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璧安:山西饮食民俗土特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3 21:53:09

山西饮食民俗土特产

山西饮食民俗土特产 山西饮食民俗土特产<<隐藏

饮食民俗一、山西人的饮食特点 山西面食闻名于世,地方风味小吃更有盛誉,山西人爱吃醋则是人所皆知。山西人见面的第一句问候语便是“吃了”。 民以食为天,山西人喜食杂粮,干饭稀饭结合,主粮杂粮调剂,花样多,南北风味各异。晋北地区寒冷,喜食含热量较高的莜面、山药蛋、玉米等,副食佐以萝卜、豆腐及腌菜。忻州晋中大部分地区则以高粱、玉米为主食,腌制咸菜、酸菜佐餐。晋南大部分地区喜食饼子、干馍,晋东南人则对小米饭有着浓厚的兴趣。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二、饮食习惯 1、日常饮食习惯 山西大部分地区为一日三餐制,个别地方如阳城等地有一日吃五六顿饭的。冬闲日短时节,一般改为两餐,称“一老晌”。民间称一餐饭叫“一顿饭”。早饭为“早晌饭”,午饭叫“晌午饭”、“后晌饭”,晚饭叫“夜饭”。一般做重体力活时在三餐之间有饼类食品加餐称为“犒晌”,老百姓也叫“搬的吃”。晋中早饭大多以稀饭里加玉米面,俗称“煮疙瘩”,用小菜佐餐;晋东南一带,早饭多食小米稠饭加凉菜丝。午饭比较丰盛,吃面条、饼子、馍头,加上土豆、粉条、白菜烩菜及腌菜。晚饭也多备有汤类杂锅饭,子饭面食等,但不讲究多吃。晋南的开水白馍就辣椒,又是极有风味的饭食。 春冬寒季,晋北人吃饭总喜盘腿围坐在热炕头上,主妇坐锅头掌勺盛饭,给男人、孩子们吃好,自己拣剩下的随便吃点,俗叫:“做在人前、吃在人后”。吃完一碗饭如若把筷子横架在碗上就表示吃饱了,如筷子放旁边或拿在手中,就是没吃饱。 一些农村在夏秋暖时节,有站街吃饭的习惯。各家各户盛一大碗饭走出院门,或站蹲门口,或到街中碾盘上、大树下,聊天吃饭两不误,趣闻笑谈、家长里短得以交流。如在农忙收割、打场时,多有手提黑陶饭罐送饭到田间的习惯。如路途较远无法送饭,便带点干粮干菜临时充饥,谓之“打饥儿”。 2、礼仪往来饮食惯制 山西人平时吃饭较节俭,但有客人来,必然竭尽家力热情招待。多置饭桌摆饭,客人坐上席位,主人相陪,一般要以新碗新筷给客人用,饭前多饮酒助兴。上菜家贫者二凉一热、四凉一热、四凉四热;富裕者六六、八八、十全席、双十席,上火锅。主人暖酒后,双手执壶为客斟满酒,叫做“茶七饭八酒十分”。客人要以手护盅杯表示致谢:“我自己来、我自己来,你先来。”主人举杯劝酒,客人轻抿一点,以示礼貌。席间主人频频指点、调换菜盘位置,热情劝饭。客人要讲究吃一口菜放一次筷子,若连续大吃会被视为“没风水”,“少礼失教”。酒未喝完绝不吃饭。过去中食为白馍、饺子、油糕。馍馍搁盘子里端上,放在客人面前。客人吃好后把筷子搁碗上稍稍往前一推,以示吃饱了。饭后以茶相待。 走亲访友,必备自制的白馍等食品,忌带双数。主人不全留,走时回赠自家食品或土特产品。 红白喜筵,饮食规矩更为讲究。分普席与主席,娘家姑舅姨表亲戚为上宾,上宾不到不能开饭。酒壶、酒盅、筷子要先于其他人而摆好。坐次依右为上,依尊长秩序安置。旧时方桌安坐三面留下一面不兴坐满。如婚礼、乔迁、得子、店面开张,庆功、祝寿、团聚、接风等,讲究猜拳行令,豪饮尽醉。过去,老者们划拳轻缓文雅,如吟如唱、颂词华美朴实。酒行至高潮,主人依次与每位客人同干一杯,叫“打通关”。 请人吃饭要事先发帖或上门口头邀请,俗叫:“安人”,特殊贵客,要在饭前冉去请接一次。 大部分农家在做完婚嫁喜筵,要分送左邻右舍吃食,以便增进情谊。 3、信仰饮食制 供神祭祖,不得供吃剩的食品。要有专门的供器,多供奉干粮菜肴、果品,不供汤类。供神多为单数,祭祖需是双数,一般为四。平时改善生活吃些可口饭菜时,要先供灶神,过年还要供枣山、米捞饭等,取一年中米面成山之庆的意思。晋北一带上坟祭祖,食品总以篮子提,要用盘子端;上供不用手提要用筷子夹。祭酒忌泼,要洒成一圈。求子、还愿、祈雨、敬土神、向神求药等,均以白馍成双数相供。 特殊食制,一种是买卖房院土地,成交后请甲乙双方及中证人一起签约,买主宴请卖主之家族长老、地产四邻、证人、书写人,宴席上宣读契约,如均无异议,便欢而散,称为“吃割舌”。另一种是年轻人学武侠豪士风度,临时凑在一起下馆子饮酒吃喝,末了花销大家分摊,称为“打平伙”。 怀胎坐月子是妇女毕生最不寻常的经历,除其它生活方面的禁忌规律外,在饮食方面有着严格的制约,诸如怀孕期不食兔肉恐生豁嘴,不食驴肉恐超期不生,不食生姜恐生六指。生了小孩称为“坐月子”,饮食上以米汤咸菜馍头为主,多餐少食,不主张吃稠饭干食,不主食油腥肉类,说是怕堵了奶眼不下奶。 病人多以面条拌汤鸡蛋等易消化的半流质食品为主。三、日常饮食 1 、蒸类食品 山西人的主食一般是以蒸食为主。玉米面窝头是最普遍的主食,有发面窝头死面窝头。过去,贫苦人家吃糠窝窝、草籽窝窝、杂合面窝窝,能吃上玉米面窝窝已算是中等人家了。晋南、晋中一带产麦区则多吃馒头,有的要在中间夹裹枣、豆、菜等。馒头分花卷、刀切馍、圆馍等,而最有意思的当属霍县一带的各种造型馍馍,佛手、果类等等,诱人食欲大增。杂粮蒸食的有:荞面窝窝、莜面推窝窝、高粱面鱼鱼、高粱面窝窝、莜面角角、红面角角、金银卷(玉米面白面相裹的蒸食)、发糕、包了、蒸饼、稍梅、蒸合捞、块垒(山药块垒、榆钱块垒、莜面小米块垒、槐花、葫萝卜叶子块垒等多种)。 做莜面推窝子(又叫拷老老)是山西晋北、晋中、吕梁一带家庭主妇的拿手戏。只见她们将一大块热水好的面团放于手背上,夹于中指食指中间,放置光洁石板一块,随手一拐、手托一推、食指一挑一卷,筋薄透亮的一个个拷老老便整整齐齐地码放在笼中,急火蒸10来分钟出锅后,浇上羊肉蘑菇臊子或葱油盐醋等,软筋适口、浓香不绝。 高粱面鱼鱼在晋北的忻州、定襄、五台、原平、代县一带是家常饭。主妇们将好的面挤成枣样人小的四、五个剂子,两手同时从大案两头搓起,随着手腕上银镯‘咣啷、咣啷”的磕击声,四五尾摆动的细若香头的小鱼摆尾延伸,听之有声、看之有趣,蒸好浇上汤菜食之,又是绝佳美味。若是时间紧,来不及搓鱼,便捏成很薄的红面壳壳。要么掰成块加菜拌食、要么切条,用鸡蛋、酸菜炒食,同样令人垂涎。过去村里孩子玩饿了,取一个红面壳壳,在里边倒一点盐醋,滴一点食油,从边卜掰一块醮点盐醋吃,吃到最后,盐醋、壳壳来个一口香,老百姓叫“油盐醮窝窝”。 晋北山区老乡用精白的荞面起,在手掌上握捻成寸许大小的形同海螺样的荞面窝窝,浇上羊肉蘑菇臊子,更是令人食之难忘的风味小吃。 用高粱面、莜面包上萝卜、土豆、韭菜、羊肉等,捏成半月形角角,是农家粗粮细做的饭食。定襄一带还有在玉米灌浆尚未老熟时,剥下颗粒磨成浆,加调味置玉米皮上,一块块摆入笼中蒸好,食之香嫩可口,是独特的一种地方小吃,俗名叫“玉米尖尖”。 2、煮制类食品 山西的煮制食品极为丰富,因其制作方便,又可汤菜结合,方便实惠,因此深受青睐。 面条类有扯面、龙须面、刀削面、转盘剔尖、刀拨面、河捞面、柳叶面、撅片、抿面、切面等。老百姓的一般饮食,隔三交五要吃顿面食,叫吃“酸咸饭”。把玉米面、江面加入榆皮面擀成面条,晋北叫“圪瘩子”,长治叫玉米面拨子,放镲板抿床上抿成条状下火锅中叫“擦擦子”、“抿圪斗”,“抿须须”。用河捞床压制下锅谓之“喝河捞”。过去白面少,除大型节日外,只有招待贵客时才吃。所以,以白面包裹玉米面吃顿“金裹银”面条,便算上乘饭了。 山西的刀削面名扬海内外,与北京的打卤面、山东的伊府面、河南的鱼焙面、四川的担担面被誉为我国著名的五大面食。削面选用瓦形钢刀。只见大师傅们托起揉好的面团,站好优美的姿势,刀舞间面条如流星落地,鱼跳龙门,削出的面条又细、又薄、又长。山西风陵渡饭店有位李子元师傅的刀削面被誉为“燕钻窝、凤脱巢”。太原钟楼街饭店的飞刀手孟玉祥师傅,二十秒能削出 114刀。更有甚者,相传过去在北京比武,一位民间能手,在光头上垫一块净布,把面顶在头顶卜,双手持刀,左右开弓,快削如飞,削出的面条片片相挠,依次落入七、八步外的茶壶口中,成为京华奇谈。 山西刀削面具有内虚、外筋、柔软、光滑、易消化等特点,加之随到随削,简易方便,是深得人们喜爱的食点。 看一次拉面可以说比吃上一顿还痛快。太原的宋国胜师傅拿三斤面团在案上轻揉数下,而后抖动双臂,左通右转,转眼间面条腾空飞舞、似玉带乘风,一分多钟时间拉伸十二扣,拉出细若银丝的四千零九十二根面条,直惊得人目瞪口呆,拍案叫绝。 拉面拉七扣为大拉面,九扣以上便为龙须面。在晋南一带民间人们将好的面条分成一二两的小块,随时拉伸入锅,宽薄软筋,称为小扯面。 把成半流质的面团盛放在盘子里拍平均匀,一手执一铁筷,一手转动盘子,沿边剔面下锅,浇卤食之,是流行晋中、太原一带的名吃:“转盘剔尖”。 刀拨面是把好的面压成半公分左右厚度,切成五寸宽大片,叠放四、五层,置锅过条案上,双手执对柄切刀,起刀拨面下锅,啪啪有声,刀闪面飞,甚为壮观。 除这些面条类的汤类食品外,还有很多各具特色、别有风味的手工煮食,如猫耳朵、小撅片、捻鱼、豆面流尖、拌汤、煮圪瘩。包馅煮食有饺子、馄饨等。这些又根据地方不同,或用白面、豆面,或用莜面、红面、玉米面,且又多与各种瓜菜同锅煮食,真是盛一碗饭,稀的、稠的、脆的、绵的什么都有,丰富多样。农家喜欢吃这类“混锅”饭。其吃法,一种是葱油调味炝锅,与汤面同吃;一种是面熟后再加易煮菠菜放入椒盐酱醋调味,叫“腾汤面”;再一种就是把面捞入碗中浇卤,称为干搭面;也有将煮出的面再卜油锅加菜、蛋、肉煎炒面食的,叫“炒面”。 小米稀饭、玉米圪糁稠饭、玉米面糊糊、油面茶、红豆南瓜饭、黄豆面、撒子饭、瓜菜稀饭等都是农村极普遍的辅助饭食。根据地方条件不同,随手制作,既富营养又简便适口。四、灶具餐具 灶具南北不尽相同。在晋北,一进家门便是依炕而筑的大锅台。一口大锅直径足有一米,旁边安一小铁锅,置风箱为助燃工具。寻常大锅做饭,小锅做菜,极为方便快速。平时热饭只用竹片茭杆串的箅子,往锅中一放,盖上白松锅盖便行了。若遇吉庆大筵,把三节笼床往锅上一架,够三、二百号人用。有时这大锅又可做烩菜锅,锅中置一木头十字隔壁,分成四部分。汤从下面互通,分别倒入烧肉、豆腐、丸子、粉条,盛起来便是四个热菜。 晋东南流行小型桶锅,以及蒸食用的甑锅,烙饼用鏊子。 土陶制的容器是农家必备的炊事、贮藏用品。大至粮瓮、水缸、面瓮,小至面盆、菜坛子、调料钵钵等,都是陶器。平时擦得黑明铮亮,是家庭的简陋装饰物。稍富裕的家里还有铜饭勺、铜锅铲、铜水瓢、铜水壶之类的铜器,在温暖幽暗的家中熠熠生辉,更是平添多少深厚的生活气息。过年时在这些水缸面瓮上,贴上“米面成山”的红联,更有情趣魅力。 抿面板、擦面板、河捞床、擀杖是日常使用的工具。 捞面的笊篱乡村一般多用柳条、荆条编制,也有铜质的。饭勺有铜的、铁的、木头的。水瓢过去多用葫芦剖开制成,放在水里不会沉底。切菜案子,多用粗树根横切而成,经久耐用。 盐臼是家庭中用来粉碎盐、花椒面、大料面、胡椒面、辣椒面及蒜泥等调味品的工具,有石臼、木臼、陶臼、铁臼等几种。 洗锅刷碗的用具,多是因地取材,自己制作,或用高粱穗子、马莲草根,或用干豆角筋作成擦锅碗的用具。一般用自己纺织的粗纺花包布,俗叫“抹布”。五、节日饮食 逢年过节,人们最大的变化就是饮食的改善。每个不同的节日有不问的饮食特色,不同的饮食又有各自的文化内容。 年节饮食,腊月初五,晋南有吃五豆饭的习俗,取食五豆去五毒之意。腊月初八全省普遍食用腊八粥。这日天亮前即外出刨冰,回家融化冰水做粥,于太阳出山前吃毕,是谓吃“红眼粥”。腊八一过,家家就开始准备春节间的食物。蒸团子(有的地方叫米桃),烙折饼(亦叫摊糊儿),炸油布袋、炸麻花、馓子等,做年糕,蒸枣山、花糕、花馍馍,做丸子、烧肉、烧豆腐,大忙一腊月。 大年三十除夕,一般地方吃交年饺饺,沁县一些地方吃接年烙烤年糕。 大年初一早吃饺子,有的地方加吃清汤豆面,谓之“宽心面”。中午馍馍,油糕、饺子为主食,各种冷菜、火锅或炒锅烩肉菜,丰盛实惠。 元宵节,晋东南一带要蒸黄糕吃,同时以糕面制成各种花样食品来祭神。吃元宵的风俗过去并不普遍,人多是吃(饣合)(饣各)、饺子、白条。 正月二十七,定襄一带要吃一种叫做“(饣合)(饣各)小豆腐的饭食。把黄豆破瓣,加水泡软,磨成豆浆,火锅加水烧到大沫泛起时,加酸菜汤或醋点成豆腐花,加入萝卜丝,干芹菜叶及调味,泡食蒸好的红面河捞。香美异常,传说食之一年不头疼。 清明节前一日为寒食节,旧说是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介子推的节日,这天不准见火,不能做饭,各地要冷吃准备好的面食寒燕,子推蒸饼。万荣一带还要食凉面、凉糕、凉粉。 五月端午全省都吃粽子、凉糕、凉粉。晋北一些地方中午吃韭菜、茴香包子、凉拌粉丝,家家喝雄黄酒,有人带艾叶。 六月六有吃椒叶煎饼的习俗,象征女娲补天炼的五色石。 入伏的第一天,晋南人时兴吃凉面,叫吃伏面,预示着天气要热起来。 七月十五中元书,忻县一带要蒸面羊、面鱼、面人祭祖、馈赠晚辈。 八月一十五吃月饼,用瓜果、豆角、枣子,祭月神,全家团聚,谈鞑子的故事。 九月九日重阳节,吃花糕,饮菊花酒,沁县一带食荞面角子。 十月初一,祭祖节,晋北有食黄糕的习俗。 寿诞生日一般多吃长面,油糕,取年寿登高之意。祝寿有送面桃的习俗,叫做“长寿逃灾”。不吃包子、稀饭、拌汤等,据说是怕窝囊、糊涂凄惶的意思。 在娄烦县婚礼前一天,有一独特的风俗叫做“吃子孙莜面”。主家请娘舅、外甥及亲朋吃莜面拷老老。吃时不摆酒席,有粉条、山药蛋、豆腐烩菜豆芽,饭后喝开水。同时,女方家在婚前请儿女父母都有的所谓“十全人”,做好两个大莜面角角,一个里而包四个小角角,一个里面包莜面鱼鱼,给新郎新娘回门时吃,叫做“谢婚”,意思是祝他们小俩口美美早生贵子。 农村很多地方都有一些季节性饮食。春天吃绿豆芽春饼,夏至吃面条,冬天喝油茶、粉汤羊杂碎。最为惹人注目的是在新秋时节吃清煮嫩玉茭的尝秋风俗。 玉米长到毛穗刚发干而叶皮葱绿、籽粒刚灌浆时,掰回家连皮煮熟,色泽微黄,啃食甘甜鲜嫩,味道清香,风味无以伦比。其中尤以八行的白玉茭为好,皮薄味甜。过去也是缺粮人家青黄不接时的应急食品。 煮毛豆、豌豆角角也是秋季的美鲜。清甜爽口、娇嫩鲜美。农村的孩子更会吃,在田地里挖个坑就能吃到烧毛豆、烧山药、烧玉米、烧红薯,拣起来用手一抹,吹吹土灰,焦糊香味、野味浓郁。 节日民俗 -------------------------------------------------------------------------------- 来源:龙城热线 [2004-11-4] [226] 山西,是中国岁时节日民俗最早出现的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长期奉行夏历,而夏历最初的含义,正是历史上夏王朝使用的历法。山西省的南部地区是夏代的发祥地之一,史籍中记载的“夏都安邑”就在境内。而北部地区,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胡汉杂居。在历史的发展中,少数民族逐渐汉化,同时也将本民族的传统风俗融入汉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民俗。 全省境内,名山众多,建有佛、道两教的许多寺观。佛教四大名山之首的五台山,道教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盛誉九州,驰名海外。强大的宗教文化,构成了境内儒、释、道共存的民俗现象。山西还居住着许多回族人民,传统的回族节日,又为境内的岁时节日民俗增添了异样的光彩。 历史上,山西山多交通不便,加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显得特别封闭。