧烈疼痛、红肿,伴发热畏寒,恶心呕 吐,口苦口干,尿黄短少,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数;检查体温 39.5℃,左 侧乳房红肿局部有明显压痛,尚无波动感。以此方外敷第 2 天体温正常,肿 消,病告痊愈。
[来源]黄梅生.广西中医药 1988; (3) : 33
  注:黑脚蕨为铁扇蕨科植物扇叶铁线蕨 Adian flabellulatum L.的全 草,功能清热利湿,散瘀消肿。

桑蜂膏


  [药物]桑白皮 30 克,露蜂房 45 克,血余炭 40 克,白矾 9 克,生陈 猪油 90 克。
  [用法]将桑白皮、露蜂房、血余炭、白矾研末,过 40 号筛,再用生 陈猪油调成软膏,装瓶备用,使用时将药膏按病变大小涂于白纱布上贴敷患 处,隔天换药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乳腺炎多例,收到较满意效果。
  [病例]尹××,女, 30 岁。患乳腺炎,鱼此方外敷,2 天后肿胀部 破溃,排出多量脓性分泌物,红肿明显消退。第 2 次换药时,红肿消失,破
  
溃口无分泌物。共敷 3 次痊愈。
[来源]李士文,四川中医 1985; (5) : 23 乳没蜂黄膏
[药物]乳香、没药、大黄、蜂房各 10 克,蜂蜜适量。
  [用法]将前 4 味药混合研细末,再加蜂蜜调成膏状,敷盖于乳房结块 处,用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乳痈 30 例,均治愈。
  [病例]刘×,女,24 岁。2 天前发现左侧乳房上方有一小硬块,稍有 疼痛,今硬块增大,疼痛加剧。检查体温 38℃,左侧乳房外上方肿块如鸡蛋 大小,压痈明显,局部皮色微红。当天敷药后,疼痛减轻,体温降至 37℃因 肿块缩小。又敷 1 次后即愈。
[来源] 张清旺,等.西中医 1991;(5): 225

二黄栀芒粉


  [药物]大黄、黄柏、山栀子、芒硝按 10:3:2:2 比例配量,黄酒、 童便适量。
[用法]上药研细末混匀,装瓶备目。用时取药末适量,用黄酒、童便
调和后加热,涂在纱布上,外罩 1 层纱布外敷,中间剪 1 小孔露出乳头,每 天敷药 1 次。每次敷药前最好将乳汁吸去。另取橘核 60 克,捣碎,煎水去渣 后,入红糖、甜酒糟适量趁热内服,每天 1 次,服后宜平卧覆被取汗,以助 药力。
[疗效]外敷内服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多例,早期应用获效良好。
[来源]钟有鸣.浙江中医杂志 1989; (3) : 132 注:急性乳腺炎脓已成者,不宜再用。

紫蒲散


  [药物]紫荆皮、蒲公英、芙蓉花(或叶)各 160 克,独活 95 克,赤 芍 65 克,石菖蒲 50 克,白芷 35 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装瓶备用。发病 1~3 天用热开水调敷,4~
7 天用热酒调敷,皮肤过敏者用温蜜糖水调敷。每天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乳腺炎 183 例,一般外敷 4 天左右痊愈。
[来源]孙纪如.浙江中医杂志 1987; (7) : 309

葱星丸

[药物] 葱白 1 根,生南星 1 克。
  [用法] 上 2 药共捣烂为丸,用药棉包裹,浸冷开水后填塞患者鼻 前庭(乳痈发于左侧塞其右鼻,发于右侧塞其左鼻)。每天塞鼻 2 次,2 天
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乳腺炎 23 例,显效 19 例,有效 4 例。
  [病例] 林××,女, 24 岁。产后 8 天,恶寒发热,恶心烦渴, 乳汁分泌不畅,左侧乳房红肿坚硬跳痛,舌红、苔黄,脉弦滑数。检查体温
  
39.8℃,血白细胞 13. 2×109/L,中性 0.84;左侧乳房外下象限红肿,触 痛拒按,左腋下淋巴结肿大,即以此方治疗,药后症减,次日局部红肿痛消 失,复查血象正常。
[来源] 钟启良,等.福建中医药 1985; (5): 39

蒲仙矾合剂


  [药物] 新鲜蒲公英、新鲜仙人掌(去刺)按 5:2 比例,明矾末适 量。
  [用法] 将蒲公英、仙人掌切碎捣烂成泥,人少量明矾末,用鸡蛋清 调敷患处,每天 2~3 次。疼痛剧烈者,加大黄、乳香粉。
[疗效]此方外敷治疗初期乳痈 38 例,外敷 3 天后,痊愈 31 例,好转
5 例,无效 2 例。
[来源] 朴元才.浙江中医杂志 1991; (8) : 356 辛夏散
[药物]细辛 30 克,生半夏 10 克,斑蝥 3 克。
  [用法]上药共研末和匀,装瓶备用。用时将药棉摊开如 5 分硬币大小, 浑薄如牛皮纸,均匀无洞,取 1 克左右药
末裹于其中,如枣核状,塞入鼻孔,每次 1 枚。病在左塞右
  鼻孔,病在右塞左鼻孔,病在双侧左右交替塞鼻,至鼻腔有灼热感时取 出,间隔 10 分钟左右继续使用,每天用 2 枚。3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法治疗乳痈 68 例,痊愈 49 例,好转 13 例, 无效 6 例。
[病例]邱××,女, 27 岁。产后 1 周,左乳肿痛伴发热 4 天,曾用
西药治疗乏效。检查体温 38.6℃,左乳弥漫肿胀,无明显波动,皮肤灼热, 触痛明显。以上药棉球塞右鼻孔,2 天后热退肿消痛止而愈。
[来源]张建如,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0; (10)452
注:用此法应在 24 小时内见效,超过 2~3 天不见效,应更换疗法。

乳腺增生

消癖饮
  [药物]猫爪草 60 克,生麦芽 40 克,白头翁 12 克,露蜂房 0.5 克, 全蝎 1 克。
  [用法]每天 1 剂。前 3 味药水煎 3 次,共取药液分早晚服;后 2 味微 火烘脆(切勿焦化)研末,装入胶囊或用馒头皮包裹,早晚吞服。月经后 10~
15 天始服,月经期停服,每月 12 剂为 1 疗程。对无月经者则于朔日始服, 望日停服,疗程同上。
[疗效] 此方治疗乳腺增生 64 例,疗效尚满意。
[来源]蒋立基,等.山东中医杂志 1990; (1) 1 48

丹参牡蛎汤

  [药物] 丹参、生牡蛎、浙贝母各 30 克,海浮石、玄参各 15 克, 昆布、海藻 12 克,三棱、莪术各 1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厅效]此方治疗 140 例经穿刺后行细胞学检查而确诊的乳腺增生病, 疗效满意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来源]王志月.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92; (1) 1 63

乳腺汤


  [药物] 麦芽(炒)、山楂各 50 克,五味子、制乳香、制没药各 15 克,延胡索 1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加水 600 毫升,文火煎,分早午晚 3 次服, 10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乳腺增生症 35 例,治愈 28 例,好转 5 例,无效 2 例。
  [病例] 王×, 42 岁。1 年前自觉右侧乳房肿胀,有硬块,形如丸 卵,皮色不变,表面光滑,活动性好,遇经期乳房发胀。经某医院病理切片, 确诊为乳腺增生症,用西药治疗 3 个月无效。以此方治疗 5 天后症状好转, 肿块缩小,治疗 2 个疗程肿块消失。随访 1 年末复发。
[来源]黄元湘.湖北中医杂志 1991; (5): 48

柴昆舌草汤


  [药物]柴胡、海藻、王不留行、昆布各 12 克,白花蛇舌草、山楂、 生牡蛎各 30 克,丹参、玄参各 20 克,桔叶、荔枝核各 10 克,郁金、当归各
15 克,半夏 9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乳腺增生 30 例,痊愈 19 例,显效 9 例,无效 2 例。
  [病例]张××,女, 26 岁,患者半年前发现左侧乳房有硬块,触之 可动,压之疼痛,推之移动;苔白,脉沉数。以此方服 20 剂后疼痛消失,肿 块缩小;眼药 52 剂时肿块缩小 1×1 厘米,质较软,无压痛;再服 20 剂, 肿块完全消失。随访 2 年无再复发。
[来源] 赵藏朵,等.河北中医 1987: (6):6

疏肝消癖汤


  [药物]当归、白芍、柴胡、夏枯草各 10 克,茯苓、白术、橘核、丝 瓜络各 15 克。
[用洁]每天 1 剂,水煎服。1 个月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乳腺增生病 300 例,痊愈 138 例,有效 76 例,无效
80 例。
  [病例]李×,女, 31 岁。右侧乳房外上方可触及 1 个圆形、韧硬的 肿块,蚕豆大小,肿块边缘不清,与皮肤不相连,推之可动,伴乳房胀痛、 月经前加甚。经乳腺透照检查仪检查,诊为乳腺增生病。经上方治疗 1 个疗 程后病愈,随访 1 年半未复发。
  
[来源] 易献春,等.陕西中医 1992; (12) : 550

乳痛贴

[药物]当归 200 克,白芥子 180 克,山慈姑 160 克,生川乌、细辛各
100 克,白芷 80 克,马钱子 60 克,樟脑 40 克,黄丹适量。
  [用法]将前 7 味药用麻油炸枯后去渣,入樟脑、黄丹收膏备用。使用 前用温肥皂水洗净患部,将药膏涂于与疼痛相应大小之布上或柔韧的纸上, 药膏厚度 0.2~0.3 厘米,贴敷在病变局部,每隔 3 天换药 1 次, 10 天为 1 疗程。一般用 6 个疗程。
[疗效]此方贴敷治疗乳腺增生病 214 例,近期临床治愈 126 例,有效
74 例,无效 14 例。总有效率 96.5%。
[来源]陈耀华,等.陕西中医 1993; (10) : 438

七香散

[药物] 肉桂、木香、白芒、乳香各 10 克,山奈、甘松各 8 克,丁香
7 克,麝香 0.3 克。
[用法]前 7 味药共研末,加麝香入膏药敷贴患部。
[疗效]此方治疗乳癖获满意疗效。
  [病例]章××,女, 38 岁。1 年前发现右乳有肿块,形如鸽蛋,触 之微痛,月讯前乳房胀痛,多次治疗无效。诊时肿块形如鸡蛋,扪之光滑, 可移动;神情郁烦,苔薄白,脉弦涩。证属痰气郁结。以此方贴敷患处,7 天后肿块缩小 2/3,去麝香再贴敷。4 个月后肿块全消,行经时乳房胀痛感亦 消失。
[来源]李笔怡.浙江中医杂志 1985; (11~12)513

乳头皲裂

鸡蛋黄油
[药物]冰片 0.2 克,鸡蛋 4 个。
  [用法]将鸡蛋煮熟去壳取蛋黄,置于铁勺内,用火烤出鸡蛋黄油,去 蛋黄,放入冰片(研细末)混合。用棉签蘸油搽患处,每天 4 次。
[疗效]此法治疗乳裂,一般 4 天可痊愈。
[病例]李××, 25 岁。右乳晕部乳裂,多方求治无效。用此方治疗
3 天而愈。
[来源]高惠和.浙江中医杂志 1987; (7) : 309

复方白蓝洗药

[药物]白芷 15 克,蒲公英、苦参、硼砂、生甘草各 9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煮,乘药液温热用无菌纱布蘸洗患部,每次 15~
20 分钟。如药液已凉,可再加温。每天洗 2 次。
[疗效]此方治疗乳头皲裂 16 例,全部治愈。

[来源]姜兆俊.山东中医杂志 1987; (4) : 19

愈乳散

[药物]青黛、制乳香各 20 克,黄连 10 克,煅石膏、锻龙骨、血竭各
15 克,冰片 5 克。
  [用法]前 7 味药分别研成极细末,混合,再加入冰片研匀即成,贮瓶 备用。治疗时用棉团将药粉扑于患处。若疮面干燥者,可用麻油适量调成糊 状外敷包扎。每天换药 2 次。
[疗效]此方治疗乳头辙裂 30 余例,效果良好。
  [病例]范××。右侧乳头破裂已月余,局部有黄色液体渗出,乳晕部 分破溃、肿胀。以此方治疗 1 周后,肿消,嫩皮渐生而愈。
[来源] 陈福连.浙江中医杂志 1987; (1) : 45

白 带

烧矾蛋
[药物]白矾 2 克,鸡蛋 2 个。
  [用法]先将鸡蛋的一端开一小口,倒出鸡蛋清少许,再将白矾研末放 入鸡蛋中捣匀,用 8 层湿草纸封鸡蛋口,细线固定后放在青瓦上,微火悟熟。 每晚吃鸡蛋 2 个。
[疗效]此方治疗老年性白带 56 例,疗效满意。一般病轻者 1 周,重
者 2 周即能获效。
  [病例]邱××。带下黄白连绵不断 3 月余,伴面色萎黄,腰膝酸软, 神疲纳差,舌质淡、苔黄腻,脉缓而弱。以此方治疗 3 天后白带止,续服 1 周以资巩固。随访 3 个月未见复发。
[来源] 张耀祖.浙江中医杂志 1990; (10) : 448

止带汤

[药物]商陆 60 克,母鸡 1 只。
  [用法]将母鸡去毛、内脏,与商陆置容器里,文火炖烂母鸡,放盐少 许,弃渣饮汤吃鸡肉,分 2 天 4 次服。
[疗效]此方治疗带下 8 例,均获良效。
  [病例]刘××,女, 42 岁。主诉 15 年前生产后,带下增多,黄白 相兼,淋沥不断,伴少腹坠胀、腰骶酸楚,迭经治疗,至今未愈。察其舌淡, 苔薄白,脉弦滑。嘱以此方服 2 剂后病除。
[来源]刘百录.四川中医 1985; (5) : 19 注:商陆为峻下逐水药,常用量为 3~9 克,超过此量常致中毒。但笔者
用于治久带患者,未见不良反应。然本品毕竟是有毒之品,临床应用,尚需 在严密观察下服用。一旦发生中毒,应及时救冶为宜。

芪乌芡汤

[药物]乌梅、炙北芪各 30 克,芡实 1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带下病疗效满意。
  [清例]陈××,女, 36 态。带下己 1 年余,色白如涕量多,伴腰酸 肢软,神疲乏力,头晕少寐,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沉细缓。证属脾 阳不振,经带失调。以上方治疗 3 剂后诸症减,继服 5 剂痊愈。
[来源]钟启良.福建中医药 1985; (1) : 37

愈带散

[药物]淮山、白术、花生仁各 250 克,红糖 200 克。
[用法]将前 3 味药共炒焦研细末,加红糖调匀备用。每天服 3 次,每
次 30 克。若带下色黄有秽臭气者,可加黄柏粉 150 克。
[疗效]此方治疗带下症有效。
[来源]李兴严.河南中医 1983; (4) : 38

加减既济汤


  [药物]红参(另炖)、泽泻各 5 克,鹿角霜、白术、白芍、海螵蛸、 赤石脂、地榆各 10 克,当归 8 克,附子、车前子各 6 克,益智仁 3 克,黄
芪 15 克。
  [用法]每天 2 剂。上药除红参外,均用文火炒章,再加水煎,药液分 次频服。
[疗效]此方治疗白崩(白带重症,暴下如注,质稀如水或如粘液)27
例,均获显著疗效。
  [病例]卓××, 28 岁。2 年来苦干带下,2 天前因劳累致白崩、量 多,腰酸,四至沉重欠温,神疲食减,目眩心悸,面捎无华,口渴不欲饮, 大便溏薄,小便短少,舌淡、苔白腻,脉沉迟无力不应指。以此方 16 小时内 服完 2 剂,白崩大减,次日续进 1 剂,共 3 剂后白崩止。后以参苓白术散加 味调理善后。随访半年劳作如常。
[来源]叶恩富.浙江中医杂志 1987; (8) : 368

宣肺利湿汤


  [药物]茯苓、荆芥炭、泽泻、白本、郁金各 15 克,杏仁、紫苏、桔 梗、枳壳、陈皮各 10 克,麻黄 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5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带下 36 例,治愈 28 例,有效 5 例,无效 3 例。
  [病例]赵×。素体肥胖,2 个月以来白带增多,色白,质稀粘腻,伴 纳呆乏力、气短咳嗽、胸闷太息。曾服中西药罔效。诊其舌质胖嫩、苔厚而 腻,左关脉缓滑,右关脉弦滑。证属肺气郁闭,湿浊下流之白带。以此方 4 剂而痉,继以此方数剂善后。
[来源]刘恒一.浙江中医杂志 1987; (8) : 368

治带外洗方


  [药物]野菊花、蛇床子各 30 克,百合、生百部各 15 克,苦参 20 克, 枯矾末 12 克。
[用洁] 上药用纱布包好后水煎 30~40 分钟,取煎液熏洗阴部,每天
3~4 次,每次 15~30 分钟。每剂可用 2 天。治疗期间节制性生活。
  [疗效]此方治疗湿毒带下 42 例,痊愈 39 例,好转 3 例。用药最多 13 剂,最少 2 剂。
  [病例]王××,28 岁。病起已 3 年余,带下色黄如脓,前阴瘙痒难忍, 每年霉雨季症状加重,伴食欲不振、夜眠不宁。近 2 个月症状加剧,以夜尤 甚,性欲减退,月经前期量多,经来小腹胀满,腰酸力怯,纳呆,舌红、苔 黄腻,脉滑数。已投完带汤 10 余剂,罔效。以此方药外洗 4 天,症状大减; 续用 10 天,诸症若失。复予完带汤加茵陈 5 剂,以资巩固。15 个月后随访, 未见复发。
[来源] 阮士军,浙江中医杂志 1984; (11) : 519

阴 痒

樗矾洗剂
[药物] 鲜樗树皮 100 克,白矾 60 克,食醋 250 克。
  [用法]将樗树皮加水适量,煮沸 20~30 分钟,滤去渣;继将白矾、 食醋加入滤液中,再煮沸 2~3 分钟,倒入盆内,趁热先熏,后坐浴。每天 2 次。
[疗效]此方治疗妇女阴痒 35 例,均收到满意疗效。一般 2~3 次即愈。
  [病例]杨××,女, 35 岁。患阴痒已 3 年余,曾用西药罔效。诊见 阴部白色疮疹成片,有的已溃破,红肿糜烂,流黄色粘液,瘙痒疼痛,伴心 烦易怒、坐卧不安。用此方治疗 2 剂而愈,随访年余未复发。
[来源] 白秀芝,湖北中医杂志 1985; (1): 28

熏洗冲剂

[药物]蛇床子、苦参根、艾叶、明矾按 3:3:3:2 的比例药量。
  [用法]上药按比例研成粗未,分装入纱布袋或石棉纸,每包 30 克。 每次 1 包,以沸开水冲泡,先熏后洗,每次 15 分钟,每天 1 次。同时更换内 裤,月经期停用。
  阴道分泌物较多的配合中药内服,外阴白色病损加鲜桃叶 50 克煎洗,外 阴有糜烂溃疡的洗后撒上外用赛霉胺粉,滴虫性阴道炎洗后加用滴维净 1 片 塞入阴道后穹窿。
  [疗效]此方治疗妇女外阴瘙痒 70 例,痊愈 56 例,减轻 13 例,无效 1 例。
[来源] 钟秀美,福建中医药 1986; (3): 49

止痒洗剂

  [药物]鲜石榴根皮 50 克,鲜桃树叶、苦楝皮、生黄柏各 30 克,鲜按 树叶 25 克,花椒 20 粒,冰片 3 克。
  [用法]将前 6 味药水煎去渣后,加入冰片溶化,趁热熏外阴,待温度 适宜后坐浴 20 分钟,每天 2 次,连续 5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外阴篷痒症 34 例,治愈 29 例,有效 4 例,无效 1 例。
  [病例]段××策, 30 岁。患滴虫性阴道炎已 2 年,经多法治疗乏效。 以此法治疗 7 天瘙痒减轻,白带减少, 10 天后瘙痒消失,阴道涂片阴性。 随访 2 年无复发。
[来源] 张桂宝。浙江中医杂志 1984; (10): 467

苦参洗剂

[药物] 苦参,白鲜皮、蛇床子、地肤子、白矾、芒硝各 30 克,黄柏
15 克。
[用法]将上药煎水先熏外阴,后坐浴 10~15 分钟。每
  [病例」汪××,女, 29 岁。患外阴瘙痒症半年余,经用西药 PP 水 外洗、打针及服药等治疗无效。用此方外洗 7 次即愈。
[来源]朱培忠,等,四川中医 1985; (7) : 53
白冰方
  [药物]白花蛇舌草 60—90 克,苦参、黄柏、木槿皮、蛇床子各 15 克, 花椒 9 克,冰片 3 克。
[用法]将前 7 味药煎水后过滤去渣,将药液倒入盆内,冲入冰片溶化,
先熏阴部,待水温适度后坐浴,每次 30 分钟,每天 2 次。每剂药用 2 天,若 阴部有损者去花椒。
[疗效]此方治疗阴痒 93 例,显效 50 例,有效 41 例,无效 2 例。
[来源]盂庆洪。四川中医 1988; (4) :37 蛇床子洗方
[药物]蛇床子、地肤子各 12 克,蒲公英、苦参、生大黄、川黄柏各 9
克,威灵仙、白鲜皮、枯矾各 6 克,薄荷 3 克。
  [用法]上药共研粗末,装入布袋,水煎 2 次,药汁混合熏洗坐浴,每 天 2 次,每次 10—15 分钟。
每次坐浴后更换内裤,忌食鱼腥辛辣之品,遇月经期停药。
[疗效]此方治疗阴痒 87 例,治愈 49 例,好转 29 例,无效 9 例。
  [病例]熊××, 42 岁。半年来外阴瘙痒,白带多、色黄质稠。近月 痛痒难分,入夜尤剧,腰酸背痛,小溲色黄。白带涂片霉菌(+)。予此方 煎水熏洗,连用 5 剂,阴痒消失。白带涂片复查霉菌(一)。
[来源」 傅寿生.浙江中医杂志 1984; (10): 467 阴道炎
止痒煎剂
[药物] 鲜珍珠菜全草 15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 此方治疗阴道滴虫病 3 例,效果较佳。
  [病例]詹××,女, 46 岁。患阴道滴虫病已年余,白带量多腥臭, 阴痒,经期不正常,伴筋骨酸痛,两腿麻木不仁、轻度浮肿。以此方治疗 2
  
周后诸症稍减,连用 20 天后加服六味地黄丸 2 小瓶(250 克),病愈。
[来源]顾铭康。浙江中医杂志 1990; (3) : 129 注:珍珠菜,系报春花科植物虎尾珍珠菜 Lysimachia c1ethroidesDu
全草。功能行血调经,利水消肿。 杀虫洗剂
[药物] 芸香草(鲜)250 克。
  [用法]上药加清水 1500 毫升煎煮,取药液置盆内,趁热先熏外阴, 待水温接近体温时,可用纱布包手搽洗外阴和阴道。外出患者,可将本药研 未过筛,用纱布包成批把果大,用时放入冷开水中浸湿后塞入阴道深处,每 晚睡前 1 粒。
[疗效]此方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41 例,全部治愈。一 般 1~2 次治愈,病程长而顽固者 3~4 次可愈。
  [病例]吴×,女, 46 岁。外阴奇痒多年,常感阴道内灼热疼痛,白 带增多,呈黄色泡沫状,质稀有气味,时而略带脓血样物。曾在某医院诊为 滴虫性阴道炎,虽经多方治疗,但不能根除。用上方治疗 3 次痊愈,随访 10 年未见复发。
[来源]龙锦烺。等,陕西中医 1992; (5) : 218 凤仙花洗剂
[药物]鲜凤仙花全草 200 克。
[用法]上药洗净煎水,先熏患部,后坐浴,再以清水冲洗干净。每天
1 次, 15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阴道滴虫病 9 例,均告痊愈,治疗时间最长 27 天, 最短 12 天,平均 19 天。
[来源]顾铭康。浙江中医杂志 1988; (10)‘454
  注:凤仙花又名指甲花、小桃红、女儿花,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 Im- patiens boolsamina L.的全草。具活血通经、祛风止痛、软坚消积之功,并 具广谱抗菌之效。

狼牙汤

[药物]狼牙适量。
[用法]将上药洗净晒千,剪碎,用 6 倍、8 倍量的水煎煮 2 次,每次
2 小时,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 1:1 的浓度,加 95%乙醇至含醇量达 70%, 冷藏 24 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蒸馏水调成 1 毫升相当
1 克生药的棕色透明液, 再加 1%苯甲酸钠,调 pH 为 6.0,装入 5 毫升的小 瓶中即成,使用前用消毒干棉签将白带擦干净,然后把狼毒汤灌入阴道,再 用特制带线消毒干棉球塞入阴道,保留 8 小时。每天 1 次,每次 1 支,7 天
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100 例,治愈 74 例,显效 10 例,好转
9 例,无效 7 例。
[来源]赵云芒,等.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92; (5):51

鸦胆子方

[药物] 鸦胆子 25 克。
  [用法]上药加水 2500 毫升,微火煎至 500 毫升,过滤去渣,装瓶压 盖后高压消毒备用。使用时术者戴消毒手套,将鸦胆子洗剂 500 毫升加温后 给患者作阴道冲洗,冲洗后将外阴擦干。每天冲洗 1 次,7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各类阴道炎 270 例,痊愈 240 例,无效 15 例,中止 治疗 15 例。
  [病例]李××, 45 岁。患音外阴痒,白带多、呈黄绿色,涂片镜检 查到滴虫,脓球(++)。即用此方冲洗阴道,每天 1 次,3 天后外阴痒好 转、白带减少,7 天后复查白带涂片未找到滴虫及脓球。以后复查均正常。
[来源] 王淑贤,等。四川中医 1984; (4) :封三  8。。。。。。。。。。。。。。。。。。。。胆蛔汤


  [药物] 榧子肉 15 克,使君子、乌梅各 12 克,雷丸、白蔽各 10 克, 当归 9 克,甘草 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药后第 2 天开始,每晚睡前用低温清洁水 冲洗阴道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25 例,治愈 21 例,显效 3 例,有效 1
例。
  [病例] 陈×,女, 34 岁。阴道瘙痒反复发作 3 年,白带多、灰黄 色、味臭,时有脓性分泌物,舌红、苔黄,脉弦滑。白带悬滴检查,发现大 量毛滴虫。诊为滴虫性阴道炎,证属下焦湿热,虫蚀阴中。以本方口服并配 合阴道冲洗,3 天后瘙痒明显减轻,白带减少,5 天后痊愈。
[来源」 林武,新中医 1993; (6) : 55

蒲蛇汤

[药物]干蒲公英、蛇床子各 10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坐浴,连续洗 10~14 天。
[疗效] 此方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有效。
[来源]杜幢,等,中医杂志 1992; (5) : 4

清阴汤


  [药物]苦参 30 克,黄柏、当归尾各 20 克,土茯苓 50 克,枯矾 10 克, 冰片 9 克。
  [用法]先将前 4 味药洗净放入砂罐内,加水 800 毫升煎至 500 毫升, 取滤液,冰片、枯矾溶化后兑入药液中即可。可用阴道冲洗器冲洗,也可用
50 或 100 毫升注射器注入阴道内冲洗。无以上条件者可用其坐浴,即外阴及 肛门洗净后坐于药液中 20~30 分钟,然后以食指裹纱布伸入阴道内抹洗 2 圈。坐浴者药量宜加大一半。均为每天 2 次,连续 1 周。
[疗效] 此方治疗阴道炎 187 例,全部治愈。
[来源] 张俊平,江西中医药 1987; (4) : 26 注意:滴虫性阴道炎加蛇床子 15 克,生姜皮 30 克,花椒 10 克,霉菌性

阴道炎加木槿皮、白鲜皮各 30 克。 土参蛇倍汤
  [药物]土茯苓 20 克,苦参、五倍子、蛇床子各 15 克,雄黄、白矾、 狼毒、黄柏、川椒、轻粉各 20 克。
  [用法]将上药用双层纱布包好,放人面盆内加水 1500~2000 毫升, 煮开后先熏,待水温适度坐浴 5~10 分钟。每天熏洗 1~2 次,每剂药用 2 天。
[疗效] 此方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均有良效。
[来源] 王义和,河北中医 1987; (3) : 38 注:阴道及外阴糜烂者不用轻粉。
虎杖苦木汤
[药物] 虎杖 100 克,苦参 50 克,木槿皮 50 克。
  [用法]上药加水 4500 毫升,煎取药液 4000 毫升。每天坐浴 2 次,每 次取温度适宜的药液 2000 毫升坐浴 10~15 分种,7 天为 1 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霉菌性阴道炎 82 例,滴虫性阴道炎 18 例,全部临 床治愈。
  [病例] 罗××,女, 50 岁。1 年多来赤白带下量多、质稠、有腥 臭味,阴痒难忍,坐卧不安,服药罔效。妇科检查诊为霉菌性阴道炎。以此 方坐浴, 13 天后痊愈,复查阴道分泌物霉菌阴性。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来源] 吴日良。浙江中医杂志 1991; (8): 352

杀滴汤


  [药物]蛇床子、百部各 30 克,苦参 50 克,明矾 15 克,生大蒜 2~3 头。
[用法]先将生大蒜去皮打破,与他药共装入纱布袋中,水煎,取出药
袋。将药液倾入浴盆,先熏患部,候温坐浴 5~10 分钟,每天 2 次,7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86 例,经 1~2 个疗程治疗全部治愈。
[来源]张子惠.陕西中医 1987; (11) : 513

苦黄散

[药物]苦参、黄连、黄柏、百部、苍术各等份。
  [用法]上药研细未混匀,置瓶中备用。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用阴道窥 器扩开阴道,以 1‰新洁尔灭液冲洗阴道,然后用灭菌棉签蘸适量苦黄散涂 于阴道后穹窿及两侧壁,外阴痒者于外阴亦涂少许药未,每天 1 次,7 次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阴道炎 63 例,临床治愈 60 例,好转 3 例。
[来源]惠荣华,等。湖北中医杂志 1989; (1):25

止痒汤

[药物]透骨草、苦参、地肤子各 30 克,土茯苓 20 克,马齿苋、蛇床

子、白鲜皮各 15 克,白头翁、百部各 10 克。
痒甚者加冰片 1.5 克,伴有大量脓臭带者加鱼腥草 3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外洗阴部,早晚各 1 次。
  [病例]王×,女, 36 岁。阴部瘙痒难忍,坐卧不安,带下量多,呈 黄色泡沫样、味腥臭,伴心烦少寐,口渴,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细 数。妇科检查阴道内大量黄色泡沫样分泌物,宫颈Ⅱ°糜烂;白带涂片示少 量滴虫。诊为滴虫性阴道炎。以此方外洗 6 剂,诸症告愈。
[来源]李湘奇.浙江中医杂志 1990: (6) : 260

宫颈炎

益气固摄汤
  [药物]生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凤尾草、红藤各 30 克,制黄精、 金樱子、芡实、乌贼骨各 15 克,炮姜炭 3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早晚眼。7 剂为 1 疗程。在冷冻术后第 1 天 开始服药。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宫颈炎冷冻疗法后,阴道流水 60 例,全部有效。
  [病例]王×,女, 40 岁。因白带量多 3 月余就诊。妇科检查宫颈中 度糜烂,附件无异常。白带常规检查亦正常。于月经干净后第 4 天行宫颈冷 冻术,术后予益气固摄汤 14 剂痊愈。
[来源]刘晓荣,浙江中医杂志 1991, (9): 403
宫颈炎熏剂
  [药物] 仙人掌肉质茎块或连同果实鲜品 80 克,瘦猪 369 肉 60~90 克。
[用法]上 2 味药加烹调佐料入钵中,隔水炖服。另以仙人掌鲜品全草
每次 100 克,捣碎,加食盐少许煎液,先熏后洗。10 天为 1 疗程。经期停用。
[疗效]此方治疗宫颈炎 2 例,均治愈。分别用药 16 天和 23 天。
[来源]顾铭康,浙江中医杂志 1989; (1) : 2

玉红宫糜油

[药物] 紫草根 9 克,黄柏、生大黄各 15 克,芝麻油 150 克。
  [用法]将前 3 种药物放入麻油中浸泡半天,再倒入小锅中炸枯去渣, 待药油温后装瓶。另以消毒脱脂药棉做如荸荠大小之棉球 10 个,并以消毒棉 线扎好,分别将棉球放入药油中浸泡 1 天后备用。每晚临睡前取药棉球 1 个, 塞入阴道深部宫颈处,留长线在外,并用消毒药棉堵住阴道口,以月经带护 之就寝,翌晨拉出药棉球。
[疗效] 此方治疗宫颈糜烂 80 例,全部有效。
[来源] 查纬民,等。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89; (1):33

糜烂粉


  [药物] 冰片、麝香各 1 克,雄黄 5 克,儿茶、乳香、没药各 10 克, 白矾 500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未,过筛,分包,每包 2 克备用。使用时备好直径
约 4 厘米的扁圆形消毒棉球,将 1 包药粉撤在棉球中央,直径约 2 厘米。用 窥阴器暴露宫颈,用于棉球将宫颈粘液擦挣,然后将带药棉球贴在宫颈糜烂 面上,棉球的外缘包在宫颈周围。慢慢取出窥阴器。每天换药 1 次,5~7 天
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宫颈糜烂者 204 例,其中重度 130 例,治愈 114 例; 中度 56 例,治愈 53 例;轻度 18 例,治愈 18 例。
[来源]王桂珍.山东中医杂志 1991; (3) : 53 注:重度糜烂有接触出血者,应排除宫颈癌后方可用药。另经后 3 天开
始用药,用药期间禁性生活及盆浴。 宫糜灵
  [药物]生石膏 100 克,硼砂、炉甘石各 60 克,青黛、黄柏、山栀子 各 20 克,人中黄 50 克,冰片 10 克。
  [用法]上药共研末,过 80 目筛,以“O”号胶囊分装,每粒重约 0.4 克,袋装备用。每晚临睡前于阴道清洁后,将药物塞入后穹窿。每次 2 粒, 10 晚为 1 疗程。月经期停用。
[疗效]此方治疗宫颈炎 64 例,治愈 28 例,好转 21 例,无效 15 例。
[来源]江石民,等,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9; (5)16 五鱼散
[药物]五倍子 150 克,黄柏、金银花、鱼腥草、野菊花各 154 克,海
螵蛸 64 克,枯矾 196 克,冰片 18 克。
  [用法]将前 6 味药烘干研末,过 120 目筛。再将枯矾、冰片研未过筛。 全部药未混合拌匀装瓶备用。用时先以窥阴器暴露宫颈,拭净分泌物,消毒 宫颈及阴道后,再用带线大棉球蘸药粉压盖于糜烂面,线头留在外阴部。取 出窥阴器。嘱 24 小时后自行取出棉球。于月经净后 5~7 天用药,隔天换药
1 次,6 次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宫颈糜烂 103 例,痊愈 84 例,显效 12 例,好转 5 例, 无效 2 例。
[来源]张剑秋.湖北中医杂志 1987; (4) : 56
  注:经期、孕期、产褥期及疑宫颈癌患者禁用;患滴虫性、霉菌性阴道 炎应先治愈,后才用本法;治疗期间及治愈后 2 个月内禁止性交。

盆腔炎

妇炎平
  [药物]苦参,败酱草、蒲公英各 60 克,获术、制没药、神曲、陈皮 各 20 克,制乳香、三棱各 12 克,薏苡 40 克。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 3 次,每次 1~1.5 小时,用纱布过滤药液,浓 缩至 500 毫升,装瓶高压灭菌备用。每天服 3 次,每次 30~40 毫升。 10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盆腔炎 80 例,均收到较满意的疗效。
[来源]李学君,山东中医杂志 1989; (4): 50

蒲金汤


[药物]蒲公英 60 克,金银花 30 克。
  [用法]上药加水至 600 毫升,浓煎至 100 毫升,浸湿纱布(45X6 厘米) 垫,敷在下腹部包块腹壁上(月经干净后 2 天开始用),进行离子透入理疗, 每天 1 次 15 ǐ~25 分钟, 10~15 天为 1 疗程。连续观察 2~3 个月。
[疗效]此方治疗妇女慢性盆腔炎、附件炎,效果比单服中药疗效提高
10%以上。
[来源]胡玉荃,等.中医杂志 1992; (5) : 6

蒲白红汤

[药物] 蒲公英 30 克,白头翁、红藤各 15 克。
  [用法」上药加水浓煎至 80~100 毫升,月经干净后 2 夭,每晚保留灌 肠 1 次, 10~15 天为 1 疗程。3 个疗程结束。
[疗效]此方治疗久治不愈的慢性盆腔炎、附件炎,疗效较好。
[来源]胡玉荃,等。中医杂志 1992;(5) : 6 红藤汤
[药物]红藤,败酱草各 30 克,桃仁、赤芍各 15 克。
  [用法]上药浓煎 2 次,共取药液 400 毫升,早晚灌肠 1 次。每次灌肠 后卧床体息 1 小时,一般 7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急、慢性盆腔炎 121 例,治愈 94 例,好转 27 例。用
药最短 5 天,最长 15 天。
  [病例]郭×,女, 42 岁。诊见左下腹胀痛,白带多,伴有血性物,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B 超提示“左侧附件积水。”诊断盆腔炎。中医辨 证属肝经湿热下注。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上药煎液灌肠 1 个疗程后, 左下腹胀痛明显减轻,白带减少。又治疗 1 个疗程,诸症消失,B 超、妇科 检查均正常。
[来源] 王秀琴,等.陕西中医 1993; (6): 244

三黄虎杖

[药物]黄芩、黄连、黄柏各 15 克,虎杖 30 克。
[用法]上药水煎至 100 毫升,待温度调至 38℃左右行保留灌肠。每天
1 次, 10 次为 1 疗程。行经期间暂停治疗。 如盆腔内可们及触痛之包块者,加丹参 10 克。
  [疗效]此方治慢性盆腔炎 128 例,治愈 95 例,显效 19 例,有效 9 例, 无效 5 例。
[病例]彭××,女, 34 岁,工人。常有小腹、腰部坠痛及白带量多
已 5 年,已婚 9 年未孕。妇科检查宫体前位,压痛(++),活动度差,两 侧附件压痛(+)。经甩三黄虎杖汤灌肠治疗 1 个疗程,自觉症状明显减轻,
2 个疗浸后症状完全消失,妇检宫体与附件压痛均消失。停药 3 个月后即受 孕。足月分娩 1 男婴。
[来源]陈影萍。浙江中医杂志 1985; (10): 451

红藤败酱汤


[药物]红藤、败酱草、蒲公英各 30 克,紫花地丁、野菊花、金银花
各 20 克。
  [用法]上药水煎 2 次去渣,共取药液浓缩至 100 毫升,待药温 30°C 左右,灌肠 3 小时,每天 1 次, 10 次为 1 疗程。月经期暂停。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盆腔炎 50 例,痊愈 38 例,显效 7 例,有效 4 例, 无效 1 例。
  [病例] 戴×,女, 29 岁。自觉下腹部包块伴腹痛已 4 个月,纳差 消瘦,近 20 天来发热(体温 38.2℃),小便急胀淋漓,肛门坠胀,大便秘 结。妇科检查宫体、双侧附件及周围组织粘连成一片,形成质硬欠活动之包 块,占据子宫直肠窝,压痛明显;B 超示右侧附件可探及 81X25 毫米的低回 声区,左侧附件可探及 41X29 毫米低权声区;血液检查白细胞 10X10/L,中
性 0. 81,淋巴 0. 19。诊断为盆腔炎。先以抗生素治疗 3 天后体温恢复正 常,停用西药改用红藤败酱汤保留灌肠,治疗 2 个疗程后症状体征消失,继 续治疗 1 个疗程以巩固疗效。随访年余未复发。
[来源] 罗秀贞,等.陕西中医 1987; (11) : 497

二丹败酱汤


  [药物] 丹参、败酱草、赤芍、延胡索、茯苓各 15 克,桃仁、丹皮 各 12 克,香附 6 克。
[用法] 每天 1 剂,加水 1000 毫升,浸泡 30 分钟,煎至 300 毫升,
分早晚 2 次服。12 天为 1 疗程,一般治疗 2~3 个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盆腔炎 60 例,痊愈 47 例,显效 12 例,无效 1 例。
[病例]杨×,女, 40 岁。行入流术的当晚,腹痛,出血量多。经对
症治疗好转,以后每值经期下腹部坠胀疼痛,伴腰膝酸软。经中西药治疗, 效果不显。同年 10 月行避孕环放置术,术后诸症加重,白带量多色白挟血丝, 月经淋漓 1 月余未净。当地医院诊断为子宫内膜炎,用消炎止血药后,月经 周期基本正常,但下腹疼痛时发时止。来诊前 3 天,下腹坠胀疼痛剧烈,有 灼热感,白带量多色黄有臭味;月经 2 月未潮,舌淡边有瘀点,苔薄黄、脉 沉弦。妇科检查阴道潮红,脓性分泌物多,宫颈肥大充血、Ⅱ°糜烂,宫体 后位偏大。状稍硬、活动差、压痛(++),附件双侧增厚、压痛,此为慢 性盆腔炎急性发作,辩证为瘀热型。以上方治疗 3 个疗程后月经正常。半年 后妇科复查无阳性体征,且能坚持工作。
[来源] 王飞霞,等。湖北中医杂志 1990; (4) : 10

活血击瘀汤


  [药物]丹参,昆布、生牡蚯各 30 克,黄蔑 20 克,川芎、桃仁、三棱、 莪术、皂英刺各 1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 2 次服。1 个月为 1 疗程。月经期停药,每 疗程后行妇科及 B 超检查。
[疗效]此方治疗盆腔包块 35 例,痊愈 11 例,显效 16 例,有效 5 例,

无效 3 例。
  [病例]宋×,女, 32 岁。2 年内人工流产 4 次,腹痛拒按,腰酸困, 月经量少,色红有块,舌红、苔薄黄。妇科检查宫体压痛,后方可触及 1 肿 块,约 80X45 毫米大小;B 超提示宫体后方探及 1 约 43X46 毫米肿块,轮廓 不清、形态不规则,双侧附件正常。以此方服 50 剂痊愈。
[来源] 罗风萍.陕西中医 1991;(12): 555

慢性附件炎

化瘀汤
[药物] 地鳖虫、蜈蚣、全蝎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胶囊分装,每粒 0.5 克。于月经净后每晚服 3~
5 粒,连服 15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附件炎 100 例,痊愈 78 例,好转 20 例,无效 2 例。
[来源]金志春,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2; (2): 28 注:本方药力骠悍,服用不可过量;病久体弱者坚量宜轻。

子宫脱垂

苦参熏洗剂
[药物] 苦参 30 克。
[用法]1~2 天用药 1 剂。水煎去渣,熏洗患部,每天 3~6 次。
[疗效]此方治疗子宫脱垂确有良效。
  [病例]阿××,女, 45 岁,子宫脱出 3 厘米左右,以此方治疗 6 剂后痊愈。后以补中益气汤巩固疗效。
[来源]波涛,四川中医 1983; (4): 27

核桃皮煎剂

[药物] 生核桃皮 50 克。
  [用法] 上药加水煎成 2000 毫升,早晚用药液温洗患部 1 次,每次 20 分钟,7 天为 1 疗程。若Ⅰ、Ⅱ度子宫脱垂者,可配服补中益气汤水煎内服, 并加土炒生核桃皮 6 克研细冲服,每天 2 次。
[疗效]此方治疗子宫脱垂 42 例,痊愈 27 例,好转 7 例,无效 8 例。
  [病例] 顾×,女, 56 岁,患者孕 6 产 4,因产后过早参加重体 力劳动,引起子宫脱垂 16 年。妇科检查诊断为!度子宫脱垂,多方求治未见 寸功,以此方外洗内服治疗 3 周,症状消失,子宫恢复至正常位置。
[来源] 何天有,等,陕西中医 1990; (7) : 307 乌梅枳实散
[药物] 乌梅,枳实(火煨)各 100 克。
[用法] 上药研为细末,每天服 2 次,每次 5~8 克。
[疗效]此方治疗子宫脱垂有效。 [来源]邓朝钢。河南中医 1987;O): 45
升麻牡蛎散
[药物] 升麻 6 克,牡蝈 12 克。
  [用法]上药研末为 1 天量,分 2~3 次空腹服下,Ⅰ°子宫脱垂服 1 个 月,Ⅱ°服 2 个月,Ⅲ°服 3 个月为 1 疗程。服药期间不能间断,且应避免 从事重体力劳动。少数病例眼药 1 周后,自觉下腹部有轻微痛感,不必停药 与减量。
[疗效]此方治疗子宫脱垂 723 例,其中Ⅰ°313 例,痊愈 253 例,好
转 55 例,无效 5 例;:Ⅱ°220 例,痊愈 152 例,好转 53 例,无效 15 例; Ⅲ°190 例,痊愈 124 例,好转 48 例,无效 18 例。总有效率为 94.7%。
[来源] 孙淑连。浙江中医杂志 1987; (8):368 升麻散
[药物]升麻 4 克,鸡蛋 1 个。
  [用法]将升麻研未,再把鸡蛋顶端通一黄豆粒大小的圆孔,把药未放 入蛋内搅匀,取白纸一小块蘸水将蛋孔盖严,放蒸笼内蒸熟。每天吃药鸡蛋
6 个, 10 天为 1 疗程。休息 2 天,再服第 2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子宫脱垂 120 例,1 个疗程治愈 62 例,2 个疗程治愈
36 例,3 个疗程治愈 8 例,3 个疗程后显著进步 12 例,无效 2 例。
[来源]李治方,山东中医杂志 1986; (3) : 43

阴 吹

芪参汤
  [药物]黄芪、党参各 30 克,升麻、白术、陈皮各 12 克,当归 18 克, 甘草 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妇女阴吹 36 例,全部治愈。
  [病例]薛××,女, 26 岁。诊见前阴出气作声半年,加重 2 天,腹 胀如孕 6 月,自觉腹中有物移动,少腹下坠,弯腰下蹲前阴出气作声似矢气, 自感羞愧,不欲告人,月经基本正常,结婚 1 年余,8 个月前流产 1 次。检 查脐下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妇科检查亦无异常。即与此方服 6 坚而病愈。
[来源]秦庆云。河北中医 1987; (3) : 19

子宫肌瘤

消肌瘤方
  [药物]桂枝、茯苓、鳖甲、赤芍各 15 克,三棱 10 克,丹参、王不留 行、生牡蛎、地鳖虫各 6 克。
  [用法]每天 1 剂。生牡蛎、鳖甲加清水 600 毫升先煎 30 分钟,再下 余药物煎至 150 毫升;药渣再加清水 300 毫升煎至 100 毫升。合并 2 次药液
分 2 次服,连服 30 剂为 1 疗程。月经期停服。
  [疗效]此方治疗早期子宫肌瘤 40 例,痊愈 30 例,有效 8 例,无效 1 例。
[来源]李凤仪,新中医 1993; (10): 39

软坚散结汤

[药物] 海藻、昆布、海浮石(打、先煎)、生牡蛎(打,先煎)各
30 克,山慈姑、夏枯草各 1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早晚 2 次服,20 天为 1 疗程。需服 3~6 个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子宫肌瘤 30 例,显效 7 例,有效 21 例,无效 2 例。
  [病例]石××,女, 46 岁。患子宫肌瘤 3 年,月经先期 10 多天, 行经 10 多天,血量多,1 次要用 2 卷多卫生纸,甚至不能上班,经期腰腹痛 甚;平时白带量多,每次月经需用止血药。妇科检查子宫如 7 周妊娠大小, 外形不规则、质硬。经服此方 20 剂,月经按时而下,血量明显减少,行经 5 天,未用止血药月经自止。服药 3 个疗程,症状消失。妇科复查子宫稍大, 质硬,外形规则。
[来源] 李维芬,等。中医杂志 1992; (5) : 45

更年期综合征

加味二仙汤
  [药物]仙灵脾 25 克,仙茅、当归、苏子、白蔽各 12 克,巴朝天、知 母、黄柏各 9 克,丹参 30 克,沉香 3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分早晚服。
[疗效」此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21 例,获得满意疗效。
[来源]李仁福。山东中医杂志 1989; (4) : 51

