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手镯是不是白字:活得匆忙,来不及感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5:52:07
 

徜徉书林-11:活得匆忙,来不及感受(独家)

作者: 陈士平 | 2006年07月05日 09:56 | 栏目: 徜徉书林
 被别林斯基称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最重要的一部诗体小说,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扛鼎之作。我国从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有人译成中文,至今已有不少于七种译本。我买到的最早版本是1949年在成都买的吕荧译本,可惜已在文革中佚失。后来陆续买到查良铮、智量、冯春、田国彬的新译本和吕荧的再版本,还有丁鲁和王士燮的两种译本未曾见到。不同译本各有千秋,这里仅就其中的一句加以比较。     《叶甫盖尼·奥涅金》第一章开头引用了另一位俄国诗人维亚塞姆斯基的一句诗,不同译者的译文如下:                   吕译:急于生活也忙于感受。          查译:活得匆忙,来不及感受。          智译:活得仓促,也感受得匆忙。          冯译:又急于生活,又忙于感受。          田译:忙于生活,又急于感受。          我认为查良铮先生的译文最准确:“活得匆忙,来不及感受”。为什么对这句诗特别感兴趣呢?因为我觉得这是全书提纲挈领的一句诗,代表普希金本人对笔下的主人公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基本评价和批判态度。在这里,“感受”二字显然并非指浅层的感官享受,而是指对生活的认真思考。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文学中“多余人”的一个代表。出身贵族,但又厌恶他所赖以成长的这个阶级;试图逃避上流社会奢靡的生活,却又找不到新的生活方式;想过要有所作为,但缺少行动的勇气;热衷于都市中的声色犬马、灯红酒绿,但很快就感到烦闷,退出花天酒地又无所作为。可以说他活得很匆忙,很累,却碌碌无为,空留悔恨。尤其是他因怀疑家庭幸福、害怕承担责任而拒绝了纯真少女达吉亚娜的爱情,从而留下终身遗憾。叶甫盖尼·奥涅金身上的致命弱点是对生活玩世不恭的态度,恣意享受、沉醉物欲,从不严肃地思考生活的目的和意义,也就是上面那句诗中所说的“来不及感受”。               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时代早已过去,但我看到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特别在稍有权势或钱财的所谓“成功男人”中,依然存在着不少奥涅金式的人物。满足于既有的一点“成就”,不思进取,成天忙于公关应酬,迎来送往,饭局不断,酒醉不醒,或山聊海侃,言不及义,晚上则混迹于歌厅舞榭,周旋于脂粉之间,一泡泡到半夜。乐是乐了,福是享了,荣华富贵,该有的都有了,却很少静下心来想想这种生活究竟有什么意义。          我有个小我20来岁的熟人,本来是个挺上进的青年学者,在某个权势单位当了几年处长后,形象和谈吐大变。那天见到我,说他一年365天至少有360天的午饭和晚饭是在公费宴请中度过的,结果吃出了一身的病。“陈老不瞒您说,我现在正应了那四句话:白酒一斤不醉,麻将一宿不睡,三步四步都会,最后那句我就不说了吧。。。”接着一阵油腻的干笑。看着他那红光满面的胖脸,呆滞的眼神和丑恶的啤酒肚子,我不知道他是在诉苦还是炫耀,也不知道该同情还是讨厌他,心里想,这人废了。          孔老夫子是提倡从容生活的。他有句“吾日三省吾身”的名言,主张不要活得太匆忙,每天晚上拿点时间扪心自问:工作做对了吗?对朋友守信了吗?知识长进了吗?我们也不妨每晚反思一下:往大里说,对国家对人民甚至对人类的终极利益有什么用处?往小里说,对得起爱人孩子和自己的良知吗?这样做对自己是大有好处的,起码到老时回首往事不至于“因虚度年华而悔恨,碌碌无为而羞耻”。                                             (参看智量译《叶甫盖尼·奥涅金》,人民文学出版社)

 