因此,虽然是同一个节日,却往往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纪念的形式各异,甚至相左,呈现出多层次的瑰丽色彩。但就普遍性讲,全省仍具有明显的农业生产特点。农忙季节,一个月内一般只有一节,只是体现一种信仰,活动形式简单,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闲季节,节日的数目相应增加,民俗活动中 ,娱乐上升为主体 ,内容庞大,形式复杂,最典型的就是过年,用民间语言来说 :“ 正月天天都是节。”这种安排,也体现着岁时节日的精神调整作用。每一个月的节日,是对这个月生活内容的调整。正月,又是对全年生活内容的大调整。民俗语言说:“受了一年,就盼过年。”最简炼、最概括、最生动地说明了这种关系。 不管是农忙季节的家庭民俗活动,还是在农闲季节的社会群体民俗活动,勉励农事,祈求丰收,祭祀土地等均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些活动,今天虽然绝大部分演化成娱乐形式,但是却反映了历代劳动人民渴望有吃有穿,希冀幸福生活的传统心理。 春节民俗 :祭灶节 除夕 春节 立春 春联 窗花 年画 饺子 爆竹 压岁钱 迎喜神 破五 人节 谷神节 石头节 元霄节 元霄社火 春季节日 :填仓节 青龙节 寒食节 清明节 夏季节日 :四月初八 端午节 六月六节 秋季节日 :七夕节 中元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冬季节日 :送寒衣节 开斋节 冬至节 婚俗 -------------------------------------------------------------------------------- 来源:龙城热线 [2004-11-4] [368]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是人生礼仪中的又一大礼。它构成两性共同生活的社会关系,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生活内容。这一礼仪的重要意义正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中所说的那样:“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 作为社会生活方式的婚姻礼仪必然带有那一社会的深深烙印;而当社会发生变革时,其影响也必然反映到婚姻礼仪上来。社会的进步,必然导致婚姻礼仪的进步。值得注意的是,婚姻礼仪作为一种世代相传的文化现象,在演进过程中具有相当的传承性稳定性。好的合情合理的婚姻礼仪,会受到人们广泛的承认而历久不衰;一些恶风陋俗也会凭借旧的社会残余势力因袭衍留下来。 自古以来,山西全国各地一样,婚姻礼仪都遵循着周代即已确立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种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仪式礼节。随着社会的发展,“六礼”的程序不断得到简化。尽管山西各地区之间的婚俗不尽相同,但其总的演进趋势都是由繁到简。近、现代以来,山西各地的婚姻礼仪大致为以下几个阶段: 议婚 议婚,又称“议亲”,是商议男女婚姻之事的最初阶段,旧时包括“求婚”、“过帖”、“相亲”等几道程序,到准备定婚为止。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是由男女双方父母根据对方的门第、家境及品貌等条件决定婚事成否,男女当事人是没有多大发言权的。 “无媒不成婚”,议婚初始,一般是由男方家长委托媒人或托靠亲友、邻里前往女方家中求婚,又叫“提亲”。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纳采”。 如果女方家长答允考虑结亲,男方便再次托人或由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名字出生日期,以便“开八字”,请阴阳先生“合婚”,审看男女双方的命相是否相合。山西长治一带称之为“取四柱”,雁北一带称之为“换婚单”。具体做法就是,把男女双方的生年、月、日、时“四柱”干支写在绢帛或麻纸上,然后请人卜算,看双方相互间命相有无克异。民间一般认为,男女生肖犯“对冲”的不宜婚配。所谓犯“对冲”,是指子、午相冲,丑、末相冲,寅、申相冲,巳、亥相冲,辰、戌相冲,卯、酉相冲,共“六冲”。各地历来都有“白马怕青牛,兔、龙泪交流,猪、狗不到头,蛇、虎如刀错,羊、鼠一旦休”之类的俗语。这些说法纯属无稽之谈,现在大部分地方都不再讲究了。这一程序相当了“六礼”中的“问名”。 男女双方“八字”相合后,两家即择吉日传换庚帖,晋北一带叫“送契”,重新写明男女各方的生年、月、日、时等事项。至此,亲事算初步定下。按照忻州、长治等地的说法,是女方“有主了”;在晋中一带,则说女方“问出去了”。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纳吉”的前一部分内容。由于现在不再时兴合婚,“过帖”这道手续自然而然也就免了。 在具备订婚条件的情况下,男女两家还要“相亲”,又叫“相门户”、“看屋里”,即男女两家约定时间见面,最后议定婚事成否。现在山西各地仍有这种习俗,不过“相亲”的主角已由双方家长变为男女双方当事人,“相亲”的意义已不在于认亲家,而是通过面对面的接触,进一步加深相互了解。男女双方初次见面时,一般由媒人或介绍人引见,两人对面而坐,互相窥视对方的形貌举止,正所谓“对像”是也。 定婚 经过议婚阶段,男女两家对婚事都持肯定意见,便可正式定婚,即“许亲”、“定亲”了。男方往女方家中郑重地送去聘礼,数量多少,一般因时因地,视家境贫富而定。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纳吉”的后一部分内容“纳征”,雁北一带称之为“下茶”,晋南一带则称之为“过大礼”。 男女双方订婚,一般选择夏历三、六、九等吉日,双方家长要在选定的这一天分别设筵款待亲友,名为“定亲饭”。主食一般是面条,表示男女两家已经成为情深谊长的儿女亲家,所以又称为“吃面”。晋南襄汾等地,男家筵席上必备饺子,意取“捏嘴”,表示希望不要再讨财礼了;女家设筵则以“臊子面”回敬,取其长,表示财礼少了可不行。在翼城一带,“吃面”则仅限于女家,称为“吃许口面”。 定亲这一天,晋东南陵川等地,男家要送面粉给女家。女家用所送的面粉夹上小米煎成油饼,再送给男家。男方以之分送亲友、乡邻,称为“通知”。在晋南的闻喜,男方送给女方的聘礼,除各色衣料、金银首饰、酒肉糖果外,还有90个花馍。女方的回礼,除衣装鞋帽,各种文具外,也有几十个花馍。男女双方把花馍切成薄片,分送亲友、乡邻,称为“散喜馍”。 晋南襄汾一带,男方送给女方的的东西要凑足十件,表示“十全十美”。女方“回奉”给男方的东西中,还要有十包掺有盐末的麦麸。这十包麸盐要分别撒在未来的公婆妯娌头上,表示大家都有福(麸)、有缘(盐)分。晋中祁县等地,男女双方还要互送“四色礼”。男方送给女方“定亲衣”、戒指、耳环、手镯等物,女方回送男方文房四宝、扇子、荷包、裤带一类。其中裤带尤不可少,隐喻“从今以后我把你拴住了”,或者“我将为你侍奉巾栉,脱衣解带”。 山西的许多地区,在定婚时还讲究互换“龙凤帖”,即一种印有龙、凤的大红纸贴。男方给女方的“龙帖”上写有“求吉”字样,又叫“恳帖”,大致书写内容为:“愧乏玉田,仰祈舍诺。XXX鞠躬”。女方给男方的“凤帖”广写有“允吉”字样,又叫“允帖”,大致书写内容为:“德愧比凤,愿切乘龙。姻愚弟(兄)鞠躬”。“龙凤帖”一般以大红销金全柬制成,太原、大同等地要叠成九折,以表示婚姻天长地久(九)。祁县、平遥一带则为对折式,男女的生年、月、日、时“八字”写在中缝左右,折起来正好合在一起。 在订婚之日,晋南一些地方,女方还要由亲戚陪同去一次男家。返回时,男家除送给姑娘一定数量的钱外,还要送一捆棉花,称为“沾亲棉”,又叫“粘亲花”,表示从此沾亲带故,情谊绵绵不断。 出嫁 定婚以后,如果男女双方都已到当地认可的结婚年龄,男方家长便设筵邀请女方家长媒人,一块选定迎娶的日子,寿阳一带称为“会择”,大同等地则称为“择期”。早先一般要事先请阴阳先生看黄道吉日。由于民间认为迎娶之期关系列男女双方的一生,所以非常慎重,双方家长往来磋商,往往从定亲到成婚要迁延一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 迎娶的日子最后选定以后,男方要正式写帖通知女方。雁北一带称为“通书”,晋南等地则称为“送好日”、“下知帖”。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请期”。吕梁一些地方,到此时才正式送财礼给女方。以前定婚行聘,为“小送”;现在临娶“纳币”,为“大送”。 山西大多数地区在迎娶前几天或头一天,也有的在迎娶当天早上,男方要打发人往女方送钗钏首饰、衣装、酒肉等礼物。这一仪式叫做“催妆”,意为催促女方做好出嫁准备。太谷等地把“催妆”称为“饷飧(sun孙);寿阳一带称为“送嫁妆”,同时把女方陪送的妆奁叫做“陪随”。在迎娶之前,大同一带,男方要送面粉肉给女家,面粉叫做“离娘面”,肉叫做“离娘肉”。 出嫁前一天,女方要把陪送女儿的妆奁送往男家,称为“送嫁妆”。嫁妆旧时一般为桌椅箱柜、衣服被褥及梳妆用具,都要贴上大红喜字或扎上红布。忻州、雁北等地讲究在嫁妆中的面盆里放核桃枣,然后用大红剪纸盖上;晋南襄汾一带则讲究在枕头里装上筷子、核桃,鞋里放上麸子,被子四角缝上枣花生。这些习俗都是表示希望新婚夫妻早生贵子,儿女双全及夫妻感情美、有福有缘。 收到妆奁后,男方要回送女方一些礼物。太原一带,男方回送女方的是清酒、猪头蒸卷,称为“上头盒”。 出嫁前夕,女家还要给女儿“上头”“开脸”。“上头”,即改变头发式样,把辫子盘成发髻。“开脸”又叫“开面”,其实是新娘进行美容修面,并以此表示少女时代的结束。一般是请一个“全福人”,即公婆、父母丈夫俱在,儿女双全的年长妇女,由她用细丝线绞去姑娘脸上的汗毛,并修细眉毛,剪齐鬓角。“上头”,“开脸”之后,女方要宴请本族尊长邻里乡亲,同时款待即将出嫁的女儿。民间认为,女儿一上头,就是人家的人了,娘家须以客相待,所以筵席非常丰盛,女儿也被安顿在筵席的首位。尊长、邻里除对待嫁的姑娘表示祝贺外,还要嘱咐她一些尊敬公婆、侍候丈夫以及处理好妯娌、姑嫂关系的道理。 晋南襄汾一带,在女儿出嫁前夕还有“踩花堂”的习俗。一般是由女方派两名能言善辩的妇女,打着喜字灯笼,提着小箱子,抱着个瓷娃娃,在夜里二、三更天到男方家中去。进了新房后,女婿取出箱子里的镜子照照脸,意为新郎、新娘见面;来人在瓷娃娃两腿之间洒点水,意为贵子洒尿。然后,男方再给来人些喜钱,并把她们恭恭敬敬地送走。 迎娶 迎娶,又叫“迎亲”、“娶媳妇”,等于“六礼”中的“亲迎”。通常是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新娘,但在忻州、吕梁的一些地方,也有媒人或小叔子带领迎亲队伍前往迎娶,而新郎在家坐候的。 迎亲的队伍,旧时讲究要用各种仪仗,从前到后,有炮手、开道锣、开道旗、“肃静”、“回避”朱牌、宫灯、金瓜、斧钺、朝天镫、龙虎旗、团扇、日罩……吹打鼓乐更是不能少的。花轿一般为两乘,新郎、新娘一人一乘。去的时候,新娘之轿例不空行,晋南一带要放花糕,青馍作为镇物;晋中有的地方则由一个与新娘属相相同、父母健在的小男孩坐着压轿,称为“压轿喜倌”。 山西各地的迎亲队伍中,都要有陪伴新郎的人。左权一带,是从年长亲友中找两个人,称为“冰人”;再从新郎的子侄辈中找一个年龄与新郎差不多的,称为“引婿”。雁北平鲁等地讲究“女一男二”,要新郎的妗子两个兄长随花轿同去同回;回来时,女方自然也以“一女二男”相陪送亲。大同一带娶亲、送亲则专要双方女眷中娴熟礼仪的相陪。对陪伴新郎的人,太谷一带称为“伴客”;对女方陪伴新娘的人,则称为“送客”。“送客”之外,女方再去人,便是“吃客”了。 女儿在出嫁前,山西各地大多有“哭嫁”的习俗,人称“媳妇哭,娘家富”。据民俗学专家研究,这一习俗的起源与远古时代的“抢婚”有关,后来女子被掠夺时的哭诉才逐渐演化为婚俗中的“哭嫁”。这不是乐极而悲,往往有其真实的内容。一般是感叹无忧无虑少女生活的结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眷念兄嫂弟妹及与女友的友好相处之情,同时对为人妻、媳的人生转折甚感惶惑不安。如果对婚事不太满意,感到委屈,更要借机发挥,大哭而特哭一场。新娘的母亲、女友与家族中的女眷,一般都要陪哭。 迎娶的队伍到来后,女方的家门往往由新娘的妹妹或女友们紧闭、关锁。一方面显示女方家族的尊严,另一方面是故意捉弄迎亲者。迎亲者怕误了时辰,只有付“开门钱”了事。吕梁柳林一带,迎娶队伍到女家门口时,要把一只羊赶在前头进门,俗称“撞门”。 迎娶队伍进门后,女方设筵盛情款待。晋中榆次等地,招待女婿时,除一应酒菜外,还有薄饼一样主食,当新女婿的一定要“偷”十几张饼、几双筷子一些酒器,当地人称为“得富贵”。晋南襄汾一带讲究新郎、新娘同吃“合婚饼”。晋东南沁县等地,女儿临行前要吃鸡蛋饼,俗称“三颗鸡蛋一壶酒,打发闺女上轿走”。 撤席后,新郎再次向岳父、岳母叩头辞行。晋中祁县一带,岳父此时要为女婿披红、簪花。然后乐声大作,迎娶队伍再加上女方陪送人员,以更为盛大的气势起程了。“婚”、“昏”同音,晋南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新娘晚上出嫁的古老习俗,娘家筵请新郎,一直要到初更才打发闺女出门。 女儿出嫁离家时,山西各地都有不带娘家土的习俗。民间认为“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怕带走了土会带走娘家种庄稼的好运气。这自然是农业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女儿出嫁时,要在炕上换上新鞋,然后由哥哥或舅舅背上或抱上轿;或者坐在椅子上,由人抬上轿;有的地方是以红毡或红布铺地,女儿脱去脚上的旧鞋,进了轿再换新鞋。不管怎样出门,反正是脚不沾地。 女儿临行时,晋东南沁县一带,母亲要含着眼泪绕轿二圈,默默祝愿女儿幸福吉祥;父亲则象征性地护送“百步”,然后由其舅、叔、兄、弟等四人伴行送亲。 迎娶路线一般讲究走大回环,回时不走来时路。晋中祁县一带依据村落位置,有玄武(北)入,朱雀(南)出;或白虎(西)入,青龙(东)出的说法。迎娶队伍要随带红毡或红布,除了供新娘上下轿踩踏外,路经寺庙、井台或石碾、石磨时,还要用来遮掩轿窗新娘,意在防止白虎星等鬼崇邪怪相扰。路遇别人家的嫁娶队伍时,双方要互换“针线”,即新娘的女红消灾。现在迎亲队伍相遇时互赠手帕,即此遗风。 迎娶旧时多用轿或轿车,除此而外,吕梁山区有些地方新娘出嫁骑驴;长治、屯留等地,新娘、新郎都要骑马。雁北平鲁一带还有“骡驮轿”的特殊交通工具,即两头骡子一前一后驮着一乘长轿。娶亲这天,“骡夫”最受人尊敬,他们身着黑色新衣;头缠白色毛巾,装束得精精干干。据说他们既能把“骡驮轿”赶得稳稳当当,又能使人饱受颠簸之苦,所以喜钱是不能少给的。 迎娶这一天,新郎、新娘的妆束因时因地而异。新郎旧时头戴宽边黑色硬礼帽,身穿马褂长袍,后来改为制服,现在则大都是西装革履了。晋中、晋南等地,新娘着装比较特殊,要头戴凤冠,身穿蟒袍,腰扶玉带,宛似戏台上皇后娘娘的形象。