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在边缘粤语: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6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2:36:20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9-06-30 23:30  
  PS:因发改委不替老百姓说话,单方面宣布大幅上调油价,致使本人加油写帖的成本激增,更新计划搁浅,本帖停运一天,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均应由发改委负责。

-
  
  
  第一百四十八句 韩弊烦刑
  
  这句的意思是:韩非子死在苛细的刑罚之下。
  
  
  写书之前要看清形势
  
  韩,指韩非子。弊,本写作“獘”,表示被狗扑咬而倒下,通“毙”,不知道从哪个马虎的家伙开始把这个字误写成现在这个样子。烦刑,苛细的刑罚。
  韩非子出生于战国末期的某一年,根据史学家考证,应该是公元前280年。这一年国内国际发生了很多大事,先说国内的:秦国的咸阳发生5.5级地震;秦国对其他诸侯国的战争进展顺利,形势一片大好,先是司马错率兵攻楚,占领黔中郡,然后秦将白起攻赵之后南下攻楚,楚国被迫割让上庸及汉水以北大片地区;韩非子的同门师兄弟李斯出生。国际上发生的事情更不少:古希腊伊庇鲁斯国王皮洛斯率领五千精兵和二十头战象打败罗马军队;古巴比伦王国建成了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罗马控制了意大利中部;占星术传入希腊的,此后成为欧洲占星学的主流。
  韩非子是韩国贵族出身,与国君有血缘关系,是实在亲戚,因此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韩非子十九岁这年,秦国已经连续三年对韩国发动战争,秦将白起一口气攻取五十座城,韩国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韩非子着急了,他想找韩桓惠王说道说道,但是因为严重的口吃,无法在短时间内把自己的想法说明白,而人家韩王日理万机时间紧迫,哪有时间听啊,只好把想说的都写了下来,给韩王上书。韩王愁得整天脸跟苦瓜似的,见韩非子递上来那一大堆书简,根本没有心思看,让人统统拿去加工成片状的厕筹,放在王宫厕所里清洁屁股用。韩非子还不知道,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不停地给韩王上书,直到有一天在王宫厕所里蹲大号,擦屁股的时候竟然看到了自己的文章。失望的韩非子终于决定放弃了,你韩王不是不愿意看我,那我把自己的想法和主张都写下来,等着识货的人来看。在此后的几年里,韩非子写下了《孤愤》、《五蠹》、《说难》等著作,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法治思想,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憋屈感。有一天,韩王派人找韩非子,说你怎么这么久不上书了啊,大家都憋着呢,王宫厕所没厕筹了。
  公元前253年,荀子来到楚国,被春申君任命为兰陵令,但是荀子没有好好当官,而是在楚国办班授课,二十八岁的韩非和李斯也来报名,成为荀子的学生。学了六年,李斯和韩非毕业了,李斯去秦国求职,而韩非家庭条件好,不着急找工作,就返回韩国继续潜心写作。
  公元前前246年,秦王嬴政上台,韩国想了个让秦国劳民伤财的办法:让郑国去秦国,说服秦王修建一条工程特别浩大的水渠来灌溉农田。嬴政特别喜欢搞基本建设,如果让他上大学,肯定读土木工程专业,因此采纳了郑国的建议,并让他负责修建。水渠修了十一年,还没修完,秦国潜伏在韩国的卧底传线报,说郑国是个韩国派来的奸细。秦王大发雷霆,将郑国逮起来,并本着“宁可错逐一千,不能留下一个”的精神,下令把到秦国来的外国人统统驱逐出境。此时,李斯及时地写了一篇《谏逐客书》给秦王,而郑国也对秦王说:“虽然我是个卧底,但是兴修水利工程这种事对秦国是有好处的。”秦王比较听劝,决定收回成命,不逐客了,让郑国继续修渠。修成之后,关中平原沃野千里,秦国更加富强,为并吞诸侯各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为了纪念那位韩国来的卧底,秦国把此渠命名为郑国渠。
