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翼被捏不对称: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4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3:24:15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8-10-13 23:30  
“向北随风”你好,第一本书实在太差,不看也罢,等第二本做出来,一定有你一本。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8-10-13 23:31  
  第一百零六句 浮渭据泾
  
  泾水有南北两个源头,北源出宁夏六盘山东麓固原县,南源出甘肃省华亭县,这两个源头合流后汇入渭水。渭水源于甘肃省渭源县,流经陕西省与泾河、北洛河会合,至潼关县入黄河,其流域为关中平原。
  上句说了东京洛阳的地理位置,这句该轮到西京长安了。长安在地理位置上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渭水和泾水边上。
  长安城是在西周时称的丰京和镐京的基础之上建设发展而成的,汉初,刘邦定都关中,立名“长安”,取长治久安之意。这个名称一直用了很久,直到隋文帝杨坚定都于此,才更名为“大兴城”,而唐朝又恢复了长安之名,元代改为“奉元城”,明初始称西安。
  
  
  一把心肠论浊清
  
  说起泾水和渭水,自然会想起“泾渭分明”,这一成语以泾渭二水清浊异流、汇而不混的这种自然景象,来比喻优劣、是非等非常明显。中国人习惯以泾渭之分为喻,如《南齐书 礼上》中说:“晋初太学生三千人,既多猥杂,惠帝时欲辩其泾渭,故元康三年始立国子学,官品第五以上得入国学。”问题是,泾水和渭水到底哪个清那个浊呢?
  关于泾渭清浊的最早记载,是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其中的《谷风》中有这样一段:“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矣。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翻译成白话,大致是这样的:“泾水因渭水而浊,水底却依然清澈。你们结婚很快活,不要把我来折磨。不要到我的鱼塘去,不要碰我的捕鱼筐。自身不能被容纳,难顾及以后的情况!”
  《谷风》是一首以弃妇的口吻写的诗,讲的是一位女子和丈夫共同努力,日子达到了小康,结果丈夫去找了小三,反过头把她当作仇人,动不动就虐待一番,最后在迎娶小三之日将她赶出了家门。看来,“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化就有钱”之说老早就有例证了。且不说负心汉如何可恨、弃妇如何可怜,我们从这首诗中看到的是泾水清而渭水浊。
  但是,汉代《白渠谣》中却说:“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人们用泾水既灌溉又施肥,泥沙含量都达到这么夸张的程度了,泾水怎么可能清呢?西晋潘岳在《西征赋》也有类似的说法:“南有玄灞素浐,汤井温谷;北有清渭浊泾,兰池周曲。”唐代杜甫在《秦州见敕》也说 “旅泊穷清渭,长吟望浊泾”,他还在《秋雨叹》中说“去马来牛不复辩,浊泾清渭何当分”,就连南宋的陆游也在《远游二十韵》中说“辕门俯清渭,彻底绿可染”,这些大腕异口同声,都说渭水清而泾水浊,不由得让人怀疑《谷风》中的弃妇是不是因为过于悲伤而泾水和渭水浊搞颠倒了。不过,元代诗人侯克中在《浊渭》中却旗帜鲜明地力挺弃妇的说法:“浊渭清泾未易论,从此燕蝠自朝昏。”
  有人说渭清泾浊,有人说泾清渭浊,到底谁说的对啊?不只我们产生这样的疑问,就连清朝的乾隆皇帝也给弄晕菜了。我们由于条件所限,只能查查资料,看看热闹,但人家乾隆有便利条件,公元1790年,他让西安巡抚秦承恩进行实地考察,最后根据秦承恩的提交考察报告得出“实泾清渭浊”的最终结论。
  乾隆这种通过调查研究把孰清孰浊弄清楚的务实态度是值得学习的,但是此时的他可能已经忘了,在三十五年前,他曾经召集群臣,列举胡中藻《坚磨生诗钞》一些诗句逐一批驳,最为不能容忍的就是那句“一把心肠论浊清”,加“浊”字于国号之上,是何肺腑?不久,胡中藻被处死。同样是讨论浊清问题,乾隆可以兴师动众让巡抚去考察,而胡中藻却只是在心里想想“浊清”就被灭掉了呢?如果胡中藻把这句诗写成“一把心肠论清浊”是不是就可以避开“文字狱”了呢?
