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菊什么时候开花:储安平先生的两篇逸响高腾的大文、奇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17:01:25
      从网上搜到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时事评论家、新闻专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诤友储安平先生的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是上高中的时候,1988年暑假,从县中学图书室借到的戴晴的一本记述梁漱溟、王实昧、储安平的书中读到的。尤其是第二篇,当时读了之后,如临头棒喝,又如醍醐灌顶,对储安平先生顿生敬仰之意,当然读了他的不幸遭遇之后,也是深表同情,和对五十年前那场狗屁“阳谋”的不理解---这不理解今天已经演变成沉默的愤怒了!最近,还读到一篇文章,就是《人民日报》5月18日刊登的实际上充满了对现实哀怨的“我们感到温暖”的那一篇。是啊,你们家是经常不断感到温暖,主人的后事是备及哀荣,那五十五万知识分子和爱国民主人士呢?不知道这家人和有关的别的家人想过吗?思考过右派们家属的感受吗?     一场烂污
 
           储安平
 
  在全国空前骚动、朝野争战多日之后,政府终于放弃了他那“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限价政策!这是二十年这一个政府第一次在人民面前低头的一个记录!在这二十年中,这一个政府,凭籍他的武力,凭籍他的宣传,统治着中国的人民,搞到现在,弄得民穷财,尽烽火遍地。这次,在全国人民不可抗拒的普遍的唾弃下,他终于屈服了一次!
 
  过去一个月真象是一场恶梦!在这一个月里,数以亿计的人民,在身体上、在财产上,都遭受到了重大的痛苦和损失。人民已经经历到他们从未经历过的可怖的景象。他们不仅早已丧失了人生的理想、创造的活力,以及工作的兴趣,这次,又丧失了他们多年劳动的积蓄,并更进一步被迫面临死亡。每天在报上读到的,在街上看到的,无不令人气短心伤。饥饿和恐怖,愤怒和怨恨,笼罩了政府统治着的土地。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没有一个人相信这个“金圆券”。抢购抢购,逃卖逃卖,像大洋上的风暴,席卷了整个社会的秩序。抢购是一种“无言的反叛”,这是二十年来中国人民受尽压迫、欺骗、剥削,在种种一言难尽的痛苦经验中所自发的一种自卫的行为。因为这种行为是自发的,所以这种行为能同时发生在政府统治区域中的大小各地,因为这个风暴已是全国性的,所以这个风暴已经威胁到政府政权的安全。中国的人民是可怜的,在政府种种秘密的监视下不能有什么大规模的组织,因之也不能发生任何足以左右政府政策的有效力量。这次的全民抢购,骨子里的意思是人民不相信这个政府,然而可怜的久在淫威之下的中国老百姓从来不能正面站起来对政府表示不信任,全民抢购从政治的观点来说也只是一种人民不和政府合作的消极反叛,然而只要是真正威胁到了人民的生存,即使是一种消极的反抗,或者如我前面所用的一个名词,“无言的反叛”,但也足够震撼政府的命脉。在中国近代的历史上,这是一次崭新的教训。
 
  “纸币”本来只是一张纸,它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它的价值都系于发行这个纸币的政府的信用。有一个“市民”曾在上海各大报纸登载大幅的广告,质问一般市民:为什么美国人民有了美钞不去抢购呢?为什么英国人民有了英镑不去抢购呢?为什么中国人民拿了金圆券就要去抢购呢?这个问题真是问得漂亮!可是我们反问一下,为什么中国人民在以前(在十月三十一日以前)有了美钞英镑并不一定要去抢购物质呢?为什么在中国的美国人英国人有了中国的金圆券,也一样的要把它用掉,不要放在手里呢?这里面自有道理。严格的说来,要以改革币制来解决中国当前的经济危机,本来是个幻想。发行法币的是这个政府,发行金圆券的也是这个政府,这同一个政府,法币的信用既然不能维持,难道金圆券的信用就能维持了吗?有人认为这次的改革币制和最近的放弃限价,都是为了人民。实际上真是如此吗?老实说,无非因为当前的经济情景实在太不像样,有点可怕,假如不改,恐怕政府要站不住了!改吧,改吧,乱七八糟先改它一下,暂时麻痹一下人民;后来弄到全国抢购,乖乖不得了,看上去可能要出什么乱子,威胁政权,所以只好放弃限价。这一切,说得漂亮是解除人民的痛苦,骨子里还不是要安定自己的政权?而在改革币制时,政府命令人民将平时辛辛苦苦积蓄的一点金钞,一律兑成金圆券;政府只要印刷机器转几转,可是多少老百姓的血汗积蓄,就滚进了政府的腰包里去了。政府拿这些民间的血汗积蓄,去支持他的战乱,使所有国家的一点元气,都送到炮口里轰了出去!上海的老百姓都在回想他们在敌伪时期所经过的一切,日本人管得再凶,也没有弄到连饭都没有吃,连买大便纸也要排队的程度;日本人逼得再紧,也没有把民间的金银收完----就靠这点元气,胜利后各地慢慢恢复各种小工商业的活动。现在呢,一切完了,一切完了,作孽作孽,每一个吃亏的老百姓心底里都在诅咒,有一肚皮眼泪说不出来!
 
