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玫瑰的花语是什么:博物馆:五问陈列“外转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1:08:42
博物馆:五问陈列“外转包” 宁波文化遗产保护网 加入时间:2010-4-22 7:05:48

        新一轮博物馆建设高潮中,新建和改扩建的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陈列展览不断呈现出精美的设计与优良的制作,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令人遗憾与不足的问题。这些无疑会阻碍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尤其是那些即将要新建的博物馆,当自己没有足够的形式设计与制作力量时,往往会借助于“外转包”的方式,交付与协作单位施行。如何把握协作单位的设计与制作施工水平,保证质量,无疑是伤脑筋的大事。 

        问题一:内容与形式缺少有效沟通

       博物馆的内容设计与形式设计直接沟通至关重要,可以说是搞好陈列工作的关键。如果轻视它,人为地设置路障,阻碍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势必会影响精品陈列的推出。如有的博物馆由馆内职工做内容设计与形式概念设计,其他工作外转包交由协作单位,双方在合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问题是双方缺乏沟通与磨合,在短短的3个月中,竟然接连换掉了5位形式设计师。协作单位人员组成的不稳定性,造成不能直接与内容配合协作,势必会影响工程质量。
       博物馆的内容设计与形式设计直接沟通至关重要,可以说是搞好陈列工作的关键。如果轻视它,人为地设置路障,阻碍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势必会影响精品陈列的推出。如有的博物馆由馆内职工做内容设计与形式概念设计,其他工作外转包交由协作单位,双方在合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问题是双方缺乏沟通与磨合,在短短的3个月中,竟然接连换掉了5位形式设计师。协作单位人员组成的不稳定性,造成不能直接与内容配合协作,势必会影响工程质量。 
       无独有偶,另一家博物馆做专题馆时也有同样问题发生:形式设计在与内容设计一同构思采风后不久,协作单位内部人员大调整,换了形式设计师。如果安排新人重新采风,工程方面时间又不允许,最后造成工作衔接不上,拿出的设计方案没有地方特色,如序厅背墙上设计的装饰图案根本就不是该地区的东西,复原场景摆的复制品也不对,气势更没有表达出来等等,这无疑与内容和形式的沟通有直接关联,导致展示效果出现偏差。 
        再比如另一家博物馆采取的是代建制形式,即由甲方决策交钥匙工程,显现出内容与形式设计的人为阻隔,内容设计缺少对形式的指导工作;在工作程序上,内容不能很好地与施工单位直接沟通,中间又多了个协调办,内容提出的诸多设想,经由代建公司和馆内协调办公室审议,由于缺乏有效沟通,往往达不到设计要求,如书画精品展原构想的1米宽的大通柜被任意改成0.5米,展柜背后要求预留0.7米的通道,最后也没有设计,要求展柜后开门变成了前开门。而且展厅内的光源感应灯探头太少,且产生噪音。另外有一件高2.1米的佛像展品,形式设计的特装展柜竟然只有1.8米高,布展时文物放不下。
        博物馆内容设计与形式设计即便在直接沟通中,也常常会出现诸多问题,如谁决定谁的问题是大家经常争论的焦点:内容决定形式,还是形式决定内容,往往搞得这对博物馆孪生姐妹不能和睦相处。最后解决的结果也往往是谁有力量谁说了算,沟通也成为了一种形式主义,没有产生实际效果。有的外转包单位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对于内容提出的诸多意见迂回逃避。总之,如果沟通工作不能顺畅进行,陈列工作就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

