黒龙江门当户对:家庭教育中的孩子抚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0:16:07

片名:    家庭教育中的孩子抚养

发布:    2010-12-4            来源:燕赵讲坛

内容简介:


  什么是心理抚养?  我想从一个有名的心理学的实验说起,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有两个加拿大的学者起了这样一个念头:一个人,如果在物质方面都给他充分满足,但是不给他任何心理刺激,他会是什么反应?于是,他们设计了一个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只有一个房间,房间有两个窗口,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体验人员的物质需求。房间里除了一些生活必须品,没有任何文字、声音和图像,也没有人和参与实验的人员进行交流。进去后第一天,人们早上八点钟起来以后先要吃的,吃够了以后就开始睡觉,反正在这儿白吃白喝还拿钱,多好啊。当然,如果不想待了,也可以出去,计时结束。这个实验对人基本是没有伤害的。很多人进来以后,第一天没有问题,但到两天就睡不着了,到第二天夜里就开始很难受,翻来覆去睡不着,因为太安静了,虽然有吃有喝,你也不能总吃啊。然后在屋里转吧,转完了也没事儿干,再躺下。到了第三天,很多人就开始度日如年了,一般到第四天就全出来了。心理学家对他们进行一个心理测试,发现他们心理上的功能减弱,但是危害不大。然后这个实验者就问这些体验者,你们为什么不在里头再熬一段时间呢?体验者说,他们在里头刚开始没有问题,然后就无聊的昏睡和胡思乱想,但是到后来,注意力不能集中了,不能进行连续清晰的思维,他们感觉到无法忍受的痛苦。这个实验充分证明,人在物质方面充分满足的情况下,没有心理刺激,是不能忍受的,没有人能超过这个时间限制,由此可以看出心理这个刺激是多么的重要。  如何看待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呢?  我们常说,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绝大多数的家庭是健全的,是很温馨的,家人在一起是很快乐的。绝大多数父母是爱孩子的,绝大多数孩子是懂事的。  家庭的健全不等于健全的家庭教育。  很多人也想,过去小时候父母没有怎么管过我们,我们也是经过文革的时候过来的,小时候父母都为了一毛钱一宿一宿的加班,我小时候就经常一个人在家里睡觉,害怕的不行。也没怎么学坏。为什么?环境变化了。我们改革开放这三十年有很多发展,但是这个发展的过程我们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大的。代价之一是环境的污染,现在吃的东西越来越让人感到不可靠。还有一个环境被污染,大家可能忽略,这就是家庭。北京去年发生好几起杀亲案,这些案件从犯罪心理来看都可以归结到一个问题,就是人的问题。有些人认为这反映了社会矛盾、社会冲突,我不这么认为。那么是什么问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性格问题。如果女性偏点儿男性,人家大不了说这个人像个假小子,还不觉得她特别可恨。可是男人要像个女人的话,很多人都接受不了。研究这些案件你会发现他们家庭成长过程中的家庭教育问题。  家庭教育问题在李磊案件中就特别突出。在三亚把他抓住之后,我们警察迫不及待的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当时的原话就是:“因为父母管教太严,妻子争强好胜”。有记者打电话问我说:“李老师,这个人他正常吗?”我说从他作案的方式,作案之后逃亡来看,他显然是有意识的,他显然是故意犯罪。记者就问了,他故意犯罪,那他为什么这样做?李磊有一句话叫“父母管教太严!”大家从这句话里听出什么来了?什么叫太严?这个“太”字意味着程度,在我们法律中,只要一出现“但是”,你就知道这条规定当中有例外。“太”字也是这样,从这当中我们能看出什么问题呢?他说父母对他管教太严,我当时第一个反应是他出生之后,一定不是父母自己带的。如果父母在他出生之后,一直带着这个孩子,父母的严应该是一贯的。他说太严,说明他早期一定不是自己父母带的。不是父母带的是谁带的?我们根据经验,应该是爷爷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爷。后来他的一个背景我们知道了,他父亲是兄弟三人中的长子,他是父亲第一个儿子,是长孙。长孙意味着他的奶奶还年轻,我认为他最早一定是奶奶带的。老人一定会疼爱孙子,又是长孙,一定对他非常好。孩子在小的时候特别可爱,孩子有不好的表现我们也会把它视为顽劣的表现,一般不把它当回事。什么时候孩子的顽劣大人不能接受了呢?大多数是在十二岁以后,因为十二岁之后他的学习难度增大,进入初中了。有些前面宠着的孩子,聪明的孩子开始学不下去了。学不下去的原因不在智力上,而在耐力上,当他不学的时候,出现逃学,这个孩子的问题就会严重了。该上学不上学,成天在外面混的时候,他一定会惹事儿。这个时候奶奶的宠爱解决不了问题了。那怎么办呢?一定告诉爸妈,这个孩子你们得管。那爸妈呢,上来就严管,前面没带,后面开始管,反正你是我的儿子,我怎么管都是我的儿子。前面宠,后面严,大家知道结果是什么?因为前面你没有亲自带啊,所以就会导致一个什么问题呢?就导致孩子恨你。  一次我到咱们河北北边的一个县去出差,研究一个个案。一个刑警队长开着车带着我,在路上的时候,他说,老师我问你一个问题。我的儿子上初中了,前一段时间他妈跟我告状,说儿子上网吧一宿没回来。我回去之后就把他揍了一顿。这两天我发现我们家的那个照片上,我的脸都被他拿刀给割了。我那儿子会不会恨我啊?我说会啊,你这种方式是错误的,前面你没有亲自带他,后面你这么严管,他不恨你才怪呢?后来他就问我怎么办,我跟这个父亲讲,我说你虽然很忙,但是当儿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做父亲的必须腾出时间来管。怎么管呢?我教你一个办法。当你下决心要管他的时候,你首先要做的事是笼络感情。你抽个时间带孩子出去玩儿,不是去旅游,而是去爬山、游泳、或者打球,做男人的游戏。为什么呢?因为你毕竟是成年人。你的胆量和你的能力在这方面一定比儿子强。你爬到陡峭的山峰的时候你拉他一下,你在水里游泳的时候,在他游不动的时候拽他一下。让儿子感觉到,哎呀,爸爸真棒。这些事儿,妈妈是不会带他去的,妈妈不会带他做一些惊险的事情,所以爸爸做就有他的意义了。儿子就会开始感觉到我老爸真可爱,老爸真棒。你得通过两三次这样的经历让他对你产生敬佩,让他觉得爸爸和妈妈就是不一样。玩了之后,两人浑身大汗坐在那里的时候你才可以说,你长大了,你最近有些表现不佳,这样说他能接受。相反,上手就打,前面还没做任何垫底儿的东西,他肯定会恨你。我把这概括成一句话:“叫早年的抚养教育依恋关系不连贯导致的结果”,也就是说情感和教育这二者密切相关。通过这个案件,说明家庭健全不等于健全的家庭教育。  我们常说一句话叫“家和万事兴”,什么叫万事呢?万事包括人的问题和社会的问题。我是研究犯罪心理学的,我认为很多的社会问题都可以归结到人的问题上。比如说我们整个人的素质怎么去提高的问题。人的素质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说科学的素质。很多问题,包括前面提到的杀孩子的案件、杀亲的案件,以及各种各样的案件,你都可以发现它是人的问题。那么,人的问题又在于哪儿呢?人的问题归结于早年。而早年的问题,又全在家庭,所以我家和万事兴,应该这样去认识。  我们现在提倡和谐社会,怎样才能让社会和谐?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基础的问题就是让大家把他的家营造好。现在这个社会特别需要一些理念的东西,特别需要一些知识的东西。现在这个社会从整体的角度讲不太重视家庭,我们的家庭在近三十年中被破坏了。为什么被破坏了?在研究那六起杀孩子案件中我写过一篇博文,为什么现在出现这么多反常的伤害人类情感底线的案件?因为这些作案的人出现了基本上的人性的问题,这些人性的问题是什么?情感。情感的问题是什么?是来自于家庭。这些案件研究下来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好多家庭结构健全,功能不健全。  什么叫结构健全?就是有爸爸妈妈。功能不健全就是爸爸妈妈不在家。现在农村有大量的留守儿童。城市也一样,很多家庭爸爸妈妈早起天一亮就离开了,天黑了才回来,孩子一天见不到爸妈,等见到了不到三个小时又睡觉了,这是很常见的家庭生活。有的就连这种生活都保证不了。为什么?我跟华为公司员工聊天的时候发现一个特别意外的事情。他们告诉我公司有一个明文规定,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工作不能超过四年,四年之后一定要换地方。我说换地方那家怎么办?你对象怎么办?他说不管,必须得走。还有一个例子,我的一个学生,是公安部的,单位任命他到南方一个城市去任政委。我说你孩子多大了?他说小学五年级。所以,我感觉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吧对家的稳定性特别不重视。不重视到什么程度呢?基本就是有爸爸妈妈,但是爸爸妈妈不在跟前。而且我们有些宣传很有意思,会宣传说某个妈妈不管自己嗷嗷待哺的孩子,去做什么什么工,被评为先进,这也是先进事迹。我们从专业的角度看,对这个问题都摇脑袋,这个宣传是不对的,这个导向是不对的,这种肯定的态度是不对的。嗷嗷待哺的孩子就指望你一个人,你不管他你去管别人,我认为这不应该作为事迹宣传。这是应该批评的,这是不对的。我们整个社会的态度不对,把这个事情给扭曲了,就是觉得家是不重要的,工作是最重要的。我要再三强调一点,我认为什么都没有家重要。如果把家维护好了,我们什么都好,如果家维护不好,什么事儿都弄不好。这就是一个理念问题,可能还需要一个时期,人们才能改正这个观点。  家庭造人,需要知识和理念。  一、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行为问题表现有滞后性。  这方面特别普遍的一个现象是什么?就是很多父母都会在孩子管不了的时候来找我。往往上来第一句话就是:“李老师,求求你,我这孩子实在是没办法了。”我一般都问他什么问题呢?我说你的孩子十二岁之前是不是特可爱?家长满脸的幸福说,我儿子小时候那叫一个可爱啊。我说十二岁之前那么乖巧那么可爱,十二岁之后突然变得不是东西了是吧?很多家长说是啊,就是。我说我告诉你吧,十二岁之后不是东西,很简单,原因在于十二岁之前,尤其是在六岁之前。这涉及到心理学的知识。  我先通过一个案例给大家讲一讲什么叫早年造成的问题。  2007年美国发生了一起著名的校园枪击案。这个枪手是个韩国人,叫赵承熙,他在宿舍打死了一个男同学,一个女同学,然后跑到邮局给警方送了一盘录像带。紧跟着就在教室里大开杀戒,杀了一共三十个人,然后自己在教室里开枪自杀。这个案件总共死了三十三个人,这所大学在悼念活动中点的蜡烛是三十三支,送的花束都是三十三束。什么意思呢?这所大学的学生非常善良,枪手虽然杀了人,在悼念的时候他们也给他点燃一根蜡烛,还在他的墓碑前他们留下了这样的字:“你一定有过绝望,你一定有过沮丧。只不过我们没有能够发现,没有能够帮助你。”这个杀手做了这么残忍的事情,为什么这些人这么善良?那反过来呢?这么善良的人怎么会招惹他?不可能招惹他。当时世界好多国家都作了报道。我们国家的主流媒体,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作了报道,我当时去做嘉宾,去点评这个案件。