  当然不是,不管胡中藻怎么写都难免被乾隆收拾。清朝的“文字狱”并不是简单的满汉民族矛盾及新旧朝代在意识文化领域的冲突,而是清廷内部政治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胡中藻一案,是当时朝廷以鄂尔泰和张廷玉为首的两个对立党派斗争的结果。鄂、张二人同为雍正时代的重臣,共同主持军机处,但这两位军机首辅却一直不睦,各自控制的官僚集团也采取种种手段打击对方。到了乾隆时期,鄂尔泰没斗过张廷玉,在郁闷中死去。胡中藻是鄂派人物,他在鄂尔泰倒台之后并未受到牵连,出任了广西学政等职,如果他与失败的鄂派保持距离,或许能继续官运亨通,至少得个善终,但这位仁兄的政治敏感性忒低,没有像他的名字那样,做一株随风飘浮的湖中水藻,而是坚定地站在鄂派这一边,与鄂尔泰的侄子甘肃巡抚鄂昌往来密切,并持续不断地对张廷玉一党进行攻击。乾隆为了杜绝朋党,就来了个杀鸡给猴看,以诗文为借口,干掉了胡中藻。
  胡中藻用尽“一把心肠”还是没有论清楚是浊是清,自己稀里糊涂地被搞死了;乾隆派一个巡抚弄清楚了“泾清渭浊”,批驳了众多大腕的说法,肯定了《诗经》中记载的正确性,很是得意,但是他忘了:从《诗经》问世到到清朝已经过了两千多年,很多事物已经是沧海桑田了,不知变化多少次了。
  据考证,泾水和渭水的清浊发生了多次变化。先秦时期的八百年里,泾河上游的人类活动比较少,基本上只有为数不多的戎人在那里游牧,土地植被基本保持着完好的自然状态,而渭河流域则是当时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周王朝及秦国的都城都在那里,砍树盖房子开荒种地自然是免不了的事情,势必对森林等植被造成破坏,因而这一时期呈现的是“泾清渭浊”的现象,《诗经》中说“泾以渭浊”是没错的。秦朝到宋代这一千多年里,汉族与匈奴等游牧民族展开了长期的战争,而泾河流域是主战场,并大设郡县,迁徙人口,对环境造成了持续的破坏,而渭河流域在此期间多处于两种力量对峙的局面,没有遭受特别严重的破坏,这一时期基本上是“泾浊渭清”的局面。从元朝到清末这六百多年里,泾河流域破坏因素较少,渭河流域乱正好相反,出现了“泾清渭浊”的情况,与乾隆皇帝派人实地考察的情况相符。
  那么,现在泾渭两条河流是一个什么状况呢?我们用脚趾头也能想象得到,当然是没一个是清的了,工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具有农耕时代的人为破坏活动无法比拟的威力,现在泾河水浑浊不堪,渭河不仅浑浊,而且恶臭无比,跟中国男足的洗脚水有一拼。其实,在1980年以前,渭河水虽然浑浊,但主要是泥沙所致,水质尚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膨胀,渭河污染加剧,上世纪90年代之后,渭河基本丧失生态功能,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关中下水道”,2000年统计显示,渭河流域80%以上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是通过渭河排到黄河的。
