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檀木价格多少钱一斤:五行新义的BLOG--不传之秘:(21). 和解存在的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14:35:07

不传之秘:(21). 和解存在的问题

(2008-03-19 14:09:07)转载 标签:

我记录

我的事业梦想

中医

杂谈



   DJWjYb_的a0cBa4\9

贺财的话给柳孜致很大的震动。学中医,难道要先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或者贺财的意思是说,有些好似理所当然默成成规的东西,也应当弄清楚其来龙去脉,而不应当人云亦云?beid6VZ。W2f7OEmSP

拜师以来,除了开始的那段时间跟着抄方,后面因为受贺财的启发,柳孜致除了上班就是在家用功,然后就是与贺财请教,就是这般,柳孜致觉得很学了不少东西。不消说,贺财那里还有着不少好东西去学,可是,经此一事之后,凭柳孜致要强的个性,一下子却不想再迈进那所诊所的大门。t8bCfor。H_MiCqXRG

  既然如此,那就先自个琢磨吧。 socBJIpeTG5Y3^KON

贺财研究中医的方法已经学会,既然贺财能做到这一步,那我为什么就不能呢?柳孜致如此想到。B7injnHeGfd`l9^。

  于是,日子又回复了原来的轨迹。 8]X]VUkiP8eeMUB

三味以上的方子,如四逆散之类的,是很难摸清其制方精要的。贺财说三是数之极,用上三种以上的药味来制方由于变数多而难以驾御,怕有不好的变化,在柳孜致看来,人们在调理饮食时,酸甘咸辛却是常食之味,偏生就没有不测之变?估计,用至四到五种味后,由于药物的生客冲突,在还没有服用进去之前,有一些作用便已不能发挥作用了,故尔难以驾御难以掌握。T8mc的Fs0`Yof7FmHj

  既然如此,那就别去碰那些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方子。的1Pl3sFhT,]Wdq9TV

上一阶段,柳孜致是在和解法的方子那里受阻,这时自然又从和解法开始。[Q。CpgMMLCjgTW,]K

  那么先看一看蒿芩清胆汤。 MRGQo`Rd的的C5m_NDE

蒿芩清胆汤出自《重订通俗伤寒论》,由青蒿、淡竹茹、制半夏、赤茯苓、黄芩、枳壳、陈皮、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组成,其中,青蒿、黄芩、青黛味苦,淡竹茹、赤茯苓、滑石、甘草甘,制半夏、枳壳、陈皮味辛,制方与小柴胡汤一样,也是苦+甘+辛的配伍,功能:清胆理湿,和胃化痰,和解胆胃间邪。CdrG4。4Fjq`3AAmiU

教科书上对于此方还有一大堆方解:方中青蒿性味苦寒,气味芳香,性主升发,既清透少阳邪热,又辟秽化浊;配以黄芩清化湿热,和解少阳;结合竹茹,清胆和胃;辅以积壳、二陈汤理气化痰;佐以碧玉散、赤茯苓引湿热下泄;方中更入半夏、生姜和胃降逆,以恢复脾胃的气机升降。全方主治三焦湿热之邪郁遏,气机不畅,胆中相火旺盛,胆胃不和,痰浊内扰。症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胸闷,吐酸苦水,或黄涎而黏,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痛,小便黄少,舌红苔白腻,间现杂色,脉数而右滑左弦。cFNId`pBJMh6M\\W`

主治:少阳湿热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疼,小便黄少,舌红苔白腻,间现杂色,脉数而右滑左弦者。7VHkGs14TZ_,eHE0O

方解现在已不是所要关注的重点了。理解此方的要点是:“少阳为气机之枢”,故曰半表半里,少阳为病,易导致气机不舒。故而出现少阳经的寒热往来症外,还有干呕呃逆,胸胁胀痛等症状。K4[GVY0VcS6。Nm[A6