  经过秦国这么多年的敲打,韩国已经脆弱不堪。公元前236年,秦国派李斯去韩国,敦促韩王安尽快无条件投降。李斯借出使的机会,见到了老同学韩非子,一晃两个人已经十五六年没见面了,这次见面无比亲切。韩非子请李斯去腐败了一顿,李斯说:“老同学,韩国要完蛋了,你在干啥啊?”韩非子说:“国家要汪——汪——汪——亡了,人家也不听——听——听我的,好良言难劝该——该——该死鬼啊,我只好猫在家里发——发——发愤著书。”李斯说:“你写了些什么啊,给我拜读一下呗?”于是,韩非子拿出了自己的书,李斯带上书回秦国了。这时候,韩王见韩非子与李斯有交情,就有病乱投医,紧急召见韩非子,希望他能够想办法削弱秦国、保全韩国。
  李斯回秦国之后,把韩非子的书丢在一边,不巧被秦王发现了,抱着书从头到尾认真读了一遍,觉得这书写得太好了,按照一般经验推断,作者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于是感慨说:“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说:“这书的作者还活着,他就是我的同学韩非子。”秦王大喜,说我们赶紧把韩国灭了吧,以便把韩非子给我弄过来。韩国的卧底得到情报,赶紧密报韩王。为了让秦王打消出兵的念头,韩王让韩非子以出使的名义来到秦国。
  秦王虽然对韩非子非常欣赏,但同时也存有戒心,谁知道他是不是和郑国一样,是个间谍啊?还是需要进行考察,不能轻易重用。孟子曾经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给他一段非常不爽的考察期,如果能捱过去就成功了。韩非子先生很不幸,没能捱过这段考察期。
  李斯等人主张灭掉韩国,吹响统一全国的号角,这也是秦王的意思,韩非子没能认清政治形势,他上书劝说秦王不要攻打韩国,而应该先去打赵国,对于主张灭韩的李斯、姚贾等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攻击。李斯不高兴了,心说没有我的推荐你怎么能来秦国啊,现在得到我们老大的欣赏了,你过河拆桥,开始攻击我,等你被重用,我还不得完蛋啊?什么人啊这是?于是李斯联合姚贾一起在秦王面前说韩非子的坏话:“韩非这个人啊,本来就是韩国人,现在虽然来到我们秦国了,但仍是个吃里扒外的家伙,要不然怎么会死乞白赖地不让我们攻打韩国呢?大王不任用他,如果放他回去,这家伙恐怕会把我们的一些机密都带走了,不如给他扣上一顶里通外国的大帽子,处死算了。”秦王觉得他们说的有道理,下令逮捕韩非子。
  李斯去大牢里给韩非子送去了一包吃的,说这是老同学的一点心意。韩非子打开一看,发现这包吃的竟是毒鼠强!于是,韩非子向李斯提出要面见秦王说道说道。李斯说算了吧,你结结巴巴,说话跟肠梗阻似的,耗时又费力,得浪费多少能量和资源啊,还是省省吧,也算是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了贡献。公元前234年, 四十七岁的韩非子绝望无助,把毒鼠强当鱼皮花生豆吃下去了。秦王爱惜人才,觉得应该留韩非子一条命,派人到牢房去宣布特赦令,可惜此时韩非子已经嗑药身亡。李斯比韩非子多活了二十六年,终被赵高算计,死得比韩非子还要惨。
  《史记》认为:“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意思是说:韩非子依据法度作为规范行为的绳墨,决断事情,明辨是非,用法严酷苛刻,绝少施恩。司马迁认为韩非子的死和他主张的严苛刑罚有关,这种观点影响了后人,周兴嗣的这句“韩弊烦刑”也是这个意思。但是,韩非子的这些主张仅仅停留在书面上,并没有机会实施,他主要死于政治斗争,而不是他的法治思想。比韩非子早一百多年的另一位法家代表人物商鞅,才是作茧自缚,死在自己制定的烦苛法律之下。
