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亮综艺怎么下载:创造力与文化——犹太民族的启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15:46:28
创造力与文化——犹太民族的启示2010-03-30 11:17:01 来源: 南方网  暂无网友评论

  陈实:各位街坊、各位听众、亲爱的朋友们,“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第31讲现在开始。今天的主讲嘉宾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洪一教授,他演讲的题目是“创造力与文化——犹太民族的启示”。

  犹太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这是一个产生了希伯来文化和圣经的民族,是对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形成、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民族,也是为世界文明奉献了众多思想、文化和科学大师的民族。这也是一个和中华民族很相似的民族,他们聪明、智慧、顽强、谨慎、保守,有时候又有点记仇。他们善解人意、善于妥协,关心政治、喜欢应酬,有时候又有点轻视女性。这又是一个苦难深重的民族,5000年的历史中,有2000年流离失所,二战中有600万人死于希特勒纳粹的魔掌之下。从公元前722年开始,他们先后为亚述、巴比伦、罗马、拜占庭、十字军、奥斯曼和英国人统治,在那片新月型的沃土上布满了各种征服者的王宫殿宇。

  就是这样一个民族组成的以色列,在阿拉伯各国的包围中成为中东的超级强国;在西方世界,无论在经济、科技、思想、文化、教育、服务等各个领域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在全球激烈的文化冲突中,犹太民族能够集世界文化之大成来实现本民族的发展创新?让我们听听刘洪一教授给我们带来的答案。

  刘洪一教授是我国犹太学和犹太文化研究领域最有影响的学者。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他就和美国犹太裔小说家索尔·贝娄结识,从那时候就开始了犹太文化的研究。他以人文研究和社会研究相结合、学术研究和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姿态,探究犹太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对中国文化的参照借鉴意义。刘教授的特点是有趣味、有魅力,他是徐州人,徐州出过一大把皇帝、一大把宰相、一大把元帅将军、一大把诗人、一大把画家。这些名气和文气聚在刘教授身上,使他能在犹太民族的哲思、思想和诗中,结合时代的维度和历史的具体要求揭示出那些非凡的文化智慧和文化胸怀,有请刘教授! 刘洪一:各位同仁、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今天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各位朋友一起以犹太人的创造现象为切入点,探讨创造力与文化的问题。

  没有犹太人,世界的历史将会重写

  古今中外,一个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创造力的竞争。美国是二战之后兴起的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直到今天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动摇它的地位。美国从1776年建国到今天只有200余年的历史,它称霸世界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对创造力的开发以及形成了激活创造力的机制条件。世界科学技术最有标识意义的诺贝尔奖项当中,在二战后40多年的历史里面,美国获得这个奖的科学家有125人次,占全世界获奖者的50%以上,这是非常惊人的。这是为什么美国的强大现在无人能够动摇的原因,这是一个国家的例子。

  从一个民族来看,犹太人至今大约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文明史。但是从公元66年前后开始,犹太民族在将近2000年的历史过程中,一直没有自己的家园,一直在全世界四处流浪,无家可归。而且从人口总数来讲,全世界犹太人最多的时候加起来就只有1500万,而深圳市现在就有1200多万人口。所以全世界的犹太人加起来是很少的,是一个典型的“小民族”。

  我们再来看诺贝尔奖的统计,自从诺贝尔奖设立以来,犹太人在全世界的获奖者当中大约占22%,这个比例是非常惊人的,其中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奖者当中大约有一半是犹太人,显示出他们非凡的创造力。

  创造力的问题现在成为全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关注的一个焦点性问题,我们国家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战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下一步的竞争主要就是创新力和创造力的竞争。我们广东省提出要从“制造大省”往“创造大省”转移,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怎么转移?怎么样开发创造力?创造力的根源在哪里?创造的秘密在哪里?

  现在大家都认识到创造力的重要性,创造力可以说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民族与文化的生命力,所以在全世界兴起了一种研究创造力的学问,叫“创造学”。尤其是在美国,几乎每一所大学都开有相关的创造学课程,我们国家有些学校也有这个学科,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但是究竟创造力的根源在哪里?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从个体、心理学、生理学各个方面去研究,那都是科学家的工作。今天我利用文化和人文的角度作为切入点,以犹太民族作为一个案例和启示。重点梳理两个问题:一个是犹太的创造现象,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结合犹太的创造现象从文化的角度对创造力做一些解析。希望这样一个解析,对于我们思考我们国家创造力的发掘,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弘扬、文化软实力的打造有一些启发。

  首先谈一谈犹太创造现象。在学术界有一个重要的命题和说法,叫做“没有犹太人,世界的历史将会重写”。这个命题是不是成立?我们先看一看给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一些伟人,这些伟人都程度不同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甚至影响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

  1.在思想领域,著名的思想家斐洛被称为基督教之父。斯宾诺莎则是现在无神论的先驱,他的职业是一个眼镜打磨师傅。因此在西方的学界,有一个很著名的说法,称我们现在所有的人自觉不自觉地都是带着斯宾诺莎磨制的眼镜看世界,这是一个双关语。还有卡尔·马克思,还有弗洛伊德,后者是改革开放之后对中国的文学艺术界和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思想家。20世纪世界流行的重要的思潮和思想,可以说绝大多数都和犹太思想家的思想创立分不开的,所以犹太民族是一个哲学的民族。

  2.文学领域。20世纪一些主要的作家也都是犹太人,我们读意识流小说,最著名的是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还有卡夫卡的《城堡》、斯坦因被称作作家中的作家、“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雷马克、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待戈多》这个故事很简单,就是一群人一直在等待戈多这个人,但是最后这个人没有来。这个戏剧在北京上演的时候,很多返城的知青看了一遍又一遍。这样一个剧情简单的剧本,反映了我们的生活状态。对明天或者后天,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着或清晰或隐晦的期望,每个人都是在这种期望中度过的,也许这个期望会到来,也许只是一个期望,所以这个作品反映了现代人的心理。 诺贝尔奖颁发以来到今天,已经有10多位犹太作家获奖,这里就不详细讲了,因此犹太人又被称为是“文学的民族”。

  3.在艺术领域,我们打开犹太人的《圣经》,发现很多诗词是配了曲调的,像《百合花》、《远方无声鸽》、《流离歌》、《休要毁灭》、《募便拉》、《朝鹿》等等。在艺术领域尤其是在音乐领域,音乐爱好者对以下这些大师都是非常熟悉的:门德尔松、梅耶贝尔、奥芬巴赫、约阿希姆,布洛赫、梅纽因等等。因此犹太人也是音乐的民族。但他们在绘画领域的成就就没有音乐这么大,不过也很有特点,主要是集中在抽象主义的绘画,写实主义的绘画几乎没有,这和犹太人的教规有关系。犹太教的教规规定不能搞偶像崇拜,不能雕刻偶像,所以就影响了其艺术表现。犹太人在20世纪最早创立了抽象主义、现代主义的画派,如毕沙罗就是现代绘画的先驱、印象派的主要代表。毕加索也是犹太人,他改变了整个世界绘画艺术的方向,通过抽象和变形表达一种情感。