此方与小柴胡汤都能治疗少阳病,教科书说道:小柴胡汤兼能扶正,而蒿芩清胆汤以逐邪为主。c[q`F8ssI3Cp9r4f

柳孜致却想到,两方制方之法都为苦+甘+辛的方式,这是否表明,邪在腑与腑之间时,都可通过五行相生之法而透邪外出?是否可将之推及六腑(小肠、大肠、胆、胃、膀胱、三焦),只要有不合便可斟酌用之,只要在运用时各脏腑特色而选用专药?I2[SredES]YTj0_^

  然后是痛泻要方。 \c4fDTkkCEqQdn^TC

痛泻要方用陈皮,术勺防风共成剂。此方由白术、白芍、陈皮、防风组成。7OYtNjcobVjQa5M]2

主治肠鸣腹痛,大便泻泄,泻后仍痛,舌苔薄白。所治为土虚木乘的肝脾不和证。oal8qsRBf7JG4PN0

其中,白术味甘,陈皮、防风味辛,白芍味酸,药味取的是甘酸+辛的组方方式。pCD8GPbnGQ,mESE\

  方剂书中将四逆散也归属于和解剂,说其能和解肝脾。NBtYpFeDBl7fsgFU

如将四逆散也归属于和解肝脾的方子的话,那么两方之间的区别就在于,痛泻要方的要点在于肝强脾弱,肝侮脾而出现肠鸣泻泄的症状。而四逆汤治疗肝脾不和,则伴随神志症状,除了“或腹中痛,或泻利下重”外,还有“或骇,或悸,或小便不利”,前人汪昂注释道:“用辛苦寒之药以和解之,则阳气敷布四末也。”意思是甘草为调和诸药的佐使类药,起作用的是枳实、柴胡、白芍。这样的理解方式是时方派的特色,按说太过粗放,但这也算中医的特色之一吧,柳孜致确也看到一些关于此方运用的经验介绍,如真那般有效,则真是个异数了。SH\oIUrdUAcNfZ的L1

如这样的理解方式正确的话,那么四逆汤调和的肝脾不和,其中肝脾孰强孰弱就可看出:柴胡、白芍、枳实分量一样,其中柴胡白芍酸苦相生,而去辛味的枳实来克之,公式便为:酸苦+辛,同时病人还有神志症状伴随,自然此方治疗的是肝弱脾强的肝脾不和了。74^FDR4,\B6COM[oh

看一看两方的组方要点就不难得出相克两脏不和时的治疗公式:受克的一方为弱势一方,用药时取其子脏药相助之,母子相伍加上势强克制的一方。5MnHhdn3KLJkMTAd^

  若用歌诀归纳的话就是:母子一方声威壮,原是势弱需要帮。5L2Tb5sAV5]RIak

哈哈,这倒很现实符合生活了,春秋时期不是也常见那些势力弱小的国家结盟以抵制势力强雄的大国嘛。ktNtEDIt2fa2jqUej

如用这个公式去看方的话,那么乌梅丸就值得玩味了。贺财说,乌梅丸首先是酸+苦+甘的组方,然后加上大量辛味药物,那么补肝的酸+苦+甘的为一组,辛味药物为一组,这却不是调和肝肺两脏不和的方?4T]105^pna^FoDoJ`

如此一来,在其他脏出现不和时,如脾肾不和肾弱脾强,处方原则为咸酸+甘,其中咸酸均能制甘;而脾弱肾强时则为苦甘+咸,苦甘均可制咸,故而能克强扶弱。这在肾病水肿时大可一试吧。其他情形也可仿此类推。XgX91nE7。Y61nmCEm

  推导到这里,柳孜致不由有些自喜:原来我也不错。 Wb]B,YRI0A,Xm,lgV

  不过相应的问题也来了。 \s_61QZWKlplj\F[r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脏强的攻法:“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金匮要略心典》对此注解为:“如渴者,水与热结在水,而热结在水,故与猪苓汤利其水,而热亦除;若有食者,食与热得,而热结在食,则宜承气汤下其食,而热亦去;若无所得,则无形之邪岂攻法所能去哉。”《金匮要略浅注补正》则道:“《内经》曰:‘五脏各有所合’,此云病在脏者,当随其所合之脏而攻治耳,……渴系肾脏之病,而猪苓汤利膀胱,肾和膀胱故也。”Q3^,ZTjn0J。GXQ3IP