评论:呼为 发表于  2006-07-06 09:09:47 IP:210.51.38.*您对查良铮先生的译文的评价是极准确的。活的匆忙就无法享受生活。现代人忙于生活没有心情和时间感受生活。现代人忙,是事实,但是时间不会因为你忙而等你。大家都忙,但爱读书爱音乐的人再忙临睡时也要翻几页儿书和听几分钟自己喜欢的音乐和歌曲才能睡踏实。物质上也一样,我身边的一位朋友(美国),她住的房子大而豪华。可她每天疲于奔命伺候这个房子却没有时间享受它,一次我指她的双人浴盆说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她说“我从来没有用过”,我说“为什么?”,她说“太忙”,我说 “你是这个房子的奴隶”。
士平回复:谢谢你在第一时间来访并给我留言。
feixiaolin 发表于  2006-07-06 18:56:21 IP:221.223.51.*活得匆忙,来不及感受。一定时刻提醒自己.
dayan 发表于  2006-07-06 20:09:37 IP:61.51.213.*手头正好有丁鲁译本,他是这样翻译的:活得匆匆忙忙,感受也浮光掠影。与查译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查译更简洁明了。
士平回复:好!丁鲁译的也不错,我还是第一次得知,谢谢!
皮皮 发表于  2006-07-07 08:31:57 IP:218.25.127.*突然想起一句调侃:都是同样地走向坟墓,为什么要那么匆忙呢?
陈伯伯,您笔下的处长,我怎么越看越象最后流落富人岛上的大林呢?哈哈哈,好玩!我猜他小时侯一定没好好读那本有趣的书!
对了,陈伯伯,科学宫书市您去了没有?到7月10日结束,仔细挑挑,还真有一些好书呢!
士平回复:你也在沈阳?啊,想起来了,原来你就是那位写过《比如女人》、《所谓先生》的大作家皮皮啊!大旗博客真藏龙卧虎之地也。读其书不见其人,终于在模拟的网上空间相逢了,同饮一江水,同吸一城气,缘分哪。
皮皮 发表于  2006-07-07 22:47:34 IP:218.25.24.*哎呀,不好意思,陈伯伯,让您误会了!不过我小的时候还真去府上拜访过,印象深刻的是您描述一个刚刚参观过的国外现代艺术展览中的一件展品——两块被麻绳紧紧缠绕的石头,好象男人和女人难舍难分的样子,名字应该是叫做《最后的探戈》。之后的很多年里,好多次我都在想:他们还在那里吗?他们现在怎样了呢?因为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他们是有生命的了!
士平回复:你是谁,神秘的小朋友皮皮?请示你的网址。
浏泓 发表于  2006-07-07 23:46:25 IP:210.51.38.*陈老师好!
"查译:活得匆忙,来不及感受。"我也觉得这个最好。
这段精彩极了!好象就在眼前:)
~~~~~~~~~~~~~~~~~~~~~~~~~~~
  我有个小我30来岁的熟人,本来挺上进的,在某个权势单位当了几年处长后,形象和谈吐大变。那天见到我,说他一年365天至少有360天的午饭和晚饭是在公费宴请中度过的,结果吃出了一身的病。“陈老你信不信,我现在正应了那四句话:白酒一斤不醉,麻将一宿不睡,三步四步都会,最后那句我就不说了吧。。。”接着一阵油腻的干笑。看着他那红光满面的胖脸,呆滞的眼神和丑恶的啤酒肚子,我不知道他是在诉苦还是炫耀,也不知道该同情还是讨厌他,心里想,这人废了。
~~~~~~~~~~~~~~~~~~~~~~~~~~~
  读了您的文章,知道老师学养深厚,请多指教。我已链接您的博了。
dayan 发表于  2006-07-09 09:58:40 IP:61.51.208.*《普希金小说戏剧选》(人文版)收录了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智量译),是这样译的:“急匆匆地生活,来不及感受。”而另一本《叶甫盖尼·奥涅金》(智量译,人文插图版)却译为:“活得仓促,也感受得匆忙。”看来智量先后共有两个译本,除这句诗外,正文也作了修改,且改动很大。
士平回复:好!智量改得好!
no telling 发表于  2006-07-15 15:22:59 IP:210.51.38.*太匆忙了!时间不够用!
丁鲁 发表于  2006-07-19 22:54:49 IP:210.51.38.*谢谢陈先生和各位对拙译的评论和美言.这一句我的译文较长,这是查看了维亚泽姆斯基的原作,根据全文的格律形式考虑和确定的.从俄文原文来看,两处都是匆匆的意思.
丁鲁 发表于  2006-07-20 10:53:24 IP:210.51.38.*补充两句."匆忙"倾向于"有",而"来不及"倾向于"无",二者有细微差别.所以查先生之后的译文都根据原文用了前一种意思来译.我们敬仰查先生,又同情他的遭遇.但从翻译的角度来看,译文不断更新,是自然规律,能留下来的是少数.(请参看我为译林出版社出版的查译<普希金诗选>所写的序:<永远的普希金,永远的穆旦>.)
士平回复:丁鲁先生,我不懂俄文,门外汉乱谈,请原谅!您为译林本写的前言,我一定找来拜读。请示您的博客网址,以便求教。
丁鲁 发表于  2006-07-20 15:55:12 IP:210.51.38.*陈先生:您好!我在留言中写的几句话不知您看到没有.我的网上功夫太差劲了,现在不但还没有博客,就连普通的网页也弄不好,甚至电子邮箱也还没有弄好呢!看了您的博客,羡慕得不得了.真的!辽宁省农科院大概是在沈阳?邮编是多少?我正在设法购买拙译<奥涅金>的样书.购到即将寄上求教.
士平回复:您的两次留言我都看到了,谢谢!我的地址是:(110161)沈阳东陵马官桥北街27-361。如能收到您亲笔签名的译著,我将感到非常的荣幸。
丁鲁 发表于  2006-07-21 07:11:10 IP:210.51.38.*陈先生:书设法很久,总是没有买到.最近找到了,估计不久会寄到我这里.又,我只是从译文的角度谈的.您和各位朋友所谈的是自己的欣赏体会和人生体验,我也很有同感.
大焱 发表于  2006-07-21 09:19:38 IP:202.108.87.*(我在网上找到了丁鲁先生的这篇序言,贴在这里。向诗人普希金致敬!向穆旦先生致敬!向丁鲁先生致敬!)