在我前面一个国际问题专家说这跟美国的枪支泛滥问题有关,说美国容易发生这种枪击案是因为美国的枪支问题,很多专家都这样下结论。我觉得这个结论下的太轻易了,根本不是枪支泛滥的问题。因为,枪支泛滥意味着很多人都带枪,这个案件在学校在教室,如果再有几个人带枪,他不可能杀掉三十多个人。另一起枪击案,那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当他拿着枪扫射的时候,别人就很快拿着枪反击,他打了不到七个人,已经身重数弹。所以说赵承熙的案件根本不是枪支泛滥的问题,泛滥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拿出枪来?  这个案件最典型的是什么呢?就是他的作文。他的作文曾被老师交给校方,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案后,美国也开展了一个调查,因为他们也觉得奇怪,这个人为什么这样?于是他们走访了很多地方进行调查,首先调查的就是他身边的同学。他同宿舍的同学说跟他一起住了三年多,从来没见他笑过,这个人很少跟我们说话,进进出出总是绷着个脸,谁都不理。然后警察又走访老师,很多老师对他没有印象,因为他特别安静。但是有一个老师对他印象特别深,那就是他的英语老师。这个老师曾经要求学生写作文,而他的作文让老师感到可怕,就把他的作文提交给校方,说这个学生你们要引起重视。结果校方说这是文学创作问题。后来那篇作文也找到了,写了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他的父亲被人谋害了,谋害他父亲的人成了他的继父,进了他的家,当着他母亲的面对这个小男孩很友好。然而,当他妈妈不在家的时候,这个男人要控制并且要强奸他。然后,这个小男孩就要给他的父亲报仇,设计怎样把他杀掉。  人们看到这篇作文,对他的家庭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没有继父。他亲生父亲没有死,不存在继父进门的问题。所以人们对他的作文不能理解。紧跟着人们对他的家庭进行了解,发现他的父母都健在,而且夫妻感情良好,为人平和,不是暴力的。他们的家是在他八岁那年从韩国到美国,看来很好了,经过十五年的打拼,现在有一家自己的洗衣店,有一座连体别墅,他的姐姐在联合国当秘书,他上大三。这个家庭很好了,人们不能理解,赵承熙在这么好的家庭里怎么生出这么怪异的想法。他给警察送了一盘录像带,他拿着枪,对着录像机指指点点,在指指点点的过程中,他讲了一些话:“你们有房子,你们有汽车,你们什么都有了,为什么?你们有无数次机会可以避免今天,是你们把我逼到角落,现在你们手上沾满了血,你们无法洗净。”他对着录像机说了这翻话。警察看了半天没明白,他说第一句话像仇富,可他们家也有房子也有车,他干吗要仇富呢?后面更是强盗逻辑,杀人了还说是人家让你杀的。这个录像就没有看明白。赵承熙会不会精神分裂?从照片看他确实和早年不太一样,这个变相确实不太正常。但他同宿舍说他不是,肯定不是。这段时间他特别低调,有意的保持低调,以避免别人对他进行注意。他安静的好像根本不存在,但是他策划了作案。他买枪别人不知道,他录像别人不知道,他做这些都避人耳目,为什么?说明他是在预谋作案。大家知道只要是预谋就是故意,只要是故意,就有责任。所以同学对他进行了否定。后来有有人查他的历史,查到他当时追一个女孩,被那个女孩告到校方,校方要求他做一个心理鉴定,结果鉴定的意见说他感情平缓,没有自杀倾向,也没有抑郁症的问题,不承认他有思维紊乱的征兆,他的观察力判断力正常。人们不能理解,这个赵承熙为什么作案。  我给大家做一个分析。从这个案件可以看出我们犯罪心理如何研究人  第一,他从不和人交流。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大家可能觉得这是自闭吧?他是极其内向,但不叫自闭。自闭是孩子出生之后,因为某种原因导致他不跟人目光接触,也不跟人说话,因此这个孩子无法形成言语,而言语跟语言符号密切相关。当孩子无法形成语言系统的时候,会对他的思维发生影响,这种孩子叫自闭。自闭的特点是什么?是不能上学的。赵承熙已经上大学了,他肯定不是自闭。那么这就有一个问题了,他是什么心理呢?这个问题大家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为大家不做专业的。我通过一个比喻让大家来理解这个问题。如果我把人的眼睛和嘴比喻成窗户和门。如果一个人住在房间内,这个人活着,但是窗户和门永远插严,窗户拉上帘,那么大家研究一下这是什么心理?我住在这儿,不敢开窗户,窗户锁好,门也锁好,我们很容易知道这是恐惧。为什么恐惧呢?可能觉得这个住房外面有坏人,这周边治安太乱了,这个地方太可怕了,所以把窗户关的严一点。赵承熙实际上内心有恐惧。他的恐惧源于对周围的人不信任。  第二个问题,他的作文。他的作文写的很暴力,但是大家发现没有,这个暴力的作文仍然有着某种恐惧。我有一个咨询的病例,虽然比较轻松,但跟他的问题有相似点。一个家长找到我,说他的儿子写了一篇暴力作文,写完以后,学校就急了。班主任,教导主任,校长,挨个儿把他爸爸妈妈找去,他爸爸妈妈就急了。他们把这篇作文发给我,我一看作文就笑了,作文是这样的:  《杀人也是一种享受》,初三二班某某某。世界上的人无奇不有,他们想到的手段各不相同,而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以杀人为乐,是最冷酷无情的杀手。杀手最后享受的是满足感,一个个对自己讨厌的人都自食其果,拜倒在他的脚下,祈求被宽恕,而他们则用各种武器结束对方的生命。可以想想他是多么的爽快,看着他们的呻吟惨叫是多么的陶醉。更有甚者还不忘对他人的尸体进行虐待,希望他人死后不得安宁。这或许是一种享受。  文后还有备注:“本文仅从侧面描写杀手的部分感受,本人未曾有过也不希望有,本人绝无暴力倾向。另外以上的事例请大家不要模仿。最重要的是不要谋杀我。”  我看完就笑了,我说你这儿子太有才华了。然后我们开始讨论,他妈妈说你帮我分析一下,我这儿子是什么心理。我因为没有见过这个孩子,就要问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孩子从小就是你自己带的?他妈妈说是啊。我说离开过你身边吗?没有。我说有没有送回过老家。她说回老家也是一块回去的。我说他小时候有没有受过什么刺激的事情?她说印象当中反正没有什么大的事情。我说你这孩子爱说话吗?她说爱说,贫着呢。她说性格外向,平时跟我挺活跃的,跟同学也挺爱说话的,学习不错。我家孩子考重点高中没有问题。我说你孩子上网成瘾吗?她说上网但是不成瘾。这些点全没有了,我最后的问题是什么?我说你这孩子是不是很瘦小?他妈妈说是,这儿子,不好好吃饭,很瘦小,又聪明,嘴特快,我老把他叫小猴子。  我一听全明白了,我说你这个孩子没有危险性。他个儿小嘴快眼尖,太能说了,就会导致那不能说的同学吃亏。嘴快的动嘴,嘴慢的动手,你这孩子是眼尖嘴快,经常说人家不愿让说的,人家说不过他就揍他了。你儿子打架不是个儿,真跟人打起来,他肯定吃亏。吃亏怎么办呢?他就写这个作文,他写这个作文叫口宣泄。“一个个令自己憎恶讨厌的人自食其果。拜倒在脚下,乞求被宽恕。”这是想象吧,一看就是想象的满足。“曾经恨过的人被杀死,可以想象那是多么的爽快。”还是一个想象。“以上事情大家不要模仿。”你看他写给谁的?“重要的是你不要杀我”,你看他熊样还是有的。所以我跟他妈妈开玩笑说,你这孩子肯定是嘴快惹了麻烦,人家力量比他强,他写这篇作文是心理满足。他妈妈说你这么说有道理。我这儿子有一天晚上回来的晚,我就看着他像跟人打架了,他非说是骑自行车摔的,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他可能是有过冲突。  这说明什么呢?有暴力的作文,往往证明事实上一个人内心的怯懦。一个是事实怯懦,一个内心怯懦。很多实例能证明这一点。一条大狗一条小狗相遇,这两条狗哪个叫的最厉害?一定是那小的。因为小狗觉得不是个。  再来分析赵承熙的作文,他是以小男孩的身份写的,仍然是一个很弱的人。最主要的一点,父亲被害死了,大家知道家庭里父亲是力量的象征,没有父亲的话很容易被人们欺负。然后谋害父亲的人又进了家门,你说这小男孩危险不危险。所以他虽然写的很暴力,仍然能看出他的恐惧,我分析他是恐惧。大家可能要疑惑了,这么大的人他为什么要恐惧呢?在跟前找不到原因,以内原因不在眼前,在早年。  第三个问题,他八岁跟全家到美国。一个人容易在什么时候出现恐惧?应该是十岁以下。为什么?因为十岁以下,他的身高没有达到成人的高度,所以只要单独出去他就会恐惧。他八岁移民,经历了什么?我认为他经历了这样几个问题。第一,他熟悉的环境没有了。第二,他熟悉的同伴、同学没有了。第三,重要的熟悉的叔叔阿姨老师邻居没有了。熟悉的东西他完全没有了。他八岁从韩国到美国,一定住贫民区。美国的贫民区环境是非常差的,当他一个半大的孩子出现的时候,那些大孩子对他会友好吗?我认为他初期经历的一定是恐惧,他一定不喜欢这个地方,心里会想我干嘛要到这个地方来。他爸爸妈妈把他接过来之后又回到韩国去办手续,我认为这个阶段他经历的更是恐惧。他爸爸妈妈回到美国后,说,好啊,这次我们全家都到美国来了。父母特别高兴而他特别愤怒。他一定会问父母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到这来?现在再看这段录像,大家就明白了,因为他父母的回答就在其中,“这个国家很富有,这个地方有房子,这个地方有车。只要我们努力,我们也会有房子有车。”所以他恨的就是这个“你们有房子有车,你们有无数次的机会避免今天,你们手上的血永远也洗不掉。”看似好像精神分裂,其实他遇到的是真正的心理上的问题。父母本来是为了改变命运,没想到最后成了一个泡影。父母是为了挣钱,可挣钱的结果是孩子变得陌生,变得可怕。  我作过山东的一个案例。父亲生了儿子之后,发誓一定要给儿子挣钱,盖三间大瓦房,娶一个好媳妇。于是,父亲从儿子出生之后就到外面打工。没想到没几年之后,他父亲在哪儿打工,他儿子就在哪儿偷。当警察把这个孩子抓住之后,这个孩子跟警察讲,我一共偷了多少多少钱,这些钱按照刑罚的规定,应该判一年几个月。警察纳闷儿,一般人都说我没有偷钱。他偷了还告诉我应该判多少多少年。后来我在说法栏目里,主持人就问我,说这个孩子什么心理?我说这个孩子是宣告他的一种能力。你能挣钱我也能挣钱,你能到那儿挣钱我也能到哪儿挣钱。父亲想为孩子挣钱,孩子需要的却不是这个。孩子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很多人不知道。有一次我在北京的一个汽车城,给汽车贴膜。那个老板是浙江的,跟我聊天。我说我是老师,他就跟说他儿子现在怎么怎么样,这次考试多少多少分,我这孩子怎么样?听完以后我说,“我告诉你,现在你们两口子都在北京,孩子在老家跟着爷爷奶奶,这个孩子考多少分是不重要的,你要关心的是在班里有没有人欺负他,老师对他好不好。因为这个事儿你不关心,没有人会关心。”“你要打电话经常问问儿子,‘你快乐不快乐,上学有没有人欺负你?’这是你该关心的。”如果有人欺负孩子,你要赶回去给你孩子壮胆去,然后带他到同学面前,要告诉他们以后不要欺负我儿子。  有很多家长不明白孩子未成年时需要什么,因此造成赵承熙八岁移民,二十三岁时作案。我们要有这个知识,认识到人的心理问题发展的有顺序性,一定要注意早年的教育。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孩子在早年不要轻易换地方。所以听说华为要求员工四年一换地方,我首先问的就是你家孩子多大了。这个公司在电信企业排到世界第二,但是这个代价太大了,他的员工干下去真的很难。