  韩非子的一生平淡无奇,生得不伟大,死得很憋屈,但是他的那些气势逼人的文章和对政治独到的见解却为后世所倾慕和学习。韩非子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强调严格执法,不能有特权阶层,他认为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老老实实,也就没人敢大白天上街打za抢烧杀搞暴乱了,这样社会就会安定,统治得以巩固。韩非子的这些主张正好反映了以秦王为代表的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如果韩非子不是始终对韩国念念不让、企图用自己的力量让韩国苟延残喘,秦王也不会动想杀的念头。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采取了许多应用和发展韩非子理论的政治措施,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9-07-20 00:37  因工作和考试缠身,近期难以更新,在此向诸位新朋老友表示歉意,请耐心等待,回归日期大约在一个月以后——届时,我将开足马力、疯狂更新、人挡杀人、鬼挡杀鬼……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9-08-25 20:04  第一百四十九、一百五十句 起翦颇牧 用兵最精(1)
  
  这句说的是白起、王翦、廉颇、赵牧这四位战国末期的名将,他们的在用兵打仗方面都是拔尖型人才。
  
  
  会杀敌更要会自保
  
  说起秦国的白起和王翦,不由得让人暗挑大拇哥:太厉害了!大英雄!如果没有他们俩,秦统一六国的时间可能要推迟好多年,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用自己的才能创造了一段历史。
  不过,按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任何英雄人物都不是天生的,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造就的,英雄人物是适应社会历史的发展、人民群众斗争的需要并在群众斗争中产生和成长起来的。但是,英雄人物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每一时代都会造就出那个时代的英雄,即使没有英雄也会创造出一批英雄出来。最重要的是:历史不是英雄人物创造的,而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英雄人物虽然能够对历史事件产生深刻影响,但他们发挥作用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要受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广大人民群众意愿的制约。
  明白了这一基本原理之后,白起和王翦就不会感谢造就他们的父母,而是要感谢造就他们的那个时代了,并且应该乖乖认怂,把创造历史的伟大壮举归功于当时的人民群众。
  要说当时的人民群众,可以根据对白起的态度而划分为水火不容的两大阵营:一大阵营是白起的粉丝团,可以称之为“白粉”,最主要成员是秦国人,他们对白起非常爱戴和崇拜,另一大阵营是白起的敌对者,因为属于白起的对立面,可以简称为“白面”,由其他六国的人民群众和个别秦国人组成,他们对白起是惧怕、仇恨和嫉妒。
  白起的成名,始终紧密地和两大阵营人数联系在一起:带领“白粉”大规模地消灭“白面”。从《史记》的记载中来看,公元前294年白起率军攻打韩国,一直到公元前260年的白起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在这三十多年里,有杀敌数量记载的战役主要是这么几场:伊阙之战,斩杀韩魏联军二十四万;攻魏,斩首十三万;与赵国交战,把二万赵军推进河淹死;攻韩,斩首五万;秦赵长平之战,连杀带活埋的一共四十五万人。仅这几场战役,杀敌人数就达九十九万!有学者根据其他资料考证,认为白起杀敌人数应该在一百六十五万以上!对战国中晚期的人口数量,梁启超估计大约三千万,郭沫若估计为二千万,按照比较高的四分之一征兵率来计算,战国七雄士兵总数大约在五百万到七百万之间,对比可知白起消灭了多少有生力量。
