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梁增高需要多少钱: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8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3:17:38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8-04-24 16:53  
  
  第七十六句 籍甚无竟
  
  籍,本义指的是登记册、户口册一类东西,后泛指装订成册的著作。
  甚,这个字比较“过分”,它是一个会意字,由“甘”和“匹”构成。“甘”指的是快乐、爽;“匹”,匹配、搭配——哪种搭配会很爽呢?这还那还用说吗?当然是男女搭配,干活都不觉得累。“甚”的本义就是这样来的,指沉溺于男女欢情而感到异常快乐。《说文》中说:“甚,尤安乐也。”引申为过分、严重、极其、非常等意思。
  “无”与“竟”两个字,看上去没什么特别的,但人家二位可是娱乐界人士,都和舞蹈有关系。无,本为“無”,是一个人在疯狂跳舞的样子,你看,人家跳的是前滚翻加转体三周半,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腰看成了四个,脚看成了四只。因此,“无”的本义为跟着音乐跳舞。在这句里没有这么复杂,就是没有的意思。竟,本指奏乐完毕,《说文》中说:“竟,乐曲尽为竟。”后泛指所有事物的终结。
  这句和上句紧密相连,意思是说:如果你扎扎实实按照前面讲的道理做了,你的事业就不会有止境。
  
  
  问题出在自己身上
  
  “籍甚”这个词,最早见于《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
  陆贾这个人,能说会道,给刘邦当参谋。刘邦刚平定中原之时,尉佗在南越自立为王,刘邦想出兵收拾他,但考虑到天下初定,刚过几天安稳日子,还是和平解决的好,就派陆贾去说服尉佗。陆贾连蒙带唬、连哄带吓,成功地搞定了尉佗,维护了汉朝领土的完整和国家的统一。到了吕后专权的时候,陆贾给右丞相陈平出主意,让他和太尉周勃搞好关系,共同对付老吕家一帮人。陈平很高兴,“乃以奴婢百人,车马五十乘,钱五百万,遣陆生为饮食费。陆生以此游汉廷公卿间,名声籍甚。”
  名声籍甚,就是名气很大。理解起来容易,但“籍甚”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在读书的时候,经常会有一种这样的感觉:本来一个意思很简单的词,你盯着它多看一会,就会越看越陌生,越看越奇怪。“籍甚”这个词就是这样,我们明白它是“盛大”之意,但是却搞不明白为什么它会是这个意思。
  《史记集解》中注曰:“言狼籍甚盛。”狼籍,形容指乱七八糟的样子。如此,“名声籍甚”就可以解释为名声大得一塌糊涂。清代王先谦解释说:“籍即藉,用白茅之藉,言声名得所藉而益盛也。”“白茅之藉”又是什么意思呢?这种说法出自《易经》中的“大过”卦:“藉用白茅。”意思就是用茅草垫在下面。因此,“籍甚”就是因为有所铺衬、凭借而更加盛大的意思。
  “籍甚”这个词在古文中的出现频率是很高的,多数都是说名声,在《千字文》中这句,也可以理解为在说名声。我随便在《全唐文》里一翻,就在杜牧的一篇文章里发现了这个词。
  杜牧是晚唐著名诗人,也是一个“名声籍甚”的人,他和李商隐一起被称为“小李杜”。杜牧给人的印象是比较花,喜欢逛青楼,他自己也承认,在诗中就曾经写过:“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但是那个正常的男人没有这种想法呢?只是没有机会而已,何况在那个时代狎妓是一种时尚。杜牧虽然出身官宦人家,但早年他并不是一个浪迹于烟花柳巷的花花公子,而是有远大抱负和宏伟志向的热血青年。他关心国事,喜欢兵法,反对藩镇割据,主张抵御外敌,仇恨贪污腐败,同情弱势群体(包括青楼里的那些人)。杜牧在二十三岁时写下了传世名篇《阿房宫赋》,名声大震,二十六岁时以第五名的成绩登进士第(据说前四名是内定的,腐败啊!)。此后,杜牧因其才气和出身而不断升迁,担任过很多官职,最高做到从三品的刺史。在“牛李党争”中,杜牧怕站错队,就学习“墙头草”精神,谁势大倒向谁,要命的是牛党和李党都没把他当成自己人,杜牧开始在宦海中沉浮了。在此期间,他的心情比较郁闷,才出现了生活作风问题。晚年,杜牧入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负责考察任用干部的官,并负责替皇帝起草相关文书,后迁中书舍人,官阶为正五品上。