当然,我也不能改变他老总的这个决定。赵承熙当时不喜欢美国那个地方,其实最好的方法是把他送回韩国,遇到熟悉的环境他会快乐起来的。当他过了十五岁之后你再把他送到美国,可能就不会导致这场悲剧的发生。  所以,我讲的第一个问题是:生命是过程,过程有开始,而这个发展跟轨迹似的,人的命运起源于早期。  二、未成年人是被动弱者,他的问题由身边成年人造就。  很多家长说我的儿子现在真的不像话,哪天我把他领来,您和他好好谈谈。我经常跟他们讲,不用让儿子来,你来就够了,因为很多孩子问题的原因其实并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在大人身上。广东曾经有一个案例,一个中学生拿刀杀了很多孩子,记者长途电话打过来,问我对这个案子怎么看,如何加强对孩子的法制教育。我说不是对孩子的法制教育,是应该对他们身边的大人进行教育。这种案件的发生,是因为这个孩子他遇到威胁,没有人帮助他解决这个安全感的问题。当孩子解决不了安全感的问题时,他的自卫就一定会过度。在山西有一个住校的学生,拿硫酸泼了二十多个学生。为什么,因为那个学生向他挑衅,他当时非常想和解,但那个学生很猖狂,找一帮人要来教训他。这孩子知道这事早晚要发生,于是他就拿了一个小灌,装了半斤硫酸,放在床底下。结果那天那个孩子真的带了群人出现在学校门口,有观望的,有帮忙的,当他看到他们过来打他的时候,他一低头就拿硫酸泼了出去,结果所有的孩子脸上都沾上了。像这个孩子,你对他进行法制教育有用吗?这不是法制教育问题,是他的安全感的问题。  未成年是被动弱者,有些孩子,包括他的无耻,包括他的残忍,都是他身边大人的问题。大人对孩子有物质权,孩子的胃口是喂出来的,脾气是惯出来的,残忍是孤立无助熬出来的。有的犯罪案是非常残忍的,他可以为区区几个钱杀人,不到十二块钱杀人。为什么,因为他从小没人管,他根本没有被人善待过,你怎么指望他能善待别人。还有一类人是无耻,这属于是百般造就出来的。这是广东的一个案例,这个孩子什么都偷,人家的刮胡刀、自行车,所有的只要他能带走的他都弄走。偷走干嘛呢,换了钱抽烟、上网吧。街坊四邻天天找他爹妈来告状,告得他父亲最后没办法,用铁链子把孩子拴在家里的床上,结果这个孩子还无所谓。后来记者发现了,就到他家去拍,还找了当地很多社区的、共青团的同志一起去。大家问他说你怎么能够把孩子锁在床上呢,跟狗一样。他父亲说我管不了啊,他到处惹祸,我天天给人家赔东西啊。再一看,这个孩子自己还满不在乎,爬在那儿哼着歌,摇着脑袋还挺高兴。被拴在那儿他自己不伤心,一看这个孩子就有严重的问题。怎么办呢,他们把这个孩子解救下来以后就带到一个青少年问题中心去了。结果,他到的第一天,所有病房的东西都没了,苹果没了,杯子没了,什么都没了。医生一说他,他就跟医生急;女护士管他,他踢人家屁股。主治医生说,这个孩子来了以后我们这儿头两天真的是不得安生啊,但是我们也不能对他强制,为什么呢?因为他在家里面父亲打骂是经常的了,铁链子都拴过了,在这儿继续拴他没有意义。后来,医生很仔细的观察他,发现这个孩子什么都不在乎,就在乎吃。所以大夫采取了一个方法,他做一个坏事就划一条杠,结果第一天把整个白本都划满了,他得做了几十个坏事。然后,大夫就对他说,你如果第二天能比第一天少五条道,就奖励你一块糖,少十条杠就奖励你一个苹果,少二十条杠就奖励一块巧克力。这个方法很管用,随着时间的发展,他的道越来越少了。因为只要一少了就真给他吃的,他下回就真的不做坏事了,尽管不能一下子不做错事,尽管今天有几道,但是毕竟比昨天少了几道。几个月之后,这个孩子就不骂人了,做事也知道跟人家商量了,知道跟人家一起玩了,也知道了自己怎么去表现。最后,这孩子提出来说想回家,大夫高兴得不得了,为什么,因为这个孩子的情感恢复了,他开始想家人了。又过了一段时间,当地的那个共青团组织、还有社区的干部领着孩子送他回家,结果到家门口一看,他家已经搬家了,没通知医院。千问百问的去找,然后找到他现在的新家,当这个孩子领到他们家的时候,这个孩子自己就往家里跑,一进门先看到他母亲了,他母亲怀里抱着一个,后面背着一个,连看都不看他一眼,扭头就出去了。所以我说问题不仅仅在孩子身上,还在大人身上。现在孩子的矫正已经做到了,下一个矫正的应该是大人,把大人也送这么个地方去检查一下。  所以,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只想着去说孩子,应该先想想自己哪出问题了。只有会反省自己才能教育好孩子,不要只说孩子不对。有些孩子爱顶撞父母,原因很复杂,但也很简单:第一,你没有做一个良好的家庭规范。第二,你一定没尊重他,否则他不会这么肆意的顶撞你。  三、家庭抚养不仅仅是物质保障,更重要的是亲自陪伴。  心理抚养必须要陪伴,不陪伴就没有这个心理抚养的过程。陪伴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爱语绵绵,其实就是唠叨。妈妈的话呀,六岁之前是金子。小孩子们说妈你给我讲个故事吧,就怕你没声音,他就希望妈妈老在那说话,六岁之前妈妈说什么这孩子都特爱听。等到了十二岁呀,那妈妈的话就是垃圾了,如果再唠叨儿子肯定说你烦不烦呀。孩子小的时候,妈妈把孩子送到姥姥那儿,送到奶奶那儿去,该叨叨的时候不叨叨,等到后面再叨叨就没用了。所以,亲自陪伴抚养真是特别重要。珠海的一个父亲,拿儿子没有办法,他看到湖南有一个专家,给孩子戒除网隐非常成功,他带着儿子坐飞机就来找这个专家。到了那儿,他拿出十万跟专家说,老师啊,我把这钱给你了,您帮我把这孩子教育好。老师以最后哭笑不得啊,老师跟记者讲,还有这样的父亲,以为拿十万块钱儿子就能教育吗,后来当时我看到这篇报导,我也写了一篇博客,我跟这个父亲讲,你把这十万块钱作为自己的工资,把所有的工作停下来,你就跟着儿子,他到哪你就到哪,你陪着他去上课,你陪着他写作业,你陪着他给他讲道理。如果你能花上几年时间帮他度过这个危险期,你这儿子一生还有救,你应该把这十万块钱作为自己的工资,而不是给专家。  因为什么,因为亲情是非常重要的。这里有几个原则:  第一,给孩子时间不如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你事业心再强,在孩子小的时候你也要陪伴他,因为你这几年不陪伴他,他付出的代价可能是一生的。  第二,给孩子存钱的努力,不如教给孩子做人做事的努力。你去给他挣钱不如让他自己学会挣钱。  第三,让奶妈带孩子,不如自己辛苦带孩子。以上这三句话都应该作为我们女性的名言,只要你想当妈妈,一定要记住这三句话。一定要自己去陪伴,自己去教他。大家都知道爱迪生为什么能成为爱迪生。他上学的时候老师也对他不屑一顾啊,说这个孩子没法教啊,教不会的。他妈妈说,那你看我自己怎么教,之后就培养出这样的一个爱迪生。当然,自己带和共同教育也有点区别。  四、人性的教育比智能教育更重要。如果聪明用来作恶,危害更大。  什么叫人性教育,人性的教育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情感。如果这个孩子在情感发展方面是正常的,这个孩子就是有人性的;如果他情感发展畸形,比如说他就爱一个人,其他人不爱,或者说他一个人都不爱,其人性就有严重的问题。杀孩子的那些人,他们就是在情感上有严重的缺陷,而这种缺陷就来自于家长。现在很多家长往往忽略这一点,孩子生出来以后,就把孩子送到奶奶家,送给保姆,送到幼儿园,然后等上学的时候又特上心。北京很多家长一宿不睡觉,排队把孩子送到重点幼儿园。他们认为上了重点幼儿园就能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忙乎的这些事,全都是智力的事。可是,我认为这不是那么的重要。有很多的实例,比如北大的高材生给人下毒,有些学生利用自己的技术来开黑店,政法大学的学生居然在课堂上把老师给杀了等等。学法律的学生居然以这种方式作案,这是什么问题?美国的一个中学校长,曾经写给所有老师一封信,他这封信当中有一段话让我看了之后特别感慨。他说,我是一个集中营的生还者,我亲眼见到人类所不应该见到的事实,幼儿被护士杀害,婴儿被大学生枪杀并焚烧。看到这些,令我怀疑教育是为了什么?请帮助我的学生成为一名人性的人,而不是能制造出知识渊博多才多艺的变态狂,杀人不眨眼。孩子,具有人性的时候才有重要性。这个话同样是讲给我们家长的,也说明情感抚养确实非常非常的重要。  五、性格比智慧更重要。  有人对此也不同意见,认为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为人好像圆滑一点更好,没有本事不行。我认为这种认识有偏差,能力确实重要,但是性格更重要。应该这么说,三十岁之前学历很重要,你是哪个老师的学生,你是学什么什么专业的等等。但是四十岁之后你会发现,越往高处走的人他们在乎的并不是谁的学历最高,也不是专业最厉害。这些人能坐到位置上,在于他的性格,他的与人合作,他的善解人意,他的价值观和目光远大。很多孩子很聪明,但是不能与人合作。有一个孩子,在初中阶段学习一直很优秀,他自己很骄傲,傲到什么程度呢?不把所有人放在眼里,甚至有些老师他都看不上眼。他父亲发现了儿子这个特点,做了一件什么事呢?有一天,他看书的时候父亲到他的身边坐下,他就知道父亲有事,但不知道父亲要干什么,就问:“爸,你有事儿吗?”他爸递给他一支筷子,说你帮我把这支快子弄折。他不明白父亲的用意,把筷子接过来,说干嘛要弄折这支筷子呢? 一边说一边使劲儿一掰,就把这根筷子掰折了。他父亲紧跟着又递过来一把筷子,说:“来,你再把它弄折”。他不明白了,说:“爸爸你为什么要把筷子弄折呢?刚弄折这一根又让我弄折这一把,这一把我哪弄得动啊?你要是想弄折的话我给你找锯去。”他父亲说:“我不要锯,我就让你掰。”他说“那我可掰不动”。父亲说,我就是要让你明白一个道理,你再有本事,也就是那一支筷子,你要想做成大事的话就必须学会和人合作,形成一股力量。这个孩子有一个非常优秀的父亲,他通过这么一个小小的作为,让一个聪明的孩子知道,光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性格比智力更重要,在家庭教育中这种认识是特别重要的。生活中我接触的知识分子很多,我们大学里面有很多的博士、博士后,在观念方面特别强,但是没有一个朋友,导致最后学问做不到。为什么?因为他跟谁都不能共处,他没有合作的力量。一个成年人,他的力量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身的智力,还有一方面是要与人合作。  六、保护孩子的前提是尊重。  被尊重的孩子更有自制力,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理念。好多青春期的孩子跟父母关系特别僵,往往是不尊重造成的。不尊重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爱你不商量,这个爱你不商量是件很痛苦的事。假如有一个人发狂的爱你,可是你不爱他,你知道那种感觉吗?特可怕啊,最后弄不好给你泼硫酸,这就叫爱你不商量,你不跟我我就把你杀了。当然,父母不会这样,但是父母如果爱孩子不商量,孩子也常常会痛苦不堪的。一个孩子请了好几个家教,数学老师还没走呢,英语老师就来了,这孩子是一个小时一个老师,爸妈把这孩子的时间都排满了。结果孩子说,“老师,我不想学钢琴”。老师只好说,你妈妈把我找来就是为了教你钢琴,这样吧,你随便弹吧。父母肯定是爱孩子的,但这种方式使得六岁的孩子都不快乐了,他长大了能快乐吗?很多大学生为什么跳楼啊,因为他长到那么大都不知道生活有很多快乐。他没有体会过快乐,因为他一直被父母强迫着学、学、学,学到最后,都不知道要干什么。从小没有感受快乐的人,不会有健康阳光的心态,小时候没有被尊重、被善待的人,长大了很难去尊重和善待别人。   七、要改变孩子的行为,需先改变大人的行为。  北京的官春华老师说:大人们好好学习,孩子们天天向上。