外阴溃疡

官颈散
[药物] 儿茶、海螵蛸、樟脑各等份。
  [用法]上药研末。先用 1/1000 新洁尔灭消毒患处,然后均匀撤上药 末,每天 1~2 次。
[疗效] 此方治疗外阴溃疡 100 余例,收到满意效果。一般用药 2~3
次可愈。
  [病例] 吴××,女, 41 岁。患外阴疹痒疼痛 2 个月,检查双侧 大小阴唇 1/2 破溃,以右侧为重,溃疡面有脓性分泌物附着;左侧小阴唇水 肿,多处溃疡,右侧小阴唇有 2/3 缺损。诊为外阴溃疡。以此方局部用药 11 天痊愈。
[来源] 马文芝。吉林中医药 1983; (6) : 21

白塞氏病

赤归芩连汤
[药物] 赤小豆 40 克,当归 25 克,黄芩 15 克,黄连 10 克,甘草
12.5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 此方治疗妇女白塞氏征有效果。
  [病例]贾×,女,25 岁。3 个月前始患双侧小阴唇溃疡,经治无效。 刻诊双侧小阴唇内分别可见 0. 7X1;O 厘米及 0.6X0.8 厘米溃疡灶 2 个,覆 有白色脓膜,局部红肿,阴道内脓样分泌物增多。同时发现右眼疼痛,球结 膜充血,瞳孔边缘角膜 3 点处见米粒大凸起的溃疡灶;舌尖部见绿豆大溃疡 灶,右颈淋巴结肿大,双腿内侧散在大小不等结节性红斑,舌红、苔黄腻, 脉弦细。以此方治疗连服 43 剂后,症状明显好转,但瘀热尚未尽除。又以此 方加丹皮 25 克,生地、白芍各 20 克,连服 52 剂后病愈。随访 1 年半未见复 发。
[来源] 杨成山,等。辽宁中医杂志 1988; (2): 46

参芪草汤

[药物] 红参 6 克,黄明 30 克,甘草 1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 3 次,混合后分早午晚 3 次温服。药渣煎水局 部热敷。
  [疗效]此方治疗白塞氏病 34 例,临床治愈 28 例,有效 4 例,无效 2 例。
[病例] 刘×,女, 30 岁。以眼痛、流泪、口腔及外阴溃烂、疼痛
伴全身关节疼痛 4 天入院,检查见两眼结膜充血明显、分泌物多,上下口唇 及上腭、颊粘膜充血糜烂,可见 0. 5X1 厘米及 2X3 厘米多处表浅溃疡;外 阴部大量乳白色分泌物,肿胀明显,以左侧为甚;大阴唇毛囊呈白色小疤疹 样改变;左侧小阴唇见 0.8X1.2 厘米表浅溃疡、触痛。全身关节夫见异常, 脉沉细,舌苔薄白。血沉 28 毫米/h,白蛋白 61 克/L,球蛋白 20 克/L,白、 球蛋白之比为 3:1。诊断为白塞氏病。入院后经用激素左旋咪唑、抗感染等 治疗 7 天,无好转,且出现激素的副作用。遂改用本方治疗。3 剂后患部疼 痛减轻,分泌物减少,外阴肿胀消退;用药 6 剂后眼结膜充血消失,口腔、 外阴及全身关节疼痛基本消失,溃疡愈合,愈合面呈灰白色;用药 10 天后复 查患部粘膜红润,与周围组织相同,自觉无不适感,复查血沉 5 毫米/h,白 蛋白 52 克/L,球蛋白 26 克/L,白、球蛋白比例 2:1。痊愈出院,随访 8 个
月无复发。
[来源] 雷新民。陕西中医 1992; (2) : 56

会阴侧切伤口硬结

硝黄粉
[药物] 生大黄 1 份,芒硝 4 份。
  [用法]分别研为细末,混匀,用软布缝 2 个布袋,每个约 6X5 厘米大 小,将药末分别装入布袋封口。先将 1 个药袋敷在会阴侧切口硬结处,用月 经带固定,待药袋内的药未变硬时更换另 1 个药袋。2 个药袋交替使用。一 般敷 5~7 天。
[疗效]此方外敷治疗产科外阴侧切术后伤口硬结 130 例,均治愈。
[来源]袁戈,等。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92; (1):29 注:敷药期间避免尿液及恶露污染药袋。


阴部毛囊炎症(外阴疖肿)

公英搽剂
[药物]鲜蒲公英 5000 克,枯矾 10 克,冰片少许。
  [用法]先将蒲公英洗净捣碎,绞汁收入干净瓶内,加入枯矾、冰片, 局部外敷或涂搽患处,每天 2~3 次,连续应用。有效后为防止再度感染,则 改为水煎外洗阴部,每天 1 次。用 1 周后,改为每周 2~3 次。
  [疗效]此方治疗妇女阴部毛囊炎症 57 例,用药 3 天后局部红肿及渗 出物渐消退,1 周后近期治愈 32 例,有效 19 例,6 例未坚持治疗有复发外, 其余患者半年内未复发。
[来源]胡玉荃,等。中医杂志 1992; (5) : 6

巴氏腺脓肿

蒲芒外敷剂
[药物]蒲公英 30~60 克,芒硝 15~30 克。
  [用法]上药加水 600 毫升,浓煎至 200 毫升,将纱布块浸入药液,放 入阴门(巴氏腺脓肿)局部热敷,每天 2 次,每次 1~2 小时。
[疗效]此方治疗妇女巴氏腺脓肿,收效较好。
[来源] 胡玉荃,等.中医杂志 1992; (5) : 6

儿科

小儿发热

山栀外敷剂
[药物]生山栀 9 克。
  [用法]上药研碎,浸入少量 70%的酒精或白酒中 30~60 分钟,取浸 泡液与适量的面粉和匀,做成 4 个如 5 分硬币大小的面饼,临睡前贴压于患 儿的涌泉穴(双)、内关穴(双),外包纱布,再用胶布固定,次晨取下, 以患儿皮肤呈青蓝色为佳。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发热 60 例,1~3 次患儿体温均恢复正常。
  [病例]楼×,女,2 岁。鼻塞、流涕、咳嗽已 3 天。昨起发热,曾服 小儿消炎散等药热不退,今天体温 39.5℃,纳减,便干、搜赤,咽红,扁桃 体Ⅱ°肿大,舌红、苔薄黄。诊为急性扁桃体炎。以此方治疗 1 次热退,继 以清热利咽之品调理而愈。
[来源] 方红,等,中医杂志 1991; (12) : 32 注:山栀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泻火之功,故用其外贴涌泉穴,即取“上
病下治”之意,以清泻三焦之热;用其外贴内关穴,以清心经之热。故以此
法治疗小儿发热,常获奇效。

清热止咳汤


  [药物]鸡屎藤(全草)、火炭母(全草)各 30 克。此为 5~8 岁小儿 量。
[用法]上药加水 300 毫升,煎成 100~150 毫升,1 次服完(可适加白
糖调味)。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发热咳嗽有效。
[病例] 陈×。突然发热,体温 38。5°C,咳嗽、声嘶, 咽部充血。服此方 1 剂,次日热退咳止。
[来源」黄显能,四川中医 1985; (1) : 42
  注:火炭母为蓼科植物 Po1ygonum Chinense L.的全草。又名黄鳝藤、 晕药,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功能清热解毒。

马鞭草合剂

[药物]马鞭草鲜叶、鲜淡竹叶、灯芯草各 20 克。
  [用法]将马鞭草洗净,置瓷碗中捣烂后,布包绞取药汁;将鲜竹叶、 灯芯草入砂罐内,加水 300 毫升,煎成 200 毫
升,与马鞭草药汁混合,分几次 1 天内服完。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不明原因高热症疗效满意。
  [病例]患儿,男,3 岁。无明显诱因高热不退已 13 天,用解热剂、抗 生素及激素治疗,体温稍降,停药旋即回升。诊见神清面赤,微显烦躁,不 呕不咳,无痛无泻。检查五官、咽喉、颈、周身均未发现异常。舌稍红,苔 少,指纹色紫,脉数。辅助检查亦在正常之列。以此方治疗,1 剂而病势顿
  
挫,势降体安。
[来源] 樊淡。浙江中医杂志 1992; (5) : 209

忍杏升降汤


  [药物] 银花藤 15 克,杏仁、炙僵蚕各 8 克,净蝉蜕 5 克,生甘草 3 克。
  [用法] 2 岁以下每天 1 剂,水煎分 2 次服,3 岁以上每天 1~2 剂, 水煎 2~4 小时服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感冒发热 243 例,1~2 天热度退至正常者 195 例,3 天热退至正常者 25 例,4 天热度退至正常者 23 例。
  [病例] 钟×,男,5 岁。发热 2 天,体温 39°C,曾服 APC 等药热 稍退,尔后热势又张,前额胀痛,身热畏风,纳呆口臭,咽红且痛,苔中厚 腻,脉浮数略滑。以此方加焦三仙各 8 克,2 剂,身热已退,再以疏理肺胃 之法调治而愈。
[来源] 程栽芝。浙江中医杂志, 1990; (9) : 419

小儿退热散


  [药物] 连翘 120 克,黄芩、黄柏、山栀子、知母各 80 克,淡竹叶、 薄荷、大黄、大青叶、浙贝母、炙甘草各 60 克。
[用法]上药研细为末备用。用时以白糖开水冲调服用。3 岁以下幼儿,
先用开水冲泡药末,纱布滤去药渣后口服。4~7 岁每天服 2 次,每次 3 克,
4 岁以下每次服 2 克。
[疗效」此方治疗 7 岁以下小儿风热感冒发热,有一定效果。
  [病例]殷×,女,5 岁。发热 4 天不退,体温 39.4°C,伴有口于, 咳嗽,小便发黄,食欲不佳,彻夜吵闹。因青霉素皮试有过敏反应,仅服 1 天退热药物,高热未退。以此方 8 包,每天服 2 次,每次 3 克,白糖调开水 冲服,2 天后痊愈。
[来源] 徐宏生。湖北中医杂志 1990; (2) : 25

银石饮


  [药物]金银花、石膏各 30 克,玄参 20~30 克,神曲 15 克,荆芥 8 克。
伴大便秘结者加大黄 3~5 克。
[用法]上药加水煎 2 次,共取药液 150 毫升,3 岁以下每天服 1 剂量,
3~8 岁服 1.5 剂量,8 岁以上服 2 剂量。要求每天药量在当天晚上 11 时以前 服完。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高热 175 例。服药后 12 小时内体温降至正常
者 71 例,服药 24 小时内体温降至正常者 42 例,服药 48 小时内体温降至正
常 52 例,服药 3 天内体温降至正常 10 例。
  [病例]周××,男,7 个月。发热 3 天,体温波动在 38.5~39. 5 °C 之间,伴烦躁口渴喜饮,纳呆,小便短黄,大便于结,舌红、苔黄,指纹红
  
紫;咽部充血,咽壁滤泡增生。服此方 1 剂,6 小时后微汗出,热退;再服 1 剂,诸症悉平。
[来源] 李江。浙江中医杂志 1990; (8) : 353

退热饮


  [药物]石膏 20~30 克,麻黄 3~5 克,白僵蚕、蝉蜕、生甘草各 3~6 克,金银花 15~20 克,防风、荆芥各 10 克,杏仁 6~9 克。
  [用法] 每天 1 剂,石膏研末先煎 20 分钟,余药用冷水浸渍 10~20 分钟后再与石膏同煎,煮沸 5 分钟,去渣稍凉服。3 岁以下少量多次分服,3 岁以上分 3~4 次服完,可用米汤或糖水送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发热 54 例,显效 38 例,有效 15 例,无效 1 例。
[来源] 杜发斌,湖北中医杂志 1988; (3) : 17

沙参黄连地龙散

[药物] 川黄连、北沙参、干地龙各适量。
  [用法]将上药分别烘于研末备用。高热合并惊风者按 2:1:1 配制成 散剂,服用量 0. 38/kg 体重/次;高热合并肺炎喘嗽者按 2:1:2 配制,用 量按 0.48/kg 体重/次,均为每天 3 次,溶于温开水中饭前或发热时服。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高热 25 例,治愈 20 例,有效 4 例,无效 1 例。
[来源] 唐祥政,陕西中医 1988; (8) : 367

石板柴汤


  [药物]生石膏(先煎)30 克,板蓝根、大青叶各 15~20 克,柴胡、 僵蚕各 9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分 3~4 次温服,每次口服量不宜少于 20 毫
升。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100 例,显效 96 例,有效 2 例,无效 2 例。
[来源]唐业忠,广西中医药 1987; (3):15
复方清胃散
  [药物]生大黄、甘草各 30 克,生石膏 15 克,滑石 60 克,朱砂 7.5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每天服 2—3 次,半岁以下每次 0.5 克,半岁—1 岁每次 1 克,1—1.5 岁每次 1.5 克,1.5—2 岁每次 2 克,2—
2.5 岁每次 2.5 克,2.5—3 岁每次 3 克,3 岁以上每次 4.5 克。温开水送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发热 60 例,痊愈 37 例,好转 17 例,无效 6 例, 有效率 90%。
  [病例]陈×,女,2 岁。患儿 2 天前出现发热(体温 38.8℃,伴烦躁, 呕吐厌食,腹胀腹泻,唇干舌红,指纹紫。以此散 18 克,每天服 3 次,每次
2 克,治疗 3 天诸症均除。
[来源]陈来新,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0; (5): 207

萸桅散
[药物]吴茱萸、山桅子各 20 克。
  [用法]上药研细末,用食醋调成糊状,敷于涌泉穴。再用纱布包扎固 定,每 4 小时换药 1 次,连用 2—3 天。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发热疗效较佳。
  [病例]陈×,女,5 岁。患儿口腔散在豆粒大溃疡,口唇结痂,不能 进食,体温在 38—39℃之 间,曾用抗生素及退热药,效果不佳。即以此方 贴敷涌泉穴,用药 2 次后,体温降至 37.5℃,再用 3 天治愈。
[来源]孙军。浙江中医杂志 1992; (12) : 541 绿豆糊剂
[药物]生绿豆 50 克,鸡蛋 1—2 个。
  [用法]将绿豆研细,过 80 目筛,再将鸡蛋打一小孔滤出蛋清,与绿 豆粉调成稠糊状,做成直径 3—5 厘米、厚 0.5—0.8 厘米的圆形糊饼 2 个, 分摊于布块上敷两足心(涌泉穴),外以绷带缠裹包扎,每天敷 2 次,每次
6—8 小时。共敷 2 天。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高热,疗效较佳。
  [病例]王×,男,f 岁半。发热 3 天,体温在 39.1—39.50 波动,精 神萎靡,口渴喜饮,舌红、苔薄黄,指纹青紫。以此方外敷 2 天,体温降至 正常。
[来源]邵金阶。浙江中医杂志 1989; (3): 114
香龙散
  [药物]鹰香 0.3 克,活地龙 3—5 条(白项者最佳,红项者亦可,紫 项者不用),白糖 10 克,面粉少许。
[用法]将地龙洗净,合白糖一起捣烂,加面粉做成疑饼。赐香置于神
阙穴(肚脐)内,再将药饼盖于脐上,用绷带或胶布固定。高热退下、惊厥 停止后,再保留数小时才取下药饼。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高热惊厥效佳。
  [病例]夏××,女,8 岁。因高热住院数天,经中西药、输液等无效, 病情危重。刻诊:高热,抽搐日发数次,昏迷,牙关紧闭,头项强直,角弓 反张,目不转睛,口唇发钳,腹膨隆,脉洪数有力。以此方贴脐 30 分钟惊厥 除,又服紫雪丹 1 支,配合凉血开窍中药内服,诸症除。后以疏风清热健胃 之药善后。
[来源]李伯川.四川中医 1983; (1) : 30
银芩石草汤
[药物]生石膏 30 克,白花蛇舌草 15 克,银花 10 克,黄芩 6 克。
[用法]上药煎汤,每次用 50~150 毫升作高位保留灌肠,每天 3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高热 86 例,痊愈 67 例,好转 14 例,无效 5 例。
  [病例]陈××,男,5 岁。患儿发热 3 天,咳嗽流涕,呕吐痰涎,咽 喉充血,饮食减少,大便干燥难解,昨夜抽搐 1 次,舌红、苔薄腻微黄,脉 数,体温 39.8℃;血液检查:白细胞 13.6×109/L,中性 0.80,淋巴 0.20;
X 线胸透肺纹理增粗。以上方加双钩藤 10 克,生石决明(先煎 120 克,1 剂 急煎 250 毫升左右,冷后灌肠,每次 60 毫升,每天 3 次。次日体温恢复正常。
症状消除。
[来源]陈建平.浙江中医杂志 1990; (9) 419


                        小儿夏季热

麦冬橄榄汤
[药物]麦冬 15 克,盐橄榄 1~2 枚,田蛙 1 只。
  [用法]将田蛙洗净,剖去肠杂,纳入麦冬、盐橄榄于田蛙腹中,用针 线缝牢田蛙腹部,加水适量,炖汤弃渣服。每天服 1~2 剂均可。病程长、体 质虚弱者,加西洋参炖服;口渴引饮甚者,用鲜丝爪皮、大枣适量水煎作饮 料服。
[疗效]此法治疗小儿夏季热 40 例,全部获愈。
  [病例]黄××,男,3 岁。患儿发热已 3 个月,体温在 38~38.5℃之 间,喜卧冷地,口渴多饮,无汗多尿,纳差,入夜则烦扰不安,精神萎靡, 形体赢瘦,手足心热,脉细数。曾经治疗乏效,以此方加西洋参 2 克,每天
1 剂,间用鲜丝瓜皮 15 克,红枣 5 粒煎作饮料,共服 9 剂痊愈。随访 1 年无 复发。
[来源]吴光烈.福建中医药 1986: (1) : 18

乌苦薄荷汤


  [药物] 乌梅、苦瓜叶各 15 克,薄荷、鲜荷蒂、木瓜各 10 克,梨皮 1 个。
[用法] 上药加水 500 毫升,煮沸 10 分钟左右,过滤去渣,加入少许
白糖调匀,分 3~5 次服完。每天 1 剂,连服 2~3 天可愈。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夏季热 63 例,效果良好。
[来源] 杨德明,湖南中医杂志 1989; (4) : 35

羊耳菊合剂

[药物]羊耳菊 10~30 克,桑堪子 10~15 克,黄芪、葛根、麦冬各 6~
1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行效]此方治疗小儿夏季热 112 例,痊愈 101 例,未愈 11 例。
[来源] 唐冬季,湖北中医杂志 1986; (3) : 20 注:羊耳菊为菊科旋覆花属植物羊耳菊 Inula cappa DC.的全草,功
能散寒解表,祛风消肿,行气止痛。

荷翠地枣汤


  [药物]荷叶、西瓜翠衣各 5 克(鲜品倍量),地骨皮、生地各 3 克, 大枣、五味子各 2 克。
[用法]每天 1~2 剂,水煎去渣置冷,加白糖适量,频频饮用。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夏季热 124 例,痊愈 80 例,好转 32 例,无效 12 例。总有效率为 90%。
[来源]颜振旗.湖北中医杂志 1986; (2): 54


青香散


[药物] 青蒿、香薷、金银花、天花粉各 8 克,麦冬 20 克,连翘、覆盆子各 6 克,生石膏 10 克,乌梅 5 克,甘草 4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 3 次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夏季热 54 例,52 例症状全部消失,2 例效果不 明显。
[来源] 曾立昆,浙江中医杂志 1991; (8) : 344

小儿感冒

感冒香袋
[药物]荆芥。1 岁以内 5~10 克,1 岁以上酌增。
[用法]用清洁的棉布制成长方形小袋放入荆芥,封口,挂在患儿前胸
6 小时,必要时隔 6 小时再用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及预防小儿感冒有一定效果。
  [病例]朱××,女,4 个月,鼻塞、咳嗽、睡眠不安 3 天。用此方治 疗 1 次,诸症消失而愈。
[来源]柯群智,浙江中医杂志 19909(5) : 225
金连香菊汤
  [药物]金银花、连翘、七叶一枝花、菊花各 8 克,薄荷 5 克,香薷 4 克。
[用法]上药加水浓煎至 100 毫升,每次取 50 毫升保留灌肠,每天 2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病毒性感冒 20 例,疗效较好。一般灌肠 2 次后 症状减轻,5 天后可获痊愈。
[病例]肖×,女,9 岁。患儿发热每天持续在 38℃左右已 15 天,伴
头痛、咽疼、咳嗽 1 周。于辛凉、辛温解表之剂治之,热仍未退。血白细胞
30X109/L,结核菌素试验(一),抗生素治疗无效。以此方煎液保留灌肠, 每天 2 次,共治疗 5 次,热退诸恙若失。
[来源]周振祥,江苏中医 1988:(7):20
小儿咽结膜热 明菊梅花汤
  [药物]九里明 12 克,野菊花、一点红、岗梅根、板蓝根各 9 克,金 银花、桔梗、甘草各 6 克。
[用法] 每天 1 剂,重症可每天 2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 83 例咽结膜热病儿,治愈 70 例,好转 13 例。
  [病例]李×,男,3 岁。发热,流涕,两眼红赤,头痛已 3 天,两次 门诊治疗未效而入院。入院体温 39.4℃,双眼结膜红赤明显,口渴多饮,纳 少,小便黄短,大使结。诊见双眼结膜充血明显,球结膜下出血,颌下淋巴 结如黄豆大、无压痛,咽红,右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充血,舌红苔簿黄,脉 浮数。诊断为咽结膜热。以此方治疗 5 剂痊愈。
  
[来源]玉振熹,广西中医药 1991; (3) : 124

小儿急性扁桃体炎

冰蝎散
[药物]冰片 5 克,全蝎 10 克,菜油 2 毫升。
  [用法]先将冰片、全蝎捣碎,再调入菜油拌均匀,做成 5 分硬币大小 的药饼,用胶布贴于外廉泉穴, 24 小时调换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 46 例,全部单纯用本方外贴,均 获痊愈。
  [病例]高××,男,7 岁。患儿头痛高热 2 天,体温达 39.5℃。经治 疗热稍退,但咽喉仍疼痛,吞咽不利,气急微咳,泛恶,小瘦短赤,扁桃体 肿大Ⅲ°,舌红、苔黄厚,脉滑数。血白细胞 15X109/L,中性 0.75,淋巴
0.25。用此方治疗 3 天,扁桃体肿大消退至正常,脉平神安。
[来源] 程栽芝,浙江中医杂志 1991; (7) : 292

小儿痉挛性喉炎

麻杏石甘汤加减
[药物]炙麻黄、荆芥各 6 克,杏仁 12 克,射干 25 克,天冬、石膏各
3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 2 次共取 250 毫升,分服(一般要求在晚上 8 点钟以前服完)。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痉挛性喉炎 10 例,服药 2~4 剂均治愈。
  [病例]钟×,男,5 岁。患儿咳嗽 4 天,曾诊断为支气管炎,用青霉 素及非那根糖浆等治疗无效。咳嗽常在前半夜骤然发作,声音紧促如犬吠, 稍感呼吸困难,伴声嘶,神倦纳减。检查咽部稍充血,心肺听诊无异常;检 查血象、胸透无异常。诊断为痉挛性喉炎。以此方药治疗 3 天,诸症悉除。
[来源] 李江,浙江中医杂志 1988; (11) : 491

小儿胸膜炎

蠲饮汤
  [药物]全栝萎 12 克,黄芩 7 克,冬瓜仁 15 克,薏苡仁 30 克,桃仁、 杏仁、款冬花、川贝母各 10 克,桔梗、甘草各 5 克。
  若属渗出性胸膜炎酌加百部、防风、前胡、荆芥等;包裹性胸膜炎酌加 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荆芥等。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成 100~200 毫升,分次频服。2 周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胸膜炎 49 例,痊愈 25 例,好转 23 例,无效 1 例。
[来源]毕道才,湖北中医杂志 1991; (5): 39

先天性糊喘鸣

吴茱萸外敷剂
[药物]吴茱萸适量。
  [用法] 上药研末备用。用时取 1~2 克以白开水调成稠糊状,敷于双 侧涌泉穴,每晚 1 次,次日清晨取下。6 次为 1 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先天性喉喘鸣 69 例,均痊愈。
  [病例]许×,男, 10 个月。患儿出生后便喘息,喘息时出现三凹征。 经某医院直接喉镜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喉喘鸣,用钙剂、鱼肝油服用多天无效。 以此剂外敷 6 次病愈。随访 2 年未复发。
[来源]张连城,河北中医 1990; (1) : 11

小儿支气管炎

祛风化痰方
  [药物]制白附子、制南星、制半夏、地龙、白僵蚕各 10 克,陈皮 12 克。
[用法]上药加水煎为 200 毫升,分 4 次口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 42 例,显效 24 例,有效 14 例, 无效 4 例。
[病例]顾×,男, 10 个月。证见咳嗽,气喘,动则尤甚,喉中痰鸣,
发热,舌淡、苔薄白;两肺闻及喘鸣音。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以此方服
2 剂后,咳喘减轻;继服 3 剂咳止喘平,肺部罗音消失。
[来源]俞建庭,陕西中医 1992; (7): 292

止喘灵

[药物]射干、杏仁、茶叶各 6 克,炙麻黄、白果、甘草各 3 克,生姜
1 片,葱白 1 条。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50 例,痊愈 32 例,好转 15 例, 无效 3 例。
[病例]王××,男,3 个月。因受凉后发病,加重半天。诊见喘憋气
促,张口呼吸,呼气延长,呈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哮鸣。三凹征阳性。 喉间痰鸣,鼻翼煽动,呼吸困难,口唇略青,发热烦躁,舌淡红、苔白,脉 浮紧而数,指纹色青。体温 38.1℃。两肺听诊以哮鸣音为主,可闻及小水泡 音。X 线示两肺呈轻度肺气肿及支气管周围炎征象。以此方加厚朴 3 克,服 1 剂后发热退,喘憋有所缓解。续进 4 剂,诸症消失,告愈出院。
[来源] 李富汉,浙江中医杂志 1990; (3): 103

消咳喘


  [药物]冰片、细辛、硼砂各 1 克,白术、僵蚕、防风各 10 克,黄芪、 白芥子各 30 克。
  [用法]将诸药研成细末,加白面粉 1 把调匀,装入布袋内(布袋长 6 寸,宽 5 寸)。穿时将布袋缚在背部,上面盖住大椎穴,下面盖至腰椎处,
  
昼夜穿用,直至病愈。凡 10 岁以内小儿急慢性支气管炎均可穿用。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急慢性气管炎 50 例,痊愈 23 例,好转 24 例, 无效 3 例。
  [病例]张×,女,7 个半月。咳喘并伴腹泻 15 天余。听诊双肺湿罗音 明显,血白细胞 17.8X109/L,用青霉素、咳特灵无效。胸 X 线诊为支气管感 染,改用此方作背心穿用。6 天后咳喘均减,腹泻止,偶见咳嗽。继穿背心 3 天告愈,胸透正常。
[来源]史存娥,等,浙江中医杂志 1989; (3) : 124 注:本方燥热药较多,凡属肺经实热或燥邪犯肺者慎用。

小儿肺炎

僵黄饮
  [药物]天竺黄 5 克,沉香 2 克(研末冲服),僵蚕、车前草、鱼腥草 各 1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 2 次成 180 毫升,分 4~6 次服。重者可每天 2 剂。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50 例,痊愈 37 例,显效 12 例,
无效 1 例。
  [病例]唐×,男,7 个月。因发热、咳嗽、时有憋气伴痰鸣 5 天,经 当地医院用青霉素、氨茶碱、激素等药治疗罔效,诊见面色青灰,唇紫钳, 呼吸困难,鼻翼煽动,便秘瘦黄,舌红苔黄,指纹紫滞;体温 38℃,呼吸 60 次/分;双肺可闻及湿罗音及痰鸣音;X 线片示双肺纹理增粗,心缘区少许斑 点状模糊阴影。诊为毛细支气管肺炎。上方加石膏、苏子 4 剂而愈。
[来源]金欠,等. 湖南中医杂志 1990; (5) : 4

肺炎外敷方


  [药物] 细辛 10 克,白芥子、苏子、芜荑、香附、食盐各 30 克,食 醋少许。
[用法]上药用铁锅翻炒至芳香灼手,装入柔软的布袋内,立即在患儿
脊柱及其两旁或罗音密集处来回推熨,开始可隔衣熨,药物温度下降后,直 接在皮肤上熨,每天 2 次,6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外敷治疗小儿肺炎肺部罗音久不消者 30 例,罗音消失 24 例,罗音偶闻 4 例,罗音减少 2 例。湿性罗音比干性罗音消失快。
[来源] 吴震西,中医杂志 1992; (10) : 55

小儿哮喘

止喘汤
[药物]活蟾蜍 7 只(以夏季捕捉为佳),面粉 250 克,麻油 250 克。
  [用法] 先将活蟾蜍置于空缸中一昼夜,仅取其后腿,去皮、去掌, 剁为肉泥。将面粉加适量水与肉泥拌匀成薄块,然后切成小片块。取麻油煮 沸,将片块炸焦,即成蟾蜍果。将蟾蜍果分为 12 等份,每天服 3 次,每次 1
  
份(此为 3 岁左右儿童量。儿童年龄的大小,用量可增减)。剩余麻油,分 次炒饭给患儿吃。1 剂为 1 个疗程,若来好转,可再服 1 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哮喘 5 例,均获满意效果。
  [病例] 袁×,男,3 岁。其母代诉小儿咳白色痰,喘气 2 年余,经 儿科诊断为小儿哮喘,曾服氨茶硷,肌肉注射链霉素等药,时有好转,但遇 风寒即发。刻诊:咳喘,吐白色泡沫痰,呼吸急促,鼻翼煽动;听诊两肺满 布哮鸣音。嘱其服用蟾蜍果,1 剂药后病愈。随访年余未见发作。
[来源]林志坚,等.四川中医 1983; (3): 45

鱼白地芩汤


  [药物]鱼腥草 10 克,桑白皮、地龙、杏仁各 6 克,黄芩、苏子,苦 葶苈、炙麻黄、天竺黄各 3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满意。
  [病例]冯××,男, 10 岁。哮喘反复发作 2 年,现又复发。诊见身 热,体温 39.5℃,口渴,面赤唇绪,气喘痰鸣,张口抬肩,小便短赤,舌红、 苔黄,脉滑数。经服本方 5 剂后气喘平,体温降,告愈。
[来源]何观涛,浙江中医杂志 1989; (11): 510

二黄二子汤


  [药物]炙麻黄 2 克,生大黄(后下)、苏子、浙贝母、杏仁各 10 克, 葶苈子(布包) 15 克,橘红 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 2 次,共取药汁 200~300 毫升,分次频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热哮 98 例,显效 74 例,好转 21 例,无效 3 例。
  [病例]徐××,男,4 岁。咳嗽气喘痰鸣 3 天,喉中如曳锯,痰液黄 稠,难以咯出,烦躁口渴,腹胀,大便 3 天未行,小便色黄,舌苔黄腻,脉 滑数。曾用西药治疗乏效。血液检查白细胞 10.6X109/L,中性 0.68,淋巴
0.28,酸性 4%。胸 X 线示肺门阴影增依。以此方加莱菔子 10 克,服 2 坚药
后解稀热臭便 4 次,哮喘减去七八;继进 1 剂,哮喘止。
[来源]秦亮.湖北中医杂志 1989; (4): 21

蛇床子汤


  [药物]蛇床子 8 克,陈皮、法半夏各 5 克,苏叶 4 克,五味子、炙甘 草各 3 克,细辛 2 克。
[用法]每天 1 坚,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 26 例,痊愈 9 例,控制 13 例,有效
2 例,无效 2 例。
  [病例] 文××,男,8 岁。哮喘反复发作已 3 年,本次发作 4 天。 呼吸喘促,喉中有哮鸣音、夜间为甚,咳嗽,痰白而稀,面白肢冷,喜热饮, 小便清,舌淡白、苔白,脉沉细无力。听诊双肺满布哮鸣音。以此方治疗 2 坚后症状明显减轻,继用 3 剂症消。随访 1 年未发。
  
[来源] 陈勇.湖北中医杂志 1989; (5) : 47 麻黄地龙汤
  [药物] 蜜炙麻黄、五味子各 3 克,地龙、苏子、车前子、僵蚕各 6 克,姜半夏 5 克,佛耳草 1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哮喘 45 例,临床治愈 33 例,显效 9 例,无效 3 例。
  [病例] 潘××,男,5 岁。患哮喘 3 年,今因感寒发作已 3 天。咳 嗽、痰多、哮喘,入夜尤剧,甚则不能平卧,舌苔薄白,脉细略数。听诊两 肺布满哮鸣音。以此方加杏仁 6 克,海浮石 15 克,黄芩 3 克。服 2 剂药后, 哮喘明显减轻,入夜已能平卧;再服 3 剂,症状消失。
[来源] 马立海.浙江中医杂志 1988; (2): 81 五龙平喘汤
  [药物] 五味子、苦杏仁各 5 克,广地龙 10 克,甘草 3 克,生姜 2 片。此为 3~9 岁小儿量。
[用法] 哮喘发作期,每天水煎 2 剂药,分 4 次服,每 5~6 小时服
1 次。每剂药头煎用水 200~400 毫升,武火煎沸后改文武火煎 20~30 分钟, 取药液 80~250 毫升;药渣 2 煎用水 150~350 毫升,武火煎沸后改文武火煎
15~25 分钟,取药液 60~200 毫升,首剂头液急服以截喘势,2 煎药液隔 5~
6 小时或晚睡前服。第二剂药煎药液宜在次上晨 5~6 点服,2 煎药液隔 6 小 时服。服药 24~48 小时,若哮喘显著减轻者,改每天 1 剂分 2 次服;若服药
24~48 小时后喘势不减者,改用他药。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 126 例,临床控制 55 例,显效 29 例, 好转 30 例,无效 12 例。
[来源]张金鼎,江西中医药 1992;(2): 14

小儿顽咳

止咳化痰汤
  [药物]桑叶、枇杷叶、浙贝母、知母、白僵蚕、蝉蜕、甘草各适量。 剂量视患儿年龄大小酌定。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取汁分多次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麻疹后久咳不愈,有较好的疗效。
  [病例]杨×,男,4 岁。1 周前患麻疹,服银翘散加味 2 剂,疹点由 颜面,胸腹而及手足心透出,尔后疹没热退,但咳嗽仍频,甚则涕泪交流, 声音嘶咂,夜不安宁,口渴食少,尿赤便秘,舌红,苔薄黄、脉细数。予此
方 3 剂告愈。
[来源]孙庆君,浙江中医杂志 1991; (11): 509

百前合剂

[药物]百部、白前、蜂蜜各 30 克。
  [用法]将百部、白前加水 300 毫升,文火煎至 100 毫升,去渣后兑入 蜂蜜,再煎至无沫即成。每天服 3~4 次,每次服 3~5 毫升。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顽咳 33 例,痊愈 26 例,好转 6 例,无效 1 例。 治疗时间一般 3~15 天。
  [病例]聂×,女,1 岁 6 个月。阵发性剧咳 2 月余,胸片提示。两肺 支气管肺炎,曾用西药及中药治疗无效,诊见咳嗽时表情痛苦,面红耳赤, 唇紫绀,时而伴有“鸡鸣”样咳声,每天发作数 10 次、夜更甚,烦躁不安, 哭闹不止,眼睑及面部浮肿,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舌红、苔干,指纹色淡; 两肺闻及湿性啰音。以此方治疗 2 天后咳减,共服药 7 天病瘥。随访 1 年未 复发。
[来源]陈秀菊,四川中医 1993; (10) : 42

龙贝散


  [药物] 地龙 15 克,川贝母 12 克,杏仁 10 克,麻黄 5 克,米壳 3 克, 蜈蚣 1 条。
  [用法]上药以文火炒至焦脆,共研细末备用。每天服 2 次,1 岁以下 每次 1 克,2~3 岁每次 2 克,3~7 岁每次 2.5 克,7 岁以上每次 3 克,以蜂 蜜水送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久咳 53 例,痊愈 41 例,有效 9 例,无效 3 例。
[来源]王维玉.等,山东中医杂志 1992; (1) : 55

外熨散

[药物]白芥子、苏子、莱菔子各 40 克,生姜 5 片,食盐 250 克。
  [用法]上药焙干混合共研末,置锅中炒热至 50℃左右,用薄纱布袋装 好,扎紧袋口后在背部两侧肺区及腋下来回熨烫。每天治疗 2~3 次,每次
30~40 分钟,1 剂可使用 2 天。每次使用前,药末必须经过加热。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顽固性咳喘 118 例,全部治愈。
  [病例]莫×,女,6 岁。间断咳喘 3 月余,症状加重 1 周,市某医院 诊为迁延性肺炎,住院治疗 1 月余无效,才转我院住院治疗。诊见咳喘痰多, 无发热,神疲纳差,舌淡红、苔薄白,脉滑;双肺中底部可闻及固定的中小 水泡音;胸片示两肺门周围区可见小片状阴影。用此方治疗 1 天,咳喘大减,
3 剂后咳喘症状消失,痊愈出院。随访 1 年未复发。
[来源]李仁铭,广西中医药 1990; (2):6

小儿肺门淋巴结结核

抗结核汤
  [药物]鱼腥草 20 克,夏枯草、白及、百部、麦芽、金银花各 10 克, 百合、淮山药、牡蛎各 15 克,甘草 6 克,大枣 2 枚。此为 3~5 岁的儿童用 量。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 3 次服。1 个月为 1 疗程,连用 2~4 个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肺门淋巴结结核 100 例,痊愈 78 例,好转 13 例,无
效 9 例。总有效率为 91%。
[病例]胡×,男,7 岁。咳嗽盗汗 1 年,伴食欲欠佳,形体消瘦,神

疲乏力,经 X 线片检查,诊断为双肺门淋巴结结核,曾用西药抗痨治疗未见 好转。诊见咳嗽,咯吐白沫痰,盗汗甚,眼眶凹陷,两侧项下查有 3~5 个约 黄豆大小的结核、边缘光滑,舌淡、苔白,脉浮缓。以此方治疗 2 个月,症 状明显好转,X 线检查示病灶大部分趋向钙化。续用药 2 个月,症状消失,X 线检查示两肺清晰,心膈正常。随访 2 年未见复发。
[来源] 张道诚.浙江中医杂志 1991; (5): 209

小儿流涎

儿茶汤
[药物]儿茶 5 克,冰糖适量。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汤代茶饮,连服 5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口角流涎(属脾热者)15 例,均治愈。
[来源] 张桂宝,辽宁中医杂志 1984; (1):8

止涎散

[药物] 黄连 4 克,儿茶 12 克。此为 3 岁以下剂量。
  [用法] 将上 2 药研细末,分 4 份,每早晚各服 1 份,用梨汁或甘 蔗汁 1~2 汤匙将药粉搅匀吞服。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脾胃湿热型流涎(滞颐),有较好的疗效。
  [病例] 邓××,男,3 岁。患儿 8 个月前开始流口水。刻诊见患儿 口角流涎,稠粘腥臭,口角赤烂,颏下皮肤红赤,面赤唇红,口渴喜冷饮, 小便微黄,大便微稀秽臭,舌红、苔黄,指纹紫。以此方 2 剂治疗后痊愈。 随访 3 月未见复发。
[来源] 杨金炉,四川中医 1984; (6) : 20

白益枣汤


  [药物] 白术、益智仁各 15 克,红枣 20 克。此为 5 岁用量,可视年 龄大小增减。
[用洁] 每天 1 剂,水煎,分 3 次服。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流涎症 7 例,均获良效。
  [病例] 张×,男,5 岁。病后体虚,流涎已数日,甚则浸湿衣被。 诊见面色无华,舌淡苔薄,脉濡细。以此方药浓煎,服 5 剂后痊愈。
[来源] 袁培春,四川中医 1984; (2) : 59

摄涎汤


  [药物] 益智仁、鸡内金各 10 克,白术 6 克。[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分 3 次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流涎 14 例,均获痊愈。
  [病例] 王×,男,4 岁。自幼患流涎症,轻则唾液满口,重则从口中 流出,不能自制,口角潮红,面黄肌瘦,饮食减少,舌淡、苔白腻,脉濡滑。
  
以此方药治疗 5 剂后,流涎减少;继进 5 剂,流涎止。
[来源]肖允明.河南中医 1988; (1):9

控涎散

[药物]益智仁、滑石各 10 克,车前子、冰片各 6 克,甘草 3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取适量药末填敷脐部,用胶布固定,每天换药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流涎 32 例,痊愈 26 例,显效 4 例,有效 2 例。
  [病例]殷×,男,1 岁, 1988 年 10 月诊。患儿流涎半年余,口周 潮红、糜烂,流涎至口周及面颊,大便溏薄,小便有时不利,舌淡、苔白, 脉滑。口服维生素 B2 等无效。以此方药敷脐,3 次痊愈。随访 1 年未复发。
[来源]何天有.陕西中医 1990; (4) : 174

鹅口疮

治鹅口疮方
[药物]红糖适量。
[用法]以手指蘸糖,轻轻涂擦口腔患处,随蘸随涂,每天数次。
[疗效]此方治疗鹅口疮数例,一般 2~3 天即愈。
[来源]刘书生,山东中医杂志 1989;(3):52

细辛散

[药物]细辛 3 克。
[用法]将上药研细末置肚脐内,用胶布覆盖固定,2 天后去掉。
  [疗效]此方治疗鹅口疮 15 例,均用药 1 次即愈。[来源]薛维振. 河北中医 1987; (6) : 48 乌梅桔梗汤
[药物]乌梅、桔梗各 15 克。
  [用法]上药加水浓煎,用消毒棉签蘸药液轻轻拭擦患处,每天 1~2 次。
[疗效]此方治疗鹅口疮 58 例,收效甚速,轻者用药次即愈,重者 3
天收功。
[来源]张庆年,湖南中医杂志 1991; (2): 18

倍冰散

[药物]五倍子 20 克,冰片 3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次用药末适量吹于患处,每天 2 次。
[疗效]此方治疗鹅口疮 20 多例,一般 2 天即愈。
[来源]薛维振.河北中医 1987; (6) : 48

地龙白糖浸液

[药物]活地龙 10~15 条,白糖 50 克。
  [用法]将地龙用清水洗净后置于杯中(不要弄断),撒上白糖,用镊 子轻轻搅拦,使其与白糖溶化在一起呈黄色粘液,盛于消毒瓶内备用。用棉 签醮此液涂布在疮面上,3~5 分钟后用盐水棉签擦掉即可,每天 3~4 次, 夜晚疼痛时可再外涂 1 次。
[疗效] 此方治疗鹅口疮 20 例,一般 3~5 天可治愈。
[来源]何国兴,中医杂志 1986; (5) : 63

鹅口疮方

[药物]鲜天晴地白全草、糯米各适量。
  [用法]将天晴地白全草洗净切碎与糯米拌匀,加适量冷开水,捣烂取 汁,用干净细布将药汁轻涂于患处,每天涂数次。
[疗效]此方治疗鹅口疮,一般 2~3 天即可痊愈。
[来源] 邓克新.湖南中医杂志 1990; (5):15

蓖麻散

[药物]蓖麻子、吴茱萸各 30 克,大黄、制南星各 6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鸡蛋清调成糊状,每晚临睡前贴于涌泉穴处, 再用胶布固定,次晨取掉。上药 1 料分 5 次贴完,每 5 次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婴幼儿鹅口疮,疗效较好。
  [病例]刘×,男,5 个月。3 天前其母发现患儿上腭出现黄豆大小白 色小点,拭之不去。检查发现上腭约 0.2X0.5 厘米白色乳凝块样物。以此方 治疗 1 个疗程,痊愈。
[来源] 杨迎民.浙江中医杂志 1991;(1):14

冰黛散

[药物]青黛 6 克,冰片 3 克,朱砂、硼砂、乌贼骨各 5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用棉签醮 3%碳酸氢钠溶液,把患面清洗 干净,取适量药末吹撒于患处,每天 4~5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鹅口疮 43 例,经 2~7 天治疗全部治愈。
  [病例]马×,女, 11 个月。于 10 天前患肠炎,呕吐腹泻,发热, 并发口糜。经治疗腹泻、呕吐止,但口糜症状加重,舌苔、咽部、食道入口 及口腔周围粘膜红肿和有大小不等的乳白色斑块。以此方治疗 3 天痊愈。
[来源]李连伦,等,湖北中医杂志 1989: (5):34

加减抑花散

[药物]黄柏、青黛各 30 克,炒蒲黄 20 克,冰片 5 克,硼砂 2 克。
  [用法]黄柏晒干或置锅内文火焙干,研为细末,与诸药混合备用。取 一小白纸卷成筒状,将药末装筒内,吹入患儿口腔处,一般在乳食后 30 分钟 吹药,每天 3 次。药量视疮面大小而定。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鹅口疮 98 例,治愈 71 例,好转 4 例,无效 1 例。
[来源]曹宁芳,等,广西中医药 1989; (5) : 48

小儿先天性肥大性幽门狭窄

通幽汤
[药物] 芒硝、生赭石 20 克,大黄、桃仁、莱菔子各 10 克,鲜萝卜
500 克。
  [用法]先将萝卜切片入锅,水浸,文火煮,煮水开后入芒硝,煮至萝 卜熟烂后捞出,再加入其他药煎 30 分钟过滤取汁。每次服 1 酒盅,每 3~4 小时服 1 次,吐后再服,坚持服用,待吐止、便通、腹胀减轻后停药。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大性幽门梗阻 4 例,均治愈。
[来源]刘太生.山东中医杂志 1988; (2): 53

新生儿幽门痉挛

扩幽解痉汤
  [药物]蝉蜕 9 克,陈皮 6 克,木香、砂仁、枳壳各 4.5 克,半夏、甘 草各 3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早、中、晚各服 1 次或频频饮服。
[疗效]此方治疗新生儿幽门痉挛 21 例,服药 48 小时内呕止者 19 例,
72 小时呕止者 2 例。
[病例]张×,女, 18 天。患儿呕吐 6 天,呕吐物为陈日奶块,每天
3~4 次,量不多;大便每天 1 行,有时干燥。检查身体状态尚可,神志清, 无脱水貌,腹部柔软,未触及肿块,肠鸣音正常。诊断为新生儿幽门痉挛。 服此方 1 剂后呕吐止,2 坚后呕吐未再发而愈。
[来源]丛春艳.陕西中医 1990; (1): 30

婴幼儿腹泻

止泻汤
[药物]豇豆壳(干品)50 克。
  [用法]取当年干豇豆壳 50 克,用冷水浸泡 30 分钟后,加水 200 毫升, 煎至 60~80 毫升,分 2~3 次口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满意。
[病例]陈×,男,1 岁。腹泻稀水便,日 10 余次。伴发热(体温 39
℃)、呕吐、口渴、尿短、烦躁不安。入院后经补液、对症治疗 2 天,体温 正常,脱水基本纠正,腹泻每天仍有 10 余次。用上方治疗,1 剂后,大便减
至 5 次;2 坚而 愈。
[来源]赖丁兴.浙江中医杂志 1992; (6) : 262 注:豇豆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荚和种子均可食用,据《本草纲目》载,
本品甘、咸、平,无毒。功能理中益气,补肾健胃;主治吐逆泄痢,小便频 数。


败酱草汁

[药物]鲜败酱草适量。
  [用法]将上药洗净,挤汁。每天服 2 次,1 岁以内每次 2 毫升,1~2 岁每次 3 毫升,可加少许红糖。
[疗效]此方治疗婴幼儿腹泻 72 例,治愈 68 例,好转 4 例。
[来源] 贺清文,等.陕西中医 1989; (4) : 174

蛋黄油

[药物] 鸡蛋 2 个。
  [用法]将鸡蛋煮熟,取蛋黄放入锅内(最好用铜锅),以文火加热, 煎取蛋黄油,煎蛋祸变褐色一般油已出尽。取出油分装 4 毫升瓶备用(一个 鸡蛋约制油 2 毫升)。1 岁以内小儿每次口服 1~1.5 毫升,1 岁以上每次口
服 2 毫升,早晚各服 1 次,连服 2 天。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之腹泻 306 例,除 5 例效果欠 佳外,均在 2 天内治愈。
[病例] 马××,男,1 岁。因受凉引起腹泻,泻出黄色水样大便,
且混有不消化之奶瓣,日泻数十次,便前哭闹不安,腹胀,肠鸣音亢进,无 脱水征。服鸡蛋黄油 4 毫升,1 天后大便转为正常。
[来源] 王念夫.四川中医 1984; (1) : 52

