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之魂3 古龙打法: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1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1:41:09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7-29 18:27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7-31 18:22  第二十六句 周发殷汤(2)
  
  暴力革命需要理由吗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是事物发展的总方向,因此我们会发现,历史在缓慢前进的过程中总会出现惊人相似度的历史事件。
  自“商汤之道”以后,暴力革命史翻开了新的篇章,以正义之名亮相的暴力革命从此走上历史舞台,其中不乏真的有正当理由的,也不乏没有正当理由而非要找出几个貌似正当理由的,于是每一次战争的发起者都视己方为正义的化身,而对方是邪恶的代表。
  暴力革命需要理由吗?当然需要。孔子在《论语》中说的好:“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只要有了理由,虽然说不一定走遍天下,但至少不会寸步难行。
  紧跟着“商汤之道”而来的就是周武王领导的暴力革命,这次革的是商汤后代商纣的命,整个革命过程与“商汤之道”极其相似。
  
  话说后稷(也就是弃)的封地传到了他的第十二代孙古公亶(读“胆”音)父手中,就是前面说过的周太王。亶父普施仁义,深受人民爱戴。戎狄族来夺取财物,亶父就主动给他们,又来夺取土地和人口,亶父就带领人民群众集体走人,到岐山脚下居住。不是打不过,是咱仁义,不跟你们这帮不开化的野蛮人一般见识,何况岐山脚下土地肥美,适于农耕,比原来那块破盐碱地强多了。
  于是亶父带领民众在新开辟的土地上大力发展农耕经济,使周族强盛起来。亶父把位子传给儿子季历,季历传位给儿子姬昌。姬昌就是西伯,后被他儿子姬发追认为周文王。西伯以德治国,天下贤士纷纷归附。崇侯虎向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殷纣王说西伯的坏话,纣王把西伯囚禁在羑(读“有”音)里。西伯的手下赶紧找来美女、骏马以及珍奇宝物,献给纣王。纣王是个小农,看到这么多好东西,说:“有一件就可以释放西伯了,何况这么多呢!”于是赦免了西伯,还给西伯征讨邻近诸侯的权力。西伯充分利用这个权力征讨四方,为武王伐纣积累了本钱,等到他儿子姬发继位后,已经具备了推翻了商王朝的统治的势力。
  武王姬发又做了九年的准备工作,为了检验一下本方的军事实力和影响力,姬发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孟津观兵”:率大军先西行至毕原(今陕西长安县)文王陵墓祭奠,然后转而东行向殷商的统治中心朝歌前进。大军抵达黄河南岸的盂津(今河南孟津县),有八百多诸侯闻讯赶来参加,大家都劝武王立即向朝歌进军,而武王和姜太公则认为时机还不成熟,下令全军返回。
  《史记》上说在进兵过程中发生了白鱼跳上船、红乌鸦鸣叫之类的上天暗示,武王说“诸位不知天命”,从而撤军。实际上武王这次只是试探一下,压根就没想开战,一是看商纣集团的反应,二是看各诸侯国的反应。结果发现商纣防范较为严密,诸侯响应自己的不多,所以撤军。有人说了:八百多诸侯来响应,还不够多啊?多少是多啊?实际上,殷商时期分封的诸侯国都很小,当时共有一千八百多个诸侯国,来响应周武王的诸侯国数量,往好里说是将近一半,往差里说只是个零头。
  又过了两年,武王探知商纣集团内部发生矛盾,而且军队主力在外征战,朝歌军力空虚,于是果断决定发兵,通告各诸侯国向朝歌进军。出发前武王做了慷慨激昂的站前动员,就是《尚书》中的《泰誓》。大军六七万人到达朝歌郊外的牧野(今河南汲县南)之时,纣王也已经调集士兵、囚犯、奴隶等凑成个整数,共十七万(也有说七十万、十万),心说我用人海战术吓死你。
  牧野之战即将开始。武王在战前又向全军发表誓词,历数商纣的罪恶,说明伐纣的正义性,动员将士们英勇杀敌,这就是《尚书》中的《牧誓》。周军奋勇冲杀,商军大溃败,其中的奴隶、囚徒倒转矛头引导周军杀入朝歌。纣王一看人海战术失败,只好放了把火,鹿台之上烧自己。
  这是正史对武王伐纣的记载,而诸如《封神演义》等文学作品更是引入了神仙鬼怪和美女,有了这些元素的加入,武王伐纣的故事就更具吸引力了,现在人们又把这个神话故事搬上荧屏,狐狸精成了绝对主角,观众欣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避开了史实而转向美女。
  
