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与魔法师黑龙故事:《博物》2011年第2期·目录·封面故事·精彩节选·心也是种风景(作者:撰文/穆夏) -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16:49:32

2011-01-26 12:35 《博物》2011年2月

目  录

【草木庄园】鼠麴草人食清明粑 虫饮蚍蜉酒

【石头记】珍珠天生丽质难自弃

【自然探奇】寻找粉色大地上的温柔乡

【怪怪宠物箱】淡水龙虾麻辣剪刀手

【地球村公民】高黎贡山密林深处

【特别策划】美丽心世界

心也是种风景

动物界大明“心”

花花草草最用“心”

【住在中国】晋中王家大院一个家,一座城

【博物高考题】万里长城“考”不倒

【诗词变态题】身穿草木纤维古诗词中的服装原材料

【河山古韵】梁山泊北方泽国的前世今生

【星象解码】觜宿、参宿腰配宝刀的白老虎

【天空之城】日晷大地影子的艺术

【博物馆奇妙页】太空旅行北京天文馆

【娱乐底片】传奇中的守卫者  猫头鹰王国大阅兵

【国家公园】“最优美的胜地” 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

【战役】西英加莱海战无敌舰队覆灭记

【大地新奇观】人工岛照样疯狂迪拜棕榈岛

【博物餐桌】五谷中华粮食世家

【我爱零食】巧克力爱上一颗毒药

【读心术】你心中有多少兔?

【自然摄影】夜探雨林“刺”客

封面故事

2011年第2期封面

【龙虾中的蓝精灵】咦,这不是“麻辣小龙虾”吗?竟然还有蓝色的!该不是染的吧,或者人工做的玩具?其实它是原产于美国佛罗里达的蓝色淡水龙虾,江湖人称“佛蓝”,与餐桌明星“麻小儿”(克氏螯虾)同是淡水龙虾家族中的亲戚。借着“阿凡达”的蓝色东风,它正走红于《博物》的“怪怪宠物箱”。“佛蓝”虽不如“麻小儿”强悍,但如果它进入水族箱里,也相当霸道,不论跟谁猜拳它永远都会出“剪刀”,然后剪碎吞下,连装饰水草也不放过。尽管如此,也没有人舍得把它端上餐桌,检验它烹调后是否变红。新春佳节加情人节的2月,让我们观赏这位蓝精灵在水族箱里的表演吧,很热闹的。

精彩节选

2011-01-26 13:15 《博物》2011年2月

心也是种风景

撰文/穆夏

情人节最热门的图案莫过于心形,它源自心脏的形态,在人类世界中,它代表爱。在自然界中,不同于圆形、螺旋形等具备进化意义的形状,心形,有生命的也好,无生命的也罢,大都出自于上帝的灵光一现。不过,仔细寻找,你会发现,这是个充满心的世界,这些自然的用心创造,令人很难不会心微笑。

澳大利亚大堡礁里那颗心

这颗心隐藏在大堡礁深处的降灵群岛之中,名叫心礁,它的发现还不到40年。心礁虽然最宽处只有15米,却和壮阔的大堡礁一样,都出自小小珊瑚虫经年累月的经营,但你不得不承认,珊瑚虫在营造它的时候,要格外“用心”些。

法属 玻利尼西亚超完美嵌套

法属玻利尼西亚的图帕伊岛极为袖珍,才19平方公里。它出露水面的部分,是长满了茂密树木的心形珊瑚礁,拥抱着一个清清浅浅的心形沙质泻湖。大心套小心,是谁在这里玩积木啊?

英国 威尔士之心

斯诺登山是威尔士的最高点,山间深藏不露的无名小湖,因为突出的岩石而呈现出天然心形,有人也叫它“威尔士之心”。

瑞士 蓝色“心眼”

迪汤姆湖是阿尔卑斯山派欧拉谷中的高山湖,为标准的心形,面积仅0.13平方公里。远处另一个湖水面宽广,却也因为角度的关系呈现出心形来,有趣的是这两个高山湖相隔一线却颜色不同。

澳大利亚 伤心伦敦桥

澳大利亚坎贝尔港的“伦敦桥”,是一座海蚀拱门,当年3个“桥墩”之间由两个“桥拱”连接,跟泰晤士河上的伦敦桥极为神似。由于被侵蚀得越来越严重,靠近海岸的桥拱发生了崩塌。可惜之余,人们却从空中发现,孤悬海外的半座桥其实变得也挺有意思的。不过,当年坍塌之时,可是有很多游客被这“心”囚禁了好几个小时呢。

美国 科罗拉多的“心怀”

科罗拉多大峡谷的风景虽然雄奇,但看久了,总让人有点审美疲劳。不过,眼下的景致是不是驱散了你的瞌睡虫?这块巨岩,是科罗拉多河在情人节那天切割出来的吧?(撰文/穆夏 选自《博物》2011年第2期)