  杜牧在文学方面很有成就,他的诗内容丰富,语言清新,风流华美,感伤深情,写起公文来也是一把好手,比如用到“籍甚”一词的这篇《韦退之除户部员外郎裴德融除殿中侍御史卢颖除监察御史等制》(即以皇帝的语气起草的“关于韦退之、裴德融、卢颖等三人的任职决定”)写得就很有水准:
  “敕。仲尼见负版者,则必式之,此言为国根本,不敢不敬。况其官属,岂可轻用。汉家授署御史,多于立秋,盖以风霜始严,鹰隼初击,古人垂旨,可以知之。朝议郎行殿中侍御史韦退之等,皆章甫高危,逢掖褒博,表里文行,师法典常。退之尝历宪台,久居官次,性既安静,事皆达练。德融典校延阁,服膺群书,美价广誉,旁溢远畅。颖佐贤侯,名声籍甚,留滞在外,而非所宜。地官为郎,南台持斧,皆有职业,伫见风彩,各思率励,以副甄升。并可依前件。”
  从古至今,写公文都是有特殊的规定和要求的,别看你其他体裁的文章写得好,但公文不一定能写好。这篇公文在格式上符合要求,在内容上层层递进,在用词上威严庄重,如果你用一块黄绸子抄写下来,然后当着大家的面严肃地大声读一遍,就能感受到此文的铿锵有力节奏和居高临下的气势了,同时也可以体验一下当传旨太监的感觉。
  开篇一个“敕”字,体现的是皇帝至高无上的尊严。汉代凡尊长告诫子孙或长官告诫下属皆称“敕”,南北朝以后,“敕”就专指皇帝诏书了。然后,引经据典,说起了孔子的事,此典故出自《论语 乡党》中的“式负版者”。式,同“轼”,古代车辆前部的横木,在车上用手扶它就可以平稳地向前看了。大文学家苏东坡,名轼字子瞻,就是取这个意思。负版者,背负国家图籍档案的人,比如收税的、抓酒后驾车的、查暂住证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防火证的,反正是官家的人,具有罚款的权力,而不是收水电煤气费的。说孔子在路上遇见政府官员,就算在车上也要扶着横木行注目礼,以示尊敬。政府官员是国家的根本,是广大劳动人民的领路人,所以我们要尊敬和爱护他们,经常请他们喝茶吃饭洗桑拿。
  从孔子尊敬当官的这一话题,说到汉朝任用官员的良苦用心,然后自然过渡、切入主题,说明给韦退之等人升官的原因——注意:这里只能说优点,千万别提缺点!说到卢颖这个外派官员的时候,用了“名声籍甚”一词,名气这么大的人长期离京在外,不合适啊,还是调动工作,到皇帝身边来吧!说完优点、表达了符合晋升条件之后,对他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要给我好好干哦!公文写完,盖上大印,大功告成。
  要说“名声籍甚”的程度,“小李杜”当然不及“大李杜”,但是李白在公文写作方面就不大在行,跟杜牧不在一个档次上。唐玄宗赏识李白的才华,让他待诏翰林,其工作性质和杜牧相类似,上班时写公文,休闲时写诗歌。李白的很多诗篇流传千古,但是却没有一篇像样的公文流传下来。有人可能对李白帮皇帝起草过公文这种说法表示怀疑,这一点我们是可以找到证据的,李白的族叔李阳冰在《唐李翰林草堂集序》中就说过:“(唐玄宗将李白)置于金銮殿,出入翰林中,问以国政,潜草诏诰。”
  李白这个人具有反传统的叛逆精神,他觉得自己太有学问了,对科举考试这种小儿科很是不屑,想通过向权贵自荐的方式进入官场,同时又想追求人格上的平等,以保持名士的尊严,因此屡屡碰壁。几经周折,终于成功了,进了翰林院,但是没有吸取教训,仍然恃才放旷,藐视权贵。要说李白真是有点一根筋,你不忠于本职工作经常去泡酒吧、不肯和同事搞好关系也就罢了,但也不能让权贵对你卑躬屈膝吧?权贵也是人,也需要理解和尊重,比如说皇帝面前的红人高力士,也算不上大奸大恶之徒,你凭啥借着酒劲耳让人家给脱靴子啊?何况你那可是一双非常严重的汗脚!人家孔子还“式负版者”呢,你李白凭什么这样羞辱朝廷的人呢?结果高力士等人在皇帝面前告黑状,李白不得已云游四海、浪迹天涯,当了个半职业的旅行家,再也不用写公文了。
  有一种说法,说李白得到任用,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发挥了关键作用,后来唐玄宗不顾玉真公主的反对,让李白卷铺盖走人,玉真公主一气之下,放弃封号和封邑,去敬亭山修道。李白路过此地,写下了“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诗句,表达了对玉真公主的爱慕之情。最终两人同年去世,并都葬于敬亭山一带。