  4.在自然科学领域,犹太人的贡献就更巨大了。现代物理学之父爱因斯坦、冯·诺依曼是计算机的发明者(我们今天的生活工作再也离不开计算机了)、控制论的创建人维纳、赫兹是电磁波的创始人,电磁波的单位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波尔则是原子物理学和量子力学的奠基人、奥本海默是原子弹之父、来维·奇诺塔是张量计算的创始人、佩亚诺是数学基础的先驱者、哈伯是氮肥之父。因此犹太人是科学的民族。

  5.在经济领域,在欧洲著名的银行家都是犹太人,像比利时布鲁塞尔银行是由奥本海默等人创立、圣彼得堡银行由冈茨伯格家族创立、瑞士巴塞尔银行由伊·德莱福斯等创立,波兰华沙银行由M.爱泼斯坦创立。还有大家熟悉的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家族的美孚石油公司,壳牌石油公司等等。

  在理论界,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大卫·李嘉图是犹太人,还有一些重要的经济学家:瓦西里·里昂惕夫、米尔顿·弗里德曼、保罗·萨缪尔森。所以我们今天一提犹太人,在公众中最大的印象是犹太人会赚钱,所以他们被称为是“最会赚钱的民族”。

  6.在政治领域,有摩西(古代以色列民族英雄)、大卫(古代以色列国缔造者)、所罗门(智慧之王)。大家都听说过《所罗门判案》的故事,讲的是两个妇人争夺一个孩子的故事,所罗门通过他的智慧和能力判断出谁才是孩子的亲生母亲。还有迪特累利是大英帝国首相、现在的法国总统萨科齐也是一个典型的犹太人、基辛格曾经是美国的国务卿、拉萨尔是工人运动之星,其实列宁也有四分之一的犹太血统。“独眼将军”达扬、“以色列的凯撒”沙龙、“和平斗士”拉宾都是著名的犹太政治家。

  还有世界上最富传奇色彩的特工组织摩萨德,最近媒体还在报道,摩萨德暗杀了伊斯兰一个重要的领袖。他们在当时阿以冲突中做了大量的援助工作,当时苏联最先进的雷达到底功用是什么,摩萨德可以把全部的机密盗过来。传说埃及总统身体有病,如果有病的话可能会影响他的外交政策,到底是什么病?摩萨德当时本来只打算把他的病历偷过来,最后还是决定亲自为其检验身体,然后把埃及总体的小便偷过来检查。以色列这个国家,在当今的国际事务中是举足轻重的国家,电视的国际新闻都会涉及到阿以冲突,它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再来看看其他影响世界的犹太人和犹太事物。我们经常看米高梅有限公司、华纳影片公司、20世纪福克斯影片公司都是犹太人创建的。百老汇和好莱坞当中很多重要的人物都是犹太人的。犹太人在文化产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美国人对百老汇更加强烈的热衷,百老汇成为美国人精神与情感的寄托。我看到最近美国的一些报道,百老汇在美国的金融危机当中给美国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还有大家熟悉的沙逊家族和哈同,他们当初来到上海开发外滩,里面有很多的建筑都是他们开发建筑的。哈同是在印度的犹太人,他坐着船到了上海,然后到了上海最有名的宾馆,实际上他身上没有多少钱,只有一张纸币。他住进上海之后签单,当地中国的富豪认为来了一个外国人,都纷纷找他洽谈生意、给他送礼品。哈同住进宾馆之后,坐到餐厅里就把他身上仅有的一张纸币给了佣人作小费。这样整个宾馆就传开了,“宾馆住进了一个大富豪”,大家都和他套近乎,他从此坐收渔利,用中国的人钱开发上海,开发外滩,后来成为了中国首富。

  亚特兰大奥运会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私人举办的奥运会,犹太人尤伯罗斯把举办权买下来举办奥运会,首创奥运会的“私营模式”。还有前些年影响很大的诺查丹马斯的《世界末日何时到来》,当时引起了轰动。《圣经密码》这本书,写了很多对世界的预言。圣经中有这么一篇(希伯来文),其中用圆圈圈起来的字母本来是横着看的,如果竖着看,它的意思就是“原子弹大屠杀”;方块圈起来的字母就是“5705”的意思,“5705”的犹太历的算法,换算为公历就是1945年。这个指的就是1945年广岛原子弹大爆炸、大屠杀的时候。这些菱形圈起来的地方字母相拼的意思就是“日本”。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所以这几年在国外非常流行在希伯来文《圣经》当中寻找当代的密码,西方很多的影片都借用这些来描写世界末日的问题,对我们当代人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西方有一个著名的学者卡歇尔,他说“由于犹太人的世界观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我们的世界观的一部分,因而可以认为它已经像基因代码一样渗透到我们每一个细胞当中”。这说明犹太人对当代世界的影响太大了,犹太人是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的民族。西方学界还有一个说法,我们今天当今世界所有的思想,都可以归根到三个重要的预言家身上去,都是三个思想家的思想演化出来的。这三大预言家就是:马克思、弗洛伊德和爱因斯坦,他们代表了当代思潮的三个主要根基,而他们都是犹太人,所以他们对当今世界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犹太民族创造力的文化根源

  为什么犹太人这么一个小小的民族有这样大的创造力?我们从文化的角度谈一谈它的根源是什么。

  在这里有不少人思考这样两个角度:第一,他是不是上帝的选民,源于上帝。因为犹太人自称是上帝选出来的优秀民族,是不是上帝才给了这个民族重要的创造力。我们显然不赞同这种观点。第二,是不是犹太人有天赋?是不是来源于犹太人这个种族的遗传?有人说犹太人特别聪明,和别的人不一样。从种族论的角度解释,这个观点不只我们不赞同,犹太人本身也不赞同。因为犹太人在历史上吃尽了种族论的苦头,从埃及时期到罗马时期,到一次大战、二战大战、中世纪时期,因为是犹太人,所以受到了极大的排挤。所以“来源于上帝”、“来源于种族和遗传”我们都是不赞同的,我们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从犹太文化的根源来解读这种现象(创造力)。

  1.犹太人的历史程式:迁徙

  首先我们看一下犹太人的历史程式。犹太人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不断地迁徙,从一地到一地不停地迁徙,犹太人最早起源于什么地方?起源于在现在伊拉克的一个小城乌珥,后来迁徙到迦南(现以色列),再到埃及。他们发展繁衍得非常快,埃及的国王和法老非常担心有一天以色列、犹太人太多了,就把埃及人压下去了,所以就颁发了一个法令:凡是以色列、犹太人生的男孩子都要淹死,女孩子就要嫁给埃及人,这样犹太人差不多就要灭绝了,只能离开埃及。后来进入了被虏时期,犹太人都被巴比伦人关起来,再后来罗马帝国强大,打了两次犹太战争。罗马人非常强大,最后的结果是犹太人战败,两次犹太战争一结束,犹太人就进入了特定的概念叫“流散时期”,直到1948年现代以色列国成立。