  战争对双方来说都是消耗,胜利方也会付出一定的代价,所以《孙子兵法》中说:“杀敌一万,自损三千,不战而胜,方为大胜。”就算白起用兵如神,己方士兵的损失数量也应该在毙敌数量的百分之三十上下,这样算来,白起带领的秦军至少死亡三十万。一将成名万骨枯,白起一生百余战,下七十余城,未尝败绩,官居大良造,封武安君,但常胜将军的名号是靠双方无数小卒的生命累加而成,他们,就是可怜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白起突破了《孙子兵法》中“穷寇勿追”的理念,主张穷追猛打,直到彻底消灭敌人。在长平之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后,白起乘胜追击,率军直取赵国都城邯郸,准备一鼓作气灭掉赵国。赵国的士兵已经被杀得没剩几个了,这仗可怎么打啊?关键时刻,赵国想到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这句话,赶紧去找名嘴,最后,拯救赵国的重任落在了苏代肩上。苏代是苏秦的族弟,这个人还真不简单,他找到秦国的丞相范雎,先送上厚礼,没有这东西人家是不容你说话的,然后说:“赵国灭亡之后,白起功劳最大,应该被封为三公,官可就比您还大了,另外,如果赵国灭亡,周边国家都得来参与瓜分土地,秦国并没有多少好处,您不如劝秦王见好就收,让赵国割让土地,不要让白起再立新功了。“范雎本来是“白粉”,听了苏秦的话之后,觉得自己的地位确实受到了白起的威胁,于是决定该做“白面”,劝秦昭王同意赵国割地讲和,让士兵们休整一下。秦昭王对范雎的话基本上是言听计从,这次也不例外,而且秦军也确实有不小的伤亡,应该进行休整。
  在前线战场上,白起正踌躇满志准备灭掉赵国呢,忽见秦王的传令官快马飞驰而来,高呼:“武安君,大王叫你回家吃饭!”白起无奈,只好郁闷地撤军了,从此与范雎关系恶化,互相瞧不上眼。
  白起回到秦国休息,但是作为军人,一没仗打就浑身不自在,想到被范雎算计了一下,更是郁闷,于是病倒了。过了几过月,秦昭王觉得部队休整得差不多了,准备继续攻打赵国,但白起卧床不起无法出征,只好派王陵出战。王陵的军事才能照白起差一大截子,这一仗打了好长时间,损兵折将,收效甚微。白起病愈,秦王打算派他去替王陵打仗。白起说:“邯郸现在不容易攻下,诸侯国的救兵源源不断地到达,他们一致对付我们秦国。虽然我们在长平消灭了很多赵军,可是我们的士兵也损失了一半以上,在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去攻打有足够防备的城池,我们是无法取胜的。这个仗不能打。”秦昭王不听,命令他赶紧启程。白起牛脾气上来了,和国君顶牛,就是不肯去。秦昭王想给白起一个台阶下,派丞相范雎去请他。白起一听说范雎来请,气不打一处来,干脆称病不起。秦昭王对于白起不讲政治的行为也没办法,只好改派别人。
  秦军围困邯郸,久攻不下,此时魏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楚国也派春申君带兵前来救援,秦军伤亡惨重。一肚子怨气的白起说起了风凉话:“秦国不听我的意见,现在可倒好!”秦昭王听说之后,非常生气,再次命令白起赶赴前线,白起依旧托病不出,秦昭王又派范雎去请他,白起还是不肯听命。白起不顾大局的做法极大地影响了秦军的士气,秦昭王大怒,将白起的官爵一撸到底,成为一名普通士兵,还让他赶紧滚出咸阳。白起有病在身,一时不能动身。过了三个月,诸侯联军反击秦军,秦国几乎天天都有前线失利的战报。秦昭王更加生气,听说白起还赖在都城没走,就派人去催促,白起只好拖着病体走人。范雎等人在秦昭王面前议论说:“让白起迁出咸阳,他流露出不满意、不服气的神情,还有怨言。”秦昭王觉得白起这个太不上道了,政治觉悟忒低,他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秦国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于是派人追上白起,赏赐宝剑一把,专门给他抹脖子用的。白起悲愤交加,仰天长叹:“我到底犯了什么错啊,竟落得这个结果?”想了想,终于找到了一个聊以自慰的理由:“长平之战赵国投降的几十万士兵被我用欺诈之术全部活埋了,这足够死罪了。”随即自杀。白起功勋卓著,无罪而死,“白粉”都很同情他,秦国城乡都为他祭祀。
