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手党2:乔的冒险:三种教育方法成就孩子一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1:18:22


  三种教育方法成就孩子一生

  前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天下父母没有一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的。然而,眼看着别人的孩子成了天才,而自己的孩子却仍显得资质平庸。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真的就是天生注定的吗?当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巨大的潜能,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而被压抑住了。而潜能被压抑的原因,同父母失望和诘问的原因一样--没有好的教育方法,确切地说是因为没有采用正确的先进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孩子。为此,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有识之士为了正确地教育孩子,探索正确的早期教育的康庄大道,纷纷投身于教育儿童的伟大事业中去。这些教育界的先知以及他们为教育、为孩子、为人类社会所作出的贡献成为一座座不朽的里程碑。在这些让人们瞩目驻足的丰碑面前,我们尤其不能忘记的是卡尔·威特和他的全能教育法,蒙台梭利和她的特殊教育法以及铃木镇一及其才能教育法。卡尔·威特是德国哈雷近郊洛赫村的牧师,对教育富有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孩子的教育必须与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并用自己的理论实践于教育自己的儿子卡尔·威特,使之成为传奇般的天才。于1818年写成《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在书中他详细地讲述了自己教育其儿子并取得卓越成就的过程,透过他的儿子成长并成才的经过,向人们展示出自己先进的教育思想。该书是世界上论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献,他的教育理念被后人誉为早期教育的楷模。至于卡尔·威特及其全能教育法的影响,我们略看一下几个例子就可以窥斑见豹了:天才少年儿童罗伯特·威纳的父亲、哈佛大学教授威纳博士声称,他就是在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之后教育威纳的。m·s.斯特娜夫人更是在著名的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教授的力荐下,潜心研习卡尔·威特的教育法,开始训练教育自己的女儿,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从巴尔的父亲巴尔博士所写的《家庭学校》和《家庭教育》等书中,人们即可知道他也是在认真研读过《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之后教育巴尔并获得成功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一本书造就的天才1914年,一位只有14岁的少年以优等生的身份从哈佛大学毕业,这引起了很多人士的高度关注,包括他的身份、传奇似的学历及其所接受的颇为新奇的教育方法。他接受教育始于1岁半,3岁时就能用本国语言自由地阅读和书写。5岁时,看到家中的骨骼标本,便对人体发生了兴趣,开始学习生理学。没多久就在行医开诊所考核的初试中获得了合格成绩,让人称奇。6岁那年春天,和别人的孩子一样,他开始去上小学。入学那天,上午9时被编入一年级,到中午12点母亲去接他时,已经成了三年级学生了,并于同一年内,结束了小学学业。7岁时,本想上中学,但由于年龄小而被拒绝。无奈之下,他只好在家里学习,而学习的科目主要是高等数学,这是因为古今的语言学等知识他早已融会贯通了。8岁,他终于上了中学,不论哪门学科都非常优秀。由于数学尤为超群,学校准其免学,同时让他帮助老师为其他同学批改数学作业。在此期间,他还利用空暇时间编写了天文学、英语语法和拉丁语语法的教科书。但是不久之后就退学了,因为中学所教的知识他已经全部学过了。从这时开始,他已经是闻名遐迩、声名远播的"名人"了,各方各界人士都纷纷慕名前来考他。考毕,无不感到惊奇,赞叹不已,佩服得五体投地,自愧不如的自然也大有人在。9岁和10岁,他继续在家学习,11岁刚过就被世界名校哈佛大学接纳,自此,他开始了在哈佛的深造生活。入学后不久,他曾进行过一次有关第四象限的数学难题演讲,这次演讲使教授们大吃一惊。而关于他12岁时的情况,他的父亲在《俗物与天才》一书中是这样介绍的:"(他)今年只有12岁,但却非常擅长往往使硕士课程的研究生们都感到头痛的高等数学和天文学,他还能用希腊语背诵《伊里亚特》、《奥德塞》等原著作品。后来,他擅长古典语,还阅读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亚里士多德、洛西昂等人的作品,就如同其他的孩子阅读《鲁滨孙漂流记》之类那样容易和有趣。他还爱好比较语言学和神学,对伦理学、古代史、美国史等也具有丰富的知识,还通晓我国政治和宪法。"就这样,这个年仅15岁的少年于1914年以哈佛大学的优等生从该校毕业,并在以后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取得了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他就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德兹博士的儿子,威廉·詹姆斯·塞德兹。大千世界,无独有偶。类似塞德兹这样的天才少年儿童还有两个,一个叫阿道夫·巴尔,是塔夫脱大学神学教授巴尔博士的儿子。他13岁时就进入哈佛大学深造,并且提前一年毕业。另一个是该大学南斯拉夫语教授威纳博士的儿子罗伯特·威纳。他10岁就上了塔夫脱大学,14岁毕业。接着进入了哈佛大学研究生院,1914年年仅18岁的他就顺利获得了博士学位。在巴尔和威纳家里,不仅他们俩出色,他们的兄弟姐妹也都异常出类拔萃。巴尔的姐姐15岁进了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也在1914年与巴尔同期毕业。他们的妹妹丽安和弟弟洛得洛夫,也于该年开始上大学。威纳的妹妹康斯坦斯,也于1914年14岁时上了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第二个妹妹贝鲁特于该年12岁时也上了拉德克利夫女子大学。

  卡尔·威特:全能教育法

  宾州匹兹堡大学语言学教授斯特娜夫人说,她的女儿3岁就会写诗歌和散文,5岁就学会了世界语,并开始在世界各地宣传和普及世界语。4岁会拉丁语及其他13国语言,很小就担任一些团体组织的领导。8岁起学习生理学、卫生学、数学等等。在历史和文明源远流长的古老的东方,这本名不见经传的教育书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其中包括18岁女孩问鼎哈佛的传奇故事。1999年4月12日,《成都商报》用大字标题在头版头条登出了一则独家新闻其标题为"我要到哈佛学经济"。该报报道: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4所美国名牌大学同时录取了18岁的成都女孩刘亦婷,并免收每年高达3万多美元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这一消息经过当地互联网等媒体通稿,迅速流传海峡两岸,引起一阵轰动。……一个个真实的关于天才的故事广为流传,引起了社会对天才问题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他们的经历,了解、研究、学习并尝试应用他们的学习或其父母们的教育方法。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专家学者们发现,尽管天隔一方,尽管前后跨度达两个多世纪,然而,这些天才神童却同时拥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得益于一位名叫卡尔·威特的人所著的一本书--《卡尔·威特的教育》。哈佛大学教授威纳博士--天才少年儿童罗伯特·威纳的父亲声称,他自己就是在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之后教育威纳的。塞德兹的父亲塞德兹博士也是哈佛大学的毕业生,同样也是读此书,并用该书中传授的方法成功地教育了塞德兹。m·s.斯特娜夫人更是在著名的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教授的力荐下,潜心研习卡尔·威特的教育法,开始训练教育自己的女儿,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从巴尔的父亲巴尔博士所写的《家庭学校》和《家庭教育》等书中,人们即可知道他也是在认真研读过《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之后教育巴尔并获得成功的。"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李卫华在向广大父母传授刘亦婷成功的秘诀时,更是盛赞作为她指南针的《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每天从杂志社下班回来都要读到深夜……许多父母已经按书中的方法培养了数百个中国早慧儿童。刘亦婷被几所世界名校所看中的优秀素质,也是用该书中的方法打下的基础。那会儿,我根本没想到,由哈佛图书馆里的孤本藏书所传播的教育思想,最终会把刘亦婷引向哈佛。"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人父母者,无一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那么,被这些父母们奉为学习的榜样的卡尔·威特到底是何许人?而被这些父母们奉为教育孩子的"圣经"的《卡尔·威特的教育》又是怎样的一部书?竟然能在长达两个多世纪的跨度中,对东西方孩子的教育产生同样如此巨大的影响。

  卡尔·威特的誓言

  虽然只是一个乡村牧师,卡尔·威特却非常富有独特见解。在其众多的独特见解中,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就是他的教育理论。在卡尔·威特还没有孩子时,就提出教育子女必须从幼儿开始的观点。用他的话说就是,对子女的教育必须与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他确信,只要这样坚持不懈地做下去,一般的孩子都能成长为不平凡的人才。而且他总是公开宣称:一旦自己有了孩子,一定要对其进行这种教育实践。换言之,他宣称坚持要用这种教育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然而,由于当时教育理论不先进,人们的教育思想比较落后,在当时,对于卡尔·威特的观点,很多人都是嗤之以鼻,表示反对的也大有人在。好在当时他还有一个知音,也就是他自幼时就结交的好朋友格拉彼茨牧师,也是最了解他的人。而在他的家乡,格拉彼茨牧师备受人们推崇,被当地居民所敬重。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威特的教育方法,格拉彼茨牧师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还为卡尔·威特创造各种机会,让他去演讲,借机宣传他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在威特生下来之前,玛得布鲁特市的几个青年教育家和该市周围的几个青年牧师,曾共同发起组织过一个探讨教育问题的学会。格拉彼茨牧师也是该会的会员,在他的介绍和推荐下卡尔·威特也成了该会的会员。

  在一次聚会上,有一个叫希拉德的牧师断言: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天赋而不是教育。教育家无论怎样拼命施教,其作用也是有限的。由于卡尔·威特向来就持与此完全相反的意见,所以他立即反驳道:不对,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最终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取决于天赋的大小,关键决定于他或她从生下来到五六岁时的教育。诚然,孩子的天赋是有差异的,但这种差异毕竟是有限的。在我看来,别说那些生下来就具备非凡禀赋的孩子,即便具备一般禀赋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能成为非凡的人。正如爱尔维修所言: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我坚信这一论断。这番与普通大众的传统教育观念大相径庭的言论一经发表,卡尔·威特在会上立马就成为了众矢之的,招致众多与会者强势言语的围攻,他明显地处于劣势。在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以退为进,说:你们有十三四个人,而我只是一个人,我是寡不敌众的,无法辩过你们。与其跟你们辩论,不如拿事实来说话。如果上帝赐给我一个孩子,而且只要你们认为他不是白痴,我就一定能把他培养成一个非凡之人。这是我由来已久的决心。这种情形下,会员们得势不饶人,回答说:行,我们等着瞧!虽然聚会已经结束,希拉德牧师却依然言犹未尽,就热情地邀请老威特到他家继续讨论会上所争论的问题。然而两人唇枪舌剑的辩论到最后却仍然是毫无结果,他们只是在不断地重复着各自在会上已经说过的话。在希拉德牧师家的这次辩论中,在会上一直沉默不语的格拉彼茨牧师终于旗帜鲜明地表示了对威特观点的支持。他说:我确信,威特的誓言一定会实现,按他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一定能取得成功。可是,固执的希拉德牧师根本就不相信这一点,仍然顽固地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隔不久,威特夫妇有了一个孩子,但没有几天就夭折了。之后,他们又有了第二个孩子,也叫卡尔·威特,然而小威特却是一个很不称心的婴儿。

  父亲悲伤地说:我这是遭的什么样的罪孽呀!上天怎么给了我这样一个傻孩子呢?邻居们尽管常常在口头上劝他不要为此而忧愁,但私底下的确都心照不宣地认为小威特是个白痴,而且背地里还在为这孩子的未来以及威特父母的境遇而犯愁。老威特有了一个儿子的消息不胫而走,尽管生下的儿子不尽人意。他的知己好友格拉彼茨牧师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希拉德牧师,希拉德牧师又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其他的会员,并让他们来验明正身,确信小威特刚出生时,确实不是一个天赋非凡的孩子,更谈不上是一个天才神童,以示公正。由于婴儿不称心,起初,就连身为母亲的老威特的妻子都悻悻地说:这样的孩子教育他也不会有什么出息,只会是白费力气,竹篮打水一场空。谁言寸草心。好在身为父亲的老威特并没有绝望,而是一丝不苟地踏踏实实地实行着自己教育儿子的计划。小威特出世以后,周围的人们从此就多了一桩茶余饭后的谈资,那就是议论小威特的教育与成长。当然,他们这种略带幸灾乐祸心态的关心与老威特的目的完全不一样,前者好像在等待着一个注定要失败的实验结果,并带着一种看好戏的心态:好,这回看你的本事了!我倒要看看你究竟有什么本事能教育出一个非凡的天才来。因此,每次见到他和格拉彼茨牧师时这些好心人就试探性地问:怎么样,有希望吗?对此,老威特和格拉彼茨牧师总是坚定地回答:是的,一定会给你们一个惊喜的。尽管如此,他们却依然以一种怀疑的眼光审视着威特的成长过程。

  神奇的天才

  上帝总是会眷顾那些孜孜不倦的人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下,没过多久,这个备受关注的傻孩子如同他的出生一样再次轰动了邻里和方圆左右。当小威特长到四五岁时,他在各方面的能力已经大大超过了同年龄的孩子,成为本地教育史上的惊人事件。老威特对儿子实施了全面化教育,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他挖空自己仅有的一点智慧,诲子不倦,让威特非常健康、健全,而且活泼幸福地成长,学业自然也进步神速,7岁半时他就已经远近驰名了。在他出名以后,德国各行各业的精英们都络绎不绝地从四面八方赶来考他,然而没有一个人不是带着怀疑和猎奇的心态而来,然后吐着舌头怀着肯定和赞叹的心态而归的。其结果是使得他的名声越来越大,轰动效应也越来越大。1808年5月,台尔琼斯·兰特福克--梅泽堡某学校的一位教师为了激励自己学校的学生,促进他们学习并加强他们的积极进取心,要求允许他在学生面前考考威特。威特的父亲起初怕由此引起威特的骄傲自满,颇为踌躇,不过经过一番权衡选择,最终还是答应了。和往常一样,威特的父亲也提出了一个条件,即因为威特还只是个孩子,关于考试一事事先不要让他知道,同时还要提前跟学生们打招呼,千万不要对他说一些表扬和赞美的话。兰特福克应允后,就正式去邀请威特父子参观自己的学校,并希望他们借此机会对其学校以及学生提出批评和建议。到了学校,兰特福克把他们带进教室,让他们坐到后面。那堂课正好是希腊语课,教科书是《波鲁塔克》,学生们对此普遍感到挠头。兰特福克就请威特作答,以让同学们见识见识,威特很轻松地就把学生们不明白的地方全解答了。不仅如此,对同学们普遍反映的比较艰深的问题也是对答如流。尔后,为了进一步考核他,兰特福克又把用拉丁语写成的《恺撒大帝》一书交给他,并提出问题。威特又全部毫不迟疑地作了回答。接着兰特福克又拿出了一本用意大利文写的书让他读,他也读得很流利。他父亲还用意大利语插话提了几个问题,威特也都一一作了回答。兰特福克还想考考他的法语,但是由于教室里没有合适的书,只得用法语和他对话。就像用本国语讲话一样,威特也非常流畅地回答了各种问题。后来兰特福克又向他问了有关希腊的历史和地理等问题,尽管提的问题很多,又是各个方面的,杂乱无章,但出人意料的是威特居然全部一一给予了正确而独到的回答。最后又考了数学,圆满的答案使学生和老师都为之惊讶,称之为天人。而这时威特只有7岁零10个月大,还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孩子。如果说此前,威特在故乡周边的地方小有名气的话,那么此后,威特就真的扬名德国了,一时间大有德国谁人不识君的态势。究其起因事件,自然就是台尔琼斯·兰特福克的这次考核了。数天后,《汉堡通讯》上有一篇文章详细报道了这件事情的全过程。报道的开头这样写道:几天前,在本地教育史上发生了一起惊人事件。各地的报纸马上转载了这一报道。于是威特的名字一下子轰动了整个德国。来拜访威特的人更多了,他被接踵而来的各方面的业界、专家、学者和教育家们测试,测试完毕都纷纷表示百闻不如一见,没有一个不佩服的,其中包括许多当时一流的专家学者。而自古以来,德国人就特别尊重学者,这也是德国到现在之所以能够繁荣昌盛的重要原因之一。

  威特名扬天下之后,莱比锡大学的某位教授和本市的某个有势力的人物打算让威特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他们试图说服威特的父亲让本市托马斯中学校长劳斯特博士对威特进行一次严格的全方面的考核。威特父亲讨厌所谓的学者,怕他们乱出考题而影响了威特的学业及成长,所以对于他们的提议起先予以了拒绝。在他们的再三相劝下,最后他勉强算是同意了。当然劳斯特博士并不是威特父亲所想象的那种人,他是一个深明事理的和蔼可亲的学者。他没有让威特察觉到是在考试,而是在交谈中完成了考核。考试过后,劳斯特博士就给他写下入学证明书。内容是:今天根据我的要求,对9岁的少年卡尔·威特进行了测验。考希腊话时从《伊利亚特》中选了几段;考拉丁语时从《艾丽缔斯》中选了几段;考意大利话时从伽利略的著作中选了几段;考法语时在某一本书中选了几段。都是比较难理解的地方,但是威特却答得很好。他不仅语言学知识丰富,而且理解力很强,具备各方面的渊博学识。这个令人赞佩的少年,听说是其父威特博士教育的结果。我认为这一教育方法值得学者们重视。总之,这个少年完全具备上大学的条件。为了学术的进步,让他上大学深造是非常必要的。劳斯特博士的证明书送到莱比锡大学后,校方同意他于次年1月18日入学。上大学那天,是父亲带着他去的,校长居恩博士非常高兴,同他们谈了许多话。同一天,居恩向市里的权势人物发出了一封信,内容如下:洛赫村的牧师威特博士的儿子卡尔·威特,刚刚9岁就具备了十八九岁的青年们所不及的智力和学识。这是他父亲对他实行早期教育的结果。由此可知,适当的早期教育可使儿童的能力发展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他能熟练地翻译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以及希腊语的诗词和文章。他最近被很多学者考过,没有一个不为他的学识而惊叹,他还在国王面前接受过考试。他具备十分丰富的人类有史以来在文学、历史和地理等方面所积累的知识。这些都是他父亲教育的结果,所以说他父亲的教育方法也是不亚于其儿子的学识,令人惊叹。

  为了得到国王的许可,威特的父亲带着威特去了卡塞尔。当时的国王不是普鲁士国王,而是维斯特法利亚国王杰罗姆(拿破仑一世的弟弟)。威特父子到达卡塞尔后,不巧的是国王恰好外出旅行了。他们第二天早上去拜访拉日斯特大臣,拉日斯特大臣也考了考威特,同样感到吃惊。在3个小时的考试以后,他确认威特是个名不虚传的杰出人才。与此同时,他觉得把威特这样难得的人才送到国外(因为莱比锡当时是属于萨克森的)去太可惜了。他又问了威特的父亲许多有关的教育方法,最后决定不让他们父子去莱比锡而留在国内。第二天,拉日斯特设晚宴招待威特父子和政府的大臣们,并有意在宴会上考了威特,大臣们都感到非常满意。经过协商,他们一致决定请国王承担莱比锡市民们所承担的义务,让他们留在国内上哈雷大学或者格廷根大学而不去莱比锡。一般说来,一个10岁左右的少年和一些20岁左右的青年一起学习,一定是相当紧张的,但实际上威特的学习并不紧张。恰好相反,威特在大学里的学习生活是非常轻松愉快的。他可以尽情地游玩和参加运动,并常常去采集动植物标本;他会画画、能弹琴、也会跳舞。除了上课外,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对古典语和近代语的研究。第二年夏天,即第二学期末,国王杰罗姆驾临格廷根大学视察。国王参观了校内的各个地方,最后到了植物园。由于威特这个学期听植物学讲义,所以同其他学生们一道都在植物园。随从人员中有前面提到的拉日斯特大臣,他一眼就认出了威特并向国王作了简单的介绍。国王对此非常感兴趣,要和威特谈谈话。于是就把威特叫到国王夫妇面前,同时也允许他父亲进见。一席谈话过后,国王毫不吝啬地对他大加称赞,鼓励他今后要更加努力学习,并表示要永远给予保护,希望他安心学习。威特父子从国王面前退下来后,随行的贵妇们蜂拥而上,围着小威特亲吻。然后由两个将军把威特夹在中间跟随国王身后,一直到把国王送上车时为止。这时威特年仅11岁。

  1812年冬,即第五学期,威特12岁时公开发表了关于螺旋线的论文,受到了广大学者们的好评。又因为在书中公开了他自己发明的非常简便的画曲线的工具,所以更加受到了赞赏。在第七学期,他一面专心致志地学习政治史,同时又挤出时间写了《三角术》一书。当时他才13岁。这本书在当时虽然未能马上出版,但是在l815年,他离开了哥廷根大学到了海得尔堡大学以后却出版了,反应良好。1813年,威特的父亲接到了国王的通知,通知上说把提供给威特的学费延长到4年。1814年4月,威特去维茨拉尔旅行,并访问了吉森大学。该大学的哲学教授们欢迎并与之讨论了学术上的各种问题,最后承认了他的学术水平(特别是1812年公开发表的论文的价值),由校长赫拉马莱博士亲自授予他哲学博士学位,这是1814年4月10日的事。随后他又访问了马尔堡大学,同样受到了校方的热烈欢迎。据说如果不是吉森大学抢了先的话,马尔堡大学也准备授予他哲学博士的学位。由于在哥廷根大学的第八学期的学费是由汉诺威、布朗斯维克和黑森三个政府出的,当威特父子前去布朗斯维克领取学费时,当局就把他们介绍给了布朗斯维克公爵。当时,正巧公爵正准备外出旅行,但仍然很高兴地接见了他们。他们谈了许多话,公爵非常热心地建议他去英国留学。并表示只要他愿意去,就把他介绍给在英国的亲属并为威特出学费。因为威特在此之前曾在萨尔茨韦德尔作过关于数学的报告并受到了一致的好评,所以当他由于同样的原因去汉诺威时,也被邀请作了报告。当问到要求自己讲的时候,对方提出仍然希望他讲讲关于数学方面的问题。在接受了邀请的第二天,威特就在本地一所中学的大礼堂里作了讲演。当时是1814年5月3日,他年仅14岁。参加讲演的听众,集中了市内的所有的知识分子。他用流利的德语讲得既流畅又清楚。由于连日忙于交际,每天很晚才得以休息,无暇准备讲演的底稿。有人对此产生了怀疑,绕到威特的后面想看看是不是没有底稿。当这位猎奇者看到威特没有底稿后,十分惊异。威特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为了解除听众的怀疑,他特意离开讲桌,这时听众们更是为此报以热烈的掌声。当威特在热烈的喝彩声中结束讲演后,政府承认了他的才学,并向他提供了比原本应承担的份额还要多的学费。肯布里基公爵也和布朗斯维克公爵一样,建议他去英国留学,并答应给予推荐和为他出学费。去黑森时,威特也同样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常被邀请到宫中。

  威特从哥廷根大学毕业后,他的父亲就在考虑他以后的出路。如果打算让威特早日成名,上策就是让威特钻研迄今为止所获得过学位的某个领域,但经过慎重地选择,他父亲放弃了这条捷径。他认为这样做只能使威特成为偏重于某一个领域的学者,而这种学者往往都是板着面孔难于接近的人。他们一般只懂得自己的研究领域内的那一点专业知识,为了显示他们有高人一等的学识,不论对谁,无论走到哪里,他们总是卖弄,不管人家是否愿意。对于他们的专业以外的东西,他们一概不知,也毫无兴趣。所以,为了使威特学到更多的知识,他决定让威特去学法学。某著名数学教授得知此事后对此深感遗憾。威特的父亲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呢?因为老威特认为:决定专业方向应该是18岁以后的事,在那之前应该学习各个方面的知识。等到了18岁以后,如果威特喜欢数学的话,那就让他搞数学。这以后,威特就在海得尔堡大学专修法学,经过两年的学习,尽管此时才16岁的威特还是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但是却已经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同时还被聘请为柏林大学法学教授。然而他还没有来得及去柏林大学上任,便又接到了普鲁士国王的赏金,去了意大利留学。在佛罗伦萨逗留期间,小威特无意中发现了但丁文献的神奇,于是开始了对但丁的研究。经过一段短时间的研究,他发现国际上对但丁的研究存在很多谬误。经过更深入地研究,1823年,年仅23岁的威特,便公开出版了《但丁的误解》一书。他在此书中指出了当时研究但丁的学者们的谬误,为但丁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正确的道路。学者必痴,自古以来人们就是这样看待学者的。可是无论在小时候还是在长大以后,威特都不是枯燥无味的书呆子。他的身体里自小就流淌着文学的血液,他不仅从小就精通古今文学,而且还很早就写出了优秀的诗文。他之所以能成为研究但丁的天才,成为研究但丁的专家也决不是偶然。值得我们一提的是,尽管在对但丁的研究上威特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这只不过是他在务正业之余的一种爱好罢了。因为他还没有忘记,普鲁士国王让他去意大利留学,为的是让他潜心研究法学,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学家。因此,他在意大利一直在热衷于法学,经过几年的学习深造,他于1820年回国,并于翌年开始在格拉斯哥大学教授法学。威特在那里教了十几年的课以后,又于1834年转入哈雷大学。威特教授的授课知识之丰富、表达之清楚,可谓有口皆碑。就这样,他在学生们一年年的掌声中一直授课到1883年他去世时为止,去世时享年83岁。

  世界上最早的育儿亲历手记

  不明事理的世人动辄就把对自己孩子的教育的失败归咎于他人,尤其是在威特成名以后,人们变本加厉地谴责其他教育家无能,责怪他们为什么不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像威特那样的人。为此,一些思想狭隘的教育家更加敌视威特的父亲。威特在刚出生时是个众所周知的傻孩子,但是由于威特在此后的成长过程中慢慢表现出来的许多远远优于普通儿童的能力,许多人依然认为,他的才能是天生的,并非教育的结果。为此,威特的父亲总是摇头苦笑,无可奈何:人们都说我的儿子是天才,不是我教育的结果。很多人都不相信我的话,连我的许多亲友也不相信。倘若上帝真给了我一个天才的儿子,这是上帝对我的仁慈,再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为了减少一些人对他的敌视,也为了向人们阐明正确的天才观,威特父亲决定将他的教育方法向世人公开。威特的父亲将自己的教育方法公开的另一个理由,也是最为重要的理由,即为了答谢关心他的朋友们。正如他所感慨的那样,小威特的成名,使他平添了许多敌人,也结识了很多朋友。他在书中写道:朋友们对我的教育方法很赞同,常常用谈话或写信的方式来鼓励我。因此我也往往被他们的好意所感动,有时感动得流泪。我的成功大半在于他们的支持和鼓励。因此,我一辈子都难以忘却他们对我的好意。我的朋友们希望我把我的教育方法编写成书并公之于众。而我屡屡拒绝,但是到最后我还是被他们说服了。我是在他们的再三劝说之下,决定公开我的书的。但是我不敢断言,运用我的教育方法的人就一定能像我一样获取成功。另外,也没有必要让所有的孩子都像我的儿子一样接受那样的教育。但是我相信,不管谁使用我的教育方法,肯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裴斯塔洛齐是第一个承认卡尔·威特教育方法的人。当人们还在用坚决地怀疑的眼光看待这种教育方法时,裴斯塔洛齐坚定地支持并鼓励他:你的教育方法必定能取得成功!下面就是裴斯塔洛齐先生写给威特的父亲的信:我曾记得14年前,在布夫塞同你谈过关于教育的问题。当时,你说用你的特别的教育方法能够非常有效地教育你的孩子。14年后的今天,我们终于看到了你儿子所受到的教育的效果比你预想的还要好!但是,不了解情况的人可能会怀疑这是否就是你教育的结果,或许还有人认为这是你儿子的天赋所致。因此,我希望你能向世人详细阐明你的教育方法,以使世上的所有孩子能通过这种教育方法而受益。这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请你务必考虑。你最卑微的仆人和朋友裴斯塔洛齐1818年9月4日于伊凡尔顿除了裴斯塔洛齐,巴黎大学的朱利安教授也一再地劝说他,希望他把他的教育方法以书的形式公之于众。正是在反对者的压力和赞成者的支持之下,卡尔·威特于1818年写成了《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一本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育儿亲历手记。《卡尔·威特的教育》,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几乎绝版,保留至今的只有很少的几部,哈佛图书馆里藏有一册,据说是美国的唯一珍本。因此该图书馆把它作为珍品,郑重地陈列在贵重品室里。这本书在当时受到冷遇,可能与它的篇幅过长和叙述方式不吸引人有关。这本书长达1000多页,其中大部分都是一些与主题扯得很远的枯燥的议论,而且杂乱无章。尽管后来从这本书受益非浅的威纳博士曾将它译成英文,并删去了原著的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篇幅也压缩到300页左右,但它仍然使人感到枯燥和啰唆。

  除了书的表现形式有问题外,更为关键的因素可能是,书中所阐述的思想与当时人们的想法格格不入。威特的父亲的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对儿童的教育必须与儿童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可是当时流行的主导思想是:儿童的教育应当开始于七八岁。这种论调在当时为人们所深信不疑。除了此论调之外,还有一种让许多父母感到十分恐惧的观念是:早期教育有损于儿童的健康。因此,在这种思想观念的笼罩下,威特的父亲的教育理论,在当时人们的眼里简直荒唐至极,更谈不上指望父母亲们会用他的理论将一个凡夫俗子培养成天才了。然而,卡尔·威特不仅造就了一个天才,使儿子成为通过早期教育取得成功的典范,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把自己的儿子的成长过程和秘密公之于世,为后人培养自己的孩子提供了第一份范本。以下内容就是对他的主要教育思想的介绍。

  天才取决于后天的教育

  爱尔维修说: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卡尔·威特常向别人宣讲这一道理。这个现代人已经完全接受的观点,在当时却并不容易为人所接受。在当时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天才观:一种强调的是天赋,认为人的命运是由其天赋决定的,环境的作用是次要的,甚至是不重要的;另一种则强调重要的是环境的作用,天赋的作用并不重要。这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卢梭和裴斯塔洛齐。爱尔维修是裴斯塔洛齐派的先驱者,他坚信:人刚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所处的环境,特别是幼小时期所处的环境的不同,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或英才,有的人则成为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才。威特的父亲显然受到了爱尔维修的学说的感染,认识到后天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的意义。正如我们在上面所提到的,在威特的父亲对儿子的培养过程中,他一直受到那些被冠以教育家头衔的人的敌视,因为他的教育观念触犯了这些权威业已成形的信条。与爱尔维修有所不同的是,威特的父亲承认孩子的禀赋是有所不同的。他认为,孩子的天赋当然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孩子高一点,有的孩子低一点。假设我们最幸运地生下一个禀赋为l00的孩子,那么白痴的孩子的禀赋大约只能在10以下,而普通的孩子只在50左右了。如果所有的孩子都受到同样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也同样都是非常完全的,那么他们的命运就取决于其个人的禀赋。可是现在的孩子大都受到的是非常不完全的教育,所以他们的禀赋连一半也没发挥出来。比如说禀赋为80的孩子,可能只发挥出了40;禀赋为60的孩子,可能只发挥出了30。

  因此,若能乘此之虚,对他们实施可以发挥其禀赋八到九成的有效的教育,那么即使生下来的禀赋只有50的普通孩子,也会优于生下来禀赋为80的孩子。当然,如果对生下来就具有80禀赋的孩子施以同样的教育,那么前者肯定是赶不上后者的。不过,我们大可不必悲观,因为生下来就具备高超禀赋的孩子寥若晨星,大多数的孩子都是普通而平凡的,其禀赋约在50左右。纵观有史以来的伟人和天才,他们大都有着这样的或那样的缺点。威特的父亲进一步论述到,倘若能给他们以再高明一些、再完全一些的教育,那他们就必定会更伟大、更健康、更和善、更宽大、更出色、更聪明、更正直、更博学、更谦虚或更坚强,一言以蔽之,他们就能成为尽善尽美的伟人和天才。如果对生下来就具备绝高的禀赋的孩子施以高明而完全的教育,那他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但遗憾的是,生来就禀赋超群的孩子屈指可数。为此,卡尔·威特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必须与其智力曙光同时开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非凡的人,乃至能培养出天才。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道理,他举了橡树的例子。如果按照理想状态生长的话,一棵橡树可以长到30米高,那么我们就说这棵树具有能够长到30米高的可能性。同样的道理,一个儿童,如果按照理想状态成长,能够长成一个具有l00度能力的人,那么我们就说这个儿童具备l00度的潜在能力。可是,要达到理想状态,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即使橡树具备长到30米高的可能性,要真长到30米高还是很困难的,一般可能只长到12米或者是14米左右。假若环境不好,则只能长到6~9米。但是,如果给它施肥,好好培养,则可长到18米或者21米,甚至也可以长到25米或27米。同样的道理,即使是生来具备l00度能力的儿童,如果完全放任不管,充其量也只能成为具备20度或者30度能力的成人。也就是说,只能达到其潜在能力的二成或者三成。但是,如果教育得好,那么就可成为具备60度或者70度,乃至80度或者90度能力的成人。也就是说可能实现其潜在能力的六成或者七成,甚至八成、九成。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儿童的潜在能力发挥出到十成。

  但是,令人扼腕的是,具有像威特父亲那种先进思想的人在当时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即便是在今天仍然可谓是凤毛麟角。家庭成员之间的能力相似是一个已被接受的事实,因此家族中数代出现天才的几率就比较大,这使天才具有遗传性的观点具有了一定的可信度。所以在19世纪,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天才只是发生于正常人中的某些极端个案。而且他们还认为,天才是遗传而来的,天才的遗传是心智能力遗传的一部分。尽管雅典的人口不多,但却出现了很多举世闻名、名垂千古的天才人物,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人种改良论者高尔顿将此归结为希腊人是优秀的人种。他说:希腊人优于我们(欧美人),正像我们(欧美人)优于非洲土人那样。遗憾的是,他丝毫不去关心天赋以外的东西对人的发展与成功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和许多人一样,他没有充分认识到教育在其中的价值与地位。雅典的天才人物之所以很多,希腊人人种优秀也许是其中一个因素,然而,更重要的因素还在于早期教育已成为当时雅典社会的一种习俗。高尔顿对此却毫无察觉,因此,他的天才观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了片面性。事实上,人种改良论者当然承认,能力的遗传从理论上讲是合乎逻辑的。尽管高尔顿曾搜集过一些所谓遗传性天才人物的例子,但在我们看来,其中的许多例子却也未必能经得住考证、站得住脚。很多即便具有天赋遗传特性的人物如果没有经过后天的教育,也不可能成为天才。正如谚语所言:天才不传代。当然,我们决不是一点也不承认能力是可以遗传的,而且不管怎样讲,从理论上来说,能力的遗传也是合乎逻辑的。但是能力的遗传并不像财产的继承那样。财产的继承是现实的,能力的遗传却不是现实的。由父母遗传给自己孩子的能力只是一种可能性,不发掘它就没有效力,只有发掘了才会产生效力。所以即便我们相信能力是可以遗传的,但遗传论者也必须要回答以下的问题:为什么天才的遗传比肉体特征的遗传要少得多,以及为什么天才遗传的例子很少见呢?

