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裂空座:董其武:毛泽东不同意他降为中将??邓小平批准他入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1:16:35
1982年11月,邓小平与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其武亲切交谈。
1949年9月18日,董其武等绥远国民党军政要人与各族各界人士代表,在包头市举行了“绥远和平起义签字仪式”。1949年9月19日,绥远和平起义通电仪式正式举行,使120万绥远人民免遭战火涂炭,9万多国民党绥远部队获得新生。图为董其武于1949年9月19日在绥远和平起义通电仪式上签字。


  在共和国最早授衔的57位上将中,有一位国民党军的起义将领董其武。他戎马一生,在抗战中功勋卓著;于1949年举行和平起义,实现了毛泽东提出的“绥远方式”。董其武从国民党军队上将到人民共和国上将又到全国政协副主席,在邓小平的关怀下,于耄耋之年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演绎了他传奇的人生。

  “我们要跟上历史潮流,走和平的道路”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从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到1945年日本投降,董其武坚持抗战12年,为抗击日本侵略军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抗日民族英雄。此时的董其武,却没有想到更加突然的内战也将随之而来……

  日本宣布投降的当天,董其武对傅作义说:“抗战八年中,我军(国民党军)在绥东没有一兵一卒,是大青山游击支队(八路军)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敌后斗争,他们有权接收绥东;如今蒋委员长命令我们去接收,会打起来。”在历史风云骤变中,董其武卷进了内战的漩涡。

  1948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了平津战役,时任绥远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的董其武密切关注着时局的发展。1949年1月21日傅作义宣布北平(今北京)和平解放。正在归绥(今呼和浩特)的董其武从收音机里听到了北平和平解放的消息,又惊又喜,既兴奋又不安,同时又令他感到疑惑:“绥远属傅作义起家的地方,为什么《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初步协议》上对绥远只字未提?我已经追随傅将军21年了,难道他能不管我们吗?”他马上给北平傅作义处打电话,要求派飞机接他去北平。1月22日,董其武飞抵北平后,直接到中南海居仁堂见傅作义,傅作义语重心长地对董其武说:“现在时局的转变,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历史的发展、人民的要求,这是任何力量也扭转不了的。我们要跟上历史的潮流,走和平的道路,走人民的道路。”董其武当即表示:“我也要追随您走和平之路。”

  “有了‘绥远方式’,和平起义就有了指针和方向”

  董其武一回到绥远,就暗中为起义做准备工作。他考虑到,由于北平的和平解放,南京国民党政府对绥远部队肯定不放心,一定会派特务进行捣乱破坏;他还考虑到,绥远各族人民和部队士兵是欢迎和平的,下级干部绝大多数也是倾向和平的,但是由于多年来国民党的反共宣传和严厉查禁、封锁进步书刊,有许多干部对共产党不了解,有怀疑。如果准备不充分就贸然进行和平起义,反而会弄巧成拙。为了尽力遏制那些捣乱分子的破坏活动,取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胜利,董其武决定首先安定部队情绪,然后进行思想说服,使官兵思想认识趋于一致,逐渐引导到和平道路上来。董其武与旅长以上干部谈话,传达与傅作义会晤时的谈话内容,并提出绥远去向问题,征询大家意见,与省政府厅、局级以上干部分别交换意见,后让将士展开时事讨论,并拟定出一个讨论提纲,从讨论结果分析,绥远是否应该学习北平,走和平道路。他利用春节时机,到部队和地方巡视,和一些军政干部和士兵个别谈话,开一些小型会议,对有顾虑的将士进行说服教育。

  1949年2月22日,傅作义来到西柏坡,当傅作义问毛泽东绥远问题如何解决时,毛泽东表示:“绥远问题,用‘绥远方式’解决。”傅作义好奇地问:“什么叫‘绥远方式’?”毛泽东不慌不忙地说:“有了北平的和平解放,绥远就不用兵了。先划个停战协定线,让董其武慢慢做好他的内部工作。另一方面派个联络组,把铁轨接通了,贸易起来,在董其武认为适宜的时候举行起义。”

