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五节是什么时候:民国照片 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2:48:45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5月,北平市。这个长得像一尊菩萨的黄包车车夫在北平的一处古迹休息,包车的美国女士在游览,他则和LIFE摄影记者攀谈起来,他说着他自己的故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5月,北平市。这个长得像一尊菩萨的黄包车车夫坐在自己的车上,累了一天,现在拉车的人是他的舅子。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5月,北平市。北平市第一招待所门口,这是黄包车车夫们在喝大碗茶。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5月,北平市。四合院门口一个穿着传统中国服装,戴着瓜皮帽的市民。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5月,北平市。一户北平普通人家的典型居所四合院,爷孙俩都穿着中国传统服装,戴着瓜皮帽。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5月,北平市。“菩萨” 车夫乐滋滋地和美国女士交谈,他现在是她的导游,讲述这个白鹤嘴里衔着钱(?)的故事,原文或许有误,中国传统道教故事有白鹤衔书。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5月,北平市。生活惬意的“菩萨” 车夫,他的笑容也感染了LIFE记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5月,北平市。一家照相馆内,每一张照片都用相框装裱,又见“菩萨” 车夫。

===============================
勘误:应该是菩萨车夫家,他扮演各种角色秀。见1429楼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5月,北平市。四合院内嬉戏的儿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5月,北平市。四合院内的中国功夫,两个汉子正在比划比划。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5月,北平市。四合院门口的合影。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中国。LIFE记者经过的一处中国乡村典型人家,在中国乡村的交通要道贩卖当地特产是个不错的活计,这家人在出售自家种植的水果、花生和萝卜,背景是典型的砖瓦房。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5月,沈阳。机场上欢迎美国军事调停的中华民国国军士兵,标语上写着“肃清东北残余势力,实现自由民主”。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5月,南满洲。国共双方控制区交界地区,中华民国国军士兵正在检查过往行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5月,南满洲。一户朝鲜人家庭正在搬家到城市,这些朝鲜人是清朝时候来到中国东北的,他们广泛分布在满洲地区,二战结束后基本都留在中国境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中国。乡村农民学会了骑自行车。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5月,南满洲地区。一处比较大的乡村集镇,镇中心是宽敞笔直的大道以方便汽车交通,路边有放养的公猪母猪。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5月,南满洲。反对内战的手写英文标语,不知出自谁人之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5月,南满洲。欢迎美国人调停的手写英文标语,上面写着“欢迎美国朋友加速中国和平进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5月,南满洲。乡村,水果摊。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中国沈阳。满洲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沈阳。苏联人刚刚撤走的情景,枕木全部被苏联人挖走,以致铁路无法正常运行,火车站内一片萧条。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沈阳。苏联人刚刚撤走的情景,枕木全部被苏联人挖走,以致铁路无法正常运行,火车站内一片萧条,站台上空无一人,只有“奉天”(沈阳旧名)两个字的牌子空悬在那儿。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沈阳。苏联人刚刚撤走的情景,枕木全部被苏联人挖走,以致铁路无法正常运行,火车站内一片萧条,闲置的车皮。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沈阳。“红场”上日本人被中华民国政府征调进行绿化工作。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沈阳。苏联人刚刚撤走的情景,枕木全部被苏联人挖走,以致铁路无法正常运行,火车站内一片萧条,三个执勤的中华民国国军士兵。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沈阳。苏联人刚刚撤走的情景,枕木全部被苏联人挖走,以致铁路无法正常运行,候车大厅空无一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沈阳。日本人被中华民国政府征调做中心广场的清理瓦砾的工作,在苏联占领时期这里被叫做红场(与莫斯科广场同名),现在这个殖民地似的名字已经取缔。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沈阳。苏联军官在撤离前在中心广场留影,在1945年8月到1946年5月期间沈阳被苏联人强行占领,并把这里改名红场(与莫斯科广场同名),根据联合国决议他们不得不撤离沈阳并把管辖权移交给中华民国政府。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沈阳。苏联人刚刚撤走的情景,枕木全部被苏联人挖走,以致铁路无法正常运行,火车站内一片萧条。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沈阳。根据联合国决议苏联人撤离后中华民国政府恢复对奉天的治权,街道上日本人被征调进行清扫大街的工作,二战后的重建已经开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沈阳。出售各种时髦洋服的小贩。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沈阳。叫卖西式礼帽的小贩。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沈阳。被苏联人遗弃的一部装甲车,因为它的轧制质量实在很差。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中国。用传统捕鱼方式鸬鹚捕鱼的渔夫,他脸上洋溢着笑容。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放鸬鹚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鸬鹚下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再放鸬鹚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鸬鹚将鱼交给渔夫,每抓五条鱼渔夫会奖励牠一条鱼,他们这种默契的和谐关系已经延续了几千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讲述渔夫与鸬鹚的故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收工啦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本溪。山谷下就是共产党占领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本溪。苍山夹乱流。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本溪。荒凉的南满洲乡野。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本溪。通往本溪的乡村,一处较大的山间盆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本溪。被共军士兵和游击队破坏的铁路。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南满洲。马车是乡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本溪。郊外的乱山。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南满洲。一处人口密集的典型乡村。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6月,南京。这是还都南京后的蒋介石官邸-----“憩庐”。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6月,南京。这是还都南京后的蒋介石官邸-----“憩庐”,卫兵。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6月,南京。这是还都南京后的蒋介石官邸-----“憩庐”,岗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6月,南京。这是还都南京后的蒋介石官邸-----“憩庐”内,他的侍从武官上校Shen Chang-Luan (左), Peter Lee (中), W. T. Wu (右二) and 中校 K. C. Shah (右)及私人医生 Lee Wei-Kuo (左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6月,南京。