后来不穿蟒饱了,改套红棉袄;不戴凤冠了,改戴茶色眼镜,一律改穿时装。 婚礼 迎娶队伍回到男家以后,鼓乐大作,鞭炮连声,男方亲友、邻里一拥而出,迎接新娘。晋东南沁县一带,新娘花轿讲究落在一床红被上,新娘索取“下轿钱”后,由一“全福人”相搀,踩着红毡进门。婆婆随后用笤帚在轿内象征性地扫三下,并取土一把,拿回家放在新房炕角席子下。这叫“扫轿土”,大约是“不带娘家土”的习俗针锋相对,你怕带来娘家的土,影响娘家种庄稼;我偏要想方设法扫一些,以有利于自家的农事。 山西有些地方在新娘出轿后,要把谷草秆、麸皮、瓜子、花生、核桃、栗子等物大把大把地往新娘身上撒,同时念诵赞辞。这一习俗叫“撒草”或“撒喜果”,起源甚为古老,相传早在汉代即已流行。早先叫做“撒谷豆”,意在压避青羊、乌鸡、青牛三煞神。后来逐渐演化,从赶煞神转为求吉利,晋南一带尚保留古意,翼城叫做“打五鬼”,浮山则叫做“摔新人”。 新娘未出轿之前,雁北平鲁一带要由婆婆为她搽点粉,名为“添胭粉”。随后新郎手捧古书——《春秋》或《礼记》,引亲先生到轿前迎接新娘。新娘头蒙红盖头、又叫“遮头红”,手捧内盛米、谷等物的“宝壶”,由引亲先生抛撒五谷开路,与新郎脚踩红毡,步入院中。晋南闻喜等地则由新郎手端搽油盘进轿,掀起新娘盖头,给额上点一点胭脂,名为“搽油”。然后由女方的“送姑”、即女送客男方的“捏姑”、即女伴客,左右掖扶新娘下轿,脚踩红布或花布进院,名为“铺踩布”。翼城、曲沃一带负责“添胭粉”的是女方的伴娘,搽好脂粉后,新娘怀抱柳斗、桃技、历书、秤或辐条、铜镜、铜锁、箭等镇物,由“扶女嫂”左右技出。随即以红绫一条,让新郎、新娘各执一端,男先女后踩着红毡相随人院,名为“牵红”。有的地方由司仪迎轿唱喜歌,祝愿夫妻美满幸福。 拜堂 新郎、新娘进门后,接着就要“拜堂”,又称“拜天地”。拜堂的地方一般在洞房门前,设一张供桌,上面供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供桌后方悬挂祖宗神幔。新郎、新娘就位后,由两位男宾唱导,行三跪九叩礼,参拜天地、祖宗父母。然后女东男西,行夫妻对拜礼。雁北大同一带,拜堂时新郎拜,新娘却不拜,与常俗殊为不同。 洞房 拜堂完毕后,新郎、新娘在众人簇拥下进入洞房。晋中、晋南等地,要在洞房门前或门槛上事先放一马鞍,等新娘前脚刚跨过去,便立即将马鞍抽去。 洞房内除了有一些生活用品外,还要在门口贴喜联,窗户贴大红双喜字,屋内点大红花烛。忻州等地,洞房门头还要挂一个面塑兔子。沁县一带,洞房里摆着斗,斗内装有五谷,铜镜等镇物,用于照妖避邪;灯烛悬挂高墙,通宵不火,俗称“长命灯”。 雁北平鲁一带,入洞房之后,新郎要手持弓箭向四面虚射,名为“撵白虎”。晋中、晋南的一些地方,则把弓箭悬挂在墙上。民间认为,洞房易受邪魔侵扰,如果不禳解、镇压,就会出现异常事故,于新郎、新娘不利。 晋中祁县等地,入洞房后,新郎、新娘并肩坐炕沿上,由“全福人”招呼,把新娘的衣角压在新郎袍襟之上。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头上的“盖头红”,然后退出。新娘的嫂嫂即动手脱去新娘脚上的新鞋,为她另换一双。所谓“换新鞋,就新范”,意思是新娘以后行事要按男家规矩,受婆家约束。忻州河曲一带,新郎挑去新娘的红盖头以后,还要用梳子象征地给新娘梳几下头发,俗称“上头”,表示这位女子从今以后成为他的媳妇了。 早先新郎、新娘入洞房后,还要用同一器皿饮食,行“合卺( jin谨)礼”。一般是新郎、新娘先各端酒杯稍饮一点,然后将两杯酒搀兑,两人换杯饮完。山西各地风俗稍异,雁北平兽一带是新郎、新娘共喝一盅酒,称为“玉皇酒”,又名“好酒”;闻喜等地则衍变为新郎、新娘在新婚之夜同吃“合婚面”。 新婚之夜,晋南一些地方还有“踩四角”的习俗。新郎拉着新娘在炕上左转三圈,右转三圈。踩时,还要有人在旁边念诵赞语:“踩,踩,踩四角,四角娘娘保护着。娃多着,女少着,婆夫两个常好着……” 山西全国各地一样,都有“闹新房”的习俗,洞房之夜,热闹非凡。俗语说:“不闹不发,越闹越发”;民间还有“新婚三日无大小”的习惯,婚后三天,宾客、乡邻、亲友不分辈份高低,男女老幼都可以汇聚新房参与逗闹新郎、新娘。人们认为,闹新房不仅能增添新婚的喜庆气氛,还能驱邪避恶,保佑新郎、新娘婚后吉祥如意,兴旺发达。 回门 婚后第二天,山西各地,男家要设筵款待亲友宾客,亲友宾客向男家恭贺行礼,俗称“道喜”。晋东南陵川一带,女方父母也托亲友中的妇女到男家贺喜,叫做“上饭”。安泽一带,亲友、宾客至男家贺喜时,还要竞相索取新娘所带来的果饼,名为“讨干粮”。雁北平鲁等地,婚后第二天还要举行拜人仪式,由新郎、新娘依次向前来道喜的亲友宾客行礼。 山西各地,在婚后第二天或第三天一早,新娘要拜谒公婆家族中的长辈,家族中的平辈晚辈也要来见新娘,俗称“分人小’或“见大小”,其意义是确认新娘在男方家族中的地位。临猗一带,男家还要引导新娘拜见街坊邻里,各家老少一拥而出,围观新娘,称为“拜巷”。浮山等地则称为“串村子”。类似的仪式,岚县一带则在新婚当天拜堂之后举行,名为“吃过街饭”。一般是由男方本家或邻里请新娘到家里象征性地吃一点饭。各家要事先准备好座席饭食,并在大街上迎候。新娘由“大戚”(即迎亲、送亲的亲友)各二人陪同,每至一家,“大戚”介绍过主家身份后,新娘就要上前拜礼,互相见礼毕,然后入座,象征性地吃一点饭,一般为“圪托”。饭毕,由主家送出,又由另一家接走,直到“大戚”认为满意为止。一般不一定是有请必至,大量的还要谢绝。当地非常重视这一习俗,一来是让新娘认一下本家、邻里,便于日后往来;二来显示婆家的人缘。请过街饭的越多,主家越高兴。事后,婆家都要给请过街饭的人家送谢帖,以表谢意。 婚后第三天,山西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暖女”的古老习俗。这一天,女方父母拿着点心、烧饼来看闺女,生怕女儿初到婆家拘谨,吃不饱饭饿着。翼城一带称为“看三日”,沁县等地则叫做“打听三天”。 “回门”,即新婚夫妇双双回女方家省亲的习俗,也流行于山西各地,只是时间不一,有在婚后第二天的,有在婚后第三天的,也有在婚后第六、七、九、十以至十二天的,因地而异。平鲁一带,婚后第二天,新婚夫妇即随送亲的回女家住一两天,称为“回亲”。襄汾一带也是婚后第二天回门,不过当天新婚夫妇还要一同再回到男家,称为“打来回”。广灵一带,婚后第三天女家派车马迎请新婚夫妇回门,新郎在女家除拜见女方父母外,还要拜见女方亲友,一直住够九天才回来,称为“合堂”。榆次一带,婚后第三天女婿要带上礼物同媳妇一块去女家,称为“谢婚”。在安泽等地,女家则在第三天,或第六天、第九天请新婚夫妇回门。吕梁山区的永一带,女家有在婚后第七天接新婚夫妇回门的,名为“对七儿”;有在婚后第九天的,名为“对九儿”。闻喜、翼城等地,都是婚后第十天由娘家把女儿、女婿接回,连住十天再返回婆家。闻喜叫“出十”,翼城叫“唤十日”。浮山一带则是婚后十二天才回娘家,称为“出十二”。 民间把新娘从娘家嫁到婆家称为“进门”,所以才把新娘从婆家回娘家省亲称为“回门”。新婚夫妇一块回门,成双成对,又称为“双回门”。这一习俗从女婿方面来说,有感谢岳父、岳母恩德,拜会、结识女方亲友等意义;从女儿方面来说,则表示了出嫁成家后不忘父母养育之恩的心情。不过,深受初离家门、乍别父母的新娘欢迎的这一习俗,对于新郎来说,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且不说在女方亲友面前,新女婿要备受“品头论足”,单单是新娘的妹妹们,他就招架不住。这些放肆的女孩,把烟灰、黑漆往姐夫脸上抹,让姐夫吃包有辣椒、花椒的饺子,无所不用其极。新女婿在被戏闹的过程中不能发怒,即使手足无措,备极尴尬,也还得满脸堆笑,听凭发落。 “会亲”,即新郎会见女方亲族的仪式,晋中等地在新婚夫妇回门时举行。晋南一些地方则是婚后第三天或第十天,在男方家中由新婚夫妇主持家宴,款待双方父母双方亲友。通过这一会见,不仅两亲家加深了了解,联络了感情,就是双方亲友也初步结识,为今后的往来打下了基础。 “回门”在山西大多数地方即算婚姻礼仪中的最后一项内容。然而在太原、大同等地,还有“住对月”一种习俗,婚后满一个月,新媳妇要回娘家住够一个月才返回婆家。至此,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人生大礼才算落下了帷幕。 综观山西婚姻礼仪,不难发现它全国各地的婚俗一样,有两个特点非常明显:一个是讲究红火热闹。迎娶之日,男女双方都要将门户装饰一新,院门、房门贴喜联,窗户上贴大红双喜字“喜鹊登枝”、“鸳鸯戏水”等吉祥剪纸,大门口悬挂红布彩绸,张贴大红双喜。为了欢宴亲友、宾客,男方往往要在院子里搭起“喜棚”。新郎、新娘主持婚礼的人要身披红绸,胸佩红花。新娘身穿红衣红裤,头罩红盖头,更是一身红。一应用品,大到车、轿,小到花烛、装饰、颜色均以红色为主。鼓乐喧天,鞭炮连声,亲友云集,邻里毕至,一派欢声笑语。参加婚礼的男女老幼三天内不分大小,“戏公公、婆婆”、“戏大伯子”、“闹洞房”、把喜庆气氛渲染得火爆热烈,无与伦比。 再一个特点是祈求吉祥如意。首先希望新婚夫妇谐美满。拜堂之后,新郎、新娘手挽绾有“同心结”的彩带共入洞房,象征一对新人自此以后结为一体,同心相爱,白头偕老。忻州等地,新娘在婆家吃的第一口饭要经新郎口含过,称为“合欢饭”,表示共同生活的美好开端。晋南一带,新郎的姑姑、姨姨、舅舅等至亲要蒸“盘珠”馈赠男家。这种面食状如龙盘,上插红、绿纸花,每个重约二、三斤,具有“珠联壁合”、“天作之合”的涵义。 其次是希望新婚夫妇多子多福。忻州等地讲究双方在馈送的食盒中放置枣子石榴。枣子,即“早子”,早生贵于;石榴籽多,含有多子的意。浮山一带,则要在新房的枕头里、尿盆下放象征男孩、女孩的面蛇、面兔。平鲁等地,新婚之夜婆婆亲自把被褥铺在床上,藏入枣、栗子等干果,让新人摸取,以“早立子”的谐音,祝愿儿子、儿媳早生贵子。沁县一带,新郎、新娘在半夜要倒坐门槛喝放有枣、花生、麻籽的“儿女汤”,一边喝一边还要念诵道:“左手拌疙瘩,儿女一不滩……” 第三是希望新婚夫妇婚后丰衣足食,平安无事。晋中、晋南等地,新娘下轿要跨越火盆;平鲁、忻州一带,则要在院子中燃一堆柴火,即“旺火”,让新郎、新娘进门后绕火而行。这都是表示驱除邪恶,并象征新婚夫妇婚后日子越过越红火。闹洞房的宗旨是“不闹不发,越闹越发”。撒喜果,撒七彩纸屑,“撵白虎”,洞房里放斗,斗里放五谷、铜镜以避妖镇邪,凡此种种,无不寄寓着人们美好的祝福。 随着时代的前进,山西各地的婚姻礼仪不仅由繁趋简,而且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迷信的、丑陋的陈规旧俗从婚礼中消失了,一些健康、活泼的新风尚逐渐推广开来,国家倡导节俭办婚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旅行结婚、集体婚礼等新的嫁娶形式。 晋城土产 -------------------------------------------------------------------------------- 来源:龙城热线 [2004-11-4] [250] 烧豆腐:高平县著名风味小吃。烧制成的豆腐内白皮黄,辛辣味香,松软而有弹性,营养价值较高,吃时配蒜泥。据传,食烧豆腐源于当地群众对长平之战中秦将白起坑杀赵兵的痛恨,把白豆腐当作白起肉烧烤后蘸蒜泥食之。 大理石:陵川县产的大理石质地坚硬,结构致密,磨光后呈镜面光泽,五光十色。品种多达28个,既有奇缺的绿斑玉,又有少见的金星墨玉、红云、晚霞及汉白玉等。 猴头:垣曲县境舜王坪下原始森林中栎树上生长的猴头,个大、色鲜、肉肥、味美、营养丰富、功于滋补。山珍猴头与海参、燕窝、熊掌并称为中国四大名菜。 灵芝:垣曲县境山中生长着白、紫、黄三种灵芝。其中最珍贵的白灵芝,形同人体,五官俱全,帽缨皆备,极为难得。 琉璃制品:是阳城县传统工艺制品,色泽鲜亮,经久不褪。北京故宫,十三陵等地的古建筑在修缮中,阳城琉璃制品是其用料来源之一。近年来,随着制陶技艺的进步,陶胎由粗瓷变为细瓷,品种也有增加,色彩多样,工艺精美。 长治土产 -------------------------------------------------------------------------------- 来源:龙城热线 [2004-11-4] [220] 大凤丸:产于古潞州的传统名药。具有舒筋活血、开窍祛风、通经络、强肝肾、补虚养壮的功能。对于腰腿疼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筋骨酸困以及妇女产前产后一般风症有特殊疗效。许多卧床多年的患者,服后药到病除。在华北、西北尤其是山区,享有很高声誉。处方始于明末清初,由“万镒堂”药号根据祖传秘方配制成药,霜蜡为丸。 清流陶瓷:产于壶关县清流陶瓷厂。以历史悠久、产品新颖、瓷质细腻、质量可靠受到国内外用户的青睐。主要产品有茶具、酒具、餐具等日用陶瓷。现有20余种产品销往美国、加拿大、法国、瑞士等20多个国家地区,年出口量 300多万件。 长子铜乐器:长子县的铜乐器制造业,已有 6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同行业八大产家之一。产品40多种,所产乐器音质纯正,音域宽广,多为民族、民间乐队使用。不仅受到国内一些著名音乐艺术团体的青睐,而且远销东南亚各国。 晋中土特产 -------------------------------------------------------------------------------- 来源:龙城热线 [2004-11-4] [255] 长凝紫皮蒜:长凝镇地处榆次市东。长凝紫皮蒜,蒜皮紫红,头肥瓣大,辛辣味浓,皮松瓣紧,水气充足,鲜嫩可口,每头四瓣或六瓣,捣成蒜泥隔夜不变色。 榆次灌肠:“榆次三件宝,元宵、灌肠、豆腐脑”,这是流传在当地赞扬榆次传统风味食品的民谣。 灌肠是用荞面加工制作的。榆次灌肠制作讲究,面先硬后软,再将稀面掺顺。冷食面宜稀,热食面则宜稠,最好掺点猪血。这样做出来的灌肠劲气大,晶莹透亮,精而柔软,且有弹性。冷食时佐以盐、蒜、醋、辣酱,再滴几点香油,利口、凉爽、辣香适口,有咬头。热食切块,猪油烹炒,佐以蒜醋,食之清香可口。灌肠以劲气愈大愈佳,出名的“鸡爪灌肠”就是因面好,在灌肠中间拧着一个鸡爪印而闻名。 榆次堡子酒:榆次堡子酒系历史名酒,1900年慈禧太后曾饮此酒,故称为御酒。据《榆次县志》记:“烧酒性香烈,行销远近,以产高家堡、乔家堡者为最,人称堡子酒。”民国四年(1914年),堡子酒在巴拿马国际赛酒会上获得一等奖。 晋中砂子饼:砂子饼,亦名疤饼。这种疤饼,直径一般是26厘米到33厘米,饼既薄而且脆,饼脸用卵石烙成,凸凹不平,因而有“疤饼”之称。 烙制疤饼时,先将面粉、食油、鸡蛋、盐、五香粉等原料起,用擀面杖擀成又圆又薄的饼坯,把平底鏊置于火上加热,再把大小不一的河中捡来的卵石洗净,放在平底缝里,等卵石烧到极热以后,把饼坯放在烧热的石子上用文火烤熟即成。这种饼的原料配比,可按食用需要而定,但食油不可多放,以免影响存放。如果喜欢甜食,可加糖去盐制成精疤饼。 太谷西瓜:太谷西瓜不仅含水量大,含糖量多,且甜而利口,清爽味美,是防暑降温,防病治病的佳品。 太谷壶瓶枣:太谷县的枣树经过多年更新嫁接,逐渐改种为“壶瓶枣”。这种枣树的优点是树冠大,产量高,寿命长,平均每株产量50公斤以上。果实平均每枚重17克,最大的可达30克。成熟后果皮暗红,果形上小下大,中间稍细,形状象壶亦象瓶,故称之为壶瓶枣。壶瓶枣皮薄、肉厚、味甜、核小,是生食的良种,制成干枣酒枣更佳。