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涕泥制作怎么制作: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0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6:05:03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8-05-12 23:16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8-05-22 21:03  第七十九、第八十句 存以甘棠 去而益咏(2)
  
  瞧这一家子
  
  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深受人民爱戴的召公一家子及其后人的情况。
  前面说过,周文王有一百多个儿子,其中十个是嫡出,他们是:伯邑考、武王发、管叔鲜、周公旦、蔡叔振、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冉季载。这兄弟十个的名字基本是按照这样的规则起的:第一个字是封地,第二个字是排行,第三个字是名。在排行上,虽然基本按照“伯、仲、叔、季”的基本规则排行,但是老二姬发后来当了王,不能再叫“仲发”了,而老三到老九都用“叔”,最小的用“季”。另外,伯邑考比较特殊,因为他没有等到有封地就死了。伯,是老大之意;邑考,可能是负责对本城官员进行审查或考核的官职,也可能是城邑建好之意。《史记》中说:“同母昆弟十人,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及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作为老大的伯邑考,既没能当成周文王的继承人,又英年早逝,真是窝囊加倒霉等于不幸。
  正史上关于伯邑考的记载就这么一点,但东汉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给伯邑考增加了一些光辉事迹:“(纣王)囚文王,文王之长子曰伯邑考质於殷,为纣御,纣烹为羹,赐文王,曰:‘圣人当不食其子羹。’文王食之。纣曰:‘谁谓西伯圣者?食其子羹尚不知也。’”这个不靠谱的噱头被明代小说《封神演义》采用,在凭空给纣王增加了一条罪状的同时,也给周武王的暴力革命增加了一个理由,还利用谐音,把一种动物的来历神化:文王为了迷惑敌人,假装不知道是儿子的肉,吃得很倍儿香;成功逃跑之后,越想越恶心,张嘴把儿子的肉吐了出来,落地就变成了兔子。
  《史记》中说“召公奭与周同姓,姓姬氏”,没具体说他的出身,班固在《白虎通》中说“召公,文王子”,王充在《论衡》中说“召公,周公之兄”,由此看来,年龄比周公大一些的召公姬奭,应该是文王众多庶出儿子中的一个。召,是周朝首都附近的蔬菜生产基地,被封给姬奭,因而称为召公。
  召公和周公、姜太公等人一起辅佐周武王,推翻了殷商政权,建立了周王朝,不久武王去世,成王年幼,召公和周公分工合作,一起管理国家,自陕地以西,由召公主管;自陕地以东,由周公主管。《尚书正文》中说:“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召公不说,周公作《君奭》。”保,就是太保;师,就是太师也,《周礼》以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而稍晚些的《礼记》则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
