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打底长裤配什么鞋:周士渊话人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3:06:55
很高兴我们能在网上见面,也很高兴我能把我的各种人生体验通过开复网与你分享。因此让我首先感谢尊敬的开复老师,感谢将我引入这个网的原开复老师的助手陈蕾女士,感谢本网的主管王勇军博士,也感谢我的年轻志愿助手赵鑫──一个十分热情朴实、一笑起来还有点腼腆的小伙子。当然最重要的还要感谢你,因为你拿出了如此宝贵的时间,来看这些未经斟酌的文字。那在网上我们如何才能达到最有效的交流呢?
    我想我们能不能这样:我先把自己为何乐意加人开复网的初衷和我的一些简况告诉你,然后你可以向我提各种问题,我尽可能予以回答。当然我的回答错误难免,望你能多包涵。我加入此网时答应每星期拿出一小时左右时间,我相信我能做到这一点,请您放心。
    说起我加入开复网的初衷和我的简历,真有点像历史的误会。因为实际我是个人生败得极惨的人,因此让我先给你说说我的人生之败、人生之惨。
我的人生之败、之惨,可以说到了惨不忍睹的地步。我1946年出生,现已年逾花甲。但在36年前的一个晚上,我生活在即使当时也还是风景如画的清华园(我毕业留校刚一年多),可我居然痛苦得下决心要离开这个世界。在那晚的深夜,我在清华园的一个实验大厅里,我三次用绳子自尽,但三次都未成;结果我被摔得鲜血淋淋、气息奄奄,于是我在黑暗中又头撞石壁、嘴吞沙子、最后竟把98%的浓硫酸倒进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朋友,如此罕见的自我摧残,您可想而知结果之严重。第二天清晨我被发现后送到医院抢救,当时我已完全失去知觉、生命垂危、离死神仅咫尺之遥……这以后,在医院的全力抢救下,我的生命得救了,但我的精神和肉体几乎化为了一片废墟。当时我25岁,但我出院后年纪轻轻就成了清华园有名的重病号──在以后的10年黄金色月中,我先后全休了四五年、住院了二三年,身上开了三刀,几乎完全成了废人。后来,四人帮粉碎了,知识分子的春天终于盼到了,与我起留校的同学,都成了硕士、博士,提拔的提拔、留洋的留洋,事业节节攀升。可我依然重病缠身,四顾茫芒,眼前一片漆黑。我怎么办?我的路该怎么走?我还能有什么指望?……朋友,以上就是年轻时的我,三十多年前的我,惨不忍睹的我,对前途完全绝望的我。
    但有谁能想到,在大该十年前,我无意发现了一个隐藏着的秘密,不,我发现了一盏神灯、一盏这世界上最奇妙的神灯。由于这奇妙神灯的指引,我发现了一个无比神奇的新大陆。而当我沐浴着这新大陆上那无比旖旎的风光,当我呼吸着这新大陆上那无比清新的空气,在不知不觉间我的身心竟发生了奇妙的、甚至可以说是近乎奇迹般的变化。经由这奇妙的神灯、在这个无比神奇的新大陆,我的身心究竟发生了哪些近乎奇迹般的变化呢?让我来一一向你报告。
在健康上 首先在健康上,这可是我当年败得最惨的地方。那现在情况如何呢?
当然我不敢说自己已是个十足的健康人,但以下一切却都是事实:我家附近有一个66米来回的室内游泳池,我不知你能在这样的游泳池游上多少个来回。但我告诉你吧,前年,也就是我五十九岁那年,有一次我在这游泳池竟一口气游了51个来回,从晚上7点55分一直游到10点零3分,共游了2小时零8分而脚没沾地。你看还可以吧!此外,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有个"五快"标准──睡得快、吃得快、说得快、便得快、走得快。没想到我仔细一对照,这健康"五快"我基本都有!还有一点您也许难以相信,我这样的年龄、而且是当年清华园不折不扣的重病号,可如今我竟还能像年轻人似地双腿劈叉,还两腿分开后弯腰能将头顶直触到地……朋友,以上是我目前的健康状况。
在精神上 那在精神上我现况如何呢?在精神上我这许多年也一直很好。如果说人的快乐指数用五分制计算,那我这十多年来的快乐指数基本可以说是五分,有时甚至常常是五加。顺便告诉你吧,我这个原本学工的木讷书生,又在三十多年前出了那样的事,可如今竟还有巨大的兴趣写诗。而我在申奥成功后写的长诗《永恒的一刹那──为申奥成功放歌》竟在当年的《北京青年报》得已全文发表、竟能获得全国性的《奥运朗诵诗歌比赛》第二名,竟还能在由三个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主持的万人晚会上亲自朗诵,并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反响。
    在事业上 那这些年我在事业上又如何呢?告诉你吧,在那盏奇妙神灯的指引下,这些年,我在事业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如今我已成了一个从清华园走出的大众演说家,我的足迹几乎走遍了全国各地。2001年我在母校职业经理训练中心授课。课后其中一位学员──河南鑫苑置业房地产公司张勇董事长盛邀我去郑州人民会堂演讲。没想到我那次的演讲取得空前成功。于是从那年起,几乎每年一次,鑫苑置业先后请我在郑州人民会堂作了四次演讲;去年,他们的房地产发展到山东,他们又请我去山东人民会堂演讲;今年他们的房地产发展到了苏州,因此再过十多天,也就是3月18日,我又将应邀到苏州人民会堂作有关《走向成功之路》的大型公开演讲。而由于我在演讲上受到的热烈欢迎,我在母校清华继续教育学院所开设的《提升公众演讲能力》课也深受欢迎。去年底我还应邀到国家行政学院一个班授课,不料第二天早晨该班班主任来电兴奋地告诉我,说我的讲课在该班授课的22位教授中排名第一,学员们给我打出的竟是99.21的平均高分。此外,由于我这些年的辛勤耕耘,我出版的两本书──《终生的财富》和《知道,更要做到!》也深受欢迎。有一位叫李秀英的读者买了我的《终生的财富》,她看完后该书就在不知多少人中相互传阅,以至我见到时这书已成了本十足的旧书,皱巴巴的,而书的书脊竟像古装书似地用线密实地装钉了起来,使我见了大为感动。而也正是这本书,被我国新闻出版总署和共青团中央评为了《第八届全国优秀青年读物奖》。
    朋友,第一次与你交流,我就唠唠叨叨给你说了那么多,请你谅解。而我之所以要给你说那么多,是因为我知道你作为开复网的会员,多么渴望得到帮助和指引。你也许像我年轻时一样,正在迷茫之中、痛苦之中、探寻之中、求索之中。而我又多么希望真能帮你一把,那怕是微不足道的一把。因为我也是由不知多少人的帮助才一步步走到今天的。顺便告诉你,你也许难以置信,在那盏奇妙的神灯指引下,我的其它潜能也得到了极大开发,我如今年逾花甲,竟还能记住300个各种电话和手机号码。因此如果有兴趣,即使在这方面我也可以助你一臂之力,因为你考硕、考博、考出国也许都用得上。那有了我们这首次接触和了解后,我们以后如何交流呢?
    我想当你对我有了以上基本了解后,以后我就不会再如比长篇大论了。我们可以采取互动的方式。你向我提问,我尽可能予以回答。当然网上的问题一定很多,我会就一些大家十分关心的、普遍性的问题作答。我前面说了,我答应在网上每星期拿出一小时的时间,这时间我再忙也要拿出来,也是一定能拿出来的。因此如果大家不讨厌我,开复先生也不嫌弃我,那我准备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地做下去。你可千万别小看了我们每星期仅这一点点的交流,但以我的经验,半年以后、一年以后、五年以后、十年以后,这就可贵了。因为我的所有所谓奇迹,其实都是这样一点点日积月累才产生的。
    以上就是我加入开复网的初衷和我的一些概况。昨天是正月十五,京城雪后的明月格外饱满圆润。衷心地祝你的人生也能圆圆满满,也衷心地祝我们在开复网的交流有一个美好的开端。再次向你和开复老师等各位致以衷心谢意!                        
自从加盟开复网后,扑面而来的温情,使我一下子好像进入了一个无比温暖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互相支持,相互勉励,共同成长,这真是太难得了。特别使我感动的是"初恋"网友居然还给我写了这样一首小诗:用时间记忆青春,用流年记忆生命,痛并快乐着!!!感谢周老师!!!我当时看了这小诗,内心真有说不出的温馨和甜蜜。我相信这美丽、隽永的诗句将永远伴随着我的生命,给我温暖,给我鼓舞,还能给我无穷无尽的力量。上星期我在《周老师话人生》的开篇里说到,我每星期会用一小时左右的时间与大家交流,看到大家对我那么热情,我的兴致更高了。请你们相信,周老师一定会成为你们最可信赖的朋友,每星期准时出现在这里。
那这星期《周老师话人生》的主题是什么呢?我想是这样一个主题──一盏世界上最奇妙的神灯! 我为何要谈这个主题呢?因为博客上有好几位朋友都好奇于我这盏神灯,有的还在那里颇为认真地猜测。那这究竟是盏什么样的神灯呢? 我为何说她是"一盏世界上最奇妙的神灯"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这神灯太奇妙了!可以说我目前身上所产生的种种意想不到的变化,几乎全源于这神灯、几乎全离不开这神灯。你们看,我如今年逾花甲,还能在一个游泳池游上51个来回、还能像年轻人似的双腿劈叉、还能在全国诗歌比赛中获得第二名的佳绩、还能在万人晚会上亲自上台朗诵、还能在国家行政学院授课获得99.21的高分、还能在许多省市的人民会堂作演讲、还能记住300个电话、手机号码……而所有的一切,真的几乎全离不开这神灯。我还要顺便告诉你们,我从2000年11月8日开始,曾连续一千零一个清晨一天不拉地写下过一千零一篇随感的初稿,我还准备雄心勃勃地出一部名为《一千零一盏心灯》的大部著作。而如果我这雄心有朝一日能梦想成真,那这一切也全源于这神灯、全离不开这神灯。听到这儿,我的年轻朋友们一定好奇心更大了──这究竟是盏什么样的神灯居然能有如此魔力、居然能使人发生如此脱胎换骨般的变化?而回首当年,周老师是个败得多惨的人啊!朋友,说到这儿,该是撩开其神秘外纱的时候了。不过,在此以前,请允许我再讲一段十分真实的故事。
大该在十年前,也就是在1997年末或1998年初 的一个冬日,我漫不经心地到了我们清华照澜院新华书店。我正闲逛着,猛然,一帧别致的封面把我吸引住了;而最吸引我的,是这封面上那一行极醒目的广告语──"风靡当今西方世界的商业《圣经》"。我当时心生好奇,究竟是本什么书能如此风靡、以至能与《圣经》相媲美呢?我这样想着,便随手拿起一翻。不料,刚一翻开扉页,一位又一位世界级名流对其的溢美之词便使深深打动了我。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将书买回了家。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书,看了起来。那知刚翻几页,我几乎要惊叫起来。为什么?因为没想到这书竟是我曾看到的一本手抄本的正式出版物。而当时那本手抄本,我看得简直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我惊叹世上有人竟能写出如此佳作!可惜的是那手抄本我看完还给了人。记得那手抄本的名字是《羊皮卷的故事》,而现在的正式出版物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由于有了以上缘由,因此我看这书时感到格外亲切也似乎感到应格外珍惜。这书一开始就是个发生在两千多年前阿拉伯世界的传奇的故事,由这个故事引出了十卷神秘的羊皮卷(你们这些年在书店、书摊看到的所有有关"羊皮卷"的书,几乎皆源于此)。但那知我看着看着,突然,看到了一句话,这句话是怎样说的呢?是这样说的:"这头一卷里隐藏着一个秘密,能够领悟它的智者,历史上寥寥无几。"朋友,我为何被这句话深深吸引住了呢?原因之一,是我当年不是看过那手抄本、而且还看得热血沸腾吗?但现在说那第一卷羊皮卷里隐藏了一个如此重要的秘密,我居然回忆不起来,你看我这书是怎么看的?!原因之二,是这秘密不是一般的秘密,而是一个只有"历史上寥寥无几"的智者才能"领悟"的秘密,这倒使我产生了巨大的好奇:试想,如果我能弄清这秘密、领悟这秘密,那我岂不就成了历史上"寥寥无几"的智者?!更何况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书,而是一本世界级的超级畅销书。据介绍,世界五百强某公司,该书一上市就买了3万册送给它的员工人手一册,可见这书上的每句话都不是随便说的。就这样,我怀着巨大的好奇和罕有的"野心",决心掘地三尺也要把这秘密给挖掘出来并彻底"领悟"。然而,当我掘地三尺第一眼见到这"神灯"时,不瞒你说,我简直有些近乎失望。为什么?因为她太平常、太普通了,以至普通得就像你我的邻家女孩!那这个隐藏的秘密、这盏神灯、这位普通的邻家女孩究竟是什么 呢?你听了一定也会近乎失望。她是──习惯!
朋友,你听了是不是也大感意外、近乎失望吧?怎么可能是"习惯"呢? "习惯"!不就是我们从小听得耳朵都快磨出老茧的那个词吗?怎么可能这就是世界上只有寥寥无几的智者才能领悟的成功秘密?怎么可能因为她而一个人能发生全方位巨变呢?您这样说,不是一种典型的天方夜谭吗?……朋友,以上这一切很可能就是你此刻的想法,因为它也曾是我十年前的想法。
然而现在,十年过去了,如今的我对"习惯"两个字的看法已发生了根本的转折。因为当如此多的奇迹在我身上不断显现、当我真的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我现在筒直要对全中国、不,对全世界高声呼吁、呐喊──我们对"习惯"两字的巨大价值知之太少、误解太多、探索得太不够了!她多么像一个风光旖旎、极待开发、无比神奇的新大陆,我们人类所需要的多少富足、健康、快乐她都可以无私、慷慨、热情地向我们奉献!而我们对她却常常显得那样冷漠、轻谩,有时甚至还有些不近人情!朋友,也真因为此,当开复先生以往的助手陈蕾女士向我推荐开复网时,我欣然接受了邀请。我多么希望借助开复网与我的青年朋友们就此作最深入的探讨。因为如今我心中的"习惯",远不是当初的邻家女孩,早已是一位美若天仙的绝代佳人。我坚信,既然我能如此受益于这盏神灯,一旦你们真正领悟了其奥妙和真谛,你们所能获得的,一定会远超过我、远胜于我。
因此,为了以上缘由,我衷心地希望我们每周能在这里相聚,如果有可能,你们还可以多介绍些朋友来。因为当你把爱与更多的人分享,世界对你的爱定将呈几何级数增长。在以后的讨论中,如果你们感兴趣,我可以对这盏神灯的各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剖析之后,我还可以将一种极有效、极简易的培养习惯妙诀,毫无保留地告诉你;如有可能,我还可以手把手地在习惯培养方面领你们上路。
而在下星期,我打算把我如何从一个木讷的清华书生,到如今居然能在万人晚会上朗诵自己诗作的全过程,和盘向你们托出。因为我要以这过程为例,让你们真切地感受到习惯这盏神灯对我们人生的无穷价值,同时也让你们看到,我身上所发生的种种,决不是我的杜撰,而是一种客观的真实。而所有这一切,真的全源于这神灯、全离不开这神灯。以上就是本星期我与大家探讨的主题──一盏世界上最奇妙的神灯。我们下周见!
这一期我想与大家讨论的主题是:"奇迹是怎样产生的?"我为什么要谈这个主题呢?因为自从我写了上二期的《周老师话人生》后,网友们反响很热烈,也使我始终沉浸在巨大的温暖和幸福之中。我感激大家给了我如此多的温情和友爱,使我仿佛又回到了热情燃烧的青春时代。而在这热烈的反响中,大家还表现出了对我种种"奇迹"的巨大好奇,自然又有许多问题希望我能进一步回答。比如:您这些"奇迹"具体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它们与习惯究竟是什么关系?习惯对我们人生真有那么神奇吗?我们怎么也能养成各种好习惯?……而我想,我们开复网的很大特点是互动的,既然如此,我就要尽快回答大家的问题,因此也就有了本期这个主题。那"奇迹是怎样产生的?"我该从何处谈起呢?我想,我还是从上次答应大家的,从我何以能有兴致写那长诗、何以那长诗还能有种种奇遇、何以我还能写出一千零一篇随感的初稿谈起。
    在具体谈这些以前,有一点我想给我的年轻朋友们作纠正。有好几位朋友对我的毅力表示钦佩,尤其钦佩我能有毅力写下一千零一篇随感的初稿。实际这是个极大的误解。因为这里固然有"毅力"的因素,但真正的因素不是"毅力",而是"习惯"。为什么?因为"毅力"是一种咬着牙、喘着气、努着劲、甚至身心还很难受的状态;而一旦成了"习惯",那是一种极自然、极轻松、极舒适、身心极愉悦的状态,是一种你做了舒服、你不做反而不舒服的状态。你们想,我写一千零一篇随感的初稿花了近三年时间,如果这三年我每天都是咬着牙、喘着气、努着劲、身心很难受,那恐怕我是很难坚持下来的。但如果是习惯,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对于以上的这种不一样,我不妨打个比方不知是否恰当──"毅力"好像是火车停着要起动,那你是要用吃奶的力气才能去拉动它的;而"习惯"则像是这火车开得正欢,这时不是你在拉动火车,而是火车在拉着你跑,你不跑还不行。因此我们凡事成了习惯,那就好了。当然,我这里指的是好习惯而非坏习惯。
    好了,我们闲话少说,还是赶快回到那长诗和她的种种奇遇及与我们的关键词──"习惯"上吧。关于这长诗,我写的是关于当年申奥成功的主题。我的成功之处,在于我抓住了那个"一刹那"──即当年申奥成功时萨马兰奇拿着他手中的纸,宣布"北──京──"的"一刹那"。你想,这"一刹那"多典型、说明了多少问题啊!那我为何会抓往这个"一刹那"的呢?是因为当晚和第二天清晨无法抑制的巨大兴奋后,我脑海突然闪现的一个灵感。那我又为何能抓住这个灵感并把这灵感变为一首长诗的呢?这就要谈到我们的关键词──"习惯"了。不过关于这一点,容我在后面再向你详述。在此以前,我先要把这首诗向你展示。但读我这长诗时有一点希望你能稍作注意:你千万别用诗人、甚至是一位著名诗人的标准来衡量,这样,你很可能就会失望。希望你这样来衡量:这首长诗的作者,在此以前从未写过一首诗;在学生时代,他还是个水木清华极为木讷工科书生;不仅如此,他的前半生还是那样多难而坎坷。我想,如果你设身处地,能这样去衡量我那长诗,那你很可能觉得这确有点像"奇迹"的味道了。
好,不多说了,下面容我全文向您展示我的长诗。此刻,请你能静下心来,逐步进入我那长诗特有的意境,与我一起再回到六年前那个令人难以忘怀的"一刹那"吧:永恒的一刹那
──为申奥成功放歌这一刹那已成永恒,
它已深深镌刻在每个中国人心上;
这一刹那已成历史,
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将永远铭记。
这一刹那,使百年梦圆;
这一刹那,使屈辱扫尽;
这一刹那,使激情点燃;
这一刹那,使火山迸发;
这一刹那,使神州沸腾;
这一刹那,使环宇惊诧!
这是何等动人心魄的一刹那啊──
目不转睛、凝神屏息、心跳怦怦之后,
几乎在同一时、同一刻,同一分、同一秒,
当一个熟悉的词,从一串陌生的外文后蹦出时,
刹那间,
无数黑头发、黄皮肤的人从荧屏前骤然腾起。
没有人命令,没有人指挥,没有人组织,
但几乎以完全相同的身姿骤然腾起。
人们激情奔涌、纵情欢呼、相互拥抱、喜泪横流,
任狂喜洒满不眠之夜的每一寸土地!
这一刹那何时有过?
天上人间,中外古今,
谁能说没有?
但无论哪一个一刹那,
都没有像这一个一刹那那样,
那瞬间,
是如此整齐划一;
那欢呼,
是如此排山倒海;
那不可抑制的情感,
是如此感天动地、动地感天!
我们在一个普通的客厅,
朋友已相聚在一起。
几乎不差分秒、不差毫厘,
当那个熟悉的词刚一撞击我们的耳膜,
刹那间,
我们全屋的男女老少也几乎同时骤然腾起!
我似乎感到,
这已成永恒的一刹那,
同时腾起在我家楼上、我家楼下,
同时腾起在整个京城、整个中华,
同时腾起在日月潭、在铜锣湾、在唐人街、在奥林匹亚,
也同时腾起在每一个有我们华夏儿女的地方!