白胡椒粉

[药物] 白胡椒 1~2 粒。
  [用法] 上药研细末,填脐中,用胶布贴敷,每 24 小时更换 1 次, 连鱼 2~ 3 次。
脐部有感染或对胶布过敏者禁用。
  [疗效]此方治疗轻型婴幼儿腹泻 209 例,治愈 139 例,大便次数明显 减少者 31 例,无效 39 例。总有效率为 81.3%。
[来源]马雅彬,等,河北中医 1985, (4):23

银杏洗剂

[药物]银杏叶干品 100 克(或鲜品 150 克)。
  [用法]上药加水 2000 毫升,煎煮 20 分钟,停火待水温降至 35℃(患 儿能耐受)时,浸泡搓洗患儿双足 20 分钟,每天浸泡 2 次。一般 1~3 天即 可治愈。
[疗效]上方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 57 例,治愈 53 例,有效 3 例,无效
1 例。
  [病例]吴×,男,6 个月。3 天前因受凉而致腹泻,大便水样、内有 未比乳汁,每天 8~10 次,伴呕吐 2 次。经静脉注射新霉素及补液,治疗 3 天,呕止,余症仍然,并出现腹胀、纳呆、口渴喜饮、精神不振。检查体温
  
38.t℃,指纹色青;大便检查脂肪球(十+)。诊断为婴儿秋季腹泻并脱水
1 度。予银杏叶 100 克,如法浴足。5 次愈。
[来源]张立云,浙江中医杂志 1992; (1) : 22 注: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 Ginkgo bi1oba L.的叶,性味苦涩平,
功能收敛除湿。  8。。。。。。。。。。。。。。。。。。。。。。。。。。。薯蓣粥


  [药物] 生淮山药 500 克,白糖 30~50 克。[用法]先将山药研成 细末,过细筛备用。取山药粉约
  50 克,放锅内加适量凉水调匀,加热,搅拌,煮二三沸后成稀糊状,加 入白糖。每天服 4~5 次,每次 4~6 匙羹。若婴儿小可适当调稀,频频饮之。
[疗效] 此方治疗婴幼儿脾虚泄泻 22 例,全部治愈。
  [病例] 李×,男,3 岁。腹泻 20 天,日行十余次,大便稀薄,食 后即泻,完谷不化;时有腹胀隐痛,喜按,纳食不香,面色萎黄,神疲肢倦, 形体消瘦,舌淡、苔白,脉缓弱;指纹色淡,隐现风关。大便常规检查可见 脂肪球。治如上法,2 天后腹泻次数明显减少,纳食大增,5 天后痊愈。
[来源] 陈富,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1; (2) : 66

小米芹菜汤

[药物]生小米、炒小米各 50 克,鲜旱芹 100 克,食盐 3.5 克,白糖
10 克。
  [用法]上药洗净后加清水 2000 毫升浓煎。过滤取上清液 1000 毫升, 加入食盐、白糖调味口服。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在止呕、止泻及纠正脱水等方面均
疗效满意。
[来源] 赵双林,等,河南中医 1991; (2) : 24

葛根槐花萹蓄汤

[药物] 葛根、槐花、萹蓄各 10 克,甘草 5 克。
若大便日行 6 次以上加石榴皮 10 克,大便不爽加厚朴 6 克,腹痛加砂仁
1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分多次频服。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湿热型泄泻 40 例,均有效。
[来源] 刘群英.广西中医药 1991; (5) : 209

止泻糊

[药物] 炒薏米仁 500 克,炒芡实、炒粳米各 25D 克,干姜 10 克。
  [用法] 上药混合后研末备用。每天服 3 次,每次取 30~60 克,加水 调成米糊状煮熟,加少许糖或盐服用。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泄泻收到较好疗效。

  [病例]郑×,男,4 岁,患儿经常腹泻。昨天因饮食不当,腹泻复作, 泻如水注,昼夜达 10 余次;面色萎黄,精神萎靡,体温 38℃。曾用西药治 疗大便次数虽减少,但仍如水状。以此方服 1 剂后泻止。为防止复发,再进
1 剂。随访 1 年未见腹泻。
[来源] 王信强。浙江中医杂志 1988, (1) 1 17

止泻粉

[药物] 炒苍术、焦山楂、车前子各 5 份,罂粟壳 2.5 份。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过筛备用。1 岁以内每次服 2 克,1~3 岁 每次服 3 克,4~6 岁每次服 4 克,7 岁以上酌量增加。2~4 小时服 1 次,加 适量食糖,开水冲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腹泻 20 例,均在服药后 2 天腹泻停止,大便正 常,无不良反应。
  [病例]洪×,女,2 岁。腹痛泻稀水,每天行 10 余次,服中西药未效。 诊见大便稀水,日 10 余次,色黄绿兼挟奶块;哭闹不休,面黄略青,舌红、 苔薄,指纹紫滞。以此方 30 克,每次服 3 克,每 2 小时服 1 次。服药 2 次后
(4 小时)腹泻减轻,1 大后腹泻止,大便成形。改为每天服 1 次,5 天后痊
愈。
[来源] 任大昌,四川中医 1984; (2) : 55

五谷汤


  [药物] 钩藤 10 克,蝉蜕 3 克,炒山楂、炒谷芽(或麦芽)、神曲 各 6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眼。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之腹泻,有较好的效果。
  [病例] 苏××,女,6 个月。昨天因喂乳过饱,且擦澡受凉,遂 致感寒,喷嚏、鼻塞声重,泻黄绿色蛋花样稀水便,日 7~8 次,伴肠鸣腹胀。 叩之鼓音,啼哭不安,舌淡,苔白浊,指纹浮紫。证属伤寒挟食,以上方(药 量减半)加藿香 3 克、苏梗 2 克,1 剂后感冒症状除,腹胀减,便仍溏;继 服原方 1 剂,翌日大便正常。
[来源] 虞文恭。福建中医药 1985; (6) : 59

止泻梢

[药物]茯苓 30 克,诃子 20 克,鸡内金、猪苓各 10 克,大黄 5 克。
[用法] 上药混合烘干研末,装瓶备用。每天服 3 次,1 岁以下每次
5 克,1~2 岁每次 10 克。根据患儿年龄、病情可增减药量。用时将药末布包, 煎开 5 分钟,得药液 5 毫升,加少许白糖温服。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腹泻 150 例,治愈 149 例,无效 1 例。[病例] 郭××,男,6 个月。患儿腹泻水样便,夹有乳瓣已 3 天。不欲乳食,面黄 消瘦,腹胀,舌苔白腻,指纹紫红,以此药末每天服 2 次,每次 5 克。用药
2 天,腹泻止,继服 2 天以巩固疗效。

[来源] 仝泰云,浙江中医杂志 1988; (1) : 17

山药茯铃汤

[药物] 淮山药、扁豆各 20 克,茯苓、莱菔子各 1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加水浓煎,少量频频服之。
[疗效] 此方治疗婴幼儿腹泻 150 例,痊愈 130 例,有效 18 例,无效
2 例。
[来源] 易维祥,浙江中医杂志 1991; (11): 492

五味秋泻饮


  [药物]土茯苓 20~50 克,白术(1 炒)6~15 克,葛根(煨)6~12 克,鸡内金(炒)3~10 克,藿香 6~1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重者每天可服 2 剂。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50 例,痊愈 48 例,无效 2 例。
[来源] 袁世萍,广西中医药 1987; (2): 20

茯苓愈婴汤


  [药物] 炒淮山药、云茯苓各 10 克,生鸡内金 5 克,罂粟壳 3 克。此 为 1 岁儿剂量。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次频服,可酌加蜜糖调味。
[疗效] 此方治疗婴幼儿泄泻 200 例,显效 187 例,好转 11 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达 99%。
  [病例]黄××,男,8 个月。患儿腹泻 15 天。每天行 10 余次,经治 疗效不显。刻诊:面色萎黄,精神倦怠,大便溏泻,酸腐臭秽,夹有食物残 渣及奶瓣,哭闹阵作,泻后胀痛减而稍安,舌淡红、苔白腻,指纹紫滞。以 上方加山楂 10 克,1 剂症减,2 剂症除,大便成形,遂痊愈。
[来源]李学声.福建中医药 1985; (3) : 31

止泻散

[药物] 炒车前子、枯矾各 10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天服 2 次,每次 1—2 克,每天饭前冲 服,5 天为 1 个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 5 个月—2 岁婴幼儿湿热型腹泻 32 例,痊愈 25 例, 好转 4 例,无效 3 例。
[来源] 刘玉洁,辽宁中医杂志 1991; (6): 36

二子散

[药物] 车前子 3 份,五倍子 1 份。
[用法] 上药研末混合备用。4—12 个月婴儿每天服 3 次,每次服 1

克;1 岁以上者,按每岁 1 克为基本量递增。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腹泻 98 例,治愈 66 例,好转 30 例,无效 2 例, 总有效率 98%。
  [病例] 张×,男,3 岁。患腹泻 4 天,现便次日达 15 余次,状稀薄 如水夹有粘液,不思食,经某医院输液治疗,病未见好转。大便常规检查, 质稀色黄,脂肪球少许。以上方每天眼 5 次,每次 3 克。服 1 天后便次显减, 食欲增;服 3 天后症状完全消失。
[来源] 王作梁,等,河南中医 1990; (2) : 35

银葛散

[药物] 金银花 4 份,茵陈。葛根各 3 份。
  [用法] 先将金银花用瓦锅炒至焦黄,再加入茵陈略炒即可,葛根用 火煨至微黑。三药共研细末备用。每天服 3 次,1 岁以下每次服 2 克,2—3 岁每次服 3 克,4—5 岁每次眼 4
克。温开水送服。3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腹泻 40 例,经 1 疗程治疗后,痊愈 31 例,好转
6 例,无效 3 例。
[来源]刘运扶,广西中医药 1988; (5) : 17 注:若患儿脱水明显者,可口服含糖、盐、苏打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大黄蝉蜕汤

[药物] 大黄、蝉蜕各 1~3 克。
[用法]将大黄捣碎,蝉蜕去头足,用水适量浸泡 20 分钟,武火煎煮
10—15 分钟,取澄清药液约 50 毫升,每次灌眼 3—5 毫升,每天 5—8 次。 脱水现象严重者,可配合口服适量糖盐水或输液。
[疗效] 此方治疗婴儿腹泻 300 例,显效 192 例,有效 48 例,无效 60
例。总有效率 80%。
  [病例] 尚×,男,2 岁。患儿腹泻月余,曾用过中西药,虽然脱水 有所纠正,而腹泻仍然。刻诊,患儿眼窝凹陷,精神萎靡不振,嗜睡,烦躁, 腹大如鼓、拒按,青筋隐现,口唇干燥,渴而索饮,水烧则吐,每天泻下 10 余次,泻下物内挟奶瓣、粘液及口服之药物残渣,肛门红肿,舌淡、苔腻, 指纹淡红深沉、透气关射命关。大便常规检查脂肪球(++),白细胞(+)。 以此方药灌服 4 天,病告痊愈。
[来源]王振录,等,浙江中医杂志 1988; (8) : 376

麻黄前胡汤

「药物] 麻黄 2—4 克,前胡 4—8 克。
[用法]上药加水适量煎煮,取药液 300 毫升左右,稍加白糖频服。
  [疗效]此方治疗无明显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的小儿腹泻 138 例,痊愈 126 例,无效 12 例。
[来源] 郭松河,浙江中医杂志 1988; (9) : 403


止泻外敷方

[药物] 吴茱萸 12 克,云南白药 10 克。
  [用法]将吴茱萸研末,与云南白药混合备用。取总量的 1/4,用少量 米醋搅拌成糊状置于小儿肚脐,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再以热水袋热敷 30 分钟。轻者 1 次,重者 4 次可愈。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泄泻 48 例,均获治愈。
  [病例] 尹×,男,9 个月。其母代诉:感冒后开始泄泻,下黄色稀 水样或糊状粪便,每天 7 次,曾在某医院诊断为小儿急性肠炎。刻诊患儿面 容消瘦,哭声低微,大便每天 1—3 次、稀水样,指纹色淡红,隐约可见,舌 淡苔白。用上药外敷肚脐 3 次获愈。
[来源] 张大华,湖北中医杂志 1992; (3) : 29

止泻洗剂

[药物] 艾叶 50 克,透骨草、白胡椒各 25 克。
  [用法]上药加清水 500~1000 毫升,煎 10~15 分钟,将药液倒入盆 中,以不烫为度,将患儿两脚放入盆中洗浴约 10 分钟,每天 3 次。 1 剂药 可煎 3 次。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24 例,经治 1~4 天全部治愈。
[来源] 李友明,辽宁中医杂志 1987; (10) : 42

车金膏

[药物]炒车前子、炒鸡内金各 30 克,鸡蛋清 1 个。
  [用法]前二药研末装瓶备用。用时取药末适量,加鸡蛋清调和如膏状, 贴于脐中,再用纱布和胶布固定。每天换药 1 次,5 次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湿热型腹泻 52 例。痊愈 37 例,好转 13 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为 96.2%。
  [病例]陶××,男,2 岁。因饮食过饱,泻下黄色稀水便 4 天余,每 天泻 10 余次,经用抗生素及输液治疗 3 天效不显。刻诊:面黄体瘦,口渴喜 饮,小便短而黄,肛周色红,便味秽臭,苔黄腻,脉滑数。大便常规检查脂 肪球(++)。即用上方药贴肚脐中,3 次后腹泻明显减少,大便基本成形,
贴 5 次后痊愈。
[来源] 张化南,黑龙江中医药 1991; (1) : 5

巴豆黄蜡敷剂

[药物] 巴豆、黄蜡各 30 克。
  [用法] 将上药捣如泥,做药饼如铜钱大,贴敷脐部,以手按紧,用 敷料胶布固封,再用热水袋早晚各热敷脐部 30 分钟,每天贴敷 1 次,3 次为
1 疗程。
[疗效] 以此方治疗小儿腹泻 100 例,痊愈 82 例,好转 15 例,无效 3

例。总有效率 97%。
[病例] 郑××,男, 74 天。患儿腹泻蛋花水样便 14 天,每天解
10 余次,伴恶心,烦躁不安,尿少。拟婴儿腹泻并中度脱水收治。检查体温
37℃,发育营养稍差,皮肤弹性差,粘膜干燥,眼眶、前囱凹陷,腹膨软, 肝脾阴性;血钾 3. 8mmol/L,钠 125mmol/L,氯 100mmol/L,二氧化碳结合
力 13. 5mmol /L,大便培养 4 次均未见沙门氏菌及志贺氏菌生长;大便常 规检查黄色粘液便,脂肪球+,白细胞 2—3。采用补液、纠正酸中毒、消炎、 止泻、输鲜血等治疗 15 天,病情未见好转,腹泻次数增加至每天 16 次、量 多,脱水未纠正。停用所有药物,予上法贴敷脐部,当晚大便明显转好,腹 泻次数减至每天 2 次,大便转为糊状而愈。
[来源] 邹德霖,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2; (4) : 166

二叶菖蒲饼


  [药物]艾叶 10 克,鲜荷叶 1 张(干者亦可),生姜、石菖蒲各 5 克, 酒饼药 3 个,葱白 10 根,大米饭适量。
  [用法]将上药研成粉末或切碎,加水适量煮沸 2—3 分钟,待水吸干, 加入大米饭搅匀,做成大饼,趁热适度以肚脐为中心敷于腹部,用纱布或白 布缚紧,仰卧 2 小时左右即可。
[疗效]此方治疗婴幼儿泄泻 21 例, 19 例外敷 1 次泄泻即止,症状
消失; 1 例外敷 2 次泻撰,症状消失。1 例无效。
  [病例] 刘×,男,1 岁 3 个月。已病 22 天,恶心呕吐,腹泻如蛋花 样,每天行 4~6 次。经中西药治疗乏效。诊时大便次数增多,食欲不振,口 唇干燥,肠鸣腹胀,皮肤干涩,弹性较差,眼眶凹陷,精神萎靡,以此方外 敷后泻止。
[来源]刘兴.广西中医药 1987; (3) : 23

温脐散

[药物] 肉桂 4—6 克,丁香、本香各 5—10 克。
[用法] 上药研细末置纱布袋内,用绷带缚于小儿肚脐上一夜,一般 1
—3 次可见效。
[疗效]此方治疗婴幼儿泄泻 66 例,痊愈 56 例,显效 6 例,好转 4 例。
[病例] 王××,男,5 个月。患儿泄泻 3 大,大便呈蛋花汤样,每
天 8~9 次,腹部膨胀。曾予庆大霉素、食母生等治疗,效不佳。予此方贴肚 脐治疗 1 次,泄泻次数减为日 3~4 次,再贴 1 次痊愈。
[来源]陈建平.中医杂志 1985;(6):75

姜萸散

[药物]干姜、吴茱萸各 10 克,苍术、小茴香各 5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次用 1—2 克以适量清水调匀后敷于患 儿肚脐中,再用伤湿止痛膏封贴,每天换药 1 次。
[疗效] 此方敷脐治疗小儿腹泻 86 例,痊愈 65 例,好转 17 例,无效

4 例,总有效率为 95.5%。
  [病例]李×,女,3 岁。腹泻 15 天,每天 5—6 次,泻下完谷不化; 面黄无泽,目倦无神,四肢清冷,舌淡、无苔,脉沉细。曾用西药治疗乏效。 以此方敷肚脐,3 天后症减,续敷 3 天痊愈。
[来源] 钟勇,广西中医药 1991; (3) : 107

肚脐散

[药物] 苍术、川黄连、车前子、滑石、冰片各适量。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取 2 克用稀蒜汁调和后贴敷神阙穴
(肚脐)上,用 10×10 厘米胶布固定, 24 小时换 1 次,连用 3 次为 1 个 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婴幼儿湿热型腹泻 375 例,痊愈 322 例,好转 21 例, 无效 32 例。总有效率为 91.5%。
  [病例] 王×,男,6 个月。患儿腹泻已 1 个星期,每天 10 次左右, 泻物如蛋花样,经西药治疗未见好转。诊见精神尚好,肛门发红,腹不胀, 脉数,指纹色紫。以此方治疗 3 次后,症状消失。
[来源] 王永灿,等,江西中医药 1992; (3) : 38

小儿肠炎

消胀汤
[药物] 木香、砂仁各等份。
  [用法] 上药研末装瓶备用。每天服 3 次,2 岁以下每次 2 克,5 岁 以上每次 3 克,以开水调服。5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肠炎后腹胀 40 例,均获治愈。
  [病例] 秦×,男,3 岁。15 天前患肠炎,经西医用抗生素治疗症状 改善,大便从稀水状变成稀糊状,但腹胀加重,不欲食,精神萎靡,面色苍 白,怕冷,肠鸣音弱;叩诊鼓音,无移动性浊音;X 线检查肠管大量积气。 西医诊为肠功能紊乱,给抗生素、酵母片等无效。以此方每天 9 克,分 3 次 服,连服 5 天,腹胀消失,精神好转。继服参苓白术片 7 天以巩固疗效。
[来源] 秦书勤,等,陕西中医 1990; (1) : 30

三叶散

[药物]丝瓜叶、苦瓜叶、鲜荷叶各 30 克,燕子泥、石膏粉各 100 克。
  [用法] 上药共捣成泥,外敷肚脐(神阙穴),每天 2 次。同时配合 内服中药煎剂。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霉菌性肠炎重症而获效。
  [病例] 杨××,男,2 岁半。患儿发热腹泻,经口服。静脉滴注抗生 素乏效。经化验检查诊断为霉菌性肠炎,病情继续恶化。诊见大便仍泄,粪 色如酱,高热昏迷,有时阵发性抽搐,脸青唇紫,小便黄短,四肢厥逆,脉 沉伏。辨证为热甚生风。即以此方外敷神阙穴,用后神志渐清。然后加服中 药,经治数天泄泻止而愈。
  
[来源] 曾立崑,浙江中医杂志 1990;(7): 320

苦木合剂

[药物] 苦参 25 克,木通 15 克。
  [用法] 上药加水 200 毫升,文火煎煮至 15—20 毫升,为 1 次用量。 每晚保留灌肠 1 次,灌肠前令患儿排便。药液温度宜 37—37·5℃,插管深
入 10—15 厘米,慢慢推药,拔管后令家长捏紧双侧臀部 5—8 分钟。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滴虫性肠炎 21 例,全部治愈。
[来源] 侯传夫,山东中医杂志 1989; (3) : 53

小儿细菌性痢家

止痢粉
[药物] 满天星适量。
  [用法]上药洗净晒干,研细末备用。每天服 3 次,每次 1.5 克,加糖 冲开水服。
[疗效] 此方治疗细菌性痢疾 32 例,均获痊愈。
[病例]李××,男, 3 岁。发热、腹泻 2 天,曾伴呕吐。诊见体温
39.5℃,双肺呼吸音粗。大便常规检查粘液(++),红细胞少许,脓球(示
++),吞噬细胞少许。血液检查,白细胞 14.8×109 /L,中性 0. 28,淋
巴 0. 72。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以此方治疗,每 2 小时服 1 次,每次 1.5 克,同时给予补液。自晚 10 点开始用药,至次日晨 8 时,体温 38℃,大便 已干。大便、血液检查均已正常,继服 2 天,每天 3 次,每次 1·5 克,病愈。
[来源] 张继宗,浙江中医杂志,1991 : 427

止痢方

[药物] 月月红(太阳花)鲜草(去花)200 克,白糖 30 克。
[用法]将上药洗净加冷开水适量,捣烂取汁分早晚 2 次口服。
[疗效] 此方治疗细菌性痢疾 30 例,疗效显著。
  [病例]陈××,男,9 岁。下脓血便 5 天,每天 20 余次,里急后重, 伴发热恶寒,呕吐、不思饮食、精神困倦、腹痛、尿少,舌苔黄腻,脉儒数。 大便常规化验可见脓细胞,西医诊断为细菌性痢疾。曾服土霉素、磺胺类药 片及肌注庆大霉素等疗效不显,遂以此方治疗 2 天获愈。
[来源]许丽娜.江西中医药 1992; (5) : 59

加减白头翁汤


  [药物]白头翁 12~25 克,大黄、枳实各 5~10 克,地榆 5~9 克,黄 连 3~6 克。
腹痛甚者加广木香 5~10 克,白芍 9~15 克。
  [用法]上药以冷水浸泡 15 分钟左右,武火煎椎。1剂煎 2 次,共取 药液 60~150 毫升。嘱患儿左侧卧,将肛管(或大号导尿管)插入肛内 15
  
厘米左右,待药液温度在 36℃左右时,用 50 毫升注射器(或灌肠筒)抽药 液缓慢注入,保留 30 分钟以上,每天 1 次,直至痊愈为止。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 12 例,均治愈。
[来源]许忠民。江西中医药 1992; (5) : 24

三黄粉

[药物]黄连、黄苓、黄柏各等份。
[用法]上药研细末和匀备用。1 岁每次用 1 克,生理盐水 20 毫升;2~
3 岁用 2 克,生理盐水 30 毫升;4 岁以上用 3 克,生理盐水 40 毫升,将药末 与生理盐水调和后,用消毒的 50 毫升注射器吸入药液,接上导尿管,插进患 儿肛肠内 5~8 厘米,缓缓注入。每天灌肠 1 次,病情较重者每天 2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菌痢 146 例,治愈 118 例,无效 28 例。
  [病例]夏×,男,7 个月。昨夜哭闹不安,腹泻赤白相杂粘冻,夜间 至清晨达 8 次。诊见体温 38.6℃(肛探),腹微胀,苔白厚腻。大便常规检 查脓细胞(+++),红细胞少许。血常规检查白细胞 12.6×109/L,中性
0.48。即用三黄粉 1 克,调入生理盐水 20 毫升灌肠,每天 2 次,连用 2 天。 体温恢复正常,余症均除。
[来源]杨侃,浙江中医杂志 199; (3): 114

婴儿肠绞痛

三香散
[药物]木香、小茴香各 30 克,肉桂 15 克。
  「用法]上药共研粗末,炒香,勿炒焦、勿过热,布包,轻轻反复揉压 肚脐。直至药热渐散,再重复炒、揉压。
[疗效]此方治疗婴儿肠绞痛 68 例,痊愈 42 例,有效 20 例,无效 6
例。总有效率达 90%。
[来源]葛志奇,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2; (8) : 349

小儿呕吐

止呕泥
[药物] 生姜 100 克,鲜橘皮、米饭各 50 克。
  [用法] 将生姜、橘皮捣碎,加入米饭共捣成泥,外敷神阙穴上,上 盖消毒纱布,并压以热水袋加温。
  [病例] 邹×,女,2 岁 6 个月。患儿1天前感寒而发呕吐,继则恶 寒发热,诊断为急性胃炎。就输液及抗感染治疗不效,反增腹泻。刻诊:呕 吐不止,兼有下泻,腹中雷鸣,发热恶寒,四肢厥冷,脸色苍白,眼眶凹陷, 舌苔白干,脉数带紧。以此法外敷神阙穴,顷刻,呕吐止,四肢转温,后与 法湿止泻中药内服,诸症消失。
[来源] 曾立崑。浙江中医杂志 1990; (7) : 320

小儿食滞


消滞方
[药物]大枣 2~5 枚,蜂屎适量。
  [用法]将大枣去核后装入蜂屎,包好,火烧至枣胀大而枣皮稍发黑为 佳。每天服 2 次,1~3 岁每次服 2~3 枚。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食滞,一般服 2 天即愈。
  [病例]赵×,男,5 岁。昨晚贪食过多,引起院腹胀痛,恶心暖气, 食欲不振,大便不调。用此方药服 1 天腹胀大减,2 天后饮食正常。
[来源]李文欣,等.四川中医 1993; (10) : 40

玄胡粉

[药物]玄明粉 3 克,胡椒粉 0.5 克。
  [用法]上药研细拌匀,放置肚脐中,外盖消毒油纸或纱布,用胶布固 定,每天换药 1 次。
[疗效]此方敷脐治疗小儿积滞,一般 1~2 天见效,3~5 天可愈。
  [病例]赵××,男,3 岁,近 10 天来呕吐,厌食,大便腥臭、3 天一 行而不畅,烦躁哭闹,少腹胀满,无发热,苔黄腻,脉滑数。诊为小儿积滞, 以此方敷肚脐治疗,每天换药1次,2 天后好转,4 天后痊愈。
[来源]孙兴大,四川中医 1985; (2): 47

儿童胃、十二指侈溃疡

儿渍散
  [药物] 炙黄芪 500 克,桂枝、血竭各 20 克,炒白芍 200 克,炙甘 草、九香虫各 50 克,白芨、乌贼骨、徐长卿各 300 克,黄连 45 克,枯矾 30 克。
[用法]上药除枯矾外,一起放入烘箱烤干,如无烘箱可用文火将药物
烤干,与枯矾混合,研成细粉末,过 80~120 目筛,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
取 10~20 克以热水或蜂蜜调成糊状,饭前 30 分钟吞服,每天 3 次。30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儿童胃十二指肠溃疡 53 例,痊愈 30 例,好转 17 例, 无效 6 例。
  [病例]王×,男, 14 岁。脐周及胃脘部隐痛 3 年,胃镜检查发现胃 前壁小弯靠近幽门处有 0.5×0.5 厘米大小溃疡 2 处,有陈旧性血痴,幽门轻 度梗阻。诊断为胃小弯侧溃疡。刻诊:胃脘灼热,嘈杂吞酸,痛处不定,夜 间及饥饿时痛甚,伴纳呆腹胀,时而呕吐,舌红,脉弦。以此方加姜竹茹, 枳壳粉末,饭前 30 分钟取 20 克加蜂蜜一汤匙调成糊状吞服,每天 3 次。治
疗 2 个疗程后痊愈。复查胃镜正常,随访多年未见复发。+)持续不降,一派 阴虚之证。遂以此方治疗,同时递减激素,半年而愈。
[来源]谢立业,中医杂志 1992; (5) : 8

黄芪益母草汤

  [药物]黄芪 18 克,益母草、生地、白茅根各 12 克,黄柏、小蓟、茯 苓、白术、泽泻、滑石各 9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10 天为 1 疗程。 若因疮疡者加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因于风寒感冒者加荆芥。防
风、桔梗;因于扁桃腺炎者加银花、黄苓、牛蒡子。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急性肾炎 104 例,全部治愈。
  [病例]李×,男,6 岁。眼睑浮肿,尿少,双下肢溃疡(部分化脓结 痂),体温 37.6℃,舌红、苔薄黄。尿常规检查,蛋白(++),红细胞(+
+),颗粒管型(+)。以此方加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各 15 克。服 7 剂后,浮肿消退,余症减;继服 7 剂后,症状除,连续 3 周尿常规检查正常。
[来源] 康建武。湖北中医杂志 1991; (6): 17

急肾汤

[药物]金银花、野菊花各 8 克,蒲公英、紫花地丁、白茅根、小蓟各
10 克,茯苓、猪苓、泽泻各 12 克,益母草 15 克,蝉蜕 6 克。
[用法]每天1剂,加水煎至 100~200 毫升,每天分 3 次温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急性肾炎 56 例,均获临床治愈。对全部病例经 1~
4 年随访,无 1 例复发或转为慢性肾炎。
  [病例]陈×,男, 10 岁。发热 4 天,颜面、眼睑和双下肢浮肿 3 天,尿黄赤,大便硬结,咽痛,口渴引饮,头晕,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检查双侧扁桃体Ⅲ°肿大、充血,体温 38.2℃,血压 16.3/11.5 千帕斯卡, 血白细胞 12.2×109/L;尿常规检查蛋白(++),红细胞(+++),颗 粒管型少量;血沉 46mm/h。此方治疗 10 天,症状消失,尿常规均正常,再 予本方 6 剂,以巩固疗效而获痊愈。
[来源] 朱朝元,等。广西中医药 1990; (6) : 7
荔蓟前合剂
[药物]荔枝草、车前草各 3000 克,大蓟、小蓟各 1500 克。
  [用法]上药加水煎成 6000 毫升,加适量苯甲酸、尼泊金防腐,分装 备用。每天服 3 次,每次 10~20 毫升。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急性肾炎 70 例,治愈 69 例,好转 1 例。
[来源]马业耕,江苏中医 1989; (7): 14 浮萍三草汤
[药物]浮萍 6~12 克、地胆草 10 克,马鞭草 6~10 克,益母草 1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 4~5 次服。此为 5 岁用量,不同年龄可随 之增减。
  若兼咽喉肿痛加一枝黄花、醉浆草;风热盛者加白茅根、蝉蜕、木贼草; 疮毒疖肿加地肤子、七叶一枝花;血尿明显加茜草、紫珠草。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急性肾炎 260 例,痊愈 218 例,好转 37 例,无 效 5 例。总有效率为 98.1%。
[来源] 赵伟强,陕西中医 1993; (9) : 394

凉血击瘀饮

  [药物]水牛角 30 克,生地、赤芍、丹皮、蝉蜕、大蓟、小蓟各 10 克, 鸡血藤、益母草各 15 克,雷公藤 6 克,甘
草 5 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 39 例,痊愈 33 例,显效 4 例,无效
1 例。
[来源] 孙轶秋,等,陕西中医 1993; (12) : 540 注:本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及小便异常、水肿等,临证时应在上方基
础上加减变化。恢复期改用玉屏风散、生脉饮等化裁,总疗程一般 3~6 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雷公藤有剧毒,宜先浸泡 2 小时后文火久煎 2 小时,以减轻毒 性,一般用量为 6~10 克。一般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小儿黄疸

化疸复肝汤
  [药物]绵茵陈 180 克,金钱草 90 克,川郁金 60 克,粉甘草 15 克, 红糖适量。
[用法]每天1剂,水煎取液冲红糖当茶饮,每天 3~
5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黄疸型肝炎 250 例,均治愈。
「来源] 李庆铎,陕西中医 1989; (1) : 31 茵郁板枣汤
[药物]绵茵陈、蒲公英各 10~30 克,郁金 8~12 克,板蓝根、大枣、
虎杖各 10~15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文火水煎取液 300~450 毫升,每天分 3~4 次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黄疽型肝炎 171 例,临床治愈 138 例, 基本治愈 17 例,显效 16 例。
[来源]杨发周,等。新中医 1993; (8) : 22
丹参清肝软
[药物] 丹参 9 克,龙胆草、甘草各 6 克。
  [用法]每天、剂,水煎 2 次,早晚各服 100~150 毫升。若湿重者加 霍香,热重者加白茅根,食滞者加内金。配服维生素C、酵母片。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传染性黄疽型肺炎 70 例,临床治愈 66 例,好
转 4 例。
  [病例]何××,男, 10 岁。纳呆神疲尿黄 5 天。现尿黄如浓茶,腹 胀恶心,全身皮肤、巩膜黄染鲜明。检查肝肋缘下 3 厘米,剑突下 5 厘米, 有压痛及叩痛;脾未触及;舌边尖红、苔薄黄而腻,脉细数,黄疽指数 40 个单位,谷丙转氨酶 5001nme1.s-1/L,胆红素 68.4μmo1/L,总蛋白 63 克/L; 凡登白氏直接间接反应阳性。按此方加白茅根 12 克,服 16 剂症状基本消失, 肝功能恢复正常。继服 7 剂以巩固疗效。
[来源]潘子函。湖北中医杂志 1988; (4): 28 白茵奇金汤
  [药物]白毛藤、金钱草、奇良各 7 克,绵芭陈 12 克。陈皮 5 克。此 为 10 岁儿童剂量,可根据患儿年龄适当增减。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病毒性肝炎 120 例,痊愈 116 例,好转 4 例。
  [病例]郑××,女,5 岁。近日患儿倦怠,恶心厌食,面目俱黄,小 便短少而色黄,大便 2 天未行,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检查肝肋下 2.5 厘 米,剑下 3 厘米,质软有压痛;肝功能检查黄疽指数 24 单位,谷丙转氨酶
3334nmel-1/L。以此方稍减量加竹茹、山楂肉各 5 克,生大黄(后下)2 克, 生甘草 3 克,服 7 剂后黄疽渐消。继上方去竹茹,再进 7 剂,黄疸消退,肝 功能检查正常。随访 3 个月,病未见复发。
[来源] 赵恒,浙江中医杂志 1990; (7): 303 茵陈红花汤
  [药物]绵茵陈 15~30 克,龙胆草、红花各 1.5~3 克,广郁金、白术 各 6~10 克,茯苓 10~1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甲型肝炎 110 例,显效 84 例,有效 18 例,无效
8 例。总有效率 92.7%。 若病情重者当加服护肝药。
[来源]周国汉,等,浙江中医杂志 1989; (9) : 393

茵柴汤


  [药物]绵茵陈、板蓝根各 20 克,柴胡、云苓、淮山药、神曲、甘草 各 10 克,白术 7 克,大枣 2 枚。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连服 10 坚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黄疽性肝炎 125 例,治愈 84 例,显效 32 例,好 转 7 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为 98.4%。
[来源] 吕延亭,陕西中医 1987; (2) : 75

茵陈赤虎汤


  [药物]绵茵陈、赤芍各 20 克,山楂、板蓝根、紫草、夏枯草各 10 克, 金钱草、虎杖、垂盆草各 12 克,自茅根(或玉米须)1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早、中、晚 3 次服完。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黄疸性肝炎 64 例,治愈 58 例,有效 4 例,无效
2 例。
[来源]王西周。陕西中医 1987; (5) : 214

婴肝汤


[药物]绵茵陈、炒山栀各 7 克,败酱草、郁金各 10 克,鲜虎杖 15 克。 若患儿纳呆者加鸡内金 7 克,谷芽、麦芽各 10 克;腹胀者加青皮 7 克,
陈皮 10 克或广木香 10 克;便秘者加炒二丑 7 克或麻仁 1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频服。
  [疗效]此方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 14 例,痊愈 8 例,好转 2 例,无效 6 例。
  
[病例]彭×,男, 43 天。因出生后大便呈陶土色,伴身黄、尿黄
43 天人医院治疗。检查体温 37℃,精神欠佳,稍能吮乳,皮膜、巩膜深度黄 染;腹膨隆,可见腹壁静脉曲张。检查肝肿大在右肋缘下 6 厘米,质地偏硬, 无结节;脾肿大在左肋缘下 2 厘米,黄疸指数 55 单位,胆红素 94. 05-1mo1/L, 麝香草酚浊度试验 12 单位,谷丙转氨酶 950.19nmOl·-1/L,HBsAg阴性,甲 胎蛋白阴性,碱性磷酸酶 1.42μmol-1/L,尿巨细胞包涵体阳性。诊断为婴儿 肝炎综合征。曾以高渗葡萄糖、能量、激素、抗生素等治疗无效,改以此方 加减治疗 4 周痊愈。随访 1 年,小儿生长发育正常。
[来源]彭兆麟。湖北中医杂志 1989: (4) : 19 茵陈苓柏汤
[药物]绵茵陈 15 克,板蓝根、生麦芽各 10 克,茯苓、白术、车前子
(包)、薏苡仁各 6 克,黄柏 3 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取液 30~50 毫升,分次频服。
[疗效]此方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 28 例,痊愈 23 例,好转 3 例,无效
2 例。
[来源]陈建平,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1; (6) : 18 茵郁灵仙汤
[药物]茵陈 10~20 克,郁金、枳实、茯苓、威灵仙各 6~1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浓缩为 80~100 毫升,加糖适量,不拘时间 服,少量多次。
[疗效]此方治疗新生儿梗阻性黄疸 14 例,治愈 12 例,无效 2 例。
  「病例]肖××,男, 46 天。出生 2 天皮肤发黄,家属以为胎黄未加 重视,1 周后黄疸逐渐加深。诊时目睛皮肤黄染,色泽鲜艳,溲黄如浓茶, 大便色白,不欲吮乳,腹部胀满,精神萎靡,烦躁不安,舌苔白腻薄黄,指 纹紫滞。检查肝肋下 3 厘米、剑突下 4 厘米,脾大 1 厘米;黄疸指数 96 单位, 凡登白直、间接反应阳性。诊断为新生儿梗阻性黄疸。以此方加丹参 10 克, 木香 6 克,板蓝根 12 克,服 11 剂后黄疸基本消失,继以异功散加味调理 1 周痊愈。
[来源]姜润林。浙江中医杂志 1989; (9): 394
茵陈丹参汤
[药物]绵茵陈、丹参各 15 克,车前子 6 克,甘草 3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至 80~100 毫升,分 3~5 次口服。
  [疗效]此方治疗新生儿迁延性黄疸 54 例,痊愈 48 例,有效 5 例,无 效 1 例。
  [病例]高×,女, 26 天。患儿出生 3 天后出现皮肤及白睛发黄, 10 天后加重,伴嗜睡,呕吐,吃奶少,大便干、色浅黄,尿深黄而染尿布,体 重不增。检查全身皮肤及巩膜重度黄染,肝肋下 2 厘米、状软,精神差;血 红蛋白 120 克/L,黄疸指数 116 单位,胆红素 260μmol/L,转氨酶正常。诊 断为胆汁淤积综合征,以此方治疗 15 天黄疸消失,症状好转,肝肿大消失, 复查血清胆红素及黄疸指数均正常。
[来源]张淑兰。陕西中医 1993; (12) : 539

水痘

荆防板蓝根汤
「药物]荆芥、防风各 10 克,板蓝根 20 克,芦根 1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 2 次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水痘 94 例,全部治愈。
[来源] 翁建新。江苏中医 1990; (10) : 37

银翘一丁汤

[药物]金银花、连翘、车前子、六一散各 10 克,紫花地丁 15 克。
  [用法]上药纱布包裹,头煎药液 50~100 毫升,分 2~3 次服;二煎 外洗患部。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水痘 11 例,均治愈。
[来源]吕月美.四川中医 1993; (l2): 47

水痘方


  [药物] 苡仁 15 克,黄柏 9 克,萆薢 10 克,金银花、板蓝根各 12 克,苍术、甘草各 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 3 次服。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水痘疗效颇佳。
  [病例]高××,女,3 岁。患儿 1 天前开始发热、流清涕,翌日晨起 见面部出现疹子,饮食不佳而来诊。刻诊患儿面部及胸部均有散在的红色丘 疹,周围红晕清晰,内有水包如晶;发热(体温 38.9℃),精神欠佳,舌淡、 苔白腻根略黄,转纹淡紫。以此方加山楂、白术各 10 克,服药 1 剂后热退疹 减,2 剂后丘疹水泡消退,诸症消失而愈。
[来源] 雍怀生。四川中医 1993; (12) : 47

银石汤


  [药物]金银花、石膏各 30 克,玄参、紫草、泽泻各 15 克,薄荷 9 克, 荆芥 6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 2 次,共取药液 250 毫升,分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水痘 116 例,均获痊愈。一般服药 2~5 剂。
  「病例] 周×,女,7 岁。发热并出疹 1 天,身上瘙痒,头面、躯干皮 肤散在丘疹、疱疹,痘疹红润,清净明亮,内含水液;纳食略减,体温 38.4
℃,咽部充血,舌红、苔薄白,脉浮数。投银石汤 2 剂获愈。
[来源]李江,浙江中医杂志 1989; (3) : 115

青黛牡滑散

[药物] 青黛粉、生牡粉、滑石粉等量。
  [用法]将上药混匀,加入适量麻油拌成糊状即可,使用时将调好的药 物轻擦于患处簿簿 1 层,每天 1~2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水痘 32 例,收效良好。痊愈 24 例,显效 8 例。

[来源] 肖颁宪.湖南中医杂志 1990; (5) : 41

腮腺炎

消毒饮
[药物]板蓝根 30 克。
  [用法]上药加水 200 毫升,煎成 60 毫升,分 6 次服,每 4 小时 1 次, 空腹服。此为 1 天量。
[疗效]此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满意,一般连服 3~5 剂可愈。
[来源]穆桂馨,黑龙江中医药 1989; (3) : 5

腮腺炎糊剂

[药物]木鳖子适量。
  [用法]木鳖子去壳取仁,用瓷碗或碟将木鳖子仁加少许清水磨成浆糊 状,以棉签蘸涂于患处,每天 10 余次。干后即涂,保持湿润。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腮腺炎 18 例,均痊愈。
  [病例]田×,男,8 岁。发热、恶寒 3 天,两侧颐颌部色白濡肿 1 天, 按之酸痛,食欲不振,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诊断为腮腺炎。以此方 治疗 3 天痊愈。
[来源]罗原福.广西中医药 1988; (5):3

梧桐花汁

[药物]鲜梧桐花 20 朵。
[用法]上药捣烂外敷患处,药干后再换,1 天数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腮腺炎数 10 例,取效满意。
  [病例]李××,男,7 岁。两耳下红肿疼痛,张口咀嚼困难,头痛、 恶寒已 3 天。来诊时体温 38℃。以此方外敷 28 小时,共计 12 次,热退肿消。
[来源] 李庆.浙江中医杂志 1990; (11):516
青叶敷剂
[药物] 大青叶(鲜品)100~300 克。
  [用法]上药加白醋,捣烂敷腮肿部位。敷药面积较患处大。每天敷1 次,必要时敷 2 次。药干后加醋使其保持湿润,连敷 5 天为1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 12 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治愈 9 例,效果满意。
[来源]周联耀。广西中医药 1991(5) : 5 公英煎剂
[药物]鲜蒲公英 30~60 克,白糖 30 克。
  [用法]将鲜蒲公英洗净和白糖同放药罐内,加水 300~400 毫升,文 火煎开后再维持 15 分钟左右,用净纱布滤过,取药液分早晚 2 次服。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84 例,均治愈。
[来源] 梁昌银,河北中医 1985; (3) : 40 地龙糖浆
[药物] 地龙 20~30 条,白糖 30 克。

  [用法]将地龙洗净肚内泥土,置玻璃杯内,加入白糖腌渍,约 50 分 钟后逐渐分泌出白黄色粘液,然后以玻璃棒用力搅拌,即成糊状灰棕色的地 龙糖浆。将之直接涂于肿胀处,再用湿纱布覆盖固定,每天涂药 3~4 次。
[疗效]此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80 例,全部治愈。疗程最长者 7 天。
[来源]何国兴,乡村医学 1985; (4) : 14

全蝎方

[药物]全蝎 30 克,香油 60 克。
  [用法]用清水洗去全蝎杂质与咸味,晾干备用。香油烧热,将全蝎放 入,炸至焦黄,取出。每天服 15 克,分早晚 2 次服。
  [疗效]此方治疗腮腺炎 120 例,痊愈 100 例,好转 20 例。服药次数 最多 5 次,最少 2 次。
[来源]岳静,山东中医杂志 1988; (2): 52

小豆糊剂

[药物]赤小豆 100 克,鸭蛋清适量。
  [用法]将赤小豆研粉过筛,与鸭蛋清调成糊状,放纱布上敷患处,5 小时换药1次。若双侧发病者赤小豆倍量。
若发热者,以此方外敷的同时,可用解热药控制热势。
[疗效] 此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45 例,全部获效。
[来源]彭宗柏,湖北中医杂志 1989; (1) : 48

腮腺炎糊剂

[药物]鲜蒲公英适量,鸡蛋清1个。
[用法]上药捣烂如泥,加鸡蛋清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天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一般 1 周之内肿胀消退,疼痛消 退,热退,多无并发症。
[来源] 杜健,等.中医杂志 1992:(5) : 4

侧柏叶糊剂

[药物]鲜侧柏叶 250 克,鸡蛋清 1 个。
  [用法] 上药捣烂如泥,加入鸡蛋清调匀摊于纱布上,贴于患儿肿胀 部位,每天更换 1~2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腮腺炎,多在 1~2 天内消肿热退。
  [病例]林××,男,4 岁。因右腮部肿痛,发热,体温 39.8℃,曾诊 为腮腺炎,服吗啉呱及中药治疗 4 天未效。现证见右腮部红肿,舌红、苔白, 脉滑数。以此方治疗 2 天,肿消热退而告愈。
[来源] 黄明,四川中医 1992; (9) : 49

冰片地龙饼


[药物]冰片 5 克,大活地龙 6 条。
  [用法]将冰片研细末,地龙捣烂,制成直径 5 厘米左右的薄饼摊于纱 布上,贴于患处,外盖一层薄塑料膜,胶布固定。每天换药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腮腺炎 56 例,全部治愈,轻者敷 1 次,重者敷 3~4 次即愈。
[来源]扈新钦.浙江中医杂志 1990; (5) : 210

痄腮膏

[药物]大黄、芒硝、赤小豆各 100 克,白矾 20 克,凡士林 300 克。
  [用法] 前 4 味药共研细末,过 80 目筛;将凡士林加温溶化,与药 粉调匀为膏,装瓶备用。使用时视肿处大小,将药膏摊于敷料上,贴在患部, 胶布或绷带固定(一侧发病用胶布,两侧同时发病用绷带)。每天换药 1 次。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腮腺炎 268 例,均在 3~5 天痊愈。
  [病例]李××,女,6 岁。微恶寒左耳下热 1 周,3 天前左腮部始酸 痛,继之肿胀,吞咽咀嚼不利。诊见左耳垂下方漫肿如手掌大、质硬微热、 压痛轻微,苔薄黄,脉浮数。以此膏外敷,每天 1 次,3 次而愈。
[来源] 洋崇军.四川中医 1985; (5):6

百日咳

百部煎剂
  [药物] 百部适量。1 岁患儿每天 3 克,2~4 岁 6 克,5 岁以上 1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取药液约 30 毫升,加适量白糖,分早午晚 3
次服。
[疗效] 此方治疗百日咳效果显著,一般服用 3~6 天可痊愈。
[来源]刘砚方.河北中医 1987; (5) : 31

冰硼散

[药物]冰硼散(市售成品药)。
  [用法]2~4 岁每次服 1 克,4~7 岁每次服 2 克,8 岁以上每次服 4 克。开水冲服,每天服 2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百日咳 20 例,收到显著效果,轻者 3~6 天,重 者 7~10 天即可控制痉咳。
  [病例]严×,男,7 岁。阵发性痉孪性咳嗽已 8 天,眼睑浮肿,结膜 下出血,曾治疗乏效。用冰硼散内服,7 天症状改善, 10 天痊愈。
[来源]方选书。四川中医 1985; (4) : 15