  不说,即“不悦”。召公为什么不悦呢?《史记》上说是因为“成王既幼,周公摄政当国践祚,召公疑之”,一起打下的天下,现在你周公说了算,凭啥啊?哥俩因此有了隔阂。这时候又有人散布谣言:“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面对这种不利局面,周公采取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统一战线的策略,他首先把姜太公和召公这两位功臣找来,说我现在辅佐幼主是毫无二心的。姜太公说我没啥意见,你们老姬家人自己的事,我一个外人跟着搀和什么啊!但是作为老姬家人的召公就没那么好打发了,他对周公的说辞深表怀疑,心说你就忽悠我吧,谁知道你心里有什么小九九。周公没办法,又是写文章又是举例子,好歹没白忙活,终于获得了召公的信任和支持。
  按下葫芦浮起瓢,周公和召公的统一战线建立起来了,被派去辅佐商纣王儿子武庚治理殷商遗民的老三管叔、老五蔡叔不干了,与纣王的儿子武庚一起造反,想革周公的命。当初安抚殷商遗民的方案决定是周公提出来的,现在出了乱子,自己的屁股自己擦去吧。周公领兵东征,痛下杀手,把武庚连同三哥管叔一起砍了,把五弟蔡叔流放。对于那些殷商遗民,周公采取了分而治之的策略,让九弟康叔在卫地管一部分,再让微子启在宋地管一部分。
  微子启是商纣王的庶兄,曾与箕子、比干一起劝说过纣王,结果很悲惨,比干被杀,箕子装疯,微子启只好逃跑了。周武王灭商后,把朝鲜封给了箕子,这次周公把宋地封给了微子启,延续殷商的祭祀。不过,在周朝其他地区人民的眼里,这个前朝遗民的宋国人比较另类,就和我们现在城市人看不起农村人一样,觉得他们比较土、愚昧、二百五,这种感觉我们可以从当时产生的成语中可以体会到,守株待免、拔苗助长、什袭而藏、智子疑邻、朝三暮四,等等,这些愚蠢的事,通通按在宋国人身上。
  叛乱平息之后,可能是为了表示对召公的感谢,周公以周成王的名义,把燕地封给召公,但是朝廷又离不开他,召公就派大儿子去管理燕国,自己则负责去建东都洛邑。召公经历了文、武、成、康四任周王,他的子孙世袭其位,也都称“召公”。这样,召公的子孙有在中央当大官的,有在地方做诸侯的。有道是“老子英雄儿好汉”,但是不一定个个都是好汉,召公算是够英雄的了,但他的后代中却没几个“好汉”,也就在中央的召虎和在地方的燕昭王这两位还算比较突出。
  召虎,即召穆公,周厉王时期的大臣。厉王暴虐无道,国人利用舆论进行公开谴责,召虎公劝谏说:“人民群众忍您好久了!”厉王这个人想问题和一般人不一样,他觉得自己英明神武,没什么不对的,那些嚼舌头的老百姓太可恨了,就派人监视,一旦发现有人议论自己就立即杀掉。厉王对自己这种卓有成效的做法很满意,向召虎炫耀说:“现在谁还敢议论我?姥姥!”召虎随口就原创了一句名言:“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人连说话的权力都被剥夺了,只能打手势使眼色,要说老百姓就是老实,就这样还是硬生生地忍了三年,终于忍不住了,大家集体发飙,围攻王宫,周厉王赶紧逃命。大家本着父债子偿的原则,追杀太子靖。召虎把太子藏在家里,国人不干,逼把召虎交出太子,召虎只好把自己的儿子放出冒充太子,憋了三年火的人们也顾不上分辨真假,冲上去一痛乱拳打死。血腥的消息吓得厉王不回来,召虎和周公就一起主政,直到十四年后厉王死在外地,才还政于太子靖,即周宣王。作为宣王的救命恩人,召虎倍受重用,曾领兵平定淮夷,宣王赐给他秬鬯(读“巨唱”音,黑黍和香草酿制的祭祀或赏赐用酒),算得上至高荣誉了。
  召公在燕地的后代日子并不好过。燕国是个地处苦寒之地的小国,经常受北面的山戎等少数民族和南面强大齐国的欺负,就这样在夹缝中求生存,苦苦支撑了近八百年。到了战国末期,燕昭王当上了燕国的老大,开始寻求强国之路,他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入手,用谦恭的态度和丰厚的礼物招揽了郭隗、乐毅、剧辛等人在内的大量人才。后世一些怀才不遇的人,经常会想起燕昭王这样礼贤下士的好领导,比如李白就在《行路难》中写到:“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腰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黄金台,传说燕昭王为招贤而筑,但《史记》和《战国策》上只说燕昭王给人才门“筑宫”,也就是提供豪华住房,“黄金台”为后人讹传。经过近三十年的苦心经营,燕国强大起来了,于是联合了几个诸侯国对齐国进行疯狂报复。乐毅率燕军一举攻下包括齐国都在内的七十多座城池,打得齐国就剩下三座城池了,这种状况维持了六年之久。