世界上有哪一个一刹那有如此众多的人同时骤然腾起?!
世界上有哪一个一刹那有如此众多的激情汇成山呼海啸?!世界上有哪一个一刹那有如此众多的热血在一起汹涌澎湃?!
世界上有哪一个一刹那有如此众多夥心在一起狂奔欢跳?!
人常说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我却要说,三百年球西,三百年球东!
谁说落后的一定永远落后?!
谁说病弱的一定永远病弱?!
谁说八年挫败,我们不能越挫越勇?!
谁说百折不回,我们不能后来居上?!
谁说卧薪尝胆,我们不能反败为胜?!
谁说众志成城,我们不能梦想成真?!!!
是的,二十一世纪定将是我们中华重新崛起的世纪,
二十一世纪定将是我们中华辉煌再现的世纪!
"中国是一头沉睡的巨狮,
当它一旦醒来的时刻,
整个地球,
整个世界,
都将为之震颤!"
凭什么为证?
就凭这一刹那──
公元2001年7月13日22时08分,
当"北──京──"两字
从万众瞩目的萨马兰奇口中蹦出的
已成永恒的
一────刹────那───!!!
朋友,读罢全诗,你有何观感?对照我的以往,我说这是我生命中的"奇迹",是不是并不为过。要知道,这真的是我平生所写的第一首诗。而我还要顺便告诉你的是,我这首诗不仅有我上次所说的种种奇遇,而且还是奥组委资深官员周晓柏先生去年所著《为中围加油!》一书收进的唯一一首有关奥运的诗,朋友,我这样一来,这"奇迹"的味道是不是更浓了一些。
    那如果这确可算是一种"奇迹",那这"奇迹"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现在,当你读了这诗,当你对我这首长诗有了初步印象以后,我就可以正式回答你了。要回答这问题,我们的思绪又该拉回到六年前那个你我永远难以忘怀的仲夏之夜了。
那晚,你家的情形我不太清楚。但在我家,这一切太清楚了。我家客厅里坐满了从京城处处赶来的朋友。大家都围坐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荧屏,忐忑不安地等待着那最后一刻的揭晓。那一刻终于来到了。当萨马兰奇拿出那张纸,用他那特有的语调念出"北──京──"两字时,我们全屋的男女老少几乎同时从沙发上蹦了起来,大家真的相互拥抱、激情迸涌、欢欣若狂、喜泪横流。第二天清晨,短暂的睡眠之后,我一打开电视,几乎每个频道、每个画面都依然沉浸在这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举国狂欢之中。而就在此时,我胸中竟不可思议地涌起了一股强烈的、难以自制的创作欲望──我要表达!要喷涌!!要那无法抑制的狂喜之情要冲天而出!!!只可惜我一时不知何处才是我那强烈情感冲天而出的最佳出口。这之后,我与我爱人按惯例外出散步。我一边散步,一边思绪还在那里翻江倒海、汹涌澎湃。我正走着,突然,我脑海里倏地一下,像闪电般闪过一个极明亮、极耀眼的火花。这火花竟使我越想越激动、越想越兴奋、越想越情不能己!为什么?因为我终于找到了我那强烈情感冲天而出的最佳出口──昨晚22点08分,当萨马兰奇念出 "北──京──"两字的那个"一刹那",那个令我们全世界炎黄子孙都从自家沙发上骤然腾起的"一刹那"!是啊,这"一刹那"太典型了!世界上有哪一个一刹那,有如此众多颗心在一起狂奔欢跳?!世界上有哪一个一刹那,有如众多的激情汇成山呼海啸?!光说我们几乎所有黄皮肤、黑头发的炎黄子孙都在没有人命令、没有人组织、没有人指挥的情况下,同时在这一刹那从自家沙发上骤然腾起这一点,就足以引起我们太多的思考和探索……朋友,这"一刹那"是什么,是灵感!是一种对我们特别有价值的灵感!!你千万别以为只有阿因斯坦、牛顿才有灵感,我们也有灵感,而且我们也会有对这世界极有价值的灵感!!!而这之后,循着这灵感的闪现,我越想越兴奋和激动。因为我发现这短短"一刹那"中折射出了太多、太多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贵又压抑已久的精神内核。因此我一路散步,一路脑海浮想联翩,思绪万千;而当我一跨进家门,我就迫不及待地找到一张纸和笔,也不管这纸笔的好坏,就把我刚才脑海的所思所想,全都飞快地倾泻了出来。
    朋友,我这是在干什么?我是在下意识地、或者说是习惯性地把我那灵感以最快的速度记了下来。你千万别小看这一步,这可是关键的一步。因为灵感是一闪而过的,我们人类许多极有价值的灵感,也许就因缺少了这一步、缺少了这一习惯,而永远像流星般消失在了历史的浩渺烟海里。因为有了这迅速抓住灵感"习惯",就确保你这灵感一定被抓住;但如果没有这"习惯",你这灵感就不一定被抓住,甚至十有八九抓不住。这就是这两者所存在的巨大差别。那此时我的年轻朋友们可能又有疑惑了:您怎么会有这种抓住灵感的习惯、它又是怎么给您培养出来的?这又要回到再许多年前的事了。对此,如果你想要我细说,看来只能留待下周了。
沐浴着明媚的春光,我们又在这里见面了,多么高兴!在上周我和你们谈到,我之所以能抓住"一刹那"这灵感而写下了我平生第一首长诗,首先要归功于我那抓住灵感的习惯。一谈到习惯,似乎已引起的大家越来越大的兴趣。从大家所发的帖子看,实际我们大家都知道习惯的重要,只是因为养成它实在太困难了,因此只能无可奈何地对其望洋兴叹。因此在继续上周话题前,我先想就如何培养习惯的问题简单回复大家一下?而对于这个问题,在以后我一定会详细回答你们的。
    关于习惯培养我先要简单回答你们的是,如果你们现在正在培养一个习惯,你认真分析了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后,可用以下两种类比来坚定自己的信念:一是你现在培养习惯,犹如在烧开水,那你就要坚信,70度不开,80度不开,90度不开,99.9度不开,但我只要烧到100度,那就一定会开;因为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发生质变,这是铁的真理!二是你培养习惯的过程,仿佛在缠一根缆绳,你今天缠、明天缠、后天缠、大后天还在缠,你只要天天认真地缠,那要不了多久,它一定会变得牢不可破。这也是铁的真理!而一旦你成了习惯,那所谓的坚持和毅力是极自然的事,由此,你相应目标的达成、你相应难题的征服,也必然是顺理成章的事,你说对吗?好了,关于这一点容我以后详述。现在我们还是继续我上周的话题,那就是我怎么会养成那个抓住灵感的习惯的。
这习惯说起来已是差不多十年前的事了。记得在大概十年前左右,也就是我读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后,我对"习惯"二字开始了重视。记得当时不知从那一天始,有感于我脑海里总有一些火花在闪烁,于是我开始在笔记本上将它们记下:我脑海闪出一个火花,就在笔记本上记下一个小题,准备日后写成一篇短文。但没想到,记着记着,慢慢我就记成了习惯;而成了习惯,我记下这火花的兴趣就更浓了,于是这种习惯也被更强化了。你也许难以置信,没经过几年,在不知不觉间我竟在笔记本上记下了1072个这种小题!这"1072个"你也许真的难以相信吧,但我要告诉你,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因为我是个极认真的人,我对每个小题都作了编号,第一批记在一个笔记本上,共记了413个;后来那本上记满了,又换换到另一个本子上,又记了659个;你看这两者加起来,不正好等于"1072"吗?而从这"1072"这个数字,你也可见习惯这力量是何等不可思议,它简直就是在不知不觉间、在潜移默化间,造就着你,成全着你!!!而由以上习惯也自然养成了我随时记下各种名言、各种警句、各种感想、各种灵感的习惯,由此也自然有了那天早晨,我记下了"永恒的一刹那"这个极有价值的灵感。
    朋友,从以上过程你是否看到了"习惯"在我那首长诗中所起的作用。因为很显然,我当时假如没有这种立即抓住灵感的习惯,肯定就不会有我那首长诗,更不会有这长诗在以后所发生的种种奇遇。然而,你可能想不到,不管这抓住灵感的习惯价值有多大,但这一切的一切对于我创作出那长诗和这长诗在其后的种种奇遇,还只是个开头。为什么?因为到这一步,我只是抓住了一个灵感而已;而所谓抓住灵感,是指我把由那个"一刹那"所联想的种种飞快地、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潦草地写在了一张纸上,至于与诗,那是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更何况我此生从未写过一首诗。那我那纸上乱糟糟一堆,怎么又会变成一首诗、而且是一首应该说还很有纪念意义的长诗的呢?这说起来就要归功到我另一个极重要的习惯了。对于这个习惯,我真是太清楚了。因为它从哪一天开始,我都记得清清楚楚。这一天是2000年11月8日,一个我永远难以忘怀的京城初冬的清晨。因为就从这一个清晨开始,我的生命走上了一条崭新的人生之路,以至它引领我一直走到了今天,走到了此刻。那你也许好奇,那天清晨您究竟做了一件什么使您如此难以忘怀的事呢?这就要回到那一个清晨的前几天了。那个清晨的前几天,我到我外甥女王晨芒家。当时,她女儿顾佳正在津津有味地看一本小书。我拿起一看,是刘墉的《点一盏心灯》,都是一篇篇不足千字的随笔,小巧而精美。这不正是我一直想写的那种短文吗?!我看后简直要惊叫起来。为什么?因为我前面不是说了,我在多年前养成了那个记下火花的习惯,并已记下了1072个小题;可到那时为止,我那1072个小题都只是沉睡在我那笔记本上,我从未将它们唤醒。而自从看到了刘墉那些随感,激起了我心中很大的波澜:我为何不学学刘墉,将这些小题也变成一篇篇小巧而精美的随感呢?
    有了这想法,我的心不平静了。那几天,我内心一直在思考着、斗争着。而几天后,也就是2000年11月8日清晨,我脑海突发奇想:我为何不下决心养成一个新的习惯──每天清晨写一篇随感的习惯呢?要知道,当时我已研究习惯多年,并已开始有关演讲,还自诩为我国研究习惯的专家。但既然你是专家,你决不能只是专在嘴唇上,而要专在行动上!"行胜于知"这是我清华母校的校训!!于是,就从那天清晨开始,我逼着自己一定要养成这个习惯,每天清晨写一篇随感。我为此还作过可行性分析,对于我而言,晚上搞得很晚,会很不舒服;但每天清晨我醒得很早,可以早起,而且此时脑子既很清醒又无人打扰。我培养这习惯开始时,当然也是极为艰苦的,也碰到了不少难题,但没想到逼着、逼着,这习惯后来真让我给养成了──每天清晨四五点起床,写完了一篇,就舒服;不写,就不舒服(据说我国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就有这种习惯),以至后来越写越顺、劲头也越写越大了。而越写越顺、劲头越写越大后,我心里就在暗想起来:这样写下去,一百天,一百篇;一千天,一千篇,多有价值啊!没想到就在我有这种想法后没几天,我脑海突然迸发出一个像那个"一刹那"似地极明亮、极耀眼的火花──西方有部名著叫《一千零一夜》,刘墉那本书叫《点一盏心灯》,我脑海在刹那间将这两本书像电焊、像嫁接、像酸碱反应那样熔合、中和在起,我也要写一部书,这部书叫──《一千零一盏心灯》!啊!朋友,这明亮、耀眼的火花一经在我脑海闪现,我兴奋得几乎要跳起来!为什么?因为这火花太有意义、太有价值了,它简直把我整个的人生之路都照亮了!因为既然这一日一文已成了我的习惯,那我坚持写下去一定是没有问题的;而如果有朝一日,我真能把这一千零一盏心灯写完,我真能将一部《一千零一盏心灯》献给我的年轻朋友、献给我们这个社会,那我如此坎坷的人生、我如此多难的命运岂不都变成了最可宝贵的财富……
    朋友,自从有了这个火花、有了这个灵感以后,我一日一文的劲头更大了。就这样,在一个极有意义的习惯的推动下,在一个极为诱人的目标的吸引下,我从2000年11月8日到2003年8月8日,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写着我那一盏盏心灯,没有一天间断,没有一天疏忽、没有一天懈怠。而如今可以告慰你的是,我这《一千零一盏心灯》的初稿真的被我一篇不拉地写完了!
朋友,从以上真实的过程,我们难道还不能看到习惯那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吗?而也正是由于这一日一文的习惯,使我在申奥第二天清晨突发奇想──既然今天早晨也要写一篇随感,那为何不把刚才"一刹那"之灵感赶快写下来呢?而现在写,是热的;再过十天、八天,不就像新鲜的蔬菜、水果,会蔫了吗?于是我趁热打铁,说干就干,立即就在写字台上铺开稿子,挥笔写了起来。而您想,当时我整个脑海里,沸腾着的全是申奥成功后一个个万众欢腾的画面,澎湃着的全是我由此而引发的万千思绪,可以说那情那景,简直犹如地下即将喷涌而出的岩桨,它火红、它耀眼、它滚烫、它奔突、它若风起云涌、它如翻江倒海、它像万马奔腾,它似雷霆万钧……而这一切一经由我笔下喷出,岂不就变成了一首完全发自我内心深处,不,完全发自我们环球炎黄子孙内心深处的长诗……
朋友,以上就是我那长诗诞生的全过程。综观这全过程,我们不看到了习惯在我这小小"奇迹"中所起的作用吗?可以说没有我那抓住灵感的习惯,没有我那一日一文的习惯,就决不可能有我这首长诗的诞生,也决不可能有我生命中这一"奇迹"的出现!而在此我还想顺便告诉您,上次我说我还在一个由三个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主持的万人晚会上亲自朗诵这首长诗,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这也完全源于习惯。因为我从1998年4月开始,养成了一个天天"念经"的习惯。所谓天天"念经",就是我天天借助锻炼的时间,会默诵一些我精选的、极为优秀的诗歌散文、名言警句。而成了习惯,我会天天如比,日日不辍,乐此不疲。后来,当我的《永恒的一刹那》在《北京青年报》发表并得到广泛赞誉后,我自然也将其纳入了我天天所念的"经"中?试想,从2001年7月到如今,五年多过去了,我岂不默诵了有近两千遍。而一篇作品能默诵两千遍,傻子都能将它默诵得滚瓜烂熟,傻子都能神采飞扬地登台朗诵。因此这一切都不是我有多聪明,而是习惯的伟大力量所致,你说对吗?朋友,说到此,这一星期的《周老师话人生》又该和你们说再见了。但请你们放心,只要你们欢迎,我会像写一日一文一样,每星期与你们在这里见面的。至于每星期我谈多谈少,这完全要看我的时间了。但我当初答应每星期拿出一小时、且还比较机动,这一点我还是一定能做到的。我希望这"一周一博"能成为我人生中又一新的习惯,你们可拭目以待,看周老师究竟能不能说到做到,言出必践!下周我想给你们介绍一种神奇的"习惯配方",它对你们达成各种目标、征服各种难题,都将有极好的实战价值,望你们携侣同来。
在上周我给你们说,我争取要养成一个"一周一博客"的新习惯。你们看,我这新习惯现在是不是已经有点雏形了。我相信,只要再坚持几周,我这习惯一定能养成。而一旦这成了习惯,对我将有多大意义啊!一是我找到了一个可以尽情倾诉的平台;二是我进入一个如此温暖的大家庭;三是我的后半生将与世界上最有活力、最有热情的年轻人始终交融在一起,这将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那这周我与你们分享的主题是什么呢?是──威力巨大的"习惯配方"
关于这威力巨大的"习惯配方",我首先要告诉你们的是,它对于你考研、考博、提高各种能力、达成各种目标、解决各种难题、突破某个瓶颈、提升某块短板,都将有极大的帮助。那您这"习惯配方"从何而来、是何含义、为何威力如此巨大、我们又如何去获得它、掌握它呢?你们也许要问。那就容我一一回答。说起这"习惯配方",如果你去查阅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权威的词典,一定找不到它的踪影。但我想,也许在多少年后,它会榜上有名的。那这"习惯配方"是缘何而来的呢?这又要说起我那《一千零一盏心灯》。你一定还记得上周我谈的有关《一千零一盏心灯》的种种。当时,在一千零一个清晨日复一日的创作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常使我十分兴奋──那就是习惯与目标的密切关密。我为何对此十分兴奋呢?因为我发现习惯与目标有着极大的相关性──一个目标一旦与一个或几个极富操作性的习惯相结合,简直就是一种"天仙配"。你看,我《一千零一盏心灯》的创作不就是如此。如果说这《一千零一盏心灯》是个极诱人、极有价值的目标,那一旦我养成了"一日一文"的习惯,我这目标就一定能实现。这好像过河是我们的目标,而一旦有了相应的习惯,就等于一下子造好了桥、有了船,这河你肯定能过去、这目标你肯定能达成。同样,倘若你有了某种好的习惯,你不妨去为这好习惯寻找一个合适的目标,这样,你那习惯不仅会得到强化和巩固,而且实行起来还会变得兴味盎然;不仅如此,你那新目标也一定很容易达成。朋友,说起来也真有趣,正当我有了以上认识,我正好养成了一个每天快走的习惯。因为我从我国最有名的健康专家洪昭光的书上知道"最好的运动是步行";而后来我又知道,在步行中最好的是快走;于是经过开头一段时间较为艰苦的过程以后,我这习惯真给养成了。养成了这个习惯,又有了以上那个认识,有一天,我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个奇特的想法──我能不能为我这天天快走的习惯寻找个目标,这样我天天快走的劲头就会更大,这习惯也能得到有效的强化和巩固,而对我的健康自然会大有益处。有了这个想法后,忽然有一天,我脑海闪出个很有意思的创意──我能不能给自己定这样一个目标:我每天在院中快走,争取到2008年奥运会召开前,我能在自家大院里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也算以实际行动迎接奥运。闪出这个创意后,我脑海异常兴奋,因为这显然很有意义。而当兴奋过后,我作了冷静的可行性分析,我在那天的日记上这样写道:今天清晨快走,想到《一千零一盏心灯》的成功似乎有二大原因和动力:一是诱人的目标,二是合适的习惯;于是突发奇想,我快走已成习惯,能否定一个目标── "到2008年奥运会前快走完二万五千里"?我想到后十分兴奋,便立即在脑海快速作可行性分析的演算:二万五千里还有6年,则一年约四千里,一天则10里左右。我这样一想,喜出望外,因为一天快走十里我是完全能做到的;更何况,我每天记日记,可以在日记上每天督促和累计。因此从今天起,我要万里长征,我深信能成功!今晨快走六圈,计20里,从6:00-7:35,兴致勃勃,不感疲劳。朋友,以上就是我2002年10月11那天日记上的记录。这记录再真实不过地反映了我当时对目标和习惯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而也就从那天的"20里"开始,我天天在日记的右上角不厌其烦地、像倒计时似地,累计着我快走的总里程数,以争取在奥运会召开前,我真的能在自家大院里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举.那您这壮举究竟进行得如何呢?听了以上故事,你也许会饶有兴趣地追句。告诉你吧,朋友,在一个诱人的目标和一个极为合适的习惯"天仙配"般的协同努力下,我这几年天天"兴致勃勃,不感疲劳"地行进在这长征路上。而写到这里,我翻开今天的日记──2007年4月3日,我在日记右上方累计的长征里程数为"20668",即我从2002年10月11日到今天的四五年间,我已在我们大院累计快走了20668里;这样算来,到明年8月8日我还剩4332里,而所剩时间为一年零四个月,约500天左右,朋友,你说我这"壮举"究竟能否完成?!
    因此,从这个最真实的故事中,我几乎每天都在感受着目标与习惯相结合的巨大威力。而也许正因为此,由每天快走的习惯,带来了我体力、体质的极大提高;而由这体力、体质的极大提高,也自然产生了我前面所说的我如许年龄,居然还能在一个六十六米来回的游泳池一气游上五十一个来回而脚不沾地的小小"奇迹"。朋友,听我讲到这儿,你对目标和习惯的关系是不是也产生了巨大的兴趣?它们两者是那样水乳交融、密不可分,是否也大出你的意外?