  犹太人“JEW”本身是罗马人骂犹太人的一句话,犹太人那时候的先祖叫犹大,所以罗马人就骂这帮人是丧家之犬,我们中国人把它翻译成“犹太人”。两次战争之后他们就进入了流散时期,犹太人形成了迁徙不定的历史程式,这样的文化结构产生了特定的文化结构及文化效应。

  2.犹太文化的结构:流散

  从文化结构上讲,犹太人是典型的流散结构,它一直散存于异质文化的夹缝中间,这和我们中国人正好相反。中国为什么叫“中国”?就是“中央之国”,我们认为我们居于世界和地球的中心,周边都是海,四海之内皆兄弟,所以中国文化的发生是汇集在一个地区,而犹太文化正好相反。《世界犹太人口:政策与趋势》统计,世界犹太人的总数大约在1400万左右,生活了1000个犹太人以上的国家有65个,目前生活着犹太人最多的国家是美国,美国一个国家就有将近600万犹太人,纽约一个大都市就有将近300万的犹太人,所以纽约的知识阶层绝大部分是犹太人。美国卖珠宝的、经营商品的90%和犹太人有关系。美国目前的资料显示,它的80%的经济被犹太人掌控或者是跟犹太人有关,这也就是为什么以色列在当前的国际事务当中,无论是什么政策,美国不管是民主党或者是共和党执政,都毫无例外要支持以色列。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也生活着一些犹太人,我们中国也生活着一些犹太人,香港也有犹太人。香港半山附近有一个跑马地,旁边有一个墓地就是犹太人的。我去香港作访问和研究的时候,我在华润大厦往下看,这么好的一块地是犹太人的墓地,所以香港也有很多的犹太人。这样一种散存结构是非常独特的,以色列生活的犹太人最多,其他全世界各地都散布了一些犹太人,包括澳大利亚。我有一次带着大学生足球队到澳大利亚比赛,西澳的珀斯这个城市人烟稀少,竟然还能发现一个犹太教堂。

  再看看中国。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有犹太人的地方是开封,那里生活了很多犹太人,还有扬州、宁波、广州、洛阳,都有一些史料记载曾经有犹太人到来。犹太人最早是什么时候到中国来的,学术界有很多的研究。最早的观点是从汉代就到中国来了,唐代的丝绸之路就有犹太人做生意,唐朝有很多的文献记载。到了现代比较著名的有上海犹太人,在一次大战和二次大战当中,有几十万的犹太人来到上海,当时欧洲排挤犹太人,全世界加起来大概有1200万犹太人,主要生活在欧洲。希特勒纳粹,什么叫“纳粹”?就是要把犹太人消灭。当时1200万犹太人当中,被希特勒纳粹法西斯杀死了600万,也就是两个犹太人就要杀死一个,差点就灭绝了。剩下生存下来的一部分就坐着船逃离,当时欧洲都不对他们开放,所以他们就来到上海生存,在上海那个地方工作生活,过得也很辛苦,但是上海给了他们一个喘息的机会。后来他们离开上海到了美国,都做了很重要的职位,所以后来犹太人对中国人非常感激,对新中国的感情也非常深。

  哈尔滨也有犹太人,主要是十月革命以后从苏联、俄罗斯赶过来的;天津也有犹太人。这里有很多的掌故,比如犹太人到了上海,纳粹德国曾经给当时的日本人密谋制订了“河豚鱼计划”,希望借日本人之手把犹太人灭绝,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个计划没有付诸实践,后来犹太人到了美国。

  深圳过去这样一个小渔村,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间,在珠宝界、电器界也有不少犹太人。80年代我参加一个世界犹太学术研讨会,交了很多犹太朋友,互相交换名片,我一看他的地点就是深圳。在开封博物馆有一块犹太会堂清真寺碑,中国人认为他们是回民,因为犹太人也不吃猪肉。这个碑文详细记载了犹太人到了中国之后,怎么被中国的皇帝接见,他们把一些东西带给中国的皇帝,皇帝很高兴,就下令他们可以在中国生活。

  犹太人的流散文化结构,导致了几个很重要的事实:一是在文化夹缝中生存;二是他们始终是客民的身份(四海为家);特别是它导致了一种文化事实,能够使犹太人的文化最充分的和其他的文化接触,发生激烈的冲突和互相借鉴,这一点和中国的文化很不同。

  中国文字中“家”字古代是这样写的,就是一个小棚子,里面有一头猪,这就是家了,这就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所以我们到了一个地方,什么才叫有家呢?一定要买自己的房,所以今天的房价飞涨,也是跟这种观念有关系。在农村再穷也要盖出三间屋,屋子里空空的都没有问题,我们到城里工作,一定要买自己的房,睡觉才安稳、踏实,但犹太人的历史使他们没有家园的意识。

  3.文化冲突导致了文化传统的保持

  由于犹太文化和其他外来文化最直接的接触和文化效应就是导致文化冲突,而在文化冲突当中,排犹主义是一个集中的表现。从埃及、巴比伦、罗马和中世纪都有排犹主义。中世纪有著名的异端裁判所,当时主要是针对犹太人的,凡是不信基督教的,就把这些人抓起来送到绞架上,底下放火把他烧死,所以罗马中世纪是非常残忍的。到了二次大战的时候,排犹主义形形色色,从未间断。排犹主义最极端的表现就是希特勒纳粹排犹,希特勒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把全世界的犹太人灭绝。根据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大量的电影作品(如《辛德勒的名单》)和大量的电视剧、文学作品都有描写,很多获得奥斯卡奖的电影都是以这个为素材的。

  当时德军把大量的犹太妇女扒光的衣服进行枪杀,欧洲最著名的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他们把男女分开把头发一律剃掉,把头发送给一些加工商编织地毯,所以欧洲很多富人的家里地毯都是犹太女人头发编织的,据说这种地毯非常地保温。然后把他们送到地下室,地下室可以一次关押4000人,然后用剧毒的毒气往地下室里灌,一次最多可以杀死4000人犹太人。杀死之后,当时欧洲的报纸登了很多的广告,有的要焚尸作肥料,甚至有的制造商用身体去炼油,用这个油去作肥皂。所以欧洲现在很多大屠杀的纪念馆里面,有人油做的肥皂。

  德军还把犹太人的牙齿全部卸下来,为什么?因为犹太人四处逃离,挣一点钱就把它变成金子,金子往哪里藏呢?就嵌到牙齿了,所以德国人知道犹太人的牙齿里有金子。当时在欧洲判断犹太人怎么判断?希特勒制定了一把尺子,犹太人的样子大概有一个比例,过来拿尺子一量就杀,所以也误杀了很多人。

  这种排犹的结果,就是对犹太人的唤醒,令他们认为成功必须是犹太人的义务。即使是在和平时期,犹太人进入欧洲也要交很高的人头税,一般的公民不用交人头税。要是住在伦敦、巴黎的郊外,当地人一看是犹太人,可以让他们住,但是必须要交人头税。所以犹太人会挣钱不是天生的,而是被逼出来的,如果不挣钱就没有命了,必须省吃俭用。犹太人确实吝啬,但如果不吝啬就没有钱,更没有立足之地。所以卡夫卡写的小说《城堡》,主人公就是要走进欧洲社会,当你往前走一步,这个城堡又往后退一步,永远都无法接近。就像今天的华人在欧洲国家,想进入那个社会是很难的,华人学者在英国最大的也就在利物浦大学做一个系主任,再往上是很难的。