  明代冯梦龙编著的《东周列国志》中载:“后至大唐末年,有天雷震死牛一只,牛腹有白起二字。论者谓白起杀人太多,故数百年后,尚受畜生雷震之报。杀业之重如此,为将者可不戒哉!”或许,不甘心以当炮灰的方式创造历史的人民群众只能用这种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危言耸听来吓唬一下那些执掌征战生杀大权的军政要员们。
  王翦比白起小一些,他的辉煌时期是在秦王嬴政时期。在白起消灭各国有生力量的基础上,王翦和儿子王贲(读“毕”音)势如破竹,灭掉了除了韩国以外的五国。不过,《史记》上没有记载王翦是如何攻城拔寨、杀敌立功的,而是重点说了他在灭楚战争中的表现。
  王翦虽然能征善战,但是必将岁数比较大了,秦王嬴政想培养年轻干部李信,于是在出征楚国之前把王翦和李信找过来问话:“你们说这次出征需要多少人马啊?”李信说:“最多二十万。”王翦说:“少于六十万是不能取胜的。”秦王实际上是在搞招投标,见李信开出的条件经济实惠,就决定派李信出征。王翦竞标失败,便托病辞官,离开都城回家养老去了。
  在伐楚初期,李信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但后来被项羽的爷爷项燕打败,几乎全军覆没。秦王这才想起王翦的话,于是亲自去王翦家道歉,并请他出山。王翦说:“我老眸咔嚓眼的,还一直病病秧秧,整个一废物,您还是另请高明吧。”秦王再次表示歉意,说:“好啦,将军不要再推辞了!”王翦说:“大王一定我出战,非六十万人不可。”秦王说没问题,要是早给你六十万,我也犯不着白白损失那二十万。
  王翦率领着六十万大军准备开赴前线,秦王亲自送行。临出发前,王翦对秦王说:“我还有最后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要跟您讲:能不能多赏赐我一些房子、良田什么的?”秦王满口答应,说不用担心,少不了你的。王翦说:“我现在要是不多要一些赏赐,以后可就没机会了!”秦王大笑。出发后,王翦对请赏一事仍然念念不忘,还没走出秦国国境就连续五次派使者回去请求秦王赐予良田。王翦身边的人看不下去了,说:“将军这样接二连三地请赏,也太过分了吧?”王翦说:“秦王性情粗暴多疑,现在我统率着全国的兵力,如果不显出自己的小家子气,秦王怎么能不对我起疑心呢?”
  到了前线,王翦采取坚守不出的策略,让士兵们天天洗桑拿泡脚,还有好吃好喝的供应着,就这样跟楚军耗上了。过了一段时间,王翦询问士兵在干什么,手下人报告说:“大家闲得五脊六兽的,正在比赛投石头,看谁投得远。”于是王翦说:“行了,士兵们可以打仗去了。”此时,楚军见秦军不肯应战,准备撤走,王翦带兵从后面追击,大败楚军,杀了项燕,灭掉楚国。
  王翦和白起一样,战功赫赫,在最辉煌的时候被君主忽视,但王翦没有像白起那样在本国军事上失利的时候说风凉话,而是挺身而出完成使命,并主动展示自己的贪恋财物的小心眼,巧妙地消除君王的疑心,得以自保,其做法和前面说的萧何如出一辙。会这一套的人并不少,比如清代的曾国藩,带兵打仗的时候经常给家里写信,后来被编成了《曾国藩家书》,正是家书里写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才让清廷打消了对他的猜疑,得以保全性命。
  每个朝代都有很多杰出的将领,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功劳显赫,却不知自保,冒犯君主之忌,这才有了一些朝代刚刚建立就大肆屠杀功臣的现象。白起之死,归根到底是政治上不成熟的表现。一个国家的武装力量是君主手中最重要的筹码,所以,作为替君主统帅武装力量的将领,政治敏感性和军事领导能力一样重要。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99825/106.html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