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汤姆逊生死狙击图:国外“办公楼”,不想不能不敢“比阔”(新华每日电讯 2007-7-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17:04:43
国外“办公楼”,不想不能不敢“比阔”


( 2007-07-03 14:03:12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3版
美国地方政府“衙门”普遍门脸小,修建和维护受严格限制,这首先是制度使然。美国地方政府修建办公楼,从地方行政长官提出动议到议会听证表决,最后由公共设施建设委员会审批,程序极为复杂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在美国和印度,一些政府办公楼“衙门”很不起眼,有的甚至条件简陋。据记者了解,这是因为当地市政官员普遍认识到,办公大楼的豪华程度并不代表政府的“脸面”,让市民满意才是关键。 美国:政府大楼像普通民居
在美国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大楼不是当地的“地标性建筑”。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是美国最小的县之一,人口仅20万,面积67平方公里,是华盛顿的卫星城,也是美国的“富县”──家庭年均收入超过6万美元,县财政预算一年5亿多美元。
阿灵顿县政委员会所在地是阿灵顿县标志性建筑──法院大楼,大楼很气派,楼外还有广场、林阴道、雕塑和喷泉。但这其实是一栋商务综合楼,县政府仅拥有楼内几套办公室,楼内其他房间由商家租用,县政府与其他租户一样向开发商交租金。
邻近的费尔法克斯县政府办公楼是一些两三层的小楼,除了插有国旗和州旗以外,小楼与当地的普通民居无异。
当然,美国也有一些地方政府大楼“颇有档次”,如旧金山市政大楼,建筑之精美、气势之宏大,简直不亚于国会大厦;华盛顿市政府所在的约翰·威尔逊大厦也与周围古朴庄重的联邦政府建筑浑然一体。但这些大楼大多年代久远,并非特意兴建。
美国地方政府“衙门”普遍门脸小,修建和维护受严格限制,这首先是制度使然。美国地方政府修建办公楼,从地方行政长官提出动议到议会听证表决,最后由公共设施建设委员会审批,程序极为复杂。
美国地方行政长官无权决定是否新建或修缮政府办公楼。修建要求应由选民选出的市政或县政委员会提议,重大项目还需经市民或县民大会表决。在此过程当中会召开一系列听证会,邀请专家、市民广泛讨论工程利弊。项目批准后,还要公开招标,过程完全透明。
一般说来,美国地方政府财政来自税收,通常没有联邦政府拨款。地方支出主要用于公共服务,如图书馆、运动设施、绿地、公园等公共设施的修建与维护,基本上称得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如得不到市民同意,重大支出根本无法落实。 印度:陋室内创造经济奇迹
印度一些政府办公楼甚至可以用“破败”来形容。印度政府新闻局和外交部新闻司在同一座楼里办公。新闻局入口只有一个简单的安检仪,只要出示证件,记者可以随意出入。
新闻局内部设施也很简陋。一些管道“赤裸裸”展现在眼前,办公桌样式老旧,并不是每个办公室里都有打印机和传真机。有的房间很小,却容纳了四五个人办公。新德里夏天温度超过40摄氏度,但很多办公室没有空调,只有吊扇在转动。
印度国防部办公楼挨着中央政府的办公大楼,除了外宾接待室,楼内其他地方没有空调。
印度软件巨头Wirepro公司首席营销官杰茜·保罗告诉记者,印度经济发展迅速,但政府并不兴建豪华办公楼,许多机构办公条件差,这是因为在印度老百姓看来,政府办公条件的形象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踏踏实实为国家服务,政府花纳税人的钱必须经过纳税人同意,因此必须考虑百姓的想法。 新华社北京7月2日专电
■链接 纽约盖楼要过“审美关”
漫步在高楼林立的曼哈顿,不经意间会看到一些意趣盎然的雕塑点缀街头:喷水池里的巨型镂空地球仪、街头红色俏皮的“LOVE”字雕……
出现在纽约市政府产权土地上的所有建筑物,包括这些街头雕塑,小到街灯、报亭、电话亭、公共厕所,大至图书馆、博物馆、渡轮码头、体育场馆,都必须经过一个鲜为人知的机构──艺术委员会的批准。 反对城建奢华做作
艺术委员会历史悠久。1898年的《纽约市宪章》规定,任何计划在纽约公共土地上建设的建筑或公共艺术品,如果设计方案得不到艺术委员会的批准,就不可开工。出台这一政策,主要是针对当时腐败政治下城市建设奢华做作、不重设计的风气,高举艺术理想,打造城市之美。
从那以后,艺术委员会几乎每个月都要在纽约市政厅召开委员会会议和公开听证会,从美学的角度审议来自曼哈顿、布朗克斯、布鲁克林、皇后和斯塔滕岛等五大区的建筑设计方案,根据设计是否够“漂亮”、够“艺术”,来决定可否开工建造。
委员会委员共11人,有专业人士,也有普通市民。他们都由纽约市美术联合会提名,由市长任命,不领薪酬,无偿为委员会服务。曾担任艺术委员会主席的建筑师琼·帕克·菲弗说,委员会里外行与内行的平衡搭配效果很好,外行从普通老百姓的视角看问题,置身事外,眼光新颖,往往会提出很有见地的意见。
菲弗说,各委员术业有专攻、背景各不同,在审议设计方案时经常“英雄所见略同”,其实他们并没有固定的审美倾向。如果说有什么统一的标准,那就是“少就是多”。他们往往要求将复杂的设计方案加以简化,争取既节省开支、又美化城市。 曾把市政府告上法庭
委员会也一直在努力抵制过度商业化的倾向。比如,他们要求赞助商的标志大小和位置不能喧宾夺主,不可让人产生压抑感。所以,除了时报广场一带霓虹灯和广告看板铺天盖地,纽约其他地方很少有让人窒息的大广告牌。
当然,委员会的命运也会随着市长的威权而起伏。以往有几届市政府均有下属部门绕过艺术委员会自行其是。朱利亚尼任市长期间,市属公园局长未经艺术委员会批准,擅自决定在公园的750根旗杆上安装横梁。当时的艺术委员会主席愤然辞职,并以违反宪章的罪名将市政府告上法庭,最后以市政府认输了结。 (记者刘宗亚)新华社北京7月2日专电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07-07/03/content_63213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