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慧琳24式太极拳:中国经济的困境和破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4 20:45:45

日本因为老被人剪羊毛,所以就用了金蝉脱壳和瞒天过海的伎俩,把日本制造进行了一个大的改进。
主要的一招,就是躲到了中国这个手上有大烧火棍的大个子的背后,其实就是将大部分日本制造的零配件,在中国组装,贴上一个中国制造的牌子。
另一招,就是将日本汽车的最后一道工序移到美国,毕竟这个是它的第一大市场,然后靠日本的零配件供应,将日本汽车变成了美国和加拿大制造。
虽然前一阵子奥巴马政府为了救援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把丰田为代表的日本汽车系列放上了砧板,不过目的,也主要还是要虎口拔牙,将部分市场抢救出来,为三大汽车续命。因为你的手太重,就会导致丰田靡下的美国工人们失业了。
但是在这种安排下,还是有个弊病,就是你的供应链,还是可以被人攻击。本来原先的估计,就是一旦藏在了中国的背后,那么贸易顺差被美国国会拿出来说事的机会,就比较小了。那么美国人就不会那么猴巴巴地看做汇率市场的波动。这个时候,日元对美元,可以跌倒120,也没有多少人在意。
不过2008年之后,美国出问题,采取的方法,就是一直逼迫日元升值。那就是美元对欧元跌,你日元要向欧元看齐,不能跟着走下来。而美元对欧元涨,那你日元必须跟着往上,保持和美元的差距。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的零部件出口到美国,就会受到美国的零部件厂商的有力阻击。那么这样的话,搞到最后,那么就是日本的零部件和最后组装,都会跑掉了。
而日本在大地震之后带来的核辐射,给世界上不少国家一个完美的借口,来抵制日本的零部件进口。再加上电力紧张,交通不畅,然后日元冲着70去了,都会逼迫日本的零部件厂商们逃出苦海。
这个时候,中国,尤其是辽宁的中南部,是一个预计的最好去处。
但是这个有赖于人民币和美元的某种挂钩,不然的话,人民币汇率和日元一起狂奔,那么人家还不如跑美国呢。这也是美国国会逼迫人民币升值的一大动因。
从这里看得出来,中国制造的发展方向,其实和日本以前走的路子应该比较相似。那就是尽量充实“中国制造”成品的内涵量,如果条件成熟,可以考虑放弃一部分外销商品的贴牌,从而保证中国对美国和欧洲贸易的顺差,不会继续扩大,而是出现递减趋势,这么来讲,虽然人家也是揣着聪明装糊涂,毕竟字面上的数字,不好糊弄了。
那么这样会不会引发失业问题?主要看你用于最后工序装配的那部分工人,可不可以转移到产品链的前端上去。而且还在于中国自己的产业可不可以把前端的肥肉自己给独家吃了。
当然产品软件和品牌到销售的环节,也可以主动出击。比如说最近几年中国商家在日本还是斩获了不少。但是这个方向,和制造业中的关键技术一样,平时是不容易搞到手的。在目前这样的经济危机之下,反而可以逼宫,装几车细软回来。
在考虑到换牌动作,我自己的认知,对待美国市场的最佳国家,应该是哥伦比亚。这个国家,因为和美国的合作,在禁毒方面,美国有赖于哥伦比亚,而且还想用它来制衡委内瑞拉。因此对中国在这里的贴牌行为,只能采取容忍状态。
而中国和委内瑞拉的关系不错,也保证了可以在两边都说上话,反而比美国更有能力调解大家都不和。但是这个行动,取决于美国和哥伦比亚贸易自由协定的通过,也要看中国对另一条巴拿马运河式样的南北通道,可不可以成型。
在欧洲方面,中国在希腊和爱尔兰的某些举动,都有混入欧元区,从而躲过欧元区经济的贸易保护。但一个更好的选择,其实是在沙特。
因为沙特是产油大国,经济比较单一,自身有经济多元化的意向。而沙特的地位特殊,导致全世界各大国,都不希望看到沙特出现动荡,这里会相对的比较安全。再加上,现在中东北非局势动荡,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就业问题的话,那么将来世界就不得安宁。