壶瓶枣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沿南同蒲路南侧太谷南山的北麓,尤其是里美庄的枣树最为上乘。 隆州果脯:北团柏村位于祁县东南20公里处的峪口乡。相传在宋朝时北团柏村曾叫隆州城。 北团柏果园,现有2000亩,年产各种水果75万公斤。果品加工厂年产各种果制品300吨,产值100万元。它的主要产品有桃脯、杏脯、瓜条、青杏梅、果丹皮、金丝蜜枣等。由于产品加工精细,注重质量,所以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 祁县玻璃酒具:祁县玻璃器皿厂生产的玻璃酒具,为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需要,一律采用本色透明工艺,造型有直形鼓形两种产品,具有晶莹洁白,造型美观,光亮度好,理化性能优良,耐急冷急热性好等特点,被列为祁县骨干出口商品。 长山药:长山药又名怀山药,是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 长山药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经加工后又是健脾、养胃、益气的滋补药品。外国人把长山药称为“中国人参”。不仅如此,它可以起到人参起不到的作用。人参燥热,青年人不宜服用,但长山药老年人、青年人少年儿童都可以服用。在筵席上常见的拔丝山药、蜜饯山药等佳肴,更是独具特色。 贯馅糖:介休贯馅糖,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贯馅糖营养丰富,与浙江名产“寸绵糖”齐名。具有皮儿薄,馅儿香,气味芬芳,味道鲜美可口等特点。因主要成分为糖稀,而糖稀则是用大麦生芽后与小米经糖化熬成,故具有温肺、健肾的功能,亦有催乳的良效,且糖馅内的核桃仁性甘、平温,故又有健脑补肾、补气养血、润肺化痰等功能。 洪山陶瓷:陶瓷业是介休洪山村的传统产品行业。洪山古有“陶村”之称。据史载,洪山瓷窑始建于唐贞元年间,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源神泉水洪山陶土为洪山陶瓷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资条件。据专家考证,当时产的陶瓷制品,可与古代北方名窑产品相媲美。特别是到了宋代,陶瓷工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得到国内外的赞誉。如黑釉瓷,不但见火不炸,而且有黑如墨、亮如镜、质如玉、声如馨的美誉。宋代以后,制瓷技术停滞不前,数量不多,品种单一,只能生产粗瓷,主要有盆、碗、缸三大类。解放后,品种也相应地增加到能生产碗、杯、碟、壶等20余种。该厂产的黑釉瓷,曾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奖章。 荆条蜂蜜:产于灵石县。荆条是蜂蜜的蜜源植物。荆条花呈紫色,味芳香,分布于灵石各个山沟、谷地、河流两岸等荒地上,尤以城关、夏门、交口等地最多。它耐旱,耐瘠薄,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水分充足处生长更好,流蜜较多。在荆花开放季节,每群蜂可产荆条蜜15至20公斤。灵石荆条蜂蜜的特点是,呈琥珀色,味芳香,结晶细腻色白,浓度一般为41至42度,含糖量为0.27%。蜂蜜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果糖、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营养成分。 寿阳小米:寿阳种谷子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当地农家种有“大白谷”、“铁索链”、“蛇谷”等10余个品种。近年又采用了新的科学技术,培育引进十余个新品种。目前全县种植的谷子达30余个品种。种植面积16000公顷,总产达4万吨。 寿阳小米脂肪含量高达3.22%,可溶性糖类的含量达1.5%,蛋白质含量也高于其它产地,寿阳小米由于营养价值高,深受当地群众欢迎。这几年除自食外,每年还出售2250万公斤,主要销往阳泉、太原、石家庄等地。 寿阳茶食:寿阳茶食,是一种烙饼月饼合二而一的早点食品。这种食品,外酥、里脆,形状象小酥皮月饼,据传,“茶食”这一名字,还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起的。 紫金山泉牌阿胶:阿胶原名黄明胶,是我国传统的滋补佳品。山西榆社阿胶厂自1966年生产紫金山泉牌阿胶,阿胶的主要原料是驴皮、冰糖、黄酒豆油,用紫金山泉水熬制而成。 榆社阿胶的成品为长方形或正方形,表面黑褐色有光泽,质硬而脆、断面光亮,捣成碎块后,对光视之,棕色透明,具有易保存、不变质等特点。阿胶的药理特征是:性味甘平,具有滋阴润燥、养血止血的功能,其疗效好、副作用小,是治疗虚劳咳嗽、痰中带血、心悸燥咳等症的主药。对于久虚泻痢、骨蒸热、崩带漏下疗效甚佳。也是治疗贫血妇女先兆性流产的圣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阿胶还有增强骨髓造血机能,促进血红蛋白及血小板生成,改善人体内环境及提高人体免疫机能等作用。 榆社鹿茸:“鹿茸”在中药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属于一种滋补药,用于补肾脉、壮元阳、生精髓、强筋骨。主治元阳不足、畏寒无力,四肢疲软、肾阳不足、梦遗尿频、阳萎早泄、头晕目眩、腰酸背痛、秉赋虚单、崩漏带下等病症。鹿茸对于男人梦遗滑精、头晕耳鸣、性欲衰退、形容憔悴、失眠健忘、咽干盗汗、食欲不振;女人身体虚弱、气血淤滞、骨蒸潮热、宫寒不孕、行经腹胀腹痛,经行先期或后期,经量太多或太少,经色不正或淡或紫黑,白带、赤带、血崩、血漏血晕、血止以及气郁不舒等症,均有显著疗效。 榆社鹿茸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原来只有县药材公司一个鹿场,现已经发展到10个鹿场,共养鹿300余头,年产“茸”250公斤,是一项很有前途的养殖业名贵中药的重要来源渠道。 左权核桃:左权县位于太行山北麓,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适宜核桃树生长。特别是桐峪、麻田、泽城、芹泉、粟城、拐儿、下庄、羊角等8个乡有栽培核桃树的悠久历史。 左权产的核桃素以果仁饱满、皮薄、个大、味香而著称。左权核桃营养价值很高,不仅可以生吃,而且还是制作月饼、元霄、糕点馅的原料。 吕梁土产 -------------------------------------------------------------------------------- 来源:龙城热线 [2004-11-4] [231] 沙棘:方山县特产之一。沙棘生长面积达50.2万亩,年产 2000 万公斤。沙棘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营养成分高,是生产酒类、食品、汽水等的优质原料。 柏籽羊:产于中阳县城关、枝河、暖泉、刘家坪、吴家峁等乡镇。这一带山石裸露,翠柏遍野,羊群常年放牧在翠柏林中,吃柏籽,饮山泉。其肉味道鲜美,有浓郁的柏籽香味,食而不腻,营养丰富,有暖胃健脾之功能。 柳林大红枣:已有130O多年的历史,以品质好、产量高而久负盛名。其特点是色鲜、皮厚、核小、糖分大、味甘美、耐储藏。鲜果脆而可口,甜中含酸;晒干后肉润如油,糖丝长亮,醇香沁心。柳林枣还是补脾益胃的滋补佳品,对高血压、冠心病、肝病有一定疗效。 阳泉土产 -------------------------------------------------------------------------------- 来源:龙城热线 [2004-11-4] [236] 平定砂货:平定县生产砂货,世代流传。产品具有无沙眼、不破裂、不变形、皮薄质细、厚度均匀、内外光洁、耐酸耐碱特点,计有砂火锅、砂壶、砂罐、砂笼屉、砂锅、砂花盆等百余个品种。用于熬稀饭、炖肉、炖鸡、炖豆腐、熬中药、煮豆菜,味道鲜美,无膻气,别有风味。 阳泉铁锅:以食不变味 、锈不脱皮 、色泽光洁、边沿整齐、壁厚均匀、油炸不裂等优点而著称于世。产品主要有砂模锅广锅两大类,规格有数百种。 盂县花椒:已有千余年的栽培历史。主要品种有大红袍、小红袍、黄金椒等 。其特点是色泽鲜艳 ,外红内黄,香味芬芳,当地人谓之“十里香”。全县现有结果椒树55万株,年产35万公斤,畅销全国。 平定豆叶菜:平定人自古以来一直有一个奇特的乡俗,就是一年四季都食用“豆叶荣”。 豆叶菜,是一种特殊的乡间土莱,是用小豆叶或是黄豆叶经过加工后沤制的。 制这种豆叶菜 ,自然是以豆叶为原料 。采摘豆叶的时节,应在“白露”前后 。届时平定人都会结伴而行 ,到庄稼地里去采摘豆叶,称之为“捋叶”。而且当地风俗,只要白露一到,群众一齐出动捋豆叶,走到哪家的田间都可以,村与村之间也不分界限,当地还有一个习俗,在白露以前是不允许采摘豆叶的。 采回来的豆叶,要经历一个奇特的制作过程。 首先,要将豆叶卷紧成团塞满底锅。然后再加水上盖用火焖,蒸熟后倒出来,用菜刀切成细丝,一点一点地放进笼中,再用木制的腌菜疙瘩压紧,一层一层放置,放足后用高粱杆跟着瓮口大小截成段状,放在瓮口,上面再加一块“鹅卵石”压紧,将瓮置于阴凉处,逐日加清水,使瓮内菜叶发酵后渗出原汁即“红水”外溢。“立冬”前后,瓮内豆叶原汁溢尽,将菜取出,把烂了的菜叶去掉,好的菜用清水反复清洗几遍。再将洗净的菜用笊篱捞在筐里,用木板、大石头压紧,挤干水,放在缸内,一层一层地按住,加上鹅卵石,再将冷却后的清米汤或面汤倒人瓮中,把菜淹住,常加水,常添菜,放在零至十摄氏度的地方保存,存放起来,有时储存时间达半年至二年之间。 据平定县的百姓说,吃豆叶菜,能“清内热、助消化、健脾胃”,对身体有好处。 豆叶菜的吃法,可以当“梢子”吃,可炒、可调制后食用。尤其是当地吃法,豆叶菜小米酸饭更有地方特色。 忻州土特产 -------------------------------------------------------------------------------- 来源:龙城热线 [2004-11-4] [300] 忻州高粱:忻州素称“高梁之乡”。忻州高粱不仅种植历史悠久,而且面积较大,特点是粒大、颗匀、色鲜、皮薄、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 高粱是忻州人民喜好的主要食粮之一,忻州高粱面以白、细、精而闻名。其作法:先用开水将高粱淘煮,然后晾干磨面,食用时用开水面,可做多种食品,尤以高粱面鱼鱼为最佳。 高粱又是当地酿制酒、醋及粉条的主要原料,高粱秆还是造纸的重要原料。 代县辣椒:代县与河北望都、陕西耀县、河南水城为我国辣椒的四大产地。代县辣椒分干椒与甜椒两种,而以干椒著称。品种有羊角辣椒、关辣椒、柿子辣椒等,其中,羊角辣椒最驰名。它以色鲜红、肉厚、果实大、含籽少、油性大、辣味强被称赞为“看去颜色喜人、吃起来辣得过瘾”。自1957年出口以来,受到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及港澳等地区的欢迎。 繁峙黄芪:繁峙黄芪,因产于北岳恒山亦称“恒山北芪”。繁峙黄芪,色泽光,外皮美,心黄,空心小,条粗而长,无叉枝,粉性饱满,含糖率高。黄芪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味甘,性温,是补气的要药,有固表止汗、托疮生肌的作用。医学还认为北芪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治疗因化学物质及放射线接触,或原因不明的白细胞减少症。被誉为我国的“王牌正品”。远销南方诸省及日本、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港澳等地。 同川梨:产于原平县上庄、东社、南白乡,具有悠久的历史。传说有一株老梨树为唐代所栽,至今还年产梨200多斤。农历四月初六的“梨花会”始于北魏,古人曾赞美同川梨“十里香风吹不断,万株晴雪绽梨花”,并誉为“金瓜”,列人贡品。 同川梨色泽鲜黄,皮薄质细,核小汁多,香味醇厚,含糖量7——13%之间,含酸量0.1——1%之间,梨呈扁圆形,平均果重三两左右,外形美观,果面黄绿,向阳面有时带有红晕,贮藏后变为黄色,由于果面有层极厚的蜡质好像一层油,故称之为油梨。油梨果肉白色,甜而微酸,稍有香味,现在远销国内蒙古、苏联、加拿大、新加坡及港澳等国家地区。 保德油枣:保德油枣,产于沿黄河一带的天然沟壑中,山谷中,日照强,雨量小,气温高,十分干燥,有利于油枣生长。据考证,保德县栽植枣树已有11OO年的历史,相传,清朝康熙皇帝出巡路经保德时,在冯家川念盘儿尝过红枣,夸赞枣儿油性大,称为“油枣”。 保德油枣的特点是:个大、皮薄、肉厚、核小、汁多、味甜、色泽深红、油光闪亮,含糖57.9%,果实制干后富有弹性,掰开后可拉三至四厘米长的细丝。它易贮藏,易运输。经加工后的油枣深紫油润,皮薄质细,形大无核,枣肉肥美细腻,有一种特殊香味。鲜枣用酒泡制为贵妃枣,俗称醉枣,酒芳枣香,风味特殊。油枣作为中药有健胃、补脾、助肾的功能。 河曲红果:晋西北的河曲一带盛产形似山楂的小果,名叫红果,亦叫醉果,当地群众称之为海红海棠。清朝的黄宅中特为河曲醉果写了一首诗:“秋林小摘采盈筐,酒浸瓶罂味更苦。自耐寒酸经酝酿,记从园圃饱风霜。堆盘磊落鸡心赤,出瓮圆匀马乳香。乡里小儿红上颊,唤来浑议醉槟榔。”这首诗具体描写了醉果生长加工的过程、形状味道,富有生活气息。红果是一种小果树,已有三百年左右历史。红果树开白花,果实呈粉红状或呈微黄,果实如鸡心石,鲜红美艳,甜酸可口。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果干、醉果、果丹皮、糖葫芦及酱、酒、醋、罐头等。 五台山砚:简称“台砚”,因取石料于文山,亦名文山石砚。 五台山砚石料分黑、绿、红、紫四种。黑如漆、绿如叶、红如丹、紫如肝,颜色纯净美观。石砚生产始于明代,有段砚、凤砚、崞砚之别。台砚石纹犹如五台山傲霜的松枝柏叶,遒劲疏朗,刚中有柔;质地细腻不滑,叩之无声,性凉如冰;用之发墨快,水墨交融,浓淡相宜,汁不易于,挥毫益墨,得心应手,向为文人学士书家所倾爱。 澄泥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用特种胶泥加工烧制而成。因烧过程及时间不同,可以是多种颜色,有的一砚多色,尤其讲究雕刻技术,有浮雕、半起胎、立体、过通等品种。砚体形有圆、椭圆、半圆、正方、长方、随意形的。雕式有号、耳瓶、二龟坐浪、海兽哮月、八怪斗水、仿古石渠阁瓦等立体砚。平面雕刻有山水人物、草树花卉、走兽飞禽;又有犀牛望月、台山白塔、嫦娥奔月等。这些雕砚刀笔凝练,技艺精湛,状物摹态,形象毕肖,灵通活脱,逗人情思。置于桌畔案头,既是文房中实用的四宝之一,又是供观赏的艺术珍品,中外游客多购置以作留念。 代县木器:历史上代县木器工艺已发展到高超卓越的境地。代县木器产品、种类繁多、款式新颖、工艺精湛。以箱、柜、桌、椅为主,多次参加“广交会”展出。为全省水器行业之冠。“推光漆”木器外销日本、法国、美国及香港等地,深受外商青睐。 