这是还都南京后的蒋介石官邸-----“憩庐”内,蒋介石、宋美龄伉俪。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6月,南京。蒋介石在他的官邸憩庐书房。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6月,南京。蒋介石的官邸憩庐,一位香港画家赠送的油画,迫于当时的国际政治环境,蒋介石无法收回香港,这是他心中的痛。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6月,南京。蒋介石的官邸憩庐,蒋介石与宋子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6月,南京。蒋介石的官邸憩庐,他收藏的瓷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6月,南京。蒋介石的官邸憩庐,美军将军Adrian Carton De Wiart (右)和大使馆Odlum(左)。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6月,南京。蒋介石的官邸憩庐,他自己的画像。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6月,南京。蒋介石的官邸憩庐,蒋介石肖像。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6月,南京。蒋介石的官邸憩庐,读报的蒋介石。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6月,南京。蒋介石的官邸憩庐,写字的蒋介石。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河南郑县。黄河花园口决堤处。1938年5月19日,侵华日军攻陷徐州,并沿陇海线西犯,郑州危急。6月9日,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下令扒开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的渡口——花园口,造成人为的黄河决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黄泛区,史称花园口决堤。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河南郑县。黄河花园口决堤处,日夜忙碌的民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河南郑县。黄河花园口决堤处,中国苦力拖曳的泥土和水,整个中华民国的重建工作正在开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河南郑县。黄河花园口决堤处,小孩为他的爸爸在搬运物资填补这决口。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河南郑县。黄河花园口决堤处,苦力们在翻填土地以便整修决口处,其时,中华民国的重建工作已经开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河南郑县。黄河花园口决堤处,帆船和被毁坏的黄河大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河南郑县。黄河花园口决堤处,民工在拖曳水泥,仅仅数周后整个缺口将被填平。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河南郑县。黄河花园口决堤处,花园口整治工程美方项目经理Oliver J. Todd。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河南郑县。黄河花园口决堤处,小孩为他的爸爸拉一堆谷草前往工地,其时,中华民国的重建工作已经开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南京。蒋介石官邸憩庐,会客厅墙上悬挂的香港油画。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南京。蒋介石官邸憩庐,与宋子文在书房合影,背景是古老的中国篆字书法。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南京。蒋介石官邸憩庐,茶具。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南京。蒋介石在官邸憩庐书房看书,背景是中国花鸟画。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南京。蒋介石官邸憩庐,与美军将军Adrian Carton De Wiart (右) 和美国驻华大使Odlum (左) 会晤品茶。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南京。蒋介石官邸憩庐,读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上海。这家上海较大的老字号中药铺,中国顾客和柜台上忙碌的中药铺和抓药的师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上海。名中医Chen Chu和他自制的虎骨追风酒、文王百子酒,背景是药王孙思邈的画像及上海滩大亨黄金荣赠送的对联。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上海。药师Kai Kou-Shao周围的一些动物标本和一只活鸭子,按中医理论所有这些都有某种治疗的意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名贵中药人参,地道的人参药材产自满洲地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上海。街头药贩子悬挂的虎皮以表明他的虎骨是正宗的,虎骨在中医理论认为可以治疗风湿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上海。名中医Chen Chu在位病人包扎麝香虎骨膏,他的药铺里面有一只活老虎。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银针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双头龟,中医认为龟甲碾成粉末可以治疗一些疾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珍珠粉,分每两五万元和每两二十万元两个档次。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上海。葆大参号的店员在用中医专用的秤。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烘干的蛤蚧和蛇皮用于入药。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鹿角和鹿胎,用于增加性功能和保养皮肤。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海狗鞭,用于与生育和性有关的病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玻璃罐装着昂贵的极品人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河南郑县。黄河花园口决堤处,帆船靠岸为打桩机运送物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河南郑县。黄河花园口决堤处整治工程现场,八个苦力正在打夯,每一处堤岸都必须填实。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上海。苏俄革命时期来到上海的白俄贵族住宅,这两个第二代白俄贵族少女站在私家车前,这些富有的俄罗斯人在上海过着上流的生活,根本不打算回到苏联。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上海。苏俄革命时期来到上海的白俄贵族住宅内,这个富二代白俄贵族少女Ettie穿着中国丝绸服装躺在她家的高档床上,读者时尚杂志Esquire,她面前是支名贵的波斯猫和时髦的电话,这些富有的俄罗斯人在上海过着上流的生活,根本不打算回到苏联。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上海。同样是俄罗斯人,驻上海的苏联派驻人员与白俄贵族则判若两人,这是红色俄罗斯人Nadia Oseroff女士,她一脸严肃地站在斯大林画像和苏联国旗下,穿得一丝不苟。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上海。苏俄革命时期来到上海的白俄贵族少女在名贵时装店选购高档礼服,这些富有的俄罗斯人在上海过着上流的生活,根本不打算回到苏联。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上海。驻上海的苏联派驻人员红色俄罗斯人Nadia Oseroff 从苏联驻沪领事馆官员手中接过一份文件。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上海。这位苏俄革命时期来到上海的白俄贵族准备去美国度假,她穿着名贵的皮草坐在人力车上。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上海。定居上海的俄罗斯人在卧室休息。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上海。两位在美军基地上班的上海白俄少女。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上海。驻上海的俄罗斯人在苏联领事馆内等待领取护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上海。白俄少女Tamara Melnifoff 在她的美术工作室内,她是一位肖像画家。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7月10日,上海。反对内战的市民在上海北站广场举行示威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