基于这些考虑,而且由于法国在利比亚的局势转好,不排除对中东采取特殊待遇,给Made In Middle East,中东制造,一个方便之门,为未来的地中海俱乐部提供铺垫。
而美国为了保住在中东的影响力,肯定也会动用经济因素来讨好中东人民。那么建立在牺牲中国制造,来换取中东制造的部分空间,从而稳定中东就业局势的努力,不是没有出现的可能。
那么中国可不可以做到未雨绸缪,抢先介入中东,尤其是沙特,当是中国政府需要考虑到目标之一。
毕竟,把桥头堡建到沙特,对中国的非洲投资安全、能源和原材料供应保障、还有新疆的反恐,都是大利。

日本因为老被人剪羊毛,所以就用了金蝉脱壳和瞒天过海的伎俩,把日本制造进行了一个大的改进。
主要的一招,就是躲到了中国这个手上有大烧火棍的大个子的背后,其实就是将大部分日本制造的零配件,在中国组装,贴上一个中国制造的牌子。
另一招,就是将日本汽车的最后一道工序移到美国,毕竟这个是它的第一大市场,然后靠日本的零配件供应,将日本汽车变成了美国和加拿大制造。
虽然前一阵子奥巴马政府为了救援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把丰田为代表的日本汽车系列放上了砧板,不过目的,也主要还是要虎口拔牙,将部分市场抢救出来,为三大汽车续命。因为你的手太重,就会导致丰田靡下的美国工人们失业了。
但是在这种安排下,还是有个弊病,就是你的供应链,还是可以被人攻击。本来原先的估计,就是一旦藏在了中国的背后,那么贸易顺差被美国国会拿出来说事的机会,就比较小了。那么美国人就不会那么猴巴巴地看做汇率市场的波动。这个时候,日元对美元,可以跌倒120,也没有多少人在意。
不过2008年之后,美国出问题,采取的方法,就是一直逼迫日元升值。那就是美元对欧元跌,你日元要向欧元看齐,不能跟着走下来。而美元对欧元涨,那你日元必须跟着往上,保持和美元的差距。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的零部件出口到美国,就会受到美国的零部件厂商的有力阻击。那么这样的话,搞到最后,那么就是日本的零部件和最后组装,都会跑掉了。
而日本在大地震之后带来的核辐射,给世界上不少国家一个完美的借口,来抵制日本的零部件进口。再加上电力紧张,交通不畅,然后日元冲着70去了,都会逼迫日本的零部件厂商们逃出苦海。
这个时候,中国,尤其是辽宁的中南部,是一个预计的最好去处。
但是这个有赖于人民币和美元的某种挂钩,不然的话,人民币汇率和日元一起狂奔,那么人家还不如跑美国呢。这也是美国国会逼迫人民币升值的一大动因。
从这里看得出来,中国制造的发展方向,其实和日本以前走的路子应该比较相似。那就是尽量充实“中国制造”成品的内涵量,如果条件成熟,可以考虑放弃一部分外销商品的贴牌,从而保证中国对美国和欧洲贸易的顺差,不会继续扩大,而是出现递减趋势,这么来讲,虽然人家也是揣着聪明装糊涂,毕竟字面上的数字,不好糊弄了。
那么这样会不会引发失业问题?主要看你用于最后工序装配的那部分工人,可不可以转移到产品链的前端上去。而且还在于中国自己的产业可不可以把前端的肥肉自己给独家吃了。
当然产品软件和品牌到销售的环节,也可以主动出击。比如说最近几年中国商家在日本还是斩获了不少。但是这个方向,和制造业中的关键技术一样,平时是不容易搞到手的。在目前这样的经济危机之下,反而可以逼宫,装几车细软回来。
在考虑到换牌动作,我自己的认知,对待美国市场的最佳国家,应该是哥伦比亚。这个国家,因为和美国的合作,在禁毒方面,美国有赖于哥伦比亚,而且还想用它来制衡委内瑞拉。因此对中国在这里的贴牌行为,只能采取容忍状态。
而中国和委内瑞拉的关系不错,也保证了可以在两边都说上话,反而比美国更有能力调解大家都不和。但是这个行动,取决于美国和哥伦比亚贸易自由协定的通过,也要看中国对另一条巴拿马运河式样的南北通道,可不可以成型。