代县木器制作,技术上要求十分严格,选料考究,工序复杂。“推光漆”木器有八道工序:制坯、披麻、刮泥、油漆、推光彩画、罩漆、铜工。图案新颖、构图精巧,内容丰富,色彩艳丽,彩画图案不仅有传统的仕女、八仙、罗汉、山水花鸟、五福四喜、天官赐福、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等,而且有富于地方特色的名山盛景,如云冈风貌、杨家将等,使人百看不厌。 繁峙疤饼:疤饼,因饼上遍布疤痕而得名,亦名籽饼,始制于明代。其用料有白面、葫油、白糖、鸡蛋及苏打等。制作时,将好的面擀成直径约半尺左右的薄饼,烘烤在铁锅内。在铁锅内铺一层磁砂,放一层饼,进行烘烙。熟后的圆饼呈金黄色,面皮上均匀地布满圆形小坑,状若疤痕,其味香甜,其质酥脆,为别具一格的风味饼食。 代县麻片:代县麻片,在清代颇有名声,并有面铺专营此业,生意兴隆。其片有二寸长,半寸宽,色淡黄,薄如叶,质脆味香,驰誉省内外。暇时小食三片五片,美口止饥,耐人寻味。麻片选料严格,要用上等面粉、去皮芝麻仁、纯麻油或葫油、良好的蜂蜜与白糖,其做法是,将面拌糖、油、揉蜜水、擀皮、涂蜜、撒芝麻,然后上锅烘烙。制作精细,遂为佳品。 原平锅魁:原平锅魁因在历史上夺得当地炉食之魁而得名。其状若块,约三寸长,寸许宽,卷边滚圆。不包馅的称空心锅魁,包馅的另有名称。应市的多是甜馅锅魁,最上乘的是玫澄锅魁。锅魁饼面橙黄色,具有香、甜、酥、脆的特点,加之包馅的不同、又各具风味,使人久食不厌。 忻州瓦酥:忻州瓦酥,以其形似瓦片而得名。制作始于明末清初。 瓦酥,约长10厘米,宽4厘米,厚0.5厘米,内外皆呈金黄色,水印“忻州瓦酥”字样。其质酥脆,味甜香郁,堪称炉食中之一绝。久放色味可不变,常食有健胃壮身的功用。制作瓦酥选用精粉、纯蛋黄、上等食油、细砂糖为料。面配料亦有特殊的讲究,精细的要求。成形时用模托就,再经油炸,出锅后压制成瓦状。近年忻州名食瓦酥获新生,大量应市,曾被省商业系统评为最佳食品。 神池麻花:神池麻花,于食品业著称甚久,蜚声北方各地。其配料是酵肥三份,面粉四份,水二份半,油半份,糖、碱少许。炸时用上好葫油,要清澈澄净,以不起沫、不冒大烟为宜。 神池麻花看去色鲜而美,闻之扑鼻而香,吃起来脆而不硬,酥而不散,香甜耐嚼,回味无穷。 莜面窝窝:莜面,是由莜麦加工磨制而成的,是忻州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莜面的营养价值很高,含的钙、磷、铁、核黄素都相当多。莜面窝窝的做法是,将莜面加一倍开水或冷水制,用手掌在光滑的板面上推一个,食指卷一个,做成如‘猫耳朵’似的筒状形,长寸许、薄如叶、色淡黄。做好后,挨个站立并排在笼内酷似蜂窝。熟时即香味扑鼻,吃时再配以羊肉或蘑菇汤调,使人闻之垂涎,胃口顿开,食之香醇异常,回味无穷。 保德碗托:保德县盛产荞麦,所制荞面碗托,观之晶莹光亮,粉白微青,质地精细,柔软,光滑,细嫩,清香利口,风味独特,为忻州地区风味小吃之上品。 碗托的制法,是将荞麦精粉用盐水拌成面穗,再加水调成糊状,盛于碗内,用急火蒸至半熟时,搅动一次,以防沉淀,熟后冷却即成。养面碗托宜凉调,宜热烩,或烧以素汤,或拌以肉酱。不仅是待客之佳肴,还有疏通肠胃,清燥热,利便之功用。外地人到此,无不以一尝为快。现保德县城专营此业者甚多,还有在外地设摊应市,深受食客赞赏。 黄河鲤鱼:黄河经过内蒙古托克托县的河口镇后,急转直下,流经忻州地区偏关、河曲、保德。这一段河水弯弯曲曲,时宽时窄,既有天选地设的安静环境,又有上游冲击沉淀的营养物质。黄河鲤鱼尤以保德县天桥峡及河曲县唐家会一带所产最负盛名,其特点是嘴大、鳞少,脊梁上有一道红线,肉肥味美,独具风味。捕鱼盛期在清明时节,谓之“开河鱼”。黄河鲤鱼,一般1.5公斤,大可2~3公斤。据传古时天桥每年捕鱼可获万斤。自明代以来,黄河鲤鱼被列为贡品。 运城土特产 -------------------------------------------------------------------------------- 来源:龙城热线 [2004-11-4] [281] 北相羊肉胡卜,距今有一百多年历史,久负盛名,制作方法是:把烙熟的白面薄饼切成丝条,加鲜羊肉汤煮成,再加香油、葱花、红辣椒面等调料。味道清爽,油而不腻,滋补身体,为当地群众性的名吃佳品。运城市北相镇人做的最好,故名。 闻喜煮饼是闻喜县生产的著名糕点类食品,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煮饼外裹一层芝麻,滚圆状。将芝麻团掰开,便露出外深内浅的栗色皮层绛白两色分明的饼馅,可拉出几厘米长的细丝。营养丰富,酥沙不皮,甜而不腻,久不变质,越嚼越香。 芮城麻片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产于黄河北岸的芮城县。是用芝麻、小米汤、熟面粉、大豆油、柠檬酸、广东榴花白糖等十余种原料质软甘甜的芮城井水精制而成。片薄如纸,晶莹透光,其味蜜甜,入口酥脆,食后有余香。经盛夏而不粘连,存放久而不变味。长久食用,有舒肝健脾、消除疲劳、振奋精神、补充营养、促进新陈代谢之功效,老幼咸宜。在市场上享有声誉。 芮城酱莱,制作考究,花样30多种。酱笋、酱苴兰、酱包瓜、豆瓣酱被评为省优质食品。其特点是香甜酥脆,色泽金红,透明发光,色、香、味俱佳。 运城池盐,因运城曾古名潞村,又名“潞盐”;又因盐运使曾驻解州,也叫“解盐”;还因盐呈颗粒状,人们也称“颗盐”。池盐颗粒大,色洁白,质地纯净,含芒硝镁元素较多,不但可供人食用,且是化学工业、轻工业制药工业的重要原料。用池盐腌制的酱菜,色正味美,久存不腐。 稷山板枣,主要产区在稷山县陶村、姚村、南阳、辛庄、吴村等地,是当地的传统特产,早已闻名国内外,板枣呈长圆形,体大肥硕,红光闪闪,肉厚核小,质地细密,含糖分多,干制后含糖率达74%。板枣味道甘美,富有弹性,久储不干。板枣还有不易裂缝腐烂、大枣核小、小枣无核等特点。目前,已开办工厂加工成金丝蜜枣,大量出口外销。 运城席张白水密杏,主要产于席张五马、李家坟一带,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这种杏个大形圆,淡黄透白,略缀红色,皮薄肉厚,质细汁多,含纤维少,味甜醇香,并含有果酸、果糖、蛋白质、钙、磷、镁、铁、抗坏血酸等。 蒲州青柿,古蒲州一带产的柿子,以果皮薄、肉细浆多、味甜无籽最容易脱涩的特点而诱人。品种颇多,有猪头柿、珠柿、木柿、板柿青柿等,其中青柿更属上品。用青柿加工成的柿饼,无核、绵软、香甜、饼霜厚。把青柿饼掰开,能拉出一尺多长的油丝。把这种柿饼放在碗里,用浓茶一冲,便可溶化为汤汁。青柿饼个头特别大,经过加工,可以在柿饼上面雕成各种图案。所以,在明清两代,是地方官向皇宫进贡之品。 平陆百合,地处中条山下的平陆县,盛产百合。由于质量好,营养价值高,有“中条参”的美称。它是由野生百合移植培育来的。个头大,肉厚,后味不苦,瓣内无柴。最大的重三两以上,一般的也在二两左右。鲜嫩时,鳞茎如一朵白莲。收获后的鲜百合,放置起来干而不烂,埋入湿土可终年保持鲜嫩。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淀粉、维生素,并含有少量钙、磷、铁等。药用价值高,具有补中益气,温肺止咳,安神、清心之功效。白花鲜百合,成为当地治疗支气管炎,失眠症的佳品。平陆罐头厂已制成百合罐头,颇受顾客欢迎。 晋南泡泡糕,晋南的侯马、临汾、芮城等地,有一种独特的风味食品,当地人称之为“泡泡糕”,即泡泡油炸糕。泡泡糕,是在油炸过的糕表面起了许多鼓起来的泡泡,人们便按它的外观起名为泡泡糕。泡泡糕用料简单,用白面、猪油、糖、陈皮、香料等做原料,做起来工艺较为复杂。要经过烫面、制馅、油炸等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程序。油糕从油锅捞上来后,看上去好像一朵含苞待放牡丹花,泡似银絮、白中微黄,吃起来香甜、酥、脆。侯马市一位老师傅屈志明,他制作的“太后御膳泡泡糕”,晶莹透亮,酥脆香甜。这种原来专供清代末年慈禧太后享用的食品,是用人参、党参、黄芪等十余种名贵中药泡汁面,以白糖、玫瑰、樱桃、核桃仁等为馅,油煎而成,不但香甜可口,而且有滋阴补肾延年益寿的功效。 晋南无碱馍,山西南部的老百姓把馒头叫馍,把无碱馒头叫做“无碱馍”。山西南部地区的老百姓制作发酵后的蒸馍时有不在面里放碱的传统做法。这种做法已延传了数千年,发酵后的面虽然不放碱,但蒸出来却甜香可口,个头大,吃着比放过碱的味道还要好。在白面发酵时,首先要掌握发酵的程度。把发酵的“叫子”,即含有酵母菌的面团到新面中去,在夏天也只要发酵三到四个钟头,面已经充分膨胀时,即停止发酵。把生面加入到发酵的面中,最大量的生面也须控制在发酵过的面的三分之一内。把这三分之一以内的面掺到发酵过的面中,连续揉搓,反复加工,使生面与发酵面完全匀后,稍稍停放几十分钟到个把钟头可做成馍的形状上笼蒸制,蒸出来的馍即是无铁馍。把馍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动物形状,那就是著名的“晋南面塑”了。 新绛云雕、螺钿,云雕产品,是一种雕漆工艺品,是山西民间家庭摆设品,旧称剔犀。这种产品在元代至明代时曾盛极一时。制作云雕产品,在做好的胎型上,以不同的颜色漆层层堆起,然后剔刻出图案花纹,不同的颜色的漆层就从刀口暴露出来,花纹最常见的是云纹,统称之为“云雕”。新绛云雕、螺钿产品,线纹圆润、漆光莹亮照人,趣味古朴醇厚,而且设计制作出了许多造型优美、图案新颖、品种齐全、生动别致的云雕、螺钿产品,为传统工艺品生产的发展增添了异彩。 临汾土特产 -------------------------------------------------------------------------------- 来源:龙城热线 [2004-11-4] [271] 洪洞甲鱼:洪洞县靠汾河一带盛产甲鱼。甲鱼即鳖,俗称“王八”。它保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品,又是主治阴虚、劳热、骨蒸等病症,具有活血通络、消症化积功效的名贵药材。当地人用甲鱼作成一道道风味独特的地方名菜。用甲鱼鸡为原料制作的名菜“霸王别姬”,色鲜味美,营养丰富,深受顾客欢迎。 浮山剪纸:浮山县素有“剪纸之乡”的美称。这里的民间剪纸艺术象灿烂的花朵,遍布全县城镇乡村、山庄窝铺。浮山剪纸有数百年的悠久历史。剪纸艺人将其高超的技艺代代相传,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剪纸的内容十分丰富,它包括人物、花草、走兽、飞禽、鱼虫、山川云树、亭台楼阁、寓言故事、民间传说等等。这些有乡土气息的民间工艺品,有的粗扩豪放,有的浑厚古朴,有的纤细秀丽,有的玲珑剔透。独特的装饰风格,纯朴的艺术气质,反映了太岳山区人民的审美情趣。 午城玉屏酒:玉屏酒,由具有三百多年酿酒历史的山西省隰县午城酒厂生产,是山西省优质名牌产品。该酒是以清香称著的午城白酒作底酒,按照我国古典医药名方《玉屏风散》,选用参、芪、术、檀等十五味名贵药材,精心配料酿制而成。其特点是酒体清澈明亮,色泽晶莹正黄,气味芬芳绵甜。此外还具有补气、活血、胃、生津、醒脾、舒肝、祛风、固表、强身、健志之功力。长期饮用,效果尤佳。 吴家熏肉:吴家熏肉是临汾的传统佳肴,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吴家熏肉以鸡猪的心、肝、肠、肚、蹄、口条、头为主要原料。其成品棕色中衬着金黄,“灵”味中夹着草香,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后味翻香;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苍蝇不沾,放置三天而不腐,实为高档宾席上难得的佳肴。 大同土特产 -------------------------------------------------------------------------------- 来源:龙城热线 [2004-11-4] [333] 大同黄花:黄花,学名萱草,俗称金针菜,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嵇康《养生论》神农经上,有“萱草忘忧,乐为食之”的记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也有专门论述,说它有利尿、健胃的功能。大同县是山西省黄花的主要产区之一,从明朝开始,就享有“黄花之乡”的盛名。大同的黄花有三大优点:一是颜色鲜黄,干净无霉,一色金光灿烂,绝少黑斑霉货;二是角长肉厚,线条粗壮,肥颀整齐;三是油性大,脆嫩清口,久煮不烂。因此,大同黄花为素食上品,受外商欢迎,成为山西省外贸骨干商品之一。   恒山黄芪:恒山山区,最适宜于种植黄芪,山下的浑源县已成为我国的黄芪之乡。恒山黄芪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材,又是人们烹肉、泡酒、作菜、煮汤的佳肴。它的特点是条长顺直,皮光纤细,色泽黄亮,粉性大,空心小,是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的“正北芪”。 大同艺术瓷:产于大同煤峪口煤矿陶瓷厂,产品造型别致,设计新颖,品种繁多,尤其是具有民族特点、地方特色的儿童玩具,别具一格,更为诱人。这里生产的陶瓷制品多达 130多种,几百个花色,其中有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神话传说色彩的制品。如“大肚弥勒佛”、“老寿星”、“天女散花”、“嫦娥奔月”、“猪八戒吃西瓜”等等。 广灵葵花籽:广灵县生产的葵花籽,是有名的士特产品,颗粒大、籽仁饱满、品质优良。葵花籽经过腌煮加工、凉干、搓皮后,嗑起来干脆喷香,深受群众欢迎。 下韩砂锅:浑源县下韩村生产砂锅,相传开始于明代。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河东道总督粟毓美,曾把此物带入朝内,得到道光皇帝的赞赏。从此,下韩砂锅驰名东北、河北、陕西、内蒙古一带。 下韩砂锅的特点是:耐火、耐碰撞、酸碱不腐蚀、里外光滑、色泽优美,既可做饭,也可用来煎中药。现在能生产砂火锅、焖肉罐、砂酒壶、砂小罐、药壶等十多个品种。在色泽上,也由过去单纯的灰褐色,发展到现在的豆绿、乳白、茶色等多种颜色。 河曲冻西瓜:晋西北地区的河曲县盛产西瓜。当地西瓜,个头较小,瓤色血红,又沙又甜,畅销方圆数百里。 河曲人不仅会种西瓜,而且保存西瓜也有独到之处。伏天,摘下的好西瓜置于室中。精心保存起来,可保存到上冻。或者让摘了伏瓜未死的蔓子再座瓜,这种“二楞子瓜”,到秋收时方能成熟,更能保存到上冻。严寒季节,在室内或室外冻实的西瓜,能放到第二年三、四月开春后,成为人们喜爱的时令食品。 河曲冻西瓜,瓜瓤似晶莹的冰块,瓜味尚存,甜性已经很微,按当地说法,冻西瓜主要是吃皮的。其实,冻放了这么久的西瓜,瓜内的红色素糖分已经冻聚于皮内。削去墨绿色表面,咀嚼韧甜的瓜皮,确实别有风味,尤其在数九寒天围着火炉吃冻西瓜,更有不同寻常的味道。 小堡葡萄:在阳高县境内桑干河畔的东小村乡尉家小堡村,是塞上知名的葡萄乡。这里,每到夏日,村里村外,葡萄满架,枝叶繁茂,呈现出一种特有的丰采。 尉家小堡育葡萄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葡萄,已成为这里农民的传统经济作物。