      问题二:人员工作搭配专业不对口

       博物馆行业特殊,且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这都决定了博物馆内部用工专业划分严格,技术力量搭配不合理往往会影响工作效率,甚至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如某博物馆在拟定合作条款时,由纯搞内容的人员包干分项负责,除担当内容设计任务外,还管理形式与制作,结果受专业局限不能详尽地制定出合作条款,从而不能有效地制约与之配合的协作单位,使博物馆被动地合作,被人牵着鼻子走——由于不能详实地指定协作单位采用什么类型的产品,也不能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进度,这就恰恰给了合作者可乘之机,使其往往借机拖延,直至工程方面没时间修改,才拿出设计方案,内容也只好为了追赶工期不得不认同。另外,制定招投标文件时人员搭配不当也往往带来不便。例如搞内容的人不懂材料与工艺,造成预算无法控制,一个平方米可能会差出很多钱来。尤其是展厅的电梯间,在建筑施工之前,馆内业务人员曾提出过要求3~6吨的货车可以开进每层展厅的形式设计要求,协作方不予理睬,负责监管的同志又不清楚,认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造成日后在布展当中,大型展品及设备只能采取人扛的原始笨拙办法搬运。该馆中央大厅完工后,没有预留地插,后来补装了,但大厅的多媒体信息点没有设计预埋位置,后期补救就很难实现。再例如展厅空间缺少辅助用房等基本设施、展品整理用房缺失等一系列配套设计问题,或多或少与人员的技术工种配搭不当有关。 
        再比如有一家博物馆,为了工程建设曾经组建了内部协调办公室,人员组成专业搭配也不尽合理,竟没有安排能看懂施工图纸的专业技术人员在里面,造成对工程回复时拿不出合理有效的实施意见,人为造成内容与形式的脱节,管理混乱。特别是协作方为了省钱省力,直接拿概念设计用了深化设计也检查不出来,日后发现问题后,又相互推卸责任,造成的损失已经无法挽回,幸好有专业人员审核,300多块单元展板竟有180多块出现错别字,整个陈列包括前言、说明牌、单元说明,漏字错字达800多处,施工单位声称已经做到了材料上,再修改需该馆重新花费,迫于无奈,剩余经费也只能用于小修小改的硬伤弥补,这样恐怕连1/8的错误都改不了。可见,在管理与施工中,技术人员工种的调配是多么重要,它会直接影响到博物馆施工的质量与展出效果。 

        问题三:形式设计人员对博物馆认识不够 

        陈列中出现的细节设计问题多半是由于形式设计人员对博物馆认识不够造成的。如有一家博物馆展厅的部分展柜,检修处没有设计开锁。形式设计只考虑美观,不考虑安全,没有防盗措施。还有展厅中的某展品本是一件保存完好带有木柄的锯,设计配的光源虽为冷光源,但光源的热源却没有隔离措施,致使对文物有强烈的热辐射。还有诸如一些展品如小型印章等没有设计重点照明、展厅公共空间照明过强等问题此起彼伏地出现。特别是展厅涉及重点文物的语音导览,事先没能考虑,完工后补加位置也不合理,有的放到了两三米远,有的标识处不但听不到内容,语音导览也找不到文物,令人啼笑皆非。另外展厅内的一处场景设计,把一件国家一级文物,拿来设计成滑稽的道具,背景还有配乐和图像。起初为全裸式摆放,经修改后加上防护玻璃,但展示效果也不理想,很容易诱导观众把真东西看成假的。再比如,展示空间导线不明误导观众,如该馆的某个专题陈列厅,竟把开首篇设计到了展厅的后部,结尾反而出现到了开首位置,即一进展厅的右手处。虽说设计考虑了人们顺时针浏览的观赏习惯,但忽视了人首先要适应的前后顺序,本末倒置。还有像展示空间浪费问题,该放的放不下,不该有的却天马行空地出现在展厅中也一样令人费解。再比如该馆陈列的某展品,内容设计本来是要进行整个墓室场景原样复原,形式设计却没忠于原创,空间预留也不够,造成最终不能按原状比例去做,甚至连展品也摆放不全,信息传达直接受影响,不能真实再现。另一个馆的形式设计把原内容设计要求在展厅中保留的一处55平方米的空间,开辟成幻影成像。此构想本作为陈列中的一处亮点,但经由形式设计后,把原来需要花费的资金出于节约造价之目的,也给改没了。该馆的另一处场景,内容本应为梵文,形式设计出来体例不对。还有一家博物馆陈列的转经筒,里面应有金属块做卡子,本是佛家很严肃的事情,但没能做对。这些问题与外转包中所用的形式设计人员多从事家装设计有关,对博物馆行业没有从业经验,在没有正确的设计目标下难免犯错误,自然会设计出不符合博物馆业内要求的陈列出来。 