我觉得这句话说的特别对,是真理。我们也有一个真实的案历,天津的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跳楼,这个案子,当时也挺轰动,后来把魔兽帝国的游戏商给告上了法庭。当时这个孩子就是玩游戏啊,痴迷游戏。不光痴迷,他还写了好多游戏的日记和小说,显然,他上学的其他兴趣都没了,就是这个了。结果被他父亲发现日记本里面写的全是这方面的日记。他在孩子面前一把火把这些东西全都烧了,烧完以后跟他说,如果再要再去网吧,我打断你的腿。然后父亲很认真地找到老师,说我儿子不能让他上网吧,咱们合作起来管他。老师说好吧,那我每天下学的时候,我在他本上写上离校时间,这样你一看时间,你就知道他是不是去网吧了。就这样约定以后,这孩子也真被管住了,每天下课以后就回家,按照时间半个小时到家了,没问题了。可是这个孩子不快乐了。结果有一天周五,别的孩子说我们要去网吧了,你敢吗?瞧你那样,乖乖孩子快回家吧,老师都给你写上时间了,你爸不让你去对不对啊?孩子当时很要面子,说谁不敢去啊,于是跟他朋友又去了,这一去就玩到九点。他知道一回家这一顿骂是不可少的。其实他父亲还是爱他的,一看是周末就一句话都没说,但这孩子不知道啊。因为他从后面进去了,进去以后就把门一关。干嘛?钻被窝儿,因为他觉得我睡觉了,你就不能再骂我了。奶奶进去了,说“你还没吃饭呢”。这孩子说我不吃了,我要睡觉,你走吧,你走吧。第二天星期六他早早就起来了,然后就出去了,还是要躲开他父亲。从他进了电梯以后,就有了监控了,这孩子一直低着头,没有吭气,然后直接按22层。他父亲直到上午十点警察敲门还不知道什么事呢,最后才知道儿子已经跳了,这个父亲悲痛欲绝。后来在教室里又找到这孩子的作业本,里头仍然写的是网络小说。我打开第一页,看到他写的是《守望者转》,还用英文打头。然后又写本故事纯属虚构,改编于魔兽争霸,第一章前传,有板有眼的。但是从内容第一句话就看出问题来了,说我就是个垃圾,我什么都不是,宙斯不理我了,戴娜也不理我了,我就是个垃圾。我当时看到这作文我就看到这孩子有严重的自卑心理,所以我当时感受在哪呢?我就觉得这个父亲,如果你不烧掉孩子的那些作业本,你打开一篇一篇看看,你就能看出问题来,因为文字是可以反映孩子心声的,而那位父亲大人恰恰没看。他看到的只是魔兽争霸游戏商制造的这个游戏对自己儿子的祸害,而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我想,如果这个父亲认真看一看,表扬一下,说我这儿子写这东西挺有意思的,没准儿这孩子就能发展成网络人才。所以,我们说大人需要好好学习。真的,你需要好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因为你是主动的,他是被动的;他是不成熟的,你是成熟的。这句话并不是很轻易讲的,大人们一定要先研究自己,自己好好学习。以上我们介绍这七点是属于理念的。  人的成长年龄段  心理发展程序是一个人心理成长的基本过程。心理学当中的一个学科叫发展心理学。大家可能都听说过教育心理学,而对发展心理学了解不是太多。发展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一个人从受孕,出生几个月,然后一岁、两岁、三岁每个阶段变化的,一直研究到老年。其中对早年的研究,对研究心理学特别重要。发展心理学将人的心理发展分为了十个时期,这十个时期十八岁以前占六个时期。人们有时候不能理解,说为什么才十八年就占这么多时期啊?因为人在十八岁之前变化特别大。十八岁可以分为三个六年,我们再看看这三个六年各占多少时期,占的最多的是哪个?十八岁之前哪个时期最重要?就是六岁之前。很多人不太注重六岁之前,全国家庭教育讲师曾经要做一个三到十八岁的规划。我说三岁之前为什么不要?他说没有什么好教育的。我说你们错了,而且不是一般的错,是大错。人从出生开始,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我们罗列几个要点:第一个依恋与情感,第二个言语和社会性,第三个认知,第四个观念,第五性格,等等。孩子在六到十二岁是最省心的时期,我们叫潜伏期。六岁之前,占三个时期,这太重要了。这个时期他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  我来讲讲发展的情感。什么叫依恋?人性最根本的是情感,人最初发展的也就是这一块儿。依,就是依靠;恋,就是眷恋。一说到恋爱,这个恋字就是指一对一。恋是排除第三者的,不要第三者,就固定一个,这才叫恋,否则就不叫恋,就叫爱,要恋就一定是一个人。依和恋放在一起,怎么会形成一个儿童心理那么重要的一个心理现象?这个问题源于二次大战。二次大战有很多孤儿在孤儿院长大,他们成年以后心理问题特别多,从中发现了这个早年依恋的重要性。依恋是怎么出现的呢?这跟人的天性的东西有关。说的简单、形象一点,老天爷造人的时候是很有智慧的。大家都知道,孙悟空太有本事了。后来如来佛把他制服以后,用一个什么方法来管他?在脑袋上套了一个紧箍,用紧箍咒才能把他管住。人也一样,在万事万物当中,人是最能干的,所以老天就得设一个计策控制人。人出生之后什么本事都没有,四脚朝天,就一个本事叫吸吮反射。就是当我们用奶头,或拿手指杵他脸上的任何一个部位,他会怎么样?他会挪过来。但是你把手,放到侧面去,他就过不去了。也就是说,人在出生以后,他能自主的范围就这么点。当然,他还一个本事就是哭了。所以人的完全无能、无助,是老天给人套的紧箍。他要吃、喝、拉、撒、睡,他每一项生命的需求,都得求别人。180天之前,真的是仰着头等着啊。我们都知道小孩都不能叩着放,叩着放就得憋死,因为他抬不起头来。正着放也不行,他要一口奶漾出来,流到鼻子里就得憋死。孩子得斜着放,他到这种无能的状态,什么事不指望别人啊。他痛苦的时候,一定是闭着眼睛哭,只有愉快的时候他才睁开眼睛看这个世界。他们每一次睁眼看世间,都是愉快的,而这个愉快是谁给的呢?就是他睁眼看到的眼前这个人。所以孩子180天以后出现的第一个现象,就是要认人。认人什么意思呢?就是熟悉的抚养人来,这个孩子没事;换一个抚养人来,这孩子就嗷嗷半天,你把奶往他嘴里送他不吃,他困了你哄他也不睡。为什么?因为这个抚养人不是他要的那个人。孩子180天就认人了,所以我说人在半年就有记忆了。尽管我们成年人不记得一岁之下的事,但是你不要以为你真不记得,实际上你半年就认人了,这个人在你脑海中,已经变成非常深的记忆。因此,是妈妈带和不是妈妈带,这个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说音响吧。大家都知道,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做的收录机没有日本的好。后来,我们发现日本的一个秘密。什么秘密呢?他们做音响的时候,把那个超低音就是我们听觉意象之外的音给做进去了,所以他们的声音听起来特别真实。而我们当初只做音域范围内的,所以声音听起来扑打扑打的。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听不到的不等于他不存在,他的存在是影响到整体效果的。人也一样,如果他没有当年睁眼看着你,没有这个记忆,他大了怎么会跟你亲。所以有这么一句话,怀孩子10个月,不如养他10个月。很多被拐卖的孩子,当他被找回来的时候,他妈哭的简直是撕心裂肺了,可你看那孩子什么表情?木然,漠然,看着还往后躲着,那个时候,血缘是没有关系的,他对亲妈没记忆,他的记忆是养他那个妈。因此,我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孩子出生一定要自己带。一定要自己带,这是你教育他的资本,你是在存钱呢。如果你不亲自带他这个阶段,后面你想控制他都很难。为什么呢?因为心理控制力是最重要的。我们来看末代皇帝溥仪的一段回忆:据他讲他在小时候,大约十一岁,就养成冷酷无情、乱发威风的习惯。为什么?因为他周围都是奴才,都顺着他。他不高兴时候太监遭殃,他高兴时候太监倒霉,他老拿太监恶作剧。他觉得一群大人听一个小孩的,不可思议,于是他要检验一下,看你是否真的听我的话。怎么检验呢,地上一块脏东西,他跟太监说:“你给我趴下,吃了”,结果太监就真的跪在地上开始吃。哎哟,他觉得这事不可思议呀,于是,他以后继续做这样的事。周围人很痛苦呀,太恶了,怎么办呢?那些奴才不能管他,就把他的老师给找来。老师都是皇上挑的,学识、为人都很好的。老师也很耐心,来了就开始讲,你是未来的君主,你要仁术。什么是仁术呢?我给你讲个小故事……结果老师爱怎么讲怎么讲,他爱怎么干还怎么干。后来发现,他有时候发脾气叫老师都没用。那谁有用呢?后来太监知道了,他只要干坏事,他只要不高兴,唯一一个能治他的人就是他奶妈,就把奶妈找来。哎呀,奶妈一出现,他一看见嬤嬤来了,眼泪也没了,扑过去就往怀里一扎。他说:“那就是我最快乐的时候。这时候,奶妈她说什么都行。就这么简单,这就叫作心理控制。他说她不会讲她的仁术之道,为什么,因为她在乎他,因为她爱他。所以我想,孩子自己带的原因在哪,就是心理抚育。孩子不是随便谁喂大都可以的,必须得亲自喂。好,亲自喂养就需要辛苦,也就是说,你付出的辛苦事实上是你在积攒教育他的资本。  因此,依赖和情感是人心理出现后的第一个心理现象,这个现象会决定后边很多事情,比如,言语社会性。什么叫言语社会性?我们可以这么说,谁都会说话,但是说话多少、说话模式和抚养方式密切相关。抚养有很多模式。情感最丰富的,是家里除了妈妈,有奶奶,爷爷,姑姑,还有爸爸等人。这个孩子属于大家庭,他一睁眼,就有这个脸,那个脸,妈妈来了,奶奶来了,姑姑来了,爷爷在这,爸爸出现……耳边总有声音,这个孩子是情感最丰富的。其次是妈妈一个人带。妈妈一个人带,一天二十四小时,半年内基本全在孩子身边陪着他,这是第二种方式。第三种模式是什么,把孩子送幼儿园,老师带。老师带是一对多,一个老师带很多孩子。我举其中两个比较模式,就是妈妈和老师。在孩子半岁之内,给孩子换尿布,就会发现差别。什么差别?你看妈妈怎么给孩子换尿布的,那是自己孩子,一看这孩子底下臭了,拉了,她会怎么样呢,光用卫生纸擦,她觉得不行,屁股一定会淹的,所以她一定弄一盆温水,一块毛巾,一堆生纸,再弄点痱子粉,再弄块尿布。而且,她打开包裹的那个过程是什么样啊,妈妈看着孩子说,“宝宝啊,你怎么那么臭啊!你那么小东西怎么拉那么多呀,哎呀!臭死我了”。把他的小腿提搂起来,妈妈拿卫生纸擦的时候一个动作一句话,“哎哟,好臭啊,哎哟,小臭臭”,一边弄一边说。弄完了就去洗,洗的时候,你看那孩子舒服哇,手指头赛在嘴里啊、啊出声。哎哟,他妈喜欢的不得了,洗完了,擦完了,肯定抱起来先得玩一会,因为屁股还湿着呢。玩一会儿干嘛呢?这孩子又吃完了,又拉完了,又洗干净了,你想他不舒服吗,那一起来肯定得乐,一乐妈妈喜欢的哟,抱起来亲哟,玩哟。玩一会再放那儿,屁股干了再拍点痱子粉,然后再把布包好。这时候孩子肯定昏昏欲睡了,走一会儿,等孩子睡着了,妈妈再收拾这堆垃圾。他妈妈有充分的时间,半个小时干这活都可以。幼儿园的阿姨她怎么换,她一个人看好多孩子,一会儿这个哭,一会儿那个哭。这个一哭,一看拉了,抓把卫生纸,抓一块尿布,包裹一打开,小腿一提搂,底下一换尿布,包好走了。这叫机械化操作,她是完成工作,前者是互动的。因此,孩子谁带的两岁就能看出来。当一个小孩被他妈妈头一领拎出来,街坊同事看到了走过去说,“哎哟,这孩子这么大了,哎呀,真好玩呀,叫我一个,叫阿姨”。你看这孩子表情就知道,如果这孩子小脸儿一抬看着你,打量着你,然后紧跟着张嘴就是“阿姨”,你不用问,这孩子一定是亲人带的,而且还不止一个,可能除了妈妈还有保姆,还有奶奶,爷爷。还有一种孩子是什么特点是呢?他看你一眼,也不正眼看你,歪着脑袋看,紧跟着把头就低下去,低下去看看左边,看看右边,然后拽着他们家人的手,走。就是不叫,你喊啊,你说叫啊,叫就给你好吃的,那也不行。最后说你跟阿姨再见吧,这可以,看都不看你一眼,拜拜,走了。