  从这一点上看,我们中国人和犹太人在二战当中有很多共同的经历,但是德国人在二战的反思上远远要好于日本人对二战的反思。德国的总理在二战犹太人的墓碑前下跪,引起全世界的震动。在世界上被称为“这是一个伟大国家的领导者,他的一次下跪代表了这个伟大国家的站起”,他能够面对这个历史。而日本人今天对二战侵略中国的历史,还没有一个非常客观的认识,南京大屠杀杀了30万,因为我本人在南京待的时间长,所以每年都会纪念遇难同胞。

  所以这种文化冲突导致了对文化传统的固守,对民族意识的强化。犹太人特别看重两个东西,一个是犹太性。犹太人都有一种犹太性,就是犹太人的共同感觉。犹太人由于散居全世界,比如生活在非洲的犹太人,现在长得和非洲人差不多了,生活在南美的犹太人和当地的肤色差不多,生活在亚洲的犹太人长得和我们也很接近了,是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是犹太人有犹太性,连接犹太人的精神纽带叫“犹太教”,它的英文原意叫“Jesishness”,它并不是一个狭隘的宗教,而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共同纽带,靠着这样一个纽带建立了精神价值。犹太人散居在全世界,几千年来还能把民族传统保存到今天是非常不容易的,当然也有一些犹太人被同化了。我们想这种文化冲突是必然,要把自己民族文化的根保存下来,充分的文化接触是必然的。

  这里我们还要提到一个事实,文化冲突导致了文化传统的保持;相反文化宽容就出现了一种悖论,导致了文化的同化。例如开封的犹太人后来都被汉化了,主要是两个事件导致了这种同化。一个是犹太人和汉族人的通婚,有一些犹太人到了开封和当代的青年通婚,这样他的血液就被冲淡,生孩子就变成了二分之一,再生孩子就变成四分之一,几代下来这个血脉就淡了。还有一个是科举考试,犹太人到了中国就学习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很宽容,很多犹太人考了状元,名利双收,日子就过得越来越舒适,这样的结果反而导致犹太人慢慢的犹太性越来越淡化了。

  当时在开封有犹太会堂,当时中国人把他称作是回族人,但是他戴的帽子和回族不一样的,回族人戴的帽子是白色的,但是他们戴的帽子是蓝色的,所以把他们叫“蓝帽回回”。开封犹太会堂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建筑,说明他们已经被汉化了。这里就出现了一个悖论,中国人民是对犹太民族最友好的民族,但是中国文化的宽容导致开封犹太人的汉化,中国做了西方排犹主义者想做但没有做成的事情。西方人就是想把犹太人消灭,但是它靠武力和枪杀没有做成。中国人对犹太人非常的友好、宽厚,但是最后的结果是把犹太人同化了。中国人对犹太人的感情是非常好的,但是谈到这件事心里就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到现在还有一些美国的犹太社团、以色列的犹太社团到中国来访问,希望把开封犹太人后代的民族性再强化起来,变成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叫“犹太族”。但是这个事情涉及到国家的政策和民族政策,开封犹太人有一部分人也有这样的想法,国民党时期有一部分人填自己身份的时候就是犹太族。新中国建国10周年观礼的时候,政府还邀请了他们的代表去北京参加天安门的观礼。后来我们国家界定56个民族,但是没有犹太族,在办理户口本登记的时候,都统一把他们写成汉族,法律上彻底变成了汉族。当时有一部分犹太人据理力争,因为争不过就有两个犹太老人活活气死了。现在有一些海外的犹太人希望恢复自己的犹太身份,但是他们的语言已经没有了,文化习俗有很多基本上都是吃猪肉了。现在有学者进行发掘,唯一留下一点痕迹的,就是有些开封犹太家庭过年过节的时候杀一只鸡,在自家的门框上涂一点鸡血辟邪,这个可以在圣经中找到,当时埃及人欺压犹太人,上帝要帮助当时的犹太人,就在晚上通知,第二天上帝要杀埃及人。为了能区别清楚,犹太人都在自家的门上涂一点羊血,上帝看到这个标记就逾越过去,如果没有就把他杀了,犹太人有逾越节,现在在开封还也有这个习俗。

  4.文化采借形成本民族独特的文化

  阿瑞提是一个美国主要的创造学家,研究创造力的。他说“接受不同的甚至对立的文化刺激尤其适用于犹太人……对于无论来自多数人还是少数人的不同意见都予容纳,这一直是犹太人当中所流行的态度”。古斯塔夫·雅努斯在《卡夫卡对我说》中说“犹太人像种子那样分散到了各地。就像种子吸收周围的养料,储存起来,促进自己的生长那样,犹太民族命中注定的任务是吸收人类的各种各样力量,加以净化,加以提高”。

  这个民族是最善于借鉴和采纳的,所到之处凡是有用的他都采纳。古代犹太人对两河文化、埃及文化就有大量的吸收。犹太人有一个重要的节日叫“安息日”,圣经里面写上帝创造世界,第一天上帝说要有光就创造了光,第二天又创造了白天和黑夜,又创造了水,又创造了土地,创造了小动物,到了第六天才创造了人。所以犹太人总结出很多典故,让人在上帝面前要虔诚、谦虚,不能骄傲。当你骄傲的时候你要想一想,连跳蚤都生得比你早。所以正统的犹太人戴一个小帽子,小帽子的意思是人的头不能和天直接接起来,表达对上帝的敬仰。安息日是上帝说第七天要休息,什么都不能干,所以这样就流传到全世界生活的节日。我们今天是星期六大家可以放弃休息日到这里,实际上我们中国人过星期天,七天一个工作周就是来源于安息日,安息日是借鉴于古代中东地区的习俗。

  还有一个习俗是“割礼”,犹太男人都要割礼,人类学家认为可能是出于卫生的习惯。现在小男孩长大了为了健康,要给他把包皮割掉。但是犹太民族把它视为和上帝定约的标志,每一个犹太男人生下来就要做一个割礼,因为这个人慢慢变成少年和青年,他身上的印记和其他外族的印记不一样,他可以时刻记住我是犹太人,我和上帝定了约,定约的标志就是我和其他的人不一样。

  还有一个是“契约”,这个约本来是中东地区的商贸形式,我给你一头骆驼你给我三只羊,或者是我给你羊你给我多少大麦、小麦或者是种子等等,但是后来犹太人把它演化成犹太民族和上帝定的约。这样上帝对犹太人有很多的要求和界规,这些都是和人的行为有关的,他一想到这个约就会规范自己的行为。上帝也给他很多的许诺,比如让这个种族繁衍、给你很多的土地等等。《希伯来圣经》成为了人类文化百科全书,成为西方文化的基石,如果西方文化没有这块基石是很难想像的。在流散时期,犹太人既被称作流浪汉,又被称作博采主义者。在当代犹太人被称为是世界主义者,有世界文化。所以它主要是吸纳异质文化中的优质要素,演化为本民族的独特的新质。