  这种说法是否可靠呢?《新唐书》中确有天宝三年玉真公主请求唐玄宗去掉自己的封号和封邑之记载,也正是这一年,李白离开京城。这样看来,此说好像有点靠谱?但是,玉真公主比李白大十来岁,从年龄上看似乎不大般配,而且文献资料中并没有玉真公主在敬亭山修道的记载;玉真公主死后葬于河南王屋山,并不是安徽敬亭山。
  李白觉得自己生不逢时,他在《行路难》中说自己“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谁不倒霉啊?黄河可以不渡,太行可以不登,我“要上厕所已满员,想去写作没时间”不是更倒霉吗?厕所还是要上,文章也要继续,急不得恼不得,只好等,等到花儿也谢了也要等。遇到困难,客观因素固然不容忽视,但是环境是很难改变或根本没办法改变的,还是多从主观上找找原因吧,很可能问题就出在自己身上。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8-04-28 23:20          小时候出去放羊,地主说草地是他们家的,不许我的羊吃;
  长大了工作养家,老板说时间是他们家的,不许我写贴子……
  心急入火,徒呼奈何!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8-05-02 21:35  第七十七句 学优登仕
  
  学,本写作“壆”,双手构木为屋,就是盖房子,估计那时候盖房子是项非常复杂的技术活,不学会了是没法盖的,就算盖了也是豆腐渣工程。后来,盖房子不是什么难事了,而小孩子成了学习的主体,这个字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优,本指古代表演乐舞、杂戏的艺人,宋元以后泛指戏曲艺人和演员,现在这些人的地位高了,经常被称为“老师”或“艺术家”,但是在日本,演员仍被叫做“优”。在做形容词的时候,”优”指优良、美好,是“劣”的反义词。
  登,踩着东西,自下而上。《尔雅》中说:“登,升也。”
  仕,就是做官,当然不是什么人都能当官的,十个人里面挑一个就不错了。
  这句的一般理解就是:学好了就去当官!比如现在大学生毕业工作不好找,就考公务员去吧!但是,这样的解释是不确切的。
  
  
  
  不当官员当教员
  
  
  这句出自《论语 子张》中“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一句,是在说从政的实践经验和学习知识的相互促进作用,“学优登仕”只是子夏这句话的一半,不能凭这半句话就认定子夏是个官迷。
  子夏,就是卜商,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子夏虽然不是官迷,但他年轻时候确实当过官,《论语 子路》中说,子夏在莒父(今山东莒县)当县长,他本着“仕而优则学”的原则,向老师孔子请教从政方面的知识。孔子告诫他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就是说你别着急出政绩,别贪小便宜。孔子的这句话是相当有水平的,所以的官员都应该以之为诫。
  不知道是子夏太着急出政绩整出了豆腐渣工程,还是贪了小便宜腐败了,反正在孔子去世后不久,子夏县长就下岗了。有个说快板的优人对他唱了起来:“大哥下岗不用愁,怀里揣着小榔头,见到大款跟着走,该出手就出手!”子夏一听就生气了,接茬唱起了快板:“人人都有一双手,不当官员当老九!”之后发现不对,自己当官时候的强项,不是快板,而是卡拉OK,一唱八个小时不用喝水,是县里有名的麦霸,于是就引吭高歌:“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说到做到,子夏很快就再就业了,当了一名人民教师,去魏国西河一带办儒学补习班。
