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双凤中学作息时间:转载:李阳给老师家长提了个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11:28:54
最近李阳家暴事件,随着柴静对李阳的专访,又成为大家谈论的焦点,其中他称“家庭和孩子都是实验品”这段内容,引起许多人的愤怒,认为李阳冷血、李阳太过疯狂、认为他没有家庭责任感,真不是个男人等等,吸引我注意的不只是这一段内容,还有一段:“公众人物都是包装出来的,……我也是经过一定的包装的。”
我看这两段内容时的感觉不是气愤,不是批评,而是感激,我感谢他说出了一句大实话!自己在被包装的情景下,把自己的家庭与孩子当成实验品真的是大有人在,只不过这些人没有李阳那么出名,那么为人所关注,但他们却与李阳有着相似的背景:老师。更为一样的先决条件是:他们在成为父母前,先成为老师,成为被家长们咨询的对象,成为教育的指导者,成为教育的业内人士。要知道,这些定义,其实就是一种包装,一种无论对别人、还是对他们自己而言都已是:“我是老师,是懂教育的专业人!”,这种包装无论力度还是效果或是有意而为之的状态,远远无法与李阳相比,但不可否认,它们已是老师这一职业的刻板印象,这就是老师们的“职业装”!当这些穿着“教师职业装”的年轻人步入婚姻,升级为父母时,我把这些朋友称为:老师家长。
在各地办讲座时,讲座结束,总会有许多家长朋友不走,围在我的身边就自己孩子的具体问题进行交流,这时会有这样的身影出现:TA离我不会很远,但也绝对不会离我很近,其距离保持在可以听到我与别人的谈话内容;我与家长朋友们进行交流时,TA绝对不会提问;我边回答家长朋友们所提出的问题,边移动脚步向所乘车辆走去时,TA绝对会跟着人群一起移动,以保证自己可以继续听到我与别人的交谈;我身边的家长朋友陆续离开后,TA依然不走,脸上写满欲言又止,或是在我身边没有别人时问我在当地的住宿地点或是小声向我询问电话等联系方式;我回到所住的宾馆,不久就有人没有预约便跑来咨询……经我观察、了解,有这种行为的朋友中,许多人就是老师、有些还是当地有名的优秀班主任。
他们见到我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老师让您见笑了,我自己是老师,却管不好自己的孩子,真是不好意思让别的家长看见,希望您能理解……
这绝对不是孤案,豆瓣网上著名的“父母皆祸害”小组,其成员已有几万人,我也加入其中,在组中读读帖子就能发现,许多小白菜(受祸害的孩子们对自己的称呼,有苦命之意)的父母是中、小学老师。
这是一个多么让人感到奇怪的画面呀,老师原本是懂教育者,在家长朋友们的眼里,他们不只懂教学也懂孩子,所以应该多多向老师们请教教育孩子的办法。可我前面谈的这些情况,好像是在说:我们的老师连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他们根本不懂教育。
没有,我没有诋毁这些老师的意思,我想说的是,包装背后的能量与后果。对李阳而言,他没有成家、有子时就已成为著名的疯狂英语老师,这一前提催生了其产生把家庭与孩子当成实验品的想法与动意!在出现家暴事件之后,包装的加速度依然起作用,它能使李阳认为这是一件小事儿,不能与他的英语教育事业相比拟,在不认错的情况下,可以“高喊着:‘我爱丢脸’带领学生们跑步向前……” 其实我前面讲过的老师们也有相似的动机与行为,他们在自己还未成家,还未当父母时,就开始从事教育工作了,面对孩子们的教育问题,老师们一定会介入到家庭教育之中,他们不只传递学科知识,也会有意无意地指导家长朋友如何当一个合格的好家长,为他们排忧解难。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会看到行行色色的家庭,行行色色的父母与行行色色的孩子,这种广泛接触加上自己身上这套教育业内人士的“职业装”,一定会让他们对自己未来的家庭、自己未来的孩子有许多期待,当然他们也必定会对自己将来会成为怎么样的父母有一个具体的规划。当这种想法出现时,李阳所说的:“家庭和孩子都是实验品”就有了实施的基础与动意。当包裹着“教师职业装”的年轻人,成了家,有了孩子之后,这个家庭便有了可以“实验”的对象。他们会按照自己内心早已描绘好的蓝图对孩子的未来进行规划、设计与塑造。
如果孩子的成长与自己的期待不谋而合,就会出现一个教育成功的优秀范本,让老师家长心满意足,心安理得地把自己教育孩子的所谓成功展示给所接触到的家长。如果孩子的成长与自己的期待不合,老师家长的内心焦虑就会陡然上升,几个办法不管用之后,批评、指责、强力的管教就会开始,伤害由此产生,身为老师教得好别人的孩子却教不好自己孩子的局面便会出现。其实,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作为老师家长的孩子,他们很多人都是父母的教育实验品。我以为,李阳的一句:“我也是经过一定的包装的。……家庭和孩子都是实验品”,给所有身为老师同时又已为人父母者提了一个醒:切不可因为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使自己的孩子成为实际上的教育实验小白鼠。
美国父母新闻工作坊创制者,父母新闻工作坊指导员  南希?萨姆琳(Nancy Samalin)女士所著的《爱与愤怒:父母亲的两难困境》书中,有这样一句:“在我的儿子出生前,我一直是个完美的父亲。——一位两岁小孩的家长。”我想这句话可以变成:“在我的孩子出生前,我一直是个完美的家长——一位自身职业为老师的N岁孩子的父母”或把这句话变成:“在我的孩子出生前,我一直是个完美的老师——一位自身职业为老师的N岁孩子的父母”
好一个“在孩子没有出生前”的“完美”竟然会堂而皇之地使老师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教育实验品;伤害了自己的孩子还不自知;期待于让自己的孩子为自己这身教师“职业装”增光添彩。李阳所说的这句大实话,真的是好好为每位老师家长提了个醒,告诉大家:不要掉进自己的“教师职业装”陷阱里,孩子不是自己教育事业上的实验品,他们是独立的、完整的、活生生的人!是因为夫妻相爱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爱的结晶!
请允许我把这个警示对象再扩大一些,把它送给那些自视具有高素质,有高文化水平,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朋友们,不要以为你们不是老师就不会掉入我前面所说的那个“实验品”的陷阱中,只要有自己放不下的“面子”你就穿上了包装过的行行色色的“职业装”,在它们的作用下,对孩子的未来就有可能产生过度的希望,这些都足以让人有掉入教育陷阱的可能性。请朋友们多多小心,随时内省,自识自己为“N高”人才者须更慎思、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