马齿苋煎剂

[药物]马齿苋 200~300 克。

[用法]上药水煎 2 次,浓缩 100~150 毫升,分早晚 2 次口服。5 天为
1 疗程,1 疗程不愈可再服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百日咳 50 例,治愈 48 例,无效 2 例。
[来源]樊英诚,等,黑龙江中医药 1988; (5) : 39

鸡胆百合散

[药物]鸡胆 1 个,百合 10 克。
[用法]将鸡胆焙干,与百合共研细末。1 岁以内分 3 天服;1~2 岁分
2 天服;3~6 岁为 1 天服;7~10 岁以上药量加倍,1 天服完。每天量分 3 次内服。
[疗效]此方治疗百日咳,一般用药 4~10 天痊愈。
[来源]阎保祥。浙江中医杂志 1989; (6) : 243 全蝎末
[药物]全蝎 1 只,鸡蛋 1 个。
[用法]将全蝎炒焦研末,再将去壳熟鸡蛋蘸全蝎末食之,每天 2 次。
3 岁以下酌减,5 岁以上酌增。
  [疗效]以此方治疗百日咳 74 例,全部治愈。治疗时间最长 7 天,最 短 4 天。
[病例]王×,男,5 岁。患百日咳曾治疗 10 余天效不佳。诊见颜面浮
肿,咳嗽颇剧。以此方治疗 5 天,诸症皆愈。
[来源]王保贤,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0; (3): 114 鸡胆川贝散
[药物]鲜鸡胆 4 只,川贝 20 克,百部 10 克。
  [用法]将后 2 味药研极细末,用针尖刺破鸡胆取汁滴入药粉内调匀, 阴干备用。用法:每天服 3 次,3 岁以下每次 1 克,4~5 岁每次 2 克,6~7 岁每次 3 克。服时加蜂蜜适量用温开水调冲服。5 天为 1 疗程,若不效可酌 情延长。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百日咳 132 例,效果较好。
[来源]沈志忠,河南中医 1991; (5) : 17 百日咳方
[药物]龙胆草、钩藤各 50 克,白蜜 500 克,白醋 50 克。
  [用法]将龙胆草加水 250 毫升煮沸后,以文火煎 15 分钟,加入钩藤 同煎 5 分钟,去渣,再加白蜜与药液共煎至药液浓缩,最后加白醋拌匀即成。
每天服 4~6 次,每次 10~20 毫升,温服。7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百日咳有疗效。
  [病例]张×,女,4 岁。因患百日咳经中西药多次治疗不效,以此方 治疗 1 个疗程后诸症悉除。
[来源]杨宜棋,湖北中医杂志 1991; (6) : 52

苏把合剂

[药物]苏叶、枇杷叶各 10 克,龙胆草 6 克,花椒 1 克,红糖 15 克。
[用法]上药用清水煮沸 10~15 分钟,加入红糖微火熔化,少量频服,

2 天 1 剂。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百日咳,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特别是百日咳的中 后期效尤佳。
  [病例]蔡×,男,5 岁。因患百日咳,经中西医多种方法治疗,咳稍 减,但夜间仍有剧咳,有时呕吐食物。服此方 2 剂后,剧咳大减,呕吐已止, 继服 4 剂而愈。
[来源]廖鹤龄,四川中医 1984;(6):23

鹭鸶糖浆

[药物]生麻黄、光杏仁各 20 克,生石膏 60 克,炙蜈蚣 5 克,干蚱蜢
(或僵蚕代)、生甘草各 10 克。
  [用法]上药加水 500 毫升,煎取药液 300 毫升;药渣再加水 300 毫升, 煎取药液 200 毫升。合二次药液,过滤再煎沸后加白糖 100 克即可。每天服
4 次,1~4 岁每次 5 毫升,5~8 岁每次 10 毫升,9~12 岁每次 15 毫升, 12 岁以上每次 20 毫升。
[疗效]此方治疗百日咳多例,均获良效。
  [病例]严××,女,7 岁。患儿阵发性剧咳已 10 余天,咳如鸡鸣,涕 泪俱下,痰中带血,眼结膜充血,伴恶心呕吐。以此方药治疗,每天服 4 次, 每次 10 毫升,连服 5 天,病减轻,再服药 3 天痊愈。
[来源]顾处真,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2; (11):501

百葶汤


  [药物]百部、鱼腥草各 12 克,葶苈子 4 克,桑白皮、浙贝母、栝蒌 皮、地骨皮各 5 克,甘草 3 克。此为 3 岁药量,年长儿童可酌加。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百日咳 100 多例,均为痉咳期,一般 2~3 剂获效。
[来源] 叶益丰.浙江中医杂志 1989; (3) : 105

镇咳活血汤


  [药物]百部、炙紫菀各 9 克,代赭石 10 克,白附子、白僵蚕、川芎、 乳香各 6 克,胆南星 4 克。此为 1 岁患儿剂量。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一般服 3~6 剂可治愈。
[疗效]此方治疗百日咳 400 例,获得较好的疗效。
[来源]汪德云.河北中医 1987;(2):8

马齿苋合剂


  [药物]马齿苋 20 克,炙百部、生石膏、浙贝母、侧柏叶各 10 克,麻 黄、杏仁、甘草各 5 克。
  [用法]水煎 2 次,合并疑液,再煎浓缩至 150 毫升。每天服 3 次,4 岁以下每岁每次服 10 毫升,5 岁以上每次服 50 毫升。
  
[疗效]此方治疗百日咳 102 例,痊愈 90 例,显效 8 例,有效 4 例。
[来源]陈治水,浙江中医杂志 1988; (5) :213

百咳方


  [药物]百部、射干、枳实、天冬、麦冬、川贝母各 6 克,紫菀 9 克, 鸡苦胆 1 个。
  [用法]前 7 味药用文火煎取药液 100 毫升,分 2 次冲鸡苦胆(将鸡苦 胆焙干,研细末,分 2 次)温眼。8 岁以下每天服 1 个鸡苦胆,8 岁以上每天
服 2 个。
[疗效]此方治疗百日咳 35 例,治愈 33 例,无效 2 例。
[来源]张顶方,山东中医杂志 1989; (3) : 52

百日咳合剂

[药物]天竺黄 15 克,秦皮、百部各 12 克、罂粟壳、甘草各 10 克。
  [用法]将上药煎 3 次,每次 30 分钟,合并药液,浓缩成 100 毫升(也 可制成糖浆,制时须将滤液合并浓缩一倍,加入 65%的白糖,再行浓缩,待 温度 80℃对加入 0.3%的苯甲酸即可)。饭前服,每天服 5 次。6 个月~1 岁者每次 1.5~2 毫升;1~3 岁每次 2~3 毫升;3~6 岁者每次 3~4 毫升;6 岁以上每次 4 毫升。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百日咳 30 例,治愈 22 例,好转 6 例,无效 2 例。
  [病例]赵×,男,4 岁。眼睑浮肿,阵发性呛咳已 3 周,咳时两手握 拳,弯腰曲背,舌向外伸,伴呕吐,面红耳赤,目鼻出血,颈脉怒张,喉中 痰鸣如水鸡声,每次咳嗽稍停,又如上反复多次,最后吐咳出稠痰。诊断为 百日咳。以此方治疗 3 天症状减轻,7 天后痊愈。
[来源]景其昌,等。四川中医 1983; (5): 26
青百贝散
[药物]黑皮三叶青 30 克,百部、浙贝母各 35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分 10 包。每天服 2 次,每次
1 包,温开水冲服。5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百日咳 46 例,痊愈 40 例,有效 3 例,无效 3 例。
  [病例]江×,男,4 岁。咳嗽夜甚,呈阵发性,咳时连续剧咳,伴面 红目赤,恶心呕吐,最后呈一鸡鸣音而止。以此方治疗 1 疗程后痉咳消失, 继服 1 剂,咳嗽止,病愈。
[来源]俞增恩。浙江中医杂志 1991;(9):427 注:黑皮三叶青,又名有角乌蔹毒、金钱吊葫芦,系葡萄科植物三叶崖
爬藤 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性凉,味微苦辛,临床 多用于治高热、喘、疖痈、小儿高热惊厥、蛇伤等。

白喉

马鞭草煎剂
[药物] 马鞭草全草 200 克。

[用法]上药加水 1000 毫升,煎至 300 毫升,早晚各服 1 次,连服 10~
15 天。同时加用维生素 B1、C 常用量,每天 3 次。
[疗效]以此方治疗白喉 30 例,痊愈 29 例,无效 1 例。
  [病例] 王×,男, 12 岁。发热,咽痛,咽部异物感,吞咽困难, 进食阻挡 3 天,经当地医院给青、链、庆大霉素治疗无效人院。体温 39.3℃, 血压 12/9; 30 千帕斯卡,急性热病容,皮肤无异常;左颌下淋巴结如鸭蛋 大,活动,压痛;双侧扁桃体均Ⅲ°肿大,均见灰白色伪膜占居全扁桃体, 表面光滑,不易剥落,边界清楚;咽部充血,悬壅垂无水肿,咽反射正常, 牛颈Ⅱ°,两肺无异常;血白细胞 13×109/L,中性 0.85;咽试子涂片、培 养白喉杆菌均阳性。药敏试验对马鞭草和红、氯霉素高度敏感。予马鞭草煎 剂早晚分眼, 20 小时后体温降至正常。住院第 5 天咽痛消失,扁桃体复原, 咽试子培养白喉杆菌阴转。继服马鞭草煎剂 1 周,住院 12 天,痊愈出院。
[来源]何明汉,陕西中医 1990; (7) : 305

小儿汗证

桑叶末
[药物]霜桑叶 60 克。
[用法]上药焙干研细末,每晚睡前用米汤送服 6 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盗汗,多有效验。
  [病例]××,男,7 岁。每于夜间睡后汗出,头面如洗已近半载,曾 作检查未发现异常。以此方治疗 8 天,盗汗除。
[来源]宋传荣.浙江中医杂志 1989; (5): 220
  注:现代药理研究,桑叶含有氨基酸、有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 B1 等多种成份,其止汗作用可能是通过对植物神经的调节而起作用。
止汗煎剂
[药物]神曲 12 克,海浮石 9 克,山楂、胡黄连各 6 克,糯稻根 7 支。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多汗症 178 例,效果良好。
[病例]李×,女,1 岁 6 个月。1 月前因食肉过量引 起腹泻,此后昼夜出汗,体渐瘦,肚大筋凸,饮食大减,四肢欠温,服
保和丸、平胃散等方未见好转。刻珍:面黄体赢,周身汗出粘手,舌淡红、
苔白腻,指纹青淡沉滞,脉弦。证属木强土弱,食积多汗症。以此方加白术
4 克,连服 5 剂,汗止。
[来源]彭元成.四川中医 1983;(6):25 党参黄芪汤
[药物]党参 30 克,生黄芪 20 克。
[用法]上药加水煎成 50 毫升,每天分 3 次口服。1 岁以内小儿减半量。
10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自汗 40 例,临床控制 24 例,显效 16 例。
[来源] 朱全发,江苏中医 1988; (9): 25

柏倍散

[药物] 生黄柏、五倍子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治疗前将患儿的肚脐部洗擦干净,取 药末适量(约将脐窝填满为度),用温水调成饼状,置于 4X4 厘米见方的医 用橡皮膏正中,敷于脐内,保留 24 小时换药。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麻痹证患儿盗汗 36 例,全部有效。
  [病例]张××,女,6 个月。患儿 1 月前罹患小儿麻痹证,并于瘫痪 的第 9 天出现夜间盗汗,睡时遍身汗出如洗,醒后汗止,哭闹不安,时见午 后低热,舌淡、苔少,脉细数。以此方治疗 2 次后盗汗止。
[来源]赵东明,等。黑龙江中医药 1991; (4) : 40

五龙散

[药物]煅龙骨、五倍子各等份。
  [用法] 上药研末混匀装瓶备用。每次取 10 克用温开水或醋调成糊状, 敷于患儿肚脐部(但邪盛时不可用),用胶布固定。晚上睡前敷,早上起床 后取下。第 2 天晚上再敷,连敷 2 个晚上。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单纯性虚汗 76 例,显效 54 例,有效 22 例。
[来源]周定洪.江西中医药 1987; (6):封底

止汗散

[药物]郁金粉 0.24 克,牡蛎粉 0.06 克。
  [用法]上药和匀,以米汤适量调和,分为 2 份,放在患儿左右乳中穴, 用胶布或清凉膏贴好。24 小时后更换 1 次,连续贴药 3~4 天。如皮肤接触 胶布处出现红、痒或起泡流水现象者,亦可隔天使用。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盗汗 50 例,显效 44 例,有效 6 例。
[来源]吴宜澄,等.中医杂志 1985; (6): 10

小儿疳积

皂荚散
[药物] 皂荚适量。
  [用法]取干燥、皮厚、质硬光滑、深褐色、无虫蛀之皂荚,刷净泥灰, 切断,放入铁锅内,先武火、后文火煅存性,剥开荚口,以内无生心为度。 煅后放在干净地上,去其火毒,防止炭化,研末,过 80 目筛,装瓶备用。1~
2 岁每天服 1 克,3 岁以上每天服 2 克,用糖拌匀吞服。
  [病例] 吴××,女,5 岁。纳呆厌食 5 个月,日渐消瘦,面色萎黄, 毛发稀疏,精神萎靡,困倦喜卧,脘腹胀满,手足心热,烦躁不宁,大便干 结,小便黄浊,舌淡红、苔白腻,脉滑细。以此方治疗 2 剂,症状明显减轻,
6 剂后食欲正常,继以燕窝肥儿糖浆善后。
[来源] 汪贻魁.中医杂志 1992; (4) : 58

疳积散

[药物]焦三仙、淮山药、鸡内金。份量为 1:3:2。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每天眼 2 次,每次 1.5~4.5 克, 红糖水送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疳积,效果很好。
[来源] 浙江中医杂志 1989; (1) :45 注:此方为蒲辅周老中医的验方。焦三仙即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的
总称。

化积丸

[药物]大黄 30 克,巴豆(去尽油)6 克,高良姜 15 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粉,米饭为丸如绿豆大,以灶心土或朱砂上衣, 米泔水送服。每天服 1 次,每次 5~10 粒。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疳积,疗效较好。
[来源]彭元成.中医杂志 1985:(4) : 34 注:食用本方忌腥腻肥脂。若体虚甚者不宜服用,服用本方 3~5 天后,
宜用肥儿丸、参苓白术散等调治善后。

治疳散


  [药物]蟾蜍 1 只,鸡肝 1 叶,朱砂 0.1 克,鲜荷叶 1 张,白糖、醋少 量。
[用法]先将蟾蜍去内脏、剥皮,再将鸡肝划开后放入朱砂,一同放入
蟾蜍腹内,用荷叶包好,将其焙干至焦香,立即将糖醋喷在表面,使其酥脆,
分 3 次吃完。一般服 6~14 天。
[疗效]以此方治疗小儿疳积 100 例,治愈 91 例,好转 9 例。
  [病例]李×,女,3 岁。患儿大便溏泄,纳呆、四肢浮肿已久,曾用 抗生素治疗无效。诊见面色萎黄,形体羸瘦,毛发枯稀,舌淡,脉细无力, 体温 38.5℃,肝脾肿大,血红蛋白 85 克/L.诊为疳积,属气血虚弱型。以 治疳散,并配黄芪 12 克,当归 8 克煎服治疗,3 天后下肢浮肿消失,停服煎 剂。续投治瘠散 13 天,痊愈。
[来源]褚毅鹏.浙江中医杂志 1987: (12): 539

山甲散

[药物]炮穿山甲 3 克,新鲜鸡蛋 1 个。
  [用法]将炮穿山甲研极细末,再将鸡蛋刺孔后把药末烧进鸡蛋内,用 纸糊上,然后用面包裹,文火将鸡蛋烧至熟透,药和鸡蛋一并吃下。3 岁以 下每天吃 1 个,分多次服食;4~7 岁每天吃 2 个,7 岁以上每天吃 3 个。10 天为 1 疗程,中间休息 3~5 天再行第 2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疳积 61 例,痊愈 42 例,好转 17 例,无效 2 例。
[来源]吴继廷,陕西中医 19s8; (2): 79

蝼蛄蛋


[药物]蝼蛄(活者为佳)、鸡蛋各 1 个。
  [用法]先将鸡蛋刺一小孔(约蚕豆大),再将蝼蛄放入蛋内用纸封固, 或用胶布贴封,然后将蛋煨熟,每天吃 1 个,1 次食完。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疳积 65 例,治愈 60 例,无效 5 例。轻者吃 3 个, 重者间隔 1 周后再吃 3 个即可生效。
  [病例]周×,男,3 岁。肌肤赢瘦,肚大青筋暴露,触之如石。以此 方治疗 3 天,积消食增,逐日康复。
[来源]梅和平,湖北中医杂志 1988; (2) :45

胎盘内金羊肝散

[药物]胎盘、鸡内金、丰肝各等量。
  [用法]先将鲜胎盘浸入水中,洗去血迹及污物,再将大小血管挑破, 使血流尽,反复揉洗干净,焙干或烘干,去筋膜;将鲜羊肝去筋膜,焙干或 烘干;鸡内金亦焙干或烘干。共研细末备用。每天服 3 次,1~2 岁每次 3 克,
2 岁以上每次 6 克。7 天为 1 疗程,病较重者可再服 2 个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疳积 36 例,痊愈 29 例,好转 5 例,无效 2 例。
[来源]冯秀贞.山东中医杂志 1986:(6) : 39

鸡肝散

[药物]鲜母鸡肝 1 具,草决明 20 克,鸡内金、山楂各 10 克。
  [用法]光将草决明、鸡内金、山楂研细末,鸡肝捣烂如泥,拌匀搓成 团如鸡蛋大小,用清洁纱布包好,外用线扎好,然后用第 2 次淘米水 500 毫 升煎煮,煎为 100 毫升,空腹食药饮汤,1 次服完。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疳积 145 例,痊愈 127 例,好转 15 例,无效 3
例。
[来源]聂家绍.湖北中医杂志 1986; (6) :53

疳积散


  [药物] 丁香、苦杏仁、花椒、炒栀子各等份,葱白 3 节,鸡蛋清 1 枚,白酒、淀粉少许。
  [用法]先将前 4 味药研细末,与葱白、鸡蛋清、白酒、淀粉调匀,做 成药饼 2 个,敷于患儿双足涌泉穴处,外以纱布固定。每天 1 次,4 次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疳积 397 例,治愈 394 例,3 例无效。
  [病例]陈×,男,3 岁。近日来患儿厌食,喜饮,精神不振,睡眠差, 消瘦。以此方外敷 3 次而愈。
[来源]杨环.陕西中医 1991; (6) 270

小儿厌食症

大黄甘草散
[药物]大黄、甘草以 4:1 配制,蜂蜜适量。
  [用法]先将大黄、甘草研细末备用。每次 0.5 克调以蜂蜜服,每天 3 次,连服 2 天。
  [病例]林×,男,2 岁。患儿两月来食欲不振,每餐勉强吃几口米饭, 家人常以饼干、糖果等哄食之。日久更不思饮食,身体渐消瘦,不时烦躁哭 闹,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结而少,舌苔黄腻,指纹红赤。证属胃肠积滞,纳 运失常。以此药散连服 2 天,泻下如羊矢之便甚多;继以此药散每天服 1 次, 量仍为 0.5 克,4 天后痊愈。
[来源]曹是褒,等。浙江中医杂志 1987; (1):514 肥儿饼
[药物]山药、鸡内金各 60 克,山楂 40 克,炒麦芽、炒谷芽各 30 克。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加面粉 500 克,用水和匀,再加香油 30 克、 芝麻 15 克、白糖 15 克,做成每个约重 30 克的药饼,在锅内烙焦即成,让患 儿以此为食。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厌食症效果颇佳。
  [病例]于×,3 岁。其母代诉:患儿平日偏食,喜食糖类、冰糕等, 不爱吃菜。近日渐厌食恶心,腹胀满,面黄肌瘦,精神倦怠,不愿活动,大 便溏,唇舌淡红,脉细弱无力,指纹淡隐。曾在某医院诊为贫血,用维生素 B12、人造血浆、多酶片等治疗无效。服肥儿饼 1 个月后诸症消失,身体健壮。
[来源] 初宝廷.山东中医杂志 1988; (4): 50
淮曲散
[药物]淮山 200 克,茯苓 100 克,酒糟曲 150 克,丁香 20 克。
  [用法]上药研极细末,过筛,装瓶备用。每天服 3 次,每次 15 克, 饭后用温开水或加少许糖调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厌食症 115 例,有效率达 95%以上。
[来源] 杨德明.湖南中医杂志 1988; (3) : 41 黄白膏
[药物]大黄、大白、白蔻、三仙、良姜、陈皮各等份。
  [用法]上药研末,过 120 目筛,用凡士林调成膏状备用。每次取约莲 子大的药膏置于 4.5X4.5 厘米橡皮膏中央,敷贴脐心上,每次敷 8~12 小时, 每天 1 次, 10 天为 1 个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厌食症 300 例,痊愈 263 例,好转 28 例,无效 9
例。
[来源]何远征,等,辽宁中医杂志 1990; (9) : 39

小儿重度营养不良

羊肝散
  [药物]鲜羊肝 500 克,白术、海嫖蛸各 150 克,茯苓、淮山、鸡内金 各 100 克,甘草 30 克。
  [用法]将羊肝蒸熟晒干炒黄,海螵蛸去硬皮切成蚕豆大炒黄,余药均 文火炒黄,共研细末,过细筛备用。每天眼 2~p 次,1~2 岁每次 2~3 克,
3~4 岁每次 4~5 克,5~6 岁每次 6 克。温开水送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重度营养不良 100 例,服后 1 个月有效 78 例,2 个月有效 21 例,3 个月有效 1 例。
  [病例] 某男,2 岁。不思饮食,不愿活动,面黄肌瘦,每天只吃少 量母乳。检查:高 70 厘米,体重 8.5 千克,精神不振,肌肉松弛,皮肤弹性 差,服此方 10 天后自要饭吃,不再吃母乳, 30 天体重增 2 千克。5 年后随 访发育良好,营养正常。
[来源] 石克宪.新中医 1993; (7) : 12

婴幼儿便秘

通便茶
[药物]胖大海 3 枚。
  [用法]上药放在茶杯或碗里,沸水约 150 毫升冲焗 15 分钟,少量分 次频频饮服。
[疗效]此方治疗婴幼儿大便不通 32 例,均收显效。
  [病例]刘××,男,2 岁 6 个月。大便不通 3 天,食少腹胀,用开烧 露则便通,药停如故。以此茶治疗 1 次,大便通畅,随访 1 周,大便每天 1 行。
[来源]秦亮.浙江中医杂志 1990; (1): 12 大黄粉
[药物] 大黄适量。
  [用法]上药烘干研末装瓶备用。用时取大黄粉 10 克加少量酒调成糊 状,涂于肚脐部,用纱布覆盖固定,再用热水袋热敷 10 分钟,每天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便秘 30 例,痊愈 28 例,有效 2 例。
  [病例]王×。大便干结,3~4 天 1 行,身热面赤,口渴尿赤,纳减呕 吐,舌质绛,指纹紫滞。用此方 1 天,排出羊屎状大便,余症减轻,再敷 1 天,大便通畅,诸症消失。
[来源] 刘相敏.浙江中医杂志 1988; (7) : 305

银菊饮

[药物] 金银花、菊花各 18 克,甘草 8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 2 次,取药液为茶频饮。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便秘 180 例,均获效。
[来源] 李江.湖北中医杂志 1988; (3) : 22

小儿便血

地鸦矾汤
[药物] 地肤子 30 克,明矾 9 克,鸦胆子 9 粒。
[用法] 上药水煎至 100 毫升,每次取 50 毫升保留灌肠,每天 2 次。
  [病例]黄××,男,3 岁。患儿大便带血持续 3 月余,每天排便 1~2 次,粪便表面附有鲜红血液,便后续、鲜血数滴,无腹痛;面色萎黄,形体 消瘦,某医院诊为多发性直肠息肉(无蒂)。以此方药治疗 2 次后症状减轻, 治疗 10 天后停药,大便正常。1 月后患儿面红体胖,恢复健康。随访 3 年未
  
见复发。
[来源] 倪平佛.中医杂志 1985; (3) : 74

小儿脱肛

木贼散
[药物]木贼适量。
  [用法]上药烧存性研末,每次肛门脱出时,将药末敷撤于脱出的肠段 上,然后将肠段纳回。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脱肛 3 例,均于 10 天内痊愈。
[病例]姜×,1 岁半。因泄泻 2 个月不愈,渐至每次便泻后,肛门外
脱 4 厘米左右,不能自行还纳。以此方治疗 5 天即愈。
[来源] 马新风.浙江中医杂志 1990; (1):36

白矾散

[药物] 白矾 10 克。

[用法]上药研细末,加水 100 毫升,溶解后高温消毒 30 分钟,制成
 10%的白矾注射液备用。使用时让患儿大便后,清洁直肠突出部分,并揉 入肛门内,用 5 毫升空针吸 10%白矾液 2 毫升,再吸进 2%盐酸普鲁卡因 2 毫升混匀;以左手中指插入肛门内,然后在肛门“3 点”方向距肛门约 1.5 厘米处进针,将药液慢慢注入肛门外和肛门内的括约肌组织内,注完退针。 再以上述同样药液和同样方法于肛门“9 点”处缓慢注入。注射后 2 小时方 可解便,或用绷带扎紧肛门部亦可。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脱肛有效。
  [病例] 匡×,男,5 岁。时常腹泻,现每于便后直肠脱出,须用手按 揉始入。经用此方治疗 1 次即愈。
[来源] 杨文质,等,四川中医 1983;(5) : 37
注意:注射药液时,切不可刺伤肠膜壁。同时选用5 1 号针头为宜,
2
进针深度以插在肛门内的中指能感触到为度。  9。。。。。。。。。。。。。。。。。。。。。
复方水蛭散

[药物] 水蛭、五倍子各等份,冰片适量。
  [用法] 先将水蛭、五倍子分别置于灰色小瓦上焙黄,放凉后研极 细末,分装瓶内备用。1°直肠脱垂用水蛭粉 0.75 克、五倍子粉 0.75 克;Ⅱ
°用水蛭粉 1.8 克、五倍子粉 0.9 克、冰片适量;Ⅲ°用水蛭粉 2 克,五倍 子粉 1 克,冰片适量。患儿取蹲位,使直肠粘膜脱出,用清水或淡盐水将患 处洗净,根据脱肛的程度,将上药均匀地撤在消毒纸上(药面的面积大于脱 出物直径的 1/2),用一手托消毒纸于脱出物底部,轻轻向上推,至纳入肛 门内。脱出物送纳肛门后,让患儿直立。
[疗效] 以此方治疗小儿脱肛 87 例,均治愈。

[来源] 杜兆千.山东中医杂志 1992; (2): 50 注:直肠粘膜溃烂或肛门周围感染者,忌用本法。同时,在治疗期间控
制患儿饮食量,如发生腹泻应停止用药。

脱肛丸

[药物] 使君子、饴糖各适量。
  [用法]使君子去壳取仁,捣烂后加入饴糖,制成丸药。每丸 3 克,备 用。3 天服药汤 1 次,与瘦猪肉 100~250 克炖
服,3 次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脱肛 53 例,痊愈 30 例,好转 15 例,无效 8 例。 总有效率达 84.9%。
  [病例] 吴××,男,4 岁。3 年前患痢疾后发现肛门内时有淡红色 的柔软肿物脱出,经服中药无效。至今肿物脱出,不易还纳肛少内,便时肛 门口带血。检查肛门脱出一皮球样肿物,长约 4.5 厘米,柔软,表面有环状 粘膜皱壁,并见有散在性局部充血及针尖样溃疡出血点。诊为直肠脱垂。经 服此方 1 疗程后症状消失。随访 2 年未见复发。
[来源] 陈孟燊.中医杂志 1985; (2) : 34

枯矾五倍子散

[药物] 炒五倍子 30 克,枯矾 15 克。
  [用法]上药研末备用。每天服 3 次,1~3 岁每次服 1 克,4 岁以上每 次服 2 克,用温开水调匀内服。外敷:用温清水洗净脱出物部分,将上药粉 撒上,轻轻上托,复位后让患儿侧卧位 30 分钟。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脱肛 120 例,治愈 104 例,无效 16 例。
  [病例]焦×,男,3 岁。患有气管炎、肺门淋巴结炎,咳喘不己,纳 差,乏力,自汗,腹泻;病初仅轻微脱肛,能自行回纳,日渐加重,每天脱
出 2~3 次,经治疗效差。诊见患儿气短阵咳,精神不振,呆滞,腹痛,肛门
外脱、水肿、微糜、托上后复脱出、托时疼痛,腹软,纳呆,舌淡,苔薄白 微腻,指纹浅淡。以此方药治疗 1 周后诸症消失,继以参苓白术散善后。
[来源] 王振录,等,河南中医 1990; (2) : 36

小儿龟头炎

大蒜外敷方
[药物]生大蒜 1 枚(大者为佳)。
[用法]将生大蒜用慢火烧熟后捣烂如泥状,敷患处。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龟头炎有效。
  [病例]李××,男,3 岁。患儿龟头红肿,瘙痒疼痛,周身战慄,两 下肢不能靠扰,排尿困难。以此药外敷 20 分钟后,红肿渐消,排尿自如。
[来源]许井春.河北中医 1988:(5) : 30

威灵仙洗剂


[药物]威灵仙 30 克。
  [用法]每天 1 剂,加水 500 毫升,浓煎去渣,用药液温洗小儿龟头, 每天洗 4~6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龟头炎,疗效满意。
  [病例]刘×,男,3 岁 4 个月。患龟头炎 1 周,曾肌注青霉素 2 天, 效不佳。刻诊龟头肿胀甚,小便时痛。以此方治疗后第 1 天肿胀缩小,外洗
3 天后,肿胀全消。
[来源]贺伟峻.中医杂志 1992; (8):7

艾叶洗剂

[药物]艾叶 10 克。
  [用法]将艾叶洗净,加水约 200 毫升,煎 1~2 分钟,去渣取药液, 置于广口瓶中加盖,待其自然冷却后,用其浸洗阴茎,每次 10~15 分钟,间
隔 20~30 分钟再浸洗。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龟头炎有效,一般 1 剂即愈。
  [病例]刘×,男,3 岁。家长发现其阴茎肿大,小便困难,哭闹不安。 检查阴茎仅包皮水肿似青枣大。以此方药浸洗 1 剂即愈。
[来源]胡松昌.浙江中医杂志 1987; (3) : 135

小儿睾丸鞘膜积液

母丁香粉
[药物]母丁香 40 克。
  [用法]上药研末过筛,装瓶备用。使用时取药粉 2 克放入患儿肚脐中, 用纱布覆盖,外用胶布固定,每隔 2 天换药 1 次, 20 天为 1 疗程。间隔 5~
10 天行第 2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睾丸鞘膜积液 243 例,痊愈 148 例,显效 72 例, 有效 20 例,无效 3 例。
[来源]索臣.河北中医 1990; (3):6

苡仁煎剂

[药物]薏苡仁 30~45 克,白糖适量。
[用法]上药加水浓煎,滤出药液加白糖,分 3~5 次喂服,隔天 1 剂。
[疗效]此方治疗婴儿睾丸鞘膜积液 3 例,均治愈。
[来源]李彦明.山东中医杂志 1985; (6) : 39

鞘膜积液合剂


  [药物]小高香 5 克,乌药、青皮、川楝子、车前子各 9 克,鱼腥草、 黄芪各 20 克,防己 8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分 3 次饭前温服。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睾丸鞘膜积液 8 例,均痊愈。
  [病例]余×,男,3 岁。阴囊肿大下垂 40 余天,诊断为睾丸鞘膜积液。 经服中西药月余无效,建议手术治疗,其父不愿而来诊。刻诊:患儿阴囊肿 大如鸡卵,扪及波动感,不红不痛,透光试验阳性。给予此方 3 剂,肿胀消 失,继服 3 剂痊愈。随访 1 年未见复发。
[来源] 庞俊群.广西中医药 1987; (6): 42

牡蛎石膏散

[药物] 煅牡蛎、生石膏、鸡蛋清适量。
  [用法]将前 2 味药研成细末,以鸡蛋清调成膏状,装瓶备用。将小儿 阴囊洗净,于每晚临睡前将药膏敷于患侧,外以纱布绷带固定,翌日晨取下。 每晚 1 次,3 次为 1 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鞘膜积液 13 例均获痊愈。随访 2 年未复发。
[来源] 秦元嵉. 中成药 1989; (3) : 46

苏叶枯矾煎

[药物] 苏叶、蝉蜕各 15 克,枯矾、五倍子各 10 克。
  [用法]将上药用纱布包,加水 1500 毫升煎沸 10 分钟,把药液倒入盆 内,乘热先熏后洗,至微温时将阴囊放入药液中浸泡,每天 2 次,每次 10~
30 分钟。再次用药时,需将药液加热。2 天用药 1 剂,连用 3 剂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外治小儿鞘膜积液 36 例,痊愈 30 例,有效 4 例,无效 2 例。
[病例] 刘×,男,6 岁。患儿左侧阴囊肿胀光亮似鸡蛋大,质软,无
痛,按压肿物不能纳还腹内,触之有囊性感,透光实验阳性。诊断为睾丸鞘 膜积液。曾服中药 10 余剂无效,又惧手术治疗,转此方治疗 1 个疗程后,肿 胀缩小一半,用第 2 个疗程后肿胀消失而痊愈。随访 2 年无复发。
[来源]张清旺.浙江中医杂志 1991; (1): 16

小儿阴囊血肿

一枝蒿搽剂
[药物] 一枝蒿(即蓍草)15 克。
  [用法]将上药研成极细末,以 1 倍量的 75%酒精或温水调匀,外搽患 部,每天搽药 4~6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阴囊血肿 9 例,痊愈 7 例,好转 1 例,无效 1 例。
  [病例]周×,男,7 岁。患儿玩耍时不慎被踢伤外阴部,疼痛难忍, 表情痛苦,呻吟不休。检查阴囊青紫肿胀似鸡蛋大,触痛明显,行走不便。 以此方外搽,并卧床休息 2 天肿痛缓解,继续治疗 5 天痊愈。
  [来源] 朱传喜.等。广西中医药 1989; (2): 19 注:一枝蒿, 为菊科植物菩 Achillea alpina L,的全草,功能活血止痛,祛风解毒。

小儿走肾(走辜)


硫桂散
[药物]硫黄 3 克,肉桂 1 克。
  [用法]2 药研末,分 3 份。晨、晚、夜半各服 1 份,并用橘叶 10 片煎 汤送服。如眼药有呕吐,再加生姜 1~2 片同煎,空腹服疗效为佳。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走肾 30 余例,疗效较好。
  [病例]刘××,男,3 岁。半年前患吐泻病,愈后即常于夜间发生走 肾。发作时四肢不温,头出冷汗,夜不安宁,有时伴呕吐、腹胀。曾用多种 方药及针灸治疗效不佳,且发作更加频繁。以此方眼后当晚见效,共用药 4 剂痊愈,随访半年多未再复发。
[来源]何建业. 四川中医 1984, (2) : 49

小儿遗尿

山药散
[药物]炒淮山药适量。
[用法]上药研末备用。每天服 3 次,每次 6 克,用温开水冲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遗尿症,效果甚好。
  [病例]王××,女,7 岁。出生后迄今每夜遗尿 2~3 次,面白乏力, 精神不振,白天睡眠亦遗尿。经用此方药 560 克治疗 1 个月,遗尿症状消失。 随访 7 年,未见复发。
[来源]王典钦.四川中医 1983;(2):封 3

止遗敷剂

[药物]黑胡椒粉适量。
  [用法]每晚睡前将上药放肚脐窝中,以填满肚脐窝为度,用伤湿止痛 膏贴盖,并将其周围用胶布封紧。24 小时后去掉或更换,7 次为 1 个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非器质性的遗尿症,一般用药 1~3 个疗程可愈。
[来源] 陈长义;中医杂志 1986; (7) : 28

止遗方

[药物]生姜 1 片。
  [用法]采用隔姜灸列缺,以皮肤感到灼热但能忍受为度,每天 1 次。 每次各灸双侧列缺穴 30 分钟,5 次为 1 疗程。
[疗效]此法治疗小儿遗尿 10 例,痊愈 9 例,有效 1 例。
  [病例]漆××,男, 12 岁。4 年前患肾炎经治半年而愈,此后夜睡 遗尿,经治疗仍 2~5 天遗尿 1 次,伴见面色苍白,神气虚怯,舌淡红、苔薄 白,脉弱。以此法连灸 2 个疗程,遗尿消失。随访 2 年未复发。
[来源] 王延凡.中医杂志 1992; (11) : 37

威灵仙洗剂

[药物]威灵仙 30~60 克。
  [用法]每天 1 剂,加水 500~1000 毫升,煎熬浓缩 250~500 毫升, 待药温适度时熏洗前阴,每次 30 分钟,每天 2~3 次,后 2 次药液需加温后 方可用。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尿频、尿急、无尿痛、尿常规正常者 56 例,痊 愈 47 例,好转 5 例,无效 4 例。
[来源]张若芬,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1; (7) : 326

止遗汤

[药物]鹿衔草 15 克,猪肉 250 克。
[用法]每天 1 剂,上药与猪肉加水炖烂,食肉饮汤,每晚睡前服。
[疗效]此方治疗肾气不足之小儿遗尿症,验之有效。
[病例]李××,女,5 岁。其母代述患儿自幼遗尿,每晚抱之撒尿 4~
5 次,稍不留意即溺于床上。以此方治疗 3 剂,夜尿止。随访至今未再发。
[来源]韩伟.浙江中医杂志 1991; (3) : 118

乌桑止遗汤

[药物]乌梅 20 克,桑螵蛸 9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遗尿确有效。
  [病例]林××,女, 11 岁。诉睡中遗尿已 6 年,始于患水痘病后。 每夜遗尿 1~2 次,伴体倦乏力纳少、毛淡、苔薄,脉沉细无力。证属肾气不 足,下元虚寒。以上方治疗 3 剂后,遗尿止。
[来源]钟启良,福建中医药 :37

蛸芪乌智散

[药物]桑螵蛸、黄芪各 15 克,乌药、益智仁各 1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 2 次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遗尿 15 例,服药 3—8 剂均治愈。
  [病例]李××,男, 10 岁。夜间遗尿少则 l 次,多则 3 次,曾服用 中西药无明显效果。以此方连服 5 剂,每天 1 剂,获愈。随访 1 年未见复发。
[来源]张延书.湖北中医杂志 1989; (2) : 8

止遗合剂

[药物]益智仁 12 克,桑螵蛸 15 克,麻黄、石菖蒲各 9 克。
[用法]水煎服。6~9 岁每天 1/2~2/3 剂,9~14 岁每天 2/3~1 剂。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遗尿,疗效满意。
  [病例]罗××,男, 12 岁。患儿遗尿 4 年余,每夜遗尿 1~2 次, 夜睡甚沉,很难唤醒。曾用中西药治疗无效。经以此方治疗 7 天,每天 1 剂, 药后遗尿停止。继予 10 剂,巩固疗效。随访 1 年未再遗尿。
  
[来源] 刘得军,等.四川中医 1983; (5) : 49

龙骨蛋汤

[药物] 龙骨 50 克,鸡蛋 1 个。
  [用法]每天 1 剂。先煎龙骨,去渣,打入鸡蛋煎熟。吃蛋喝汤,睡前 服, 10 天为 1 疗程。一般治疗 1 个疗程,个别需要 2 个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遗尿 18 例,痊愈 15 例,好转 3 例。
  [病例]周×,男, 11 岁。夜间遗尿已 3 年余,经多处求治始终未愈, 时轻时重,甚则一夜遗尿 2~3 次。以此方治疗 1 个疗程后,病情好转,经第
2 个疗程治疗后痊愈。随访 1 年未复发。
[来源] 王常勇.广西中医药 1987;(2):27

智山烧药蛋汤

[药物]益智仁、淮山、乌药、杞子各 10 克,鸡蛋 2 个。
  [用法]上药加水 500~1000 毫升煎煮。侍鸡蛋煮熟后将蛋壳敲破,再 用文火煮至药液全干,弃药吃蛋 1 个,每天 2 次,3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遗尿者 24 例,有效 20 例。
[来源] 张四雄.湖南中医杂志 1991; (2) : 13

枣仁牡蛎汤


  [药物]炒枣仁 12 克,煅牡蛎、覆盆子各 15 克,嫩桂枝 10 克,肉苁 蓉、山萸肉各 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早晚分服。可根据年龄酌情增减方中药物剂
量。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突遭惊吓所致遗尿症 15 例,获一定疗效。
[来源] 王忠民,山东中医杂志 1988; (1): 50

固涩汤


  [药物]冤丝子 30 克,淮山药 20 克,补骨脂、益智仁、红枣各 15 克, 台乌药 1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遗尿 24 例,获效良好。
  [病例]周××,女,5 岁。每夜遗尿 1~2 次,精神倦怠,面色无华, 身体瘦弱,肢冷畏寒,食欲不振,舌苔白滑、舌质淡略紫,脉迟细。以此方 加仙茅 8 克,桑螵蛸 10 克,炒谷芽、麦芽各 12 克。服 12 剂后遗尿时有时无, 上方加党参、茯苓各 10 克,服 30 剂后遗尿止。
[来源] 罗珏.浙江中医杂志 1986; (1) : 13

芍药甘草汤加味

  [药物]芍药 15—60 克,炙甘草、覆盆子、益智仁、淮山各 9 克,桂 枝 3—6 克。
[用法」每天 1 剂,加水武火煮沸后再文火煎 30—60 分钟。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遗尿症 126 例, 113 例痊愈, 10 例好转,3 例无效。总有效率为 97.6%。
  [病例] 李×,男, 12 岁。平时小便频数、夜间遗尿 3 年余。曾诊 为神经性多尿证,屡治无效。诊时每夜遗尿 2—3 次,精神紧张,尿常规正常;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服上方 5 剂后,遗尿已消,尿频数大减。续进 5 剂, 病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来源]王世彪,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2; (2): 58 固泉饮
  [药物]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桑螵蛸各 15—30 克,炙黄芪、淮 山药各 30 克,五味子 10 克,石菖蒲 5—10 克,生麻黄 3—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 2 次服用。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遗尿 37 例,痊愈 30 例,好转 5 例,无效 2 例。
[来源」赵国仁,浙江中医杂志 1991; (6): 252 龙倍散
「药物]煅龙骨、五倍子各等份。
  [用法]上药研末,每晚以水少许调匀后涂肚脐部,用敷料贴盖,次晨 除去。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遗尿有良效。
  [病例]黄××,男,6 岁。从小尿床,近年来次数增多,1 周有 2—3 次,白天小便也较频。予上药 15 克,每晚敷贴 1 次,5 天后遗尿次数明显减 少, 15 天而愈。
[来源]吴自强,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0; (9) : 417
葱硫饼
[药物]鲜葱白 7 个,硫黄适量。
  [用法]上药共捣烂如泥,做成饼状,每晚临睡前将肚脐部洗净,将药 饼敷上,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次晨除去,1 个月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遗尿而年龄偏大、面色苍白、怯冷属肾阳虚者,
疗效较好。
[来源] 吴震西.中医杂志 1992; (6) :55

麻益散

「药物] 麻黄 2 份,益智仁、肉桂各 1 份。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以瓷瓶或玻璃瓶盛贮勿令泄气。每次用 3 克, 以少量食醋调成饼状,敷于肚脐心,外用胶布固定, 36 小时后取下,间隔
6—12 小时再敷药。共敷 3 次后,改为每天敷 1 次,连续 2 次以巩固疗效。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遗尿 38 例,治愈 18 例,好转 15 例,无效 5 例。
[来源] 邱训洁,等.江苏中医 1990; (2): 37

小儿髋关节滑膜炎

桑忍合剂
  [药物] 桑枝、忍冬藤、生地、牛膝、赤芍、白芍、木瓜各 10 克,藕 片 15 克,甘草 3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髓关节滑膜炎 7 例,疗效满意。
  [病例]林××,男,4 岁。1 月前发热咳喘,经治疗热退喘平,但右 脚肢行,右髋关节内收欠佳,病侧外观比健侧延长。X 线摄片示髋关节无异 常。曾以针灸治疗 3 周右脚跛行加重,易跌倒。诊见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以此方药 7 剂,外以硫酸镁湿敷,痊愈。
「来源] 曾淑贞.浙江中医杂志 1987; (3) : 113

蝉柴合剂


  「药物]蝉蜕、柴胡、白芍、牛膝、地龙、桂枝、钩藤、甘草各 3 克, 淮山药 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 2 次内眼,第 3 次煎汁用毛巾浸湿热敷患处, 每天 2—3 次。并嘱患儿卧床休息,避免行走。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 50 例,治愈 47 例,无效 3 例。
  [病例] 何×,男,4 岁。6 天前原因不明右髋作痛,走路跛行。检查 患肢变长 1.5 厘米,右腹股沟压痛明显,“4”字试验阳性;经 X 线片、血 液化验排除其他疾病。诊为小儿髋关节滑膜炎。以此方服 5 天而愈。随访 4 年未复发。
[来源] 张维伦,陕西中医 1987; (6): 267

小儿热痹

消肿镇痛活络汤
  [药物]淫羊藿、追地风、汉防己、泽泻、怀牛膝、槟榔片各 6 克,薏 苡仁 15 克,桑枝、白茅根各 12 克,知母、黄柏、苏梗各 3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早晚各服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热痹 180 例,痊愈 138 例,显效 22 例,有效 18 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 98.8%
[病例]王×,女,7 岁。1 年前患儿曾患关节炎,经西医治疗而愈。
此次因感冒诱发,双膝关节肿胀疼痛,发热,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数。检 查血沉 38 毫米/h,抗“O”阳性,类风湿因子阴性。诊为风湿性关节炎。以 此方治疗 3 剂后肿胀消失,7 剂病愈。
[来源]何继红,等.陕西中医 1993; (9): 414

小儿麻痹后遗症

儿麻散
  [药物]制马钱子 8 克,制川乌、制草乌、地龙、萆薢各 5 克,黄芪 20 克,木瓜、川断、当归、狗脊、五加皮各 10 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过 120 目筛备用。视年龄及体质每次服 0.5

—2 克,每天 2 次。可先从小剂量服起,渐加大剂量。 10 天为 1 疗程,一 般治疗 3—6 个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麻痹症瘫痪 31 例,治疗后主要瘫痪肌肉有 2 条 肌力提高Ⅲ级以上 20 例,肌力提高Ⅱ级及以上 7 例,肌力提高Ⅰ级 2 例,无
效 2 例。
  「病例]张×,男,1.6 岁。患儿因发热在某医院诊为小儿麻痹症,治 疗月余后右下肢呈软瘫。诊见不能站立,爬行时右下肢不动,右股四头肌、 小腿三头肌、臀肌等主要肌肉均松弛无力,肌力均约在 1—0 级之间;左下肢 正常。以此方治疗 5 个疗程,患儿可扶物步行,肌力提高级以上。随访 1 年 步行稳健,右下肢无畸形。
[来源」 郭建民。陕西中医 1993; (12) : 555

小儿癫痫

葛根全蝎散
[药物]葛根、全蝎、僵蚕各 30 克,基神 20 克(朱砂拌红)。
  [用法]上药共研细未,去筋杂,拌匀晒干备用。每天服 3 次,2- 5 岁患儿每次 2 克,6- 10 岁每次 4 克, 11- 15 岁每次 6 克。另用生铁落 50 克,代赭石(煅)30 克煎水分次送服上药。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癫痛 5 例,均在用药 3- 5 天后症状得到控制。
随访 2 年未见复发。
[来源] 严忠,等,广西中医药 1990; (2): 22