为什么?因为平时他很少张嘴,平时耳边没有声音,这孩子一定是在安静中长大的。  言语和社会性。社会性是什么概念呢?社会性就是社交,就是跟人交流。性格嘛,就是交流,凡是言语好的孩子都善说,言语不好的孩子都不爱说。那么善说的孩子是什么特点呢?他很快就能够和人打成一片,他很快就能够和他人成为好朋友,因此他不孤独,他很快就能发展他的社会的东西。如果要是不发展这个,就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我们这里有个案历,黄勇,大家可能听说过,在03年落榜的一个案犯,他在河南杀了17个少女。怎么杀的呢?在家里用木马床,就在木马床上做游戏的方式,把孩子骗到家里,一一伤害。后来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因为小时候,看录像,看杀手的录像,这个录像让我走了一条不归路。说为什么要成为杀手呢?说杀手很酷。看到这个案件,我做了一个分析。为什么这样?他在门上写了这个字:黄勇,GOOD。大家可以看出几个关键词:小时候、录像、杀手、很酷。我们很多人一听这句话就觉得肯定是录像把他变坏的,其实不是,录像不是关键,录像是外部。大家知道什么叫外部,什么叫心里。导火索就是外部,炸药就是心里。如果没有炸药,只有导火索,没用;但是有炸药没导火索,什么时候都可以引爆。因此,哪个字最关键?我们知道跟心理有关的就是那个“酷”。在家门上还写GOOD,GOOD还是酷。可是我认为他事实上一定是不酷,为什么?一个人说:假如有五百万,我先买房子,再买车。那说这话的人,一定没钱,因为有钱他不用说这句话。说“假如我要当皇帝”,说这话的都是不可能当皇帝的。  所以,他说他很酷,他一定是不酷。为什么?咱们还是分析分析:男人酷一定有五个条件:第一长的帅。长的帅像李亚鹏这样的,很酷。虽然演电影不是很优秀吧,但是很酷,也招人喜欢的。第二个能言善辩。这也是男人的资本,丑男娶美女毕竟有智慧啊。第三个,长的也不酷也没智慧,有钱也行。有钱也很酷啊,你看那些港商们,都已经岁数很大了,还到大学里找校花呢。那校花还就爱嫁这样的,所以就酷吧。第四是有权。有权也酷啊,权力能让人很牛啊。咱这儿不是也有一些名言吗,“我爸是李刚”,你看这个父亲很牛,也很酷啊。这四个都是男人酷的资本。还有一个酷是什么呢?这四个都很特殊,我们普通人都没有啊。那我们普通人酷什么呢?一个人活着要情感丰富。一个人情感丰富, 他也很酷。比如说,我在家虽然是我不漂亮,也不聪明,没钱没权,可是我是独生子啊,我爸妈特在乎我,我爷爷奶奶可疼我了,我姑姑也特喜欢我。有好吃的紧着我,到年龄给我张罗对象,这人活的也有滋有味。  男人,这五个是酷的资本。大家再来看一看黄勇。首先,他不算长得漂亮。第二,看他这个样子,他能说吗?用刚才我说的理论,大家就明白了。你看他的眼神,他是不直视的,不对视的,他是回避的,落寞的。什么样的扶养才能养出这样的养神来?这个孩子从小一定不被人重视,不被重视意味着他的情感匮乏。再加上他家里贫穷,没有炫耀的东西,显然他也没有权了。所以,这五样东西他一个不占。而最重要的是什么?他缺少的是情感。早年的言语和唠叨是一种心理的营养,因为有对亲人声音的记忆,有声音才会有目光,有目光才会有对视,有对视才敢跟人目光交流。这些个东西都是相互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依恋情感和言语社会性的关系。  此外,再到认知。能说会道的孩子往往都学习一般。为什么?因为他注意力不稳定,他的刺激源都是人。经常有些家长说,我家孩子很聪明,他为什么学习不好。一般这种孩子都是情商好。所以我经常给家长开玩笑,我说你别着急,你这孩子大了适合当领导,领导要的就是情商对吧?当然智商好也很重要,但是智商好的一般比较安静,一般安静的孩子学习特别好。所以凡是搞技术的,理工科都是比较安静的人士。爱热闹的人也学不了,这孩子在家里平时爷爷奶奶,姑姑,爸爸妈妈,声音很多啊!突然上学去了,就剩一个声音,就老师了,就一个活物,这孩子注意力在哪儿呢?一定在老师的表情上。所以老师看谁,他也跟着看谁,老师盯着哪个方向,他也盯着那个方向。他很快就要发现老师正盯着张三,为什么?因为张三在做小动作,他心里就想张三你快别做了,老师看着呢,这类孩子他特别关注这些事儿。所以,他这一关注,眼神一走,眼神一偏,得,老师刚讲的没听明白,再看黑板不明白了。而后一种孩子呢?他不跟老师目光对视,不对视他一定看黑板,所以他盯着黑板你写一就是一,写二就是二,他看的清清楚楚,所以这种安静的孩子反而学习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发展的连贯性。  其实观念的问题很简单,观念就是观到的同时形成的念。我刚才讲心理陪伴,这个陪伴重要在哪儿?陪伴形成观念。我曾经遇到一些人跟我讲,他说,我这孩子我没怎么教,但是他特别懂事,学习也很好,人也很乖。李老师这是为什么?我说我告诉你,这叫不教而善。不教而善不是天生的,当然也有人的天性差别。凡是这种孩子,一定有两个前提。第一个前提是,这个孩子一直跟爸爸妈妈一起生活。第二,你们爸爸妈妈两个人真的是好人。在这种情况下,你不用有意教,他会非常好。但是我告诉大家,即使爸爸妈妈是非常好的人,如果这孩子你没亲自带,照样一塌糊涂。我有大量这样的例子,我们军队干部的孩子,我们的外交官,因为他们父母都经常在外面。孩子一会儿姥姥家,一会儿奶奶家,结果教的一塌糊涂。但是我们很多老师的孩子就挺好。所以,你可以看到,陪伴的作用就是陪伴过程当中,你就在身先士卒给他以身示范,这就是观念的作用。  还有一个是性格。这几个问题啊,其实前三个问题是一个问题,就是从情感到言语到认知,这是一个问题,都是“情”贯穿着,或者我们用另外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恩”,有恩于孩子,使得你形成教育他的资本。但是,还有另外一个字大家都知道的,就是还要有“威”。如果光有恩,没有威,这是我们现在很多富裕家庭造成的另外一个问题,这就是性格教育的缺陷。杀亲案的李伟就是这个问题。  什么叫性格?性格简单说就是后天形成的社会行为方式。大家知道,方式的东西都是固定的,不是一次性的。那么社会行为呢?就是这个行为一定是跟别人有关的。比如说写作业快,理解能力强,这叫知识行为。说话,睡觉,走道快这叫性质行为。但是你说这个人是善良还是自私,你说这人冷漠还是宽容,这些都描述的是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我们看一个案例,北京有四个孩子绑架杀人。这四个孩子怎么研究这个呢?他们说我们都不到18岁,反正法律上没死刑,我们可以作大案。结果他们就绑架了一个同学,杀完了以后,跟人家要150万。就因为这孩子是干部家庭,就把人家给绑架了。很快,警方就破案了,把四个孩子抓了,抓完以后判。结果宣布以后,两个无期,一个判了十五年,还有一个判了三年。他们走出法庭居然就笑,为什么?我们当中没有一个死刑。后来北京晚报,北京电视台播了这个新闻叫“四少年躲过死刑,竟相视而笑”。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找到我说,李老师,我们想研究一下青少年的心理,我们一块儿去见了这四个孩子。结果发现,首先这四个孩子家庭正常,父母双全,没有离婚的,没有闹事的,没有离家出走的,没有服刑的。第二,经济状况良好,爸妈都有工作,40多岁,有的还有爷爷奶奶,我们找不到他们犯罪的家庭背景。当时检察官在走访他们家的时候,不能理解,问他们的父亲说,你们怎么把孩子教育成这个样子?一个父亲低着脑袋半天,他说,您不知道,这孩子我说过他,劝过他,打过他,骂过他,我让他去上学,可是没用,我说他不听,我拿他没办法。还有一个父亲说,他不上学我怕他学坏,我把他送到了少林寺去了一年,我没想到回来还是干了这种事儿。两位父亲都特别无奈。当我们录完这节目之后,回到演播室,主持人就问我这个问题,李老师他们为什么会这样?父母为什么管不了?我认为,17岁作案和他们不上学有关,4个孩子有3个不上学。你问他们为什么不上学?那主犯小眼睛一眯,嘴一歪,脸一斜,当时就跟我这么说话,“上学没劲”。我说:“那什么有劲啊?”“玩啊。”我说:“那你大了怎么办?”“没想过。”原话,就是咧着嘴歪着身子说的。这三句话什么含义呢?整个一个字儿,就是“冲”。就是我想干嘛就干嘛,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任性肆意,冲,特别冲,玩儿。我就问他,他为什么会任性,任性是什么?任性就是不管不顾周围了,就是任何人都拿我没办法,我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就叫任性。那这任性是什么问题呢?是性格问题。性格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形成的。跟我们说话一样,生在哪儿说什么。性格也是这样,养在什么样的家庭就是什么性格。性格有一个形成的关键期,为什么管不了?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管晚了。孩子他在6岁之前你和他说不,和12岁之后你才对他说不,效果是完全不同的。你6岁之前对他说不,他会知道这就是规矩。你12岁之后说不,对不起,我离家出走。你不是不给我钱吗?你不是不答应吗?我走。再不行,我给你跳楼自杀。有一个父亲找到我,为什么?儿子天天要买东西,不是MP4,就是电视,不是这游戏就是那软件。他父亲说,你好好学习,你买那么多东西干什么?“哎呀,活着没意思。你要不给我买,我就觉得活着没意思,我要自杀。”扒着窗户说。他父亲说:“小祖宗,你下来吧。”他父亲找我说,李老师怎么办啊?怎么办?我说,你管晚了,你现在只好顺着他,你不能太猛,慢慢纠正吧。  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就是在六岁之前。六岁之前什么时间最好呢?我给大家讲,从出生到三岁,是情感扶养要到位。从三到六岁是性格培养要跟上。前面是恩,后面是威,两个并全,六岁之后这孩子就会一帆风顺。  那么什么叫威呢?在三岁左右就要对他说不。怎么说呢?因为孩子在三岁之前他不会很好地表达,所以他是以哭声来表达,那时候他哭我们就要来帮忙,比如孩子喝了毒奶粉,他说不出来我哪儿难受,那么你就要观察。可是三岁之后他能说话了,他还跟你闹,闹什么?这东西不给我就给你们闹。当他闹的现象一出现,您就要管这件事了,果然说不行就不行,而且越早说越好。有爸爸说,他在地上打滚啊。打滚也不怕,他无论在商店给你打,还是在街上给你打,都没问题。这个事谁都可以做,爸妈不在家爷爷奶奶可以做,爸妈在家要自己做,干嘛呢?把孩子胳膊窝一夹,给他抱走,带到卧室里去,把门一关一对一。管孩子最好的方式是一对一,不要当着很多人,要给他感觉很尊重他。一对一干嘛呢?你把他带到卧室。带到卧室,第一没有什么危险的东西。第二,就剩咱俩了。然后,要在这个时候对他早说不,具体叫“四个不做,就做一件事儿。”第一,不要骂他。第二,不要打他。第三,不要这时候给他讲道理。第四,你不要管他。不骂他是因为你的教育要文明,不打他是因为公平,你那么老大个,他那么小,你打他不算你本事。他在闹的时候,你给他讲道理这叫道因。他闹你一定要看着,你要给他一个态度。看到12岁的孩子自杀,家长问我为什么。我说,因为你从来没有亮给他一个态度,就是你做的不对,我不心疼。你就给他这样的一个态度,就是“四个不做,就做一件事儿。”干嘛?明确地告诉他你这样做不对,你要闹就闹吧。然后干嘛呢?你就等他出声了,拿一凳子就在孩子最近坐下来,两手一叉,然后笑眯眯地看着他哭,让他哭,不说话。这孩子会怎么样呢?会啊啊啊张大嘴巴给你打滚哭,哭一会儿他就纳闷了,你们怎么没声音呀。他一定会怎么样呢?睁开小眼睛看你,一看就在这儿还笑着看他,于是他啊啊啊再接着哭。问题是半天还是没动静,他再睁开那只眼睛看看,看看还是这个表情,还要再使劲哭啊!