    然而,有谁能想到,以上种种还只是我对这个问题最原始的思考和探索。而当我看到有位名家写的一篇《人生成功三步曲》的文章后,尤其当我从这位名家的智慧中实然悟到了"习惯配方"这四个字时,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已进入了一个很深的、且对我的所有年轻朋友都极为有益的层次。朋友,这位名家不是别人,正是你我都十分敬重的开复老师。关于我为何能从他的文章中悟到"习惯配方"这四个字?这"习惯配方"究竟对我们达成各种目标有何重大的指导意义,容我下周再与你细细探讨。但请你务必不要错过这次探索的机会,因为我确信,这对你的一生将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好了,本周的《周老师话人生》又要和你们话别了,我们下周准时见。
   桃红柳绿,草长莺飞,玉兰怒放,万物争春,在这美妙的时光里,亲爱的朋友,你此刻可好?问候至此,我忽然想到二十世纪全球几乎最杰出的人生导师卡耐基一句话,与你共勉:人性中最大的悲哀,是我们几乎所有的人都拖延着不去生活。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那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盛开在自己窗口的玫瑰。 朋友,如果你此刻不是在享受美妙的青春时光,而是总在苦痛和彷徨,那就请你不妨去打开心灵的窗户;此刻,那里一定有盛开的玫瑰,等待着你去欣赏、去赞叹、去热吻、去陶醉。 是的,生活是美好的,你如果去享受美好,美好的种种就会接踵而来;如果你去 寻找痛苦,痛苦就会与你如影随形,关键取决于你自己,主动权掌握在你的手里。
说到这里,又该回到我们上周探讨的主题──威力无穷的"习惯配方"了。因为我从大家的反应中看出,这是每个年轻朋友极为关注的问题,它涉及到我们所向往的目标如何达成,我们所困惑的难题如何解决,我们所担忧的瓶颈如何突破,这当然是为大家所关心的。我顺便还有一点可以告诉大家, 3月28日我在清华母校美术学院的一个企业培训班上讲了一整天的《提升执行力的六大关键问题》。那天,除中午休息外,我从上午9点一直讲到了下午5点。而我讲课是不拿讲稿、始终站着来回走到的(这也是我的习惯),还很有点慷慨激昂的味道。但这一整天课下来我也还比较轻松,并不是累得已快趴下的样子。对此有兴趣的同学不妨可以去作一些调查,这样可以使自己更确信习惯那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从而使自己在这方面也狠下功夫。你们说对吗?好了,问题回答到这里,再转到我们的正题──我们想达成的目标与习惯、尤其是与"习惯配方"的关系。上周我们已谈到了目标与习惯的相关性,这种相关可以说是十分紧密的。我从开复老师那篇《人生成功三步曲》的文章中悟出"习惯配方".那我为何能从那篇文章中悟出"习惯配方"这四个字呢?所谓的"习惯配方",其内含究竟是什么呢?为此,且容我对这篇文章先作简单介绍。 开复老师在《人生成功三步曲》一文中所说的成功三步,第一步指要有正确的目标,尤其是人生大目标、即你的人生理想;第二步指这人生目标应与你内心最感兴趣、最有激情的事相联系;第三步指针对你的大目标,如何制定阶段性目标,并一步步去达成。 我觉得开复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能真诚地坦露自己、剖析自己。在这篇文章中,他就以自己为例,介绍了这成功三步曲;而对于三步曲之第三步,他尤其着重进行了介绍。 那开复老师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呢? 是发挥他对我们这个世界最大的影响力,也就是尽最大的可能去造福他人和我们这个世界。那他当年离这个目标最大的差距是什么呢? 是两大能力──公众演说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这是他两大弱项,也是他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瓶颈所在。因为他与我一样,学生时代也是个一讲话就脸红、一上台就心慌的人。您想,如果这两块短板不提升、这瓶颈不突破,那要实现他的人生理想,岂不就是一种空谈。 那他是如何去突破这两块短板的呢? 他说为了去突破这两块短板,他"必须把抽象的、无法实施的、不可衡量的大目标简化为实际的、可衡量的小目标。" 他具体是这样做的: 在提升演讲能力方面,他要求自己:一、每月必须主动找机会演讲两场;二、每次演讲必须带一个熟人去,让他反馈自己那次演讲的优缺点;三、每次演讲以前一定预演三次。 开复老师订出这些措施后,言出必践,真的极为认真地去做;结果不出一二年,他的演讲能力就飞速提升,不知底细的人听了还直夸他:"简直是天生的演说家"。 岂知,他这"天生演说家"实际就是这样硬练出来的。 那在沟通能力方面,他又如何实施的呢? 他也采取了类似措施。他规定自己:一、每星期一定请一个有影响力的吃饭,因为这是向人请教、提高沟通能力的绝佳方式;二、每次临走前,让对方一定再介绍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给他,以便下次请那个人吃饭。 开复老师这样的结果,不出一二年,他的沟通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不仅如此,他的人际关系也得到了极大拓展….. .朋友,那次当我读完这个故事,我内心简直要惊呼起来──英雄所见略同!而与此同时,四个明亮的字从我脑海倏地闪出── 习惯配方! 朋友,开复老师之所以能那样有效地提升演讲能力和人际关系,他所采用的方法,不可以称之谓"习惯配方"吗? 你看,那一条条措施,不也是一个个习惯(这种习惯,我们可称为"广义习惯",我会在以后专门论述)吗?而现在,开复老师用几个习惯配合起来,去达成一个目标,这同我们传统医学用几味中药配合起来、变成一付"配方"去征服一种顽疾,其情景何其相似乃尔啊! 是的,"习惯配方""习惯配方",我越想越有道理,越想越兴奋──围绕一个目标、围绕一个难题,不是用单兵的力量,而是用团队的力量,用优秀架构、巧妙搭配、优势互补的力量,这多智慧,多有杀伤力啊!你看,可口可乐的成功,很重要的,不就依靠了它那张至今秘而不宣的"配方"吗?而最现代战争最可怕的战术,不就依靠了一组组集束而成的精确制导导弹去摧毁一个个顽固堡垒吗?而我们的"习惯配方",不就是这种威力巨大的人生集束精确制导导弹吗? 朋友,就这样,一个暂新的概念,一个暂新的名词在我脑中正式成形了,而且也到了今天可以正式向你公布的时候。 这就是我们的"习惯配方"!至于这"习惯配方"为何如此威力巨大、我们如何也去巧妙地利用它,只能待我下周再与你们交谈了。
转眼间,新的一周又来了,看网上有同学在等我每周一篇的博客,心里好热。感谢同学们对我如此热情和信赖。昨晚我在东方大学城东方大讲堂演讲,我当场表演了劈叉、长诗朗诵和记忆术。当时,我拿出六张记着300个电话号码的纸分送给前后5个同学,结果他们当场考我6个,我全部回答准确;对此东方大学城的同学可以作证,是否现场的实际情况就是如此。顺便告诉大家,今晨国内某电视台的一位制片人访问了我,希望我在该电视台作系列讲座。因此如果不出意外,将来你们可以在荧屏上亲眼见到我的以上表演。如若届时真能如此,我一定会在这里尽早通知你们的。不过"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万一因种种原因此事黄了,也不要有什么懊恼;对此应成为习惯,而且是我们人生几乎重要的习惯。
   上周我详细介绍了由开复老师的《人生成功三步曲》而在我头脑中激发出的"习惯配方"理论,不知你看后有何感受;希望你从今天开始也试着用这"习惯配方"去提升你的各种能力、达成你的各种目标、破解你的各种难题,我相信,其威力将无可限量的。而我就用"习惯配方"破解了我不少难题。对此,我给你试举一例──我是如何用"习惯配方"去突破我演讲中的一个瓶颈,你就能很清楚了。
    多年前,我的演讲生涯中碰到了一个十分令我头疼的问题──由于我在演讲中过于投人,因此嗓子常常会哑。其中有一次尤其令我狼狈不堪──那次我在青岛澳克玛集团因感冒而发着烧演讲,没想到讲完后嗓音完全哑了。但此后我在内蒙乌兰浩特、郑州人民会堂、济南一家企业及北京大学的演讲全已安排就绪,这就成了一个极大的难题,甚至几乎是一场危机。怎么办?如此众多的听众等待着我,一切又无法改变,又不可能有人替代,可我嗓子已哑,怎么办?我当然没有退路,只能哑着嗓子从青岛讲到乌兰浩特、讲到郑州、讲到济南、讲到北大,一次次尽我最大的努力,还不能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等我在北大演讲完后,我的嗓子当然已哑得不成样子……
    朋友,如此一场危机,我的事业当然就突现出一个瓶颈──嗓子一讲就哑,又难以立即恢复,长此以往,还会毁了嗓子。如果这瓶颈无法突破,那我的演讲生涯就会极大受挫,你的演讲再受欢迎,内容再好,也将无济于事。因此我必须直面这个难题,坚决去突破这个瓶颈。
    那怎么去突破呢?现在看来我用的方法就是"习惯配方",尽管当时我自己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点:首先,到中国音乐学院,向有关喉科医学专家请教,请教他如何保护嗓子;同时,我向中国教育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闻闸老师请教,请教他如何科学发声;同时,我还从我国第一持证演说家李真顺先生那儿学了一套"活舌操",学习如何强化咬字吐字能力;此外,我又专程到中国传媒大学买回了一大堆有关书籍,认真钻研练声、发声等技巧。
    通过以上学习、请教和钻研,我明白了要实破以上瓶颈,必须要从两大方面着手:一是演讲时必须学会科学的用气和发声,这样嗓子才能解放出来;二是必须学会自我保护,使自己的嗓子始终处于健康状态。有了以上认识后,于是我采取了如下具体措施:一、 我在日记第二行"习惯──"栏,每天必写一个"丹"字,意即要求自己无论打电话、与人说话和演讲,始终想着要用"丹田"之气;具体就是讲话时要保持一种"小腹收,后腰开"的吸气状态,这样你的声音才能获得有力的气息支持,从而使嗓子得以放松;二、 每天午练七节李真顺先生教我的"活舌操",以加强咬字的力量,同时强化口腔共鸣;三、 在日记"习惯──"栏,每天记"低、慢",要求时时提醒自己讲话、演讲时,起调要"低",语速要"慢";四、 要求自己每次演讲过程中要随时增、减衣服,使自己不至于出现感冒等问题;五、 演讲安排密度一定要适中,半天的演讲,尽可能隔一天;一天的演讲,尽可能隔三天;让自己无论身体与嗓子都能得己很好休息;六、 不再去吃"麻辣烫",以免伤害自己嗓子。
朋友,由于我采用了以上"综合措施",现在我那瓶颈基本给我突破了。不仅如此,许多听众对我的嗓音还给予了高度评价,有的甚至还惊叹我的嗓声何以能有那样的"磁性"和"穿透力"。岂知,在这"磁性"和"穿透力"背后,我为此付出了多少代价!
    而现在回想起来,我所付出的代价、我上面说的"综合措施",不就是一种典型的"习惯配方"吗?真因为有这"习惯配方"的巨大威力,才有我那瓶颈的突破和我今日嗓音之"磁性"和"穿透力"。而顺便要告诉你的是,这"习惯配方"的每一项,我至今还在做着;像那七节"活舌操",我现在每天午睡起床前都会练;因为它早已进入了我的下意识,仿佛成了我生活不可或缺的部份。
那何以这"习惯配方"对我们实破瓶颈、达成目标、攻克难题有这样大的威力呢?我粗粗总结了一下,认为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但这句话在实践中很难用好── 要么"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做",眼高手低;要么"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缺乏目标和方向感。而围绕一种瓶颈或一个目标,设计出一个"习惯配方"去实破,则是再好不过的"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二、 发挥团队的力量 用"习惯配方"去达成我们的各种目标,就是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不是靠单兵作战;而这也正是毛泽东之所以能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八百万军队的重要原因。
三、 利用了"水滴石穿"的道理 用"习惯配方"去达成目标和用非习惯配方去达成目标,其威力是完全不能同日而语的。因为既然是"习惯配方",那它其中的每个习惯必然在动、而且必然是在持之以恒地行动;而如果采取的只是一般措施而非习惯,那它其中的每一项也许在动,也许不动,当然更不会持之以恒地动。试想,一种常常只是说说而己、且根本没有保证的;而一种是针对一个目标,由几方面精诚合作、协力同心,且锲而不舍、大有不到长城非好汉之坚毅和威猛的,那两者的差异当然是不在同一数量级的。而有了这针对性如此之强、威力如此之大的"习惯配方",那什么目标我们不能达成?!什么瓶颈我们不能突破?!!什么难题我们不能征服呢?!!!
以上便是我极力向你推荐的《威力巨大大 "习惯配方"》,我因其而受益无穷,我多么希望它也能让你受益无穷!不过,在这里有两点希望你要注意:一是无论你想达成的目标还是你所选择的相应"习惯配方",你都要作认真的可行性分析,千万不要只凭自己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我们在习惯问题上的许多失败,可能往往就在于此。此外,在具体养成一个习惯时,开始的量要讲究一个"小",这样既便于你立即起动,又不会产生起动后前几天极大的不适。关于这一点,我以后还会专门详细论述。
好了,这一周我的博客又要到此搁笔了。下一周我要与你们聊的话题是关于"广义习惯"和"狭义习惯"。你们听了一定会眼界大开,原来我们所谈的习惯远不是什么"刷牙、洗脸"之类,它竟包含了如此多的内容、对你们竟有如此多的用途!对此,我会用强有力的证据去证明它的,请你们放心。
还记得没多少日子,我说"草长莺飞,玉兰怒放";但转眼间,如火的碧桃、盛开的海棠、抢眼的紫荆、扑鼻的丁香,已把仲春的京城点缀得姹紫嫣红、繁花似锦。春光是如此美妙,但脚步又如此匆匆,而从上星期五开始,我也开始了奔忙──那天早晨,我还在国家行政学院讲课,可晚上,我已飞到了北国的浪漫之都大连;第二天上午,我在大连演讲完《最好的医生是自己》,傍晚,我又驻足在哈尔滨的太阳岛畔;一夜的火车向西奔驰,第二天清晨,我倚着车窗,又欣赏起了内蒙草原上奇妙的日出;而那天上午,当我满怀激情地在呼伦贝尔市政府作完演讲,可凌晨一点半,我又飞回了北京家中。而此刻,我又打开了电脑,要完成每周与你的交流,因为这已成了我新的习惯。看到这里,你也许会问:周老师,您毕竟已年逾花甲,您这样累不累、苦不苦?告诉您吧,我既不累、又不苦,还其乐无穷;尤其我登上讲台,简直比过年还快乐,因为我是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每周与你交谈,这当然也是我极感兴趣的事。
    记得在上几周,我给你们讲了"习惯配方"的无穷威力。但透过这介绍,细心的朋友也许会心生疑窦:开复老师为提升演讲能力所采取的明明是三个具体措施,你怎么说是三个习惯呢?而如果我们再细追一下,我猜想你第一次听我谈到"习惯"时,心里一定曾略过一片疑云:"习惯",不就是早晚要刷牙、饭前要洗手、不能随地吐痰之类吗,这有什么好讲的呢?!朋友,由你这疑窦、疑云,自然就引伸出了一系列问题──究竟什么是"习惯"?是否"习惯"就是刷牙、洗脸之类?再进一步则要追问:难道"习惯"正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一书第一卷羊皮卷中所隐藏的、那个只有"历史上寥寥无几的智者"才能领悟的成功秘密吗?朋友,以上问题是你的疑团,实际也是我当年的疑团。而没有想到,随着对这些疑团的深入思考,我觉得有一件事我必须非做不可了:必须大大拓展"习惯"两字的定义了,否则,无论对你、对我、对我们整个社会,都将是个莫大的损失!这种拓展,便是要把我们本来定义的习惯──"狭义习惯",拓展为我此刻要对你讲的"广义习惯",就如当年爱因斯坦把相对论从狭义拓展为广义那样。而你会发现,一旦这习惯由"狭义"拓展为"广义",你的眼前仿佛一下子完全豁亮了起来,而随之你将发观一个极其神奇的新大陆,那里风光旖旎,那里龙腾虎跃,那里物华天宝,那里美妙无限。下面请允许我向你详细阐述我的拓展理由。要说我的这种拓展,想起来源于七八年前我心中所产生的一个疑惑。记得那年有一次,我从南京飞回北京的旅途中,邻座是一位精神抖擞的IBM的年轻小伙子。在颇为投机的交谈中,他极力向我推荐了一本好书,这本书就是当时的《与成功有约》,也是以后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因为他们公司正在学习这七个习惯;而据他说,世界五百强许多公司也都在学这七个习惯。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买到了这本书。但当我读完全书,在大受启发的同时,我脑海里产生了一个巨大疑团──该书中所谈的七个习惯在我们眼中,哪一个都不能算作习惯。那究竟这是该书作者有问题、还是我们自己有问题呢?说到此,就要谈到我们对习惯的定义了。在我们眼里,"习惯"显然就是指早晚要刷牙、饭前要洗手之类,这也就是我们《新华词典》所定义的"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动作、生活方式"之类。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所谈的习惯,却与以上定义的习惯大相径庭。那其究竟是哪七个习惯呢?是──积极主动,掌握重点,利人利己,设身处地,明确目标,集思广益,综合平衡。朋友,这"积极主动",在我们看来应是好的态度啊,怎么能说是"习惯"呢? 这"掌握重点",在我们看来应是好的方法啊,怎么能说是"习惯"呢?这"利人利己",在我们看来应是好的原则啊,怎么能说是"习惯"呢?这"设身处地",在我们看来应是好的思维方式啊,怎么能说是"习惯"呢?而这"明确目标"更不能说是"习惯"了,这"目标"和"习惯"根本是两码事,怎么能混为一谈呢?……是的,以我们的眼光和定义,以上七个方面确不能说是习惯;但在西方人眼里,它们却统统可以称之谓习惯。
    那这究竟谁是谁非呢?朋友,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思考,我发现问题似乎不在人家那边,而在我们这边。为什么?因为"积极主动"确是一种"态度",但好的态度难道不应成为一种好的习惯吗?这两者并不矛盾!同样,掌握重点、利人利己、设身处地等,也确是一种"方法"、"原则"、"思维模式",但好的"方法"、"原则"、"思维模式"难道不也应成为各种好的习惯吗?因此,它们之间也并不矛盾。而细细想来,什么是"习惯"呢?所谓"习惯",估名思义,不就是"习"而成"惯"之意吗?既然刷牙、洗脸一类动作能"习"而成"惯",那为何各种好的态度、好的方法、好的原则、好的思维模式就不能"习"而成"惯"呢?因此说到这里,我们可以斩钉截铁地说,以上东西方关于"习惯"两字的歧义,问题肯定不在人家,而在我们,在我们不知从何时起,把"习惯"两字狭义化了。我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古代对"习惯"的定义就不是狭义的,而是广义的。对此我们看一看《三字经》第一句,就可以了解得一清二楚了。你还记得《三字经》第一句怎么说的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你看,这里的"性相近,习相远"分明不是说人与人的差异,就先天而言,应是"相近"的,也就是很小的;而之所以后来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最根本的是"习相远",即后天生活所形成的"习惯"差别太大了。这里的"习"显然不是狭义的、而是广义的,它几乎囊括了"动作"、"态度"、"方法"、"原则"、"思维模式"等所有人的后天心理素质,即"广义习惯"。
朋友,以上就是我由起初的疑团而引发的一系列思索和考证。这些思索和考证告诉我们,我们以往所理解的"习惯",是被大大狭义化了的习惯;而真正的"习惯",应从狭义中解放出来,变成"广义习惯"。而有了这"广义习惯",我们的思路就一下子大大拓宽了──当我们知道某种东西是好的,不管这种东西是动作也好、态度也好、方法也好、原则也好、思维模式也好、道德品质也好、精神状态也好、规章制度也好、标准规范也好、企业文化也好、党风民风也好……我们都应千方百计将它们变成习惯。因为变成了习惯,你就不仅知道,还一定做到,而且一定坚持不懈地、自动自发地、水滴石穿般地做到。试想,如此多的优秀品质不仅知道、还都能做到,这无论对一个人、还是对整个社会,将产生何等惊天动地、势不可挡的伟大力量啊!