在欧洲方面,中国在希腊和爱尔兰的某些举动,都有混入欧元区,从而躲过欧元区经济的贸易保护。但一个更好的选择,其实是在沙特。
因为沙特是产油大国,经济比较单一,自身有经济多元化的意向。而沙特的地位特殊,导致全世界各大国,都不希望看到沙特出现动荡,这里会相对的比较安全。再加上,现在中东北非局势动荡,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就业问题的话,那么将来世界就不得安宁。
基于这些考虑,而且由于法国在利比亚的局势转好,不排除对中东采取特殊待遇,给Made In Middle East,中东制造,一个方便之门,为未来的地中海俱乐部提供铺垫。
而美国为了保住在中东的影响力,肯定也会动用经济因素来讨好中东人民。那么建立在牺牲中国制造,来换取中东制造的部分空间,从而稳定中东就业局势的努力,不是没有出现的可能。
那么中国可不可以做到未雨绸缪,抢先介入中东,尤其是沙特,当是中国政府需要考虑到目标之一。
毕竟,把桥头堡建到沙特,对中国的非洲投资安全、能源和原材料供应保障、还有新疆的反恐,都是大利。

觉得是时候好好谈一下中国经济了。
这几天,关于中国经济的大事情,有两件。
一件是闹得纷纷扬扬的温州高利贷链条出现问题,导致了有私人企业老板跑路和跳楼的连环事件。
另一件是美国参议院针对中国产品搞贸易保护的事件。
出现第一件事情,说明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中国民间资金,如何健康发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正面效应的因素,是必须关注的问题。毕竟出现高利贷,就像全民传销一样,对家庭、朋友和亲戚这些社会链接的破坏,是相当猛烈的。
其实这个社会,有两种合法的高利贷,一个是信用卡,不知道中国怎么样,美国这边都是20%奔向30%的。另一个是短期小额贷款,年利率是以300%或者更高算了。
除此之外,大部分的商业信贷,要么就是credit line,就是信用额,要么就是企业债券和现金市场。这两方面,都是中国现在金融行业的短板。而要实现这种转变,把现在的黑市和灰市的民间信贷,变成合法金融体系的一部分,从而纳入政府监管的范围,必须实现利率的市场化。
不过目前来看,高利贷问题还是属于可控的范围。毕竟,没有高利润支撑,任何高利贷都一定会最后断链。前一阵子,这个支撑点是疯狂上涨的房地产价格。但是自从各种针对房地产的紧缩政策,比如说限售,收紧银根等等,虽然不足以完成压制住房价的上涨,但要是靠它来支撑高利贷产业链,那就是笑话了。
至于在温州这些地方,民间资本过于雄厚,用于玩高利贷的钱,不一定是银行体系的再贷款。要是当地政府急吼吼地跑出去救人,恐怕各级官员不少来历明白和不明白的资金,也砸了不少进去。
而这些现金,要是没有被人卷走的话,估计大概也是在某些房地产楼盘里面躺着吧。
当然这些高利贷的破灭,对当地的各种实体企业影响任何,倒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这个就是第二个问题,中国民营中小企业经营环境艰难的问题。
因为中国的民营中小企业,本来资金成本就比较高,主要依赖于民间贷款。再加上用工成本,因为民工荒而上去了。交易成本,因为人民币的部分升值也企高了。但是市场那一头,缺乏定价权,反而因为欧洲和美国的萧条,售价很难上去。
在这种情况下,沿海地区估计会面临比较困难的一个中小企业结业的浪潮。
这里不用破产这个词,是因为不是因为企业亏损而倒闭,而是因为生意难做,所以不如关门拉到了。真正破产的,恐怕就是无心做正行生意,资本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去炒一炒楼盘,或者放一放贷之类。