哭了三次了都。哎呀,今天没戏了。这个过程当中,当孩子打滚,脑袋小脚碰到凳子。我告诉你,千万不要去扶。为什么?因为他就需要你有动作,你有动作,他会接着装。当他撞的时候,你说什么呢?你轻轻的,温柔的,就这时候出个声可以。“哟,撞这么响,疼不疼?这可是你自己撞的,如果要不疼你接着撞,我不管,你跟我没关系”。他一看你不管他,他就不撞了。当然我们真的挺疼的,但是这个过程你就要坚持,坚持到最后这孩子哭声渐弱了,他知道今天真的没戏了。然后干嘛呢?你突然起身出去,这时候他哭的开始声音弱下去了,他会特紧张,他还希望你在这儿陪着他呢!你一会儿又回来了,带一块儿热毛巾给他擦把脸,他这一下特别舒服,心想,哟,你还是爱我的,这叫恩威并施。擦完脸以后,你把毛巾放下,再坐下,然后再跟上一句话,“还哭吗?要哭接着哭,我等着你。”他这才知道,彻底不行。这个事做的越早越好,三岁上下来做最好。  如果你说我的孩子已经大了,那12岁之前大概都还来得及。拉他一次脸,说不答应就不答应。这个过程当中当然也是要恩威并施。当做完这件事以后,当孩子真的哭完了,他累了,他会睡一会儿。睡醒了,他也高兴了,不哭了。这时候你呢,把他拽过来,蹲下跟他说话,或者坐下跟他说话,要跟他一样的高度。你可以问他,你刚才你哭的累不累?他一定不看你。然后你说,下次我要说不行的事儿你就不要闹,闹的多辛苦啊,看你哇哇地哭,累不累,这个嗓子都哑了吧?下次你有什么想法,你能不能好好跟我说呀!其实你要说出来,还挺好的,你不说吧,光那么哭也肯定没用。我跟你讲啊,下次你要再这么哭,那我还让你哭。于是孩子就记住了,但是他不会说,他可能会不敢说。做完这事情之后,你在一个月之内要仔细地观察。观察什么呢?当你看着孩子小眼儿巴巴的欲言又止,就是说他有想法了,比如说看到冰棍,比如说看到玩具半天不走。这时候你干嘛呢?你有意的让他做。你蹲下来说,你是不是想吃冰棍?他点点头。你是不是觉得这玩具特好,他一定点点头。然后你告诉他,但是你不能再吃了,玩具你不能再玩了。为什么?你可以告诉他。比如说你的胃有多大,刚才吃过,你现在吃是凉的。然后你干嘛呢?刚说完不行的时候,你马上又给他一个希望,说如果你表现好,什么时候还可以再吃。他一定问了,那什么叫表现好呢?你告诉他,你得中午好好吃饭,然后好好睡一觉,睡醒之后,几点钟可以再吃一次。但这得需要你努力了,你表现好才行,这是第一点,吃冰糕。  第二,买玩具。对于买玩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这玩具是不错,但是你告诉他,你说,妈妈三十天上班才开一次工资,这一次工资要管我们30天的饭,所以不能都买这个玩具。要想买这个玩具,至少得攒三个月的工资,这三个月呢,我得每个月拿出多少钱来才够这个玩具。而这三个月呢,你不上班啊,我上班,那你得配合我做什么。比如说你给孩子提出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让他画画。三到六岁画画有几个意义,就是随便画,但是你可以给他买一些小书,参照的书。从简单画起,先开始随便画什么都鼓励他,然后就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当他从三岁到六岁,每天上午画一到两幅画,下午画几幅画,然后画完就打分,打分五分够了,可以给他返回一个要求,你想要什么,满足。这个过程,一让他学会拿笔,二让他学会安静下来,这样等到孩子上学他就能坐住。否则的话,孩子上学坐不住。通过这样的一个交换,比如说你要玩具可以,你必须付出多少努力才能得到。这叫什么呢?这就叫交流。当你这样训练孩子以后,孩子会怎么样呢,他不会跟人闹气。他会提要求,然后他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换取自己得到的东西,这就叫行为方式。  第三,克制冲动。我当面管住了,但是背后呢,孩子能不能自我管理,这是最重要的。自我管理是什么问题呢?就是思维的方式。因为人在发展,这个自我管理怎么来做呢?我们等到孩子五岁上下,就是他稍微懂点儿事儿了。周六(一般周一到周五,我们都送幼儿园)的下午睡午觉的时候,一般两三点起来我们都会给孩子一点儿零嘴吃,你就通过这个来作一个小小的训练,也叫游戏。怎么做呢?你在周六的时候把这些零嘴,分成两份,比如说鱼片,比如说肉松,比如说糖豆。两份儿拿在手里到他跟前说,给你好吃的。你知道今天下午,我为什么给你拿来两份吗?孩子一定看着摇摇脑袋不知道。你说,我想跟你做一个游戏,我把星期日下午的那一份,也交到你手里,你自己决定怎么吃。也就是说今天下午一份和明天下午那一份,我今天都给你。然后呢,你自己规划,按照原来的规定,这应该是明天的。如果明天我能见到你那份,我还给你增加一份。如果明天那份没有了,那我明天就不给你了,明白了吗?他一定点点头。为什么呢?他就看见这两份了,快给我就行了。然后你递给他,你话说完走开,不要管他。一般什么情况呢?第一次做这个游戏的话,这孩子今天下午一定都吃掉,因为这东西归到他手里了,他会吃完这包,看着这包,然后把这包也吃掉。吃完以后,干嘛呢?等到星期日下午,你拿着那包到他跟前来放着。你说,昨天给你两份,今天那份还有吗?一般都摇摇头,然后看着你手里的这份,对吧?你说,哎,昨天怎么说的,星期日下午的这份还有,我就给你增加,如果没有,那就不增加。现在看来你是不想要了对吧,因为你没有了。所以不是我不给你,是你自己的选择。对不起,这份不能给你,因为你拿不出那份来。然后你站直了扭头就走,很坚决地就走了。你看他的表情,一定很气愤。但是你做过前面的训练,他不会跟你闹的,最多一个下午不理你。没关系,再过一个星期或两个星期,你再来这么一次试验,还给他两份。然后你还这么告诉他,然后问他记住了吗?他一定不吭声,等到星期日你看看,他留半份,他会给你留下。因为他知道,如果没有这一口,你就不会给他那一份。这就是什么意思?要想得到更多,你要知道怎么来克制眼前,要想到明天。因为明天是很多孩子没有的概念,我们要让孩子有这个概念,孩子有了明天的概念,他才能自我管理。这些都是性格培养。  第四要防止自私。自私是天生的,这没有什么可非议的,但是仍然不能让他自私,因为自私的孩子是没有责任感的。很多大学生、博士生,说跳楼就跳楼,为什么?因为他从来没想过别人。具体怎么做呢?在孩子五岁六岁的时候,有很多事儿就应该让他明白了,让他知道这是一个家,是大家共有的。比如说吃饭的时候要想到别人。我们可以在五岁上下,孩子上桌吃饭就立一规矩,爸妈不吃饭,你就不能吃饭。可能爷爷奶奶不舍得,说孩子下学五点多钟饿了,他喊饿了,你给他吃一口吧。我告诉大家,饿是人一生当中最最基本的痛苦,而人一生当中要忍受的痛苦太多了。所以,他连这点痛苦都不经历,他今后能成为什么?你会发现,有很多犯罪的人,包括杀亲的李伟,就是不能忍,都是一些很小的事,他就不能忍。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忍。怎么忍呢?他饿的时候你告诉他,你几点吃的午饭。他说,我中午。妈妈也是中午吃的,你摸摸妈妈的肚子跟你一样,也饿了,你爸爸上班,他也是中午吃的饭,他现在还没回家呢,他还没吃晚饭,他肯定也饿,我们大家都饿了,知道吗?但是我们还要等,人人都没有吃,你怎么能先吃点心呢,所以你也要等。你跟我们一块儿来干活儿,争取早点把饭做出来,等爸爸早点回来,咱们可以马上一块儿吃。让孩子痛苦的时候知道别人也有这种痛苦,这种感受是需要他从小就有的。分担,包括青春期也特别重要,一定要让孩子分担家里的事情。比如说,我做饭你洗碗,要不就是你做饭,我洗碗。总而言之,你是家庭成员之一,你得做一部分事情,这个家你有责任。这个责任是特别重要的,你老给孩子灌输这个概念,他才能明白他对这个家有责任,这是防止自私。  第五要防止娇气。我遇到一些好孩子,学习特优秀的孩子,发现了什么问题呢?抑郁症。抑郁就是学习特优秀,但是失眠,然后不快乐。最后究其原因,都是不锻炼,体力活动不足,而且不能吃苦,没有意志力。为什么呢?我们现在干农活的越来越少,就是你想让孩子吃苦都没多少机会。你比如说上学吧,怕时间来不及,尽量开车送吧,自己走的时间都很少,那他什么时间去锻炼,什么时候去吃苦?如果一个人不能吃苦,他大了能干什么?会很糟糕的。我们不妨通过体育来弥补这个缺陷,也就是让孩子在四岁到六岁之间一定要去发展一下体育的东西,比如说体操,游泳,跑步,或者踢球。这些体育活动,尤其是长跑和游泳,都是耐力的一个训练,这两项可以让孩子获得一个基本的体力和意志力的锻炼。  以上这些都是性格培养,这些如果在六岁之前做好的话,孩子等到上学了就会很顺,因为:第一他不会跟你闹气,第二他会跟你商量,第三他会自己考虑明天的事儿,第四他会想到家庭、想到大家,最后他还能够忍受,能够吃苦。这几个问题大家做好的话,孩子的性格基本上没有大的缺陷。总之,人六岁之前恩威两个问题,一个是亲自抚养、情感陪伴,第二个就是性格培养,一定要让他独立。
青春期的问题。  青春期有青春期的问题。在18岁之内呢,还有一个时期比较麻烦的,就是这个时期。什么叫青春期?简单地说就是性功能发育期。那么性功能发育期,孩子有哪些特点呢?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身体的,一个是心理的。身体上的也是两个问题。首先是身高,青春期发育会在一年之内就长半头多,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是一年之前在你肩膀,一年之后就高过你一头。身高是青春期的一个启动的信号。第二就是性发育。性发育有什么特点呢?女孩开始来月经,男孩开始出现遗精,排精。这两个现象一般后面这个是说不出来的,但是外形我们能观察出来。怎么观察呢?只要他身高一蹿个儿,这人就到了青春期了。  那么青春期孩子的特点是什么?我们从他们的口头禅来看。小孩子一般他会说什么话呢?刚会说话的时候,就爱说“我妈说”,动不动就说我妈不让我跟你玩儿。第二句话就是去幼儿园了,上小学了说“阿姨说”“老师说”。到青春期之后,他的口头禅就变了,变成“同学说”。为什么?因为青春期一个重要的变化是身高,随着身高的变化,他会出现一个视觉的变化。简单地说,青春期被我们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称为人的第二危险期,也是人的反抗期。但是我个人的观点是青春期是早年教育的补救期。如果这个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有缺陷,在这个阶段,尤其在中学,什么样的外力,什么人可以控制他呢?很重要的是他尊敬的人,如果这个孩子心中有一个崇敬的人的话。很多十六七岁的孩子见到部队以后,发生特别大的变化,外在的影响在这个阶段还有作用。那么,什么时间不要错过呢?男孩,二十一岁之前,努力都是有效的,二十一岁之后就真的很难。所以,有的家长带孩子来,说这孩子怎么怎么着。我说,多大了?家长说二十一了,有的甚至二十七了。我只好摇脑袋,我说对不起,我没办法。很多家长问怎么办?我说,凉拌。他说,什么叫凉拌。我说,你就熬吧,熬到过了50岁这种情况就会降低。也就是说,过了关键期以后,你就真没有办法了。比如说说话吧,六岁之前都会说话了,你要把15岁的一个孩子领到我跟前说,李老师你是搞心理学的,能不能让他把母语忘掉,学一门外语。谁能做到?他十多年磨出来的东西,你能让我一两次见他,一个月之内,一年之内改掉吗?不可能。所以工作一定要做在前面。青春期也一样,青春期就是有些问题能改,有些问题不能改了。  青春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违法犯罪的高峰期。青春期孩子旷课,逃学往往是从十四岁,初二的时候开始;然后的十五六岁是吸毒成瘾的高峰期;上网都是十六岁上下。为什么?因为孩子在这个阶段要经历一些重要的心理变化。  比如身高问题带来的心理问题。