《永远的普希金,永远的穆旦》
(代 序)
丁 鲁

面对查良铮的普希金诗歌译文,我常常一坐就坐上很久。

普希金不仅是俄国的大作家、大诗人,而且是俄罗斯人文精神的象征。他的名字,中国人已经非常熟悉了。译者查良铮的名字,我是50年代从译本知道的。至于诗人穆旦,一个时期内在中国大地似乎已经销声匿迹,直到近年才重新为人们所熟知。而查良铮——就是诗人穆旦。

我们熟悉的诗人普希金出身名门,早年生活舒适,创作有成,金光大道敞开在他面前。为了自由和民族的振兴,他却选择了荆棘之途,终于英年早逝。但这位自由的歌手至今活在他的作品中,活在俄罗斯人民的心中。俄罗斯人崇拜他,因为他是“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和“俄国文学之始祖”(高尔基语)。在国外,他的影响也是难以估量的。特别是中国人民,在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中就受过他的巨大鼓舞。

至于笔名穆旦的查良铮,早在20世纪40年代在西南联大念书的时候以及以后的时间里,就已经是一个有名望的青年诗人了。1953年从美国芝加哥大学回来,他在翻译拜伦、雪莱等诗人的同时,就开始翻译普希金的作品,出版了《普希金抒情诗一集》和《普希金抒情诗二集》。1958年以后,由于非文学的原因,他已经无法发表诗歌创作,只能通过翻译来为中国诗歌做出自己可能做出的贡献了。这时他在翻译拜伦《唐&#8226;璜》和普希金诗体小说《叶甫盖尼&#8226;奥涅金》的同时,又增补修订了普希金的抒情诗共四百余首。现在出版的这本诗选中,就收了他译的一百余首普希金重要的诗歌创作。

表面上看,诗人穆旦和普希金区别很大:普希金是古典诗人、格律诗人,穆旦写的却是现代派的自由诗体或半格律诗体的作品。为什么作为诗歌翻译家的查良铮偏偏挑选了普希金呢?

只有深入到他自己的世界中,我们才能就此作出回答。

刚从国外回来的查良铮抱着满腔献身祖国建设的热情,而那时中苏关系正热,正是大力介绍俄苏文学的时候,这些自然都是查良铮翻译俄罗斯文学鼻祖普希金的重要原因。但对于我们的问题,以上还不能说是一个完全的答案。查良铮译拜伦,译普希金,都有更加内在的动因。普希金自己就非常推崇拜伦,因为拜伦和普希金一样是一名自由的歌手。在中华民族危机深重的年代,这两位外国诗人都曾经鼓舞过我们的革命斗争。

而查良铮所译的普希金抒情诗,正是体现了译者这种同样的诗人的素质。这种素质首先不是表现在文字的艺术性上,而是表现在他献身于自由解放的精神上。

让我们看看他译的《致恰达耶夫》中的这些诗句吧:


朋友啊!趁我们为自由沸腾,

趁这颗正直的心还在蓬勃,

让我们倾注这整个心灵,

以它美丽的火焰献给祖国!


读到这里,我们眼前不是也出现了那个为抗日战争奔波在中缅公路上的热血青年的身影吗?

沉重的枷锁将被打掉,

牢狱会崩塌——而在门口,

自由将欢欣地把你们拥抱,

弟兄们把利剑交到你们手。

《寄西伯利亚》


读到这里,难道不会想起诗人穆旦对反动统治下腐朽社会的愤怒抗议吗?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

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这是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写下的。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当译者晚年回味自己的这段译文时,他的心情并不是消极等待,而是对未来满怀信心。

因为作为诗人的穆旦,是对中国民族性中的消极方面进行过深刻批判的。凡是读过他作品的人,对他写到的那个“圆”都会有很深的印象:


……多少年的人工

我们的绝望将使它完整。

毁坏它,朋友!让我们自己

就是它的残缺,比平庸更坏;

闪电和雨,新的气温和希望

才会来贯注,推倒一切的尊敬!