蝉僵散

[药物」蝉蜕 30 克,僵蚕、钩藤各 15 克,全蝎 10 克,朱砂 5 克。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天服 2 次,1 岁以内每次 0.5 克,1—
2 岁每次 1 克,2—4 岁每次 1.5 克。大者可酌情加量。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癫痈 14 例,服完 1 料症状控制者 10 例,服完
2 料症状控制者 4 例。
  [病例」赵××,男,3 岁。2 个月来抽搐时时发作,每天 10 余次,发 作时伴牙关紧急,面色苍白,两目上视,口吐涎沫,二便失禁,苏醒后一如 常人。诊断为癫痫,服苯妥英钠、鲁米那后稍有缓解。后以此方 1 料,服 4 天抽搐大减,每天仅发 2 次,服完后未再发作。随访 5 年未发作。
[来源]乔艾乐.浙江中医杂志 1987; (5):213

小儿抗痫胶囊

[药物]人参、茯苓、半夏、胆南星、石菖蒲各 10 克,橘红 6 克。
  [用法]上药研末入胶囊,每粒含 0.5 克生药。每天服 3 次,3 岁以下 每次 1~2 粒,4—7 岁每次 2~3 粒,8 岁以上每天 3~5 粒。对发作频繁者,
上药改为汤剂。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癫痫 42 例,显效 26 例,有效 7 例,效差 3 例, 无效 6 例。
  
「来源]邱静宇.陕西中医 1990; (4) : 157

小儿夜啼

止啼汤
[药物]五倍子 1.5 克。
[用法」上药加水浓煎 80 毫升,于睡前顿服,每天 1 剂。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夜啼 36 例,均治愈。
  [病例]任×,女,5 个月。1 个月来每夜啼哭,不得安睡,时现惊悸 不安,面红,口渴,咽干,烦躁不安,舌红。苔薄白。其它检查未见异常, 诊断为小儿夜啼。即以此方药 3 剂,药后痊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来源]王发书,等,浙江中医杂志 1989; (10):451

大黄甘草散

[药物]大黄、甘草。以 4:1 配制。
  [用法]上药研为末备用。每天服 3 次,每次 0.6 克。并以适量蜂蜜调 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夜啼属胃肠积滞者有效。
  [病例]陈×,男, 14 个月。自断奶后,常以牛奶、糕点等香甜食品 代餐。近日患儿夜睡不安,哭闹不止,精神烦躁,曾服镇惊散、宁神丸未效。 诊见患儿两目多眵,腹部胀满,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证属胃肠积滞,酿 热扰心,治宜清腑热。以此方药连服 3 天,夜啼止。
[来源]曹是褒.浙江中医杂志 1987; (11):514

镇惊汤

[药物]酢浆草 12 克,双钩藤 6 克,蝉蜕 3 只,甘草 3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 4 次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夜啼,获效颇佳。
  [病例]陈××,女,1 岁。 10 天前因邻居鸣放爆竹(鞭炮)惊吓, 患儿当夜啼哭不止,精神不安,睡时惊惕,面色青灰,脉稍数,指纹色青。 眼此方 1 剂惊啼已减,再进 2 剂,惊啼告平。
[来源]赵伟强.浙江中医杂志 1990; (4) : 186 灯芯搽剂
[药物]灯芯草、香油适量。
[用法]将灯芯草蘸香油烧成灰,每晚睡前将灰搽于小儿两眉毛上。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夜啼 96 例,痊愈 89 例,无效 7 例。一般连搽 1
—2 晚见效,3—5 晚即愈。
  [病例]王×,男,6 个月。患儿因肺炎入院治疗好转,第 5 天晚上突 然烦躁不安,夜啼不已,面红,口渴咽干,舌尖红,脉数,经检查未见异常。 即以此方治疗 3 晚,痊愈。
[来源」张化南.广西中医药 1988; (5) : 3 小儿梦游症

枕中丹加莲子
  「药物]龙骨 150 克,龟版 120 克,莲子 100 克,炙远志、菖蒲各 50 克。
[用法]上药研末以蜜糊丸,每天服 3 次,每次 2 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梦游症,疗效显著。
  「病例]王×,男,7 岁。患儿半年前因打烂热水瓶受到惊吓,1 周后家 长多次发现其半夜起床走动。某精神病院诊为梦游症。患儿发育正常,烦躁 不安,喜凉饮,舌苔薄白,脉细弦。以此方药治疗 10 余天后,不再发生梦游 症。
[来源]王琦.湖北中医杂志 1988; (5) : 19 枣梅二黄汤
  [药物]酸枣仁、乌梅、焦山栀各 9 克,川黄连 2 克,生大黄、石菖蒲 各 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夜游症颇有效。
  [病例]冯××,男, 11 岁。患儿近半月来每夜 23 时后,起床翻弄 书本约 30 分钟,即安静入睡;5 天前开始每至午夜外出游走,白天问之均不 知其故。诊见舌红、苔根黄腻,且患儿平素多痰涎。投此方 4 剂,并配琥珀 抱龙丸早晚各服半粒,药后夜游消失,再进原方 3 剂以巩固疗效。随访 1 个 月未再复发。
[来源] 罗伟根.浙江中医杂志 1988; (3) : 113

硬脑膜下积液

红小豆粉
[药物] 红小豆适量。
  「用法]将红小豆磨成细末备用。将患儿头发剃光洗净,再将红小豆粉 用温水调成糊状,敷在患儿前囱门及其周围,前至前发际、左右至耳上 2 厘 米,后至头顶,厚度约 1 厘米。纱布包扎固定,每天换药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幼儿硬脑膜下积液 12 例,全部治愈。
[来源]袁彩琴,等.山东中医杂志 1992; (3) :55

小儿荨麻疹

加减驱蛔汤
[药物]乌梅、使君子、苦楝树根皮、枳壳各 9 克,大黄 12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 2 次服。药渣捣烂于睡觉前填压在肚脐上, 外盖纱布敷料,用胶布固定,每天更换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荨麻疹 16 例,均服 3—6 剂治愈。
  [病例]杨×,男, 10 岁。患荨麻疹反复发作 5 年,近年来逐渐加重, 多在夜晚睡眠后开始全身发痒发热,继而出现大小不等的疹块,融合成片, 瘙痒难忍,患儿日渐消瘦,精神不振,经常腹痛,并有大便排虫史。经服此
方 5 剂而愈。
[来源] 胡达坤,陕西中医 1990; (9) : 418

消荨方
  [药物]苍术、厚朴、陈皮、荆芥、防风、蝉蜕各 6 克,金银花、连翘 各 10 克,生甘草 3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分早、午、晚 3 次服。3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 50 例,痊愈 40 例,好转 10 例。
  「病例]马×,男,6 岁。患儿平素喜食肉蛋腥荤之品,四肢及臀部出 疹、足心出水疱 2 天,伴瘙痒,大便干结,2—3 天 1 次,小便色黄,舌红、 苔黄腻。检查四肢、臀部可见成堆的、互不融合的梭形丘疹,左足心有一蚕 豆大的水疱。以此方 3 剂后即愈。
[来源] 丁郁,陕西中医 1990; (10) : 454

小儿冻疮

蛋黄辣椒油
[药物]蛋黄 5 枚,辣椒粉 3 克。
  [用法]将鸡蛋煮熟,取蛋黄,加入辣椒粉放入铁锅或大勺内焙焦压榨 取油,瓶装备用。使用时将油涂于患处,用手掌轻搓至皮肤发红,每天 2—3 次,一般冻疮 2—3 天可愈。复发者重复使用仍然效佳。并可作护肤、预防冻 疮用。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冻疮,疗效颇佳。
[来源] 李海波,河南中医 1992;(6): 276

小儿阴疽

夏枯草煎剂
[药物」 鲜夏枯草 5000—7500 克。
[用法]上药以清水煮烂过滤去渣,浓缩呈糊状即可。每天服 3 次,每
次 2 汤匙。另用此糊外敷疮部(不敷伤口),每天 2—3 次。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阴疽及无名肿毒疗效甚佳。
  [病例]喻××,女,8 岁。右腿内侧有一无名肿毒,大如覆碗,肤色 如常,剧烈疼痛。某医院诊为“深部脓肿”,切口排脓,久不收口,肿硬反 加剧。以此方内服、外敷(不敷伤口), 15 天后愈合。
[来源] 陈茂林,四川中医 1983; (6) : 44

芥艾敷剂

[药物]白芥子、艾叶各 30 克。
[用法]上药同捣烂外敷患处。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阴疽有效。
  [病例]瘳××,男, 10 岁。1 年前暑天右大腿内侧接近前阴处,起 一核如鸡蛋大,按之痛,舌白滑,脉沉细。以此方药治疗捣敷 1 次,2 天后 全消。
「来源]王伯昆,四川中医 1983; (4)413

                          小儿痱子

冰黄酒
[药物]生大黄 6 克,黄连 5 克,冰片 4 克,白酒或 75%酒精 150 毫升。
  [用法] 上药装瓶密封,浸泡,徐徐摇动使其充分浸透后可使用。用 时取棉签蘸药酒涂搽患处,每天 3—5 次。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痱子数百例,一般用药 1—2 天即愈。
[来源] 张维义,四川中医 1985; (7) : 37

参黄冰酒


  [药物」苦参、生大黄各 20 克,黄连、雄黄、冰片各 10 克, 75%酒 精 300 毫升。
  [用法]将上药装瓶密封浸泡 2—3 天即可。用消毒棉签蘸药酒擦患处, 每天 3—4 次,防止入眼肉。
「疗效]此方治疗夏季小儿热痱,有良效。
  [病例]黄×,男,3 岁。时值盛夏,患儿额及颈部有密集如粟米样的 红色丘疹,瘙痒灼痛。用此方治疗后痱子全消。
[来源」刘心德,四川中医 1983; (4) : 43

小儿褶烂

冰片散
[药物]冰片 2 克,痱子粉 20 克。
「用法]将冰片研细末,与痱子粉拌匀,扑在患处,1 天数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褶烂 151 例,经 1—4 天治疗全部有效。
「来源]秦亮,浙江中医杂志 1989; (10) : 453

小儿舌舐皮炎

止痒汤
  「药物]生石膏 30 克,人中白、生地、鲜石斛、白鲜皮各 10 克,淡竹 叶、黄芩各 6 克,生大黄 5 克,生甘草 3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舌舐皮炎有效。
  「病例] 王×,男,8 岁。舌舐皮炎发生 3 天,烧灼痛痒难忍,常以舌 舔手揉之,伴口于欲饮,大便于结,舌红、苔白,脉数。此乃脾胃积热,治 当泻脾清热。予此方 3 剂后,唇红皱裂明显改善,继服 3 剂后痊愈。随访多 时,未见复发。
[来源]徐青,浙江中医杂志 1992; (1):13 幽儿尿布皮炎
油菜叶外敷剂
[药物」鲜油菜叶适量,菜油少许。
「用法]将油菜叶捣烂取汁,与菜油调匀,涂于患处,每天 1—2 次。

  [疗效]此方治疗婴儿尿布皮炎多例,取得较好疗效。一般 1—2 天明 显好转,4—5 天可治愈,且不留疤痕或色素沉着。
[来源]张保祥,浙江中医杂志 1990; (10): 465 黄柏滑冰粉
[药物]黄柏 10 克,滑石 30 克,冰片 1 克。
  [用法]上药研细末过筛装瓶备用。使用时以温开水清洗患处拭干,再 以消毒棉签或纱布蘸上药扑撤于患处(不需撒得太厚),每天 3 次。
  [疗效]此法治疗婴儿尿布皮炎 10 例,疗效满意。「病例]汪××, 男, 20 天。证见臀部、阴翼、大腿内侧皮肤红肿,轻度糜烂,有少许淡黄 色渗液。诊为新生儿尿布皮炎。以此方治疗 2 天痊愈。
[来源]傅俊,四川中医 1991; (7) : 39

小儿脓疱疮

鱼腥草敷剂
「药物]鲜鱼腥草 250 克。
  [用法]上药洗净,加水 3000 毫升,煮取 2000 毫升。倒入脸盆内,先 熏蒸疮面,待温度适宜时用毛巾蘸药液趁热外敷,并反复清洗疮面。每次熏
洗 20 分钟左右。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脓疱疮有效。
  [病例」谢×,女,8 岁。头部患脓疱疮已 3 年余,且每至夏秋季加重, 曾用中西药乏效。以此法熏洗 6 次,症状减轻,坚持治疗 15 天,痊愈。随访
1 年余未见复发。「来源]杨全胜,浙江中医杂志 1990; (7) : 304
雄黄散
[药物]雄黄末适量, 75%酒精或白酒少许。
  [用法」取酒精或白酒调雄黄末成稀糊状。使用前先将病损及周围皮肤 常规消毒,已成脓疱者剪破疱壁除去脓液,已结痂者去痴皮用生理盐水清洁 糜烂面,用棉签蘸上药涂敷于患处,覆盖消毒纱布(也可不盖),每天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脓疱疮 12 例,均治愈。
  [病例]患儿,男,6 岁。右足患黄水疮 3 周,面部及全身浮肿 1 周, 伴发热,舌尖红、苔微黄腻;右足背及内踝上有 3 个 1×2 厘米糜烂面,渗出 分泌物,周围绕以红晕。检查血白细胞 11.4×l0 9 /L 中性 0. 75,尿常规 蛋白(+++),白细胞(+++),红细胞(++)。诊断为脓疱疮并发 急性肾炎。每天外敷此方药 1 次,6 天后脱痴痊愈。急性肾炎继续进行中西 医治疗。
[来源]孙平周,四川中医 1984; (3) : 45

龙蜂散

[药物]龙胆草、蜂房各 6 克,苦参 10 克,枯矾 3 克,黄豆 8 粒。
  [用法]前 4 药共研极细末,黄豆炒黑研末调匀装瓶备用。使用前先将 疮面用淡盐水洗净,继以香油调上药末成糊状,敷于患处,每天换药 2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黄水疮 37 例,疗效满意,一般用药 3—5 天均愈。
  [病例]王×,男,3 岁,鼻翼两侧及下颌部起黄水疮 10 余日,先后经 中西医治疗不效,予龙蜂散调香油敷 3 天而愈。
  
[来源]周炜.山东中医杂志 1990; (3) : 48

小儿疖肿

消疖汤
  [药物]昆布、海藻各 9 克,蒲公英、紫花地丁、白茅根各 15 克,赤 芍、黄芪各 1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多发性疖肿 41 例,痊愈 29 例,显效 9 例,无效
3 例。
  [病例]王××,男,3 岁,患多发性疖肿 2 月余,此愈彼起,用青、 链、红霉素及外用新霉素软膏、玉露散等治疗无效。诊见头面及颈项部黄豆 大小疖肿 27 个,基底坚实,局部红肿热痛。其中 14 个光亮无头,6 个顶端 化脓呈黄色,7 个已结痂。分泌物培养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身无发热,舌 红,苔薄黄,脉数。用本方 9 剂,痊愈。随访 10 个月未复发。
[来源]姚庆云,浙江中医杂志 1985; (8) : 374 疖疽小纸膏
[药物]嫩松香 2500 克,藤黄 50 克,乳香、没药各 20 克,飞辰砂 30
克,麻油适量。
  「用法]将前 4 药用麻油熬成膏,离火稍冷,加入飞辰砂调匀,乘热摊于 桐油纸上,如铜元大小,即成小纸膏,对折备用。用时将小纸膏用酒精灯或 置热水杯旁烘烊掀开,剪圆外贴患处。未溃者每天换药 1 次,破溃脓出者每 天更换 2—3 次。若伴发热者,可配合内服银花露、五味消毒饮等。
「疗效]此方外贴治疗小儿暑疖 150 例,均在 3—9 天内痊愈。
[来源] 赵敖大,江苏中医 1988; (7)

婴儿湿疹

祛湿汤
[药物」大或小飞扬 30—50 克。
「用法]加水适量煎煮,取药液洗患处,每天 1—2 次。
「疗效」 此方治疗婴儿湿疹 8 例,均治愈。
[来源] 许浩.新中医 1985; (9):25

复方丹参煎剂

「药物」 丹参、茵陈各 30 克,苦参 25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后,取 1/5 药液内眼,余液外洗患处,每天
2 次。
[疗效」此方治疗婴儿湿疹 20 例,经 3—6 天治疗全部治愈。
  [病例] 冯××,女,3 个半月。1 月前两颊出现对称性湿疹,表面 有渗液,且有痒感。经内服抗过敏药物及外搽肤轻松软膏等治疗,不见好转, 反而面积增大,波及额部,渗液增多,黄色结痂增厚。以此方治疗 3 剂后症 状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来源]彭端蝉.浙江中医杂志 1988; (2):80

蛇床子散

[药物] 蛇床子 10 克,轻粉 1 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以香油适量调药末外搽。先搽 1 小片皮肤, 如未发现皮肤损伤,可扩大搽拭面积。每天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婴儿湿疹数百例,疗效满意。
「来源」李延超,山东中医杂志 1985; (5) : 45 注:极少数患儿用药后可出现轻微恶心,药停自止。清 热 止痒散

[药物]生苍术、生黄柏、雄黄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鸡蛋清或香油适量,调匀成糊状,涂敷患处。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湿疹,一般 1—2 次即能痊愈。[ 病例]薛×,男,
7 个月。患儿头顶部出现红色丘疹,破溃渗液、结黄痂,瘙痒已 5 月余,经 多方治疗不愈。以此方涂敷 2 次即愈。
[来源」王立恒,浙江中医杂志 1988; (11) : 499

四妙霜


  [药物]白鲜皮、地肤子、枯矾各 3 克,青黛 1 克,单纯霜或香霜 100 克。
「用法]先将前 3 味药研成极细末,与青黛、香霜充分调匀,每天搽患处
2 次。
  [疗效]此方治疗婴幼儿湿疹 32 例,全部治愈。一般用药 6—8 次皮疹 即可消退。
「病例]徐×,男,3 个月。颜面、耳后、胸腹部见大小不等的潮红皮损,
内有米粒大丘疹水疱密布,烦躁哭闹不安 4 天。经用此霜外搽 3 天后,皮疹 消退,诸症治愈。
[来源」马建国,辽宁中医杂志 1988; (4) : 3

茵陈蒿散

[药物]茵陈 120 克,青黛 15 克,冰片末 5 克。
  [用法]将茵陈蒿焙焦研细末,与青黛、冰片混匀装瓶封口,高压灭菌 后备用。用时先取苍术、苦参各 20 克,黄柏 15 克,加水煎至 500 毫升,以 消毒纱布蘸药液擦洗患处。如患处有渗出,用上药粉撤布;无渗出,则以香 油调上药末成糊状涂敷患处,再以纱布包扎,隔天换药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难治性婴幼儿湿疹 30 例,痊愈 27 例,显效 3 例。
[来源] 渠敬文,山东中医杂志 1989; (6) : 22

硝黄苦梅煎

[药物] 芒硝 50 克,大黄、苦参、乌梅各 30 克。
[用法]每天 1 剂,加水煎为 500 毫升,取药液湿敷患处,每天 2 次。
[疗效] 此方治疗婴儿湿疹 180 例,痊愈 171 例,无效 9 例。
[来源]彭暾。陕西中医 1990;(12) : 553

清解效灵膏


  [药物] 吗啉呱、痢特灵、雄黄、黄精、黄柏各 25 克,珍珠粉 20 克, 炉甘石、防风、血竭、硫黄、青黛各 15 克,轻粉、冰片各 5 克。
[用法] 上药分别研成细粉,过 200 目筛,然后和匀,加入药用凡士
林 300 克和适量甘油,反复搅拌调匀后,装入常规消毒瓶内备用。使用前, 先用 50%生理盐水洗患处,再将适量药膏涂上,用于反复摩擦,以看不见油 迹为度,每天 2 次, 20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婴幼儿面部湿疹 40 例,治愈 33 例,好转 5 例,无效
2 例。用药最少 1 个疗程,最多 4 个疗程。 注意:治疗期间乳母及患儿忌食腥辣之品。
「来源]张书林,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1; (9):394

冰硼散

「药物] 市售冰硼散。
  「用法]取冰硼散少许,轻轻撒于湿性糜烂及皲裂表面,若仍见粘液渗 出者,可继续用药涂至不见渗出;皮损仅见红斑者,用冷开水调涂;单纯干 燥皲裂者,用麻油调涂;表面结痂后,待其自行剥脱。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耳周湿疹 48 例,均获效。
[来源]王尧,中医杂志 1992; (10):39

小儿肚脐炎、出血

白龙粉
「药物]煅白矾 3 克,煅龙骨 1 克,麝香少许。
  [用法]上药研成细末装瓶备用。用前将患儿脐部洗净擦干,取药末适 量放在脐中,用纱布裹好避风。每天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婴儿脐湿 11 例,均治愈。
  [病例]许×,女, 19 天。患儿出生后 2 天,因洗澡脐部未揩干,脐 部出现潮湿,若擦于又渗液,舌淡红,苔薄白。以此方外敷 2 天后痊愈。
[来源]秦亮.浙江中医杂志 1989; (4):176 脐炎散
  [药物]黄连 20 克,枯矾 30 克,朱砂 10 克,冰片 2 克,氧化锌、炉 甘石粉各 10 克。
  「用法]前 4 味药分别研为极细末,加入氧化锌、炉甘石粉,混匀过细 筛,高压消毒,贮瓶备用。使用前局部以 3%双氧水清洗、拭干,取 2%甲紫 溶液适量调药未少许为稠糊状,并用消毒敷料包扎。每天涂于患处 2—3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脐炎 12 例,一般 2—3 天即效,5—7 天获愈。

  [病例]文××,女, 28 天。脐周皮肤焮红漫肿,局部灼热,糜烂、 渗液。以此药调涂 3 天,红肿消失,5 天疮面结痂生肌而愈。
[来源]曾冲,四川中医 1985;(5):5

止血散

[药物]南瓜蒂 2—3 枚,香油适量。
  [用法]先将南瓜蒂焙研为末,分为 2—3 份。取 1 份用香油调匀后, 涂在无菌纱布上,覆盖于肚脐部,外用胶布固定。每天或隔天换药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肚脐部出血 200 余例,取得较好的疗效。
  [病例]刘×,男, 15 天。患儿断脐带后,肚脐部有血渗出,经久不 止,每于啼哭时出血加重。经用青霉素、止血芳酸等药肌肉注射不效,后又 用双氧水涂肚脐部仍未效。以
[来源] 徐振华,山东中医杂志 1992; (1) : 55

小儿虫证

小麦杆煎剂
[药物] 小麦杆 200 克。
  [用法]上药加水 800 毫升,煎至 400 毫升,每天上午 9 时,下午 16 时各服 200 毫升。3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蛔虫病 317 例,排蛔虫为 220 例,驱蛔率 69.4%。
[来源] 毛文洪,等。中医杂志 1985; (1) : 47

驱虫剂

「药物] 榧子(去壳取肉)、生大黄各等份。
[ 用法] 上药研末混匀,开水冲服,每天 3 次,每次为(年龄+1)×
0.4 克,连服 1 周。另用百部 30 克煎成 500 毫升药液,于每晚睡前洗肛门, 连洗 1 周。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蛲虫病 32 例,显效 29 例,有效 3 例。
「来源] 秦亮,江西中医药 1992; (1): 62

苦参百部汤

[药物] 苦参子、炙百部各 6 克,甘草 1.5 克。
  「用洁] 每天 1 剂,水煎或水炖,分 1—2 次口服,3—6 天为 1 疗程。 可根据不同兼证加味。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梨形鞭毛虫病 15 例,全部治愈。
  「病例]林××,女,4 岁。患儿月余来大便溏薄、每天 2—3 次,食欲 不振,时诉脐周疼痛,漫黄,倦怠乏力,面色苍黄,舌淡红、苔白微腻,脉 缓。检查巩膜无黄染,肝功能无异常。大便镜检色黄糊状,蓝氏贾第包囊(+)。 诊断为梨形鞭毛虫病。以上方加淮山药、白芍各 6 克,陈皮 4 克,白术 3 克, 水煎眼,每天 1 剂,连服 3 剂病愈。后以调理脾胃之剂善后。
  
[来源」郑志高,福建中医药 1984; (4) : 14

百部酒精浸液

[药物]生百部 30 克, 55%酒精 150 毫升。
  「用法] 2 药装瓶浸泡 3 天后可用。每晚睡前,取棉签蘸药液擦肛门附 近皱襞处 1 次,7 天为 1 个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蛲虫病 100 余例,疗效良好。
  [病例]刘×,男, 12 岁。肛门瘙痒 3 年,午后及夜晚发作居多,奇 痒难忍不得入眠,面色萎黄,形体消瘦。以此药液治疗 25 次而愈。随访 1 年未发。
[来源]史晓军,中医杂志 1986; (11) : 24

小儿蛔虫性肠梗阻

猪胆汁灌肠方
[药物] 新鲜猪胆汁 50 毫升。
[用法]以上药保留灌肠 20—30 分钟。
[疗效]此法治疗小儿蛔虫性肠梗阻 45 例,均治愈。
[来源]林宗义.福建中医药 1986;(2): 38 注:现代医学认为猪胆汁中的猪胆酸和猪去氧胆酸钠,有解除平滑肌痉
孪的作用。
驱蛔灌肠汤
「药物]鲜苦楝树根皮 50 克。
  [用法]上药加水 300 毫升,煎成浓液,乘热用纱布过滤,得滤液 50 毫升即可。用导尿管插入肛门内 10—15 厘米,以注射器抽完全部滤液,缓慢 注入,然后取出导尿管。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蛔虫性肠梗阻有效。
  [病例]卫××,男,6 岁。因腹痛,家长以“驱虫药”内服,次日出 现剧烈腹痛,呕吐胃液、胆汁、蛔虫一条,痛仍不止,且腹部出现一包块, 大便 2 日未行。诊断为蛔虫性肠梗阻。以上法治疗后,腹痛、呕吐逐渐减轻,
次日排出蛔虫数 10 条,乃愈。
[来源]何克富,四川中医 1985; (3) : 48 大全汤
  [药物] 槟榔 10 克,全括萎、茵陈各 12 克,番泻叶、陈皮各 6 克, 苦楝皮 9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浓煎至 150—200 毫升,以熟豆油 20 毫升送服。 若呕吐不能口服者,改保留灌肠法。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蛔虫性肠梗阻 13 例,均痊愈。
「来源]张若芬,浙江中医杂志 1990; (1): 12

新生儿硬肿症

艾叶汤

「药物]艾叶 100 克
  [用法] 上药加水 3000 毫升煎煮,水沸后再煎 10 分钟,装入热水瓶 内备用。用于预防时,每天用艾叶汤常规浸浴 1 次,连用 3 天;用于治疗时, 每天用艾叶汤浸浴 2 次,用至病情好转为止。
[疗效] 此方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有一定疗效。
  [病例] 朱×。因滞产行胎吸助产,娩出一男婴重 3300 克,但新生儿 青紫窒息,经清理呼吸道、口对口人工呼吸、注射可拉明及洛贝林、刺激足 底等处理,仍无哭声,面色红润,心跳有力,持续吸氧 24 小时后缺氧改善, 但生活机能低下、嗜睡,萎靡,无力,反应低下,肢体活动少,哭声低微, 体温不升,两肺可闻及小水泡音,皮肤表面光泽淡红色,发凉,僵硬,不能 用手捏起。诊断为新生儿肺炎、硬肿症 1 度,报病危。治疗肺炎用西药氨苄 青霉素 100 毫克加入 10%葡萄糖水中静脉滴注,每天 2 次。硬肿症用艾叶汤 浸浴,每天早晚各 1 次,1 天后硬肿减轻,2 天后体温逐渐上升至正常,全身 情况好转,3 天后硬肿完全消散。
[来源」夏碧清,等,四川中医 1991; (9) : 20

参附汤

[药物」盐附子(先煎)6 克,人参、桂枝、炮干姜各 3 克。
「用法] 上药水煎成浓液,频频喂,每天 30—50 毫升。
[疗效] 此方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有效。
  「病例] 杜××,男, 10 天, 1982 年 2 月 28 日诊。患儿 10 天前 出生后,全身发凉,周身僵硬,不能吮乳,不哭,气弱,昏昏多睡。诊断为 新生儿硬肿症。经补液、激素和保温治疗仍无好转。诊见患儿面色苍白,全 身冰冷,僵卧少动,气息微弱,皮肤关节硬如木。此乃禀赋不足,复感寒邪 所致。以上方治疗 2 天后,皮肤略转温,关节稍软。上方去干姜,加肉桂、 川芎、当归各 3 克,黄芪 6 克,又服 2 剂后痊愈。
[来源] 李开成,四川中医 1985; (4) : 32
复方生脉散
[药物」 红参(另炖眼)6 克,五味子、当归、川芎、丹参、炙甘草
各 2.5 克,制附子(先煎)、干姜各 1.5 克,黄芪 5 克。
[用法」 每天 1 剂,煎成汤剂,频频滴入口中。
[疗效] 此方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多例,疗效较佳。
[病例] 产妇董××, 24 岁。妊娠 35 周发生羊水早破,3 天后难
产 1 男婴,重 2700 克。生后男婴窒息,经抢救仍呼吸微弱,哭声无力,吸吮 困难,4 小时后逐渐出现肢体发凉变硬。第 2 天皮肤黯紫,触及肢体如按硬 橡皮样而且凉,皮肤不能捏起。服用此方 1 剂症状减轻,2 剂能吸吮奶汁,3 剂后痊愈。随访 1 年生长健康。
[来源] 李国文,浙江中医杂志 1989; (3) : 115

硬肿洗剂


  [药物]艾叶一把(鲜者 100~200 克,干品 50~100 克),红花、丹 参各 10 克,肉桂末 3~5 克。
  
  [用法]上药加水 300~500 毫升煎煮,取药液用毛巾浸透热敷硬肿处, 不断更换毛巾,热敷 20~30 分钟,直至肌肤红润、表皮松软(注意不要烫伤 皮肤)为止。然后用消毒药棉擦干,再用碘酒作皮肤消毒,用酒精脱碘;取
2 号缝衣针(酒精消毒)1 枚,轻轻向已热敷的硬肿部位直刺,手法要均匀, 只限刺入表皮,不能过深,以见到表皮有血迹为宜。针刺部位再用酒精棉签 拭干,立即保温,不要受凉。重症者每天 1 次,轻症隔天 1 次。严密观察症 情变化。
[疗效]此方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有效。
  [病例]邹××,男,属不足 9 个月的早产儿。出生后 2 天,出现两大 小腿内外侧及臀部呈蜡状硬肿,下腹部及阴囊、阴茎水肿,全身冰凉,四肢 僵硬,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口唇干红,呼吸微弱,不吮乳,不啼哭,昏睡 状态,尿量少,大便己排胎粪 2 次。诊断属中度硬肿症。以上法热敷、针刺, 配合服用中药,3 天后硬肿基本消失。
[来源]万维馨,江西中医药 1992:(3) : 14

新生儿不乳

大黄茶
[药物] 大黄 10 克。
[用法]取上药置碗内,冲入沸水 100 毫升左右浸泡 10 分钟后,少量分次喂服。
[疗效]此方治疗新生儿不乳,效果颇著。
  [病例]朱×,男。患儿出生后 1 天半不吮乳,啼哭不已,烦躁不安, 腹胀便秘。口腔检查无异常,予大黄泡饮治疗,当天下午解下稀热臭大便 1 次,量多,诸症消失,吮乳正常。
[来源]秦亮,浙江中医杂志 1992; (5):209

新生儿头皮血肿

止血肿方
[药物]血竭 10 克,云南白药 2 瓶,凡士林 30 克。
  [用法]将血竭研末,与云南白药和匀,再加凡士林及热水少量调成糊 状,视部位大小敷于血肿上,3 天换药 1 次。
  [疗效]此方外敷治疗新生儿头皮血肿(多为产伤所致),一般 3~5 次即可消散。
  [病例]随××,男,10 天。患儿出生后第 2 天,发现其枕部有 6×8 厘米之血肿块,经多次抽吸加压包扎无效。用此方外敷 3 次即愈。
[来源]祝松青,浙江中医杂志 1988; (11): 510

新生儿眼底出血

活血化瘀汤
[药物]丹参、桃仁、赤芍、花蕊石各 7.5 克。
[用法]每天 1 剂,加水适量浓煎至 50 毫升,分次口服。

[疗效]此方治疗新生儿眼底出血 10 例,其中Ⅰ度眼底出血 4 例,均
在 3 天内吸收;Ⅱ度眼底出血 2 例,分别在第 4 及第 6 天吸收;Ⅲ度眼底出
血 4 例,分别在第 3、4、6 天吸收。
[来源]陈慧英,等,中医杂志 1985; (1) : 68

儿童近视眼

治视灵
  [药物]茯苓、白术、杞子、菊花各 5 克,桂枝、丹皮、泽泻各 4 克, 淮山药、石决明、生地各 6 克,山萸肉 3 克,白糖 25 克。
[用法]上药与白糖熬炼成糖浆 30 毫升,5~7 岁儿童每天服 25 毫升,
8~14 岁每天服 30 毫升,均分 2 次服用,一般服用 2~4 周。
  [疗效]此方治疗儿童近视眼 92 例,184 只眼,治愈 46 眼,显效 41 眼,进步 70 眼,无效 27 眼,有效率 85.3%。
[来源]丁培植,等,浙江中医杂志 1988;(11) : 491 疴明眼丸
  [药物]生地、丹参、白术、青葙子、枸杞子、酸枣仁各 20 克,川芎、 人参、石斛、熟附子、五味子、决明子、红花、肉苁蓉各 15 克,山萸肉、当 归、丹皮、菖蒲、远志、蝉蜕、桃仁、夜明砂、枳壳各 10 克,桂枝、泽泻、 炙甘草各 5 克。
[用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每丸重 10 克,每天早晚各服 1 丸,温开
水送服。连服 7 天,停服 8 天,再服 8 天,休息 8 天,共 1 个月服药 30 丸为
1 疗程。视疗效服 1~3 个疗程,每疗程中检查视力 3~4 次。
  [疗效]此方治疗近视限 300 例,计 586 只眼,其中显效 134 只眼,有 效 312 只眼,无效 141 只眼。
[病例]孔×,女, 12 岁,学生。双眼视远物不清 2 年,久读后眼胀,
视力疲劳,舌淡红,脉缓。检查远视力:右 0.6,左 0.7,双眼屈光度均为—
1.75D;近视力 1.5(双),两眼底正常。属功能性近视。经治疗 3 疗程,双 眼视力皆上升至 1.5,不需视力矫正。8 个月后随访,视力仍为 1.5。
[来源]王毅夫.河北中医 1987; (2) : 17
小儿破伤风 蝉蜕酒
[药物]蝉蜕 50 克,白酒 20 克。
  [用法]上药加 1 小碗水,煎煮约 100 毫升,1 次顿服。服后患儿覆被 暖卧。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破伤风有效。
  [病例]何女,8 岁。患儿 15 天前被钉划伤左手食指,因伤口小而未介 意。后恶寒发热,头项强痛,今夜患儿忽口嘬难开,牙关急紧,项强不利, 手指拘挛,四肢阵发性抽搐,大有角弓反张之势而急诊。检查伤口长约 0.4 厘米,边缘苍白,未见红肿。此系破伤致痉,急用此方治疗。服药约 20 个小 时后,患儿渐醒,头似蒸笼,通身大汗,如胶沾衣,腥臭熏鼻,抽搐不再发 作。续用蝉蜕 10 克水煎当茶饮而获效。
[来源]袁博渊,浙江中医杂志 1988; (9): 419 按:破伤风乃急重症,应及时送医院救治。若条件所限,可用蝉蜕治疗,

要求用量较大,吞末 30 克,煎服用 50 克,须用酒煎服(依患者饮酒量为度)。 僵蚕散
[药物]僵蚕、蜈蚣各 10 条,蝉蜕 10 只,朱砂 1.5 克,牛黄 0. 5 克。
[用法]前 3 味药炒黄,诸药共研细末。婴儿每次服此散剂的 1/4。
[疗效]此方治疗新生婴儿破伤风 10 余例,屡见功效。
[来源]夏玉成.湖南中医杂志 1990; (2) : 57 蜈蝉散
[药物]蜈蚣(焙黄)1 条,蝉蜕、全蝎各 10 个,天南星 3 克,朱砂
1.5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天眼 3 次,每次 0.3~0.6 克,开水或奶汁 送服。
[疗效]此方治疗肚脐风 4 例,均痊愈。
  [病例]李×,女,6 天。患儿唇青口嘬,不能乳食,啼哭不出,呈哭 笑容,颈项强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肚脐突腹急,指纹青滞。诊断为肚 脐风。以此方治疗 2 天诸症减轻,继服 20 余天痊愈。
[来源] 王灼性,陕西中医 1988; (10) : 463 缺锌综合征
清肝理脾汤
  [药物]太子参、象牙丝、白芍、鸡内金、葫芦茶各 9 克,白术 6 克, 获苓、麦芽 12 克,谷芽 15 克,甘草 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缺锌综合征息儿 56 例,经 3 个月治 疗,症状均消失,食欲增加。而头发锌恢复正常值 43 例,仍低于正常值
13 例。
[来源]何广贤,新中医 1993; (11) : 11 注:本病平素应注意饮食调理,多选用一些含锌量较多的食物,如蠔、
瘦肉、动物肝脏、蛋类、花生、马铃薯等。

小儿生长痛

三藤汤
  [药物]桑枝、银花藤、宽筋藤、络石藤各 12~15 克,蚕砂、赤芍、 菊花各 6~9 克,薏政仁 9~12 克,甘草 2~3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6 剂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生长痛 40 例,治疗 2 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所有 病例全部治愈。
  [病例]朱××,男,5 岁半。近半年来常于晚上诉说双下肢疼痛,痛 无定位,但以膝关节附近为甚。经父母按摩后疼痛减轻,有时一夜数次。白 天玩耍自如,很少疼痛。否认有明显外伤史。曾往医院诊治多次,诊断为生 长痛。经钙剂、鱼肝油、维生素 B1 等药治疗无效。体检未见异常。舌红、苔 白厚;X 线片双膝关节及下肢骨骼无异常,抗“O”、血沉均正常。以本方治
疗 3 天痛止,继服 3 剂以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无复发。
[来源]区庆端,新中医 1993; (12) : 21

                          小儿肌性斜颈

正颈散
[药物]大黄、木香、桃仁、红花、山栀子、玄明粉各等份。
  [用法]上药研未混匀,装瓶备用。每次取药粉 30~50 克,以醋酸适 量调匀敷于患处,用纱布、绷带包扎即可。一般 2~3 天换药 1 次。若敷后药 粉干燥松散,可再加适量醋酸调润继续使用。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肌性斜颈 7 例,全部痊愈。随访 1~3 年均无 复发。
  [病例] 吴×,女, 11 个月。患儿出生 2 个月后头颈渐向右偏,右 侧颈部有一条状肿物隆起,触摸无哭闹。曾经西药治疗症未见好转。诊见头 向右侧歪斜,下颌扭向左侧,头屈向左侧的功能轻度受限;右胸锁乳突肌肿 胀,无红肿和灼热感,质硬,无波动及触痛。拟诊为先天性肌性斜颈。经用 此方外敷 1 个月而痊愈。
[来源]傅平,广西中医药 1988; (3) : 24 注:肌性斜颈是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变性坏死,继之为纤维组织增生,
形成瘢痕挛缩所致。治疗上一般早期用热敷、按摩等法,1 岁以上主张手术 治疗。

小儿?齿

芦根茶
[药物] 芦根 40 克。
[用法]每天 1 剂。开水泡饮。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龄齿有效。
[病例]江×,女,7 岁。患儿入睡后龄齿 20 多天,曾 作驱虫治疗未效,且有加重,伴口干引饮,大便于燥,唇舌红、舌尖有
芒刺,苔黄腻,脉洪大。证属胃热上蒸所致。以此方治疗 5 天,余症均消。
[来源]汪德云,浙江中医杂志 1990; (5) : 205 小儿眨眼
胆石栀子汤
[药物]龙胆草 4 克,栀子 8 克,生石膏 30 克,钩藤
12 克,酒大黄 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目(又称瞬目、眨眼)19 例,均获痊愈。一般 2~6 剂便可治愈。
  [病例]毛×,男,6 岁。因眨眼频繁,双目干痒有分泌物曾到眼科就 诊。西医曾检查双眼脸结膜充血,球结膜充血不明显,角膜(一),诊断为 结膜炎。给予抗炎、驱虫及时症处理,疗效不佳,眨眼更加频繁。迭经中西 医治疗达 8 个月之久,亦罔效。诊见双眼眨动频繁、无片刻休止,两眼奇痒 如虫爬行,于涩灼热,烦躁不安,伴口干喜冷炊,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 红、苔黄,脉弦数。诊为肝胃风热,肝经郁火。服上方 2 剂,诸症平息。半 年后因感冒发热,眨眼复作,服西药治疗 2 天后热退,但双目眨动更频,再 次要求中医治疗。投上方 2 剂眨目立止,至今未见复发。
  
[来源] 肖叶青,湖北中医杂志 1991; (2): 17

小儿乳疬

疏肝消疬方
  [药物]柴胡、香附、青皮、橘叶、夏枯草、淫羊藿各 10 克,蒲公英、 肉苁蓉各 15 克,浙贝母 12 克,生壮蛎 20 克(包煎)。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乳疬 27 例,痊愈 23 例,好转 2 例,无效 2 例。 疗程最短 14 天,最长 42 天,平均 26 天。
  [病例]沈×,女,8 岁。因双侧乳房肿块 30 天,经当地医院治疗罔效。 诊见双侧乳晕部肿块 2.5×2.5 厘米,质较硬,触之有痛感,乳晕着色;伴胸 胁胀痛,舌暗红、苔薄白,脉沉弦。证属肝气郁结,痰凝血瘀。以此方加赤 芍、炮山甲、白芥子、山慈姑,服 7 剂后肿块缩小,胁痛消失。守原方加减 出入 14 剂获愈。随访 1 年未见复发。
[来源] 祖武,湖南中医杂志 1990; (6) : 45

小儿中药急性中毒

甘草绿豆汤
[药物]甘草、绿豆各 9 克。
[用法]水煎频服或鼻饲。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中药急性中毒 36 例,均获痊愈。部分病例辅以 洗胃、导泻、补液。
[病例]邹×,男,6 个月。因患儿发热半天,5 小时前 1 次给服小儿
奇应丸 40 粒(过量 5~7 倍),服后遂大汗淋漓,全身冰凉而住医院。体检 体温 36℃,呼吸 56 次/分,发育、营养中等,精神差,咽部充血;心率 160 次/分,律齐,双肺呼吸音正常;腹软,肝右肋下 1.5 厘米。即予洗胃、补液 处理,后以此方频频喂服 2 天,痊愈出院。
[来源]罗兰堂.湖北中医杂志 1988; (2) : 51

耳鼻喉科

外耳道炎

耳炎灵
  [药物]枯矾 8 克,黄柏 2 克,黄连、猪胆汁粉各 1.5 克,冰片 0,2 克。
  [用法]上药研为极细末,装入大口瓶中,紫外线照射 45 分钟备用。 使用前用 3%双氧水清洁外耳道,拭干后将药末撤于患处,隔天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外耳道炎症 186 例,全部治愈。一般 3~5 次可愈。
[来源]吕韶光,等,陕西中医 1992; (6) : 247

芩柏滴耳液

[药物]黄芩、黄柏各 12 克,枯矾 6 克,冰片 3 克,麻油 500 毫升。
  [用法]将黄芩、黄柏放入麻油中浸泡 24 小时,置入铁锅煎炸变为黑 黄色,取出后研末,与枯矾、冰片细末同时放入麻油煮沸,过滤装瓶备用。 使用时用棉签蘸药液局部涂抹或塞入外耳道,每天 1~2 次。
[疗效] 此方治疗外耳道炎 96 例,痊愈 93 例,无效 3 例。
  [病例] 朱×,男,3 岁。1 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右耳疼痛,渐加重, 夜间烦躁哭闹不能入睡。检查右耳廓牵拉痛,外耳道急性充血、肿胀,鼓膜 边缘充血。以此方治疗 3 次后症状消失,检查外耳道皮肤正常。
[来源] 谷志平,辽宁中医杂志 1988; (3) : 48

消炎膏

[药物]乳香、没药、血竭、儿茶各 6 克,朱砂 1.5 克。
  [用法] 将乳香、没药麸炒去油,与余药共研细末,加适量蜂蜜调匀 成膏备用。使用时,用药棉制成粗细合适的棉栓,蘸此药膏塞敷患处,每天 或隔天换药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外耳道疖肿 197 例,有效 139 例,无效 58 例。
[来源] 程煦和,浙江中医杂志 1991; (7) : 309

中耳炎

桑叶滴耳剂
[药物]新鲜桑叶数片。
  [用洁]上药洗净捣烂取汁,每次将桑叶汁滴入耳内 1~2 滴,每天 3 次。
[疗效]此方治疗化脓性中耳炎,一般 2~3 天即愈。
  [病例]朱×,男,3 岁。患儿耳内发炎,有脓液流出 20 天。诊为化脓 性中耳炎。经此方滴入耳内,3 天即愈。
[来源]朱培忠,等。四川中医 1985; (5) :封 3

中耳炎方

[药物]鲜蒲公英全草。
  [用法]上药用清水洗净晾下,剪成碎片,捣成糊状,用双层消毒纱布 包住用力拧挤取汁,干净器皿盛接。每天早、午、晚用滴管吸取药汁滴入耳 孔。滴药前,先将耳道脓血消除干净。3~5 岁每天用鲜蒲公英 3 株,6~10 岁每天用 5 株,10 岁以上每天用 7 株。
[疗效]此方治疗化脓性中耳炎 5 例,全部治愈。
  [病例]张××,女, 17 岁。患者从 7 月初双耳道疼痛,继之流脓, 伴头痛、听力减退。口苦、小便黄赤。检查双耳道周围红肿,耳孔满是脓血, 面色红赤,舌苔黄厚、边尖赤,脉弦数;颈部可触及 2~3 个淋巴肿块。以此 方治疗 6 天后痊愈。
[来源]谷正本,中医杂志 1992;(5):6

田螺液

[药物]大活田螺。
  [用法]将田螺洗净外壳,放置冷水中让其吐出污泥。放置时间越长, 吐纳就越清洁。用时先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或双氧水反复拭干耳内脓液,然后 侧卧,使患耳朝上;将田螺
剪开尾部(螺尖)呈漏斗状,对准患耳的外耳道,用物刺激田螺盖,使
田螺体收缩,释出清凉粘液滴入患耳,滴数不限。患者突感舒适、清凉,侧 卧片刻。每天 1 次。
[疗效] 此方治疗中耳炎,轻者 1 次愈,重者 3~5 次可愈。
[来源] 周津平,浙江中医杂志 1991; (2): 67

滴耳油

[药物] 核桃仁 10 个,冰片 2 克。
  [用法]取核桃去壳取仁研烂,用布包裹,用力挤压取核桃油约 10 毫 升。将冰片研未兑入油中调匀即成。治疗时患者侧卧,患耳朝上,先目双氧 水清洗外耳道 3 次,擦干耳道后滴入滴耳油 5~7 滴,用干棉球堵住耳道口。 每天 1 次,7 天为 1 疗程。治愈后要用 3%双氧水清洗耳道,以免结痂阻塞耳 道,影响听力。
[疗效] 此方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疗效显著。
[来源] 贾宪平.山东中医杂志 1990; (1): 48

虎耳草滴耳药水

[药物] 鲜虎耳草、冰片各适量
  [用法]将虎耳草洗净晾干后捣烂,用纱布包裹绞拧取汁,加冰片溶解 后备用。或用鲜虎耳卓捣烂取汁,在每 100 毫升药汁中加入 75%酒精 20 毫 升,制成中耳炎药水。使用前用双氧水将患耳洗净,周围以 75%酒精常规消 毒,滴入上药水于患耳,每天 3~4 次。
  
[疗效]此方治疗中耳炎 45 例,治愈 43 例,好转 2 例。
  [病例]周××,女, 80 岁。因外耳道疖肿感染致化脓性中耳炎,曾 用西药治疗 15 天未见好转。以此药水每天滴耳 3~4 次,5 天痊愈。
[来源]胡金曼,浙江中医杂志 1990; (3) : 129 注:虎耳草为虎耳草科植物虎耳草 Saxifraga stolonlfera (L. )
Meerb.全草。有祛湿消肿,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等作用。

