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帮家族 迅雷下载:破题应寻设题者,解铃还须系铃人——《从缠丝劲问题谈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2 18:35:01

破题应寻设题者,解铃还须系铃人——《从缠丝劲问题谈起》质疑 单颖

 

    偶尔听说过40年前《体育报》进行过一次关于“简化太极拳(24式)有无缠丝劲”的讨论。吾生也晚,没有赶上这场“全国太极拳大辩论”(香港“新武侠”革新版语)。说实在话,学过、练过,也教过、辅导过很多人习练“简化太极拳”的本人,甚至觉得这个讨论题目提得很突兀,突兀得有点画蛇添足。

引起我对这个讨论的关注,是因为近日友人送来连载于2004年《武魂》杂志上的某篇文章《从缠丝劲问题谈起》(以下简称《问题》)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问题》还真是“问题”不少,以下择要析之——

一、   解决问题要直指“问题”

在这里不得不交待一下该次 “太极拳大辩论”的背景。

那是1956年国家体委以增强国人体质为宗旨,为在全国推广太极拳运动,为此组成一个专家组(李天骥、李经梧等若干太极拳专家组成),来创编一套简单易学、便于普及的太极拳,经几次修改,形成了现在以杨式动作为主的24式简化太极拳。为此还专门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全国首部太极拳教学片,李经梧先生为“简化太极拳(24式)”的演示者。在全国各地普及“简化太极拳”的过程中,上海出的一本辅导材料中有过“简化太极拳”要运用“缠丝劲”去训练的提法,同在该地的徐致一(吴鉴泉的弟子)先生认为该提法不妥,指出简化太极拳属于杨式、吴式风格,而缠丝劲属于陈式风格,两者是有区别的。于是引发了“简化太极拳有无缠丝劲”讨论。这就是问题的缘起,可以认为是学术探讨。

笔者认为对待“学术”问题,本应就事论事,直指“问题”可也。问题是什么呢?无非几个关键词“简化太极拳”、“传统太极拳”,“螺旋劲”、“缠丝劲”、“抽丝劲” 以及它们的异同。舍此来谈论太极拳论、拳经并对其批判,已经有些游离主题;而引经据典来论证推手,并将别人以前谈推手的观点引出来反驳一通,则实属离题太远;如果再无端地将对方的阶级(政治)立场上纲上线,指责一番,更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了”。相比之下,《问题》在这方面做得很“过”。比如,该文对徐致一先生几年前的一篇谈推手的文章引出来加以批驳和对李经梧先生阶级立场的臆测,显得小题大做和不够厚道。

另外,《问题》的作者认为古典太极拳论有“严重的宗派门户观点(如<斯技旁门甚多>的轻视其他拳种,定于一尊的观点),技术上有偏颇的主张(如<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力学而有也>的片面主张)”并继而指责徐致一“继承和发展了这些形而上学的观点”,则更是明显偏离了讨论“缠丝劲”的主题,甚至有些“扣帽子”、“打棍子”的味道,令人读之不爽。

二、   缠丝劲和抽丝劲是“名异而实同的同义语”吗?

《问题》一文明确认为:“缠丝劲和抽丝劲是名异而实同的同义语”,不仅如此,该文还断定:“把缠丝劲、抽丝劲、螺旋劲区别为三种劲别,是错误的。”在这个大前提下,该文的所有论述、论证,显得苍白罗嗦,逻辑混乱,何故?就是因为这个大前提是错误的。任何一个稍具语文知识者,没人会认为“缠”与“抽”词义相同;任何一个接触过太极拳的人,大概都有体会,太极拳不只一个劲别。笔者认为,什么是缠丝劲?什么是抽丝劲?太极名家徐致一、李经梧等几位先生已在其文中做了比较明确的解答。

笔者过去曾在向李经梧老师学习推手时请教陈式拳和吴式拳的区别,李老师回答,陈式拳为“缠丝劲”(下塌外碾),吴式拳为“抽丝劲”(抽鸡爪筋)。边讲边演示了两种劲的不同之处。笔者感觉到,陈式拳的劲象碾子碾米一样,接上手你就逃不掉走不开,处处受制于人;吴式拳的劲则很轻灵细腻,通常是把你的劲引出来,落空,使你找不到对方的力点。应该说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劲。“简化太极拳”的劲属于后者。再以后,笔者又向直接得到过陈发科(陈式拳)和王子英(吴式拳)两大高手亲传的李树峻先生请益,在谈到“云手”的动作时,李树峻说:陈式云手是“扭”腰,吴式云手是“转”腰;“扭”腰有波浪式的起伏、有“缠绕”的意味,“转”腰则四平八稳、没有起伏和缠绕。这里有本质的区别。另外,在跟陈发科学拳学推手时,听过“缠丝”的说法,在理解上更像一种招法,缠上手就一缠到底,有时主动用“缠丝”逼迫对方失中;但跟王子英学拳学推手时,从没听到“缠丝”的说法,吴式拳的劲法主要是要像“抽丝”那样连绵不断,不停顿、不出“点”。由此可见,“缠丝”和“抽丝”不仅“名”不同,“实”亦不同,硬把二者说成是一回事,不知是由于“无知”,还是出于“偏见”。

三、   搞错“普”、“特”本不该

《问题》开头有这样一段话:“缠丝劲和抽丝劲是名异实同的同义语,都是形象地指出各式太极拳绕旋运转、顺逆默运的主要特征”,“缠丝劲(抽丝劲)始终贯穿于太极拳运动过程之中,亦即普遍性(共性——缠丝劲)存在于特殊性(个性——各项太极拳)之中。离开了特殊性就不存在普遍性,同样,离开了普遍性(缠丝劲),也就不存在特殊性(各式太极拳)”。