2011-01-26 15:37 《博物》2011年2月

传奇中的守卫者    猫头鹰王国大阅兵

撰文/穆兰馨供图/付翔

歪着圆脑袋,瞪着大眼睛,站在高枝上,机警地扫视着地面,一旦有哪只倒霉的耗子露出些许行迹,就立刻无声地飞扑而下,一击必杀,这就是猫头鹰的生活。《猫头鹰王国:守卫者传奇》可能不是今年最华丽的魔幻电影,也可能不是今年最精彩的动画片,但它一定是今年最“萌”的那部!电影里,在主人公从一只弱不禁风的小雏鸟成长为英雄战士的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角色都货真价实—自然界的猫头鹰的确长得如此可爱。不信,让我们对猫头鹰王国来一番阅兵吧。

仓鸮 塞林和它的家人

从毛茸茸的小家伙成长为真正的猫头鹰战士,影片主角小猫头鹰“塞林”的原型是一只仓鸮,也叫谷仓猫头鹰。仓鸮这个名字的由来就是因为它们很喜欢在谷仓里做窝。除了谷仓之外,树洞也是它们偏爱做窝的地方,电影里的塞林一家就是住在一棵大树的树洞里。

仓鸮爸爸在教孩子学习飞行时,首先强调一定要无声地飞行,这可是仓家族的看家本领。仓鸮们是夜间的无声捕食者,它们羽毛上覆盖着轻柔的绒羽,这可以消除飞行中发出的声音。

长耳鸮 抓走小猫头鹰的绑匪

父母出门觅食,两个小家伙塞林哥俩决定自己练习飞行,却不料摔到地上,先被袋獾袭击,又被两个强盗绑架。这两个强盗的真实面目是两只“长耳鸮”。

顾名思义,长耳鸮这个名字是源于它们头顶高高竖立的两簇耳状羽,实际上这两簇羽毛和它们实际的耳朵一点关系也没有,只是由于很像哺乳动物的耳朵才得了这个名字。长耳鸮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大陆北部,在中国,它们还有个大家熟知的别名:夜猫子。看看它们那长长的耳状羽,是不是尤其像“猫头”呢?通常,长耳鸮的颜色都是非常暗的褐色和黑色,但电影里出场的绑匪已经被妮拉女王毁了容又染过色,以示洗心革面重新做“鸟”,因此是一身奇怪的白色和红棕色相间的羽毛。

姬鸮 娇俏可人的吉菲

一同被丢到矿场做苦力,塞林和女主角吉菲“同是天涯沦落人”。吉菲的容貌在猫头鹰当中可以说是相当娇俏,尤其是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直接让一众美瞳羞愧逃走。吉菲自称“精灵猫头鹰”,它本是一只姬鸮,意思为“公主猫头鹰”。“精灵猫头鹰”这个称号实际来源于姬鸮的英文俗名Elf Owl。

为何选姬鸮作为女主角呢?这种猫头鹰体型最小,一双大大的眼睛在猫头鹰中扮相最萌。在给人感觉很阳刚的“猛禽界”,姬鸮是为数不多的温柔角色。

影片里,关于吉菲的一些情节也颇值得考据一番。比如吉菲饿了的时候,身为谷的塞林抓一只蛾子回来,给女朋友当点心。因为姬鸮只有麻雀大小,以小虫和水果为食。塞林抓蛾子完全是投其所好,而非小气鬼行径。(撰文/穆兰馨供图/付翔) 

2011-01-26 15:22 《博物》2011年2月

五谷 中华粮食世家

摄影/唐志远  撰文/艾晓

五谷丰登,在新年吉祥话里依然常见。五谷,就是粮食,是人们食物中最平常,却又最重要的一类。尽管我们天天都吃,但相信仍有很多朋友跟孔老夫子一样分不清楚,在餐桌上、超市里能分清的,长在田地里就不一定了吧。今年春节读了《博物》,看谁还能再说我们“五谷不分”?

五谷 不止五种

民以食为天,吃可算是民生大事。在国人千百年来形成的饮食习惯中,淀粉类食物一直唱主角,要不怎么叫它“主食”呢。虽然主食的种类万万千,但制作原料无一不是“五谷”。

“谷”的本意是指有壳的粮食,种类细分起来有几十、上百种,但老祖宗把它们分成五类,传下“五谷”之名。在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中,“五谷”有很多版本,其中最主流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周礼》中记载的“麻、黍、稷、麦、菽”,另一种则是《孟子》中记载的“稻、黍、稷、麦、菽”。

或许就像北方人喜面食,南方人爱米饭,一种版本有麻无稻,另一种有稻无麻,也是因为地域差异。当时,北方种稻量有限,论资排辈,稻还不算主要粮食作物;而在南方,却是以种稻为大,但无论如何,稻、黍、稷、麦、菽、麻这六类作物,都是中国传统意义上最重要的农作物。

中国是稻米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国度,最晚在六七千年前,就有人工栽培的稻谷出现。稻米有黑白两大类,由于所含的淀粉种类不同,米粒的透明度也有所差异,不论黑米白米,越透明的稻米,煮熟后黏性越差。

稻 中华第一主食

稻是现在中国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南方,有旱稻和水稻两种。通常所说的稻,是水田里生长的水稻,碾去谷壳后叫米。“稻”字是从“舀”字演变而来,“舀”的本意就是在石臼上舂米。