这里种植的葡萄,不仅种植面积大,而且产量高。 尉家小堡的葡萄,种类多,品质优良。主要品种有龙眼红、黑鸡心、夏小白、牛奶白玫瑰香。龙眼红葡萄颗粒饱满,穗头大,产量高。夏小白葡萄肉厚、汁多、皮薄。玫瑰香味美蜜甜,是优种葡萄,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大同油炸糕:大同、雁北一带盛产黍子,胡麻油产量也很高,所以,炸油糕是大同雁北一带群众非常喜爱的传统食品。逢年过节、招待客人,以炸油糕为上等食品。这里的油炸糕面软、油香,炸出来的油糕皮脆里嫩,绵软可口。并且配以精致的豆馅、土豆馅、韭菜、肉馅,更有风味。 莜面考老老:是大同、雁北一带人民群众喜欢吃的风味食品。考老老用莜麦蒸制而成,配以羊肉梢子,加上各种作料,香味浓长,耐消化。这与大同雁北一带盛产莜麦面有很大关系。 黄烧饼:迄今有300O余年的历史。它选料上乘,做工精细,具有香甜酥脆、油多而不腻、利口不粘牙、久存放而色味不变等特点。多年来畅销娘子关外,主要产地在灵丘县。 玉米皮编:是一项新兴的工艺产品。现有茶垫、汽车座垫、地席等十多个品种。产品造型美观,工艺精巧,光洁舒展,富有弹性,透气性好,远销日、美、英等18个国家地区。生产于灵丘县。 朔州土特产 -------------------------------------------------------------------------------- 来源:龙城热线 [2004-11-4] [268] 平鲁面塑:也称“面人”,是平鲁县的工艺品。用白面粉捏成各种禽兽、果品或各种人物形象,蒸熟再进行彩绘。面塑细致精巧,形体生动,常当作吉祥物品供人欣赏或馈赠亲友。 应县紫皮蒜:产于恒山脚下应县小石口一带,蒜皮紫红,头肥瓣大,辛辣味浓,外皮松而内瓣衣紧。如果把紫皮蒜放在大马车轮胎下轧过去,就会看到一种奇怪现象,蒜头在轮胎刚碰着的时候,只听“啪”的一声,便分成数瓣向两侧飞射出去,决不象一般蒜被压碎。紫皮蒜做的蒜泥一般蒜的蒜泥不同,一般蒜泥隔夜变色变味,而应县紫皮蒜泥却可以放二、三天,色味如初不变。 紫皮蒜品质优良,每到秋季上市,人们便争相购买,或编成大挂吊在屋檐头,或携带它乡赠送亲友。 如今的应县紫皮蒜,已成为出口的土特产品。当地谚语说:“应县紫皮蒜,马车轧不烂”,就是形容它的品质高超。 太原土特产 -------------------------------------------------------------------------------- 来源:龙城热线 [2004-11-4] [529] 晋祠大米:产于太原晋祠镇一带,这种大米,颗粒长,个头大,外形晶莹饱满,呈半透明状,米色微褐,做出饭来颗粒分明,香气扑鼻。吃到嘴里,味香甜,有韧性、粘性,有咬头。晋祠大米所以质地优良,是由于水上关系。生产这种大米的稻田,用晋祠难老泉水浇地,这种水,水温低,含有明矾等矿物质,加之晋祠附近村庄土地肥沃,土壤呈黑色,有利于水稻生长。 清徐葡萄:产于太原清徐县境内。这里是国内著名的葡萄产区之一,素有“葡萄之乡”的美称。 清徐葡萄已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葡萄产地主要分布在县城西北一带的山定。这里生产的葡萄品质优良、味美香甜、色泽鲜艳、含糖量高。唐朝诗人刘禹锡来并州曾写有葡萄歌,赞美清徐葡萄。 葡萄产地的土质、阳光、气候、水源都适宜葡萄的生长。经过多年的积累,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栽培管理技术,养植经验。 清徐葡萄现有五十多个品种,最著名的优质品种为白瓶儿、黑鸡心、紫龙眼三种,其中白瓶儿葡萄为最好,颗粒大,每位约七、八分,直径达三、四分。 老陈醋:山西醋很有名,老陈醋是山西醋中的珍品。 据传,周代时,在山西就开始了酷的生产,而老陈醋,在春秋战国时代,古晋阳就有一些作坊开始酿造。第一个正式推出“山西老陈醋”名牌的,是制作人王来福。清朝顺治年间王来福来到清源(今清徐县),利用当地原料充足、水质优良的条件开办醋坊,改陈年白醋为熏醋。实际上,老陈醋的酿造要比王来福早得多。 山西醋品种繁多,老陈醋为其代表性的名产。其它还有陈醋、普醋、双醋、特醋、名特醋、味醇等许多品种。如从生产酷的原料区分,则有高梁醋、玉米醋、小米酷、柿子醋、果醋、酒糟醋、粉渣醋、红薯醋等多种。 老陈醋,具有一般醋的酸醇、味烈、味长等特点,同时,还具有香、绵、不沉淀的特点。另外,老陈酸储存时间越长越香酸可口,耐人品味。而且,过夏不霉、过冬不冻,颜色深橙,为山西醋中独具一格、质地优良的佳品。 太原玉雕:太原玉雕历史悠久,雕刻工艺精致、细腻,所用原料石质精美,产品品种多样,它既是太原古老文化的象征,又是太原人民智慧的结晶。 太原玉石资源丰富。近处,娄烦县产玉石,晋中地区盂县产绿软玉、刚玉;远处,晋南夏县产碧玉,临汾、乡宁产玛瑙,这是太原玉雕能够从古至今沿袭发展的重要原因。 太原玉雕,就是根据天然玉石资源因料取材,因材施艺,在玉雕大师们的精工刀刻下形成了色、形、态俱佳的工艺美术产品。位于太原的山西工艺美术厂的玉雕,近年来有了新的发展,在表现名胜古迹、花卉、人物等方面既继承了太原玉雕的传统手法,又在这一基础上大胆创新,精心雕刻了许多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玉雕新产品。 太原仿古铁器:太原仿古铁器是太原古代冶金技术的继承发展。太原晋祠宋铸铁人名闻中外,就是太原古代冶金技术高超的最好历史见证。近年来,太原北城区金属工艺厂以优质生铁作原料,陆续生产仿石铁器。他们的产品品种繁多,用工精细,产品形象酷似原物,如“马超龙雀”、“明九龙鼎”、“云冈佛头”、“晋祠铁人”等,形象逼真,神态自如,与原物陈列一处,凡可乱真。 琉璃制品:太原盛产琉璃制品。早在盛唐,已经“碧瓦朱甍照城郭”。明清时,琉璃瓦已远销外省。太原马庄苏家制琉璃,据传始于盛唐,这些琉璃制品,装点了山西众多的古文物、古建筑,至今依然闪烁着光辉。 党参 党参,因其故乡在上党而得名。全国不少地方都种植党参,党参的种类达数十种之多,但是,晋东南与忻州地区出产的党参最受欢迎。 党参,在古代也称之为人参。以写“春城无处不飞花”佳句而著名的李翊,是“ 唐代大历十才子” 之一,他到上党游历时曾写有《送客之铜(革是)》: “官柳青青匹马嘶,回风暮雨入铜(革是)。 佳期别在青山里,应是人参五叶齐。” 诗中写到的“铜(革是)”在今山西沁县,这里的“人参”就是指党参。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也把党参列入人参条目之内,并把壶关出产的“紫团参”与辽东、高丽诸参列为上品。其实,以植物学分类来看,党参不同于人参,党参属桔梗科,而人参属五加科,生长的形状也不同。从医药效能上看,二者功用相近,但人参的药用价值大于党参。 晋东南党参产区主要分布在平顺、陵川、屯留、长子、壶关、潞城、黎城等县 。党参的品种很多 ,尤其是潞城的“潞党参”、陵川的“五花芯”、壶关的“紫团参”最为名贵,在国内享有声誉。“潞党参”条长,直组,粗肥,心实肉坚,气味清香甘美。“五花芯”出产于陵川县黄松背一带,因切开参体后,断面的纹路象盛开的五瓣花一样,色鲜味香,花芯沁芳,故名。它具有油性大,粉性足,无渣质,含糖量高,药用性能好的特点 。当地流传的民谚有:“ 千斤参,万斤参,不如黄松背的一棵五花芯。”“ 紫团参” 因出产于壶关县东南部陵川县交界处的紫团山而得名。紫团山的南庄村一带有条参园沟 ,沟上的庙宇里竖石碑一通 ,记下了当地产参的历史。至今这一带仍广泛流传着党参姑娘传播党参的传说故事。 党参的用途很广,以根入药,性平味甘,具有补中益气的功能,适用于中气虚弱,脾虚泄泻、食少便溏、面黄浮肿等症。据记载,唐、宋、元各代曾做为向皇宫上贡的物品。 党参适宜生长在山地灌木丛中或树林边缘。旧时为了采集到名贵的党参,参农们历尽艰难,饱尝了生活的辛酸,上党流传的一首民谣写道: “药老儿似神仙,荒山野岭遍地串。 寻得药材钱几何,几何粉身命归仙。” 为了采到药材,换得维持生活的费用,甚至要冒着生命的危险。解放后,党参生产发展很快,行销国内各地东南亚许多国家及港澳地 太古饼 乘同蒲线南下的火车,越过乌马河铁桥后,旅客们就会看见一座高耸的白塔用黄琉璃镶嵌的鼓楼,这便是太谷饼的产地太谷县城。当列车刚刚停稳,旅客们总是纷纷下车,争相购买太谷饼。 太谷饼是面制炉烤的实心饼,当地俗称“干饼”、“烧饼”。饼呈圆形,直径三寸半,厚约六分,边与心的厚薄均匀,表皮为茶黄色,粘有脱了皮的芝麻仁。冷食此饼,酥而不硬,软而不皮,具有香、甜、软、脆的特点,而且,储存时间长,久储味道不变,既可作茶点,也可旅行食用。因此,太谷饼还是人们相互馈赠的上好礼品。 太谷饼的生产历史悠久,清朝末年已行销京、津、西安、兰州、包头、张家口等地。它的生产明清太谷商业经济的发展有直接关系。有个传说讲,明末清初,太谷县由于交通便利,物产丰富,成了全国的商业中心,有几家票号,还掌握了全国金融枢纽,给本地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有的商业资本家富裕起东之后,生活骄奢淫逸,挥霍无良。在太谷城东南沟子村有个富户太太,半夜里想吃饼子,就派佣人四处选购。买回的饼子不是嫌油腻,就是嫌干硬,咬上一口便扔掉了。到哪里去买太太喜欢吃的饼子呢?这可难坏了她家的佣人。消息传到一个烧饼铺里,掌柜的为了赚钱,就让老师傅设计出一种甘饼,其主要原料是精白面、白糖、胡油芝麻、蛋清。制作方法是用蛋清将六成上等白糖四成上等白面调成糊状,用勺子盛在扣炉内,糊状自然融流成圆形。成熟后,上撒芝麻,下抹胡油,再用慢火烤熟。这种饼子又甜又酥,不腻不硬,颇受那位富人太太的喜爱。这就是后来享有盛誉的太谷饼。 现在的太谷饼,继承并发展了传统的制作技艺,行销范围也更广泛,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龟龄集 具有强身健脑、调整神经、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肌体活力等功能的太谷龟龄集,是山西中药厂的荣誉产品之一,是祖国医药宝库中的宝贵遗产,是国产成药之中的一大珍品。” 龟龄集的历史悠久,疗效卓著,享誉海内外数百年,历久不衰。 明代中叶,朱元璋的八世孙朱厚骢(嘉靖)做了皇帝,广集长生不老药,方士邵之节陶仲文从宋代张君房所编纂之《云笈七签》中的许多滋补药品中,取长补短,加以增删,并采取“炉鼎升炼”的技术,制成了号称可以长生不老的“仙药”献上,取名“龟龄集”——取灵龟长生不老之意。嘉靖服后,果然身体健康,连续生子。邵、陶因而受赏,龟龄集遂成为“御用圣药”。 陈仲文有个义子,原籍山西太谷,他在邵、陶指导下,为皇帝炼制龟龄集,并兼任皇帝的医药总管。邵、陶死后,他告老还乡,将龟龄集处方带回,自家升炼服用,并馈赠亲友。后来,龟龄集处方辗转传入“广盛药店”。从此龟龄集便成了山西太谷独特的方剂,作为商品流传开了。几百年间,由广盛号演变为广升聚、广升誉、广开远、广誉远等一系列专制龟龄集的药号,并在国内各大城市及港、澳设立分号,于是以“远”字为商标的龟龄集更加驰誉海内外。 龟龄集从二十世纪初开始,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一九一五年参加当时农商部举办的“国货展览会”,同年参加“巴拿马赛会”,一九一九年参加“山西省第一次实业展览会”,一九二九年参加“西湖博览会”,均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及奖状、奖章。 龟龄集处方严谨,配方珍奇、炮制奥妙、工艺独特。原料有人参、鹿茸、海马、雀脑、地黄、苁蓉、枸杞、淫羊藿等二十多种珍贵药材。这些药材在配制时,不仅要严格选择上等成色者,还要逐味进行不同的炮制独特的工艺升炼,因此,龟龄集强身健脑、固肾补气、增进食欲、调整神经之功能才如此显著。 龟龄集各味原料的炮制是别具一格的。例如鹿茸,一般在炮制其它药品时都用黄酒炮制,龟龄集则用陈醋炮制;公丁香则要用椒水浸泡,并炒至蒂头出现白点为止等等。炮制所需辅料除陈醋、花椒外,有黄酒、牛乳、蜂蜜、姜汁等多种。制造工艺有煮、蒸、拌、爆、土埋、露夜等等,共九十九道工序。 龟龄集行销香港、澳门等地区,远销东南亚、非、欧、美洲等的二十一个国家。一九七九年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药品多样化的要求适应出口的需要,即要求此药在原有的散剂剂型外,再增制一种酒剂。经过五年时间的研究,终于在一九七八年试制成功了具有我国独特风味的名贵药酒——龟龄集酒。龟龄集酒以佳酿汾酒为底酒,以现代科学方法进行方剂的组合、配伍,因而它的色、香、味俱臻上乘。在香港一次国际药酒厂商品会议上,龟龄集酒被评为药酒中最佳品。龟龄集酒一经问世,即受到普遍欢迎,除因它保留有汾酒的浓馥醇香因素外,主要还具有同散剂龟龄集相同的疗效而且有比散剂显效快、副作用小等特点。一九八零年获全省优质奖。 醋 山西人醋有着深厚友情。 山西做醋的历史大约有3O00年之久。北魏贾思勰在其名著《齐民要术》中总结的22种制醋法,有人考证认为就是山西人的酿造法。其中“作米酢法”便是“山西老陈醋”的酿制方法。到了清初顺治年间,介休出了一位“醋仙”,名叫王来福,他在清徐城关开办了一个“美居”醋坊,又在白醋的基础上增加了熏醋工艺,大胆地改革、创新,“冬捞冰,夏伏晒”,终于创出了山西“老陈醋”名牌,使老陈醋一举名列中国四大名醋之首。 作为醋的故乡,在民间至今有做酷的遗风。如果您到山西的乡村僻壤盛夏一游,你会发现,老乡们在烈日之下。放一口麻纸闷着的大缸,在用“老醯儿”(制醋的醴子)晒醋,而且醋缸需不断地搬动,因为醋缸要跟着“爷爷”(太阳)走。看到此情此景,过去山西“家家有醋缸,人人当醋匠”的场景定会跃然眼前。确实山西是制醋的大本营,现在全省有 100多家醋厂,著名的除清徐老陈醋之外,还有陵川玉泉老陈醋、壶关辛寨老陈醋、榆次南堡老陈醋。品种有老陈醋、名特醋、双醋、陈醋、特醋、晋醋、味醋、熏醋等。同一品种的醋,根据使用原料生.产工艺的不同,又可分出各种各样的品种类别,真可谓琳琅满目,各具特色。人说山西好地方,地肥水美醋更香。山西人善制醋,是因为山西人爱吃醋,而山西人爱吃醋也真可称为全国之最,在山西民间有无醋不成味之说。 山西人善酿酷爱吃醋,素有“老醯儿”之称。古时管醋叫醯,把酿醋的人叫“醯人”,把酿醋的醴叫“老醯”。因此,吃醋也不叫吃醋,而叫“吃醣”。由于山西人对酿醋的特殊贡献,再加山西人嗜醋如命,又巧合了“醯”山西的“西”字同音,所以外省人就尊称山西人为“山西老醯”了。“老西儿”对醋的贡献确实应大书特书,因为醋的作用真是太多了。醋内除含有大量醋酸外,并含有钙、铁、乳酸、甘油、氨基酸及醛类化合物。醋不仅是调味之首可以入味,还是人体健身佳品。在食用方面,它能溶解食物中的钙铁,使人体易于吸收,也可以用于脱制萝卜、白菜、大蒜等食物。在医疗方面用醋入药,有生发、美容。降压、减肥之功效。清乾隆四年京师太医院集中全国名医,为治疗宫妃郁血病而炮制的定坤丹”,其中所采用的二十多味中药,都是用老陈醋炮制的。 几千年来,人们发现醋有许许多多奇妙的用途,吃醋确实是一种好的生活习惯。然而关于吃醋还另有说法,这种“醋”的产生据说源于唐朝。唐太宗要为一位名叫房玄龄的大臣纳妾,大臣之妻横加干涉。太宗无奈,只得令大臣之妻在喝毒酒纳妾中选择其一。大臣之妻也确有几分刚烈,拿起毒鸩之酒一饮而尽。当大臣之妻含泪喝完后,才发现杯中是醋,从此便留下了这段“吃醋”的佳话。所以,才有了后人“失意”之人视“得意”之人而能有“醋意”,此也许与西方人谓东方人之“东方人的妒嫉”不无关系。 