  在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曾经三次被称为“老九”:第一次是在元朝,政府根据职业把臣民划分为十个等级: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娼九儒十丐。“儒”被分在第九级,连娼都不如,仅比丐强一点,因此当时的知识分子被称为“老九”;第二次是在民国晚期,知识分子的待遇很低,社会地位也排在了国民党士兵之后,当时有人按照拆字法,称兵为“丘八”,知识分子就捎带着被叫做“丘九”(也指一些极左分子);第三次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分子被排在地、富、反、坏、右、叛徒、特务、走资派之后,称为“老九”,而且在前面加一个“臭”字,以彰显对“老九”的厌恶之情。
  子夏所在的春秋时期,知识分子的地位是比较高的,没有“老九”这个称呼。春秋早期,一些文化官吏由于失去了世袭的职守而流落社会,成为历史上第一批专靠出卖知识为生的士阶层,从而导致了春秋中期私学的兴起。在今天看来,当时的私学教员,俨然是一个个帮派的帮主。
  孔子的弟子在文学方面最突出的是子游和子夏两个人,这师兄弟俩在年龄只差一岁,工作经历也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子游姓言名偃,二十多岁就在武城(今山东费县)当县长。《论语 阳货》中说:“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 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子游用礼乐教育老百姓,看来他在歌唱方面比子夏还厉害。孔子觉得这是用牛刀杀鸡,小题大作。子游说:“您老人家以前教导我们说:‘有才德的人学了礼乐会涵养仁心,爱护人民;普通人学了礼乐会乖乖听政府的话,不越级上访。’现在您怎么又有新思维了呢?”当着学生的面,孔子被子游反驳得很尴尬,只好对学生们说:“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是在开玩笑。”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孔子对子游处理政务的能力还是比较满意的。孔子死后,子游下岗再就业,也当老师办补习班去了。
  子游和子夏是师兄弟,又有着类似的经历,按理说应该通力合作,一起搞一个“旧东方”之类的培训机构,合伙赚银子,多好的事啊!但是这两位文学青年互相瞧不上,特别上是子游,他对子夏当人民教师的水平表示严重怀疑,听说子夏办补习招学生,子游就开始挖苦子夏了。《论语 子张》中记载:“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 子游说你子夏办的补习班,简直就是一个家政培训中心,教出来的学生,也就会干一些洒水扫地等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没有学到根本性的东西。
  子夏听了之后,很不高兴,“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说子游师弟你太过分了,传授君子之道,到底什么该先教,什么该后讲呢?就算种植草木,也要有个区分。洒扫、应对、进退这些小事,正是君子之道的基础,怎么能说没用呢?依照一定的次序去传授而有始有终,恐怕只有圣人才能做到。
  孔子的弟子中,最想当官的,恐怕要数子张了,他求学的目的很明确,“学干禄”,但是他没有得到当官的机会,最后也学子夏和子游两位师兄,去当人民教师了。同是教师,子张对子夏的教学内容也不尽认同。《论语 子张》中说:“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子夏的徒弟甲向师叔子张请教关于交朋友的问题,子张问他,你老师子夏是怎么说的?徒弟甲说:我老师认为合得来就是朋友,合不来就一拍两散。子张说:这和我的理解不同,君子既尊重贤人又能容纳群众,既鼓励能力强的又能引导没天分的。如果我是个大贤人,何人不能容纳?如果不是,别人会把我拒于千里之外,只剩下无声黑白了,想一拍两散都找不找对象。
  子夏、子游、子张这师兄弟三个在学术上各有各的主张,不互相认同,到了两百年后的战国时期,儒家的一位重量级人物荀子,对这三个人更是不屑于顾。《荀子 非十二子》说: “弟佗其冠,祌禫其辞,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正其衣冠,齐其颜色,嗛然而终日不言,是子夏氏之贱儒也。偷儒惮事,无廉耻而耆饮食,必曰君子固不用力,是子游氏之贱儒也。“