  那么,武王伐纣都找了些什么理由呢?我们可以从《尚书》的《牧誓》与《泰誓》中来寻找答案。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汤誓》。誓,是战争中被最广泛应用的一种形式,是在战争正式开始之前,革命组织者和领导人说明理由、表明决心,严明纪律,也可以捎带着说明一下胜利后的利益分配情况。那时侯没有麦克风等扩音设备,发表演说的人全靠一副好嗓子,否则长篇大论的演说发表完毕,估计很多士兵都睡得口水流成河了。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么好的嗓子,比如蒋介石就不行。《郭沫若全集》中记载:1927年3月15日,蒋介石孙中山逝世两周年纪念大会上当众发表演讲,但嗓门不够亮,只好找了个传声筒:由北伐军政治部的郭沫若对着喇叭筒重复。后来郭沫若到朱德家做客,朱夫人说:“你不就是那个吹喇叭的吗?” 十年之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郭沫若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八一宣言》,然后从日本回国,开始做“党的喇叭”。
  武王伐纣出兵前,先后对将士发表过三次讲话,这就是《泰誓》上、中、下三篇,在牧野之战前又讲了一次,就是《牧誓》。这几次讲话都是长篇大论,为以后开会开创了冗长枯燥的先河,现在会议上的发言,简直就是催眠术,立马让人昏昏欲睡。我们不能全文欣赏,只能取其精要。
  《泰誓》三篇说的理由很多是务虚和夸大的,实际一些的理由只有这么一段:
  “今殷王纣乃用其妇人之言,自绝于天,毁坏其三正,离逷其王父母弟,乃断弃其先祖之乐,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怡说妇人。故今予发维共行天罚。勉哉夫子,不可再,不可三!”
  大意如下:如今殷王纣竟听任妇人之言,以致自绝于天,毁坏天、地、人的正道,疏远亲族弟兄,抛弃了他祖先传下的乐曲,竟谱制淫荡之声,扰乱雅正的音乐,去讨女人的欢心。所以,现在我姬发要代表上天惩罚他。各位努力吧,不能再有第二次,更不能有第三次!”
  《牧誓》中关键内容如下:
  “王曰:古人有言‘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殷王纣维妇人言是用,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昬弃其家国,遗其王父母弟不用,乃维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俾暴虐于百姓,以奸轨于商国。”
  大意如下:武王说:古人说过,“母鸡是不打鸣的,如果谁家打鸣了,这个家就要完蛋了。”现在商纣王只是听信妇人的打鸣,置祖先的祭祀于不顾,抛弃先王后裔,不任用同宗的长辈和兄弟,却重用犯罪分子,信任、提拔、任用他们当大官,残暴虐待老百姓,在商国胡作非为。
  这里主要列举了商纣王的两项罪行:一是“惟妇言是用”,二是“遗其王父母弟不用”而任用其他一些人,和《泰誓》中说的差不多,并没有什么新的创意。
  
  《泰誓》和《牧誓》把纣王的罪行公布于众,成为暴力革命的最好理由。纣王真的是这样的无道昏君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在纣王死了之后的千百年来,其罪名越来越多:春秋时期,纣王罪状还只限于“比干谏而死”;到了战国,吕不韦说“杀比干而视其心”;到了汉朝,刘向更进一步说纣王剖开他的心是为了满足妲己的好奇心,想看看圣人的心是不是七窍;晋朝的皇甫谧更把纣王鹿台的建筑规模,比汉朝的记载扩大了十倍,还为纣王和妲己设计了一个犯人举着热铜斗烫烂手的刑罚。据史学家统计,纣王见于史书的罪行最初有六项,战国增加了二十项,西汉又增加了二十一项,西晋再增加十三项。就这样,一个典型的暴君经过多次锤炼和打造终于新鲜出炉了!
  我们可以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一下《牧誓》中列举商纣的两条主要罪名。《国语》中说:“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妲己有宠,于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妲己、胶鬲(就是前面说过的那位最早的盐贩子)分别是有苏氏部落、周武王那伙人派来的卧底,“惟妇言是用”实际上是纣王(殷辛)中了美人计和反间计;而“遗其王父母弟不用”,则是纣王对人事制度进行的一种改革,是扩大人才选拔基础、避免任人唯亲的一项举措。
  《论语》中记载了子贡对纣王的评价:“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意思是说:纣王的罪行没有如此之严重。所以一个人一旦被打倒了,天下所有的坏事都集中到你身上了。当然,对于“恶居下流”的解释历来有争议,我的理解并不一定正确,但子贡认为纣王的罪行并没有传说那么严重却是事实。
  这里并不想给纣王翻案,或许他本来就是个暴君。虽然我们憎恨暴君,但同样也反对夸大和捏造,特别是在和平时期,谁也不希望看到被作为廉正典型广泛宣传过的官员忽然变成贪污犯,更不希望那凭空捏造的纸馅包子成为全民呕吐的对象。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8-03 11:54  在这个学历大贬值的时代,为了不被淘汰,我正在极其郁闷地学习那些枯燥无味的东东,准备提高学历的考试,帖子难以不能及时更新。唉,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不想做的事非要去做同时想做的事情却不能做!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8-03 12:07  帖子“难以不能”及时更新?学习学傻了,居然说出这种话。
  下午稍晚些时候我会更新一点,晚上再争取多写一部分。
  时光如同东流水,考试就像催命鬼。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08-03 15:26  第二十七句 坐朝问道(1)
  