  近年来,地方政府开始重视泾河和渭河的污染问题,2006年陕甘两省三市建立联络互动机制联手治理泾河污染,2008年陕西省出台渭河治理五年规划,要在四年后消灭黑臭。相关治理工作是否能取得预期成效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是如果西部开发穿新鞋走老路,依然效仿东部的发展模式,那么我们就没有看到这两条河水质变好的希望。曾经一条条清澈的江河,留给子孙的却是一条条污浊的臭水沟,这种清浊变化所折射的,是一把怎样的心肠。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8-10-20 09:15  第一百零七、一百零八句 宫殿盘郁 楼观飞惊(一)
  
  宫,像房屋之形,古代作为对房屋、居室的通称。《礼记 内则》中说:“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意思是说:但凡受有爵命的士人家庭,老子和儿子就不能住在一起。——这是为啥呢?《颜氏家训》里解释说是“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距离产生美嘛,爷俩总在一起也就没有美了,更不要说礼节了。现在没有人把自己的房子称为“宫”的了,因为自从秦汉以后,“宫”就被用来特指帝王办公和居住的房子。
  “宫”字的引申意思涵盖比较广泛,既可以借指帝王,又可以指太子,还能用以指后妃。明清时朝,朝廷流行有功勋卓著的大臣加封荣誉称号的做法,“太子少保”就是众多荣誉称号之一,尊称为“宫保”,这是一个二品官阶,但可以穿一品的官服。有一道贵州名菜,叫“宫保鸡丁”,据说就是因清朝太子少保丁宝桢(清朝末期的名臣,在任山东巡抚期间曾杀了慈禧太后的心腹太监安德海)而得名的,也有说是因为另一位太子少保左宗棠而得名的,这道菜在烹调过程中需要爆炒,因而也被叫做“宫爆鸡丁”。
  “宫”还是一种酷刑,而且由来已久,《尚书 吕刑》中称为“椓”刑。《尚书正义》解释说“男女不以义交者其刑宫”、“宫,淫刑也,男子割势,妇人幽闭,次死之刑。”就是说,这是对乱搞男女关系的人实施一种惩罚,不光对男子实施,女的也要行刑,这是一种仅次于死刑的酷刑。
  殿,原指高大的房屋,汉以后专指帝王受朝理事或供奉神佛的大厅。这个字还有其他意思,如《广雅》解释为“后也”,古代行军打仗时候,在部队的后面晃悠的为“殿”,在前面领头的叫“启”。《论语 雍也》中有这样一段话:“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意思是说,孔子认为孟之反这个人不爱炫耀,在部队撤退的时候他来殿后,快撤进城的时候还十分谦虚地为自己的勇敢行为编了个理由:唉,我的马跑得太慢了!
  楼,《说文》中解释为“重屋也”,就是多个屋子摞起来。观,读“贯”音,《尔雅》解释为“观谓之阙”,阙,即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类似于塔楼之类的东西,因为经常在上面张贴告示给老百姓看,所以叫做“观”。
  盘郁,指盘旋曲折、错落重叠的样子;飞惊,这里形容建筑物太高,感觉要飞起来似的,让人看了有惊心动魄的震撼感。
  这一部分内容像是一个摄影师在直升飞机上搞航拍一样,先是高空拍摄,看清了首都在全国的位置,然后降低高度,拍摄城市的周边环境,到了这两句,飞机已经降落在城市里一个高尚社区的大门口,摄影师环顾四周一看:哇塞,这个社区太帅了,宫殿密密麻麻地戳在地上,楼观高高大大地插向天空,刚才在天上飞的时候,飞机差点撞到它们!我得找门口的保安问问这个楼盘叫什么名。啊?原来这就是皇家房地产无限责任公司开发的精品楼盘:皇宫!
