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中小檗碱的含量:玉器鉴定 第十四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3:51:07
 器的鉴定与保藏(四)
      4. 器的日常保养
     收藏到一件好的器,还要学会保养。养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个要点: ·避免与硬物撞碰。器受碰撞后很容易破裂,有时肉眼虽看不出裂纹,但表层内的分子结构已受损坏,产生了暗裂纹,天长日久就会显露出来,大大损害其完美性和收藏价值。 ·尽可能避免沾染灰尘、油污。器表面若有灰尘,宜用软毛刷清洁;若有污垢或油渍等附着于面,可用温淡的肥皂水刷洗,再用清水洗净。切忌使用化学除油剂。对于严重污染的旧可到生产、清洁器的专业公司用专业的超声波清洗保养。 ·器佩挂件不用时要放妥,最好放进首饰袋或首饰盒内,以免碰伤。 ·避免与香水、化学药剂、肥皂或人体汗液接触。因为器接触太多的汗液后,即会受到侵蚀,使外层受损,影响本来的鲜艳度。因此佩带之后要用清洁柔弱的白布擦净。 ·避免阳光长期直射。器在阳光暴晒下遇热膨胀,分子体积增大,会影响质。尤其是水晶、玛瑙等受到高热会发生爆裂,因此更忌接近热源。
     ·器要保持适宜的湿度。质要靠一定的湿度来维持。过于干燥的环境容易使水分蒸发,从而损害的品质。
     5.器的“三忌”、“四畏”
对古,行内人士、玩之人有"三忌"、"四畏",这是玩之人长期的心得和体会。刘大同在《古辨》中说,所谓"三忌":是指古"忌油"、"忌腥"、"忌污浊气体";"四畏"是指古"畏冰"、“畏火”、“畏姜水”、"畏惊气"。"三忌,"四畏"虽是心得,里面却同样有科学道理,喜玩古的朋友可以以此做参考,更好地养护自己的珍藏。 ·忌油: 所渭忌油,是指古应避免接触油腻。这是因为油脂可封堵质的微细孔隙,使质中的灰土不能退出来,器自然不会莹润,也便不会透出所谓的“清光”。古人认为石中有排泄杂质的管道,并称之为"土门"。器因在地下长期受水浸土蚀,微细孔隙中自然渗入土质或杂质。养护的目的便是尽量使其"吐"出杂质,使古还原。有些人以为将古抹上些花生油或在鼻上、面额、头发中沾些人体油脂,可使古显得油亮、温润,实则是一大忌。因为这样做的结果使得"土门"闭塞,反而对质有害。 一但沾了油腻,解决的办法有二:一是用滚水煮一会儿,便可退油;二是将件放人痱子粉或干面粉中,吸除油脂。 此外,绝大多数器包括古,常常都经过"过蜡"处理。商人之所以要"过蜡",只是为了"买相"好,这样做对古有伤害。所以买回家的古,第一件事便是将其放人滚水中煮一下,使蜡溶出,而后再佩。 日常佩带中,古每天都接触人体,同样沾有人体分泌的油脂及汗液等的酸碱性。有二种办法可解决这一问题:一谓之"温吐",即是在睡前将器放入五六十度的热水中浸泡,早晨再取出擦干佩戴;二谓"干吐",就是我们前面刚提过的将器放人痱子粉或干面粉中,吸出其油腻及酸碱性。从而使质"土门"不闭,在人体恒温及摩接作用下,慢慢复原。 ·古忌腥 器与腥物接触,不但使器含有腥味,也会伤到质。人们发现,在海滨出土的器,往往没有一件是完美的。古人认为,这便是由于腥气或腥液所伤。实际上,是因为腥气或腥液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如卤盐等,对器有一定的腐蚀,而导致质受损,所以古要避免与腥物相触。 ·古忌污秽 古忌污秽的道理与忌油相似,即污秽会使"土门"闭塞,而使质中的灰土不能退出,甚至反受其污。因此玩之时,事先要洗净双手。 ·古怕冰 过去的玩之人认为,如果古时常近冰,或被冻,则色沁就不活,没有润感,谓之"死色"。有人以为将古放在冰箱中冷冻,会使其"通透"和"质坚",实在是一大错误。正相反质可能会因此产生裂纹而不可挽救。 ·古怕火 古如果常靠近火或热源,则可能使"色浆"尽褪。所谓色浆主要是指质的表面光泽和透明度。古近火受热,尤其是高温,可导致裂纹的产生,亦可伤及质,从而失去光泽,降低透明度。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见珠宝店的器柜台中放着一杯水的原因。由于柜中的射灯温度较高,而水可以调节柜中的温度和湿度,从而减少射灯对古的损坏。
     ·古怕姜水 有些人本以为"姜水"乃除腥除臭之物,正可除去出土古的土腥气或腐臭气。谁知却伤及质。古与姜水接触,往往会使已有的沁色黯淡无光。如果浸的太久,还会使器浑身起麻点。以后即便不断"盘玩",也难以补救。 ·古怕惊怕跌 此即所谓"畏惊气"。是指当佩戴者受惊或不慎,将器跌落在地或碰撞于硬物之上,重则"粉身碎骨",轻则产生裂纹,即使看不见裂纹,也不意味其完好无损。因为重撞之下,内部结构总会受到影响,即便是肉眼看不见的微细裂纹,也是器的隐患。因此玩者讲究平心静气,戒惊戒燥,这也是修身养性的内容。 由上述可见,古的佩戴、把玩和养护,都是不可马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