以上就是我这一周与您探讨的《"广义习惯"与"狭义习惯"》。请您注意,从这周起我再谈到"习惯",一定是指"广义习惯"而非"狭义习惯"。我相信,清楚了这一点,明白了这一点,对您的人生将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因为从今往后,你可以用这"广义习惯"在非常广阔的范围来为自己服务。而在下一周,我将给你们介绍我如许年龄为何还能记住300个电话、手机号码的秘密。通过我的介绍,不仅对提高你的记忆力会大有帮助,而且你能再一次领略"习惯"两字对我们人生的伟大意义。而这习惯当然不是"狭义习惯",而是"广义习惯"。好了,匆匆到此搁笔。
一周一次,我们又要在这里见面了。"五一"长假正在过程中,望你在这如诗如歌、春光明媚的假日里玩得尽兴,玩得尽情。人就要这样,该玩就玩,该干就干,活出味道,活出精彩,不枉来这世上一遭。
    记得上次"海上白玉兰"问我演讲时如何保护嗓子,对此我在前次博客中已有谈及。此外我给你出个主意,你可上《百度o知道》上去查询,那里有很多参考答案。顺便告知,我从前几个月起养成了一日一问的习惯,即每天上《百度o知道》问一个问题,我觉得这习惯使我受益无穷,因为许多问题都能在那里找到答案,而且还能使人眼界大开。希望有兴趣的朋友也可学我这一招。它每天花时不多,但一个月后、一年后、十年后,你就能体会到它的巨大威力了。那这一周我要与你们分享的主题是什么呢?是"开挖你巨大的记忆潜能"。
    我为什么要与你们谈这个主题呢?因为对一个人、尤其对一个学生来说,记忆力实在是太重要的事了。可你知道吗?你现在所用的记忆,也许只是你记忆潜能中极少一部分。你完全可以比现在的记忆力强得多,强得多。试想,如果你有比现在强得多的记忆力,那你每次的考试又将是何情景?如果你要考硕、考博、考出国,那又将是何情景?而由我的实践证明,记忆力是完全可以大幅度提升的。因为在我的各种能力架构中,我以往认为自己最薄弱的是记忆力。但没想到由于借助了习惯这盏神灯,我的记忆力竟有了奇迹般的提高,以致我如此年龄,居然还能轻松地记住300个电话、手机号码,居然还能半天、一天滔滔不绝地演讲而不用一页讲稿。真因为此,我多么想把其中的奥妙也告诉你们,让你们也大受其益。当然,我之所以要谈这个主题,还要进一步让你们了解习惯的神奇价值。因为习惯这盏奇妙的神灯既然能使我们的记忆力有如此奇迹般的提升,那为何不能将其用在我们其它各种基本能力的提升上?而我们知道,我们人生的所有成功、富足、健康和快乐,都有赖于我们的各种基本能力和素质的不断提升。这正如凌志军先生所说──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好了,下面就让我给你讲讲有关我如许年龄何以能奇迹般地记住300个电话、手机号码的真实故事。要谈这个故事,还要从我的一次听课讲起。记得在2005年春节前,我在北京红塔礼堂曾混在近千中小学生间,花了280元钱,听了一天有关快速记忆的课。那天临下课时,主讲老师与几乎所有老师一样,讲了一句叮咛的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我心里清楚,几乎绝大部分的人听这样的课,都只是听听故事、凑凑热闹、最多也只是知道个大概而已。至于知道了,还会认真去"修行"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而试想,你不"修行",那这本事怎么能从老师的、从书上的变成你的呢?这就如你去学游泳而不下水练习、不刻苦练习,这游泳你怎么能学得会呢?而我是懂得如何通过"修行"使自己真正提高某种能力的,因为我拥有"习惯"这盏奇妙的神灯。由于这个原因,那天回家后我就在那神灯的指引下,极认真地"修行"了起来。没想到修行不久,这奇迹就在我身上开始显现了。 记得那是大概一个月后,经过不断练习,我自感记忆一长串数字的能力有了飞速地提高。于是有一天,我突然心血来潮,要我爱人写一百位没有任何规律的数,看我到底能不能记住。记得那天我们是去京克隆超市购物,她写完这一百位数后,便进去购物了。我则坐在车里,独自设法去记这一百位长数。朋友,说到这儿,你可以设想一下,我们平时要记住十一位的手机号码尚且不易,但现在我要记住这一百位毫无规律可言的长数,哪谈何容易?更何况我已是花甲之年。但没想,那天我爱人买完东西出来,那一百位数除了一处我请她稍加提醒外, 其余的我从头至尾全都准确无误地背了出来,这在以前,我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而这还不算什么。这之后,我竟还能将这一百位数从尾一直背到头而不需要她任何提醒。而更绝的还在后面。这之后,我请她随便从中抽出一位,如"第56位""第32位""第92位"考我;那知道我只要稍加思索,便也能准确无误地予以回答。朋友,听到这里,你也许会说,您这不是再典型不过的《天方夜谭》,这怎么可能呢?!但那天我确是做到了以上这些,这里没有一丝一毫虚构的地方。而对于我来说,我也没有必要作这种虚构,你说对吗?那我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它与习惯究竟具体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您又怎样记住了300个电话、手机号码的呢?为什么您说这还可以用在其它各种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上?
    朋友,对于以上问题,容我下次再与你细谈。我相信,当你清楚了这一切的真实缘由后,你也许会兴奋地惊叫起来──原来我也完全能创造这种奇迹,它竟那么简单!而这也正是我的全部心愿所在。好了,又到该说再见的时候了。
一周一次,我们又要在这里见面了。还记得上次我给你们谈的故事,我居然能在不长的时间里记住了一百位数字,还能倒着背、吊着背,而且基本上准确无误。那我究竟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它与"习惯"究竟又是什么关系呢?从贴上我知道大家都怀着巨大的好奇想尽快知晓,这说明大家都有强烈的提升自己各种基本能力的愿望,这太可贵了。因为这是你的动力之源;没有了这种愿望、没有了这种动力,一切就无从谈起了。以后我一定会尽量满足你们的要求,像竹筒倒豆子似地把我的各种本事全倒给你们。不过在这里有一点我想为自己申辩一下。有同学认为我每次写了一部分又等到下一周,是在"卖关子",这实在有点冤枉我了。记得当时我答应加入我们《开复学生网》,是说好每星期拿出一小时左右时间。但你们想想,我现在每次的文字量要三四千、四五千字,这一小时我能拿得下来吗?更何况我写了还要改、还要对你负责。哎,看来做好人真难哪!好了,不再罗嗦了,赶快满足你们要求吧,否则又要在贴上挨骂了。下面我就把全部奥秘原原本本地告诉你们。希望你们一边看,一边把纸笔拿出来划划;这样认真一些,说不定你也很快能把这方法给掌握了,也不枉了我这番苦心。
    我具体是这样记一百位这一串长数的:先把这一百位数依次十个十个分开,分成十个10位数。这应该不难吧?好,现在先看第一个10位数。假设这个10位数是这样的:6 8 5 0 5 7 3 4 1 3朋友,假如我们能将这个10位数以一种极巧妙的方法记住,其余九个10位数的记法岂不相同?那我们怎么去记这个10位数呢?我们将这个10位数依次两位、两位点开,这样,这个10位数就变成了五个2位数,即:68,50,57,34,13分出这五个2位数后,我们要记住的它们依然很困难。为什么?因为这些数字太抽象了。而抽象东西要记住它,远不如形象的好记。因比我们要设法将这五个2位数转化为五个相应的、特别形象易记的词。而为了做到以上这一点,我们应做一项基础工作──根据以上分法,我们分出的数"68""50""57"等无非在0─99这100个数中间。因此我们干脆给这100个数每个都编一个形象易记的"代码",就像给你们班里每个同学都起个既形象易记、又极符合他个性特点的"外号"一样。那什么东西形象易记呢?根据记忆规律,如下一些东西都是形象易记的:
有形状的东西容易记;
有色彩的东西容易记;
有声音的东西容易记;
有节奏的东西容易记;
有动感的东西容易记;
有性感的东西容易记;
有次序的东西容易记;
有逻辑的东西容易记;
有意义的东西容易记;
特别夸张、幽默、荒诞、惊险、刺激的东西容易记;……
好,知道了这个记忆规律,我们就可对这一百位数进行编码了:
比如"0",我们一看形状,像个鸭蛋,那干脆把"0"的代码定为"鸭蛋";
比如"1",一看形状像"树"、像"铅笔"、像"电线杆",一听声音像"衣服"的"衣"……哪怎么办呢?你从这里挑一个你最容易记的,作为这个数的"代码"就可以了。因此同一个数的"代码"究竟是什么,可以因人而异,以最好记为原则。再比如"52",看这数字形状,不好联想什么。但"52"这个数字念起来的声音,是不是很像"武汉"?此外,有个电视栏目叫"幸运52";这样,"运幸"也可作为它的代码,"电视"也可作为它的代码,反正只要相关都可以。但既然如此,"李泳"不也可以作为"52"的代码吗?因为他们也相关啊,而且比"武汉""幸运""电视"好记得多。而有了"李泳"这代码后,以后你脑子里,"52"就是"李泳","李泳"就是"52"。……朋友,就这样,你为这一百个数编了一百个"代码",也就是起了一百个"外号"。这个基础性工作完成了,下面的事情就变得轻松多了。现在我们再回到前面要记的十位数来。这十位数被两个、两个点开后,变成了上面所说的"68,50,57,34,13"这五个2位数。而我对0-99这一百个数的代码早就编好了,而且这一百个代码早就在我脑中滚瓜烂熟了,因此我一看到"68,50,57,34,13"这五个2位数,就立刻在脑中将它们转化为了"坦克,周春园,林彪,非典,女巫"这五个词。看到这里,你一定好奇起来:这五个数在你脑中,怎么会一下子转化为了那五个词的呢?对此,我给你一讲,你就恍然大悟了:我们先看"68"为何是"坦克"。1968年我们清华发生武斗,情况非常惨烈。当时我班老同学大胃(这是我的一个同学的外号,当年因胃大而出名,现是清华教授)是"坦克手",驾驶着由拖拉机改装而成的土坦克,在战场上运送物资。一天,他因事进城。但就在这一天,临时替他上阵的一位清华同学就惨死于对方的穿甲弹下;要不,我们班大胃那天也就给"壮烈"了。因此用"坦克"作为代码代表"68",我印像会特别深,很难忘。我们再看"50"。1950年我大弟周春园出生。我们手足之情,他哪年出生我当然难忘,因此我便用他的名字代表"50"。再看"57"。不知你是否知道,文革中林彪为了谋害毛泽东,搞了个臭名昭著的《571工程纪要》,因此"57" 用"林彪"作代码印象会很深。那"34"呢?你看,"34"两字的读音,多像当年那可怕的"SARS"?因此用"非典"作"34"的代码,也许再妥当不过。那最后一个"13"又何以是"女巫"呢?这道理很简单:在西方"13"这个数是个不吉利的,许多高楼没有13层,许多房间没有13号,因此用"女巫"来作"13"的代码,自有它的妙处。朋友,知道了"坦克,周春园,林彪,非典,女巫"这五个词的来历就好办了。由于这五个词分别是"68"、"50"、"57"、"34"、"13"的代码,因此我们只要依次记住这5个词,一翻泽过去,不就变成了那5个数吗?再将它们一一联上,不就变成了那个十位数了吗?但现在问题依然很大。为什么?因为尽管这5个词比那5个数形象得多,也易记得多,但记住它们依然有困难,因为它们一个个是孤立的。但这里只要用一个小小的技巧,记住这五个词就会像变魔术一样,变得易如反掌。那这小小的技巧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只要把这五个词连成一句带有一定逻辑、但又很荒诞、很夸张、很幽默的话或小故事,就一下子变得十分易记了。这里请允许我插上很有意思的一节。你还记得上届德国世界杯最后被齐达内头顶的意大利球星叫什么名字吗?你一般不会记住,因为记外国人名字太不好记了。但我记住了,甚至几乎可以终生难忘。他叫──马达拉齐。我是怎么记住的呢?我就用以上技巧。这四个字不是不好记吗?我干脆把它们分为四个字""特""拉""齐",然后用上述技巧把它们串成了一句特别有意思的话,就给我牢牢记住了:这次世界杯来了匹黑"马",它是"特"地来"拉""齐"达内下水的。你看,变成了如此一句话,你还忘得了吗?好了,闲话少说,那根据以上技巧,我们该如何处置 "坦克,周春园,林彪,非典,女巫"这五个孤立的词的呢?这种处置可因人而异,我把它们串成了这样一句话:"坦克"兵"周春园"对"林彪"恨之入骨,于是千方百计使他感染了"非典",让他变成了一个面目可狰的"女巫"。朋友,你看,以上串成的这句话是不是既有些逻辑、又有些荒诞,还不乏幽默,记起来就容易多了?记住这句话当然也需要一定的复习,但比记住那五个孤立的词就容易得太多了;而比起记住那5个抽象的数,更不知道要容易多少倍。
而记住了这句话,一切就好办了──我们很容易从这句话,依次找出那五个关键词──坦克、周春园、林彪、非典、女巫;从这五个词,我们又可以很快将它们分别还原为那五个数:68、50、57、34、13;而从这五个两位数我们又可以将它们很快还原为第一行那十位数,即:6 8 5 0 5 7 3 4 1 3朋友,记住了以上那句奇特的话,将这十位数从尾背到头也会变得易如反掌。为什么?你看,这句话最后一个关键词不是"女巫"吗?"女巫"相应的两位数是"13",那倒过来岂不就是"31"?同样,最后第二个词是"非典","非典"对应的是"34",那倒过来岂不就是"43"。用同样方法则这一行十个数从尾到头的排列就很容易背出来,应该是:3 1 4 3 7 5 0 5 8 6那为何任意从中抽出一位,我只要想一下,也都能准确回答呢?这其实也极简单。比如你问:"第五位是什么?"这第五位一定是第三个词所代表的两位数的前一位。第三个词是"林彪",林彪对应的数是"57",这"57"的前一位是"5",则第五位数一定是"5"。你看,有多简单!
朋友,现在你明白了这其中的全部奥妙了吧?而我前面不是把一百位数分成了十行吗?实际会记了第一行,余下九行的记忆道理也完全一样──将每一行变成一句话,再一翻译,不就可以记住余下九行数了吗?但细心的朋友也许会问:您这十行十位数虽然用十句话都很容易一一记住了,但串在一起变成一百位数时,先后顺序不很容易弄混吗?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难──你将每句话的第一个词串起来,串成一句很容易记的话。那我们岂不就很容易从这一句的第一个串词,想到第一句话;从第二个串词,想到第二句话;从第三个串词,想到第三句话……从而将这一百位数奇迹般地连起来、再奇迹般的倒着背、再奇迹般地吊着背吗?当然要做到所有这一切,对那一百个代码必须十分熟练,而且也要花费一定的时间。那次我从开始记,到我爱人从京克隆购物回来,大约用了四十五分钟时间。不过话又说过来,假如你不知道以上方法和窍门,这一百位数你要正着背、倒着背、吊着背,你用450分恐怕也做不到,不信你可试试。于此也足见我们每个人的记忆潜能究竟有多大,你开发不开发,结果会大相径庭。
说到这里,对于我何以能记住300个手机、电话号码的奥妙当然你也就很清楚了。记住300个号码,本质上就类似去记住300句像"这次世界杯来了匹黑'马',它是'特'地来'拉''齐'达内下水的。"一样的话。记这300句话当然也要花时间,但比起记300串抽象的数字不知要容易多少倍,趣味也不知强过多少倍。因此这类记忆我们甚至可以给它起个名,叫"幽默记忆法"或"趣味记忆法"。对这种记忆法你认真研究后可一点点开始尝试;尝试成功后,可在你家中、在同学中去表演;到一定的程度,你们还可相互组织比赛,这一定是一件其乐无穷、趣味无穷的事。好了,年轻的网友们,看完全文,现在一切都明白了吧,我确没有在吹牛吧!如果你一时还弄不明白,可和其他同学一起切磋讨论,也可反复多看几遍,也可买一本相应的书去研读。但是,假如一切到此为止了,那就错了。为什么?因为假如到此为止的话,你只是"知道"而己。而对于任何一种能力的提升,"知道"其奥妙的人可以说千千万万,但真正能"做到"、真正能变成你自己能力的人也许只是凤毛麟角。那这里的关键又在何处呢?倘若你是个真正渴望自己各种能力强有力提升的人,那就请你先思考一下这个"关键",看我的下回分解是否与你思考的结果一致。
好了,又该说再见的时候了。
一周一次,周老师又与你们见面了,我内心充满了既温馨又亲切的情感;那感觉,仿佛我又回到了自己的熟悉的故乡,环绕我的,是外甥们的欢笑,是侄儿们的嬉戏,是姐妹们的关切,是兄弟们的殷勤。感谢你们,使我进入了如此一个充满了温情、充满了友爱、充满了生机、又充满了世外桃园般欢悦的大家庭!从这次你们的贴子看,许多朋友都在猜测我那段话──"对于任何一种能力的提升,'知道'其奥妙的人可以说千千万万,但真正能'做到'、真正能变成你自己能力的人也许只是凤毛麟角。那这里的关键又在何处呢?"是啊!究竟这里的关键在何处呢?而没有想到的是,在许多网友的猜测中,竟有一位猜测得那样准确,以至几乎完全吃准了我的心意。这位网友是"fatcatye"。那他究竟是如何说的呢?他说:我猜周老师下一周要说关于"执行力"的话题,也就是如何把理论应用于实际,从而转化为自身的一部分能力;而这又涉及到"习惯"的话题,也就是如何培养小小的习惯,从而形成大大的能量。我觉得这位网友说得真是太对了,尤其那"培养小小的习惯,""形成大大的能量",说得太妙、太凝练、太经典了,简直可以作为名言警句留传下来!为什么?因为我的实际做法正是这样,经由"培养小小的习惯",最后"形成大大的能量"。而如果我没有走这关键一步,那最后也只是停留在"知道"上──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就是如此;而因为我走出了这关键一步,使我在这个小小的领域里很有一点"出类拔萃、鹤立鸡群"的味道了。听到这儿,你一定想好奇地追向:周老师,您这关键一步究竟如何做的呢?能不能让我也来个"出类拔萃、鹤立鸡群"呢?好了,既然如此,我就把我那关键一步毫无保留地告诉你,去给你捅破那层窗户纸。我具体是这样做的:
    我通过那次在红塔礼堂的学习后,有一点我是十分清楚的──倘若我也要拥有这种记忆数字的神奇能力,有两件事我必须做到;否则一切都只是停留在"知道"上,我也只是个普通常人而已:那这两件必须做到的事是什么呢?第一,我必须对0-99这一百位数每一个都编一个代码,也就是给它们每一个都起一个最好记的"外号";第二,我必须把这一百个代码、外号背得滚瓜烂熟,就如一说到"52",脑中就能闪出"李咏";一说到"李咏",脑子就能闪出"52"。试想,如果以上两条做到了,那我上周说到的有关记忆数字的种种奇迹都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而如果以上两条做不到,则所有的一切都只是"知道"而已。因此,现在一切的一切就转化到了如何能做到以上两条。而这正是一个坎,挡住了几乎绝不多数人。为什么?因为很简单,"我每天连作业都完不成,还那有功夫做这种事?!""我整天忙得四脚朝天,还让我干这个?!"朋友,这正是绝大部分学生(也包括成人)的想法,这想法也很正常是的。是啊,要编一百个代码、还要把它们背得滚瓜烂熟,这要化多大功夫啊!这当然难以做到。但你知道吗?第一,这是件重要的事,实际它也许远比你当时完成多少作业重要百倍,因为一种重要而关键的基本能力一旦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它会影响你这一生所有的作业、所有的知识、所有的工作、所有的生活,因此这是我们人生"投入产出比"几乎最高的事。第二,对于这类重要的、有一定难度的事,我们两千多年前的老子早就教给了我们一种绝妙的方法。这妙法是什么呢?──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的,要一下子编一百个代码、还要把它们背得滚瓜烂熟,这确是"难"了点,确是"大"了点。但"难"你为何不设法把它变成"易"呢?"大"你为何不设法把它变成"细"呢?变成了"易"、变成了"细",你不就很容易做到了吗?因此,这里就要用到"fatcatye"网友所说的"执行力"了,即如何完成任务、如何达成目标的艺术;就要用到他的"如何培养小小的习惯,从而形成大大的能量。"了。
    我当时让自己养成了两个"阶段性习惯":第一个习惯,要一下子编一百个代码不是工作量很大吗?但我不着急,我每天编十个:第一天我编0-9;第二天编10-19;第三天编20-29;第四天编30-39……你看,我这样每天十个,十天不就完成了吗?那怎么编呢?比如0-9。
先为"0"编码。这"0"多像"鸭蛋",干脆它的代码就这"鸭蛋"吧,多形象,多好记啊!再看这"1",很像树,也像电线杆,也像铅笔,也像姚明。为什么?因为姚明不仅高得像"1",而且他身上有多少个第一啊!但代码只能一个,你就挑其中最好记的一个就行了,每人挑的可以不一样。再看这"2",是不是很像鸭子或鹅,你也在其中挑一个;总之一个原则,挑一个最好记的。……朋友,我就这样为0-9这十个数编了码。你说要化多少时间?不就是大该三五分钟时间吗?请问,你作业再多、工作再忙,难道忙到每天连三五分钟都拿不出吗?更何况这不是一般的事,而是会影响到你一生所有方面的基本能力。好,有了上面第一个"阶段性习惯",编一百个代码的难题就给我很轻巧地攻克了。现在,我又为自己设计了第二个"阶段性习惯"。这些代码编完后不是不熟悉吗?那我让自己养成又一个习惯:每天将这一百个代码念一遍、就只念一遍。每天念一遍,第一天念完你肯定不熟;第二天念完也不熟;第三天念完还不熟。但倘若你能天天习惯性地念,念上十天、二十天、三十天,难道还不熟吗?更何况你编的代码一个个都像"52"-"李咏"、"李咏"-"52"似的,都是极好记的,你这样念下去怎么会不被你念得滚瓜烂熟呢?而一天念一遍化多少时间?不就是三五分钟时间吗?请问,你作业再多、工作再忙,难道忙到每天连这三五分钟都拿不出来吗?因此你们看,我就用这两个小小的"阶段性习惯",很轻巧地解决了两个难题。而这两个难题解决了,这两件必须做的事完成了,那所谓一百位数的顺背、倒背、吊背,所谓记300个电话号码,还有什么神秘可言、还有什么奇迹可言呢?这应该是谁都可以很轻松地做到的事。说到此,我不由地想起我国经营管理大师张瑞敏的一句名言:什么叫做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叫做不简单;什么叫做不容易,大家公认非常容易的事情能够非常认真地做好它,就叫做不容易。我觉得张端敏这句话简直道出了一切成功的真谛。可惜的是我们许多人只愿做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而不愿做这种简单、容易的小事。岂知不积蛙步,何以至千里?不择细流,何以成江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不都是我们先祖留给我们的最可宝贵的财富吗?因此我说"fatcatye"网友所说的"培养小小的习惯,从而形成大大的能量。"这句话,简直可以作为名言警句留传下去。好了,到此为止,那层窗户纸已完全捅破了。你们只要按我这两个小小的"阶段性习惯"去做,产生像我一样所谓的记忆"奇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你们也一定会从那"千千万万"逐步变为那"凤毛麟角"。试想,当你每天只化三五分时间,而一个月后你竟能在你的同学间、亲友间表演那令人叹为观止的一百位数正背、倒背、吊背时,你的自信心、你的进取心、你的成就感、你的成功感,将以一种何等飞快的速度在你内心升腾啊!而说到此有一个问题我想回答大家──这种记数字的方法即使我掌握了,又有何意义呢?对此我的回答是:一、你从此对记忆任何复杂的数字都不会再有任何困难感,而你所花的时间为一个月每天三五分,总计150分钟左右、即两个半小时。我认为这两个半小时对你一生而言,真是太值了,太值了。二、通过这一典型过程,你掌握了一种典型方法。既然这种方法可以突破数字记忆,那为何不能用来去突破单词记忆、课文记法等呢?因为记忆每种东西一定有好方法,当你找到这种好方法后,把其中关键之处也抽象出几个"阶段性习惯",也去天天轻巧地反复训练。这样的结果,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你不能拿到手、不能征服呢?三、以此类推,除记忆力外,你的其它各种能力都可用这种方法突破。不仅如此,用这种方法你的各种特长都能飞速而扎实的提升,你的各种潜能都能飞速而高效地开掘,甚至你的各种目标、各种难题、各种瓶颈、各种短板都能飞速而智慧地征服。试想,由成功的数字记忆开始,能给我们带进一个如此广宽、神奇的新天地,还有什么不值得我们去尝试的呢?好了,匆匆地又该搁笔了。
一周一次,我们在这里见面,我似乎已成习惯,希望你们也成习惯,就像一周听一次你喜欢的选修课,也像一周去一次教堂。其实细想起来,千百年来宗教之所以能长盛不衰,它在许多地方就智慧地借用了习惯的力量──你看,天天念经,不就是一种习惯?天天祈祷,不就是一种习惯?每周做一次礼拜,不就是一种习惯?每年到沙特进行一次朝圣,不也是一种习惯?!那围绕"习惯"两字,这周我要和你们探讨什么主题呢?这周我要与你们探讨你们最感兴趣的问题──如何培养习惯?因为从某从意义讲,我以前所说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你们从内心深处明白习惯对我们人生之重要,从而使你们产生强烈的要培养自己各种好习惯、克服自己各种坏习惯的欲望。而有了这种强烈欲望后,下一个问题,当然就是如何去实施了。说到这儿,使我不禁想到许多朋友在网上的感慨。这种感慨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习惯确实重要,但就是培养起来太难了。是的,一个"难"字,几乎挡住了我们绝大部分人的脚步;也真因为此,习惯几乎成了少数人的专利。但培养好习惯、克服坏习惯,真有那么难吗?不,完全不是!我想,当你读完了我以下两周的《培养习惯的'四步魔法'》后,你一定会和我一样,产生这种感觉。下面请允许我给你介绍这"四步魔法"。这"四步魔法"是我在借鉴了无数先人的智慧、又在自己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因此我确信它的价值。我深信,如若你能依照它的指引,一步步操作,那培养各种好习惯、征服各种坏习惯对你而言,一定是十拿九稳、易如反掌的事。那这"四步魔法"究竟是哪四步呢?