  可惜,燕昭王很不合事宜地死了,他儿子燕惠王即位。燕惠王这个人说傻不傻,说精不精,是个活宝式的人物,他老早就对乐毅有看法,一上台就把乐毅给挤兑走了,于是,战场上的形势马上发生了逆转:齐国田单凭借即墨一城之兵力打败了燕军,收复了所有被占城池。齐国这边不行了,燕惠王又动起了赵国的脑筋,决定亲征,结果被赵国追着屁股打了回来,不过他并没有吸取教训,两年后又派骄将剧辛去打赵国,剧辛战败被杀。事实证明,引进剧辛是燕昭王人才战略中一个典型的失败案例,
  燕惠王损兵折将,元气大伤,折腾不动了,这时候秦国大军向东推进,吞并了很多诸侯国,马上就要打到燕国了,燕惠王的儿子太子丹决定雇凶刺杀秦王。易水边上,太子丹领着一大群废物,穿着白衣服、流着眼泪送职业杀手荆轲起程。硬汉荆轲感到这个场面太凄惨,似乎不是什么好兆头,就慷慨激昂地唱起歌来:“风萧萧兮易水寒,我这一去啊要不到钱!”大家一楞,荆轲脸一红,说我以为还是上次帮人家绑票勒索那一单生意呢,唱错了重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到了秦国,还真把行刺当成绑票了(荆轲临终遗言:“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行刺失败,白白送命。燕国这最后一根脆弱的救命稻草断掉了,而且惹得秦王很生气,大举进攻。燕惠王这个活宝为求自报,竟杀了亲儿子太子丹取悦秦国,秦国根本不理这一套,一口气灭了燕国。
  司马迁对召公姬奭仁德爱民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了高度赞扬:“召公奭可谓仁矣!甘棠且思之,况其人乎?”他认为这就是弱小的燕国能够坚持八百多年、在姬姓的封国中坚持到最后才灭亡的重要原因。召公确实不容易,周王室那么一大家子人,召公无论是政绩还是民众支持率,在的文王那上百个庶出儿子里绝对是佼佼者,连文王的嫡出儿子算在内,除了武王和周公,恐怕也没有能比得上的了,简直可以作为靠奋斗而不是靠出身来改变命运的励志典型了。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8-05-23 15:58  谢谢大家的鼓励!
  我看书有两个毛病,一是跳着看,二是总是把名字读反,比如说我跟别人说有个女作家叫“安如意”,人家说没听说啊,只有个叫“安意如”的!读《史记》时我同时犯了这两个老毛病,导致把“燕王喜”看成“燕惠王”了,低级错误,误导读者,十分抱歉!
  不过,这个错误把好久没冒泡的濮上老弟钓上来了,幸甚!
  
  前文后面几段修改如下:
  
  可惜,燕昭王很不合时宜地死了,他儿子燕惠王即位,惠王老早就对乐毅有看法,一上台就把乐毅给挤兑走了,于是,战场上的形势马上发生了逆转:齐国田单凭借即墨一城之兵力打败了燕军,收复了所有被占城池。燕国从此一天一天烂下去了,燕昭王死后的二十四年内换了四任国君,最后重担落到了燕王喜身上。燕王喜这个人说傻不傻,说精不精,是个活宝式的人物,做事具有喜剧色彩,要不怎么名叫“喜”呢。
  燕王喜一上台就想搞扩张,但是本国实力不济,怎么办呢?好办,找软柿子捏去!于是就选中了刚刚被秦国坑杀了四十多万士兵的赵国,亲自出征。没想到,赵国这个柿子燕国比硬,燕王喜碰了一鼻子灰,被人家追着屁股打了回来。燕王喜越琢磨越生气,两年后,他派骄将剧辛去报复赵国,结果剧辛战败被杀。事实证明,引进剧辛是燕昭王人才战略中一个典型的失败案例,
  燕王喜损兵折将,元气大伤,折腾不动了,这时候秦国大军向东推进,吞并了很多诸侯国,马上就要打到燕国了,燕王喜的儿子太子丹决定雇凶刺杀秦王。易水边上,太子丹领着一大群废物,穿着白衣服、流着眼泪送职业杀手荆轲起程。硬汉荆轲感到这个场面太凄惨,似乎不是什么好兆头,就慷慨激昂地唱起歌来:“风萧萧兮易水寒,我这一去啊要不到钱!”大家一楞,荆轲脸一红,说我以为还是上次帮人家绑票勒索那一单生意呢,唱错了重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到了秦国,还真把行刺当成绑票了(荆轲临终遗言:“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行刺失败,白白送命。燕国这最后一根脆弱的救命稻草断掉了,而且惹得秦王很生气,大举进攻。燕王喜这个活宝为求自保,竟杀了亲儿子太子丹取悦秦国,但秦国根本不理这一套,一口气灭了燕国。