蛇甲散

[药物]蛇蜕、穿山甲各 10 克,明矾 2 克。
  [用法]将蛇蜕、穿山甲火锻成炭,加入明矾,同研细粉,装瓶备用。 使用时以 3%双氧水洗净耳腔脓液,用 0.9%生理盐水冲洗耳腔,然后用于棉 签擦干,用麦杆将药粉吹入耳腔,早晚各 1 次,一般 3~5 天可愈。
[疗效] 上方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疗效满意。
  [病例]刘××,男, 56 岁。患者 5 年前患比脓性中耳炎,长期耳腔 流黄绿色脓液,听力明显下降,并伴头昏头痛。虽经各种中西药物治疗,未 能痊愈。以上药散治疗,5 天后,耳腔内无脓液,听力明显提高,余症悉除。 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来源] 屈维全.浙江中医杂志 1992; (5) : 214

马钱子油

[药物] 马钱子 1 粒,茶油 50 克许。
  [用法] 将马钱子捣碎,放入碗中,加入茶油,放在文火上炖数十沸 即成。用前将脓耳揩拭干净,然后用药棉蘸马钱子油塞入耳中,早晚各换药
1 次。
[疗效] 此方治疗中耳炎有效。
  [病例]吴××,男,32 岁。左耳中耳炎流脓 20 多年,脓液清晰,听 力减退。配马钱子油 30 毫升,治疗 1 个月告愈。
[来源]叶益丰,浙江中医杂志 1987; (11) : 499

龙矾散

[药物]煅龙骨、枯矾各等份。
  [用法]上药分别研末,过 120 目细筛,然后将 2 药混合拌匀,装瓶密 封,放阴凉干燥处备用。用药前先用 3%双氧水把耳道内脓液及分泌物洗净, 患耳周围用 75%酒精常规消毒,停 2~3 分钟后,用消毒棉签擦干耳道,然 后取塑料管或麦杆蘸取药粉,轻轻吹入患耳道内,每天 1 次。如渗出液较多, 可早晚各用药 1 次,直至痊愈。
[疗效]此方治疗中耳炎 58 例,全部治愈。
  [病例]许×,男,2 岁。5 天前发现左耳流脓,无臭味,流脓前曾发 高热 2 天。检查左鼓膜中央穿孔,急性充血,有粘稠脓液,呈淡黄色,量较 多,无臭味。以此方治疗 2 次,第 2 天已无流脓,病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来源]胡金曼.四川中医 1991; (9): 37


胆矾散

[药物]猪胆汁 30 毫升,枯矾 30 克。
  [用法]先将枯矾研为细末,再与猪胆汁混合拌匀,晾干研末,装瓶备 用。取棉签将耳内脓水揩净,取少许药末置于适量香油中调匀滴耳。
[疗效]此方治疗中耳炎 40 余例,取得满意的疗效。
  [病例]单××,女, 43 岁。患中耳炎已 2 年,经常耳内闷痛,流脓 水,时重时轻,多次治疗效不佳。以此方滴耳 1 周后痊愈。
[来源] 樊学成,四川中医 1984; (6) : 62 10。。。。。。。。。。。。。。。。。。。。葱蜜滴耳液

[药物]葱白 5 根,蜂蜜 20 毫升。
  [用法]将葱白捣烂用蜂蜜浸泡半天,再用一层纱布滤过,药液装瓶备 用。使用前用双氧水冲洗患耳外耳道,用消毒干棉签揩干,用小玻璃管或麦 杆吸上药滴入 3~4 滴,每天 2~3 次。滴药后用手轻轻按压患耳屏。
[疗效]此方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疼痛者有较好的疗效。
  [病例]刘××,男,8 岁。右耳患脓耳,虽打针服药而痛不止,改用 此方治疗 2 次后病除。
[来源]黄宇康.四川中医 1983; (4) : 64

银香冰散

[药物]银珠 30 克,麝香 1.5 克,冰片 0.9 克,海螵蛸 6 克。
  [用法]将海螵蛸炒至表面发黄,取出冷却后,同银珠、冰片、麝香共 研极细粉,用双层纱布筛过,装瓶密封备用。将患耳用双氧水洗净擦干,用 麦杆将药粉少许吹入耳内,每天 1~2 次。
[疗效]此方治疗中耳炎,一般 2~3 天可治愈。
  [病例]宋××,男,2 岁。左耳流脓性分泌物 2 周,经内服、外用抗 生素无效,以此方治疗 3 天而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来源]黄宇康,四川中医 1983; (4) : 64

二黄滴耳油

[药物]黄连、黄柏各 3 克,枯矾 2 克,冰片 1.5 克,香油 100 克。
  [用法] 前 4 药研末,将香油煎开冷却 5 分钟,与上药末调匀成混合 油剂,装瓶备用。用消毒棉签擦净患耳脓液,蘸取药油滴入患耳,每天 3 次, 每次 2~3 滴。
  [疗效]此方治疗中耳炎 10 余例,均获痊愈。一般急性者用药 2~3 天 后炎症即可消除,慢性患者约 1 周左右。
  [病例]姜××,男, 38 岁。左耳间断流臭秽脓液 2 年余,听力减退, 屡用中西药罔效。用此方治疗 3 天,脓液减少,治疗 5 天获愈。随访年余未 见复发。
  
[来源]李俊华. 湖北中医杂志 1984, (4) : 25

青白散


  [药物] 青黛、枯矾、炉甘石各 5 克,海螵蛸、黄连、龙骨、乳香、 五倍子各 3 克,冰片 2 克。
  [用法]上药研细末,装瓶备用。用双氧水清洗患耳拭干,吹入上药适 量,每天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化脓性中耳炎 30 多例,均获良效。
  [病例]吕××,2 岁。左耳内流脓水 12 天,脓液稀薄,无异常臭味, 鼓膜已穿孔,听力较前减退。以此药散治疗 3 天后,脓液消失,1 周后鼓膜 已愈合。
[来源]郭龙恩,浙江中医杂志 1989; (11) : 518

鲜地黄酊滴耳剂

[药物]鲜地黄适量, 60%乙醇适量。
  [用法]将鲜地黄去杂质、洗净切片,按浸渍法加 60%乙醇至药平面, 浸渍 4 周后,过滤,药渣用力压榨,所得药液与前滤液合并即得。用乙醇或 双氧水消毒棉签清洗患耳脓液,再滴此药剂,每次 2~3 滴,每天 3 次。
[疗效]此方治疗耳部疾病 54 例,痊愈 48 例,有效 2 例,无效 4 例。
  [病例]傅×,男, 13 岁。1 年前左耳患化脓性中耳炎,近 1 周疼痛 流脓液。检查鼓膜穿孔,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发作。以此方滴耳治 疗,8 天后治愈。
[来源]李晏霞,等.辽宁中医杂志 1988; (11):25

紫草油

[药物]紫草 3 克,芝麻油 40 克。
  [用法]将紫草用芝麻油炸之,待油变紫色后滤取药油,装玻璃瓶备用。 使用前用双氧水擦洗患耳,再用棉签擦干,滴入紫草油数滴,每天 2~3 次。
[疗效]此方治疗急慢性脓耳 53 例,痊愈 32 例,好转 18 例,无效 3
例。
  [病例]豆×,男, 35 岁。2 月前耳内流黄色有臭味之脓液,经用抗 生素治疗效不佳,反复发作且加重。以此方治疗 3 天后流脓明显减少,7 天 后痊愈。
[来源]张子宽,辽宁中医杂志 1989; (5) : 29

蛇矾梢

[药物] 蛇蜕 1 条,明矾 10 克,冰片 1 克,朱砂 0.5 克。
  [用法] 将蛇蜕洗净,晾干,包裹白矾,放入砂锅内,以武火加热, 待蛇蜕烧化,白矾熬枯,用竹签刮下锅内白色粉末,研细,加入冰片、朱砂, 混合调均匀,共研极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先用双氧水或 0.9%的生理盐
  
水冲洗患耳,擦干,取上药适量,吹入患耳内,每天 1 次。
  [疗效] 此方治疗急性中耳炎 18 例,全部治愈;慢性中耳炎 15 例, 痊愈 14 例,好转 1 例。一般 3~4 天即愈。
[来源] 冯金海,河北中医 1987; (3) : 23

耳聋

止聋方
[药物]新鲜连根仙鹤草 150 克。
[用法]每天 1 剂,加水浓煎频饮。
[疗效]此方治疗肌肉注射链霉素致耳失聪者,收效满意。
  [病例]段××,女, 42 岁。患者困浸润性肺结核,每天肌肉注射硫 酸链霉素 1 克,连续 1 个月,耳渐失聪,近日加剧,听觉丧失。停用硫酸链 霉素,以此方治疗,连服 10 剂,听力复常。
[来源]陈寿永,中医杂志 1992; (9) : 7

复聪汤


  [药物]丹参 20 克,川芎 15 克,赤芍 12 克,郁金、佛手、菖蒲(后 下)、远志、地龙各 1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10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突发性耳聋者 48 例,痊愈 28 例,好转 14 例,无效 6 例。
[病例]高×,女, 28 岁。自述昨晚行走时,突闻笛声,猛回首见汽
车急利于后,顿觉头晕目眩,耳如蝉鸣,有堵塞感。因听力骤降而来就诊。 检查双外耳道及鼓膜未见异常,纯音听力测试双耳呈感音性耳聋,听力损失
65 分贝,听力下降曲线呈平坦型;舌紫红、苔薄白,脉细涩。临床诊断为突
发性耳聋。证属耳窍脉络瘀阻。以上方加磁石(先煎)20 克,天麻 10 克。5 剂后耳鸣减轻,眩晕消失。上方去磁石、天麻。继服 15 天,诸症消失,复查 听力均在正常范围。
[来源]郑运发.湖北中医杂志 1991; (3): 20

耳 鸣

菖蒲甘草汤
[药物]石菖蒲 60 克,生甘草 1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 2 次眼。病久者同时服六味地黄丸或汤剂。
[疗效]此方治疗耳鸣者 26 例,均获治愈。
  [病例]邱×,男, 45 岁。2 年来耳内常闻蝉鸣之声,由微渐重,以 致虚烦不眠,听力减退,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遗精,食欲不振,舌偏红少 苔,脉细弱。证属肾精亏损,耳窍失养。初以六味地黄汤加五味子煎剂服 5 天,耳鸣未见减轻,用服此方药 10 剂而愈,随访 2 年未见复发。
[来源]李孝君,陕西中医 1992; (6) : 266

翘荷四物汤


  [药物] 金银花 30 克,生地,连翘各 15 克,薄荷、菊花、蝉蜕、川 芎、当归、白芍各 10 克,甘草 6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分 5~6 次服。
[疗效] 此方治疗神经性耳呜 6 例,痊愈 5 例,显效 1 例。
[来源] 阚金铭,山东中医杂志 1989; (4): 51

美尼尔氏综合征

止晕方
[药物]生姜 10 克。
[用法]上药嚼后咽下。
[疗效] 此方治疗脾胃虚寒型眩晕(美尼尔氏综合症)有效。
  [病例]董×,女, 43 岁。原有内耳眩晕史,因劳累突发眩晕呕吐, 频繁发作,投西药降脑压、脱水、镇静止呕不效。刻诊呕吐 10 分钟左右 1 次,饮水即吐,眩晕不能起床,行立则欲仆地,舌淡、苔白,脉沉迟弱。遂 用此方嚼后咽下,服后呕吐即止,眩晕顿减,3 天后眩晕未再发作。
[来源]任大昌,四川中医 1985:(4): 14

仙鹤草煎剂

[药物]新鲜仙鹤草(连根)100~300 克。
  [用法]每天 1 剂,加清水煎沸后去渣,熬成浓液约 300 毫升,分早、 中、晚 3 次服或频服,直至病愈。
[疗效] 此方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效果较好。
[病例] 陈××,女, 56 岁。突发性眩晕反复发作 20 余年,每年
发 2~3 次,渐发渐密,近 2 年每年发作 6~7 次,每次发作超过 10 天才能缓 解。前医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征,曾经中西药治疗效不佳。今起眩晕又作, 天旋地转,泛泛欲呕,眼震耳鸣,形体消瘦,面红,舌红,苔薄黄。证属阴 虚火旺。以此方治疗 2 剂后症减大半,再进 1 剂,诸症若失。追访 10 个月, 眩晕未再发作。
[来源] 陈寿永,中医杂志 1992; (9) : 7

白姜散

[药物] 白果仁 60 克,干姜 12 克。
[用法]上药焙干共研细末,分成 8 份,每份 9 克。每天早晚饭后以红
枣 12 克,黄芪 20 克煎水各服 1 份。体虚不甚者,用温开水送服也可。
[疗效] 此方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有效。
[病例] 肖××,女, 38 岁。有眩晕史 5 年,经常反复发作。此次
2 天前发病,曾服西药治疗效不显。刻诊头目眩晕,如坐舟船,耳鸣如潮; 目不敢睁,睁目则旋转尤甚,闭目卧床症稍轻,但头身不能随意转侧,转侧 则呕吐;行走站立不稳,胸闷,恶心;血压比发作前低,微汗出,神倦无力,

舌淡、苔白滑。诊为内耳性眩晕症。以此方治疗 4 天获愈。随访 l 年未再发 作。
[来源] 汤平,江西中医药 1992; (6) : 42

木槿花茶


  [花物]木槿花 10~15 朵,荠菜 50 克(鲜者加倍),黄砂糖 40 克,鸡 蛋 4 个。
  [用法]前 2 药加水 1000 毫升,文火煎沸 5 分钟,去荠菜,再将鸡蛋 打入,蛋熟后加黄砂糖搅溶化即可,趁热喝汤吃蛋,卧床休息。
[疗效]此方治疗内耳眩晕病,一般 1 次即可控制发作。
[来源]屈振廷,等.河南中医 1989; (4) : 40

钩藤竹茹汤

[药物]钩藤(后下)40 克,姜竹茹、泽泻各 30 克,制半夏 12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 此方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 20 例,临床治愈 13 例,有效 7 例。
[来源]罗凌介,中医杂志 1985; (2) : 8

参萸止晕汤

[药物]党参、生姜各 12 克,吴茱萸 10 克,大枣 4 枚。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伴恶寒、四肢不温者加炮附子、桂枝各 10 克;伴呕甚、多痰涎者加代赭石 15~30 克,法半夏 10~15 克;气虚甚者加 黄芪 30 克。
[疗效]此方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 6 例,取得满意效果。
  [病例]李××,女, 40 岁。患眩晕症 3 年,每届年底发作 1 次,既 往进中药效不显。诊见双目紧闭,不敢言动,蜷卧于床,如坐舟车,干呕频 作,时吐痰涎,伴耳鸣、恶寒、四肢欠温,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微腻,脉 沉迟。以此方加炮附子 10 克,法半夏 12 克,服 4 剂呕吐眩晕止。随访 3 年 未复发。
[来源]聂峰,江西中医药 1992: (5) : 8

眩晕停汤


  [药物]生龙骨(先煎)、赭石(充煎)各 30 克,龟版(先煎)20 克, 石菖蒲、远志各 1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早午晚 3 次服。
[疗效]此方治疗内耳眩晕病 30 例,痊愈 28 例,好转 2 例。
  [病例] 张××,男, 36 岁。眩晕,呕吐,耳鸣以左耳尤甚,反复 发作已 6 年。此次发病已 7 天,用中西药治疗症未减。刻诊眩晕,动则加剧, 呕吐,目羞明,舌稍红、苔白,脉弦。以此方服 3 剂症大减,继服 16 剂,痊 愈。随访至今未
  
发。
[来源]涂世福,江西中医药 1992; (4): 12

泽泻汤

[药物] 泽泻 50~70 克,白术 20~3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第 1 次加温水 500~t00 毫升,浸泡 30 分钟,用 文火煮沸 15 分钟,取药液;第 2 煎再加水 200~300 毫升,用文火煮沸 10 分钟取药液。合并 2 次药液,少量频服。若呕吐剧者加姜半夏 15 克。
  [疗效]此方治疗内耳性眩晕症 42 例,治愈 36 例,好转 5 例,无效 1 例。
[来源]饶云中.中医杂志 1992; (3) : 13

鼻疮

杏仁散
[药物] 杏仁适量。
[用法] 上药研末,乳汁和敷患处。
[疗效]此方治疗鼻中生疮 10 余例,均 1~2 次即愈。
  [病例]张×,25 岁。鼻中生疮 20 余天下愈,鼻中疼痛刺痒,经口服 抗生素及局部涂用抗菌素软膏均无效。经用此方外敷 1 次即愈。
[来源] 马新风,浙江中医杂志 1990; (1) : 36

鼻前庭炎

硫雄膏
[药物]硫黄 80 克,雄黄 20 克,樟丹 10 克,白凡土林 200 克。
  「用法]前 3 味药共研细末,入凡士林中调匀。使用时用消毒棉签蘸药 膏适量涂布于疮面上,可沿鼻小柱上端,右鼻孔反时针,左鼻孔顺时针方向 旋转涂布,涂药时尽量不要深及鼻腔粘膜,否则刺激产生不适。每天 1~2 次,重症 3~5 次。轻症 2~3 次可痊愈。
[疗效]此方治疗鼻前庭炎 45 例,治愈 41 例,有效 4 例。
  [病例]王×,男, 10 岁。右鼻孔烂痛 1 周,素有挖鼻习惯。检查右 侧鼻前庭充血、红肿、渗出、糜烂,鼻毛有淡黄薄痂粘附。诊断为急性鼻前 庭炎。以此方治疗 3 天痊愈。
[来源]李百川.陕西中医 1988; (12) : 545 黄连膏
  [药物]黄连、黄柏,姜黄、黄蜡各 10 克,当归 17 克,生地 33 克, 麻油 40 克。
  [用法]除黄蜡外,余药用麻油文火炸枯,过滤去渣,加黄蜡微火熔化 尽,待冷装瓶备用。使用前以温开水擦净鼻腔后,用消毒棉签蘸膏少许外涂, 每天 3~4 次。
[疗效]以此方治疗鼻前庭炎 30 例,痊愈 25 例,好转 4 例,无效 1 例。
[病例]解××,女, 46 岁。感冒 3 天,鼻塞流涕,涕止后鼻腔干燥,

灼热掀痛难忍。检查鼻前庭皮肤弥漫性红肿。诊断为鼻前庭炎。用此膏外涂
3 天,症状消失而痊愈。
[来源]谢美兰. 浙江中医杂志 1987; (7): 309 过敏性鼻炎
耳穴方
[药物]王不留行子。
  [用法]取消毒后的王不留行子贴在小块胶布中间,用 75%酒精消毒双 耳、内鼻、外鼻、肺、肾上腺穴,每穴位贴上王不留行子胶布。按压上不留 行药子,力度要适中,每次按压 30 余下,使耳部产生胀、重、痛的感觉,每
天 3 次以上。5 天换药 1 次,休息 2~3 天再行第 2 次压药,4 次为 1 疗程。
[疗效] 此法治疗过敏性鼻炎 50 例,痊愈 8 例,显效 33 例,进步 9 例。
  [病例]王××,女, 28 岁。患过敏性鼻炎多年,服中药及药物封闭 多次无效。现 1 天数次发作,鼻塞、鼻痒、鼻流清涕不止,遇寒加重,耳压 治疗 1 疗程,症状大减;又治疗 2 个疗程,痊愈。随访迄今未复发。
[来源] 吕长青,浙江中医杂志 1991; (11) 1 498

芪术苍辛汤


  [药物] 黄蔑 20 克,白术 10 克,苍耳子 9 克,防风、辛美各 6 克, 炙甘草 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伴头痛者加白芷 5 克,蔓荆子 9 克。
[疗效] 此方治疗过敏性鼻炎 130 例,痊愈 47 例,好转 65 例,无效
18 例。总有效率为 86.5%。
[病例]张××,女, 35 岁。鼻塞、鼻痒、流清涕、打嚏、头痛头晕
已 2 年余,曾经多种方法治疗效果不显。检查鼻粘膜呈灰白色,双下鼻道有 水样分泌物,双下甲肥大。诊断为过敏性鼻炎。以此方加白芷、蔓荆子,服
药 8 坚,诸症减轻,再服 8 剂而愈。随访半年病未复发。
[来源] 陈仁华,浙江中医杂志 1991; (5): 212

健固汤


  [药物]党参、白术、茯苓、苡米各 15 克,巴戟天 10 克,地龙、露蜂 房、钩藤各 8 克,辛荑花(包煎)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10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过敏性鼻炎 87 例, 48 例显效, 33 例好转,6 例 无效。
  [病例]冯××,女, 14 岁。患者鼻塞鼻痒、流清涕、喷嚏连连,反 复发作半年余,曾眼用中西药物,疗效欠佳。舌淡、苔白,脉沉细;检查双 下鼻甲肿大,中鼻甲粘膜水肿。诊断为过敏性鼻炎。遂投健固汤。8 剂后症 状消失,效不更方,续服 6 剂巩固。随访 1 年后未再复发。
[来源]符之武.浙江中医杂志 1992; (4) : 175

嗅觉丧失

桑地稽草汤
  [药物]桑白皮 24 克,地骨皮 12 克,藿香叶(猪胆汁拌)16 克,炙甘 草 10 克,粳米 1 撮。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病好转则以上方 4 倍量研细末,水泛为丸 服之。
[疗效]此方治疗嗅觉减退或丧失者有效。
  [病例]陈××,女, 22 岁。鼻不闻香臭已 2 年,诸药不效。刻诊嗅 觉丧失,伴鼻塞,眉额间胀痛,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脉数。以此方 3 剂 治疗嗅觉好转,后以药丸缓图其治。随访嗅觉恢复正常,已 3 年未复发。
[来源]余韵星,浙江中医杂志 1991; (9): 387

鼻窦炎

止涕散
[药物]丝瓜藤近恨处适量。
  [用法]上药烧存性,研细为末,每次服 10 克,黄酒送下,每天 2~3 次。
[疗效]此方治疗鼻窦炎有良效.临证时可合服市售藿胆丸或用金莲花
配伍,疗效尤著。
[来源]耿鉴庭,浙江中医杂志 1989; (2):92

塞鼻止涕方

[药物] 新鲜青苔适最(以能填塞一侧鼻腔为度)。
  [用法]上药用清水洗净,用 1 小块纱布包好,塞入鼻腔,12~24 小时 后另换新鲜青苔。单侧者塞单侧,双侧者交替使用。单侧以 5 次为 1 疗程, 双侧以 10 次为 1 疗程,即每侧各 5 次。
[疗效]此方治疗鼻旁窦炎 169 例,痊愈 154 例,好转 9 例,无效 6 例。
[来源]张敏,浙江中医杂志 1984; (6) : 257

蜂蛹药酒

[药物]蜂蛹 40 只,高梁酒 1000 克。
  [用法]将蜂蛹与酒置密闭容器中浸泡 1 个月后,过滤弃渣,取药酒装 瓶备用。每天饮 3 次,每次 3 毫升,饭后服。20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鼻窦炎远期疗效观察较好。
  [病例]王××,女, 26 岁。患慢性鼻窦炎 10 多年,流脓涕、鼻塞、 头痛、嗅觉障碍,曾经穿刺冲洗治疗未效。改用此方治疗 2 个疗程后症状消 失,分泌物亦消失。随访多年未再复发。
[来源]张京,浙江中医杂志 1984; (2) : 63 注:蜂蛹系用胡蜂科昆虫大黄蜂 Polistes mandrinus Sauss 的巢内活
蛹。

芷芩散


[药物]白芷、黄芩各 30~6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早晚分服。若兼头痛者加葛根 20~30 克,鼻 塞流涕者加苍耳子 9~10 克,舌红绛者加赤芍 9~15 克,舌紫暗或有瘀点者 加川芎 9~15 克。
[疗效] 此方治疗额窦炎疗效满意。
  [病例]刘×,男, 32 岁。自述前额部头痛 2 年余,近 20 天来因感 冒前额疼痛加剧,两目眶内上角头痛尤甚,伴鼻塞流涕,曾服去痛片、桑菊 感冒片、红霉素等药无效。上午头痛加剧,下午稍缓解,舌尖红、舌边有瘀 点、苔黄腻,脉略数。检查额窦底壁有明显压痛。诊断为额窦炎。以上方加 苍耳子 9 克,赤芍 15 克,川芎 12 克,2 剂。服药后头痛消失,无鼻塞流涕, 窦底壁略有压痛。上方去苍耳子、赤芍,又服 3 剂,诸症消失。随访至今未 复发。
[来源]李广振,等.山东中医杂志 1991; (2) : 56

龟版辛菖煎剂


[药物]龟版(先煎)30 克,辛荑 15 克,石菖蒲 6 克。 若气虚体弱者加黄芪,头痛加白芷。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早晚饭后服,7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鼻窦炎,一般服用 2~3 个疗程见效。 为防止复发,可将此方改为散剂冲服,每天早晚各 6 克,连服 10 个疗程
可愈。
[来源] 赵建平.江西中医药 1988; (3) : 15

藿胆汤

[药物]藿香 30 克,苍耳子 10 克,鲜猪苦胆汁 30~50 毫升。
  [用法] 将前 2 味加水 200 毫升,文火煎 15~20 分钟取药液,加入鲜 猪苦胆汁拌匀,分早晚 2 次服。
[疗效]此方治疗副鼻窦炎疗效满意,无发现副作用。一般 3~5 剂头
痛止,诸症消失。可再服 5~10 剂巩固疗效,复发者甚少。
[来源] 张奎仁. 山东中医杂志 1988; (3) : 48

鼻炎散

[药物]辛荑花、蔓荆子、粉葛根、苍耳子各 10 克,黄芩 6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 此方治疗鼻窦炎 10 多例,疗效满意。
  [病例] 曾××,男, 49 岁。鼻塞流涕、头痛 2 年,两侧交替发作, 遇天冷风大时加剧。近月来两侧鼻道皆不通气,分泌臭涕不止,呈绿脓色, 量多质稠,伴头痛、鼻梁痛,舌淡红、苔薄黄,脉沉细。以此方服 9 剂,痊 愈。随访 12 年未复发。
[来源] 李松贤,四川中医 1985; (8) : 7

芙香辛冰散
[药物] 芙蓉叶、香白芷、辛荑花各 15 克,细辛 3 克,冰片 1 克。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和匀,贮瓶备用,匆泄气。使用前用药棉签将 患鼻腔内的涕液拭干净后,取上药末适量吹入患侧鼻腔内,或用鼻吸入,每
天 3 次,每次吹 2~3 下。[疗效] 此方治疗急慢性鼻窦炎数 100 例,疗 效甚佳。[病例] 赵××,女, 36 岁。两鼻常流清稀涕液,头昏头胀
已 2 年余,诊断为慢性鼻窦炎,多次治疗效不显。诊见两鼻塞、微痛、常流 清涕,有腥味,嗅觉减退,伴头晕,纳减神疲,记忆力减退,舌淡红、苔薄 白。检查鼻腔及鼻周围无红肿,呈淡红色。以此方吹药 10 天后,症状显著改 善; 15 天后鼻通涕止,仍觉纳差神疲,嘱内服补中益气丸每天服 3 次,每
次 9 克,温开水送服,外治仍同上,每天 1 次,又调治 15 天后痊愈。随访 1 年未复发。
[来源] 程爵棠. 四川中医 1984; (2) : 46 萝卜大蒜滴鼻剂
[药物] 新鲜萝卜、大蒜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捣烂取汁,每天 1 毫升分早晚 2 次滴入鼻孔内,7 天为
1 疗程。连用 2~3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鼻炎 25 例,痊愈 21 例,好转 3 例,无效 1 例。
  [病例]王×,女, 32 岁。鼻塞 3 年余,涕粘色白,嗅觉失灵 3 个月, 遇寒时症状加重,头胀不适。检查鼻粘膜及鼻甲肿胀,色潮红。诊断为慢性 鼻炎。予本法治疗,1 个疗程后,涕减少变稀,嗅觉知;续用 2 个疗程,症 状消失。随访 4 年无复发。
[来源]兰克,等.湖北中医杂志 1988; (6): 19

吹鼻散

[药物] 冰片、细辛各 3 克,丝瓜络 24 克(炒焦存性)。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封严备用。用纸筒纳药少许吹鼻,每天 2~
8 次,1 周为 1 疗程,1~3 周可愈。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额窦炎 64 例,痊愈 49 例,好转
1 例,无效 4 例。
  [病例]姜×,女, 17 岁。患者头痛时有脓涕 5 年余,喠 3 个月。因 前额疼痛难忍,以至辍学,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遂来我院就诊。X 线片示 慢性额窦炎。以此方治疗 1 个程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来源]王玉仁. 湖北中医杂志 1991; (4) : 3

龙辛芷冰散


  [药物]龙骨粉、白芷粉各 20 克,辛荑花粉 30 克,白芷粉 20 克,冰 片 3~5 克,扑尔敏 80 毫克。
  [用法]上药混研成极细末,贮瓶备用。治疗前用硼酸粉洗净鼻腔,取 消毒棉签蘸上药粉涂匀鼻腔患部,每天 2~3 次,以愈为度。
[疗效]此方治疗鼻窦炎 86 例,痊愈 43 例,好转 35 例,无效 8 例。
[来源] 邓朝纲.辽宁中医杂志 1988; (7) : 41


加味苍玉散


  [药物]炙黄芪、白芷、苍耳子各 6 份,炒白术、防风、辛荑各 3 份, 菖蒲、细辛、冰片各 1 份。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装瓶备用。每次以 0.5 克药末分别吹入两侧 鼻腔(药前清洁外鼻道)。每天用药 3 次,5 天为 1 个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鼻窦炎 44 例,痊愈 22 例,显效 17 例,无效 5 例。
  [病例]李×,男,7 岁。近半年来持续鼻塞,常流浊涕不止,难辨香 臭,头昏头痛。曾在某医院 X 线片诊断为鼻窦炎,多方治疗乏效。刻诊鼻流 浊涕,色黄粘稠,终日鼻塞,不辨香臭,头昏重或痛,精神萎靡,神疲乏力, 纳欠佳,舌淡、苔薄腻,脉数。以此方治疗 5 天后症减,继用 10 天痊愈。随
访 1 年病无复发,X 线片复查,鼻窦正常。
[来源]周炜.广西中医药 1990; (5) : 8

鼻炎枕


  [药物]荆芥、防风、苏叶各 60 克,辛荑、苍耳子、白芷各 50 克,细 辛、川芎、白菊花各 30 克,薄荷 20 克。
[用法] 上药共研粗末,装入布袋内当枕头用。
[疗效] 此方治疗和预防鼻窦炎,有一定疗效。
  [病例]朱××,女, 15 岁。鼻塞喷嚏流涕 3 年,冬季受凉则加重, 涕色白清稀或稠粘,鼻塞不闻香臭,伴头痛。以上方药当药枕治之。1 月后 鼻塞流涕减少,续枕 1 月而痊愈。
[来源]吴自强,等. 浙江中医杂志 1990; (9) : 417

酒渣鼻

密陀僧粉
[药物]密陀僧适量。
[用法]上药研细末,以入乳调匀搽患处。
[疗效]此方治疗酒渣鼻有效。
  [病例]郭×,男,44 岁。患酒渣鼻 2 年余,精神紧张或进食时潮红 明显,微痒。以此方外搽 10 天告愈。
[来源]何柏森. 浙江中医杂志 1937; (11):515

二黄搽剂

[药物]大黄粉、硫黄各 15 克,蒸馏水 100 毫升。
  [用法]将大黄粉、硫黄加蒸馏水拌匀密封 1 周后使用。每天早、中、 晚各搽 1 次于患处。
[疗效]此方治疗酒渣鼻 7 例,均治愈。
[来源]胡献国,湖北中医杂志 1985; (5) : 18

博落回酊剂
[药物]博落回茎(干品)50 克, 95%酒精 100 毫升。
  [用法]博落回以农历 9 月采者佳,洗净切碎晒干,入酒精中浸泡 5~7 夭备用。每次涂抹患处 1 分钟,每天 2~3 次, 15 天为 1 个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酒渣鼻 30 例,痊愈 15 例,显效 10 例,好转 3 例, 无效 2 例。
  [病例] 汪×,男, 45 岁。患酒渣鼻 10 余年,全鼻有粟粒样丘疹, 红丝如织,油腻光亮,有时微痒,毛细血管明显扩张,毛囊孔扩大,诊断为 Ⅲ° 渣鼻。以此方治疗 2 个疗程而愈。
[来源] 罗裕民. 浙江中医杂志 1986;(7):306 注:博落回为罂粟科植物博落回 Macleaya cordata (Willd)R.Br. 的
根或全草,功能消肿解毒,杀虫止痒。 麻黄酒
[药物]生黄节、生麻黄根各 80 克,白酒 1500 毫升。
  [用法]前 2 味药切碎,用水冲洗干净,放入干净铝壶中,加入白酒, 加盖,即用武火煎 30 分钟后,置于阴凉处 3 小时,用纱布过滤,滤液装瓶备 用。早晚各服 25 毫升, 10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酒渣鼻 18 例、治愈 15 例,好转 3 例。
  一般服药 5~8 天后,患部出现黄白色分泌物,随后结痂、脱落,局部变 成红色, 20~30 天后,皮肤逐渐变为正常,其它症状随之消失。
[病例]周×,男, 42 岁。患酒渣鼻 8 年。鼻尖、鼻翼及面颊部潮红,
伴毛细血管扩张,并有红色粟粒大之丘疹。夏季常见脓疮,痒感突出。曾外 用肤轻松软膏、硫磺洗剂并配合内服维生素类及土霉素治疗,疗效仍不明显。 又服中药 30 余剂仍未效。改服本方 3 天后,鼻翼、鼻尖部出现黄白色分泌物,
8 天后患部痒感消失,1 个疗程后结痂,15 天后结痂脱落,患处皮肤变为红
色。l 个月后,皮色复常,其它症状亦消失。2 年后随访正常。
[来源] 张和平,湖北中医杂志 1991; (3) : 14 七花煎
[药物] 月季花、鸡冠花、凌霄花、红花、金银花、野菊花、生槐花
各 1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分早午晚 3 次服。
[疗效] 以此方治疗酒渣鼻效果很好。
[来源] 胡金曼. 浙江中医杂志 1990; (10) : 473 二子水银膏
[药物] 大枫子、木鳖子、樟脑粉、核桃仁、蓖麻子、水银各等份。
  [用法]前 5 味药研成细末,加水银调成糊状。使用前局部清洗后,将 上药糊薄薄涂上一层。晚上用药,翌晨洗去,隔天 1 次,连用 2 周为 1 疗程。
用药时忌饮酒及食辛辣之品。
[疗效] 此方治疗酒渣鼻有一定疗效。
  [病例] 马××,男, 42 岁。患本病 12 年,皮损除鼻尖部外,鼻 翼部、颈部及前额部均延及,皮肤科多次治疗无效。经用本方治疗,用药 3 次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来源]唐虹丽.浙江中医杂志 1991; (11): 499 枫核蓖仁泥

[药物]大枫仁、核桃仁、蓖麻仁、杏仁各 20 克,水银 8 克。
  [用法]水银用唾沫研开与上药共捣成泥状,用两层纱布包好备用。每 天涂擦患处 4~5 次。
[疗效]此方治疗酒渣鼻一般用药 15~20 天即愈。
[来源] 薛维振.河北中医 1987; (4) : 43 黄连儿茶散
  [药物] 川黄连、黄柏、儿茶、青黛,蛤粉、煅石膏各 3 克,雄黄、 轻粉、血竭各 2 克,枯矾、冰片各 1.5 克,麝香 0.3 克,腊梅花(焙干)20 朵。
  [用法]上药分别研极细末,再和匀,贮瓶密封,不使泄气。取药末加 适量凉开水调和,用鸭翎毛搽患部,每天 2 次,或临睡前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酒渣鼻 5 例,治愈 3 例,基本治愈 2 例。
  [病例]周××,男, 51 岁。体形粗壮,5 年前鼻尖及鼻两侧始现潮 红光亮,以后逐渐扩展至两颊,并发生红米粒大丘疹,兼有稍大坚硬结节数 个,鼻准可见红丝四布,常感鼻腔于涩发痒,鼻涕时夹鲜血,曾服中草药无 效。观其舌淡红,中有薄黄苔。以此方外用,另内服清肺饮,隔天 1 剂。治
疗 15 天后,症状减轻,续用 15 天,鼻部红丝消,结节除,遂停内服药,仍 隔天涂患部 1 次,4~5 次后无症状而停用。随访至今未发。
[来源]孔庆洛. 浙江中医杂志 1986; (3): 118

鼻息肉

乌梅肉散
[药物]乌梅个大肉多者适量,冰片少许。
  [用法]将乌梅用清水浸透,把肉剥下,焙干研为极细末,加冰片混匀 贮瓶备用。用时以消毒棉签或棉球蘸药末敷撒患处,每天 3~4 次,至息肉脱 落为止。
[疗效]此方治疗鼻息肉有疗效。
  [病例]陈××,女, 23 岁。右侧鼻腔内有一息肉已 3 年,曾做 3 次切除,但术后不久又长出。检查右侧鼻腔有一如黄豆大、表面光滑、呈灰 白色的半透明体,触之柔软,可移动,无压痛,不出血,自感阻塞鼻腔,呼 吸不畅。以此方治疗 7 天后,息肉自动脱落,无不适感。3 年后随访未复发。
[来源]郭炎林,等. 国医论坛 1989; (6) : 34

消息散


  [药物]煅硼砂 15 克,溏石灰、苦瓜蒂、胆矾、枯矾、硇砂、鹅不食 草各 10 克,青盐、牙皂肉、冰片各 6 克,薄荷霜 4 克。
[用法]上药研成极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以棉签蘸药粉塞鼻内,每天
1~2 次。
[疗效]此方治疗鼻息肉者 36 例,痊愈 35 例,无效 1 例。
  [病例] 王××,男, 46 岁。患鼻息肉数年,手术摘除 3 次复发。 诊见舌苔白腻,脉弦滑,余无不适;检查左鼻内有花生米大 1 粒息肉,色白, 堵塞鼻孔,气息难通。证属湿痰凝滞,壅塞鼻内所致,治以消肿散结,开窍
  
消息为法。用上药散每天塞鼻 1 次。塞后鼻流浊涕, 10 天息肉缩小一半, 继用 10 天,鼻息肉平复如常无再复发。
[来源]蔡纪堂. 河南中医 1991; (5) : 13 鼻粘膜损伤
鼻炎Ⅱ号滴液
  [药物]辛荑花、鹅不食草各 10 克,白芷 20 克,苍耳子、薄荷各 6 克, 细辛 5 克,鱼脑石 10 粒,冰片 0.5 克。
  [用法]上药粉碎,加水煎煮过滤,取滤液 1000 毫升,蒸馏,得 600 毫升澄清透明液,收贮滴瓶备用。每天用滴瓶点药液于患处 3 次,每次 1~3 滴, 15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鼻粘膜损伤 23 例,治愈 17 例、显效 3 例,好转 1 例, 无效 2 例。
[来源]宋爱军,等. 山东中医杂志 1989; (1) :28 鼻衄
止衄剂
[药物] 白茅根适量。
  [用法]上药研末,用米讨水调匀,药棉蘸药末填塞出血鼻腔。并用白 茅根 40 克(鲜者 150 克),桅子 20 克水煎服。每天 1 剂。
[疗效]此方治疗鼻衄疗效满意。
  [病例]文××,男, 30 岁。15 天来鼻衄 20 多次,出血最 1200 毫 升,血出如涌,血色鲜红,出血前自觉有一股热气上冲,面部烘辱,目赤, 口苦,心烦,尿黄,舌质暗红、苔黄,脉弦细数。证属肝火上炎,灼伤肺窍。 治宜泻肝清火,宁络止血。以上方治疗,3 剂而愈。
[来源]钟兰桂,湖南中医杂志 1991; (2) : 7
桑白皮饮
[药物]桑白皮 30~40 克。
  [用法]上药水煎 2 次,共取煎液 800 毫升,当开水饮,每天 4~5 次, 每次 150 毫升,3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异衄,一般 1 个疗程即获效。[来源] 周玲,
等. 江苏中医 1988;(9):37 龙胆草煎剂
[药物]龙胆草 3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肝火亢盛之鼻衄有效。
  [病例]郭×,男, 19 岁。流鼻血已 5 年,用各种止血法不效,反复 发作。近 10 天来加重,每天 2~4 次,每次流血 10~50 毫升,服四生九 3 剂,效果不显;复用十灰散、百合固金汤治疗,鼻血依然。诊见急躁烦闷, 口苦胁胀,小便黄赤灼痛,舌红、苔黄白腻,脉弦数。此乃肝火亢盛,迫血 妄行而作鼻衄。以此方服 2 剂后衄止。随访半年未复发。
[来源]钟兰桂. 浙江中医杂志 1989: (7):323 地骨皮茶
[药物]地骨皮 50 克。
[用法]每天 1 剂,以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疗效] 此方治疗虚热鼻衄有效。

  [病例]李××,男, 48 岁。月前不慎受凉,恶寒发热,咳嗽,经治 疗后寒热已退,咳嗽仍作,3 天前始鼻衄,量不多,色鲜红,用止血剂效不 佳。诊见鼻衄量不多,色鲜红,伴咳嗽,咯吐少量黄痰,口干欲饮,大便已
5 天未行。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以此方泡茶饮,第 2 天鼻衄止,大便亦 通,咳嗽减轻。坚持饮用 10 天,以巩固疗效。随访半年,鼻觑未作。
[来源] 张宏俊,等. 浙江中医杂志 1991; (3) 118 止血茶
[药物] 鲜嫩棕榈根 50 克。
[用法]上药洗净捣碎,加温开水 250 毫升,搅拌后挤汁,1 次顿服。
[疗效] 此方治疗鼻衄效好。
  [病例]潘××,女, 63 岁。平素有高血压病史,是夜睡眠中突然鼻 孔流血而醒,家人用棉花塞鼻,其血则流入口中,急嘱患者置双脚于冷水盆 中,前额也予冷敷,取棕榈根捣汁顿服,须臾血止。
[来源] 厉连荣,浙江中医杂志 1990; (7): 330

生菊梅茶

[药物]生地黄 15 克,菊花 10 克,乌梅 2 枚,红糖(或白糖)40 克。
  [用法]前 3 味药用沸水 500 毫升浸泡 15 分钟,或稍煮沸片刻,滤去 渣加糖,可代茶频饮。每天 1 剂。
[疗效] 以此方治疗鼻衄 14 例,全部治愈。
  [病例]王×,女, 13 岁。鼻衄反复发作 3 年,尤以夏秋为甚,食辛 辣之物则易诱发。以往虽经西药止血剂等治疗,病未根治。今鼻衄复发,遂 以上方泡茶饮,药后鼻血止,续饮药茶 15 天,鼻衄现象消失。
[来源]林中. 广西中医药 1989;(2): 17

二生桑皮饮

[药物]生地 50 克,生地榆、桑白皮各 3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鼻衄收效甚佳。
  [病例]张×,女,6 岁。鼻衄 1 年余,近日加剧,大声说话、喷嚏等 均可引起。以此方服 3 剂后即愈,随访 3 月未复发。
[来源]刘汉阁. 浙江中医杂志 1988; (6) : 273

三鲜汤

[药物]鲜生地、鲜茅根各 50 克,鲜芦根 10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早午晚 3 次服。可酌加童便为引服之。
[疗效]此方治疗鼻衄 25 例,5 天内治愈 24 例,无效 1 例。
[来源] 李尚明,四川中医 1989; (1): 43

四白汤

[药物]白木槿花 10 克,生石膏 30 克,白豆腐 250 克,白砂糖 30 克。
  [用法]每天 1 剂。先煎生石膏,再入木槿花、白豆腐,文火煎至豆腐 有小孔状即入白砂糖,喝汤吃豆腐,宜冷服。
[疗效]此方治疗鼻衄 86 例,痊愈 79 例,好转 6 例,无效 1 例。
  [病例]陈××,女, 14 岁。鼻衄反复发作 1 年余,西医诊断为干燥 性鼻炎,经西药止血及冷冻治疗效果欠佳。此次因天气干燥而发鼻衄,量多, 色鲜红,口渴,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以此方服 1 剂,衄止,再
进 1 剂巩固疗效。随访 3 年未发。
[来源]陈少军. 河北中医 1987; (2): 16

咽喉炎

凉血利咽剂
[药物]藕节 1 枚。
  [用法]将生藕节去毛洗净,放入食盐里贮存 2 周以上备用。用时取出 藕节,以开水冲洗后放入口中含服。每天 2 次,每次 1 枚。[疗效]此方治 疗急性咽喉炎 26 例,均痊愈。少则含
1 枚,多则含 4 枚病愈。
  [病例]邓×,男, 24 岁。咽喉疼痛 2 天,吞咽时加重,声音嘶哑。 检查见咽喉粘膜充血、肿胀。用上方治疗 1 次痊愈。
[来源]覃志柳. 广西中医药 1989; (3): 27
麻叶汁
[药物]鲜芝麻叶 6 片。
  [用法]上药洗净后,嚼烂慢慢吞咽,每天 3 次,每次 6 片叶,连服 3 天。
[疗效] 此方治疗急慢性咽炎 36 例,效果显著。
[来源] 臧明仁,河北中医 1987; (1) :封 3 利咽汤
[药物]猫爪草 25 克,绿豆 50 克。
[用法]上药加适量水,煎取 500 毫升,分 3 次饮用。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咽炎 7 例,均治愈。
  [来源]顾铭康,等. 浙江中医杂志 1990; (12):563 注:猫爪草 为毛茛科植物小毛茛 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全草,有消肿散结、清 热解毒的功效。
利咽剂
[药物] 生葶苈子 6~10 克。
[用法]将上药去壳扬净, 15 岁以下和 50 岁以上者每次 6 克, 16~
49 岁每次 10 克,每天早晚用白开水送服。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咽炎 240 例,痊愈 221 例,好转 15 例,无效 4 例。
  [病例] 刘×,男, 32 岁。有扁桃体炎史。2 天前感冒,恶寒发热, 继而咽喉疼痛,吞咽尤甚,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查体温 37.8℃,咽喉 红肿,咽粘膜充血,扁桃体肿大。血白细胞 12.4×109/L,中性 0.82,淋巴
0.18。诊为急性咽炎。以此方治疗 1 天咽痛顿减,治疗 2 天寒热、咽痛除。

[来源] 王广见,等.四川中医 1993; (6) :50

止咽痛散

[药物]吴茱萸 60 克。
  [用法]上药研末,分成 4 份。每次 1 份以盐水调敷于足部涌泉穴,每 天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咽炎效好。
  [病例]张××,女, 48 岁。患者自觉咽部有物堵塞 3 年,近日加重, 诊断为慢性咽炎,曾用中西药治疗效不佳。以此方治疗 4 次而愈。
[来源]张连城,河北中医 1987; (3):22

滋阴利咽汤

[药物]玄参、麦冬、野菊花各 9 克,胖大海、生甘草各 6 克。
  [用法]取一有盖磁杯,将上药放入,用沸水浸泡当茶饮用。当第 1 次 饮完后,可再加开水浸泡饮用。每剂药可连续饮用 2 天,才更换新药。
[疗效] 此方治疗慢性咽炎有良效。
  [病例] 李××,男, 24 岁。自述口干、咽部异物感 2 年余,欲吐 不出,欲咽不下,曾用六神丸、喉片含服,仅暂时缓解症状。检查悬壅垂轻 度水肿,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咽峡及后壁干燥少津。以此方饮用 5 剂后, 症状减轻,继用 20 剂,异物感消失。复查咽部滋润,咽后壁淋巴滤泡较前明 显,缩小。
[来源]许风祥,河北中医 1987; (3):5

梅豆枝菀散


  [药物] 乌梅 30 克,山豆根、桂枝、紫菀各 18 克,白糖 150 克,蜂 蜜 250 克。
[用法]先将前 4 味药共研细末,过筛,与白糖拌匀后,再将蜂蜜加热
与上药调匀。每天服 3 次,每次半汤匙。
[疗效] 此方治疗慢性咽炎 20 多例,均治愈。
[来源] 冯殿卿,山东中医杂志 1989; (4): 51

咽喉宝袋泡茶

[药物] 乌梅、薄荷、绿茶、甘草适量。
  [用法] 上 4 味以 2∶1∶1∶1 的比例,按袋泡茶剂生药型要求制作, 每袋 4 克,每天服 3 次,每次 1 袋,泡水频服, 15 天为 1 疗程。按病情不 同可分别服药 1~3 个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咽喉炎 136 例,显效 127 例,总有效率 93.4%。
  [病例] 王××,女, 43 岁,教师。因用嗓过度,常出现声嘶,咽 喉干痛,咳嗽,午后烦躁。检查咽部粘膜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声带 充血,边缘增厚,闭合欠佳;舌红、苔薄白,脉弦细。经服用本方 2 个疗程
  