  我们今天搞改革开放,要借鉴这些优质的文化,要和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结合在一起,不能丧失了民族之根,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今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为第一要务的今天,所以省社科联搞这样一个讲座,在广东地区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们的传统文化香港保持了很多,台湾也保持了很多,甚至日本、韩国也保持了很多,所以我们更应该作为文化的发源地把我们的文化保存下来,但是要采借并进行融合,形成本民族独特的文化。

  5.崇智主义:独特的智慧观和现世行为

  这里也一个很重要的特点,犹太人把智慧看成是上帝神性的表现。《圣经·箴言》里面讲,“耶和华以智慧立地,以聪明定天,”富有智慧的言词会让你走在世界的前列,叫花子也要研读,犹太人的钱装在脑袋里。犹太民族在中世纪就消灭了文盲,因为他们从小生下来就要开始研读《圣经》,对文化非常重视。比如在今天很多世界著名大学中,犹太人出身的教师将近30%,以色列的教育经费一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有时候甚至更高。我们国家最近推出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奋斗的目标是要把教育经费的投入达到GDP总量的4%,经过很多年的努力还没有达到,但是以色列最低也在8%,对教育非常重视。以色列拥有的科学家、医生、作家、剧院、出版社等各个指标,在全世界都是排在最前面的,所以这个国家的科学是非常发达的。它还有一个独特之处,在全世界在校大学生当中,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远远超过了学习自然科学的学生,所以它对文化和传统是格外的重视。

  崇智主义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一方面它有神圣化倾向,把知识看成是上帝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它又有功利化的倾向,把这两者结合就形成了独特的智慧观和现世行为。所以我们更应该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强调知识、强调教育强国。中国人也是重视教育的,父母省吃俭用供孩子上学,但是我们没有一以贯之。比如秦代的时候焚书坑儒,到文革的时候把知识分子当成是“臭老九”,所以对知识的崇拜没有一以贯之,这其中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研究。

  6.向权威挑战:保持反思和反叛精神

  这是犹太人反传统的传统。犹太人对上帝非常虔诚,但同时他又有一种反思和反叛精神。熟悉《圣经》的朋友就可以看出,《圣经》里面犹太人的先祖总是和上帝吵架。犹太人虽然是宗教民族,但又是有理性和世俗色彩的民族。所以说“自从出娘胎以来,便被称为是悖逆的。”二次大战的时候杀了很多犹太人,很多犹太人在反思:到底上帝是什么?上帝不是要来拯救我们的吗?对上帝产生了怀疑,所以二战当中出现了一大批文学作品,写的都是犹太人怎么反叛上帝。《圣经》里面写犹太人不能和异族通婚,二战以后有大量的人和异族通婚;《圣经》里面写犹太人不能吃猪肉,但是很多犹太人到餐馆就吃猪肉,这就是犹太人要反叛传统,这种反叛是表征的,更主要的是他有一种思想去想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向权威挑战,他们表现了一种永恒的自我反思和永不休止的变革。

  我们今天提出改革开放,“开放”是什么?开放就是原来是蒙蔽、禁闭,现在需要把我们的眼光打开。解放思想是说原来被捆住了,要把绳索解开,要不断地变。二三十年前正确的,今天不一定是正确的,甚至变成了阻碍发展的东西,所以要有不停的永恒自我反思,一成不变是不行的。

  7.语言天赋:认知世界的多维方式

  犹太人都是语言专家,在最早都表现出语言意识。《圣经》里有巴别塔的故事,来了很多人要建一个通天塔去找上帝,这个行为上帝是不高兴的,然后上帝就改变了这些干活人的语言。原来他们说的是同一样语言,改变了之后这帮人说话那帮人听不懂,这是最早的《圣经》记载的人们语言的意识,所以通天塔是在很多中东地区的传说,如果这种塔可以建得高高的就可以达到天堂。这样一种潜意识是不是今天还有一些人表现,例如迪拜塔是全世界最高的塔(800多米),比广州的新电视塔高得多。所以看到这个我就想人们的潜意识里面又在建通天塔。

  犹太人都是双重的语言专家,为什么?因为犹太人不断地迁徙。在欧洲他们出生在波兰,读小学跑到的法国,读中学到了英国,读大学可能又到的美国,最后可能又到了意大利,他们在家里说希伯来语,到外地又说别的话。所以我们中国人学了几十年外语还是学不好,你让犹太人讲几种外语都是非常正常的,每一个犹太人都能讲很多种语言,所以是天生的语言专家。

  有一个著名的犹太人柴门霍夫,他尝试创造了一种全世界共同的语言,我在想他为什么又再搞全世界的语言?是不是像当年建通天塔一样,这种世界语在世界推行,但是没有成功。语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工具,语言的要害在于它是一种思想方式。中文有中文的语法结构(主、动、宾),但越南语可能就把副词放在前面或者是后面,广东话里面也有一些把副词放在后面的,比如“你走先”,其实正常的说法是“你先走”。语言是一种思想方式,多一种语言就意味着多了一种认识世界的角度。像我们从一个角度看大象,你说一个大象是一个扇子,他说是一个柱子,不能把事物的本原认清楚,多一个角度、多一个思维就可以把这个事物认识清楚。

  8.小结:犹太民族创造力对中华民族的启示

  迁徙不定的历史——特殊的文化效应;散存文化结构——充分的文化接触;文化冲突——民族精神的固守;文化采借——吸纳异质文化的优质要素;崇智——与功利相结合的观念和行为;向权威挑战——永恒的自我反省和变革;语言天赋——认知世界的多维方式。这里有很多重要的文化根源,所以在这样一个民族的身上导致他必须成功,他能够成功,他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识,他总是生产在异质文化的夹缝当中,总是一个外来人和异己者。

  所以有时候我们讲,私生子都很聪明,不是因为他是私生子,而是他的这种特殊身份导致了强烈的忧患意识。犹太人的成功有很多很多原因,不是因为种族,也不是因为上帝,而是几千年来文化的积淀。这种文化传统、文化方式和我们中国文化有些方面不一样,有些方面一样。但是在相同与相异当中我们可以从中提升中一些富有启发的思想,怎么样不要禁锢自己?怎么样固守自己的文化要素?怎么样采借自己的文化要素、更新、变革等等,这些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我经常和犹太人一起谈,他们认为他们成功的秘诀还在于勤奋,就是在别人睡觉的时候犹太人还在快步向前。犹太人确实是非常勤奋的,这一点和广东人非常像。潮州人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我们到内地去,晚上回到哪里都可以睡一个好觉,非常安静。我昨天晚上在广州发现马路上还有很多汽车,都没法睡觉,大家还在拼命的工作,在香港也是一样。

