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霑老婆陈惠敏:实施道路保洁分类管理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1:01:55

实施道路保洁分类管理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

2010-09-29 17:45   来源:中国建设报网   进入新世纪,杭州市委市政府对“清洁杭州”工作十分重视,将“清洁杭州”工作作为衡量政府执政能力的“领导工程”,提升城市品牌的“环境工程”,为民办实事、让群众得实惠的“民心工程”。2007年初,杭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通过5年的努力,把杭州打造成为“国内最清洁城市”。由此,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工作作为杭州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主要包括“清洁、清静、绿色、亲水、无视觉污染”五个方面的内容,基础就是要着力解决“清洁卫洁难”问题。城市道路是一座城市的窗口,要提高城市的清洁度,必须从做好道路保洁着手,通过定量考核进行科学评价,并将考核结果与保洁经费核拨挂钩。同时,保洁管理的动态性很强,需要日复一日、持之以恒地常抓不懈,通过深入细致、扎实有效的日常检查考核,确保长效管理机制和制度的落实,并按照天天创“国卫”的标准做好保洁工作,建立“管理定额化、定额考核化、考核日常化”的管理模式,确保城市的清洁美丽。杭州市道路保洁分类管理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制定出来的长效管理工作措施。

一、实施道路保洁分类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坚持最高标准。一是要求做到“五无五净”。即:道路无垃圾、无杂物、无积泥、无积水、无污迹;路面干净,绿地和树圈干净,边角侧石干净,雨水井沟眼畅通干净,果壳箱等环卫设施干净。二是高于“国卫”标准。做到垃圾即现即清,道路随脏随扫,加大巡回保洁力度,对各类道路(街巷)实施全覆盖、全天候、随机性进行检查考核,克服侥幸心理,确保全方位保洁。三是提出清洁度衡量保洁质量指标。即对照道路保洁分类管理检查考核实施细则,以应检查道路单位面积内问题的发生数来衡量保洁质量程度,并以清洁度为依据核拨保洁经费。四是完善环卫设施。为努力打造杭州公厕全国第一品牌,自2008年开始,杭州全面实施公厕提升改造工程,两年来共提升改造公厕538座,其中新建149座、改建389座,总投资1.5010亿元(其中市财政投入1.2375亿元)。五是更新环卫车辆设备。自2007年以来,进一步加大环卫机具的更新力度,着力提升新时期环卫工人形象,提高机械化作业能力,先后购置了机扫车、洒水车、高压冲洗车、护栏清洗车、压缩车、多功能作业车等各类环卫专用车辆254辆,其中洒水车91辆、机扫车136辆、清洗车27辆(含高压冲洗车与多功能清扫车),总投入9804.6万元,目前市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1.67%。

  (二)坚持“三化”要求。即按照“管理定额化、定额考核化、考核日常化”实施道路保洁分类管理检查考核。管理定额化,就是在认真核定各类道路(街巷)面积的基础上,按照高于“国卫”标准和不同类别道路保洁管理指标要求,采用劳动定额通用计算方法,确定各类道路(街巷)保洁经费定额(不同类别道路、街巷每平方米每年的成本定额)。一类道路24小时保洁定额标准为17.95元,18小时保洁定额标准为16.52元;二类道路16小时保洁定额标准为13.52元;三类道路14小时保洁定额标准为10.82元;一类街巷16小时保洁定额标准为14.54元;二类街巷14小时保洁定额11.21元;三类街巷8小时保洁定额5.38元(区级财政安排落实)。定额考核化,就是根据各个城区道路(街巷)面积计算出各城区应得的年度保洁经费标准,实际拨付时根据道路保洁质量按季度进行拨付。考核日常化,就是全覆盖、全天候、无休日进行检查考核,建立起一支永不撤离的创国家卫生城市的检查队伍,使道路清洁状况天天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真正把长效保洁措施落到实处。

  (三)坚持“三公”原则。即检查考核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重点把握三个环节:一是规范抽签环节,研发了抽签软件,在相关人员的监督下,随机抽取被检道路名单后立即进行密闭封存,做好信息保密,确保被检道路卫生状况的真实性;二是规范检查环节,检查组由3人组成,检查时不得携带通讯工具,防止信息外传,检查过程实行全程录像并对问题进行详细文字记录,检查组人员现场确认签字后于当天将检查结果上网公布,防止擅自改动检查结果;三是规范结果公布,当日的检查考核结果经检查组整理、审核、校对无误后发至各城区,各城区不仅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本城区检查情况,也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其他城区的检查结果,确保结果的公开、透明,接受监督,也便于各城区在第一时间对问题进行整改。