第一步:必要性分析。即对该习惯培养的必要性,必须作认真分析。第二步:可性行研究。即对该习惯养成的可行性,必须作认真研究。第三步:策略性探讨。即对该习惯培养的策略,必须作认真探。第四步:操作性工具。即为了培养该习惯,还必须找到一种既简单、又高效的操作工具。
下面容我一一为你阐述。第一步──必要性分析 所谓"必要性分析",顾名思议,是指培养这个习惯对你是否必要;如果没必要,培养它当然毫无意义;但如果有必要,而且必要性极大,那我们当然就会下大功夫。必要性实际也就是重要性,它帮我们解决一个动力问题。因为做任何事都需要有动力, 而这动力当然就来自这件事对我们的重要程度。明白了这一点,对我们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首先,当我们要培养一个好习惯或征服一个坏习惯时,必须仔细研讨其必要性,千方别仓促上马。为此你可以为其列出许多条条来:比如这习惯一旦养成,对自己有多大益处;如果养不成,对自己有多大坏处。这种条条越多,你会感到越重要,实施起来劲头也就会越大。其次,你要培养什么好习惯、征服什么坏习惯,可从你的理想、抱负中提取;因为理想、抱负对我们人生无异是再重要不过的事。同时,你也可以从困扰你的难题、阻碍你的瓶颈、你必须达成的目标、你极待提升的短板中去提取;因为这类事你内心迫切想解决,因此一旦你从中提取出某种习惯或"习惯配方",你实施起来劲头就会特别大。这正如一位原本"回头率"极高的漂亮姑娘,又正在人生的那种关键时期,可这一阵身体突然发胖,以至使她往日的丰采和魅力大减。试想,在这样的时候,如果她得到了一组可以征服她肥胖的"习惯配方",那她行动起来的劲头一定是超乎寻常的。因为对于她而言,这实在是太重要、太重要了──即必要性太大了。以上是这"四步魔法"的第一步──必要性分析。
第二步──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显然是指当我们仔细分析了培养这个习惯的必要性后,还要对其可行性作认真研究。为什么?因为有了必要性以后,能否可行还是个大问题。比如非典后,人们都深感健康的重要,于是有母亲就下决心,一定要带儿子养成天天清晨五点起来跑步的习惯。你可分析一下,这习惯的可行性究竟如何?这显然有问题。因为你这样做,一天是可以的,一个星期也可以;但一个月呢?一年呢?长此以往呢?显然就不可行了。再比如有同学认为外语对自己实在是太重要了,于是心一横,发誓要养成每天记100个单词的习惯,这样,一天一百个,十天一千个,一百天一万个,这多带劲啊!但这样做能长久吗?显然有问题。为什么?因为单词是要不断复习才能真正记住的。因此开始几天你也许还可以,但越到后来,这种复习量就会越大,以至大到最后你根本就无法应对。到那时,这习惯就只能中途夭折了。再比如我们以前提到开复老师为增进人际关系,每星期请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吃饭的习惯。于是有同学听了也兴致勃勃准备养成这一习惯。但你有没有想到,你的状况与开复老师是完全不一样的。单就经济而言,人家每月是多少收入,而你又有多少呢?再比如宠物随地大小便是京城一个十分让人头疼的问题,于是报上登出文章,说有人发明了一种宠物公厕,只要让宠物养成到这些公厕方便的习惯,这难题就能迎刃而解。但你只要稍加分析就可以对其可行性进行质疑:让人养成往指定器具吐痰、扔垃圾的习惯尚且难而又难,那让宠物要养成这种习惯,岂不比登天还难……朋友,以上就是我所谈的"可行性研究",也就是必要性有了以后,还要对其可行性作极认真的分析。因为很显然,假如这习惯既必要、又可行,那我们实施起来就会节节胜利,劲头会越来越大,情绪也会越来越高涨;相反,如果虽有必要,却不可行,那总有一天,问题会暴露出来,使你不得不忍痛割爱,最终放弃;而到那时,你在失败之余,自信心岂不也会大受挫伤?因此对于可行性研究这一步,望你一定要走,可千万别省略了。
第三步──策略性探讨 培养习惯"四步法魔"必经的第三步,便是策略性探讨。所谓"策略性探讨",是指当必要性和可行性都充分以后,真正实施起来,我们还必须讲究策略性。否则,这习惯照样难以养成。对此容我举一实例,你就很容易理解。在我一次课上,有位来自沃尔沃的年轻女主管向我提问:"周老师,我家住16楼,我很想养成一个习惯,每天上下楼不乘电梯,这样对我减肥、健身肯定很有好处。但为什么我试了几天,就不成了?"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典型,我们不妨一起来分析。试想,为了减肥、健身,天天爬16层高楼,那毕竟是一件极艰苦的事:开始她一定是咬着牙、喘着气、努着劲,才一步步艰难地把腿挪到那16层的;而随后几天,她一定会天天累得浑身酸痛,以至酸痛得她全身骨头架子都要像散了似的;而再以后,她心里每天一定都在激烈地斗争,以至终有一天,她感到实在无法坚持了,于是就只能中途放弃,并无可奈何地抚慰自己道:"胖一点就胖一点嘛,这算什么,还丰满呢?你看人家香港肥姐,活得多潇洒、多滋润啊!"……朋友,这也许就是这位女士败下阵来的真实过程,也一定是我们许多人曾败下阵来的真实过程。那采用我所谓的"策略性"又应如何去做呢? 应该这样去做。你想,你一下子要爬这16层高楼当然难度极大。那怎么办呢?你先别急,别总想一口吃成个胖子、一口吞下个热汤圆。你慢慢来──开始几天,剩电梯到十三四层,爬二三层;爬二三层对你一定很轻松,没什么问题吧?好了,过些天再加一层;这加一层对你一定也没什么问题吧?好了,过些天再加一层……朋友,你只要听我的话,不急不慢、循序渐进,一天天脚踏实地、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地加,我相信终有一天,你会在不知不觉中每天爬十六层楼还会感到轻松自如、兴致勃勃、精神抖擞、豪情满怀,仿佛珠穆朗玛峰也天天踩在你脚下似的……朋友,我为什么敢说这样的话?因为我许多现在你们看似不可思议的习惯,其实就是这样一点点养成的。那我以上所举的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培养一种习惯,除了要研讨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外,还必须探讨它的策略性。而经过我的深入思考和实践,我认为这策略性关键在两个字──"少"和"小"所谓"少",就是从总体战略而言,每个阶段培养的习惯,要讲究一个"少"字,千万不能"多";所谓"小",就是从具体战术而言,每个习惯开始培养时,要讲究一个"小"字,千万不能"大"。因为这两个字太重要了,因此让我来分别细说。先说这"少"字。我们培养习惯,为什么总体战略上,每个阶段要讲究一个"少"字呢?这就要先从我们培养习惯的总体战略说起。实际从我以前的大量论述中,你们一定能知道,我之所以如此强调"习惯"、如此重视"习惯",因为"习惯"决不是简单两个字、也决不是某项单一的素质,而是一条路,是一条您一辈子应坚持去走的自我超越、自我突破、自我修炼之路。我们前面还提到,我们这里所谈的习惯,决不是一种狭义习惯,而是一种"广义习惯"。既然是一条一辈子要走的路、又是一种"广义习惯",那我们这一生要培养的习惯从小到大、从里到外、从头到脚、从学业到事业、从动作到思维、从思维到精神,是不是太多了、太多了?!那如此多的习惯要去培养,我们如何应对呢?显然每阶段要讲究一个"少"字。不讲究一个"少"字,一大堆习惯都想培养和征服,到头来就会成狗熊掰棒子,一个也拿不到手。而讲究了一个"少"字,就等于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就等于用铁郎头,去砸一个小钉子,就很容易成功。而一旦你成功了,兴趣有了,劲头大了,信心也足了,于是就会接二连三,势如破竹,开始了极好的良性循环;否则,岂不会产生可怕的恶性循环?因此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们每个阶段培养的习惯一定要"少";尤其开头,一二个、二三个足矣。以上我们讲的是"少"。下面再讲这"小"。这可是我的一个重大发现,其对成功培养一个习惯的作用,可以说妙不可言。我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还是以前面举的爬16楼的故事为例。你看那学员为何十六层没爬几天就败下阵来了呢?问题显然在一个"大"字──你想,从来都是乘电梯的人,猛不丁天天要爬十六层高楼,这数字多"大"啊,简直大得吓人!但如果我们把这"大"变 成"小",把每天十六层变成这习惯起步时每天先只爬二三层,这问题岂不一下就迎刃而解了?这实际是一种智慧,而且还是大智慧。因为老子《道德经》中就有这样一句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话: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而实际细想起来,天下许多难事、许多大事,一件件不都是从易处、从细处着手的吗?而有了一个"小"字,不就一下子变得"易"了、变得"细"了吗?因此,通晓了这种智慧,我们在习惯上也一定要这样做。而从某种意义讲,习惯的培养和改变,其本质是要根本去改变一个人,这几乎是我们人生最难的事!试想,我们学习读书尚且要从一加一开始,从加、减、乘、除开始,那我们培养习惯,就更应顺序渐进,从一个"小"字开始!我们说起步时要讲究一个"小"字,另一个缘由是,由于采用了这一策略,我们在习惯培养上最难过的两道坎,就给您一下子轻易迈过了。第一道坎是"起步"坎。我们还是以爬楼为例吧。你从小乘惯了电梯,现在要爬十六层,而且以后天天要爬这十六层,你当然就很难下决心起步培养这习惯。而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的目标虽然是爬十六层,但开始只要二三层而己,这有什么难的?我今天就起步,甚至我此刻就起步!!因此你看,起步时讲究一个"小"字,这第一个坎就很轻松地给我们迈过了。而万事开头难,这第一步迈出去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这起步时讲究一个"小"字,还能帮我们轻松迈过习惯培养的第二道坎──"前三五天"坎。对此我们还以刚才的情况为例。试想,倘若我们下决心起步了这习惯,那一开始这强度有多"大"、对于你的变化又有多"大"啊!而由于强度过"大"、变化过"大",因此旧习惯的反抗也必然"大",旧势力的反扑也必然"大",你浑身上下的不适应、不舒服也必然"大",而"大"到一定程度,你实在顶不住了,当然就只能败下阵来了。这也就是我们培养习惯往往难过的"前三五天"坎。
但现在起步时讲究一个"小"字呢,这"前三五天"坎岂不一下子又给我们迈过了?──你想,开始几天才爬二三层,而以后也是一点点加上去的,那你会遇到多少反抗、又会有多少不适应、不舒服呢?朋友,说到此,我忽然想起最近我们清华老同学聚会。我们大家都到过世界许多地方,结果发现,现在不管世界上什么国家,都公认我们这近三十年的改革是极为成功的。那成功的原因何在呢?当然很多。但其中有一条很重要,我们采用的是渐进的策略。这策略用我们前政协主席李瑞环的话说,是:"迈小步,不停步"。您看,这"迈小步,不停步"讲的,不也是一个"小"字吗?因此,国家的改革是这样,我们自己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应是这样,要"迈小步,不停步",要"循序渐进",要讲究每阶段的一个"少"字和起步时的一个"小"字。而由这"少" "小"两字开始,我们一个个好习惯就能逐步养成,一个个坏习惯就能逐步克服,于是我们就走上了一条不断自我超越、自我突破、自我修炼的康庄大道。试想,走上了这样一条康庄大道,年轻的朋友,你这一生还何愁学业?何愁能力?何愁财富?何愁健康?何愁快快?何愁幸福?!以上,就是我要给你们讲的培养习惯"四步魔"中的第三步──"策略性探探",其关键在"少""小"两字。这两字用好了,培养好习惯、征服坏习惯,就会变得如囊中取物,你们说对吗?
关于"四步魔法"的第四步、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只能留待下周与你们探讨了。不过,从现在起,你们可以依照我上面的原则开始培养你们的各种习惯了。注意:第一步要作必要性分析,第二步要作可行性研究,第三步要作策略性探讨,这里可千万不要忘了"少""小"两字。而周老师则要在这里静候你们的捷报了。让我们下周见!
    一周一次,我们又在这里见面了。还记得上次我们讲到了培养习惯"四步魔法"必经的第三步──策略性研讨。你听完后,心里是不是有数多了,信心也足了?而经过了前三步──必要性分析、可行性研究、策略性探讨,还有十分关键、十分重要的一步,即第四步──"一分钟'修身日志'",我要在这周详细告诉你。那我们为何还要走这一步呢?因为习惯培养一到具体实施阶段我们会就碰到一个难题。这难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如果我们找不到有效的手段去对付它,我们前面的所有的努力还都会前功尽弃。那这难题又究竟是什么呢?这难题是一个字──"忘"。你看,你今天想得好好的,一定要培养这个习惯、那个习惯,可结果一忙,就给忘了;明天呢?想得好好的,又忘了;而后天呢?简直要发誓非记住不可了,但碰到了件突发事件,又给忘了……朋友,你今天忘,明天忘,后天忘,这几个一忘,忘到后来,就干脆"算了吧,什么习惯不习惯!"于是,什么必要性分析、什么可行性研究、什么策略性探讨,全都跟着打水漂了。因此,对这一个"忘"字,我们可千万不能轻视了。所幸的是经过我十年的艰苦探索,我已为你找到了对付这个"忘"字的极有效、极简便的工具,这工具便是──一分钟"修身日志"。
我这里之所以用"修身"两字,因为我认为在习惯上下功夫,是我们"修身"的根本途径;而我们知道,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而言,"修身"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那这种"修身日志"具体如何操作呢?