  七十天的梦是过去了,在这七十天中,卖大饼的因为买不到面粉而自杀了,小公务员因为买不到米而自尽了,一个主妇因为米油俱绝而投河了,一个女儿的母亲因为购肉而被枪杀了,还有不知多少悲惨的故事报纸上没有传出来,我相信这些人都是死难瞑目,阴魂不散的,许多善良的小市民,都听从政府的话,将黄金白银美钞兑给了政府,可是曾几何时,现在的金圆券已比八一九时期打了个对折对折了!惨啊!惨啊!冤啊!冤啊!一个只要稍微有点良心的政治家,对此能熟视无睹,无疚于中吗?
 
  七十天是一场烂污,二十年是一场烂污!污烂污烂!二十年来拆足!烂污
 
  
 
  “党天下”----向毛主席、周总理提些意见
 
   (在六月一日统战部座谈会上的发言)
 
        储安平

 
  解放以后,知识分子都热烈地拥护党、接受党的领导。但是这几年来党群关系不好,成为目前我国政治生活中急须调整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关键究竟何在?据我看来,关键在“党天下”这个思想问题上。我认为党领导国家并不等于这个国家即为党所有,大家拥护党,但并没有忘了自己也还是国家的主人。政党取得政权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它的理想,推行它的政策。为了保证政策的贯彻,巩固已得的政权,党需要使自己经常保持强大,需要掌握国家机关中的某些枢纽,这一切都是很自然的,但是在全国范围内,不论大小单位,甚至一个科一个组,都要安排一个党员做头儿,事无巨细,都要看党员的颜色行事,都要党员点了头才算数,这样的做法,是不是太过分了一点?在国家大政上,党外人士都心心愿愿跟着党走,但跟着党走是因为党的理想伟大、政策正确,并不表示党外人士就没有自己的见解、就没有自尊心和对国家的责任感。这几年来,很多党员的才能和他们所担当的职务很不相称,既没有做好工作,使国家受到损害,又不能使人心服,加剧了党群关系的紧张,但其过不在那些党员,而在党为什么要把不相称的党员安置在各种岗位上。党这样做,是不是有“莫非王土”那样的想法,从而形成了现在这样一个一家天下的清一色局面。我认为,这个“党天下”的思想问题是一切宗派主义现象的最终根源,是党和非党之间矛盾的基本所在。
 
  今天宗派主义的突出,党群关系的不好,是一个全面性的现象,共产党是一个有高度组织纪律的党,对于这样一些全国性的缺点,和党中央的领导有没有关系?最近大家对小和尚提了不少意见,但对老和尚没有人提意见。我现在想举一件例子,向毛主席和周总理提些意见:解放以前,我们听到毛主席创议和党外人士组织联合政府。一九四九年开国以后,那时中央人民政府六个副主席中有三个党外人士,四个副总理中有两个党外人士,也还象个联合政府的样子。可是后来政府改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副主席只有一位,原来中央人民政府的几个非党副主席,他们的椅子都被搬到了人大常委会去了。这且不说,现在国务院的副总理有十二位之多,其中没有一个党外人士,是不是党外人士中没有一人可以坐此交椅,或者没有一个人可以被培植来担任这样的职务?从团结党外人士、团结全国的愿望出发考,虑到国内和国际上的观感,这样的安排,是不是还可以研究?
 
  只要有党和非党存在,就有党和非党的矛盾,这种矛盾不可能完全消灭,但是处理得当,可以缓和到最大限度。党外人士欢迎这次党的整风。我们都愿意在党的领导下,尽其一得之愚,期对国事有所贡献。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党的力量是这样强大,民主党派所能发挥的作用,毕竟有其限度,因而这种矛盾怎么缓和、党群关系怎样协调,以及党今后怎样更尊重党外人士的主人翁地位,在政治措施上怎样更宽容,更以徳治人,使全国无论是才智之士抑或普通一个小民都能融融乐乐各得其所,这些问题,主要还是要由党来考虑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