  关于“绥远方式”的详细阐述,毛泽东在1949年3月5日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里谈到:绥远方式就是有意地保存一部分国民党军队,让它原封不动,或者大体不动,就是说向一部分军队暂时的让步,以利于争取这部分军队在政治上站在我们方面,或者保持中立,以便我们集中力量首先解决国民党残余力量中的主要部分,在一个相当的时间后,例如在几个月,半年,或者一年之后,再去按照人民解放军制度将这部分军队改编为人民解放军。

  董其武得知中共的“绥远方式”后激动万分地说:“有了‘绥远方式’,我们的和平起义就有了明确的指针和方向,心中就有了底。

  南京国民政府得知后,先是下令西撤,接着又停发经费,又派飞机来接董其武去南京,董其武推说要掌握部队离不开。当时,特务还在绥远大肆活动,制造暗杀等恐怖气氛,一些思想顽固的部下也以武力暴乱相威胁。一次,军统站负责人率十几个人带枪闯进院内,要董其武立即下令西撤,他坚决不为所动。

  1949年9月18日,经过简单布置的绥远省银行包头分行礼堂,显得庄严肃穆。主席台上方挂着“绥远和平起义签字仪式”的横幅,台上摆着几张长桌,上铺洁白的台布,桌上放着用黄色虎皮宣纸抄好的通电文稿和笔墨。国民党绥远省主席董其武等绥远国民党军政要人和各界人士共38人,表情严肃地围坐在长桌旁,等待着一个历史时刻的到来。

  身着戎装的董其武从容地站起来宣布:“各位先生、弟兄们,绥远起义自今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开始酝酿,历经8个月,今天终于达成。历史选择了我们,我们选择了和平。这庄严的时刻到了。”

  董其武第一个拿起毛笔,饱蘸浓墨,庄严地写下了“董其武”三个字,接着其他人也依次签了名,正式宣告脱离国民党反动派。董其武激动地赋诗表达内心的感怀:为迎春风排万难,义旗终插青山巅。弃暗投明党指路,起死回生恩胜天。从今矢志勤改造,他日立功赎前愆。任务不计多艰苦,喜见万民解倒悬。
率原绥远起义部队赴朝参战,三个月抢修成三个机场

  1950年11月上旬,董其武向中央报告,希望原绥远起义部队赴朝鲜参战,得到批准。12月1日,绥远起义部队组建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三兵团,董其武任司令员,下辖第三十六军、三十七军、骑兵第四师,归华北军区建制,随时准备入朝作战。

  1951年9月1日,毛泽东亲自签发《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命令董其武率领志愿军入朝,主要任务是修建泰川、院里、南市三个飞机场,并担负后方警戒。9月9日深夜,董其武率领的兵团战士赶到辽宁省安东市(今辽宁省丹东市)听取了志愿军司令部指示,在2至3个月内,完成修建3个机场的光荣任务。在修建过程中,董其武以身作则,深入施工现场,主动出工,边劳动边进行具体指导,对广大战士起到了很好的鼓舞作用。由于3个工地伪装很成功,一个月来,虽然美军每天都有数十架侦察机、轰炸机、战斗机从工地上空盘旋轰炸,但始终没有把工地作为主要目标。但是,10月18日,美国空军出动27架B-29重型轰炸机,抛下数百吨的重磅炸弹狂轰滥炸工地。机场工地水泥跑道被炸得坑坑洼洼,工棚、工具、车辆、器材等被炸毁;数百名战士被炸伤亡或被沙石掩埋;许多防空壕、掩体也被炸塌陷,一个月来的备战毁于一旦,机场、跑道上到处是定时炸弹……董其武和他的战士没有屈服,反而愈挫愈勇。

  经过3个月的努力,第二十三兵团在董其武的指挥下,冒着生命危险加紧修建工程,南市、泰川、院里机场先后提前修建完成。毛泽东很高兴,贺电中称:“二十三兵团入朝执行修建任务,虽在敌机连续轰炸阻挠下,终于超计划完成了任务,甚好。”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日成发来感谢信并授予董其武等六人自由独立二级勋章,整个二十三兵团6000余人立功受奖,抗美援朝结束后,第二十三兵团改编为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六十九军,董其武任军长。第六十九军在董其武的领导下,参加军事训练、生产劳动、国防施工等,为部队正规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毛泽东不同意他降为中将的要求