  天才的出现与天赋有关,但是,更要强调的是,孩子如果只靠天赋,那将是一事无成的。《伤仲永》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了,这是此方面最典型的例子了。方仲永天赋极高,五岁时开始接触书写用具,就能指物作诗,出口成章,而且所作的诗无论是言辞文采还是寓意哲理都有独到之处,被同乡尤其是文人所推崇,这些人纷纷出资财请他作诗。方仲永的父亲贪财好利,于是就总带着他拜访同乡文人以图小利,却并不让他继续学习,也不教育他。等到他十二三岁时,他的才气已不如从前,文思略显迟钝。数年后,方仲永已是江郎才尽,沦为了普通人,泯然众人矣。孩子生下来即使具有很高的天赋,但倘若得不到充分的发掘,也是无济于事的。社会上也曾出现了很多具有很高天赋的孩子,可惜其中很多人的天赋由于得不到充分地发掘而成为极平凡的人。尽管能力的遗传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是,出现遗传性天才的例子却很少见,其原因就在于此。深受卡尔·威特影响的塞德兹博士说:幼儿就像烧陶瓷用的黏土一样,教育得当与否,教育的效果如何,决定其成就的大小!小孩只要从小获得得当的教育,就可以成为音乐家、画家、诗人、学者等等。可是,有的人也许会说:成为音乐家就需要有敏锐的听觉,如果没有敏锐的听觉,不论多么早教他音乐也无济于事。而敏锐的听觉是一生下来就有的,所以你的教育理论我根本就不信。有没有敏锐的听觉,这是对大人或小孩长大以后才说的话。如果两三岁就开始训练,是完全可以培养出敏锐的听觉来的。在欧洲,有的人说如果一家人中三代都是音乐家,才能出一个大音乐家。这是从天才遗传论的角度来说的,是非常不正确的。心理学家所说的视觉型和听觉型,也是后天的,不是先天的。从莫扎特的例子来看,他成为著名的音乐家,是由于他出生于充满了音乐气氛的家庭里,从小就产生了对音乐的爱好。

  米开朗琪罗生下来不久就被送到乡下,寄养在别人家里,他的保姆是位石匠的妻子。后来他说:不仅在这个家庭里吃了保姆的奶,而且从小就爱上了锤子和凿子。而他的家庭却是豪门世家,非常反对他成为雕刻家。但当心之火已经燃烧起来后,他的父亲也无可奈何了。林内家住在湖泊之滨,周围有野花、有森林、有马叫、也有游泳的小鱼。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大生物学家,就是因为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而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与我们所说的教育及环境对人的成长所产生的影响是同一个道理。总之,幼儿像制造陶瓷用的黏土一样,可塑性是很强的,环境和教育想把他培养成什么样就能把他培养成什么样。名人或学者的孩子不一定成为声名远扬的人。过去有个学校,五六位教员在一次集会上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博士或名人的孩子一般成绩不好。这当然不是正确的判断,而且,孩子能否成为伟大的人物,只看他在学校的成绩是难以下定论的。可是,伟人的孩子不一定是伟人,这却是事实。世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还是才能的问题。才能这东西不光是遗传的问题,重要的是大脑是否发达,所以归根到底还是教育的问题。我们决不否认遗传的重要性,但是遗传对孩子的命运来说,也决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具有决定力。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威特警告人们:不要失望,不要相信万能,坚定不移地去做吧,你们的孩子也有成为伟人的可能性。

  运用递减法则

  儿童虽然具备潜在能力,但这种潜在能力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是遵循递减法则的。比如说,生来具备100度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从一生下来就对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他就可能成为一个具备l0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即便是教育得非常出色,那他也只能成为具备80度能力的成人。而如果从10岁开始教育的话,教育得再好,他也只能成为具备60度能力的成人。也就是说,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实现的能力就越少。这就是儿童潜在能力的递减法则。产生这一法则的原因是这样的:每个动物的潜在能力,都各自有着自己的发达期,而且这种发达期是固定不变的。当然,有的动物的潜在能力的发达期很长,有的动物的潜在能力的发达期则很短。但不论是哪一种,如果不让它在发达期发展的话,那么就永远也不能再发展了。例如,小鸡追从母亲的能力的发达期大约是在其出生后4天之内,如果在这其间不让它发展,那么这种能力就永远不会得到发展了。所以如果把刚生下来的小鸡在最初的4天里不放在母鸡的身边,那么它就永远不会跟随母亲了。小鸡辨别母亲声音的能力的发达期大致在其出生后的8天之内,如果在这段时间里不让小鸡听到母鸡的声音,那么它的这种能力也就永远枯死了。又如,小狗把吃剩下的食物埋在土中的能力的发达期也是有一定期限的,如果在这段时间里把它放到一个不能埋食物的房间里,那么它的这种能力也就永远不会具备了。其实,人的能力也是这样的。儿童的潜在能力是遵循递减法则来发展或实现的,所以即使生下来有l00度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放弃对他的教育,他的能力到5岁时就会减少到80度,到10岁时就会减少到60度,到15岁时就会只剩下40度了。因此,教育孩子的第一要义就是要极力地减少甚至杜绝这种递减。由于造成这种递减的原因是未能给孩子发展其潜在能力的机会,致使其枯死,故而教育孩子的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要不失时机地给孩子以发展其能力的机会和空间。那么,我们到底该怎样做才能减少甚至杜绝孩子的潜在能力的递减呢?卡尔·威特认为,应该尽早实施教育--从孩子出生那天就开始对其进行教育。从出生到3岁之前,孩子的大脑接受事物的方法和以后大不相同,他们对事物的记忆不是在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之后才记住的,而是在反复地观察与接触中,将对整个事物的印象原封不动地作为一个模式印进了大脑之中。所以,对3岁以前婴儿的教育,就是模式教育。婴儿对模式的识别能力,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而且他们对多次重复的事物不会厌烦,所以3岁以前也是硬灌时期。婴儿在一瞬间掌握整体的模式识别能力是成人远不能及的。这时,他的大脑还处在一个白纸状态,无法像成人那样进行分析和判断,因此,人们用笔在上面涂抹什么颜色它就是什么颜色。换而言之,也可以说他具有一种不需要理解或领会的吸收能力。如果你不把你认为正确的东西,经常地、生动地反复灌入幼儿尚未具备自主分辨好坏的能力的大脑的话,他也会毫无区别地大量吸收坏的东西,从而形成个人的素质。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说,模式时期决定了人的一生。

  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刘卫华接受了卡尔·威特的这一教育思想,坚持早期教育,使女儿的记忆能力明显的超过了普通的孩子。以认生--婴儿第一次表现出记忆能力--为例,刘亦婷3个月大时就开始认生,比普通的婴儿提前6个月;6个半月就出现了理解记忆(即明白词语与物体的关系),而50%的婴儿则是在10个月大时出现的。当长到13个月时,她的记忆力的发展又出现了一次飞跃。在记忆方式上,她已不再仅仅依靠人类3岁以前所特有的模式记忆,而是提前萌发了3岁之后才有的分析记忆能力。经过妈妈的不懈努力,她对女儿的教育也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在女儿满1岁半时,妈妈就试着教她背唐诗。刚开始是两个字为一段地教她,没过几天,女儿就可以流利地背诵朝辞、白帝、彩云……虽然她并不懂诗的意思,但唱歌一样的朗诵,却能使她感悟到诗歌韵律的美妙。自那以后,婷婷的学习热情一直很高,姥姥教她背了一首诗:雄鸡一唱天下白,千家万户把门开……在从工厂的路南区到路北区的路上,她看见一只公鸡就把这首诗背一遍。大量的研究和实验表明,在婴儿期,每天重复输入相同的词语,不断地刺激孩子大脑里的词汇库,可以使孩子的记忆力迅速地发展。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应该给3岁以前的模式时期的婴儿硬灌些什么呢?简单地说,这些内容大致是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言、音乐、文字和图形等所谓的奠定智力的大脑活动基础的这类东西;另一方面则是人生的基本准则和态度。

  让孩子及早掌握语言

  语言是我们接受知识的工具,没有这个工具,我们就得不到任何知识。老威特根据自己教育儿子的经验指出,早教孩子语言非常重要。人类之所以优于其他动物而取得今天的成就,就是因为使用了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语言。因此,如果孩子不及早掌握语言,也就不能很好地发掘其能力。所以,为了充分地发掘孩子的能力,必须尽早让他们掌握语言工具。在孩子刚会辨别事物时,就开始教他说话,这是威特父亲教育孩子学习语言的第一步。且看老威特在书中的育儿记录:比方说,我在儿子的眼前伸出手指头,儿子看到后就要捉它。刚开始时由于看不准,所以总是捉不到。最后终于捉到了,儿子非常高兴,把手指放到嘴里吮吸起来。这时我就和缓而又清晰地反复发出手指、手指的声音给他听。就这样,在小威特刚刚有了辨别能力时,老威特夫妇就拿很多东西给他看,同时和缓清晰地重复东西的名称。没多久,小威特就能清楚地发出这些东西名称的声音来了。我们学习外语,不多记单词是不行的。但是有时一下子记得多了,却往往劳而无功,因为很快就忘掉了。同样的道理,为了丰富孩子的词汇,只是填鸭式地硬灌,非但达不到目的,反而有害。有一个时期,老威特也把韦伯斯特的袖珍小词典揣在怀里从头背下去,但是随记随忘,并没有多大效果。要多记单词,还是应当多读有趣的书,在阅读中记住书上的单词。在以后的教子实践中,对于教孩子语言,老威特总结了一些十分有用的方法,我们将之归纳为简单的一句话:词汇的启蒙从身边的实物开始。教孩子说话,确实是很难的,如果不下点功夫就教不好。但是威特的父亲却做得非常出色。在威特稍大一点儿以后,父亲或母亲就抱着教他认识饭桌上的餐具和食物,身体的各个部位,衣服的各个部分,室内的器具和物品,房子的各处,院子里的花草树木等所有能引起威特注意的实物,同时也慢慢地开始教他动词和形容词等。通过一点一滴地慢慢积累,他的词汇逐渐丰富起来。这也正与中国古老的训诫遥相呼应:勤学如晨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因此,在施行这一教育时,切忌存有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心态,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开始时教一些非常简单的话,每天坚持教授,持之以恒,就必有所获。孩子是这个世界的生客,他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大人应该尽早让他了解这个世界,越早越好。为了培养孩子对这个世界的亲和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讲故事了。当威特稍微能听懂大人讲话时,父亲和母亲就天天给他讲故事。在威特的父母看来,对于幼儿,没有什么比给他们讲故事更为重要的了。

  讲故事不仅能使儿童扩展知识面,同时也能丰富儿童的词汇。讲故事不能只让孩子被动地听,而且还要让他复述。如果不让孩子复述,就不能完全达到讲故事本应起到的效果。这样不断地进行生动的教育终于有了结果,据说威特在五六岁时就已经掌握了3万多个单词,这即使是对于一个中学生而言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在语言教育中,威特的父亲着重强调从一开始就要让幼儿学到标准的语言。威特的父亲的语言教授法,有一点要引起做父母的特别注意,那就是不要教孩子半截话。他认为,教孩子咂咂(乳房)、丫丫(脚)、汪汪(狗)之类的语言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有害而无益。经过他的试验,在孩子在两岁左右时,如能缓慢、清楚地教他说正规的语言,一般的话,孩子都可以发出音来。当然,像咂咂、丫丫这样的词发音可能是容易些,但是放着本来教了就可以学会的东西故意不教,岂不是十分愚蠢吗?由于这个缘故,威特的父亲从来不教儿子半截话。老威特不仅对妻子,对女仆和男仆也禁止他们说方言和土话。这是由于他觉得让威特记方言和土话是浪费时间。他只许威特记标准的德语。因为只要能记住标准的德语,就可以让威特不费力气地读懂书上写的东西。为此,老威特总是反复清晰地发音给儿子听,耐心地教他标准德语。并且只要儿子发音准确,父亲就摸着他的脑袋表扬道:说得好,说得好。当威特发音不标准时,他就对妻子说:你看,你儿子不会说什么……于是妻子就回答说:是吗?我的儿子连那样的话都不会说?这样一来,尽管威特很小,却也被激起了拼命学标准语言的劲头。经过父母的不懈努力,小威特从小发音就非常准确。然而,威特的父亲不只让他停留在孩子式的表达方法上,而是还教他逐步了解和使用复杂的语句,并且力求措辞准确生动。为了要做到这一点,他认为家人一定要相互配合,不要一个要求严格,一个却纵容孩子。他自己和妻子配合默契,而且以身作则,在平时就力求发音标准,语言规范,精选恰当准确的词语。

  日本索尼电器公司创始人及名誉董事长井深大先生在其所著的《从0岁开始的教育》一书中认为,孩子一生下来就在被动地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如果大人能够有选择地给孩子灌输一些有用的信息,就能有效地刺激他大脑神经的发育,这对开发孩子的智力潜能,有着重大的意义。他甚至大胆地主张,对孩子灌输有用信息的时间,可以从孩子出生后的第15天开始。由此可见,除了卡尔·威特,世界上许多教育学家也都认识到语言教育对于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刘亦婷的妈妈正是受到了这些教育思想的启迪,在女儿出生后第15天的时候开始给她输入词语。也就是在这一天的早上,当女儿醒来的时候,妈妈就将自己的食指轻轻地塞进她的小手,当女儿本能地抓紧妈妈的手指时,妈妈就和缓清晰地反复发出手指,手指的声音。自那以后,只要女儿醒着,她妈妈就跟她说话,或者轻声给她唱歌。与其他几位对子女施行早期教育的前辈一样,刘亦婷的妈妈也注意从女儿触摸到的身边的生活用品开始,反复教给她各种实物的名称。她在教授这些词语时没有什么次序,基本上是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同时还教她动词、助词、副词、形容词等等。根据这些施行早期教育的前辈以及刘亦婷妈妈的经验,在这一阶段就开始对孩子进行语言训练,确实会碰到很大的困难,因为孩子还太小,他不可能像再大一点的孩子一样可以借助其他手段来帮助其学习。但由于这一阶段对孩子进行语言训练极为重要,因此,对做父母的来讲,要想有所收获,最为关键的是要坚持不懈地教授下去。在他们看来,从孩子出生后的第15天开始教语言,并不是希望孩子尽早开始说话,而是为了给孩子提前灌输信息,让孩子尽早开始积累词汇。当孩子掌握的词汇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不论他会不会发声,他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将出现一次重大的飞跃。等到孩子的发声系统发育成熟,他早已熟知或懂得的那些词语和句子便会像喷泉一样冒出来,他的表达能力将远远超过那些学习词语晚的孩子。

  不要使孩子的理性蒙上阴云

  威特的父亲的教育方法是严谨的,对威特的教育更是严格的,但却并不专制。所谓专制,是指强迫孩子盲从。威特的父亲反对专制,他不论在教育方法上还是在其他方面,都注重讲道理。他认为教育的关键之处就在于不蒙蔽孩子的理性,不损坏孩子的判断力。所以他在批评孩子时,决不会让孩子在挨了批评后仍不知道为什么挨了批评。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再没有什么比父母弄错了事实而错误地批评了孩子更糟糕的了。退一步讲,即使父母的斥责和阻止是百分之百的正确,如果不让孩子明白其中的原因,那也是不好的。因为父母不可能一辈子待在孩子身边,适时地提醒他们,阻止他们。只有让孩子自己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他才会明白对错,才能在以后的人生中自己正确地处理同类事情。威特的父亲说,一旦孩子失去正常的判断力,那么他一生就不能正确地判断事物的正误好坏了。他在书中写道:如果儿子对他人说了些鲁莽的话,我并不马上斥责他,而是先立即给对方道歉:我的儿子是在乡下长大的,所以才说出这样的话来,请您不要介意。这时儿子就已意识到自己可能说了不合适的话,过后他一定会询问个中原因。等他问我时,我才向他说明:刚才说的那些话从道理上来讲也没什么不对,而且我也是那样认为的。但是在别人面前那样说就不好了。难道你没有发现,当你说了之后,n君的脸都怔得发红了!人家只是因为喜欢你,又碍着爸爸的面子,所以才没有作声。但他一定很生气,后来n君之所以一直沉默不语,就是因为你说了那种话。我这样对儿子讲明道理,也不会伤害他的判断力。为了让父母真正全面地了解这种教育方法的好处,老威特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假设在我向儿子提出批评以后,他继续反问:可是我说的是真的呀。这时我就会进一步开导他:是的,你说的是真的。但是n君很可能想:我有我的想法,你那么小的孩子知道什么。再说即使你说的话是真的,你也没有必要非将它说出来不可。因为那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事,你没有发现别的人都是沉默不语吗?如果你认为那事只有你才知道,那你就太傻了。再打个比方,大人指责孩子的缺点本来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许多缺点,说出来也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即使这样,人们对你的缺点不都是装作不知道吗?如果你以为人们都不知道你的缺点,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人们已知道你的错误但都沉默不语,这是因为考虑你的面子,为了不使你丢脸而已。这样你就明白了人们对你的好意了吧。而你在发现别人的缺点以后应该怎么做呢?也应当这样。圣书上不是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吗?道理就是这样。所以在人前,揭别人的短是很不好的。

  听了上面的开导后,孩子由于年幼肯定还是感到困惑,因为他们的心理还不像成年人那样复杂,而且这种处世方法很可能被视为不诚实或过早地世故。但老威特觉得父母这样做有他的道理,且听他是怎样对儿子作出解释的:不,不能说谎。说谎就成了骗子,伪君子。你没有必要说谎,只要沉默就可以了。如果所有的人都互相挑剔指责别人的毛病和过错,并在别人面前宣扬,那么世界不就成了光是吵架的世界了吗?那我们也就不能安心地工作和生活了。可是,看看我们周围的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对孩子的强迫和不容分说如此普遍。这样做的后果是非常糟糕的,它使孩子的理性蒙上阴云,是他们判断力失常的根源。与那些不分青红皂白就斥责孩子的父母不一样,威特的父亲努力弄清事实,避免错误地批评孩子。在斥责或禁止他做某事时,总是一一说明原因,使孩子先在思想上弄通。威特的父亲的教育方法就是这样的合乎人情。由于他的教育是合情合理的,绝不专制,所以没有蒙蔽孩子的理性,伤害孩子的判断力。当然老威特的这种成人化的教育,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效,还得益于他对儿子的语言潜能的开发。由于小威特词汇丰富,语义通达,故而一点就透。世间的一般孩子由于在词汇方面存在着莫大的限制,其父母在对他们实施这种合理的教育时往往就会碰钉子。因此,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一种现象:父母见到孩子在这种场合的这种表现后,就会当面训斥,有的还拳脚相加,并责怪自己的孩子不懂礼貌,但就是不检查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为了使孩子更加明辨事理,必须尽早教给孩子丰富的语言知识。

  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既然小威特取得了如此大的进步,身为父母,老威特理应感到高兴才是。然而,令老威特感到委屈不已的是人们五花八门的妄议和揣测--在小威特学有所成后,人们开始议论起老威特培养孩子的动机,什么样的猜测都有。如有人认为他是在用造就学者的方式来教育儿子的;还有的则更赤裸,以为他是想造就一个神童而一鸣惊人。对此,老威特感到十分痛心,他认为这是人们对他教育目的的误解,也是人们对儿童早期教育的误解。下面摘录他在书中的论述,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儿童早期教育与孩子正常发育的关系:我只是想把儿子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才挖空自己仅有的一点智慧,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尽力把他培养成健全的、活泼的、幸福的青年。我喜欢身体和精神都全面发展的人。以我的儿子为例,每当我看到儿子只热衷于希腊语、拉丁语、或者数学时,就立即想办法消除他的这种倾向。人们以为我只是热衷于开发儿子的智力,这是错误的。我不喜欢没有爱好和常识的人。我和妻子同心协力培养儿子在常识、想象力和爱好等方面的能力。我还努力培养儿子的情操和情感,使他具备高尚的道德和爱憎分明的品质。我讨厌所谓的学者。所谓的学者都是些呆头呆脑、形同枯木、板着面孔、难于接近的人。他们只懂得自己所研究的专业的那一点知识,为了显示他们有高人一等的学识,不论对谁,走到哪里,总是一味卖弄他的专业知识,不管人家是否喜欢。对于本专业以外的东西,他们一概不知,也毫无兴趣。比如,他们非常缺乏常识,就像是一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他们对时事等问题发表的拙劣看法,会成为人们的笑柄。这就是所谓的学者。再听听他们所说的或看看他们所写的东西吧,他们大量使用人们很少听到过的学术术语和难于理解的装腔作势的话,让人不知所云。他们视那些具备常识和兴趣广泛的青年为凡夫俗子,贬低那些善于交际、富有生活情趣的人。我怎么能把儿子培养成这样的学者呢?说我要造就神童而一鸣惊人的说法,更只不过是诬蔑而已。什么是神童呢?不就是温室里的花草吗!如果我有把儿子培养成什么神童的企图,那我岂不就成了伤害他人、冒犯神灵的人了!一般说来,儿童智力方面的超前发展容易使其锋芒毕露。例如我们曾经耳闻的,某某孩子8岁时就已学会了6国语言,某某孩子刚9岁就上了大学,某某孩子年仅14岁就获得了博士学位等等。但是,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成长情况到底如何,这一般容易为父母和周围的人所忽视,而且也不易被人们作为衡量他们才能的尺度。

  可见,老威特的理想是要把小威特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对于威特的教育他所特别下工夫的方面,与其说是智育还不如说是德育。因此,他的做法值得所有为人父母者的关注甚至仿效。当然,他这样做也符合自己的身份,他是一位严肃认真的牧师,因而特别注意对儿子的性情方面的培养。由于从小就受到特别虔诚而完全的教育,凡与威特相识的人都夸他像天使般纯洁。他确实是个非常虔诚的、富于同情心、和蔼可亲的孩子,从未跟人争吵过。对待自然,不要说动物,就是一朵野花他也舍不得乱摘。威特所受的教育和所取得的成就,大致如上所述。可能有人要问,受到那样的教育,他的健康是否受到了影响呢?这的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不仅在小时候,就是长大以后威特也一直是非常健康的。语言学家海涅在一封信中写道,在威特10岁时,他考过威特。当时他不仅为威特非凡的语言学才华而诧异,同时也为他的健康、天真和活泼而惊讶。他在肉体上和精神上都没有任何异常之处。也可能会有人认为,威特取得那么高的成就、受到那样的教育一定是光坐在书桌旁啃无趣的书本,从而使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在毫无乐趣之中度过。然而这也不是事实,德来登在一首诗中有这样美妙的诗句:没有比品尝真理的滋味更为幸福的了,享受到真理的幸福是永生难忘的。从小就享受到真理的滋味的威特,比任何一个儿童都要幸福得多。而且,正如前面已经叙述过的那样,由于父亲的教育是非常先进的,威特单纯地枯坐在桌旁专心致志地学习的时间是很少的,他有充足的时间去尽情游戏和享受运动。威特从小就很有孩子缘儿,孩子们很愿意和他一块儿玩,而且都会感到很愉快。这是因为威特从小就通晓事理,知道很多其他儿童所不知道的事,而且对每件事都有自己的比较成熟的看法。尽管他所掌握的丰富的知识是其他儿童所望尘莫及的,但他却一点也不骄傲自大,也决不嫌弃和看不起其他的孩子。即使有的孩子无理取闹,他也会妥善处置,决不做同他们争吵不休的傻瓜。

  孩子是否需要伙伴

  孩子们在一起时一般都会玩得很疯,很不懂事,常常互相抛石头和玩沙子,结果造成流鼻血、受伤,甚至把眼睛打坏而致残等,这确实是异常危险的。抛雪球也不安全,有的孩子抛像石头一样硬的雪球,使对方受到轻重不一的伤害。威特的父亲说:我看到瞎眼睛、缺鼻子、少指头、伤了脚的孩子时,就常常询问其原因,结果大都是在玩耍中受伤所致,这使我毛骨悚然。放任不管就会使孩子不加选择地和任何一个孩子一起玩,从而有可能会沾染上各种坏习气。例如变得油头滑脑,有时还有可能养成一些坏毛病。威特的父亲就常常看到孩子们在路旁赌博,甚至聚众斗殴,自己也不知道为他们拉过多少次架,对此,他感到非常寒心。由于这样的原因,他决不让威特乱跑,也很少让威特与别的孩子一起玩耍。关于这件事,他说:人们一再劝说孩子必须有游戏的伙伴儿。否则,孩子就会感到无趣,以致情绪低落,性格孤僻。后来我终于妥协了,和妻子商量,相继选了两个小女孩做儿子玩耍的伙伴儿。两个小女孩都是附近受过最好教育的孩子,会唱歌、会跳舞,儿子和她们俩玩得很愉快。可是,结果正如我所预料到的,出现了一些不好的苗头。自从让威特和小女孩一起玩耍以后,并不任性的儿子变得任性起来了,从不说谎到也开始说谎了,并开始使用一些低俗的语言,他也变得自以为是和傲慢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对儿子与两个小伙伴玩耍时的情形进行了观察,发现这是由于两个小女孩什么事都顺着他而造成的。为此,我告诉小女孩们,不要什么事都听威特的,如果威特自以为是,就跟我说。但这仍然无济于事。最后我们只得选择不让儿子再跟别的孩子玩了。没有其他同龄伙伴参与的童年,是否就意味着孩子失去了可贵的童趣呢?做父母的又该如何去做才能不让孩子的这份乐趣泯灭呢?还是来认真地聆听老威特的见解吧:

  认为孩子不同别的孩子玩就没有乐趣,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诚然,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他们更加随心所欲,想说的就说,想做的就做,他们当然是喜欢这么干。习惯上人们就是把这些叫做孩子们的乐趣。然而,这样的乐趣有反倒不如没有,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父母在推脱与孩子一起玩耍的责任。做大人的如果能了解孩子的心理,同孩子一起玩耍的话,那么孩子同样会感到高兴,并且这也是有益无害的。因为这种玩耍会使孩子既不任性,也不自以为是;既不会使品质变坏,也不会沾染上各种恶习。让孩子们在一起玩,即使对方是好孩子也有弊端;如果是坏孩子,害处就更大了。好孩子的好习惯如果能传给坏孩子,这当然是很好的事,但遗憾的是,这种事根本就不可能发生,多数情况是坏孩子的坏习惯非常快地传给了好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学习好习惯是需要努力和自我控制的,而坏习惯却无须任何努力即会沾染上。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人认为学校正是孩子恶习的集中场所,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这种情形,在学生品质不好的学校里尤其严重。但是许多孩子不具备在家里学习的条件,所以学校应当尽最大努力来防止这一点,对学生的游戏给予严密的监督。孩子如果没有游戏的小伙伴儿就会变得自负或者任性的说法是骗人的,老威特认为。在他看来,真实的情况恰恰相反。只要让孩子们在一起玩,他们就相互逞能而有可能变成利己主义者,结果就会沾染上狡猾、虚伪、说谎、任性、嫉妒、憎恨、傲慢、争吵、打架、诽谤等坏习气。当然,他也不是绝对禁止让孩子们在一起玩耍,而是提倡在父母的监督下让他们进行有限制的接触。这种让孩子与其他孩子少接触的方式,还有一个好处是能使孩子心态平和地去处理一些事情。对此,老威特有过这样的记载:由于儿子在家里没有争吵的机会,所以就不会像有的孩子那样容易激动。不管怎样坏的孩子,都不能使我的儿子发怒。他被大多数孩子所喜欢,从不吵架。现在儿子已长到18岁了,还未跟别人吵过架。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因为学问上的问题经常和学友们交换意见,但绝不伤害他们的感情。由于儿子与学友们相比年龄小得多,他的表现容易引起其他同学的妒忌,但由于他总是坚持真理,以理服人,这使得他们中有很多人和儿子的关系非常亲密,他赢得了他们的敬重,也就自然而然地结交了很多知心好友。我看到后常常流下眼泪,从心里感激这些可爱的青年。所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老威特认为如果孩子没有朋友就没有乐趣,并将造成精神颓废,变得孤僻等等说法是错误的。

  愉快而幸福地玩

  大多数父母对给孩子买玩具都是非常慷慨的,恨不得倾其所有,尤其是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独生子女越来越宠溺、越来越放纵的今天。为人父母者之所以给孩子买玩具,一方面是因为孩子受商家的诱惑,而在购买玩具的场所将父母的军,由于碍于面子或照顾到孩子的自尊心,父母只得给他购买;另一方面则是父母为了让孩子打发时间,是因为宠溺孩子。威特的父亲几乎没有给威特买过什么玩具,而对于大多数父母的这种行为,老威特则提出了非常严厉的批评。他认为孩子从玩具中学不到什么知识,而给了孩子一些玩具却不再过问则绝对是错误的。玩物丧志的古训对大人和孩子同样适用。只让孩子玩玩具而对他们放任不管,往往会使孩子感到无聊、厌烦、精神不爽,以致破坏玩具和哭闹等等。老威特向父母们提出警示:孩子感到无聊就会心情不好,结果一般会拿玩具或周围的东西出气,由此所造成的后果将是多么可悲。为此,老威特提醒父母应对此加以重视,因为由此产生的破坏性后果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当然,老威特也意识到,虽然不给小威特买玩具,但也不能让他失去一般孩子都享有的童趣。为了让小威特在玩耍中增长知识,老威特在自己家的院子里修了一个大游戏场,在上面铺上了厚厚的沙子,周围还栽有各种花草和树木。由于沙子铺得很厚,下了雨马上就干,坐在上面也不会弄脏衣服。威特就在这里观花捉虫,培养对大自然的感情。应小威特的要求,父母还专门为他配了一套炊事玩具,尽管他还只是个孩子,但凡是大人要做的事他也什么都想做。尤其对厨房的活,总是想插手。现在有些父母觉得孩子的这种喜好太琐碎,有些父母甚至对此十分厌烦,这实际上是在埋没孩子的天性。而威特的父母则与这些父母的看法不一样,他们认为,对于孩子的这种喜好,如果能引导得好,就能使儿童的知识极大地增长。威特的父亲正是从此着眼,给他买了一套炊事玩具。

  在威特成长的过程中,他的母亲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与其他母亲不同的是,威特的母亲不是把炊事玩具给了孩子以后就撒手不管了,而是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发掘威特相关方面的潜能。威特的母亲习惯于一边做饭,一边耐心地解答威特提出的各种问题。与此同时,她还监督威特,让他用炊事玩具学做各种菜。另外,威特的母亲还通过各种娱乐游戏来使小威特从中享受到生活和增长知识的乐趣。比如有时威特当主妇,威特的母亲当厨师。因为威特是主妇,母亲是厨师,所以母亲就得向威特请示各种事情。如果威特下达的命令不得要领,那就失去了当主妇的资格而降为厨师。这时,当上主妇的母亲就发出各种命令。如果威特拿错了佐料,那么接下来他就连厨师也当不成了,只好被解雇了。类似这种演戏式的游戏是很多的,导演当然是威特的母亲,而且他们有时还将之深化。比如,他们常常演某个故事或者书本上的某些历史事件的某些情节,有时还对旅游过的地方进行旅行游戏等等。这些游戏,也教给了小威特相关的地理和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从威特的母亲的这种教育方法中,读者也将体会到这类游戏的乐趣和意义:有时让威特做妈妈,我当孩子。于是威特就给我下了各种命令,而我就故意不好好做或者干脆不做。如果威特没有看出来,那他就失去了做母亲的资格。但是,威特一般都能看得出来,而且还一本正经地给我提意见。那时,我就说:请原谅,今后一定注意。有时我故意不认账,这时威特就用我斥责他时所用的语言来训斥我。还有的时候,我让威特当老师,我当学生。当我故意把威特讲得很成功的地方说成失败时,他一发觉了就会批评我。这些游戏为威特减少或避免失败起了一定的作用。老威特认为,与孩子做游戏不能胡来,应当让他尽量地动脑筋。这样孩子就不会感到无聊,也不会借此哭闹滋事。为此,威特的父亲还为他做了许多形状各异的木块,小威特用这些木块盖小房子,建小教堂,修小塔,架小桥,或者筑小城。由于建筑游戏需要游戏者仔细地动脑筋,因此它非常有利于孩子智力的开发。对此,威特的父亲写道:虽然我的儿子的玩具很少,但是不管冬天有多长,他都不感到无聊。他能利用这非常有限的玩具,愉快而幸福地玩耍着。

  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热情

  既不被允许与伙伴疯狂玩闹,又没有五花八门的玩具来自娱自乐,故此大家可能以为小威特的生活除了坐在书桌前面,其他什么也没有;或者退一步讲,他也可能除了有学究式的知识外,还会点外语,其他一概不懂。那么实际情况是否真的如此呢?其实不然。他是一个非常健康活泼的孩子,而且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尽情地玩耍和运动上。用他父亲的话说,威特坐在书桌前的时间比任何一个少年都少。在学习方面,他除了学会外语以外,还轻松顺利地学习了植物学、动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等。能够让自己的孩子既轻松又愉快地学到如此丰富的知识,老威特一定有非常独特的教育方法。其教育秘诀,就在于唤起孩子的兴趣和让孩子提出问题。他不使用填鸭式的教育,而是先唤起威特的兴趣,然后针对其兴趣进行恰到好处的教育。威特长到三四岁时,他父亲每天都要带他散步一两个小时。但是这种散步不只是简单走走,而是一边同威特谈话,一边进行教育。比如有时老威特会摘一朵野花解剖一下,向小威特讲解花的生长特点和作用;有时在花园里捉到一只小虫,老威特就教他有关昆虫方面的知识。就这样,老威特通过一块石头、一根草、一棵树等实际的素材来对小威特进行最生动的教育。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同样值得人们学习的就是老威特决不对儿子进行系统性的教育,告诉他哪些是植物学上的问题,哪些是动物学上的问题等等。只要在散步时威特被某种事物引起注意,他就教给他相应的知识。因此,当威特后来阅读动物学和植物学的书籍时,他对书上的内容并不感到陌生,而是很容易就能够完全理解了。如果说小威特在动物学和植物学方面的知识是在父亲带着他散步的过程中耳濡目染,那么,老威特对儿子的地理教育则是让他身临其境。他经常带年幼的威特到周围的村庄去散步,等到对邻村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他就让小威特拿着笔和纸登上村里的一座高塔。他们瞩目远眺,老威特适时地向儿子提问周围的地名,对小威特不知道的地方就给予说明。接着他便让小威特画周围的地理略图。然后两个人一起去散步,在略图上画上道路、森林和河流等,就这样邻村的地图便画出来了。待这些工作做完以后,父子俩还要去书店买来这个地方的地图,把自己画的与书上的进行比较,并对有误之处进行修改。老威特就这样循序渐进地教给了孩子难以理解的地图的概念。