但是美国参议院的动作,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企业面临的生存条件,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我以前说过,如果美国政府决定将中国的所有产品都加关税45%的话,你反而不用怕。因为中国出口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产品,如果要比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便宜45%,将近一半的时候,那么这两个国家的所有人,都要改行做走私了。
本来人家就是走私毒品的,现在得了,装点其他货就行了。
但是美国政府极有可能的做法,就是给予美国的任何行业的任何企业,一个方便起诉中国某些产品的法律便利,那么这些企业就会靠法律武器,当讼棍来牟利了。
很简单,因为中国和美国的产品,直接竞争的只有两个部分。一个是新能源的风能和太阳能产品,一个是华为的路由器和交换器。在中国的所有出口产品中,还不到15%的比重。
说到底,就是打翻中国的产品,也是开门给其他国家的竞争产品,对美国本身企业和就业并没有影响。
但是出现的情况,就是现在在家具行业中已经出现的情况,那就是美国的家具企业,因为美国国会通过的法案,可以随时向中国企业提出诉讼。
诉讼的结果,就是大家私下了结。你中国的家具企业,付我美国家具企业一个金额,大概是一年几百万美元吧,那么我就不折腾你了。
就是说中国企业的出口产品,该卖什么价,还是什么价,只不过利润更低了,因为被美国的企业给勒索了一笔。但是美国企业,想一想我靠勒索你吃饭,那我还建个屁厂房,请个屁工人,不如就开个挂着家具公司的律师办事处就行了。发个律师信,几百万到手,自己留着多好。
有人说,那么干脆,我们就经济转型,不搞外贸出口,搞内需,免得成天被人勒索。
这话说得不错,但是以中国之大,人口之多,只搞外贸,不搞内需,没法持续发展。而只搞内需,放弃外贸,也是一条找死的路子。
所以现在外贸面临的困境,是因为大家认识不清个中原因的观念问题。
因此这个系列,主要是给大家提供一个解困之道,不然的话,未来的经济路子会越走越窄。

中国对外经济的困境,其实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贸易顺差,尤其是对美国和欧洲的贸易顺差太大。而这个原因,主要在于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这个牌子太大。
那么解困之道,就是要放弃中国制造这个牌子。
听到的人,估计会一下子从椅子上跌下来。放弃中国制造?岂不是背道而驰?
那我们先看一看,在中国制造风行世界之前,有一段时间,就是80-90年代的时候,是日本制造。
记得那时候的日本制造,在美国是激发了不少民愤的。著名的陈果仁案,就是整个美国民间反日情绪高涨的产物。
其实相比于当年美国的反日情绪,今天美国的反华情绪,其实在民间并没有啥子市场。根据美国的民意调查,反华情绪最高涨的美国阶层,主要在国会,而且大部分国会议员的助理之类。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日本是美国政治和外交上的殖民地,因此一旦美国民间反日情绪高涨,并不会造成美日国家之间的冲突。所以一旦美国老百姓很“愤怒”,那你日本政府岂不是要出来乖乖地洗地,用经济让步,来为美国民众消气。
反之中国大不相同,因为中国政府在许多国际事务上,是可以做到独立自主的。离开中国的合作,美国是很多事情难以成事的。而在这种你完全无法全力掌控的情况下,你搞全民大悲愤的话,人家要是不像日本人那样乖巧,主动降低身段来曲引的话,你可能会搞到玩火者自焚的地步。
就算是当时有中国政府高官出来搞消气外交,那也是自己的董事会里面,小算盘扒拉过,每一笔账都算得很清楚,是赚钱的买卖,才肯去做的。
那么中国制造,其实是代替了日本制造这个招牌,在世界上招摇过市,引人侧目,自然就要被人敲打一番,来换取你在别的地方让步。比如说开放中国金融领域啊,稀土资源啊,诸如此类。
可是中国为了维护中国制造带来的好处,就必须和人讨价还价,在别的地方上做出让步,值不值得?