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日记或工作日志,也可以专门为此打印一个简单的表格。它实际每天只要记上一行就足矣。下面就以我的"修身日志"为例,给你作具体介绍。
我是借平时日记的第二行作"修身日志"的。第一行当然通常是某年、某月、某日、星期几、天气如何等;第二行便是我每天例行要记的"一分种'修身日志'"。让我以某一天为例。比如2007年1月23日,我在"修身日志"那一行上写道:"习惯──问1,蹲15,幽20,欢27,慢低"你看了一定感到很纳闷,这是什么?多像是一封密电码吗?但你看不懂,没关系。因为只要我自己能看懂就行了。我是在用它来每天提醒自己,去对付那个可恶的"忘"字的,因此写得筒单点,没任何关系,还省时间。那你一定好奇,我这"习惯──"、"问1"、"蹲15"、"幽20"、 "欢27"、"慢低"分别是指什么? 那就让我来给你一一破译:
这"习惯──",是指我每天必须提醒、盯住的那些习惯。这里有一点还要说明一下,开始时你盯住的习惯千万要少,像我前面讲的一二个、二三个足亦;但以后熟练了可量力而行,适当增加。此外,哪个习惯养成了,并且巩固了,你就可以把这项撤掉,再随时添新的。这样的结果,围绕着你的目标、难题、瓶颈、短板,你总在培养各种新习惯,你的生活就会变得兴致勃勃,兴味无穷,而且还极为主动。
     这里顺便还要说一下,根据西方的研究,一个习惯的养成是21天。但我认为这是个平均数,因为有的习惯很容易养成,也许重复几次就行了;但有的就比较难、尤其克服各种坏习惯,也许几个月都困难。因此这21天一定是一个平均的概念。而为了大家好记,根据我的经验,不妨把培养习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初始关键期,也是咬牙坚持期,一星期左右;第二阶段──剩胜追击期,也是习惯养成期,一个月左右;第三个阶段──巩固期,也是享受成果期,一百天左右。即前一星期为咬牙坚持期,前一个月为习惯养成期,前一百天为习惯巩固期。你看,这是不是很好记?以上我解释的是"习惯──"是何意思。那"问1"呢?"问1"是我那一阵正在天天提醒自己每天在《百度·知道》问一个问题的习惯。由于我天天提醒,这习惯现已养成,对我带来极大帮助。"蹲15"?"蹲15"是我要求自己养成天天练蹲起的习惯。因为年老先老脚,每天这样练,对身体会有很大的好处。我这里的"15",是指那一天我提醒自己要练15次。我是从每天练蹲起5次开始的,即我前面说到的"小"。那究竟最后这量化到多少为止呢?到你自己认为合适为止,也就是所谓的"适可而止"。顺便说,各种习惯能量化的尽可能量化,但不能量化的也久必勉强。如我那上面的"慢低"就是提醒自己无论平时说话或上台演讲,都要养成讲得"慢"一点、语调"低"一点的习惯,这对保护嗓子大有好处。因为我以往的毛病就是太快、大高。像这一习惯我很难量化,则每天提醒自己即可。"幽20"?"幽20"我是要求自己当听到或看到一句特别幽默的话,要养成当场在心里默诵20次的习惯。这习惯我现在也基本养成了,它不仅使我感到生活的无穷乐趣,而且也是一种生活的积累,对与人相处、对我演讲都有很多帮助。"欢27"?"欢27"我正在设法让我们家欢欢养成定点撒尿的习惯。欢欢是我家一只小狗,日本雪孤,一身雪白的长毛绒,一对乌溜溜的大眼睛,可爱极了。但可恨的是它随便撒尿,甚至公然敢大模大样撒到我家床上去,你看有多可恶。但再可恶也不能怪它,因为怪它也没有用,俗话说"孩子有病,家长吃药",因此只能怪我们自己。于是我要求自己利用这一分钟"修身日记"天天提醒自己:一、非就寝时间把房门关了,不让它有上床"作案"的条件;二、在洗手间一个角落天天放一张报纸;三、在报纸上天天喷上特有的宠物撒尿诱导剂。现在经由日记提醒,我天天这样做,小欢欢那恶习自然也给我征服了。顺便说,那"欢20"之"20"是那天我已累计提醒自己第20次了。朋友,以上就是我那天的"修身日志",你看,我就写这一行,没几个字,不一分钟时间也用不了吗?因此我把它叫做"一分钟'修身日志'"。有了它,等于有人提醒你了,这可是十分关键的事。不过每天除提醒之外,你还要做一件事。因为你尽管提醒自己了,但真正做的时候完全可能还是忘了。这怎么办呢?这需要你在当天提醒自己"问1,蹲15,幽20,欢27,慢低"的同时,对上一天的"问1,蹲15,幽20,欢27,慢低"之每一项还要作认真的检查:如果做到了,你就在那一项上面打一个钩;如果没做到,你就打一个叉。你别小看了这一步,这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去年我去日本进行精细化考察,一位在日本二十多年的华侨告诉我,日本产品的质量之所以强于我们,在日本流行这样一句话:"在中国,十个人生产,一个人检验;在日本,一个人生产,十个人检验。"这话当然说到有些夸张,但人家重视质量、重视检验的状态可见一斑。以上就是我要告诉你的"四步魔法"的第四步──一分钟"修身日志"。这"修身日志"可以附在你原来的日记上,也可以单独记,也可以自已画一个表格,每天提醒,每天检查。当然,这方法也可在同学、朋友、室友、恋人、家人中开展,大家一帮一,一对红,互相提醒、监督,效果会更好。好,讲到现在,我把我的"四步魔法"毫无保留地都告诉你了,既没有收你一分学费,也没有收一分专利费,精神可嘉吧。而我就是依照这"四步魔法"养成了大量习惯,而且现在每天都还乐此不疲。而我想,如果你也能用这"四步魔法"去培养各种习惯,则几乎能有十分的把握。你想,有没有必要培养这习惯,你是仔细分析过的,并不是凭一时脑袋发热;可行不可行,你也是冷静研讨过的,并不莽撞;策略性探讨,你也是循序渐进,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而最后,你又用"一分钟'修身日志'"那样认真地天天提醒、天天监督、天天捡查。那依此模式、依此步骤,这习惯你怎么可能养不成呢?说到这儿,我忽然想起我国经营管理大师张瑞敏的一句经典名言:什么叫做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叫做不简单;什么叫做不容易,大家公认非常容易的事情能够非常认真地做好它,就叫做不容易。我相信,如若你也能如此,能"天天""认真"地、一步一个脚印地通过"四步魔法"去培养各种好习惯、克服各种坏习惯,那提升你的短板、实破你的瓶颈、达成你的目标、实现你的理想,这一切都不会是梦想,而一定是你的现实。好了,这周就匆匆到此。下一周我将公布我0-99这一百位数的代码,我们可以一起完善。不知各位在数字记忆方面长进如何,我很希望听到你们的喜讯。因为我们清华的校训之一,是"行胜于知"。顺便问答两个问题,供参考:
Jerry_xing8同学对篮球、乒乓球、演讲等都有兴趣,但真正一上场,又"掉链子了"怎么办?我认为兴趣不能过于广泛,要"聚焦"。所谓"不怕千遭会,就怕一遭灵",这方法很值得你借鉴。你可找到自己最有潜力、最有兴趣的方面,并用习惯的力量去坚持不懈地开掘它、发挥它、强化它。我深信在一点上突破了,取得了成功和信心,你人生的良性循环就将从此开始。衷心地预祝你能如此!
姜朝文同学问各种社会兼职应如何处理?我认为这些工作对将来的人生都是极重要的,不能死读书,要两者兼顾。但要兼顾得恰到好处,这是一种艺术。好,就此搁笔吧,我们下周见。
一周一次,我们又在这里见面了。感谢各位年轻网友给了那么多青春的热血和力量,使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样令人怀恋的青年时代。那这周我与你们交流的主题是什么呢?是──抓住你的人生之纲,纲举而目张。是的,你一定知道"纲举目张"这个成语。这成语出自汉代《诗谱序》:"举一纲而万目张。"朋友,"举一纲而万目张。"这是一种多大的气慨、多高的效率和一种多么高超的人生智慧啊!那你也许要问,在我们人生的万事万物中,有没有这样的纲,一旦我们抓住了它,就能起到"举一纲而万目张。"的效果。如果你要我回答,那我就要告诉你,这个纲是有的。而这个纲不是别的,正是我始终在那样津津有味、乐此不疲地与你探讨的那两个字──习惯!"是这样吗?"听到此,你一定会不胜疑惑和惊讶──"习惯"真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吗?而依我此刻的认识,习惯就是你我的人生之纲,抓住了它,就等于把我们人生的方方面面全抓起来了。而正因为此,我始终在不厌其烦地与你谈习惯,而且在以下几周中,我还要以更为充分的理由来证明这一点。因为这实在太重要了。而对于重要的事,尤其对于这种涉及到我们一生的事,我们当然应化巨大的力量去对待,你说对吗? 那为何说习惯是我们人生之纲呢?
请允许我先从两个侧面予以回答:习惯是我们人生所有素质之纲,抓住了习惯,就等于抓住了我们所有素质;习惯是我们人生所有方面之纲,抓住了习惯,就等于抓住了我们所有方面。
    下面容我分述:习惯是我们人生所有素质之纲,抓住了习惯,就等于抓住了我们所有素质;我为何敢这样大胆地说呢?我们先来分析"素质"这个词。"素质"这个词显然是由"素"和"质"两个字组成。"素"是什么?"素",顾名思义,是"元素""要素"的意思。比如你要学习好,应具备哪些"要素";你要身体好,应具备哪些"要素";你要事业好,应具备哪些"要素"等;那"质"呢?顾名思议,"质"是"本质""质地"的意思。也就是说,那些能使你学习好、身体好、事业好的"要素",你千万别只停留在表面上,只停留在"知道"上;否则,那还不是你的,而是老师的、书上的、别人的。只有把这些"要素"由外而内,真正变成你的"质地",成为你的"本质",那些好东西才算是你的。那怎样才能把这些对你人生如此重要的"要素"由外而内,变为你的"本质""质地"呢?只有通过习惯──也就是只有通过一次次重复、大量的重复,才能由外而内地变为你的"本质";只有通过不断地"习"、无数次的"习",才能"习"而成"惯"地成为你的"质地"。也许真因为此,亚里士多德在两千多年前就给我们指出:人类的行为总是一再地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清楚了以上这一点,就等于给我们指引了一条极明确的人生之路──你要具备专心致志的素质吗?那你就要有意识地把这一素质"一再地重复",直至成为你的习惯;你要具备诚实守信的素质吗?那你就要有意识地把这一素质"一再地重复",直至成为你的习惯;你要具备清正廉洁的素质吗?那你也要有意识地把这一素质"一再地重复",直至成为你的习惯……因此,习惯既是我们所有优良素质的起点,同时又是我们所有优良素质的终点;由这起点到终点,习惯自然也是我们走向卓越人生的必经之路。
而倘若通过这样一条路,真能将各种对你人生如此重要的素质都一一化为习惯,这将是一件何等功德无量的事啊!这些素质、这些习惯将成为你终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到那时,你就何愁没有强健的体魄,你何愁没有优秀的学业,你何愁没有似绵的前程,你何愁没有美满、幸福的家庭和人生啊?!以上就是"习惯是我们人生所有素质之纲,抓住了习惯,就等于抓住了我们所有素质!"
二、习惯是我们人生所有方面之纲,抓住了习惯,就等于抓住了我们人生的所有方面。朋友,理解了习惯是我们所有素质之纲,自然也很容易理解习惯是我们人生所有方面之纲。为什么?因为就我们人生而言,无非是由学业、事业、家庭、健康、友谊、情绪等一些重大方面所组成。而要使这些人生重大方面的每一方面都变得优秀和卓越,就必须抓住其中若干关键之点。比如你要使学业优秀,则你必须刻苦用功,必须专心致志、必须讲究效率,必须科学安排时间、必须设法提高自己记忆等各种基本能力,甚至你每做完一个题目还必须认真检查,否则,一分之差,就足以使你名落孙山。但通常情况我们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呢?通常我们对以上这些关键之点也像前面所讲的各种素质那样,仅仅停留在知道上。也就是我们只是知道要讲究效率、科学安排时间 、做完一题要认真检查等。但知道是一码事,真正能做到是完全另一码事。这正如知道吸烟有害是几乎百分之百的人,但真正能做到戒烟的,恐怕连5%的人都不到。那我们应如何解决这个知行不一、知行分离、知行脱节的几乎最普遍的问题呢?我们借助习惯不就能很好解决吗?
    我们还是以学习为例,我们通过不懈的努力,把与提高学习成绩相关的那些要点都一个个变为自己的习惯。试想,变成了自己的习惯,这些要点你岂不一定做到;既然这些要点你都能做到、而且一定做到,请问,你的学习成绩怎么能不大幅度地提升呢?
同样,我们在事业上、健康上、人际关系上、自己情绪上,也都这么做,那我们人生的这些重大方面怎么能不也都得到强有力的地升呢?因此,我说"习惯是我们人生所有方面之纲,抓住了习惯,就等于抓住了我们人生的所有方面。"这句话你看也没有说错吧?!
朋友,综上所述,习惯是我们人生是纲,这是一个不容怀疑的事实。没有抓住这个纲,我们各方面一定是虚的、浮的、不扎实的;而抓住了这个纲,那我们人生的各方面一定将是实的、沉的、坚强有力、生龙活虎、充满生机、前程无限的。以上,就是我本周要与你们聊的主题──抓住你的人生之纲,纲举而目张。而下周与你们探讨的主题是《对宗教千古价值的追问》,我试图为你们揭开宗教的神秘面纱,以进一步让你们明了习惯对我们人生的无穷价值。说到这里,我要完成上周对你们的承诺──公布我为0-99这一百位数所编的代码,具体如下:0、鸭蛋,1、木棍,2、鸭子,3、耳朵,4、帆船,5、秤钩,6、耳环,7、耙子,8、麻花,9、蝌蚪,10、石头(根据读音),11、足球(足球每边11个人),12、中午,13、巫婆(这数像巫婆不吉利),14、情人,15、月亮(十五的月亮),16、石榴(读音),17、小溪(读音近),18、八戒(音近),19、酒鬼(音近),20、香烟(二十支装),21、二姨(音),22、婚礼(形似夫妻双拜),23、家庭(一般家庭二三个人),24、半夜,25、圣诞节,26、二流子(音),27、二汽,28、少女(二八 十六岁少女),29、二舅,30、三菱,31、三姨,32、泰山,33、姗姗,34、非典(非典之英文读音),35、长征(35年红军长征),36、西安(36年西安事变),37、小日本(抗战爆发),38、妇女,39、三舅,40、司令,41、凉席,42、事儿妈,43、撕杀,44、大师(老师的老师),45、书,46、私了,47、司机,48、丝瓜,49、天安门(49年建国),50、吴玲,51、五姨,52、李泳(幸运52主持人),53、武夷山,54、青年,55、芜湖,56,无聊,57、林彪(林彪571工程纪要),58、古巴,59、武警,60、六龄童,61、儿童,62、流浪儿,63、硫酸,64、(周老师64年考上清华),65、跳舞,66、文革,67、刘少奇,68、武斗(68年文革武斗最厉害),69、料酒,70、欺凌,71、共产党,72、尼克松(尼克松访华),73、祁连山,74、溪水,75、起火,76、江青(76年四人帮被抓),77、高考(首届高考),78、起跑,79、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80、巴黎,81、解放军,82、巴儿狗,83、大巴山,84、巴士,85、桑巴舞(巴西舞蹈),86、八路,87、巴西,88、爸爸,89、风波(89风波),90、球龄,91、球艺,92、店小二,93、鸠山,94、酒水,95、救护,96、杨柳(音似),97、香港(97香港回归),98、酒吧,99、艳阳天(九九艳阳)以上代码仅供参考,每人可以不一样,以好记为准。不知各位朋友们记忆数字的能力有否长进?有没有人已产生了小小奇迹?我希望听到你们的喜讯。千万记住,行胜于知,这是比什么都重要啊!
顺便回答翟伟宏网友一个问题:暑假来了,好不容易培养的三个习惯将被打破怎么办?首先向小翟祝贺,你是属于"行胜于知"的强者之列,已养成三个习惯,可喜可贺!至于暑期到了,情况有变,那三个习惯如何处置?完全可以充满信心地暑期后重新开始;二、暑期也可以象征性地坚持,气断意不断。再回答水微澜一个问题:学法律如何记忆? 可养成"把书读薄"的习惯:每星期小归纳;每月中归纳;每学期大归纳;到关键时候总归纳;这样不断归纳的结果,脑子里对总体脉络框架始终会十分清晰;
此外可学习托尼·巴赞的思维导图,用树状结构记忆,将十分有效。还可以买一本好的记忆书,专门钻研相关内容,并用我的方法突破关键难点。以上回答不一定合适,仅供参考。好了,本周就到这里,我们下周见。
各位开复网的年轻朋友:你们好!一周一次,我们又要在这里见面了。我们所养成的习惯,一般来说,我们自然会严格执行,但也要允许有一定的灵活性。因为如若不是这样,那就变成了教条,变成了对自己的一种束缚。因此偶尔有什么意外,完全可以暂时中断。当然,你千万不要因为我这样讲,就今天找个理由中断,明天找个理由休息,后天找个理由告假。倘若此时你这习惯还没养成,那很可能你这"习惯"就要泡汤、就要中途夭折。
不过,这里还有一点我也想说明。我们说的习惯,并不是说天天去做的才是习惯。比如有的人太忙,那每星期锻炼三五次也是习惯,每星期基本做一次礼拜也是习惯,每个月听一二次演讲也是习惯。因此在习惯问题上用好一句话──"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我觉得很重要。这样可以使我们对自己的自我管理既有章法又不死板,既很认真又不教条,既十分严格又很洒脱、自在、高效、愉悦。不知我这种说法是否合适?。
那这周我们聊的主题是什么呢?是──对千古宗教价值的追问。
网友们看了我这个主题也许会好奇,周老师怎么突然要与我们聊宗教这个话题了?我想,当你读罢全文,你就知道我的用意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这个主题。
朋友,你知道吗,在我们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上,哪一种文化现象有着几乎最顽强的生命力和几乎最深广的影响力?对于这个问题,我相信,如果你稍加思考,便会毫不犹豫地得出结论──是宗教!是的,是宗教,一点都没有错。请问,世界上有哪一种文化现象能像宗教那样,生命力如此顽强,竟能绵延数千年而依然长盛不衰呢?有哪一种文化现象能像宗教那样,至今仍对我们这个世界有着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呢?可一提起宗教,我们立即想到便是落后、愚昧、僵化、教条、污秽、糟粕。但如果它确是如此、仅仅是如此,那又如何去解释它如此悠久的历史和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呢?以上便是久久萦绕于我脑海的一个困惑,我对此似乎百思不得其解。但瞑瞑中有一点我似乎确信:宗教除了它确有的落后、愚昧外,一定还有其价值所在!否则,它的生命力怎么会如此顽强,它的影响力怎么会如此深广,以至许多盛世皇帝、科学巨匠、世纪伟人都曾对它俯首诚服、顶礼膜拜呢?那如果宗教确有其价值,其价值究竟何在呢?朋友,你也许难以置信,经过我久久的思考,我发现有着如此顽强生命力和巨大影响力的宗教,其核心价值之一,也竟是"习惯"!你听了一定又会惊呼起来:这怎么可能!?