  在教授了小威特动物学、植物学和地理学的相关知识后,老威特又用同样的方法教授了儿子物理学、化学和数学的相关知识。在现实中,我们发现,当孩子长到三四岁时,他们向大人提出的问题就越来越多,而且千奇百怪。但是大多数父母不仅不为孩子们的提问感到兴奋,相反倒厌烦不已。他们对孩子所提出的问题大都是随便敷衍一下,并不给予耐心的解释和说明。正是他们自己如此不明智的做法使得孩子的潜在能力日趋枯死,而等到孩子上了学又大惊小怪:为什么我孩子的成绩这样糟糕呢!但这些父母却从来没有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看看老威特是怎么做的吧!当小威特提出问题时,他总是给予鼓励,并耐心地回答,而且决不敷衍,更不会欺骗威特。在教育上,威特的父亲觉得再也没有什么比教给孩子错误的东西更为可恶的了。在给孩子解答问题时,威特的父亲并不是用难懂的语言进行说明,而是充分地考虑到孩子在现有的知识下,是否能完全接受。更难能可贵的是,当问到连自己也不懂的问题时,老威特就老实地回答说:这个爸爸也不懂。于是两个人就一起翻书,或者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这从而也给威特灌输了追求真理的精神。在对小威特的教育中,他竭力排斥那些不合理的和似是而非的知识。正是基于这样的缘故,威特的天文学是老威特拜托梅泽堡的一个贵族塞肯得罗夫教的。此人既是个贵族,又是个了不起的学者。塞肯得罗夫不是威特父亲的熟人,甚至与他们一家平时没有什么联系,只是因为仰慕小威特的才华,前来看望小威特时结上缘的。他一接触到小威特,就惊喜不已,因为他的学习程度已远远超过了人们所传说的。塞肯得罗夫爱才如命,于是把威特叫到自己家里,用自己的望远镜亲自教他。此人以学问为乐,除了有天文学的观测工具外,还有许多物理学和化学等方面的器械以及各种书籍。他非常大方地让威特利用这些书籍和器械。因而也帮助威特随心所欲地学到了各种知识。

  老威特还注意利用一切机会来丰富儿子的见识。比如看到建筑物,就告诉他那叫什么,坐落在什么地方。看到古城,就告诉他这个城过去的名字,同时还给他讲古城的历史。威特3岁以后,父亲就带着他到各地旅游。威特5岁以后,不论是走亲访友还是买东西,也不论是参加音乐会还是听歌剧,老威特到哪儿都带着他。而且只要有空,就带他去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动物园、植物园、工厂、矿山、医院和保育院等。这时的小威特在父亲的陪同下,几乎游遍了德国所有的大城市。在旅途中,他们既登山,也去游览名胜;既去寻找古迹,也去凭吊古战场,以开阔他的眼界,增长他的见识。参观还只是这类教育的一部分,回到旅馆后,老威特就让儿子把看到的一切写信告诉给他的母亲和熟人。每次参观完回家后,老威特还让儿子详细描述见到过的一切,或者让他向母亲汇报出游参观的过程,或者向其他亲人们口头讲解旅途中的见闻和切身的体会。由于有这一功课要完成,威特在参观中总是用心观察,认真听取父亲或者导游的介绍与讲解。为了满足小威特的求知欲望,老威特从不吝惜体力和金钱。例如为了向小威特公开魔术的秘密,他就曾不惜重金,请魔术师现身说法。由此可见,在对儿子的教育上,老威特深信百闻不如一见的道理。凡是仔细观察过孩子的人都会发觉,幼儿只要不是傻子和白痴,他们都极易对事物产生兴趣和热情。也就是说,幼儿天生就具有对某些方面或某一方面的强烈的兴趣和热情,而天才就是对事物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满腔的热情的人--他们一旦对某一方面或某一些事物入了迷,就会以惊人的勤奋和毅力投身此事。一旦他们步入这一轨道,就会遵循雷马克所说的使用就会发达的规律,使其能力得到惊人的发挥。实际上,天才就是这样产生的。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家庭往往在孩子的热情之火刚刚点燃起来之时,就把它吹灭,甚至用水将其浇透。世界上的以天才人物之所如此之少,其原因就在于此。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得到顺利的发展,他们就会成为天才。但是,他们的这种兴趣和热情却很少有能得到顺利发展的环境,许多家庭往往在孩子的兴趣和热情的幼芽刚刚出土之时就一脚将其踩掉,再冒出来时就再伸出脚将其踩掉,更有甚者会将其连根拔起,使其不再有顺利发展的机会。其结果,天才便寥若晨星。

  诚然,自古以来,像老威特那样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人的并不多,尽管如此,人类的历史上还是产生了很多天才。对这些天才的研究表明,这不仅仅是由于他们与生俱来的非凡天赋所致,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幼年时期的兴趣和热情的幼芽没有被踩掉,而是得到了很好的呵护,并得到了顺利发展的结果。为人父母者除了要认识到爱护和激发孩子的兴趣的重要性外,还必须明白孩子越大,就越难以对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热情。这是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兴趣的幼芽可能会一再遭到践踏,这样,他们年龄越大,兴趣和热情被践踏和泯灭得也就越厉害。因此,实施早期教育的必要性就在于此。孩子越大,不仅在性格上越难具有对事物的兴趣和热情,而且他们的潜在能力得以发掘的余地也会越小。早期教育则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缺陷。有人说,天才人物在努力的过程中就像是在做游戏,意思是说,天才人物的努力是受其兴趣驱使所激发的热情。只有这种游戏式的努力才能创造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也只有游戏才能使其能力被发掘。在这个意义上,天才的创造是不可能靠普通的劳动来实现的。劳动得再辛苦,也不能使能力得到发掘。但是,威特、塞德兹、巴尔等人对其子女的培养及其子女的成长,已向世人表明,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一开始就得到顺利发展的话,大多数孩子将会成为英才甚至天才。不管教给孩子什么,首先必须努力唤起孩子的兴趣。只有当孩子有了兴趣,才开始教。威特的父亲从威特3岁半时就已开始教威特认字,但这决不是强迫性的。不强迫施教,这是老威特的早期教育法的一大原则。为了教小威特认字,他也使用了一些小孩还无法识破的小伎俩。比如,他给小威特买来小人书和画册,非常生动地讲给他听,用一些带有鼓励的话语来刺激他幼小的心灵。像如果你能认字,这些书你都能看懂之类的话。有时,他则干脆就不讲给他听,故意对他说:这里面的故事非常有趣,可爸爸没有工夫给你讲。这样反而激起了小威特一定要识字的想法,待他有这种强烈的认字欲望后,老威特才开始教他识字。

  威特父亲的教学方法与现在学校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他首先去打字行,买来10厘米见方的德语字母印刷体铅字、罗马字和阿拉伯数字各10套。然后把这些字都贴到10厘米见方的小板上,以游戏的形式教小威特认字。当然他先从元音教起,接着以拼音游戏的形式在玩耍中教小威特组字。西方字母只有26个,加之德语的发音并不像英语那样不规则,所以小威特很快就学会了读,也就是说,他在没有学习所谓的读法之前就掌握了读。而一旦掌握了读法,威特就能掌握更多的单词,再加上他学的是标准德语,所以他很容易就能读书了。孩子在学校里学习不好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语言的障碍。所以这一点对今天中国的年轻父母仍然有大的参考价值,在西方国家,学习外语一般都先从拉丁语学起。但威特的父亲觉得这样做过于勉强,他认为只有从与德语最为相近的法语开始学起才是最合乎逻辑的,从而应该采取先易后难的顺序,先学其他与德语相近的语言,而后再学拉丁语。而在西方的语言中,不论是德语、英语,还是意大利语、法语,多少都有些相似。在掌握了母语读法的基础上,学习相近的外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小威特能用德语进行自由地阅读以后,老威特并没有教他拉丁语,而是马上开始教他法语。那时他才6岁,结果呢,只用了1年的时间,小威特就可用法语自由阅读各种法文书籍了。当然,他之所以学得这样快,首先还是因为他的德语知识非常丰富。威特学完法语后,又马上开始学意大利语,只用了6个月的时间他就学会了。这时威特的父亲认为,可以教他拉丁语了。学拉丁语对于西方的孩子来说是相当难的,它被称为所谓的头痛的语言。因此,威特的父亲是经过了充分的准备以后才开始教他的。即在教拉丁语之前,先把维吉尔的《艾丽姬丝》的故事情节、高超的思想、漂亮的文体等讲给威特听,以唤起威特的兴趣:

  第一,采取了与其背莫如练的方法。他没有系统地教语法,他认为即使教给孩子语法,孩子也不会懂的。诚然,对大人来说以语法为纲来学习外语是很有效的。但是,对孩子必须用威特父亲所采取的与其背不如练的办法。任何一个孩子,不都是用这样的方法掌握了本国的语言吗?第二,孩子对于故事是百听不厌的。大人读过一遍小说,就不想再看了,而孩子却愿意反复地听相同的故事。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不能以大人的心理去推测儿童的心理。威特的父亲抓住了这一秘诀,在教授威特外语时,他让小威特用各种不同的语言去读同一个故事。比如在读《安徒生童话》时,他既让威特用德语去读,又让他用法语、意大利语、希腊语和拉丁语去读。这些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其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会6国语言,这对一般人来说已经是要花费一辈子的精力才有可能完成的事了,更何况威特还只是个小孩子,可是威特做到了,而且还做得非常棒。因此,威特的父亲在教授外语方面的经验尤其值得人们借鉴。

  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对儿子的培养,老威特可以称得上是用心良苦了。威特的父亲为了鼓励威特学习,曾经做过这样天真的事--每当威特看完或者译完一本书时,他俩都如释重负,便一起喊着作者的名字,荷马万岁、维吉尔万岁等。这时妈妈也进来祝贺:恭喜恭喜。接下来,他们就上街买回来好多东西,做威特爱吃的饭菜,叫来两三个经常来往的亲友开晚餐会。席上父亲首先讲话:这本书是相当难的,但是威特以顽强的毅力终于啃下来了,从而使学识得到很大提高。听了父亲的告白,人们接着便向威特表示祝贺,然后是前来参加聚会的朋友从威特读完的书中提出问题,这时威特就叙述全书或者其中一段的大意。最后,晚餐会在威特的上帝,感谢您!由于您赐予我这样好的父母,赐予我健康、力量和各种恩惠,才能使我的学问有所长进等等的致辞中结束。对于老威特对儿子在行为习惯方面的培养,人们有各种各样的议论,对于这一点,让我们先读一段老威特在书中记载的一个实例:儿子6岁时,我带他到l村的e牧师家去,并在那儿住了几天。第二天吃早点时,儿子洒了一点牛奶。按在家里的规矩,洒了东西就要受罚,因此他只能吃面包了。我的儿子本来就喜欢喝牛奶,再加上e牧师全家都非常喜欢他,为了他的到来,还特意给他调制了一种牛奶,并添上了最好的点心,这对小威特是不小的诱惑。我的儿子在洒掉牛奶后脸稍微红了一下,迟疑了一会儿,但终于不喝了。我故意装作没看见。e牧师家的人看到这种情况,实在沉不住气了。只得再三让他喝牛奶,可儿子还是不喝,并十分不好意思地说:因为我洒了奶,所以就不能再喝了。e牧师家的人还是再三劝说他:没关系的,一点关系也没有,喝吧,喝吧!我在旁边一边吃着点心,一边仍然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儿子还是坚持不喝,在万般无奈之下,过于疼爱威特的e牧师全家就向我进攻了,他们推测一定是由于我训斥了儿子。为了打破僵持的局面,我让儿子出去一下,待我向牧师全家说明理由以后看看情况是否会有所变化。他们听后责怪我:对一个刚6岁的孩子,因为一点点的过错就限制他喝或吃他喜欢喝或吃的东西,你的教育方式过于苛刻了!我只得加以解释说:不,儿子并不是因为惧怕我才不喝的,而是因为他从内心里认识到这是约束自己的纪律,所以才不喝的。在听了我的解释后,e牧师全家还是不相信,于是我只好通过作一个试验来揭示事情的真相:既然这样,那么我们可以试验一下。我先离开这个房间,你们再把我的儿子叫来,劝他喝,看他是否会喝。说完,我就走开了。待我离开房间后,他们把我的儿子叫进屋里,热情地劝他喝牛奶、吃点心,但毫无效果。接着他们又换了新的牛奶,拿来新的点心诱惑我的儿子说:我们不告诉你爸爸,吃吧!但儿子还是不吃,还不断地对他们说:尽管爸爸看不见,上帝却能看见,我不能做撒谎的事。他们接着又说:我们马上要去××散步,你什么也不吃,途中要挨饿的。儿子回答说:不要紧。实在没有办法了,他们只好把我叫进去,儿子流着激动的泪水如实地向我报告了情况。我镇静地听完后,便对他说:威特,你对自己的惩罚已经够了。因为马上要去散步,为了不辜负大家的心意,把牛奶和点心吃了,然后我们好出发。儿子听完我的话,才高兴地把牛奶喝了。仅仅6岁的孩子就有这样的自制能力,e牧师全家都深感不解。

  从上面这段记载来看,一般人可能只觉得老威特的教育方式过于严厉了。是的,从小威特与一般孩子的行为方式的比较来看,这种教育方式在某种意义上确实是很严厉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他的教育方式好,这并没有使儿子感到痛苦。因为对孩子的教育,即使很严格,但只要从小抓紧,使他们养成了习惯,也就不会感到有任何的痛苦了。对孩子的教育,同砌砖一样,必须打好基础,威特的父亲正是出色地做到了这一点。在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方面,老威特的一条基本准则就是:是非分明,始终如一。有时答应,有时不答应,反而会给孩子带来痛苦。不允许的事,自始至终就都不允许,这对孩子就没有什么痛苦了。根据这个道理,威特的父亲从威特1岁时起,就严格要求威特。他从未以小时候可以放宽一些,稍长大后再严格一些这条似是而非的做法来管束儿子。纵观当今大多数父母,他们的禁律出尔反尔,反复无常,不能始终如一。有时不行,有时却又变得行了。这样久而久之,就在孩子的心灵上打下了父母的禁律可以被打破的烙印。所以要教育好孩子,父母必须对事物的好坏有一个始终如一的主见,无主见是教育孩子的最大禁忌。在小威特学习功课时,老威特决不允许有任何干扰。开始时,老威特平均每天给他安排15分钟的学习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威特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就会受到父亲的严厉批评。在学习中,即便妻子和女仆等人问他事情,他也一概予以拒绝:威特正在学习,现在不行。客人来访,老威特也不离开座位,并吩咐道:请让他稍候片刻。威特父亲如此严格地规定儿子的学习时间和游戏时间,如此用心良苦,就是为了培养威特在学习时养成一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以培养他专心致志地学习的精神。威特的父亲还培养威特做事敏捷灵巧的习惯。如果小威特做一件事磨磨蹭蹭,即便做得再好他也不满意。同时,这对培养孩子雷厉风行的作风起了很好的作用。也许有人认为,老威特这样的教育方法,一定会使孩子牺牲很多吸收其他知识及玩耍的时间。然而实际并非如此,小威特每天只花费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在学习上。而事实上正是由于在学习专业知识时专心致志,效率极高,才使得小威特赢得了更多的时间去运动、休息和参加社交活动等。

  不要对孩子表扬过多

  当今的父母大多喜欢在众人的面前炫耀孩子在这方面或那方面的与众不同,这样就很容易使孩子感到自满。据专家们的研究表明,不是经过早期教育而是靠天赋所产生的神童,只不过是一种病态的暂时现象。这样的神童,往往容易夭折。这就是10岁是神童,15岁是才子,过了20岁是凡人这一谚语所描述的现象。一些潜质很好的孩子之所以没能如愿地在未来成为栋梁,正是源于孩子的骄傲自满、狂妄自大。世上再没有什么比骄傲自大更可怕的了,骄傲自大会毁掉英才和天才。威特的父亲所担心的正是这一点。所以,对于儿子的善行,老威特会真心地加以表扬,但决不会过分。因此,针对这种情形,老威特郑重地提醒那些做父母的人:不要对孩子表扬过多。因为随便地表扬,表扬也就失去了作用。所以,即使威特学得非常好,他的父亲也只是说:啊!不错!。做了善行时,表扬再深一层,他会说好,做得好,上帝一定会高兴,也不表扬过头。只有当威特做了特别大的好事时,父亲才抱着亲吻他,但这是不常有的。因此,在小威特的心目中,父亲的亲吻对他来说是非常可贵的。通过这种不同程度的表达方式,威特的父亲让威特深深地懂得,对善行的报答就是善行本身带来的喜悦,是上帝的嘉奖。威特的父亲注意不过分地表扬威特,为的就是不让他自满。孩子一旦自满起来,错误就难以纠正了。在他向小威特传授知识时,他也注意不让儿子自满。比如,他教给威特很多知识,但从不告诉他这是物理学上的知识,那是化学上的知识等等,为的是防止威特狂妄自大。

  下面一长段是从老威特的书中摘抄而来的,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防止孩子狂妄自大﹑培养孩子不骄不躁的品质的重要性:世界上大概再没有像我的儿子这样被人们所广为称赞的孩子了。只是由于我的努力,才使儿子未受其害。有一次,哈雷的宗教事务委员塞恩福博士对我说:你的儿子骄傲吧?我说:不,我的儿子一点也不骄傲。这时,他一口咬定,说:这不可能,像那样的神童如果不骄傲,那你儿子就真不是常人了。他一定会骄傲,骄傲也是很自然的。事后,我让他看看我的儿子。他们俩在一起谈了很多话,经过这次交谈,他终于完全了解了我的儿子。然后对我说:我实在佩服,你的儿子一点也不骄傲。你是怎样教育他的呢?我让我的儿子站起来,让他把我的教育方法讲给塞恩福博士听。听后,他服气了,说:的确,如果施行这样的教育,孩子就不可能骄傲了,真是佩服。还有一次,有个位于n地的h先生到哥廷根的亲戚家串门。他在来哥廷根之前,就已经从报上和人们的传说中知道了我的儿子的事。到了亲戚家后知道得就更详细了。因为他的亲戚与我们来往密切,非常了解我的儿子的情况。h氏想考考我的儿子。为了得到这一机会,他就拜托他的亲戚邀请我们父子去。我接受了邀请带着儿子去了。h氏向我提出要考考我的儿子。按照惯例,我也要求他答应我的条件:不管考得怎样,决不要表扬我的儿子。据说h氏擅长数学,所以他提出主要想考考数学。我回答说:只要不表扬,考什么都没有关系。商量妥当,我就把特意被打发出去的我的儿子叫进来。考试开始了。h氏先从世故人情考起,然后进入学问领域。威特的每个回答都使h氏感到十分地满意。最后开始了h氏所擅长的数学考试。由于我的儿子也擅长数学,所以越考h氏越感到惊异。每一道考题我的儿子都能用两三种方法去完成,也能按h氏的要求去解题。到了这一阶段,h氏已不由自主地开始赞扬他了。我赶紧给他递眼色,他这才住了口。

  但是,考试还未结束,由于他们二人都擅长数学,考着考着就进入了学问的顶峰,并最终走到了h氏也难以驾驭的程度。这时,他不由自主地叫了起来:唉呀!他已经超过我了!我想这下坏了,立即给威特泼冷水:哪里,哪里,由于这半年我的儿子在学校里听数学课,所以还记得。哪想到h氏兴致不减,又拿出更难的题来难为威特:你再考虑考虑这道题,这道题欧拉先生考虑了3天好不容易才做出来。如果你能做出来,那就更了不起了。听了这话我就担心起来。我并不是怕威特做不了那么难的题,而是担心如果威特真地把那道题做了出来,那么他会由此而骄傲起来。但我又不好说:请不要做那道题了。因为h氏不太了解我们,我怕引起他的误解,以为我害怕儿子做不出那道题才这样说的。我只好故作镇静地看着。那道题是一个农夫想把一块地分给3个儿子,分法是要把它分成3等份,而且每个部分要与整块地的地形相似。h氏把问题说明后,就问我的儿子有没有听说过或者是在书上看到过这道题,我的儿子回答说没有。h氏说:那么给你时间,你做做看。说完就拉着我的手退到房间的里面,对我说:你儿子再聪明,那道题也很难做出来,我是为了让你儿子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难的题才给他出的。可是,h氏话音刚落,就听小威特喊到:做出来了。不可能。h氏说着就走了过去。我的儿子向他解释说:三个部分是相等的,而且各个部分都与整块地相似,对吗?这时h氏有些疑惑地说:你是事先知道这道题的吧?儿子一听就感到很委屈,含着眼泪反复声明说:不知道,不知道。看到这种情形,我再也不能保持沉默了。我担保说:我的儿子做的一切,我全都清楚。这个问题的确是他第一次遇到,更何况我的儿子是从不撒谎的。这时h氏赞不绝口地说:那么你的儿子已胜过欧拉这个大数学家了!我掐了一下他的手,立即说:瞎鸟有时也能捡到豆,这只是偶然的情况。

  h氏这才领会到我的意图,点着头说:是的,是的。然后就附耳小声地对我说:唉呀!我真佩服你的教育方法。这样的教育,不管你儿子有多大的学问也决不会骄傲。儿子也很快同其他人高兴地谈起了别的事,这一点也使h氏十分喜欢。所以在儿子的教育上,身为父亲的老威特下功夫最大的就是防止他自满。他不仅自己不过多地表扬他,同时也决不让别人过分地表扬他。每当别人要表扬威特时,他就把威特支出屋子不让他听。对那些常常不听忠告仍一味夸赞威特的人,就尽量谢绝他们到自己家里来。因为这个缘故,他甚至被人视为不通达人情,是一个不懂变通的老顽固。但是,为了杜绝孩子养成这种不良习气,他也就顾不得去计较人们的评论了。老威特如此坚强的意志实在令人敬佩。在威特长大一些以后,他父亲就这样教诲他:知识能博得人们的赞赏,善行能得到上帝的赞誉。世上没有学问的人是很多的,由于他们自己没有知识,所以一见到有知识的人就格外赞赏。然而人们的赞赏是反复无常的,既容易得到也容易失去;而上帝的赞赏是由于你积累了善行才得到的,来之不易,因而是永恒的。所以不要把人们的赞扬放在心上。喜欢听人表扬的人必然得忍受别人的中伤。被人中伤而悲观的人固然愚蠢,稍受表扬就忘乎所以的人更是愚蠢的。他还不厌其烦地告诫自己的儿子:

  无论怎样聪明、怎样通晓事理、怎样有知识的人,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上帝相比,只不过是九牛之一毛,沧海一粟罢了。只有粟粒大的一点知识就骄傲的人,实际上是很可怜的。威特的父亲就是用这种方法来教育威特防止他骄傲自满的,尽管这样做要花很多的工夫,但他最终还是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培养孩子的善行

  为了培养威特的善行,威特的父亲下了很大的力气。从威特幼时开始,他就给儿子讲述从古到今关于行善的各种故事。只要威特做了好事,就马上表扬他:好!做得好!有时甚至还会在妻子和亲友的面前赞扬他,说:威特今天做的这一件事很不错。当然,他这种表扬不会做得太过分,以防儿子产生骄傲的情绪,而且也决不会到处张扬,只是对少数了解他的教育方法的人提及。德国有很多讴歌仁爱、友情、亲情、度量、勇气、牺牲等方面的诗篇。在威特稍微长大一些以后,父亲就给他背诵各种道德诗。威特刚刚几岁时就能很熟练地背道德诗。威特的父亲还为威特做了一个《行为录》,将威特做的好事记到上面,永久留作纪念。由于这些鼓励,幼小的威特就立志要一辈子多做好事。就像培养小威特其他方面的习惯一样,在培养小威特善行这方面,老威特也从不强迫他去做,而是将工夫下在让他以此作为一种乐趣或者让他认为这是一种享受上,让他享受做好事和克制自己时的喜悦。就像下围棋或象棋,打台球、网球或者板球,只有学了并且自己亲身去做了才能体会到其中无穷的乐趣。只要耐心地教育,孩子就能做好事和克制自己并从中体会到乐趣。当然,让孩子理解和记住这些喜悦的趣味儿确实很难,但也决非不可能。威特的父亲尽心竭力地培养威特的善行是为了让他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为此,他常向小威特讲述有关做坏事的人遭报应的故事,并对这些人的恶行加以严厉的批判。老威特把这些典型的反面例子作为劝诫威特弃恶行善的手段。劝诫行善的目的与培养善行的目的多少有些不同,至于其实现的手段自然也有所不同。对于前者,老威特一般以钱财或小礼物作为奖励;而对于他所做的善行,则不给钱,而是写入《行为录》中去。概括来说,他的宗旨是:学习为我们带来现世的幸福,善行则给我们带来上帝的嘉奖。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老威特在奖励儿子时,往往会同时兼顾这两个目标。如果威特学习好,就每天给他一个戈比作为奖励。老威特在书中写道:虽然觉得不好意思,但只要儿子学习好,我就每次给他一个戈比。这样做是为了让儿子切身体会到获得一点奖励是多么的艰难。但如果威特学习很好,可是一旦行为有过错,那么他就领不到这一个戈比的奖励了。对于这一奖励制度,威特的父亲的记载非常令人感动:

  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当儿子犯了错误时,会主动地说:爸爸,因为我今天犯了错误,所以不要钱了……这时,我由于激动甚至想给他两倍的奖励。但是为了儿子着想,我不得不抑制住激动的泪花,克制住自己的情绪说:是吗?爸爸不知道。那么明天做件好事吧。实际上,这时我内心里是很难受的,为了表达我对他的爱,我常常是不由自主地亲吻他。也许有父母会问,为了鼓励儿子学习,老威特为何用钱来作为奖励呢?原来,这是威特的父亲为了威特懂得学习能带来现世的幸福的含义而采取的一种比较实际的方式。随着这种奖励制度的实施,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随之而来了,那就是小孩子应该如何正确地处理自己获得的作为奖励的钱?对待小孩子如何花钱这个敏感的问题,老威特主张,父母必须教会孩子尽量把钱花得有意义一些。比如,他让威特懂得买点心之类的花法没有意义,而买的工具却可以永久发挥作用。又如,有时他会提示威特,如果在圣诞节之类的节日里给朋友和穷人家的孩子买点礼品,他们一定会感到非常高兴的,这样就可以体会到给予的快乐了。再者,威特的父亲不仅做到言传,还切实地做到了身教。附近有什么天灾人祸等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发生时,不管身份相称与否,威特的父亲总是要带着儿子前去看望。这时,威特也会把自己存的钱拿出来去慰问受灾者。老威特总是不失时机地表扬他,并借机教育他:威特,你做得很对,尽管你的礼物很少,但却像圣经里记载的那个寡妇的一个小钱那样有价值。贫穷的寡妇的一个小钱是《圣经》中的故事,在《马可福音》第12章的结尾这样写道:耶稣对着银库坐着,看众人怎样投钱入库。已有好些财主往里投了若干的钱。这时有一个贫穷的寡妇过来,往里投了两个小钱。耶稣便叫门徒来,对他们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这个贫穷的寡妇投入库里的钱,比众人所投的更多。因为那些人都是自己有余,拿出来投在里头的,但这位寡妇是在自己不足的情况下,把她所有养生的钱都投进去了。类似这样引用《圣经》中的故事和古今各种传说以及诗中的语言等来教育威特做好事,已成了老威特的习惯。威特的父亲从威特小时候起,就让威特记住了这些话。所以每当他问威特,某某人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做的时,威特立刻就能明白父亲的意思,或者努力做好事,或者停止做坏事。

  培养爱好,陶冶情操

  尽管书中没有着重写体育,但是威特的父亲的教育理念,是要造就身体和精神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他重视德、智、体全面发展。而威特在儿童时期就是一个非常健康、精神饱满的活泼少年,并且一生都是健康的。从这一点来看,他对儿子的体育锻炼还是有一套办法的。然而威特的父亲并不满足于只培养孩子在德、智、体三方面的发展,同时他还注意培养儿子的兴趣爱好。培养儿子的兴趣爱好也是经过他精心安排的。他首先从自己的住宅开始着手。在他们的住宅里,决不放置任何没有情趣或不相协调的东西。墙上糊着使人心情舒畅的墙纸,上面挂着经过精心挑选的有镜框的画。室内摆设的器具也很有情趣,决不摆设任何不合身份的东西。当人们赠送的礼物与自家的陈设不适和﹑不协调时,他就决不摆出来。他在住宅的周围还修上了雅致的花坛,栽上了各式各样的从春到秋常开不败的花。穿衣服也是这样,极力排斥花里胡哨的服装,讲究朴素和雅致,衣帽整齐,打扮要干净利索。威特的父亲还特别重视陶冶孩子的情操。在威特3岁时,有一次家里来了好多人,他们和威特海阔天空地谈论着。这时威特养的一条狗跑了进来,威特像其他孩子那样,一把拽住狗的尾巴,把它拉到自己的身边。威特的父亲看到了就伸手揪住威特的头发,脸色吓人,拽住不放。威特吃了一惊,把拽着狗尾巴的手放开了,这时威特的父亲也把手放开了。然后老威特对他说:威特,你喜欢被人拽着头发吗?威特红着脸说:不喜欢。如果是这样,那么对狗也不应当那样。威特的父亲实施的这种教育,是为了让威特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来考虑问题。从小的耳濡目染,父母的谆谆教导等等,所有这些使威特成了一个心地善良、富于感情的人,他不仅对同胞怀有深情,就是对鸟兽之类也富有怜悯之心。

  蒙台梭利:特殊教育法

  蒙台梭利1870年8月31日,玛利亚·蒙台梭利出生在意大利安科纳地区的基亚拉瓦莱。蒙台梭利的父亲是贵族后裔,为人平和、保守;母亲博学多识、虔诚、善良、严谨、开明。作为独生女的蒙台梭利深得父母的宠爱,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5岁那年,因为父亲职务上的关系,蒙台梭利全家迁往罗马。在那儿,蒙台梭利开始了她多彩多姿的求学过程。13岁时,蒙台梭利进入一所工科学校的工科组就读(当时极少有女孩子进入工科组)并对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也是日后她认为发展数学心智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最好的途径的思想来源。20岁自达文奇工科大学毕业后,她拒绝了父母亲希望她当教师的要求,决心研读她所热爱的科目--生物学,并执意进入医学院就读。然而,当时的社会非常保守,还不曾有女子就读医学院的先例,而蒙台梭利几经奋斗才在22岁时进入了医学院,也因此更加忤逆了父亲,因而被切断了经济来源。她只得靠奖学金及家教维生,走完了那段学医的艰辛路程,这却奠定了她生物学的深厚学养。蒙台梭利虽以她的才华和斗志,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26岁时就以最优异的成绩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而名震全国,却仍然无法改变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成见,她只能在罗马大学精神病诊所担任助理医师。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是由于这个机遇,她接触到了白痴儿童(在当时白痴和疯子同被关在疯人院),对他们也由同情地帮助解决生活困难,转而开始研究智障儿童的治疗及教育问题。她开始阅读当时塞根关于特殊教育的著作以及伊塔对这方面的研究报告。在此其间,她曾去巴黎和伦敦参观、访问有关低能儿童的教育机构。

  在精神病诊所工作的两年中,通过细心地观察,她发现:儿童除了食物之外,还会在屋子里面到处乱抓、乱摸、寻找可让两手操作的东西,以练习他们的抓握能力。这种认识奠定了她的教育理论中开发智力需要通过双手操作的基本理论。并且经由这两年的亲身体验,她一改传统的尽以药物治疗低能儿的偏执做法。她得出了对低能儿童教育的新看法:要克服智能的不足,主要还得靠教育的手段,不能只用药物去治疗。1898年,在意大利都灵的教育会议上的重要讲演中,蒙台梭利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儿童心理缺陷的精神病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教育训练比医疗更为有效。这一全新的观点一经提出,立刻在医学界和教育界同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教育部长不久任命她为国立特殊儿童学校的校长。在任职其间,蒙台梭利以极大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对低能儿童的教育工作中去。后来她说:在特殊儿童学校工作而得到的实践经验等于使我得到了第一个真正的教育学的学位。此前,蒙台梭利根据塞根的书籍和伊塔的实验综合研究出自己的一套方法。在任期内,她把这一方法实际地应用到这些可怜的孩子身上;同时也为学校的同事和罗马的教师们,预备了一套对低能儿童的特殊观察法,来帮助了解各个孩子的需要,去使孩子的智力得到提高。不仅如此,她更针对这些孩子的问题,用心研制了各式各样的教育工具,帮助他们手脑并用以提高智力。每天从上午8点到下午7点,她都亲自和儿童相处,观察他们,了解他们,并做笔记进行分析和比较,不断研究出更好的办法。结果,两年以后,这些儿童不但会读会写,而且通过了当时罗马地区为正常的儿童们举行的公共考试。此事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要知道这些儿童所做到的这些事都是被人们公认为是不可能做到的事。然而,在这条教育的道路上,蒙台梭利想得更多,走得更远。她并未陶醉于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此时她开始考虑,假如缺陷儿童经过适当的教育可以达到正常儿童的智力标准,为什么正常儿童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