后,声嘶已除。复查声带闭合,咽后壁淋巴滤泡减少,咽部粘膜充血程度有 所改善。
[来源] 邓琤琤.新中医 1991; (2):7 喉痹溶液
[药物]法半夏、生甘草、桔梗各 30 克,苦酒 1000 毫升,鸡子清 4 枚。
  [用法]将前 3 味研细末。放入苦酒中浸泡 1 天,兑入鸡蛋清搅匀服用。 每天服 3 次,每次 30 毫升,10 天为 1 疗程。
  [疗效] 此方治疗慢性咽炎 180 例,治愈 170 例,显效 8 例,无效 2 例。
  [病例]张×,女, 42 岁。素患肝炎,性情急躁,复因感受风邪,遂 致咽喉肿痛,经治年余,病情时有反复。诊见咽喉黯红、干燥,干咳,咯痰 不爽,声音嘶哑,失眠,苔薄黄,脉细弦。予上法治疗,1 周后症状消失。 追访 1 年,未复发。
[来源]甄绍先,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2; (7): 310

贝香糖

[药物] 贝母、小茴香各 50 克,蜂蜜 150 克,芝麻油、白糖各 90 克。
  [用法] 将贝母、小茴香研未,过 120 目筛,取蜂蜜、芝麻油、白糖 投入锅内溶化,中火加温,不断搅拌,熬至滴水成珠时停火(注意火候,以 防炼焦),即把上药末加入,拌匀后提锅离灶,倾倒在事先备好清洁、平坦 的青石板上摊平,待凉凝固后用面刀切成小方块装盒备用。每天服 3 次,每
次 12 克,口内含化,或开水溶化后服。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咽炎 42 例,治愈 38 例,无效 4 例。
[来源]刘云芳,陕西中医 1988; (3) : 125

利咽冲剂


  [药物] 青果 2 枚,菊花、麦冬、沙参、板蓝根各 6 克,玉蝴蝶、生 甘草各 3 克。
[用法] 每天 1 剂,用开水冲泡代茶饮, 10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咽炎 135 例,痊愈 34 例,显效 68 例,好转 27 例,无效 6 例。总有效率 96.4%。
  [病例]王××,女, 45 岁。反复咽痒咽干,咽部如觉烟熏火的感 2 年,2 月前因食辣椒后出现咽痛,咽部瘙痒,朝轻暮重,有刺激性咳嗽,声 音微嘶哑,咽于喜冷饮,大便稍干;检查咽部,咽后壁充血,淋巴滤泡增生。 以此方 10 剂后,痊愈。随访 1 年无复发。
[来源]马建伟,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0; (3) : 110

苦酒汤加味


  [药物] 食醋 30 毫升,鸡蛋 1 枚,半夏、桔梗、甘草、贝母各 10 克, 玄参、板蓝根、白花蛇舌草各 15 克。
[用法]先将半夏、贝母、桔梗、甘草、玄参、板蓝根、白花蛇舌草加

水 500 毫升,煎取 300 毫升,去渣纳醋加沸,离火兑鸡蛋清,搅匀即得。每
天 1 剂,早晚 2 次分服,徐徐吞咽。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咽炎 120 例,治愈 98 例,好转 22 例。疗程最短
7 天,最长 30 天,平均 15 天。
[来源]王广见,等. 陕西中医 1989; (1): 17 甘露饮
  [药物]熟地黄、枳壳、甘草、枇杷叶、生石斛、黄芩、天门冬各 10 克,麦门冬 24 克,茵陈蒿 6 克,生地黄 15 克。[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咽炎 55 例,痊愈 24 例,显效 20 例,好转 10 例, 无效 1 例。
  [病例]雷××,女, 29 岁,咽喉疼痛反复发作 1 年余,伴咽干舌燥, 晚上尤甚,心烦少寐,舌红苔薄,脉细弦;检查咽粘膜充血,咽后壁淋巴滤 泡增生,扁桃体Ⅲ°肿大。用本方加黄连 5 克、肉桂 1.5 克,服 5 剂告愈, 随访 4 年无复发。
[来源]宋文海,等. 浙江中医杂志 1985; (11~12):507 紫金锭合剂
[药物]紫金锭(成药)30 克,参三七 75 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分 3 份。每次 1 份用醋调敷于颈前喉结上方 凹陷处,外用纱布敷盖,胶布固定,隔天换 1 次,经常用醋保持湿润。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咽炎 7 例,用药 2~6 次,痊愈 5 例,显效 2 例。
  [病例]练××,男, 45 岁。患慢性咽炎 1 年,经常咽干灼痛,有异 物感。近因受凉加剧,伴有发热咳嗽,咽痒声嘶。检查咽部充血,扁桃体Ⅰ
°肿大,咽后壁满布滤泡,色淡高凸,悬壅垂水肿下垂。以此方外敷 2 剂后,
诸症悉平。
[来源]黄国庆. 浙江中医杂志 1986; (12) : 562

咽痛散

[药物]牛黄 5 克,麝香 1 克,薄荷 20 克,硼砂 15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装入瓷瓶或玻璃瓶内密封备用。使用时,用吹 药器喷药未入红、肿、痛处,患者即刻感觉局部发凉如含冰块。发凉感从咽 喉部直至胃上口处为度。
[疗效]此方治疗咽肿喉痛急症,有较好的疗效。
  [病例]刘××,男, 19 岁。患者咽部红肿热痛,汤水难下,吞咽有 于裂疼痛感,口干,音哑,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燥,脉洪大。证属 肺胃火盛,上壅咽喉。急用本方喷喉,患者自觉顿时清凉,随之吐出粘痰涎 沫,过 1 小时后再吹药散,连用 3 次,症状大减。另以中药煎剂内服 1 剂,
第 2 天病获痊愈。
[来源]谢务栋. 河北中医 1987;(3): 21

利咽雾化剂

[药物]半夏、黄柏、蒲公英、生石膏、板蓝根、射干、甘草、乌梅各
30 克,薄荷(后下)、硼砂各 20 克,细辛(后下)10 克。

  [用法]上药煎 2 次,每次加水 4000 毫升,取 2 次药液混合过滤,浓 缩约 300 毫升装瓶备用。用蒸气吸入器雾化吸入 25 毫升,每天 1 次,7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慢性咽炎 78 例,痊愈 47 例,好转 25 例,无效 6 例。
  [病例] 王×,女, 45 岁。患慢性咽炎 1 年余,自觉咽干粘,微痛, 吞咽不利,有阻塞感,但饮食下咽无阻;检查咽粘膜暗红色充血、增厚,咽 后壁有大小不等多个淋巴滤泡增生。诊断为慢性肥厚性咽炎。经用此方治疗
1 个疗程,症状减轻,续治 2 个疗程而愈。
[来源] 魏峰,等,湖北中医杂志 1990; (6): 17

失音(音哑)

青蒿煎剂
[药物] 青蒿干品 60 克(鲜者 12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加清水 1000 毫升,武火急煎,或用开水泡代茶 饮,分 2~3 次服。
[疗效] 此方治疗失音(音哑)18 例,均治愈,一般 2~3 剂即愈。
[来源] 孙冠兰. 山东中医杂志 1986; (1) : 49

蝉蜕饮

[药物] 蝉蜕 18 克,冰糖少许。
  [用法] 将蝉蜕拣净去足、土,与冰糖加白开水泡之代茶饮,每天 1 剂。
[疗效]此方治疗因外感、情志郁怒等所致卒然失音或声音嘶哑,一般
服 2~3 剂即愈。
  [病例] 张×,男, 57 岁。昨晚与邻居争吵后又饮酒数杯,今晨起 即欲言无音。即以此方 3 剂嘱频饮。3 天后音亮如常,后以清肝泻火、润肺 开音以资巩固。
[来源] 亢泽奋. 四川中医 1993; (7): 47

止咳清音合剂

[药物]鲜苍耳根茎 250 克,食盐适量。
  [用法] 将鲜苍耳根茎洗净,加水 1000 毫升,煎沸 20 分钟即可,加 食盐调味,每天 1 剂,代茶频饮。
[疗效]此方治疗咳嗽失音有效。
  [病例]潘×,男, 50 岁。自诉咳嗽、声音嘶哑 3 天,曾服西药不效。 诊见声嘶咽痛,咯痰不畅,咽部潮红。以此方服 1 剂,声嘶哑减轻,续服 2 剂后,语音清晰。随访年余,未见复发。
[来源]林中. 广西中医药 1988; (3) : 13

扁桃体炎

二根汤
[药物]板蓝根 30 克,山豆根 12 克,桔梗 1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扁桃体炎有较好的疗效。
  [病例]何××,男, 35 岁。咽喉疼痛 2 天,伴头身痛,口渴尿黄, 舌尖红,脉浮数。检查扁桃体Ⅱ°肿大,充血。以此方服 4 剂而愈。
[来源]彭中. 四川中医 1985; (5):36

咽喉消肿汤

[药物] 金银花 15~30 克,山豆根 9~15 克,生甘草 9 克,硼砂(冲)
1.5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同时配合锡类散吹患处。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187 例,痊愈 151 例,显效 27 例,有 效 5 例,无效 4 例。
[病例]刘××,女, 33 岁。咽喉两侧红肿疼痛,汤水难咽,发热
38.5℃,头痛,苔黄,脉浮数。证属外感风热与肺胃蕴热相搏,上壅咽喉。 以此方加薄荷治疗,2 剂后热退肿消;二诊上方去薄荷再服 1 剂,痊愈。
[来源]程颈文. 浙江中医杂志 1982; (9): 416

消蛾合剂


  [药物]蒲公英、夏枯草、连翘、板蓝根各 10 克,前胡、桔梗、黄芩 各 5 克,甘草 3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308 例,痊愈 288 例,好转 19 例,无 效 1 例。总有效率为 99.8%。
[来源]张超景,福建中医药 1984; (1) : 14

扁桃体周围脓肿

雄黄解毒丸
[药物]雄黄 50 克,郁金 6 克,巴豆 25 粒。
  [用法]将雄黄、郁金各研极细末。取巴豆捣烂放纸中压去油,制成巴 豆霜。把 3 味药研末混合,醋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次服 1.5 克,开水送下。 小儿酌减。
[疗效]此方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属实热证者,疗效较好。
  [病例]范××,男, 25 岁。患者头痛身痛、咽喉肿痛已 5 天,汤水 难于下咽,痰涎壅塞,大便 3 天未通,脉洪数,体温 39.5℃。检查左侧扁桃 体肿胀,波及悬壅垂,色深红,此乃阳明实热证喉痈。当即用上药 7 粒开水 调化咽下,药后吐出大量稠痰及脓血,大便仍未下;再予上药 3 粒开水调下, 外用冰硼散(成药)吹患处。次日泻下黑色大便 3 次,喉痛消失,体温也降 至正常。继以冰硼散外吹咽喉处,经调理而痊愈。
[来源]郭培康. 福建中医药 1986; (3): 26

  注意:雄黄解毒丸为峻下之剂,孕妇及阴虚体弱、大使通畅或泄泻者忌 用,老年体弱等津邑涸竭者慎用,以防虚脱。个别患者服药后泄泻不止,可 吃凉稀粥一小碗,其泻即止。

番木鳖散

[药物] 番木鳖 15 克,炮穿山甲、僵蚕各 30 克。
  [用法] 取番木鳖用米泔水泡 3~4 天后,刮去皮毛,切薄片,放麻 油内炸至棕黄色,取出,与上药共研极细末,过筛,瓶贮备用。每天服 2 次, 每次 0.5~1 克。服药间隔不少于 6 小时。
  [疗效] 此方治疗喉痈 30 例,消散 18 例;成脓 10 例,自溃或切开 排脓;无效 2 例。
  [病例] 叶××,男,26 岁。咽痛、吞咽不利已 4 天,伴身热头痛, 舌红、苔黄,脉数。检查咽部焮红,右喉核周围肿胀高突,颌下淋巴结肿大。 用本方治疗 3 天,肿胀消散而愈。
[来源] 夏岳文,等. 浙江中医杂志 1985; (11~12):506 悬壅垂水肿
烧盐散
[药物]枯矾 2 克,冰片 1 克,精盐 5 克。
  [用法]取精盐放在铁锅中炒去水分,再与枯矾、冰片共研极细末,装 瓶备用。使用时用消毒棉签蘸上药末适量,涂搽于患处,涂搽后吐出痰涎, 一般涂搽 2~3 次见效。
[疗效]此方治疗悬雍垂水肿获效。
[来源]郭培康. 福建中医药 1986; (2) : 13 朱冰散
[药物]朱砂、冰片、轻粉各等份,独蒜 1 个。
  [用法]将前 3 味药共研细末,再与独蒜和捣如泥,装入半个核桃壳内, 倒扣在合谷穴上,胶布固定,纱布缠紧,勿令移动,一昼夜取下。药后穴上 必起黑紫色水泡,用消毒针刺破,令水流出,外涂龙胆紫,以防感染。
[疗效]以上药散治疗急喉风疗效显著。
  [病例]刘×,女, 48 岁。咽喉肿痛已 5 天,经中西医治疗鲜效。大 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检查咽喉红肿高突,悬雍垂肿胀,吞咽不 利,食水难进,呼吸急迫。证属胃热上冲。用本法 1 次即肿消疼减,诸症悉 除。
[来源]黄全法. 浙江中医杂志 1984: (11): 514

急性会厌炎

丹栀射郁汤
  [药物]丹皮 12 克,山栀子、射干、郁金各 6 克,赤茯苓 15 克,生甘 草 3 克,枇杷叶(去毛布包)10 克。
[用法]每天 1 剂,重症每天 2 剂,水煎频频漱服。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会厌炎 35 例,显效 19 例,有效 14 例,无效 2 例。
  
[来源]吴家华. 江苏中医 1989; (1) : 29 注:对于会厌水肿充血超过Ⅲ°以上,并发喉梗阻者,应采用中西医结
合方法进行治疗,以免发生意外。

声带息肉

利咽散结汤
  [药物]沙参 12 克,全括蒌 18 克,百合、牛善了、茯苓、白术、前胡、 当归、法半夏、赤芍各 10 克,桔梗 5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7 天为 1 个疗程。一般服用 2 个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声带息肉 12 例,痊愈 11 例,无效 1 例。
  [病例]王××,女, 40 岁。声嘶、咽部干痛反复发作 2 年余,近月 来加重,甚至失音,大便秘结(3~4 天 1 次),舌苔黄燥,脉弦数。检查咽 部粘膜慢性充血明显,呈黯红色,咽后壁干燥,两侧扁桃体表面不平,陷窝 增粗。间接喉镜下见右侧声带息肉前中 1/3 边缘处,有半透明呈奶油色球形 新生物,大于绿豆。以本方加玄明粉(后入)12 克,玄参 10 克,7 剂后症好 转。二诊上方去玄明粉又服 13 剂,息肉完全脱落,发音响亮。随访至今无复 发。
[来源]李青春,等. 浙江中医杂志 1987; (1) : 20

梅核气

梅核药枣
[药物] 玄参 125 克,香橼 65 克,大枣 1000 克。
  [用法]上药入砂锅,加水适量,文火煎煮至水尽,取大枣晾干即成药 枣。每天服 3 次,每次 5~7 个药枣,或不定时随便服用,但每天不超过 30 个为宜。
[疗效]此方治疗梅核气疗效甚佳,一般轻者 1 剂即愈,重者 2 剂,最
多服 3 剂。
[来源]李起轩,山东中医杂志 1987; (3) : 51

含化膏


  [药物]红梨 500 克,沉香、木香、没药、乳香各 3 克,麝香 0.7 克, 白糖 500 克。
  [用法]将红梨捣碎取汁,与白糖熬膏;将沉香、木香、没药、乳香、 麝香共研细末,入膏中和匀,制成 1.5×1×0.5 厘米大小的膏块,视病情轻 重,每隔 2~4 小时含化 1 块,夜间不用药。
[疗效] 此方治疗梅核气有效。
  [病例] 刘××,男, 52 岁。患者自感咽中有物梗阻,吐之不出, 咽之不下,伴有胸胁窜痛,心情抑郁,腹胀纳差,舌红、少苔,脉细数。检 查咽部充血,有似米粒红点,五官科检查诊为颗粒性咽炎,中医诊为梅核气。 以此方 1 剂治疗,诸症好转;二诊复进 1 剂,症除。
[来源] 张耀祖,等. 河南中医 1992;(2) : 91

蜂蜡丸
[药物]露蜂房 80 克,鸡内金 40 克,黄蜡、蜂蜜各 120 克。
[用法]将前 2 味药研成细末,炼蜂蜜溶黄蜡制丸,每丸重 3 克。每天
服 3 次,每次 3 丸,空腹服。上方 1 剂为 1 疗程。1 疗程未愈者,可隔 2 天 再继行第 2 疗程。
服药期间禁食辛辣刺激之品,保持精神愉快。
[疗效]此方治疗梅核气 21 例,治愈 16 例,显效 3 例,有效 2 例。
  [病例]王×,女, 42 岁。诉 3 年前因受精神刺激,引起咽中不适, 如有异物梗阻,经某地大医院诊断为“慢性咽炎”。给予抗生素及中药治疗, 效果不显。患者诉咽中不适,如有物体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闷, 苔白腻,脉弦滑。辨证为气滞痰郁。予上方 1 剂而愈,随访 1 年未复发。
[来源]李天升,等. 湖北中医杂志 1992; (2):21

二花一子汤

[药物]金银花、绿梅花、大海子各 10 克。
  [用法]上药放入保温杯中加开水浸泡 20 分钟后饮用,每天饮用 4~5 次。杯中水饮完后,可再加开水泡眼。
[疗效]此方治疗梅核气 67 例,痊愈 46 例,好转 15 例,无效 6 例。
  [病例]吴××,女, 28 岁。咽部梗烧感 5 年,咳之不出,咽之不下, 经多方治疗均未见效。近日来因受凉,咽部梗塞感加重,伴口干咽燥。检查 咽部充血紫暗,有滤泡形成。以此方治疗 3 天后症状好转, 10 天后症状大 减。前后共治疗 2 个月,症状、体征消失而愈。
[来源]毕士佐,等.四川中医 1993; (3):29

口腔科

牙痛

篇蓄煎剂
  [药物]篇蓄 50~100 克(鲜品则可加大用量)。[用法]每天 1 剂, 水煎分 2 次眼。
  [疗效]此方治疗牙痛,一般 2~3 天疼痛消失。[来源] 袁呈云.中 医杂志 1985; (12):12 丁香粉
[药物]公丁香 10 粒。
[用途]上药研细末贮瓶备用。牙痛时将药末纳入龋齿内或牙隙处。
  [疗效]此方治疗各种牙痛,一般数秒钟即止痛,重者可连续使用 2~3 次。
[来源]沈吉义.四川中医 1990; (5):封 4

牙痛漱口剂

[药物]露蜂房 20 克。
[用法]煎浓汁含漱口,每天数次。
[疗效]以此方治疗风火牙痛,一般漱口几次即愈。
[病例]严××,男, 50 岁。多年来反复牙痛,时有牙 龈红肿疼痛,影响寝食,经用此方漱口几次即愈,几年来未见复发。
[来源]田业珍.四川中医 1985; (6):31

毛 茛 泥

[药物] 毛莨 10~20 克。
  [用法]取毛莨鲜叶洗净后捣烂如泥,鱼纱布包绞取汁,将脱贮棉浸药 汁,填敷患处。或用毛莨鲜叶 2~4 克,洗净后捣烂如泥,清洁口腔及患部牙 缝中的积垢,将药泥填敷龋齿孔洞中,待流涎水、牙痛症状完全消失后,清 除药渣,用水漱口。
[疗效] 此方治疗牙痛(除齿槽脓肿、牙髓炎外)100 多例,均获
显著效果。
[来源] 母永祥,四川中医 1983; (2):53 注:毛莨,别名老虎脚迹草,为毛莨科植物毛莫 Ranunculusjaponica
Thunb.的全草,有毒,一般作外用,不作内服,使用时应注意严格控制用量, 不宜较长时间使用。

玄明粉止痛剂

[药物]玄明粉 30 克。
  [用法]取上药适量置于牙痛处,上下牙轻度咬合,用口涎含化,后将 药液吞服,连续使用。
[疗效]此方治疗牙痛,一般 30 分钟可止痛。

[来源]严忠.中医杂志 1987; (3):37 注:本方适用于风人牙痛、胃火牙痛,对龋齿痛也有一定缓解作用。

五倍子漱口剂

[药物] 五倍子 15 克。
[用法]煎浓汁含漱口,每天数次。
[疗效] 此方治疗虫牙痛可获效。
  [病例] 王××,女, 23 岁。5 年来双侧上下牙反复剧烈疼痛,有 龋齿。以此方治疗 2 天痛止。随访 6 年来见复发。
[来源] 田业珍,四川中医 1985; (6):31

拳参止痛方

[药物]拳参适量。
  [用法]将 1 片拳参放在牙痛部位,用牙咬往, 20 分钟左右,就能起 到明显的止痛效果。
[疗效]此方治疗 30 余例牙痛,对各种类型牙痛均有不同程度的止痛
疗效,对龋齿性牙痛效果尤佳。
[来源]孟庆涛,等.山东中医杂志 1990; (5):5 注:拳参为蓼科植物拳参 Polygonum bistorta L.的根茎,性味苦、
微寒,有小毒、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髓祸丸

[药物]大黄 60 克,新鲜猪脊髓(或猪骨髓)适量。
  [用法]先将大黄研极细末,后与猪脊髓(以能把大黄粉全部调成面团 状为度)同杵为丸如梧桐子大,烘干或晒干备用。根据不同体质条件,每次 用量由 3 克递增至 6 克口服。
[疗效]此方治疗胃热及虚火牙痛,一般 1~3 天痊愈或显效。
  [病例]刘××,男, 46 岁。牙痛 3 天,用它药无效。口渴喜饮,畏 热,口气热臭,大便秘结,苔黄,脉洪数。证属胃热牙痛。经用此丸内服,1 天痛减,3 天诸症悉除。随访 3 年未复发。
[来源]郭廷赞,浙江中医杂志 1991; (8):355

牙痛合剂

[药物]夏枯草、篇蓄各 30 克,玄参 15 克,细宰 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 2 次服。
[疗效]此方治疗牙痛音 30 例,痊愈 27 例,好转 2 例,无效 1 例。
  [病例]刘×,男, 35 岁。牙痛 3 年余,时好时坏,经多方治疗乏效。 近日牙痛剧烈。检查牙龈微肿,左下第 8 牙齿已变黑色龋洞。服此方 1 剂后 痛减,续服 2 剂痊愈。随访 l 年未复发,龋齿亦未发展。
[来源]阎曾平,陕西中医 1992;(2):80


哭来笑散

[药物]荜拔、冰片、细辛各 3 克,高良姜、延胡各 9 克,檀香 6 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装入胶囊内,每枚 0. 25 克,每天服 3 次, 每次 0.5 克(成人)。
  [疗效]此方治疗各类牙痛 101 例,服 3~5 次痊愈者 70 例,好转 19 例,无效 12 例。
[来源]范春光,山东中医杂志 1986; (1):48

白芷玉女煎


  [药物]生地黄、生石膏各 20~30 克,知母、麦冬、白芒、中膝各 10 克,连翘、赤芍、两面针各 12 克,甘草 6 克。
[用法] 每天 1 坚,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牙痛 134 例,痊愈 139 例,有效 4 例。总有效率 100
%。
  [病例]谢策×,男,45 岁。左上牙痛 1 月余,加重 3 天。咽于,恶寒 发热(体温 38.5℃),头疼身痛,腰酸痛,舌淡红、苔少,脉弦细。检查见 左上第 6、7 牙颊侧牙颈部深龋洞,叩痛明显,牙龈稍红肿,面颊部肿胀压痛。 诊为急性牙根尖周围炎。服本方 1 剂后,肿痛顿减,再 1 剂诸症悉除而愈。
[来源] 邹少华.广西中医药 1990; (3):47

细荜漱口止痛剂

[药物]细辛 6 克,革茇 10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漱口,每天漱口 3~5 次,每次 10~20 秒钟。 漱口后口腔内会有麻涩感,属正常现象。本方忌口服。若 2 坚治疗无效,
则改用它法。
  [疗效]此方治疗牙痛者 23 例,除 4 例未坚持治疗。1 例止痛效果不明 显外,其余皆收到止痛效果。
[病例]肖××,女,42 岁。因牙龈炎,曾服用四环素、去痛片等,疼
痛不减,要求服中药。遂予上方 1 剂,患者漱口 2 次,疼痛即减;续用 2 次, 疼痛消失,红肿消退。
[来源]丁克安,湖北中医杂志 1988; (6):16

止痛糊

[药物]蒜瓣芯(独头蒜为佳)15~20 个,升汞末适量。
  [用法]将蒜瓣芯捣烂,与升汞末混合成糊状,纳入杏核壳内,以杏核 壳装满为度,倒扣敷于手合谷穴处,用胶布固定以防脱落。右侧牙痛贴左手 合谷,左侧牙痛贴右手。忌用金属器皿置药。
[疗效]此方治疗牙痛有止痛效果。
[病例]刘×,女, 45 岁。患牙痛 1 周余,以右上第 3 牙为重,无明

显红肿及松动,曾用消炎止痛药均无效。用此药敷贴左手合谷穴 30 分钟,2 次即愈,后来再发。
[来源]赵桂云,等,广西中医药 1987; (6):43

大戟含漱止痛剂

[药物]红大戟、薄荷各 10 克,生地 15 克。
[用法]上药水煎弃渣,待凉后含漱,不咽服。
[疗效]此方治疗风火牙痛 50 多例,屡屡获效。
  [病例]王×,男, 45 岁,因过食煎炒之品,遂发左侧牙痛,左颊部 亦肿胀较剧,有灼热感,痛不可触,头痛较甚,致坐卧不安,日夜呻吟,经 注射青霉素、口服止痛片疗效欠佳。以此方煎水含漱,2 次后肿消痛除。
[来源]朱自成,浙江中医杂志 1986; (11):521 注:红大乾,因其有毒,故仅用含漱,既可避免内服中毒,又可使药性
直达病所,止痛消肿。

巴豆大蒜膏

[药物] 巴豆 1 粒,大蒜 1 枚。
  [用洁] 2 药同捣为膏,取青少许,以适量棉花包裹塞于耳中。左 牙痛塞左耳,右牙痛塞右耳。8 小时换药 1 次。
[疗效] 此方治疗牙痛,一般 3~5 分钟即可止痛,连用 2~3 次病
可痊愈。
[病例] 张×,男, 30 岁。牙痛难眠,用此方塞耳,3 分钟痛止,
3 次痊愈。随访半年无复发。
[来源] 张土金,浙江中医杂志 1987;(8):370

雄冰梢

[药物] 雄黄、冰片、樟脑各 10 克,细辛 5 克,新鲜猪瘦肉 120 克。
  [用法] 将猪肉置瓦片上文火焙干,或草纸包外裹黄泥烘干研末, 各药分别研末,混合备用。用棉签取药末适量,放入患牙周围,含 3~4 分钟, 然后将药吐掉。
[疗效] 此方治疗龋齿痛,一般 2~4 次可愈。
  [病例] 陈××,女, 50 岁。患龋齿 2 年,牙龈肿痛甚剧。用本散 后 3 分钟,牙痛缓解,当晚能安睡,4 天后痊愈。
[来源] 罗国良,浙江中医杂志 1987; (8):370

牙痛灵

[药物] 虎杖 25 克,生甘草 5 克,75%酒精 500 毫升。
  [用法]将前 2 味药侵入酒精中 15 天,滤去药渣,装瓶备用。用药棉 签蘸药液,搽在患牙局部。一般涂搽 1~6 次,牙痛可痊愈。
[疗效]D 此方治疗牙痛 200 多例,仅 2 例无效。

  [病例]朱××,女, 63 岁。大臼齿龋齿疼痛,用牙痛灵涂搽 3 次,疼痛即愈。
[来源]胡全曼,等,浙江中医杂志 1990; (3):113

牙痛散

[药物]芒硝 50 克,樟脑 10 克,冰片 5 克。
  [用法]上药经乳钵研细末,过 90 目筛后混匀,装瓶密封备用。使用 前先用棉签蘸盐水清理病灶,遇牙石过硬可用光刀刮净后,然后取棉签蘸药 末涂患处。若有溃疡面,可直接涂药;有化脓灶或红肿,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或排脓后再涂药。
[疗效] 此方治疗各类牙痛 105 例,有效率达 90%。
[来源]郭云庆.辽宁中医杂志 1988; (11):23

冰樟散

[药物]冰片、樟脑各等份。
  [用法]上药混合研细末,入瓶内贮存备用。在患牙处少许药末,令患 者吸气,敏感者即可止痛。
[疗效]此方治疗早期风火、虚火牙痛 210 例,除 32 例无效外,其余
均获效。多数患者用药 1 次即止痛。
  [病例]江×,男, 18 岁。自幼牙痛,曾经中西药治疗乏效。改用此 方治疗 1 次痊愈。随访近 4 年未复发。[来源],钟辉刚.广西中医药 1987;
(3):39
庄:本方对牙龈化脓者无效。 11。。。。。。。。。。。。。。。。。。。。。。。。。。牙周炎

牙疳散
[药物] 五谷虫 20 个,冰片 0.3 克。
  [用法] 将五谷虫以油炙脆,与冰片共研细末,装瓶备用。温水漱 口,药棉拭干,将药末撒于齿龈腐烂处,每天 5~ 6 次。
[疗效] 此方治疗牙周炎(牙瘠),一般 24~48 小时可愈合。
  [病例] 施××,男, 32 岁。患痢疾、疟疾后忽牙龈肿痛,出血 流涎,妨碍饮食,寒辱交作,颌下有硬块,按之疼痛,舌红,苔黄,脉数。 检查多处龈缘糜烂。以上药撒于患处,3 次清血止痛减, 24 小时后诸症大 减,3 天后愈合。
[来源] 蒋立基,等,四川中医 1983; (4):64 月黄散
[药物] 老月黄 10 克,雄黄 5 克。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在患处搽少许即可。
[疗效] 此方治疗牙周炎有效。
  [病例] 张×,男, 30 岁。患齿龈出血,牙龈肿胀,不能刷牙, 刷时血流,时有隐痛,经西医诊断为牙周炎。虽经治疗未愈,已延 1 年多。
  
以此散搽之,出血止,齿龈肿凸渐 收缩,1 周后痊愈。
[来源] 戴祖铭。浙江中医杂志 1991; (1):31 注:月黄即藤黄,据《中国医学大辞典》口,味“酸、涩、寒、有毒,
功用止血化毒,箍毒杀虫,治虫牙至齿(点之)”。雄黄,功能燥湿杀虫。2 药使用时应注意勿口服。
雄枣散
[药物] 雄黄 10 克,冰片、硼砂、青黛各 3 克,大枣 10 枚。
  [用法]将大枣去核,置入雄黄,放瓦片上义火锻烧至出烟存性,与冰 片、硼砂,青黛共研细末。取少许药棉蘸药未塞患处,待口角流涎,吐出药 末。
[疗效] 此方治疗急件牙周炎%例,效果满意。
[病例]陈××,男, 26 岁。牙周炎疼痛已 7 天,经服 消炎止痛药痛未缓解。诊见左下磨牙牙龈红肿,第 2~3 瞎牙尤甚,口干
喜饮,尿赤便干,舌边稍红、苔薄黄,脉细数。以此散治疗疼痛即除,数天 后余症亦退。
[来源] 揭祖岸.浙江中医杂志 1988; (1):33

牙甘合剂


[药物]细辛 6 克,生甘草 5 克,川芎 10 克,白术、川 椒各 12 克,白芷、生地各 15 克。
[用法] 每天 1 剂,加清水 500 毫升,煎至 200 毫升,分多次服。
咽服前含漱药液 5~10 分钟。
  [疗效]此方治疗牙周炎 70 例,痊愈 52 例,显效 13 例,好转 5 例。 一般服 3~7 剂。
[病例] 秦×,男, 42 岁,牙痛、牙龈出血反复发作 4 个月。检查
右下 2、3 磨牙的牙龈充血、压痛,牙周袋形成,压之溢脓,伴口苦,大便干 结,舌状暗红,脉弦滑。服用本方 5 剂后,牙痛消失,牙龈出血停止,牙周 袋变浅,停止溢脓。随访 1 年未复发。
[来源]殷登楷.湖北中医杂志 1991; (1):47

牙周脓肿

冰辛权散
[药物]冰片、细辛、花椒等量。
[用法]上药研末,置器具中加热,取盖内表面升华粉末备用。使用前
用 3%过氧化氢(H2O)冲洗患牙周脓肿的牙周袋,取探针蘸少许丁香油,再
沾上药散,送入牙周袋中,可以重复放置。
[疗效]此方治疗牙周脓肿 31 例,用药 1~4 次,均告痊愈。
  [病例]刘×,男, 59 岁。左下后牙肿痛 3 天,未作任何治疗。检查 左颊侧牙龈肿胀、充血,牙周袋深 6 毫米且溢脓,叩痛(+),松动 1 度。 应用上法局部治疗 1 次痊愈。
[来源] 苟建重,等.陕西中医 1989;(5):222


                          智齿冠周炎

牙痛散
[药物] 牛石膏 40 克,黄连、白芷、川芎各 20 克,细辛 3 克。
  [用法] 上药研末,过 7 号筛.混匀.以 5 克 1 小瓶分装密封保存。 每天服 3 次,每次 5~10 克,温开水送服,5 天为 1 疗程。服药期间每天用 生理盐水或 3%双氧水冲洗局部 1 次。
  [疗效] 此方治疗智齿冠周炎 112 例,经 1 疗程治疗,治愈 91 例, 好转 15 例,无效 6 例。患者治愈后再服药 2 天以巩固疗效。
[来源] 杨国札.中医杂志 1992; (12):32 注:孕妇、产妇忌用。

齿衄

芦根煎剂
[药物]鲜芦根适量。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齿衄数例,均 1 剂而愈。
  [病例]某女,15 岁。身体壮实,因门齿动摇,以于拔之,血出不止, 如注如涌,舌苔黄腻,脉洪大数。以此方水煎服,药后齿衄顿止。
[来源]徐焙.浙江中医杂志 1990; (1):13

茅地膏煎剂

[药物]白茅根 40 克,生地、石膏(先煎 30 分钟)各 3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取汁 400 毫升,分 4 次,每次汨汨含于口中, 须臾吞服。每次含 30 分钟。
[疗效] 此方治疗胃火炽盛之齿衄,疗效满意。
[来源] 钟兰桂。湖南中医杂志 1991; (2):7

牛角汤


  [药物] 水牛角(锉粉)、石斜各 10 克,生地、熟地、仙鹤草各 30 克,白茅根 50 克,白芍 1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至 600 毫升左右,分 3 次服完。10 剂为 1 疗程, 一般 2~3 个疗程即可收功。
[疗效] 此方治疗齿皿 100 余例,多获良效。
  [病例] 余×,女, 32 岁。诉患齿衄已 10 余载,凡刷牙必渗鲜血, 平索亦时有出血,口干喜冷饮。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诊时感头晕,口干。 投此方加阿胶 10 克,连服 10 剂,衄止,惟口渴未尽;续以上方加麦冬 10 克,西洋参 5 克,10 剂而愈。随访 5 年未见复发。
[来源] 彭连.广西中医药 1990; (4):15

                          口腔炎

柏子茶
[药物] 新鲜柏子 30 克。
  [用法] 上药洗净,用开水冲泡当茶饮服,直至液汁色淡为止。可连 服数天。
[疗效] 此方治疗口疮 66 例,服药 2~4 次均获效。
[来源]徐承庆.江苏中医 1991; (2):6

茵陈蒿汤

[药物] 茵陈蒿 30 克。
  [用法]上药以 250 毫升开水浸泡取液,轻者每天漱口数次,重者代茶 饮,每天 3~4 次。
  [疗效]此方治疗单纯性口腔粘膜溃疡 43 例,均获满意疗效。溃疡面 一般在药后 3~4 天即愈合。
[来源]许鉴魁。中医杂志 1985(5):48

吴茱萸糊剂

[药物]吴茱萸适量。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用醋调如糊状,纱布包之,敷双足涌泉穴。24 小时取下。
[疗效]此方治疗口腔溃疡有效。
  [病例]王××,男,4 岁。患儿素有消化不良,口腔溃疡反复发作, 中西药用之罔效,日趋严重。改用吴茱萸 20 克研末敷双足涌泉穴,第 2 天症 状大减,治疗 3 次痊愈。
[来源] 张连城。河北中医 1987; (3):22

口腔炎方

[药物]生蒲黄 10 克。
[用法]将消毒棉签用水浸湿后,蘸上生蒲黄涂在口腔溃疡面上,每天
3 次。
[疗效] 此方治疗口腔溃疡 30 例,均治愈。
  [病例] 白×,女, 36 岁。患口腔溃疡,进食困难,痛甚。此方治 疗 2 天后痊愈。
[来源] 赵尚林.陕西中医 1993; (10):462

板蓝根汤

[药物] 板蓝根 5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加水 700 毫升,煎至 450 毫升。取 2/3 药液分次 含漱,每天 5~6 次;其余 1/3 药液浓缩为 50 毫升,涂搽患处。
  
  [疗效]此方治疗口腔溃疡 15 例,大多数患者 3~4 天痊愈,个别患者 溃疡面缩小,疼痛减轻, l 例未按时用药,疗效不佳。
  [病例] 吴×,女, 54 岁。患者口腔唇舌有大小不等 5 处溃疡面, 疼痛灼热,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有力。曾服 中西药物疗效不显。改用上法治疗,配合番泻叶 10 克,开水浸泡当茶饮。第
2 天大便通畅,口腔疼痛减轻;上方去番泻叶连用 3 天,口腔粘膜破溃面愈 合,水肿消失而愈。
[来源] 王莲芳.陕西中医 1989: (3):126

口腔含方

[药物] 女贞嫩叶 3~4 片或适量。
  [用法]上药用凉开水洗净,嚼烂含 5 分钟咽下,每天 3 次;或上药适 量捣烂取汁,药棉浸汁后敷于溃疡上, 10 分钟吐去,每天 3 次。均连用 3 天。
  [疗效] 此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21 例,痊愈 15 例,好转 4 例,无 效 2 例。
[病例]古××,男,30 岁。患复发性口腔溃疡 2 年余,每年发作 3~
5 次,每次发作见颊、唇粘膜部多个溃疡,疼痛难忍,进食不便,曾多次服 维生素 B、牛黄解毒片、外敷冰硼散等,需治疗 5 天以上才见好转。此次发 作用上法含服,l 次疼痛大减,治疗 3 天溃汤愈合。随访 3 年无复发。
[来源]胡必强.湖南中医杂志 1989; (1):20

仙鹤草煎剂

[药物]仙鹤草根(干)30 克。
  [用法]将上药加水煎 15 分钟,漱口内服,每天 2 次。5 天为 1 疗程, 或以上药研末吹入口腔内,每天 4~5 次,3 天为 1 疗程,适用于小儿和不愿 口眼药物者。
[疗效]此方治疗口腔溃疡 200 余例,有效率在 80%以
[来源]沈绍英.江西中医药 1986;(5):5

口 糜方

[药物]密陀僧 13 克,白芷 8 克。
  [用法]上药分别研细末。取密陀僧 3 克用醋调漱口;另以密陀僧 10 克与自芷混匀,用人乳调外搽。
[疗效]此方治疗口腔溃疡有一定疗效。
  [病例]肖×,男,42 岁。口腔溃烂 3 个月,反复发作,疼痛难忍,用 抗生素及维生素类药无效。经用此方 6 天告愈。

[来源] 何柏森.浙江中医杂志 1987: (11):515 胆矾散
[药物] 猪苦胆 1 个,白矾适量。
[用法]将白矾研细末过筛,猪苦胆上部剪 1 小口,将白矾沿口塞入猪

苦胆内,以塞满为度,用线把猪苦胆开口扎紧,悬吊千房檐下自然晾干。待 猪苦胆表面出现一层白霜时(约需 1 年),取下研为极细末,装瓶备用。用 时将药粉撤于口腔患处,每天 2 次。
[疗效] 此方治疗小儿口疮 200 余例,一般 0~5 天痊愈。
[来源] 张玉盘.山东中医杂志 (1991);(2):57

口腔炎含剂

[药物]鲜蒲公英、鲜白马骨(六月雪)等量。
[用法]上药捣烂取汁含服,或加少量开水漱口,每天 3~4 次。
[疗效] 此方治疗化脓性口腔炎,收效颇佳。
[来源] 杜健,等.中医杂志 1992; (5):4

大黄甘草散

[药物] 大黄、甘草以 4:1 配制,蜂蜜适量。
[用法]前 2 味药研末,以蜂蜜调服,每天眼 3 次,每次 0.6 克。
  [疗效] 此方治疗口腔溃疡属胃肠积热者,颇有效。[病例]冯×, 男,2 岁半。患儿嗜食糕饼、牛奶、油条等。近 1 星期来口舌生疮,曾眼中 西药及外用药均未效。诊见唇、舌、颊内满布小溃疡点,因疼痛而拒食,面 色红赤,烦躁日渴,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苔黄厚。证属胃肠积热。治以 利腑通便,导热下行。以此方连服 3 天,口疮渐愈,大便通利;再以上药量 减半(0.3 克)继服 4 天,溃疡点全部愈合。随访 4 个月未见复发。
[来源] 曹是褒,等,浙江中医杂志 1987; (11)514

当归黑豆汤

[药物] 当归、黑豆各 15 克,鸡蛋 1 个。
  [用法] 每天 1 剂,加水 200 毫升煎煮至黑豆烂为止,连同黑 豆、鸡蛋 1 次温服。
[疗效] 此方治疗口腔溃疡 20 余例,疗效颇佳。
[来源] 龙功宏.湖南中医杂志 1989; (4):53 绿豆羊肉汤
[药物] 羊肉 120 克,绿豆 30 克,生姜 5 克,大枣 10 枚。
[用法] 每天 1 剂,加水适量炖烂服。
[疗效] 此方治疗复发性口疮多例。均取得较好效果。
[病例]林××,女, 38 岁。 1980 年 5 月 21 日诊。口疮反复发作
已 20 多年,发作时患处呈烧的样疼痛,尤其说话、吃饭、咀嚼时疼痛更甚, 接触酸、咸食物刺激则疼痛难忍,每于失眠或紧张时加重,屡服中西药未获 效。诊见病人体质差,纳呆食少,头晕目眩时作,神倦懒言,面色少华,唇 口淡,口唇内侧上下粘膜可见圆形及椭圆形的溃疡点 4 个,周围有红晕。以 上方治疗 3 剂后症减,继进 5 剂后痊愈。
[来源] 吴光烈.福建中医药 1985; (2):44

三黄导赤散


  [药物] 黄芩 10 克,生石膏 15~30 克,大黄、木通各 5 克,竹叶。 生地各 9 克,黄连、甘草各 6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分 3 次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急性溃疡性口腔炎 33 例,服药 3 天治愈 26 例,
5 天治愈 6 例,显效 1 例。
[来源]张学安.山东中医杂志 1938; (2):52

黄芽汤

[药物] 人参 9 克,茯苓、干姜、炙甘草各 6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眼。
[疗效] 此方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 45 例,治愈 43 例,无效 2 例。
  [病例] 傅×,男, 60 岁。口腔多发性溃疡 8 个月余,曾在多家医院 诊治,服西药 50 余天无效,后改眼中药治疗、先后服牛黄解毒片、六神丸、 六味地黄丸及中药汤坚 60 余剂,未见明显好转,诊见患者舌尖、舌边、口腔 粘膜多处溃疡,溃疡面大小不等,色白周围红晕,灼热疼痛,进食加重;心

  失眠,纳和,食后腹胀,大便搪,乏力,舌红绦、苔剥脱,脉细数。予 上方加附子 12 克,白芍 10 克,黄连 6 克。3 剂后溃疡明显好转,共服 12 剂 而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来源] 李继功,等.山东中医杂志 1990; (6):16

口疮散

[药物] 鸡内金 9 克,冰片、生白矾备 3 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密封瓶内备用。使用时将药粉撒干溃疡面上, 每天行数次。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慢性复发性口腔溃疡获满意疗效。
[来源] 门延松,山东中医杂志 1988; (1):51

釜底抽薪散

[药物]吴茱萸、胆南星、大黄按 4:1:2 配方,陈醋适量。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与陈醋调成糊状,待患儿睡熟后涂敷于两足心, 外加纱布包扎, 12 小时后除去。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口疮 98 例,均获痊愈。
  [病例]魏××,女,1 岁。患儿 3 天前曾发热,热虽退而口舌疼痛溃 烂,流涎多,啼哭不肯吮乳,口唇及唇边有灰白色、多个椭圆形小疮,舌红 赤、苔白,指纹淡紫。以吴茱萸 8 克,胆南星 2 克,大黄 4 克共研未,醋调
分 2 次敷用。2 天后口疮告愈。
[来源] 王忠智,浙江中医杂志 1990; (7):304

三白散

[药物]煅人中白粉、白及粉、云南白药按 5:3:1 配方。
  [用法]上药调匀,装瓶备目。用药前以淡盐水清洁口腔,然后用上药 末吹于疮面,每天早晚各 1 次,5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顽固性口疮 23 例,全部获愈。
  [病例]辛××,男,6 岁半。半年来日中生疮,反复不愈,其中左颊 内一溃疡已 1 月未愈,经多种药物治疗罔效。诊见舌面及口腔粘膜散在溃疡
6 枚,小如针尖,大如黄豆,基底有淡红晕,疮面苍白。证属气血不足,虚 火浮越。以上方外用 10 天后,口中溃疡全部平复。随访半年未复发。
[来源]周炜,浙江中医杂志 1990; (9):418

白矾散

[药物]人中白、白矾各 30 克,活蜘蛛 5 个,冰片 3 克。
  [用法]将人中白用清水反复漂净,除去特殊气味,凉于研末。白矾放 置锅内熔化后,加入活蜘蛛、人中白末,全部炼为枯矾为止,待冷后,与冰 片共研极细末,拌匀,贮瓶密封备用。用时以小竹管吹入药末适量,每天 2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口糜 6 例,疗效满意。
  [病例]李××,男, 10 个月。其母代诉:近 3 天患儿昼夜啼闹不安, 哺乳时啼哭更甚,有时不食乳。刻诊患儿口臭流涎,唇红而干,牙龈内颊和 唇舌糜烂红肿,附有白色腐物及灰黄色膜状物,连及咽喉,苔黄腻。以上药 治疗,并配合内服清热解毒中药,每天 1 剂,3 天后痊愈。
[来源]陈廷光。四川中医 1983; (6):36

口疮散


  [药物]生石膏、青黛各 5 克,灯芯草炭、朱砂各 6 克,煅人中白 7.5 克,甘卓 1.5 克,冰片 1 克。
[用法]上药研细末,外涂患处,每天 2 次。
[疗效]此方治疗口腔粘膜溃疡 56 例,痊愈 55 例,无效 1 例。
  [病例]王××,男, 55 岁。口腔经常腐烂、溃疡、疼痛 2 年余。诊 见口、唇、龈、舌多处粘膜溃烂,表面呈黄白色,中凹陷,舌红、苔薄,脉 细数。以此方外涂患处,每天 2 次,并内服中药泻火滋阴,5 天后痊愈。
[来源]徐丽英,浙江中医杂志 1987; (7):309 冰连枯矾梢
[药物] 黄连 50 克,枯矾 10 克,冰片 5 克。
  [用法]黄连粉末过 100 目筛,枯矾、冰片分别放入乳钵中研末。将三 药末混匀备目。用药前,先用 2%~4%的碳酸氢钠溶液或 0.8%的淡盐水漱 口,然后用上药末吹于患处。每天 3 次。
  [疗效]方治疗口腔溃疡 30 例,3 天内痊愈者 22 例,5 天痊愈者 6 例, 无效 2 例。
[病例]郭×,女, 22 岁。患口腔溃疡 7 天,曾用抗生素加维生素口