  司马迁对召公姬奭仁德爱民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了高度赞扬:“召公奭可谓仁矣!甘棠且思之,况其人乎?”他认为这就是弱小的燕国能够坚持八百多年、在姬姓的封国中坚持到最后才灭亡的重要原因。召公确实不容易,周王室那么一大家子人,召公无论是政绩还是民众支持率,在的文王那上百个庶出儿子里绝对是佼佼者,连文王的嫡出儿子算在内,除了武王和周公,恐怕也没有能比得上的了,简直可以作为靠奋斗而不是靠出身来改变命运的励志典型了。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8-05-27 22:09  第八十一、第八十二句 乐殊贵贱 礼别尊卑(1)
  
  这两句说的是中国古代的礼乐制度,这种制度的主要用途就是区别贵贱、尊卑的。等级观念在中国一直占绝对的上风,凡事都要分个三六九等,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只是一个幌子。前面说过,“儒家礼法在实质上与文明礼貌无关,而是维护等级制度所需要的政治手段,其主要内容是规定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的不同权利和义务”,“乐”则是对“礼”的一种补充,或者说是“礼”的一个方面。
  
  
  愤青孔圣人
  
  礼乐制度是周公姬耽制定的,主要目的就是抓住日常生活中每一次对人们进行等级观念教育的机会,进行强化训练,从而有力地维护等级社会的秩序。
  孔子认为这种制度非常之好,能够让社会上的每个人都要老老实实服服帖帖的,下层社会的人别整天想着往上爬,麻雀是变不成凤凰的,上面的人也别想着去和群众打成一片,也别一腐败了就以“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为借口,这样,全社会的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严格遵守礼乐制度,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了,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嘛:等一等就安全了,让一让就过去了,忍一忍就和谐了——没错,孔子认为“和”是“礼”的基本功用,他在《论语 泰伯》中就有过“礼之用,和为贵”的精辟论断。
  为了使弟子们明确礼乐制度的深层次内涵,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何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何哉?”孔子用的是设问句,一般情况下,自问自答才是设问句,而孔子的这个设问句有问没有答。他说:“礼”这东西可不是请客吃饭送东西,“乐”这东西可不是敲钟打鼓吹喇叭。学生们问了:“那是什么呢?”孔子说:“这就是今天的作业,下课后你们要根据自己体会一篇三千字左右的议论文。”
  虽然按现在的眼光来看,礼乐制度带有明显的阶级性和反动性,但在西周时期还是比较先进的,对维护分封制下的大一统王朝起到了积极作用。到了东周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坐大,出现了“礼乐崩坏”的局面。孔子对此颇为恼火,心说这么好的制度,为啥那些龟儿子非要搞破坏呢?有那么两次,孔子被龟儿子们不尊重礼乐制度的做法气得直想发飙。
  《论语 卫灵公》中记载:“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知