  她认为既然教育上的努力对人类的智力具有改变的可能性(当时的学者都认为智力决定于遗传),而且,根据正常儿童在公共考试中所得出的成绩并不比智障儿童优异的结果来看,这至少表明绝大多数正常儿童的智力发育,不是被抑制或被不适当的教育所贻误,便是开始得太晚,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虽然这其中也许存在着些许的偶然,但是这的的确确是一件不能被忽略的大事,她认为这是人们应该去寻找答案,要努力解决才能安心的大问题。因为,她觉得,人类未来的幸福和世界和平的希望,是寄托在大多数的正常儿童的身上的,于是她毅然地接受了新的挑战。为了验证这种方法应用于正常儿童的可行性,她决心研究正常教育学。1901年,她从享誉欧洲的校长的高位上离开,回到罗马大学注册,脚踏实地地重新做回一个学习、研究的学生。她研究生物科学、实验心理学、正常教育学、教育人类学等相关学科,以便彻底地探索人类成长的自然法则,找出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方法。经过7年的潜心研究,她逐渐找出了人类生命发展的规律,逐步地形成了她初步的思想和理论,这时,她所缺乏的就是验证其思想和理论的机会了。1906年,在罗马优良建筑公会的支持下,一个非常偶然的际遇为她带来了研究和验证提升世界正常儿童智力的可行性的机会。1907年1月6日,第一所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在罗马的贫民窟桑罗伦多区正式成立;3个月后,第二所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相继成立。儿童之家指的是能提供给孩子发展机会的环境,它是公寓中的学校,不仅具有家的内涵,如成员的彼此关爱、帮助,而且环境中的一切设施也都符合儿童的需要,更是幼儿受教育的场所。家里的大人们必须致力于学校环境的改造,使它适合于儿童的各项发展的需要。在儿童之家,蒙台梭利研制出了能够促进儿童心智发展的种种教具,来提高儿童的智力,发掘其无穷的潜能;也在观察中体会出教师应该扮演的角色,产生了举世闻名的蒙台梭利教学法。

  在儿童之家里,蒙台梭利应用在60位3~5岁小孩身上的教育方法产生了惊人的成果。加上欧洲各报章杂志、书籍对儿童之家生动地报道与描绘,使得来自各国的参观者络绎不绝。他们对儿童之家赞不绝口誉之为奇迹。于是伦敦、瑞士、荷兰等欧洲国家,纷纷仿效设立儿童之家,并邀请蒙台梭利前往开设师资培训课程。蒙台梭利于1912年和1915年两次访问美国,备受美国各界的欢迎。1913年美国蒙台梭利教育协会宣布成立。以蒙台梭利的名字命名或采用了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学校一度达200多所。她的教育方法在博览会中的展示得到了大会唯一的两面金牌。好事多磨,1934年,墨索里尼下令关闭意大利所有的蒙台梭利学校,查禁她的著作。蒙台梭利本人也被迫离开祖国,逃往西班牙,后又因西班牙内战的爆发前往英国,随后辗转反复,在世界各地游学演讲。在荷兰、印度等地,到处留下了她的足迹。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7年,意大利政府才请她回国重建蒙台梭利学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虽已是耄耋之年,蒙台梭利仍然不辞辛苦,到各国作巡回演讲,指导教育工作,呼吁通过教育改造世界,促进世界和平。1952年5月6日,享有盛誉的蒙台梭利逝世于荷兰的努特维克,享年82岁。一生为了儿童,蒙台梭利不仅是著名的科学家,更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了人类精神的复兴及人性的发展,贡献出了她所有的智慧与她的生命。

  蒙台梭利教学法

  在身体力行地开展教育实践的同时,蒙台梭利还将最初分别运用于低能儿童和正常儿童的教育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整理,在师友们的鼓励与催促下,于1909年完成了后来风靡世界的著作《适用于儿童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方法》,又名《蒙台梭利教育法》。这是蒙台梭利论述幼儿教育理论和方法的第一部著作,是她在1907~1909年间在儿童之家的实践、观察和研究的总结与概括。该书出版后,被译成20多种文字流传于世界各地。受此书的影响,慕名前来参观儿童之家的国内外人士络绎不绝。为了满足各国的需要,1919年后,蒙台梭利在不少国家开设了每期半年、招收各国学员的国际教育训练课程班,亲自传授她的教育方法,有时,受训的人数竟然高达四五千。1912年,蒙台梭利发表《高级蒙台梭利方法》,该书并于1919年从意大利文译为英文在伦敦出版。此书是《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续集,作者为扩充其理论与方法使之适用于7~11岁的儿童而写,共分两卷。第一卷《教育中的自发活动》着重论述在教育中必须重视和鼓励儿童的自发活动,引导儿童在适当的教育环境中独立活动和独立思考,促进儿童的思维、想象力、情感、意志和道德的发展,培养儿童独立自主和主动的精神。第二卷《蒙台梭利初等教具》阐述如何使用教具帮助儿童学习阅读、语法、算术、几何、音乐、诗歌、美术等方面的知识,促进初等学校儿童的多方面和谐发展。1914年,蒙台梭利发表《蒙台梭利手册》,该书是应美国的教师、家长和教育家的请求而写成的。它不仅是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和教具的指南,而且是指导教师设计和制作教具的参考书。蒙台梭利的著述颇丰,除了上述作品以外,她还著有《教育人类学》(1908年)、《高级蒙台梭利方法》(1912年)、《童年的秘密》(1933年)、《新世界的教育》(1946年)、《儿童的发现》(1948年)等。长久以来,还不曾有过一个教育家,能将儿童期当做一个独立的主体来研究。蒙台梭利以科学的精神发现童年之秘,它告诉我们的不仅是一些崭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态度上的启示和方法上的导引,使教育幼儿成为了真正的可能。正因为如此,蒙台梭利及其科学的发现也就成为了幼儿教育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以上著作是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其概括起来包括九大方面:1.工作是人性的表现,也是人性的特征,只有人类才具有这种能够开创生命、发扬生命的特性。2.孩子喜欢工作甚于游戏。3.独立是儿童成长的主要目的,也是成长的必要条件──孩子们渴望摆脱大人的干涉和摆布,而独立发展他的生命,成为一个未来的强人。

  4.孩子能够自由地选择所能、所喜探索的事物,才会有兴趣学习,也才能产生学习意愿。因为儿童所选择的,一定代表着他们内在有某种特别的需要和兴趣。5.幼儿的成长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在生命的开始就已经存在。在这个伟大的规律中,幼儿的个体为了成长,会不断地显露出内在需要,驱使着幼儿主动地去接触环境,以达到成长的目的。6.适应环境是幼儿一切智力成长的原因。7.儿童在智力的发展上,有各种官能的敏感期出现,在特定的敏感期内,官能如果能够得到及时的满足,就会快速地发展。当然这种敏感显露时间的久暂和出现的迟早,是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也无法使之提前或延迟,因此也就成为幼儿教育所重视的个别差异理论的根据之一。8.说话和阅读都是自发性行为,有其一定的发展规律,而孩子的书写行为的发展其实早于阅读。9.奖惩对幼儿的学习不能产生诱因,不但无效,而且有害。所有这些思想归结于一点,也就是蒙台梭利所认为的: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追求孩子的行为和思想趋向正常,使教育呈现全面性的秩序化。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孩子的缺点:例如杂乱、不听话、自私、吵闹、心神不定、爱幻想、爱说话、撒娇、贪玩、爱模仿、好奇心强等,转而成为一位具有自我控制能力、有自信心与安定感、诚实、慎重、不使自己犯错、品格优良、富于正义感、拥有自发性纪律、在自由中遵守规律、听话、懂礼貌、能够正确使用自由、守规矩的好孩子。这种思想构成了蒙台梭利的教育基础,并由此产生了举世闻名的蒙台梭利教育法。

  创建儿童之家

  蒙台梭利从36岁成立了儿童之家,到82岁去世为止,一直用科学的方法,一面研究儿童在成长和接受她的新教育法中(实践)所自然表露的情况(新发现);一面根据新的发现,继续研究其中的道理,不断地找出新的、能够帮助孩子发展的有效方法。可以说,蒙台梭利科学的幼儿教育法是在发现与实践交替研究的过程中,加上她的慧眼和仁心而得到的,而儿童之家就是一个难得的让蒙台梭利有充分实践空间的舞台。儿童之家的诞生具有一定的传奇色彩。当时在罗马的圣罗伦斯区内,有一条丈拉姆街,是有名的贫民街道,这里暗藏着贫穷、落后与犯罪。住在这里的人多半是失业者,或是低薪劳工、乞丐、妓女以及刚出狱的人等等。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或许该归咎于社会贫富的畸形发展。不过,直接导致人们生活困难的,却可能是建筑物本身的问题。当时,罗马不动产协会为了挽救圣罗伦斯区日益贫民化的危机,拟订并实施了房屋改建计划,试图将这个古老、落后、贫穷的区域,建造成合乎卫生与道德标准的现代化的新市区。然而,事情的进展不是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容易。旧的问题刚解决,新的问题接连不断地产生,孩子的教育问题便是其中最棘手的问题。由于住在这里的家庭,父母通常都需外出工作,小孩子留在家里没有人照顾,便成了名副其实的小野人了。闲散的孩子到处在墙壁上乱画、弄坏东西,甚至还搞恶作剧。为了维护那些受损物品,协会常常必须支付比预定费用数额大得多的修理费用。在这种情况下,该协会的负责人便希望请人来帮忙解决这个问题。他看过蒙台梭利的一篇论文,觉得她应该适合这项工作,便出面邀请蒙台梭利,并提供一间大房子作为这些儿童的教育场所,定名为儿童之家。利益是相互的。因为在这之前,蒙台梭利一直苦于没有机会将自己的教育理论实际应用于正常的儿童身上。当时意大利政府的规定是,年满6岁的小孩子都必须送往当地的公立学校就读。儿童之家的成立,才使得她有机会实际从事正常儿童的教育工作。所以对蒙台梭利来说,儿童之家的设立是具有相当特殊的意义的。她自己也说过:7年来,我一直有一种预感,那些成功地运用在智障儿童身上的教育方法,其原理必然也能适用于正常儿童,而且,效果一定会更好。儿童之家的成立,便可以让她有机会去验证她的这个预感。

  由于她的薪水及教育经费主要是从建筑维护费中抽取,所以经费有限,无法像一般的学校那样拥有齐全的设备,蒙台梭利就以有限的经费订购了一些适合小孩子用的椅子。与此同时,蒙台梭利还亲自为这些正常儿童设计了一套与智障儿童所用的不同的教材。等一切硬件设备准备就绪,1907年1月6日,第一所儿童之家在罗马的贫民窟正式成立。儿童之家的成立,不仅是蒙台梭利从事正常儿童教育的开始,对蒙台梭利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也具有其他社会方面的意义。毕竟,儿童之家是由住在这儿的家庭共同出资所维系的,资金的来源出自他们部分的房租。因此,无形中学校便成为了家庭的一部分,家庭与学校也有了共同的教育目标和理想,这一点,儿童之家是和其他学校的不同之处。当然,也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家庭与学校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家长也才会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与学校密切地配合。这也是儿童之家成功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儿童之家的成立,解决了家庭社会化的问题。因为在经济发达、妇女外出工作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孩子无人看护,通常是这些家庭最为苦恼的事,而儿童之家的成立,正好解开了这个恼人的大包袱。关于儿童之家所实施的教育方法,蒙台梭利作了以下说明:为了让孩子都能获得均衡的发展,除了要注意孩子在生理上的发育外,另外也要从教育学的立场研究其个体的差异,让他们接受语言练习,使其从事一些有助于感官训练与生活礼仪培养的基础工作。并且只有在家庭组织里,才能永远保证在教育的过程中,能制做许多适合他们的教具,供其学习。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运用自己的教学方法,取得了相当惊人的成效,再加上欧洲各报章杂志对儿童之家的精彩报导,因而引起了旋风般的参观热潮,前来儿童之家参观的来自于世界各地的访客络绎不绝。尽管这些访客在身份、地位、肤色、种族、文化等等方面存在诸多或大或小的差异,但是绝大多数的拜访者都会为之深深地折服。

  一对澳大利亚的姐妹,在阅读了蒙台梭利的新的教育方法之后,甚至典卖了所有家当,凑足旅费,远渡重洋到罗马来学习。澳洲新南威尔斯区也受到了时代趋势的影响,将该区所有的幼稚园都改名为蒙台梭利教学班。甚至大文豪托尔斯泰的女儿也慕名前来学习。据说,有一个叫巴特拉姆佛加的英国人,在前往澳大利亚的途中经过罗马,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参观了儿童之家,他深受蒙台梭利教学法的吸引,一度想要放弃航海的志趣,投入到这个教育天地中。后来,他在第二次造访时终于决定留下来。学成之后,他回到英国,在英国设立了蒙台梭利会,协助推广蒙台梭利教育法。据说英国民间的第一家蒙台梭利教学班,就是在他的家中设立的。在众多声名显赫的访问者中,玛露葛莉达女王也在列,她异常推崇蒙台梭利的教育发现,一直坚定地认为其发现比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还要伟大。1918年,英国伦敦州立教育委员会在获得此项消息后,也派出代表前往考察。当时,受命前往的这位代表正是哈奇逊夫人(llc学校的校长),她为了深入了解蒙台梭利的学说,以便回国后提交报告,还曾就读于蒙台梭利门下,向她学习这套教育方法。虽然回国后她所提交的报告并没有受到该会应有的重视,但是,由于她本人在儿童之家有过一段时间的实际接触,所以能够深刻地了解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奥妙。后来,她在自己的学校中,自费设立了一个蒙台梭利教学班,其成效也是相当卓著的。不仅在英国,在世界各地,所有实施蒙台梭利教学法的地方,也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0~3岁是教育的黄金时机

  大脑生理学家们说:人类的脑细胞的数目大约有160亿个,这个数目在人一出生时就已经固定,终其一生都不会再增加。但这并不是说人一生下来,其聪愚就已经注定、不可改变,或者如达尔文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人类的胎儿的发育和其他生物相同,是遵循着某种进化的模式的,所以智力的高低也是天生遗传得来,后天的努力对其难以造成影响。实际上,人自出生后,脑细胞的数目虽然不再增加,但在出生后的头几年内,脑的重量、体积却会与支持它活动的血管及血液量一起以极快的速度不断地增加;细胞与细胞之间也会因外界刺激的日渐增多而不断地生成、发育、分化出许多神经纤维通路,用以应付日后更复杂的活动。我们知道,低等动物身体机能,在出生后的短时间内,就能发育完全,其过程短暂,所接收的刺激也就较为缺乏,因而就头脑简单。而身为高等动物的人,就不是这样了!人类的初生儿是以未成熟的状态来到世间,他的基本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才能成熟(例如先有大肌肉的发育才有小肌肉的进一步成熟),经过的时间长,接受的刺激也多,头脑的各种网络更为复杂而精密;祖先遗传的潜在能力,也随着成长的时间更长,而得以更大地发挥。因此,达尔文主义者所认为的后天的影响毫无作用可言的看法,对于人类而言,其实并不适用。然而,脑的细胞功能却也并不会自己发育。婴儿一生出来,脑部恰似一张白纸,要有足够的对其听、视、触觉等感官的刺激,各种功能才会渐渐发达,刺激得越多,发育得也就越快。但是,这种快速发育的时间并不会持续一生,它只存在于出生后短短的几年内,其中又以0~3岁之间为黄金时期。大脑生理学家们的研究报告指出:儿童的智力和性格,从出生到3岁,就已经完成了60%(每年成长约20%),而且这3年具有天才般的接受能力。到了6岁,脑细胞的组织完成了80%(每年约成长10%),在这时期若能以游戏化的学习方式教他们音乐、语言、文字或者绘画,其智力和性格才会有明显的发育和发展。从6岁到8岁,这两年脑部的发育达到了90%(每年为全部成长的5%)。也就是说儿童要进小学一年级时,聪明与否,大致上就已经决定了。只要看看上面专家学者们的论述,我们很容易就得出一个结论:0~3岁之间,实为形成期中最重要的时期,假如不能把握这个时期,年龄越大,启发、培养就会越费力,效果也就越差了!

  蒙台梭利在20世纪初期就已经提出在3岁之前教育,甚至她也强调2岁以前更重要。因为人类约50%的智力决定于2岁之前,而且2岁是迈向3岁的前站,假如在前站没有播下良好的种子,又怎能期待下一步开出灿烂的花朵来呢?可见从出生到2岁这短短的两年间,是何等的珍贵!以此论调为基础,蒙台梭利更追本溯源地往上寻根,她认为:从生命之初,孩子就不仅开始拥有了肉体,同时也拥有了精神,孩子是同时拥有精神生命与肉体生命的。因而,她提出了在当时看来极为超前的想法:生命的开始既是始自受孕的那天,幼儿教育也该从那一天就开始(胎教)。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了解到人类的脑细胞数目是一样的,蕴涵的潜能也就大致相同。既然如此,那么智愚的差别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据jencks多年的潜心研究指出:影响个体发育的诸多因素中,遗传大约占45%,环境(后天经验)占35%,遗传与环境交互联合的作用占20%,所以除了遗传是无法改变的之外,后天环境的影响占着更为主要的地位,遗传的特质决定了人类的天赋资质(约占45%),而后天环境和后天的经验则更有助于增进智慧潜能的发展,因为脑细胞不同于一般物质,它是越用越发达的。不经训练的大脑,只有反射运动及本能活动而已!所以,一个生下来就资质优异的儿童,假如后天缺乏良好的教养,他也就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发展非常有限了。我们从人类运用潜能的比例,也可以看出智愚的差别程度。精神科医师指出,普通人只使用了其潜能的4%,高智慧的人,即所谓的天才,则使用了更多的潜能比例。所以,父母如果能够帮助孩子充分发掘潜能,我们可以说就是在制造天才了。由于看到了这个现象,所以蒙台梭利主张以提早教育和感官训练发掘孩子的潜能。同时,她还不辞辛苦地来设计适用于儿童的不同阶段的各类教具,使儿童借着亲手操作的机会,提高智力,同时也达到发掘潜能的目的。

  众所周知,早就有些有识之士提出提早教育,然而,为什么蒙台梭利会侧重感官训练呢?因为人类的学习始自感官(视、听、味、触、嗅等五觉)的直接接触(具体),例如一生出来就会吸吮,小孩子喜欢以手去摸东摸西(由具体到抽象)……由此可见,提高智力的第一步就是让孩子的感官机能更加敏锐。蒙台梭利接受性心智的有无把人生的幼儿期和其他时期划分开来。现代各派心理学一致断言,幼儿时期是人的身体变强期、心理奠定期、精神奠基期和人格形成期。大多数成人的基本情况、心理状态、行为趋向及其他问题,都始于幼儿期。幼儿期教育的重要性要超过其他时期的教育,在那里有着关于成人心理与行为方式的几乎一切的秘密。因此,幼教工作者应当是最好的专家。但人们所做的正相反:对幼儿教育的资源投入最少。做幼教工作的人,又似乎总是逊于其他事业中的人,这就使人类自身的发展速度变得缓慢。虽然俗语有3岁看大、7岁看老之说,但在文化与知识中证明它却是在人类经历了几千年文明后的当代的事。近20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大脑生理学家的研究,证明了蒙台梭利所说的人到3岁时在智力和性格上已经定型了60%的道理,也知道了她为什么说2岁以前更重要的原因。所以,我们在孩子的童年,假如不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又怎能期待他长大后能够拥有健康成熟的处世态度呢?

  孩子喜欢工作甚于游戏

  有人认为,蒙台梭利的教育原理可用工作两个字来综合。在蒙台梭利的词汇中,工作一词使用频率颇高,这里所谓的工作(work)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有所不同,在她那里泛指一种手脑结合、身心协调的作业。蒙台梭利认为,工作是人类的本能,是人性的特征。她声称在儿童之家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即:儿童竟然喜欢工作甚于游戏。儿童喜欢操作教具,并从教具中得到满足与乐趣,毫无厌恶与疲倦的表情。她说:儿童的工作欲正象征着一种生命的本能,在顺利的环境下,工作这种本能会自然地从内在的冲动中流露出来。然而,儿童的工作与成人的工作性质并不相同,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工作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遵循自然法则,服从内在的引导本能。--无外在目标,以建构为人或称自我实现、自我完善为内在目标。--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性与建构性的工作。--须独立完成,无人可替代或帮助完成。--依自己的方式、速率进行,为自己的内在需求而重复。--以环境为媒介来改进自己,形成自己与塑造自己的人格。因此当孩子严肃地做面前的那些工作时,你千万不能认为他那是在学马戏团走钢丝的游戏,更不能认为那是毫无意义的。事实上,他是正在做着一件神圣的事:学习成人正确的走路姿势和沉静细心。就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来说,工作的目的是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做事专心致志的精神,并体验独立的滋味,而且能有秩序﹑有步骤地完成一件工作。同时也借助于在工作时四肢的活动,使孩子的人格、智能与体能同时得到发展。大人们的工作是为满足目前社会所有、目前生活所需的衣、食、利、欲,是为了维持生命!与大人刚好相反,孩子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完成自我。所以,哪怕是孩子在专心地玩泥巴,虽然这时很可能他手上、脸上、衣服上都弄脏了,而且捏得也让你看不出什么名堂,但你看到之后还是应该感到高兴。这是因为他的内心却是异常干净而高尚的,说不定他是在建一条捷运铁路,或是修新的长城,甚或是学你做包子、面条。因为他在专心地用头脑去想,用手和着泥水而忙碌!这些活动、这些体验都是为了要成为一个未来世纪的新人。或许刚开始,他想捏成一匹马,可是你怎么看也只是一团稀巴烂泥,那是因为他的手脑并不能完全协调。经过一段时间,你可以发现,他已经会运用一些方法了,东补一块、西捏一点,渐渐地似乎已经开始有些马的雏形了,这表示他的手脑在捏握时已经逐渐配合、日趋协调了!

  也许你会很疑惑:为什么孩子会高兴入神地玩泥巴?这倒不是他对泥巴有什么样的渴求,而是他的内心有股需要,需要有东西,让他们的双手不断地活动,接触事物、体验感觉同时发育智能。或许一两个月以后,他突然对剪纸感兴趣,那就表示他的内在需要又引导他往另一个眼、脑和小肌肉协调的发展途径上去了。蒙台梭利认为,幼儿期的各种感官练习及日常生活技能的练习等自发的活动,都是工作。工作可充当中介作用,将传统教育中根本对立的两个概念自由与纪律有机地联系与统一起来。换而言之,工作可促进非压迫、非强制的纪律的形成。蒙台梭利还具体分析了工作之所以能促使纪律形成的原因。其一,从生理的角度讲,工作有助于儿童肌肉的协调和控制。她认为,儿童之所以能遵守纪律,实际上意味着他们具有正确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而幼儿最大的困难是缺乏这种能力,通过各种工作可起到协调、控制肌肉的作用。其二,从心理的角度讲,工作有助于培养意志力。儿童服从纪律的先决条件是有一定的意志力,因此,意志和心灵的形成必须先于服从,而使儿童全神贯注于工作则是培养意志的一个途径。在工作过程中,意志力可以得到发展,同时意志也能得到激发。蒙台梭利说:真正的纪律是通过工作第一次显现出来的。到了某一时刻,儿童对一项工作有了强烈的兴趣,我们从他脸上的表情和长时间全神贯注于一项活动就可以看出,这个儿童已走上了纪律之路。工作有助于培养独立性,蒙台梭利认为。此处所谓的独立性主要是生物学的概念,即能自我支配,依靠自己的器官满足自己的欲望和要求。她认为,如果使儿童沉浸于工作,使他们学会依靠自己,从工作中获得乐趣,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样,人人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他们之间没有妒忌,没有争吵,良好的纪律就体现出来了。此外,蒙台梭利还认为,只要儿童自发地工作,在工作中就会学会尊重他人的工作权利及懂得善和良好的规范。从蒙台梭利的上述分析来看,显然,工作之所以能促使儿童纪律的形成是由工作的性质、特点所决定的。由于工作欲是儿童的一种内在冲动,工作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只要引导得法,就可导致非压迫的纪律的建立。在形成纪律的过程中,蒙台梭利和卢梭一样,完全排斥了说教的方法。她认为,幼儿仍处于潜意识向有意识的过渡阶段,成人的说教不会奏效。此外,采取强制命令去束缚儿童将会压抑儿童的个性,这是违反自由原则的。澳大利亚教育家康乃尔认为:自由、工作和秩序是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建筑物的三根主要支柱。总的来说,蒙台梭利通过工作而统一起来的从自由工作到有秩序的纪律教育的思想是富有创见性的。

  以孩子为中心

  蒙台梭利的教育原则是以孩子为中心,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对他们进行深入的了解,尊重其人格尊严,从促进儿童身心发育的角度去设计教学,为孩子的一生奠定智慧与良好品格的基础,培养自主、持续的学习和工作的习惯。老人不是一生下来就白了胡子,孩子也不是一生下来就长得这么高,都必须经过由幼小到成年的连续过程。但是只要问:是什么力量让我们长大的?恐怕没有人能够说出个所以然来。其实,生命自然而然地发展,看上去极为随意,实际上,却充满着秩序和规律(一定由小到大,由简到繁),在一定的自然法则下,万物生生不息!蒙台梭利在观察中,就注意到了生命自然发展的事实,她发现人的完成,实际上是经由自己的不断活动来达成的。比如母鸡孵蛋,母鸡生下鸡蛋之后,它能做的,也只是提供给蛋温暖,至于蛋壳里的胚胎如何变成小鸡,就得靠蛋壳内的生命自己去一步步地完成了,老母鸡不管多着急,也控制不了蛋壳里的小生命。蒙台梭利更追根究底地往上找寻生命体自我活动的根据,她发现,儿童在出生以前,就具有了发育的预定计划,由于这个计划从生命的一开始就已经存在,正如鸡蛋会变成鸡,人的受精卵会发育成胎儿,变成人。所以她称未出生之前,便具有这种开展功能的儿童,为精神和肉体的胚体。胚体在卵受精的那一时刻,就含有了未来成为人的这一大自然的预定计划,于是预定计划也按着大自然预定的步骤,产生了自我实现的活动,通过不断地自我活动,完成了伟大的生命。

  计划靠着过程来完成,那过程又靠什么来推动呢?答案是内在需要。幼儿在心理与生理上的发育速度因人而异,所以儿童成长的进程也会各自不同。然而相同的是:为了使身心成长,从胚胎个体开始,会有很多内在而非外显的需要出现,内在需要会导致个体主动去寻觅它要的东西,以满足迅速成长的目标(例如刚出生的婴儿肚子饿了,他会闭着眼睛找,用嗅觉找奶香,用嘴唇去找奶头,解决饥饿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假如大人注意不到这个事实,不能明白孩子会因内在需求而驱使他主动活动,反而认为孩子只是一个被动的空容器,需要大人去填塞,就会出现养育上的差错!孩子需要大人的援手,但不需要填塞,需要大人了解和尊重他们的内在需求,帮助他们好好地长大成人。所以就教育的立场来说,大人(包括父母及教师)能做的,就是以孩子及其内在需求为中心,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任由孩子在其中自由地选择,不受干扰地满足他的内在需求,使生命自然地发展,一步一步成长为一个完美的大人。而这一成果的获得,与教师在儿童学习发展过程中的适当介入有极大的关系。在引导儿童时,老师必须让他们不太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这时,儿童若有需要,教师则随时帮忙,而决不会成为儿童与经验之间的障碍物。一个教导一般用法的课程,会冷却孩子对知识的狂热,就如同它会冷却大人的狂热一般。保持这份狂热的活跃是真正的指导的秘密,其实做到这点并不难,大人只要以一种尊重、镇定及等待的态度来看待儿童的行为,只要保持适当地介入以确保儿童能在他的经验里及举止动作上无拘无束。接着,我们将会注意到每一个儿童都有他想要发展的性格:他有原创力,他选择自己的工作,依靠内在需求来坚持或改变工作;他不怕付出,而且寻求机会付出,并兴高采烈地尽力克服困难;他的合群是要与大家分享他的成功与喜悦。

  我们都希望自己工作时不被干扰,努力时没有障碍,需要朋友时他们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希望朋友与自己同甘共苦和同进退,信任他们--这是我们所需要的好同伴。同样地,儿童也是人,也需要尊重,尤其他们天真无邪、前途无量,更应该被如此对待。我们所要求的,也就是他们要求的。让我们在旁边等待,并随时准备与孩子分享及分担愉快与困难的经验。他们应若需要我们同情,我们应该愿意并且全心地回应。让我们带着无比的耐心去对待他们缓慢的进展,用热忱及愉快的心情去迎接他们的成就。因此,并没有必要介入太多。尊重孩子,静观等待是教育家最好的座右铭。然而,颇为遗憾的是,我们都不够尊重我们的孩子。我们极少考虑他们的特别的需要,却一味地强迫他们顺从。我们压抑着他们,期望他们顺从及守规矩,我们明知他们模仿的本能有多么强,他们是多么崇拜我们,在任何情况下,他们都会学我们的行为,而我们的态度却很粗鲁。所以,我们若真心地希望他们的心能发展得那样多的仁慈,他们的人能发展得那么地完美,那就让我们用更多的慈爱去对待他们吧!所谓慈爱,不是指拥抱。难道我们不应该称那些第一次见面就拥抱我们的人粗鲁、无教养吗?慈爱是揣摩他人的希望,顺从他们,甚至必要时抑制自己的欲望,给予他人爱和温暖。这就是我们对待儿童所必需的慈爱方式。了解孩子的所求所需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我们必须马上解决的问题了。那么,我们该如何了解孩子的所求所需呢?要准确及时地了解孩子们的所求所需,我们就必须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他们,因为他们常常不能自己觉察到自己的所求所需。这些是来自生命的呼唤,根据不可知的法则,期望能表露出来。至于表露的方式,我们所知有限。当然,孩子成长为大人是借助一种神圣的力量,就如同孩子的形成,也是借助此种力量从无到有。我们在这个奇妙的过程中,所作的干预必须是间接的﹑适当的,我们教师在提供了这个生命在发育过程中需要的方法之后,必须充满敬意地静心等待儿童的成长。只要对他们好,我们就当个安静的观察者吧!就让我们释放这个生命去自行成长吧,这是我们的全部使命。也许当我们在一旁观看时,应该记得随时提醒自己那句慈善的耶稣所说的话:小孩子受了多少苦,才到我的跟前来。也就是说:不要阻碍他们,只要他们是自由的、无阻碍的,他们自然会来找我。

  编制适合孩子的教具

  教具与玩具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具带有教育的功能。所以在蒙台梭利教育法中,教具具有严肃的意义,它必须有专属的活动室与特定的使用规则,只有如此它的功能才能被尊重,这样教具自然也就不能被随意地安置在厨房或者客厅。再者,由于教具具有特定的教学功能,例如粉红塔,为了让孩子能以触觉与视觉来分辨大小,所以在颜色上也就设计成单一颜色,目的在于让他们集中注意力,而不为其他因素所干扰。但是,在孩子完全熟悉这个教具的基本功能后,它能被允许与其他教具变换着使用。教具具有使孩子了解大小、轻重、高矮,乃至最大、次大至最小,让孩子能产生次序、顺位等秩序感的教育特质。这种特质不只显现在教具本身,也旁及到外围的一切活动。所以,使用者必须有秩序地取下教具,有次序地归位以及要尊重它、维护它。在这样的教育下的孩子,长大了就会遵守长幼有序和先来后到等社会秩序。玩具就不一样了!玩具的制造,虽然有些也带点教育意义,但不是十分明显,它大部分的目的只是想利用小孩子的好奇心,赚取妈妈荷包中的钱,而妈妈为了暂时免除孩子的纠缠,也就不惜金钱给他们买回家去。但孩子玩了不久,玩具就成了废物。这仍旧满足不了孩子的好奇心,而且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而在蒙台梭利教育法里,教具则取代了玩具成为教育的最重要的辅助者了。在儿童之家里,蒙台梭利针对人的各种感官,专门设计了各种具有独创性的教具。这些感官教具大致具有以下重要特点及使用要领:

  教具根据其用途分为不同的种类,每一类教具基本上都由若干部件组成。所有部件除了某一维度(如大小、重量、频率、高低等)有量的差异外,其余的性质相同。例如,训练感知重量的教具,所有的部件均同质、同形,只是每个部件之间存在量的差异,以便使儿童通过操作这套教具,训练对重量感觉的敏锐性。每种教具各训练一种特殊的感觉,蒙台梭利要求在训练时,应尽可能地排除其他感官的干扰,以便使所要训练的感官得到的印象尽可能纯正和清晰。例如,为了训练触觉,要求儿童将眼睛蒙上,或者在暗室中操作触觉的教具,以便排除视觉的干扰。蒙台梭利强调:唯有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工作,这种工作或教育才发挥了它最大的价值。对教具一词,蒙台梭利本人曾公开表示,她不喜欢这个名词,我们应该叫它工作材料。它的主要作用,是供给幼儿做成长工作时所用的材料,是兼具增进智力和改善性格的功能的,而不愿被世人称为教具。然而这个用法由来已久,我们为了方便沟通,也就沿用下来了。只不过,在使用者的心中,必须非常清楚:它不是老师手中的那根教鞭,不是辅助老师教课的物品(辅助老师授课就成了以大人为中心),它是让孩子在其中自我教育、自我启发的媒介,而非玩具。所以蒙台梭利教具不选用五彩杂乱的颜色,而是以朴实、干净的色调为主。因为它具有教育意义,所以通常用单色调,突显其真正的教育目的,也就是具有孤立的特性。例如:粉红塔的10块木头全部都是粉红色。由于教具的最重要目的,是为满足儿童的内在需要,所以在大小、尺寸上,只以儿童的能力为考虑范围,例如:粉红塔最大的一块,孩子也可以搬得动。每项教具都有能够吸引小孩子的因素,例如粉红塔木头的重量、颜色,或者舀豆子时豆子发出的沙沙的声音。教具的设计,以提供给一个人操作为主要考虑原则。每项教具的单独和联合使用,都要有其步骤和顺序。而且不管在设计上还是在使用方法上,都是由简单到复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理解步骤,重视秩序,并间接地培养其内在纪律。在设计上,教具具有控制错误的特性,可以使小朋友自行发现错误,而且能自行改正,例如:粉红塔有10块,最小的1块是边长为1厘米的正立方体,最大的1块为边长是10厘米的正立方体,所以最大块与次大块刚好差1厘米。在堆完塔后小朋友可以拿起最小的那块,量一量各块之间的差距,他会发现恰好都是1厘米。蒙台梭利的教具究竟有多少种?依荷兰宁惠斯公司的目录来看,至今已有349种之多,但实际上哪些是蒙台梭利自己创制的,却很少有人去研究,可见有一些必是经由后人自己创制出来的。其实这相当符合蒙台梭利的教育精神,因为她不承认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一种永恒的结论。她明白生命具有变动性,所以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的发展必会有些因循,也有所创新。因此我们会说只要合乎蒙台梭利教育法的要求和作用,妈妈们也可以在家里为孩子做教具。但千万别去买那些复杂的,连自己都弄不清楚的电动玩意儿,以免惹得孩子和自己生气。依蒙台梭利为儿童之家写的手册上的说明,教具有动手教育、感官教育、语言与知识、自由、书写、阅读、做算术,以及品德教育8种。后人为方便陈述,又将它们归纳成以下4类:

  --感官教具这类教具的适用范围包括对视、听、嗅、触、味、温度、压力、辨认立体以及色彩等各方面的感官训练,将颜色、气味等抽象的感觉带入具体实物,用以启发孩子认知的敏锐性,为进一步的教育目的打下根基。例如:嗅觉瓶练习辨别气味浓淡及各种气味间的不同感觉,让孩子经由自身清清楚楚地体验而有辨认能力。所以,这项教育的作用是:用合理的方法,直接帮助感官本身的发展。形成婴幼儿自发性的发展,也就是进一步让婴幼儿自觉地观察和思考。为使幼儿能适应现在和未来的社会,必须先培养他们对环境敏锐的观察力,养成从观察到实验的科学的习惯。这三种目标,都可在蒙台梭利教具的教育效果中体现出来。例如,导师在用教具训练他们的观察能力的同时,也必须让孩子从中辨别相似物和对比物,在心智上产生推断,而能做出相应的决定的思考和行为。

  蒙台梭利教具的操作所着重训练的儿童的工作历程(秩序观念和习性的培养)要远比要求他的工作结果(会做)更为重要。在这点意义上,希望母亲和一般教师一定要特别重视,以免本末倒置。--日常生活教具中国人用筷子吃饭、苏格兰的男人穿裙子,从这两句陈述中,我们即可引申出日常生活教具的特质:首先它因文化的不同,内容也就不会完全相同。其次日常生活的一切活动,大都可以纳入这一项目中。基于以上的原因,蒙台梭利并未替这项训练列出教具的目录,而是希望导师能协调智能启发与文化常规的双重要求,自己研制教具,整备环境。依照美国的分类,将日常生活这项练习分为4大类:(1)动作:例如画直线走路等。(2)照顾自己:例如穿脱鞋子、衣服等。(3)照顾自己的环境:例如拔草、浇花等。(4)礼貌:例如打招呼等。日常生活教具的教育目的,最主要是训练感官能力和肌肉活动两者之间的协调。因为对幼儿来说,动作的平衡会促进智能的发育,而且手眼的协调也为他们将来的写字画图能力,做了预备工作。比如说想要写字,就需要手部小肌肉发育起来,而在蒙台梭利的日常生活教育上,就包括了小肌肉的练习,时间一久,自然水到渠成,就可以发展到有握笔描画的力量,和越来越准确的有模有样的程度。--语文教具因为孩子的成长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要逐步地去培养,由大人的间接预备,养成孩子具有直接的学习与领悟的能力。蒙台梭利教育法常常是运用间接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发展的,在语文练习上更是如此。她先不直接教儿童拿笔写字,而是从日常生活练习就已经开始预备了(例如舀豆子时肌肉的控制、协调)。并且她主张在孩子一出生,大人就应该给他提供一个充满语言与文字的环境,让他自然地由感觉到领悟周围的一切。例如,自小就不断地对他说话;大约在孩子会走路以后,就在孩子用的毛巾上写上他的名字等。

  由于儿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所以,我们就应该在他的生活环境中,为他预备一些间接训练、培养孩子书写能力的教具。例如常见的砂纸字板,是让孩子用手指去触摸砂纸中的字型(不用细笔,用手指),利用这种预备写字的间接练习,养成他头脑对眼力和肌肉间的协调的控制能力。另外大人也可在环境中,预备许多不同内容的书籍、图片,让孩子去接触、去翻阅,使他们的常识逐渐丰富起来。--数学教具蒙台梭利认为,人类的学习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所以在面对数学这种纯抽象概念的知识时,唯一让孩子觉得容易学习的方法,也只有以具体、简单的实物为起点。让孩子们在亲自动手中,先由对实物的多与少、大和小,求得了解,再自然而然地联想起具体与抽象间的关系。适应环境是孩子成长的本能蒙台梭利曾将环境比喻为人的头部,强调环境对小孩的重要性,因为人类的一切成长都与头部有关,它是发号施令者,控制着生理与心理上发育的成熟度。正如前一章所提到的,环境对个人的影响实际上远比遗传重要,它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智愚和成败!在教育上,后天良好环境的影响能够弥补个人先天的不足,诱发内在的潜能,使可凶、可善的人性导向正常化。1920年,在印度的东北部发现了两个女狼童,一个8岁,一个2岁,她们因为从小与狼一同生活,生活习性完全与狼一样,口不会吸吮,两手不会抓东西,甚至连声带也发生了变化;夜晚常常不睡觉,只是不断地吼叫;不会站着走路,只会爬行,耳朵也如狼耳,常常会动(人的耳朵不会动):一切的生活方式均显示出不能适应的情况。其中活得较长的8岁女狼童,在17岁时去世,中间虽经过9年人类文明的教导,但仍旧无法成为真正的人。这个事例,使我们发现了两个事实:首先,虽然她们本质上是人类,但因为从小不在人的环境中成长,也就不具备人类的特性。

  其次,人类有适应环境的本能,为求取生存,他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而发育出适合该环境的特征来。就个人成长而言,个人的成长一定要与环境相适应,如果不相适应,人的基本能力便无从发展甚至消失,更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不能生存,正如上面讲的狼童的例子,她们不但失掉了人的本性,而且在将她们带回人的世界后,由于年龄已大,已经无法适应人类的生活方式,生命也就非常短暂了。任何事物,包括万物之灵的人类,想要生存,就非得适应环境不可。反而言之,适应环境也是万物的一种本能。例如:生活在沙漠上的骆驼,它们为了适应早晚温差大的气候,生理上就发育出了各种特殊的器官。而人类呢?我们以语言能力一例来说明本能的适应现象。例如母亲不希望孩子讲粗话,小孩子对粗语居然挂在嘴边,这完全是他自己从周围环境中学来的;一个生长在英语系国家的孩子,他家附近住了许多墨西哥人,孩子的父母对西班牙语是一窍不通,而他却能说出极为流利的西班牙语,实际上成人们谁也没有教他,完全是他自己从周围环境中自然学得的。蒙台梭利也曾以一个例子来说明这种关系:例如有些小孩一生下来,母亲即撒手人寰,那么小孩所学会的东西很明显不是经由母亲所教会的。这完全是人一生下来,就有适应环境的本能,帮助他生存,甚至驱使他去发展未来生存必备的生理或心理机能。也就是说,人类的各种智能与体能都是因为适应环境而成长的。智能的成长,除了因为先天的限制,而呈一定的发展规则外,个体与环境相适应得好坏,也是促使智能成长快速或者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蒙台梭利认为:个体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果,是和两者之间的内容(品质、频率和数量)以成正比的关系而发展的。也就是说,假如能给儿童一个能提供非常丰富的学习刺激的环境,而儿童在这种环境中也能勤勉,多方地去适应,那么智能成长的速度和品质必将是很好的!

  蒙台梭利科学的幼儿教育,推翻了以往以大人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真正地实现了以孩子的生命力为活动中心的教育目标,所以它是一种新的教育。蒙台梭利以她科学的客观观察,发现了儿童独特的成长秘密(法则),也发现了成长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的工作,在环境、教师(大人)与孩子之间必定要有一个紧密的联结,利用这三者间的不断相互作用,帮助孩子正常发展。于是这种实事求是的方法,不再有一成不变的刻板模式,它不断地从实践中求事实,再从事实中寻找方法的科学精神,这正是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最大特色。蒙台梭利受卢梭、柏格森、麦独孤等人及宗教的影响,提出儿童不仅具有肌体,还具有一种内在的生命力。儿童的生命力是一种难以捉摸的东西,就像一个生殖细胞一样,确定着个体发展的准则。她说:儿童的生长是由于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使生命力显现出来,儿童的生命就是根据遗传确定的生物学的规律发展起来的。蒙台梭利还指出,人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他们没有意识到生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儿童具有一个积极的精神生命,因而有意无意地压制儿童,在教育上采取了一系列错误的措施。由于大力推崇内发论的缘故,因此她在谈到环境的作用时声称:环境无疑在生命的现象中是第二位的因素,它能改变、包括助长和抑制,但它从来不能创造。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长期的教育经验又使她坚信,环境对人的智力、心理的发展是举足轻重的,决不可忽视。因此有时又说:把头等重要的因素归结于环境问题,这形成了我们教育方法的特点。

  有准备的环境

  遗传无法完全地﹑绝对地决定人一生的智或愚,后天的环境对人出生后的智能发展才起着更为重要的影响。正如蒙台梭利所说:环境就像人类的头部,影响着孩子整体的发展。概括的讲,蒙台梭利教学法包含了四大要素──环境、教具、教师和儿童。其实综合起来,它们应该就是一个整体教育孩子的环境。蒙台梭利认为,教育有两方面的目的:一个是生物的目的,即帮助个人的自然发展;另一个是社会的目的,即个人能适应并利用环境。而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让二者结合,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中都能得到自我发展的自由。那么,何谓有准备的环境?其作用、特点又是什么呢?所谓有准备的环境就是要起这样一种桥梁的作用,其目的是使成人的世界适合儿童的发展。蒙台梭利指出,旧的教育只包括教师和儿童两个因素,对于环境是不重视的。然而,儿童的内在潜能是在环境的刺激、帮助下发展起来的,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她认为,新的教育应当包括教师、环境和儿童三个因素,三者之间都应发生作用。这个环境之所以必须是有准备的环境,是因为现代人们的生活环境极其复杂,许多地方的环境对幼儿及其成长并不适宜。一个孩子出生后要适应这样的世界,取得经验,就需要成人的帮助。为此,必须在成人和儿童的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既然如此,那么我们该如何为儿童营造环境呢?蒙台梭利认为,对于新生婴儿而言,最好的环境就是父母本身:母亲必须喂养子女,当她出门时不应将他们单独留在家中。儿童需要营养与联结母子间的爱,因为它们可以解决儿童适应上的困难。她认为婴儿唯有与父母相处,仿效其言行,才能比较健康地成长并逐步适应这个纷繁芜杂的世界。显然,蒙台梭利的上述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复了卢梭的主张,同时也是针对当时许多贫民家庭对子女照顾不周的问题而提出的。对于3岁以后的儿童,蒙台梭利则主张为其提供一个能激发其活动动机的预备环境。她所谓有准备的环境主要是针对3~6岁的幼儿而言的。根据自己开办儿童之家的幼儿教育实践经验,蒙台梭利对有准备的环境提出了以下的标准和要求:--必须是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能提供美观、实用、对幼儿有吸引力的生活设备和用具。--能丰富儿童的生活印象。--能为幼儿提供感官训练的教材或教具,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可让儿童独立地活动,自然地表现,并意识到自己的力量。--能引导儿童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蒙台梭利在她的著作中曾描述了她所创办的儿童之家的情形,可作为所谓有准备的环境的一个范本。她说,儿童之家并没有什么固定的形式,而是给儿童提供了一种活动和发展的环境。蒙台梭利说:所谓儿童之家是指能够给孩子提供发展机会的环境(注:不要误会为孤儿收容所),这种学校并没有一定的规格,可以按经济状况与客观环境而定。不过它必须像个家。也就是说,它不能光是一两间同样大小的教室,必须有几个房间,有庭院,院子里有遮风避雨的设备--孩子可以在户外活动,让他们放些自己喜爱、自己照顾的小花、小草、小动物、小摆设。比如说它附近有绿树成荫的花园,儿童们可以在树荫下游戏、工作和休息。它还有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工作室和休息室。工作室是儿童之家最重要的场所,置有长玻璃柜和带有两三格小抽屉的柜子。玻璃柜很矮,儿童可以轻松自如地到柜中取放各种器具。在抽屉柜里,每个儿童有他自己的一格抽屉,用以存放个人物品。墙的周围挂有黑板,儿童可以在上面绘画写字。还贴有儿童喜欢的各种图片,并经常调换内容。工作室的一个角落还铺上了地毯,儿童可以在地毯上活动。休息室则是儿童彼此交谈、游戏和奏乐的地方。此外,饭厅和更衣室都按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布置。在这样的环境中,儿童是主人,他们饶有兴致地活动着。每天的活动时间从上午9点到下午4点,包括谈话、清洁、运动、用膳、午睡、做手工、唱歌、照料动植物,以及各种感官和知识的训练、学习等。儿童的学习、工作可由自己安排掌握,不受规定时间的限制。由此可见,蒙台梭利所谓的有准备的环境就是一个符合儿童需要的真实环境,是一个供儿童身心发展所需的活动、练习的环境,是一个充满自由、爱、健康、快乐与便利的环境。

  感官训练

  重视幼儿的感官(或称感觉)训练和智力的培养,这是儿童之家的重要特色,也是蒙台梭利方法的一大特点。在《蒙台梭利方法》一书中,约有四分之一的篇幅专门论述感官教育及与感官教育有密切联系的知识教育。蒙台梭利重视感官教育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第一,儿童正处在各种感觉的敏感期,要不失时机地使感官得到最充分的发展。第二,感官是心灵的门户,感官对智力发展具有头等重要性。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在进入儿童之家以前,已在无指导的情况下吸收和积累了大量杂乱的印象,而正确的智力活动是建立在清晰的概念之上的,故整理印象应是智力发展的第一步,这也需要通过感官教育才能办到。第三,这与蒙台梭利早期从事特殊教育时所形成的一个基本信念,即智力低下与其说是医疗问题,不如说是教育问题有关。她认为通过感官教育,可以对某些因感官存在缺陷而影响心智发展的儿童进行及时的补救。只要这些感官缺陷在敏感期之前被发现,就有可能通过感官教育得到较大的改善。基于上述认识,蒙台梭利极为重视感官教育。她的感官教育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触觉的训练,其中以触觉训练为主。她说:幼儿常以触觉代替视觉或听觉,即常以触觉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因此更应该重视触觉。这一主张和卢梭相似。

  读写算的练习

  在是否让幼儿学习读、写、算的问题上,一般的心理学家认为,幼儿期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生活经验,及通过活动、游戏等形式去发展各种能力,不应过早学习文化知识。与此相反,蒙台梭利认为,3到6岁的儿童已具备了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与具有吸收力的儿童心理特点相一致的。教育者应当利用这种能力,为儿童准备适当的教材、教具,并提供正确的学习途径。下面主要以写字为例简介蒙台梭利教幼儿学习的有关方法。蒙台梭利认为,文字的书写关键在于握笔,即肌肉的控制能力,因此,主要通过触觉的训练就能循序渐进地过渡到书写练习。所以异乎寻常的是,在儿童之家里,蒙台梭利打破常规,将写字的练习先于阅读的练习。蒙台梭利识字法的渐进程序大致如下:第一阶段,练习执笔、用笔的机械动作,训练儿童的肌肉机制和握笔能力。属于手工作业的绘画练习可作为握笔能力训练的间接准备。第二阶段,掌握字母的形体,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骤:(1)通过视、触、听觉相结合的练习,了解字母的形体。可以从砂纸上剪下大型的手工体字母,贴在方形的硬纸板上,让儿童把视、摸、描与发音结合起来。(2)辨认字母的形体。即当儿童听到某个字母的发音时,能从教师所给出的一些字母中辨认出该字母的形状,并选出来交给教师。(3)记住字母的形体。教师可将字母放在桌子上,几分钟后,再问儿童:这是什么?以使儿童巩固记忆。蒙台梭利认为,通过上述步骤,儿童可以掌握字母。当儿童熟悉字母后,就可以给儿童一支笔,临摹字母,开始练习写字。第三阶段,练习组字和词。由于意大利文的拼写和发音十分接近,因此这一点对儿童并不困难。蒙台梭利受德弗里突变理论的影响,认为儿童由于通过多次的触摸等活动,知道了字母的形状,很快就能爆发出写字的欲望和能力来。这时他们会连续地写,到处去写(包括路上、门上、墙上乃至面包上)。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这种举动不是为了执行任务,而是服从于内部的冲动。在儿童之家中,据说4岁的儿童毫不费劲地就学会了写字,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奇迹。掌握了文字书写的技能之后,儿童再转入阅读学习。阅读教学及算术教学也都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程序,有时可采用生活中的实例,但主要的途径仍然是运用各种感官教具。蒙台梭利经过实验,证明所有儿童都具有学习读、写、算的能力,遗憾的是人们并未认识到6岁前的幼儿已进入学习的敏感期,并否认他们有学习读、写、算的可能,这就严重地影响了儿童的发展。很多其他国外教学法都不在幼儿园阶段教孩子识字、做算术。但蒙台梭利教学法则不同,它使用多种作用于感官的教具循序渐进且科学地教孩子阅读,并在算术、自然知识等方面打下扎实的基础。有能力的孩子还可以接触到很多颇为高深的内容,比如平方、立方的概念,太阳系九大行星等自然与物理知识。成年人往往觉得这不可思议,学龄前幼儿怎么能理解这些复杂的知识呢?但当你仔细研究蒙台梭利教学法后就会恍然大悟。蒙台梭利的上述思想为儿童的早期文化教育提供了理论和范例,富有启迪和借鉴的意义。

  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

  蒙台梭利把身心协调、手脑结合的活动(或称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关键和指南。蒙台梭利教学法的全部要点也在于联合手与脑的动作。她声称:自由就是动作动作是生活的基础,动作练习具有开发智力的功能。她认为如果儿童在每个发展时期都能够从事适合其自然需要的,既动手又动脑的特殊工作,就可以造就和谐的个性。教导儿童动是很复杂的一件事,因为他们必须先具备各式协调的动作。如果没有适当教导,他的动作便乱七八糟,而这类杂乱无章的动作正是儿童的特征。这动的现象便构成了儿童所谓的不听话顽皮。通常大人对付这些举动时反复说着无用的话:不要乱动。然而,从这些动作里,儿童正试图将有益的动作组织融合起来。因此,我们必须停止那些把孩子搞成静止状态的无益的言辞或举动。蒙台梭利认为,应该对他们的动作下达命令,注入规则与秩序,促使他们早日学会真正想做的动作。这也是儿童在这个年龄该完成的教育目标--训练肌肉。一旦儿童有了方向,动作有了明确的目的,儿童便会安静下来且心满意足,成为一个热切、积极的工作者。这种动的教育是促成儿童之家规律的主要原因之一。蒙台梭利的感觉训练、读写算的练习,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动作训练实现的。它们属于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发展的练习。另一类练习则为实际生活训练,又称为肌肉教育或动作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

  日常生活训练更重要的目的,是可以在人格形成上,培养出孩子的独立、专心、协调、秩序等等习性,为孩子奠定良好的发展的基础。这些训练也可以培养社交能力,比如说:活动室里的蒙台梭利教具只有一套,所以当一个孩子在玩倒水,另一个孩子也想玩时,他就必须等待。礼貌、问候等日常生活常规也包括在这项练习中,给孩子提供了相互交流、彼此配合的机会,促使他们从中了解社会。日常生活教育,可以说是蒙台梭利教育的入手处,假如这个部分没有做好,就出现不了蒙台梭利现象(秩序→专心→反复练习→协调),而往后的感官、数学教具部分也就不能做得很好,无法达到最大的教育效果了。蒙台梭利认为,通过日常生活技能的练习,可以培养儿童的自我料理的能力,从而有助于儿童独立性的形成;此外,她还认为这种练习是一种要求神经系统与肌肉高度协调的综合性运动,对儿童的发展也不无裨益。在儿童之家里,蒙台梭利设计了不少诸如练习走路、正确地呼吸、说话乃至开抽屉、开门锁、系鞋带、看书等一系列的练习和专门的教具。她要求儿童在练习时应掌握要领,力求将动作完成得准确、迅速,为此,在平时的教育训练中还可将较为复杂的动作(如穿衣)进行合理的分解,指导儿童有分有合地进行练习。她要求儿童所进行的每一种动作,不仅要达到动作的目的,还要注意达到目的的方式。蒙台梭利受到了卢梭的影响,主张儿童应多到大自然中自由活动。她认为儿童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园艺活动有很多益处:首先,可使儿童脱离人为生活的束缚;其次,符合儿童的兴趣,有益于儿童的健康;再次,能练习动作的协调度;第四,可开发儿童的智力;这主要表现为可训练儿童的感觉、观察力、判断力,激发他们探求事物发展的内部原因的求知欲;第五,可以培养预见性,她认为幼儿所想的只是眼前的事物,而不考虑未来,但当他们通过园艺活动,知道动物需要喂养,植物应该浇水,否则就会饿死或枯萎时,他们就将过去与未来联系起来了。蒙台梭利认为这种情况并非是成人提出要求的结果,而是自动发生的,也属于一种自动的教育。

  为了指导手工,蒙台梭利选择了捏陶土,让孩子自行制作小瓷砖、花瓶以及砖块。这些工作可以借助于简单的工具,例如铸模。儿童将成品上釉,然后放入熔炉内烧烤。儿童自己学着将这些闪闪发光、绘有各色图案的白瓷砖或彩色瓷砖沿墙排列,或者用灰泥及铲子将小砖块铺满地板。儿童也可以挖地基,然后用砖块建造墙或是给小鸡盖个小房子。蒙台梭利主张儿童在学习写字前,要先学习绘画,以之作为基础,故她将绘画称为写字的间接法。具体作法是:首先准备各种立体的图形作为教具,让儿童用手触摸图形的轮廓,再将立体的图形放在纸上,要儿童将轮廓勾画出来,最后用彩色笔涂满所绘的轮廓。蒙台梭利认为3~6岁的幼儿正处于锻炼肌肉的重要时期。为了帮助儿童的肌体得到正常发育,应为他们设计各种体操练习。她认为此时最主要的体操练习应是走步。走步首先要学习保持身体平衡,为此她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设计了一种走线(包括直线、椭圆形线与8字形线)的平衡练习。这种走线的练习是在一块空旷的地板上,用粉笔或油漆画一条线。也可不画一道直线,而画两个同心的椭圆形。教师教导儿童,像个走绳索的特技表演员般走在线上,将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的前方。为了平衡,他们会像真正走绳索者一样使出全身的力气,只不过他们无须担心有任何危险,因为线是画在地上的。教师要先示范,让儿童清楚怎样移动脚步,不用教师说一句话,儿童便能依样画葫芦了。一开始通常只有某些儿童跟着教师做,等到示范做完了,教师便退到一旁让他们自行活动。蒙台梭利利用节奏练习来促进儿童动作的协调,培养节奏感。练习的第一步是要儿童在音乐中走路、跑步和跳跃。第二步是使儿童按乐调做出不同的节奏动作。最后发展到由儿童自由地表演各种优雅的动作。开始练习时儿童只是乱跑乱跳,经过多次练习后逐渐具有了强烈的节奏感,并可随着各种音乐翩翩起舞。蒙台梭利教育法更能弥补目前独生子女教育中的一些不足。她非常重视生活能力的培养和日常生活课程,如烹饪、园艺、清洁等,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让孩子掌握了一些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成人能做的事自己也能做,从中发现了自身的能力和潜力,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在日本,接受过蒙台梭利教育的两岁多的小姑娘就能用刀切黄瓜,用安全剪刀剪纸。四五岁时更是能飞针走线、挑花刺绣,我们这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由众人服侍的小皇帝当然无法与之抗衡了。建议孩子在接受蒙台梭利教育时,家长也来蒙台梭利一下,这有助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

  帮助孩子独立的要诀

  helpmetodobymyslf(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每次在演讲时,蒙台梭利女士总会提出这样一句话。一般,父母对子女呵护得很细心,什么都帮他们做得好好的,这看起来是父母的爱心,实际上却抹杀了孩子许多自我成长的机会。其实,孩子学习走路,就是尝试独立的开始。孩子一出生,其生理的各项功能尚未健全,心智也还没有成长起来,当然无法独立生存,他们必须靠着亲人的照料,靠提供给他们的生存的必需品,才能一天天长大,而他们向哪个目标长大呢?他们当然是朝向独立,朝向成长前进发展的!他们一点点学会爬、会走、会跳,渴望脱离大人的束缚,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这世界,以自己的双脚走向自己想要去的地方。这不仅是孩子天生的心理,想把自己变成大人的一种向往,而是所有生物自然发展的内在力量。因此蒙台梭利的独立成长论,实际上包含着两层意义:首先,独立是成长的主要目标──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就具有发展生命的能力。其次,独立是成长的必备条件──代表各项生理、心理功能上的成熟。例如:能自己走路,能自由呼吸……这一连串的过程,是他人所无法替代的,正如母亲不能代替孩子呼吸一样。

  成长的路相当漫长,更不是一步可及的,只有靠不断地促使生理及心理功能独立(成熟),才能成为所谓的独立的人,才有能力靠着自己的努力,完成生命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活动。然而,生理、心理功能怎样才能达到成熟(独立)呢?除了它们会随着年龄,逐步发展的自然因素外,父母帮助儿童学习,即是重要的辅助因素了!但需要时刻记住的是,帮助必须是适当的。比如说看孩子折手帕的动作很慢,母亲忍不住抢过来帮他折。这种行为其实很残忍,因为你不但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而且,也剥夺了他的自尊。所以在这里,独立也变成了一种大人对小孩的态度,即放手,请让孩子自己做!他所做的,虽然很慢很蠢,但那是一项神圣的工作!他正在学习呢!帮助孩子独立的要诀,除放手之外,还应该包括最少的指导,最大的耐性和最多的鼓励!蒙台梭利坚信儿童期决不是进入成年期之前的一个过渡阶段,他们不仅不是尚未成熟的小大人,而且大人与小孩之间根本就一个是南极、一个是北极。也就是说,虽为同一个人,存在形式与心智状态却完全不同。其间最明显的差别就在于大人已经发育完全,变动性已经非常微小,各种发展潜力已经耗尽,智力增长的速度也逐渐降低,真可用夕阳无限好来形容了!而孩子却处在旺盛的成长过程中,正继续不断地变化,迅速地增长,潜力无穷。正因为孩子还是一个充满了多变性的个体,自然的体型、行动、认知与精神发展上,都和已经定型的大人不同。既然二者无法站在同一标准上,大人又怎能不经细察,就妄自以自己已经定型的标准与头脑,来否定孩子的奥秘,自作主张地判决孩子的想法和需要呢?再者,想要了解孩子,就必须以多观察来了解他成长的法则。我们当然无法以横切树木的方式剖析儿童,更不能将他像小老鼠一样关在实验室里进行试验。但是可以经由多方的观察,发现孩子的成长法则,推测出他们的真正需要,然后更进一步地针对发现的结果与孩子的需要,研讨出对症下药的教育方法,用最适当的安排,满足孩子内心的需要,使其自动产生去尝试的喜悦,和大人所谓的学习意愿。

  在吸收心智驱动下学习

  蒙台梭利认为,人和动物都是在适宜的环境中自然生长和发展的。但人并不能像动物那样一生下来就充分地表现出自己的本能,并做到动作协调。人的本能是在生活中逐渐显现出来的,是通过自己和环境交往的经验建立起来的内部组织结构。儿童心理的发展有着和生理胚胎期发展同样的路线,开始几乎是一无所有,然而却受到一种内在生命力及创造能力的驱使而发展,经过吸取外界的刺激和印象,积累材料,形成许多感受点和心理所需要的器官,然后才产生心理活动。所以,蒙台梭利认为人类有两个胚胎期:一个是在母体内生长发育的过程,可称之为生理的胚胎期;另一个则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的(或称精神的)胚胎期,从出生到3岁的婴幼儿阶段,这是儿童心理的形成时期。刚出生的婴儿就像一张白纸,生理与心理上的功能都还不成熟,不像小鸡一样刚刚出生就会啄食,婴儿的各种智能必须靠他日后自己的种种努力而慢慢地发展。人类是依据着上天的预定计划逐渐成熟的。然而,初生儿一离开温暖湿润的母体随即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面对这个突然而且复杂的环境,这项预定计划又是如何展开的,如何让孩子由小长大、由无知变有知呢?婴儿一出生,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为了面对它,也为了适应它,求得生存发展,儿童会有一种蒙台梭利所说的特殊力量来帮助他。这种特殊的力量会帮助他从复杂的环境中,自动地选择成长所需要的事物,并且会使孩子主动地尝试、摸索,快速地了解和学习这个人的世界的光怪陆离。也使他不得不看,不得不听这些目不暇接的东西(当然也包括和他心肉相连的你)。但是这种内在的敏感动力并不是永远都存在的,在儿童6岁以后它就减弱了。这种看不见的生命力共包括两项,其一是吸收性心智,其二是幼儿期间的敏感力。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成长受内部潜能的驱使,但又说这并不意味着儿童的发展能在脱离外界环境的情况下自动实现。她认为婴幼儿具有一种下意识的、不自觉的感受能力与特殊的鉴别力,简称吸收心理,即能通过与周围环境(人和事物)的密切接触和情感的联系,获得各种印象和文化,利用他周围的一切塑造了自己,从而形成心理、个性和一定的行为模式。

  大人在面对一项新的事物时,可借用旧的经验来学习。例如你初次到非洲去,听见那儿的人发出一些叽里呱啦的声音,就算你听不懂,你仍会判断那是语言。而孩子呢?孩子在吸收心智驱动下的学习,不仅与大人不同,更是速度惊人,儿童就因为有这种能力,才会从无到有地奠定下智力的基础。从完全黑暗的母体,滑进这个全然不同的世界,没有任何经验,智力也还没有成熟,吸收心智这项内在的推动力,就会驱使他潜意识地从环境中大量地、且全面地吸收,就像照相机的感光底片一样,将外界的印象全部摄入,然后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也就是从无到有快速的累积、储蓄。然而这种潜意识地摄取,大约到3岁以后,便会转变成有意识地吸收。也就是3岁前创造出的功能(例如:孩子刚出生,不会说话,他会从听、看的刺激中学得说话的能力),3岁后这些功能会开始快速发展(1岁半后,孩子的语言能力不仅进展快速,而且会得到字、语、句的全面发展)。蒙台梭利认为幼儿这种自然吸取和创造性的功能是成人所没有的,儿童在幼儿期所获取的一切将保持下去,甚至影响其一生。因此,她要求教育者和教育机构必须为儿童提供尽可能丰富的精神食粮,供儿童吸收,并且认为这种需要如同生理胚胎期的胎儿需要母腹这样一种特殊的营养和保护环境一样重要。

  重视孩子的敏感期

  前一节我们详细讲述了吸收心智以及孩子在吸收心智的驱动下学习,在此基础上,蒙台梭利还受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的影响,认为生物界存在一个事实,即各类生物对于特殊的环境刺激都有一定的敏感期,这种敏感期与成长现象密切相关,并和一定的成长阶段相适应。例如,毛虫在初生后第一阶段对光很敏感,为了得到强光,它爬上树梢。与此相关联的是树梢有最嫩的叶子,适于幼虫食用。当毛虫长为成虫后,可以吃较大的树叶,对光也就失去了敏锐的感受力。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与这一现象类似,也有各种敏感期,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经过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某种心理的倾向性和可能性显示出来,过了特定的时期,其敏感性则会消失。敏感力是表现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会有某一段时间,只对环境中的特定事情,涌出如泉水般的兴趣和不断地出现主动触摸、模仿或学习的举动,而且效果惊人。例如:处于语言敏感力表露的时段(我们称之为语言敏感期),儿童会对语言产生最大的兴趣,他们以模仿大人的用语来快速学习,在语言的词汇容量与表达力上,更是神速地增长。他不需要语法书,也不需要词类表,他自然而然就能经由环境,学习各种标准语言。在这方面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小婴儿成长到某一阶段,会自然地学爬,然后学走路,那是因为到了这件事情的敏感期,孩子自然而然地就学了,而且也收到了最大的效果。假如错过了该项智能发展的敏感期,以后再想学习,不仅会失掉学习的兴趣,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也会增加数倍呢,可谓名副其实的事倍功半!由此可见,忽视孩子的敏感期,必然会延缓儿童发展的速度,进而影响孩子今后的发展与成就。所以,在这些感官的敏感期内,大人应该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孩子充分地学习。此外,蒙台梭利还试图对儿童的敏感期加以区分,提出儿童从出生到5岁是感觉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是从1岁多到4岁左右;而语言的敏感期是在出生后两个月到8岁;至于动作的敏感期则是约从出生到6岁。在每一个特定时期儿童都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促使他们对环境中的某些事物甚为敏感,对相关事物的注意力很集中,且非常有耐心,而对其他事物则熟视无睹﹑置若罔闻。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这种异乎寻常的注意力并不是简单的出于单纯的好奇,而是儿童在一定的时期内出于本能与特定的外部特征之间的密切联系而产生的一种兴趣,是无意识产生的一种对外界及其相关事物的热情,又由于满足了需要而得到了快乐,并增强了自己的力量。通过各个敏感期及不同活动的交替进行,儿童在一种稳定的节奏中,在一个不停地燃烧着的火焰中进行着人的精神世界的创造工作,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特征。那么,环境对于敏感期有没有作用或者影响呢?蒙台梭利认为,敏感期是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中出现的,环境提供了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当环境与儿童的内部需要协调一致时,一切都会顺其自然地实现。如果儿童不能在敏感期从事协调的活动,或者说如果缺乏适宜的环境,儿童就将失去并永远失去这个自然取胜的机会。正因为敏感期是有时间性的、会转移的,所以成人必须善于识别,并努力创造条件予以最大限度地利用。

  自由必须以纪律为前提

  我的方法重要之处不在于它本身的组织,而是它在孩子身上所产生的效果。孩子本身自然地表现出这个方法的价值,就好像显示人类内在发展的法则一样。在谈到有关在儿童之家所使用的方法时,蒙台梭利如是说。自由是蒙台梭利科学的教育学的基本原则。简单地说,蒙台梭利认为强制的教育方法,对儿童──特别是学龄前的儿童有害无益,一定要把孩子的头脑解放出来,否则这些民族的幼苗的发展不会健全。同时,蒙台梭利还认为自由是与生俱来的基本人权。在儿童之家,蒙台梭利用这种自由的教育方法对孩子进行训练,除去不好的混乱,但给予有秩序的及最大的好的表现自由,所获得的结果是很令人惊喜的,因为孩子显然很爱做这些练习,从动作中所表现出的镇静、有序,更胜过要求他们尽善尽美,因为前者已使他们具有优雅的举止。这种出自内心的纪律感以及整个班级所表现出来的守秩序的状态,是蒙台梭利教育方法最令人吃惊的结果。蒙台梭利认为:唯有在秩序中,才能顺利地进行一切的事务(包括教育在内)。如果人体生理器官的活动相互矛盾,人就会生病,甚至死亡。显而易见,秩序不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必须遵循的法则,也是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所以不容我们忽视的是蒙台梭利的教育自由并非放任自流,而是以孩子能独立为前提的重视秩序。