  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发掘,有说不尽的犹太之谜,比如犹太人为什么会挣钱?希特勒为什么会屠杀犹太人?犹太人和中国人的渊源到底在哪里?《圣经》里面几千年前就写了秦国,有人认为是中国。老子《道德经》里面的“夷、希、微”三字是否就是希伯来文耶和华的发音?犹太人和日本人有什么关系?犹太人有以色列十族丢失了,西方有学者讲一部分到了中国、一部分到了日本。我去日本访问有一些感觉,觉得日本人有一些气质,包括索尼公司的经营,还有片假名的写法,总感觉和希伯来文有关联。现在很多人说世界已经被犹太化了,有极端的两种观念:一种说世界上根本没有犹太人;一种观点说世界上人人都是犹太人,世界也没有被犹太化。《圣经》当中还有大量的预言,有些确实实现了,其他的能够实现吗?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如何借鉴犹太人的创造现象提高我们的创造力。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有没有创造力,而我们创造力的核心在于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从老庄到孔孟,我们的儒家思想影响世界,那样一些好的宝库怎么样把它传承下来成为我们的中国人的精神,而不是大家都去“往钱”看。大家钱多了,但是未必你的生活幸福,未必你活得踏实,钱再多都有一个局限,官做得再大也有一个局限。但是我们这样一种核心价值和核心追求,是我们人和我们的国家、民族屹立于世界所追求的。

  我想结合我的一点思考,主要以犹太创造现象作为一个案例,谈一点犹太民族关联我们自己的,谈一点古代和近现代与我们当前的困境的问题结合,给大家一点帮助和启发,谈得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掌声)论坛互动

  陈实:感谢刘教授的精彩发言,我们不知不觉中就过了一个多钟头,刚刚刘教授从犹太民族的历史程式、文化结构和遭遇的文化冲突谈到了整个犹太民族文化创新、发展和保持方法,保持文化采借、崇智、挑战精神和语言天赋,我是听得津津有味。下面开始互动,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向刘教授提出来。

  提问1:犹太人历史程式就是不断地迁移,但这是客观原因中国是不可复制的,可以复制的是就是咱们如何借鉴,因为他们接触了不同的文化,中国能出国留学的学生都是有钱的人和比较有钱的人,或者比较会考试的人。有一些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或者是考试不是很好的这部分人成长的期望也是很高的,他们应该如何提升自己?

  刘洪一:改革开放以后,大量中国青年出国了,那些人在国外可以充分借鉴和学习西方的优质文化要素,他们的文化体验肯定是在国内生活的人感受不到的。这样的人出去以后,他的民族意识、身份意识会越来越强,这是一个主流方向。比如我女儿去澳大利亚留学,她过去没有很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概念。她出去一年多,我发现她变得爱国了,对当地媒体说中国这不好、那不好都有非常强烈的反感。当然更多的人是生活在国内,但是改革开放时代,外国的东西大量的传入。犹太人的散存结构,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模仿,但是大量的外来文化通过现在的信息时代和各种媒体,地球已经越来越小,对于这样的外来文化我们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空间的距离感越来越淡化,所以我们应该把国外任何先进有用的东西吸收进来,但是这种吸收是批判性的。还要强化我们自己的传统,不一定大家都要到国外才有这种感觉。关键还是从犹太文化的结构、冲突提升出怎么样生发出创造力,所以犹太人像种子一样,这个“种子”吸收一切的营养,凡是对种子发芽有用的水分和营养都吸收,没用的就拒绝,但是自己的基因还是保留了下来,所以我们中国人非常需要这种思考,就是要保持我们的文化传统。

  提问2:我是广东省社科院从事文化研究的,我从你刚才演讲的题目当中有一个疑惑,我们中国人在国内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但是到了美国有不少人获了奖,这个是不是说中国固有的文化环境,不利于文化创新?犹太人在世界散居,其他发达国家的犹太人很有创造力,各方面很优秀,但就是在我们中国被我们的文化同化了。那么我们中国本身的文化,哪个层面需要政府去推动和改变?因为我们现在讲的是传承。

  刘洪一:你这个问题非常好,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这里我们一起探讨。在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当中,尤其是科学家,非常遗憾的是现在中国大陆本土还没有培养出一个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这一点真的让一个中国人想起来是非常痛心的事情。我们华人也非常聪明,到了国外之后,一流大学的学者犹太人是占的比例最大的少数族裔。后来华人的科学家也不少,像李政道、杨振宁,这说明中国人是非常聪明的。但值得反思的是,就像钱学森老先生去世之前反复拷问的问题: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和自己的创新人才?所以这和我们的培养机制是有关系的。我过去在深圳大学做副校长,我们学校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但是很多方面不利于创新。比如高等教育的行政化、一刀切、官本位,在学校行政非学术力量来主导学术力量,搞学术的教授、老师受受这个处长、那个书记的领导。还有一些是我们的观念,比如对教学大纲统得非常死,全国目前有1208所职业院校,全中国的发展情况非常悬殊,但往往是“一刀切”,按一个步子、一个标准去做。有时候我们还接到教育部发出的通知,要求我们必须开什么课,然后检查的时候要按照这个教学大纲去检查。这样我们怎么去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当然我们一些体制机制上优势的东西需要保留,比如我们在应对金融危机、抗震救灾、全民办奥运的方面外国人是非常羡慕的。但是在教学方面,学校要自主办学、地方经济要有一定自主性,包括去年广东省公布放长假遭到了批评,所以就取消了,因为这个规模太大了。现在国家领导人提出了和谐理念非常好,“和谐”是什么东西?“和”是禾苗的“禾”加上一个“口”,我望文生义,就是要解决人的吃饭问题;“谐”,言字旁放一个“皆”,就是要让所有人开口说话,如果是一个腔调就不好了。所以和谐是一个物质层面的,在中国的古代的音乐要有不同的音调,要错落有致。所以治理国家包括我们提出了创新型人才,要有和谐的主旋律,同时还要有自主发展性。所以在治国方略和地方发展我认为要有这样一个理念,这样才能打造一个创新型国家,真正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所以我管的学校是按照这样一种思路,老师不要像保姆一样去管理学生。现在大学提出了“去行政化”都是非常好的东西,我们按照这个推进,打造出创新型国家、创新型文化、创新型民族是有希望的,但是一定要反思我们的传统、反思我们的权威,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这种权威是有用的、做了巨大贡献的,但是在一定的情况下要进行重新的反思,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认为他提的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东西。谢谢你!