        问题四:合作中博物馆自身丧失主动权很多博物馆虽然自己没有形式与制作力量,但工作外转包中,不能完全丧失自主权利,这是一个原则性问题。应有目的、有步骤地下放工作才行。 

        典范经验: 

        1.某博物馆采取邀标方式,最终由该馆中意的一家实力较强的设计公司实施。该馆自己在工程中,自始至终享有最大的控制权,设计和施工预算都由自己掌控,建筑设计的同时考虑形式设计,工作一开始就把内容设计与形式设计有组织地协同起来工作。在场馆的建筑空间结构上,要求形式设计提前拿出方案,注明在建筑空间中需要加固和特殊展品预留位置的详细计划书。例如把某重点文物摆放在整个场馆的开首位置,要求展陈预留面积最大,空间高度合理。这就有效地防止了建筑完工后,由于空间的原因,造成形式设计不能实现特殊效果的难题。 
        在制作方面,该馆克服经费紧张,把有限的整体预算节约控制,留有后备资金。这与他们能充分发挥资源性能合理用料有关。如在固定专题陈列中,统一用比较经济实用的深色格栅吊顶,临时展览用密闭带有轨道的吊顶,功能上也体现了灵活方便。地面用材采用三种处理手段,即灰色花岗岩拉丝防滑地面材质,书画展厅使用复合木地板,陶瓷馆采用PV塑胶材料,松软的材质可缓释观众疲劳,在布展中还可以临时置放易碎展品,并且隔音效果好。这些都是在馆方所要求的范围内,有限的资金发挥到了极致。 
        2.一家地方博物馆是采取媒体宣传社会招标的形式,由4家中标公司实施形式与制作。但该馆人员却牢牢把握整个形式设计的设计方向,提出了整个建筑与陈列色彩的基调,主色调定为暖色系列,借以抒发对历史文化的辉煌展现,并要求形式设计要用现代的审美手段体现时代气息。 
        在工程建设方面,该馆邀请了监理公司为自己把关,另设有专人做审计,所有展示项目包括展示用材审批,都需经过该馆审计人员签署,后拿与监理公司审定,再汇总到项目总负责那里最终认可实施。整个运作模式充分体现了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科学管理,在这种机制下,协作单位与该馆职工关系融洽,没有太多的争执问题发生,并且设有专人负责工程造价,很好地杜绝资金浪费。另外,该馆在建新馆初始,还特意向上级单位申请要了45个进人指标,专职从事日后新馆的设备维护,并让他们提前进入角色,与协作单位一起施工,这就有效避免了今后由于工程结束,在设备日常维护中,由于故障排查困难影响正常开馆。该馆内部成立有课题组,人员主要由内容设计组成,全程跟踪布展施工现场。施工中所有工程设计图纸,都要求先通过消防审批,再进行施工制作,环环相扣,有条不紊。展示书画部分,课题组要求全部使用柜内恒温恒湿设备,大通柜采用超白玻璃。经过审计与监理后本着节约成本的前提,尽可能充分保护文物。大型场景多使用玻璃钢等轻型材料制作,承重负荷严格控制在建筑设计的承重指标范围内。由于在整个工程中不放手对整个工程的自主控制权,既合理有效地利用了资金,又防止了像其他一些博物馆在放权中出现各类问题,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问题五:在竞标与评判工作中,需进一步详明规范 

