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猫警长粉碎之星: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2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11:19:42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10-13 21:50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10-15 15:52  第三十七、八句 盖此身发 四大五常(2)
  
  
  五常为本
  
  常,原指旗帜,《尚书 周书 君牙》中周穆王就对大臣君牙说:你爷爷和你老爸“服劳王家,厥有成绩,纪于太常。” “太常”是个什么东西呢?《孔传》解释说:“王之旌旗画日月曰太常。”古代有大功的要写在太常旗上的,是对立功人员的一种精神奖励,其功效相当于现在的荣誉证书。古代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称太常寺,其主管官员称太常卿,位列诸卿之首。
  “太常卿”属于位高权重型官职,于是“太常妻”也跟着沾光,成了名人。做名人难,做名女人更难,做名老女人更难,而“太常妻”就是一个名老女人。《后汉书 儒林传》中记载:东汉时期的周泽,因“奉公克己,矜恤孤羸,吏人归爱之”而当上了太常卿。晚年的周泽“清洁循行,尽敬宗庙”,天天泡在斋宫里不回家。他老婆心疼他、挂念他,跑去看望,周泽不但不领情,还怒骂妻子冒犯斋禁,把她关到监狱里去了,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周围的人议论说:“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后来“太常妻”就成了女人守活寡的代名词。李白在对妻子表示歉疚的《赠内诗》就用了这个词:“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
  五常,有三种解释:一是指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基本道德准则,像五面永远飘扬在灵魂深处的旗帜一样;二是指五伦,即封建宗法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人伦关系;三是指五行。在“四大五常”这句里,用的是第一个意思,讲的是自身修养需要遵循的道德准则,后面的几句还要具体进行高标准严要求;如何正确处理“五伦”关系,是《千字文》第四部分要讲的内容;指五行的这种用法比较少见。
  人的身体和垃圾一样,除非你以“五常”为道德准则来进行自我改造,所以说“五常”是人之根本,是人区别于垃圾的标志。那么“五常”是谁规定的呢?为什么如此权威?
  孔子曾提出仁、礼、孝、悌、忠、信、义、智、勇等道德准则,但是他老人家并没有把这些准则进行归类汇总,这么多道德准则乱七八糟地摆在那里,让人有点无所适从。孟子一看,这哪行啊,就将其条理化,归纳为仁、义、礼、智作为道德的四项基本准则。《孟子 告子上》中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耳矣。”可以看出,孟子的理论是建立在人性本善的基础上的。仁、义、礼、智就是人的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的具体表征,孟子认为这些都是娘胎带来的、天生就有的,根本不用去考虑的。
  五常中的“仁、义、礼、智”已经提出来了,“信”还没露面。孟子没怎么重视“信”,把它排除在思想基本准则之外,与孝、悌、忠辅助准则放一起了。
  孟子虽然首先进行了“五常”的研制开发工作,但他只造出了个雏形,完整的“五常”概念是西汉的董仲舒提出来的,他在《天人对策》中说:“夫仁谊(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董仲舒还把五常与五行进行配对,纳入他的天人合一理论中去。
  东汉后期,马融在其《论语》注中最先把三纲五常并提,封建纲纪和处理这种纲纪的伦理道德原则开始结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在隋唐以后,“三纲五常”的提法已经普及了。到了宋代,理学家朱熹将“三纲五常”这一伦理道德体系发展到了极至,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但是朱老先生却在很多细节之处违背了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成为“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的典范,被政敌抓住小辫子告了黑状——这些我们在后面还会谈到。
  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对“三纲五常”的批判一直在继续着,一般认为它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道德准则和观念,在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的同时,也禁锢了人们思想和行为,影响了中国人的国民性。一直以来,一提到“三纲五常”,我们脑袋里迸出的念头肯定是反感和反对,封建社会的糟粕、愚弄人民的工具、束缚思想的教条,……,根本没有什么可取之处。我们就是在批判封建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中成长起来的,但是,在将儒家的旁门和正统同时斥之为糟粕、否定中国文化传承的主流之后,中国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却出现了以权威陨落和准则缺失为标志的道德迷茫时期。时至而今,尽管不同时期为了顺应形势提出过一些道德准则,但隐藏于其后的,还是儒家正统的道德思想。
  或许有人对此嗤之以鼻,就认定“三纲五常”不好,希望有新的道德准则将其替代,那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您:晚了,不可能了。文化和观念不像制度和技术那样容易学习和改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几千年根深蒂固的思想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改造,即使花很长时间、很大气力完成了表面上的改造,也很难撼动几千年的文化根基,而且会导致思维混乱、行为失控等得不偿失的社会反应,比如当前社会的物欲横流、道德沦丧、蔑视法律等现象,就是道德迷茫时期的后遗症。
