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猫生子浅笑最倾城:关于“性:从空虚到虚空”的认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15:03:55

关于“性:从空虚到虚空”的认识

    整理一下思路,我是这样理解的:

    首先,“生命的空虚到虚空”,这当然是哲学问题,也是生理、心理的感知体验范畴。我比较讨厌玄学,总纠缠于那些看不见、摸不着、也感知不到的故弄玄虚和云山雾绕有什么意思呢?恰好佛学和心理学还比较务实,不会脱离感知实际。所以,考虑问题不能脱离感知实际,我还是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

    其次,关于“空虚”和“虚空”,我是这样来理解的:
    1、从物理角度讲,混沌自组织理论自然的可以得出“虚空”的结论,类似于《道德经》中的“无生有,有生万物”。说到底,虚、实,空、无,指的是“结构”和 “功能”,而不是一般人理解的“物质泯灭”的问题。同样的基本粒子以不同的方式组成的不同结构就是我们所见的形形色色的物质世界,粒子不灭,而它们的组合关系却是有生命期的,聚散离合,产生了幻生幻灭的景象和感知,(当然,“粒子不灭”一说是不严格的,不细说)。所以,虚、实,有、无,空、无,这些哲学概念,当从“关系”理解,就一目了然,一点都不高深和艰涩了。
    2、从感知角度讲,“自我意识”这一生物进化的大脑结构的功能产物是问题的核心所在。佛学的“境”、“我”,心理学的本我、自我、超我,都是在讨论“自我意识”的问题。人总是无法泯灭自我存在的感知,这就带来2个心理问题,一个是区分自我与环境的差别和分离,产生了孤独感的焦虑和恐惧,由此带来了空虚的心理情绪体验,这驱使着个体的人拒绝虚无、放弃自由,与他人和群体的融合愿望,而爱情的两性结合恰恰是这种融合愿望和努力的最小、最基本的单位;第二个心理问题是对自由的渴望,正如文中所说,“自由的极致便是虚无”,也就是说,自我存在感的这个自我意识反而成为了不自由的束缚,是通常自由的最大阻碍。所以,佛家的解脱要求的是“忘我”,最难的也是“忘我”;而心理学却说性高潮是实现“对于孤独的救济”和“对于自由的渴望”的中介,因为在性高潮时会出现意识的退去和消失体验,从而产生刻骨铭心的虚无感。
    3、我的迷惑在于,通常修行的道理,如宗教,都比较忽视性的问题,而把它看做是负面的阻碍因素,是要克服和戒的内容,而这个心理学却在告诉我们性是实现“自我全然消融”、“从空虚走向虚空”解脱的一种渠道和中介。到底哪个才是真理呢?
    4、经过整理分析,我认为都有道理,不矛盾。正如物理学中所说的平衡态,有2种类型,一种是低能态下的稳定的平衡,一种是高能态下的不稳定的平衡。忘我的解脱是一种状态,也存在稳定的平衡和不稳定的平衡两种类型,佛家修行追求的是稳定的、恒久的忘我,而心理学所说的性高潮中的自我消退的体验毕竟是激情态,只存在于瞬间,不稳定,不长久。记得佛教后期也出现过好像叫“金刚乘”的教派,主张男女双修的,道教中这个流派好像就更有历史了,什么吃“紫河车”、什么采阴补阳能够得道成仙之说,或许就是和性高潮学说暗合的理论?
    5、由上述认识出发,我认为可能还是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方式吧,就像消除不满的方式不仅限于出世一样。对于性高潮的体验普遍地有2种态度,一种是享受和欣喜,一种是消沉和低落,正如同以前说过的乐观的人和悲观的人的区别,乐观的人只看到好的一面而忽视或者说不在意坏的一面,而悲观的人太在意坏的一面了,耿耿于怀,以至于无法享受好的一面,甚至对全部都整体地排斥和恐惧。性格形成了是改不了的,所以,不同的人适合和选择也就不同了。人生短暂,不必刻意追求什么永恒,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里有效的方法就是好的,正如我在之前总结过的,去识心、不分别是很难的要求,可以变通为“把标准降到最低”也一样能起到不起情绪的效果。

    行了,道理想明白了,不迷惑了,就可以了。我还是坚持我选的修行之路吧,这条所谓的“捷径”看来不适合我,我讨厌投机的动荡和大起大落,激情这东西也是类似之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