因为我们已是被围的一群,

我们翻转,才有新的土地觉醒。

《被围者》


这既是对当时窒息人的社会现实的批判,也是对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境界中消极面的批判。儒教传统教育下的知识分子,精神负担是很重的。想要冲破几千年陈规陋习的束缚,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这使我们联想到阿Q临刑前所画的那个圆圈。后一个圆圈揭示了无知者的愚昧,前一个圆圈揭示了知识阶层的思想负担。而对无知者的思想蒙蔽和对知识阶层的思想羁縻,就是封建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统治者同一愚民政策的两个方面。同样一个圆圈,说明穆旦继承了鲁迅的批判精神,虽然鲁迅对中国民族性中消极面的批判更广。而这样一个看透了中国知识分子消极面的诗人,他自己是不会消极颓废的。他在逆境中仍旧执着地笔耕不辍,就证明了这一点。

由于各种原因,查良铮的普希金诗歌译文并非没有可以改进之处。但是从译者与诗人人格的一致来看,从译者晚年用全副精力投身译事来看,我们不能不感到他不仅是在翻译,而且是把全部无法在创作中发挥的诗人的热情,都倾注到这一工作中去了。他的诗歌译文,也可以说等同于这位诗人心爱的创作,是他呕心沥血艰苦劳动的结晶。


不,我不会完全死去——我的心灵将越出

我的骨灰,在庄严的琴上逃脱腐烂;

我的名字会远扬,只要在这月光下的世界

哪怕仅仅有一个诗人流传。


这是查良铮所译的普希金《纪念碑》中的名句。

诗人普希金是永在的。诗人穆旦是永在的。

查良铮所译的普希金诗歌,也将永远留在中国的诗歌翻译史上,留在我们每个读者的心里。

二〇〇〇年四月二十日
丁鲁 发表于  2006-07-22 06:10:04 IP:210.51.38.*谢谢网友大焱先生把那篇东西找了出来.但您的三个"致敬",第三个是不敢当的,因为根本不在同一个水平上.这篇东西要得太急,写得不太好.关于"圜"的评论欠准确,因为没能找到原作的全文.
这几天在陈先生的博客中喧宾夺主,很不好意思,请陈先生原谅!我搞了个网页,请人帮着弄的,网址是www.dlshy.net,将近一年了,还是半死不活地撂在网上.很想请大家帮我出出主意.非常感激!
谱庄 发表于  2006-07-22 15:46:28 IP:221.204.11.*真好!看见你们如此认真地谈一个人一句话一本书,向你们所有的人致敬!
皮皮 发表于  2006-08-01 21:17:06 IP:218.25.25.*陈伯伯,我其实并不神秘,只是懒惰!我住在您旁边那个部队大院里。从前和一个叫做林楠的小朋友常去您家串门——不过,那也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所以您大概不会记得了。上面是您新家的地址罢,有空我去问候您和阿姨好了!
哈哈,我想起你是谁了,欢迎来访!
白马入芦花 发表于  2006-08-02 12:56:09 IP:61.167.35.*读过的就是查良铮的译本,还有一本也是查良铮翻译的《普希金抒情诗》开本很大。因此留在心中的便是查良铮的普希金。
活得匆忙,来不及感受,至今记忆犹新,对于《叶甫盖尼·奥涅金》以后的译本,买过,特别是精装的,随手翻翻没有细读。记得,最早的译本为《欧根·奥涅金》,大概是叶水夫翻译的吧。
水夫的译本我还没见过,谢谢提醒。
赵玫玫 发表于  2006-09-09 16:29:35 IP:220.101.216.*“一阵油腻的干笑”,太精典的描述了。几个字形象就跃然纸上,让人想到某一类人。可见陈老的文学功底。
士平回复:我特别讨厌那种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庸官,对国家和人民有百害而无一利,对党的形象有百损而无一增。一个政府官员,在任期内踏踏实实工作,干出几件对老百姓有利的实事,哪怕犯有这样那样的错误,甚至有一点不出大格的受贿,我看也可以原谅;即使他进了监狱,判了几年,老百姓还会想念他的。
皮皮 发表于  2006-10-31 21:11:11 IP:218.25.30.*陈伯伯,每次我读您上面这段话,都会忍不住笑出声来--实在想象不出象您这样饱受政治磨难的人,在政治上居然还是这么单纯!心性纯良,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