如是按上面这两种理解办法去理解,那么柳孜致的推导便没有问题,但若是按贺财的五味配五行的理解法,相生为补相客为攻的话,那么,自己所推导的和解法到底是和解还是攻邪之法呢?D0m\o^fiR4io6eFm

观仲景的和解剂小柴胡汤,其组方为:少阳专药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大枣+半夏生姜,公式为:苦+甘+辛,其和解的含义与后世的就绝对不同!8mf\hUDa2Rp7amRA

难怪那天贺财说了,现在的中医对制方也不明,对攻补也不清,只可惜自己性子急噪了点,听了制方的原则就要回家试验,并没有继续那个话题,否则现在就不会如此困窘了。IBA6,kMYabqWZOogU

  如是按方剂书所归类的办法,和解剂中还有半夏泻心汤。RekX]rI。LsCSonCg

半夏泻心汤方中用了: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甘草、黄连、大枣。后人在研究这个方子时,只注意到这个方子中半夏辛热,黄芩黄连干姜苦寒,是所谓的寒热并用而除痞法,却没看到这个方子的组方公式为:辛+苦+甘。方剂书说此方治疗肠胃不和而出现的痞结,而此方在《伤寒》中出现于太阳病中。看方意,以味苦黄连与味辛半夏相伍,取的是火克金,再以甘草居中调和,如按脏腑辨证法理解,这是肠强胃弱脾若肺强之不和证了,这里的和解到底又是按相生还是相客理解?AFabirSGHS6PMr的^[

  真是让人困惑啊。 E3npm`kIBqK`\mIsR

看一看方书上对于和解的解释:凡是采用调和的方法,以解除少阳半表半里之邪、肝脾功能失调、上下寒热互结者,统称和解剂。F6VW,njH3,TofN7`a

这样的解释,没有涉及攻补二字。查阅一下资料,《重订广温热论·第二卷·验方妙用·和解法》上对于和解法说得倒是多,其含义已将和解二字引申开来:“凡属表里双解,温凉并用,苦辛分消,补泻兼施,平其复遗,调其气血等方,皆谓之和解法”。如表里双解,约法有三:一为解肌清里,如白虎加桂枝汤;一为发汗利溺,如六神通解散;一为发表攻里,如删繁香豉汤。温凉并用的如金刘河间主用防风通圣散。苦辛分消的如加减半夏泻心汤、加减小柴胡汤。补泻兼施的如参苏饮、人参白虎汤等。aDX_Y4的7Noo]I635W

这样引申法,柳孜致无从评价其优劣,但其中含糊之处却很明显。如解肌清里的白虎加桂枝汤,桂枝汤解表,其治方的方式为甘辛+酸,桂枝汤本不列入和解剂中,但加了一味辛味的石膏却就变和解剂。防风通圣散号称表里双解、上中下同清,其组方辛酸甘苦咸并用,难以看出其规律,却是典型的时方组方方式,以石膏、黄芩各、滑石、生甘草以清里热,以防风、川芎、薄荷叶、麻黄、连翘以解表热,大黄、芒硝以清里实,这样拼凑起来的一个方子虽然很实用,但这样也算和解。UbsREdK7_f3。PIb[W

虽然从字面上与功用上来看,半夏泻心汤调和了肠胃,使不下之浊气下之,让当上之清阳上之,确实是和解了,但如都这么理解都这样引申的话,中医里的很多概念就变得含糊不清了,桂枝汤调和营卫,难道不加石膏就算不得和解剂了?bZ84opdPRe_N0gKf,

  看来,现在的中医对于和解的理解还是有着很大的问题啊。ELtcUb6

分享

0

阅读(11)评论 (0) 收藏(0)转载(0)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我的2008 排行榜 圈子

转载列表:

转载前一篇:不传之秘:(20).重读《伤寒》<3>后一篇:不传之秘: (22).庖丁之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