  任何事物都不会是完美的,人是这样,道德准则也是这样。小时候看革命电影,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从长相上就看出来了,好人好到不能再好,坏人坏到十恶不赦,但是一切事物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好和坏。近年来,对待传统文化的理性态度逐渐回归,人们开始抛开政治因素,重新从理性的角度认识包括“三纲五常”在内的儒家文化的正面意义和思想价值了,进而喊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文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口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一直忽略这样一个原则:评价一个事物之前,要先了解这个事物,否则不要轻易发表看法。那么,让我们先挤掉封建统治阶级注入的水分,来简单了解一下“五常”的基本内容吧(“三纲”权且不管,将在下一部分内容进行具体解读)。
  “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义”是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引申为承担合理的责任;“礼”是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是道德的约束和表现形式;“智”是知识、学问、智慧的意思,“信”指诚实、信任、诚信。
  为了加深对“五常”的理解,我们来看一个民间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角是兄弟两个,一个叫沈仲仁,一个叫沈仲义。哥俩是什么朝代的人呢?有人说是宋朝的,有人说是明朝的,还有人说是清朝的。哥俩都很有出息,沈仲仁是翰林院大学士,沈仲义是户科主给事。常言说:“亲兄弟明算账”,兄弟俩为争家产,打起了官司。清官难断家务事,好几年过去了,官司还是没个结果。后来,有个高手(有说是退休官员、有人说是钦差)就该案写了一个批文:
  “鹁鸪呼雏,乌鸦反哺,仁也;鹿得草而鸣其群,蜂见花而集其众,义也;羊羔跪乳,马不欺母,礼也;蜘蛛结网以求食,蝼蚁塞穴而避水,智也;鸡非晓而不鸣,雁非社而不移,信也。禽兽而有五常,人为万物之灵,岂无一得?兄通万卷,全无教弟之才;弟掌六科,岂有伤兄之理?仲仁,仁而不仁!仲义,义而不义!过而能改,再思可也。”又批一颂:“兄弟同胞一母生,祖宗遗业何须争。一番相见一番老,人生何时为弟兄。”
  沈家弟兄看了之后,觉得自己真是禽兽不如啊,惭愧万分,抱头痛苦之后双双撤诉。
  可以看出,“五常”实际上就是一种个人修养的基本准则,是对社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其宗旨不是为了压制个性,而是意图通过道德的引导促使个人不断进行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从而将整个社会导向稳定。“五常”的精神实质并没有因时间的推移而过时,如果有人在思想和行为上完全和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对着干,那么他就是一堆垃圾,为大家所不齿和唾弃,对社会来说是一种负担,严重的还会发展成为人民公敌;如果每个人都按照这个准则来修身,并结合时代精神进行必要的发扬,那就是集体变废为宝,还何愁社会不和谐呢?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10-16 09:25  “钓于濮上”老弟,你昨晚更新的内容不错啊,才思奔涌挡都挡不住。反观我写的“五常”这部分,自我感觉不好,反响也不怎么样。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10-16 21:09  第三十九、四十句 恭惟鞠养 岂敢毁伤(1)
  
  念亲恩
  
  这两句所表达的意思,出自《孝经》中记载的孔子的一句话。
  《孝经》共十八章,两千多字,每一章少的几十字,多的也就三百多字,如果你想背下来,不算很难,但对于我们这些不大爱下苦功夫的人来说,也不是太容易。不信你就试试,看看把《孝经》第一章《开宗明义章》背下来要用多长时间: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这一章是介绍孝经的宗旨和意义的,大意如下:孔子当堂坐,曾子侍侯着。孔子说:“先前的圣王有最高品德和精妙方法,把天下治理得服服帖帖的,老百姓在各方面都很和睦,简直是上上下下的享受。你知道这是什么样的品德和方法吗?”曾子赶紧站起来说:“这么有高度、有深度、有难度的问题,全天下知道答案的,也就老师您一个人,请老师指教。”孔子说:“孝是道德的根本,也是人需要进行教化的原因。来来来,你也坐下,听为师给你忽悠。我们的身体毛发皮肤,是哪里来的?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父母给的,我们必须好好对待,不能让其受伤害,这是孝的开始。健康成长并按正确的原则做事,让后人景仰,佩服自己的父母教导有方,这是孝的结束。孝,开始于孝顺父母,长大成人就要忠于国家和君主,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大雅》中讲:‘不要忘记你的祖先啊,这是人生最需要修养的品德。’”
  要背诵《孝经》,都会从这一段开始,因为这是开头嘛。但是三国时期却有个人因为这样背颂被而受到批评,而另一个人不按常理出牌,上来就从第十七章开始背,结果受到了领导的高度赞扬——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件事到“孝当竭力”一句时我们再细说。
  这两句就是由“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提炼而成。
  恭,恭敬,谦逊有礼;惟,《说文》中解释说:“惟,凡思也。” 指思考、思念,引申为听从、顺从。恭惟,意思是恭谨顺从。这个词现在的意思与这句里的意思完全不同了,是指出于讨好对方的目的而去称赞,也写作“恭维”。
  鞠,最初指古时一种用来踢打玩耍的球,开始是用毛做的,后来在皮囊里塞东西而成,宋代以后发明了充气的皮球。《说文》中说“鞠,蹋鞠也”,实际就是踢足球。贾谊《新书》注中说:“蹋鞠,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时。”看来踢足球这项运动中国老早就开始搞了,但一直没搞好,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发愁:“中国足球,何日出头?”说起中国足球,太伤感了,那是中国球迷心中永远的痛,于是有人编了一个现在已经非常普及的笑话:中日韩三国足球队主教练一起来到天堂,询问上帝各自的足球队什么时候才拿世界杯冠军。上帝说:“韩国需要五十年。”韩国教练大哭起来:“我是看不到了!”上帝又说:“日本需要一百年。”日本教练大哭起来:“我是看不到了!”中国教练忙问:“我们呢?”上帝大哭起来:“我是看不到了!”