  
  
  不是人住的好地方
  西方国家建筑的最高水准,集中体现在宗教建筑上,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些著名的教堂,我国则不同,为了突出王权的尊严,每个朝代都把皇帝朝会和居住的宫殿建设当成国家头等大事来抓,因而宫殿成了体现我国最高建筑成就的主要实体。
  虽然中国有很多城市做过首都、建过宫殿,但现在只有北京故宫和和沈阳故宫还基本保持完整,其他城市的故宫或烟消云散,或断壁残垣。要知道,修建规模好大的宫殿可是一项劳民伤财、费时费力的技术活,比如说北京故宫,从动工到入住,一共用了十四年,但是,入住了并不等于建完了,还有很多配套设施有待继续施工,而且在入住的第二遍,一把大火把前三殿烧了个精光,拖了二十年才重建。可以集中全国一切资源的皇宫尚且如此,无怪乎现在的房地产开发商以延期交房为常态了。
  北京故宫原名紫禁城,这个名称也是有来头的:《广雅》中有“天宫谓之紫宫”一说,前面讲过,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为三垣二十八宿,紫微坛位于三垣中央,是天帝的住所,因而把天宫称为紫宫;“禁”又是怎么回事呢?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中说:“天子所居曰禁中。禁中者,门户有禁,非待御者不得入,故曰禁中。”
  不仅名称有由头,皇宫里还有很多复杂的规矩和来历,更有至今未解之谜,比如三大殿院内为何不种树、故宫设计者是谁等等。这些高深的问题我们不去探讨,在此只选其中一个比较简单的来摸摸门路。很多人都去过北京故宫,但是不知道有人注意这样一个细节:那里匾额上的“门”字都没有钩。按理说,“门”字的繁体字也是应该有钩的,没有钩明显是不对的,在国家最高级的殿堂犯这么低级的错误而且一直没有人纠正,似乎不应该啊?
  明代天顺年间的刑部主事马愈在《马氏日抄》中给出了解释:“宋都临安玉牒殿灾,延及殿门,宰臣以门字有句脚带火笔,故招火厄,遂撤额投火中,乃息。后书门额者多不句脚。我朝南京城门额皆詹孟举所书,北京大明门额皆朱孔易所书,门字俱无钩脚。”
  南宋的皇宫发生火灾,有人认为这是门匾上“门”字有钩引起的,就把扁给烧了,从这以后,匾额上的“门”字就不带钩了。所以,明朝南京和北京的门额上,都是没有钩的门。写个带钩的字就能点火吗?宋朝易学大师邵康节在《梅花易数》中把汉字的笔画和阴阳五行对应起来:“五行者,立木,卧土,勾金,点火,曲水之象。”按此说法,“门”字属于竖下带钩,是木生火之笔,俗称火笔。看来想放火很容易嘛,去画一些钩就行了,不过如果放火不成反而被城管逮起来可别怪我。
  从这段记载上看,写在匾额上的“门”字不戴钩从宋朝开始就形成惯例了,但是我们却可以在沈阳故宫看到很多带钩的“门”字匾额,就算女真人在文化上比较蒙昧,也不会落后内地好几百年吧?幸好我们还可以找到其他可供参考的文献,有记载说:这一变化始于朱元璋,并和一位倒霉的大臣有关,他就是前面引文里说的詹孟举。
  《明史 詹同传》载:“同从孙希原,为中书舍人,善大书。宫殿城门题额,往往皆希原笔也。”詹希原,字孟举,詹同的侄孙,给明太祖朱元璋当秘书,他的特长就是写大字,南京宫殿城门上的题额多数都是他写的。
  从正史这段记载中,我们没看到詹希原倒霉啊?别急,您再看看下面这段野史。明代马朴在《谈误》记载:“太祖初命詹希原书太学集贤门,门字右直微钩起。上曰:‘吾方欲招贤,原乃闭门,塞我贤路耶?’遂杀之,而以粉涂其钩。”明代吕毖的《明朝小史》等文献中也有类似记载。
  詹希原按照正确的写法写了一个“门”字,命就丢了,实在是太倒霉了。由于正史没有相关信息,我们难以确认这一段记载的真实性,如果朱元璋真的杀了詹希原,恐怕也不仅仅是因为一个小小的钩,《明史 詹同传》载:“蓝玉下狱,语连徽及子尚宝丞绂,并坐诛。”詹同的儿子詹徽、孙子詹绂都因蓝玉案被杀,作为族人的詹希原也很难逃脱被收拾的命运。