上述文字似在谈逻辑问题,但却犯了逻辑错误。1、混淆了“缠丝劲”与“抽丝劲”的关系,将两个性质不同、关系并列的概念合在了一起,大前提错误(前文已做分析,此处不详论);2、说“缠丝劲(抽丝劲)始终贯穿于太极拳运动过程之中”,这个判断不准确。“劲”,无论是“缠丝劲”还是“抽丝劲”,只是丰富多姿的太极拳运动的一个方面,太极拳有“静”和“定”的状态,请问在“静态”中、在定式中,有“缠丝劲”吗?如果说可能会有某种“劲”的话,也绝非“缠丝劲”。(这倒反证了太极拳除了“缠丝劲”外,确有其他劲,例如抽丝劲,松沉劲、轻灵劲等等);3、《问题》一文将行拳中的“缠丝劲”说成是太极拳的“普遍性”,将“各式太极拳”说成是太极拳的“特殊性”,这更是显得逻辑上欠推敲。

如果说,某式太极拳(例如简化太极拳)是太极拳的“特殊性”的话,那么与其相对应的“普遍性”,应该是作为武术运动的太极拳这个整体拳种——包括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含劲法)等等。从整体层面而言,“XX劲”(含“缠丝劲”)是比“特殊性”更下位层次的概念,怎么可以将此概念推移到与“特殊性”相对的上位层次中来呢?

搞错“普”、“特”本不该,学术文章出现这类常识性问题,似乎很难归结到一般的笔误。

四、   一知半解和不求甚解

《问题》中类似上文的“笔误”不止一处。比如“缠丝劲最能练出轻灵沉着又圆活的内劲(陈杨武三家也称作棚劲)”,“出手沉重而又绵软,极有威力”等,你能明白以上说的是什么吗?

什么叫“缠丝劲最能练出……的内劲”?“缠丝劲”和“内劲”是什么关系?从上文看来似乎不是一回事,而且是上下位的递进关系。那么,这就直接否认了《问题》的另一命题——缠丝劲是太极拳的“普遍性”(共性),这是其一;另外,按照该文表述,“轻灵沉着而有圆活的内劲(陈杨武三家也称作棚劲)”,不是“缠丝劲”,也就是说,太极拳除了“缠丝劲”外,还有别的劲(例如棚劲),这是其二——这也正是与《问题》本文的总论点自相矛盾处。

顺着上文的思路理解,“缠丝劲”虽然厉害,但绝非万能;“缠丝劲”这个“筐”不能装尽太极拳的所有东西。这好像作者又在以另外一种观点和立场批驳《问题》的原始观点。换言之,如果人见人爱的太极拳仅用“缠丝劲”就能一言以譬之,太极拳还算得上博大精深吗?另外,《问题》一文的对“内劲”的表述,仅以“陈杨武三家也称作棚劲”作解,更显得语焉不详,而且节外生枝,前后文意不贯通,在一些关键词上让人不知所云。

造成《问题》上述多处自相矛盾的原因者何?笔者认为,是《问题》的作者对太极拳的一知半解和不求甚解造成的。比如对其讨论对象——简化太极拳(进而上升至传统太极拳),不见得真专和真懂。因此才出现了“出手沉重而绵软,极有威力”及类似的病句或者外行话(笔者认为“出手沉重”相对于太极拳而言是大错而特错的),这就如同在说“跑得迅疾而又迟缓”一样令人费解。

费解,说明我们知识储备不足,功力不够,怎么办呢?捷径就是求教于专家。直接参与“简化太极拳”创作和演示的专家之一李经梧先生被国家体委请出撰文,这可以说是找对了“破题”者,找到了“系铃人”。李经梧先生的文章,道出了简化太极拳出台的创意,以及该拳与传统太极拳尤其是陈式太极拳的区别。原来如此,设题者未在“简化太极拳”的套路中附加任何例如“缠丝劲”的“知识点”,那么,曾被若干人死死纠缠的“缠丝劲”问题,在具体到“简化太极拳”这一拳式的学理上而言,不过是个空穴来风的“伪”问题。论辩“伪”问题无任何学术价值,专家撰文之后,这场“学术讨论”理应告一段落了。

但事情远非如此,“李文”刊出后,讨论并未结束,而且有些讨论者的言语超越了“学术”范围。比如《问题》一文中竟出现了这样的文字:“李先生并进一步说成缠丝劲是难度大、动作繁复的,企图以此吓唬年老体弱者和神经衰弱者。这就不是对陈式拳不理解,就是别有用心了”;“李先生把编成‘简化太极拳’说成是‘果然,此拳一出……’渲染了编写者个人作用,而把党和政府积极倡导体育运动的作用,忘得一干二净,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从个人和少数人的愿望出发来谈问题,也就不足为怪了”等等。

请看,这种“情绪化”的表述是学术讨论应有的就事论事、与人为善的态度吗?学术研讨最忌讳的就是“拿着不是当理说”并且在占有了话语权时对讨论对方的“上纲上线”。在对等的学术讨论中,于知识上出现的一知半解或不求甚解而造成的“无知”本无所谓,要害在于讨论中的某一方因“偏见”而露出了不让人讲话的“学阀”作风——由此,不禁让人想起了这样两句格言:“无知者无畏”和“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