是的,对于这个结论你听了一下子肯定难以接受。那就请你循着我思考与我一起作一次思想之旅吧,要知道,我曾经也是个把宗教贬得一无是处的人。
一、我偷偷自学
你也许不知,我在许多年以前与我爱人结婚,便进入了一个伊斯兰家庭。因此我对宗教真正的思考,可以说是从进入这个家庭开始的。我进入这个家庭后,对伊斯兰教自然也逐步接近了。接近的结果,我对它的好奇心越来越大,随之,困惑也越来越多。你一定知道,在所有宗教中,伊斯兰教几乎是"清规戒律"最多的一个。而正因为此,我爱人不希望我在她家里多问,生怕我"问"出什么。可我这个人偏偏又是个又好奇、又好问的人,这下麻烦就大了。于是,我只能转入"地下",偷偷"自问自答"式地自学起来。没想到我这种"自学"还真管用,其结果让我大开眼界、大长见识。
二、对每天五次礼拜的困惑不解 我对伊斯兰教的一个巨大疑惑,便是它每天的五次礼拜。不知你是否知道,最虔诚的伊斯兰教徒每天从早到晚要做五次礼拜(当然实际因人、因时、因事,也有相当的灵活性,目前在北京等地做礼拜的主要是老年人)。这"五拜"名曰"晨、晌、晡、昏、宵",时间是因季而变的(如今年6月19日,这"五拜"的时间分别是早晨4点、中午1点、下午6点、黄昏7点40分、晚上9点30分)。如果有条件,这礼拜通常都要到附近的清真寺做。到了清真寺后,首先要 "净身"。所谓"净身",就是用特殊的器具虔诚地洗手、洗脸、洗脚等。净完身后便进入大殿做礼拜。礼拜过程又十分严格,怎么站、怎么立、怎么跪、怎么拜、怎么男女分列、甚至连怎么朝向都有讲究,必须向西,因沙特麦加(穆罕默德的出生地)在我国西方。朋友,你听到这些,一定会想:这不是再典型不过的形式主义、繁琐哲学吗?!是的,当初我嘴里不说,但心里也是这样想的。而且我认为,这伊斯兰教每天五次礼拜是宗教形式主义、愚昧落后的最典型代表。但没想到,后来一本书根本动摇了我,使我觉得有必要去重新认识宗教。
三、对宗教的再认识 这是一本名为《从穆罕默德到伊斯兰教》的书,是我和我爱人到银川最大的清真寺参拜时买的。设想到正是这本书,揭开了久久萦绕于我脑海的疑团。因为我万没想到,在我们看似种种繁杂的形式、教条背后,竟有着如此厚重的文化积淀。让我们还是来看看那书中对每天五次礼拜的种种是如何解释的吧:每次礼拜,最多需时一刻钟。如果我们在每天工作告一段落之余,到那堂而皇之、寂兮静兮的拜堂里,作片刻的暇息,便能调节我们的疲劳,使我们的精神得以安适、舒畅、焕发、恢复,还可以彻底反省自己的行为,以求人格道德进修一步。我们礼拜的时候,周身各部都循环动作,像柔软体操一样,对我们的体格锻练有极大的帮助。礼拜有法定的有效时间,不得无故提前或延后,这是为了养成我们遵守时间的好习惯。礼拜有晨礼,我们可以吸收新鲜空气,策划一天应作的事;还可以让我们养成早起、作事有步骤的好习惯。礼拜时,大家自动地排队,站立不许说话、喧哗、骚乱,这可养成我们团结一致、步伐整齐、循规蹈矩的好习惯。礼拜时,必"拜主犹见主",不麻痹、不苟且、不欠损、丝毫不错,这养成我们诚实、认真、全神贯注、目标专一的好习惯。礼拜时,男女、小孩各分一班,同拜一个真主,毫无轩轾,这养成我们分工合作、一律平等的好习惯。礼拜完结,必须共同祈祷,这养成我们工作有始有终、有辛苦才有收获的好习惯。……朋友,看到这儿,撩开这古老宗教的神秘面纱,你是否和我一样,第一次对它有了一种暂新的认识:原来在这种种我们原本难以理解的形式背后,都有各种极为重要的价值,而且这些价值几乎都有着同一指向。这指向是什么呢?这指向不是别的,显然是 "习惯"──即通过种种看似繁杂的形式,将各种对我们社会、对我们人生最重要、最有益的美德逐步化为每一个、甚至整个社会的"习惯"!对此,只要我们再看看那书上对礼拜前何以要"净身"的解释,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就会更清楚了:我们洗手的时候,便想到要戒绝偷盗、赌博、杀人、放火,而使双手劳动生产、仗义疏财,去做好事;我们洗脸的时候,便想到要戒绝干一切不要脸的事,以顾全"人"的脸面;我们洗脚的时候,便要想到戒绝走邪路、为罪恶费力,而要走正路……朋友,读到这儿,你现在是否已经彻底明白了--原来这伊斯兰教礼拜前之所以要洗手、洗脸、洗脚,实际它是要通过这种形式,确保你每礼拜一次,必想到要做好事、顾脸面、走正路。而这样的结果,一天五次礼拜,你就必会想到五次;那一百天呢?必想到五百次;一千天呢?必有五千次。试想,长此以往,日积月累,其不可思议的威力不就逐步显现出来了──这做好事、顾脸面、走正路的美德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在潜移默化中变成了你的习惯,化为了你生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我们再想一下,倘若我们不是用这样的办法,而只是简单地告诉一个年轻人:"你应该顾脸面"。他当时也许会答应得好好的,但一转身,就可能又去做那些不顾脸面的事了。由此我们难道还不感到我们先人的超凡智慧吗?他们真可谓是一些先知先觉、大智大慧、超凡脱俗的人。因为道德的教化、习惯的培养、尤其是种种恶习的攻克对于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社会、每个时代都是难题,有的甚至往往是束手无策的难题。但这些宗教家们以他们的大智大慧为人类找到了种种行之有效的求解之道,而且这些求解之道又经受了千百年历史和千百万人的检验。朋友,说到此,我们难道不应对他们肃然起敬吗?而再联想到他们为此所遭受的巨大磨难,所忍受的巨大苦痛、所付出的巨大的牺牲,我们难道不应该还对他们由衷地崇敬、崇拜吗?而也许正因为此,所谓"信仰"就是──对某种宗教和某种主义信服、崇拜而奉为言行的准则。也就是说,揭开宗教信仰神秘的外纱,我们发现宗教信仰虽缘于我们对那些宗教家们的"信服"和"崇拜",但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我们每个凡人的言行。即落实到我们每个人、每一天的每一言、每一行,落实到我们要把各种最重要的准则化为我们日常的言行习惯。这里的奥秘当然十分显见,因为名种有益而重要的言行准则,只有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千方百计地化为我们的习惯,我们才能不仅"知道",而且必定"做到"、一定"做到"、肯定"做到"。否则,如果光"知道"而做不到,一切岂不枉然。
而当我们再联想到各种宗教都强调要"修炼",都强调要戒这、戒那,都强调要信徒不断"念经"、"祈祷"、"做礼拜",我们对此的理解是不是更清楚了!
朋友,综上所述,我们说:"宗教──我们人类几千年文明史上一种生命力几乎最顽强、影响力几乎最深广的文化现象,其核心价值之一,是'习惯'"不知我的这一论断是否为过?
以上就是我本周与大家所聊的主题。而在下周我将为大家揭开一位代表了美国几百年智慧和财富的伟人的成功之谜。不知你是否知道这位伟人究竟是谁?为什么说他代表了美国的智慧和财富?他成功的核心奥秘究竟又是什么?
顺便回答几位网友的问题。
首先要感谢未来朱勇网友对我及对大家的热忱,能把自己的成果与大家分享,我希望更多的网友能如此。
关于翟伟宏网友提出关于习惯是大脑软件的设想,很值得探讨。而我在《终生的财富》一书中也早已提出了类似问题,我在书中写道:"电脑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一大飞跃,而电脑必须有软件配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他一生做的就是开发软件。那相应来说造物主为我们创造了大脑这个硬件,这硬件也应有相应的软件啊!那这软件是什么呢?我认为这软件很可能就是习惯,或者说习惯是其最主要的软件之一。因此,我们养成一个好习惯,就等于为大脑研制开发了一个好软件;你养成的好习惯越多,你大脑里有价值的软件也越多,你的大脑也越有智慧,你的人生也一定越美满。"
各位朋友,不知我和翟伟宏网友以上的假设是否有理。如果确有道理,希望有志的网友能进一步深入钻研,在这里也许会有重大突破。顺便说,我那"培养习惯的'四步魔法'"不知能否开发出值得普及的软件。如果谁能开发出来,我要为我国广大青少年十二分地感谢你。
上次linda网友在贴中提到在大学期间交友的一些困惑,我提以下建议供你参考:
你十分渴望同学间的友谊,这十分可贵。因为有强烈的渴求,就容易找到相应的途径。如果没有了这种渴求,一切就无从谈起。因此你要鼓励自己,在这方面给自己一个高分。
在与人相处中,若有什么别扭之处,应多分析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并加以改进。因为改变自己毕竟比改变别人容易。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一种普遍的规律。因此,你交友时应尽量找志趣相投、与自己"酒逢知己千杯少"的人,这样相处起来会十分融洽,无话不谈,给人生带来无穷快乐。千万不要找"话不投机半句多"的,这样的人也许很完美,但不适合做你的朋友。因为你要的是朋友,而非榜样。
以上几点仅供参考。
矢车飞天网友关心我的《一千零一盏心灯》何时出版,非常感谢。
我的《一千零一盏心灯》准备这一二年开始出版。每年修改一百篇,出一卷;十年十卷,最后成一部。里面包罗万象,好像是人生的百科全书。目前第一卷已修改了七十多篇,如果出版,初定名为《梦回清华园》,因为其中不少篇写到了我母校清华的一些真人真事,不知这书名你们是否喜欢?
顺便告知,我1990年从清华投身商海了,这十年又游回了岸边,因此我目前是我母较清华、国家行政学院等一些高校的兼职教授,主要授课对象是政府官员和企业管理层。
顺便还告知,本星期日(6月24日上午九点)我将在安徽合肥解放电影院作《走向成功之路》的主题演讲,该演讲属于公益性,欢迎合肥的网友们前往助兴捧场。
好,一写又好像要刹不住车,这次就到这儿。下次想向你们介绍代表了美国几百年历史智慧和财富的一位伟人,并要揭示他成功的奥秘。你们不妨先猜一猜,他是谁?他成功的核心奥秘是什么?
各位开复网的年轻朋友:
你们好!
一周一次我们又要在这里见面了。见面之时,正值你们暑期临近。想你们的假日,一定会过得既轻松、又愉快、又有价值,衷心地预祝你们
还记得我们上周的话题,是从几千年宗教的历史,考察了习惯对我们人生的价值;而这周,我们将从几百年美国的历史,来印证习惯对我们人生的价值。
朋友,在美国短短几百年奇迹般飞速发展的历史上,你知道是谁代表了美国的智慧和财富?
当然,对这个问题一定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在这里有一个人物是举世公认的,那就是──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年)
那为何本杰明·富兰克林被无数人誉为是美国几百年历史上智慧和财富的化身呢?
据说当年在为100美元面值的美钞选择头像时,人们碰到了个难题──100美元是美钞的代表、也是美国智慧和财富的象征,因此他们必须在美国历史上所有伟人中,选出一位在智慧和财富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作为其头像。
结果人们选中了本杰明·富兰克林。
那人们为何把如此一顶桂冠送给了他呢?
原因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原本只是个读了两年书的小学徒,但通过顽强的自我奋斗,最后竟成了集伟大的政治家、科学家、实业家于一身的历史性伟人!
而实际难道不正是这样吗?在政治上,富兰克林参与领导了美国的独立战争,参与起草了美国的《独立宣言》,他是唯一同时签署美国三项最重要法案文件的建国先贤,这三份文件分别是:独立宣言,1783年巴黎条约,以及1787年的美国宪法;在科学上,他是十八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揭开了雷电之谜,他发明了避雷针,他被后人赞誉为"第二个普罗米修斯"和"电学中的牛顿";在实业上,他襄助创办了美国著名的宾夕法尼亚大学,他出资创办了美国第一个图书馆。此外,他还是个作家、画家、外交家、哲学家、还自修了法文、拉丁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
而1790年,当他以84岁高龄谢世时,当时美国最著名的诗人菲利普·弗瑞诺竟用这样的诗句来盛赞他:
帝王们辗转衰落于尘埃,
寻找一个继承者轻而易举;
举世无双的富兰克林啊,
却又有几人可与您匹故!
您横扫了暴君的飒飒威风,
让九天的怒雷远远回避。
……
朋友,读到这里,您是否会感到惊叹不已:一个只读过两年书的小学徒,最后竟能成为如此一位全世界敬仰的伟人!
那本周我们讨论的主题是什么呢?
当然是这位代表了美国智慧和财富的伟人何以如此优秀、如此卓越、如此成功的奥妙。
当然,一个人的成功一定有许多因素,富兰克林也不例外。那在富兰克林成功的诸多因素中,最核心的奥妙是什么呢?
没想到,经过研究和探寻,这奥妙不是别的,竟也是我们一直在孜孜以求的"习惯"。
对此我们只要翻开富兰克林至今仍畅销不衰的自传,就能看得一清二楚了。
原来,富兰克林尽管是个只读过两年书的小学徒,但他嗜书如命、肯于钻研、对成功有着强烈的渴望。
他通过仔细观察和研究发现,大凡成功的人,必定有完善的人格;
而完善的人格经过他的研究,应包括十三种美德:
节制、寡言 、秩序、决心、节俭、勤奋、诚恳、公正、适度、清洁、镇静、贞洁、谦逊。
那知道了这十三种美德是不是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呢?
不!富兰克林十分清楚,知道不等于做到,而且远不等于做到!要让这些美德真正变为属于自己的优秀品质,还必须经过最重要的一步。
这一步就是──
通过刻苦修炼,将这些美德化为自己的习惯!
这正如他在自传中所说:"仅仅知道和相信完善人格的价值,还不足以防止过失的发生;还必须在习惯上下大功夫──坏习惯必须戒除,好习惯必须养成,然后我们才能有希望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始终如一、坚定不移!"他还说:"我要获得这十三种美德,并把它们变成习惯。为了不致于分散精力,我要逐一进行,直到我能拥有全部美德为止。"
经过以上认真的思考,富兰克林决心开始他独有的自我修炼:
他精心自制了一个小本,每一页认真打上格子。横格为星期一到星期日七天,纵格为十三个美德;然后他先从"节制"开始,每星期盯住一个美德,天天加以检查;若这一天这个美德没做到,他就在相应的格子中点上一个墨点,以示提醒和警示;到第二个星期,他则盯住第二个美德"寡言",而对上一星期的"节制"还要天天检查……
就这样,经过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的刻苦修炼,富兰克林终于把这十三项美德化为了自己的习惯,为他辉煌的人生奠定了最扎实的基楚。在他79岁高龄撰写自传时,他认为自己的一切成就与幸福皆受益于此,因此他用了整整15页来记述这一过程,并谆谆教诲说:
"我希望我的子孙后代能效仿这种方式,这必将会大大有益于你们的人生。"
以上就是作为美国智慧和财富化身的本杰明·富兰克林之所以成功的经典案例。从这案例中,我们难道还不能看到"习惯"两字对我们人生的伟大作用吗?
各位网友,经过以上十五周近一个学期的探讨,我相信你对"习惯"两个字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们说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但世界上最神奇、最伟大的力量也是习惯。但愿从今天起,你的人生真正能抓住习惯这个纲。我相信,只要你抓住这个纲,"举一纲而万目张",对你而言,一定不是一种神话,而将是一种现实!
朋友,到今天为止,关于"习惯"的讨论,我们将告一段落。从下周开始,我们将逐步转入其它话题,周老师期待你始终如一的支持和热情!
各位开复网的年轻朋友:
你们好!
一周一次,我们又见面了。暑假你安排得如何?是否足够浪漫?是否既"荡桨在绿波里"又"游荡在青山上"?这是个身心调整的季节,也是个播撒友谊的季节,衷心地祝福你们!
在前面的十多封信中,我与你们探讨的都是同一个主题,那就是"习惯"。我们清华的校训是"行胜于知"。因此,如果你们觉得我讲得确有道理,那我希望你们从现在开始,应该在行动上下功夫,也就是应开始培养自己的各种好习惯。先从容易的开始,从急需的开始,从一二个开始。尝到甜头后,你的兴趣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浓的。
在你们开始行动的同时,我们每周探讨的重心将逐步转移,而这次的主题将是──
世界急需这种人才!
我为什么会想到这个主题呢?
因为本世纪以来,一本名为《执行》的书从美国开始,席卷了全世界。当然这本书也在我国也引起了巨大反响,以至从政府总理到一个普通小老板都逐步认识到"执行"的重要,并到处物色"执行力"强的人才。
那什么是"执行力"强的人才呢?
据我的认识,这是一种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不折不扣完成任务的人,是"言出必践"的人,是"言必信,信必果"的人,是"你办事,我放心"的人,是能千方百计、百计千方出色完成他人重托的人。朋友,如果你拥有了这种特质,如果你养成了这种习惯,那你一定是个到那儿都极受欢迎的人,你就会如著名影星章子怡所说的那样"我没有辜负任何一次、任何一个人给我的任务,我都很超额地完成它,所以我能有今天。"
朋友,为了让你也拥有这种特质,为了帮你也养成这种习惯,我这次特地为你找出了一本百年来全球一直畅销不衰的超级畅销书──《把信送给加西亚》。你也许不知道,这本书全世界所有语言都翻译过它。在日俄战争的时候,每个俄国士兵身上都带着它。日军从俄军俘虏身上发现后,相信这是一项法宝,就把它译成了日文。于是,在天皇的命令下,日本政府的每一位公务员、军人和老百姓都拥有了它。
这本《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书,至今已被印了数亿册,这对历史上任何作者来说都是破记录的。它的作者是阿尔伯特·哈伯德。
然而,朋友,如此一本超级畅销书,听得已如雷贯耳,但恕我孤陋寡闻,最近才发现它竟只是篇短文。我读罢后当然感触无限,于是将其全文转录后特地借花献佛,敬献于你。我相信,如果你把这篇短文的精髓完全吃透并去付诸实践,化为自己的习惯,那你无论到那儿都会受到欢迎的,因为世界上极需这种人才──这种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以下便是这篇短文、这本全球"超级畅销书"的全文:
把信送给加西亚
阿尔伯特·哈伯德。
在一切有关于古巴的事物当中,有一个人最让我难以忘记。
当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立即和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将军在古巴大山丛林裏──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根本没有办法写信或者打电话给他。但是,美国总统又必须尽快地获得和他的合作,怎么办呢?
有人向美国总统推荐一个叫罗文的人:"这个叫罗文的人可能可以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可能找到加西亚!"于是,他们就把罗文找来了,总统交给他一封信,说:"请把他交给加西亚!"罗文接过信,面对总统什么也没有问。他把信装进一个油布袋子裏封好,吊在自己的胸口,划着一只小船,默默地上了路。四天之后,他在一个夜裏从古巴上了岸,消失在密密的丛林当中。过了三个星期之后,他从古巴的另一边出来,至于他是如何徒步走过这个危机四伏的国家,又如何打听并见到加西亚将军把信交给他的,没有任何人知道,他也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过。总之,这个事情的结果是:
加西亚将军收到了美国总统的信。
在这件事情中,我要强调的重点是:麦金利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了罗文,而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麽地方?"
像他这种人,我们应该给他塑一个不朽的雕像,放到每一个大学裏。年轻人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并不需要聆听他人的种种教导,而是自觉地或者无形地形成一种敬业的精神。对于上级的嘱托,立即采取行动,并且全心全意地去完成任务--"把信交给加西亚"。
加西亚将军已经不在人间,但现在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加西亚"。大凡一个大型企业的经营者,有时候都会被自己员工的被动工作态度──无法或者不愿专心地做一件事情──而感到大吃一惊。仿佛懒懒散散、漠不关心、马马虎虎的做事态度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
我们可以来做个实验:你此刻坐在办公室裏,周围有6名自己的职员,你对其中一名说:"请帮我查一下百科全书,把有关哥立奇的生平摘抄下来。"那个职员会恭敬地说:"好的,先生。"然后他就去执行了吗?我敢说他绝对不会,他反而会满脸狐疑地提出一个或多个下列的问题:
哥立奇是谁啊?
在哪套百科全书上有啊?
我们单位的百科全书是谁在保管?
这属于我的工作范畴吗?
你是指皮斯麦·哥立奇吗?
为什么不让查理去做呢,他是负责图书的啊?
他是个科学家吗?
为什么要他的生平啊?
……
我还敢和你打赌,在你耐心地回答了他的提问之后,他可能还会回来告诉你,咱们根本查不到关於他的资料。当然,这个赌我可能会输,但绝对不会100%输,相反,你可能赢的几率可能不会超过10%。当他告诉你无法查到关于哥立奇的资料的时候,你如果是个"聪明人",就会微笑著对他说:"算了。"然后,自己亲自去查。
这种姑息的领导作风──正在把我们的社会带到一个三个和尚没有水吃的境界。如果人们都不能为了自己的生活而自动自发地努力工作,你还能期待他们会为了他人而行动吗?
你刊登广告招聘一名速记员,而应徵者中,十有八九不会拼也不会写──他们只是为了应聘而应聘,甚至连这个位置应该具备什么必要条件都不愿意去考虑,这种人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吗?
在一家大公司裏,总经理对我说:"你看那个员工。"
"看见了,她怎么样?"
"她是个不错的会计,但是如果我派她去商场买点必须品,她就会有3种可能:1,把任务完成;2,她可能在途中顺便去趟美容院;3,也有可能她到了闹市区以后就忘记了自己的差事。"
这种人你能派他把信送给加西亚吗?
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有这么两类人:一类是为了廉价的工资工作而又永无出头之日的人;另一类是为了自己的温饱工作而又无家可归的人。许多人很同情这两类人,并且为此而咒骂他们的雇主。
但很少有人能够知道,有些老板一直到年老退休,都没有办法使有些不求上进的员工做出点正经的工作成绩来;也很少有人知道,有些老板曾经长久而耐心地试图感化那些他一转身就会投机取巧的员工。
其实,每一个企业、单位都有著一个持续整顿的过程。人事部门经常送走一些显然无法对公司有所贡献的员工,同时也会不断吸收新的员工进来。不论业务怎么繁忙,在企业中,这种整顿都一直在进行着,但结果往往并不理想。而只有到了市场环境不佳、就业机会大幅度减少的时候,这种整顿才会显现较好的效果──那些不能胜任工作有缺少创造能力的人将被屏弃在就业的大门之外,而只有最能干的人,才会被留下来。这很容易理解,因为每个企业的老板为了自己的利益都会保留最佳的职员──那些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我认识一个大脑极为聪明的人,他没有什麽创造力,对别人来说他更没有什麽价值,因为他总是疯狂的怀疑他的雇主在压榨和剥削他。他没有职位下达命令,也不愿意接受命令,如果你叫他把信送给加西亚,他很有可能说:"你自己为什么不去呢?"
