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的匕首成就:辛亥革命与“新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2:22:47

1902年6月,29岁的梁启超在《杭州白话报》上发表文章首次提出:“千句话并一句话,因为是旧中国不好,要想造成那一种新中国。”同一年,梁启超还在政治幻想小说《新中国未来记》里描述了以立宪民主为基础的现代中国的理想蓝图。从此,“新中国”成为抛弃一家一姓之王朝、追求中国社会进步的人士的共同奋斗目标。

仅仅九年后,辛亥革命爆发,大清王朝黯然谢幕。“新中国”——“中华民国”真的成立了。是的,这是一个全新的中国:与延续近两千年的帝制所维护的专制独裁不同,中华民国的立国价值取向是立宪民主。

“说起民元的事来,那时确是光明得多,”当时在南京教育部任职的鲁迅后来曾回忆说,“觉得中国将来很有希望。”可是,很快希望变成了失望,因为宪政未立,民主不彰,“城头变幻大王旗”,政治舞台上“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但是复辟帝制已成妄想,不管是北洋军阀,还是革命党,没有任何一方抛弃“中华民国”的旗号。

事实上,1949年在新政协期间,即将取得政权的中国共产党仍然提议将国名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华民国)”。虽然由于司徒美堂等民主人士的激烈反对,中共提议的“简称中华民国”被删除了,但是不容否认,在中共开国领导人看来,1912年建立的中华民国是最早的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中国之再生,而不是新中国之初生(参见王占阳《新中国:百年来的理想与实践》)。

被过滤广告

从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11到2011年,好几代中国人努力奋斗,生死以之的新中国,一个民主、宪政、富裕、文明的新中国实现了吗?至少,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所描述的“新中国”的理想蓝图,至今没有完成施工。

百年路漫漫,从辛亥一路走来的新中国所经历的苦难和挫折,难道不值得认真总结吗?正像鲁迅先生所说:“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

为拂拭这些“涂饰”,发掘历史的实相,追问它对于当下的意义,我采访了十二位海内外学者,希冀通过他们,从不同角度解读辛亥革命,总结一百年来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探寻未来的方向。这十二位学者是:周有光、李泽厚、余英时、许倬云、林毓生、杨天石、章开沅、朱维铮、萧功秦、袁伟时、雷颐和高全喜。

也许在一百名庸俗的御用学者笔下,只能有一套辛亥革命的叙事,但在十二位真正杰出的学者眼中,却可以存在十二场完全不同的辛亥革命,而且场场能带给读者思考与启迪。虽然这些学者的认识不尽相同,观点各异,但都出于真诚。我相信,多视角的观察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历史,理性地思考中国的未来。

我写作本书的基本兴趣与动念,不止在于探求辛亥百年的历史真相,更是想以此为处在社会大转型新转折点上的今日中国寻求历史方向性的道路。我试图通过与受访者的互动,探寻一些问题的答案:如何评价“晚清新政”,仅是装饰门面还是真正的改革?为什么会发生辛亥革命,是否历史的必然?中国有没有可能不经过革命而实现宪政?如何认识革命和改良的关系?辛亥革命如何决定了之后的中国历史走向?辛亥革命给予我们今天的历史道路选择何种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