  既然如此,那么自由又该如何教育呢?蒙台梭利对老师们说:这并不难,你只要冷静地观望,保持一种尊重孩子的行为态度即可,在他们工作时不要干扰,使孩子在获取经验时,有完全的自由。蒙台梭利对此解释说:对孩子应该以教育他们能独立为前提,允许儿童依其内在的需要自由地选择工作材料──教具,自由地进行工作(操作)。蒙台梭利教育将秩序与自由完美结合,孩子可以自己决定玩什么,玩多久。可是,这种自由是有前提的,孩子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比如,把一样东西收拾好,然后再玩下一样。有了秩序,才能保证自由活动的有效进行,教室里才不会乱成一团。而另一方面,正是因为有了充分的自由空间,孩子的能量有了正当的去处,就不会处处与老师作对,成心破坏秩序了。对传统教育压抑儿童自发冲动的做法,蒙台梭利给予了猛烈地抨击,她声称在这样的学校里,儿童像是被钉子固定的蝴蝶标本,每个人都被束缚在课桌椅上。此外,她对传统教育用惩罚或奖励来威逼(或诱逼)儿童服从外加的、强迫的纪律的这一做法也进行了批评,认为即使采用奖励这种似乎和惩罚不同的刺激,也只能产生非自然的或强加的力量。根据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学说,儿童的生命潜力是通过自发的冲动表现出来的,这种冲动的外在表现就是儿童的自由活动。所以,蒙台梭利提出,真正科学的教育学的基本原则是给学生自由,即允许儿童按其本性个别地、自发地表现。对儿童的自由活动采取何种态度,是区分教育优劣的标准。她还指出:如果说新的科学的教育学是起于对个体的研究,此研究必须专心于对自由儿童的观察。她还认为,如果要以最简略的语言来概括她的方法,那就是建立于有准备的环境中的自由的教学法。为了利于儿童的自由活动,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精心布置了一个给儿童以充分自由、便利的活动场所,即前面讲过的所谓的有准备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她适时地打破了成人强加给儿童的观念:动就是坏,不动就是好。蒙台梭利认为,允许儿童自由活动,这是实施新教育的第一步。在自由活动中,儿童体验到自己的力量,这正是激励他们发展的最大动力。既然如此强调自由,那么在儿童之家里还要不要纪律了呢?如果要纪律,自由和纪律是什么关系?二者能否协调?通过什么来协调?在相关的问题上,蒙台梭利提出了一些独特而耐人寻味的思想观点。在要不要纪律的问题上,蒙台梭利肯定地回答:儿童之家是要纪律的,而且在儿童之家里,儿童也是守纪律的。那么这种纪律在如此宽松散漫的环境中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蒙台梭利指出:纪律不可能通过命令、说教或任何一般的维持秩序的手段而获得。一切想直接达到纪律的目的都是不能实现的,真正的纪律对于儿童来说必须是主动的,只能建立在自由活动的基础上。因此她大力呼吁:活动,活动,我请你把这个思想当成关键和指南。作为关键,它给你揭示了儿童发展的秘密;作为指南,它给你指出了应该遵循的道路。

  奖惩对孩子没有效果

  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的观察中发现:奖赏或惩罚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并不能产生多大的效果。你相信吗?今天,尽管你的孩子在你的威吓之下停止了玩水,或在你的利诱之下吃完了饭,其实对他而言,这一点儿也没有效果!明天的他仍旧会玩水、乱跳、也依然不肯好好吃饭,甚至又去破坏钢笔了!在以前,和绝大多数人一样,蒙台梭利也觉得好的该奖、坏的该罚,但后来她在罗马儿童之家发现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指导员对甲施予处罚,让他坐在一张椅子上,孤立于教室中央;对乙给予奖赏,把一枚系着白丝带的银色十字架挂在他的胸前。但由于乙来回走动,快乐地工作,而使得十字架掉落到了地上,可是他却不去理会,反倒是甲生拾了起来,对乙生说:你知道你掉了东西吗?乙漠然地望着奖牌回答说:我才不管呢!甲小声地说:你真的不要吗?那我就戴上了!乙回答说:好吧!随便你!于是,甲高兴地坐在椅子上欣赏十字架的光泽和美丽的外形;而乙仍旧做着他自己的事。甲从乙的十字架上得到了满足,却毫无羞愧之心;而乙从工作中享受快乐和满足,无视于奖赏的价值。

  经常受鼓励的小朋友,他的人格是建立在自己的认知和自我约制上的。但是悬赏式的奖励,只会诱使他有奖才做,只以名利为衡量的标准,无钱免谈,甚至和父母算饭钱六亲不认,久而久之,这将严重地影响到他将来的人生观、价值观。看看社会上那些有奶就是娘的人,报上天天登的为了钱拦路抢劫、蓄意杀人甚至亲手杀害亲生父母的新闻是多么地可怕!这些都是为教育而长鸣的警钟。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孩子必须通过处罚才会停止他的胡作非为,那他的听话完全是因为怕挨打挨骂,而非出于自我控制或知所行止。长久下来,孩子也会养成无赏不动,不打不听的不良习惯,那就糟了。而且,除了不主动以外,他也会缺乏自信,对自己没有信心,做任何事都会感到害怕,也就不会有什么创新或出息了。出现上述这些问题的原因就在于以往的教育不管是激励的奖赏,还是善意的惩罚,都是忽视了孩子的立场和感受,以大人为中心,想要小孩接受大人的安排,才有如此手段。相反,假如一切事情都经由孩子自己去选择,便会大大的不同了,说不准所有的情况都会改观,都会往好的方面去发展。你家里是否出现过这样的现象:今天要出外郊游,为此你特地替孩子挑了一件鲜艳的红色新上衣,白色的小短裤,并且一再地告诫他:有很多阿姨、小朋友一起玩,你要注意不可以把新衣服弄得脏兮兮的!还要听话!不听话小心爸爸打!结果,孩子还是把你的告诫当成耳边风,乱坐、乱钻地,即兴而为,把新衣服弄脏。其实,孩子不是故意跟妈妈过不去,只不过是因为在内心里他在意的是树林里的蝉、池塘里的鱼。至于衣服,他所喜欢的是妈妈前几个月替他买的蓝色卡通上衣,他每次出门前都要求穿他和小朋友都喜欢的那件,但是妈妈总认为那件太旧。对于孩子来说,郊游时孩子心里只是想抓住正在唱歌的蝉,或一条游来游去的鱼,脑子里根本不曾在意自己身上穿的新的红上衣和白色短裤是上个月阿姨买给他的奖品。所以,当郊游回来,妈妈和爸爸看到孩子脏兮兮的样子,认为孩子不听话,问他为什么总是不听话,是不是想挨打的时候,孩子却理直气壮地说:假如你们听我的,让我穿那件蓝色卡通上衣,就不会脏了!要打,你打好了!

  我们都明白,来自内心的喜悦才是的真喜悦,虽然经过制约学习(例如:做好→有赏)的过程,对青少年可能有加强行为的作用,可是,那决不是自然的,更不会是永久的,它像紧绷的弹簧,完全靠外力的拉张,外力没有了,它就不会张开,然而久而久之,终有一天它会松弛,甚至完全失掉作用!假如你尊重孩子的选择,他会感到很有尊严,因为是自己自觉的活动,所以他也会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该负的责任,并且非常高兴地去承担这份责任。最主要的是,他不会有被限制的压力以及被强制的压迫感。因为只有在自动自发的活动当中,人们才会发现自己在环境中有作用、有地位、有能力自己完成工作,于是成就感、自我独立、自信心,乃至完善的人格也就逐渐形成了!这样的自动自发行为,又怎么会需要奖惩来画蛇添足呢?对教育者素质的要求跟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幼儿教育法不同,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以儿童为中心。因此,蒙台梭利教学法的老师与传统教师最大的差别,就在于蒙台梭利教学法的老师所扮演的角色不是在教学生,也不再是一个站在黑板前面大声呼叫、发号的权威角色了,而是教具,是儿童及学习意愿的协调者。蒙台梭利指出,必须依据孩子的需要而整备合适的环境,并且观察孩子的需要和意愿,进而提供适当的教具让孩子自由工作。她不会以灌输知识给孩子为教育目的,而是在于帮助儿童生命成长,设计、指导孩子自己学习的客观立场,以启发和诱导为手段,让孩子乐于自由、自动地去动脑筋,使其智力和体能不断地增长。所以,蒙台梭利的老师在实验儿童之家被称之为导师(在日本称之为指导员或导员)。因为她会将理想化为方法从而付诸实践,所以蒙台梭利是一个实践家;同时,又是一个教育家、科学家,因为她用观察的方法,发现了《童年之秘》(意指童年成长的奥秘,这是蒙台梭利理论的名著),替父母和学校找出了孩子教育的根据点。

  蒙台梭利实践理想和方法的教具,是根据《儿童的发现》(意指蒙台梭利对儿童的发现,亦为名著)而设计的,因此对导师的要求也很高。假如导师不明白这个道理,便会一成不变地、机械式地指导儿童,反而忽略了儿童内在的需要和因忽视或漠视他们成长的法则以及个别的差异而做出不合理、无效果的干预行为,从而造成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障碍,甚至对孩子造成伤害。在指导儿童的工作时,懂得原理和方法的导师会深知它其中的目的、程序与启导之间的变化;她会懂得孩子内心的意识和学习的能力与自然的限制;以及在孩子什么年龄,什么心态,什么时机而应该给他什么东西,并予以正确地指导,才会有效地帮助他们,使其身心能够正常发展,并提高其智能和潜力。众所周知,在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儿童借着教具获得智力与体能上的开发,而教具的介绍,必须靠导师适当地提示,不言而喻,导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媒介人物。她不但能够简易、简洁与客观地给孩子示范教具的正确使用方法,还要能随时了解孩子对此项教具的反应,以决定启发他继续操作还是诱导他暂时停止某种行为。此外,优秀的导师还要认真细心地观察面前这个孩子内心的需要和限制(尤其心智和体能的),同时也能懂得什么是真正地以孩子为中心!例如:不用强迫式的语气命令他这样、那样去做;蹲下来与孩子说话,不采取高姿态;示范时能轻声细语,动作轻慢而利落等等。这些细微的地方,导师也都必须注意,才能让孩子明明白白地领受,高高兴兴地工作(学习)。一个好的导师应该具有优秀的综合素质:她是一个细心的观察者,要很有耐心地仔细观察孩子,关心他们的需要;她是一个教材、教具和良好气氛的负责准备人,能根据观察所得,设计出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并且无论孩子如何与环境接触,她都能做到居中协调与引导;她更是一个孩子学习灵感的启发者与转变头脑的诱导人,要能保证这个环境的协调,维持环境的完整,让孩子的每一次接触,都是一次完整的学习。这些特点都是幼教导师都应该具备的素质。

  此外,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导师本人必须时常保持谦虚的心态。有许多大人常常态度老气横秋,甚至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在蒙台梭利教室里,这是一个相当大的障碍物,因为它遮蔽了导师对儿童的正确认识,容易导向武断与强行方法上的错误。所以在蒙台梭利教育法里,大人也是受教的一环--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导师必须具有谦卑、仁爱之心,要能改变个人传统唯我独尊或视孩子无知无识的不良旧观念;重新认识儿童是潜力无穷、前途远大的未来才俊;并且要以儿童为师,这样才能当一个成功的新幼教导师。好的导师还应该具有成功的启发技巧。前者的问题,局限性大,而且早已规定好儿童必须回答些什么问题。后者的则弹性很大,他不仅要小孩亲自摸摸看,去体会感觉,更将问题的限度放到最大,孩子可以灵活运用自己的脑子,发现事物的种种不同和奥妙。前一个问题,是老师期待的有限的个别答案;后一个问题,却是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各种各样的不同答案。观点与立场,有多么大的差别呀!如何启发孩子,是一项很复杂很艰巨的工作,经验的累积与专业性的训练,都是不可或缺的。假如你是一个新手,无法掌握这项工作中的诀窍,但是,只要你心里摆着一个谱:以孩子为中心,让他去动脑筋。你就一定能够逐渐做好,并成为一个合格的好的导师。一个好的导师应该具备爱心和耐心。虽然在本能上,儿童与生俱来的内在的动机会驱使他们自动自发地去接触环境、喜爱环境,以及各形各色的教具。但如果没有老师用她们的爱去关注和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便难以持久,效果自然也不会很好,从而使得蒙台梭利的幼儿成长的工作,变成一般成年人眼中所谓的游戏,意义和效果就完全变质了。所以,有爱心、耐心、高度教育修养的导师,在有准备的环境中细心引导儿童成长活动,才能使孩子的智力与体能得到有秩序、有层次的发展。

  蒙台梭利认为,新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由原来的儿童被动、教师主动,变为儿童主动而教师更多地被动,或者说把教师中心变为儿童中心。所以在蒙台梭利学校,最主要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方式是自由活动、自我教育。蒙台梭利根据上述教育观对幼儿教师提出了以下要求:--首先,必要的前提是要具备观察的素质,了解儿童的特点。蒙台梭利认为,观察是一种科学方法,是了解儿童的科学之路。教师只有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位观察者,才能耐心地等待,不干涉儿童,尊重儿童的各种活动,使儿童自动地为他们显示其需求。如此教师才能真正地了解儿童的精神,并揭示其生命的法则和内在的秘密,而给予适时与适量的帮助。因此她认为:善于观察应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观察时等待是教育者的座右铭。有时甚至说:观察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学习和研究的唯一的一本书。--其次要善于指导或引导儿童。蒙台梭利认为,观察及了解儿童虽然重要,但它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是:刺激生命--使儿童自由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的工作除了对消极的观察外,还应对孩子进行指导、引导及示范。在这方面教师主要有以下四项职责:(1)教师的职责是给儿童提供活动的环境及进行作业的教具,而不是直接教儿童方法和观念,也不能采用奖罚等手段(因为外部的评价,会剥夺儿童自己独立的能力)教育儿童。教师应成为环境的保护者与管理者,使这个家充满舒适、和平、清洁、秩序。(2)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教师应该是儿童的示范者,即教师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仪容上要整洁,在风度上要自然、大方、文雅、端庄。因为儿童是优秀的吸收者与模仿者,任何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可能无意识地影响儿童人格的发展。(3)根据儿童的成熟程度,引导儿童选择相应的作业,然后促使他们通过作业,达到自我发现和发展的目的。为了使儿童选择适当的教具,教师先要对教具有充分的了解,对每套教具的难度和在使用中所产生的内在兴趣都要有亲身体验,由此可推断出儿童在每项教具上将花费多少精力和持续多少时间。(4)指导的另一含义是维持良好的纪律和阻止不良行为发生。前面已经提到,蒙台梭利主张通过工作来培养和维持纪律,但是教师必须在两个问题上约束学生:一是不允许冒犯和打扰他人,二是必须正确使用教具。--成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络者与沟通者。家庭与社区都是影响儿童成长的重要的社会环境,并占据了儿童生活的一大半。此外,儿童之家的特点及重要性即在于使学校与家庭合二为一,并作为一个过渡机构,使学校具备社会化的功能。基于这种认识,蒙台梭利认为,教师必须时常与儿童的父母及生活的社区联系沟通。通过这种联系,有助于澄清家长与社会的旧教育观念,使学校与家庭、社会共同努力,从而有益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铃木镇一:才能教育法

  铃木镇一,于1898年出生在名古屋,其父经营着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小提琴工厂。22岁时,他赴德国学习音乐,回国后对如何通过拉小提琴去开发和提高孩子的能力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坚定的信心。他抱着每个孩子的能力成长,都有一种培养方法的信念,立志于对孩子进行天才教育,培养出了大批的天才儿童。为了进一步发扬才能教育法,他著有《早期教育与能力培养》一书。音乐才能教育的奇迹你可曾看到过3000人同时进行小提琴演奏的情形吗?这恐怕是当时世界上最宏伟的演奏会了。在日本,从全国会集而来的学生,按照从500人到1000人、1500人、2000人的规模,逐渐递增,最后达到3000人的大演奏,把表演大会推向最高潮。你又能相信这些演奏者多半是少儿,甚至很多是三四岁的幼儿,并且完全没有经过统一的训练吗?这些无法用言语描述的精彩演奏使与会的所有听众都深受感动,很多人都是边听边流泪--对如此众多年幼的孩子的出色的演奏而感到惊讶,被那高雅优美的音乐所感动。类似的情形同样感染了著名的音乐大师们。

  1955年的一个晚上,日本松本音乐学院等待着世界著名的维也纳艺术学院合唱团的到来。在一个合唱团员无法置信,甚至怀疑是否走错地方的家庭宿舍式的小楼里,30名幼儿和小学生用小提琴演奏起了巴赫创作的《落第协奏曲》。刹那间,合唱团的所有成员都显露出了非常惊讶的神色,他们万万没想到,巴赫创作的高难度的曲子竟会从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手中的小提琴中被演奏出来。惊奇突然变成了强烈的感动。孩子们又合奏了两三支曲子。合唱团的指挥者达皮特教授说:奇迹!真是令人难以想象的事,这回我想听一听前排小孩子们的独奏。被点的孩子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演奏了巴赫创作的协奏曲《协奏曲第一号e短调》,拉得非常出色。接着又点了第二个人,他是其中最小的一个。她拉了维瓦特创作的《g·莫尔协奏曲》,同样精彩。合唱团的成员们对孩子们的演奏都感到无比的喜悦和激动。他们与指挥者并排站在钢琴的旁边说:让我们一起唱吧。合唱队美妙的歌声和着优美的伴奏声使松本音乐学院的破旧的大厅顿时变成了盛大的家庭音乐会现场。另一个场景,同样让人称奇。1961年4月16日,在东京文京公会堂的美丽的舞台上,400名5~12岁的孩子手持小提琴,整齐地排好了队。他们在等待着20世纪诞生的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大提琴演奏家卡扎斯先生的到来。卡扎斯先生刚一进入会堂,当看见舞台上排列着的400个孩子时,他就激动地一面就座,一面高高地挥着手。与此同时,舞台上一齐演奏起了《闪闪星星变奏曲》。好!--好!这位年迈的艺术巨匠一面惊叹地睁大眼睛观看,一面连连不断地发出赞叹之声。当孩子们演奏起波巴鲁德和巴赫的两首小提琴协奏曲时,他的激动之情已经达到了顶点。老先生被感动得不能自已,眼里充满了喜悦的泪水,话都说不出来了。演奏结束后,他给孩子们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称这是自己亲眼见到的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激动的场面……人数众多的、年幼的孩子们的合奏,简直如同独奏那样和谐。这些孩子既不是精选出来的,也没有经过其他什么特殊的训练。那么究竟是谁创造了这个令全世界关注的奇迹呢?

  从艺术中认识到人生的价值

  他就是日本的铃木镇一先生,著名的教育家、音乐家。1898年,铃木镇一先生出生于日本的名古屋。其父铃木政吉,经营着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小提琴的工厂,政吉为人诚实,不斤斤计较,对事物总是热情而不懈地钻研。在他86岁去世以前,一直从事新产品的研究,并获得了21项专利。耳濡目染之下,他这种对产品的追求和研究的热情以及努力的姿态对铃木镇一的人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铃木镇一是在小提琴工厂里成长起来的。小时候兄弟之间打架时,常把小提琴作为打架的武器。对于那时候的他们而言,小提琴只不过是一种再寻常不过的玩具罢了,没有什么特殊的或者重大的意义。进入了名古屋市立商业学校读中学以后,铃木开始利用暑假的时间在父亲的工厂里劳动。在劳动其间,他了解并学习了小提琴从机械、手工、涂漆到最后完工的全部工艺过程,并深深地感受到努力劳动的喜悦和幸福。但是,他依然没有体会到小提琴所发出的美妙动听的声音。他对音乐有所感悟是在商业学校毕业前。那时,家里恰好有一台装着把手、发条和喇叭的留声机,听的主要是艾尔曼演奏的休贝特的作品《阿贝·玛丽亚》。铃木年轻的心完全被那种优美动听的声音所打动,他深深地陶醉其中,为那种天鹅绒般的柔软曲调震惊不已。他没料到过去曾认为是玩具的小提琴竟能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通过《阿贝·玛丽亚》的洗礼,铃木打开了他对音乐的憧憬之心。虽然他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如此入迷,但那种对美的感知力却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提高。于是铃木从工厂取回一个小提琴,用艾尔曼的录音带反复听自己好似已能听懂的海顿的作品《小步舞曲》,并在发音上下了一番苦心。在没有乐谱的情况下,为拉好这首曲子,他每天操弓练习摩擦。不久,总算拉出声音来了。他为自己在拉小提琴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感到欣慰,对小提琴也更加爱好,而且对音乐更加迷恋了。

  一次外出旅游,一位名叫德川的先生劝说铃木:与其在工厂劳动,你还不如正式搞音乐这一行……但是父亲却是想让他协助管理工厂,铃木陷入了两难的选择之中。在德川先生的劝说下,铃木的父亲终于同意让铃木学习音乐。从此以后,铃木原本注定会平淡无奇的命运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机。第二年春天,刚21岁的铃木就去东京接受幸田先生的妹妹安藤幸田的小提琴入门教育。他住在德川官邸的一间屋子里,这让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德川先生和许多的来访者,如教物理的寺田寅彦先生,教声学的现田琴次先生等等,此外还有其他的朋友和知名的学者。安藤幸田每周给铃木上一堂小提琴课。除此之外,他还到弘田龙太郎先生家,请教他乐典或到田边尚雄先生的住宅,请教他音响学。就这样,铃木在东京生活了1年。随后,他跟随德川先生乘上了开往马赛的名叫箱根龙的豪华轮船,开始到世界各地旅行,并决定赴德国好好学习,当时铃木才22岁。在谈到这段人生经历时,铃木先生颇为动情:这并非是自己开拓的命运,我总觉得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我向前进。这种力量就是德川先生的巨大爱心。我不管纯朴心也好,个人爱好也好,每天都为出国旅游、学习而奋斗。另外,总是教我成为纯朴的人的托尔斯泰先生也开拓了我的命运,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柏林住旅馆的3个月,他每天晚上都走着去参加音乐会。从功成名就的演奏家到初露头角的演奏家,他都会不加选择地一个一个地听他们演奏,并从中找到了自己日后的恩师--克林古拉先生。克林古拉先生有40岁左右,仪表堂堂,给人以亲切的感觉。他教铃木最多的不是技术或者演奏技巧之类的技术性的东西,而是音乐的本质,对关于人与艺术间的关系的问题也不厌其烦地进行指教。以亨德尔的《奏鸣曲》为例,他不仅亲自演奏一番给他听,而且还热心地给铃木讲解亨德尔是如何以崇高的宗教感来谱写这首曲子的。能够受到这种具有高尚人格的先生的亲自指导令铃木感到无比的高兴。

  克林古拉先生的朋友也都是些杰出人物,常常邀铃木去参加他们主办的家庭音乐会,这对铃木来说,是很好的学习机会。铃木对自己的演奏才能不抱什么希望,他也并不想当一名演奏家,而是想弄懂究竟什么是艺术。克林古拉先生在这方面帮了他的大忙,铃木从那里学到了艺术精神。在柏林学习的8年里,铃木认为生活在这样具有高度智慧的和善良的人们的中间是幸福的。在柏林生活其间,铃木有幸被朋友介绍给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先生,接触到了世界第一流的学者及其周围的杰出人物,并与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及友好的感情。后来,铃木毫不犹豫地把爱因斯坦先生的相对性理论作为推进才能教育的理论基础。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而且还是众人皆知的小提琴演奏家。无论到哪里他都拎着自己心爱的小提琴,真可谓是爱不释手。不论是巴赫创作的《恰空舞曲》,还是自己擅长的曲子,他都拉得很出色。他的手指动作如流水般轻飘,小提琴发出的声音又是那样的优雅、柔美。他如实地、无言地向铃木表明,学习音乐将对一个人起到很多的影响。以前,当艺术还未发展时,关于什么是艺术的问题,只能从音乐中去找答案。这种艺术使铃木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并给予了他工作的力量。

  铃木发起的小提琴教育法革命

  留学回国以后,铃木在木曾福岛生活了近3个年头。这时,在松本的文艺界中产生了想在松本创建音乐学院的想法,这种想法是以声乐学家森民树先生为主提出并加以推广的。森民树先生派人到木曾福岛去找铃木,希望他帮助创办松本音乐学院。对此,铃木回答说:我对办音乐学院不太感兴趣,我在东京一直从事的是帮助那些艺术界的人纠正其存在的某些缺点和错误。我想干的是幼儿教育,即按我的新思想和方法去教育孩子,而不是去培养天才。通过多年的反复研究,我对如何通过拉小提琴去开发和提高孩子的能力充满了信心。因此,我打算今后从事这方面的教育,如果你们赞成我的意见,我可以在这方面协助做些工作。松本方面接受了铃木的条件,并请他通力合作。在刚开始的阶段,铃木每周从木曾福岛去松本一次,不久便在人们的热情帮助下迁居到了松本。就这样,铃木开始以松本音乐学院为中心开展起了才能教育运动,并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了才能教育支部。铃木始终坚信才能不是天生的,任何一个孩子,只要经过不断地努力都可以发展成才。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这次大张旗鼓的才能教育运动中,无论是总部、还是支部,全都是免试招生,铃木接纳任何一个想学习的孩子。在铃木看来,实施才能教育的目标就是努力发展孩子纯洁的心灵,因为只有促进纯洁心灵的发展,才是提高孩子能力的最佳途径。据此,铃木确定了其才能教育的方针,即为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敏锐的感觉、出众的能力,而让孩子们学拉小提琴即通过拉小提琴来塑造人。老师们都按照这个方针,力图通过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把孩子培养成高尚的人。铃木的才能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在日本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且轰动了美国。昭和39年,铃木先生率自己的学生一行19人赴美国进行了为期3周的巡回演出,被美国媒体评价为:铃木发起的小提琴教育法革命。在此以前,美国普遍认为,小提琴的学习必须到八九岁才可以开始,否则是学不好的。在亲眼看到了包括2~5岁在内的日本孩子们竟能演奏出高难度的巴赫的二部协奏曲的情景,人们备感震惊。于是,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全美国也掀起了才能教育运动,甚至比日本开展得更广泛、更深入。而日本国内,在铃木等人的共同努力倡导下,才能教育也开始超出音乐教育的范畴,开始逐步向传统教育渗透了。抱着每个孩子能力的增长,都有一种培养方法的信念,从1948年开始,铃木先生在松本市郊区的小学尝试用铃木教学法进行国语教育,对一年级一个班的40名学生进行了为期3年的实验教育。

  无论是国语还是算术,大家都在教室里反反复复地练习学过的东西,而且每天逐渐增加训练内容。通过每天的训练,在国语方面,当一册学完时,每个孩子都能合上书背诵如流,并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来。当然不考试,也不留作业,只是每天让孩子们记日记。做算术也是同样,每个孩子都能迅速且准确无误地写出答案,通过充分的重复训练都能愉快地进行能力开发。在实验教育过程中,的确没有出现过一个孩子掉队的现象,却出现了原本连3个数都数不清的孩子竟会变为才能出众的孩子的事实。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现实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因为它不是传统教育的教育结果而被白白葬送了。为了进一步使才能教育法发扬光大,铃木先生对才能教育进行了理论总结,写成了一本书--《早期教育与能力培养》。概括起来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采用灵活的培养方法,任何孩子的能力都会提高;--为所有孩子提供受最高水平教育的可能性;--若在幼儿时期培养能力失败,那就无法挽救了;--生命力是培养一切能力的原动力;--教育越早实施,其效果就越好;--在反复训练的过程中能培养卓越的能力;--培养能力的好坏与大小是由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优劣决定的;--教育培养能力,只依靠教不能培养能力;--创造更加优越的环境条件。

  能力并非遗传

  我的孩子学习这样差,而人家的孩子学习那么好,那是因为人家的孩子的家长都毕业于名牌学校,有好的遗传因素,而我只有认命啦!面对孩子成长与发展的巨大差距,很多父母常常这样心悦诚服的说,似乎出现这样的差距是理所当然的事,不出现反而不正常的了。铃木对这样的说法却抱怀疑的态度,并不断开展实验性的教育加以证明,从而增强信心,进而由此得出如下结论:遗传有遗传法则,能力有能力法则。能力与遗传无关,能力是在不断适应生存环境的过程中获得的。遗传这种观念会严重束缚孩子们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所有的孩子由于遗传造成的生理上的千差万别,这是事实。但不管怎样,各种能力都是根据他们出生后的环境条件获得的,与遗传有关的只不过是像哭声有大有小那样对环境条件的感受程度和适应速度的不同而已。尽管这样,这些不同也会随着环境的影响而逐渐变小变弱甚至消失。这就是能力法则,该法则对所有孩子都是适用的。例如,生于大阪的孩子们,由于每天受父母的大阪口音的熏陶,他们都掌握了大阪方言的抑扬顿挫和速度,能流利地说出大阪方言。他们的大阪方言之所以运用到如此地步,是因为他们是在最好的大阪方言的环境条件下培养的。在大阪的孩子们都具有掌握大阪方言的能力,但在自由运用的能力上是有差异的。这种能力上的差异与遗传毫无关系,这一点应该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人们往往把能力归结为遗传的原因,这是由于能力法则尚未广泛推广的缘故。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的教育法不是根据能力法则来实施的,对孩子们开展的是与能力开发无关的教育。既然孩子受教育离不开环境,因此才能教育要在早期实施,越早越好。铃木先生认为,可能的话,如果条件允许,针对孩子的才能教育最好从一出生就开始。铃木自认为自己的能力被开发得较晚。由于培养方法不当等原因,自己在能力的提高上确实蒙受了重大损失。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失望,反而坚定地认为:不管年龄大小,以良好的方法进行训练,经过努力必然会提高能力。有人常向铃木提出这样的疑问:我家的孩子都已经上了高中,这时对他们进行才能教育还有可能吗?对此,他的回答是:我是从17岁开始接受才能教育的。从我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无论什么样的孩子都是可以接受才能教育的,重要的是要从幼苗开始精心培养,直到开花结果。针对有的人说的每个孩子都有倾向性的素质,铃木曾苦口婆心地劝解:在人的能力上根本不存在特定素质这种东西。他认为,有的人之所以把倾向于或不倾向于什么也看成是本质性的东西,是因为他们把每个孩子的成长条件看成是一样的缘故。而实际上,即使人在几乎相同的条件下接受教育,也会出现相当大的差异。

  每个孩子除了身体条件有所不同之外,他们所处的环境,诸如家庭结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兄弟姐妹的关系、家族的阶层关系以及气候、风土、文化等也不同,因而对孩子的影响也决不一样。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孩子们的能力也是千差万别的。由此,从幼儿开始孩子似乎就出现了倾向于或不倾向于什么这一特定素质的表面现象。然而实际上,当环境条件一改变,也会使其倾向性突然发生变化。在这种表象的迷惑下,有的父母就贸然地断定自己孩子的素质,说出我的孩子在这方面不会有出息之类的话来。对此,铃木很是担忧,在他看来,心灵、感觉和性格都是能力。这些能力是可以用一种教育方法去培养的。为了让人们明白这个道理,铃木几乎花了毕生的精力去探究它,并且用音乐教育的实践向社会表明:任何一个孩子都有通过音乐达到高水平演奏的能力。因此,他希望人们不要脱离本质的东西,而只忙于探索那些根本不存在的所谓的特定素质。为了进一步的详细的说明这一点,他在《早期教育和能力培养》一书中专门有这样一节内容:从遗传的角度来说,遗传学家肯定会说:莫扎特是接受了优良的遗传因子的人。但是,正因为遗传因子的优良,我才断言说:莫扎特可以变成一个十足的音盲。而肯定他是好苗子的人们将会怎么说呢?肯定这一点的人是在得知莫扎特在音乐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之后才下肯定的,并不是在出生时就知道了遗传因子的优劣而下保证的。当看到结果后才判断这是个好苗子,如果这样对遗传因素表示肯定的话,恐怕谁都会肯定吧。如果你担保莫扎特是个好苗子的话,那么我相信,是可以把莫扎特变成一个十足的音盲的。好苗子应是适应环境的灵敏度和速度都出色的人。正因为如此,才能把莫扎特变成一个十足的音盲,我是这样认为的。无论怎么想,要把他变成音盲,如果苗子不好,便不能迅速而敏感地适应环境。因此,要想按照预想的那样,将其变成世界一流的音盲,也要花相当大的气力。但是,由于莫扎特是个好苗子,我坚信要使他变成世界一流的音盲,通过教育是能够办到的。

  也就是说,当莫扎特还是个婴儿时,每天当他哭泣时,就让他听跑调跑得很厉害的唱片,如此教育的话,那么到五六岁时,他将会被培养成一个唱歌跑调跑得很厉害的孩子了。由于遗传赐予了能迅速适应环境的先天条件,所以会产生出惊人的音盲状态。人们早就谈论素质的高低,但却不是通过对出生不久的幼儿进行测试而得出素质高低的结论,而是等孩子长到四五岁甚至更大一些时,待看到他们身上具备的能力后,才定其素质的高低。因而,当开始被称为神童的孩子长大后变成一个平常人时,人们就会说他的素质本来就一般。相反,当小时候不大起眼的孩子,日后发挥出很出色的能力时,人们则又会说天才有各种类型,那个孩子是属于大器晚成型的天才。这也就是说,就人的才能而言,人们往往只看成长的结果,将其与遗传联系起来,并据此判定先天的优劣。铃木认为,先天也好,遗传也罢,说到底,这应该是指身体的生理条件而言,这方面的高低优劣,确实是人一出生就存在的,而文化方面的能力的高低却是无法了解的。因为婴儿的文化方面的能力,既无法用语言去教,也不是有意识地去学,而是从孩子出生开始到两三岁这段极短的时间里,能力的核心是要为其创造适应环境的条件,以便尽早感知所处环境的一切。这就是铃木所说的能力培养法则,它对所有的孩子都适用。总之,莫扎特也好,贝多芬也好,巴赫也好,不论是谁都可以变成音盲。只要明白这一点,就可以断言,音乐素质不是天生的,也没有天生的天才。另外从反面也可以证明这一点,我们把几个无可救药的音盲家长所生的婴儿培养成了具有卓越的音乐才能的人才。