  陈实:我觉得可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还要有一个时间和过程。中国现在国运上来了,我们周围还看到了很多黑暗、腐败、不满、缺陷、斗争、冲突都有,但是有一条——中国的国运上来了,挡也挡不住。过去中国的形象是“东亚病夫”,现在中国的形象是姚明的高度、刘翔的速度和章子怡的靓度。我们姑且拿一个诺贝尔奖做一个标准,我讲一个我亲自接触的例子,SARS病菌其实最早发现的是广东疾控中心,当时不敢报,最觉得应该再科学一点、再等一等,但是别人不管,一发现就宣布出来了。在中国有大量的这样的东西,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到时候,我认为再过一段时间,我们中国肯定就会出现这样的人物。

  刘洪一:我补充一个数据,陈教授讲得对。英国一个权威杂志公布,说中国目前已经是全世界第二大知识生产国,我们的GDP统计已经超过日本了,成为全世界第二。知识生产被英国的杂志统计下来,列为现在已经是“第二大知识生产国”。但是这个更多的要是原创性的东西,如果以这个势头发展下去,那么以诺贝尔奖为标志的世界科技的顶峰是一定的。

  另外,中国地大物博,发展状况极其悬殊,很容易出现“一松就乱、一统就死”,怎么样能统起来又不死、松起来又不乱?也就是我讲的和谐社会的本意落实下来,这个需要一个过程。我们看到国家的理念是越来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方向在发展。

  提问3:刘教授您好!您刚才说到文化的固守和民族精神固守、对权威的挑战和反叛精神。那么,什么东西需要固守?在哪方面我们需要做反叛反思,进行改进?我是从事医药行业管理的,去年我在药学院讲课主要谈的是我的人生经历,学生提问最多的是创业的问题,事实上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是非常低的,只有0.4%,如何给他们一个正确的导向?

  刘洪一:中华文化非常优质的传统现在还没有完全被发掘出来,变成每一个公民和每一个中国人行为指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他的《论语》我经常看,里面谈到了如何育人。他的思想是第一是德业俱进;第二要学思并举;第三要脑手并用。这样一些精华提炼出来,作为结合我个人的工作,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能够把这些和学生和老师共享,这就是把我们的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发扬出来。现在改革开放很多东西都淡了,特别是文革。文革叫“文化大革命”,为什么这么叫?就是要“革文化的命”,这个命题是非常骇人听闻的,文化可以演进、变革,但是要把它的精神和好的传统保持下来。所以我们摧毁了很多优秀的遗产(精神层面),待人接物、伦理价值,这个东西一打散想再重构,比盖一个摩天大楼和通天塔还难。所以伦理的重建、价值的重建和文化的重建,我们文化的精髓要保留下来。我有一次在深圳政协开会,我说我们不要老谈GDP,GDP虽然重要,但是深圳这么大一个市的GDP可能还不如外国的一个公司,但是我们要打造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熊猫和很多故事被日本人拿去演化成日本文化的要素,用中国人的故事去赚全世界人的钱。

  反叛或者是反思就是我刚才讲的,就是我们对待文化的态度,我们不能够与时俱进的层面——体制机制、管理等各个方面要反思,要勇于突破。所以汪洋书记说“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等等,这些都是比较好的。

  第二个是关于大学生创业的,应该说国外的环境是非常适合创业的。我们往往还是过去老的传统思想,学生毕业以后找一个“铁饭碗”最好的。自己创业有很多外在的原因,犹太人就是一个创业的典型,形成了几个典型的犹太行业。比如做中介人,他发现这个地方这个东西两块钱能买,搬到这个地方一撮合是4块钱,中间去掉成本还赚了1块,期货市场就是犹太人发明的。所以犹太人过去不种地,也不太搞工厂,因为种了庄稼很快会被人家赶跑,所以他们就是这样创业,钱都存在脑子里。

  国外大学校长来访问跟我说,深职院现在在国内排名是前十位,要我们办一所创新的大学,我们会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创意创业园,一个片区无偿给大学生提供,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工商管理局注册,学校还拿出100万的启启动资金,就是鼓励学生创业。

  陈实:我认为其中还有一个就是吸收,比如说对权威的挑战,我们中国文化里不是没有。比如中国古诗里面就有一个,就是对权威的挑战精神。现在的大学生为什么创业不成功的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出去创业的时候往往只考虑创业的结果,干这个事情我能赚多少钱,而创业者并没有用心在创业,在创业的过程中形成了什么样的模式、路径和过程?如果不去寻找模式、路径和程序,你的创业都是假的,所以我认为大多数都是这样的情况。其实现在的创业环境有,刚刚刘教授讲了一个哈同,那都是白手起家的,哈同一分钱都没有,有一分钱都给了小费,但是他有一种模式,所以这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提问4:刘老师您好!刚才您提到一个问题,犹太人之所以在世界各地有很强的凝聚力,就是因为他有宗教。我发现不只是犹太民族,凡是世界上比较强盛的民族,都有很强的宗教观念。反观中国人,大家都说没有宗教信仰,中国人什么都不信就信钱。现在有一些学者都提倡要立一个“国教”,就是属于中国人的,你认为这种方式真的能使中国强大吗?

  刘洪一:这个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说中国没有教,但有的观点认为中国也有教。比如儒教、孔教,孔教是被联合国认定的世界上主要的宗教之一,但是在国内有人认为孔教不是教,而是一种学说。如果按照严格的宗教利益和教规套的话,并不一定完全像西方的基督教或者是伊斯兰教的,所以有人认为不是。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像香港的孔教学院现在就在全世界积极的推行。现在还有一些学者在提孔教,试图把儒家思想升华为一个民族、一个群体具有宗教层面的意识形态对待,对现实人的生活发挥类似于宗教的作用,所以在学术界有这种探讨和尝试。有的学者认为不是教,这个分歧很大。

  我个人觉得,中国的儒家思想资源非常宝贵,如果能够把它的精华提炼出来,变成我们中国人普遍恪守的、大家所熟知、并且能够成为我们的指引和规范,这是一件好事。至于它是不是严格的宗教,这个可能不是短期能够回答和做成的事情。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由长期的历史演变才形成了,一个人、几个人很难在短期之内能够建构一种宗教,任何一个宗教的形成也不是这样的。犹太教的《圣经》从最早的版本出现到最后编成《圣经》这本书,经历了八九百年历史。基督教是犹太教下的一个分派,经过了独立了演化和分离才形成了独立的教派。几千年儒家是中国的主流,还有道家以及儒释道三家的结合,对中国都产生了很多的影响。

  不管怎么样,一个民族要把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打造出来,要有文化和精神追求,这样它的道德体系、伦理体系才能成系统。宗教就像电脑软件一样,起到了系统的作用,它是一种形而上和超越的现实,我本身是唯物主义者,所以我认为它塑造了虚拟的第二现实,超验世界,但是里面的建构非常完整,它的价值反过来能对现在的真实世界产生影响,所以信宗教的人是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是生活在物质世界,另外还生活在一个超验世界,这两者是通的。为什么有些人迷惘?进入了网络之后就进入了虚拟世界,在网上进行虚拟结婚、虚拟家庭、虚拟种菜、偷菜,乐此不疲,不能自拔。我看网络世界从这个意义上,它和宗教是一样的,它塑造了一个超验世界,所以你这个问题是值得反思的。

  有一些学者提出中国的宗教政策要与时俱进,宗教是社会的调节器,我们国家的宪法规定人有言论和信仰的自由,只要在宗教和宪法的框架之内,文化有一个规律叫“文化自律”,人是可以进行导演,但是同时又有内旋律,叫“文化自律”。就像一个水银散落了之后往哪里流淌,黄河有九道弯,所以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的,但是我们思考现实问题是很重要的。