孩子从有记忆起,他就是仰视的,出门谁都比他高,谁都是大人,这个大人对孩子就有管理权,因此当大人说小孩的时候,小孩一般的不敢怎么样,因为他知道,打起来肯定不是个儿,所以大家说什么他心里不乐意也不会跟你太多的对抗。可是当他视线和你一样的时候,你要再说他,他就敢跟你翻脖子,他就敢跟你打架了。包括父亲打儿子也是这样,有一天儿子可能这样说,“你再动手,我也动了“,因为他突然发现和父亲一样高了,这就是视线的变化。那么视线变化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做一个试验,把那家具模拟成成人和孩子的关系,把成人当十岁以下的孩子,来做高家具,让他们进去参观。成人进去以后有一种久违的感觉。什么样的感觉呢?进屋想开灯,够不着按钮;想开冰箱,打不开,够着开门开不动,等搬来凳子吧,又挡住了,所以他发现自己没法开;桌子上面放着一个碗,碗里有什么?看不见,往上扒,上不去。所以,这个成年人留言,说现在更理解孩子的身体了。为什么那么黏活大人,因为他自己什么都看不见;为什么那么好奇,因为确实是他自己做不了什么事情。这个实验讲的什么意思,就是孩子的视线会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当他有一天由仰视变成平视的时候,他的心里变化一定会出现独立了:我终于跟你平视了,我现在看谁都是平视了,你们不能不尊重我了。  因此,青春期首先第一个概念就是独立意识。独立意识什么特点,我们有一个家长概括的特别好:孩子放了学一进门,说妈我今天考了100分,妈今天老师表扬我了,这是小学生。“嗯,我回来了啊”,叭一关门,这就叫青春期。他不一定关门,但你进他屋里敲门。青春期首先就是我和你分开,我是我,你是你,“你别老管我了,我的事我懂”,这是很多孩子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第二,自尊心增强。有时候他很在意别人的看法,他特别希望你重视他,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这个时候,家长要是不注意,有时候孩子真的跟你特别不客气。有一个孩子在超市,他妈在那排队,排在我前面,因为那天人特别多,快排到的时候她跟孩子说,你快过来,我都快排到了。我一看,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过来说,我还没挑够呢。他妈说你看人这么多,我好心给你排着,你赶快买完,赶快交钱。“谁让你在这排,你回家去,把钱给我”。妈妈当时说,这儿子真气死我了,我给他排这么半天。我说这就叫青春期,妈妈的好他不知道,还说不用你了,你不用管,你走你走,你把钱给我就行。他妈说“我给你多少,我给你二十够吗?”“二十?你给我一百吧,我剩下再还给你”,这就叫青春期。他很不愿意你把他当小孩,觉得自己是大人了,这是第二个特点。  第三,逆反。逆反有什么特点呢?小时候家长常会说,放学快回家,否则坏人照你脑袋一拍,你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被人带走了。所以,小学生你要是向他问个路,你看他的表情都是特警惕,心想哎哟别把我拍了。等到中学时代,说这些就没用了,你别骗我了,我怎么没见过拍花,我还想见一下呢?再一个特点就是,孩子从小到大,大人很多想对孩子说的话,基本前十年都说了。比如说爸爸跟儿子吹牛,你爸爸那时候怎么怎么样,儿子第一次听了特别高兴;等你第二次再说,脑袋一甩;等你再说,哎哟你烦不烦就那点事。你说的话,特别是说过的,基本没心思听,也不爱听了。你这个时候越不让他做的事,他越想做。为什么?他觉得你大人从小时候就经常骗我。他这个时候逆反特别明显,甚至和你对质,离家出走。  第四点就是抽象能力发展。抽象是什么呢?他要开始变得理解一些形容词,带有性质的词。以前看善恶看不懂,他一看电影会问你,妈妈这是好人还是坏人。你告诉他好人坏人他才能看懂,所以我们要给孩子说善恶,说大灰狼和小兔子。到中学就不能这样了,他完全懂了。他完全懂之后有什么问题呢?他能力是有了,但社会知识不够。社会知识不够他会怎么样呢?他会需要补充,这个补充最好的的东西就是情节。因此,小说、电影、故事在这个阶段对孩子特别重要,很容易让他们陷入其中。陷入其中有些孩子会出现什么呢?崇拜偶像。比如说孩子从小想当警察,一定是看了警察的故事,有的人想当军人,一定是看了军人的电影。
第五点,同伴影响力强烈上升。当孩子身高达到成人的高度的时候,他就不再去寻找长者了。比如说,在小学,课间打架,被打哭的孩子会哭着走进教室,跟老师告状,说他打我。到中学,你要还这样进来的话,全班都会嘲笑你,所以绝对不能。因此,要想不被人欺负,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找哥们,得有同伴!在中学这个阶段,同伴非常重要。一个人同伴越多,这个人就越有面子,就是老大。很多有能力的孩子,在这个阶段往往控制人的能力开始明显上升。控制人的能力既让孩子不受欺负,也容易欺负别人,而且出现一些行为问题。同伴影响力也是青春期孩子的一个教育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孩子六岁之前没有的。青春期教育需要我们给孩子们一些指导。有些孩子比较弱,常受人欺负的,他会怎么样?他会去寻找一些不好的孩子,把他做朋友,他会跟随他。有些家长不明白这个问题,他往往训斥这个,“你干嘛和不三不四的孩子在一块儿?”其实他不明白,凡是孩子出现这个问题,一定是孩子生活当中有不安全感。这是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  最后一个,性意识觉醒。因为他的性功能出现,一些事情他多多少少开始明白了。随之他开始回避了,异性回避。所以在这个阶段是同性间的孩子相近。异性回避本身就是性意识的觉醒,因此,在这个阶段他开始寻找这方面的知识。小的时候,他会抬着脸问你,妈妈我是哪来的?到初中他不会问你妈妈我是怎么回事?他会自己去寻找,因为他有这个能力了,能看懂字了,能上网了。那么,这个阶段就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危险了。以前环境很干净,妈妈说什么孩子知道什么,爸爸讲什么他就知道什么,老师不教的他不知道。现在呢,爸爸妈妈、老师都不用说,电影、电视、网络直接来到孩子跟前,他的视线就直接看到了。这些接触可能要导致一些问题。因此,性意识觉醒问题比过去更复杂了。  此外,在青春期最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学习上的问题。进入初中,学习难度增大,很多父母就开始为孩子的未来焦虑。父母的焦虑在哪,我发现所有的父母焦虑就是孩子能不能考上大学。  我觉得这是糟糕的一种误区。我跟很多父母讲,从孩子上初中开始,你要做两件事:第一,观察孩子的特长是什么?第二,跟孩子讨论他未来职业可以选什么?职业选什么是需要你给他参谋的。我曾跟孩子讲,如果你要考不上大学,你是女孩,你可以做文秘,做法庭上的记录员,你可以去做导游,你还可以自己开单独的公司。我跟她提这些建议,是因为她记忆力比较好,推理不行。这些建议我在初中就开始跟她讨论。而很多家长从来没讨论过,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考大学的时候,才想起了问李老师我们应该学什么专业好?我说这应该问你孩子自己,我怎么能替他作主。很多家长这一点没有做到,尤其是那些学习不好的孩子,你更要跟他商量这个事儿。你就说孩子你喜欢做什么?你喜欢汽车吗?如果他说喜欢,那汽车发动机你有没有兴趣?你可以带他先去报考驾照,去看汽车的原件,看他有没有兴趣,有兴趣就可以去学工程了。有的孩子啥都不行啊,做饭倒是行。要我说,无论做厨师职业还是作研究室,只要能挣钱就行。这都是合法的为什么不行呢?因此,在初中这个阶段,不要强求孩子去学习。因为智的东西是天赋的,他有这个能力就有,他没有这个能力你逼是不行的。更何况我们现在的教育问题很多,说句实话,让孩子背着一箩书,其实三分之二的东西都可以不学。那三分之二都可以在网上百度,随便查都行。可是现在学生还在背,背他干什么呢?哪年哪年巴黎公社,背他干什么?这些东西都可以不背。我们现在教育考试考什么?都是背的东西。因此,孩子学习这一块儿我觉得还是顺其自然好。重要的是你帮孩子分析他喜欢的东西。有一个家长跟我讲她的孩子在家就喜欢小虫子,把那胳膊腿儿掰向来,把那翅膀弄下来,天天研究那东西,其乐无穷,我都觉得他有虐待狂。我说你错了,你这孩子适合学生物,或者学外科。他妈妈说,哎呀,你这么一说,我突然觉得挺对,他一定学这个好。我说你现在要查,哪个大学有生物系,他应该准备哪些课程,你要跟他去商量。要让孩子知道,自己做这个合适,要学这个专业的话,我必须得具备哪些条件?这才是我们在这个阶段的关键。这个阶段的孩子会面临一个同龄比较的竞争,在比较当中一定而弱者。比如说老师讲完这道题问,明白了吗?马上有人回答明白了。有的孩子不明白,可他觉得不能说出来。那老师再接着往下讲,后面更听不懂了,你想他坐在那儿痛苦不痛苦啊?他确实很痛苦。  我的孩子可逗了,是个女孩。她不爱学数学,就跟我说妈妈那数学不是人学的。所以最后我就决定,咱不学数学了。什么不考数学啊?搬来搬去,后来她学了音乐了。现在也挺好的,当老师了。所以,这方面你不要逼迫孩子去学。我的孩子说的特别对,她说妈妈我三个小时学数学不如我用三个小时学外语。我说那好吧,不学数学学外语,因为外语也可以养活自己啊,对吧。我们在这个阶段一定要因人施教,要培养个性。人才是玉材,不是砖材。我们现在的教育是砖头的教育。砖头什么概念?四四方方的模子,进来人一律都往里按,按完了成了标准的、四方的,认为这就是成才了。你考那数学、语文、英语,都是公用的,四四方方的。可是,人是玉石啊!你把玉石打成粉弄成方块那就不值钱了。每个玉有他自己的纹路,你得找到这个纹路来雕刻,他才能成为工艺品。要认识到,人是玉材,要找到他自己的纹路去发展他,这是青春期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当我们发现孩子进入青春期,我们做父母的要有几个调整。  第一个调整的就是语气。我前面说了,六岁前,妈妈说的话是金子;十二岁之后,妈妈的话就是拉丁文。所有的女性要记住,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你的话就要收敛一些,话不要太多。你别老看电视了,你吃饭吧,你不要玩了……这都是妈妈最常挂在嘴边的话,这些话到青春期不要说。假如这孩子看电视不写作业,你觉得他该写作业了,你干嘛呢?你就站在他旁边看。他会说你为什么不坐下。你说没事,我就站着,我看电视也看看你。他就会明白了,就会说我一会儿就写作业,你别着急。如果过了一会儿他还看,你就还在那儿站着,你不要说话。总之,跟孩子说话要注意变换口气,把要求和命令变成商量,一些事跟他平等说。  第二,将孩子视为同事、朋友尊重待之。小学的时候, 你可以翻他书包,看他作文,到中学你绝对不能做这事。中学之后他自我意识非常强,他的书包你不要轻易动,你动了之后,一次闹僵了就很难再取得信任。  第三,家里的大事,让他分责分忧。有个男孩,单亲家庭,初中不上学了,上网去玩。妈妈没办法,最后贴了一个广告,说谁能让我的孩子进书房,我给谁一万块钱。这是河南的一个事儿。我后来跟这个妈妈联系,我说把你的广告收了,让他跟你一块出车,她是个出租车司机。你就说,孩子,我今天份钱没挣够啊,还得再跑两个小时,你能陪陪我吗?你让他陪着你出车,然后你告诉他最近你身体不好,可是钱还没挣够,还得出车。只有这样,你才能让他知道你挣这钱不容易,你在养这个家呀。否则的话他觉得你拿一万块钱帮他戒网瘾,你太有钱了。因此,一定要让他分责分忧。孩子在青春期,父母要学会示弱,在孩子面前示弱。哎哟,上了一天班我太累了,孩子你能帮我干点什么吗?一定要这样做。千万别说你好好学习吧,家里的事,全部都归我了。