  (四)坚持“按质核拨”。为合理有效地使用好道路保洁专项经费,我们采取按保洁质量核拨保洁经费的办法,将道路清洁度与道路保洁经费核拨挂钩。一是根据每月的检查考核成绩,确定各区各类道路(街巷)实得的保洁经费。对保洁质量达到标准要求的道路(街巷),按定额拨付保洁经费;对保洁质量未达到标准要求的道路(街巷),根据检查考核结果在年底核减相应的保洁经费。二是按检查考核成绩进行奖励。即根据年度各区清洁度排名情况,将每月检查考核后核减下来的保洁经费列为年度道路保洁分类管理奖励经费,对各城区进行奖励,进一步调动了各城区努力提高道路保洁水平的积极性。同时,还将道路保洁分类管理考核情况与年度城市管理目标考核进行挂钩,全方位进行激励。

二、道路保洁分类管理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由于杭州市把道路保洁纳入各城区党委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而且每季度在《杭州日报》上公布各城区清洁度排位,从而促进各城区把保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年年提出争先目标,六城区中保洁水平高的提出要争一保二,其他城区都提出要进前三,形成了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良好工作氛围,促进了全市保洁水平年年有提升。

  (二)道路清洁度明显提高,长效措施得到真正落实。实现了人工与机械清扫清洗的无缝链接,做到了道路保洁精细化,市区道路综合清洁度得到全面提升,并持续处于较高水平。2009年道路清洁度达96.36%,与2007年实施之初的65.25%相比,提高了31.11%。按照“四个从严”(标准从严、管理从严、考核从严、查处从严)和“三个零”(零遗漏、零容忍、零投诉)的要求,落实长效保洁措施,扩大考核覆盖面,同时将环卫热难点问题纳入考核范围,做到市区道路、街巷网格化管理,全方位覆盖,真正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保洁管理上的盲区死角,做到了“三个一样”,即:节假日与平日道路保洁水平一样;已检查与未检查过的道路保洁水平一样;重大活动期间与一般活动期间的保洁水平一样。促进了管理水平的平衡发展,目前区与区之间、道路与街巷之间、城乡之间保洁管理水平趋于平衡。

  (三)“三有保障”得到有效落实。有钱办事:保洁经费逐年增加,仅市级财政投入的保洁经费(40%)就从2006年的4700万元、2007年的1.0595亿元、2008年的1.2961亿元、2009年的2.133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3384亿元(计划)。2010年与2006年相比,增幅达397.5%。各城区按照“定人、定时、定量、定机”标准,增加资金投入,并按60%的保洁经费进行匹配。有人管事:各城区专门成立了道路保洁分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道路保洁分类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解决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并增加保洁和管理人员,自2007年实行道路保洁分类管理检查考核工作以来,各城区累计增加保洁员4200余人,增幅达50%以上。有章理事:杭州市人民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解决环卫工人实际困难保障其合法权益的意见》、《杭州市区城市道路保洁分类管理检查考核试行办法》、《杭州市区城市道路保洁分类管理检查考核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为改善提高环卫工人薪酬福利待遇、稳定队伍、强化道路保洁分类管理提供了政策依据。

  (四)管理责任得到有效落实。各城区、街道(乡镇)、社区建立管理网络,明确管理责任,把道路保洁分类管理作为“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的重要工作,加大对道路保洁工作的组织领导、督促指导、自查自纠和考核力度。各区建立街道每季保洁排位制,各街道建立社区保洁排位制,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分工督查制、责任追究制等相关工作制度,做到管理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空白。通过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了区与区、街道与街道、社区与社区之间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夯实了管理基础。

  (五)杭州知名度得到了提升。一是得到了领导的肯定。中央领导来杭州考察指导工作时,对杭州的清洁水平印象深刻,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杭州的城市管理,特别是保洁的水平不亚于欧洲等发达国家城市的水平。二是得到了媒体的广泛称赞。近年来,浙江省内外各大媒体和网站对杭州打造最清洁城市的做法和道路保洁分类管理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大量报道,上海、南京、桂林、深圳等城市对杭州市的做法均给予了高度评价。三是得到国内同行的好评。道路保洁分类管理检查考核工作开展以来,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大连、长沙、南宁等兄弟城市先后到杭州考察道路保洁的具体做法。四是得到了市民的认可。据2008年统计部门社会调查反映,认为环境卫生较以往有所改善的市民为99.3%,对洁化的满意度为97.8%。2009年市民满意度最高的是城市形象(市容市貌),为97.7%,其次是市政管理和环卫管理,分别为97.5%和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