  在这句里,“鞠”可不是指那让人窝心的足球,而是通“育”,生育、抚养的意思。《诗经小雅 谷风之什 蓼莪》中就用了“鞠”的这个意思,我们来欣赏一下全诗: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榖,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榖,我独不卒。”
  有人问了:你刚说过的《孝经 开宗明义章》最后一句出自《诗经 大雅 文王之什 文王》,为什么不欣赏那一首呢?现在讲到一个“鞠”字就来欣赏这首《蓼莪》,是不是有点厚此薄彼呢?
  我就厚此薄彼,你能拿我怎么样?——呵呵,开个玩笑。我这样做的原因有二:一是《蓼莪》和《文王》虽然同属于《诗经》中“雅”的内容,但是《蓼莪》属于“小雅”、《文王》属于“大雅”——有什么区别吗?虽然“雅”里面的诗基本是反映贵族阶级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作品,但还是有明显区别的:“大雅”主要是西周早期作品,多为赞美诗,是赞颂统治阶级奢华生活的,虽然雍容典雅,但是诗味不浓,读起来感觉有些肉麻,与我们普通老百姓的距离比较远;“小雅”中主要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时的作品,多为怨刺诗,表达下层贵族及地位卑微者牢骚不平的情绪,语句比较生动活泼,可读性强。二是《蓼莪》表达的是痛惜父母辛辛苦苦遗养育了自己、自己却长年行役在外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的那种感恩而无以为报的情感,而《文王》则是唱赞歌的,前面我们唱了好多了,再唱恐怕要被扔臭鸡蛋了。
  宋代严粲《诗缉》中在评价这首《蓼莪》时说:“呜呼!读此诗而不感动者,非人子也。”如果你读了这首诗不感动,那你简直不是别人的孩子,而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孙悟空!但是现在我们读了这首诗,有人感动了吧?恐怕没有几位吧?不为别的,只因读不懂。我们将其翻译成白话看看:
  “一株植物长得高,不是莪蒿是青蒿。可怜父亲和母亲,生我养我受辛劳。
  一株植物长得肥,不是莪蒿却是蔚。可怜父亲和母亲,生我养我身憔悴
  酒瓮里面空荡荡,酒杯因而愧难当。孤苦伶仃活世上,不如早日把命丧。
  没有父亲何所依?没有母亲何所傍?出门在外心悲伤;回家不见爹和娘。
  父母恩情重如山,生我养我不得闲。爱抚之情多喜欢,盼儿长大来教管,
  无尽关心和牵挂,出出进进抱着俺。孩儿长大欲回报,父母恩情大无边!
  南山高耸在面前,冷风阵阵刺骨寒,别人合家大团圆,为何独我遭磨难?
  南山巍然立远方,冷风呼啸吹心上。别人合家大团圆,为何独我难终养?
  莪,一种野菜,俗称“抱娘蒿”,清代考据学家戴震说:“按莪,俗呼抱娘蒿,可知诗之取义矣。” 元代文学家王磐的《野菜谱》中,在“抱娘蒿”后写了这样一首民谣:“抱娘蒿,结得牢,解不散,如漆胶。君不见昨朝儿卖客船上,儿抱娘哭不肯放。”
  孔子说:“于《蓼莪》见孝子之思养也。”由于这首诗真挚的感情流露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蓼莪”常为后世用以表达悼念父母之情。
  我们为人子女的,不仅有孝心,还要趁着父母还健在,积极行动起来,尽己所能多尽孝道,就算能经常抽出时间陪陪父母也是好的。为了告戒大家和自己,我还要重复一下前面已经引用过的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99825/42.html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