这样带大的孩子,学习再优异,他也是个自私鬼,而且弄不好就从楼上跳下去了。所以,你千万别让他这样。你一定要让他知道你需要他,这个家需要他。  第四,善于从孩子的问题当中发现自己教育方式的问题。孩子对你无礼,一定是你在某个问题上没跟他说,要学会自己来调整,而不是光调整他。  第五,要关注孩子最好的朋友和相关家庭背景。中学这个阶段,同伴影响特别重要,学坏往往也从这时候开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要了解这个知识,有意的要做这个事:比如说在初二这个阶段,你请他的好朋友来家里做客,给他过生日。请谁由他定,他请来的同学你基本上可以观察出了,他交往的是什么样的朋友。如果你发现哪个学生有一点问题的时候,你不要直白的说,这个孩子不好,以后不要跟他来往。你不要这么跟他说,因为孩子选择他一定有原因。所以,你可以只这么问他:你说之所以把这个同学作为朋友,是因为什么?他一定会跟你讲一些理由,比如他说这个同学特仗义。那你就明白了,仗义能帮助你儿子。你就说看来他平常挺帮你的,但是我觉得这孩子有一点点什么问题,你觉得呢?你让他说,他会说我知道。那么,你要在这方面注意着点。还有一个问题,假如这个同学曾经帮过你,现在需要你跟他打架,你去还是不去?在这个情况下,你要把话说在前面,要告诉他有时候友谊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你在为友谊付出代价的时候,一定要有个准,哪些事是绝对不能参与的。  我们学校有一个小男孩,挺好的,现在考电影学院了。他在初中遇到个事儿。他们班一个女生背后说一个男生坏话。这个男生要教训这个女生,叫上了两三个同学,一块儿把这个同学弄到楼道的地下室。这个男孩当时被叫了,不敢不去,因为这几个都是他的哥们儿。结果他就假装给他们望风,他在楼上,没下去。结果那些男孩轮流抽女孩的耳光,后来女孩再也不敢上学了,回家以后精神异常了。家长就告了这些男孩,结果法院判的够狠的,八十万,多的一家拿几十万。他妈妈就说,我这儿子一句话就赔二十万,十几个孩子一起干的让我们赔二十万。我跟他妈妈讲,我说你应该事先教会孩子,遇到这种不好的事,怎么回避?你就告诉他,如果有一个事你们观点对立,你可以先跟着走一段,然后再说哎哟我接个电话,一会儿就来,或者借口我上个厕所马上就来。你晚去十分钟,晚去一刻钟,结果就不一样了。要教会孩子这种回避风险的方法,这些都是我们要关注的和孩子相关的东西。  第六,关注孩子的兴趣所向。孩子在青春期往往会跟你没话说,因此你要想跟孩子交流最重要的是知道孩子喜欢什么,用他喜欢的东西跟他交流,才有共同语言。比如说孩子喜欢上网,那你也上一下;孩子喜欢玩这个游戏,你也玩一下,玩了以后你才知道这东西为什么好啊,是不是?要去跟孩子一块儿玩,一块儿进步。  第七,跟孩子话不要多,点到为止。  第八,他好的表现,比如善良、成功、负责,这些必须要特定的去肯定他。有的家长就特别好,说我这儿子虽然不聪明,但我的儿子特厚道,我这孩子对爸妈孝顺,结果让孩子在别人面前很有面子。就算他在学习方面没有面子,但是他这方面很有面子。做父母一定不要把孩子全否了。一说孩子学习不好,就觉得全不好。好多家长跟我说孩子,我经常对他们讲,你孩子有很多优点你没有看到,你只看到学习成绩这是不对的。  当孩子迷上网络,这是我们最麻烦的,其实别说孩子了,连我都喜欢玩游戏。因为我在玩游戏,我自己也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其实游戏本身是一种替代行为。人之所以成瘾包括酒瘾,毒瘾,上网成瘾,都是一个替代。替代在心理学叫强迫行为,就是你明知道这事没什么意义,可你还做;你知道这事儿荒废时间,可你还做。这种强迫行为往往说明什么?说明心中有一个要回避的东西,或者你做不下去的东西,你遇到一个瓶颈。孩子也是这样,到初中学习压力大,他可能会觉得自己不行了,怎么也上不去了,怎么也改变不了现状了。孩子写文章,心里明白要交稿,可是写不出来,这个时候干脆打开电脑,我一直玩游戏。对他而言游戏是一种替代,这种替代怎么来改变呢?你不要拔掉电脑,不要说我不给你买电脑,你要帮他解决现实问题,告诉他如果这个方面发展不成,还有哪个方面可以发展。我的孩子高考之前,我们聊过很多次。我说如果你考不上大学的话,有几条道可以选,给她定了五条道。为什么我让孩子知道她有很多的路,这样她就不用焦虑。现在有很多家长会给孩子考虑退路,跟孩子商量,解决他的焦虑。还可以用另外一个筷子来代替这个筷子。比如上网成瘾,一玩几个小时,那肯定不健康。有一个父亲特别聪明,这孩子上网成瘾以后,他父亲干嘛呢?暑假给他报一个兵乓球班,带着他每天去打。父亲打的好,故意吊球啊,让他练扣杀,孩子玩的过瘾啊,后来自己都不上网了。为什么?乒乓球比网上更好玩,就这么简单。这用一个健康的运动代替一个不健康的爱好。  初恋的问题。初中的时候,孩子容易出现这个问题,特别是家庭里角色缺失更容易导致。女孩身边没父亲的肯定早恋,男孩跟母亲感情不好的容易早恋。所以,预防早恋的关键是:女孩爸爸要多花点心思,男孩妈妈要多花点心思。孩子如果他跟父亲关系很好,她对男人就会有印象。什么印象呢?觉得成熟的好男人至少应该像他爸那样的,所以他不会随便就看上一个小男生。但是,像我们很多军人的家庭,很多刑警家庭,还有很多父亲不在跟前的,这女孩天天跟妈妈就容易跟腻了,对男孩她就容易喜欢。还有个问题是孩子们相互影响,有些孩子觉得人家都有朋友了,我没有多没面子。再有第三种反映就是真的喜欢,看到异性就生效。这些,我觉得是很美好的情感,在这个阶段你不要吓唬孩子,不要生硬的去亵渎他们的情感。当你发现孩子进入到这个时期了,不妨给孩子留点面子,别把他叫过来就训一顿,面对面训他,不吵架才怪呢。我们不妨浪漫一点,从小到大,几乎没有父母给孩子写过信,当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你给孩子写一封家书,告诉孩子要注意哪些问题。我当初就是这样做,我发现我的孩子初恋了,看到他们俩抱在一块,我就扭头走开。孩子也特紧张,回来就钻被窝儿里。当时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想了想,就开始写信。我说我突然发现我的女儿长大了,我的女儿有爱了,他也被人爱了,那说明我的女儿可爱,所以她有人爱了。我先给她戴点儿高帽子,后面再说同时我也有些忧虑,因为我的孩子还是没有长大,她没有经历太多,所以他对人的观察不一定到位,而且她瞒着妈妈,这样他做的选择未必是成熟的。然后我又告诉她什么是爱,我认为真正爱你的人,他应该有责任感,他不应该轻易碰你,如果他养不起你的话,他不能轻易碰你,当他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的时候,他不能碰你,因为他能够对你负责吗,他不能。你们作为好朋友我坚决赞同,但是如果你们有性行为、接吻就不对了,然后我又写了几点注意事项。写完了我折了一个信封,轻轻放在她床头边上,我就走了。第二天,等下班回家,就看到我床头边留了一个粉色的信封。她说妈妈谢谢你,我都懂了,你放心吧。我觉得这个方式特别好,建议父母要用这种浪漫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很美好的东西,不要让他感觉不好。当然,也要让他知道该注意的问题。  恋爱不好处理,性教育更麻烦。性怎么和她说清楚?我觉得还是自然而然地,慢慢地说比较好。比如说偶尔看到电视亲吻,我那孩子最好玩,小时候看到亲吻她就把脸叩上,然后问妈妈演完了吗?我就把她的手给放下来,我说你看吧,这叫亲吻。你知道亲吻什么时候做吗?至少是十八岁以上。为什么十八岁以下不能接吻呢?因为嘴还没长好呢?该撅撅了。她说是吗?那是她小学的时候。到中学,又一次她告诉我她们老师怀孕了,我说怎么刚结婚就怀孕了?她马上问,“妈妈,怀孕了怎么回事?”我说怀孕就是两人在一起才能怀孕,你大了就懂了。然后我说不能太早怀孕,因为有磨合啊,万一不合适分手的话,有了孩子就不方便了。结果全让我说中了,她们那老师有了孩子就离婚了。为什么她们老师结婚那么急呢?就是因为她是先怀孕后结的婚。我这些话说的全对,孩子后来很崇拜我,说妈妈你怎么说的那么准?我说因为人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我对这规律很了解。她说那我大了以后找对象你帮我找。我说好,我说找对象你一定要成熟了再找,你现在不懂。我怎么给她讲呢?我用了一个特简单的道理,我说找对象就好比买衣服,假如说出门就有一商店,你会一出门看到了就买一件衣服吗?她说不会,我得走几家店。我说是啊,这就是你门口的一个小店。我说你还没走别的店呢,你现在就定下人了,是不是有点早?我们有时候在路上走,看见人家结婚的开一队的高档的奔驰、宝马,我女儿就说“俗不俗啊”。我说女儿你不懂,结婚就是这样,就这一次不能有第二次。哦,是这样啊,怪不得这么排场。我说结婚可以不要排场,但一定要认认真真的,不能随便,否则的话你很容易把自己给别人了,人家可能马上就不要你了对吧。其实这些都叫性教育,性教育就是通过一些通俗的道理去告诉他,不要轻易的去做某些行为,一定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男孩也一样。有一个男孩在县里面的,跟爸爸说,我看上一个女孩,我们班的那女孩特可爱。他爸说,我儿子真有眼光,不过儿子你不是说你要去北京上大学吗,你是现在就定下来,还是上大学以后再定啊?那肯定要上大学以后再定了对吧。这就是父亲要让他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告诉孩子你不光在这发展,今后还要扩大你的圈子。此外还应该让孩子懂得在性的问题上要有法律和道德约束。为什么?我跟很多学生讲,我说如果乱来的话,你都不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这样孩子长大了再结婚,会不会遇到自己的妹妹?如果遇到了结果是什么?所以人类对自己的性行为要负责。  最后一点,告诉孩子要遵纪守法。孩子过十六岁生日,点上蜡烛以后,我问孩子“你知道你今天的意义吗?”孩子看着我摇摇头。我说你现在十六岁了,法律上全部的条款全都有责任了,你看过法律吗?她说上课学过。我说那你要知道,从今天开始一些事我没法帮你担着了,你要学会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特别是男孩儿,一定要告诉他这一点。要告诉他哪些事一定不能做。一个是不能跟别人抢东西,第二不能把人打伤。这两个事做了以后,即使能掏钱赔偿也改变不了违法的性质。人生的真谛是什么,我跟孩子们经常去聊这个问题。我跟中学的孩子们座谈,我就问他们“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大家都说是生命。我说生命为什么重要?他说就一次。然后再往下问,就这一次的生命,你怎么去保护他?你要做哪些才能让生命宝贵?很多孩子瞪着大眼看着我不说话。然后我告诉他们:第一个是健康。所以不良习惯不要沾,什么抽烟、喝酒、上网成瘾都损害健康。第二,一个人活着没意思,一定要有亲人,有亲人你才知道生命的价值。第三,要遵守法律,不要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自由是你做什么事都可以,但如果你要违法,你就没自由了,没自由活着还不如死了呢,谁也不愿意在监狱待着。对于十六岁上下的男孩、女孩都可以进行这些成人的教育,让他明白自己的责任。  希望我们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校对:张洪进  责编:殷化龙  阅审 :刘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