我的答案,是不值得。
因为中国制造下面带来的贸易额,是不准确的假数字。
因为中国制造带来的顺差,并不是100%都是在中国的手里。
这里就和大家做几个运算。

顺差=出口-进口。

这个大家都明白,如果出口小于进口,就是逆差了。那么中国出口的是最终成品,上面贴了中国制造的牌子。但是很有可能,有的产品只是最后一道总装的工序在中国,而之前的所有零件,其实都是来源于进口。这个是所谓三来一补的最初形式。
那么在这个顺差,就是纯利润(从国家的层面来讲),其实还有一个方程式。

利润=中国工人工资+中国政府各类税收+中国土地租金和水电收费等等+外国资本家利润

当然这里还要考虑到人家外资可能一笔下来,有设备折旧等等。不过这里简化一下,便于理解。
然后,随着中国工业水平的提高,劳工素质的上升,那么也许就会有更多的提供零件生产的外资厂家进来,然后这些厂家里面,就出现前面利润方程式同样的东西。
其实这里说的东西,对做工业的人来说,就是一个供应链的概念。一个产品,从生产到销售,是通过这样一个循环:

能源+原材料-》初级零部件-》高级零部件-》最终产品-》软件+品牌溢价-》批发商-》分销商-》零售商-》消费者

所谓软硬件之分,有的是纯硬件,或者是接近纯硬件。比如说一只铅笔,大概没有什么品牌溢价了。而一件名牌服装,那么就有很高的品牌溢价。另一种就是纯软件,比如说音响产品,一张CD和DVD真的无法,和上面的电视剧和电影的价值相比。
当然很多是软硬兼有,比如说iPhone,从中国出去的最终产品,并非是实际意义上的最终产品,而是要加上软件系统,才可以到消费者手上去的。
如果说从中国到美国去的iPhone的总额是A的话,其实很可能,这个A里面,其实是包括来自于日本的零配件B的。所以中国对美国的顺差是A,可是中国自己的顺差,其实只是A-B,而且这个A-B还包括外商的利润在里面。如果这个外商,就是美国或者日本来的,人家利润往国内一汇,你还要把这一部分减掉。
其实就是说,中国在面对美国讨价还价的时候,并不是在为了自己的真实价钱,在讨价还价。事实就是,中国还在帮日本的那部分好处,在和美国讨价还价。
那么中国因为这个A的好处,就被迫要在其他方面,比如说金融开放上,去做一个等价于A的交换。因为美国人认为这个才是公平贸易。
可是这个公平贸易对中国并不公平,因为中国抗起来的A,也许里面自己并不占大头,而是日本的头更大一些。当然这里的日本,你也可以代换成韩国和台湾等等。
因此值不值得和美国讨价还价,主要看这个用来讨价的砝码里面,自己的成色是多大。不要和我说,95%国产化。因为有可能人家5%的关键零件,比你的价格总和要高。好像我只提供一个CPU,你可以提供机器外壳,电源线等等。
日本因为老被人剪羊毛,所以就用了金蝉脱壳和瞒天过海的伎俩,把日本制造进行了一个大的改进。
主要的一招,就是躲到了中国这个手上有大烧火棍的大个子的背后,其实就是将大部分日本制造的零配件,在中国组装,贴上一个中国制造的牌子。
另一招,就是将日本汽车的最后一道工序移到美国,毕竟这个是它的第一大市场,然后靠日本的零配件供应,将日本汽车变成了美国和加拿大制造。
虽然前一阵子奥巴马政府为了救援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把丰田为代表的日本汽车系列放上了砧板,不过目的,也主要还是要虎口拔牙,将部分市场抢救出来,为三大汽车续命。因为你的手太重,就会导致丰田靡下的美国工人们失业了。
但是在这种安排下,还是有个弊病,就是你的供应链,还是可以被人攻击。本来原先的估计,就是一旦藏在了中国的背后,那么贸易顺差被美国国会拿出来说事的机会,就比较小了。那么美国人就不会那么猴巴巴地看做汇率市场的波动。这个时候,日元对美元,可以跌倒120,也没有多少人在意。