  在古代社会公众的眼里,皇宫这个社区太好了,权力、金钱、美女,要啥有啥,想啥来啥,简直不是人住的地方,而是神仙住的地方,于是有人在描写神仙住处的时候用到了“宫殿盘郁”一词。
  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贝丘西有玉女山,传云晋太始中,北海蓬球,字伯坚,入山伐木,忽觉异香,遂溯风寻之。至此山,廓然宫殿盘郁,楼台博敞。球入门窥之,见五株玉树。复稍前,有四妇人,端妙绝世,自弹棋于堂上,见球俱惊起,谓球曰:‘蓬君何故得来?’球曰:‘寻香而至。’遂复还戏。一小者便上楼弹琴,留戏者呼之曰:‘元晖,何谓独升楼?’球树下立,觉少饥,乃以舌舐叶上垂露。俄然有一女乘鹤而至,逆恚曰:‘玉华,汝等何故有此俗人!王母即令王方平行诸仙室。’球惧而出门,回顾,忽然不见。至家,乃是建平中,其旧居闾舍皆为墟墓矣。”
  “贝丘”不是地名,而是我国先秦时期重要的人类生活居址,是当时人们以贝类为主要食物并定居从而形成贝丘遗址的聚落形态。说在贝丘的西边有座玉女山,传说,晋朝有个姓蓬名球字伯坚的人进山去伐木,闻到一股奇异的香味,他迎着风找到了北山。那里广阔无边,宫殿曲折幽深,楼台高大敞亮。蓬球像小偷一样开门偷看,有五棵玉树,还有四个绝世美女在玩弹棋。看到蓬球,美女们惊讶地站起来说:“老蓬你怎么能来到这里呢?”蓬球说:“闻着味找来的——我可不是狗啊!”四个美女又回去玩了。过了一会儿,一个小美女上楼去弹琴,剩下的美女呼唤她说:“元晖,你简直是无组织无纪律,为什么独自上楼?”蓬球在树下站着,觉得有点饿了,用舌头舔树叶上的露珠。忽然有一个女子乘着鹤来到了,冲着她们气愤地说:“玉华,你们为什么留下这么个俗人?王母娘娘命令王方平到各仙室巡行了。”蓬球吓得赶紧溜出大门,回头一看,宫殿、仙女都不见了。回到家里才发现,竟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他过去居住的房屋和邻里房舍,早都变为废墟了。
  这个故事和其他遇仙传说差不错,都是说仙界生活多么美好,就是时间过得太快。爱因斯坦曾用这样解释相对论:一个男人与美女对坐一小时,会觉得似乎只过了一分钟,但如果让他坐在热火炉上一分钟,却会觉得似乎过了不止一个小时。如果你感觉到愉悦,那时间过得肯定比较快,“快乐”一词就是这么来。不知道你发现没有:诸位神仙的名字十分平庸俗气,还不如那位俗人“蓬球”的名字有特色、够个性。
  能在常人眼中的如同仙境的皇宫中工作的,除了达官显贵,就是那些为皇宫提供服务物业公司里的工作人员,这两类人在社会上的地位都不是一般的高,属于当时社会上特别热门的职业。不过,达官显贵随时都有姓命之忧,比如詹希原;想当皇宫物业的工作人员条件倒是简单,男的要先得挨一刀,变成太监,女的不用挨刀,但终生不能跳槽。那么,如果我成为皇宫的业主就好了吧?实现这个愿望,条件非常简单,就是你得是皇帝的家里人,比如皇帝的老爹、儿子什么的,如果你和皇帝没任何关系,还想当皇宫里的业主,那只有给皇帝当老婆。不过,皇宫虽然是高尚社区,但是治安却比较差,里面聚集了一个国家权力最大的一家人,在权力的诱导下,皇宫从来都没有安宁过,其斗争的残酷性远非一个衙内和六个捕快的酒后大战可比。
  司马迁在《史记》中反复说过这样一句话:“女无美丑,居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一个人,不管你长得咋样、品行如何,只要进了皇宫、上了朝廷,都变成了一个德行,就是明争暗斗,越靠近权力的制高点,斗争越激烈、越残酷。所以,顶级高尚社区还是让别人住去吧,住普通房子、过寻常生活的人,或许快乐会多一点。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99825/84.html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