其实我一直在关心着另外的一些人,他们工作十分努力和认真负责,他们不会因为下班的时间到了而停止工作。在他们的努力和勤奋之下,他的同事的偷懒和投机获得了极好的掩盖,他们当然也为此苦恼而日增白发,但善良和迂腐又使他们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偷懒的同事因为失去工作而挨饿和无家可归。
我曾经是为了一日三餐而为别人工作的人,也曾经当过老板,所以我知道这两方面的种种角色。贫穷是可怕的,也是不值得推荐的,但好像只有它才是根本解决人的懒惰和被动的办法。记得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人这种高级动物其实大多都是属驴的,你不抡他两鞭子,他就不会拉着磨不停地走。另外,并非所有的老板都是贪婪的、专横的,就像并非所有的人都是善良的一样。
我钦佩的是那些不论老板在与不在都会努力工作的人,我也敬佩那些能够把信交给加西亚的人,他们默默地把信接过来,不顾一切地把信送到加西亚的手裏,这种人永远都不会被解雇,同时他们也永远不会为了加薪而罢工。"文明"就是为了寻找这些人才的一段长远过程。其实,这些人无论要求什么事物,他们都会得到。他们在每个国家、城市、乡村──每个企业、公司、商店、办公室都会受到欢迎,世界急需这种人才,这种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朋友,读罢全文,你有何感受?如果你想做个执行力极强的人,如果你想做个到那儿都极受欢迎的人,那你就一遍又一遍地重读这篇短文,并一次又一次地将其付诸实践吧。这就是我本周要与探讨的主题──世界急需这种人才!
一周一次,我们又见面了。在《周老师话人生》前十七封信里,我与你聊了因"习惯"两字而在我身上所产生的种种奇迹。当然,我也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你 "培养习惯的'四步魔法'"等各种相关内容。
那在这一封信中,我们将聊什么话题呢?
我想,我是不是应该把我当年不堪回首的往事也毫无保留地告诉你。因为当你了解了我那如此真实的经历,你就会对我以往的所谈能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当你了解了我的这些真实经历,也一定有助于我们以后更进一步地深入交流。
"一个关于我的真实故事"让我还是从我所著《终生的财富》一书(我多年前的演讲实录)上摘录给你吧。
一个关于我的真实故事
故事发生在30多年前──1971年8月4日深夜,一个永远使我难忘的清华园之夜。就在那个深夜,25岁的我竟感到了人生的绝望,我在清华园一个实验大厅──当时被"四人帮"的爪牙强行改为汽车厂的总装车间,决心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是什么居然使我走上了这条绝路呢?这当然和"四人帮"把持下的清华园的黑暗环境有关。因为在那个年代,我们清华的几千名教师被赶到江西血吸虫最严重的地方强迫劳改,全国广大知识分子的命运也可想而知。但当经历了30多年后再去反思,我觉得问题不能仅仅从外部环境去找,可能更重要的还要从自己内部去找。因为当时与我命运相同的知识分子千千万万,数以千万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遭遇的厄运更要远远超过我。而我在首都北京,在清华园,在全国最高学府,而且我1970年毕业就留在了即使在当时也应该是风光如画的清华园。
因此,要找问题还要从我自身的原因去找。这原因除了一定的生理原因外,主要是自己的心理原因──一种消极的心态,悲观的心态。
当时由于一些现在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因素,加上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以消极的心态思考问题,结果使自己得了严重的抑郁症;而得了抑郁症后,我看问题的方法更消极、更悲观了,甚至认为自己一定无药可救了,再发展下去一定会变成精神病了,于是导致自己那一晚上悲剧的最终发生。
那晚我在总装车间大厅值班,我那被严重的抑郁症困扰着的身体已疲惫不堪。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一分钟都无法入睡,脑袋几乎要炸了一样,生活对我来说已变成了恐惧和煎熬。于是我下了最后的决心。
记得当时我在一张纸上留下了这样的话:
我被无穷的矛盾包围住了,我努力挣扎,但怎么也挣扎不出来,我陷入了危机……
写完后我便在阴森可怕的大厅里找到一根绳子,把自己真的挂在了大厅和里面套间相通的高大门框上。万幸的是,绳子断了,我摔了下来!我像被惊醒了似的,怎么?真这样!不行!怎么能这样呢?我内心本能地搏斗了起来。但我刚要爬起来,随手一摸,手上粘乎乎的。借着昏暗的灯光一看,满手是血,我知道头摔破了。头摔破了怎么办?去校医院?深更半夜我怎么说得清楚,更何况我本已极度自卑,害怕见人。
于是我用剩余的绳子又第二次、第三次……也许上天有眼,不想让我离开人世;也许上天上还有什么使命要我完成,几次绳子都断了,我都摔了下来。到第三次摔下后,我已血肉模糊,气息奄奄,我感到我只此一路了。我吃力地爬到里面套间。那里边有漆,是汽车总装后喷汽车用的。我知道自己离生命结束只有一步之遥,把漆倒进去,也足以致自己于死地。但漆没找到。地上好像有一个沙坑,我使劲把沙子往嘴里塞;可还有一口气,我用头往水泥墙上撞;生命是那么顽强。最后,我的手在黑暗中摸,似乎摸到一个瓶子。我不管里面装的是什么,就用最后一丝气力,拧开盖,把里面的液体倒进自己嘴里。我一下子感到火一样烧了起来,我昏死了过去。第二天一早,工人发现了我,我立刻被送到了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当时,我已神智不清,呼吸困难,生命极度垂危。
那我究竟喝的是什么?因为只有弄清楚,医生才能进行相应的处理。医院派人到出事地点查,回来报告说我喝进的竟是98%的浓硫酸!当时,我的口腔、咽喉、食道、胃都在受到强烈的腐蚀。我一个人在抢救病房,气管切开,屋里紫外线消毒,门外一块白布"谢绝探视",我的生命随时处在危险之中……以上这些,都是我的病友后来告诉我的。各位朋友,这就是曾经发生在我身上的真实故事。而就从那一夜开始,我的肉体和心灵变成了一片废墟。不少人认为我肯定没救了,救过来也一定残废了,不残废这一辈子也一定变成药罐子了。然而,连我自己做梦也不会想到,经历了这样一种几乎九死而无一生的绝境──这是我中学时的班主任林新枝、程洪达老师知道后无限感慨地说的──以后,我又经历了住院累计二三年、全休累计四五、全身开了三刀、身心伤痕累累的人生困境后,30多年后的今天,我不仅没有死,也没有残,也没有变成药罐子。相反,大家看我现在──我现在站在这里与你们侃侃而谈了两个多小时,我一口水也没喝,一张稿也没拿,大家看我气色怎么样?身体怎么样?嗓音怎么样?精神怎么样?大家想,我能有这种变化,我心里能没有各种强烈的感受吗?因此,在《生活时报》心理版编辑依然女士对我的访谈中,她问我是怎样走上演讲演坛的。我告诉她,我走上演讲讲坛,就像一个作家内心积蓄了大量感情需要宣泄、需要倾诉、需要喷涌,其情景是完全一样的。那说到这里,你们也许要问,究竟是什么使你能有今天?我觉得我能有今天,当然有各种原因,但这里最关键的是在我生命最黑暗的时候,我竟得到了如此多的爱。
我还记得在我精神处于错乱的边缘时,我的主治医生齐国英大夫在我耳畔声声"小周,小周,"的呼唤。当时我眼前出现的是一幕幕人们要调查我、批斗我,说我"自绝于党,自绝于人民"的幻觉。但我睁开眼睛,齐大夫慈爱地看着我,还有我高中的老同学赵惠中也在一旁,两个人在我眼里像一张双人照似的。齐大夫慈爱地对我说:"小周,大家都说你很坚强。"我当时听了很纳闷,怎么,我出了这样严重的问题还说我坚强。我不安地回答说:"我个人主义,个人主义要不得。"因为我当时脑子里还在批判自己,认为自己之所以这样,是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毒害的结果。
我还记得经过多天抢救、点滴、半流质、流质后,我第一次能吃软质食物时的情景。当时,负责送饭的胖呼呼的徐大姐特地给我做了一碗热腾腾的挂面,还在上面打上两个鸡蛋。我好像觉得徐大姐捧着那碗热腾腾的鸡蛋挂面,满面微笑地送到我床边的镜头,现在还在我的眼前。
我还记得不知多少天后我第一次大便的情景。可能由于长期不解,我的大便已干结在那里。我记得我蹲在我弟弟给我端来的便盆上,一身虚汗,但那干结的大便既出不来,又进不去,使我一时有说不出的狼狈。后来,是值班的毛节明大夫用自己的手抠出了我干结的大便,帮我摆脱了又一次尴尬的困境。
我还记得在那段我人生最困难的时期,我清华同班、同一年级一起留校的同学聂孟喜、高晋占、梁青福、陈乃祥、施祖麟、王家振、张学学、密涌民、李仲奎、卢达容(现在他们几乎都成了清华的教授、博士生导师)等一次次来探望我;我所在总装车间的工人师傅和同车间留校的同学分三班倒轮流为我值班;我的三姐夫王旦生和我的大弟弟春园特地从上海赶到北京,日夜守护在我的身边;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安慰,都是鼓励,都使我感到人间还有那么多温暖,人世还那么值得留恋。
我还记得我复旦大学的老同学沙似鹏闻讯后给我写来的长信,那信中有一句话我至今难以忘怀,他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但将来对于你还是一张白纸,你可以画上最美的图画,写上最美的诗篇!"
我还特别记得我在医院抢救了许多个月后回到家乡的情景。我出了这样的事,对我的父母打击有多大呀。但我回家后,我没有听到一句怨言,一句责备。相反,没有文化的父母用他们默默的行动,用他们一天天给我端上的无数碗鸡汤、鸭汤、荷包蛋,表达了他们对自己儿子最深沉的爱。而我的四个姐姐、二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我家乡的无数亲朋好友对我的一次次探望、一句句问候、一席席谈话,也使我终生难忘。……
朋友,我出了这样的事,可我居然还能置身于这样的温暖之中,这样的情谊之中,这样的关爱之中,我内心怎么能平静、怎么能无动于衷呢?!因此,当后来张海迪事迹出现后,尤其当我看到报上说她也曾有过轻生的念头时,我满怀激情地给《中国青年报》去了一封信。没想到我那封信大部分给登出来了。在那信中,当我谈到自身的经历后,我无限感慨地说:"即使在那个黑暗的时代,我们的人民还是善良的……"
当然,当我讲到这儿,我也不能不提到一位温柔、善良、可爱的回族姑娘的出现,以及这位姑娘的出现所给我带来的巨大精神慰籍。因为如果没有这位姑娘的出现,我也许不会有今天。这位姑娘的名字叫刘雅冬……
一周一次,我们又在这里相见了。《一个关于我的真实故事(上)》与你们见面后,我看到了许多热情的帖子。这一份份小小的帖子,代表了你们一颗颗滚烫的心,衷心感谢你们这一份份浓浓的情谊,周老师一定会用实际行动予以回报!
在这一周里,我要把剩下的故事讲完。而讲完我的故事后,我以后打算分两条腿走路,一条是继续我目前的《周老师话人生》,写一些对你们能有所启迪的随笔,顺便也回答大家的一些有共性的问题,以供参考;另一条是把我那《一千零一盏心灯》中你们也许感兴趣的部分,修改后陆续与你们见面,因为我知道有些朋友很关心我的《一千零一盏心灯》,也好奇于里面究竟写了些什么。
顺便告诉大家,我和你们的这种交流会一直这样坚持下去,请你们放心。为什么?一是因为这已成了我一种习惯。而习惯一旦形成,是它推着我走,而不是我推着它走(最初是我推着它走),其力量势不可挡;二是因为这已成了给我温暖、力量的园地,与你们交流,我乐在其中,暖在其中;三是因为单就这《一千零一盏心灯》而言,若我每星期一篇,一年五十多篇,我不起码可以与你们交流二十年之久吗?更何况这期间会有更多的思绪、更多的感触、更多的灵感随时从我脑海迸发、随时从我笔下流出。因此若开复先生不嫌弃我,我是会一直与你们交流下去的,成为你们真正可信赖的往年交,你们说对吗?
好了,这里不多说了,还是让我继续那个不堪回首、但还像历史的误会那样带着某种传奇色彩又极为真切的《一个关于我的真实故事》吧:当然,当我讲到这儿,我也不能不提到一位温柔、善良、可爱的回族姑娘的出现,以及这位姑娘的出现所给我带来的巨大精神慰籍。因为如果没有这位姑娘的出现,我也许不会有今天,也不会有今天与大家的交流。这位姑娘的名字叫刘雅冬。
刘雅冬是我邻床病友刘宝忠的妹妹,那时她21岁,是我们清华附近一个小厂医务室的赤脚医生。她们家是一个典型的伊斯兰家庭,全家人不断来探望她的哥哥,一家人关系十分融洽。在这过程中,我自然也得到了刘雅冬和他们全家的很多照顾,因此我们也自然慢慢产生了通常发生在青年男女间的那种微妙感情。
但我不敢奢望能发展这种感情,因为我是一个出了那样严重问题的人;更何况我的身心已变得那样血迹斑斑、伤痕累累,今后的人生之路怎么走,对我来说已是个极大的难题;当然,还有一个方面,她是个少数民族姑娘,这怎么可能?
可我回家乡上海宝山养病后,随着在家人关怀下身心一天天康复,对她的思念也一点点增强,她那可爱的倩影总在我眼前晃动,我多么渴望和憧憬这仿佛自天而降的金玉良缘啊!
终于一天,我再也压抑不住自己的情感,根据她临别时给我留下的地址,鼓足勇气,挥笔向她倾诉了我心中那一丝大胆的、近乎莽撞的奢望。
信发出后,我几乎天天都在忐忑不安地盼望着邮递员飞快骑车骤然在我家门口停下的身影。
终于一天,邮递员骑车在我家门口骤然停下了,递给了我一封来自京城的信。
我急切地打开信封,一看,简直令我喜出望外!因为那信中根据我去信时的希望,真给我寄来了她一张四寸的放大的照片。照片上的她和本人一样,是那样善良、温柔、可爱。翘翘的鼻子上,带着她几分特有的羞涩;黑黑的眸子里,流露出一种青春女子无限的柔情。你们一定不知道,当我接到那封信,当我手捧着那张照片,我多么激动、多么兴奋啊!那情景简直胜过范进中举!我拿着那照片给我父母看,给我四个姐姐看,给我三个弟弟妹妹看。大家设身处地为我想一想吧,当我经历了如此一场人生的磨难,当我领受了来自白衣天使、亲朋好友如此巨大的关爱,而如今我的生命中又增添了这样一种牧马人 式的,董永、七仙女式的自天而降的爱,我那冰冻的心能不慢慢融化吗?我那撕裂的伤口能不渐渐愈合吗?我能不抬起头、挺起胸、直面人生,在一张白纸上去重新画出最美的图画、重新写出最美的诗歌吗?
因此,我要告诉大家,要是没有人间这么多温暖,没有人间这么多关爱,我绝不可能有今天的。因为按照当时的情景,我本已是悲观到了极点才走上这条路的;而出事以后,我的情况自然更严重、更糟糕、更惨不忍睹了。因此在我内心深处,只要有机会我还是要走的,我还是要设法结束自己的。然而万万没有想到,在不知其数善良人们的帮助、挽救、关爱下,居然不容我产生这样的念头,居然能使我一点点死而复生,而30多年后,我居然还能如此健康、如此抖擞、如此昂扬地站在你们面前。大家说,这不是爱的奇迹、不是上天对我的恩赐,又是什么?
因此,我要说,纵使天下有多少种感情,纵使这些感情多么不能缺少,多么具有价值,但我起码可以用我的生命历程说一句话:这千千万万的感情中,爱,无疑是一种人类最渴望、最美好、最能温暖人心、最能激励斗争的感情!它深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人人渴望爱,人人渴望被爱;它可以使人绝处逢生,它可以使人枯木逢春;这不是神话,这是人间奇迹,因为它是那样真真实实地发生在我身边,出现在我身上!
也正因为此,我要把我前面所说的《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一书十卷羊皮卷中最令我激动的一卷──《我要用全身心的爱来迎接今天》全文给大家朗诵,作为献给大家临别的礼物,也借此献给我生命中曾给过我如此多温暖、抚慰、关爱、力量的所有白衣天使和亲朋好友,相信大家一定会欢迎的。
下面我来朗诵:
我要用全身心的爱来迎接今天。
因为,这是一切成功的最大秘密。强力能够劈开一块盾牌,甚至毁灭生命,但是只有爱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力量使人们敞开心扉;在掌握了爱的艺术之前,我只算商场上的无名小卒。我要让爱成为我最大的武器,没有人能抵挡它的威力。
我的理论,他们也许反对;我的言谈,他们也许怀疑;我的穿着,他们也许不赞成;我的长相,他们也许不喜欢;甚至我廉价出售的商品,都可能使他们将信将疑。然而,我的爱心,一定能温暖他们,就像大阳的光芒能融化冰冷的冻土。
我要用全身心的爱来迎接今天。
我该怎样做呢?从今往后,我对一切都要满怀爱心,这样才能获得新生。我爱太阳,它温暖我的身体;我爱雨水,它洗净我的灵魂;我爱光明,它为我指引道路;我也爱黑暗,它让我看到星辰;我迎接快乐,它使我心胸开阔;我忍受悲伤,它升华我的灵魂;我接受报酬,因为我为此付出汗水;我不怕困难,因为它们给我挑战。
我要用全身心的爱来迎接今天。
我该怎样说呢?我赞赏对手,对手于是成为朋友;我鼓励朋友,朋友于是成为手足。我要常想理由赞美别人,绝不搬弄是非,道人去短。想要批评人时,咬住舌头;想要赞美人时,高声表达。
飞鸟、清风、海浪,自然界的万物不都在用美妙动听的歌声赞美造物主吗?我也要用同样的歌声赞美她的儿女。从今往后,我要记住这个秘密,它将改变我的生活。
我要用全身心的爱来迎接今天。
我要爱每个人的言谈举止,因为人人都有值得钦佩的性格,虽然有时难以觉察。我要用爱摧毁困住人们心灵的高墙,那充满怀疑与仇恨的围墙。我要铺一座通向人们心灵的桥梁。
我爱雄心勃勃的人,他们给我灵感;我爱失败的人,他们给我教训;我爱王侯将相,因为他们也是凡人;我爱谦恭之人,因为他们非凡;我爱富人,因为他们孤独;我爱穷人,因为穷人太多了;我爱少年,因为他们真诚;我爱长者,因为他们有智慧;我爱美丽的人,因为他们眼中流露着凄迷;我爱丑陋的人,因为他们有颗宁静的心。
我要用全身心的爱来迎接今天。
我该怎样回应他人的行为呢?用爱心。爱是我打开人们心扉的钥匙,也是我抵挡仇恨之箭与愤怒之矛的盾牌。爱使挫折变得如春雨般温和,它是我商场上的护身符:孤独时,给我支持;绝望时,使我振作;狂喜时,让我平静。这种爱心会一天天加强,越发具有保护力;直到有一天,我可以自然地面对芸芸众生,处之泰然。
我要用全身心的爱来迎接今天。
我该怎样面对遇到的每一个人呢?只有一种办法,我要在心里默默地为他祝福。这无言的爱,会闪现在我的眼神里,流露在我的眉宇间,让我的嘴角挂上微笑,在我的声音里响起共鸣。在这无声的爱意里,他的心扉向我敞开了,他不再拒绝我推销的货物。
我要用身心的爱来迎接今天。
最主要的,我要爱自己,只有这样,我才会认真检查进入我身体、思想、精神、头脑、灵魂、心怀的一切东西。我绝不放纵肉体的需求,我要用清洁和节制来珍惜我的身体;我绝不让头脑受到邪恶与绝望的引诱,我要用智慧和知识使之升华;我绝不让灵魂陷入自满状态,我要用沉思和祈祷来滋润它;我绝不让心怀狭窄,我要与人分享,使它成长,温暖整个世界。
我要用全身心的爱来迎接今天。
从今往后,我要爱所有的人,仇恨将从我的血管中流走。我没有时间去恨,只有时间去爱。现在,我迈出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的第一步。有了爱,我将成为伟大的推销员,即使才疏志短,也能以爱心获得成功;相反的,如果没有爱,即使博学多识,也终将失败!
我要用全身心的爱来迎接今天!
各位开复网的年轻朋友,以上就是一个有关我的真实故事。但愿这个故事能对你那颗年轻的心有所启迪,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此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