服未效。刻诊舌面及软腭有多处溃疡面,边缘不齐,口涎增多,疼痛难忍。 经用此方治疗 3 天后,溃疡面大部分愈合,5 天后痊愈。
[来源]杨凤琴.黑龙江中医药 1989; (6):17 胆冰茶酒
[药物]鲮鱼胆 50 只,冰片 2 克,孩儿茶 10 克,三花酒 50 毫升。
  [用法]先将冰片、孩儿茶研末,过 160 目筛;剖开鲸鱼腹小心取胆, 勿沾水、勿弄破。将鲮鱼胆放入玻璃瓶内,用干净玻璃棒捣破,再将冰片、 儿茶粉倒入胆汁内,加勺花酒摇匀,用腊密封瓶口,放置阴凉处保存 1 个月, 待冰片、儿茶粉充分溶解后即可使用。用时取棉签蘸药液搽于溃疡面,每天
搽 10~15 次。
[疗效] 此方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 62 例,痊愈 55 例,无效 7 例。
  [病例]陆×,男, 40 岁。患口腔溃疡 3 年余,经常复发,痛苦难言, 经中西药治疗乏效。用此药酒外搽 3 天后,溃疡面全部愈合。随访 3 个月未 复发。
[来源] 何超奇.广西中医药 1988; (6):12

药物性唇周炎

儿茶汁
[药物] 儿茶适量。
[用法] 上药用醋少许磨汁,涂患处,每天 1~3 次。
[疗效] 此方治疗唇风(唇周炎)多例,均获良效。
[来源] 徐富云.浙江中医杂志 1984; (3):110

生肌止痒梢

[药物] 枯矾、赤石脂、滑石,制没药各 6 克,冰片 1 克。
  [用洁] 将前 4 味药研成细末,和冰片研匀,装瓶密封备用。使用前 先用生理盐水局部消毒,再根据皮损面积,外扑适量药散,外贴敷料。早晚 各换药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药物性唇周炎 28 例(皆为服磺胺类药过敏),均于 5
天内治愈。
[病例]李×,男, 52 岁。月前因前颈部长多个疖肿, 某医院给予磺胺甲氧嗪(smp)口眼。6 天后觉唇周灼热发痒, 次日出现水泡,继则糜烂疼痛,滋水淋漓。曾用扑尔敏、地 塞米松、麦迪霉素内服,外涂龙胆紫,经 20 余天治疗不效。 证见精神萎靡,表情痛苦,唇周皮损溃烂渗液,浸淫成片,糜 烂处有鲜红肉芽,舌淡红、苔薄黄腻,脉滑数。以本方外治
1~3 天痒止,4~5 天内皮损干燥而愈。
[来源]张长义.新中医 1991; (1):26

眼科

结膜炎

秦皮汤
[药物]秦皮 250 克。
  [用法]上药加水 500 毫升,分煎 2 次,合 2 次药液再熬成 250 毫升, 用滤纸过滤。将滤液灌注空眼药瓶内,每支 10 毫升,滴眼。
[疗效] 此方治疗眼结膜炎有效。
  [病例]饶××,男,成人。两目白睛红赤,眼珠、头额刺痛,迎风流 泪,眼哆稠粘,口苫而干,小便黄短,纳差,睡眠不安,苔黄,脉弦数。以 此法滴眼,辅以秦皮汤外洗而愈。
[来源]高国成,湖北中医杂志 1985; (3):4

两根汤


  [药物]板蓝根、白茅根各 60 克。小儿药量减半。[用怯]每天 1 剂, 水煎分早晚饭后服。小儿则少量频服。禁忌辛辣。
[疗效]此方治疗红眼病,一般 3 剂痊愈,重者 6 剂便可。
[病例]赵×,男,4 岁。患儿 4 大前自觉两目涩痛,结膜充血,加重
1 天,两眼睑水肿,有粘液流出,畏光羞明。诊为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曾肌 肉注射青霉素、外滴氯霉眼药水治疗 4 天,症不减。刻诊两眼睑红肿,哭闹 拒睁,流血泪,扒开眼睑,见结膜多处出血点。以此方 3 剂,病愈。
[来源] 史存娥,等。黑龙江中医药 1989; (2):31

三草汤

[药物]金钱草、夏枯草,龙胆草各 30 克,菊花 100 克。
  [用法] 每大 1 剂,将前 3 药水煎成 500 毫升,分早晚 2 次服。另用 菊花煎水 500 毫升每晚熏洗患眼。
[疗效] 此方治疗急性结膜炎 90 例,一般用药 3 天即可痊愈。
[来源] 杜连生,等,山东中医杂志 1989; (6):41

二黄白皮汤

[药物] 白头翁 30 克,秦皮 12 克,黄柏、黄连各 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 2 次,混匀,分早晚 2 次口服。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结膜炎 103 例,均治愈。服药最 多者 5 剂,少者 3 剂。
  [病例] 王×,男, 21 岁。患急性结膜炎 2 天,曾经抗菌药物及乳 汁外用等治疗罔效。患者右侧眼睑肿胀,白睛暴
  赤疼痛,热泪如汤,并兼发热,头痛,大便不畅,小便短赤,舌质红、 苔薄黄,脉浮数。此为肝肺之人俱盛之暴风客热证。予上方 3 剂而愈。
[来源] 秦元嵉。广西中医药 1989; (1) : 6

麻夏石甘汤
[药物]麻黄 6~10 克,生石膏 15~30 克,夏枯草 20~30 克,生甘草
5~9 克。
[用法]早晚各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结膜炎 103 例,用药 3~5 天治愈 95 例,8 例效 果不明显。
  [病例]毕×,男, 34 岁。 15 天前左眼赤痒,疼痛,流泪畏光, 后延及右眼。前医诊断为急性结膜炎,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近口目赤涩痛, 有砂石入目感,头痛,口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共服此方 6 剂,诸症全消而愈。[来源] 陈宝明,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92; (4) :
66
泽漆汤
[药物]泽漆 30 克(鲜者更佳但须加量 1 倍),生白矾 6 克。
  [用法]上药用水 500 毫升,煎开 5 分钟即可。倒出 30 毫升(只服 1 次)待温服,然后趁热熏洗双眼,每次熏洗 15~20 分钟,每天 2~3 次。每 次熏洗前将药液加温。
  [疗效] 此方治疗天行赤眼(红眼病)疗效确实,绝大多数患者用药 2 天便可痊愈。
[来源]门延松.山东中医杂志 1988;(5):47
[药物]白矾 10 克,黄连素片(无糖衣者佳)4 片,冰片 3 克。
  [用法]上药研细末,加冷开水 300~400 毫升(此为 1 天量),每天 洗眼 5 次。
[疗效]此方治疗眼结膜炎一般 3 天治愈。
  [病例]王××,成人。两目畏光,流泪,痒痛 2 天。检查双眼结膜充 血明显,诊断为急性结膜炎。以此方治疗 1 天症状减轻,3 天痊愈。
[来源]贾尚万,四川中医 1984; (3):31
凉血化瘀敷剂
[药物]生地 15 克,红花 10 克,当归尾 8 克。
[用法]将上药捣烂敷患眼,每天敷 1 次。
[疗效]此方外敷治疗结膜炎,效果显著。
  [病例]陈××,男, 30 岁。患者于 5 天前左眼赤痛,经注射青霉素、 外用四环素眼膏等未见效。诊见右眼亦渐红肿。以上方外敷 2 次,肿赤消散, 疼痛消失。
[来源]李至佳。四川中医 1984; (1):20 四顺清凉散
[药物]当归、大黄、赤芍、甘草各 100 克。
[用法]上药分别研末,混合均匀后即成。每天服 3 次,成人每次 3 克
(儿童酌减),饭后温开水送服。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结膜炎 80 多例,大多数服药 3 天痊愈。
[来源] 上官钧.浙江中医杂志 1986; (1):21

千里光敷眼液

[药物] 千里光 100 克,木贼、金银花各 20 克,陈艾叶 10 克,川花

椒 20 粒。
  [用法]上药切碎,用 95%酒精 500 毫升浸泡 7 天后过滤得 450 毫升, 加蒸馏水稀释为 40%浓度至 900 毫升,贮瓶备用。用时患者仰卧闭眼,取 4
×6 厘米纸片浸湿药液外敷患侧眼睑,纸片干后重新浸湿。每天敷 2 次,每
次 15 分钟。
  [疗效] 此方治疗急性结膜炎 32 例,1~3 天痊愈 28 例,4~6 天痊 愈 3 例,8 天获愈 1 例。均未用其它药物。
  [病例] 吴×,男, 30 岁。患红眼病已 6 天,两眼结膜重度充血、 发痒、灼热、异物感,怕光,流泪,有粘液分泌物附于两眼睑。用此方治疗
3 天而愈。
[来源] 唐桂文.四川中医 1983; (3):62

茶连液

[药物] 春茶叶(干品)20 克,黄连 5 克。
  [用法]将黄连研末,与春茶叶置十砂锅内,加开水 200 毫升,煮沸 10 分钟,用消毒纱布过滤后,滤液静置于消毒玻璃杯中,沉淀后取澄清液装入 滴管瓶或注射器内备用。药液应 3 天内用完,过期勿用。治疗时患眼每次滴
2 滴,每天 4 次,连续 3 天;用于预防时,每只眼点 1 滴,每天 2 次,连续
点 3 大。
  [疗效] 此方治疗急性结膜炎 340 例,治愈 312 例,显效 13 例,进 步 11 例,无效 4 例。总有效率 98.8%。
以此方预防结膜炎 30O 例,无发病 294 例。
[来源] 林景灿,等。福建中医药 1989;(4) : 17 槐花权洗剂
[药物] 槐花 10 克,菊花 6 克。
[用法」 上药煎汤,熏洗双眼。
[疗效]此方治疗天行赤眼(流行性结膜炎)121 例,1 次基愈 28 例,
2 次获愈 54 例,3 次获愈 31 例,无效 8 例。
[来源] 上官钧,等,辽宁中医杂志 1992; (11)43 清热桑花饮
[药物] 桑叶 30 克,野菊花、金银花各 10 克。
[用法] 上药置砂锅内,加水 500 毫升浸泡 10 分钟左右,文火煎沸
15 分钟即可。先用热气熏患眼 10 分钟,过滤药液,用消毒纱布蘸药液反复 洗患眼 5 分钟,每天 3 次。
  [疗效]此方治疗急性结膜炎 150 例,治疗 3 天后观察疗效,痊愈 143 只眼,有效 61 只眼,无效 9 只眼。
  「病例] 李×,男, 36 岁。2 天前双眼红肿,胀痛,异物感,继之 羞明,流泪,晨起眵多干结。检查双眼睑红肿,球结膜高度充血、水肿,上 睑结膜表面粗糙,血管模糊不清,结膜囊内及角膜表面附有粘件分泌物,舌 红、苔微黄,脉弦细。诊断为急性结膜炎。用此方治疗 3 天后痊愈。
[来源] 鱼俊杰。陕西中医 1989;(2):60 青叶二花汤
[药物] 大青叶 40 克、金银花、菊花、蛇床子各 20 克。

[用法] 水煎滤渣后,用毛巾浸药液热敷双眼,每天 2 次,每次
20 分钟。敷后避风。同时口服黄连上清丸,每天服 2 次,每次 1 丸。
[疗效] 此方治疗红眼病 23 例,痊愈 22 例,无效 1 例。
  [病例] 范××,男, 14 岁。每逢春季则发生卡他性结膜炎。 刻诊目痒红赤如虫行,畏光怕风流泪,经西药治疗乏效。改用上方治疗 5 次 即愈。随访 2 年未再复发。
[来源] 郝斌锋。四川中医 1985; (8): 31 麦粒肿
鸭跖草液
[药物] 新鲜鸭跖草适量。
[用法]上药洗净,一端置于酒精灯上烘烤,另一端即 流出清亮的液体,用干净无菌玻璃瓶收取备用。将此液体滴入眼内 1~2
滴,滴后闭目 5~10 分钟,每天滴 3~4 次。
[疗效] 此方治疗麦粒肿,一般 2~3 天即愈。如早期 使用,效更佳。
[来源] 郭兴友,山东中医杂志 l990:(6):48

银花公英汤

[药物] 金银花 40 克,蒲公英 120 克。
  [用法]将上药置砂锅内,加水 1000 毫升煎 15~30 分钟,取药液分 2 次服用。再将药渣加水 500 毫升煎沸,待温后熏洗患眼,1 天数次。
[疗效]此方治疗麦粒肿 132 例,均在 2~3 天内痊愈。
[来源]宗建华。浙江中医杂志 1986; (3) : 118

三黄汤

[药物] 黄连、生大黄各 10~15 克,黄芩 15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取 1/2 药液待温内服;余下药液乘热熏蒸 敷洗患处。
若热重者加金银花 30~60 克,血瘀者加红花、赤芍各 10 克,眼痛牵引
致头痛者加川穹、菊花各 10 克。
  [疗效]此方治疗麦粒肿 166 例,经 1~2 剂治愈者 61 例,3~5 剂治愈 者 105 例。
  [病例]张×,女, 23 岁。右上脸内毗角处长出 1 粒小白点,感羞明 并疼痛。曾外用氯霉素眼药水和金霉素、红霉素眼膏,并肌肉注射青霉素治 疗无效,特来求诊。诊见右眼下侧角膜充血,呈红、肿、热痛,眼痛牵引致 头痛。予上方加金银花 30 克,红花、菊花、川芎各 10 克,水煎 2 次共取 400 毫升药液,用 200 毫升分 2 次服, 200 毫升熏敷患处。迭进 3 剂而愈。追 访半年未见复发。
[来源] 邓朝钢. 湖北中医杂志 1990; (2) : 32

清脾汤

  [药物] 金银花 20 克,薏苡仁 30 克,蒲公英、当归、川芎、陈皮、 甘草各 10 克,大黄、山桅子各 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取液 500 毫升,早晚分服。药渣再水煎,取适 量药液熏洗患眼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麦粒肿 50 例,均获临床近期治愈
[来源]单吉晨. 山东中医杂志 1989; (3) : 52

明矾洗剂

[药物]明矾 8 克,食盐 12 克。
  [用法]将上 2 味泡化,取澄清液装瓶内,每天用棉花蘸洗患眼 3 次, 每次 3~5 分钟。
[疗效]此方治疗麦粒肿,一般 2~3 天即愈。
[来源]薛维振,四川中医 1983; (6): 55

霰粒肿

三七散
[药物]三七适量。
  [用法] 上药研细末,每天服 1 次,每次 1.6 克冲服。另取三七粉 3 克,用小纱布包裹,滴少许温开水浸湿,敷于患处,上面放暖水袋维持温度
(不宜过烫),每次温敷 2~3 小时,每天 1 次。儿童患者可在睡觉时温敷。
[疗效]此方内服外敷治疗霰粒肿,收到较好的疗效。
  [病例] 李××,男,1 岁半。患儿因右眼不适,时时揉眼,心烦吵闹, 检查右眼上睑皮下可见一黄豆大圆形肿块,皮色未变,触之发硬,推之移动, 与皮肤无粘连,翻转眼睑,脸内可见局限性紫色隆起结节。诊断为霰粒肿。 以此方治疗 3 天,囊肿明显缩小,5 天后完全消散。随访 2 年未复发。[来 源] 徐云虹。四川中医 1993; (9) : 48

睑缘炎

黄连粉
[药物]黄连 9 克,香油适量。
[用法]上药研细末后与香油调敷患处,每天 3 次。
[ 疗效]此方治疗脸缘炎,一般 2 天即愈。
[来源]薛维振. 四川中医 1983; (6): 55

眼部带状疱疹

丝瓜络糊剂
[药物] 丝瓜络、白酒、麻油各适量。
[用法]取丝瓜络缎存性,研成细末,加白酒、麻油调 成糊状,涂敷患部。糊剂干燥后重新涂上糊剂,用至痊愈为止。
[ 疗效] 此方治疗眼部带状疱疹及其并发症,效果尚佳。

  [ 病例] ××,女, 39 岁。患眼部带状疱疹。检查见眼睑眉弓部 及额部有 10 多颗散在性带状疮疹,其周围皮肤充血、水肿,头痛剧烈,夜间 尤甚。涂丝瓜络糊剂后疼痛即减轻,1 周后告愈。
[来源] 谷雄霖. 浙江中医杂志 1988; (2) : 88

上睑下垂(睑废)

益脾散
  [药物]秧米锅巴(两面黄,焦者不取)1000 克,蚕豆(炒去壳)500 克,白扁豆子(炒)、白术(炒)备 300 克,党参、黄芪、当归各 250 克, 升麻、柴胡各 100 克,陈皮 50 克。
  [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每天早晚各取 40 克,开水调成糊状, 加糖适量服用。儿童酌减量。
[疗效] 此方治疗上睑下垂(睑废)常获效。
  [病例]陈××,女,8 岁。3 月前右眼上脸突然下垂,不能上举,多 方求治效不佳。伴见面白无华,神疲、纳呆,舌淡,脉虚细。以此方服 1 剂 而愈。随访多年未再复发。
[来源]罗应成,等. 浙江中医杂志 1984; (6) : 257

急、慢性泪囊炎

板蓝根液
[药物]板蓝根 20 克。
  [用法] 上药加水 500 毫升,用文火煎 40 分钟,放冷至 30℃,沉淀, 用纱布过滤,配成 4%溶液,盛入无菌瓶内备用。使用期为 3 天,过期则重 新配制。用注射器抽入上药液 5 毫升,换上 6 号无尖针头,按一般常规泪道 冲洗法冲洗,至泪道内无脓血性分泌物时为止。冲洗完后在结膜内滴上药 2~
3 滴。如鼻泪管不通时,先行常规探通,置探针 20~30 分钟后拔针,再冲洗,
每天冲洗 1 次。7 天为 1 疗程。每次治疗后静坐 5 分钟方可离去。
  [ 疗效]此方治疗急慢性泪囊炎 100 例,显效 82 例,有效 15 例,无效 3 例。
[来源] 翟淑宜,等。中医杂志 1987; (3) : 56

止漏冲眼液

[ 药物] 黄柏 25 克,蜀葵子 18 克,硼砂 12 克,冰片 4 克。
  [用法]上药加蒸馏水 500 毫升煮 1 小时滤出药液,再以同法煎取第 2 次药液。将 2 次药液合并浓缩至半流质状态冷却,加入 95%乙醇(为半流质 状药液的 3 倍)静置 24 小时后,取上清液过滤 2 次,挥发至乙醇无味,加蒸 馏水 1000 毫升,调 pH 值至 6,分装消毒备用。对慢性炎症者,先挤压泪囊 部存留脓液,生理盐水冲洗后再注入上药 1 毫升;对单纯性泪道狭窄者,可 直接将上药注入泪道。每天 1 次。
  [疗效] 此方治疗慢性泪囊炎、泪道阻塞 130 例,治愈 84 例,好转 44 例,无效 2 例。
  
  [病例]王×,女, 46 岁。左眼溢泪伴流脓 20 余年。刻诊左眼溢泪, 按压泪囊有大量灰黄色脓液溢出,质粘稠。用生理盐水冲洗左泪囊,可见下 冲原返亦有脓液。用此液注入泪道,每天 1 次,每次 1 毫升。3 天后无脓液, 且部分药液可流入咽部。又经 7 次治疗,泪道完全通畅无粘液。此后每周治
疗 1 次。4 周后停泪道治疗,改用此液点眼,每天点 4~6 次,每次 1~2 滴, 共滴眼 2 周后结束治疗。随访 4 年余未复发。
[来源] 闫俊.陕西中医 1993; (2) : 64

病毒性角膜炎

清肝复明汤
  [药物]板蓝根、珍珠母各 30 克,草决明、青箱子、当归各 15 克,菊 花、防风、龙胆草、山栀子、生地、生大黄各 10 克,蝉蜕 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取 500 毫升,分早晚 2 次服。药渣加水煎成 1500 毫升,滤去渣,稍凉后用干净纱布蘸药液外敷双眼,每次约 30 分钟,每天外
敷 2 次。
  [疗效]此方治疗病毒性角膜炎 15 例,一般治疗 4~6 天内症状消失, 视力恢复正常。
[病例]阎×,女, 61 岁。15 天前觉双目磨痛,流泪伴视物不清,
经眼科诊断为病毒性角膜炎,外用病毒唑眼药水治疗不效。改服此方 1 剂后 症状减轻,连用 5 剂后痊愈。
[来源] 郭瑞林. 陕西中医 1990;(5): 225

角膜翳

玄明粉食醋散
[药物]玄明粉 50 克,食用(白) 醋 500 克。
  [ 用法]将 2 药置瓦罐闷浸后,搅拌,甲文火熬干,乳钵研末,过 200 目筛,瓶装密封待用。用时撒少许于结膜囊下,每天 2~3 次, 20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角膜翳 37 例 46 只眼。其中角膜云翳 19 只眼,特显
效 10 只,显效 6 只,好转 2 只,无效 1 只;角 膜斑翳 20 只,特显效 6 只, 显效 7 只,好转 4 只,无效 3 只;角膜白斑 7 只,好转 2 只,无效 5 只。
[来源]苏宜春,陕西中医 1987; (8) : 348

翼状胬肉

复方雄黄散
[药物]雄黄 3 份,白矾 1 份。
  [用法]上药分别研成极细末,贮瓶备雨。治疗时先以眼科手术常规消 毒,点 1%地卡因表面麻醉,用棉棒蘸雄黄散约绿豆粒大涂于胬肉头颈部,
约 1 分钟后涂药组织肿胀,即用镊子轻提胬肉头部,胬肉即行分离。剪除胬 肉头体部及相应部位结膜下组织,再予残端边缘部涂少量雄黄散,见残端组 织萎缩,冲洗残留之雄黄散,如游离球结膜面积大,可缝合 2 针于浅层巩膜,

涂抗生素眼膏包扎术眼。
  [疗效]此方治疗翼状胬肉 102 例,随访半年至 3 年,仅有 3 例复发, 其余均治愈。
[来源]胡爱国. 山东中医杂志 1992; (3): 55

粟疹状眼病(白睛起星)

毛茛贴敷剂
[药物] 毛茛(干、鲜均可)适量。
[用法] 药加少许食盐(约 0.5 克),置器皿中捣烂, 取出捏成黄豆大药团,尽量挤干药汁,敷贴在患眼对侧经渠穴上,用于
净的纱布或手帕固定包扎。睡前贴敷,至次日晨(约 10 小时)取下。敷药 处可见 1 红点,渐起小水泡,有的痛感,待水泡完全形成,白睛粟疹亦自清 退。
[疗效]以此方穴位敷贴治疗粟疹状眼病(白睛起星),效果甚佳。
  [ 病例]陈××,男, 21 岁。上午突然觉左眼砂涩疼痛、流泪、羞明, 并觉全身不适,自用眼药水滴眼不效。检查左眼白睛外毗侧有 1 圆形突起的 灰白色颗粒,如粟米大,边缘充血,但未侵及黑睛。此属肺经风热所致,以 此方敷经渠穴,第 2 天诸症消失。
[来源]范保根,浙江中医杂志 1989; (10): 470
  注:毛茛系毛茛科植物毛茛 Ranunculus japonicus Thunb. 的全草,因 该草对胃肠粘膜有强烈刺激,故不能内服,外用则以敷贴为主。

夜盲症

豨莶草散
[药物] 豨莶草适量,猪肝(或鸡肝)15 克。
[用法]将豨莶草焙干研细末,每天取 3 克与猪肝共蒸服。
[疗效] 此方治疗夜盲症 20 余例,一般轻症服 3 次,重症服 7 次即愈。
[来源] 彭世松,湖南医药杂志 1975; (4) : 63

青光眼

车前子汤
[药物]车前子 60 克。
[用法]上药加水 300 毫升,1 次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青光眼,有良好的疗效。
  [病例]陈××,女, 39 岁。急性充血性青光眼,起病 3 天。诊见头 痛,双目胀痛,痛甚则呕吐,视物不清,伴口干、尿赤、便秘 3 天未行,舌 红、苔薄黄,脉滑数;检查巩膜充血,瞳孔散大色绿,视感满眼云雾。证属 绿障,乃肝胆火热炽盛,痰湿郁于目轮。治宜清热泻火利水湿。眼此方 1 剂 后,小便增多,大便泻下 2 次,头痛目胀减轻,翌晨目能识人辨物。继服 2 剂后,瞳孔收缩正常,视力增加。后改用一贯煎加减善后。
[来源]严学群,浙江中医杂志 1986; (1) : 21


                        眼底病

菊花猪心汤
[药物]菊花 30 克,猪心 1 只。
  [用法] 将菊花塞入猪心内,加水适量,用文火堡熟透,吃肉喝汤, 每 3 天 1 次。
[疗效] 此方治疗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多例,一般 3~5 次可愈。
  [病例] 殷××,男, 27 岁。以腰腿痛住医院,并伴右眼视物模 糊月余。眼科诊为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用西药治疗 50 天无改善,后以上 方服 3 次后痊愈。随访至今无复发。
[来源] 钟国城,新中医 1990;(5):38

活血通窍散

[药物] 水蛭、炮穿山甲、丹参各 90 克,麝香 3 克。
  [用法] 前 3 味共研细末,再入麝香,和匀,分 90 包,每天服 4 次, 每次 1 包。
[疗效] 此方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有效。
  [病例] 阎××,男, 27 岁。34 前右限突然雾视片刻,此后视力骤 降,仅存光感。某院诊为视网膜中夹动脉阻塞,用西药治疗乏效。检查左眼 视力 1.5,右眼光感。右视乳头境界稍模糊,颜色较淡,微白色;黄斑区呈 樱桃红色斑点,中心凹反光隐约可见;视网膜动脉明显变细,呈淡白线样, 视网膜呈乳白色混浊。伴头昏眼胀,舌紫暗,脉弦细。以此药散治疗 4 天, 头昏眼胀消失,右眼视力恢复至 0.2;续服 5 天,视力上升至 1.0,眼底视神 经乳头较前清晰,色淡白,视网膜动脉已畅通,黄斑区近于正常,视网膜有 色素沉着。又以丹参煎汤送服妃菊地黄丸 1 月善后。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来源] 杨声銮,浙江中医杂志 1990; (1) : 43

六虫散


  [药物]土鳖虫、壁虎各 10 克,麝香 0.1 克,全蝎 6 克,蜈蚣 2 条, 白花蛇 1 条。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天服 2 次,每次 5 克,以温开水冲服。
  [疗效] 此方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30 例,治愈 12 例,显效 16 例,有 效 2 例。
  [病例]徐×,女, 35 岁。1 月前因感冒右眼突然雾视片刻,以后视 力骤降,仅存光感,并伴头晕眼胀,经西药治疗病情好转,停药 2 周后视力 剧降。检查左眼视力 1.5,右眼 0.1。右眼底视网膜以视乳头沿静脉分支有大 量放射状出血,直至周边;动脉细,静脉明显怒张、弯曲、色暗;部分血管 被出血遮盖,中心凹光反射消失。西医试断为视网膜静脉阻塞。以此方治疗
1 个月后右眼视力恢复至 1.2,眼底复查出血完全吸收。
[来源] 吕长青,等,陕西中医 1991; (11) : 494

滋肾明目汤


  [药物]何首乌、丹参、菟丝子各 30 克,川断 20 克,当归、赤芍、红 花、菊花、草决明、车前子、甘草各 1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病变 30 例,治愈 15 例,明 显好转 8 例,好转 7 例。
  [病例]王××,女, 32 岁。2 周前有感冒史,左眼视力下降,眼前 有阴影遮挡 6 天,用西药治疗 2 周效不佳。检查视力左眼 0.5,右眼 1.2;左 眼眼底黄斑部水肿,并有少许灰白色渗出点,中心反射消失。以此方加茯苓、 猪苓各 20 克,服 7 剂后左眼视力增进至 0.7,黄斑水肿明显减退;上方加拘 杞子 10 克又服 7 剂,视力提高至 0.9;上方去菊花又服 9 剂后视力 1.2,眼
底黄斑水肿消失,渗出吸收,中心反射可见。又服 5 剂以资巩固。
[来源] 岳爱环,等。四川中医 1993, (8) :49 利水明目汤
  [药物] 黄芩、黄连、泽泻、柴胡各 10 克,黄柏 9 克,茯苓、车前 子各 12 克,菊花,丹参、拘妃子各 15 克,大黄、甘草各 6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分 2~3 次服,7~10 天为 1 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123 例,治愈 91 例, 好转 28 例,无效 4 例。
[来源] 于再隆,等。陕西中医 1988; (2):65

飞蚊症

睛明饮
[药物] 生地、茯苓、当归、青葙子。夜明砂各 15 克,山萸肉 10 克。
[用法] 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飞蚊症 22 例、治愈 21 例,无效 1 例。
  [病例]倪××,女,51 岁。自述 2 年来左目视区外侧,有 1 黄豆大之 阴影上下移动。诊见面红目赤,渡黄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有力。治宜滋 肝阴、泻相火。以上方加山桅子 6 克,牛膝 9 克,大黄 15 克,服 11 剂后, 阴影缩小大半,目赤消失,二便如常,舌淡、苔薄,脉缓。再以上方加杞子
10 克滋养肝肾,服 10 剂后病愈。
[来源]熊德先,湖北中医杂志 1990; (3) : 39

视神经脊髓炎

明目壮筋汤
  [ 药物]当归、锁阳、山萸肉、蕤仁各 10 克,熟地 20 克,龟版、杜仲、 枸杞,狗脊、女贞子各 15 克。
[用途]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视神经脊髓炎 20 例,痊愈 15 例,显效 3 例,好转 1 例,无效 1 例。 19 例有效病例均进行 2 年以上随访,无 1 例复发。
[病例]冯×,女, 37 岁。去年 9 月起双下肢麻木,步履不稳,经常

跌倒,1 月后右眼视力减退,双下肢瘫痪。刻诊右眼视物模糊,双下肢不能 随意运动,头晕自汗,大便燥结,小便不利,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检查 右眼视力 0.02,左眼 0.8,外眼正常,右限底视神经乳头苍白;双下肢肌力
1 级,痛、温感消失。诊为视神经脊髓炎,收入医院治疗,以此方加黄柏、 知母各 10 克,肉桂 5 克,每天 1 剂水煎服,同时配合导尿、热敷小腹。服药
9 剂,小便已畅利,去肉桂续服;1 月后双下肢可作屈伸运动,能行走数步; 眼药 2 月后右眼视力增至 1.0,左眼 1.2,眼底正常,行走自如,双下肢肌力
V 级,痊愈出院。随访 3 年未复发。
[来源] 李济民. 陕西中医 1987; (1): 15

前房积脓

祛脓散
[药物」玄明粉 3 克。
[用法]上药烊化内服,每天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前房积脓(黄液上冲,多为凝脂翳、瞳神紧小、外伤 等的并发症,属眼科急重症,甚至导致失明)有一定效果。
[病例] ××患者,男, 15 岁。角膜外伤后感染致前房积脓,液平
约 3 毫米,曾以激素、抗生素、全身及局部用药治疗 1 周无效。以此方药烊 化内服,每天 1 次。2 次后前房积脓消退。
[来源] 贾万程,浙江中医杂志 1991; (8) : 354

外伤性前房出血

田蒲茅根散
[药物]生田六粉 6~9 克,蒲黄、白茅根各 25 克。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 此方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 50 例,显效 40 例,好转 8 例,无 效 2 例。
[来源] 熊棣华,湖南中医杂志 1991; (5) : 11

外伤性散瞳

加味止痛没药散
[药物] 没药、血竭、朴硝各 3 克。大黄 6 克,煅石决明 30 克。
[ 用法]上药共研末,分为 4 份,早晚用清茶调服。
[疗效] 此方治疗外伤性散瞳 2 例,均获治愈。
  [ 病例] 高××,男, 26 岁。1 周前球赛时左目被撞,当即视物模糊, 疼痛。检查左目视力 1.0,针孔 1.0 耶桔氏 4;球结膜充血,内毗侧球结膜裂 伤,瞳孔散大,约为 5 毫米,对光反射消失。以此方 4 剂,并配合针刺疗法。
10 天后复查左目视力 1.2 耶格氏 1,自觉基本清晰,仍畏光,瞳孔为 5 毫米 大,有微弱对光反射。又治疗 10 天,视力恢复正常,双侧瞳孔等大(2.5 毫 米),直接、间接光反射正常。
[来源] 亢海荣,浙江中医杂志 1986;(4):188


                        电光性眼炎

连菇胆乳液
[药物] 川黄连、山慈菇各 2 克,入乳 20 毫升,猪胆汁 5 毫升。
  [用法] 将黄连、山慈菇用人乳、猪胆汁磨汁,药汁澄清过滤滴眼, 每天滴 3~10 次。
[疗效] 此方治疗电光性眼炎 20 余例,多在 3 天内痊愈。
  [ 病例] 凡×,男, 15 岁。上学路遇建房使用电焊,被电弧光灼伤 而致两眼如红杏,痛似砂磨,红热的手,欲睁不能,畏光流泪。检查除结膜 充血外,尚见角膜混浊不清。以此液滴眼,5 小时后即可睁眼.1 天后热除肿 消。共滴 7 次痊愈。
[来源] 傅德元. 陕西中医 1987: (4) : 170 注:药液以鲜为佳,超过 2 天则不宜用。

  肿瘤科

癌痛

苦菜汤
[药物] 鲜苦菜(带根)100 克,白糖 10 克。
  [用法]上药洗净,加白糖共捣烂取汁,将药渣加水适量煎煮 15~20 分钟,过滤去渣,取药液与药汁共煎后服用,每天服 2~3 次。忌葱。
  [疗效]此方治疗 9 例晚期癌肿患者疼痛,连服 3~10 天均有明显的止 痛作用,同时全身症状亦好转,尤其对肝癌、肺癌疗效更佳,本方无任何毒 副作用,能抑制癌症的迅速恶化,从而延长了寿命。
  [病例]潘×,女, 37 岁。经某医院确诊为肝癌,多方医治疼痛难忍, 用杜冷丁止痛时间亦短暂。连服苦菜汤 3 天,疼痛基本缓解。
  [来源] 王立卓. 山东中医杂志 1990; (3): 48 注:苦菜为菊 科植物苦芭菜 Sonchus oleraceus L. 的全草,性寒味苦,有清热、凉血、 解毒之功。

冰片面

[药物]冰片 30 克,白酒 500 毫升。
  「用法]将冰片放入白酒中溶化,将溶液外涂疼痛处,每天 10 余次。局 部溃烂处禁用。
[疗效]此方治疗晚期癌症疼痛 40 例,疼痛缓解 33 例,无效 7 例。
[来源]裘钦豪,浙江中医杂志 1986; (11):517

肺癌胸痛

蒲公英汁
[药物] 新鲜蒲公英适量。
  [用法]将蒲公英捣碎绞汁,取药汁直接敷于痛处皮肤,外盖 3 层纱布, 中夹一层凡士林纱布,以减缓药汁蒸发。
[疗效]此方治疗肺癌胸痛 20 例,敷后 30 分钟左右疼痛减轻,止痛时
间可达 8 小时左右。
[来源] 裘钦豪. 浙江中医杂志 1986; (11): 516

肝癌痛

鼠妇汤
[药物]鼠妇 60 克。
  [用法] 将干燥鼠妇加水适量,水煎 2 次,共取药液 240 毫升,混合 后每天分 4 次口服,每次 60 毫升。眼药期间禁食酸、辣、辛食物。
[疗效] 此方治疗肝癌剧痛 6 例,均收到明显效果。
[病例]周×,男, 57 岁。 10 年前曾患过肝炎, HBsAg
(+)。近来自觉上腹部不适,食则作胀,肝区稍有隐痛,形体逐渐消

瘦。经某医院肝脏触诊,质地偏硬,边缘不光滑,肝大肋下 8 厘米,又经 B 超检查确诊为肝癌。经中西药治疗病情未见好转,继而出现腹水,肝区疼痛 加剧。疼痛发作时,需每天上午肌肉注射 1 次杜冷丁 100 毫克唇疼痛才稍见 缓解。后因杜冷丁已不能满足其要求,就改用大剂量鼠妇煎汁口服,药唇 30 分钟,肝区疼痛明显减轻。每次药后止痛可维持 2 小时左右,病人自觉肝区 尚有轻松感,尿量增多,腹水亦见减少。
[来源]姚善业. 陕西中医 1986; (11) : 512

雄黄糊剂

[药物]活癫蛤蟆 1 只,雄黄 30 克。
[用法]活痢蛤蟆去内脏,加入雄黄,打烂成糊状,外敷肝区。
[疗效]此方治疗肝癌肝区痛,一般 15 分钟后产生镇痛作用,持续 12~
24 小时。
[来源] 裘钦豪. 浙江中医杂志 1986; (11) : 516

肝脏血管瘤

疏肝消积散
  [药物]柴胡、郁金、赤芍、白芍、桩壳、丹参、甘草、刘寄奴各 10 克,鳖甲 6 克。
[用法]每天 1 剂,上药加工成粗末,煎煮 2 次,每次 40 分钟,取药
液混合后湿服。
  同时取蜈蚣 12 条,三七 15 克,地鳖虫 30 克,研细末装胶囊,每天眼 3 次,每次 3 粒(约 1 克)。1 个月力 1 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B 超复查,休
息 2 周后可行下 1 个疗程。
  [疗效]此方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 21 例,临床治愈 4 例,显效 12 例, 好转 5 例。
[病例] 刘×,女, 35 态。曾经 B 超确诊肝右叶有血管瘤 3 处,直
径分别为 5 毫米、6 毫米和 14 毫米。刻诊精神萎顿,面色无华,胁痛腔满, 失眠多梦,口干,舌边尖红、苔薄,脉弦细。治以甘麦大枣汤合疏肝消积散 加减,柴胡、郁金、赤芍、白芍、甘松各 10 克,小麦 50 克,甘草 6 克,大
枣 5 枚。30 剂。同时取蜈蚣 15 条,三七 15 克,地鳖虫 30 克,共为细末,
每天眼 3 次,每次 1 克。1 个月后日超复查,2 处较小的血管瘤已消失,直
径 14 毫米的减至 7 毫米,精神好转,食欲增加,胁痛消失。效不更方,又经
治 2 个疗程,B 超复查示肝右叶血管瘤全部消失。
[来源]陈宏生,辽宁中医杂志 1992; (5) ∶ 38

食管贲门癌

复方八角金盘汤
  [药物]八角金盘、青木香各 10 克。丹参、生山楂各 12 克,石见穿、 急性子,半枝莲各 15 克,八月扎 30 克。
[用法]每天 1 刊,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食管贲门癌 178 例,存活 5 年以上者
25 例,存活 3~5 年者 67 例,存活 2~3 年者 72 例,存活 1
~2 年及无明显效果者 14 例。3 年以上存活率为 51.6%。
「病例]汪××,男, 63 岁。因吞咽梗阻待查,住进本 医院肿瘤科。食道调片示食管责门癌。食管拉网检查找到腺 癌细胞,诊为食管责谬癌。患者不愿接受化疗,要求中医治 疗。证见精神抑郁,谷食难下,两胁胀痛,大便干燥,小便 微黄,舌苔薄黄,脉弦细。证属肝郁气滞,损伤脾胃,瘀毒 阻于食道胃络,结成噎隔。治宜理气解郁、化瘀解毒。予复 方八角金盘汤加青皮、陈皮、柴胡各 10 克,白芍 12 克,连
服 30 剂,梗阻缓解,余症悉减。继服本方 100 余剂,食道* 片复查病变由 7 厘米缩小为 5 厘米。随访继服本方,病情一 直稳定,尚能从事轻农活。
[来源] 马吉福,辽宁中医杂志 1985;(8):23 注:八角金盘又名八角莲,为小檗科植物八角莲 Dysosma pleiantha
(Hance) Woods.的根茎及根,性平味苦辛,有毒。功能清热解毒,化痰散 结,祛瘀消肿。
八月扎为木通科植物木通 Akebia quinata (Thtinb. ) Decne。
的果实,性寒味甘。功能:活血止痛,舒肝理气,除烦利尿。

血管瘤

七仙膏
  [药物]牙硝、明矾、青矾各 150 克,砒石、斑蝥各 100 克,食盐 75 克。
[用法]上药共研末放入罐内加适量清水拌匀,然后加入水银 100 克慢
慢加热溶化,并用竹筷不断搅拌,使水银不见星点。加热时如罐内水涨药浮 起来,立即将罐移开热源,使水沉药降。如此反复至药物快干时,将罐移开 热源,加入鸦胆子油汁、百草霜各 50 克,调成糊状即成,密封备用。根据血 管瘤的部位大小,取棉签蘸上药膏,均匀地涂在肿瘤暴露部位上。待药膏干 燥后,再用盐水轻轻洗掉药膏,继续第 2 或第 3 次 用药,其方法如同第 1 次。涂药膏至肿瘤部位出现变黑或有少许渗液时,即不再涂药,应使患处自 然暴露,下宜用纱布包扎。 10 天后肿瘤逐渐结痴脱落。然后视其消失状况, 再决定是否行第 2 或第 3 个疗程。
  10—15 天为 1 疗程。由于此药膏具有腐蚀性和刺激性,用时切勿涂洗到 正常皮肤。敷药时局部可有轻微疼痛感,但很快消失。涂药后在血管瘤尚未 结痂脱落前,患处不宜接触污物或冷热水以防感染。脱痂时微有痒感,勿强 行脱痂,否则可致出血不止。本药膏有毒,严禁日服。
[疗效]此方治疗血管瘤 89 例,痊愈 68 例,显效 12 例,无效 9 例。
  [ 病例] 黄×,男, 15 岁。患血管瘤 15 年。经某医院检查诊为局限 性海绵状血管瘤,经冷冻、放射、激光等治疗,效果欠佳。检查下嘴唇有桃 子大小一红色肿物,边缘欠清,高出嘴唇约 5 厘米,扪及有海绵状感。用七 仙膏外治 3 个疗程,血管瘤分次脱落痊愈。随访未见复发。
[来源]周高龙,湖南中医杂志 1986; (6) ∶ 11


冰黄散



[药物] 冰片、雄黄各 3 克,米醋 50 毫升,鸡蛋 1 个。
  [ 用法]将鸡蛋欣入罐头瓶坷,加入米醋,密封瓶口,浸泡 7~8 天。待 鸡蛋壳溶化后去其蛋黄,放入冰片、雄黄调匀备用。使用前用温水洗净患处 及周围,将药液涂于瘤体,每天 3 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海绵状血管瘤 21 例,痊愈 16 例,显效 3 例,无 效 2 例。
[ 来源]宋 学贤.中医药信息报 1989 年 6 月 17 日 水晶膏
[药物] 石灰末 15 克,白碱 6 克,糯米 50 粒。
  [ 用法]将石灰末放入干净杯内,白碱以适量开水溶化倒入,高于石灰 2 指为度,再将糯米撒于灰上,以碱水渗之,陆续添加,泡 1 昼夜。将糯米取 出,捣烂成膏,装瓶备用。使用前将局部洗净, 75%酒精消毒,取胶布 1 块,视瘤体大小,将胶布中间剪 1 小孔,贴于患处,使瘤体暴露于外。胶布 周围要贴牢,避免水晶膏侵蚀周围组织。将水晶膏薄涂抹于瘤体上 1~2 毫米 厚。上面再用胶布回定。2 天后取下,可见血管瘤体成凹形黑色刨面,再以 消毒敷料包扎即可。结痂后不宜过早揭去,待创面平复自行脱落,不留疤痕。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血管瘤 9 例,1 次治愈 7 例,2 次治愈 2 例。
  [病例]杜× .男,l 岁半。出生后 15 天发现左下腹部有麦粒大之红斑, 日渐增大。某医院建议手术治疗。家人不愿而来诊。险查瘤体 2.5 ×2.3 厘 米大,稍隆起,色紫红,质软。以水晶膏治疗 1 次,2 周后痂落而愈。随访 2 年未复发。
[ 来源] 李造坤,等。新中医 1993(10 ) ∶12

白血 病

蟾蜍酒
[药物]蟾蜍 15 只。(每只重 125 克),黄酒 1500 毫升。
  [用法]将蟾蜍剖腹去内脏洗净,与黄酒成入瓷罐中封闭.置入铝锅内 加水蒸 2 小时.将药液过滤即得。每天服 3 次。成人每次服 15—30 毫升,儿 童酌减,饭后服。一般服药 15 天,间隔 15 天。连续用药直至症状完全缓解, 其后维持缓解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不用其他抗白血病药,但需配合抗感染、 输血、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支持疗法。
  [ 疗效] 此方治疗白血病 32 例,总缓解率为 75%,完全缓解率为 25% , 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最好。早幼粒白血病及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疗效 较差。
[ 来源] 于家明,辽宁中医杂志 1984 (4) ∶ 18

何杰金氏淋巴瘤

金 蝎山甲散

[药物] 全 蝎,炮穿山甲各 60 克,小金丹适量。
  [用法] 先将全蝎、炮穿山甲研末 ,装瓶备用。每天服 3 次,每次 3 克。小金丹每次 1 粒,每天 2 次。
[疗效] 此方治疗何杰金氏淋已瘤有一定效果。
  [ 病例] 郑××,男,5 岁。右耳垂前方于 3 个月前发现一肿块如米粒 大,以后逐渐增大。某医院肿瘤科作组织活检,诊断为何杰金氏淋巴瘤。刻 诊患儿面色苍白,中度贫血,消瘦,舌质黯;右耳垂前方淋巴结肿大 3×5 厘米,按之质硬,重按略痛。以此法治疗 20 天,局部溃破,排出清稀脓水。 遂去小金丹,继续服全蝎炮山甲散,局部用利凡诺纱布湿敷。经治 10 余天, 疮口愈合遂停药。随访至今患几生长正常。
[来源]邓笑文。福建中医药 1984; (5) ∶ 64

宫颈癌

南星半夏散
  [药物] 生南星 60 克,生半夏、明矾各 30 克,山豆根 15 克,蜈蚣 10 条。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过 0. 08 毫米筛。将药末平分 20 份,每次
取 1 份用棉团蘸满药未纳入病变部位,每天早晚换药 1 次。可在棉球上系一 细线,以便取出。 10 天为 1 疗程。另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加服南通蛇药片、 小金丹,以及中药汤剂,以提高疗效。
[疗效]此方治疗宫颈癌 6 例,其中 5 例用药 1 周后症状改善,控制出
血时间为 8.5 天,阴道分泌物减少,平均时间为 6.2 天。无效 1 例。
  [病例]黄××,女, 52 岁。自诉性交后阴道少量出血已半年,近 3 月来阴道滴血性分泌物什腥臭味,渐觉头晕,疲乏无力,胃纳不香,近 1 个 月来,出血量明显增加,头昏乏力加重,经临床检查结合官颈刮片细胞学检 查阳性,确诊为宫颈癌Ⅱ期 b,随即在某肿瘤医院比疗 2 疗程后效不显,且

  良反应严重而停止化疗。即以此方宫颈塞敷。配服南通蛇药片每天 4 次, 每次 8 片,同时服中药疏肝利水之剂。经治疗 1 个月后症减,继原法续治 3 个月,临床治愈。随访 3 年未复发。
[来源] 邱祖萍,江苏中医 1992; (3) ∶ 11

止血汤

[药物] 毛花猕猴桃根 250 克,瘦猪肉 200 克或鸡蛋 3 个。
[用法] 上药配瘦肉或鸡蛋炖汤服,每天 1 次。
[疗效] 此方治疗子宫体腺癌术后阴道出血有效。
  [病例] 黄××,女, 66 岁,6 个月前起常感下腹部疼痛,断断续 续阴道流血,有时咳嗽咯血或鼻腔出血。经医院病理检查诊断为“子宫体腺 癌”,做子宫切除术。术后下腹部仍时有疼痛及阴道少量流血。以上方治疗, 经服 15 次后,下腹疼痛及出血基本消除,陆续用药约 5 个月,共服药约 30000 克,诸症悉除,随访至 1984 年 4 月,已 74 岁,健康如常人。
[来源] 罗汉中,福建中医药 1985; (1)∶ 58

  注:毛花猕猴桃(属猕猴桃科 Actinidia ChinensisPlanch.)别名毛 花杨桃、接骨仙桃等,生于山谷、溪边及路旁灌木丛中。其性味甘寒无毒, 功能消肿解毒,活血祛瘀,止血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