  卫灵公向孔子询问战阵、行列的事情。孔子很生气,心说我在已经讲过“礼之用,和为贵”这样的经典名句,你卫灵公应该好好学习一下我的语录,写个《论语心得》之类畅销书来多好!现在你也不掂量一下本国的实力,问我打仗的事,明显属于“没事找抽型”的!于是孔子说:“我就知道祭祀上的事,关于行军打仗我是一窍不通。”俎,字形表示半块肉放在祭祀所用的礼器上,指供祭祀时用来陈设牛羊肉的盘子;豆,字形就像一个带盖的高脚盘,指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也用作礼器。
  听了这种回答,卫灵公肯定不爽,会谈不欢而散。孔子一生气,转天就带着弟子们走人了。可能是因为走得太匆忙,准备工作没做好,干粮都没多带,走到陈国时就弹尽粮绝了,七天没吃过一口热呼的,这就是著名的“陈蔡之厄”。弟子们有病倒下的,有饿趴下的,还有一个人把脸拉下来了——这个人就是子路,他阴阳怪气地问孔子:“老师啊,您这样一位大君子领着我们这一群小君子,为什么也有这么倒霉的时候呢?”孔子说:“君子身处困境依然坚定,不做出格的事,换做是小人,不定干出什么事情来呢!” 子路本想依靠自己的一身武功,再带上几个能动弹的师兄弟去周围打砸抢,去抢个帐篷、弄点矿泉水火腿肠啥的,现在老师这么一说,子路惭愧地打消了邪恶的念。这时候听见有人喊:“颜回同学弄到米了!”……
  这次孔子是被轻视礼乐制度的卫灵公气得拂袖而去,还有一次,孔子被气得直放狠话。《论语 八佾》中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鲁国三家权臣之一的季氏在家里开舞会,孔子气坏了,放出狠话:“太不像话了,真是让人忍无可忍了!我非把裤衩里的橡皮筋抽出来做成弹弓打他们家玻璃不可!”——人家开舞会,孔子生什么气呢?因为这个舞会规格太高了。按照礼乐制度,只有天子才有资格观看“八佾”(六十四人,八人一排)这种规格的歌舞演出,诸侯用“六佾”(三十六人,六人一排),而像季氏这样的卿大夫一级的,应该用“四佾”(十六人,四人一排)。现在季氏却玩其了“八佾”,严重违法了有关规定,是对周王室权威性的一种严重挑衅,孔子当然忍不住发火,但是他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鲁国的纠风办、纪检委、110都是季氏他们三家开的,所以只能放狠话,过过嘴隐拉倒,人家季氏人照笑舞照跳,歌舞升平真热闹,哪天觉得“八佾”不够气派,我整出个“十佾”来谁能管得着?
  对于“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一般的解释为“这样都能忍,还有什么不能忍的”,就算叔可忍,婶都不可忍,非找你死磕不可。但是,这样解释就会显得孔子有点色厉内荏,因为他并没有为了维护心目中伟大的礼乐制度而去和季氏死磕,只知道嘴上发飙,不敢真扔炸药包。于是,有人认为孔子说这话不是在发火,而是以旁观者的身份站在一边说风凉话:你们看着吧,季氏连天子的排场都敢摆,还有什么不敢做的,将来不定做出多出格的事情来呢!
  随后,孔子感叹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孔子说人如果一个人麻木不仁、油盐不进,礼乐制度对他能起什么作用呢?由此可见,孔子也知道,仅靠内在道德的自觉性而没有外在的强制约束力,人的行为是难以规范的,但是孔子对于刑罚等外在的强制约束力却并不感冒,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归根到底,孔子还是希望老百姓不是被迫接受统治,而是要发自肺腑地、自觉自愿地遵守社会规范。
  在复杂的人性面前,仅靠内在的道德力量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孔子总是很愤怒,总是很感慨,但是也能像个愤青一样,发发牢骚叹叹气而已,并没有挽救“礼乐崩坏”局面的好办法。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99825/70.html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