  能力是生命机能的别称

  前面论述了那么多,那么究竟什么是才能教育法?要弄清楚这一概念,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能力。在铃木所教育的学生中,有一个双目失明的男孩子,父母希望通过音乐给这个孩子带来一点光明。当时,铃木想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但不知怎么指导才好,所以没有立即表示同意。到了晚上,铃木突然觉得有了头绪:对呀!不妨先使自己处于盲人一样的状态。想到这里,他不由得从久坐的椅子上站起来,关上了电灯。顿时,屋里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在黑暗中,孩子应以什么作为行动目标呢?怎样才能给他提供行动的线索呢?铃木边想边摸索着从箱子里取出小提琴和弓,轻轻地试拉起来。在拉琴的过程中,他并不感到有什么不习惯,在黑暗中,弓和弦及间隔的位置都清晰可见。于是铃木确信,不用眼睛,只要把小提琴和身体融为一体,黑暗中的弓柄就会看得见,这就是孩子学会拉小提琴的重要条件。训练拉小提琴的计划开始了。孩子用手拿起弓柄,用弓顶住手指,使弓上下左右移动……仅掌握弓的训练就进行了好几十次。他在这十分艰苦的磨练中,增强了对弓的感觉,终于看见了弓和弓柄。在此基础上,孩子开始学习拉小提琴,一年之后,经过令人十分感动的努力,这个孩子与普通孩子一样,能熟练地拉各种各样或易或难的曲子了。因此,铃木得出这样的结论:正确观察或判断事物的能力,不是眼力,而是作为开发整个身体能力的内心感觉。至于眼力,它只不过是培养人的内心感觉的一部分而已。在《早期教育与能力培养》一书中,铃木先生表达了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能力是生命机能的别称。也就是说,人的生命力适应环境条件会产生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通过训练会产生能力。人的生命力即人的生命活动,只不过是一种单纯的本能的冲动,它只有通过锻炼,本来的面貌才会得以体现,能力才会产生。而且,从上面那个盲童学习拉小提琴的故事中我们知道,只要有生命,谁都有可被发掘的正确判断事物的能力,即使身体及其他感觉器官有缺陷。但在孩子的生命中还蕴藏着不断弥补其缺陷的各种能力,这种能力发掘不出来,应该归咎于教育工作者的无能。

  任何人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否则就不能在社会上生存。从这点来看,能力得不到发掘的原因有两条:存在着抑制旺盛生命力的环境条件;没有促进旺盛生命力得以训练和提高的环境。比起其他刚出生的小动物,婴儿显得比较软弱,许多人都这样认为。婴儿一个人不能站立,也不能自己去吃奶;育儿时,需要更多的照料,因而有人得出了人的生命力软弱的结论。铃木认为,这是完全错误的,处于软弱状态的婴儿,反而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当妈妈一时忘记了喂奶,婴儿就急得哭叫着要奶吃。仅就这一点而言,婴儿是想以旺盛的生命力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婴儿越是幼小,其生命力就越强。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直接的生命力相应地就发挥不出来了,就只能靠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才能求得生存。与此同时,应该被开发出来的能力也不断受到社会环境的种种限制。因此,铃木认为,幼年时期的旺盛生命力决不能抑制,要通过锻炼不断提高能力,这一点显得越来越重要。当然,决不能简单地说因身体虚弱而严格锻炼,若是这样,生命力就会受到抑制,只能产生健壮的机体。

  重视旺盛的生命力

  大自然有太阳、有水、也有土。植物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生长,长出宽宽的绿叶,结出丰硕的果实,出现茂盛的树林或森林,植物有植物的活动规律,因而也就产生了昆虫、鸟类等草食动物,它们的活动又促进了肉食动物的活动。在自然界中还有山,山涧里有清泉,从而形成河流,河水又注入大海,在水中有浮游生物,它是小虾的食物,而小虾又是鱼的食物。鱼群在水中来回游动,形成了鱼的活动规律。有了上述的动植物,人类才得以生存和发展。整个大自然是一个庞大的循环系统,只要这个循环系统不停止,生命也就会无止境地循环。我们每个人都处在这个大自然的循环系统之中。脱离了这个系统,我们就难以生存下去。因此要掌握大自然的活动规律,以便更好地生活下去。我们的身体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的心也是大自然的产物,我们的身体和心同大自然一样也是不断循环的,从而形成了人的活动规律。人们常说的人之道就是这样的生命之道。如果人在绝路上徘徊不定的话,就会被不安所驱使,不久便会陷入危险的境地。条条大路通罗马。因此,说到底,无论是从哪里来还是到哪里去都有不止一条相连通的道路可以走。只有这样,才会给人们带来最稳定、并且充满喜悦的生活。因此,铃木认为:要十分重视旺盛的生命力及其活动,从小就要开始不断努力把这种生命力转化为能力。这样一来,人的生活道路是决不会中断的。在铃木看来,才能教育既是对生命进行的教育,也是对旺盛的生命实施的教育法。在铃木众多的学生中,有一个患小儿麻痹的6岁的女孩,她右半身活动不便,右眼斜视。拉第一首曲子时,每当拉到结尾,她的右手都控制不住,弓子脱手飞出去。为此,指导这个孩子的老师感到头痛不已,便对铃木讲了这个情况。当时铃木只回答了他一句话:老师和家长都要坚持下去,直到孩子改过来为止。于是他们重新振作起来,老师坚持不懈地继续每天训练她拉这首曲子,母亲也不辞辛苦地为孩子捡弓子。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师和母亲的巨大爱心和孩子的努力终于取得了令人欣喜的回报。这个孩子右手的活动慢慢发生了变化,后来再拉这首曲子时,弓子不再飞出去了。近半年之后,她就会拉《闪闪星星变奏曲》了。当铃木对他们付出的艰辛表示慰问时,孩子的母亲说:孩子希望能拉小提琴,哪怕只拉这一首曲子。由于老掉弓子,有时我把弓子紧紧绑在孩子的手上……托您的福,这样坚持练下来,现在已能拉一首曲子了,孩子也很高兴……通过半年的训练,孩子的手有了力量,形成了能力。依靠孩子、孩子母亲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原先看起来不可能的事,在坚持不断地练习中变成了可能,成为了现实。是肉眼看不见的一点一滴累积的努力帮助她培养了新的能力,最后终于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能力。

  令人兴奋的是,事情还不止于已经能拉一首曲子。随着不断地练习,女孩右眼的斜视开始逐渐矫正过来了,而且原来活动不便的整个右半身,也逐渐能正常活动了。就这样,这个女孩的小儿麻痹彻底治好了,终于恢复了健康。为能拉一首曲子所付出的努力,拯救了一少女。支配着人类的一切的生命力一旦适应环境条件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这个患小儿麻痹症的少女,通过拉小提琴促进了她的残疾身体的活动,通过对乐谱的记忆促进了她的大脑的活动--正是由于她有了这种必要的身心活动,才诱发出她的生命力,并使其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为了使生命存活下去,就有了人的物(肉体)。因此,尽管我们想尽一切办法运动身体,但向身体本身的呼唤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向生命的呼唤才能使身体机能发生一些变化。与生命力发生共鸣的能力就是作为人生存的实际能力。只有培养出这种实际能力,才会使孩子在诸领域内都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生命是在不断地追求融洽和共性的。为此,就需要有良好的环境条件和优秀的教师。否则,用不了多长时间,生命就会去追求与恶劣的环境、恶劣的教师的融洽和共性了。才能的作用为了在音乐方面印证能力不是天生的这一观点,铃木于1945年开始试行并推广才能教育运动。铃木认为要教育孩子在音乐方面达到某种高度,就要使孩子的大脑充分地活跃起来,由此而获得的较高能力,一定也会在其他方面显现出来。每年各种才能教育训练的毕业生共有1300名左右。其中,在小学生里演奏高等级的曲目,即巴赫的小提琴协奏曲和意大利协奏曲(钢琴)的学生约500名。经过对这些在音乐上取得成就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进行调查,人们发现,这些孩子在其他学科所取得的成绩同样不错,他们几乎都是班里的班长或成绩优秀的学生。也就是说,掌握了音乐技能的小学生们,在学业上也会发挥出出色的能力。

  另外,通过一项对幼儿园的才能教育训练班毕业的幼儿(6岁)进行的智力测验的令人吃惊的结果表看,他们平均的iq(智商数)都是在160左右,而适龄儿童的智商应该是100。因此,铃木认为,能力和智商二者之间存在某种相关性。他说:能力就是本身所具备的才能,不论是通过什么方法获得的,只要是实际的能力,不管做什么它都会作为生命的机能在起作用。当对孩子问:知道吗?便回答知道。当问会吗?的时候,则回答不会。像这种情况都不是能力,知道什么叫亲切,但是不能做到亲切待人时,也不能说是具备了这种能力。所以,即使学习并掌握了很多的知识,但是没有灵活运用的实践能力,这也只是徒有虚名,而不是真正地具备能力。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要单看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是不能判断是否有能力的。在这一点上,具有演奏小提琴和钢琴方面实际能力的孩子,学校的成绩确实可以说反映了真正的能力。因此,铃木指出,那种既从事音乐工作,却又说并不特别想当音乐家,只要拉得差不多就可以的想法是错误的。既然要从事音乐工作,如果不通过有效的方法愉快地培养出色的能力,那么音乐教育对智能也起不了多大作用。不论是谁,只要肯努力,已培养的能力都能够在其他领域发挥出来。本国语教育的经验铃木还经常以无论谁都能出色地运用本国语为例来说明能力的幼芽在所有领域里都能得到培育,其关键就在于精心培养。而其培养的内容和程度如何,也将会决定其能力的大小。任何一个国家的语言都有难度、内容复杂、不易掌握,但任何孩子都能流利地说本国语言。这是必然的,然而也有令人费解之处--英国的孩子为什么能那样流利地说英语?法国的孩子为什么能那样流利地说法语呢?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通过这一普遍现象,铃木认识到:所有孩子在学习本国语言方面所显示的优越能力,不正好充分论证了他们每个人在其他方面也都具备向优越能力发展的可能性吗?那种把能力视为天生的、固有素质等的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由此引申,铃木认为:我们过去没有考虑过孩子向更大能力发展的可能性,也没有对他们的能力进行正确的发掘,结果失败了。因此,我们一直认为这种失败是天生的、固有素质造成的。对此,我们应该进行深刻的反省。所以,我们在对本国语言的教育中,提出了培养孩子能力的最重要的教育条件和方法。铃木在年轻时代就发觉本国语言的教育有问题,从那时起他就一直致力于探讨本国语言的教育方法,也就是后来所说的才能教育法。所谓本国语言教育是指我们生活中惯用的语言的教育。因此,在语言教学中,不断增加和掌握新的词语,当熟练掌握的词语达到一定数量时,就可以有效地促进更大能力的发掘。也就是说,通过加强能力教育可使孩子不断提高能力。这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而在一般社会或学校里,铃木才能教育方法并没有被采用。仅就学校而言,老师们只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不管效果如何和能力是否提高,只一味地追求教学进度,结果就会抑制了孩子潜在能力的发挥。然而,时至今日,对本国语言的教育也未停止过,人们却能不付出任何辛苦用它培养着孩子,也没有一个孩子因讨厌本国语言而中途退学,更没有产生优越感和自卑感。这些就是发掘孩子能力的秘密所在。

  能力的培养与前进的速度无关

  如果认为自己比别人先前进就是进步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即使说是进步,也只不过是一种非常偶然的机会罢了。更何况有时一味地向前进,反而有危险。当一种能力确实得到培养时,才能向下一阶段前进。如果忽视了这一点,那就会被那些虽然进度慢,却扎实而稳步前进的人超越过去。由此可见,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取决于前进速度的快慢。虽然这么说,但也不要停滞不前。任何人只要不焦不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默默地前进,一定会到达目的地的。能力的培养就如同酵母慢慢发酵一样,需要人耐心等待。每个人所处的条件及生活环境是不同的,其各种能力都各有一定的成熟期,因而,其速度的快慢与能力的大小完全是两码事。所以对能力的培养,不管怎么急也得耐心等待,要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能力的培养虽肉眼看不见,但其内部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决不能因着急而采取拔苗助长的方法。有不少感觉灵敏的人一开始就接连不断地前进,并不觉得十分满足,并说:速度越快越进步。其实不然,当能力还未达到成熟时,就想进入下一个阶段,这种骄傲自满的情绪或急于求成的做法,会使好不容易含苞欲放的能力枯萎下去,欲速则不达就是这个道理。铃木认为: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使人们感到容易。这才是培养能力的秘诀。所谓能力,正如学会a之后再学b,学会b之后再学c,学会c之后再学d,每个阶段都包含着以前已经掌握的一切能力,并使其不断向更高的水平发展的能力,是需要循序渐进慢慢培养的。然而有人常说:与能力发掘相关的是向比自己实力更高的阶段的能力挑战。这种说法也是不对的。这种说法也许会给能力提高带来某种刺激,但决不能采用这种培养方法。在许多情况下,一首曲子能用小提琴拉了,其他曲子也就能比较容易的一首接一首地拉下去,而且如果这个曲子会拉,那个曲子会拉,任何曲子都能轻而易举地拉,但不无遗憾的是拉得出色的却一首都没有。如果这样持续拉上几年,只能成为一名低能的、平凡的演奏者,到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其实,这不单指的是音乐,其他方面也是如此。凡是已经熟练掌握了的能力都应不断地向更高的阶段发展,从而使自己的能力变得更加完善、更加出色。即使一流的体育运动健儿也要不断努力,以使自己的能力达到更高更理想的境界。我的孩子能成才吗在父母中间,提倡培养孩子能力的人正在逐渐增加。这确实是件令人高兴的事。但是在培养能力的方面也夹杂着一些十分错误的观点,其中有的观点竟能令人瞠目结舌。有一天,一名学生的母亲拜访铃木。那个学生的音乐技术和感觉都掌握得很好,而且他热衷于练习。老师,我家的孩子能成才吗?铃木听他母亲这么一问,便笑着回答:不,成不了才!他的母亲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回答,竟呆然若失,一时间无法反应过来。但经过铃木先生详细地解释她才明白过来了。

  能成才吗这句简单的话里边包含着如果成不了才就算白费劲了的意思,这是一种非常消极的念头,现在,这种观点却在许多父母的头脑里已形成了一种思潮。如果抱着若能成才才让他试试看的态度是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孩子能力的。比这更令人担心的是,父母与孩子不能心连心地相处在一起。父母期望孩子成名成家和出人头地的心理,从坏处讲,隐藏着我家的孩子能顶用吗有指望吗的意思。这种自私贪婪的心理是肯定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的。所以说,一心一意地培养孩子的能力,正是父母和老师实施才能教育的基本态度。期望急功近利的教育决不是才能教育。我们丝毫不应该有通过培养使孩子成名成家的那种思想。因此,铃木总是很严肃的对有这种心理的父母说:你的孩子不是要变成了不起的人物,而是应该成为高尚的人、心灵美丽的人。作为父母,你们只要在这方面多关心孩子就行了,若这样精心地培养,就会使孩子前途无量。不然,就会使孩子误入歧途。故而当提到才能教育时,并不是打算把孩子送进英才教育机构。英才教育机构会使学习跟不上的孩子纷纷掉队,他们只选出易教的孩子加以训练。英才教育的想法是只培养特定的孩子,而不是让所有孩子都得到培养。作为家长应尽量避免让孩子到英才教育机构中去接受教育。

  家庭是培养孩子能力的重要条件

  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在生命的作用下,将会不断地提高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任何孩子的培养都离不开父母,刚出生的婴儿的教育自然是从父母营造出的环境中开始的。培养孩子的能力是地球上所有父母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父母所创造的环境--家庭,是培养孩子能力的最重要的条件。除此之外,没有比家庭再好的条件了。孩子的身体在生命的作用下迅速发育。同样,孩子的所有能力也是在生命的作用下,在与家庭成员相互接触中不断提高的。婴儿在与家庭成员的日常接触中不断理解人的心情、增强感觉和掌握习性。他不分善恶美丑,他只有通过家庭日常活动,才能使自己的能力不断提高,并逐步对此加以区分和认识。铃木认为,孩子的能力是天生的或固有素质的说法都是毫无道理的。对此,大脑心理学这一新的学说也作了说明,认为刚出生的婴儿的脑子好像一张白纸一样,空空的,但在以后每天的生活的刺激下,脑细胞逐渐联结起来,形成了能力,各种各样的程度不一的能力。所有孩子的能力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适应环境条件培养出来的。无论是出生于西方国家的,还是出生于东方国家的孩子;无论出生于非洲国家的,还是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孩子,他们的能力都是根据各自的国情、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进行培养的。进而,在这些国家的各个地区又有不同类型的父母和家庭环境,他们培育着与这些环境相适应的千差万别的孩子。一切事物的发展有其因必有其果,孩子的培养也是如此。在良好的环境里会把孩子培养成为善良的、感觉敏锐的人;而在恶劣的环境里会把孩子培养成为非善良的、感觉迟钝的人。这样一来,有人会说:我们很难创造出那样的良好环境。其实不然,只有愉快的、温暖的家庭才是培养孩子能力的最佳的环境条件。否则就谈不上什么优越环境了。只是外表上装饰得漂漂亮亮的家庭不能算是一个能培养好孩子的家庭。为了尽力把孩子培养成为心地善良、感觉敏锐和能力强的人,家庭日常生活应该是欢乐的、充满爱心的,这是首要的条件。创造夫妻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良好的家庭环境乃是实施幼儿教育的出发点。从孤儿到世界一流的音乐家敬爱的老师:我终于来到了盼望已久的地方。您从前住在柏林的什么地方?这地方我好像什么时候梦见过似的……来后觉得有一种亲切感。柏林大街上的建筑物新颖别致。来后虽感到有点孤寂,但也感到这里与别的地方不一样,这里的人们高尚而有礼貌。

  我昨天接受了考试,获得了柏林交响管弦乐团小提琴首席演奏家的称号。乐团的指挥者是弗里克塞,在德国他是与卡拉杨、库贝利克并驾齐驱的人。现在我担心的是,我能否胜任这项工作呢?祝您健康衷心爱您的耕儿1962年9月1962年,铃木先镇一先生的学生﹑在德国柏林留学的耕儿写了这封让他异常惊喜的信。耕儿的来信使铃木先生又惊讶又高兴。自日本开始有西洋音乐以后,连做梦也没有人想到日本人能在欧洲获得如此殊荣,尤其是让人注意的是他还是一个孤儿。人们深知柏林交响管弦乐团的实力。要想获得此殊荣必须具备如下条件:具有很高的音乐灵感;具备很高的演奏水平;具有很高尚的人格,这三项条件缺一不可。人们公认刚过30岁的耕儿已具备了上述条件。正因为如此,他才战胜了欧洲众多实力雄厚的候选者而中选。耕儿从一个孤儿成为世界一流的音乐家的故事,是铃木才能教育法最成功的实证之一。他专心走的这条艺术之路,正是一条为所有优秀艺术家们所崇敬的道路。耕儿的父亲原来住在滨松,铃木在名古屋时曾指导他学习拉小提琴。昭和初年(公元1926年),因铃木迁居到了东京,他们全家也搬到了东京,其目的是想让耕儿继续跟随铃木先生学琴。耕儿3岁时,在铃木的学生们于东京日本青年馆举办的演奏会上,用小提琴进行了演奏。在这当中,3岁的耕儿拿着小提琴,在他父亲吉它的伴奏下,演奏了德沃夏克的《幽默曲》。演出结束的第二天,某大报纸在社会版面上刊登了耕儿演出时的大幅照片,以天才儿童出现了为题,进行大肆报道。耕儿是每天听着音乐唱片长大的,在他尚不懂事时,拉小提琴可以说是他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当时幼稚的他对琴还谈不上喜不喜欢,这如同日本孩子学日语那样,它与所谓的喜欢不喜欢毫无关系。战争期间,耕儿的父母相继去世了,铃木先生一家收养了他。

  在到铃木家之前,耕儿在洪松生活了3年,在此期间他每天在叔叔的酒馆里帮忙干活。这3年的时间与环境,大大地改变了耕儿的成长方式,这使得他常常会有一些令人不满意的行为或者说出一些让人不满意的言语,家里有人开始抱怨他。面对这一情况,铃木与家人商量,认为不应抱怨他,而应该更加有礼貌,行为更加高尚,努力创造一种环境来影响他。否则,如果大家一味地抱怨和责备他,那么很可能使他的人生误入歧途。就这样,在铃木家人友好和善的家庭环境里耕儿度过了一两年的时光。此间,耕儿已经和铃木家人融洽地生活在了一起,过去3年养成的不良习惯也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完全成长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好孩子了。根据自己留学欧洲的切身体会,铃木先生深刻地认识到,对年轻人来说,通过接触优秀人物会在潜移默化中净化自己的灵魂,进而升华自己的感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健全人格的培养与形成上,这是最根本的条件。基于这种想法,他很郑重地为耕儿选择了老师,即他所敬重的关屋光彦先生夫妇。征得关屋先生同意后,铃木让耕儿去他家学习,并请他的夫人续子教他英语。当后来确定他留学法国后,他又请关屋先生亲自教耕儿法语。就这样,耕儿得以长期接触到关屋夫妇的美好高尚的人格,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这对耕儿的一生来说,也是最大的幸福。当然,这对其美好人格的形成及其出色能力的培养而言,自然是难得的良好机缘与环境。人的能力是什么?人的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一成不变的一种东西,而是经过后天的培养﹑逐步形成的。耕儿与健次(小林)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他们互称对方为阿健、阿耕。有一天铃木收到日本广播公司松本广播电台的邀请,希望去参加广播演出。这是一次十分难得的大好机会,铃木便考虑将其作为一种演奏能力的测验,便让他们去演奏他俩都未曾拉过的曲子--维瓦特的《e短调协奏曲》。铃木了解他们的能力,问题在于他们在那短短的时间内能不能记住曲子并掌握演奏的技巧。

  在经过短时间的练习之后,他俩并没有带走乐谱,却同样信心十足地坐上接他们的汽车,驶向了广播电台。在培养孩子记忆力的方法上,铃木倾注了最大的精力。对自幼就在这种培养方法下长大的他俩来说,乐谱只不过是为了便于记忆而准备的参考材料,他们想都没想过把乐谱带到播音室去。众所周知,耕儿和健次都不是经考试录取后培养的。铃木认为,这种惊人的能力并不是只存在于特殊人的身上。实际上也并非如此。什么样的培养方法将培养出什么样的人,耕儿和健次只不过是这方面的一个例子。为了让耕儿的才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在他19岁时,铃木先生决定送耕儿去国外留学,并拜著名的音乐家艾爱斯克先生为师。半年之后,巴黎音乐学院举行了毕业考试。对任何人来说,获得巴黎音乐学院毕业证书都是值得庆贺的。而耕儿仅用了半年时间就顺利毕业了。而后,在第一次拜望艾爱斯克先生时隔半年之后,耕儿正式拜先生为师了。在直到这位大师去世前的两年间,耕儿一直都得到他的指教。耕儿从这位音乐艺术大师身上所获得的宝贵教益之多是人们难以想象的。两年以后,耕儿虽然失去了艾爱斯克先生,但他已成为可以自己选择导师的青年才俊了。这时的他为自己选择的导师是阿尔沃尔·格留米奥先生。这位导师是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校的教授,而且在举办演奏会和录制唱片方面,是当今欧洲公认水平最高的小提琴演奏家。耕儿深为格留米奥的高超演奏水平所倾倒,认定自己的导师非他莫属。后来,格留米奥曾经说过自己有两个最优秀的弟子,这两个弟子都是日本人,而且都是小时候跟铃木学习过的。两个人中的一个就是丰田耕儿;另一个是在1963年慕尼黑国际音乐竞赛中取得第一名的志田登美子。

  环境影响能力

  从古时候起,日本就有使名莺发出优美叫声的训练方法。这对铃木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启示。从野生的莺巢中捕捉幼莺后回家,当幼莺会吃食后,让它练习啼叫。日本人的做法是将能发出美声的名莺借来,放到被捉回的幼莺的旁边,用一个月的时间让幼莺听名莺每天啼叫。并让幼莺模仿那个名莺的叫法,尤其要注意不要让它听野马的叫声,否则就前功尽弃了。这是最初的训练,也是最重要的训练,是以后的训练中不可缺少的。在一个月之内,名莺在幼莺的旁边每天啼叫,幼莺则默默地听着名莺发出的优美的音色。幼莺在这种顺应过程中,其生理上、机能上会不断发生变化。通过名莺的例子,我们看到了生物形成能力的规律,说明人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依赖生命力发挥作用,使自己适应所处环境来逐渐形成并掌握的。幼儿顺应环境的能力强得惊人,顺应环境而产生的生理反应、生命机能反应乃是一切生物所具有的自然现象。趁幼儿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大时,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其教育内容将会深深地铭刻在他的脑海中,终生难忘。狼童的故事是被人们津津乐道的,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了解到人的孩子在狼群里被狼养育着,并在那儿长大,因而形成了狼的生态习性。这就是适应环境而生存的自然法则。这一事实,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即地球上的所有孩子,是如何保持并延续各自生命的,每个人是如何发展成长的。它深切地告诫我们:应该丢弃以往我们一直认为不管人的思想、灵感、智慧还是行为都是先天决定的这样一种观念。人们把由狼的生活世界回归人类社会的狼童判定为白痴,作为人来讲,形象确实至惨至悲。但我认为,这种认识是把她们与人类社会中的孩子相比较而言的。实际上,狼童身为人类的孩子却适应了狼的生活,这从作为人的孩子的角度看,她们却又确实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很高的天赋。作为人,她们要是处在文明社会的良好环境里,无疑会得到良好的发展。当然,这不过是个假定。但不管多么顽固不化的天生论者,他都不可能把狼孩用四肢走路、用嘴叼东西、喜欢吃生肉、夜吠以及虽为女孩但其肩部、胸部却长着长毛的这些事实说成是天生的。

  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孩子并没有被扔进狼群。但从孩子们的能力并非是天生的而是由所处环境造成的这一角度来看,那么现在世界上的孩子或多或少的同被扔进狼群的孩子一样,生活成长上都受到了损害。而当人们看到他们这种受损害的形象后,却把这说成是天生的,这可谓是天大的错误。世上没有特定的素质,许多事实都证明,环境的好坏,严重影响着能力的高低。更何况,如果孩子长到五六岁以后,就更没办法去了解先天素质的高低了。把人的素质归结于先天的高低,这是非常荒谬的。从铃木多年来对众多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经验来看,世上不存在诸如音乐素质等的所谓特定素质。所谓人的先天素质就是既可以把人培养成音盲,也可以把人培养成狼。所有文化方面的能力,完全不是靠遗传因素从人体内部产生出来的,而是适应外部环境条件后,在人体内部培养起来的。如果说因遗传而造成人的素质优劣的话,那只是获得能力、形成能力水平的高低,即适应环境水平的高低和速度的快慢而已。石器时代培养不出贝多芬人与大自然间的协调,不单纯是与自然的交流。正如有石器时代的自然、古代的自然、农业的自然、工业的自然那样,对人类而言的自然环境则是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变化的。有人问:能力能培养到什么程度呢?铃木认为能达到当时那个时代文化能力的至高点。他说:人在整个大自然环境中,要与大自然诸方面发生关系,并取得协调发展。爱因斯坦、歌德、贝多芬这样的人物,若出生于石器时代的话,大概只能被培养成为具有石器时代文化能力的人吧。与此相反,若石器时代的幼儿由现在的我收养教育的话,大概不需要多长时间,那幼儿将会被培养成为能演奏贝多芬创作的小提琴奏鸣曲的青年。若把今天出生的孩子拿到5000年以后的社会里进行培养的话,那么就会变成5000年以后社会的人了吧。

  从广义上讲,时代的文化环境是所有人共有的。若从欧美、东方、国家、地区、市县村和家庭方面来看,围绕个人的文化环境是各种各样的。不论任何人,只要努力都能获得良好的文化环境。说得极端点,现在的日本人即使居住在山区里也可得到那样的文化环境。当然,并不是说一切文化性的自然环境都好,其中有稀奇古怪的东西,也有公害、破坏自然之类的东西。重要的是社会上的那些英才们已从过去那种昏迷状态中清醒过来,为文化性的自然环境贡献了力量,增添了新的光彩。关于狼童的故事,我们都已知道,人的孩子就是具有如此大的可塑性。因此,出生在西方各国的孩子、出生在东方各国的孩子以及出生在非洲各地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分别适应各自国家或地区的不同文化。铃木还坚信,即使在这些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里,由于每个孩子父母的情况千差万别,所处环境的好坏不同,其成长结果也将千差万别。任何事情有因,然后才会有果。人形象的好坏、心灵的美丑、感觉的强弱等,全都是孩子的生命力适应环境而形成的。铃木反复强调一点,就是不能根据孩子长大后的情况来谈论这是先天因素造成的,必须丢弃这种思想。要懂得一点,孩子被自然所赋予的是个未知数,他们身上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不论先天的优劣,都要精心培养他们。只有如此,才能给孩子带来真正的幸福,给人类带来明天的希望。因此铃木先生劝告父母要尽量给孩子们接受现代最高文化水平的机会。

  性格就是能力

  人们常常议论:这个孩子性格直爽、开朗,那个孩子性格孤僻、忧郁等等。其实,孩子一生下来,根本不存在什么直爽或孤僻的性格。所谓的性格,很明显是在孩子们的生命力适应环境条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换句话说,性格是孩子的生命力作为生存能力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姿态。因此,铃木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性格就是能力。直爽的性格和孤僻的性格,在现实生活能力方面存在着很大差距。若是直爽的性格,就易被他人接受,社交活动范围广泛,有走向各种人生道路的可能性。若性格孤僻,社交活动范围就狭窄,做任何事情都不愿同人们直接配合处理,结果往往是半途而废,走向人生道路的可能性一直处于关闭状态。由此看来,性格的确是一种处理一切事情的能力。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有的孩子直爽,有的孩子孤僻等如此迥异的性格呢?这些大相径庭的不同性格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孩子独创出来的。当孩子的生命力作为现实生活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时,总觉得自己与现实生活相脱离,不能很好地去适应。其结果是体现不出孩子原有的那种直爽、乐观、开朗、温柔和刚强的性格,反而出现了与原有性格不太一致的不良性格。由此可见,性格本身多少都会发生改变,而且会不断地改变。例如,生活环境一旦变化,你的性格也有可能变化。这种性格上的变化是由于不能很好适应变化了的生活环境所造成的。一般说来,父母都会不吝于指责自己孩子养成的坏习惯,并希望他们改正。但如果不反复正确地加以引导,其坏习惯就不易改变。另外,当能力还未培养出来时,即使再怎样告诫他也难以纠正过来。对与现实生活环境不相适应的孩子来说,应该采取使孩子心情舒畅,易于接受的办法。如父母对孩子说:不妨再来试试看,反复几次就会适应的呀!这种办法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另外,对孩子的优点要予以表扬,只有发扬优点才有利于克服缺点,使之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有此基础,其他事情当然也就好办多了。从容易的事情开始铃木认为,无论多么困难的事情,只要从简单的会做的事做起,不断反复训练,总有一天孩子会感到容易;而且这不仅是技能的训练,更是自信心的培养。铃木把初级阶段的指导方法要点归纳为:--从少量的、会做的内容开始;--经过训练,内容达到运用自如;--把运用自如的内容中不正确的部分纠正为正确的;--注意不断培养能力;--再增添少量同等程度的内容;--完成的速度出现差异(能力开始萌芽);--要把前面学过的内容和新内容结合起来训练;

  --要不停地训练,使前边的内容学得更好,新的内容得到正确纠正;--前面的内容要学得更加熟练(培养能力),新内容达到灵活运用;--在实现的基础上,再增添新内容。通过上述指导方法反复训练,就会使孩子感到一点儿也不难,随之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在训练过程中已经掌握的能力,进入新的阶段时,并不是说不需要了。例如,人的身体能自由操纵自己的手足,而手足则能进行更复杂、更微妙的动作。孩子的成长也是如此,任何孩子都是自然而然地掌握能力,所以他们都感到容易。但是孩子的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那么容易地培养出来的,它与人的发育过程一样,是逐步提高,循序渐进的。对此,父母和老师应该有充分的认识。一些孩子到五六岁时,就能熟练掌握4000左右单词及其语言自由表达能力。这是因为在孩子记住的单词上不断增加新单词,并通过每天训练自然而然地掌握其全部内容的缘故。孩子的能力一旦提高,还要增加新单词,其速度也要逐渐加快,而且每天要讲述掌握的全部单词内容。这就是所谓的训练,铃木把它命名为加算式训练法。这是提高孩子能力最重要的方法。铃木在教孩子学音乐时,不管弹钢琴也好,拉小提琴也好,都是让孩子每天在家里一边听已学过的5支曲子的标准录音,一边反复练习。因为都是已演奏过的曲子,所以孩子们都能看着优秀的曲本愉快地弹钢琴或拉小提琴,都能自然而然地掌握出色的演奏能力。在此基础上,再练习新曲子。与以上指导方法相呼应的,铃木提出了能力训练方法:--给他们几次同样难度的内容,用处理的速度和完成的好坏程度来判断孩子能力的发展状况;--若能力掌握熟练的话,再增加一些难度较大的内容;--在出色地完成已学过的内容后,要为培养才能、提高应用能力及下一步处理能力作好准备;--教育者若以推进教学计划为目的,那必然会失败。换句话说,只有在注意培养能力的基础上,才能推进教学进度;--若用更好的训练方法来培养应用能力的话,那么必然会产生能力的飞跃,指导者的作用就在于是否注意到这种飞跃,是否推进了与这种飞跃相适应的教材改革。这些培养能力的要点不光是技术,而且要培养人的精神,否则人的更大能力就得不到发挥。这是铃木在毕生中所获得的能力开发的核心所在。总之,无论什么样的才能教育,首要的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对取得的成绩经常予以表扬,同时不断增加新内容,以促进孩子的上进心。

  孩子失去兴趣的原因

  许多人都说:现在努力干事的孩子越来越少了。这话让人难以置信。铃木认为:没有培养好孩子的大人首先不要发牢骚,应该分析一下没有培养好孩子的原因。从孩子失去兴趣这一角度认真分析就可明白其原因。这并不是孩子们不努力,而是对于把毛巾拧扎在头上假装积极的那套表面做法失去了兴趣,你能说他们怪癖吗?相反,孩子们比起那些头上拧扎着毛巾表面积极私底下消极怠工的人们要强得多。出于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天性,孩子们干事想干得轻松愉快,而拧扎头巾的那种表面紧张的状态并不能表明轻松榆快,反而会给孩子带来一种紧张得令人窒息的感觉。对这种表面做法,孩子们早已失去了耐心和兴趣,这是原因的第一个方面。在当今这个日趋浮躁的时代,任何一件事情,大人都是从表面上对其进行评价的。孩子们失去兴趣的背后隐藏着他们对表面评价的无意识的反驳,这是原因的第二个方面。孩子们对只从表面进行评价的培养方法从心底里就是非常抵触的。父母注意改正表面评价的方式就行了,否则就增强了孩子们的反抗心理。孩子们这种反抗心理的具体表现是:不活泼、不积极主动、干事吊儿郎当等等。通过分数、偏差值等表面数字评价孩子好坏的倾向越严重,孩子的败兴心理就越强,到最后将变成一个做什么事情都无干劲的孩子。换句话说,大人总是从表面进行评价,这是导致孩子失去兴趣的根本原因。正因为如此,才使我们痛感加强培养孩子心灵的才能教育是何等的重要啊!