  绥远和平起义后,董其武任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1950年,他对华北军区党委书记杨成武说:“我在经济上是个有产阶级,我不但有房子,还有7处小买卖。我愿做一个无产阶级,把这些东西全部上交国家。”

  杨成武笑着对他说:“你的经济状况属正常范围,过去属于你,今后还属于你。你能向组织说清楚就行了,现在不能上交,它关系着党对起义人员的政策,也会影响起义人员的思想稳定。”董其武仍不甘心,就写了一份财产清单,书面报告给毛泽东:“请求毛主席批准,将我的私产秘密上交国家。”毛泽东接信后给董其武的批示是:“对起义干部的经济问题要划条线,起义前的事我们不管,起义后的事要管,但房子总是要住嘛。”

  1955年春,人民解放军的将军授衔方案下发后,董其武被授予陆军上将军衔。在讨论研究时,军以上干部都同意董其武为上将军衔,可董其武自己则认为定得太高,就写了一封信,托杨成武交给毛泽东,他在信中说:“在预授上将的名单中,共有3名起义将领,仅就我个人而言,起义前只是中将军衔,起义后能保持原职原衔,我就已经很感激党和毛主席了,没有理由为我晋升军衔……况且,许多建党、建军初期就参加革命的老战将、名将,只授予中将、少将……”
毛泽东看完信后,果然坚决不同意董其武降为中将的要求。毛泽东让杨成武转告董其武:“他是有名的起义将领,根据功劳、贡献与资历,应该授上将军衔,谁有意见也不能降低,这是党的政策。杨成武是共产党员,是可授可不授上将军衔的,而董其武则是不可不授上将军衔的!”

  1955年9月底,周恩来在国务院礼堂亲授董其武上将军衔,毛泽东在怀仁堂亲授董其武一级解放勋章。

  邓小平批准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4月27日,毛泽东接见了董其武,谈话长达3个多小时。毛泽东同他讲了国共两党的许多差异之后问道:“你现在还不是共产党员吧?”就是这句简单的问话,使他萌发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并为此奋斗了后半生。

  1950年7月,董其武在北京开会期间专门向杨成武第一次提出入党的愿望。他说:“几个月来,毛主席的谈话一直响在我的耳边,不知道像我这样的起义人员,还能不能加入共产党?”杨成武微笑着鼓励他说:“共产党的大门是敞开的,毛主席的话就是希望你将来能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董其武听后,就暗下决心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从此,他孜孜不倦地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著作,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衡量自己。

  1956年,董其武向第六十九军党委第二次提出入党请求。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决心为党的远大的和现今的事业而努力奋斗,直至献出自己的全部年华,乃至生命。”

  1958年,董其武参加十三陵水库劳动时,有领导也要来参加劳动,便安排保卫处长部署保卫工作,可处长没有去落实。董其武批评了他,他不服,还说风凉话:“所谓的领导,过去都是些国民党反动派,没有落实好与我无关。”董其武说:“那好,明天我自己去抓落实。”

  事后,许多人建议处分这个处长,董其武则说:“不要处理他,这事我先做检讨。如果连一个顶撞我的部下都团结不了,还怎样去创造条件加入共产党。起义已经八九年了,我仍然没有改变一个共产党员对我的看法,只能说明我改造得不够好,相信我的行动总有一天会感化他的,我也希望能和他成为朋友和同志。”

  1980年初,81岁的董其武在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期间,第三次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不久,中央统战部负责人专程来到他家,对他说:“过去你虽然没有履行入党手续,但早已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了。” 董其武听后十分感动。

  1982年,董其武觉得自己年事已高,身体欠佳,决心在有生之年一定要成为一名中共正式党员,于是第四次向党组织提出申请,坚决要求入党。1982年12月13日,北京军区向董其武宣布:“邓小平主席亲自批准你加入中国共产党!”83岁的董其武听到这一特大喜讯后,感慨道:“我终于有了光荣的归宿。”为了表达激动的心情,董其武赋诗一首《入党感怀》:欣逢盛世开太平,愿为苍生献此生。行见华夏乐小康,更期世界跻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