不过2008年之后,美国出问题,采取的方法,就是一直逼迫日元升值。那就是美元对欧元跌,你日元要向欧元看齐,不能跟着走下来。而美元对欧元涨,那你日元必须跟着往上,保持和美元的差距。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的零部件出口到美国,就会受到美国的零部件厂商的有力阻击。那么这样的话,搞到最后,那么就是日本的零部件和最后组装,都会跑掉了。
而日本在大地震之后带来的核辐射,给世界上不少国家一个完美的借口,来抵制日本的零部件进口。再加上电力紧张,交通不畅,然后日元冲着70去了,都会逼迫日本的零部件厂商们逃出苦海。
这个时候,中国,尤其是辽宁的中南部,是一个预计的最好去处。
但是这个有赖于人民币和美元的某种挂钩,不然的话,人民币汇率和日元一起狂奔,那么人家还不如跑美国呢。这也是美国国会逼迫人民币升值的一大动因。
从这里看得出来,中国制造的发展方向,其实和日本以前走的路子应该比较相似。那就是尽量充实“中国制造”成品的内涵量,如果条件成熟,可以考虑放弃一部分外销商品的贴牌,从而保证中国对美国和欧洲贸易的顺差,不会继续扩大,而是出现递减趋势,这么来讲,虽然人家也是揣着聪明装糊涂,毕竟字面上的数字,不好糊弄了。
那么这样会不会引发失业问题?主要看你用于最后工序装配的那部分工人,可不可以转移到产品链的前端上去。而且还在于中国自己的产业可不可以把前端的肥肉自己给独家吃了。
当然产品软件和品牌到销售的环节,也可以主动出击。比如说最近几年中国商家在日本还是斩获了不少。但是这个方向,和制造业中的关键技术一样,平时是不容易搞到手的。在目前这样的经济危机之下,反而可以逼宫,装几车细软回来。
在考虑到换牌动作,我自己的认知,对待美国市场的最佳国家,应该是哥伦比亚。这个国家,因为和美国的合作,在禁毒方面,美国有赖于哥伦比亚,而且还想用它来制衡委内瑞拉。因此对中国在这里的贴牌行为,只能采取容忍状态。
而中国和委内瑞拉的关系不错,也保证了可以在两边都说上话,反而比美国更有能力调解大家都不和。但是这个行动,取决于美国和哥伦比亚贸易自由协定的通过,也要看中国对另一条巴拿马运河式样的南北通道,可不可以成型。
在欧洲方面,中国在希腊和爱尔兰的某些举动,都有混入欧元区,从而躲过欧元区经济的贸易保护。但一个更好的选择,其实是在沙特。
因为沙特是产油大国,经济比较单一,自身有经济多元化的意向。而沙特的地位特殊,导致全世界各大国,都不希望看到沙特出现动荡,这里会相对的比较安全。再加上,现在中东北非局势动荡,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就业问题的话,那么将来世界就不得安宁。
基于这些考虑,而且由于法国在利比亚的局势转好,不排除对中东采取特殊待遇,给Made In Middle East,中东制造,一个方便之门,为未来的地中海俱乐部提供铺垫。
而美国为了保住在中东的影响力,肯定也会动用经济因素来讨好中东人民。那么建立在牺牲中国制造,来换取中东制造的部分空间,从而稳定中东就业局势的努力,不是没有出现的可能。
那么中国可不可以做到未雨绸缪,抢先介入中东,尤其是沙特,当是中国政府需要考虑到目标之一。
毕竟,把桥头堡建到沙特,对中国的非洲投资安全、能源和原材料供应保障、还有新疆的反恐,都是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