        博物馆外转包工作中,还需进一步详明规范。不仅要依据建筑行业规范实操约定,还要根据博物馆展陈特点和实际情况有所调整。如某新建博物馆在陈列布展外转包工作时,因担心不可预料的诸多形式后产生的协作单位,想缩小投标选择范围,可苦于找不到规范招投标单位的行业规范依据,如陈列布展资质规范等法规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正式实施。这势必会造成没有合适理由拒绝那些没有陈列布展经验的单位前来应标,带来工作的错综复杂,评判选择难度加大。也不排除像那些有实力有业绩的应标单位拿项目,当然也会时有真正有创意、有基础的单位因业绩匮乏而进不了项目组的事情发生。另外,在评判工作中,还会有其他诸多问题:如某个竞标单位因自己未中标,继而对某博物馆评判的结果发生质疑,认为该评判结果不合理,对诸多标准不满上告,造成整个工程停滞,工期拖延。另外,在评判工作中,还会因专家的组成程序欠妥,出现不太合理的怪现象,如某博物馆的评标专家由电脑摇号产生,造成所请的部分专家对博物馆行业不了解,更对博物馆陈列工作没有太多知识储备。由他们组成的评判组,评判结果自然会打上盲目与直观的烙印。当然,我们不排除那些由博物馆内部工作不严谨所造成的问题,它们大多由对自身工作认识不够与了解不彻底造成,在竞标与评判工作中往往会丧失主动权。 
        难怪某馆负责人呼吁,新建博物馆陈列形式最好不要采取招投标方式,属于艺术的东西是无价值做定量标准的。在评判工作中,很大程度地受到评委组大多数人的艺术欣赏口味的影响,也受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员组成的干扰,口味相差甚远的人员组成对于同样的评判事物,结果可能会大相径庭,这与他们艺术修养良莠不齐有关。何况博物馆陈列艺术本身又是一种聚多种艺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就更难以量化与评判了。就目前形势,博物馆不能只仅仅参照建筑行业的一般规范执行,还要进一步详明规范。有专家建议,博物馆评判工作,可参考2008年奥运会的开闭幕式形式设计的评比办法,采取比赛的形式公开亮标、公众参与评判,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些实力差的小公司仅凭低价方式中标。
如何应对陈列外转包中出现的问题 
        内容设计方面要做充分准备。展览的内容设计要详尽,要注明文物总量和重点文物清单,具体到形式设计的展线上,把大体可放置的东西提前交与形式,标明展览文字说明的数量等,越详细越好。另外,展品要在施工时确保到位,否则会影响形式设计。 
        形式设计方面工作既要周详细致,又要能与内容设计紧密配合。展线一定要事先确认,把光源轨道问题、展柜陈放位置,地插多媒体数量以及安防设备信息点,提前交与施工方,提前布点预埋。还要留有监控设施位置,特殊文物要注明提交安保平面图,否则后期修改会十分困难。灯光设计一定要有,光源设备不能省钱,展示说明牌要做大,观众看起来会很舒服,另外还可以处理成图板形式,无所谓形式的统一。 
        制作方面要严把施工关,使质量与花费成正比。强弱电要首先确定,大通柜的开启门,一定要设计特别处理。如果采用前开门方式,活动多次会造成密封不严,吊顶一定要有检修通道,要有一定的承重负荷,否则会影响今后设备维护。书画展厅最好设计成密闭吊顶,可便于气体消防。地板用材要选用环保又脚感好的用材,铺设厚度适中、平整,才可能发挥效果。 
        语音导览要有幼儿版才行,鉴于西方博物馆重视开发幼儿的教育功能,我们国家的博物馆开放后,高潮期一过,前来参观的观众多以青少年为主这一现状,也决定了我们不能忽视小观众的需求。
        在博物馆建设中如果采取陈列形式与制作外转包的方式,对协作可能出现的矛盾问题要提前做好预案,对问题原因及会造成的后果进行分析,寻找适合本馆的合作办法,最终推出令人满意的精品陈列,与协作单位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