  在荀子看来,子张和他的门徒是一群衣冠不整、言语无味,一举一动都模仿禹和舜的贱儒;子夏和他的门徒是一群道貌岸然、不茍言笑,嘴里总是像含着什么东西、终日不言的一群贱儒;子游和他的门徒则是一群胆小怕事、没有廉耻还喜爱美食,并且口口声声宣称君子不用劳动就有饭吃的贱儒。从荀子的描述来看,当过官和没当过官的还是有区别的:子张有一些自由主义倾向,而子夏和子游带有官僚主义作风。
  子夏对儒家最大的贡献是将儒学经典进行了广泛的传播。《后汉书 徐防传》记:“《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特别是《诗经》,无论是“毛诗”还是“韩诗”,都始传于子夏。子夏对《春秋》也有特别有研究,“春秋三传”中,《公羊春秋》的作者公羊高和《谷梁春秋》的作者谷梁赤,都是子夏的门人。有人更大胆地猜测:子夏可能就是左丘明,《左氏春秋》就是他写的。左氏,并不一定是姓左的,《韩非子》中说这是卫地的一个地名,“左氏”即左邑,又称左丘,可能是子夏故里。司马迁说的“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可能就是子夏。那么子夏失明了吗?答:失明了。
  《礼记 檀弓上》中记载:“子夏其子而丧其明。曾子吊之,曰:‘吾闻之也:朋友丧明,则哭之。’曾子哭,子夏亦哭,曰:‘天乎!予之无罪也!’曾子怒曰:‘商!女何无罪也?吾与女事夫子于洙泗之间,退而老于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女于夫子,尔罪一也。丧尔亲,使民未有闻焉,尔罪二也。丧尔子,丧尔明,尔罪三也。’而曰:‘女何无罪与?’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过矣!吾过矣!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说子夏的儿子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把眼睛哭瞎了。曾子前去吊唁,一看子夏变成“子瞎”了,就哭了起来。子夏也哭了,说:“老天爷,我没有罪过呀!你凭什么这么对我!”曾子气愤地说:“你怎么没有罪过呢?以前我和你侍奉老师,后来你回到西河,使西河的人们把你比作老师,这是你的第一条罪过。你居亲人之丧,没有可以为人特别称道的事,这是你的第二条罪过。你儿子死了就哭瞎了眼睛,这是你的第三条罪过。你怎么说没有罪过呢?”子夏听后,扔掉手杖,下拜说:“我错了!我离开朋友独自居住太久了。”
  在孔子死后,他的很多弟子都选择了教师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除了前面说过的三位,还有曾参、公冶长、澹台灭明等。由于孔子的思想学说体系涉及广泛,弟子其理解不尽相同,因而难免会产生分歧,于是弟子们就开始逐步分化。按照《韩非子 显学》中的说法,到了战国中后期,儒家内部形成了八个派别,“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这八个派别好像没子夏什么事啊?其实不然,子夏在魏国西河讲学,为魏文侯师,他的学生据说数量很多,其中一些人成为战国中后期后各学派形成的基础。曾子指责子夏说西河之民把你当成老师为孔子,足以看出子夏当时的影响力。
  当官的比级别,当爹的比孩子,当老师的就喜欢比学生,比如现在高考之后,很多学校会打出“热烈庆祝我校某某某被北京大学录取”之类的大横幅来。孔子的这些弟子要是比起来,还是子夏的传人最为厉害。就是这些人,搅乱了时局,使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求强,然后列强纷争,打得昏天黑地、一塌糊涂,再然后又一统天下、焚书坑儒,迫使儒家从公开转为地下,最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定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欲知详情,且看下回。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99825/68.html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