山西面食 山西面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可考算起,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以面条为例,东汉称之为“煮饼”;魏晋则名为“汤饼”;南北朝谓“水引”;而唐朝叫“冷淘”……。面食名称推陈出新,因时因地而异,俗话说娇儿宠称多,面食众多的称谓与名堂,正说明山西人对它的重视喜爱。 山西面食种类繁多,一般家庭主妇就能用小麦粉、高粱面、豆面、荞面、莜面做成数十种的面食,如刀削面、拉面、圪培面、推窝窝、灌肠等。到了厨师手里,更被舞弄得花样翻新,让人目不暇接。有据可查的面食在山西就有280种之多。 面食文化中有山西人简单而又丰富的人生理解 山西人的日常面食可分为以下几类: 蒸制面食:玉米面窝窝是过去最普通的主食。晋南晋中一带产麦区则多吃馒头。馒头分为花卷、刀切馍、圆馒、石榴馍、枣馍、麦芽馍、硬面馍等。杂粮蒸食有晋北晋中吕梁的莜面烤佬佬;忻州五台原平的高粱面鱼鱼,另外还有包子、稍梅等。 煮制面食:山西的煮制食品极为丰富,因其制作方便,又可汤菜结合,方便实惠,因此流传甚广。面条类有扯面、龙须面、刀削面、转盘剔尖、刀拨面,包皮皮等。山西老百姓哪一天没吃顿面,似乎这一天就没吃饱。在煮制面食中,山西的刀削面名扬海内外,被誉为我国著名的五大面食之一。家庭主妇们托起揉好的面团,站好优美的姿势,飞刀之下面条如流星落地,鱼跳龙门,削出的面条又细、又薄、又长。山西刀削面内虚、外筋、柔软、光滑,深受人们喜爱。在今天北京,汇集大江南北的风味菜系,但山西刀削面依然占有一席之地,大街小巷不时地可以看到山西刀削面馆。 烹制食品中,还有很多各具特色、别有风味的手工煮食,如猫耳杂、小撅片、捻鱼、豆面流尖、煮花塔。除此之外山西面食还有煎烤制面食,如烙饼、煎饼、锅贴水煎包、焖面、焖饼等,还有炸制类食品,如麻花、油糕等。 山西人对面真是情深意切。当然这种偏爱中也融入了面的可塑性山西人的睿智。过生日吃拉面,取长寿之意;过年吃“接年面”,取岁月延绵之意;孩子到学校上学第一天要吃“记心火烧”,希望孩子多一个长学问的心眼…,这些面食已不再是仅仅作为充饥的食物,而已成为一种饱含情感哲学意蕴的 “精神食粮”。 日本友人明星食品株式会社长卜厚昌元先生考察山西面食后说:“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不愧为面食之乡。”确实,山西作为面食的集大成者,对中外饮食文化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 下关中、留西洋的山西面条 陕西歧山挂面一直誉亭中外,它是山西面食的一个分支。清代道光年间,山西稷山县马金定兄弟千里迢迢,去歧山做挂面生意,字号叫“顺天成”,直到今天,歧山挂面还沿用这个老字号。过去的皇家贡品,如今蜚声海外。 公元13世纪,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两次来到山西,沿着“丝绸之路”将面食传入意大利。后来,意大利人也喜欢上了面条,将面条种类发展到了四百多种,大多是空心面,粗者如指,细者如丝。风靡世界的意大利“通心粉”,就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 面条的引进把游牧文化对于面粉的地一塑造——面包,拓宽到一个新的领域,就像西方人说的,既多了一种吃的方法,又解决了面粉的储存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当今的意大利不仅成为空心面的出口国,而且向我们大量出口生产面条的成套设备,看来,我们的“擀面杖”面临的现实是何等严峻。 刀 削 面 刀削面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面食,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它同北京的打卤面、山东的伊府面、河南的鱼焙面、四川的担担面,同称为五大面食名品,享有盛誉。 刀削而对面的技术要求较严,水、面的比例,要求准确,一般是一斤面三两水,打成面穗,再揉成面团,然后用湿布蒙住,饧半小时后再揉,直到揉匀、揉软、揉光。如果揉面功夫不到,削时容易粘刀、断条。刀削面之妙妙在刀功。刀,一般不使用莱刀,要从特制的弧形削刀。操作时左手托住揉好的面团,右手持刀,手腕要灵,出力要平,用力要匀,对着汤锅,嚓、嚓、嚓,一刀赶一刀,削出的面叶儿,一叶连一叶,恰似流星赶月,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形白线,面叶落入汤锅,汤滚面翻,又象银鱼戏水,煞是好看,高明的厨师,每分钟能削二百刀左右,每个面叶的长度,恰好都是六寸。吃面前,能够参观厨师削面,无异于欣赏一次艺术表演。 刀削面的调料(俗称“浇头”或“调”),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番茄酱、肉炸酱、羊肉场、金针木耳鸡蛋打卤等,并配上应时鲜菜,如黄瓜丝、韭菜花、绿豆芽、煮黄豆、青蒜末、辣椒面等,再滴上点老陈醋,十分可口。 拉 面 拉面,又叫抻面,是山西城乡独具地方风味的面食名吃。相传,拉面源于山东省胶东半岛的福山一带,因有“福山拉面”之称。拉面传入京都,受到皇帝的赞赏,赐名“龙须面”,于是拉面又成为御膳房的常备食品。至于拉面何时传入山西或本来就由山西土生土长,无从考究。但山西人善于制作拉面普遍爱吃拉面的习惯,却是外地人不能相比的。至今晋中、晋北一带,仍然保留着婚嫁用拉面待客、生辰用拉面祝寿的传统习惯。 制作拉面,首先要求配料准确。一般的配料标准是:标准粉五斤,兑水三斤至三斤二两(冬增夏减),食盐一钱五分,碱面五钱左右。面时,打出面穗,揉成面团,兑水扎软,饧半小时后,加碱水揉匀,然后慢慢揉成长条,合拢旋成麻花形,如此反复多次达到粗细均匀时,放在案板上用干面粉滚匀,去掉两头,双手各执一端,上下抖动,用力抻拉,拉开,并拢,再拉开,再并拢。一般拉成六十四根为宜。下锅时,一一手执两头,一手钓中间,掀去头尾,落水煮熟捞出,浇上调料即成。高明的厨师,一分钟能拉水面团三斤、抻拉十二扣,计八条、八千一百九十二根,细着银丝,根根不乱,连接起来,竟有十二华里长。 平定砂货 晋中平定所产砂货,造型优美,表里光洁,壁薄体轻,耐酸、耐碱、耐热、耐用。 平定砂货品种繁多 ,有砂锅 、砂罐、砂壶、砂坛、砂盆、砂笼、砂瓢、砂勺等近百种 。用砂锅熬小米稀饭 ,水米交融,色泽金黄,香味浓郁;砂锅炖肉,无腥膻气 ;砂锅炖豆腐,色正味醇 ;砂壶煎药,药性不变;砂漏锅生豆芽,长得快,不霉烂;砂笼屉蒸馒头,上气匀,热得快;砂盆栽花,通风透气,不烂花根。此外,平定砂货还以价格低廉取胜。 据说平定生产砂货始于唐代。宋代时,平定窑的砂货已经很有名气,有阳泉市北的牵牛镇石碑记载为证。到了明代,平定窑的砂货可以江苏宜兴、福建德化、广东石湾等地的产品媲美。据说清朝康熙皇帝患病时,曾派使臣专程到平定采买煎药的砂壶,并赐名为“龙字壶”。这样一来,平定砂货名声大振。“龙字壶”尤被传为煎药的神器。建国后,平定砂货曾在北京轻工业展览馆展出,并参加了广交会,远销全国各地东南亚市场。 平定生产砂货,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县城周围有丰富的铝矾土白土资源,色纯、杂质少,绵软、可塑性强,还有运输方便、价格低廉、适宜烧制砂货的无烟煤。平定人民充分利用这些物质条件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工艺技巧,经过选土、调泥、成型、上液、晾干、窑烧、烟熏等工序生产出来的各种砂货,无沙眼、无裂纹、不夹生、不变形。现在平定县的北庄、长家沟、张庄、东小麻、西小麻以及柳树峪等地,都是砂货的集中产地。全县每年大约可以生产各种砂货一百万件。 推光漆器 推光漆器是一种工艺性质的高级油漆器具,以手掌推出光泽而得名。山西著名工艺品平遥推光漆器外观古朴雅致、闪光发亮,绘饰金碧辉煌,手感细腻滑润,耐热防潮,经久耐用,诚为漆器中之精品。 据记载,平遥制作推光漆器始于唐代开元年间,具有悠久的历史。现有品种多为高档屏风、挂屏、电视柜、大小衣柜、角柜、酒柜、陈列柜、首饰匣等。底漆多以墨黑、霞红、杏黄、绿紫为主,上面绘以具有民族风格的图案,如古典小说、戏剧中的故事人物、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故事人物等等,或描金彩绘,或刀刻雕垫,或堆鼓镶嵌,线条流畅,色调谐,富丽堂皇。 平遥推光漆器的生产,分木胎、灰胎、漆工、画工镶嵌等五道工序。木胎车间使用松木做出各种家具的木胎后,灰胎车间就用白麻缠裹木胎,抹上一层用猪血调成的砖灰泥,这叫做“披麻挂灰”。漆工车间的工序是非常细致复杂的。在灰胎上每刷一道漆,都要先用水砂纸蘸水擦拭,擦拭毕,再思手反复推擦,直到手感光滑,再进行刷漆,多则刷七退,少则刷六遍,其后的推擦就更细致了。先用粗水砂纸推,再用细水砂纸推,用棉布推,丝绢报,卷起一缕人发推,手蘸麻油推,手蘸豆油推,掌心反复推。凭眼力,凭心细,凭感觉,凭次数,推得漆面生辉,光洁照人。画工镶嵌车间,对技术的要求更高,画工必须学习绘画四年以上,掌握了绘画的基本技巧,才允许在漆面上勾红点翠,独立操作。刻绘工人的刀锋,要求象笔锋一样,粗细相间,深浅适度,起落自如。镶嵌原件的制作台上,团团烟光紫气,叮叮有声,工人们把河蚌壳、螺钿、象牙以及彩色石头加工成各种原件,由镶嵌工人根据图案的要求.巧妙地镶妥粘牢。 近年来,推光漆器的生产、技术都有新的发展提高。一九七七年,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被定为“免验”产品。一九七八年被省命名为“信得过”产品。一九七八年评为全省优质产品。现在,平遥推光漆器远销世界二十八个国家地区,成为国际市场的畅销产品。 平遥牛肉 山西民歌《夸土产》中,第一句就是“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当旅客走进古老的平遥城,善于经营的五香牛肉经销者,总是先割下一片,用尝一尝的办法招徕顾客,因为他们深谙客人的心理,也深知牛肉的味道会令客人满意。平遥牛肉的特点是色泽红润,肉丝纹络清晰可见,外观十分诱人;吃起来则肉质鲜嫩,浓香扑鼻,咀嚼不费齿力。有趣的是,刚出锅的牛肉,刀不切味不出,而只要用刀一拉,顿时浓郁的肉香便扑鼻而来,令人口舌生津,唾涎欲滴。 据《平遥县志》载,从汉朝开始,此地就开始“卖剑买牛,卖刀买犊”,形成了畜养黄牛的风习,名贵的中药材牛黄,很早就成了这里的特产。那么,平遥五香牛肉始于何时?据民间传说,清朝嘉庆年间,有个叫雷金银的人,在平遥城文庙街开设“兴盛雷”屠宰作坊,因熟悉解牛技巧,又摸索出独特的一套加工方法,使自己烧制的牛肉鲜嫩味香,深受消费者欢迎,从此这家牛肉店便世代相传下来。历史上,平遥城加工五香酱牛肉的著名作坊还有“自立成”,“隆盛旺”等。平遥牛肉之所以闻名全国,深受消费者喜爱,这与它独特的加工方法用料很有关系。 平遥牛肉的制作工序,概括起来有三个字:杀、腌、煮。 杀,用的是“平刀大拉法”,先在牛的脖颈上来一刀,割断两根主动脉血管,让牛血尽快喷涌,全部放尽。在瞬间宰牛放血的好处,一是不让牛血渗入体内,保持色泽鲜嫩;二是使牛在屠宰前不过分受惊吓与紧张,防止了肌肉纤维迅速收缩而造成的坚韧。好的宰屠师,往往眼明手快,手起刃落,杀牛、剔骨、切割牛肉块,前后仅用一刻钟,那利索劲儿真如古代名厨庖丁再世。 腌,把牛肉切成16块到26块,在每块肉上划开几条刀痕,揉入硝盐,然后放入大缸,再用当地井中的碱水浸泡,并用牛胃蒙住缸口。使用的盐,以平遥西大街寺庙后所产的硝盐最佳,用盐数量,依季节不同而不等,每百斤肉冬季用盐3公斤,夏季5公斤,春秋两季各4公斤。浸泡的时间也因季节而异,天热则短,天冷则长,一般说来冬季一月,春秋两季半月,夏季5至7天。 煮,关键是要掌握好火候,正如当地俗语所说:“水深要把肉漫到,汤沸锅心冒小泡。”具体说,就是把浸泡过的牛肉捞出,用冷水洗净,再放入筒式大锅,用当地的碱水硝盐烹煮,不加任何佐料。水不能盛得太多,以刚把牛肉盖住为宜。初煮火大,渐次减弱,肉熟八成,把火焖住,使之慢慢熟化,一般每锅煮12小时。肉锅不加盖,飘浮在汤上面的牛油会形成自然的锅盖,既保温又透气,还能使牛肉中的腥味水分散发。 平遥牛肉与其它各地酱牛肉的不同在于,一般加工酱牛肉不愿用老牛,而平遥酱牛肉却是牛越老,做出来的酱牛肉越香,保存的时间越长。随着腌煮工艺的不断提高,平遥牛肉在1956年北京举行的名产食品展览会上,被评为全国名产之一,畅销朝鲜、蒙古、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国家。 大同铜火锅 大同的铜器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早在北魏时期,就享有盛名。唐宋以来,大同的铜器已畅销全国。明清时期,大同的铸铜、制铜等工艺品已相当繁盛,当时钟楼院巷街制铜作坊已达数十处,均系子承父业,世代相传,故称“铜匠街”。正如民国大同志稿所述:“大同虽非铜区,而铜制品向颇著称,物美价廉,多运往外蒙古地方。其大宗售品有铜锅、铜壶等物,尤以火锅为最。自平绥路通车,中外游人旅客咸乐购置之,用作馈赠,其销路愈畅,本品愈多,故手工业中,铜工最为独步。” 大同铜火锅设计结构合理,它由底盘、锅身、火座、铜盖、火筒小盖等六部分组成。其生产工序为成型、铸造、焊接、镀锡里、錾花、抛光、组装等七道工序。在底盘、锅身、锅盖小盖上,分别刻有“龙凤呈祥”、“喜鹊登梅”、“八仙过海”、“花鸟山水”等图案。由于造型美观、工艺精巧、品种繁多、经久耐用,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所以深受顾客喜爱,人们不仅喜爱它的实用价值,而且更喜欢它的艺术欣赏价值。1973年周恩来总理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来同访问时,将雕有“九龙奋月”图案的铜火锅做为礼品赠送给蓬皮杜总统。 如今,大同金属工艺厂生产的以钢火锅为主,酒具、宫廷餐具、铜牌匾、铜铸像为辅的十大类型,二百多个品种的工艺产品,不仅在国内各地很受欢迎,而且还畅销于日本、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德国以及港澳地区。 沁州黄小米 在晋东南一带,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话:“金珠子,金珠王,金珠不换沁州黄。”晋东南地区的沁县古为沁州,“沁州黄”是这里出产的一种小米,颗粒小,金黄色,被当地人称为“金珠子”。它是谷子家族中最特殊的品种,用真正的金珠子都不肯换,可见其珍贵了。 “沁州黄”又称“吴阁老”,这是因为清朝康熙年间在朝做官的大学士吴(王典)首先发现 ,而得此雅号 。说来还有段有趣的故事呢!相传300 年前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连庙里的尚,老百姓也无暇施供了。在沁州檀山上的古庙里,住有一个他的几个徒弟,都是受苦人出身,为了产粮度日,就把附近贫脊的山坡地开垦出来,种上“糙谷”。不料,经过几年驯化,所种糙谷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变得米色蜡黄,颗粒圆润,晶莹明亮,吃来软绵喷香。