  玩学习

  幼儿生活的全部活动几乎都离不开玩游戏。选孩子喜欢的游戏,通过反复练习来增长能力,是才能教育方法的一种重要特点。在《早期教育与天才》一书中铃木讲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孩子,3岁时就让他每天坚持练3个小时的小提琴。有的人认为:这么大运动量的训练,有点太过分了吧。而实际上完全不是什么过分,因为对他来说只是游戏,通过这种游戏达到欢乐的目的。每天一件事玩3个小时,怎么算过分呢?孩子的母亲让他练小提琴代替了玩偶人,还让他像听情调音乐那样,多听几次刚学过的曲子的录音。他整天把小提琴作为玩具独立演练。当摆出一副严肃的一本正经的教育架势时,孩子心里就有点紧张了。如果是激发孩子心里高兴的教育,就能不断地提高其能力。这才是正确的教育。游戏似乎与教育这个词没有多大联系。一说教育往往被认为是让孩子做些不太喜欢的事。真正教育的核心内容不是让孩子做不喜欢的事,而是以喜欢的游戏来培养幼儿的能力。这种教育方法决不是光玩不培养能力。幼儿教育就是让孩子始于游戏的欢乐中,以此引向正确的方向。铃木才能教育学校收留的幼儿,开始时不让他们拉小提琴,而是先对其母亲进行指导,以便做到也能拉小提琴。然后,在家里让孩子先听将要练习的小提琴曲子的录音。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即使母亲想让孩子练习,但孩子也不完全都有愿拉小提琴的心。为了让孩子不知不觉地养成自己也想练的心情,就要让孩子在家里听录音,在教室里旁听其他孩子演奏的曲子。并且,孩子的母亲无论在家里、还是在教室里都要拉合适自己孩子练习的小提琴。总有一天,孩子会从母亲手里拿过小提琴,并主动说:我也想玩一玩。在培养孩子记忆力方面,铃木也强调玩的意义。

  幼儿期是记忆力成长最快的时期,要训练提高孩子的记忆力一定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因此铃木想到日本的徘句。徘句是诗词中最精练而简朴的形式,既优美又朴素的语言,对孩子一生的记忆大有裨益。于是,铃木从许多短徘句中,挑选出易被孩子理解的徘句作为教材。当时,铃木执教的幼儿园定员为60名,其中3岁、4岁和5岁的儿童各20名。4月份新入园的3岁儿童同高年级的儿童一起,每天新学一个短句,反复背诵,加强记忆。这种训练法会大大增强记忆力。通过每天的训练,学习徘句的速度逐步加快,记忆持续的时间也逐渐延长,记忆能力也随之不断地提高。为了加强娱乐性和趣味性,铃木把选出的100个短句分别写在纸牌上,用这种纸牌形式让孩子们高兴地玩游戏。对这些短句未记熟之前,玩这种游戏是很难取胜的。伴随着掌握的句子逐渐增多,说话的技巧和语调也逐步被掌握,甚至进一步向独立创作的方向发展。彩票学习法也是铃木独创的新颖的学习方法。无论是弹钢琴还是拉小提琴,只要坚持每天练习,其能力就会不断提高。但是,铃木发现有的孩子不能坚持每天练习,总是无精打采地消磨时光。这样的孩子被老师察觉后,常常让他们在每节课长时间地反复练习同一首曲子,并说:还不行,再加把劲儿,一直到熟练为止!而学生由于对每节课总是练习同一首曲子感到厌烦,渐渐滋生了抵触情绪。实际上这种情况不只限于弹钢琴和拉小提琴,做任何事都是如此。铃木先生为了避免这种不良的学习风气,而采用了彩票学习法。授课一开始,首先用抽签的方式从想要学的几首曲子中选出一首,然后讲授和练习中签的曲子。孩子对通过抽签游戏进行学习感到很高兴。无论是演奏已学过的曲子,还是新学的曲子,都信心十足,相信自己会演奏好的,对中签的曲子一定会演奏成功。其实,在家里也可以用彩票学习法练习学过的曲子和课外作业的曲子。尤其对初学的学生来说,运用彩票学习法,可以促进其在家里主动练习的热情。四五岁的孩子有的竟能用钢琴熟练地弹奏巴赫的《小步舞曲》和《快步舞曲》,有的也能熟练地用小提琴演奏比巴鲁特的《小提琴协奏曲》,这与任何孩子到5岁都能培养成熟练说日语的能力的情况完全相同。对成长期的幼儿只要注意教育,其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对因厌烦而不愿练习的孩子,只是喋喋不休地反复催促练习的做法是于事无补的。因此,父母和老师的作用关键在于,能否鼓励孩子不贪玩,乐于主动地进行练习。彩票学习法同样也可以适用于其他各个方面。无论孩子做什么,只要有兴趣,就要让他试一试。抽签时,孩子们期待着什么能中呢?哪个中了都可以,因为里边都是孩子喜欢的曲子和擅长拉的曲子。再说这次没中签的曲子,也许下次能中呢。对幼儿来说,没有练习的自觉性。只要是喜欢的游戏才愿意做,这是孩子的禀赋。如果厌烦不愿意做,也不要责备,而要进一步思考孩子喜欢练习的方法。只要干则会掌握实行能力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重要的。实际上,成功与失败都与此有关。那么怎样才能掌握实行的能力呢?有很多人对棒球运动很熟悉,观看后总是评头论足,但是他们只是知道或观看,也许并不具备那些拼命打棒球而成为优秀选手的直感能力、判断能力、活动能力和遵守规则的能力。对于打棒球来说,实际需要的不是评头论足﹑指手画脚的看客,而是要能够切切实实地站在场上将应具备的上述各种能力付诸运动的优秀的棒球选手。从打棒球来看,棒球打得好,就会变成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还可应用于其他社会活动。所以,要掌握实行的能力,首先就应该养成实行的习惯。无论是困难的事情还是要迅速完成的事情,都应该从现在开始做起。只有经常去实行,才能养成实行的习惯。当这种习惯养成后就会变成一种可贵的能力。明确知道而不去实行,这是人们普遍存在的弱点,也是我们在许多场合常常遇到的情况。铃木曾反复强调,知识毕竟是知识,而不是能力,当知识得到应用时才可以说是能力。过去有句老话:只要干则会。这句话既不能成为口头禅,也不能认为与自己无关,它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通过反复地做,任何事情都能学会,这就是能力。在这里有一条不可动摇的规则,即无论多么小的事情,一旦发现就付诸行动,在行动过程中不断鞭策自己,坚持不懈地干到底。这个规则一旦形成了习惯,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就会成为可能,不断开拓自己前进的道路。

  孩子喜欢重复做事

  让孩子重复做某一件事是对孩子实施才能教育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对大人来说,这似乎是一件苦差事。因而有不少人提出自己的疑虑:反复做事需要相当的耐力,即使自制力强的成年人也未必有多大的耐心,那么3岁或5岁的孩子又怎能忍受得住呢?事实上,人们的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有的孩子常玩积木,把积木垒起来推倒,再垒起来再推倒;有的孩子在屋子里不厌其烦地转来转去,忙个不停;有的孩子爱玩滑梯,除非父母硬把他拉走,否则爬上滑下,玩起来没个够……由此可见,孩子具有一旦碰上感兴趣的事就会不厌其烦地重复做的特点。重复做事是孩子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训练,心理学家把它称为幼儿的特有行为--常同行为。从心理学上讲,幼儿在事物瞬息万变的过程中,心情总是起伏不定的。所以幼儿想通过常同行为来确保稳定感和舒适感。这种自然性的倾向值得注意。对3岁幼儿来说,玩滑梯或拉小提琴,二者区别不大。不管哪一种,只要体现出反复做事的乐趣,那么幼儿就会以大人想象不到的速度玩得熟练起来。这种重复做事对大人来说是苦差事,对孩子来说却是非常喜欢的。有人对才能教育提出批评说:让幼儿做连大人都吃不消的事,未免太残忍了吧!这种批评是不对的。才能教育是孩子们自然而然形成的自我训练法,它与玩的方法是一样的,其实孩子一点也不感觉到残忍。为了好好地保持与孩子的接触,必须抓住孩子喜欢重复做事这一特点。如果父母认为孩子长时间重复做事确实吃不消的话,那么就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与孩子面对面重复做事。对大人来说,当遇到从未见过的东西时,也会产生与幼儿相似的感觉,用好奇的眼神注视着,想知道它究竟是什么东西。大人对某一件事感兴趣要有一个过程,如果有意与孩子面对面地玩,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大人们自己也不知不觉地变得高兴起来了。古人讲上大人不失赤子之心。由此可见,大人的童心是决不会消失的。有人提出要断绝父母与孩子的关系问题,其原因之一就在于父母把孩子放进大人的世界中就放任不管了,这样等于抹杀了孩子的童心,也剥夺了自己重新找回童心的机会。

  每个孩子对事物都是充满好奇心的,那是孩子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自然而然地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对大人来说,一个红玻璃杯子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在幼儿看来,却是一个感觉不可思议的红块块,他摆弄过来摆弄过去,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玩的、很有趣的东西。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心。一般说来,周围的一切事物对幼儿来说都是新鲜的、令人激动的。而幼儿一旦逐渐熟悉了那些东西,知道了它们在生活中的应有状态,也就不再对他们感兴趣了。由此可见,孩子本来就喜欢重复做某一件事,对自己周围的事物总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而且孩子越小越是如此。因此说,才能教育应在早期进行,越早越好。给予具有希望的表扬这种积极性与干劲儿是紧密联系的,人一旦鼓起劲儿来就有了积极性,但干劲儿并不是从外界可以注入的,而是从人的内心迸发出来的。因此,积极性是最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调动积极性呢?最有效的方法是:要给予具有希望的表扬。铃木在教学过程中对拉得十分糟糕的孩子也说:拉得不错呀!要是克服了缺点……也就是说,最好是采取幽默的方法,首先要表扬。对孩子们来说,如果对表现不好的地方只是进行指责,而对表现好的地方连声挺不错的都不肯说,会使孩子们感到难堪,从而他们的干劲儿就没有了。当孩子有了一点小小的进步时,就加以表扬也是应该的。同样的道理,在幼儿牙牙学语时,不管嘴里说些什么,没有家长指责说那嘴是怎么张的呀,声音高或声音低啦等等,只是表扬孩子,对他们的成长也是不利的。除了表扬以外,还要明确指出不足的地方。这样既能使孩子改正缺点,又会促使他做得更好。可是,连小提琴都拉不好的孩子,当练习得会拉时,家长不仅不表扬,反倒找碴儿挑些毛病。与过去相比,现在拉得相当不错了呀!再加把劲儿还会更好,将会让老师大吃一惊的。铃木希望家长多用这些鼓励的话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鼓励的目的是要让孩子从要求他做变成要让他想做。因此,应该在给予具有希望的表扬方式上下些工夫。呵,拉得挺不错呀!就这么一句话,孩子就会变得高兴起来,充满了自信和热情,于是积极性也就产生了。

  不要任意指责孩子

  父母对孩子好像总是爱责备,而不善于表扬。尤其是东方父母,他们深受含蓄﹑谦卑、虚心等传统思想的影响,更是吝啬于表扬孩子。有许多父母为纠正孩子的缺点,总是先情绪激动地没完没了地责备孩子,喋喋不休的,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有的父母曾找铃木谈,说最初因不责备就不改而责备,后来因即使责备也不改而苦恼,最后又认为不可救药而放弃不管了。一味地责备,给泼冷水,不用说孩子,就连大人也会失去信心。这样下去,就会逐渐培养出因设法保护自己而产生反抗心理的孩子。有人说:处于反抗期的孩子,难以对付。人本来就没有什么反抗期,但因孩子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若不给予正确引导,就会以反抗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说,反抗期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由父母方面造成的。如果总是无休止地责备孩子,任何孩子都会产生反抗的心理。正如能力法则所确定的那样,若给孩子以反复的刺激,就会使孩子逐渐形成反抗的能力。例如,常用烈性药物,细菌就会迅速产生抗药性,不久这种药就会对细菌完全不起作用。同样,对孩子越是一味地责备,其反抗心理就越强,最终还是以父母屈服于孩子而告终。有人对铃木说:请教给我好的责备方法。铃木说:我没有那种好方法。又有人说:现在孩子不听话,难道不责备就算好吗?铃木认为即使不听话,也不能责备,要真心实意地、正确地培养孩子的能力。责备当然也是从爱孩子的角度出发的,但是父母为了责备孩子往往采用令人可怕的声音或表情动作。不妨用摄像机把它录下来,自己亲眼看一看会有何种感觉呢?大概心情是不舒畅的吧。同样也会使我们明白责备会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

  如果孩子感到恐惧害怕,即使怎样责备和说教也都听不进去了,自然也不会起到什么良好的教育效果。尽管孩子可能会停止做坏事,那也是因为他讨厌再次经受以前那种可怕的体验,却并不表明他懂得了这件事不能做的真正的道理。总之,大人责备孩子时,多多少少会感情冲动,气血上升,这样就会缺乏冷静的头脑和客观的判断力。其实,这个时候首要的是大人要以宽大的胸怀和极大的热忱去培养孩子的能力。孩子们往往都会有许多天真烂漫的幻想,其中一些也隐藏着实现的可能性。为实现孩子发展的可能性,大人对孩子决不能一味地指责。因为指责会打消孩子向往的欲望,这就会降低甚至剥夺孩子发展的可能性。有的父母听到孩子唱歌调子拿不准时,就说:你的调子怎么拿不准呀?孩子听了这番话会怎么想呢?也许他会认为:我连音都发不准,还能唱好歌吗?事实上,这样的话在我们的家庭或学校里是能经常听到的。我们能从学生的父母和老师那里听到许多这种指责的话:像你这样的笨蛋,什么也做不了。就这点成绩,你还想当医生,真是自不量力,白日做梦!有许多家长和老师不假思索地说出这些不该说的话,甚至想通过刺激的方法使孩子面对现实,却丝毫不考虑孩子的理解力及其感受,而孩子也压根儿不懂得这种意图。对于孩子来说,老师和家长是孩子难以想象的巨大存在,是作为社会的代表者和权威者说话。因此,在孩子的心里,自己受到的指责就等于断定了自己未来的命运。我们对孩子的成长不应加以种种限制,而应该加以正确的鼓励和诱导,即便是责备,也要分轻重缓急,把握分寸,以开辟他们向更高能力发展的可能性的道路。对孩子不指责是促进孩子发展的可能性的最起码条件。通过责备让孩子做与通过表扬让孩子做,二者对孩子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要用冷静的态度和温暖的心去对待孩子,注意和发扬孩子的优点。

  如何矫正缺点

  古人讲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缺点是不可能的。人的能力从生下来那天起,就是在各种客观条件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因此作为缺点表现出来的东西,也可以说是在客观条件下形成的一种能力,当然这种能力是弱势的,不足的。既然是作为能力养成的,要想完全矫正也是很难的,更何况我们还不能过分地、任意地批评指责孩子。如同我们现在再也不能改变我们的过去一样,无论是缺点还是优点,是已经成为事实的东西,无论如何是不能否认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反省过去,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便重新沿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因此,铃木认为,与其说矫正缺点,倒不如说应该通过培养其他的正确能力来超越那些缺点。例如,多数孩子把音符1、2、3、4中的半音4拉高,这是因为平时已把音符4按提高半音训练的结果。要把这个已经养成拉高半音的4恢复到原来的音阶是比较难的。因为已经养成的习惯,是很难改变的。那么怎么办才好呢?那就是让他们重新学习正确掌握4的音阶。如果那个错误的4音听了5000次才掌握的话,那么就让他们把正确的4音听上6000次、7000次。这样做即便是一开始没有效果,但过不了多久,当听过6000次以后所养成的正确发音能力就会超越原来错误的发音能力。换句话说,新的能力就养成了。同样的道理,如果小孩子沾染上什么坏习惯的话,要克服它,就要培养树立起良好的习惯。假如那个恶习在现实生活中反复了100次才形成的话,那么就以良好的习惯,反复训练150次、200次,这样,就能使孩子具备了新的能力,于是恶习就自然消失了。年龄越小,接受能力就越快。所以,一旦发现缺点就要及时指出并加以矫正,让他们掌握正确的能力,这是很必要的。在缺点很多的时候,不要一下子指出很多缺点。如果这也不行,那也不对的话,就会使孩子无所适从,不知该怎么办才好,精神上的负担也就大了。这个时候,最应该考虑的是哪个缺点应该首先改正,对最主要的缺点要集中精力反复地克服,直到彻底改正为止。这个缺点改正了,再转向改正第二个、第三个缺点。一个一个来,目标一个一个达到,出现的缺点也就慢慢地改正过来了。

  要用功学习造就了不用功的孩子

  在某一个家庭里,夫妻俩从孩子小的时候起,3个人围坐在一张桌子旁边,教孩子画画和识字,养成了一起愉快游戏的习惯。生了第二个孩子以后,这个习惯仍然保持着,老大读书时,老二就学画画。不久,又生了第三个孩子。老三在桌上学画画时,老大就到另一张桌子上去独自学习。这是由于同一张桌子太拥挤和他的两个小弟弟吵闹的缘故吧。老二见老大每天独自一个人学习的样子,没过多久,一吃过晚饭,他也找了一张自己专用的桌子,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这样一来,很快老三想跟两个哥哥学,也找了一张自己专用的桌子,开始独自学习起来。这是一个成功引导孩子用功学习的案例,值得很多为人父母者学习和借鉴。然而对于引导孩子学习,我们最常听见的却是来自家长的这样简短而严肃的告诫:要用功学习。对不用功的孩子来说,要用功学习这句话是特别让人感到不愉快的命令之一。如果经常这样催促,孩子就会感到厌烦从而产生对抗命令的逆反心理,不久,连老老实实地坐到书桌前都办不到了。讨厌被家长反复催促学习的孩子,渐渐地从坐下来到开始学习的时间拉长了。特别是当受到训斥而坐到书桌前的时候,由于不是出于自愿,所以学也根本不像学的样子,也许心思早就从书本飘到了客厅里的动画片上或者楼下伙伴们的嬉闹声里去了。由于不了解情况,作为家长,他们总以为不管怎样只要叫孩子坐在书桌前,就放心地完事大吉了,其实反倒把孩子的心搅乱了。尽管从表面看成功了,但实际效果恰恰相反。要用功学习!这句话最初的意思只不过是稍微提醒孩子注意而已。可是每天这样说,久而久之,无形之中就让孩子心里感到有压力,产生反抗心理,从而由提醒注意的含义变成了命令,后又变成严厉地训斥,完全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结果是,要用功学习这句话造就了不用功的孩子。年幼时养成的生活习惯,不论是好是坏都是很顽固的。不管是让人喜欢还是讨厌,都认为这种行动是理所当然的。最好的是,为孩子着想,家长要静下心来多花费些时间,和孩子们一起围坐在桌前娱乐一番。每天这样做,不久就会使孩子养成平心静气伏案学习的自觉性了。

  与孩子交心

  随着信息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当今,能够耐心地听孩子说话的大人越来越少了。我们常常看到有的人当小孩子靠近时不得不马马虎虎地应付一下,并说出不善于与孩子打交道……之类的话,说完就急忙躲开了。另外作为孩子的父母,不是面对孩子主动说话,而是只顾着看报纸或电视随声附和地聊上几句。即使还没有发展到如此地步,却也很少看到父母面对面地耐心地听孩子说话的情景。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又怎么会演变成了这样呢?现在,经常有父母颇感无奈地叹息,说:孩子有什么话也不给我说,我说什么孩子也听不进去。与此同时,孩子也颇感委屈地抱怨,说:父母什么事也不给我们讲明白。或者父母光说自己想说的话,可我想说的话,父母都不听。这种令人痛心的事态还在发展。实际上,这种事态并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从幼儿时期就开始了的。不是光听孩子的话,而是一块儿交心,孩子和大人才能共同创造一个共享轻松的世界。如果大人只是以听你的、陪伴你的高姿态出现,甚至随意敷衍了事,那么就会使孩子感到有一堵高大厚重的墙横亘在自己与父母之间,以至于自己不敢也无法越过它,而父母又会觉得孩子不愿意与自己亲近,什么话都不告诉自己。于是交心的桥梁断了,相互不理解的局面就出现了。与孩子打交道感到痛苦是因为还没有与孩子交心的缘故。如果能与孩子交心谈心,那么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轻松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大人和孩子就处在没有墙壁、互相理解的安全感之中。如果孩子从幼小时期就有这种体验的话,那就决不会出现家长与孩子断绝关系的现象了。只有把耐心听孩子的话作为日常生活的行动,孩子的世界就能渐渐地看清楚了,并能从中发现乐趣。

  为什么跟不上

  近几年来,跟不上的现象在教育界逐渐成为了广泛讨论的话题。其实并不是跟不上的问题,而是不让跟上的问题--本来就没有好好教育的孩子,反倒被认为天生的不行。这是由脱离实际的观点统治着教育界而造成的。比如,有的学校,把跟不上的孩子们看成是能力上的差别,然后根据他们不同的能力分为高低班或快慢班一类的形式进行教育。但如果对跟不上不作具体分析,仍采取同一教育方法,不管怎样做,也只能是造就出更多的跟不上。在上小学以前,确切地说,从零岁幼儿开始,许多家庭就已经进行着跟不上的教育了。在孩子似懂非懂的情况下,拼命强迫孩子向前进,结果最终导致了学习跟不上。这种不断地使他们跟不上的教育,往往源于家庭,应该引起父母的足够注意。正确的做法是,如果孩子们不会做,就让他们认真地反复练习,直到会做为止。许多家长和老师也许会说实在没有时间那样做啊不能为一个孩子而牺牲其他的孩子啊。这些问题是事实没有错,但如果我们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时,就没有任何借口来推卸责任了。所谓因材施教,即每个孩子的能力成长,都需要适当的教育方法,并不是什么空谈,而是有事实依据的。这一点通过铃木才能教育运动和多年的教育实验,已被充分地证实了的。总结才能教育的经验,铃木发现,要使每个孩子都能跟上,无论是有意识地、还是无意识地,都必须注意不要使孩子产生自卑感。正在成长的孩子们,能力提高得快,领会得也快。但是,对于或多或少有自卑感的孩子来说,尽管付出了很多努力,能力却依旧难以提高。反之,能力成长快的孩子就没有自卑感。他们由于会做而感到高兴,所以,总是满腔热情地努力去做,能力也就不断地成长。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懂得孩子这样成长的规律和对其教育的诀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无意之中给孩子造成自卑感的家长,使学生抱有自卑感的老师,是何其多啊!为了消除连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下意识的自卑感,家长和老师要注意说话时的语言,并帮助孩子树立起有能力办得到、跟得上的自信心,这是指导的诀窍。要让他们出色地去做办得到的事,使他们树立起自信心。由于自卑感是一种相当顽固的心理,要消除它无论如何也得需要一段时间的。铃木认为,如果花上一年或一年半的时间,几乎所有的人都能转变,并迸发出朝气蓬勃的活力来。在谈到具体做法时,铃木说:首先,最重要的一条是,对会做的孩子和不会做的孩子,不要有任何表示。虽然考试和成绩单是其形式之一,但要绝对禁止对差一些的孩子施以惩罚。当然,更不能伤害其自信或自尊。这种情况只有在相信孩子的可塑性和相互信赖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为什么自己的孩子没有长进呢?不要完全归罪于孩子,否则会产生对孩子的不信任,使其产生自卑感,这对孩子的能力增长是很不利的。

  自己无能的苦恼

  到柏林留学后,铃木经过努力终于找到了自认为最杰出的小提琴演奏家克林古拉教授,并拜他为师。老师留给铃木的音乐作业很难,每天需要拼命练习5个小时才行。铃木有时觉得它简直像一堵巨大墙壁似的阻挡着自己,无论如何都无法逾越。就这样,铃木不知练习了多长时间,仍毫无长进。于是,他的心情越来越沉重。有一天,铃木在柏林交响管弦乐团音乐室里聆听了著名演奏家的精彩演奏之后返回家,自己有气无力地、自言自语地说:这是多么悲痛的生活啊!明明知道自己无能,却每天还在努力练习。这种努力又有什么价值呢?自己没有那种潜在的才能,难道不应该重新估量一下自己吗?其实,相信许多人都曾经历过这样的事情,特别是那些一心追求艺术的人们更容易有这种体验。当把前辈的伟大作品中所显示出的巨大才能与自己相比时,更是沮丧:人家的才能是天生的。这种想法往往更容易引起自己的悲观和失望。一些青年因认为自己无能而深感绝望,甚至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如果这些青年知道自己无能应创造才能这一道理的话,那么就不会悲叹自己无能了,就会为掌握能力至死不断努力。这种努力虽然艰苦,但是充满希望。只要这种努力方向正确,其能力就会相应地提高。铃木离开日本的目的不是当一名演奏家,而是出于对音乐的迷恋,想知道人间创造的艺术秘密即什么是艺术的问题。他对自己的演奏能力虽感到绝望,但正因为这一点,才促使他产生了对艺术秘密追求的强烈欲望。尽管认为自己无能,为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在艺术方面,不怕慢,正在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决不后退。这种追求艺术的坚定决心,使铃木从极度的绝望中解脱出来了。正是这种不急不躁、不停息、坚持不懈地向前进的精神,使铃木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并认识到因自己无能而苦恼和悲伤是多么无价值和愚蠢啊!因此,铃木说: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培养,但能力的大小跟教育方法有关;不管谁都可以培养自己的能力,但其能力大小则与自己努力与否有关。不是教,而是培养任何孩子都有容易地掌握流利说日语的能力,然而有的人拼命地教,让孩子拼命地做作业,却总是教不好,孩子也总是学不好。其中肯定有问题,而铃木先生30年来的亲身体验和教育实验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在他看来,大家都热衷于教,却忘记了对孩子能力的培养,不去深入探讨怎样使孩子不断掌握能力的问题。换句话说,在教育方面人们只注意教,而忘记了育的目的。就小学教育而言,对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不开展育的教育,只进行教的教育,然后对所教的内容反复进行考试,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说什么某某孩子成绩优秀,某某孩子成绩中等,某某孩子的头脑天生就笨,这是十分有害的。家长把孩子送进小学不是为了通过考试成绩来评价孩子的天生状况。但是实际上学校的工作往往是通过反复考试来评价孩子的,所以诱使人们只注意成绩顺序号,这样做是不对的。

  殊不知考试的真正意义并不是为了给孩子排成绩顺序﹑名次前后;而是为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孩子们有哪些内容不明白,有哪些问题不能解答,不会的孩子到底有多少。另外,在铃木先生看来,孩子的成绩表也是教师的成绩表,不过,在当今的学校,都只把它视为孩子的成绩表。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在接受学校教育期间,即跨入社会工作之前,每个孩子至少要掌握一种扎扎实实的能力。在学科以外也应该是这样。例如,在接受学校教育期间,为培养孩子对人诚恳相待的思想和行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也可以在学校、家庭或朋友间进行。这样一来,社会不久将会被建设成为一个快乐的社会!但是今天的教育只教诚恳相待而不让孩子去做。于是,深知对人诚恳相待的知识分子却把孩子培养成了不受欢迎的自私自利的小人。因此,铃木希望以培养孩子的生命作为基本出发点,千方百计促进由单纯的教向培养能力的方向转变。不仅要学会知道,而且应该学会行动。培养毅力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无论谁都有短处,其中最为突出的短处就是认为应该做但不马上去做。马上付诸行动的能力,是左右人命运的重要能力,而这种能力只有通过脚踏实地地做才能获得。即使你把想做或应该去做的事付诸行动,但却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依旧什么事情也做不成。另一方面如果你想这样做,但是不培养坚持做完的能力也是无济于事的。人在一生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短处。我们的一生,至死以前,可以说是努力使自己的短处不断转化为长处的一生。这种转化工作是令人高兴的,就像最晚跑出的马不久就会超越其他的马而先达到目的那样高兴。众所周知,日本人推崇所谓忍术,并且有一种忍术的修行法,其中有一个训练跳高的方法:种下大麻,使其生长,每天在它上面跳越。大麻生长快,人每天见到它,可能就会因此而感觉不到它在生长在变化,但事实上大麻却时时刻刻都在生长着。如果每天都在大麻上跳越,就注意不到它地生长了,其实随着大麻逐日的生长,自己的跳跃能力也在日渐提高。

  几个月过去了,一测量大麻的生长高度会使你大吃一惊。在此期间,如果跳越能力还未培养出来的人,那么现在即使想跳也跳不过去了。但随着大麻的生长而每天练习跳越的人就会轻而易举地、自然而然地跳越过去。由此可见,悲叹自己无能的人是多么无知啊!铃木认为这是培养非凡能力的好方法,值得采用。人们用本国语言自由对话,是一种非凡才能的表现。这与从大麻发芽那天起,每天在它上面跳越的方法一样,通过不断地对话可以提高对方说本国语的能力。能力,只有通过努力才能提高,只有通过反复做才能熟练掌握。这是铃木的自诫。有一次,铃木把自己说的生命在音乐中无形地成长这句话写在了1500张诗笺上,准备把它送给学生们。铃木利用晚睡或早起的时间去写,有人说:你这样做太辛苦了。但是对于铃木来说,这样做,不但不辛苦,他反而感到很高兴。既然写就想写好。每写一张,他嘴里就不断嘟哝着:写得再好点,写得再好点。对于不是书法家的铃木来说,写好字是相当难的。尽管这样,每当写一张,他就增加了一份信心和力量。终于写得越来越漂亮了。同样是诗笺,但字写得一张比一张好,这确实是难以形容的反复做的妙趣啊!铃木自诫的话纠正了自己过去的错误练习和不正确的努力,并使之转化为正确的、先进的教育法,变成了才能教育法。能力是自己培养出来的。能力必须反复地做才能获得,而反复做则又需要毅力。在松本音乐学院有一个满6岁的孩子,名叫纺子,行动极其缓慢,做任何事情都比其他孩子完成得慢。铃木把纺子放到其他孩子中间一起培养。在教室里,并排站着几个与纺子年龄差不多的孩子。老师站在他们的面前,喊道:好,一、二、三!当喊到三时,立刻把右手举过头顶,让孩子们跟着学。这是对孩子瞬间感觉和快速行动的一种训练,是拉好小提琴的基本能力。

  孩子们最喜欢这样的游戏。上课前,孩子们高兴地大声喊叫着,同时迅速地把右手举过头顶。不过,只有纺子一个人慢腾腾地将手举过头顶。于是,铃木改变了主意,与其先让纺子学小提琴,不如先培养她瞬间行动的能力。为此,铃木先让她本人按自己的速度自然而然地做举手的动作。这是对她的耐力的一种考验。每逢铃木上课时,都让她与其他孩子一起认真玩这种游戏。不久,她便能操作小提琴了。这种马拉松式的训练持续了十二三年后,发生了令人震惊的变化,纺子成了松本音乐学院首屈一指的伟大的演奏家,并成为柏林广播管弦乐团的成员。孩子即使有什么短处,也不要把它视为天生的而放任不管,应该经常进行练习,最多用10年的时间就可以把其短处变为长处。铃木相信,以10年为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的话,谁都可以开发自己的能力,并提前实现那种能力的转变。如果坚持训练一年,克服自己的短处也是有可能的。如果坚持训练10年,就可以成为非凡的人物。这是因为始终开展了促进旺盛生命活动的训练的缘故。干到底,这是很多人下的决心。这个决心谁都可以下,但真正干到底的人确实很少。有决心而不做,即使做,不久又会停下来。对此,多数人都经历过。可以说,任何事情的成功与否是与能不能坚持干到底有关的。干到底,需要毅力,毅力也是一种能力,所以必须加强培养。那么怎样培养才好呢?铃木认为:下决心开始后,首先要忍耐一段时间。值得注意的是,最初的这种忍耐是决定自己命运的。这是因为继续忍耐一段时间,必要的毅力就会产生出来。即使产生很少的能力,做事情也就相应地容易多了。这种能力在做的过程中也逐渐容易掌握。掌握的能力还要向更高的能力发展,要发展就需要有毅力。没有忍耐力就会使事情很容易半途而废,又回到原出发点。这样反反复复,即使做也难以摆脱所面临的困难,其结果是认为自己没有希望而灰心丧气,许多青年人的不幸也是这样产生的。以树的种子为例,铃木更生动地说明了这一道理。一粒树种子埋进土里,很难出土发芽。虽然肉眼看不见,但从埋进土里的那时起,种子就开始变化,作发芽的准备。这是大自然中的植物活动的一种规律,因此不要着急把它挖出来(这与人的初期培养能力情况是一样的)。幼芽终于破土而出,它孕育着出土的喜悦和生长的快乐。幼芽渐渐长大了(这与人的能力好不容易显露出来的情况一样)。与此同时,幼芽的根开始在土里生长。这根就是促进树生长的力(就人而言,即促进能力发展的根源),即所谓根气。幼芽渐渐发育、茁壮成长,形成树的状态,与此成比例生长的根部也渐渐粗壮起来。因而可以说,这种根气作为人的毅力是促进人们干到底的法宝,也是间接地推动人们取得成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