  坐,是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有人说了:什么坐啊,这不就是跪吗?实际上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跪也是双膝着地,但臀部与脚跟还是要保持有一定距离的,只有当臀股离开脚跟,挺身直腰,才称“长跪”或“跽”。
  坐或跪的姿势是和当时的礼俗联系在一起的。《礼记 曲礼》中说:“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主人跪正席,客跪抚席而辞。客彻重席,主人固辞。客践席,乃坐。”意思是说:如果来的是说话办事而不是蹭吃蹭喝的客人,那么在主席和客席中间应该留一丈左右的空地。在主客相互谦让时,均为跪姿,谦让的礼节结束后,才转为坐姿,然后进入正式的交谈。《礼记 曲礼》中还说:“先生书策、琴瑟在前,坐而迁之,戒勿越。”孔颖达疏:“坐亦跪也。坐通名跪,跪名不通坐也。”意思是说:学生要走出去散步,如果遇到老师的物品挡住了去路,你可不能一步跨过去,而是要跪下来把物品挪开,然后再走过去。这里的坐就包含了跪的意思。
  按照我国古代的坐姿,双脚是不能伸到体前来的,否则就是粗俗无礼的表现,直到“五胡乱华”时期,少数民族的垂足坐及蹲踞等坐姿由于其随意性和舒适性而开始流行,席地起居的旧俗慢慢被遗弃了。到了北宋时期,垂足坐已成人们日常的坐姿,而深受唐文化影响的日本,至今还保留着我国古俗的坐姿。“坐”字的意思也随着习惯的变化而变化,现泛指以臀部着物的止息方式。个人认为古代的坐姿还是有好处的,既能增强膝关节的力量,又能有效预防痔疮。
  朝,从这个字的构成来看,太阳还没出来,在草里头藏着呢,而月亮还统治着半边天空。表示早晨。这个时候该干什么?可不是睡懒觉的大好时光,古人没现代人这么会享受。《礼记 内则》中说:“昧爽而朝。”昧爽就是黎明,朝,指向父母请安。《说文解字注笺》中说:“晨见曰朝…子于父母、妇于舅姑皆是。” 意思是说早晨省亲,儿子儿媳向父母、公婆请安。古代臣见君也为“朝”,做名词时指朝廷或朝堂。
  问,最初是周代诸侯国间的一种礼节。《周礼 秋官》中说:“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 殷,指相隔三五年,《公羊传》中说:“五年而殷祭。”这段话的意思是:诸侯之间为了邦交,每年派大夫访问,隔三五年派卿聘问。国君更换后,嗣君要亲自出访。这就是所谓“聘问之礼”,也就是邦国之间的外交礼仪,其目的是使各国相互尊重。《礼记 经解》中说:聘问之礼,所以使诸侯相尊敬也。”这句里的“问”指询问、商讨。
  道,这个字的意思很多,这里指治理国家的方略。
  这句的意思是:君臣在朝堂上一起坐着商谈治国方略。
  大臣能在朝堂上和皇帝一起坐着说话吗?当然能,但后来不行了,这个变化始于宋太祖赵匡胤。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99825/31.html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