不同寻常的是,用这种米熬稀粥,锅边不挂米粒,闷饭、蒸饭不就菜也越嚼越香,遂取名“爬山糙”。在朝做官的吴阁老,听说家乡出了“爬山糙”,就想亲口品尝,证实一下。他到檀香山庙里品尝之后,果见名不虚传,就把“爬山糙”的名称改为“沁州黄”,并带回皇宫进贡给康熙皇帝,康熙很爱吃。慈禧太后也喜吃用“沁州黄”熬出的八宝粥。从此,“沁州黄”声名大振,几乎年年成为贡品,供给朝廷享用。 本地人夸起自己的土特产,就会念出这样的口头禅:“沁县三大宝,鸡蛋、瓜子、吴阁老。”其中第一宝鸡蛋,虽各地都有,可是沁州鸡蛋非同一般,其特点是皮红,个大,蛋清多,蛋黄小,蛋黄小如红枣。第二宝南瓜子,个大,仁肥,含油量高,当地常把它作为出门的干粮。而第三宝吴阁老 ,因他第一个发现沁州黄 ,久而久之,约定俗成,他的名字成了“沁州黄”的代名词。 黄河流域是谷子的故乡,我国谷子栽种的历史相当久远,西安半坡村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里就有盛谷子的陶罐。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驯化选育,迄今已培育出了 16000多个品种。沁州黄,就是其中的一个最特殊的品种,它择土性很强,只适宜在山区瘠薄干旱的土地生长,集中在沁县次村乡一带的土地上。而别处引植,到了下一年就完全退化。其中的原因,农学家们正在探求。 沁州黄不仅形体金黄 ,味道香美,而且营养丰富 ,经过有关部门鉴定,它所含的脂肪量、蛋白质、可溶性糖类的含量,都高于普通小米。它与山东金乡县的金米、章丘县的龙山米,河北蔚县的桃花米,并称为我国“四大名米”。因而常常在北京农业展览馆展出,也曾在广州交易会印度国际博览会上赢得好评。 清元头脑 把“头脑”当做食品的名称,大约始于十四世纪末由(元朝末至明朝初)。《水浒》中有“赶碗头脑”的话,足可见那个时期,社会上已经有了卖头脑的饭馆。当时的头脑用什么材料,如何做法,我们还不够清楚。 大原的头脑是博山先生想出来的。傅山字青主,出生于太原市北郊区的西村,医道很好,人们称他“仙医”。他写的医书有《傅氏女科》。太原市大宁堂药店的名药“二仙丸”。“合丸”,当初就是用傅山先生的处方来配制的。 傅山在头脑中也配了两味草药——黄芪良姜,这是头脑与别的饮食不同之处。 黄芪味甘、性温,功能是补脾胃、三焦而健肺,体气虚弱者用之最有效。产于山西绵山者,温补力强,叫做绵芪,良姜味辛、性热,有温中、下气、消食等作用,医家疗胃病用良姜治外寒、干姜治内寒。良姜产于广东高州(原府治在今广东茂名)者质量最佳,叫做高良姜。傅山加配这两种草药,就是为了预防治疗脾虚胃寒。 头脑可以说是一种滋补剂。除头脑一定是在早晨,越早越好;从前的饭馆,都是在清晨挂上灯笼卖头脑的。这对就餐者来说,等于进行一阵晨间运动,既有滋补之效,又取锻炼之功,一举而两得,这正是傅山发明头脑的主要用意。由于辗转传播,头脑生意曾扩展到归绥(今内蒙古呼浩特)一带。 头脑从表面上看去,只是一碗不稠不稀的糊汤里泡着几块羊肉。因之也有人叫“头脑汤”。其实头脑的成分还是比较多的,有羊肉、羊髓、酒糟、煨面(炒过的面粉)、藕根、长山药,连同黄芪、良姜共计八宗,叫做八珍场。吃的时候,佐以腌韭,好象服药的引子。 羊肉味甘、性热,有补虚、开胃的作用,自医圣张仲景就用它治寒疝腹痛产后腹中不舒,这正是由于它能够温脾缓中的缘故。羊肉配以清热化痰的藕补脾除湿的山药,就成了一剂温补而不腻、清醇而可口的药饵(傅山先生好用药解二字,就是掺药物于食品、凭食物祛病保健)。 傅山先生擅书法,有人称赞他是清朝初年第一写家。他给经营头脑、杂割的这家饭馆题了“清元”三个大字的牌匾,三个大字的上边又写了“ 头脑杂割”一行四个小字 。傅山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思想的爱国主义者,他热爱以朱元璋为正统的明朝,反对清朝元朝(特别是清朝)的皇帝,他取头脑之名就是要让大家杂割清元的头脑,让人们天亮前打着灯笼前来是取天不欲明人欲明之意。 清元在百余年前 ,由阳曲回族朵家经营 ,地址在太原南城区南仓街。建国后扩大营业,移到今天的新址——一桥头街。每年一过国庆,头脑便上市,许多人慕名而来、生意极好。 汾酒竹叶清 汾酒是我国古老的历史名酒,产于山西省汾阳县杏花村。汾酒的名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尚待进一步考证,但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此地已有“汾清“这个酒名。《北齐书》中记载,北齐武成帝高湛从晋阳写给河南康舒王孝瑜的植中说:“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宋《北山酒经》记载。“唐时汾州产干酿酒”,《酒名记》有“宋代汾州甘露堂最有名”,说的都是汾酒。当然一千四百多年前我国尚没有蒸馏酒,史料所载的“汾清”、“干酿”等均系黄酒类。宋代以后,由于炼丹技术的进步,在我国首次发明了蒸馏设备。一九七五年从河北省青龙县出土的金代蒸酒的钢制烧锅,可证明至少在宋代我国已有蒸馏酒。我国的白酒,包括汾酒等名优白酒在内,都是由黄酒演变发展起来的。明清以后,北方的白酒发展很快,逐步代替了黄酒生产,此时杏花村汾酒即已是蒸馏酒,并蜚声于世。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进军北京,路经杏花村畅饮汾酒,赞誉为“尽善尽美”清李汝珍在《镜花缘》一书九十六回的曲牌中,列举当时全国知名酒类五十余种,其中推汾酒为首,另外《两般秋雨庵》、《清稗类钞》等也有不少嗜饮汾酒的记载。自一九一六年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一等优胜金质奖后,其声誉更是宇内交驰,名声大噪。于是,阎锡山责令其副官集资设立晋裕汾酒有限公司,吞并了杏花村的大小酒家。一九四八年汾阳县解放后,汾酒获得了新生,正式成立了国营杏花村汾酒厂。酒厂的职工们进一步总结了历史传统经验,改进生产工艺,使这枝古老的酿造奇花更加光彩夺目,汾酒以其清澈透明,清香纯正,绵甜清爽,余味爽净的清香风格而独树一帜,成为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自一九五三年以来,连续被评为全国“八大名酒”“十八大名酒”之列。一九八零年又荣获国务院颁发的金质奖章,近两年多以来,汾酒除满足国内人民的需要外,还远销世界五大洲的四十多个国家地区。 名酒产地,必有佳泉。杏花村有取之不竭的优质泉水,给汾酒以无穷的活力。跑马神泉古井泉水都流传有美丽的民间传说,被人们称为“神泉”。《汾酒曲》中记载,“申明亭畔新淘井,水重依稀亚蟹黄”,注解说:“申明亭井水绝佳,以之酿酒,斤两独重”。明末爱国诗人、书法家医学家傅山先生,曾为申明亭古井亲笔题写了“得造花香”四个大字,说明杏花井泉得天独厚,酿出的美酒如同花香泌人心脾。酿造名酒,必有绝技。《周礼》上记载了了酿酒六法,即:“秫稻必齐,曲药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心良,火齐心得”,此为黄酒酿造法之精华。一九三二年,全国著名的微生物发酵专家方心芳先生,到杏花村“义泉涌”酒家考察,把汾酒酿造的工艺归结为“七大秘诀”,即:”人必得其精,水必得共甘,曲必得其时,高梁必得其真实,陶具必得其洁,缸必得其湿,火必得其缓”的“清蒸二次清”工艺,为继承发扬我国传统名酒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一九六四年,轻工业部为进一步发扬我国传统名酒技艺,以汾酒工艺为试点,组织了全国著名发酵专家秦含章先生为首的技术力量,系统地总结论证了汾酒生产工艺的科学性、正确性,为进一步开展对汾酒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茅台老家在山西 早在二百年前,山西盐商到边远的贵州省经商,因为当时交通不便,黔晋相距九千里,盐商携带汾酒不便,就在贵州用当地的水玉米、大麦,采用汾酒的酿制方法造酒,没料到贵州的泉水独特,生产出的酒别具风味,从此茅台酒就成了山西盐商的私酿酒。当地诗人吟“家唯储酒买,船只载盐多”即指此而言。因茅台酒酿造工艺源于汾酒,因此就有了“茅台老家在山西”的说法。 竹 叶 青 酒 竹叶青酒名盛千年的汾酒,同产于汾阳杏花村汾酒厂,在第二、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均被评为全国十八大名酒之一。该酒色泽金黄透明而微带青碧,有汾酒药材浸液形成的独特香气,芳香醇厚,人口甜绵微苦,温,无刺激感,余味无穷。 竹叶青酒远在古代就享有盛誉。当时是以黄酒加竹叶合酿而成的配制酒。梁简文帝肖纲有“兰羞荐俎,竹酒澄芳”的诗句,北周文学家庾信在《春日离合二首》诗中有:“三春竹叶酒,一曲昆鸡弦”的佳句。《水浒》中写道:西门庆说……那酒是个内臣送我的竹叶青。可见,竹叶青,很早以前就成了宫廷御酒。 现代的竹叶青酒用的是经过改进的配方,据说这一配方是明末清初的爱国者、著名医学家傅山先生设计并流传至今的。傅山先生关心民间疾苦,精通医道,他寓良药于美酒,使竹叶青酒成为今天名冠全球的佳酿。 竹叶青酒以汾酒为底酒,保留了竹叶的特色,再添加砂仁、紫檀、当归、陈皮、公丁香、零香、广木香等十余种名贵中药材以及冰糖、雪花白糖、蛋清等配伍,精制陈酿而成,使该酒具有性平暖胃、舒肝益脾、活血补血、顺气除烦、消食生津之多种功效。 解放以后,杏花村汾酒厂的广大职工进一步发挥了聪明才智,从精选药材,浸泡兑制,到勾兑陈酿等工序都建立了完整的竹叶青酒生产工艺,使竹叶青酒具有酒体完整、谐调匀称、虽胡多种药材香气,但其中的任一种香气成份均不吐露的特色,在全国配制酒类中独树一帜,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年平均出口量近千吨,远销五大洲,在海外一些国家被誉为“仙酒”。一九七五年,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到杏花村汾酒厂推广优选法,对浸泡工艺等进行了反复试验优选,改进了操作规程,使竹叶青酒的优质率由百分之三十二提高到百分之五十二。随着生产的发展扩建任务的完成,汾酒竹叶青酒的同步发展,年产万吨名酒的规划,将指日可待。 风味小吃 -------------------------------------------------------------------------------- 来源:龙城热线 [2004-11-4] [1050] 山西因气候、土壤结构、生活条件,土特产品不同,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地方风味小吃。并且一个小吃成为一个地方形象的代指。现在这些独特的风味小吃,已日渐从家庭餐桌走向集市摊点。 在晋中、晋南等地有一古老的风俗,孩子做满月,外婆家或亲朋好友总是提一包崩脆的“疤饼”前去祝贺。这种松脆酥香的疤饼,食用方便,易于消化,产妇吃后既多产乳汁,又增加食量,滋补身体。这种疤饼,又叫石子饼,用油面,将碾薄的面饼放在炉鏊中已经加热的石子上,慢火烤熟,形成凸凹不平的疤痕,因而得名。其中繁峙疤饼最为有名。 碗托:又名灌肠,是山西的又一风味小吃。分白面碗托荞面碗托,以特殊的加工方法蒸制而成。食时或以刀切,或以挠爪,切成条状,浇上蒜醋调味,或冷食,或油炒热吃,利滑爽口、味美异常。在晋西北保德、河曲、偏关及代县街头,随处可见卖碗托的摊点。晋中平遥、榆次、太原一带以白面碗托热炒居多,俗叫“炒灌肠”。 荞面河捞:荞面用温水加生石灰水好,上河捞床压入开水锅中,捞入兑好的盐醋汤水中,浇上羊肉臊子,加点陈醋,香味奇特,远近闻名。 豆腐脑:又叫老豆腐,系用糖饧起色,加火烧开后,加入湿粉芡,放入泡好的油粉丝,加豆腐脑适量,葱盐椒调味。其色泽金红透亮,质微稠,舀入碗中再加入海米、海带丝、金针、韭菜丁、胡椒粉,淋点芝麻香油,浓香无比,泡食饼馍麻叶是山西人喜爱的早餐。 鸡蛋醪槽:是流行于晋南、太原一带的风味小吃。以红米为原料,大火蒸熟,冷水冲好,搓开米粒,按不同季节不同用量,放入醪糟曲搅拌均匀,入缸封口,发酵即成。喝时加水白糖,烧开打进鸡蛋,黄白相间,酸甜清香,具有健胃、助消化、润肺、活血等医疗功能。 羊肉泡馍:流行运城一带,以鲜美的羊肉汤泡食白面饼子馍头,加入辣椒陈醋而成。 太谷饼:继承我国传统饼食——“胡饼”的制作技巧,选料精细,工艺独到。以配料、拌面、揉扎、制饼坯、粘芝麻、烘烤等工序精制而成,甜而不腻,软而不皮,香甜湿润,为旅行、探病的绝好佳肴。 晋阳一窝酥:以做工精细、色泽金黄、丝多香脆为特点。它把抻面技艺烘烤技艺结合起来,颇受消费者欢迎。 闻喜煮饼:是一种包馅食品,为山西八大名点之一,有“国式糕点”之称。用白面、蜂蜜、小磨香油、柿子糖锡、红白糖等为原料,经过制馅包皮、油炸,放入糖饧、蜜、糖制成的糖汁中浸泡,最后再沾一层芝麻而成。用手掰开时,可拉丝二、五寸不断,吃起来酥沙香甜,且越嚼越香。贮放百日不变质。 临猗酱玉瓜:玉瓜又称王瓜,挑选一公斤左右的玉瓜剖切,去籽漂洗,加盐腌制,最后加面酱、上调料按时翻晒,半年后才能制成。临猗酱玉瓜外呈褐色,色泽光亮、香味浓郁。入口咸中带甜、清脆爽口,曾在1914年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是佐餐馈赠亲人的佳品。 平遥牛肉:它以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制作工艺、浓香嫩美的口感、鲜红细密的色泽等特点而负盛名。 过油肉:进了山西人开的饭店,上了山西人的饭桌,过油肉是必备的一道菜,它因选料精、刀工细、配料鲜,制作快、口感酥、味道浓、营养价值高而倍受欢迎。选猪的里脊肉或元宝肉为主料,精切成铜钱厚的肉片,加蛋黄、黄粉、精盐、料酒等抓匀,放入油锅中打散滑熟,加木耳、玉兰片、葱白、菠菜等辅料,烹炒而成,色泽金黄。 炖羊肉:以晋西北岢岚、神池、五寨一带最为有名。酥烂香浓、肥而不腻,是冬天的佳肴。 羊杂碎:将羊肉漂洗干净炖烂切碎,配汤下锅,再加入莜面鱼鱼、粉丝、白菜等佐以辣油陈醋等调味品,独具风味。 高平烧豆腐:相传它源于战国时火烧白起的故事。它外焦里嫩、蒜香扑鼻、金黄诱人。 油茶:用米面、莜面炒熟,加荆芥五香调料,入锅熬成浅咖啡色糊状,加入葱花、板油渣、五香豆,食之香暖入味,是天寒时的方便饮食,全省普遍食用,以吉县油茶最有名。 凉粉:是分布最广的消夏小吃,多用豆粉山药粉制作。或摊薄成卷、或装盆成托,用挠勺扒条、加盐醋、蒜蓉、芥末食用,辛香入肺,清凉气爽。 老豆腐:色白而嫩。是太原一带极流行的早点小吃。 猫耳朵:又叫抿圪斗。无论荞面、白面、莜面、玉米面、高粱面都可以制作。揪一小块面剂放手掌上用拇指一捻,一推而成一猫耳朵状,煮熟浇上卤汁,便可食用。有的地方把白面碾薄切成小丁,用筷子头一拧一转成一个个小猫耳朵状,更是叫绝。 梢梅:以其顶口捏花如梅而得名。皮要碾得精薄,馅要香浓,捏得下如银瓶,口如梅花,蒸熟后便可食用。 子推蒸讲:俗称蒸饼。相传是寒食节为纪念晋大夫介子推而流传下来的饼食,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发酵后的精粉面团中加入猪扳油、香油、葱花、调料面,上笼蒸熟而成。 此外,还有“头脑”等,各地都有独特的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