稻米有黏性和非黏性两种,前者称为糯,后者称为粳。糯米就是做年糕、酿米酒的原料,又叫江米。而我们的主食米饭,则大多出自粳米。它们黏性有差别,主要是由于其中所含的淀粉种类不同:粳米是以直链淀粉为主,而糯米饱含支链淀粉,遇热容易糊化,所以吃起来口感黏软。

从稻到米,不光需要去除谷壳,还要把米糠层一同磨掉,如果只磨掉谷壳,米粒还不是白盈盈的,而是微微泛红,称之为糙米、红粳米。虽然口感不如大米,但营养成分更高,因为稻米中许多营养物质都集中在米糠层。

小麦是现在世界上应用最广的食材。

麦 面 食三兄弟

无论是中式馒头还是西式面包,面食的原料面粉,就是小麦脱壳碾磨后的产物,也是世界上应用最广的食材。很多食物因为水土原因,而有独特风味,小麦也不例外。生长在大陆干旱地区的小麦麦粒硬而透明,含蛋白质较高,用水揉洗面粉后剩下的那一坨就是它了,称为“面筋”,吃起来很“Q”;而生于潮湿环境下的麦粒,蛋白质含量就差多了,做出来的面食弹性差。

小麦的哥哥“大麦”,在中国一般不作为主食原料,因为它蛋白质含量少,蒸馒头、擀面条都不大好吃,通常只用来发酵啤酒。但大麦的抗寒抗旱能力出色,在一些气候比较恶劣的地区还是很有“市场”的,像藏族人做糌粑的青稞就是大麦的一种。

除了大、小麦,“麦氏”家族中还有燕麦,也就是中国西北俗称的莜麦。燕麦含糖量低,在崇尚低糖低脂的今天,被誉为“健康谷物”,它如今最主要的用途就是制成麦片,以至于人们一说麦片,首先想到的就是燕麦片。

豆的植株虽然看起来都差不多,但拨开豆荚,里面的豆粒可是丰富多彩,其中身材、容貌变化最多的要数菜豆,也就是通常所称的芸豆。

菽 豆的那些“事儿”

菽(音“书”)是豆类的总称,不论高矮胖瘦、红黄绿黑的各种豆,在古代都叫菽。但因为特点各异,菽又有两类不同的食用“分工”:一类是用来榨油、做豆腐的大豆,(详见09年2期《百变大豆》),因为它具有高蛋白、高脂肪的特点;另一类则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红豆、绿豆、芸豆通常以食材配料的身份出现。

大豆除了我们常见的黄豆外,黑豆也属于大豆的一种。现代人都知道黑色食品很健康,但在古代,黑豆因为其“丑陋”的外表,大都被当作牲畜的饲料,只有食不果腹时,人们才无奈地吃黑豆。

红豆古称“小菽”,它跟诗人表达相思之情的那个“红豆”可是两码事(“相思红豆”是乔木红豆树的果实)。红豆煮熟后捣成的豆沙糯软细滑,是小吃甜品中最常用的馅料。绿豆又叫青小豆,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以解暑、解毒,被誉为“济世之谷”,而且,绿豆淀粉含量很高,做汤、涮火锅用的粉丝都是用它压制的。(摄影/唐志远撰文/艾晓 节选自《博物》2011年第2

《博物》2011年第2期·目录·封面故事·精彩节选·心也是种风景(作者:撰文/穆夏) - ... 《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第12期·封面故事·目录·卷首语·冰川学家 《格言》08年第16期封面和目录 《看历史》2011年第1期·开卷·移民之根(作者:葛剑雄) 《百科知识》2011年第2期·百科聚焦·重新认识癌症(作者:王一凡) 《读者》2009年第23期·人生·归途(作者:蒋韡薇) 《杂文选刊》2011年第5期·立此存照·布莱尔的孩子和卡梅伦的猫(作者:朱铁志) 《青年文摘(彩版)》2011年第12期·智·讲话是修行(作者:星云大师) 《看历史》2011年第1期·留影·飘扬在异国的龙旗(作者:陈悦) 本文摘自:《炎黄春秋》2011年第1期,作者:胡启立,原题:《人生·人格·人心—&mda 《读者》2011年第06期·生活·生活之友·不要让沉没成本束缚你(作者:吉本佳生) 《杂文选刊·上旬刊》2011年第1期·百字杂文·(作者:王军等) - ydcy... 《意林》2010年第13期·励心小品·至少再活6天(作者:郑桂初)12 - ydcyjl的日志... 《青年文摘(彩版)》2011年第6期·情·命运三女神(作者:徐璐) - ydcyjl的日志... <读者> 2010年第24期·生活·心理人生·为什么男人不知道女人到底要什么(作者:端宏斌) 《家庭》2010年第23期·名人谈家·何不幽生活一默(作者:方成) - ydcyjl的日志... 法规信息资料2011年第05期目录 法规信息资料2011年第01期目录 法规信息资料2011年第02期目录 法规信息资料2011年第03期目录 广东教育综合版2011年第3期目录 《逗乐》等18则—《故事家·微型经典故事》—2011年第6期—龙源期刊网 读者总第2期目录 《青年文摘》2011年第13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