  陈实:刘教授刚刚有一句话可以回到这个问题,犹太教有另外一个词叫“犹太文化”或者是“犹太主义”,它不是严格以上的类似于基督教。

  刘洪一:这一点很有启发性,犹太人并不是都信犹太教,犹太教也和我们想像的非常规范、非常虔诚不太一样,它分为三大教派:传承派、正统派和改革派,但总体来讲犹太教就是一种犹太文化和犹太主义,这是他的一个特色。第二,它充满了入世精神,非常关注现实生活。第三,它非常强调人,人并不是上帝的奴仆,所以有人本主义。很多年前我曾写过一篇论文,叫《圣经当中的人本思想》,就是强调人的。而且犹太非常强调实干,什么事不去干是没有用的,重视工作、重视实践,而不是一味的去信仰,所以这些东西对我们都是很有启发的。

  提问5:刘教授您好!您讲的犹太人的创造力和散居在各地对个同民族和文化的吸收、借鉴是分不开的。对中国来讲是不一样的情况,中国几千年来只是在被外国人打开国门之后才出现了睁眼看世界的情况。在国土很大范围统治很固定的状况下,发展速度可能没有那么快,在这种情况下,才出现了被外来的力量推动变革和反思不同的文化因素。是不是一个文化发展和进化对外来的民族和文化的借鉴和创新是有一定条件的,比如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一直是强大的,就会有一种因循守旧的惯性,如果中国在以后的发展能像大家期望的变成真正的世界超级大国,这种对于不同文化的吸收会不会有影响?你对这种土壤的发生乐观吗?

  刘洪一:中国文化传统悠久,体量也非常大,所以包容性都非常大,所它对外来文化销蚀的力量非常强,比如犹太文化被它销蚀了,其他文化也有这样的情况。现在在西北地区我们也见到了一些反祖的现象,就是当年波斯、罗马的人到了西北没有回去,慢慢就被同化了。在西方希腊文化历史非常悠久,但是国力在慢慢衰败,罗马人打败了希腊,但是希腊人用希腊的文化征服了罗马,所以罗马的神话传说都带有鲜明的希腊文化,还有印度等等。这样一来,如果它能够进行自我的文化演化,特别是能够打开闭关锁国的状况,和外来的文化进行整合,就会继续增长生命力,文化的演进力、创新力,否则一些主要的文化就会慢慢的消亡。古代的巴比伦文化现在的影响力越来越小,这个就值得我们思考,还有埃及文明、地中海文明历史非常悠久,但是随着时间的演化他的影响力和生命力是有变化的。所以在今天我们的文化需要保存文化精髓,同时在全球化的时代下需要借鉴,这样才会有新的发展。有些东西需要“杂交”一下,不能只是封闭,否则就会变成井底之蛙。汉代和唐代我们国家文化的交流是非常强的,但是到了近代出现闭关锁国,我们就落后了。今天是一个信息的时代、改革开放时代,所以中国迎来了从文化大革命到走向民族复兴,现在第一步是经济振兴,接下来比经济振兴更重要的是文化复兴。西方中世纪以后,文艺复兴是打着文艺复兴的旗号,实际上是解放人类的思想。接下来民族的复兴先是经济振兴,之后就是文化复兴。《阿凡达》为什么这么多人看?我们的文化能不能也这样去冲击世界?我们现在还处于这个阶段,但是我们的文化基础是非常好的。

  提问6:中国文化里面有两种说法,一个是孟子说的威武不能屈,还有一种说法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两种说法在个人的行为和做事上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

  刘洪一:我认为应该取这两种观点的合理要素去运用。我非常赞赏“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它体现了一个人的骨气和气概,如果一个人一个民族没有这种精神,那他是站不起来的。人要有仁义之心,要有侠骨,就是你的追求、信仰、精神价值应该是不能屈服的,犹太人就有这种精神。犹太人面对希特勒的屠杀,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几分钟之后就没命了,但是大家坦然而对,绝不屈服。其中有一首诗歌《面对死亡跳舞》写的就是这个,虽然今天他们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但是他们是一个新的开始,他们把死亡当成是一个新的起点,视死如归。罗马人攻打犹太人的时候,男女老少躲到一个马萨达山上,最后犹太人抵抗到最后也不做罗马人的俘虏。最后他们商量好把老人和小孩杀死,然后自己自杀,这就是马萨达精神。所以对核心价值、正义的东西要有一种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

  第二个“识时务者为俊杰”,犹太人也是非常识时务的,否则都死掉了。这个是从很多层面去理解的,也可以使与时俱进,适应环境,适者生存。他们还有一些生存的技巧,比如在中世纪最严酷的时候,不改宗教的就会被杀死,所以这时候表面上改信的罗马教,但是回到家骨子里还是信犹太教。他们表面上非常屈辱地生活着,但是回到家他们洗手、流泪,重新回归到犹太人的主体上,这也是一种策略。这里面很复杂,这也是中国人的生存智慧,是多少年的生活积淀。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多讲,犹太人的生存智慧有很多的故事,有他们的机制。中国的文化当中也有很多的机制,这些都是需要发掘出来的,而不是小学的时候一味的背外语、背数学。对人影响最大的还是精神,我个人认为对人的竞争主要还是精神的竞争、性格的竞争,这种精神和世界观可以演化为外在的性格,我们把学生要培养他的动手能力,但不能把他培养成一个工具,要德业并举,会做人才能会做事,才能对社会作出贡献。

  陈实:实际上是一个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问题。现在该我问刘教授了,什么是文化?你能不能用三五句给大家描述一下。

  刘洪一:这是今天最深刻、最尖锐的问题。全世界今天每个人都在谈文化,到底什么是文化?我90年代初我写过一篇文章,文化的定义当时就有180多种。

  陈实:我听过一个讲法,文化最多有500多种。

  刘洪一:文化要用一句话概括很难,我谈谈我对文化的理解,可能大家会有一点启发。什么叫文化?举一个例子,在野地里长了很多的花,野花没有人去关注,自生自灭,那就是自然。如果刚才提问题的小伙子你看到这些花很漂亮,你把它摘下来送给你喜欢的女孩子,虽然这些花还是野地里的花,可送给女孩子,这个花就成了文化了,因为它已经成为了一种符号,本身你的行为表达了一种爱意、写进了你的感情,所以就变成了一个符号,这时候它就是一个文化。所以“文”这个字在古代实际上它就是“人”,它比今天的“人”还像“人”,上面有头、有身子、有手有躯体和两条腿,文化就是“人化”,凡是渗透了人的要素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文化。当然文化又可以分成很多的层面,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音乐文化、服饰文化等等,文化的英文是culture,它的对立面就是nature,所以我们去辨析一个词可以去对立面去想。加入了人的情感因素的——宗教文化、汽车文化、饮食文化,和人有关的都是文化,我们满眼都是文化,文化的要义、核心、本质我是这样理解的。几百个文化的概念罗嗦讲了很多,我还是坚持我个人对文化的理解。(掌声)

  陈实:我听了你对文化的解释我懂了,我要到野地里摘几朵花。(笑声)今天的讲坛到处结束,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第三十一讲现场速记整理,仅供学术参考,其中观点仅代表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